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家长会在孩子小时候交孩子读古诗,阅读古典诗词,促进人们了解历史文化,中国著名诗人的诗词你读过哪些呢?或许"严武 军城早秋"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军城早秋》
作者:严武
原文: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释:
1、汉关:汉朝的关塞,这里指唐朝军队驻守的关塞。
2、朔云边月:指边境上的云和月。月:一作雪。朔:北方。边:边境。西山:指今四川省西部的岷山,是当时控制吐蕃内侵的要地。
3、更催:再次催促。飞将:西汉名将李广被匈奴称为飞将军,这里泛指严武部下作战勇猛的将领。骄虏:指唐朝时入侵的吐蕃军队。
4、莫遣:不要让。沙场:战场。
翻译:
昨夜萧瑟的秋风卷入驻守的关塞;
极目四望,但见边月西沉,寒云滚滚。
一再命令那些勇猛的将士追击敌人,
不要让敌人一兵一马从战场上逃回。
赏析:
《军城早秋》载于《全唐》卷二六一。下面是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其钧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这首《军城早秋》,一方面使读者看到严武作为镇守一方的主将的才略和武功,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这位统兵主将的词章文采,能文善武,无怪杜甫称其为出群之才。
诗的第一句昨夜秋风入汉关,看上去是写景,其实是颇有寓意的。我国西北和北部的少数民族的统治武装,常于秋高马肥的季节向内地进犯。秋风入汉关就意味着边境上的紧张时刻又来临了。昨夜二字,紧扣诗题早秋,如此及时地了解秋风,正反映了严武作为边关主将对时局的密切关注,对敌情的熟悉。
第二句接着写诗人听到秋风的反映,这个反映是很有个性的,他立即注视西山,表现了主将的警觉、敏感,也暗示了他对时局所关注的具体内容。西山,寒云低压,月色清冷,再加上一个满字,就把那阴沉肃穆的气氛写得更为浓重,这气氛正似风云突变的前兆,大战前的沉默。眼中形势胸中策(宗泽《早发》),这是一切将领用兵作战的基本规律。所以诗的前两句既然写出了战云密布的眼中形势,那胸中之策就自不待言了,诗中略去这一部分内容,正表现了严武是用兵的行家。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更催二字暗示战事已按主将部署胜利展开。两句一气而下,笔意酣畅,字字千钧,既显示出战场上势如破竹的气势,也表现了主将刚毅果断的气魄和胜利在握的神情,而整个战斗的结果也自然寓于其中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王夫之《董斋诗话》)。
如果把一、二句和三、四句的内容放在一起来看,就会发现中间有着很大的跳跃。了解战争的人都知道,一个闭目塞听、对敌情一无所知的主将,是断然不会打胜仗的,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战前主将对敌情的敏感和了解的程度。诗的一、二句景中有情,显示出主将准确地掌握了时机和敌情,这就意味着已经居于主动地位,取得了主动权,取得了克敌制胜的先决条件,这一切正预示着战争的顺利,因而,胜利也就成了人们意料中的结果,所以读到三、四句非但没有突兀、生硬之感,反而有一种水到渠成、果然如此的满足。这首诗写得开阖跳跃,气概雄壮,干净利落,表现出地道的统帅本色。
诗的思想感情、语言风格,也都富有作者本人的个性特征。这不是一般诗人所能写得出的。
djz525.com更多绝句古诗延伸阅读
《早秋》
作者:许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注释:
1、泛:弹,犹流荡。
2、还密:尚未凋零。
3、淮南两句:用《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暮和《楚辞九歌湘夫人》洞庭波兮木叶下意。
译文:
漫漫长夜中泛流着琴瑟的清音;
青萝轻拂好象有西风飕飕而生。
白露凝珠的野草栖留几只残萤;
秋之晨雁群掠过银河向南飞腾。
高大的树木拂晓看来尚未凋零,
阳光下遥望远山层次格外分明。
淮南子有一叶落而知岁暮之句;
我悟到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情。
赏析:
这是咏早秋景物的咏物诗。题目是早秋,因而处处落在早字。残萤、早雁、晓还密、一叶下、洞庭波都扣紧早字。俯察、仰视、近看、远望,从高低远近来描绘早秋景物,真是神清气足,悠然不尽。
《诗经:武》
于皇武王!无竞维烈。
允文文王,克开厥后。
嗣武受之,胜殷遏刘,
耆定尔功。
注释:
1、於:叹词。皇:光耀。
2、竞:争,比。烈:功业。
3、允:信然。文:文德。
4、克:能。厥:其,指周文王。
5、嗣:后嗣。武:指周武王。
6、遏:制止。刘:杀戮。
7、耆:致,做到。尔:指武王。
译文:
光耀啊,周武王,
他的功业举世无双。
确实有文德啊,周文王,
能把后代的基业开创。
继承者是武王,
止住残杀战胜殷商,
完成大业功绩辉煌。
赏析:
据《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武王克商,作《武》,其卒章曰耆定尔功,又据《礼记-乐记》记载,孔子曾说《大武》再成而灭商,可知《武》是《大武》乐舞二成的歌。《武》之乐舞,表现的正是武王牧野克商的历史事实。史载武王十一年二月,周武王率兵伐商,进至商国都城朝歌南郊之牧野,纣王发大军相抗。周师大将军吕尚领先锋武士挑战,殷军前部倒戈而自攻其后,武王大军乘机掩杀过去。纣王大败逃回朝歌,登鹿台自焚,殷商灭亡,周武王成为天下最高君主。毫无疑问,这一战争的胜利成功是周代最大的业绩,周武王为周代政权的建立立下了最高的功勋。所以《武》诗一开头,就以最高亢最雄浑的歌喉对周武王做出了赞颂:於皇武王!无竞维烈。殷商末年,纣王荒淫暴虐,厚赋税以盘剥国人,造炮烙酷刑以镇压异己,嬖爱妇人妲己,宠信佞臣费中、恶来,醢九侯,脯鄂侯,囚西伯(即周文王),微子数谏不听而亡去,比干强谏而被剖心,箕子佯狂为奴亦遭囚。纣王的倒行逆施,令百姓怨愤,令诸侯寒心。因此,周武王伐商,是一场反抗暴政的正义战争,是符合民意、顺应历史潮流的壮举,它必然得到上至贵族下至平民的普遍拥护与欢迎、响应。此篇《颂》诗对周武王完成克商大业的赞美,尽管是站在周王朝统治者立场上的,但也是同时代民众心声的反映,令人感到真实可信,不像后世郊庙歌词虚应故事的陈词滥调那么惹人厌烦。
在唱出开头两句颂歌后,诗人笔调一转,饮水思源,怀念起为克商大业打下坚实基础的周文王来。文王(即西伯)被纣王囚禁羑里,因其臣闳夭等人献宝物给纣王而得赦免,他出来后献洛西之地请求纣王废除炮烙之刑,伐崇戡黎,建立丰邑,修德行善,礼贤下士,深得人心,诸侯多叛纣而往归之。他为武王的成功铺平了道路,使灭商立周成为水到渠成之事,其功德不能令人忘怀。允文云云,真是情见乎词。
诗的最后三句,直陈武王继承文王遗志伐商除暴的功绩,将第二句无竞维烈留下的悬念揭出,在诗歌的语言运用上深有一波三折之效,使原本呆板的《颂》诗因此显得吞吐从容,涌动着一种高远宏大的气势。可以说,此诗是歌功颂德之作中的上品。
当然,《颂》诗的本质决定了它必定具有一定的夸饰成分。武王伐商,诗中声称是为了遏刘,即代表天意制止暴君的残杀,拯民于水火。但战争是残酷的,所谓圣人号兵者为凶器(《六韬》)是也,牧野之战,《尚书-武成》有流血飘杵的记载,《逸周书-世俘》亦有馘魔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的说法。所以崇尚仁义的孔子不免对之感到有些遗憾,说:《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他老先生的话也不能说没有启发。
《诗经:下武》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
三后在天,王配于京。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
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
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媚兹一人,应侯顺德。
永言孝思,昭哉嗣服。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受天之祜,四方来贺。
于万斯年,不遐有佐。
注释:
1、下武:在后继承。下,后;武,继承。
2、世:代。哲王:贤明智慧的君主。
3、三后:指周的三位先王太王、王季、文王。后,君王。
4、王:此指武王。配:指上应天命。
5、求:通逑,匹配。马瑞辰《毛传笺通释》:按求当读为逑。逑,匹也,配也。言王所以配于京者,由其可与世德配合耳。
6、言:语助词。命:天命。
7、孚:使人信服。
8、下土:下界土地,也就是人间。式:榜样,范式。
9、孝思:孝顺先人之思,此系以孝代指所有的美德,举一以概之。王引之《经义述闻》:孝者美德之通称,非谓孝弟之孝。
10、则:法则。此谓以先王为法则。
11、媚:爱戴。一人:指周天子。
12、应侯顺德:吴闿生《诗义会通》:侯,乃也;应,当也。应侯顺德,犹云应乃懿德。而《水经注》等书认为应侯是武王之子,封于应(地在今河南宝丰西南)。
13、昭:光明,显耀。嗣服:后进,指成王。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广雅-释诂》:服、进,行也。《仪礼-特牲-馈食礼》注:嗣,主人将为后者。是知嗣服即后进也。
14、兹:同哉。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兹、哉古同声通用。来许:同后进。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谢沈书引作昭哉来御是也,许、御声义同,故通用。昭哉来许犹上章昭哉嗣服也。
15、绳:承。武:足迹。祖武,指祖先的德业。
16、於:感叹之词。斯:语助词。
17、祜:福。
18、不遐: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不遐即遐不之倒文。凡《诗》言遐不者,遐、胡一声之转,犹云胡不也。
译文:
后能继前惟周邦,世代有王都圣明。
三位先王灵在天,武王配天居镐京。
武王配天居镐京,德行能够匹先祖。
上应天命真长久,成王也令人信服。
成王也令人信服,足为人间好榜样。
孝顺祖宗德泽长,德泽长久法先王。
爱戴天子这一人,能将美德来承应。
孝顺祖宗德泽长,光明显耀好后进。
光明显耀好后进,遵循祖先的足迹。
长啊长达千万年,天赐洪福享受起。
天赐洪福享受起,四方诸侯来祝贺。
长啊长达千万年,那愁没人来辅佐。
赏析:
《毛诗序》云:《下武》,继文也,武王有圣德,复受天命,能昭先人之功焉。郑笺云:继文王之业而成之。陈奂《诗毛氏传疏》补充说明:文,文德也。文王以上,世有文德,武王继之,是之谓继文。宋代自吕祖谦、朱熹以后,释《下武》另有说法,如严粲《诗缉》、戴溪《续吕氏家塾读诗记》,或以为下武乃不尚武,有偃武之意,或以为下武即世修文德,以武为下。清代的经学家解此诗,陈启源《毛诗稽古编》、戴震《诗经补注》、胡承珙《毛诗后笺》等均坚守毛、郑之说,而翁方纲《诗附记》、桂馥《札朴》等则赞同宋儒之说。按验诗歌文本,毛、郑之说不误,不尚武、以武为下云云,过于迂远,不可信。今人陈子展《诗经直展》说:《下武》,康王即位,诸侯来贺,歌颂先世太王、王季、成王之德,并及康王善继善述之孝而作。此诗如非史臣之笔,则为贺者之辞。其说出自陆奎勋《陆堂诗学》。陆氏以《尚书》等经文印证此诗,谓下武维周,犹《长发》之濬哲维商也,周公之戒成王者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故继言之曰永言配命,成王之孚也,昭哉嗣服,即《顾命》所云命汝嗣训,临君周邦也;绳其祖武,即所云答扬文武之光训也;四方来贺,即《康王诰》所云诸侯皆布乘黄朱,奉圭兼币也;不遐有佐即所云太保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也。陈氏以为其所析以经证经,不为无据。兹从陆、陈之说。
《下武》的篇章结构非常整饬严谨,层层递进,有条不紊。第一章先说周朝世代有明主,接着赞颂太王、王季、文王与武王,第二章上二句赞颂武王,下二句赞颂成王,第三章赞颂成王能效法先人,第四、第五章赞颂康王能继承祖德,第六章以四方诸侯来贺作结,将美先王贺今王的主旨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修辞上,此篇特别精于使用顶针辞格,将顶针格的效用发挥到了极致。第一、第二章以王配于京顶针勾连,第二、第三章以成王之孚顶针勾连,第五、第六章以受天之祜顶针勾连,而第四章的末句昭哉嗣服与第五章的首句昭兹来许意思相同,结构也相同,可视为准顶针勾连。《大雅》的第一篇《文王》也善于使用顶针修辞,但比起《下武》那样精工的格式,不及远矣。而且此篇以顶针格串联的前三章组成的赞颂先王的述旧意群,与同以顶针格(或准顶针格)串联的后三章组成的赞颂今王的述新意群,又通过第三、第四章各自的第三句永言孝思可以上下维系。这种刻意经营的巧妙结构,几乎是空前绝后的,其韵律节奏流美谐婉,有效地避免了因庙堂文学歌功颂德文字的刻板而造成的审美负效应,使读者面对这一表现《大雅》、《周颂》中常见的歌颂周先王、今王内容的文本,仍能产生一定的审美快感。英国文艺理论家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在他的《艺术》一书中提出了艺术即有意味的形式这一着名的论断,确实,形式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重要性决不容低估,有时候,形式本身就是美。读完《下武》,读者可能很快就忘了诗中哲王、世德、配命、顺德之类赞颂之词,但对它章法结构的形式美则将记忆犹新。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城唯美句子。
《早秋》 作者:许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注释: 1、泛:弹,犹流荡。 2、还密:尚未凋零。 3...
小编本次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句子。严介和语录_严介和小编 严介和,1960年生于江苏淮安,硕士研究生。。有“全球华人第一狂人”和“财富黑马”之称。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新华社《新论语》总撰稿人,被内地媒体称为思想深邃、理念新睿、语言精粹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经济学家、企业大家。作品
《诗经:武》 于皇武王!无竞维烈。 允文文王,克开厥后。 嗣武受之,胜殷遏刘, 耆定尔功。 注释: 1、於:叹词。皇:光耀。 2、竞:争,比。烈:功业。 3、允:信然。文:文德。 ...
严文井名言 1、没有孩子,没有孩子的眼睛和心灵,没有美丽的幻想,没有浪漫精神则一定不会有童话。严文井 2、学习语文要锻炼思维能力和恰当表达的能力,不要死记硬背哪部书的作者是谁,死记语法等语文知识,这些知识可以查阅工具书。严文井 3、真正喜爱音乐,打心里欣赏音乐的人,都是好人。严文井 4、我们家的猫寻
《诗经:常武》 赫赫明明。 王命卿士, 南仲大祖,大师皇父。 整我六师,以修我戎。 既敬既戒,惠此南国。 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 左右陈行。 戒我师旅,率彼淮浦, 省此徐土...
《诗经:下武》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 三后在天,王配于京。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 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 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媚兹一人,应侯顺德。 永言孝思,昭哉...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赏析 诗的第一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写他所见之景,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押着...
当多打能种中不将等浮云,和都休谭岱麓枌榆,遑也那谢么心故垒。 敛心对皈净土,且收起武子家法,来听释氏梵音。----《蔡传芳墓园挽联》 有一有只子武子岁,拿为还心道一认后还起外个鱼去找禅孩并。武子岁:我他作和你水上起外用个赌,你赌这鱼是死的么这上于去水发她孩发她孩十是还起外个的。禅孩并心想:如果我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