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平日的生活和工作中,朋友间很寻常的事就是发送一些文案句子,寥寥几句胜似长篇大论,有哪些句子一眼就能让你大吃一惊?你不妨看看大雁塔导游词范文,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大雁塔导游词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相传是唐僧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来又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为了区别,人们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荐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七层,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高64米。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唐末以后,寺院屡道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
另一说: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大雁塔初建时只有五层。武则天时重修,后来又经过多次修葺。现在的塔是七层,共64米,呈方形角锥状。塔身为青砖砌成,各层壁面作柱枋、栏额等仿木结构。每层四面都有券砌拱门。这种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大雁塔底层南门两侧,镶嵌着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两块石碑。一块是《大唐三藏圣教序》;另一块是唐高宗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侧蔓草花纹,图案优美,造型生动。这些都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
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寺门内,钟、鼓楼东西对峙。钟、鼓是寺院的号令,俗有晨钟暮鼓之说。东侧钟楼内悬吊明代铁钟一口,重三万斤,高三米多。唐代学子,考中进士后到慈恩塔下题名,谓之雁塔题名,后沿袭成习。唐代画家吴道子、王维等曾为慈恩寺作过不少壁画,惜早已湮没。但在大雁塔下四门洞的石门楣、门框上,却保留着精美的唐代线刻画。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尤为珍贵。
大雁塔东南侧,有和尚墓塔群。其中六座是清代建造的。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筑,殿内有三身佛、菩萨和罗汉泥塑像。是礼佛诵经之所。法堂是讲经说法的地方。堂内有阿弥陀佛铜像。
今日的慈思寺是明代以来的规模,而寺内的殿堂则是清代末年的建筑。现在大雁塔经过修复,古塔雄伟,寺殿香火缭绕,庭院鲜花争艳,是一处特别吸引国内外游人的游览胜地.
西安大雁塔导游词范文
各位游客朋友,今天很荣幸由我来带领大家游玩大雁塔,希望大家能够多多配合。
大雁塔景区是一处佛教圣地,是国家AAAA级景区,与唐代高僧玄奘法师有密切的关系,唐僧取经译经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所有佛教寺院,都是僧众供佛、礼佛、诵经的道场,而大慈恩寺、大雁塔与其他寺院相比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古今中外和尚如云、高僧无数,那么唐僧玄奘何许人也?唐僧取经的故事为什么广为流传,今天大家参观过这个景区后,就会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相信大家都知道《西游记》唐僧取经的故事吧? 然而在这个景区却没有《西游记》神话中唐僧师父,也找不到降妖除魔的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但你会感受到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唐僧玄奘西天取经故事。要说玄奘何许人?我们说他是一位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是一个具有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的中国人。他又是一个得道的高僧,唐太宗尊称他是法门之领袖,唐高宗称他是真如之冠冕。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大雁塔南广场。本景区由主景区即大慈恩寺、大雁塔和南北广场、东西两苑组成,占地约500亩。在广场的中央矗立着一尊唐僧玄奘西天取经的高大铜像。只见他气宇轩昂,身披袈裟,手执锡杖,迈着坚定的步伐,好象正奔波在西行取经的路途上。身后就是他开创的慈恩祖庭,是他主持的译经道场大慈恩寺,以及他所修建的大雁塔。
玄奘(602-664年),俗姓陈名祎,河南偃师人,自幼聪慧超群,勤奋好学。13岁被朝廷破格录取,在洛阳净土寺剃度为僧。玄奘先后周游全国十余省,遍访十余位高僧名贤,拜学经典,穷尽各家学说,誉满京师,被誉为释门伟器和佛门千里驹。 在全国各地游学后,他回顾佛教传入中国600年以来、佛经残缺不全,教义分歧,派别纷争的状况。玄奘在对佛经研习中,对佛经的质疑之处多达百余条。他决意到佛教发源地---天竺国,也就是现今的印度,去探求佛教的精蕴,以解众疑,弘扬佛法。公元627年他结伴上表奏请,申请赴印求法,未得到朝廷的批准。其他人纷纷退缩,而他不为所动,矢志不改,并且利用出国之前3年时间,从佛经研究、语言梵文及物质精神等方面作了充分准备。遂违禁出关,即违法偷渡出境,昼伏夜行,只身前往,开始了他西天取经的艰难历程和传奇故事。现在请大家继续参观。
现在我们来到大慈恩寺,寺院的正门称为山门,也叫三门,分别称为空门、无作门、无相门,象征着佛教的三解脱之门。大家看,门上的牌匾是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的大慈恩寺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慈恩寺创建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初名无漏寺.公元648年,唐高宗李治作太子时,为其母以追荐冥福修建寺院,故得名慈恩寺。寺院虽系太子李治为其母追福而建,也表达了其父唐太宗怀念文德皇后的心愿。唐太宗和文德皇后从小结发,情深意长,13岁即嫔于太宗,当时太宗李世民才17岁。太宗即位时,立其为皇后。文德皇后为人贤良正直,顾全大局,严于律已,她为了大唐社稷,力避裙带之嫌,她坚持不愿自己兄弟子侄担任朝廷要职。而对于魏征、房玄龄等忠勇良臣,却全力保谏爱护。皇后的申明大义,正直贤慧,成为大唐贞观盛世的良佐栋梁。在临终遗言时还强调不可厚葬,俭薄送终。如此贤淑开朗,确不愧为一位有胆识、有胸怀的女政治家。对文德皇后的去世,太宗十分悲恸,向近臣表白:朕非不知天命而无益之悲,但入宫不复闻规谏之言,失一良佐,故不能忘怀耳!所以大慈恩寺的创建,实际是唐太宗父子两代为文德皇后祈福之举,也是唐王朝对一代贤后的纪念。
唐代大慈恩寺位于长安城南晋昌坊东半部,约398亩,总共1897间,僧众300,为长安规模宏伟之佛教寺院之一。在慈恩寺建成之初,朝廷特地迎请从印度取经回到长安、正在弘福寺译经的玄奘担任寺院的上座住持,大慈恩寺遂成为当时中国佛教界的最高学府而辉煌一时。唐末以后因战事不断,寺院逐渐荒芜,经历代多次维修,至公元1446年,才奠定了今日寺院规模。
现在寺院的范围东西阔160米左右,南北长318米左右,共计93亩,该寺院主要建筑,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着山门、钟鼓楼、东西配殿、法堂藏经楼,大雁塔及玄奘三藏院。东西两侧分别为方丈院、僧院、寺管院、文管院等。
我们大家走进山门,可以看到钟、鼓二楼对峙,东侧钟楼内悬挂有一口铁铸的雁塔晨钟。该钟铸造于公元l548年,钟上铸有雁塔晨钟4个苍劲的大字,这口雁塔晨钟自造成启用至今天,一直作为大慈恩寺行仪规范,是本寺佛教活动和众僧生活的组成部分。晨钟作为佛教大型法器,是召集众僧进行法事之用。寺院僧人们每天闻钟而起,闻鼓而眠。当拂晓时分,晨钟那洪亮的阵阵钟声划破晨曦朝霞,回绕在西安城南上空,共敲3阵,每阵36响,共鸣108响,表示断除尘世人生108种烦恼,祈祷盛世太平、万民安乐、五谷丰登。
西侧鼓楼悬挂一面大鼓,寺院称为暮鼓,为横置座鼓形式,钟、鼓均为寺院大型法器。东西配殿原为东观音殿,现为客堂,西为地藏殿。
现在我们来到大雄宝殿参观。高台上的大雄宝殿为寺院的中心建筑,大雄宝殿的匾额金光闪闪,系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所书。大殿前香火兴旺,大殿内供奉有佛祖三身佛像,中为法身佛毗卢遮那佛,西为法身佛卢舍那佛,东为应身佛释迦牟尼佛。佛像两侧是佛的弟子,东为迦叶,西为阿难,两旁还有普贤菩萨塑像和文殊菩萨像,均为明代雕塑,分别象征真理和智慧。另外东西两厢排列着包括玄奘在内的18尊罗汉像,此种排列是将佛的16位声闻尊者与其说者庆友、译者玄奘共列为18罗汉,为我国18罗汉较早的排列形式,以后还有其它排列形式。罗汉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指已消除一切烦恼进入涅盘,不再生死轮回,应受天人供养者。罗汉的三义即为:杀界,就是断绝贪、嗔、痴等一切烦恼;应供。应受外人供养;不生,永远进入涅盘,不再进入生死轮回。在大殿供奉的主尊背后塑有立于大海鳌头之上的南海观音菩萨像及众菩萨、龙女、木叉等150身人物,还有善财童子53参求法学道故事,生动有趣,生动展示出南海之中普陀洛伽山观音菩萨说法道场的蓬莱仙境。
在大雄宝殿西侧墙壁上镶嵌着几通雁塔题名记碑,象这样的雁塔题名碑在我景区有几十通。雁塔题名始于唐代,指得是在长安考中的状元和进士,齐集大雁塔题名,以及武举在小雁塔题名的文化活动,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陕西乡试题名碑文就有:名题雁塔天地间第一流人第一等事也。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公元800年考中进士后赋诗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一时成为佳话。人称寒酸孟夫子的孟郊,在46岁才中进士,他赋诗曰: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他登科后春风得意的著名诗句,成为脍炙人口的美谈。
在古都长安雁塔题名活动虽延续一千多年,而进士题名仅仅延续到唐末。因为自唐末以后各朝各代,长安城不再是国都京城,陕甘两省乡试举人仿效唐进士雅举在雁塔进行题名活动。在大慈恩寺院内和大雁塔上,至今尚存的明清两朝乡试举人题名碑有73通。另外在荐福寺小雁塔院内至今也保存有明清武举题名碑17通,也称雁塔题名。因为在大小雁塔仿效唐人题名于塔壁、颇具唐风遗韵,后来逐渐形成为文题大雁塔、武题小雁塔。这些都是研究我国科学制度的历史资料。
大殿北面为两层高的法堂藏经楼,上层藏有玄奘曾翻译的经卷,下为法堂,供奉着一尊阿弥陀佛像,系明代铜铸鎏金佛像。法堂还陈列着玄奘供奉的佛座、玄奘负笈图及窥基、圆测碑拓画像等。圆测市新罗国王孙,由年出家来到中国后,从学于玄奘门下;窥基是玄奘嫡传弟子,本是开国元勋尉迟恭的侄子,每当出门有三车厢随,故有三车和尚的绰号。由此可见玄奘在当时的名声与地位。
现在,大家来到大雁塔脚下,大雁塔原称慈恩寺浮图。玄奘法师为了妥善保存从印度取经带回的大量佛经和佛舍利,于公元652年附图表上奏,经朝廷批准,在本寺西院,建造5层佛塔。每层皆存舍利,共一万余粒。玄奘法师亲自参加建塔劳动,搬运砖石,历时两年才建成。
至于雁塔的名称由来,有数种说法。而玄奘自己编撰的《大唐西域记》中所述的佛教故事最为可信。据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佛教在早期分大乘和小乘两宗,大乘戒食肉,小乘不戒。古印度摩揭陀国有一座王舍城,城外帝释山上有一寺院,寺院和尚信奉小乘教,一天,中午将过,众僧饥肠辘辘,午饭尚未着落,甚为埋怨。有一和尚忽见空中群雁飞过,随口出戏言:我等诸僧多日没有吃肉了,若菩萨有灵,应知我们的困境呀!话音刚落,即见头雁退着飞,到了这个僧人前便折断翅膀掉了下来,众僧人大惊,明白是如来设法教育他们,众僧急忙跪拜,并将那只雁葬于院中。上建一塔,取名雁塔,从此归信大乘,不再吃肉。这就是雁塔名称的由来。雁塔一词前加一大字,一是因塔的建筑宏伟壮丽,二是后建的荐福寺塔也随着称为雁塔,为了区别,遂分别称为大雁塔、小雁塔。玄奘在印度求法时,还专程前往参礼了这座有名的雁塔。
玄奘法师亲自组织建造的这座佛塔,因砖表土心,风雨剥蚀,40多年后逐渐毁坏。武则天长安年间(公元701--704年)女皇武则天和王公贵戚施钱重建。遂将大雁塔改建为七层宝塔,人称七级浮图,较前更加庄严雄伟。人们常说得: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概由此而来。
千百年来,大雁塔一直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和标志性建筑。高耸入云的大雁塔,象征着玄奘法师崇高的人格品质和伟大精神。
大雁塔是典型的仿木构楼阁式砖塔,更以唐僧取经故事驰名中外。大雁塔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通高为64.7米,门楣门框上雕刻有唐代线刻画。四门楣分别以流畅生动的阴刻线雕有佛、菩萨、金刚力士画像。特别是西门楣线刻画中,那讲经说法的佛祖,神情端庄慈祥,30尊各路菩萨神态自若、栩栩如生。是今天我们研究唐代建筑、佛教艺术和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
在雄伟的大雁塔底层南门洞两侧嵌置着唐太宗所撰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唐高宗作太子时所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两通二圣丰碑,均由当时的中书令(宰相职)褚遂良所书。像这样两碑碑文和碑额都相对排列,左右对称。镶嵌于佛塔,这是绝无仅有的。碑文下方又雕刻有衣带飘逸,舞姿飞动的舞乐天人,细看序碑乐师所执乐器为管乐,而记碑乐器为弦乐。如此天乐舞姿,犹如佛国仙境。
有人称雁塔圣教序碑为二圣三绝碑。一是二圣御撰太宗李世民撰《序》,太子李治撰《记》之威名,二是玄奘取经赞扬玄奘西天取经宣扬佛法之内容,三是大家书法褚遂良之书法名作,四是立于皇都长安城内佛门大慈恩寺的庄严神圣之地。所以此碑为国宝中之瑰宝,名碑中更享盛名。
现在,大家来到大雁塔的一层。首先请看两侧墙壁上这两通石碑,一是玄奘负笈图,一是玄奘译经图。这两碑的画面是玄奘法师光辉人生的生动写照。
再看塔柱上悬挂的四幅长联,是由唐太宗、唐高宗和玄奘法师的原话编制而成。
第一幅:摘自唐太宗御制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大意是:玄奘法师称得上是佛教的领袖,他冒着朝廷禁令和生命危险,克服种种艰难险阻而单身独骑远征求法,遍访高师,探询和研究佛经,将这些佛教真理广为弘扬,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
第二幅:摘自唐高宗御制大慈恩寺碑,大意是:玄奘法师可称得上是佛教的冠冕人物,在取经路途,风餐露宿,他使佛灯高照,使佛教得以弘扬,他代表着一个时代,他超越了西域的佛图澄、鸠摩罗什、竺道生和慧远这样的高僧,玄奘法师的功绩和精神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第三幅的意思是:奉敕创建大慈恩寺,又奉旨翻译佛经,我真诚地希望佛法慧流弘扬光大,定能够保佑国运长久,圣教得以弘扬,光照中华史册,智慧的情怀天下可鉴,永远映照在弘扬佛法的福田之上。
第四幅的意思是: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修建这一佛塔,以安置从西天带回的佛教三藏经典,雄伟的佛塔愿千佛保佑,同来关注;我们还要树立丰碑,镌刻两位圣上所撰写的珍贵碑文,佛塔圣迹将与天地同在,永远矗立在长安胜地。
现在我们开始向上攀登参观。请大家轻步登塔、注意安全。在各层都有丰富的陈列,分别供奉有明代鎏金佛像、印度佛教高僧赠送的佛祖舍利,陈列有佛足迹碑石,系玄奘晚年刻制供奉的佛足石的复制品,以及玄奘诗词、于右任、齐白石诗词书法作品等。其中第六层悬挂有唐代几位大诗人的诗词书法作品。
西安大雁塔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大雁塔景区和曲江旅游区,首先我们来到的是大雁塔景区. 大雁塔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由前面的大慈恩寺、大雁塔以及南北广场和东西两苑组成,占地约五百亩。
《西游记》里的唐僧可谓家喻户晓,他的原型就是我国唐代著名高僧玄奘,玄奘与大慈恩寺以及大雁塔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今天参观完这里,大家就可以有一个十分清晰的了解了。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就是大雁塔南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的就是玄奘法师的高大铜像。你看他气宇轩昂,身披袈裟,手执锡仗,步伐坚定,好象正在奔波在西行取经的路途上。玄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他姓陈名祎,河南偃师人,自幼聪慧超群,勤奋好学。13岁被朝廷破格录取,在洛阳净土寺剃度为僧。玄奘先后周游全国十余省,遍访十余位高僧名贤,拜学经典,穷尽各家学说,誉满京师,被誉为释门伟器和佛门千里驹。贞观三年,为解决佛教中的疑难问题前去佛教的发源地天竺,即今印度取经,著《大唐西域记》一书,是我国取经者中成就最卓著之人。公元645年在被授予佛教界最高称号三藏法师后,返回长安,潜心翻译佛教经典19年。唐太宗尊称他是法门之领袖,唐高宗称他是真如之冠冕。
在玄奘铜像的身后,就是大慈恩寺,即玄奘开创的慈恩宗的祖庭。慈恩寺,又名无漏寺,是公元648年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具有其他寺院望尘莫及的显赫地位和宏大规模。这座寺院当年由13座庭院组成,面积达34O亩,是现在寺院面积的7倍。其建筑富丽堂皇,装饰华丽富贵。
现在我们来到大慈恩寺的门口,大家看,门匾上大慈恩寺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的。寺院的正门又称为山门,也叫三门。中间的是空门,东边的是无相门,西边的是无作门,象征入门三解脱。所以人们常将出家作各尚叫作坠入空门。我们现在就从这里进入寺院吧,而是继续我们的参观。
大家可以看到左右各有一楼。东边是钟楼,里边悬挂有一口铁钟,铸于公元1548年,重15吨,钟上有雁塔晨钟4个苍劲大字。钟自铸成一直沿用至今。每天寺院僧人闻钟而起,闻鼓而眠。晨钟共敲3阵,每阵36响,共鸣108响,表示断除尘世人生108种烦恼,祈祷盛世太平,万民安乐,五谷丰登。关中八景之一雁塔晨钟由此而来。西边是鼓楼,楼里悬挂一面大鼓。钟鼓皆为寺院大型法器。
众所周知,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筑。大家面前高台上的建筑就是大雄宝殿。大殿前香火兴旺,大殿上面三座塑像是佛祖三身佛像。中为法身毗卢遮那佛,西为报身卢舍那佛,东为应身释迦牟尼佛。佛像两侧是佛的弟子,东为迦叶,西为阿难,两旁还有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塑像,均为明代雕塑,象征真理和智慧。东西两厢排列着包括玄奘和庆友在内的18尊罗汉像。在大殿供奉的主尊背后塑有南海观音菩萨及众菩萨、龙女、木叉等150身人物。
好了,我们现在穿过大雄宝殿,可以看到后面的这个藏经楼,在这里存有《藏文大藏经》等重要经典。楼下是讲堂,为佛教徒讲经说法之处,供奉阿弥陀佛铜像一尊,系明代铜铸鎏金佛像。殿内珍藏玄奘亲手供奉的佛座一件,还有玄奘负笈图及窥基、圆测碑拓画像等。
继续往北面走,我们可以看到坐落于寺院内的大雁塔。它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楼阁式砖塔,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大雁塔初建时只有五层。武则天时重修,后来又经过多次修葺,建为七层,人们常说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即由此而来。大雁塔高64.7米,呈方锥形。塔底层边长25米,每层四面各有一个砖券拱门。整座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唐末以后,寺院屡遭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站在塔上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等一会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登塔游览。
{走近大雁塔,西侧门楣上雕刻有唐代建筑图案和佛像等线刻画,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李世民、李治分别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述三藏圣教序记碑》,称颂玄奘法师献身佛教事业的伟大精神,由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是价值极高的艺术珍品。}
雁塔题名也是大雁塔独有的一道风景。自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张莒登塔题名,后文人们竞相效仿,相沿成习。唐代士子考取进士后,都要登上雁塔赋诗并将姓名、籍贯、及第时间用墨笔题留于雁塔墙壁之上。日后升为卿相的还要用朱笔改写。雁塔题名被视为人生一大荣耀之事。白居易在考中进士、登上雁塔时就作诗说: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反映了他少年得志的喜悦心情。
游客朋友,绕过大雁塔向北,我们前往玄奘三藏院门。大门前修了一座长20多米,高2米多的汉白玉照壁,照壁南面是集褚遂良字刻的法门领袖四个字,北面是赵朴初题写的民族脊梁四个字。玄奘三藏院是一组仿唐风格的建筑群,由中院大遍觉堂、东院般若堂、西院桃明堂三部分组成,其中大遍觉堂供奉的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是本寺的镇馆之宝。玄奘的其它灵骨舍利已广布世界各地,象征和传播着玄奘精神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
好了,各位朋友。大慈恩寺和大雁塔的参观就到这里,现在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大雁塔北广场吧。大雁塔北广场位于著名的大雁塔脚下,东西宽480米,南北长350米,占地252亩,由近2万平方米的音乐喷泉广场和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旅游商贸等设施组成。这里的音乐喷泉是亚洲最大的喷泉广场,每天中午12:30都会准时开放,到时大家可以前来观赏。广场南北高差9米,分成9级,每个踏步为5级,意蕴九五之尊。由北向南逐步拾级,形成对大雁塔的膜拜,将古都风韵与现代风采的完美结合。20xx年12月31日建成开放,它是全中国唯一的一座唐文化广场,目前已成为西安的城市会客厅和城市名片。大家如果喜欢这里,就可以经常来我们西安的客厅里来坐一坐。
大雁塔景区的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下午我们将去参观大唐芙蓉园和曲江海洋馆等景点.大唐芙蓉园是在唐代芙蓉园遗址上修建的,完全仿照了唐代皇家园林的建筑形式,于20xx年建成并对游人开放,占地面积1000亩,总投资13亿元人民币。内有紫云楼、凤鸣九天歌剧院、陆羽茶社、仕女馆等等许多的仿唐建筑群,拥有全球最大的水幕电影,是我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大唐文化与风貌的主题公园,被誉为盛唐主题天下第一园。
曲江海洋馆,是西部最大的海洋馆,占地90亩,总投资3.5亿元人民币。主要由海豚表演馆、海洋科普馆、热带雨林馆、海底隧道和水下大观园等部分组成。
在曲江旅游区,我们还可以参观到传说中薛平贵与王宝川爱情故事的发生地寒窑以及以平民身份埋葬的秦二世胡亥墓。
好,现在大家自由参观,一个小时后我们在这里集合,谢谢大家!
关于大雁塔的导游词
各位游客:
到西安游览时,您一定想去看看大雁塔二这座唐代古塔是古城西安的独特标志,古人曾留下驱山晚照光明显,雁塔晨钟在城南的诗句。作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耸立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市中心约4公里,是我国的佛教名塔之一。
大雁塔前身是著名的慈恩寺。慈恩寺初名无漏寺,到了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追念死去的母亲长孙皇后的恩德,下令在长安晋昌坊建造寺院,敕赐慈恩。它北面正对大明宫含元殿,占地26570平方米,周边风景优美,为唐都长安最宏伟、最壮观之佛教寺院。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慈恩寺和大雁塔游览一番。
各位游客,慈恩寺是皇家主持建造的寺院,具有其他寺院望尘莫及的显赫地位和宏大规模。这座寺院当年由13座庭院组成,面积达34O亩,是现在寺院面积的7倍。其建筑富丽堂皇,装饰华丽富贵。慈恩寺现有面积32314平方米,约合48.5亩。
我们先来看寺院山门前这对威武的石狮子。说来也怪,一般外域传入我国的东西,总是先传入实物,而后才有根据实物创作的艺术品。而狮子落户我国,却例外地先传人狮子石刻艺术品,而后才有真狮子的出现。大家知道狮子是在东汉年间由波斯引入我国的,石狮子则是与佛教同时在两汉之际已自印度传入我国。狮子有护法避邪的作用,佛教认为佛为人中狮子,所以佛台前常刻有狮子,称护法狮子。慈恩寺大门口,有4尊石狮对称地雄踞左右,里边靠近大门的两尊,不清楚雕造于何年何时。东侧是雄狮,在戏弄脚下绣球。西侧是雌狮,脚边有一对小狮,称为母子狮。看来这些狮子也按照人们的习惯,以男左女右的序列摆放了。靠外边的两尊狮子,东侧一尊是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雕造,西侧一尊是民国19年(公元1930年)雕造。这两对石狮高度在1.7米以上,每尊重量至少也在250公斤以上。奇怪的是这两尊八面威风石制实心的庞然大物,即使用手轻轻地拍打,也会发出似铜非钢的金属声,清脆悦耳,十分动听。各位游客,您能猜出这是什么原因吗?
走进寺院是两座小楼,东边是钟楼,里边悬挂有明代嘉靖年间铸造的一口铁钟,重15吨。西边是鼓楼,楼里存有一面大鼓。长久以来,人们都把雁塔晨钟?作为关中八景之一,广为流传。但以往人们都以为雁塔晨钟是指西安小雁塔的钟,其实此景指的是大雁塔,因为大雁塔这口钟重3万斤,是在大慈恩寺内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十月铸造的,比小雁塔那口钟搬入寺内的时间早100多年,上面还铸有雁塔晨钟铭文。
众所周知,一般寺庙都有大雄宝殿,慈恩寺也一样。它的大雄宝殿位于寺院中心高台上,初建于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至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曾予大修。大殿上面三座塑像是释迎牟尼三身像。中间的叫法身像,西边的叫报身像,东边的叫应身像。释迎牟尼为佛教始祖,原是古印度迎毗罗卫国的王子,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孔子同时代。三身佛东侧立有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迎叶;西侧立有其堂弟阿难,他待从释迦牟尼25年,也是十大弟子之一。两侧是十八罗汉和玄奘塑像。
大雄宝殿后是藏经楼,存有《藏文大藏经》等重要经典。楼下是讲堂,为佛教徒讲经说法之处,供奉阿弥陀佛铜像一尊,高1米多。殿内珍藏玄奘亲手供奉的佛座一件,还有唐代青响石四大天王像座一块。此石为蓝田玉山所产青石,敲之锵锵有声,清脆悦耳。
各位游客,我们走出藏经楼,就能看到壮观雄伟的大雁塔。看到这座唐代建筑,你们一定会又感叹又好奇吧?首先一个问题就是此塔为何要以大雁命名呢?
按照印度佛教传说,当初佛教有大乘与小乘两派,小乘佛教不忌荤腥。有一天,正是菩萨布施日,一座小乘寺院的和尚却买不到肉下饭。这时天空中一群大雁飞过,一个和尚望着雁群自言自语:今日增房无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萨一定不会忘记这是什么日子。话音未落,领头的大雁便折翅坠地。于是全寺和尚大惊失色,认为这定是菩萨显灵。他们就在大雁坠地处建造石塔,并戒绝荤腥,改信大乘佛教。因此,佛塔又称大雁塔。
到了大雁塔,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名僧玄奘,他是慈恩寺内的第一任住持方丈。相传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著名高僧玄奘大师为安置他从西域带回来的经书、佛像、舍利,奏请高宗允许,在慈恩寺西院,敕建了大雁塔。当年三月动工,玄奘亲自监造,一年建成。
各位游客,大家一定看过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及据此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那么《西游记》里的唐僧是否就是唐代这位著名和尚玄奘呢?玄奘法师俗姓陈,13岁在洛阳出家为增,勤奋好学,在国内各地访师问学后,决意到佛教发源地印度去探索佛教的精蕴。玄奘于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穿越上天飞鸟、下无走兽的戈壁沙漠,西行直至天竺,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学成后返回长安,历时17年,行程5万公里,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回佛经657部,并在印度获得极高地位,备受尊崇。回国后,在唐皇室的支持下,他集中各地博学高僧,组成规模空前的佛经译物场,并亲自任译主。翻译的佛经无论从质量或数量上都远远超过前人,开创了我国翻译史上的新时期,共译著佛经75部1335卷,撰写了《大唐西域记》,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应该说《西游记》是以唐代玄类西出取经为背景而写成的,但故事里的唐僧不全指玄奘,而是一个经过艺术化的文学作品里的人物。
各位游客,大雁塔在建时高60米,5层,砖表土心,光盘梯。后塔心砖缝草木丛生,渐趋颓废。经武则天长安年间、唐玄宗天宝年间、后唐长兴年间几次改造,大雁塔比原先长高了4.5米,还加了两层。底层每边长25米,基座为方形,边长45米至48米,每层四面均有券门,塔内装有楼梯。塔底层门楣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尤其是西门楣的释迦牟尼佛说法图,上刻当时废殿建筑的写真图,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是研究后代佛教文化和建筑艺术的珍贵资料。塔南门东西两侧的砖龛内镶嵌有唐太宗李世民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唐高宗李治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两碑都是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为唐代碑刻中的精品,是受国家保护的珍贵书法原刻,是研究古代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完全可以这样说,这座仿木结构的楼阁式方形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和时代风格,是我国佛教建筑中的杰作。
游客们,大雁塔自建成至今,历代名人都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句。杜甫有?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的赞语,岑参有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的名句。诗人气势磅礴的描写与富于哲理的感叹,常常在人们登塔时引起共鸣。
那么,我们今天的参观游览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西安大雁塔导游词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大雁塔南广场。本景区由主景区即大慈恩寺、大雁塔和南北广场、东西两苑组成,占地约500亩。在广场的中央矗立着一尊唐僧玄奘西天取经的高大铜像。只见他气宇轩昂,身披袈裟,手执锡杖,迈着坚定的步伐,好象正奔波在西行取经的路途上。身后就是他开创的慈恩祖庭,是他主持的译经道场大慈恩寺,以及他所修建的大雁塔。
玄奘(602-664年),俗姓陈名祎,河南偃师人,自幼聪慧超群,勤奋好学。13岁被朝廷破格录取,在洛阳净土寺剃度为僧。玄奘先后周游全国十余省,遍访十余位高僧名贤,拜学经典,穷尽各家学说,誉满京师,被誉为释门伟器和佛门千里驹。 在全国各地游学后,他回顾佛教传入中国600年以来、佛经残缺不全,教义分歧,派别纷争的状况。玄奘在对佛经研习中,对佛经的质疑之处多达百余条。他决意到佛教发源地---天竺国,也就是现今的印度,去探求佛教的精蕴,以解众疑,弘扬佛法。公元627年他结伴上表奏请,申请赴印求法,未得到朝廷的批准。其他人纷纷退缩,而他不为所动,矢志不改,并且利用出国之前3年时间,从佛经研究、语言梵文及物质精神等方面作了充分准备。遂违禁出关,即违法偷渡出境,昼伏夜行,只身前往,开始了他西天取经的艰难历程和传奇故事。现在请大家继续参观。
现在我们来到大慈恩寺,寺院的正门称为山门,也叫三门,分别称为空门、无作门、无相门,象征着佛教的三解脱之门。大家看,门上的牌匾是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的大慈恩寺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慈恩寺创建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初名无漏寺。公元648年,唐高宗李治作太子时,为其母以追荐冥福修建寺院,故得名慈恩寺。寺院虽系太子李治为其母追福而建,也表达了其父唐太宗怀念文德皇后的心愿。唐太宗和文德皇后从小结发,情深意长,13岁即嫔于太宗,当时太宗李世民才17岁。太宗即位时,立其为皇后。文德皇后为人贤良正直,顾全大局,严于律已,她为了大唐社稷,力避裙带之嫌,她坚持不愿自己兄弟子侄担任朝廷要职。而对于魏征、房玄龄等忠勇良臣,却全力保谏爱护。皇后的申明大义,正直贤慧,成为大唐贞观盛世的良佐栋梁。在临终遗言时还强调不可厚葬,俭薄送终。如此贤淑开朗,确不愧为一位有胆识、有胸怀的女政治家。对文德皇后的去世,太宗十分悲恸,向近臣表白:朕非不知天命而无益之悲,但入宫不复闻规谏之言,失一良佐,故不能忘怀耳!所以大慈恩寺的创建,实际是唐太宗父子两代为文德皇后祈福之举,也是唐王朝对一代贤后的纪念。
唐代大慈恩寺位于长安城南晋昌坊东半部,约398亩,总共1897间,僧众300,为长安规模宏伟之佛教寺院之一。在慈恩寺建成之初,朝廷特地迎请从印度取经回到长安、正在弘福寺译经的玄奘担任寺院的上座住持,大慈恩寺遂成为当时中国佛教界的最高学府而辉煌一时。唐末以后因战事不断,寺院逐渐荒芜,经历代多次维修,至公元1446年,才奠定了今日寺院规模。
现在寺院的范围东西阔160米左右,南北长318米左右,共计93亩,该寺院主要建筑,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着山门、钟鼓楼、东西配殿、法堂藏经楼,大雁塔及玄奘三藏院。东西两侧分别为方丈院、僧院、寺管院、文管院等。
我们大家走进山门,可以看到钟、鼓二楼对峙,东侧钟楼内悬挂有一口铁铸的雁塔晨钟。该钟铸造于公元l548年,钟上铸有雁塔晨钟4个苍劲的大字,这口雁塔晨钟自造成启用至今天,一直作为大慈恩寺行仪规范,是本寺佛教活动和众僧生活的组成部分。晨钟作为佛教大型法器,是召集众僧进行法事之用。寺院僧人们每天闻钟而起,闻鼓而眠。当拂晓时分,晨钟那洪亮的阵阵钟声划破晨曦朝霞,回绕在西安城南上空,共敲3阵,每阵36响,共鸣108响,表示断除尘世人生108种烦恼,祈祷盛世太平、万民安乐、五谷丰登。
西侧鼓楼悬挂一面大鼓,寺院称为暮鼓,为横置座鼓形式,钟、鼓均为寺院大型法器。东西配殿原为东观音殿,现为客堂,西为地藏殿。
现在我们来到大雄宝殿参观。高台上的大雄宝殿为寺院的中心建筑,大雄宝殿的匾额金光闪闪,系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所书。大殿前香火兴旺,大殿内供奉有佛祖三身佛像,中为法身佛毗卢遮那佛,西为法身佛卢舍那佛,东为应身佛释迦牟尼佛。佛像两侧是佛的弟子,东为迦叶,西为阿难,两旁还有普贤菩萨塑像和文殊菩萨像,均为明代雕塑,分别象征真理和智慧。另外东西两厢排列着包括玄奘在内的18尊罗汉像,此种排列是将佛的16位声闻尊者与其说者庆友、译者玄奘共列为18罗汉,为我国18罗汉较早的排列形式,以后还有其它排列形式。罗汉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指已消除一切烦恼进入涅槃,不再生死轮回,应受天人供养者。罗汉的三义即为:杀界,就是断绝贪、嗔、痴等一切烦恼;应供。应受外人供养;不生,永远进入涅槃,不再进入生死轮回。在大殿供奉的主尊背后塑有立于大海鳌头之上的南海观音菩萨像及众菩萨、龙女、木叉等150身人物,还有善财童子53参求法学道故事,生动有趣,生动展示出南海之中普陀洛伽山观音菩萨说法道场的蓬莱仙境。
在大雄宝殿西侧墙壁上镶嵌着几通雁塔题名记碑,象这样的雁塔题名碑在我景区有几十通。雁塔题名始于唐代,指得是在长安考中的状元和进士,齐集大雁塔题名,以及武举在小雁塔题名的文化活动,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陕西乡试题名碑文就有:名题雁塔天地间第一流人第一等事也。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公元800年考中进士后赋诗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一时成为佳话。人称寒酸孟夫子的孟郊,在46岁才中进士,他赋诗曰: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他登科后春风得意的著名诗句,成为脍炙人口的美谈。
在古都长安雁塔题名活动虽延续一千多年,而进士题名仅仅延续到唐末。因为自唐末以后各朝各代,长安城不再是国都京城,陕甘两省乡试举人仿效唐进士雅举在雁塔进行题名活动。在大慈恩寺院内和大雁塔上,至今尚存的明清两朝乡试举人题名碑有73通。另外在荐福寺小雁塔院内至今也保存有明清武举题名碑17通,也称雁塔题名。因为在大小雁塔仿效唐人题名于塔壁、颇具唐风遗韵,后来逐渐形成为文题大雁塔、武题小雁塔。这些都是研究我国科学制度的历史资料。
大殿北面为两层高的法堂藏经楼,上层藏有玄奘曾翻译的经卷,下为法堂,供奉着一尊阿弥陀佛像,系明代铜铸鎏金佛像。法堂还陈列着玄奘供奉的佛座、玄奘负笈图及窥基、圆测碑拓画像等。圆测市新罗国王孙,由年出家来到中国后,从学于玄奘门下;窥基是玄奘嫡传弟子,本是开国元勋尉迟恭的侄子,每当出门有三车厢随,故有三车和尚的绰号。由此可见玄奘在当时的名声与地位。
现在,大家来到大雁塔脚下,大雁塔原称慈恩寺浮图。玄奘法师为了妥善保存从印度取经带回的大量佛经和佛舍利,于公元652年附图表上奏,经朝廷批准,在本寺西院,建造5层佛塔。每层皆存舍利,共一万余粒。玄奘法师亲自参加建塔劳动,搬运砖石,历时两年才建成。
至于雁塔的名称由来,有数种说法。而玄奘自己编撰的《大唐西域记》中所述的佛教故事最为可信。据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佛教在早期分大乘和小乘两宗,大乘戒食肉,小乘不戒。古印度摩揭陀国有一座王舍城,城外帝释山上有一寺院,寺院和尚信奉小乘教,一天,中午将过,众僧饥肠辘辘,午饭尚未着落,甚为埋怨。有一和尚忽见空中群雁飞过,随口出戏言:我等诸僧多日没有吃肉了,若菩萨有灵,应知我们的困境呀!话音刚落,即见头雁退着飞,到了这个僧人前便折断翅膀掉了下来,众僧人大惊,明白是如来设法教育他们,众僧急忙跪拜,并将那只雁葬于院中。上建一塔,取名雁塔,从此归信大乘,不再吃肉。这就是雁塔名称的由来。雁塔一词前加一大字,一是因塔的建筑宏伟壮丽,二是后建的荐福寺塔也随着称为雁塔,为了区别,遂分别称为大雁塔、小雁塔。玄奘在印度求法时,还专程前往参礼了这座有名的雁塔。
玄奘法师亲自组织建造的这座佛塔,因砖表土心,风雨剥蚀,40多年后逐渐毁坏。武则天长安年间(公元701--704年)女皇武则天和王公贵戚施钱重建。遂将大雁塔改建为七层宝塔,人称七级浮图,较前更加庄严雄伟。人们常说得: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概由此而来。
千百年来,大雁塔一直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和标志性建筑。高耸入云的大雁塔,象征着玄奘法师崇高的人格品质和伟大精神。
大雁塔是典型的仿木构楼阁式砖塔,更以唐僧取经故事驰名中外。大雁塔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通高为64.7米,门楣门框上雕刻有唐代线刻画。四门楣分别以流畅生动的阴刻线雕有佛、菩萨、金刚力士画像。特别是西门楣线刻画中,那讲经说法的佛祖,神情端庄慈祥,30尊各路菩萨神态自若、栩栩如生。是今天我们研究唐代建筑、佛教艺术和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
在雄伟的大雁塔底层南门洞两侧嵌置着唐太宗所撰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唐高宗作太子时所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两通二圣丰碑,均由当时的中书令(宰相职)褚遂良所书。像这样两碑碑文和碑额都相对排列,左右对称。镶嵌于佛塔,这是绝无仅有的。碑文下方又雕刻有衣带飘逸,舞姿飞动的舞乐天人,细看序碑乐师所执乐器为管乐,而记碑乐器为弦乐。如此天乐舞姿,犹如佛国仙境。
有人称雁塔圣教序碑为二圣三绝碑。一是二圣御撰太宗李世民撰《序》,太子李治撰《记》之威名,二是玄奘取经赞扬玄奘西天取经宣扬佛法之内容,三是大家书法褚遂良之书法名作,四是立于皇都长安城内佛门大慈恩寺的庄严神圣之地。所以此碑为国宝中之瑰宝,名碑中更享盛名。
现在,大家来到大雁塔的一层。首先请看两侧墙壁上这两通石碑,一是玄奘负笈图,一是玄奘译经图。这两碑的画面是玄奘法师光辉人生的生动写照。
再看塔柱上悬挂的四幅长联,是由唐太宗、唐高宗和玄奘法师的原话编制而成。
第一幅:摘自唐太宗御制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大意是:玄奘法师称得上是佛教的领袖,他冒着朝廷禁令和生命危险,克服种种艰难险阻而单身独骑远征求法,遍访高师,探询和研究佛经,将这些佛教真理广为弘扬,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
第二幅:摘自唐高宗御制大慈恩寺碑,大意是:玄奘法师可称得上是佛教的冠冕人物,在取经路途,风餐露宿,他使佛灯高照,使佛教得以弘扬,他代表着一个时代,他超越了西域的佛图澄、鸠摩罗什、竺道生和慧远这样的高僧,玄奘法师的功绩和精神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第三幅的意思是:奉敕创建大慈恩寺,又奉旨翻译佛经,我真诚地希望佛法慧流弘扬光大,定能够保佑国运长久,圣教得以弘扬,光照中华史册,智慧的情怀天下可鉴,永远映照在弘扬佛法的福田之上。
第四幅的意思是: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修建这一佛塔,以安置从西天带回的佛教三藏经典,雄伟的佛塔愿千佛保佑,同来关注;我们还要树立丰碑,镌刻两位圣上所撰写的珍贵碑文,佛塔圣迹将与天地同在,永远矗立在长安胜地。
现在我们开始向上攀登参观。请大家轻步登塔、注意安全。在各层都有丰富的陈列,分别供奉有明代鎏金佛像、印度佛教高僧赠送的佛祖舍利,陈列有佛足迹碑石,系玄奘晚年刻制供奉的佛足石的复制品,以及玄奘诗词、于右任、齐白石诗词书法作品等。其中第六层悬挂有唐代几位大诗人的诗词书法作品。
公元752年秋天,正值大雁塔创建100周年,诗圣杜甫会同岑参、高适、薛据、储光羲5位大诗人,同登大雁塔,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雁塔诗会。他们凭栏远望,看到古塔巍巍,秋景如画的情景,激发了每个诗人的情怀和诗兴。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兴致勃勃呤唱道: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大家请杜甫赋诗,只见他情怀澎湃,诗句如潮,一开口就语出惊人,气概不凡,他吟唱道: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这些诗作都是难得的千古绝唱。
大家登上了佛塔的最高层,真有一种登临出世界的出神入化的美妙感受,向四面凭栏远眺,古城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让人留连忘返。
游客朋友,现在让我们缓步下塔,注意安全。到后面玄奘三藏院继续参观。
现在,大家来到玄奘三藏院的门口。玄奘三藏院是一组仿唐风格建筑群,由中院大遍觉堂、东院般若堂、西院光明堂三院组成,其面积为3224平方米。
如果要问:西安大慈恩寺的镇寺之宝是什么?那就是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和佛骨舍利,因为玄奘舍利与佛舍利都是极为珍贵的佛教文物。
游客朋友,在玄奘三藏院的大遍觉堂,供奉着玄奘坐像和玄奘大师的一份顶骨舍利。与此同时,玄奘其他灵骨舍利已广布在世界各地,象征着和传播着玄奘精神,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
玄奘三藏院内有近400平米精美的大型壁画,反映了佛界圣景和玄奘的生平故事。从玄奘出生、出家、出国求法开始了他辉煌的一生。
玄奘于公元629年从长安出发,游学西域。经兰州、敦煌、高昌等地,取道吉尔吉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沿着丝绸之路,以惊人的毅力,闯万死之地,克服数不清的艰难险阻,前往佛国印度。漫漫西行取经路上,充满着险恶和无数的艰难险阻。但在玄奘面前,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没有过不了的通天河。在人迹罕至的沙漠孑然孤行。当水囊倾覆,五天四夜滴水未进,几度昏厥于沙丘,在这危险绝境面前,玄奘靠着不至西天,不东归一步的誓言和信念,绝处逢生,脱离险境。
经过整整3年的艰难跋涉和5万余里孤征,玄奘终于到达佛国圣地天竺印度,如愿以偿地就学于著名的那烂陀寺。公元645年,玄奘西行取经归来,携带大量佛舍利、8尊佛像及657部佛经,载誉回国,受到唐太宗朝野及国人的隆重欢迎。抵达长安时,僧俗百万之众倾城出迎,盛况空前。公元648年,大慈恩寺初建落成,玄奘奉受太宗敕请,到大慈恩寺担任首任住持,继续翻经。他先后在长安弘福寺、慈恩寺、西明寺、铜川玉华宫等译场组织翻译历时19年,直到圆寂。
概括玄奘的翻译,有数量多、质量高、内容全和路子新4个显著特点。首先,玄奘无论从质量上或数量上,都远远超过前人。仅玄奘一人就译出1335卷佛经。由于玄奘译本准确可靠,而他所依据的原印度梵本散失很多,因之玄奘译本被视为 准梵本。由此才有了唐代佛教的鼎盛时期,以及许多海外高僧入唐求法的新局面。
我国的翻译从佛经翻译开始,而玄奘开创了我国佛教翻译史上的新译先河。玄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同时又是一位对祖国无限忠贞的伟大爱国者。他还把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老子》等翻译成梵文传入印度,促进了中印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奠定了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有一首诗高度概括了玄奘精神,并寄语今天的留学生和青少年。其诗曰:雁塔曾将贝叶藏,千秋盛誉赞玄奘。不辞艰辛游天竺,取得真经返大唐。留学只缘图利国,求知理应做腾骧。诸君勿被香风醉,莫把他邦当故乡。为继承和弘扬玄奘的爱国主义精神,大雁塔已被选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公元664年,玄奘在铜川玉华寺圆寂,唐高宗得知噩耗后,罢朝三日,失声痛哭说:朕失国宝也,国失栋梁也!玄藏灵柩运回京城,安置在慈恩寺翻经堂,京城道俗哀号动地,奔赴吊唁。在举行玄奘法师葬礼时,送葬者多达百万之众,当晚有3万多人露宿在墓旁,为玄奘守灵。人们对这位舍命求法,呕心沥血译经,生前辉煌一世,死后苇席裹尸的一代高僧表示了崇高的敬仰和悼念。这里已成为永远瞻仰玄奘、纪念玄奘的佛教圣地。
游客朋友们,大雁塔主景区参观就到这里。下来我们到北广场和东苑、西苑去参观。北广场是全亚洲最大的水景喷泉和唐代文化广场,东西两苑有别具特色的陕西民俗文化公园。
djz525.com更多句子大全精选阅读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大家会怎么写平遥古城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关于平遥古城导游词范文,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篇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
前方高耸的砖墙就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的平遥城。距今有2700多年的历史了。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整地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县城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平遥古城的特色就是古城墙。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登上城墙,观赏一下古城墙的建构吧。
我们看到城墙上两边各有一道短墙,叫"女儿墙",为什么叫"女儿墙"呢?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早先城上没有女儿墙,有一次,一个老人被拉来做工,和他相依为命的小孙女也天天随他来到城上,坐在旁边观看。一天,一位累极了的民工昏昏沉沉中竟走到城墙边上,小女孩怕他掉下去,用力向里推他,不料用力过大,民工得救了,小女孩却摔死了。为了纪念她,工匠们在城上修了矮墙,并把它叫做女儿墙。这实在是个感人的故事,但确实说明了女儿墙的保护性功能。大家都注意到了,城墙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向外突出的部分,这叫做墩台。墩台是干什么的呢?它是保卫城墙的。有了墩台,可以从三面组成一个强大的立体射击网,城防力量大大加强。在每个墩台上,还修有一座敌楼,上面有孔,也是为观察和射击用的。平遥古城上共有3000个垛口,72座敌楼,那是象征着圣人孔夫子的三千弟 子七十二贤人。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是自由活动时间,可以拍照,拍照时注意身体不要探到城墙外,注意安全,不要在城墙上刻字。谢谢大家的配合。
【篇二】
亲爱游客朋友们大家好!现在展现我们眼前的,就是期待已久的平遥古城了!
平遥古城地处三晋腹地的平遥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我国仅存的四大古城之一,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正式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此这座小城名声远扬,慕名而来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现在,我先把平遥古城的历史沿革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全县文物遗存甚多,其中最古老的要算婴涧西岸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片,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了。远古时代这里叫“陶”,传说古帝尧封于陶指的就是这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建郡县,在这里建立了平陶县。北魏时,因为太武帝拓跋焘的“焘”和“陶”同音,为避讳皇帝的名字,于是改称平遥,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
据古书记载,西周时期,周宣王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曾派兵北伐,并在这里建立了京陵城。这可算是平遥建城史的开端。从那时算起,平遥古城的历史已有二千八百多年了。朋友们,现在请随我上城墙一览古城的风采吧!
我们现在已经登上了平遥古城墙。平遥城墙始建于二千八百多年的西周宣王时期,早期的城墙是夯(hang)土筑墙。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扩建为今天的砖石城墙,明清两代曾先后修葺过26次,多次的修葺使古城墙变得日益坚固壮观,城墙的周长是6163米,高12米,底宽9至12米,顶宽3至6米,可以并排通行的两俩马车,宽阔而坚实,当我们徜徉在古兵列阵、彩旗昭彰的古城墙上、俯瞰城内鳞次栉比的楼台房舍,坐在西周大尹吉甫点将台上观赏古城,更唤起了几多怀古之幽思。
平遥俯视似龟形,历来有龟城之称。据说是取神龟寿水长存之意素有龟城之称,寓意为金汤永固。城墙本是战争的产物,平逗人却偏偏喜欢给抹上一层浓浓的文化色彩。把象征文化星官的魁星楼修在丁城墙东南角上(指形状独特的魁星楼)。据统计,古城上共有3000个垛口、72废敌楼,那是象征着文圣人孔夫子的三千弟 子七十二贤人。
城门是供人们出入的通道,从军事上讲,又是敌人攻击的通道,是全城的防卫的要害,为了保障城内的安全,便在城门外又修了一道防御墙,由于它状似大翁,形若半圆,所以形象地称之为‘翁城’。平遥古城的城门有六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南门似头,城门和瓮城外门都向南。任龟首自由伸缩,北门似尾,瓮城外门拆而东向,好儡龟尾东甩:东西各二门似龟脚。三座瓮城外门拐向南开,好像神龟正续缓伸腿屈肢向前爬行,下东门瓮城外门不向南拐而向东开,传说是怕神龟爬向别处,所以用一根无形的绳索把左后脚牢车地拴在城东10公里的麓台塔上,把这条腿都拉直了。在南门外左右各有一口井,人们说那就是神龟的一对明亮的眼睛。在市中心,也就是龟心的位置,还修有一座市楼,就是我们看到的那座高踞众屋之上的楼,在市楼楼顶两坡上,还用黄、蓝两色琉璃瓦拼出双喜字相寿字,它充分体现了古城独特的文化氛围,表达了乎迢人民良好的愿望,这可以说是龟城城建构思的画龙点暗之作了。
我们现在就去看其中一座。。平遥的瓮城多为半圆形,它共有里外两道门,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从军事防御的功能上讲,当第一道城门被攻破后,里面还有一道门做防御,此时的敌人正处于欲进不能,欲退不能的混乱之中,守军可以从四面八方来攻击敌人,起到翁中捉鳖,关门打狗的效果,二是从本地气候上讲,可以阻挡风沙,由于山西干燥少雨,多一道门可以阻止风沙直接侵入城内。三是从民风民俗讲是阻止财气流入,邪气进入。大家看,瓮城上有四个出水口,暗喻着一年四季,表达了老百姓向往四季平安的美好愿望。这四个出水口都设在城的里面,而不是外边,印证民间常说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到每隔40至100米就有一个突出墙体外的建筑,叫墩台。从下边看时墩台很似马的面部,所以又叫马面,它是城墙防御体系中很重要的射击敌人,把敌人置于左右和正面三方交叉的射击点上。在每个马面上还建有一个双层小楼,我们称之为敌楼,约3米见方,高有7米左右。它和长城上的烽火台作用是一样的,既可供士兵休息,观察敌情,传达信息;又能储存军粮和兵器。可以说是一种多功能建筑。令人叫绝的是,在平遥城墙上像这样的敌楼有72个,哚口3000个,象征着孔子的3000弟 子和72贤人,这说明建造者在考虑城墙军事防御功能的同时,还兼顾了儒家文化的某些特征,使得这样一座壁垒森严的城池更具有文武之道。正所谓以文辅国,以武卫国而成就圣人之道,或许这就是平遥城墙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吧,把不推崇武道的文宣王、孔子和军事堡垒联系起来,表达厌恶战争、追求和平、追求“仁”治天下的儒家境界。这种文武搭配。阴阳平衡的格局来体现一种亲和温馨的文化气息。
我们再来看一下平遥城内的建筑风采。平遥古城市以汉民族传统的礼制规划建设起来的,城方3里。中国古代城市的布局等级与规模大小自古就有国家制度标准,不可逾越。级的为国都城方九里,州为七里,府为五里,县级城市为三里。平遥古城正是按这样的标准所建造的。大家看,远处高高的古建筑叫市楼,位于南大街。整个古城是以市楼为中心,南大街为中轴,形成了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庙;城隍衙署相对应的格局。城内四通八达,纵横有致,有“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它组成了龟甲上庞大的八卦兽纹。龟与龙、凤、麒麟并称为中国古代四灵,因此,龟城即代表着吉祥如意。我在这儿也祝愿各位万事吉祥如意!现在大家可以在城墙上自由漫步,10分钟后在此集合。
欢迎词,是指客人光临时,主人为表示热烈的欢迎,在座谈会、宴会、酒会等场合发表的热情友好的讲话。欢迎词本意是现场当面向宾客口头表达的,所以口语化是欢迎词文字上的必然要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导游词欢迎词范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各位团友:
从现在开始,车上的各位就是我们的朋友了,你们在四川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或者有什么样的麻烦,可以告诉我们,我们回尽全力帮助大家解决的,同时也希望各位多多配合我们的工作。今天是200x年x月x日,这是一个值得大家记住的日子,因为从这个时候开始,各位就踏上了四川之旅的行程。四川简称蜀,三国时,属国被司马昭灭掉以后,后主刘婵被安置在了魏国的首都洛阳,过着豪华而奢侈的生活,有一天,司马昭问刘婵,还想不想蜀国。刘婵回答到:“此乐间,不思蜀也”。乐不思蜀这句典故后来泛指在新的环境中得到了乐趣,而不想回到就的环境中去了。各位来至xx省,xx省简称x,在四川这x天的时间里,我希望各位能发出“乐不思x”的感叹,当然这并不是贬义,只是希望各位能在四川玩的愉快,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嘛。
有句古话说到了“有鹏自远方来,不亦乐呼”,我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向大家介绍我们即将开始的行程…
我们的车再走10多分钟就要到市区了。下面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又没有人知道中国的“四大城市”呢?这“四大城市”就是北京、上海、广州和我们现在到达的成都。和北京、上海、广州一样,成都的发展也一样凝聚了历史沉淀的势能和当前西部大开发的动力,其经济总量站了全川的30以上,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了xx万元人民币。众所周知,成都是四川的省会,总面积在1000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已经达到了1000多万人,从这个数字上大家可以看出,成都面积不大,但是人口密度是相当高的。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属成都人过的最另类,在北京,时间就是机遇;在上海,时间就是时尚;在广州,时间就是金钱;然而到了成都,时间就是生活。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成都人活的最潇洒,最没有压力感。有人曾经作过这样一个统计,在街上,属成都人步行最慢;早上,属成都人起床最晚;而在成都,茶馆的营业时间又是最长……那么对在座的各位来说,这个中国第四城真的有如此大的魅力吗?
李白来了,他说:“九天开出一成都,千户万户入画图”。像画一般的美丽;杜甫来了,他说:“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是一座花的城市;陆游来了,他说:“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花香四溢,二十里不断。怎么样?这就是答案。
成都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据史料记载,古属国开明王朝是以陴县定都,到了九世时才牵制成都。那么这“成都”一名是怎样来得呢?北宋初年,乐史编撰了一部《太平寰宇记》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解释,按照乐史的说法,成都的得名是根据西周定都的经过,也就是“以周太王从梁山止歧下,一年成邑,二年成集,三年成都,故之名曰成都”。成都一名沿用至今,2000多年都没有变更过,这在中国地名是很少见的。
非常欢迎在座的个位到哈尔滨观光旅游,我是xx旅行社的导游员我的名字是。。。。
为了方便起见大家可以叫我小x.坐在我们车前方的是司机。。师傅。。。师傅有多年的驾驶经验,驾驶技术高超。所以大家在行车过程中可以完全放心。我们都说到了吉林是吉(急)开,到了蒙古是蒙(猛)开,到了上海是沪(胡)开,那到了哈尔滨就是黑白两道都能开。因为在夏天我们的马路是黑色的,到了冬天我们的马路是白色的,所以我们的师傅是黑白两道混得都熟的,大家尽可以放心。那大家在哈尔滨的这几天将由我和。。师傅陪同大家一同渡过。哈尔滨是寒冷的,但哈尔滨人是热情的,大家有什么问题尽管和我说,我会尽我的努力让大家满意。现在我们的车窗外是寒冷的,希望大家把过去的一年中不快乐的事和工作上的压力都抛在窗外,让我们的寒冷把它暂时冰冻起来,随着春天的来临悄悄地融化,流入我们的松花江,那留下的只有开心和一年的好运气。那小。。先在这里预祝大家哈尔滨之行愉快,希望大家带着对哈尔滨市的期待和憧憬而来带着对哈尔滨的满意和流连而归!
天坛,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理了北京天坛公园导游词给大家,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北京天坛公园的导游词范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天坛公园,很荣幸认识大家,更荣幸为大家导游。我代表**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叫郭玉萍,希望我们大家都能成为朋友,在游览期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或是我们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的请大家直接和我们提出来,我们将尽力而为,希望我们大家都能有一次美好的游览经历。今天我们的路线安排是自南向北走,沿着南北轴线依次是圜丘,皇穹宇,祈年殿等。然后由东门出去。
现在我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城区的东南部,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圣地,是世界现存规模的祭天建筑群,建于明朝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与紫禁城(故宫)同时兴建。耗时14年,距今已有580多年历史。其占地273公顷,比故宫大3.7倍,略小于颐和园。天坛是通称,它实际有两个坛组成,南为圜丘坛,北为祈谷坛。历代封建皇帝对祭天活动都极为重视,每年要两次亲临天坛祭天。第一次是在农历正月十五日,至祈年殿举行祈谷礼,第二次是在冬至,至圜丘坛禀告五谷业已丰收,感谢天帝的保佑之恩。
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扇门是北天门,沿着这里进去就是的圜丘坛了。
此刻在我们眼前的是圜丘坛,俗称祭天台,它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是一座四周由白石雕栏围护的三层石造圆台,通高五米,明、清两代,每年冬至日皇帝亲临的祭天礼仪,就在此坛举行。圜丘坛在建筑形式上,有着许多神奇有趣的说法。各项建筑材料的数学计算均极其精确,其中包含"九"的含义与运用深为中外广大游人所赞叹与称奇。
圜丘坛共分三层,每层四面各有台阶九级。各层铺设的扇面形石板,是九或九的倍数。最上层的中心是一块圆形大理石(称作天心石或太极石),是游人最感兴趣的又一奇妙之处。从中心石向外,第一环为9块,第二环18块,到第九环81块;中层从第十环的90块至十八环的162块;下层从十九环的171块至二十七环的243块,三层共378个"九",为3402块。同时,上层直径为9丈(取一九),中层直径为十五丈(取三五),下层直径为21丈(取三七),合起来45丈,不但是九的倍数,而且还有"九五"之尊的含义。为什么要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设计建造祭坛呢?原因是:一、据神话传说,皇天上帝是住在九重天里,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象征九重天,以表示天体的至高与至大。二、在我国古代把单数(奇数)看作阳数,而将双数(偶数)视为阴数。天为阳、地为阴。天坛是用来祭天的,只能用阳数进行建筑。而"九"又被视为"极阳数",这是最吉祥的数字。现在我们再到这上面来看看这块天
心石,当你站在圆心石上轻声说话时,自己听起来声音很宏大,有共鸣性回音之感。但站在第二、三环以外的人,则无此种感觉。为什么呢?相信大家懂得这是一种声学现象:由于坛面十分光洁平滑,声波传到周围等距离的石栏围板后,能够迅速地被反射回来。说话者根本无法分清它的原音和回音,所以站在圆心石的人听起来,其共鸣性回音就格外响亮。封建统治者则把这种声学现象说成是"上天垂象",是天下万民对于朝廷的无限归心与一致响应。大家不妨站到上面去亲身体验一下。
好,现在我们继续往前走,这座殿宇就是皇穹宇,它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殿高19.5米,底部直径15.6米。砖木结构,整个殿宇用八根檐柱支撑,顶无横梁,由众多斗拱层层上叠,天花板层层收缩,组成美丽的穹窿圆顶式的藻井。殿内正中的石台宝座,是放置皇天上帝神牌的地方;宝座前左右的石台,是放置皇帝历代祖先牌位之处。殿外的东西配殿,为供奉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诸神牌位之所。进到这里后不知道大家有没注意我们周围的这圈围墙?这就是颇负盛名的回音壁。围墙周长193.2米,直径61.5米,墙高3.72米,厚0.9米。它的奇特之处并不是在它的外观上,而是在于同刚才的天心石相似的声学现象。如果两个人分别站在院内东西配殿后的墙下,均面部朝北对墙低声说话,可像打电话一
样互相对话,极其奇妙有趣,这就是回音壁得名的由来。大家有兴趣的就去试试吧。
我们现在从皇穹宇的西面出来,在这里有一株古柏,名为九龙柏,是国家的古树之一,树干扭结纠屈,宛如九条盘旋而上的蟠龙,故此得名。大家看上面挂着的红色的标志牌,这种标牌的颜色其实也是有讲究的,标志红牌表示一级古树,标志绿牌表示二级古树(100以上国内外稀有的或是具有历史意义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据传这棵古柏生长于建坛之前,已有近千年历史,所以挂红牌来展现它的价值。
我们现在脚下的路叫做丹陛桥,这明明是一条笔直坦荡的大道,为何又称"桥"呢?因为在道路下辟有一个券洞,与上面的大道正好形成立体交叉,故称为桥。这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石砌台基大道。丹陛桥为天坛内坛的主轴线,起着连接南端圜丘坛和北端祈谷坛两组建筑物的重要作用。桥面中心线的石板道叫"神道",神道左右两侧的条石道,分别叫"御道"和"王道"。天帝神灵走"神道",皇帝走御道,王公大臣走王道。沿着丹陛桥继续向北走,现在在我们左边的是具服台,它位设于丹陛桥北段东侧,为一座凸字形平台。这是皇帝前往祈年殿行祀谷礼时,更换冕服(祭服)的地方。
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祈年殿和祈谷坛,这里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的圣地。祈年殿采用上屋下坛的构造形式,三重
檐逐层向上收束,作伞状,祈年殿俗称无梁殿,整座建筑不用大梁长檩及铁钉,完全依靠二十八根擎天柱及众多的枋、木兑、桷、闩支撑和榫接起来。该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呈长方形。明嘉靖九年(1530),改成三重檐圆殿,并自上而下依次覆盖青、黄、绿的三色瓦,改名大享殿。清乾隆十七年(175年)改为今名,同时一律改为覆盖深蓝色琉璃瓦,以象征蓝天。光绪十五年(1889),该殿毁于雷火,次年又按原样重建。陈列于殿前的青铜大鼎炉,均是几百年前的文物。殿内柱子的数目,据说是按天象设立的。里层的四根鎏金通天柱,叫"龙井柱",柱高18.5米,底部直径1.2米,两人也难合抱,象征春夏秋冬四季。中层的12根朱红金柱,象征一年12个月。外层的12根檐柱,象征一天的12个时辰。中层12根金柱和外层12根檐柱相加为24根,象征一年中的24个节气。金柱、檐柱和龙井柱相加为28根,象征周天28星宿。再加大殿宝顶藻井周围的8根童柱,共计36根,象征36天罡。宝顶中心的雷公柱,则象征着天帝的"一统天下"。
下面我们看到的是皇乾殿,原是平时放置皇天上帝牌位和皇帝祖先牌位的地方,又有祈谷坛寝宫之称。后来,祭祀仪式中所使用的旌旗、仪仗、乐器等物亦存放于此。内藏不少祭祀文物,现按原样陈列,并塑有清代皇帝的祭天蜡像,常年供游人观览。
现在在我们左手边的是七星石位于长廊东南侧的旷地中,共有七大一小石块。但为何称作"七星石"呢?据传说,明永乐帝迁都北京时,想修建一座祭天地的坛庙建筑,但难找到合适的地方。这时,有一晚他梦见天上北斗七星落地于此,谓之天遂人意,为其解了不决之难,从而降旨于此地建造祭坛。据资料记载,七星石为明代嘉靖九年,经人工雕凿后而置于此处的。嘉靖皇帝十分迷信道教,道士对他说,祈年殿东南方太为空旷,这对他的皇位、寿命不利。于是便设七星石在此,以镇 压风水。在七星石东北隅还有一块小石头,据说这是清朝统治者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功德而增置的。其设于七星石的东北方向,用以表示不忘本源之意。
这里是天坛的东门,关于天坛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我为大家在这次游览给予的配合表示感谢,谢谢大家,若是在游览中我有什么做得不够的请大家见谅。希望大家接下来旅途愉快,再见。
【篇二】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天坛公园,很荣幸认识大家,更荣幸为大家导游。我代表**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叫郭玉萍,希望我们大家都能成为朋友,在游览期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或是我们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的请大家直接和我们提出来,我们将尽力而为,希望我们大家都能有一次美好的游览经历。今天我们的路线安排是自南向北走,沿着南北轴线依次是圜丘,皇穹宇,祈年殿等。然后由东门出去。
现在我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城区的东南部,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圣地,是世界现存规模的祭天建筑群,建于明朝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与紫禁城(故宫)同时兴建。耗时XX年,距今已有580多年历史。其占地273公顷,比故宫大3.7倍,略小于颐和园。天坛是通称,它实际有两个坛组成,南为圜丘坛,北为祈谷坛。历代封建皇帝对祭天活动都极为重视,每年要两次亲临天坛祭天。第一次是在农历正月十五日,至祈年殿举行祈谷礼,第二次是在冬至,至圜丘坛禀告五谷业已丰收,感谢天帝的保佑之恩。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扇门是北天门,沿着这里进去就是着名的圜丘坛了。
此刻在我们眼前的是圜丘坛,俗称祭天台,它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是一座四周由白石雕栏围护的三层石造圆台,通高五米,明、清两代,每年冬至日皇帝亲临的祭天礼仪,就在此坛举行。圜丘坛在建筑形式上,有着许多神奇有趣的说法。各项建筑材料的数学计算均极其精确,其中包含"九"的含义与运用深为中外广大游人所赞叹与称奇。
圜丘坛共分三层,每层四面各有台阶九级。各层铺设的扇面形石板,是九或九的倍数。最上层的中心是一块圆形大理石(称作天心石或太极石),是游人最感兴趣的又一奇妙之处。从中心石向外,第一环为9块,第二环18块,到第九环81块;中层从第十环的90块至十八环的162块;下层从十九环的171块至二十七环的243块,三层共378个"九",为3402块。同时,上层直径为9丈(取一九),中层直径为十五丈(取三五),下层直径为21丈(取三七),合起来45丈,不但是九的倍数,而且还有"xx"之尊的含义。为什么要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设计建造祭坛呢?原因是:一、据神话传说,皇天上帝是住在九重天里,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象征九重天,以表示天体的至高与至大。二、在我国古代把单数(奇数)看作阳数,而将双数(偶数)视为阴数。天为阳、地为阴。天坛是用来祭天的,只能用阳数进行建筑。而"九"又被视为"极阳数",这是最吉祥的数字。现在我们再到这上面来看看这块天心石,当你站在圆心石上轻声说话时,自己听起来声音很宏大,有共鸣性回音之感。但站在第二、三环以外的人,则无此种感觉。为什么呢?相信大家懂得这是一种声学现象:由于坛面十分光洁平滑,声波传到周围等距离的石栏围板后,能够迅速地被反射回来。说话者根本无法分清它的原音和回音,所以站在圆心石的人听起来,其共鸣性回音就格外响亮。封建统治者则把这种声学现象说成是"上天垂象",是天下万民对于朝廷的无限归心与一致响应。大家不妨站到上面去亲身体验一下。
好,现在我们继续往前走,这座殿宇就是皇穹宇,它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殿高19.5米,底部直径15.6米。砖木结构,整个殿宇用八根檐柱支撑,顶无横梁,由众多斗拱层层上叠,天花板层层收缩,组成美丽的穹窿圆顶式的藻井。殿内正中的石台宝座,是放置皇天上帝神牌的地方;宝座前左右的石台,是放置皇帝历代祖先牌位之处。殿外的东西配殿,为供奉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诸神牌位之所。进到这里后不知道大家有没注意我们周围的这圈围墙?这就是颇负盛名的回音壁。围墙周长193.2米,直径61.5米,墙高3.72米,厚0.9米。它的奇特之处并不是在它的外观上,而是在于同刚才的天心石相似的声学现象。如果两个人分别站在院内东西配殿后的墙下,均面部朝北对墙低声说话,可像打电话一样互相对话,极其奇妙有趣,这就是回音壁得名的由来。大家有兴趣的就去试试吧。
我们现在从皇穹宇的西面出来,在这里有一株古柏,名为九龙柏,是国家着名的古树之一,树干扭结纠屈,宛如九条盘旋而上的蟠龙,故此得名。大家看上面挂着的红色的标志牌,这种标牌的颜色其实也是有讲究的,标志红牌表示一级古树,标志绿牌表示二级古树(100以上国内外稀有的或是具有历史意义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据传这棵古柏生长于建坛之前,已有近千年历史,所以挂红牌来展现它的价值。
我们现在脚下的路叫做丹陛桥,这明明是一条笔直坦荡的大道,为何又称"桥"呢?因为在道路下辟有一个券洞,与上面的大道正好形成立体交叉,故称为桥。这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石砌台基大道。丹陛桥为天坛内坛的主轴线,起着连接南端圜丘坛和北端祈谷坛两组建筑物的重要作用。桥面中心线的石板道叫"神道",神道左右两侧的条石道,分别叫"御道"和"王道"。天帝神灵走"神道",皇帝走御道,王公大臣走王道。沿着丹陛桥继续向北走,现在在我们左边的是具服台,它位设于丹陛桥北段东侧,为一座凸字形平台。这是皇帝前往祈年殿行祀谷礼时,更换冕服(祭服)的地方。
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祈年殿和祈谷坛,这里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的圣地。祈年殿采用上屋下坛的构造形式,三重檐逐层向上收束,作伞状,祈年殿俗称无梁殿,整座建筑不用大梁长檩及铁钉,完全依靠二十八根擎天柱及众多的枋、木兑、桷、闩支撑和榫接起来。该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呈长方形。明嘉靖九年(1530),改成三重檐圆殿,并自上而下依次覆盖青、黄、绿的三色瓦,改名大享殿。清乾隆十七年(175年)改为今名,同时一律改为覆盖深蓝色琉璃瓦,以象征蓝天。光绪十五年(1889),该殿毁于雷火,次年又按原样重建。陈列于殿前的青铜大鼎炉,均是几百年前的文物。殿内柱子的数目,据说是按天象设立的。里层的四根鎏金通天柱,叫"龙井柱",柱高18.5米,底部直径1.2米,两人也难合抱,象征春夏秋冬四季。中层的12根朱红金柱,象征一年12个月。外层的12根檐柱,象征一天的12个时辰。中层12根金柱和外层12根檐柱相加为24根,象征一年中的24个节气。金柱、檐柱和龙井柱相加为28根,象征周天28星宿。再加大殿宝顶藻井周围的8根童柱,共计36根,象征36天罡。宝顶中心的雷公柱,则象征着天帝的"一统天下"。
下面我们看到的是皇乾殿,原是平时放置皇天上帝牌位和皇帝祖先牌位的地方,又有祈谷坛寝宫之称。后来,祭祀仪式中所使用的旌旗、仪仗、乐器等物亦存放于此。内藏不少祭祀文物,现按原样陈列,并塑有清代皇帝的祭天蜡像,常年供游人观览。
现在在我们左手边的是七星石位于长廊东南侧的旷地中,共有七大一小石块。但为何称作"七星石"呢?据传说,明永乐帝迁都北京时,想修建一座祭天地的坛庙建筑,但难找到合适的地方。这时,有一晚他梦见天上北斗七星落地于此,谓之天遂人意,为其解了不决之难,从而降旨于此地建造祭坛。据资料记载,七星石为明代嘉靖九年,经人工雕凿后而置于此处的。嘉靖皇帝十分迷信道教,道士对他说,祈年殿东南方太为空旷,这对他的皇位、寿命不利。于是便设七星石在此,以镇 压风水。在七星石东北隅还有一块小石头,据说这是清朝统治者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功德而增置的。其设于七星石的东北方向,用以表示不忘本源之意。这里是天坛的东门,关于天坛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我为大家在这次游览给予的配合表示感谢,谢谢大家,若是在游览中我有什么做得不够的请大家见谅。希望大家接下来旅途愉快,再见。
“大雁塔导游词范文”中的语句,常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也希望您能挑选自己喜欢的短句,发发朋友圈,保持好心情。更多好内容请阅读描写大雁塔景色的句子,希望的人生美满而幸福!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大家会怎么写平遥古城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关于平遥古城导游词范文,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篇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 前方高耸的砖墙就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的平遥城。距今有2700多年的历史了。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整地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县城基本风貌,堪
欢迎词,是指客人光临时,主人为表示热烈的欢迎,在座谈会、宴会、酒会等场合发表的热情友好的讲话。欢迎词本意是现场当面向宾客口头表达的,所以口语化是欢迎词文字上的必然要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导游词欢迎词范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各位团友: 从现在开始,车上的各位就是我们的朋友了,你们在四川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天坛,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理了北京天坛公园导游词给大家,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北京天坛公园的导游词范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天坛公园,很荣幸认识大家,更荣幸为大家导游。我代表**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叫郭玉萍,希望我们大家都能成为朋友,在游览
欢迎词各位团友,大家好啊! 很高兴见到各位,首先我代表我们公司深圳国旅新境界对大家参加这次的旅游活动表示热烈的欢迎,本人托大家的鸿福,很幸运能够成为大家的导游。在这里要跟大家说声谢谢哦:“谢谢大家”。先自我介绍吧,我呢是青岛***旅行社的经理(停顿一下)派来的导游,我姓黄,单名一个锋字,大家可以直接
大足石刻导游词 大足石刻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参观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徽元年(650年),历经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艺术的代表作品。现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
写我国世界遗产的导游词,首先要确定自己想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这一处世界遗产最有特色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样的风光、景点?这个景点有什么美丽的、动人的传说?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我国世界遗产的导游词范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很荣幸当今天的导游。今天,我带大家去观赏我国鼎鼎有名的长
广州是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综合性门户城市,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也是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广州欢迎词导游词开场白范文,供参考! 【篇一】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乘坐广之旅自由行直通车,今天,非常荣幸能为大
颐和园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宋,今天就有我来带领大家共同游览这个清代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令各位满意,是我们共同度过这一美好的时光。 我们现在即将前往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