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绝句古诗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中国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我们小时候都阅读过一些诗词作品,古诗还可以培养学生在音乐、建筑、绘画等方面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你读过的古诗词还有哪些呢?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终南别业的诗意,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终南别业的诗意

《终南别业》

作者:王维

原文: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释:

1、中岁:中年。
2、道:这里指佛教。
3、家:安家。
4、南山:即终南山。
5、陲(chu):边缘,旁边,边境;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意思是终南山脚下。
6、胜事:美好的事。
7、值:遇到。
8、叟(sǒu):老翁。
9、无还期: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

诗意: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
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
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
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
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赏析:

全诗的着眼点在于抒发对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的向往。开篇二句,由中岁好道晚家南山点明诗人隐居奉佛的人生归宿和思想皈依。道,指佛教。中岁颇好道,作者强调自己中年以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一个颇字,点明其崇佛的虔诚心态。晚字,意蕴丰富,既可以指晚近,也可以指晚年。如果是前者,晚家南山陲是对现实隐居生活的描绘;如果是后者,则是对自己晚景的构想。

山林的生活自在无比,兴致来临之际,每每独往山中信步闲走,那快意自在的感受只有诗人自己能心领神会。每,表明兴来独往非常频繁,不是偶然为之。独,并非没有同调之人,事实上,诗人隐居之际不乏同调之人与其往来唱和,如张諲、裴迪等,此处当指诗人兴致一来就等不及邀人同往了,一个洒脱的隐者形象便展现到了读者面前。从字面意义上看,隐隐约约带有些落寞,但谁又能说这种情致不是件快乐的事呢?胜事空自知,亦然,一个空字,也许带有几分无奈与孤独,但诗人是陶醉于这种山林情趣间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即言胜事。在山间信步闲走,不知不觉中,已到了溪水尽头,似乎再无路可走,但诗人却感到眼前一片开阔,于是,索性坐下,看天上的风起云涌。一切是那样的自然,山间流水、白云,无不引发作者无尽的兴致,足见其悠闲自在。清人沈德潜赞曰:行所无事,一片化机。(《唐诗别裁集》)行到水穷处,让读者体味到了应尽便须尽的坦荡;坐看云起时,在体味最悠闲、最自在境界的同时,又能领略到妙境无穷的活泼!云,有形无迹,飘忽不定,变化无穷,绵绵不绝,因而给人以无心、自在和闲散的印象,陶潜有诗云云无心以出岫(《归去来兮辞》),而在佛家眼里,云又象征着无常心无住心。因此,坐看云起时,还蕴藏着一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禅机。简而言之,就是空,如果人能够去掉执着,像云般无心,就可以摆脱烦恼,得到解脱,得到自在,诗人在一坐、一看之际已经顿悟。再看这流水、白云,已是无所分别,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从结构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二句,对偶工稳,一贯而下,从艺术手法上看,此二句俨然是一幅山水画,是诗中有画也。

结句写作者在山间偶然碰到了林叟,于是无拘无束地跟其尽情谈笑,以致忘了时间,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跃然纸上,与前面独赏山水时的洒脱自在浑然一体,使得全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偶然二字,贯穿前后,却行迹全无,其实,兴来独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何尝不是无心的偶然呢?然诗人至此方借值林叟点出偶然二字,可见艺术手段之高超。因为处处偶然,更显现出心中的悠闲自在。谈笑无还期结句自然,却暗藏哲理,诗人因为体悟到物我两忘、物我一体之境,从而忘记了那流迁无常的世俗世界,这是真正的空境。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djz525.com更多绝句古诗小编推荐

王维 终南别业


《终南别业》

作者: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释:

1、胜事:快意的事。
2、值:遇见;
3、林叟:乡村的老人。
4、无还期:无一定时间。

译文: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
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
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
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
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赏析:

这首诗意在极写隐居终南山之闲适怡乐,随遇而安之情。第一联叙述自己中年以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第二联写诗人的兴致和欣赏美景时的乐趣。第三联写心境闲适,随意而行,自由自在。最后一联进一步写出悠闲自得的心情。偶然遇林叟,便谈笑无还期了,写出了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对句既纯属自然,又含隐哲理。凝炼至此,实乃不易。

终南望余雪的诗意


终南望余雪的诗意

《终南望余雪》

作者:祖咏

原文: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注释:

1、终南望余雪:《全唐诗》此诗题下有小字注:有司试此题,咏赋四句即纳,或诘之,曰意尽。终南,山名,在唐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南面六十里处。余雪,指未融化之雪。
2、阴岭:北面的山岭,背向太阳,故曰阴。
3、林表:林外,林梢。表,外表。
4、霁色:雨雪后的阳光。霁,指雨雪后初晴。

诗意: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秀美;
山上的积雪好像与天上的白云相连;
雨雪后初晴的阳光照耀着树林表面;
城中也增加了一丝寒意。

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三十一。下面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霍松林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思已经完满了。这真是无话即短,不必画蛇添足。

题意是望终南余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做阴);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十分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正给人以浮的感觉。或许有的读者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同时,积雪浮云端一句写出了终南山高耸入云,表达了作者的凌云壮志。

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余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贾岛的《望山》诗里是这样写终南山的: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久雨新晴,终南山翠色欲流,长安百万家,家家门前张开一面新崭崭的屏风,非常好看。唐时如此,现在仍如此,久住西安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如果写从长安城中望终南馀雪而不用一个霁字,却说望见终南阴岭的馀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观真实了。

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余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余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余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余雪的题目,写到因望余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就不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了。

诗经 终南


《诗经:终南》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君子至止,锦衣狐裘。
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
君子至止,黻衣绣裳。
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注释:

1、终南:属秦岭山脉,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
2、条:山楸。
3、梅:楠木。
4、渥:涂,搽。
5、丹:赭石,一种红色颜料。
6、黻:音服,黑色与青色花纹。
7、将将:佩玉撞击之声。

译文:

终南山上有什么?
有坚硬的山楸和艳丽的野梅。
远方的客人来到这儿停下脚步,
他穿着锦缎的衣服狐皮裘。
渍丹般赤红的面庞细润光泽,
真是一个有道有德的正人君子!
终南山上有什么?
有陡峭的峰峦和宽阔的山顶。
远方的客人来到这儿停下脚步,
他穿着漂亮的礼服绣花裳。
身上佩戴的美玉呀锵锵作响,
虽是高寿之人但不忘寻求童趣!

赏析:

《终南》传统解释劝戒秦襄公。不过,中描写的君子的确不是一般的人,而是一位贵族,有人考锦衣狐裘是国君之服。因此,《诗序》细戒襄公的说法,确有一定的启发。只不过可以理解为,借助外貌,服饰的描写,赞美君子的品德,表达一种永远难以忘怀的感情。

让古诗绝句涵养我们的心灵吧!为我们迎接人生的更多挑战提供更多的力量,在此,djz525.com小编推出了专题南唐诗人僧志南的绝句,请您欣赏。

  • 王维 终南别业

    《终南别业》 作者: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释: 1、胜事:快意的事。 2、值:遇见; 3、...

  • 终南望余雪的诗意

    终南望余雪的诗意 《终南望余雪》 作者:祖咏 原文: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注释: 1、终南望余雪:《全唐诗》此诗题下有小字注:有司试此题,咏赋四句即纳,或诘之,曰意...

  • 诗经 终南

    《诗经:终南》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君子至止,锦衣狐裘。 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 君子至止,黻衣绣裳。 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注释: 1、终南:属秦岭山脉,在...

  • 终南望余雪

    祖咏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译文及注释】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多么秀美; 峰顶上的积雪,似乎浮在云端。 雨雪晴后,树林表面一片明亮; 暮色渐生,城中觉得更冷更寒...

  • 下外江舟怀终南旧居

    杉冷晓猿悲,楚客心欲绝。孤舟巴山雨,万里阳台月。 水宿已淹时,芦花白如雪。颜容老难赪,把镜悲鬓发。 早年好金丹,方士传口诀。敝庐终南下,久与真侣别。 道书谁更开,药灶烟遂灭。顷来压尘网,安得有仙骨。 ...

  •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孟浩然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翠微终南里,雨後宜返照。 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 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两心喜相得,毕景共谈笑。 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 缅怀赤城标,更...

  •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①

    孟浩然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① 翠微终南里,雨后宜返照。 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 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两心相喜得,毕景共谈笑。 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 缅怀赤城标,更...

  • 题袁氏别业

    贺知章题袁氏别业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译文及注释】 别业:本宅外另建的园林游息处所,即别墅、别馆。 谩:空。沽:买。 袁氏别墅的主人我并不认识,偶尔到此一坐,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