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 二数上册
二数上册教学计划(热门8篇)

写好教学计划是为了更好地安排和规划教学工作,时间过得很快,我们即将迎来新学期,现在是准备新学期教学计划的时候了。大家都准备好了各学科的教学计划吗?如果需要的话,您可以考虑使用“二数上册教学计划”。我们为您整理了这份教学计划,感谢您的光临,如果您对此满意的话,欢迎将它添加到您的收藏夹中!

二数上册教学计划【篇1】

一、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合作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2.智育目标:

期评及格率达到﹪,优秀率达到﹪,班平均达到分

二、数与代数:

(一)导入新课

1.通过探索两位数加、减的竖式计算,掌握简便计算的写法和运算方法。在操作中探索使两个物体同样多的方法,从而形成一定的解题策略。

2.经历1~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除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二)空间与图形

1.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和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等平面图形。在折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之间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力。

(三)实践活动

在“有趣的七巧板”“我们身体上的‘尺’”等活动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之间的联系;

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1.单元考试7次。

2.作业批改:详批全部次,略批次,查次(详、略只要指作文批改,其余学科均为详批)

3.知识体系及其重点、难点

(四)知识体系:

①数与代数数的认识——乘法口诀、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并用口诀求积、求商。

②空间与图形——直观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线段,厘米和米。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

查看更多>>
二数上册教学计划精品

编写教学计划对于老师的教学工作非常重要,因为新学期即将开始,教师们需要尽快编写自己的教学计划。大家已经完成了学科教学计划的编写吗?如果您还需要相关资料,励志的句子的编辑可以为您整理“二数上册教学计划”的内容。请您查阅本页内容!

二数上册教学计划【篇1】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数一数与乘法,乘法口诀(一),乘法口诀(二),分一分与除法,时分秒,观察物体,方向与位置,统计与猜测。本册教材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经历以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2、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3、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4、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5、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空间观念。6、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中的简单现象。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3、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

查看更多>>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通用12篇)

在这个信息高速流通的社会中每天都有很多人要聊天,句子可以说明千变万化的想法,所以,你知道都有哪些句子呢?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通用12篇),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1)班学生共有69人,从这学期数学学习上看,总体上较好。差距不是太大。这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集体。在学习新知识和复习阶段,我认真整合复习教材,认真指定切实可行的习题练习,着重对班级的后进生的辅导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具体表现在: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上课听讲、思考发言、书写、审题、运算习惯等学习习惯,并乐于参加各种数学实践活动。、由于家长非常配合学校工作,90%以上的学生能在家长的配合下完成各

项数学活动,为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四、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查看更多>>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2篇

新的一学期即将到来,教师们需要制定好学生们的教学计划,写好教学计划,才能有条理的进行自己的教学。写好教学计划要怎么做呢?为满足你的需求,励志的句子小编特地编辑了“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和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要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数一数与乘法、乘法口诀一、观察物体、分一分与除法、方向与位置、时分秒、乘法口诀二、除法、统计与猜测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4、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五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

查看更多>>
二数上册
二数上册专题给大家精心整理提供有关二数上册、精选二数上册等,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并收藏本栏目。 更新时间:2023/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