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作文

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读了作品后,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与想法。写作品读后感时有什么我们应该格外注意的地方吗?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篇关于“六年级墨童读后感”的文章。

六年级墨童读后感 篇1

在家读了儿童文学家冯与蓝的《墨童》这本书,我的感触良多。

这本书讲述了一位上海六年级少年梁墨童,因遇家庭变故,从消极的学习、生活态度到乐观向上的过程。从而开启一段暑期奇幻之旅。

墨童的妈妈不幸离世,使他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变得越发消极起来。和爸爸之间由于沟通太少,产生隔阂导致了争吵。于是暑假他来到了外公外婆家,在那里发生了一系列的趣事。抱着玩玩的心态去到了陆先生的书法班。偶遇邻家女孩秦淑雯,由秦爷爷带领参观了老字号墨锭工厂——上墨堂。通过爸爸的讲述以及秦爷爷的介绍知道了“上墨堂”是妈妈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慢慢的他发生了改变,以前总是调皮,喜欢玩游戏,现在他通过在书法班的学习和对“上墨堂”的了解,开始热爱书法,执着练习;领悟到了电脑是无法取代传统书法艺术精髓的。他还主动把暑期生活做成PPT介绍给老师和同学们。他通过一点点的努力和转变,变成了一个优秀的好孩子。

还有一点让我感悟很深,在这个科技发展的时代,中国传统书法艺术——非遗文化,对我们来说弥足珍贵。我们应该尊重中国传统艺术,我们这一代需要把非遗文化更好的延续和传承下去。科技时代也需要传统文化的熏陶不是吗?

六年级墨童读后感 篇2

“书墨也,从土,从黑,黑亦声。”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里,那些雕刻着时光印记的事物,在急流中慢慢沉淀,落在驻足回首的人们眼里,却别有一番光彩,它们有一个很正式的名字——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们化身为一段戏曲,一张剪纸,一方墨锭,一幅字画……经历了千百年时光的淘洗,它们早已融入了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当人们匆匆往前奔跑时,作为曾经是生活一部分的它们,正逐渐散落,消失……

《墨童》主要讲述了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到第二个十年之间中国文化秩序重建这一特定背景上,上海少年梁墨童在父亲、老师、工匠师傅们的引导下,在经历了怀疑、反叛、摇摆、好奇、追踪等心理变化后,终于领悟到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精髓是机械或电脑无可替代的、是价值非凡的民族文化珍宝。而墨童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精髓领悟的过程,既是墨童的成长过程,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血脉相连的传承。

六年级墨童读后感4

冯与蓝是一个老师,也是一个儿童文学家。她虽然看起来外表沉静,但内心的某个角落住着一群小孩,她擅长以小孩的口吻进行创作。她最吸引我注意的是她的《墨童》。

《墨童》是一部讲述一个男孩难忘暑假经历的少年成长小说。主人公梁墨童在他的妈妈去世以后,他们父子俩的生活在突然之间变得灰暗。一直对书法十分喜爱的爸爸好像接受不了妈妈去世的打击,始终停留在过去,停滞不前,还一直把一些像黑石头似的东西像最珍贵的宝物一样看待,墨童始终无法理解爸爸的这种行为并且变得有些叛逆。在学校统一要求学习毛笔书法时,墨童提出了抗议,并且时不时地与爸爸吵架。最终在一次父子争吵后,墨童去了外公外婆的家中。外公外婆的家在一个小巷子里,墨童在小巷子的最深处,发现了一个老房子。这个老房子看起来有着上百年的历史,他在那里解开了爸爸的那些“黑石头”也就是“墨锭”的秘密,看到了一方好墨的诞生过程,也在那里找寻到了记忆中妈妈的味道。在发现那个老房子之后,在找到了妈妈的味道之后,他开始对墨“上瘾”了,不再那么的抗拒了。他甚至偷走了爸爸珍藏的小木匣,天天去亲近练习书法的秦淑雯小姐姐,一起跟她去上书法班......在最后,他把妈妈的遗物——刻着苏东坡《定风波》一词的墨锭放进了爸爸之前收藏的木匣,发现二者原本就是匹配的一套。面对这份妈妈送给他们父子的礼物,他们共同发出了“圆满”的感叹。

这是一个将亲情与中国传统文墨相结合在一起的小说,我们可以从这个小说中感受到制墨与笔墨文化之美,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我们应学习墨童那种对“墨”的喜爱和对“墨”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使我们自己变得更加自信。

六年级墨童读后感 篇3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达,越来越多的人喜新厌旧,追求新事物,放弃传统文化,亦有许多人放弃了自己的初心,无法坚持自己所喜爱的事物,追求潮流,紧随大众,失去了本色。同时人也在成长,慢慢地,因没有进行恰当的沟通,我们有时似乎与家人之间产生了一种不可言说的隔阂。

《墨童》中的主人公墨童在一开始是不能理解毛笔字的,他认为在当今时代便捷的电脑打字完全可以替代书法这一传统事物,同时也反映出新时代儿童“喜新厌旧”的现象。而墨童的父亲酷爱书法,失去妻子后一度消沉,不愿接受新事物,固执地坚持旧的生活方式,这同时也是他与儿子之间产生隔阂的原因。在一次父子大战后,墨童逃到了外公外婆家,在那里,他闻到了“妈妈的味道”,因而意外的闯进了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房子——上墨堂,在那里,他了解了一块墨锭繁琐的制作过程,也获得了妈妈留下的一块墨锭,谜底也随着一层层被揭开。

这篇小说表达了一种“既跟上时代步伐,又不忘文化传统”的主旨。日升月落,春秋更迭,世间万物在发生着变化。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被更替,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唯有将它传承下去,才能让文化在每个人的心中扎下那永不倒的根。虽然时代在发展,但这并不代表着传统文化就是过时,就应当被遗弃。我们新时代少年,应当展示出它充满色彩活力的一面于世人,让它在新时代中具有新的定义!但反过来,我们传承文化,就应该守旧,像墨童的父亲一样,不接受一切新事物吗?

不!我们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尝试新的事物,开阔我们的视野。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出现,我们的生活方式及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现在很多的工作都需要用到手机或电脑,所以,如果不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那么在如今的科技社会上是很难立足的。所以,我们既要跟上时代步伐,又不忘文化传统,这才是新时代少年的基础。

同时,小说还表明了一种坚持自己所爱的事物的态度。哈维尔曾说过:“我们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为了这样做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墨童的妈妈喜欢古典的东西,想通过自己的手,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变得更美。她原本有更好的工作条件,但因为她想坚持自己的理想,成为了上墨堂的一名墨模设计师。许多人在条件利益与理想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跟随大众,丢失了初心。但一个人真正的伟大,是不顾旁人的反对,毅然坚持自己所爱的一切,最终迈向成功的殿堂。我们也应持有这种态度,相信自己,坚持对的、热爱的事物,找回自我。

当然,小说同样也说明了亲子之间沟通的重要性。墨童与爸爸的时代观念不同,一个喜新厌旧,一个拒绝新事物,再加上沟通方式的错误以及墨童妈妈的去世,无疑让墨童与爸爸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隔阂越来越深。换位思考,如果他们之间有进行适当的沟通,那么怎么会出现“说不过两句就吵架”的局面呢?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定会有自己的小心思,也无法与父母之间进行沟通。那么,我们就应当敞开自己的心扉与父母沟通,筑成两颗心之间的桥梁,拉进我们与父母之间的距离。

最后,无论遇到什么挫折,我们都应逃出黑暗,走向光明,忘记一切烦恼,重新开始,像墨童开始爱上了书法,爸爸开始了新的工作,买了新的车,开始学习手机功能等,没有什么不可以,只要你迈过人生的坎,走向未来的希望。

  • 读后感儿童发展指导(通用3篇)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各类范文的需求不断增多,范文可以运用到不同的场合,有哪些范文值得参考呢?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读后感儿童发展指导”,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儿童发展》这部书是美国的劳拉·E·贝克所着,这部书中,作者的创作动机就是“奉献一本在知识性上催人上进的课本”。这部书让我...

  • 《童年》读后感(集合六篇)

    根据您的需要,笔者为您收集了有关“《童年》读后感”的详尽介绍。以下是我在某一领域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后供各位读者参考和学习的观点。阅读书籍有助于我们安抚内心,对于作品中作者的思想体悟,我们可以在读后感中进行表达。写读后感时,要注意表达的主次要点和逻辑连贯性。...

  • 一年级经读后感通用6篇

    读一本意义方长的书,能加深我们的理解能力,让灵魂感到冲突,读完作品,我们也会因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而折服。 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思考的过程,有关作品的读后感怎么写才更有意义呢?希望这篇“一年级三字经读后感”能够符合您的阅读需求让您感到满意,相信您能从本文找到帮助!...

  • 活着七年级读后感通用9篇

    你是否需要一些作品读后感范本?当我们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对生活有了新的思考时。写读后感是个人理解能力的一种体现,如果您还不了解“活着七年级读后感”的话建议阅读一下本文,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 老妇读后感(通用3篇)

    随着我们的知识面不断扩大,范文的用途越来越广,一篇好的范文能够提供好的参考,好的范文是怎么样的?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老妇读后感,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作为一位普通的老妇人,每天生活都过得平淡无奇,只有在读书的时候才能让自己感到充实。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读过的一本书《百年孤独》,这本书...

  • 阅读日记五年级(通用3篇)

    周记是记录在自己身边发生的最真实的事情,相信大家都写过周记吧。你知道该如何写一篇优秀的周记吗?据我所知《阅读日记五年级》是众多文章中的佼佼者,在阅读后还请您收藏本网页网址!...

  • 童年读后感五年级精选7篇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范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范文往往会涉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你是否在寻找一些可参考的范文呢?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童年读后感五年级精选7篇,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除了大火那件事,还有一个人给我印象也非常深,那个人就是小茨冈。他每次在作者即将被抽打时都会伸出手挡几下,当作者...

  • 2024酒读后感(通用六篇)

    「我有一壶酒,可以慰风尘」是在看过大冰的书之后最喜欢品味的一句话,喜欢到向会书法的好友求字挂在墙上,会喜欢到让去丽江小憩的老友替我去大冰的火塘坐坐,同我描述一下我敢想不敢做的把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诗和远方。碰到这本书的时候看到用这样的一个被文青肆意滥用的句子当做书名时候是嗤之以鼻的,觉得无非是炒冷饭的网...

    酒读后感 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