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绝句古诗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诗的国度,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来认识到许多古诗词,阅读古典诗词,促进人们了解历史文化,你知道有哪些让人惊叹的古诗词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全诗》,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忽如一夜春风来全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参

原文: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解:

1、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色。
2、胡天:指西域的气候。
3、辕门:古代军营前以两车之辕相向交接,成一半圆形门,后遂称营门为辕门。

诗意:

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显单薄。都护将军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都无法牵引。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赏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阶段。此时,他很受安西节度使封常青的器重,他的大多数边塞诗成于这一时期。岑参在这首诗中,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全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文思开阔,结构缜密。共分三个部分。

前八句为第一部分,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友人即将登上归京之途,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变成一夜盛开的梨花,和美丽的春天一起到来。前面四句主要写景色的奇丽。即、忽如等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神情。经过一夜,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接着四句写雪后严寒。视线从帐外逐渐转入帐内。风停了,雪不大,因此飞雪仿佛在悠闲地飘散着,进入珠帘,打湿了军帐。诗人选取居住、睡眠、穿衣、拉弓等日常活动来表现寒冷,如同选取早晨观雪表现奇异一样是很恰当的。虽然天气寒冷,但将士却毫无怨言。而且不得控,天气寒冷也会训练,还在拉弓练兵。表面写寒冷,实际是用冷来反衬将士内心的热,更表现出将士们乐观的战斗情绪。

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描绘白天雪景的雄伟壮阔和饯别宴会的盛况。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体现将士们歌舞的积极意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笔墨不多,却表现了送别的热烈与隆重。在主帅的中军摆开筵席,倾其所有地搬来各种乐器,且歌且舞,开怀畅饮,这宴会一直持续到暮色来临。第一部分内在的热情,在这里迸发倾泄出来,达到了欢乐的顶点。

最后六句为第三部分,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归客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绚丽。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虽然雪越下越大,送行的人千叮万嘱,不肯回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这一部分描写了对友人惜别之情,也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迈精神。

这首诗,以奇丽多变的雪景,纵横矫健的笔力,开阖自如的结构,抑扬顿挫的韵律,准确、鲜明、生动地制造出奇中有丽、丽中奇的美好意境,不仅写得声色宜,张弛有致,而且刚柔相同,急缓相济,是一乎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djz525.com更多绝句古诗编辑推荐

春风又绿江南岸全诗


春风又绿江南岸全诗

《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

原文: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绿:吹绿了
2、何时:什么时候
3、还(huan):回

诗意: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赏析: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这样评析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诗: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以愉快的笔调写他从京口渡江,抵达瓜洲,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以依恋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顾,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心情相谐合,春风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对此,诗人感到欣喜。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绿字还透露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表达了作者希望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愿,这种心愿,至结句始明白揭出。如此强化政治色彩来解析《泊船瓜洲》诗的诗意,是很有代表性的。但这样的解析,却存在着无法自圆其说的自相矛盾处:诗人既想早日辞官,就不可能有奉召回京之欣喜,既想急于赴京上任,也就不可能有想早日辞官的想法,这二者犹如水火,是难以相容的。也有论者断言,诗人此次复出还政,可谓春风得意,大喜过望,那所谓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恋乡情绪,不过是虚晃一枪的矫情之词而已,是不可以认真对待的。春风又绿江南岸,骨子里说的是对皇恩的感激,是对新法实施前景的乐观描绘,是诗人内心的还朝施政喜悦的移情于景,诗的感情基调是欢快的,乐观的。

上述两论,是历来解读《泊船瓜洲》诗的论点中最具代表性的,但把该诗作为政治抒情诗来解读,是既不符合诗人作诗时特定的际遇和心境,也不切合诗作自身建构的艺术形象的内蕴的。《泊船瓜洲》应是一首纯粹的乡愁诗,它的感情基调应是忧郁伤感的,是毫无轻松、喜悦、乐观的色彩可言的。

诗人写作此诗时,已是五十五岁的老人了。几年来,围绕着新法旧法,朝廷上无休止地争论和攻讦,致使新法的推行十分艰难。因而本来就有些消极思想的王安石,在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罢相的坎坷遭遇之后,心力交瘁,对从政产生了强烈的厌倦感。罢官期间,他曾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抒写闲情逸趣的诗作。对于这次的朝廷以同平章事的重任重新起用,王安石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这次的上任,从心情上说,是十分勉强的。而在他上任以后,又多次请求解除宰相职务,并终于在复出后的第二年,如愿以偿地再度罢相,重又回到家乡江宁,过起了舒心适意的隐居生活。从这次短暂的复出过程可以看出,重新还朝施政并非王安石所期盼的,所热衷的,相反地他还把复出视为畏途而屡拒屡辞。显而易见,在这样的际遇心境下写作《泊船瓜洲》,也就难免不在字里行间注满忧郁、伤感、消沉的感情了,也就难免不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意了,他又怎么可能会以春风又绿江南岸喻皇恩浩荡,抒发什么如愿以偿的为复出而欣喜的感情呢? 再从诗作本身看。诗的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它以直抒胸臆的形式为全诗定下了忧郁、伤感的感情基调,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诗人对复出还政并无如愿以偿的喜悦,更无急不可待的热切。相反,诗人还远没有到达京城,家乡还未从视线中消失,内心里就已真诚地发出了回家乡的念头,这思乡之情还不深切真挚吗?今日明月送我而走,他日明月何时送我而还?仕途险恶,吉凶难测,那何时二字是诗人发自肺腑的一声沉重叹息,蕴含了诗人对险恶仕途的担忧,对施行新法前途的顾虑。诗意忧思深切,格调也十分苍凉,是如闻其声的一声喟然长叹,是诗人抑郁消沉心态的真实自然的流露。

从结句定下的乡愁沉重忧切的感情基调反观,京口瓜洲一水间也不可能是在时间上强调船行之快来写诗人心情的轻松愉快了,它与钟山只隔数重山一样,都是从空间上强调家乡的山山水水离此时旅次江北瓜洲的诗人距离之近。此时诗人泊船瓜洲,回首南望,那熟悉而亲切的京口仅一水相间,钟山也只隔数重山,真是近在咫尺。但空间距离上的近,却反衬了诗人心理距离上的远。因为家乡虽如此之近,但可望而不可及,看近实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还会越来越大,更何况这一去又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这家乡的山山水水,甚至他可能还会更为悲观地想到,将来还能不能再回到自己的家乡。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以近写远、相反相成的艺术手法,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忧惋深切、无可奈何的伤感心情,展现了诗人心灵深处的巨大的失落感、孤独感。其实,一水长江,数重大山,相间相隔的空间上的距离也是很大的,诗人反以近写之,也是为了强调诗人对家乡的强烈依恋,是恋恋不舍的思乡爱乡眷乡之情的自然流露,又何来轻松愉快的喜悦心情呢?

正因为这首诗的主旨是浓浓的乡愁的抒发,所以诗的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重心,也不是像一般论者所说的落在了对江南春天美景的描绘上,它的语言重心不是绿字而是又字。而人们之所以特别欣赏绿的形容词用作动词对春天美景的生动形象、富有色彩感和感染力的描绘,原因就在洪迈的《容斋续笔》所记载的那一段脍炙人口的炼字故事上。其实王安石在这里并不是要刻意描绘江南春景之美丽,他把诗句的重心放在又字而非绿字上,他要表达的是春风尚且有情,还知道一年一度又绿江南岸,而诗人自己呢,却不得不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离开江南的家乡,违心地重登仕途。这一去,前途吉凶莫测,不知何时才又能回到江南的家中呢?一个又字,融情于景,实在是诗人满心难以排遣的无限乡愁的真实写照。

正是有了前三句寓情于景的层层铺垫作势,结句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抒写乡愁的淋漓之笔,才水到渠成地直泻出来,把乡愁的抒写发挥到了极致。由此看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并不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而是一首纯粹的乡愁诗。

二月春风似剪刀全诗


二月春风似剪刀全诗

《咏柳》

作者:贺知章

原文: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咏柳:一作《柳枝词》。
2、碧玉:形容柳树枝叶的颜色。这句说春天的新柳碧绿婆娑,如同玉树一般。
3、妆:装饰,打扮。

诗意:

早春的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如同一位婀娜美人,垂下来的万缕垂丝好像是绿色的裙带。不知这绿叶是谁剪裁出来,原来是二月的春风细细剪裁。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着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读者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我国古代有不少着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因此《唐诗笺注》云: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春风得意马蹄疾全诗


春风得意马蹄疾全诗

《登科后》

作者:孟郊

原文: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释:

1、登科:唐朝实行科举考试制度,考中进士称及弟,经吏部复试取中厚授予官职称登科。
2、龌龊(w chu):原意是肮脏,这里指不如意的处境。
3、不足夸:不值得提起。
4、放荡(dng):自由自在,不受约束。
5、思无涯:兴致高涨。
6、得意:指考取功名,称心如意。
7、疾:飞快。

诗意:

昔日科举不得志,心胸郁闷促狭的时光实在不值一提,今日及第萧洒旷达自由自在思绪开阔无涯。乘着和煦的春风,志得意满,策马驰骋在宽阔的天街上,马蹄似乎也格外轻松迅疾,就好像一天就可以看尽长安似锦的繁花。

赏析:

孟郊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他自以为从此可以别开生面、风云际会、龙腾虎跃一番了。满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这首别具一格的小诗。这首诗因为给后人留下了春风得意与走马看花两个成语而更为人们熟知。

诗人两次落第,这次竟然高中,就仿佛一下子从苦海中超度出来,登上了欢乐的顶峰。所以,诗一开头就直接倾泻心中的狂喜,说以往那种生活上的困顿和思想上的不安再也不值得一提了,此时金榜题名,终于扬眉吐气,自由自在,真是说不尽的畅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人得意洋洋,心花怒放,便迎着春风策马奔驰于鲜花烂漫的长安道卜。人逢喜事精神爽。此时的诗人神采飞扬,不但感到春风骀荡,天宇高远,大道平阔,就连自己的骏马也四蹄生风了。偌大一座长安城,春花无数,却被他一日看尽,真是放荡无比!诗人情与景会,意到笔成,不仅活灵活现地描绘了自己高中之后的得意之态,还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得意之情,明朗畅达而又别有情韵。因而,这两句诗成为人们喜爱的千古名句,并派生出两个成语。

按唐制,进士考试在秋季举行,发榜则在下一年春天。这时候的长安,正春风轻拂,春花盛开。城东南的曲江、杏园一带春意更浓,新进士在这里宴集同年,公卿家倾城纵观于此(《唐摭言》卷三)。新进士们满怀春色向人动,遮路乱花迎马红(赵嘏《今年新先辈以遏密之际每有宴集必资清谈书此奉贺》)。可知所写春风骀荡、马上看花是实际情形。但诗人并不留连于客观的景物描写,而是突出了自我感觉上的放荡:情不自禁吐出得意二字,还要一日看尽长安花。在车马拥挤、游人争观的长安道上,不可能容得他策马疾驰,偌大一个长安,无数春花,一日是不能看尽的。然而诗人尽可自认为当日的马蹄格外轻疾,也尽不妨说一日之间已把长安花看尽。虽无理却有情,因为写出了真情实感,也就不觉得其荒唐了。同时诗句还具有象征意味:春风,既是自然界的春风,也是皇恩的象征。所谓得意,既指心情上称心如意,也指进士及第之事。诗句的思想艺术容量较大,明朗畅达而又别有情韵,因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成为后人喜爱的名句。

让古诗绝句涵养我们的心灵吧!为我们迎接人生的更多挑战提供更多的力量,在此,djz525.com小编推出了专题等人一夜伤感的话,请您欣赏。

  • 桃花依旧笑春风全诗

    桃花依旧笑春风全诗 《题都城南庄》 作者:崔护 原文: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注释: 1、都:国都,指唐朝京城长安。 2、人面:指姑娘的脸。第三句...

  • 春风又绿江南岸全诗

    春风又绿江南岸全诗 《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 原文: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绿:吹绿了 2、何时:什么时候 3、还(huan):...

  • 二月春风似剪刀全诗

    二月春风似剪刀全诗 《咏柳》 作者:贺知章 原文: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咏柳:一作《柳枝词》。 2、碧玉:形容柳树枝叶的颜色。这句说...

  • 春风得意马蹄疾全诗

    春风得意马蹄疾全诗 《登科后》 作者:孟郊 原文: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释: 1、登科:唐朝实行科举考试制度,考中进士称及弟,经吏部复试取中厚授予...

  • 一枝红杏出墙来全诗

    一枝红杏出墙来全诗 《游园不值》 作者:叶绍翁 原文: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 1.游园不值:我在游园时没有遇到主人。古时游园,是游私园,和后世...

  • 一夜没睡听了一夜的雨声的文艺句子

    倾盆大雨下个不停,从房檐上流下来的雨水在街道上汇集成一条条小溪。喜欢下雨,可以感觉到整座城市的安静。那么到底适合下雨的心情说说有哪些?下面是励志的句子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一夜没睡听了一夜的雨声的文艺句子》,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 雨下了整整一夜自己失眠一夜的句子 【精】

    滂沱大雨像开了闸门似的泻下来,地上射起无数箭头,房屋上落下千万条瀑布。喜欢下雨,喜欢听雨淅淅沥沥的响声。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下雨的心情说说?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励志的句子小编整理的“雨下了整整一夜自己失眠一夜的句子”,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 水调歌头全诗

    水调歌头全诗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苏轼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