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绝句古诗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回眸中国千年之历史,诗歌是那最耀眼的一颗明星,大家都是从小学习过诗词的,古诗还可以培养学生在音乐、建筑、绘画等方面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于经典的古诗词你还了解多少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赏析:

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即景怀古,借古人寄怀。千古江山依旧,却无处觅求像孙仲谋一流英雄豪杰,昔日繁华的歌舞台榭,英雄的业绩风流,总被历史的风雨吹得化为乌有,一抹斜阳映着丛密的草树,平常的街巷,人们说刘裕曾在这里寄住。雨打风吹、斜阳草树,沧桑感喟,吊古幽思,贯注行间。想当年三句,镜头由历史陈迹转向盖世英雄。健笔勾勒,生气虎虎,与南宋萎靡怯懦,反差极大。呼唤英才,正为济世而图功。下片以古鉴今,折转到现实,表达自己献身恢复雄心。元嘉年间刘义隆草草出兵北伐中原,梦想在狼居胥山封坛祭天,作为全胜的纪念,却不料只落得惊慌败北狼狈逃窜。先引述刘宋北伐教训,提醒当局审慎筹划。次追忆当年抗金往事,扬州路上烽火杀敌的情景历历在目,以此激励人们挽时艰,再顾望淮北平静气象,而今侵略中原的拓跋焘祠庙香火盛烧,一片神鸦鸣噪,社鼓喧闹,暗示倡导恢复势在必行。最后借廉颇自况,抒发未能实现抱负的感慨,当时作者已66岁高龄了,南归也已四十三年,可朝廷昏庸,王佐无人,不是和议投降,就是轻敌误国,国事糜烂,金瓯残缺,自己壮志难酬而老无为,怎不令人悲愤。词由怀古到议今,所有史事无不扣紧京口,关联现实,用事虽多,熔裁有方,浑然一体。

djz525.com更多绝句古诗编辑推荐

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作者: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释:

1、南乡子:词牌名。
2、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在今镇江市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
3、望:眺望。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
4、北固楼:即北固亭。
5、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6、悠悠:形容漫长、久远。
7、年少:年轻。指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兜鍪:指千军万马。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带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8、坐断:坐镇,占据,割据。东南:指吴国在三国时地处东南方。休:停止。
9、敌手:能力相当的对手。
10、曹刘:指曹操与刘备。
11、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雄壮威武,喟然而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翻译: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
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
不知道。
往事连绵不断,
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
做了三军统帅。
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
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
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
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
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赏析:

胸中有雄峰万仞,雄风万里,何处不可望神州?似有倚天长剑在手,气冲斗牛。句句如大江奔流,有豪情涌动亦有世事沉浮之叹,全数卷入浪涛,滔滔东去。

辛弃疾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六月末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译文及注释】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长了。只有长江的水滚滚东流,永远也流不尽。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带领了千军万马,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1、南乡子:词牌名。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北固亭在镇江东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
2、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
3、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4、悠悠:连绵不尽的样子。
5、兜鍪:指千军万马。兜鍪,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6、坐断:占据,割据。
7、休:停止。
8、曹刘:指曹操、刘备。
9、生子当如孙仲谋:引用《三国志吴主(孙权)传》注:曹操尝试与孙权对垒,见舟船、器仗、队伍整肃,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即刘表,字景升)儿子若豚犬(猪狗)耳。暗讽今天的朝廷不如能与曹操刘备抗衡的东吴,今天的皇帝也不如孙权。
10、敌手:能力相当的对手。

【赏析】

收回遥望的视线,看这北固楼近处的风物: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不禁引起了词人千古兴亡之感。因此,词人接下来再问一句:千古兴亡多少事?这句问语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悠悠者,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也。

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词人胸中倒来倒去的不尽愁思和感慨,犹如长流不息的江水。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据东南一隅,奋发自强,战斗不息。据历史记载: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西征黄祖,北拒曹操,独据一方。赤壁之战大破曹兵,年方二十七岁。因此可以说,上面这两句是实写史事,因为它是千真万确的历史,因而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作者在这里一是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而敢于与雄才大略、兵多将广的强敌曹操较量,这就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气魄。二是突出了孙权的盖世武功,他不断征战,不断壮大。而他之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显然,稼轩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

接下来,辛弃疾为了把这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他异乎寻常地第三次发问,以提醒人们注意:天下英雄谁敌手?作者自问又自答曰:曹刘,唯曹操与刘备耳!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操耳。辛弃疾便借用这段故事,把曹操和刘备请来给孙权当配角,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刘备才堪与孙权争胜。曹、刘、孙三人,论智勇才略,孙权未必在曹刘之上。稼轩在《美芹十论》中对孙权的评价也并非称赞有加,然而,在这首词里,词人却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其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这种用心,更于篇末见意。 作者在这里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其原因是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似,作者这样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挞。

辛弃疾 永遇乐·烈日秋霜


《永遇乐烈日秋霜》

作者:辛弃疾

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
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
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
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

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
比着儿曹,锳锳却有,金印光垂组。
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
但赢得、靴纹绉面,记余戏语。

赏析: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由作诗转为填词,到了辛弃疾时,则更进一步以词代文,表情达意,这首《永遇乐》,就是这一方面的成功之作。茂嘉,辛弃疾的族弟,因他在家中排行第十二。稼轩词中有两首送别茂嘉之作,一首《虞美人》,作于茂嘉远谪广西之时。

这首《永遇乐》是送茂嘉赴调。根据宋代的有关规定,地方官吏任期届满,都要进京听候调遣,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另予调遣时,都会升官使用。所以这是一件喜事,是一次愉快的分别。因为这是送同族兄弟出去做官,稼轩颇有感触,便说起他们辛家门的千载家谱。戏赋辛字,从自己姓辛这一点大发感慨与议论,以妙趣横生的戏语出之,而又意味深长。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词的一开头就掮出家谱,说辛家门先辈们都是具有忠肝义胆的人物,而且他们都禀性刚直严肃,如烈日秋霜,令人可畏而又可敬。烈日秋霜,比喻风节刚直,如《新唐书段秀实传赞》:虽千五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哉。词的开头三句自报家门,倒不是虚夸,而是有史为证的。辛氏是一个古老家族,传说夏启封支子于莘,莘、辛声相近,后为辛氏。商有辛甲,一代名臣,屡谏纣王,直言无畏。

汉有辛庆忌,一代名将,威震匈奴。成帝时,朱云以丞相张禹巴结外戚,上书请诛之,帝怒,欲杀云,辛庆忌冒死相救。后庆忌子孙亦忠耿,不附王莽,被诛。

当然,写词不能像修家谱那样纪实,况且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史实,所以词人不多花笔墨,而是别出心裁地与族弟细参辛字来了:我们祖上从何年获得这个姓氏?又是怎样才得到这样的姓呢?我姑妄言之,你姑妄听之,以博取一笑吧。于是咬文嚼字起来,仔细体会辛字的含义,有辛苦、辛酸、辛辣等多种内涵,他发表高论了: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

我们辛家门这个辛字,是由艰辛做成,含着悲辛滋味,而且总是与辛酸、辛苦的命运结成不解之缘啊!三句话句句不离辛字:艰辛悲辛辛酸辛苦。写诗填词向以同字相犯为戒,而这里三句辛字四见。用得自然,增加了音调的视听效果,并使词情得到充分渲染。更妙的是,形式上是细参辛字,内容上又语意双关,含着历史的教训和现实的牢骚。不是么,上面谈到那位辛庆忌,艰辛做就不世的战功。可是,到了他的子孙,就尝到惨遭杀戮的悲辛滋味了。联系到稼轩本人,从壮岁旌旗拥万夫,到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取东家种树书,也是够辛酸、辛苦的了!

总而言之,我们辛家人的命运总离不开一个辛字,怎么会这样的呢?原来根子还在这个辛字上。辛者,辣也,这是辛字的本来含意,也是我们辛家人的传统性格啊!我们辛家人生成耿介正直的性格,做人行事,刚直泼辣,就如同我们的姓氏一样,火辣辣地不招人喜爱。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这两句更就辛字辛辣这层含义加以发挥,借字说人。北宋曾布有《从驾》诗,押辛字韵,苏轼一和再和,有最后数篇君莫厌,捣残椒桂有余辛之句,稼轩信手拈来,用得很好。

下片接向人辛辣的话头继续抒发感慨。正因为我们这个姓,世间应有尽有的芳甘浓美的东西,都轮不到吾家门户了。眼看人家子弟腰间挂着一串串金光灿烂的金印,何等趾高气扬,我们哪儿比得上人家呢!正话反说,无限感慨,嬉笑戏语,隐含牢骚。比不上人家怎么办?争口气呗!于是话儿转到送茂嘉赴调的题目上来: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但赢得、靴纹绉面,记余戏语。谋取高官显爵、光宗耀祖之事,就交给你了。从今往后,你青云直上的时候,不必回想今天咱们兄弟之间的这场对床夜语;到了你年老力衰的时候,一定会记起今天我说的这些玩笑话的。对床风雨,语出韦应物诗: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这两句诗颇为苏轼、苏辙兄弟所欣赏,十分向往风雨之夜、兄弟两人对床共语的境界,并为此相约早日退隐,后遂成为故事。

靴纹绉面,典出欧阳修《归田录》:北宋田元均任三司使,请托人情者不绝于门,他深为厌恶,却又只好强装笑脸,虚与应酬。曾对人说:作三司使数年,强笑多矣,直笑得面似靴皮。茂嘉赴调,稼轩祝贺他高升,自是送别词中应有之意。而用靴纹绉面之事,于祝辞里却有讽劝。实际上是说,官场有官场的一套,做大官就得扭曲辛家的刚直性格,那种逢人陪笑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呢。到头来你也会后悔的。

全词就象在写兄弟二人在聊家常,气氛亲切、坦诚,语言风趣优美,从开头到结尾都在围绕姓氏谈天说地,把辛这一普通姓氏解说得淋漓尽致,寓化于谐,明显地表现出作者通过填词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的这一进步倾向,这对于传统的词作来说,有点格格不入。但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手法,都不失为值得肯定的尝试。

让古诗绝句涵养我们的心灵吧!为我们迎接人生的更多挑战提供更多的力量,在此,djz525.com小编推出了专题移家别湖上亭古诗,请您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