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在语文学习中,诗词是必不可少的,学习阅读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你读过的古诗词还有哪些呢?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登乐游原》,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李商隐 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及注释】
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
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
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1、意不适:心情不舒畅。
2、古原:即乐游原,是长安附近的名胜,在今陕西省长安以南八百里的地方。
【赏析】
玉谿诗人,另有一首七言绝句,写道是:万树鸣蝉隔断虹,乐游原上有西风,羲和自趁虞泉〔渊〕宿,不放斜阳更向东!那也是登上古原,触景萦怀,抒写情志之作。看来,乐游原是他素所深喜、不时来赏之地。这一天的傍晚,不知由于何故,玉谿意绪不佳,难以排遣,他就又决意游观消散,命驾驱车,前往乐游原而去。
乐游原之名,我们并不陌生,原因之一是有一篇千古绝唱《忆秦娥》深深印在我们的诗的摄相宝库中,那就是: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玉谿恰恰也说是乐游原上有西风
。何其若笙磬之同音也!那乐游原,创建于汉宣帝时,本是一处庙苑,应称乐游苑才是,只因地势轩敞,人们遂以原呼之了。此苑地处长安的东南方,一登古原,全城在览。
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如若罗列,那真是如同陆士衡所说若中原之有菽了吧。至于玉谿,又何莫不然。可是,这次他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知此前提,则可知夕阳两句乃是他出游而得到的满足,至少是一种慰藉这就和历来的纵目感怀之作是有所不同的了。所以他接着说的是:你看,这无边无际、灿烂辉煌、把大地照耀得如同黄金世界的斜阳,才是真的伟大的美,而这种美,是以将近黄昏这一时刻尤为令人惊叹和陶醉!
我想不出哪一首诗也有此境界。或者,东坡的闲庭曲槛皆拘窘,一看郊原浩荡春!庶乎有神似之处吧?
可惜,玉谿此诗却久被前人误解,他们把只是解成了后世的只不过、但是之义,以为玉谿是感伤哀叹,好景无多,是一种没落消极的心境的反映,云云。殊不知,古代只是,原无此义,它本来写作祗是,意即止是、仅是,因而乃有就是、正是之意了。别家之例,且置不举,单是玉谿自己,就有好例,他在《锦瑟》篇中写道:此情可待(义即何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其意正谓:就是(正是)在那当时之下,已然是怅惘难名了。有将这个只是当时解为即使是在当时的,此乃成为假设语词了,而只是是从无此义的,恐难相混。
细味万树鸣蝉隔断虹,既有断虹见于碧树鸣蝉之外,则当是雨霁新晴的景色。玉谿固曾有言曰: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大约此二语乃玉谿一生心境之写照,故屡于登高怀远之际,情见乎词。那另一次在乐游原上感而赋诗,指羲和日御而表达了感逝波,惜景光,绿鬓不居,朱颜难再之情这正是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情苦志。若将这种情怀意绪,只简单地理解为是他一味嗟老伤穷、残光末路的作品,未知其果能获玉谿之诗心句意乎。毫厘易失,而赏析难公,事所常有,焉敢固必。愿共探讨,以期近是。
djz525.com更多绝句古诗小编推荐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翻译: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题解:这是一首登高望远,即景抒情的诗。首二句写驱车登古原的原因:是 “向晚意不适”。后二句写登上古原触景生情,精神上得到一种享受和满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二句,素来人们多解为“晚景虽好,可惜不能久留。”今人周汝昌认为: “只是”二句,“正是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情苦志。”这种看法,虽有新意,却不合诗人的身世,也不合诗人当时的情绪。
乐游原的诗意
《乐游原》
作者:李商隐
原文: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
1、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登上它可望长安城。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对此《关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2、向晚:傍晚。不适:不悦,不快。
3、古原:指乐游原。
4、近:快要。
诗意:
傍晚时心情不快,
驾着车登上古原。
夕阳啊无限美好,
只不过接近黄昏。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伤感情绪。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
此诗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于是登上古原,即乐游原。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李商隐这次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
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余晖映照,晚霞满期天,山凝胭脂,气象万千。诗人将时代没落之感,家国沉沦之痛,身世迟暮之悲,一起熔铸于黄昏夕照下的景物画面中。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是深含哲理的千古名言,蕴涵了这样一个意旨:景致之所以如此妖娆,正是因为在接近黄昏之时才显得无限美好。这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十分深刻,有人认为夕阳是嗟老伤穷、残光末路之感叹;也有人认为此为诗人热爱生命、执着人间而心光不灭,是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其实这里不仅是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诗人李商隐透过当时唐帝国的暂繁荣,预见到社会的严重危机,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这两句诗所蕴含的博大而精深的哲理意味,后世被广泛引用,并且借用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也引申、升华甚至反其意而为之,变消极为积极,化腐朽为神奇,产生全新的意义。因此它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此诗不用典,语言明白如话,毫无雕饰,节奏明快,感喟深沉,富于哲理,是李诗中少有的,因此也是难能可贵的。
独上乐游园,四望天日曛。
东北何霭霭,宫阙入烟云。
爱此高处立,忽如遗垢氛。
耳目暂清旷,怀抱郁不伸。
下视十二街,绿树间红尘。
车马徒满眼,不见心所亲。
孔生死洛阳,元九谪荆门。
可怜南北路,高盖者何人。
这些古诗绝句您喜欢吗?djz525.com小编还为您整理更多绝句古诗等专题,请您欣赏原耽正能量句子。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翻译: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题解:这是一首登高望远,即景抒情的诗。首二句写驱车登古原的原因:是“向晚意不适”。后二句写登上
乐游原的诗意 《乐游原》 作者:李商隐 原文: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 1、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
独上乐游园,四望天日曛。 东北何霭霭,宫阙入烟云。 爱此高处立,忽如遗垢氛。 耳目暂清旷,怀抱郁不伸。 下视十二街,绿树间红尘。 车马徒满眼,不见心所亲。 孔生死洛阳,元九谪荆门。 可怜南北路,高盖者...
柳宗元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 谪弃殊隐沦,登陟非远郊。所怀缓伊郁,讵欲肩夷巢。 高岩瞰清江,幽窟潜神蛟。开旷延阳景,回薄攒林梢。 西亭构其巅,反宇临呀庨。背瞻星辰兴,下见云雨交。 惜非吾乡土,得以荫...
生活中人们的心情是多种多样的,心情也会影响我们的行动,此时可以通过发布文案说说分享我们当下的情绪,我们可以把自己认为优秀的文案说说记录下来。哪些文案说说可以参考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励志的句子小编整理的“男生玩原神决定退游的文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1、那么多纷繁芜杂的往事,这么些年回头再看,不过是荒腔走板的青春里,一心奔赴远方的一场舞台剧。即使跋过千山,涉过万水。当舞台落幕,青春退场,洗净铅华之后。感谢,我们还是做回了自己。——《爱至尘埃》 2、把人生一分为二,前半生不犹豫,后半生不后悔。 3、一座城市,一个人,一段文字,都是如此,喜欢过就好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 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 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 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
李白游敬亭寄崔侍御(一本作登古城望府中奉寄 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相去数百年,风期宛如昨。 登高素秋月,下望青山郭。俯视鸳鹭群,饮啄自鸣跃。 夫子虽蹭蹬,瑶台雪中鹤。独立窥浮云,其心在寥廓。 时来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