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作文 · 感动中国孙家栋观后感
感动中国孙家栋观后感5篇

随着我们的知识面不断扩大,我们时不时会需要用到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有哪些范文值得参考呢?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感动中国孙家栋观后感5篇,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感动中国孙家栋观后感【篇1】

孙家栋,1929年4月出生,辽宁省瓦房店人。1958年从苏联学成归国,在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导弹总体设计部,跟着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搞了9年导弹,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导弹专家。1967年7月,钱学森亲自点将,让38岁的孙家栋担任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由此展开了孙家栋为之奋斗的卫星事业。孙家栋组建团队,克服困难,没日没夜地工作。这一年,他的女儿出生了,由于有任务在身,妻子叫了辆板车一个人去了医院,孩子出生时孙家栋也不知道。护士看不下去了,给孙家栋打电话,“你爱人给你生了个胖姑娘,你不过来看看?”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上天并成功入轨,传回了人们熟悉的《东方红》乐曲,举国欢腾,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自主研制并发射卫星的国家。之后的日子里,孙家栋又先后担任我国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的总设计师。

作为总设计师,压力和责任是巨大的。1974年,我国发射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可升空21秒后卫星就爆炸了,任务宣告失败。作为责任人的孙家栋,想到团队几百人几年的心血付诸东流,一个人跑到房间里大哭一场。之后的三天三夜,他和同事们在沙漠里,一寸一寸寻找火箭的残骸,甚至把沙地挖了一尺多深,把混在沙子里的螺丝钉、小钢块、小线头一点点收集起来,查找事故原因。当他发现是因为一节小小的导线,酿成了这场大爆炸后,他严抓细节,狠抓质量,逐步建立了中国航天第一套完整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把一颗颗卫星“捧”上了天。

感动中国孙家栋观后感【篇2】

3月30日晚,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庆祝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的人群中,有一位老人的身影。东方红一号卫星、嫦娥卫星、北斗导航,这些“中国奇迹”、“国家标识”的背后都有他艰辛的付出。

耄耋之年,孙家栋仍然奔走在发射场,一年要穿破几双布鞋。

我们面前这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笑容可掬、敏捷睿智,丝毫看不出已是86岁的老人。

钱学森曾这样评价孙家栋:“您是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科学家,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见证人。”孙家栋65岁时,担任了北斗导航试验卫

查看更多>>
感动中国观后感

编辑提供了关于“感动中国观后感”的大量相关信息。我们的成长也受电影和电视剧的影响。我们欣赏作品时往往能够反思和感悟许多东西。观后感有助于开阔我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因此写观后感时应该选取印象深刻的部分,进行描写或评论。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一篇好的观后感呢?下面提供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1)

“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这是为一个12岁女孩吟诵的颁奖词。2013年2月19日,在中央一套人物颁奖晚会上,无数人都为她潸然泪下。

女孩的名字叫何h,是广西阳朔县长乐小学六年级的一名学生。去年四月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十一月份何h在家人的歌声中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何h从小就热爱学习,力求上进。课堂上,何h总是很专注地听课,勤于思考,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她的回答常常很有新意,总让老师感到很是欣喜。由于她成绩出色,何h家的墙壁上贴满了金光闪闪的奖状。

何h还是一个有爱心的人。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时,何h不仅把自己的零花钱全部捐了出去,还说服爸爸妈妈捐出了一个月的工资。当何h生病后,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送来2000多元捐款时,她却对爸爸说:“你把它捐出去,捐给最需要的人。”

何h还没有长大,但心却是那么的大。她的勇敢,她的坚强超出了她的年龄,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当何h得知自己仅剩下三个月的时间时,她决定无偿捐献自己的器官,捐给那些正在和病魔作斗争的人。她相信,只要有器官捐献,就有生的希望。

2012年11月17日凌晨,何h终于和我们说再见了,她的“最美遗愿”也得到家人的支持,把她的一肝两肾都无偿地捐给了需要的人,使他们的生命得到了延续。

何h走了,这个有着天使般心灵的女孩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用短暂而绚烂的生命谱写一曲动人之歌,她的无私奉献和大爱精神感动着千万人的心,她像最美的天使,永远飞翔在我们的心中。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2)

今天下午,我们全班观看了《感动中国》这一节目,几度让我热泪盈眶。

樊锦诗:他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凡姐师从小在上海长大,毕业于北京大学。把大半辈子的光阴都奉献给了大漠上的敦煌石窟。为了敦煌,樊锦诗与丈夫两地分居长达19年,两个儿子出生后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但它却是敦煌石窟如生命,扎根大漠。2

查看更多>>
《感动中国》观后感汇总

有关“《感动中国》观后感”是励志的句子编辑精心整理的内容。如何撰写作品名观后感来分享自己的心得与感悟呢?看一场好电影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随着看的作品增多,自己总会领悟到更多的东西。观后感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怎么判断自己写的作品名观后感是否符合要求呢,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

1930年,顾诵芬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父亲顾廷龙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但儿子没有继承父亲衣钵,却和飞机结了缘。

顾诵芬说:在七七事变时第一次碰到飞机威胁。日本人轰炸,我们住的四合院平房震得非常厉害。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赶紧从屋子里跑出来。幸好邻居受过防空训练,他说你们躲在屋里的桌子底下就行。那次轰炸对我的影响太深了,没飞机咱们处处得受人欺负。

对飞机的第一印象虽然沉重,但他对飞机的兴趣越来越浓。顾诵芬在10岁生日时收到了叔叔送的飞机模型,他爱不释手,这也奠定了最初的航空梦想。

不顾风险亲自上天观察。

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专业后,顾诵芬参加工作接受的第一项挑战是我国首型喷气式飞机——歼教-1的气动力设计。

由于国外技术封锁,国内没有先例可循。听说北航图书馆有一份相关的国外文献,顾诵芬借了一辆旧自行车,天天晚上到北航查找抄录资料。

歼-8飞机的研制被提上议程。顾诵芬先作为副总设计师负责飞机气动力设计,后期作为总设计师全面主持歼-8研制工作。

他发现发动机喷流对飞机平尾效率有很大影响,当时国内尚无喷流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经过研究,顾诵芬创建了一个“妙招”——“买了红毛线,剪成150毫米,贴了整个垂直尾翼跟后机身上。

这被研究人员戏称为给歼-8“穿裙子”。那么,这个方法好不好用呢?

他提出要亲自上天观察。这对从未接受过飞行训练的顾诵芬来说风险极高。更何况家里有亲人牺牲于空难,全家人对坐飞机都非常忌惮。

经过三次上天近距离观测,顾诵芬承受着巨大的身体负荷,终于找到问题症结,通过后期的技术改进,成功解决了歼-8跨音速飞行时的抖振问题。

歼-8系列飞机的研制,牵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航空工业体系,促进了冶金、化工、电子等工业的发展。顾诵芬被誉为新中国杰出的飞机设计大师、飞机气动力设计第一人。

“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顾诵芬的名字取自西晋文学家陆机的名句。

顾诵芬院士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生活简单、朴素低调,几十年来,他的办公室和家都在北京北苑

查看更多>>
感动中国张超观后感

以下是我针对“感动中国张超观后感”为大家梳理的必读信息,优秀的影视作品不只带给我们视觉的盛宴,还能促进我们的提升,而观看自己欣赏的影片则能引发我们深深的思考。观后感是反映作品与社会、时代、历史等各个方面关系的一种方式,写观后感也是一种自我剖析的过程。有哪些好的作品观后感模版呢?

感动中国张超观后感 篇1

《感动中国张超》是一部记录了一位普通农民的感人故事的纪实片。这部片子让我感到很受触动。本文将详细介绍这部片子给我带来的感受和思考。

这部纪实片讲述了一个叫做张超的人。他是一个普通的农民,生活在山区。然而,他的人生经历并不平凡。在他还很年轻时,因为车祸,他的胳膊受伤无法正常使用。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失去信心,反而凭着这份信心,他开始自学艺术,通过自学,他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油画家,他的作品获得了许多人的欣赏和好评。

这个故事让人感到非常震撼。在我的印象中,农民们大多以耕种为生,可他们的生活却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单调乏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的天赋和才华是无法被束缚的。只要我们有信心和毅力,就能在任何领域获得成功。

同时,这个故事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孜孜不倦地追求梦想的重要性。有时候,我们会因为有些困难而放弃,认为自己再也无法完成某项任务。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不停地努力,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就一定会迎来成功的冲刺。

更重要的是,这个故事也传达出了一个关于助人为乐的价值观。张超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作品,也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他没有选择学习自私而是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更多的人。他不仅创办了艺术学校,还组织了一些志愿团队,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学习艺术。这一点让我深深地感到震撼。作为一个普通人,张超以自己微薄的力量,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张超的故事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勇气的故事。它提醒我们珍惜生命,追求我们的梦想,始终相信自己的力量,给予他人帮助和关爱。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故事,也是一个让我们感动和思考的故事。

感动中国张超观后感 篇2

《感动中国》是一档经久不衰的人文关怀类电视节目,每期节目通过各种方式,展现了社会上许多有爱、有情、有情怀的感人事迹。其中,张超的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个世界上爱的力量的无穷大。

张超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他的工作是清理城市中的垃圾,平凡而重要。但是,他不仅仅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任务,更是用自己的爱心和热情去感染身

查看更多>>
感动中国孙家栋观后感
感动中国孙家栋观后感专题给大家精心整理提供有关感动中国孙家栋观后感、精选感动中国孙家栋观后感等,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并收藏本栏目。 更新时间:202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