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作文 · 大屠杀纪念馆观后感
大屠杀纪念馆观后感分享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范文的用途越来越广,范文能够运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你是否在寻找一些可参考的范文呢?小编推荐你不妨读一下大屠杀纪念馆观后感分享,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屠杀纪念馆观后感 篇1

星期五,学校组织我们参观了南京大学**纪念馆和明孝陵博物馆。

在我们走到纪念馆门口之前,我们看到了一个巨大的雕塑,描绘了一个失去孩子和丈夫的女人,仰望天控,咆哮着,仿佛她想向天堂诉苦。铜雕,生动的表现手法,给人很重的感觉,让人不得不佩服设计师的手法。

走近点可以看到,一排倾斜的墙面,尖尖的棱角,给人很尖锐的感觉,在墙面前面是浅浅的水塘,水塘里放置了几组雕塑,同样使用铜质的材料,同样给人庄重肃穆的感觉。

馆前的大广场上,用碎小的石块建成了广场地面,砂子没有生命,用它们来代表死亡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它象征了死去的30万苦难的同胞,人走上去沙沙作响,这让人们联想到1937年的冬天,逃难的人们踩在厚厚的积雪上发出的声响。而且,新馆刻意不做太多的绿化工作,以枯木、石板为主要材料,墙面也以灰色为主题,试图用惰性材料营造一种惰性氛围。一旦人们进入新博物馆,就会产生强烈的悲伤和共鸣。

在对面可以看到一堵祭祀墙。在色彩选择上,设计师选择了黑色、庄重、庄重的色彩,给人以强烈的厚重感。这是一座名为“300000人”的抽象雕塑。它用三个黑色的三棱柱和五个褐红色的圆圈,组成“300000”的字样,中间的三根黑色横梁为一个倒下的“人”字。

进入里面经导游指点才发现,纪念馆的整体形状犹如一艘“和平之舟”,东部拔地而起的高大船头是陈列展厅,周边庄严肃穆的广场可容纳万人集会;中部是原馆的遗址悼念区,西部大片开阔区域是树木葱茏的和平公园。我看到的这堵墙也可以理解为船头,我终于明白了下面建池塘的意图。

抬眼望去,整座建筑采用灰白色花岗岩垒砌而成,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别具一格,被誉为是一部用石头筑成的史书,它叫标志碑,外形像一个巨大的十字架。纪念碑高12.13米,象征着12月13日南京城的沦陷。纪念碑的顶部刻着一排黑色阿拉伯数字,那是南京大学**发生的时间。

碑的下方是一个方形的坑,坑内铺满了象征遇难者白骨的鹅卵石,寓意着纪念馆是建立在江东门“万人坑”遗址之上的。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出,建筑的高度和形状也是隐含的。

然后我们正式进入博物馆。博物馆主体建筑除遗存陈列室外,还设有鹅卵石广场对面的史料陈列馆。它

查看更多>>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观后感五篇

伴随着各行各业的衍生,范文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范文可以帮助我们自身的写作,你也许正需要一些范文作为参考,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观后感五篇,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观后感 篇1

八月四日,我跟随旅游团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还未到纪念馆,导游告诉我们,南京人非常憎恨日本人,他们都不用日本出产的物品,因为在一九三七年,日本人侵略南京,屠杀三十多万中国民众。

走进纪念馆的数据馆,这里光线很暗,观众们也静静地参观,仿佛怕惊动了长眠在这里的遇难同胞。从《前言》中我知道了: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日军占领上海后,兵分三路,攻向南京。侵占南京后,公然违反国际公约,大肆屠杀中国士兵和平民百姓,遇难者总数达三十万人之多。南京大屠杀在历史上留下里血腥恐怖的一页,数据馆里所陈列的照片、录像、文字资料和实物,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进到数据馆,导游给我们介绍了南京沦陷前的中国形势,并把日本人在南京大屠杀中使用的东西一一指给我们看。在一段文字介绍中,我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日军的空袭给古城南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仅在1937年8月至10月,日军的空袭就有65次左右,最多的一次有90余架,南京受到了严重的损失。我继续往前走,看见前面有许多雕像和设施被摧毁的场景。其中一个叫《轰炸》的雕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一名妇女一只手抱着她较小的孩子,另一只手牵着较大的孩子,大点的孩子抱住了妇女的腿,满眼恐惧;妇女望着旁边的建筑,眼中一片茫然当时,肯定是日军轰炸南京,这妇女的家被炸成了废墟,她只好带着孩子逃了出来,但是她不知道该往哪里去,该到哪里落脚

而接下来一段资料更让我震惊。一位日本老兵小原孝太郎在证言中说道:我从岸壁往下张望,看见了令人震惊的凄惨情景,只见无数尸体漂浮在江面,乍一看还以为是河滨的沙石天哪,江面漂浮的尸体竟如沙石一样多,重重叠叠累在一起,中国人遭受着怎样的凌辱啊,日本军国主义不是残忍的野兽吗?!他们杀害中国人的方式更让人惨不忍睹活埋中国人、杀中国人取乐、杀中国人竞赛、焚烧中国人、水溺中国人、砍杀中国人和枪杀中国人,看完这些图片,我心情沉重到了极点,像压着一块大石头。日本人,你们怎么这么残忍?你们还是人类的一分子吗?在六周的大屠杀中,有30多万中国同胞遇难的南京时间,如果以秒来计算,每隔12秒就会有一个生命消失,这是一个多

查看更多>>
南京大屠杀观后感

随着我们的知识面不断扩大,我们动不动就要写一些文章,一篇好的范文能够提供好的参考,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参考,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南京大屠杀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南京大屠杀观后感【篇1】

历史,历经了沧桑的岁月,经受了风雨的冲洗,被亿万人传颂。它是见证友好、罪恶、繁荣、衰落的“目击者”。

在中国的历史上,曾有一段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哀鸿遍野的历史事件——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日寇占领南京后,开始了全城大扫荡,对南京和平居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在持续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我国同胞被杀害的达30多万人。其中,19万人被集体屠杀。他们杀人手段非常残忍,砍头、剖腹、挖心、砍剁四肢……令人不寒而栗。

令我记忆犹新的是那两个令人发指的残酷的画面:一日寇为实施奸污将一位中国妇女的婴儿毫不手软地狠狠地扔到地上,刹那间,婴儿的哭声全无,留下的是中国妇女撕心裂肺的尖叫声和日本野兽的奸笑声……另一个灭绝人性的日寇,由于奸污未成,端起刺刀,向一位中国孕妇的肚子刺去,把还未完全成形的胎儿从母亲肚子里挑出,挂在刺刀上,鲜血溅满了整个屏幕。

这是中国人的血耻,是中国人的仇恨。

纵观人类文明史,日本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其手段之残忍、残酷、灭绝人性,实属罕见,无数的生命痛苦地消失在日本侵略野心的枪口和刀口下。他们的这种行为,是对人类文明的挑战,是对和平的挑战,是对世界的挑战,全世界遭受了痛苦和死亡。发动侵略战争的罪犯应该得到严惩!但是,当今的日本右翼分子,他们仍不悔改,妄图篡改历史,掩盖侵略罪行,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南京大屠杀就像一根又粗又长的铁棍,给了我狠狠的一击!中国人蒙受了太多的耻辱!中国必须发展,必须自强!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中国人不可辱!血债要用血来还!我们将永远牢记着这笔血债!!”

大屠杀就是抹不去的铁证!历史就是历史,事实胜于雄辩,更何况还有如山的铁证!我要大声疾呼:“牢记血耻,勿忘国仇!”

南京大屠杀观后感【篇2】

这次读《朋友》才知道,那本自选集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看来还真是与他有些缘的。二十年来作者与读者都在成长,他的文章越来越朴实无华,却在不经意处会令你发现一些深刻,一些禅意,一些古风,如以下几段:

一个人活着其实仅仅是一个人的事,生活关照形的朋友可能了解我身上的每一个痣,不一定了解我的心,精神交流形的朋友可能了解我的心,却又常常拂我的意

查看更多>>
南京大屠杀观后感实用

随着人们的教育质量的提升,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范文可以运用到不同的场合,值得参考的范文有哪些?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南京大屠杀观后感实用”,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南京大屠杀观后感(篇1)

在书里,我了解到这样一个可悲又可恨的民族:日本士兵在世界观建立最关键的时期,被封锁在“帝国主义”思想的囚牢里,接受严苛、惨无人道的训练。

这个民族的大多数人,自大、好强,军国主义抹杀了他们的个人主义。

在南京大屠杀之前,他们曾经妄想三个月征服全中国。

在这一痴念破灭后,才燃着“复仇”的火向南京进发。

而后在南京所进行的一系列泯灭人性的罪行,很难说,这其中没有为他们自己遮羞的成分。

美梦破碎,恼羞成怒,借我国人的性命发泄怒火,罪行累累,罄竹难书!

除此之外,日军还将他们自己在受训时所受的无人道的折磨,百倍千倍地报复在无辜百姓的身上。

人性总是经不起考验,在军队中处在阶级最底层的他们心里本就压抑着不可计的怒火,而当他们终于面对自己可以随意处置的人时,自然就变本加厉。

一样的年纪,有敬畏生命的青年,也有杀人如麻的怪物。

这本书里并不只一味痛斥日本人的恶,而将所有中国人都放在一个无辜无害的位置,它极其客观地分析了造成南京大屠杀这一惨案的内外部原因,让最真实的、活生生的历史就这样展露在我们眼前。

可是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日军的种种暴行固然可恨,但至今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是他们对待这段历史所表露出的无所谓的态度,从教科书,到媒体新闻、学术研究各种方面,他们都在尽力避开这个话题,试图篡改、抹灭这段历史。

历史到底被遗忘了多少啊,时代的车轮一直在前进,可那是碾压在前人堆积如山的尸体上啊。

我看着书中血腥的描写,一半是震撼,一半是苍白无力感。历史已经发生,再痛心疾首仍是无济于事。唯有当代的我们,不忘过往,以史为鉴。

谨记,勿忘国耻。

南京大屠杀观后感(篇2)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南京游玩。南京确实有很多好地方,但是最让我记忆深刻难忘的是观看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还未走进纪念馆,远远就看到了广场上有几座石像,我看到了他们在恶魔的日军飞机的轰炸下逃难中,一脸的无助、悲痛、无奈、惊吓和恐惧;失去双亲的孤儿,在禽兽的杀声下,在尸横遍地的巷道里,无家可归,无处可藏,流离失所。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背着被炸死的奶奶,一个浑身鲜

查看更多>>
大屠杀纪念馆观后感
大屠杀纪念馆观后感专题给大家精心整理提供有关大屠杀纪念馆观后感、精选大屠杀纪念馆观后感等,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并收藏本栏目。 更新时间:202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