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 多边形课件
多边形课件(范例十一篇)

如果您还不了解“多边形课件”的话建议阅读一下本文,感谢你的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使你快乐并分享给你的亲人。老师在开学前需要把教案课件准备好,每个人都要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教案是为加强教育教学团队建设和职业发展提供的有效支持。

多边形课件 篇1

教学内容:logo语言重复命令

知识目的:

1、使学生了解重复命令的特点。

2、掌握重复命令的用法,能使用重复命令画出各种图形。

能力目标:

1、能总结重复的内容

2、重复的次数

情感目标:

1、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重复命令的格式。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画正方形

⑵屏幕显示画正方形的8条命令,学生观察有何特点。画正方形的命令是由4组完全相同的命令(fd 50 rt 90)组成。

⑶屏幕显示“repeat 4[fd 50 rt 90]”,请同学在logo语言中输入,看一看有何效果。(也画出了一个正方形)

⑷教师讲解:这条命令也可以画正方形,而且比刚才我们输入的8条命令要简洁了许多。这就是重复命令。用lg语言绘画时,检查要重复相同格式的命令,使输入格式变得非常繁琐。为了使命令变得简单而且清晰,可以使用重复命令repeat,只要输入这道命令,就可以完成许多相同的操作,小海龟就轻松多了。

⒉讲解重复命令的格式

通过“repeat 4[fd 50 rt 90]”了解重复命令的格式:repeat 重复的次数[重复执行的内容]强调讲解该命令。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重复命令,学会这条命令后,我们就能画出很多由重复图形组成的漂亮图形。

小海龟每次转360÷5=72度。

命令:repeat 5[fd 50 rt 72]或repeat 5[fd 50 rt ]边长为60的正六边形小海龟每次转360÷6= 度。

命令:repeat 6[fd rt ]或repeat 6[fd rt ]小海龟每次转 度。

命令:画出来的是什么图形?正多边形的边数越 画出的图形就越像

3、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重复命令,让我们从比较繁琐的键盘操作中得到了解放了。师生再温习一下命令格式,需强调的地方。只要设置好下面三个数,就可以正确使用重复命令:

1. 重复的次数;

2. 每次走的步数;

3. 每次转动的角度。

教学后记

多边形课件 篇2

一、设计意图

在过去的与几何形体相关的活动设计中,我们惯于呈现一个个完

查看更多>>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范文五篇)

以下是励志的句子编辑为您收集的最新关于“多边形的面积课件”的资料,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可以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们,让大家受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备好教案和课件,现在是写教案和课件的时候了。只有在教案和课件的前期撰写工作做好后,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各种知识要求。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篇1)

教学内容:

1、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第12-14页)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第15-18页)

3、梯形面积的计算(第19-21页)

4、实践活动:校园的绿化面积(第26-27页)

教材分析:

教学面积计算时,不仅教会学生面积计算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一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数方格、图形割补、拼、摆等小系列的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二是培养学生转化矛盾,探索规律的能力。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设法把所研究的图形转化成已会计算的图形,还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所研究的图形与已学过的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计算方法,这样学生的印象深刻,思维也得到发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剪拼、平移、旋转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列表、画图等策略,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加深对各种图形特征及其面积计算公式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

3、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4、使学生在操作、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三种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运用公式解决面积的计算问题。

课时安排:9课时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积极参与、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

、方格纸、剪刀、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激趣

查看更多>>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锦集12篇)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教案是教学模式和教育思想的体现。为了带给您更佳的阅读享受励志的句子的编辑精心编辑了“多边形的面积课件”,欢迎您来阅读本文谢谢您的支持!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 篇1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教学反思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九册第64~66页,练习十六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1.照课本第64页的方格纸上画着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插图制成演示教具。有投影片设备的也可制成投影片。

2.剪两个底40厘米、高30厘米的平行四边形,供教师演示用。有投影设备的也可按照上述底和高的比例制成推拉投影片。

3.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用课本第137页的图剪下来贴在厚纸上。)和一把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方格纸上画的平行四边形。提问:方格纸上画的是什么图形?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它有什么特征?

2.让学生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再指出它的高来。然后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上画高。(教师巡视,注意画得是否正确。)

二、新课 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我们学习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时,曾经用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面积的大小,现在我们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也先在方格图上数一数它的面积是多少?请打开书看第64页左边的平行四边形,每一个方格表示一平方厘米,自己数一数是多少平方厘米? 请同学认真观察一下,平行四边形在方格纸上出现了不满一格的,怎么数呢?可以都按半格计算。然后指名说出数得的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2)出示方格纸上画的长方形,要求直接计算出它的面积。然后指名说出计算结果。

(3)比较。提问:它们的面积怎么样?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怎么样?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呢? 启发学生把比较的结果重复说一遍。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分别相等,它们的面积也

查看更多>>
多边形课件13篇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用到一些范文,范文能够运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范文的撰写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多边形课件13篇,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多边形课件(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及外角和定理,并能应用.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把多边形内角和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内角和问题的过程,体会转化思想在几何中的应用,同时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

2.经历探索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过程,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猜想、推理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充满着探索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重点

多种方法探索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难点

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推导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

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1学生自主探索四边形内角和

活动2教师引导学生探索总结把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添加辅助线的基本方法

活动3探索n边形内角和公式

活动4师生共同研究递推法确定n边形内角和公式

活动5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应用

活动6小结

作业

从对三角形及特殊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内角和的认识出发,使学生积极参加到探索四边形内角和的活动中.

加深对转化思想方法的理解, 训练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通过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体会转化思想,感受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考方法.

学生提高动手实操能力、突破“添”的思维局限

综合运用新旧知识解决问题.

回顾本节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反思总结,巩固提高.

课前准备

教具

学具

补充材料

教师用三角尺

剪刀

复印材料

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2]

问题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与形状有关吗?

问题2.正方形、长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由此你能猜想任意凸四边形内角和吗?

动脑筋、想办法,说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问题3添加辅助线的目的是什么,方法有没有什么规律呢?

学生回答: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与形状无关;正方形、长方形内角和是360°(4×90°),由此猜想任意凸四边形内角和是360°.

学生先独立探究,再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深入小组指导,倾听学生交流.对于通过测量、拼图说明的,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把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

学生汇报结果.

①过一个顶点画对角线1条,

查看更多>>
多边形课件
多边形课件专题给大家精心整理提供有关多边形课件、精选多边形课件等,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并收藏本栏目。 更新时间:2024/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