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绝句古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时时温习,“励志的句子”为您收集《白云泉》,整理经典的古诗绝句。
白居易 白云泉djz525.com更多绝句古诗精选阅读
《诗经:下泉》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
忾我寤叹,念彼周京。
冽彼下泉,浸彼苞萧。
忾我寤叹,念彼京周。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
忾我寤叹,念彼京师。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
四国有王,郇伯劳之。
注释:
1、冽:寒冷。下泉:地下涌出的泉水。
2、苞:丛生。稂:一种莠一类的野草。毛传:稂,童粱。非溉草,得水而病也。也有人说稂是长穗而不饱实的禾。
3、忾:叹息。寤:醒。
4、周京:周朝的京都,天子所居,下文京周、京师同。
5、萧:一种蒿类野生植物,即艾蒿。
6、蓍:一种用于占卦的草,蒿属。
7、芃芃:茂盛茁壮。毛传:芃芃,美貌。
8、膏:滋润,润泽。
9、有王:郑笺:有王,谓朝聘于天子也。
10、郇伯:毛传:郇伯,郇侯也。郑笺:郇侯,文王之子,为州伯,有治诸侯之功。何楷《经世本古义》则据齐诗之说以为是指晋大夫荀跞。盖郇、荀音同相通假。兹从齐诗说。劳:慰劳。
译文:
地下涌出那冷泉,一丛童粱浸朽腐。
醒来叹息又叹息,怀念周朝的京都。
地下涌出那冷泉,一丛艾蒿浸凋零。
醒来叹息又叹息,怀念周朝的京城。
地下涌出那冷泉,一丛蓍草浸烂死。
醒来叹息又叹息,怀念周朝的京师。
茂盛黍苗长势旺,一场好雨滋润它。
四方诸侯朝天子,郇伯亲自慰劳他。
赏析:
《毛诗序》说:《下泉》,思治也。曹人疾共公侵刻下民,不得其所,忧而思明王贤伯也。唐孔颖达疏申其意曰:此谓思上世明王贤伯治平之时。若有明王贤伯,则能督察诸侯,共公不敢暴虐,故思之也。上三章皆上二句疾共公侵刻下民,下二句言思古明王;卒章思古贤伯。清姚际恒《诗经通论》亦取思治说,但又称:大《序》必谓共公时,无据。而宋朱熹《诗集传》另发挥说:王室陵夷而小国困弊,故以寒泉下流而苞稂见伤为比,遂兴其忾然以念周京也。其《诗序辨说》又道:曹无他事可考,《序》因《候人》而遂以为共公。然此乃天下之大势,非共公之罪也。
此外,影响较大的有伤周衰说,清方玉润《诗经原始》云:此诗之作,所以念周衰伤晋霸也。使周而不衰,则四国有王,彼晋虽强,敢擅征伐?刘沅《诗经恒解》云:周衰,大国侵陵,小国日削,王纲解而方伯无人,贤者伤之而作。另又有美晋大夫荀跞说,明何楷《诗经世本古义》据汉焦赣《易林-蛊之归妹》繇辞下泉苞粮,十年无王;荀伯遇时,忧念周京,认为《下泉》,曹人美荀跞纳周敬王也,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谓何氏阐明齐诗、说,深于诗义有裨,从其说。今人程俊英《诗经译注》、高亨《诗经今注》亦从之。据《左传》记载,春秋末期的公元前520年鲁昭公二十二年、,周景王死,王子猛立,是为悼王,王子朝因未被立为王而起兵,周王室遂发生内乱。于是晋文公派大夫荀跞率军迎悼王,攻王子朝。不久悼王死,王子匄,即丐、被拥立即位,是为敬王。何楷说:今考诗与《春秋》事相符合。焦氏所传确矣。同上、诚然如此。又《春秋》记周敬王居于狄泉,又名翟泉,在今洛阳东郊,有人认为即《下泉》一诗中之下泉,如此说成立,又是美晋大夫苟跞说之一证。鉴于以上根据,并吸取《毛诗序》等说的合理成分,兹从高亨《诗经今注》的说法:曹国人怀念东周王朝,慨叹王朝的战乱,因作这首诗。
此诗的前三章,是《诗经》中典型的重章叠句结构,各章仅第二句末字稂、萧、蓍不同,第四句末二字周京、京周、京师不同,而这又恰好在换韵的位置,易字目的只是通过韵脚的变化使反覆的咏唱不致过于单调,而三章的意思则是完全重复的,不存在递进、对比之类文言文句式关系。第四章在最后忽然一转,这种转折不仅在语句意义上,而且在语句结构上都显得很突兀。因此古往今来,不乏对此特加注意的评论分析。有人大加赞赏,如清陈继揆《读诗臆补》说:感时追忆,无限伤心,妙在前路绝不说出。读末章正如唐天宝乱后,说到贞观盛时,一似天上人,令人神驰,而不觉言之津津也。牛运震《诗志》说:末章忽说到京周盛时,正有无限忾想,笔意俯仰抑扬,甚妙。也有人极表疑惑,如宋王柏《诗疑》说:《下泉》四章,其末章全与上三章不类,乃与《小雅》中《黍苗》相似按,《黍苗》首章句云: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疑错简也。今人向熹《诗经语言研究》也说:《下泉》末章与前三章文言文句式内容不相类,却与《黍苗》首章相似。除了编简错乱,把《黍苗》诗的一章误入《下泉》,很难说出别的理由。持怀疑论者有一定启发,但除非今后在出土文物中发现错简之前的原有文句,否则这种怀疑本身仍将受人怀疑。何况检《国风》一百六十篇,就会发现虽然三章复沓叠咏的有不少,如《周南-樛木》、《召南-鹊巢》、《卫风-木瓜》、《郑风-缁衣》等等,但三章复沓叠咏之后再加上句式不同的一章那样的结构并非一无所见如《邶风-燕燕》即是、。语句部分重复在《国风》、《雅颂》中也可以找出一些如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就见于《蝃蝀》、《泉水》、《竹竿》三篇中、,更不能据此径自说某句是某诗的错简。并且,此诗第四章的前两句与前三章的前两句相比较,昔时苗黍,今则苞稂;昔时阴雨,今则冽泉清陈继揆《读诗臆补》、,可谓字字对照,直以神行清陈震《读诗识小录》、,在内容上也是互有关联的。正是因为以寒泉浸野草喻周室内乱势衰的比兴加上慨叹缅怀周京直陈其事的赋法本身已具有很强烈的悲剧感,而三章复沓叠咏使这种悲剧感加强到了极点,所以末章雨过天晴般的突然转折,就令人产生非常兴奋的欣慰之情,这样的艺术效果当然是独具魅力的。从这一点上说,完全有理由将《下泉》一诗置于《国风》的优秀篇章之列。
李白 幽涧泉
拂彼白石,弹吾素琴。幽涧愀兮流泉深,善手明徽高张清。
心寂历似千古,松飕飗兮万寻。中见愁猿吊影而危处兮,叫秋
木而长吟。客有哀时失职而听者,泪淋浪以沾襟。乃缉商缀羽,
潺湲成音。吾但写声发情于妙指,殊不知此曲之古今。幽涧泉,
鸣深林。
这些古诗绝句您喜欢吗?djz525.com小编还为您整理更多绝句古诗等专题,请您欣赏借白云抒情的句子。
《诗经:下泉》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 忾我寤叹,念彼周京。 冽彼下泉,浸彼苞萧。 忾我寤叹,念彼京周。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 忾我寤叹,念彼京师。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 四国有王,郇伯...
李白幽涧泉 拂彼白石,弹吾素琴。幽涧愀兮流泉深,善手明徽高张清。 心寂历似千古,松飕飗兮万寻。中见愁猿吊影而危处兮,叫秋 木而长吟。客有哀时失职而听者,泪淋浪以沾襟。乃缉商缀羽, 潺湲成音。吾但写声...
杜甫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去国...
1、天上有朵朵白云。白云的样子可以变化成很多东西,像小鸟啊,小马啊,鸭子啊,汽车啊,又像大白花飞机大棉被,以及老马赛跑。白云的变化太多了,你要说它像什么就像什么。 2、我不喜欢阴天。天阴的时候,会心情...
1、上面是乌云滚滚的天空,大雨如注,闪电雷鸣,一条飞瀑流泉从山的一侧倾斜而下。 2、像我原来住过的山郊,原来周围是茅蓬草舍、青山绿树、飞瀑流泉;结果眼看着一天一天水越来越小,飞瀑流泉都没了。 3、从飞瀑流泉中喷溅出来的小水珠细如烟尘,弥漫于空气之中,成了蒙蒙水雾,给山涧林木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 4
李白古风碧荷生幽泉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译文及注释】 碧绿的荷花生长在幽静的泉水边...
1、又是几朵小白云飘来,似软绵绵的棉花糖,使人看了要流口水似的。 2、白云变化莫测看,一朵像狗熊似的云团,慢悠悠的过来,一副憨头憨脑的样子。 3、许多云絮低低地降落,把几个最高的山巅笼罩起来,似乎给它们披上了几片白色的轻沙。 4、蓝色的天上飘着一块一块的浮云,像红绸子照在还乡河上,水里像开了一大朵
描写白云的好词好句 好词摘抄: 万里无云、云谲波诡、云开见日、云蒸霞蔚、天高云淡、云卷云舒、云淡风清、叆叇似妆 好句摘抄: 1、白云变化莫测看,一朵像狗熊似的云团,慢悠悠的过来,一副憨头憨脑的样子。后面紧跟着一只白绒绒的哈叭狗摇头晃脑,逗人喜爱。接着又是几朵小白云飘来,似软绵绵的棉花糖,使人看了要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