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 听听课件
听听声音课件七篇

了解“听听声音课件”不妨看看励志的句子的编辑推荐的这篇文章。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的重要部分,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 教师在教案和课件中展示出他们的智慧,提高教学质量。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请分享给您的朋友让他们也能够受益!

听听声音课件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难点:

1、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2、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研究课题: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与思考。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本课的设计让学生在听中想象,说中积累,读中感悟,写中运用。力求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提高。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秋天的雨,趁我们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秋天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它的脚步轻轻的,可我们还是分明听到了秋的的声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2课(齐读课题)注意标点符号要停顿。

秋天的声音可不容易发现,小朋友们可要认真用心去倾听,去想象。(再次齐读课题)

二、复习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1、师: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在课题12的旁边有一个星号,说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那我们该怎样学习略读课文呢?

2、生随机回答:自学、借助阅读提示……

3、师:那我们赶快来读一读阅读提示,看看提示中对我们的自学提了几个要求,并用线划出来。

4、生交流,师随机板书:

要求:

(1)要有感情

(2)边读边想

(3)相互交流

(4)动笔写写

三、初读课文

1、师:阅读提示的第一个要求,大家赶快亲自去听听秋的声音吧!打开语文书,翻到第12课,有感情读一读课文。注意了,要想读得好,必须先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才行。

2、生自由练读。

3、检查。

(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透过文字和作

查看更多>>
听听声音课件

接下来,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听听声音课件”的相关信息。请您将这篇文章收藏起来,以便日后重复阅读。在老师上课之前,准备教案和课件是一个负责任的表现。现在正是我们要开始撰写课件的时候了。教案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

听听声音课件 篇1

一、说教材

《听听声音》是教科版科学课四年级(上)第五单元《声音》第一课时内容。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让同学用心去倾听、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让他们以关注的态度在充沛感知声音的活动中,学会对各种不同的声音加以简单的区分,对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加以区别和鉴别。以此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本课为后面的《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声音是怎样传达的》等课时的探究活动做好充沛的知识准备。也为未来建立有关声音的一些科学概念打下感性的基础。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认知目标:听听固体、液体、气体发出的声音。

技能目标:分辨声音的变化、哪些是自然的、哪些是人造的。

情感目标:培养听好听的声音的兴趣。

教学重点:听听各种声音,并知道是由哪些物体发出的。

教学难点:分辨声音的变化。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声音的录音。

2、收集能够发出声音的物体。

二、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从同学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在教学中努力体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以培养同学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同学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为重点,强调让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动手操作和试验来学习科学。并通过主动探究,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能力和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三、说教法

如今都在提倡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教授同学学习知识转变为教授同学掌握学习的方法,我们教给同学的知识终究有限的,只有在教知识的同时培养同学获取知识的能力,才干使他们受益无穷;因此我积极贯彻“教师为主导,同学为主体”的原则,力求将同学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因素融为一体,综合本课特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利用身边的事物创设情境法。

2、用开放的教学法来引导学法的开放

3、注重课堂上师生的交往,为同学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

四、说学法

1、以探究为核心,让同学亲身经历活动的全过程。

2、发挥同学主动性,让同学有选择的进行开放式学习。

3、注意合作交流。

五、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同学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发明最佳的学习氛围。教学一

查看更多>>
听听秋的声音课件锦集5篇

以下是栏目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听听秋的声音课件”。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每天老师要有责任写好每份教案课件。只有做好教案才能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希望本文能够让您受益终生!

听听秋的声音课件【篇1】

【教学内容】

12、听听,秋的声音(阅读课)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一边读一边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秋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她不仅带来了缤纷的色彩,还带来了奇妙的声音,一位诗人在听到秋天奇妙的声音后,写下了一首优美的诗。孩子们,你们想听吗?

(板书课题:听听,秋的声音。)

二、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1、范读。

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朗读,学生评价、正音。

三、品读想象,交流体会

1、自由读1~3节。思考:诗人听到了秋天什么声音?

2、交流、小结。

3、开展想象活动,出示小黑板:

大树抖拌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黄叶说:“ ”

蟋蟀振动翅膀,“蛐蛐”,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说:“ ”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

4、指导学生进行描述,互相评议,教师小结。

四、学习4~6节

五、朗读全诗,并指导有感地读

六、自由读,并试着背

七、想像创作

1、引导:秋的声音令人暇想,令人陶醉,我们也来仿照课文第二、三节,也来作一节诗。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修改。

八、作业

朗读并试背课文。

【板书设计】

听听,秋的声音

黄叶→落地

蟋蟀→冬眠

大雁→南飞

田野→丰收

【课后小记】

多数学生读得很有感情,很有诗的味道。我们师生共同努力,也作出了几首不能称作诗的“诗”。

如果课前能找来一些录有秋的声音的录音带,效果会更好。

【教学反思】

《听听,秋的声音》这一课授完后,自感效果还算可以,成功之处是指导学生做了几节诗歌,有感情地朗读了课文,不足之处是没找来秋的声音的录音带,没有及时给学生补充有关蟋蟀的资料,只告诉了学生它的土名,这样,不利于学生展开想象,以后在这方面我要注意,课前准备充足。

现将本课课堂上与学生共同所做的小诗歌附上:

听听,

秋的声音,

花枝扭扭腰身,

“沙沙”,

是和花瓣告别的话音。

听听,

秋的声音,蝉振动翅膀,

“知了,知

查看更多>>
听听秋的声音课件(精华九篇)

教案课件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编写教案时应注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差异。励志的句子编辑今天推荐一篇关于"标题"的文章,如果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以获取更多解答!

听听秋的声音课件(篇1)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结合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写一段诗。

二、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诗。

2、边读边能体会诗中的意境。

教学难点:仿照诗歌内容,结合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写一段诗。

三、教学媒体:录音、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课前准备:

1、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蛐蛐声等)的录音带。

2、旋律优美的轻音乐磁带。

3、秋天的礼物。

六、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揭示课题

1、 师: 小朋友们,现在正是金秋时节,在你的眼里,秋天是怎样的呢?

2、 师: 是呀,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它还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你们听到过么?有位诗人在聆听了秋天的声音后写下了这么一首小诗,你们想听听吗?(板书:听听,秋的声音,教师在音乐伴奏中范读)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师:你们想读读么?请打开课文12课的小诗读一读吧。

自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找出自己喜欢的声音,美美地朗读。

2、检查自学

①检查字词。(小黑板出示本课重点词语)

②指名学生读文,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三)、品读想象 体会交流

师引入:是呀,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我听到秋的声音了,你听到了么?谁能把这一段读好?

1、读好第六段。

(1)学生自由练读。

(2)抽读,师欣赏地评议。

(3)齐读。

过度语:秋天的声音可不容易发现,小朋友们可要认真用心去倾听,去想象。录音播放:

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学生听声音说话。(根据学生差异提出不同要求,如:“把话说完整”,“能说得具体、生动些吗”等)

2、品读1—3段

过度语:这些声音诗人是怎样把它写出来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品读诗的1——3段。选择自己最欣赏的一段读一读,边读边想,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指名学生进行交流,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点。

(1)交流第一段。师:是呀,黄叶就要告别大树妈妈了,它会怎么说?

(2)指导读第一段。

(3)抽读,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4)交流第二

查看更多>>
听听课件
听听课件专题给大家精心整理提供有关听听课件、精选听听课件等,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并收藏本栏目。 更新时间:202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