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 平方课件
地方课程课件

笔者打算与读者分享一篇非常有用的“地方课程课件”。教案及课件是教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如果随便编写,教师们就要引起注意了。设计教案时应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人能力。请将本文收藏起来并分享给您的朋友们吧!

地方课程课件【篇1】

拒绝白色污染 活动目标:

1、学生通过自行调查初步了解了“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知道了日常生活中应如何有效地预防“白色污染”的产生。从中获得了亲身参与、科学探究的体验。

2、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调查工作,培养了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通过查阅、整理资料,培养独立解决能力,增强实践。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确定研究主题,探讨研究方法。(课内)

一、导入主题

1、游戏:根据提供的四个词,猜出是什么物品?

超市菜场、轻便结实、免费提供、袋装垃圾——塑料袋

2、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塑料袋?

3、塑料袋被评为了“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这是怎么回事?

二、确定小主题

1、关于塑料袋,你知道什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图片(人们使用塑料袋、塑料袋的危害)

2、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将各自想要研究的问题写在纸上,教师将纸条选择性地贴在黑板上,合并问题,得出以下三个主题:(1)塑料袋有哪些危害?

(2)人们使用塑料袋的现状如何?(3)怎样减少塑料袋的污染?

3、我们可以选用哪些途径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研究? 上网、查找书籍、问卷调查、实验、采访、统计、咨询„„

4、分小组

第二阶段:各个小组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开展活动。(课外)第三阶段:汇报、成果展示。

一、小组汇报研究成果: 主题

一、(第一组汇报)塑料袋有哪些危害?

1、实验:一个月前将一只塑料袋和一张白纸埋入泥土中,一个月后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示照片。

2、当场实验:点燃塑料袋,请大家闻闻气味证明。

3、上网查阅资料,整理后得出:(投影出示)

4、小品:《地球爷爷生病了》 主题二:(第二组汇报)人们使用塑料袋的现状如何?

1、影像资料:采访市场买菜者。

2、采访结束后,我们小组决定再进行一次问卷调查。

3、上网查找资料,发现一些惊人的数字:(投影仪出示)主题三:(第三小组汇报)怎样减少塑料袋的污染?

1、首先应尽量选用无毒塑料袋。邀请环保专家介绍怎样区分有毒、无毒的塑料袋。(现场实践)

2、上网查找资料。编成小报《向白色污染挑战》

二、教师生成整合:

1、板书:“限塑令

查看更多>>
天平课件14篇

我们需要认真准备教案课件,这是老师上课前必须完成的重要工作。只有静下心来认真撰写教案课件,才能确保课堂中的关键内容不被遗漏。那么如何撰写一篇出色的教案呢?如果您想深入了解“天平课件”的相关知识,不妨仔细阅读本文,如有需要可以随时收藏本页。

天平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利用发现的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规律:

出示天平图:

今天我们要在天平上做游戏,通过游戏我们将发现一些规律。现在我在天平的左边放5克砝码,右侧也放5克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正中央,说明什么?

如果在天平的左侧加上2克砝码,右侧也加上2克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怎样用算式表示?

如果在天平的两边放上相同质量的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用算式表示你的发现。

二、提出假设,验证规律:

同学们推想一下如果天平两侧都减去相同的质量,天平会怎样?你设法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讨论与实验。

你发现什么数学规律?在小组内商量一下。

我们利用同学们发现的这个数学规律,就是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x是多少。同学们试一试,如何求出x+8=10中的未知数x。在小组内商量一下。

学生汇报求未知数x的方法。

三、巩固训练。书本91页。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反思:

天平课件【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天平的状态判断哪个物品轻,哪个物品重。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感受物品轻重的过程,知道可以用天平比较物品的轻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身边的事物有好奇心,能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教学准备:

天平

教学方案: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大家都吃过西瓜吗?谁能说一说,一个西瓜和一个气球,哪个轻,哪个重?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比较轻重的方法。

二、自主探索

1.教学做一做

(1)在课前准备一个面包和一瓶饮料,先让学生说一说哪个轻,哪个重,再让学生掂一掂,感受一下,并说一说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提出蓝灵鼠的问题。可以先让学生猜一猜,天平会有什么现象。

(3)结合上面的活动,使学生了解用天平可以比较物品的轻重。

2.用天平比较

(1)可以让学生掂一掂自己准备好的苹果和梨,判断一下哪个轻,哪个重?再分别用天平比较。

把学生带来的苹果和梨放在一起,观

查看更多>>
学习方法课件

教案课件乃是老师不可缺少的工作任务之一,每位老师都会认真策划教案课件的重点难点。唯有写出精心制作的教案课件,方可展现出更加完美的课堂教学。今天小编特意向你强烈推荐一篇不容错过的文章——“学习方法课件”。为了方便日后浏览,还请收藏本页网址!

学习方法课件 篇1

《数学学习方法课件活动:怎样排都是一样多》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活动名称:数学——怎样排都是一样多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不受物体的种类、排列形式的影响,了解数目守恒的概念。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判断力。活动准备:教具:5个勺子和5个碗

学具:6个雪花片和6个子弹头(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一)排列勺子和碗

1、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勺子和碗,现在,老师要请一个小朋友来把勺子和碗分别排成一排。并将两种物体一一对应排列。

我们来看看勺子和碗分别有几个。它们的数量一样多吗?

2、带领幼儿点数,验证勺子和碗的数量一样多。

3、教师改变碗的排列形式。

小朋友,看看现在老师要把这些碗排成一个大碗的形状。(教师操作)

提问:现在,勺子和碗的数量还是一样多吗?

幼儿判断后再进行点数,得出一样多的结论。

1、让幼儿改变勺子的排列形式

现在,老师要请一个小朋友来把勺子重新排列一下。你想把它们排成什

么形状就排成什么形状吧。

请一幼儿操作。

提问:现在勺子和碗的数量还是一样多吗?(幼儿回答)

点数验证,勺子和碗的数量一样多。

5、教师小结:勺子和碗的数量相同,所以无论我们怎样改变它们的排列方式,它们的数量都不变。

我们也可以说数量相同的物体尽管种类和排列形式不同,但数量不变。

二、幼儿操作

1、介绍操作材料及要求:小朋友,老师为你们每个人准备了6个雪花片和6个子弹头(玩具)。先请你们把它们各排成一横排,然后数一数它们的数量是多少,是不是6,两种物体的数量是不是一样多。

检查好之后,请你们把你的雪花片摆成一个花朵的形状。摆好后想想摆成花朵形状的雪花片的数量是不是还是和子弹头的数量一样多。

现在请小朋友把子弹头排成一竖排。摆好后也先想想摆成竖排的子弹头和摆成花朵形状的雪花片的数量是不是还是一样多。

幼儿操作并得出结论,“雪花片和子弹头的数量是一样多,无论怎样排它们的数量都是一样多,不会变。”

2、现在老师请小朋友自己去变幻雪花片和子弹头的数量,然后想想它们的数量是不

查看更多>>
天平的课件10篇

开学前,老师要准备好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应该认真设计教案课件。创新的教学课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精心制作了这份“天平的课件”,希望能给您带来全新的体验。欢迎阅读,希望您会喜欢!

天平的课件【篇1】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案示例之三

(作者:曹广键)

 

教学目的

1.知道量杯和量筒的用途.会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和固体的体积.

2.会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3.注意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

读量筒的刻度值.

教具

教师用:投影仪、量筒、量杯.

学生用:量筒、盛有盐水的烧杯、盛有清水的烧杯、细长石块、细线一根、托盘天平、法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重要特性.书中84页给出了20多种常见的不同状态物质的密度值,它是前人用实验的方法测定出来的.在学习了密度知识的基础上,我们来学习测定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

板书课题:四、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提问:1.什么叫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

2.要测出某一种物质的密度,需要测出物质的哪些量?(结合测定石块密度和盐水的密度加以说明)

设疑:用什么仪器来测定盐水的体积和形状不规则的石块的体积呢?

解疑:教师出示量筒和量杯,指出它们都是测液体体积的仪器.

板书:1.量筒和量杯

用途:测液体的体积.

教师利用投影片,介绍量筒和量杯刻度线的区别.量筒的内径粗细均匀,简身上刻度线间的距离是均匀的.量杯的内径粗细不均匀,且上粗下细,所以,杯身上刻度线越靠近杯口间距越小.

学生分组利用实验桌上的量筒进行观察:

(l)量筒上刻度的单位;量筒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一小格代表多少?(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说明ml是毫升,1毫升=1厘米3)

(2)向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清水(不超过最大刻度),观察水面是凹形的.还是凸形的.(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明确指出: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平.

板书:使用:(1)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以凹形底部为准.

(2)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

教师利用投影片,让学生进行读数练习.(读三四个值即可)

板书: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可以用量

查看更多>>
平方课件
平方课件专题给大家精心整理提供有关平方课件、精选平方课件等,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并收藏本栏目。 更新时间:2023/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