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 中学物理实验报告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1000字

这篇充满了作者智慧和思考的“初中物理实验报告”令编辑心生敬意,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中不得附带请示事项,你知道哪些可以借鉴的报告范文吗?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篇1】

实验装置:

实验2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目的:

观察沸腾现象,找出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烧杯(50ml),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水、秒表。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按上图组装器材。在烧杯中加入30ml的水。

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当水沸腾,即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在表格中记录温度计的示数t,记录10次数据。

3、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4、冷却后再整理器材。

5、以温度t为横坐标,时间t为纵坐标,在下图中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接起来,从而绘制成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6、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及其图像,归纳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3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实验目的:

观察光的反射现象,找出光反射时所遵循的规律。

实验器材:平面镜、一张白硬纸板、激光笔、量角器、几支彩笔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上图所示;

2、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

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

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r,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5、把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上还能看到反射光吗?

实验4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实验原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刻度尺一把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3、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像的位置,

查看更多>>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合集11篇

你收集和整理了多少报告呢?在生活中,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的落款应签署发文机关名称,并于其下注明发文日期,然后加盖公章,欢迎来到本篇文章励志的句子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篇1】

当弦上某一小段受到外力拨动时便向横向移动,这时弦上的张力将使这小段恢复到平衡位置,但是弦上每一小段由于都具有惯性,所以到达平衡位置时并不立即停止运动,而是继续向相反方向运动,然后由于弦的张力和惯性使这一小段又向原来的方向移动,这样循环下去,此小段便作横向振动,这振动又以一定的速度沿整条弦传播而形成横波。 理论和实验证明,波在弦上传播的速度可由下式表示:

------------------------------------------------------- ①

另外一方面,波的.传播速度v和波长λ及频率γ之间的关系是:

v=λγ-------------------------------------------------------- ②

-------------------------------------------------------③ ρ1

------------------------------------------------------ ④ ρ1

①选择5根弦中的一根并将其有黄铜定位柱的一端置于张力杠杆的槽内,另一端固定在张力杠杆水平调节旋钮的螺钉上。

②设置两个弦码间的距离为60.00cm,置驱动线圈距离一个弦码大约5.00cm的位置上,将接受线圈放在两弦码中间。将弦音计信号发生器和驱动线圈及示波器相连接,将接受线圈和示波器相连接。

③将1kg砝码悬挂于张力杠杆第一个槽内,调节张力杠杆水平调节旋钮是张力杠杆水平(张力杠杆水平是根据悬挂物的质量精确确定,弦的张力的必要条件,如果在张力杠杆的第一个槽内挂质量为m的砝码,则弦的张力t=mg,这里g是重力加速度;若砝码挂在第二个槽,则t=2mg;若砝码挂在第三个槽,则t=3mg…….) ④置示波器各个开关及旋钮于适当位置,由信号发生器的信号出发示波器,在示波器上同时显示接收器接受的信号及驱动信号两个波形,缓慢的增加驱动频率,边听弦音计的声音边观察示波器上探测信号幅度的增大,当接近共振时信号波形振幅突然增大,达到共

查看更多>>
化学实验报告精选

您需要的相关信息我们已经为您整理好了:“化学实验报告”。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在我们的平时工作生活中。我们通常会使用到报告,报告的标题有固定写法。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化学实验报告【篇1】

实验名称:硅片的清洗

实验目的:1.熟悉清洗设备

2.掌握清洗流程以及清洗前预准备

实验设备:1.半导体兆声清洗机(sfq-1006t)

2.sc-1;sc-2

实验背景及原理:

清洗的目的在于清除表面污染杂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这些杂质有的`以原子状态或离子状态,有的以薄膜形式或颗粒形式存在于硅片表面。有机污染包括光刻胶、有机溶剂残留物、合成蜡和人接触器件、工具、器皿带来的油脂或纤维。无机污染包括重金属金、铜、铁、铬等,严重影响少数载流子寿命和表面电导;碱金属如钠等,引起严重漏电;颗粒污染包括硅渣、尘埃、细菌、微生物、有机胶体纤维等,会导致各种缺陷。清除污染的方法有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两种。

我们这里所用的的是化学清洗。清洗对于微米及深亚微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良率有着极大的影响。sc-1及sc-2对于清除颗粒及金属颗粒有着显著的作用。

实验步骤:

1. 清洗前准备工作:

仪器准备:

①烧杯的清洗、干燥

②清洗机的预准备:开总闸门、开空气压缩机;开旋转总电源(清洗设备照明自动开启); 将急停按钮旋转拉出,按下旁边电源键;缓慢开启超纯水开关,角度小于45o;根据需要给1#、2#槽加热,正式试验前提前一小时加热,加热上限为200o。本次实验中选用了80℃为反应温度。

③sc-1及sc-2的配置:

我们配制体积比例是1:2:5,所以选取溶液体积为160ml,对sc-1 nh4oh:h2o2:h2o=20:40:100ml,对sc-2 hcl:h2o2:h2o=20:40:100ml。

2. 清洗实际步骤:

① 1#号槽中放入装入1号液的烧杯,待温度与槽中一样后,放入硅片,加热10min,然后超纯水清洗。

② 2#号槽中放入装入2号液的烧杯,待温度与槽中一样后,放入硅片,加热10min,然后超纯水清洗。

③ 兆声清洗10分钟,去除颗粒

④ 利用相似相溶原理,使用乙醇去除有机物,然后超纯水清洗并吹干。

实验结果:

利用显微镜观察清洗前后硅片图像表面

清洗前硅片照片

清洗后的硅片照片

实验总结:

清洗过后明显地发现硅片表面不像原来那样油腻,小颗粒明显减少。说

查看更多>>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集锦(3篇)

伴着我们工作的不断优化,我们动不动就要写一些文章,范文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你也许正需要一些范文作为参考,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初中化学实验报告集锦(3篇)”,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 篇1

实验1物质的变化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

1.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物质的不同变化,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初步熟悉液体的取用、液体的加热、固体颗粒的研磨、溶解、溶液的滴加、液体的倾倒等正确的实验操作。

实验用品:

铁架台(带铁夹)、试管、酒精灯、火柴、玻璃片、研钵(研杵)、单孔塞(带导管); 蒸馏水、硫酸铜晶体、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1.化学变化中常常伴有哪些实验现象?

2.请列举2-3个生活中属于化学变化的例子。

实验2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类型:

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

1.能说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部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初步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实验用品:

酒精灯、火柴、木条、集气瓶; 氧气、二氧化碳。

1.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名词填在下列横线上。

(1)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白色固体,属于;(2)加热碳酸氢铵能生成氨气(nh3)、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属于;(3)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属于;(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属于。

2.通过上述实验,请你归纳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

实验3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类型:

探究性实验

实验目的:

1.学会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并描述变化现象;

2.学习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等基本操作; 3.初步学习书写实验报告的方法。

实验用品:

烧杯、火柴、小刀、玻璃管; 蜡烛、水、澄清的石灰水。

实验过程:

1.提出问题

蜡烛燃烧生成什么物质? 2.猜想与假设

(1)蜡烛燃烧生成水; (2)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3.制定方案(设计实验方案)

(1)设计思路:依据蜡烛能燃烧,从三个阶段对蜡烛的物理性质、火焰温度以及燃烧产物等进行探究。

(2)实验流程:认识蜡烛点燃前的物理性质→观察火焰分层情况→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观察燃烧后的现象→认识蜡烛及其燃烧。

5.反思与评价:

(1)蜡烛燃烧生成了什么?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你认为化学学习上有哪些特点?

实验4对

查看更多>>
中学物理实验报告
中学物理实验报告专题给大家精心整理提供有关中学物理实验报告、精选中学物理实验报告等,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并收藏本栏目。 更新时间:2023/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