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 八年级物理课件
八年级物理课件15篇

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这个话题建议阅读一下“八年级物理课件”,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我们能够在这里开启自己的阅读人生和故事。老师上课前有教案课件是工作负责的一种表现,因此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 深入的教案和课件是有效的教学手段。

八年级物理课件 篇1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熟记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也就是在使用温度计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重点:认识各种温度计、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难点:温度计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温度计的度数练习。

二、学习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冷、热、温、凉、烫等有限的形容词来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这样是否能准确区分物体的'冷热程度呢? 实际生活中我们用什么来准确测量温度的高低?

【任务一】阅读课本47-48页,填写下面的问题:

1、温度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生活和生产中常用__________作为温度的单位,符号是______。

2、温度计中液体上升和下降跟温度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3.1-1)

【任务二】观察课本48页图3.1-2几种常见的温度计,温度计上都标有刻度,是怎样划分的?

3、0℃是如何规定的(注意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如何规定的(注意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______和______之间分成_________,每个等份代表__________.

例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_____读作_________。沸水的温度是_________读作_________。绝对零度(77页小资料)是_________读作_________或_________。

【任务三】阅读课本49-50页,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4、使用温度计前,首先要看清它是_______,然后看清它的______,还要特注意__________。

例2、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_______和认清它的_______。小明用温度计分别测量了四个烧杯中液体的温

查看更多>>
八年级物理透镜课件12篇

教师的工作范围包括编写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在其中需要设计好教学内容。教案和课件的设计可以应用于不同学科和不同层次的教育,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在这篇文章中,励志的句子编辑为您准备了关于“八年级物理透镜课件”的相关资讯,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透镜课件 篇1

1.1 知识与技能:

①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② 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

1.2过程与方法 :

① 通过制作模型照相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② 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 通过观察与实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① 通过观察与实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② 通过学习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① 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① 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的像。

【师】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留影作纪念。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美丽的风光,动人的场景。使人们从照片中感到美的享受和启迪。这就需要照相机,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有了单反啊,dv等摄影用具,那么他们的工作原理都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来探究探究他们的原理。

【师】根据我们昨天学过的透镜,想必大家都会有各样的问题想去知道了解,

比如很想知道照相机为什么能照像?

照相机前面的镜头是什么透镜?

照相机的构造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同样的照相机能照全景和不是全景的像?

为什么像片中景物比实物小?

有时拍出的像很白,有时拍出的很暗,这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我们常用的照相机叫傻瓜相机?

上面的这些问题通过对照相机的观察和我让你们收集的资料,看看能否得出结论。

【生】照相机前面镜头是凸透镜。

想拍全景离景远点,想拍人大点离人近点。

光线强拍出的像发白,光线弱拍出的暗。

照相机由镜头、机箱、调焦环、光圈、胶片等组成。

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一个像,这个像冲洗出来就是照片。

像怎么落在胶片上?是因为胶片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通过镜头的光在胶片上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片上,经过显影、定影

查看更多>>
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合集

教师们根据预先准备好的教案课件内容给学生上课,每位教师都需要认真准备教案课件。教案是提高师生互动质量的有效方式。励志的句子的编辑非常赞同“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这篇文章,强烈推荐您阅读一下,感谢您阅读我们的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和生活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连通器的构造特点。

(2)了解连通器的原理。

(3)了解一些连通器的应用实例,了解船闸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2、过程和方法

(1)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探究式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让学生经历从感性到理性思维的飞跃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探究连通器原理的过程中,让学生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领略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

(2)通过对连通器的应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简单的物理原理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大问题,培养学生把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为人类服务的意识。

(3)通过介绍葛洲坝船闸让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连通器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难点:

用“假想液片”法分析连通器中液体静止液面总相平方法。

仪器材料:

两个小车、长木板、刻度尺、小木块、秒表。

板书设计:

1、什么是连通器?

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2、连通器的特点

如果连通器中只装一种液体,则液体静止时连通器的各容器中液面总相平。

分析:设想u形管最底部有一个液片。

液体静止-----液片处于静止状态-----液片两侧所受压力相等----液片两侧所受压强相同-----两管液面高度相等-----两管液面相平。

3、连通器的应用

茶壶、洗手池的回水管、水塔的供水系统、电热水器的水位计、牲畜自动饮水装置、船闸。

教学过程:

师:请大家观察老师手中的茶壶,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象茶壶这样的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师:生活中还有那些容器是连通器?学生回答

师:老师手中的这个玻璃器皿是不是连通器,为什么?它有什么特点?生:是连通器。因为它是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

它的特点是组成连通器的各个容器长短、粗细、形状各不相同。

师:猜想一下,若在这个连通器中倒入水,当水静止时,各容器中的液面会不会平?学生猜想教师演示实验

师:为什么各容器的液面是相平的?学生提出自己的理由。

查看更多>>
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7篇

接下来就是小编为您准备的精心内容《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作为工作的一种表现,老师在上课前必须要有准备好教案和课件的责任心。每一天都需要认真撰写并落实素质教育,这不仅涉及到不同学科,还涵盖不同教育层次。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阅读本文!

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篇1)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

2、知道什么是频率?频率的应用。

3、利用实验去探索影响声音特性的原因。

重、难点:(重)

1、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

(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清楚双耳效应。

关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时数:2课时

教材分析:

1、本节是了解性常识,而且比较简单,学生基本上一看就懂,所以课堂教学基本上让学生主动去完成,教师加以必要的纠正即可。其他时间可以讨论上节课的练习。

教学过程:

前提测评:

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3、声音在、体中比体中传播的快。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为什么我们可以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1、音调:声音的高低

试验:研究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课本如图示

结果: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结论:(1)、频率:物体一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越高,

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

学生阅读课本图示

2、响度:声音的强弱

试验:研究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

课本如图示

结果: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结论:(1)、响度与振幅有关

(2)、响度与发声体距听者的距离有关

(3)、用db表示声音的强度,学生阅读材料:

了解一些环境的响度。

3、音色:声音的一个特征

音色表示什么?

三、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四、完成物理时习在线本章内容

五、教后记

本节内容比较多,应紧扣要求,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

应让学生在课后去分析较多的声现象,并布置一定的思考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理解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作出二力平衡的图示。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的愉快中具有更强力的探索问题的。

教学难点

物体的受力分析。

教学重点

二力平衡的概念及条件。

教具准备

弹簧、铁架台、钩码

查看更多>>
八年级物理课件
八年级物理课件专题给大家精心整理提供有关八年级物理课件、精选八年级物理课件等,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并收藏本栏目。 更新时间:2024/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