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作文 · 图书馆借书作文
图书馆借书作文

人们对于作文的需求主要是因为它能够展示个人的才华和优势,同时也是我们展示自己的一种方式。优秀的作文都具备一定的灵性,需要具备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些好的作文素材,那么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图书馆借书作文”进行剖析和深入分析。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还想获取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往下看!

图书馆借书作文 篇1

苏联的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读到他的这句话后,我就开始要求自己要多读书,走进书的世界,使我一点一点的进步。知道今天,我已经有过很多次去图书馆借书的经历可我最忘不了的就是第一次我借书的经历。

记得那是我8岁的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图书馆借书。因为是第一次,所以要办一张借书卡才能借书,妈妈花一百元钱办好卡后,我们就去借书了。我们这次要借的书是《海底两万里》,所以我和妈妈就来到了儿童借阅室开始找书,来到儿童借阅室,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幅精彩的画面:借阅室的书琳琅满目,都工工整整的摆放在书架上,让我看的眼花缭乱,人们都在座位上看着自己喜欢的书。当看到这一幕,我整个人都惊呆了,过了一会后,我和妈妈就开始找书了。我和妈妈分两头开始找,我一排一排的看,一行一行的找,可我就是没有找到,顿时,我失落下来。这时,妈妈走到我的身边,轻声对我说:凤仪,你要找的《海底两万里》,我找到了。我看了一眼这本书,紧紧抱着它,开心的笑了。回到家里,我津津有味的看起了这本书。

现在回忆起那个时候,觉得那时的自己真的很笨,因为只要看书架上的分类标牌就可以在那个区里慢慢找了,我希望大家不要犯我这样的错误。

图书馆借书作文 篇2

this is our school library . it 's open from 8:30 to 11:30 in the morning and from 1:30 to 4:30 in the afternoon . it 's not very large . it has only three assistants and about two thousand books . the assistants are friendly and the books are interesting . so we often come here after class . from the library , you can borr

查看更多>>
图书馆四年级作文

文章是思想和情感在文字中的呈现,它深深地扎根于灵魂深处。通过写作,我们能够突破传统的桎梏,展现自我。这篇“图书馆四年级作文”是我最用心创作的作品,希望您会喜欢它。请您仅将本文作为参考,谢谢!

图书馆四年级作文【篇1】

我们班好多同学都喜欢看课外书,这些课外书要么是看自己的,要么是借别人的。自己的`课外书还好说,总能痛痛快快的看完,但是借同学的课外书就不行了,通常是在看到精彩处,别人就把书要走了,让自己感到了一丝丝的遗憾。可自从班里有了个“图书馆”以后,同学们看书就方便多了。

不知是星期几,老师说,要同学们把自己的课外读物都带来,在班上整个“图书馆”。同学们听了,都非常高兴,就纷纷把自己的课外书带来了,你5本、我10本,最多的同学甚至一下子带来了17本,很快,我们班的图书柜被同学们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图书放满了。于是,一到借书时间,管理图书的同学就成了最忙碌的人,因为在她的身边总是挤满了借书的同学,有的要借故事书、有的要借童话书,把她忙的不可开交。借到书的同学都说,“太好了,又有新书看了,又可以学到新的知识了”。可一到还书的时间,同学们就都打不起精神来了,好像在想,“唉,又有两天的时间不能看那些又好看又精彩的书了”——这两天指的是周六、周日。

自从班上有了“图书馆”,我们班那些贪玩的同学也都喜欢上了看书,一到课间,大家都会掏出借到的课外书,聚精会神的阅读起来。唉,我真担心我们班的同学都会变成了书呆子。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在我看来,只要你看书,就一定会喜欢书。只要常读书,你就会增强写作水平,增强课外知识,在阅读中快乐成长。我喜欢我们班的“图书馆”。

图书馆四年级作文【篇2】

我的房间里有很多书:《自然博物馆》、《木偶奇遇记》、《动物的故事》、《繁星.春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它们都快把我房间里的大书柜给撑散架了,尽管如此,他们还都是我的宝贝、我的好朋友......

我非常喜欢书,所以我“采购”了大量的书。不知不觉,我买的书已经“集腋成裘”,塞满了书柜。所以,我的房间就有了“图书馆”之称。为此,我有幸沾了光,大家都叫我“图书馆馆长”。

暑假,“图书馆”的营业时间为8:00~21:00。每天早上,我会像上班一样为“图书馆”开门。到了晚上,我又准时地关门。哈哈,弄得跟真的似的。

伙伴们常来我的“图书馆”看书。他们挑到自己喜欢的书后,就像上课一样,静静地看

查看更多>>
图书馆之行作文12篇

撰写文章是展现学生语文应用技巧和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人们会在高质量的文章中留连忘返,写到什么水平的文章才算是写得好呢?以下是我在网络上搜寻到的一篇名为“图书馆之行作文”的文章,别忘了收藏此页,以便随时查阅!

图书馆之行作文 篇1

今天妈妈带我跟表姐来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图书馆,它跟别的图书馆不一样,别的图书馆里面的书种类不是很多,而且那里的颜色非常单一,提不起我看书的兴趣,但这个图书馆里的颜色都是梦幻的紫色!

它的第一层摆了好多桌椅和沙发可以看书,也可以写作业。旁边还有一个服务台,那里有卖小蛋糕、牛排、果汁,第二层都是绘本,旁边还有一个很大的汽车,里面有一些小椅子,有好多四五岁的小孩子在里面看书,第三层里面是一些在卖书的阿姨们。第四层居然有好多哥哥姐姐在那写毛笔字和画画。我和表姐上四楼跟个小偷似的,蹑手蹑脚的走了进去,生怕打扰那些哥哥姐姐们作画。

我和表姐参观完后,就坐在一楼的沙发上,一边看书一边喝果汁,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晚上七点,妈妈给我们一人点了一份牛排,吃完后我们就开开心心的回家了。

那里的环境特别好,你们也可以去看看!

图书馆之行作文 篇2

与公园做“邻居”的图书馆早早地开了门,爱书的人捧着、拎着、背着书一拨拨地进去又出来,在里面自由地挑书、看书、借书。偶尔累了,倚在窗前,向外远眺,公园的美景便映入眼帘,澄清的镜湖、茂盛的梧桐、绚烂的百花、锻炼的人群……

一年级时,妈妈帮我办了张图书借阅证,我还不太清楚这张小小的卡片究竟有多大的能量,接过它,抚摸了一遍又一遍,从此把它当成宝贝收藏在钱包的夹层里。妈妈说:“你更应该把书当成朋友,借阅证只是通行证而已!”我听了,调皮地说:“相当于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吗?”我们都笑了。

从此,我开始了借阅生涯:第一次借书,紧张而无措;第一次看书,兴奋而喜悦;第一次还书,礼貌而感激,借书成了我周末休闲放松的最好方式。开始时,我总仰视着那一架架书,抱怨书架太高。妈妈会摸摸我的`头,帮我把要的书取下来,说:“书嘛,是一个巨人,只有增加自己的阅读量,才有可能慢慢地平视它!”

最开心的是和同学在图书馆相遇。有一次,徐同学来借书,看见我立刻喜笑颜开:“一凡,你也来啦!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记者,请允许我采访你。请问,你认为书像什么?”我没有仔细思考,看了一眼窗外的桃花就随口答道:“桃花吧!”她又问:“你确定吗?”我点了点头,又

查看更多>>
图书馆文明用语

1.爱护书籍每一页,熏陶心灵每一刻。 2.爱护图书,人人有责。 3.把书报留下,把真理带走。 4.保护图书千万册,从你我做起 5.播下安静的种子,丰收知识的硕果 6.沉默是金,宁静是德 7.带走的是知识,留下的是安静 8.带走满腹知识,留下一架好书。 9.带走一身书香,留下一室洁净。 10.读好书,好读书,不如读书时,学而思,思而录。 1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2.读书勿用口,用口需深思 13.读书心需静,请大家保持安静 14.读者静,则陶醉沉思;手机静,则共享和谐 15.腹有诗书气自华 16.给每一位书朋友做好保养 17.公共场所有文明,文明就在你我中 18.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19.好学求问,书海探宝 20.厚积方能薄发,静读才可沉思 21.记好时间,送它回家 22.既来之,则安之;既走之,则净之。 23.教室、图书馆文明类 24.借书即来,还书则回,来回有序,人人有序 25.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26.进步的人就喜欢读书 27.静读万卷书,稳走千里路 28.静心吸吮知识源泉,更显真才实学本色。 29.静以修身,学以育德。 30.静中求知,维护靠大家。 31.埋头静读,书中自有黄金屋 32.没有艰辛,便无收获。 33.轻轻地我走了,不留下一片纸屑 34.轻轻我走了,不带走一本书 35.轻取轻放,爱护书籍。 36.轻言轻语保洁净,文明借阅记心间。 37.请书回原处,让文明归队 38.让文明留下,把喧哗带走 39.人的知识愈多,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 40.如果你想进步,就去读书吧 41.善待图书,保护图书。 42.书籍是医治心灵创伤的良药。 43.书乃人之益友,损之何忍? 4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45.书生静心,手机静音。 46.书是人类的益友 47.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48.书是一滴水,一滴水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49.书是一条船,在漂泊中有了境界 50.随时借书,按时还书。 51.天高海阔鸟鱼同翔,文化知识你我共享。 52.通晓千古事,尽在不言中 53.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 54.文明学习,文明阅读。 55.勿让人偷听你与思想的对话 56.心灵的沟通不需要过多的言语。 57.雄辩是银,沉默是金。 58.修身可以养性,读书可

查看更多>>
图书馆借书作文
图书馆借书作文专题给大家精心整理提供有关图书馆借书作文、精选图书馆借书作文等,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并收藏本栏目。 更新时间:202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