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 物理教学计划
物理教学计划(锦集八篇)

编制良好的教学方案,能显著凸显教学阶段的关键注意事项。岁月不等人,新学期即将到来,教师们可以开始筹备新学期的教学方案了。您了解如何撰写课程教学方案吗?我将为大家推荐一篇有关“物理教学计划”的文章,相信在您阅读此文的过程中一定会有诸多收获!

物理教学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本着“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形象生动中体会到物理的乐趣。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八(2)的学生,刚接触物理,这是新开设的一门科目,新科目,新起点,新观念,难教难学,这就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1.识与技能:(1).学生对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没有明确的认识,有待于使他们有初步的认识,有待于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学生对机械运动、声和光等自然界常见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有一定的了解,对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还不清楚。(3).学生对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不是很清楚,对物理学不仅指物理知识,而且还包含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含义没有认识。(4).具有实验操作积极性,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的能力有待于培养,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的方法不够规范。(5).对记录实验数据,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简单的实验报告的写法,以及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的能力有待于培养。

2.过程与方法:(1)学生经历过观察自然现象的过程,有了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够在观察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3)学生对拟定探究计划、制定实验方案的能力还没有经历。(4)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不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生对自然界有好奇心,有对大自然的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愿望。(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活动。(3)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布于众的愿望,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三、 教学计划

1、教材分析

教材在内容选配上,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注意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

查看更多>>
物理教学计划推荐

时光荏苒,新的学期马上就要开始了。只有制定出完善的教学计划,才能让教学工作更加流畅。那么,在编写学科教学计划时,应该做到什么样的全面呢?如果您需要“物理教学计划”方面的相关资料,以下是一些相关的资源,供您参考和借鉴。希望它们能够为您带来一些帮助!

物理教学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的工作要求,结合本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以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规范行为,全面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依据学生和教材的知识特点制订教学计划,狠抓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搞好基础知识、基本物理思想和方法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学生为中心,搞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学总任务

1、完成必修1全部教学内容的教学,完成必修2部分内容的教学。

2、完成学生实验4个的教学。

3、完成研究性学习课的教学任务。

4、完成必修1模块复习、考试、学分认定任务。

5、完成周测命题及评卷任务。

6、完成物理竞赛辅导任务。

7、完成集体备课的教案编写任务。

8、完成5地6校教研活动任务。

9、以老带新师徒一帮一培养提高任务。

10、完成学生社团活动指导监督任务。

11、完成高级教师示范课任务。

12、完成地区教研课题任务。

三、教学总目标

1、学习方法目标: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重在对学生学习方法上进行指导,学习方式上转变,包括课堂上看书自学方法、相互学习讨论方法指导,记笔记、答题规范性的要求,一切从严要求学生,一切从规范做起,使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学习能力。

2、知识能力目标:通过新课学习,使学生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对于物理概念,应使学生理解它的含义,了解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物理规律,在学习时要注意通过实例、实验和分析推理过程引出,应使学生掌握物理定律的表达形式和适用范围。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并能在解题中有所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初中物理内容简单,课堂容量较小,涉及的知识大多数直观形象,记忆内容多,理解性的知识点比较浅显通俗易懂,定量计算的问题较少,知识点单一,综合性不强,对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要求较低。因此大部分学生学习时学习方法单一,以记忆为主,不习惯于思考与归纳,

查看更多>>
物理学教学计划(模板7篇)

小编特别推荐大家阅读“物理学教学计划”这篇文章,认为它非常值得分享,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新学期即将开始,教师们应该着手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只有写好教学计划,才能更好地准备好新学期的教学工作。

物理学教学计划 篇1

高二物理学科组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本学期,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启发他们探究物理世界的乐趣。同时,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让他们逐渐习惯于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大纲:

本学期我们将分为以下几个主题进行教学:

1、运动与力学(1-6周)

在这一主题中,我们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力学概念,理解牛顿三定律、惯性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同时让学生能够运用力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2、能量与热学(7-11周)

在这一主题中,我们将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能量和热学概念,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并让学生能够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

3、波动与光学(12-16周)

在这一主题中,我们将让学生了解波动和光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波浪在空气、水等介质中的运动规律;理解电磁波是光的一种形式,并学习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光学现象。

4、原子与核物理(17-20周)

在这一主题中,我们将让学生了解原子和核物理的基本概念,理解原子的组成和结构,核反应和核能的形成以及核辐射的危害等。

三、教学方式:

1、理论讲解:我们将通过教材和课件等多种方式,对各个主题进行理论讲解,让学生了解基本概念和定律。

2、实验教学:我们将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实验,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物理知识。

3、交互式教学:我们将在讲解中增加一些交互环节,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思考。

四、教学重点:

1、基本力学概念:力、质量、加速度、牛顿三定律等

2、能量和热学概念:机械能、热能、内能、热量、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等

3、波动和光学概念:波长、频率、速度、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

4、原子和核物理概念:原子的组成、核反应、核能、核辐射等

五、教学评估:

1、课堂测试:针对每个主题进行一个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作业评估:每周会布置一定量的作业,用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也可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3

查看更多>>
物理学教学计划分享9篇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总是会需要用到许多范文,范文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好的范文是怎么样的?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物理学教学计划分享9篇”,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物理学教学计划 篇1

高二物理学科组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高二物理教学目标是:以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热爱,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高二物理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能力。

二、学期重点:

1. 直线运动学和曲线运动学

2. 力学的基本定律和能量守恒

3. 电学的基础知识和电路的分析

4. 光学中的物理基础和光波的特性

三、学习方式:

1. 课堂教学:采用演讲、讲解、讲述、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互动和参与,让学生不断思考,提高物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2. 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物理学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本学期将安排多个体验性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动手操作,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现象和理论知识。

3. 自习: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每周安排至少两个小时的自习时间。在自习时间内,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作业或通过互相讨论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

1. 知识掌握

考试成绩是考察学生知识掌握和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准,本学期将设定两次期中考试和一次期末考试。通过考试的分析,及时发现学生知识点掌握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补充和强化知识。

2. 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操作能力是体现学生物理素养的重要方面。每个实验项目都将设定一定的实验报告,通过实验报告得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3. 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

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是高中学生最重要的一个能力点。本学期将不定期安排小组讨论和课题研究,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探讨和讨论,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学期的物理学教学中,我们将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高二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培养和发展科学素养和科学研究能力。

物理学教学计划 篇2

高二物理学科组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理解物理学方法和思想,增进对物理现象和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2. 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认识能力。

3. 开发学生的物理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

1. 物理实验

查看更多>>
物理教学计划
物理教学计划专题给大家精心整理提供有关物理教学计划、精选物理教学计划等,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并收藏本栏目。 更新时间:202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