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句子大全 · 静默教案
教案精品

随着写作规范的不断完善,范文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高质量的范文能得到更多人参考,什么样的范文比较高质量?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精品”,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教案【篇1】

1、教学重点:生动细致的描写,尤其是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描写细致传神。

在记忆的长河中,总有一些难忘的事物让我们刻骨铭心,以至影响我们的一生,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当代作家程海在童年时代是因为什么从而改变他一生的命运。

从小我就是个出了名的淘气鬼,经常逃学,有一天,我又逃学来到童年的乐园——山沟前的小树林,意外地碰到了三叔,通过与三叔两次相遇、交谈,我重新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最终成为了一个植物学家。

2)明确文章结构:

(1)课文的一开始就给我们设置了一个悬念,大家发现了没有?(在读的时候觉得哪一句不可思议)

(2)小时候的我并不是一般的淘气,而是出了名的淘气,那么从文章的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我的淘气?

明确:①捉金巴牛,掏雀儿蛋②上课捣鬼③逃学④挨了父亲的暴打,没几天又旧病复发⑤为捉蝴蝶又逃学

(3)就是这么个淘气的孩子,却因为偶遇了一个人,由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了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那么这个人是谁?

(4)那么三叔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会给作者的一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迹。(请学生分角色朗读10—33自然段,划出有关描写三叔神态、举止、语言的句子)

(5)作者初遇三叔,三叔给他的第一个印象是什么?

②有病:两只眼睛,像开得大大的窗户,嘴唇发紫,像成熟的桑葚。

(6)如此瘦弱、病态的一个人,却带给作者足以改变命运的力量,这种力量到底是什么?那么作者与三叔的交谈过程中,三叔都有哪些异常的举止和语言?

明确:①仔细观察一草一木(野豆角花几个花瓣、几根花蕊、几根叶脉)

②两次说到时间不多了,太迟了;

③两次提到三叔声音怪异。

(7)那么三叔为什么要如此仔细观察这些普普通通的一草一木?为什么两次说到同样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含义?

②有些后悔,对自己的一生充满了悔恨;

(8)与三叔的第一次相遇、交谈,我受到触动了吗?

明确:有,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我呆呆立了一会儿,忽然感到乏味”,以前乐趣无穷的小树林如今一下变得乏味了,说明我受到触动了,但这种感觉是什么?作为一个小孩子我还不明白。

(9)当我星期天的下午再次来到小树林,又碰到了三叔,通过与三叔的第二次偶遇,我逐渐明白了内心的这种触动到底是什么?

查看更多>>
教案通用

如果您对这个话题感到疑惑可以试试阅读一下“教案”,欢迎你阅读与收藏让我们一起探索创作的无限可能。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写教案课件。课堂教学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案(篇1)

背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学习课文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

2、通过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亲的深深的爱子之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教学重难点

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和我们最亲近的人天天相处一起,很多人很少感到亲人之间浓浓的亲情。但在某个特定的情况下,我们可能因对方一个眼神,一个爱抚,一个背影等深深感动不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的《背影》,体会 朱自清是怎样从父亲的背影,深深感受到父子情亲的,书写课题《背影》。

二、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三、背景介绍。

1917年,作者的祖母去世,父亲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的差事也交卸了。办完丧事,父子同到南京,父亲送作者上火车北去,那年作者20岁。在那特定的场合下,做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使儿子极为感动,这印象经久不忘,并且几年之后,想起那背影,父亲的影子出现“在晶莹的泪光中”,使人不能忘怀。1925年,作者有感于世事,便写了此文。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放录音,学生听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情?作者主要想表达什么?

2、解决文中生字词。(字词见课件)

五、再读课文,师生共同探究“背影”。

(以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为主,教师只点拨要点即可)

1、教师提问:刚才提到,《背影》这篇散文因其成功地描述了“父爱”这一主题而被人们广为传诵。读完这篇散文之后,你觉得作者是通过选取什么角度来表达“父爱”这一主题的?

查看更多>>
教案(分享14篇)

以求最优质的态度我强烈推荐一篇“教案”的文章给您。在老师日常工作中,教案课件也是其中一种,老师在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不能敷衍了事。教案是深化课程内涵的重要手段。请将这篇文章收藏下来这样您就能随时回顾!

教案【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小水轮转动的快慢与水位高低、水流量大小、水冲击水轮的位置等因素有关。

探究目标:

经历小水轮转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知道不同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乐于参加探究活动的兴趣。

2、让学生敢于猜想,意识到形成重视实验和证明的科学态度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愿意与人合作、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

一、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响小水轮转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小水轮、

学具准备:水槽、烧杯、带管子的瓶子和水、抹布、小水壶

三、教学设想

(一)创设情景,启发探究

1.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力工程在哪吗?它能为人们做什么?(课件出示三峡大坝,为学生提供一个情景)

2.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水力发电站》。水是怎样使发电机转动起来的呢?(先让学生说说,然后教师课件出示水力发电站发电过程示意图做简单介绍)

3.哦!原来水力发电最关键的就是水冲水轮转动。(亮出叶轮)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水轮,你们能用水让它转动起来吗?

学生想办法,并让他们汇报演示他们的方法。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

4.看来水真能让它转起来!现在老师也来用水冲冲,看水是怎样让它转动的。(老师在冲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把水倒多倒少,把杯子拿高放低,让叶轮转的有快有慢)在刚才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整理并汇报他们的发现。

【设计意图】

让学生意识到叶轮转的有快有慢,为下一步的教学做铺垫。

(二)实验假设,初步探究

1.今天我们就研究如何用水使叶轮转的快一些。

2.叶轮转的快慢可能与哪些条件有关呢?猜猜看,小组内商量一下。

学生猜测讨论,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进行整理并板书。学生可能谈到很多因素,老师应与学生一起分析那些是主要的因素,在全班形成共识。

3.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这些想法是否正确呢?(学生说说意见)好!现在我们就来分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研究哪个问题,打算怎么做。

学生分组讨论制订实验方案,教师巡视做指导。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培养学生愿意与人合作、尊

查看更多>>
教案汇编

关于“教案”,或许您想了解的内容可以在本文中找到答案。我们将持续更新网站上的内容,为您提供更多精彩的阅读。对于每一位老师来说,教案课件都是必备工具,因此每天都需要花时间编写教案课件。准备好教案课件可以帮助新老师更加自信地教授。

教案【篇1】

积累运用

(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语文积累运用

(四)【教学目标】

1.了解形容词重叠后的表达作用。

2.积累描写人物外貌、心理、情感的四字词语。体会人物外貌描写的作用,在习作中自觉运用外貌描写的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

3.巩固边读书边批写的读书方法。

4.能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同学们,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言清楚流畅。【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 掌握叠词的作用以及边读书边写批注的读书方法,学会分析人物描写。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外貌描写的作用,在习作中自觉运用外貌描写的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叠词的表达作用。2.积累描写人物外貌、心理、情感的四字词语。二、出示学习方法与提示:

(一)温故知新

1.同桌对比读这三组句子,纠正字音,组内交流。

2、自己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带点词语有什么规律和特点,谈谈你的发现。(组长在组员充分自学后组织组内交流)

3.试着说一说类似的句子。总结形容词重叠后表意的变化规律。

(二)语海拾贝

1.学生自主读词语,不理解的通过查字典,与同伴讨论解决。2.说说这些词的共同特点和每组词的特点。

3.用多种方式记住这些词语(抢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尽量读熟。

4.你知道哪些这类的词语,根据每组的特点说词语并写在同类词右侧。

三、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展开自学。(师巡视指导)

四、教师引导展示:

“温故知新”主要展示带点词语的规律和特点以及自己对叠词作用的理解。

“语海拾贝”主要展示自己对各组词特点的归纳以及对同类词的补充。

五、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评价、鼓励、总结。

六、当堂检测:(检测题:课堂练习册1---2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任选“语海拾贝”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说一句话。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分析外貌描写的作用。2.巩固边读书边批写的读书方法。

三、出示学习方法与提示:

(一)互动平台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对话(可同伴分角色对读、自由读),读通顺。2.说说你在对话中懂得了什么,做好批注。

3.

查看更多>>
静默教案
静默教案专题给大家精心整理提供有关静默教案、精选静默教案等,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并收藏本栏目。 更新时间: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