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绝句古诗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诗词便是其中一种,小伙伴们对诗词一定不会陌生,学习阅读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那些一眼惊艳的古诗词你还知道哪些呢?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李煜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作者:李煜

原文: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注释:

1、兼:同有,还有。
2、帘帏(wi):帘子和帐子。帘,用布、竹、苇等做的遮蔽门窗的东西。帏,同帷,帐子,幔幕,一般用纱、布制成。
3、飒飒(s):象声词,这里形容风吹帘帏发出的声音。
4、烛残:蜡烛燃烧将尽。残,尽,竭。
5、漏断:漏壶中的水已经滴尽,表示时间已经很晚。漏,漏壶,为古代计时的器具,用铜制成。壶上下分好几层,上层底有小孔,可以滴水,层层下注,以底层蓄水多少计算时问。
6、频:时常,频繁。
7、欹(qī)枕:通彀,斜,倾斜。欹枕,头斜靠在枕头上。
8、平:指内心平静。
9、世事:指人世间的各种各样的事情。
10、漫:枉然,徒然。
11、浮生:指人生短促,世事虚浮不定。浮,这里为短暂、空虚之意。
12、醉乡:指人醉酒时神志不清的状态。
13、稳:平稳,稳当。宜,应当。
14、不堪行:不能行。堪,能够。

翻译:

昨天的夜晚,风雨交加,
遮窗的帐子被秋风吹出飒飒的声响,
窗户外传来了令人心烦的风声雨声,
整整响了一夜。
蜡烛燃烧的所剩无几,
壶中水已漏尽,
我不停的多次起来斜靠在枕头上。
躺下坐起来思绪都不能够平稳。

人世间的事情,如同流水东逝,
说过去就过去了,想一想我这一生,
就像做了一场大梦,
以前的荣华富贵生活已一去不复返了。
醉乡道路平坦,也无忧愁,
可常去,别的地方不能去。

赏析:

词的上片,主要写作者的凄苦境遇和无奈情态。昨夜风兼雨,不从日而偏从夜写起,是写作者悲怀愁思的夜不能寐,风兼雨与飒飒秋声相对应,是渲染环境、气氛。在这种凄凉寒苦的景色中,作者的心境是可想而知的。之所以说昨夜,当还有一种不堪回首的感触在其中罢。这里虽然客观的写景,但主人公的形象,尤其是他的彷徨、郁闷的心情却已隐然可见。接下来二句就是直写了。李煜在《喜迁莺晓月坠》中曾有无语枕频欹之句,与此句烛残漏断频欹枕用意相同,但所思不同。以前是怀想佳人,君存情爱在先,如今却是是国破家亡成阶下之囚,境遇不同,感触自是相异,于是看烛残、听漏断,虽然仍是无语,但却已是起坐不能平了。不能平的不是身体,而是心境,这一次是连梦都没有了。上片虽似写景为主,描摹情状,但事实上作者那种愁思如潮、郁抑满怀的心情却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深沉而又挚切。

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抒发作者的切肤之痛和人生感慨。这既是起坐不能平的原因,也是起坐不能平中思前想后的结论。世事漫随流水,算来梦里浮生,昨日一国之君,今日阶下之囚;昨夜欢歌笑语,今夜烛残漏断,明日明夜呢?作者的苦痛遭遇,不能不使他有人生如梦的感慨和浩叹。一个漫字,极空虚,极幻妄,准确地传达了作者的万千思绪。一个算来,既说明作者是总结回顾了自己的过去得出的结论,但同时也传达出作者的那种十分迷惘、无奈的心情,同漫字一样地生动、传神。作者的这种慨叹是沉痛的,但同时也是消极的,于是作者宁愿醉去不醒,宁愿迷迷糊糊,醉乡路稳宜频到,原来作者指望的是一个稳字,一语道破天机,作者处境的危险困苦不言自明。所以我们并不能从这个角度太过严厉地去批评李煜的颓废消极思想,环境使然,差可理解。更何况即便如此,李煜也仍是难逃恶运,不久于世。

全词比较鲜明地体现了李煜后期作品的特色:情感真实,清新自然。尤其是这首词,作者对自己的苦痛毫不掩饰,把自己的人生感慨明白写出,不假饰,不矫情,简洁质朴,有现实感,虽然思想情调不高,但艺术价值不低。

djz525.com更多绝句古诗精选阅读

乌夜啼


李白 乌夜啼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译文及注释】
1、机中织锦:指闺中织妇。
2、川:指家。
3、怅然忆远人:指向人问故夫 。
4、孤:指空。
5、独宿孤房:指欲说辽西。

【赏析】
传说李白在天宝初年到长安,贺知章读了他的《乌栖曲》、《乌夜啼》等诗后,大为叹赏,说他是天上谪仙人也,于是在唐玄宗面前推荐了他。《乌夜啼》为乐府旧题,内容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苦,李白这首的主题也与前代所作相类,但言简意深,别出新意,遂为名篇。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起首两句绘出一幅秋林晚鸦图,夕曛暗淡,返照城闉,成群的乌鸦从天际飞回,盘旋着,哑哑地啼叫。乌欲栖,正是将栖未栖,叫声最喧嚣、最烦乱之时,无所忧愁的人听了,也会感物应心,不免惆怅,更何况是心绪愁烦的离人思妇呢?在这黄昏时候,乌鸦尚知要回巢,而远在天涯的征夫,到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呵?起首两句,描绘了环境,渲染了气氛,在有声有色的自然景物中蕴含着的愁绪牵引了读者。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这织锦的秦川女,固可指为苻秦时窦滔妻苏蕙,更可看作唐时关中一带征夫远戍的思妇。诗人对秦川女的容貌服饰,不作任何具体的描写,只让你站在她的闺房之外,在暮色迷茫中,透过烟雾般的碧纱窗,依稀看到她伶俜的身影,听到她低微的语音。这样的艺术处理,确是匠心独运。因为在本诗中要让读者具体感受的,并不是这女子的外貌,而是她的内心,她的思想感情。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这个深锁闺中的女子,她的一颗心牢牢地系在远方的丈夫身上,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悲愁郁结,无从排解。追忆昔日的恩爱,感念此时的孤独,种种的思绪涌上心来,怎不泪如雨呢?这如雨的泪也沉重地滴到诗人的心上,促使你去想一想造成她不幸的原因。到这里,诗人也就达到他预期的艺术效果了。
五、六两句,有几种异文。如敦煌唐写本作停梭问人忆故夫,独宿空床泪如雨。《才调集》卷六注:一作停梭向人问故夫,知在流沙泪如雨等,可能都出于李白的原稿,几种异文与通行本相比,有两点不同:一是隔窗语不是自言自语,而是与窗外人对话;二是征夫的去向,明确在边地的流沙。仔细吟味,通行本优于各种异文,没有窗外人更显秦川女的孤独寂寞;远人去向不具写,更增相忆的悲苦。可见在本诗的修改上,李白是经过推敲的。沈德潜评这首诗说:蕴含深远,不须语言之烦。(《唐诗别裁》)说得言简意赅。短短六句诗,起手写情,布景出人,景里含情;中间两句,人物有确定的环境、身分和身世,而且绘影绘声,想见其人;最后点明主题,却又包含着许多意内而言外之音。诗人不仅不替她和盘托出,作长篇的哭诉,而且还为了增强诗的概括力量,放弃了看似具体实是平庸的有局限性的写法,从上述几种异文的对比中,便可明白这点。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李商隐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赏析】
昨夜,天上闪烁着星辰,地上阵阵微风,在画楼之西,桂堂之东,咱们二人会面。我恨身上没有彩凤一样的双翼,能随时飞到你身边,幸好,你我的心(就神异的犀牛的两只角一样,中间有一条线连着)每时每刻都是相通的。还记得最初相识,是喝着温热了的美酒,做藏钩游戏,我隔座把玉钩传递给你来藏。后来,还几人分成组,在红色的灯影里猜迷。可叹的是,这时早晨的更鼓响了,我不得不进宫去应付差事.这是一首纯洁的爱情诗。
从诗中看,作者怀念的是一位贵家女子。作者从追忆昨夜回到现实,引出了诗人复杂微妙的心理:如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可叹自己漂泊不定,又不得不匆匆走马兰台,开始寂寞乏味的工作。诗人描述了事件与场面来突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了诗人与情人时间太短,颇感无奈。全诗跳跃变幻,感情真挚,情意深长,形象动人。

李商隐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作者: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注释:

1、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2、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3、送钩:也称藏钩。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组。
5、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6、鼓:指更鼓。
7、应官:犹上班。
8、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译文:

昨夜星光灿烂,
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
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象灵犀一样,
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
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
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
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
策马赶到兰台,
象随风飘转的蓬蒿。

赏析:

所谓无题诗,历来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应属于寓言,有人认为都是赋本事的。就李商隐的无题诗来看,似乎都是属于写艳情的,实有所指,只是不便说出而已。

此诗是追忆所遇见的艳情场景。先写筵会时地;接着写形体相隔,人情相通;再写相遇的情意绵绵;最后写别后离恨。艳丽而不猥亵,情真而不痴癫。

想信您读完李煜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后,内心有非常多的感慨。这些经典诗句,不仅可以助力我们的写作,也可以助力滋养我们的心灵。djz525.com小编推出了专题写夏夜风光的古诗,愿您喜欢。

  • 乌夜啼

    李白乌夜啼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译文及注释】 1、机中织锦:指闺中织妇。 2、川:指家。 3、怅然忆远人:指向人问...

  •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赏析】 昨夜,天上闪烁着星辰,地...

  • 李商隐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作者: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注释: 1...

  • 月落乌啼霜满天全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全诗 《枫桥夜泊》 作者:张继 原文: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1、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2、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

  • 月落乌啼霜满天全诗赏析

    作者: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赏析: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题为夜泊,实际上只写夜半时分的景象与感受。诗的首句,写了午

  • 月落乌啼霜满天全诗及赏析

    出自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赏析 《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

  • 李煜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作者:李煜 原文: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 夜初雨名言

    1、他仿佛站在天海尽头,把两柄唐样大刀差劲地面,双手扶着刀柄,身体一步步化为骷髅,蛇一样的小鱼从他身体里往外钻,他的形状快速地破损,单仍屹立不倒。----《魔王夜言》 2、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天不仁兮降乱临,地不任兮,使我缝此时。----《黑道学生王者重临》 3、天下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