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读伤寒论心得精选

栏目: 伤寒论心得

2023-04-29 21:32

感慨对待某一件事感触颇多时,我们通常能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本身就是一件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事情,我们怎样才能写出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呢?

读伤寒论心得 篇1

1 . 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算的少

2 . 有时候会想终究会失去,何必去拥有那么多。

3 . 旧时光亦是生命眷顾与赐予的吻痕。

4 . 能戒烟戒酒就开始戒吧,一切还不晚。

5 . 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6 . 一是为什么要读书?周国平认为,为什么要读书和一个人为什么要活着是分不开的,如果你要把人生的价值体现出来,不愿意虚度这一生,那么读书对于你就非常重要。在读书的过程中,人们出于不同的目的,他分析了人生读书的三种目的。第一种是为了实用的目的,譬如说你的专业你的职业需要你读一些书,这不算是一个有阅读习惯的人。第二种目的是消遣,工作累了,业余的时间翻翻报纸,上上网,或者拿一本书在手里,纯粹是为了放松一下,这也不属于真正的阅读。上述两种阅读方式或为实用,或为消遣,这都没有把阅读变成自身的精神需要,阅读应该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重要的组成形式。在周国平看来,第三种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就是作为精神生活的阅读,通过阅读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里面去,去获取人类所创造所积累的精神财富,在精神上得到愉悦,得到提升,从书籍中汲取精神营养,让自己在精神上成长,在精神上丰满起来,内心变得丰富充实,使人优秀使人幸福使人宁静,这才是真正的爱读书,是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也正是阅读的意义所在。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一个养成了读书习惯的人,和一个不爱读书的人,他们其实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看世界的样子是不一样的。他列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有一次,在海南岛的三亚,那时候还刚刚开发,周国平住在沙滩上的账篷里,无边无际的大海,大海是非常神秘的感觉,内心的感觉非常好,大海本身是最有震撼力的,有多少文人圣哲歌颂过大海。这个时候旁边来了三个人,看样子是做生意的,他们看了一眼就说这里什么都没有,只有一滩水,说完扭头就走了。周国平当时强烈感觉,由此他联想到,受过文学熏陶和没有受过文学熏陶真是不一样的,他们眼里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7 . 二是读什么?一个人所能读的书是很有限的,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书籍如汪洋大海,怎么还能把时间浪费在那些较差的书上呢?所以,读书一定要有选择,读什么书非常重要,书籍会对人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你总去读那些平庸的书,你很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平庸的人。你去读伟大的书,你当然不一定成为伟大的人,但是你心里有了那些伟大的东西,有了目标了,你起码就会有比较高的追求,要去读那些最好的书,那些能够唤醒你灵魂的书,经典就是这样的书。周国平强调,读好书,要多读经典著作,少读一般性的书,平庸的书,少读畅销书。

8 . 付出并不一定有结果,坚持可能会导致失去更多。

9 . 细细想来,有很多灾题和失败,只能算是岁月之歌中的一串不协调的颤音。通过勤奋和拼搏,仍旧能万事大吉出生命乐章的悦耳之音,同样会赢得强烈热闹的喝彩!贫困疾病,以至生命中更多难难的的降临,都是命运迫临你去创造和珍惜重新开始的机会,让你有朝一日苦尽甘来。固然曾经过于灾难,遭受到打击与嘲讽,但在一个锦绣的春天你终极仍是会奏响生命的乐章,唱出自己最美妙的歌!青春仅有一次,生命仅此一回,让我们专心用真情歌唱这锦绣而又贵重的生命之音吧!

10 . 有理想的地方,地狱都是天堂

读伤寒论心得 篇2

1 . 人生里有太多时候,是形势毁了一段爱情。

2 . 命运,在轮回真理挣脱锈迹斑斑的枷锁,也许期望的引力太大,太多人无法摆脱命中注定的轨迹。

3 . 有谁不向往富有,有谁不憧憬未来,有谁肯让理想之舟半途搁浅,又有谁情愿让爱情之花在荒丘凋谢……是的,在的旅途中,时而会有一些枯叶凋零,乘风远航的糊口也会有桅杆折断的一瞬。糊口的脚步无论是沉重,仍是轻巧,我们从中不仅能品尝失败的痛苦与迷惘,同时,也享受着收成与快乐。只要我们总结跌倒的原因,把孕育的勇气树起,离别迷惘的昨天,拥抱夸姣的今天,微笑面临明天,无论是从灿烂成功中走出,仍是在失败中奋起,漫漫远方路,才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4 . 在《阅读与人生》里,周国平老师主要阐明了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这三个问题。

5 . 也许你在困顿潦倒的时候又摔了一跤,也许你在春风得意的时候又获得了意外的成功,其实这些都没有什么。在人生这条曲曲折折的道路上,只要你坦然面对一切,你会发现:晴空万里的生活与阴雨连绵的生活都是一种风景!

6 . 有人把自己当作人生的主角,便感觉自己神圣的存在,努力去演出;有人把自己当作人生的配角,总认为自己微乎其微,殊不知缺少了自己的故事就会单调乏味;也有人把自己当作人生的观众,在别人的故事里旅行,而不知道挖掘自己的能量;但强者会把自己当作生活的编导,人生态势由自己操控,故事情节由自己安排,演绎出灿烂的人生。

7 . 得不到的东西最好,够不着的果子最甜

8 . 世界有幸福者就会有悲伤者。

9 . 刚开始简简单单没关系,到后面平平淡淡有问题。

10 . 生活就是这样有苦有累,就看我们怎样去面对它…

读伤寒论心得 篇3

自仲景之《伤寒论》的出现,后世医家多对此有所发挥,或依原文而解,或有所补益,但于临床较为实用,讲得很是朴实的,我多遵刘渡舟、陈瑞春,二老多以临床为出发点,无累赘之言,指导我们后学有很深的实际意义。笔者近日再读《伤寒论》时,突有所感悟,现笔录于此,分享与同仁。

笔者近日坐门诊,接触的上感病人较多,这个疾病本身不是重病,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普通感冒,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d痊愈。但若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能会引动很多旧病复发,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加重原有心脏疾病,比如导致心衰、心律失常等等。忽然想起,早在1800多年前的《伤寒论》中,仲景仙师就对此有详细的论述,我们一起来看《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可知,中医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程时间有精确的论述,但此处之病也不是单指感冒而言,学者应灵活看待。

再如《伤寒论》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主之。18条: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佳。这两条论述了太阳中风兼肺失宣降的证治。以方测证,临床应有太阳中风的临床表现,即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象浮缓等证,再兼有喘息等症状的病症,治疗选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加厚朴、杏仁降气平喘,消痰导滞,表里同治,标本兼顾,为解表宣肺,化痰定喘的有效方剂。我理解,此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感冒,引动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而表现的症候,或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临床表现为此证型者,均可用之。如《伤寒论方医案选编》记载治疗外感引动宿喘案例,刘某,男,42岁,素有痰喘之疾,发作较频。春日伤风,时发热,自汗出,微恶寒,头痛,且引动咳喘,发作甚于前,胸闷而胀,气喘倚息,痰白稠量多,咳喘之时则汗出更甚。不思食。舌苔白腻脉浮缓,关滑有力。此风邪伤表引动痰喘复发,外风挟痰浊壅滞胸腕,肺胃气逆不降所致。方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处方为:桂枝6白芍6炙甘草4.5生姜2片厚朴9杏仁9麻黄1.5贝母9苏子9炒枳壳9。连用3剂后,表证去,自汗止,痰喘亦平。再看《蒲辅周医案》中,蒲老用本方治疗重症腺病毒肺炎1例,患者为一3个月大的男婴,因发热4天,咳嗽气促抽风2次住院治疗,经用西药以及大剂麻杏石甘汤治疗无效,当时体温在40℃,无汗,面色青黄,咳而喘满,膈动足凉,口周围色青,唇淡,脉浮滑,舌淡、苔灰白,指纹青,直透气关以上。蒲老认为是辛凉苦寒撤热不退,是营卫不调,寒邪闭肺所致,遂用桂枝五分白芍六分炙甘草五分生姜二片大枣二枚厚朴五分杏仁十粒僵蚕一钱前胡五分一剂得微汗,体温渐退,热降喘平,营卫得和,后再以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而愈。细读蒲老这则医案,有如肺炎并发心衰,忽又忆及读毛以林老师的《步入中医之门》讲到刘新祥教授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心衰的案例,并重点地说到汗与不汗的重要性。可知,本方不仅用于治疗外感引动宿喘,还可用于治疗喘息胸满,不能平卧的心衰疾患。

原文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本条论述了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的证治。用小青龙汤辛温解表,温化水饮,方中麻黄发汗平喘利水,配桂枝增强通阳宣肺之功,芍药与桂枝相配,调和营卫,干姜、细辛散寒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且使干姜、细辛不至升散太过,半夏降逆化饮,炙甘草和中兼调和诸药,诸要合用,共凑辛温解表,温化水饮之功。现代医家对于此方的临床运用较为广泛,其适应范围是:⑴治表有寒邪,内有水饮,发热干呕而有咳喘者。⑵溢饮,心下有水气,咳嗽喘息,遇寒必发,吐痰沫,不能卧,喉中涩。⑶支饮,发热干呕,吐涎沫,咳逆依息不能卧。总之,寒饮咳喘,不论有无表证,均可用之。本方对现代医学的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只要辩证准确,多有很好的疗效。《伤寒论方医案选编》中有案例为证,李某,男,44岁,自幼患过哮喘,天冷遇水劳动则喘更甚。1964年8月12日因重感冒而复发哮喘,咳嗽连声,咽中漉漉,多吐白沫,伏坐不得卧,吐痰不松,食欲减退,大便结,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浮紧。或衰木盛,水寒金冷,津液不得蒸发,则留而为饮,上迫于肺,肺络受阻,气机被遏,遂致咳喘,治宜温中蠲饮,宣肺纳肾。处方为:麻黄4.5肉桂0.9沉香1.5白芍6细辛2.1干姜3五味子3半夏6炙甘草6蒌仁15莱菔子12服后喘定咳轻,咯痰大减,亦能卧睡。再以温化饮邪肃降肺气,连服六剂而瘳。刘老常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喘,常屡建奇功,并总结出小青龙汤的运用的六个要点,大家可参考《刘渡舟验案精选》。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与小青龙汤皆为表证兼喘的方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为表虚兼喘,临床以有汗而无水饮内停的咳喘病症,而小青龙汤为表实兼喘,为无汗而有水饮内停的咳喘病症。

读伤寒论心得 篇4

1 . 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之中,顺也好,逆也好,一个人应该有一个能永远让自己获得动力和幸福的源头,有一个支撑自己整个生活和全部灵魂的支点,这个支点能使你从中获得生活的勇气和动力,能让你透过生活的平淡甚至痛苦,看到生活的美好。找准这个支点,便足以让你在困惑中,或从艰辛困苦中品味出生活的意义。

2 . 大多数人想改变这个世界,但却极少有人想改造自己。

3 . 在这个世界上,自己就是任何的根本:你做错了什么事情,首先不是乞求别人的原谅,而是应该让自己明白自己错在什么地方,从警醒自己不能再次犯这类错误,人是不完美的,每个人都有错误的时候,错误是人完善和修饰自己所必须经过的。人犯错误是可以原谅的,可如果在某个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犯这类错误,那么你就要好好思考,自己有没有在上一次错误中反省过来。

4 . 过分坚信就变得可笑,过多执着让人觉得执迷不悟

5 . 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6 . 做婚姻的忠实使者,时刻准备步入婚姻殿堂,好好准备做一个好丈夫好妻子好母亲。

7 . 生命无法用来证明爱情,就像我们无法证明自己可以不再相信爱情。在这个城市里,诚如劳力士是物质的奢侈品,爱情则是精神上的奢侈品。可是生命脆弱无比,根本没办法承受那么多的奢侈。

8 . 如果你为着错过夕阳而哭泣,那么你就要错群星了

9 . 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到

10 . 所有的事情到最后都会好起来的,如果不够好,说明还没到最后。

读伤寒论心得 篇5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大三的时候开始学习经典,更是深有体会。而今有机会在毕业前再次选修经典,这对未来工作将会有莫大的帮助。在繁忙的找工作中,我依然会抽空学习经典,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

一、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探索其精微大义,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伤寒论》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条文失真,文法多样,文字古奥,论理广深,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她学透她,依靠后世注家,以注家作为向导,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然而,历代注家很多,且观点不一,如何选择,很是让初学者头痛。有幸在书店买了一本郝万山伤寒论讲稿,里面释义博采众家,实在让我受益匪浅。而胡希恕老师更是为后代工人为伤寒论注解的第一人,胡老师释义让人叹为观止。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二、我对六经的认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的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故我对六经之认识有一读之必要,打的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出发,依据病者盛衰强弱、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而治宜和解。

总之,《伤寒论》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其中的奥妙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

读伤寒论心得 篇6

1 . 人生如果像一道菜,那么生活就是炒菜的锅炉,而人就是炒菜的人,人不可能从一出生就成熟,需要生活的磨砺,才会懂得种种酸甜苦辣,才会从生活中汲取经验从而收获精神物质的双重财富,这财富是他人所无法窃取的;就好比你不可能一开始就会炒菜,而菜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是熟的,需要在锅炉中不断翻炒,在不断翻炒的过程中,你还需要添加调料,而且或许有时候不是一定会取得成功,而是需要在失败中汲取经验,失败给你的永远不是打击,而是经验。在反复总结以后,我相信一道秀色可餐的美食会是你的杰作!

2 . 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3 .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 . 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5 . 坚决不做小三,小三时髦,但通常下场悲惨。

6 . 失恋平常心,你要是还大哭大闹,酗酒闹事,那真得很可悲。

7 . 乐观是失意后的坦然,乐观是清淡中的自信,乐观是困难后的不屈,乐观是困苦艰难中的从容。谁拥有乐观,谁就拥有了透视的眼睛。谁拥有乐观,谁就拥有了气力。谁拥有乐观,谁就拥有了但愿的渡船,谁拥有乐观,谁就拥有艰难中敢于拼搏的精神,只要活着就有气力建造自己灿烂的明天。

8 . 诱惑是爱神撒向人间的甘霖,让世界充满爱。

9 . 感悟诱惑,感悟人生。

10 . 因为友情的诱惑,我们人生观的事业有了同道之人;在经历风雨时有一只手支持着你,友谊天长地久。

读伤寒论心得 篇7

千百年来学医者必读张仲景《伤寒论》,原因在于它是开创中医辨证论治方法的经典著作,虽系古代文献,但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仲景之方,配伍精,药味少,疗效佳,内涵深远,思维多向,是中医临床疗效的基石与核心。笔者认为,学习《伤寒论》不仅要背诵其重点条文,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张仲景对疾病的辨证论治方法和组方用药特点,包括思维方式、识证、遣方、用药各环节。下面谈几点本人学习体会。

1、深刻领会六经辨证之精髓

《伤寒论》是中医辨证论治专书,是中医临床各种辨证论治方法的源头。学习《伤寒论》六经辨证,要在掌握各经提纲辨证的基础上,还要掌握其变法,及其合病、并病,注意疾病的动态,注重整体联系,有时还要学会逆向思维,做到知常达变,才能真正领会其精髓。不明之处,应注意旁参诸家之说,如关于伤寒六经的病位之义,《柯氏伤寒论翼笺正六经正义》说:“仲景之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所该者广。虽以脉为经络,而不专在经络立说。凡风寒湿热,内伤外感,自表及里,有寒有热,或虚或实,无乎不包。”石芾南《医源论张仲景伤寒论》对病位更有明确发挥,曰:“表里以六经分,明邪所入之门,经行之径,病之所由起由传也。上下以三焦分,以有形之痰、食、水饮、渣滓、瘀血,为邪所搏结,病之所由成也。”

关于疾病的传变,国医大师何任教授曾总结《伤寒论》中涉及传经问题较明显的条文如下:①“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条);②“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250条);③“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266条);④“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41条);⑤“太阳病……如其不下者,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246条);⑥“……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99条);⑦“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279条) 本人体会,以上仲景所述伤寒之传与不传,主要与正气之强弱、病邪之重轻及是否药误有关。

2、要纵横比较,融会贯通

(1)注意前后联系总结比较

如少阴三急下证与阳明病三急下证的比较;少阴病篇真武汤证与太阳病篇太阳变证阳虚水泛的真武汤证前后比较;少阴热化阴虚水热互结的猪苓汤证与阳明病篇阳明津伤水热互结的猪苓汤证前后比较;比较吴茱萸汤用于阳明病“食谷欲呕”(243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309条)、厥阴病“干呕,吐涎沫,头痛”(378条)。

(2)归纳比较相似或相关病证

仲景对疾病体察入微,注意辨证求因,因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学习中应注意归纳比较相似或相关病证,以便临床准确用药。如发热一症,病机多种,治疗有异:在太阳为卫阳浮盛,与邪交争;在阳明为里热亢盛,蒸腾于外;在少阳为枢机不利,正邪分争;在少阴,或为少阴阳虚复感外邪的麻黄附子细辛汤证,或少阴阴虚热化之热移膀胱证,或为阴寒极盛、虚阳浮越;在厥阴为阳气来复。再如太阳病虚寒之变致脾虚者,虽均须温中补脾,但因其表现不一,病机有间,治亦有异:脾虚饮停,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者,治宜苓桂术甘汤;脾虚气滞,脘腹胀满者,治宜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脾胃虚寒,气血不足,腹中急痛者,治宜小建中汤;表证不解,脾土受损,心中痞满,协热而利者,治宜桂枝人参汤。等等。

(3)归纳一药多方配伍及一方病证多用

要善于总结归纳仲景用药规律,比如某一药物用于多个方中,或几药共同配伍应用的规律分析等。如麻黄配桂枝发汗(麻黄汤),配杏仁平喘(麻杏石甘汤),配石膏解热(大青龙汤),配附子和解兼表散(柴胡桂枝汤)。再如:桂枝与白芍,有19个方使用了这一药对,主要出现在桂枝汤类方中,一般桂芍相伍,功在调和营卫,桂枝为主者偏治表,如桂枝汤、桂枝加厚朴汤等;白芍为主者偏治里,如小建中汤、当归四逆汤等。有学者研究:有40首方使用了桂枝,18首方使用了半夏,13首方使用了麻黄,13首方使用了大黄,11首方使用了茯苓,8首方使用了栀子,8首方使用了生附子,7首方使用了柴胡。结合这些数据及病机症候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索仲景用药加减配伍规律。

至于一方多用,如有人总结小柴胡汤在《伤寒论》中的.应用有6方面:①少阳经腑受邪,枢机不利证(96条,97条,266条,100条,263条,264条,265条);②三阳同病(99条);③少阳兼太阳病(101条);④少阳兼阳明病(229、230条);⑤阳微结(148条);⑥热入血室证(144条,143条,145条)。这样的归纳,可帮助我们全面掌握某些常用重点方剂的临床应用。

(4)比较药物组成相近方剂

比较分析药物组成相近的方剂,往往可发现和理解仲景组方演变的过程。如小建中汤治虚证(102条),桂枝加芍药汤治实证(279条)、桂枝加大黄汤治既非大虚也非大实,三方都是桂枝汤的演变方。再如大柴胡汤和柴胡加芒硝汤比较:二者均治疗少阳病兼阳明里实证,大柴胡汤用于病在少阳,又见“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或“心下痞鞭,呕吐而下利”者,阳明热结较重,即在小柴胡汤方中去人参、甘草,加大黄二两,枳实四枚,芍药三两,一以疏利三焦气机,一以通下阳明热结(103条,165条);柴胡加芒硝汤则用于病势缓、病情轻,而见“日哺所发潮热,已而微利”,燥结热郁者,只于小柴胡汤中加一味芒硝,以和解少阳枢机而润燥软坚通结(104条)。

3、勤于实践,学以致用

《伤寒论》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专著,是对临床经验的高度总结,只有勤于实践,实际印证《伤寒论》方证的临床指导意义,才能亲身体会其中奥妙。

读伤寒论心得 篇8

1 . 一杯清茶,三两知己。不妨坐下来读一读人生的个哲理,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哲理,化解你所面临的人生难题。

2 . 诱惑缔造了友情,亲情,爱情,温暖了人间,美丽了大地。

3 . 等不到天黑烟火不会太完美

4 . 也许我们的青春总是要有些爱恨情仇,等一切在我们心中都不能再起伏的时候就真的成熟了

5 . 紧握不是挽留办法,是更快驱走“手中沙”。

6 . 对待生活我很乐观,所以我的生活过得很快乐。

7 . 人生路有很多种,惟一没有的路就是回头路,我们要把上一次的失败当作下一次的经验,这样才能走出人生的辉煌!

8 . 在理智的时候谈理智,就是种极不理智的行为。

9 . 有些事做成功要很久,毁掉它只要一瞬间。

10 . 然而爱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付出,不爱请释手离别,爱请努力珍惜。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有责任和义务去等待;你也没有任何的权力去要求别人的等待。结合生活方方面面,编写出精彩的人生剧本,打造绚丽人生舞台,导演出一场完美人生。

读伤寒论心得 篇9

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金医要略》两书,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医学典籍,他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流行病和各种内科杂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并为后世临床各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初次阅读《伤寒杂病论》是在大学三年级时,刚接触到中医不久,囫囵吞枣地记了些东西,考试成绩不错,但对伤寒却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了解,只有琳琳碎碎的一知半解。等空暇时再次拿起这本经典时,又有了不一样的体会。例如治疗停饮性呕吐的茯苓泽泻汤和治疗水逆的五苓散,同样有茯苓、泽泻、白术、桂枝等药组成,但茯苓泽泻汤以茯苓半斤为君药,再加生姜甘草,治疗以呕吐不已为主症,而五苓散以泽泻为君药,再加猪苓,治疗以小便不利为主症。同样的底方,不同的剂量可以对症不用的病症。再着小半夏汤、生姜半夏汤和半夏干姜散,除了药物剂量的差别外,在治疗过程同样服用的方法 也是各不相同的。小半夏汤宜“分温再服”,生姜半夏汤应“小冷,分四服,旦三夜一服”,半夏干姜散却要“顿服之”,使药力集中而取效迅捷。同样的药,不同的用法,却又不同的效果。在这些小细节上给的印象特别深刻,常常会引起我们的好奇心,再深入细细体会就会有新的收获,也能体会张仲景在方药上的斟酌。

通过学习《伤寒杂病论》,使我们深感它的基本临床思维是深刻而正确的,时至今日,仍有不可否认的指导作用。若再简化它,也许可用“诊病审因,辨证察机,随机选方,对症用药”四句话。这样较能更直接而深刻地反映基本临床思维。我们的前人早已总结出中医学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的正确思维,相对于西医而言更反映出中医学的一大特色,这些丰功伟绩也足以令我们中医界顾盼自豪。随着时间的推移,讨论的深入,辨病问题的提出及强调,辨证论治时只注意“疾病功能态”,而往往忘记中医病因病机的分析与掌握,从而降低了准确性与疗效,对于一证有多方的认识与对策更从“方士”的临床思维上看:“方证相对”、“方药加减则法亦变”就是法寓方中的现实等问题,却促使我们重温医圣张仲景的教诲,以求“温故而知新”。并结合现代实践提出一些见解。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从有效方剂中的配伍中探讨人体微细的病理病机,也许有促进自身临床思维的进步。或对方剂配伍获得与时俱进的新的理解。

  • 精选《史记》的阅读心得精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但是人之间的交流变少了,一个简单的句子可以表达许多意思。你会和你的朋友分享句子吗?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精选《史记》的阅读心得精选”,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五年,共3000多年历史,被鲁迅称为“史家...

  • 《论语》读后心得通用

    当我们面临一些重要的场合时。心中想必有不少感想和见解,就可以将其记录在感言中,感言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录这难忘的一刻,你知道感言该怎么写吗?有请阅读“《论语》读后心得”相关内容,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 《日出》读后心得精选

    在生活中发生触动心灵的事情时。就可以下笔写篇感言,记录自己的感想和心得,感言对于我们来说意义重大,一篇优秀的感言要怎么写呢?励志的句子编辑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日出》读后心得,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 《稻草人》读后心得精选

    感言就是表达自己感想感触的文字语言,每当我们面临一些场合或者重要时刻。心中想必有不少感想和见解,就可以将其记录在感言中,感言对于我们的重要性有多大。下面小编为您呈送了“《稻草人》读后心得”主题的相关内容,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

  • 《小王子》阅读心得精选

    以下为励志的句子为你收集整理的《小王子》阅读心得,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感言就是每当我们遇到一些事情获得感受将其表达出来的内容,当我们在面临一些特别的场合或者重要时刻。都需要我们去表达一些最真挚的感言,感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情感,让心灵得到安慰。...

  • 书语者读书心得精选

    按照平时学习工作的要求,范文的用途越来越广,范文可以运用到不同的场合,范文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呢?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书语者读书心得精选,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第一章的序言深深地吸引了我。这本书作者向我们讲述了,自己对阅读的一些切身的感受和体会。《书语者——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是米勒老...

  • 于丹《论语》心得模板(精选7篇)

    感言的使用遍布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在我们经历了非常震撼人心的事情时。相信心中有不少的感触,此时就可以发表感言,感言最纯粹的目的就是表达我们内心的一些真实感受,目前你收集过经典的感言吗?以下是励志的句子为大家收集的“于丹《论语》心得模板”,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论语心得 02-27
  • 《尘埃落定》读后心得精选

    感言是大家在平时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到的文体,感言是最触动人们内心的句子,我们是否真的知道如何去写好感言呢?经过收集,我们整理了《尘埃落定》读后心得,敬请您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