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绝句古诗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上课时老师也会和我们提到古诗,学习古诗可以汲取古诗的有益精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古诗词的知识呢?为此,你可能需要看看“前出塞的诗意”,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前出塞的诗意

《前出塞》

作者:杜甫

原文: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注释:

1、出塞:古代乐府民歌的一种曲调,内容多是歌唱边塞将士生活的。
2、挽弓:拉弓。
3、强:指坚硬的弓。拉这种弓要有很大的力气,但射得远。
4、长:这里指长的箭。这种箭飞行更稳定,杀伤力更大。
5、列:分立,建立。
6、疆:边界,领土。
7、苟:如果。
8、制侵陵:制止侵略。制:制止。侵:侵犯。陵:这里同凌,欺侮的意思。
9、岂:难道。

赏析:

汉乐府有《出塞》《入塞》曲,是写边疆战斗生活的。唐人写边塞诗常以塞为题。杜甫写有《出塞》曲多首,先写的九首称《前出塞》,后写的五首称《后出塞》。天宝末年,边将哥舒翰贪功于吐蕃,安禄山构祸于契丹,于是征调半天下。巨大的战争灾难和负担落到了人民的头上。《前出塞》通过集中描写一个战士戍边十年的过程,反映了唐王朝发动的开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的政策。这组诗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抓住人物特征,着重心理刻划,结构紧凑,层次井然,九首只如一首。这里选的是第六首。诗中既表达了反对穷兵黩武的意向,也表示出通过政治手段解决边疆问题的主张。《杜诗详注》云:为当时黩武而叹也。张綖注:章意只在"擒王"一句,上三句皆引兴语,下四句申明不必滥杀之故。

这首诗的语体似谣似谚,最是乐府妙境(《杜诗说》)。

djz525.com更多绝句古诗编辑推荐

横吹曲辞·前出塞九首


杜甫 横吹曲辞前出塞九首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余里,领我赴三军。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径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赏析】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前出塞·挽弓当挽强


杜甫 前出塞挽弓当挽强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译文及注释】

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住他们的首领。杀人要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1.亦有限:也应该有个限度。
2.自有疆:本来应该有个疆界。
3.苟:如果。制侵陵:制止侵犯,侵略。

【赏析】

汉乐府有《出塞》《入塞》曲,是写边疆战斗生活的。唐人写边塞诗常以塞为题。杜甫写有《出塞》曲多首,先写的九首称《前出塞》,后写的五首称《后出塞》。天宝末年,边将哥舒翰贪功于吐蕃,安禄山构祸于契丹,于是征调半天下。巨大的战争灾难和负担落到了人民的头上。《前出塞》通过集中描写一个战士戍边十年的过程,反映了唐王朝发动的开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的政策。这组诗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抓住人物特征,着重心理刻划,结构紧凑,层次井然,九首只如一首。这里选的是第六首。诗中既表达了反对穷兵黩武的意向,也表示出通过政治手段解决边疆问题的主张。《杜诗详注》云:为当时黩武而叹也。张綖注:章意只在擒王一句,上三句皆引兴语,下四句申明不必滥杀之故。
这首诗的语体似谣似谚,最是乐府妙境(《杜诗说》)。

杜甫 前出塞·挽弓当挽强


《前出塞挽弓当挽强》

作者:杜甫

原文: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注释:

1、挽:拉。
2、当:应当。
3、长:指长箭。
4、擒:捉拿。
5、列国:各国。
6、疆:边界。
7、苟能:如果能。
8、侵陵:侵犯。
9、岂:难道。

翻译:

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
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住他们的首领。
杀人要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
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
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赏析:

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诗人先写《出塞》九首,后又写《出塞》五首;加前、后以示区别。《前出塞》是写天宝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意在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本篇原列第六首,是其中较有名的一篇。诗的前四句,很象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颇富韵致,饶有理趣,深得议论要领。所以黄生说它似谣似谚,最是乐府妙境。两个当,两个先,妙语连珠,开人胸臆,提出了作战步骤的关键所在,强调部伍要强悍,士气要高昂,对敌有方略,智勇须并用。四句以排句出之,如数家珍,宛若总结战斗经验。然而从整篇看,它还不是作品的主旨所在,而只是下文的衬笔。后四句才道出赴边作战应有的终极目的。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诗人慷慨陈词,直抒胸臆,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声。他认为,拥强兵只为守边,赴边不为杀伐。不论是为制敌而射马,不论是不得已而杀伤,不论是拥强兵而擒王,都应以制侵陵为限度,不能乱动干戈,更不应以黩武为能事,侵犯异邦。这种以战去战,以强兵制止侵略的思想,是恢宏正论,安边良策;它反映了国家的利益,人民的愿望。所以,张会在《杜诗府粹》里说,这几句大经济语,借戍卒口说出。从艺术构思说,作者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前四句以通俗而富哲理的谣谚体开势,讲如何练兵用武,怎样克敌制胜;后四句却写如何节制武功,力避杀伐,逼出止戈为武本旨。先行辅笔,后行主笔;辅笔与主笔之间,看似掠转,实是顺接,看似矛盾,实为辩证。因为如无可靠的武备,就不能制止外来侵略;但自恃强大武装而穷兵黩武,也是不可取的。所以诗人主张既拥强兵,又以制侵陵为限,才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很有体会地说:上四(句)如此飞腾,下四(句)忽然掠转,兔起鹘落,如是!如是!这里说的飞腾和掠转,就是指作品中的奔腾气势和波澜;这里说的兔起鹘落就是指在奔腾的气势中自然地逼出拥强兵而反黩武的深邃题旨。在唐人的篇什中,以议论取胜的作品较少,而本诗却以此见称;它以立意高、正气宏、富哲理、有气势而博得好评。

是不是觉得前出塞的诗意非常经典,非常有意蕴?在此,djz525.com小编推出了专题出塞中抒情的句子,请您阅读。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m.djz525.com/a/4479877.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七步诗的诗意
下一篇 :青溪的诗意
  • 横吹曲辞·前出塞九首

    杜甫横吹曲辞前出塞九首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捷...

  • 前出塞·挽弓当挽强

    杜甫前出塞挽弓当挽强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译文及注释】 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

  • 杜甫 前出塞·挽弓当挽强

    《前出塞挽弓当挽强》 作者:杜甫 原文: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注释: 1、挽:拉。 2、当:应当。 ...

  • 出塞

    杨炯出塞 塞外欲纷纭,雌雄犹未分。明堂占气色,华盖辨星文。 二月河魁将,三千太乙军。丈夫皆有志,会见立功勋。 【赏析】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

  • 乐府 出塞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翻译: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题解;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

  • 王昌龄 出塞

    王昌龄:出塞 《出塞》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注解: 1、但使:只要。 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飞...

  • 王之涣 出塞

    《出塞》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万仞:一仞八尺,万仞是形容山很高的意思。 2、羌笛:西代羌人所制的一种管乐器,有二孔。 ...

  • 爱国诗歌:出塞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爱国诗歌:出塞》,供大家学习参考! 《出塞》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作者简介 王昌龄(约690—约756),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