励志的句子 · 作文 · 2023高考作文集合
2023高考作文集合

高考作文是一种反映语言和思维能力的综合性考试,要求考生在综合运用语言和文化素养的同时,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创造力,以凸显个性化风格和深度思考。以下是励志的句子小编整理的关于“2023高考作文集合”的内容,欢迎阅读。

全国甲卷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乙卷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新课标i卷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新课标ii卷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北京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近年来,微信公众号成为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班级准备创建自己的公众号,但对是否需要创建,同学们意见不一。请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要求:理由充分,条理清晰。

(2)文学社社刊拟开设“花

查看更多>>
2023高考作文

2023年高考第一场语文考试结束,高考作文出炉,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语文作文试题共4道。下面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带来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2023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语文作文试题共4道。试题文字简洁,不在审题立意上设置门槛;贴近考生生活实际,鼓励考生个性化表达;坚持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关注社会生活;考查高阶思维品质,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全国甲卷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乙卷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新课标i卷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新课标ii卷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以上内容来源于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

2023年高考举报电话公布

2023年6月2日,教育部统一公布了教育部以及各省(区、市)2023年的高考举报电话,欢迎广大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及时举报反映涉及2023年高考的问题线索。下面是工作中总结之家小编带来的

查看更多>>
2023高中作文合集

作文想拿高分怎么办?写作能帮助我们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想法,通过写作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价值观念。好的作文行云流水,希望这份“高中作文”能够成为您收藏的作品之一,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高中作文 篇1

《谁是最可爱的人》中记载的烈士李玉安和火海救人的马玉祥,不以英雄自居,甘愿隐姓埋名几十年。他们曾对记者说:“这些功劳不属于我,而属于那些死去的战士。”从这些质朴的话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忘我的崇高境界。

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我”和“个人私利”之间似乎划上了等号。于是,多少人为了“我”成了杨朱所说的那种“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之”的人。正因为如此,那些具有崇高思想境界,能为了一个光辉的目标而抛开“我”,达到“忘我”的境界的人,才显得格外可贵。

那么,他们为什么能做到“忘我”呢?答曰:为了信仰。火刑架下的布鲁诺,刑场上的夏明翰就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证明了这一点。再曰:为了祖国。从苏武到文天祥,从史可法到邓世昌,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中华民族的爱国史诗。三曰:为了事业。当罗马士兵的宝剑刺穿阿基米德的胸膛时,他所想到的是一条没有证完的定理,伽利略被罗马教庭判处终身监禁以后,仍然在撰写物理学巨著《对话》。

为了信仰,为了祖国,为了事业,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在忘我地奋斗。英雄李玉安和马玉祥正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在他们看来,信仰、祖国的事业,要比小小的“我”重上千万倍。

从英雄的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呢?关键的一点在于:我们应该从现在起就树立起自己的共产主义的信仰,培养自己热爱祖国,忠于事业的高尚情怀。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做到在今天能为自己的信仰、祖国和事业而忘我学习;到明天,将为自己的信仰、祖国和事业而忘我的工作。

高中作文 篇2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中年听雨客船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看雨是一种意境,听雨却是一种心境。

绵绵细雨天,独自一人,捧一杯香茗,闭上双眼,把心放静,任回忆与未来流窜于脑海,被雨水冲洗,然后漫漫品味。

童年的自己,懵懂的来到这个世上,带着十足的稚嫩,用一颗纯粹的心灵来审视和对待这个陌生与初来乍到的世界。在父母的精心呵护,对自己未来的期盼中慢慢成长。

青春的自己,带着十足的叛逆,尝试着慢慢脱离父母的羽翼,自己逐步走向社会。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群,以及并不友好的深灰。但其实在我们

查看更多>>
2023高考满分作文

撰写文章能够更好地记录下我们的思考和感受,文章创作是开启无穷想象世界的关键。只要确定了写作的框架,文章就能更加得心应手,想要写出高水平的文章并非难事。希望这些建议能对你有所裨益,希望收藏。

高考满分作文 篇1

人心有坚硬之处,成就性格的刚毅冷峻,人心亦有温柔之美,弥合凶悍锋芒。刚柔并济,是百炼钢与绕指柔的完美衔接,是人格的双重升华,是造就和谐自我的应有之义。

正如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在诗中写道:“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想,无论猛虎,是在需要勇敢的时候迎难而上,还是在蔷薇盛开的时候迷醉芬芳,都是我们造就和谐自我所需要的两种品质。于是,为了攀至人生的高峰,我们以坚硬之处示人,奋不顾身地逐鹿无边沙场,但也要为和谐的人生,释放出温暖与柔情,找到亦刚亦柔的最佳平衡点。

人心之坚硬,可以是对底线的坚守,对正义的执念,是外力无法摧折的刚劲。是李白挥毫写下“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铁血燕然,落笔成篇;是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铮铮誓言,回荡天际。那份骨子里的坚韧,早已使他们把刚毅不屈的追求奉为人生信条,时时恪守,刻刻遵循。

然而,坚硬并不意味着刻薄冷硬,并不意味着要始终凶狠如猛虎,任由寒光毕露的双眼,战栗世界的暖意。我们不愿再看到君主的暴戾恣睢,不愿再听到不古人心的日渐冷漠。只是希望,坚硬之余,人心中的柔软可以裹藏尖锐的棱角,温存人性的美好。

人心之柔软,可以是对凶顽的宽容,对世间的博爱,是任何时候无法被冰封的温暖。是特蕾莎修女给予流浪汉的拥抱,是南丁格尔提灯时的微笑,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中所祈祷的“拥有一颗透明的心和会流泪的眼睛”。因为柔软,所以我们可以不甚苛求,尽享流年温润,因为柔软,所以我们可以在坚硬的壁垒下,重新拾得爱与感性的回归。

同样,所谓柔软,不是毫无原则地妥协退让,更不是甘愿被世事所欺却不加反抗。我们不愿看到,心的柔软之处在现实的狂风暴雨中流血受伤,更不愿意看到柔弱的心室被刚硬的外壳蹂躏的体无完肤。所以,只是希望,柔软之余,人心中的坚硬依旧可以承担起生命之重,依旧可以在疤痕遍布之后,不改初心。

心硬如钢便不可摧,刚毅冷峻,坚硬如斯,所向披靡,心软若柔则亦欣然,不失温柔,不畏凶顽,不曾软弱。亦刚亦柔,和谐人生,刚柔并济,两番精彩!

作者从“人心”引出中心论点:刚柔并济,是百炼钢与绕指柔的完美衔接,是人格的双重升华,是造就和谐自我的应有之义。

查看更多>>
2023高考作文集合
2023高考作文集合专题给大家精心整理提供有关2023高考作文集合、精选2023高考作文集合等,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并收藏本栏目。 更新时间:202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