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绝句古诗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绝句古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时时温习,“励志的句子”为您收集《送沈子福归江东》,整理经典的古诗绝句。

王维 送沈子福归江东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译文及注释】

渡口杨柳依依,行客稀少,
艄公摇起桨驶向临圻。
我的相思就像春色一样,
从江南到江北送你回家。

1、沈子福,作者的朋友,生平事迹不详。《全唐诗》作沈子。归又作之。
2、罟(gǔ)(古)师:渔人。此指船夫。
3、临圻(q):近岸之地,此指江东岸。

【赏析】

王维大约在公元740、741年(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知南选,至襄阳(今属湖北)。他集子里现存《汉江临眺》、《晓行巴峡》等诗,可见他在江汉的行踪不止襄阳一处。沈子福,事迹不详。长江从九江以下往东北方向流。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看诗题和头两句的意思,这诗当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

王维这首送别之作意韵悠长,风神摇曳,绵邈蕴藉。诗的开篇直接入题,描写送别情形。渡头是送客之地,杨柳是渡头现成之景,景中却蕴含深情:柳与留同音,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表示不忍离别,希望远行的人留下来。但分别终究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友人乘坐的船只已经起航。这里写杨柳,不仅写现成之景,更是烘托送别气氛。行客已稀,见境地的凄清,反衬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第一句点明送别之地。第二句醒出归江东题意。罟师,渔人,这里借指般夫。临圻,当指友人所去之地。刚才还很热闹的渡头,一下变得行客稀少,冷冷清清。惟有诗人自己,仍然立在那里,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他的脑海里,或许在重温刚才与友人依依话别的情景,或许想起了之前和友人交往的点点滴滴。但这一切,都只能是追忆了。眼前只见友人所乘的船顺水而下,离自己越来越远。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也有目送友人乘舟而去的情形: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站在高高的黄鹤楼上,远眺孤舟,写的是远景。而王维捕捉的是船夫荡桨的细节,写的是近景。同样写送行,李白之潇洒与王维之细腻,可见一斑。

船儿渐行渐远,友人的身影也越来越模糊。友人乘船而去,只要再过一会儿,他们就将消失在诗人的视线之外。而这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重新相逢。想到这些,诗人的心中难免有些怅惘。这时,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像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是十分美丽的想象,有着无比蕴藉而深厚的感情。诗人似乎在对友人说:你在江上走,江南江北的春色包围着你;我的牵挂、友谊也和这春色一样,时时刻刻包围着你,陪你一路前行。春满江南江北,情亦满江南江北。不必特意写离愁别苦,别情已经充盈了满篇。更巧的是,自然之景与深挚之情妙合无间,耐人寻味。将自然界的春色比心灵中的感情,即景寓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便算是诗家能事。这里藉难写之景以抒无形之情,功夫当然又深了一层。写离情别绪哀而不伤,形象丰满,基调明快,这是盛唐诗歌的特色。

djz525.com更多绝句古诗精选阅读

送费子归武昌


汉阳归客悲秋草,旅舍叶飞愁不扫。秋来倍忆武昌鱼,

梦著只在巴陵道。曾随上将过祁连,离家十年恒在边。

剑锋可惜虚用尽,马蹄无事今已穿。知君开馆常爱客,

樗蒱百金每一掷。平生有钱将与人,江上故园空四壁。

吾观费子毛骨奇,广眉大口仍赤髭。看君失路尚如此,

人生贵贱那得知。高秋八月归南楚,东门一壶聊出祖。

路指凤凰山北云,衣沾鹦鹉洲边雨。勿叹蹉跎白发新,

应须守道勿羞贫。男儿何必恋妻子,莫向江村老却人。

浐水东店送唐子归嵩阳


岑参 浐水东店送唐子归嵩阳
野店临官路,重城压御堤。
山开灞水北,雨过杜陵西。
归梦秋能作,乡书醉懒题。
桥回忽不见,征马尚闻嘶。

【赏析】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 。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译文及注释】

烽火四起,干戈遍地,我已看不到像春秋隐士老莱子那种彩衣娱亲的人了,不由感叹人世沧桑、世事多变。战乱不休,流落他乡的我已好久没有和弟妹联系了,如今更无处可寻他们了。你离家多日,此次去江东探亲,而那一带现在又不大太平,你去何处寻访家人呢?我仿佛听到你途经幽静的黄牛峡时,滩上汹涌的江水发出不绝的回声,而眼前白马江畔寒风吹骨、树影稀疏。朋友啊,此次一别,我们应各自努力,珍重前程,可惜我们不能实现同返故里的愿望。

1、韩十四:作者友人,名不详。觐省:谓探望双亲。
2、老莱衣:此用老莱子彩衣娱亲典故。老莱子相传为春秋时隐士,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
3、庭闱(wi):内舍。多指父母居住处。因用以称父母。
4、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转:一作急。
5、白马江:成都附近的一条河流。
6、应:一作还。
7、同:一作堪。

【赏析】

以静衬动,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 寓情于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吹骨、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表达诗人杜甫因友人离去的孤寂伤感之情。 虚实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属虚写,写诗人想象韩十四坐船过黄牛峡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属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 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作者从听觉角度形象描绘韩十四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形;白马江寒树影稀则从视觉角度描绘了当时的离别之景。

想信您读完送沈子福归江东后,内心有非常多的感慨。这些经典诗句,不仅可以助力我们的写作,也可以助力滋养我们的心灵。djz525.com小编推出了专题全家福的唯美句子,愿您喜欢。

  • 送费子归武昌

    汉阳归客悲秋草,旅舍叶飞愁不扫。秋来倍忆武昌鱼, 梦著只在巴陵道。曾随上将过祁连,离家十年恒在边。 剑锋可惜虚用尽,马蹄无事今已穿。知君开馆常爱客, 樗蒱百金每一掷。平生有钱将与人,江上故园空四壁。 ...

  • 浐水东店送唐子归嵩阳

    岑参浐水东店送唐子归嵩阳 野店临官路,重城压御堤。 山开灞水北,雨过杜陵西。 归梦秋能作,乡书醉懒题。 桥回忽不见,征马尚闻嘶。 【赏析】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

  •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译文及注释】 烽火四起,干戈遍地,我...

  • 送孟六归襄阳(一作张子容诗)

    王维送孟六归襄阳(一作张子容诗) 杜门不复出,久与世情疏。以此为良策,劝君归旧庐。 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 【赏析】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

  • 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

    王维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 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 念君拂衣去,四海将安穷。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 清夜何悠悠,扣舷明月中。和光鱼鸟际,澹尔蒹葭丛。 无庸客昭世,衰鬓日如蓬...

  • 杜甫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作者:杜甫 原文: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释: 1...

  • 送祁乐归河东

    岑参送祁乐归河东 祁乐后来秀,挺身出河东。往年诣骊山,献赋温泉宫。 天子不召见,挥鞭遂从戎。前月还长安,囊中金已空。 有时忽乘兴,画出江上峰。床头苍梧云,帘下天台松。 忽如高堂上,飒飒生清风。五月火...

  • 送杨山人归嵩山

    李白送杨山人归嵩山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赏析】 这首诗写作于天宝初年。杨山人大约是李白早年访道嵩山时结识的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