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作文

我们在观看过一部影片后内心肯定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感受,你了解写作品名的观后感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吗,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写观后感呢?通过本文了解“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范文”您会对它有更多深刻的认识,为避免遗忘,还请您收藏本页网址!

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范文(篇1)

从听说有这么一片开始,就非常非常的期待,甚至于下载出来我还一直憋着熬着等澳洲上映,结果家门口的电影院根本不上其他院线排片又太差,忍无可忍还是在电脑上看了。

它对得起我期待了那么久和那么高的期待,但是我对不起它因为这么好的片子我居然看了下载。

剧本太好太好了,本身这种生活片就是我非常喜欢的类型,恰巧导演用了我最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整个故事讲得好极了,平静隐忍又抓人。其实画面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漂亮,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我是在电脑上看的,镜头一直很喜欢给远景,印象中剧情片应该是喜欢给特写的,另外还有配乐不是太好,虽然我真的很喜欢背景的提琴声,但是有的地方使用得太突兀了,抢走了剧情想要表达的意境。不过这些小小的瑕疵都不影响故事本身的出色,这个出色,并不是说它制造了多少悬念出现了多少意外,我觉得普通观众其实都能基本上猜出剧情的走向,但是让人感到愉快的地方在于,影片使用了一种让观看者可以感同身受的方法,本身同情同理就是一项非凡的能力,既然它能够带给我某种与之相关联某种我也是其中一份子的感情,那么这部影片本身也是非凡的。

我喜欢这种类型的片子是因为它不代表某种观念也不是高呼某种观点,它的美好在于它所讲的故事实在是太普通了,普通到我们到最后都会明白,这其实就是生活。

那些普通生命中不可抗拒的力量实在是太让人难过了,而影片的冲击力正是来自于我之前所提到的感同身受,那样的无能为力和无可奈何,人生就是有那么多无法跨过去的坎儿,那些不堪回首的记忆是你永远追悔莫及和无法和解的过去。

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范文(篇2)

像很多文艺片一样,本片开场非常平常,但一点也不平淡。因为除了给出主角的日常工作,观众依然对他一无所知;敏感的观众,可以从很多场景和表演的细节,看出主角身上有戏,接下来,似乎可以期待很精彩的戏剧冲突。

影片接下来的情节,似乎也在逐渐揭示所谓戏肉,可能是一出家庭闹剧:这当中涉及到兄弟、夫妻、父子、叔侄的关系,其核心,可能是兄弟强加的对侄子的抚养权问题。

先不说后面的转折,影片前半段在展示这些表面情节时,若隐若现似乎有所保留。比如,主角看起来比较怪,别人看他的眼光不一样,特别是家乡熟人对他的态度,总有一种热情中夹杂着担忧的神情,然后再回头细品,热情也变了味,依稀更多是同情。再联系主角那种近乡情怯的表现,在海边的曼彻斯特那座小镇里,一定发生过什么事情让他难以忘怀。

这种对真相的期待,可能会让不耐烦的观众、有按快进的冲动。但文艺片老饕们都懂,这种欲盖弥彰的隐忍,才是此类影片的魅力所在。其中关键,在于编导得在揭示那一刻前、提供足够丰富的细节,一方面让观众的胃口越吊越高,另一方面,则为提升揭示的震撼效果,而暗自积蓄力量。

本片在这方面的动作,多半靠那些貌似不经意的闪回。通过那些回忆场景,编导让观众了解了处于不同时期、处理不同关系时的主角,但这种了解,同时又被刻意局限在难以融合的范围内,观众虽说对主角过去的生活、以及他的个性了解更多,但这些细节还缺少一个担任连接确切地说是转折的关键节点;在这些有意制造的支离破碎细节中,编导无论是在情节演进节奏上,还是在观众的情绪上,都储备了足够的能量。

然后,那个真相揭示的一刻,果然来临了。

说实话,尽管我已经做好了准备,但还是没想到会是那样的事实。那个闪回的段落特别揪心,作为影迷,你一方面知道,真相就是在这一个段落里揭示;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常人,你又会祈祷真相不是画面步步展现的那个才好这就像你作为路人,看着一辆车坠入深渊,却什么都做不了的感觉。那一刻,你才领略人生之无常。

而且,正因为前面对主角有足够铺垫,中间这个真相揭示时,相当于填补了关键的一个节点,主角的性格发展轨迹,一下子清晰起来;此前模糊有些难以把握的形象,也一下子生动起来。但这种生动,是以心疼为代价的,因为此时的观众不知道,主角是否能从那种影响中走出来。

按照常规文艺片的套路,主角确乎应该走出来,否则无法温暖人心,让观众的情绪何处安放?但本片出格的地方就在这里:它并不是一部疗伤片,更不是励志片。在主角经历非常遭遇后,观众的所有美好愿望,最后并没有实现。

是编导冷酷么?倒也不是。恰恰相反,在影片后半段中,编导安排了不少轻松、甚至可以说是幽默的喜剧桥段,来为主角与侄子的互动,增添更为生动的生活细节。但就电影表现手法而言,这些情节的编排,和前半段闪回的运用,其目的,都是为了误导观众的预期。就当观众以为可以守得云开见月明时,影片戛然而止。

这怎么能算一个满意的结局?难道让观众紧绷的情绪得到释放不才是完美收官么?

这得看你从什么角度来看了。我个人认为,这种情绪上不完满的结局,才更真实。毕竟,生活中不是每段悲惨遭遇,都能完成心灵救赎;现实可能恰恰相反:悲痛太深,走不出来的,会占绝大多数。至少脆弱如我,发生本片主角那样的事,那也是无论如何都转不过弯来。

没有救赎就真的没有提升么?也不尽然。本片也不是在卖惨,它只是不像心灵鸡汤们那样贩卖所谓正能量;它想说的是,如果你的生活中充满负能量,那也是OK的。这乍听起来,不像什么微言大义的生活真谛;但很多时候,生活就是生活,不是每一段人生,都有真谛加持。《海边的曼彻斯特》中的男主角,只不过是依从其本心罢了。

这样一个故事,固然无法令人放松,但它有另一种释然效应:它会让人愈加珍惜眼前的幸福。也许你在观影时,会和主角一般、痛得无法呼吸;但走出影院,承认这个世界悲喜交加,你会想去拥抱你的家人。银幕上虚幻而真实的悲喜境遇,不仅能激发你心底最深处的柔弱,也能鼓舞你前行。

这样一种悲伤如暗流涌动的遭遇,对演员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因为角色将那种悲痛,埋藏在最心里;可又因为悲痛的能量实在太强大,不仅时不时会泄露一点,还会让整个人发生气质上的变化这也是片中家乡熟人对他的古怪反应所在。

据说作为本片监制的马特戴蒙,原本是想自导自演的;呆萌的天分和功力,自然不容小觑。但我觉得,观众应该庆幸、最后是卡西阿弗莱克拿到了这个角色。完全不同于他的大块头哥哥,卡西身上,有种天生的柔弱而敏感的气质。可单有那种气质,还演不活本片的主角,这个角色最大的难点,在于演出他因为巨大的悲痛而麻木、同时又因被压抑的情感而时刻处于爆发边缘的感觉。卡西很完美地演出了那种层次感,更精准地把握了情绪收放的度。最典型的,是他与前妻街边谈心那一幕,就像演唱技巧中裂而不破的境界,观众能清晰感受到角色禁锢的心灵、因为最亲爱的人的敲击、而裂开了一丝小缝,但他又不容许完全敞开心扉到情绪奔溃这当中的微妙,可能越是成熟的人,越能体会得到。

如果说卡西的表演,是容万般复杂于不动声色,那米歇尔威廉姆斯的演绎,则是大巧不工,以情动人。她的角色,完全不像男主角那么善于掩饰内心;所以,米歇尔的表演,在于去除表演的痕迹,丢掉一切明星光环,让人只看到角色的真性情。同样是街头那一幕,二位的表演形成鲜明的对比,但都契合了各自角色的特质。

如果说我对本片有什么不满之处的话,个别地方配乐的喧宾夺主,可算得一桩。对于本片这样纪实风格的作品,故事本身和演员的而表演,本身就具有足够张力了;在某些情绪释放最强烈的时刻,观众从氛围与表演中,可以感受得更为真切。此时如果配乐表现强势,反倒会弱化场景的感染力。比如说片中警察局那场戏,特别是当男主角做出那样的举动后,我很遗憾配乐的捣乱;在那一刻,我认为最自然的现场音才最震撼。

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范文(篇3)

连写好几篇文章了,但要把自己心中所想准确地表达出来,仍感觉吃力。文字化的东西在退变,人们越来越乐于接受影音化的东西。后者接受起来更直接更容易。同样一本书和以此拍成的电影,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受后者。后者有太多种强大的可以用来借助表达的工具,尤其是音乐,一部好的影视作品,音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前者仅仅只能用文字一种表达方式,这对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得有多高。也许出于怀旧,我仍然比较钟情于文字化的东西,毕竟文字是普通人用于表达自己最简单实用的工具。

还是试试来写写《海边的曼彻斯特》这部电影吧

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复制了我们生活中的一段,大多数人普通的生活。男主角是个普通的清洁工管道工,周围的亲戚朋友也全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普通人,出事了的哥哥,酗酒的嫂子,正处青春期的侄子……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奇怪的是高明的导演不知用的什么法子把这段普通人的生活演绎的引人入胜,让我不知不觉地陷进去,陷进去,一次又一次泪流满面。

看过电影的人会说,怎么会是大多数人的正常生活呢?有几个人经历过男主经历的那场火灾,因此失去三个可爱的孩子,因此婚姻也随同破碎,心也都碎了。并且这场火灾是由男主自己无意失误所造成的。一个让人心碎的事件。这是这个故事的震源。我是认为故事为突显所要表达的内涵,才使震源更具有冲击力。

从此,男主就同悲伤如影相随。过去的回忆时时侵入到他的生活,占领他的情绪,他自闭冷漠麻木,一次次失控抓狂自虐。但同时他又得在生活中去处理各种各样的事,他边受着悲伤的折磨边背负起生活中的责任。但也就是在处理生活的这些琐事杂事的过程,时间,慢慢使他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在故事的结尾,风和日丽里,摇摆的船上,男主享受着和煦的海风,脸上终于有了笑容。这就是生活,有伤害也有回馈。

故事中,男主麻木地向警察叙述完事件的经过后,突然拔起警察的配枪冲自己的脑袋扳机时,我流泪了。当已经走出来的男主的前妻试图宽慰他,她说,她知道,她和他一样心都碎了,我流泪了;当他侄儿不理解男主又一次在酒吧寻兹闹事被打的鼻青脸肿,而后在他叔房间突然看到那三个孩子的照片楞在那里时,我流泪了。谁的生活没有不如意?谁的生活没经历过小震源,多少人在深夜独自饮泣,然后太阳升起后依然笑容灿烂,多少人一边流泪一边在雨中奔跑,多少人一边不想活了一边又努力地活着,佳缘上的朋友们哪个不是背后独自舔着伤口然后以坚强的笑容面对世人,只要我们没被炸死,我们还得爬起来继续生活,《至暗时刻》结尾处有一句温斯顿.丘吉尔的话“没有最终的成功,也没有致命的失败,最可贵的是继续前进的勇气“

但有些悲伤注定不会被忘掉,它永远在那里,在你心的一角,然后,时不时地,时不时地,像鸟儿的翅膀飞过你的脑海。

这部电影的监制是大名鼎鼎的《谍影重重》的主演马特.达蒙,他本来要担任这角色,但因为当时他要去拍摄《火星救援》(也是一部好看的片子),而只好把这个角色让给了卡西阿弗莱克,我觉得让对了,虽然他们都属那种沉默中暗含张力的气质,但卡西阿弗莱克更适合这个角色,因为他生动地演绎了一双空洞无助麻木的眼神,而这个先天条件不是马特达蒙具有的。

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范文(篇4)

前两天看了《海边的曼彻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是过去一年看过的电影中我最喜欢的一部。被触动的同时,不得不承认自己在变老。

过去几年最喜欢的几部影视作品《About Time》、《壁花少年》(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百年酒馆》(Horace and Pete)都不是30岁之前的我愿意看的类型。

一个人在休闲时做的事、看的影视剧、读的书能反映他/她当时的心境、趣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从不开放自己的书房,不告诉别人自己正在读什么书。

到了一定年龄,会看到、听到很多令人悲伤的事,这些经历会改变一个人的心理年龄。这种经历越多,人就成熟的越快。

记得上大二时,一群同学围在宿舍的台式电脑上看《星愿》。电影播完,别的同学都嘻嘻哈哈地走了,genex同学自己在默默流泪。我当时不是特别理解,后来想明白了,他那段时间刚尝到爱情的伤痛,正是对"爱别离"最敏感的时候,他是那些同学里对爱情体会最深的一个。从经济学角度看,当时看电影的一群人里,他的收益最大。

年轻时喜欢有"起承转合"的影视作品,喜欢看到封闭式的结局。年龄大了就不喜欢有结局了,因为这样更像真实的人生。

《海边的曼彻斯特》和《百年酒馆》这种作品,看完之后会留下一生叹息。正如生活,快乐总是跟焦虑、痛苦纠缠在一起。人生跟游戏最大的不同,就是不给你game over的机会,不能中途认输,也没有让你通关游戏的大魔王。

前段时间罗辑思维的脱不花娘娘开始写日思清单,虽然一直有跟读,但是没想太多,然后前天晚上刘传同学也开始写日思清单。我马上醒悟这正是解决我目前落入"高标准陷阱"的解决办法。

前段时间关注了很多优秀的个人公众号,却对自己的写作起了反向作用,想写的主题总能读到分析更透彻的文章,对写作积极性有很大打击。而且公众号写一段时间就容易被配图、排版、字数绑架,有违自己开公众号的初心。

后面我会把日常零散的思考收获也整理成日思清单,断断续续发在公众号上。毕竟,快速成长的要点就在"不要脸"啊!

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范文(篇5)

无论是英文原名,还是中文翻译,本片片名都给人很浪漫、很温柔的感觉。但这是一个错觉。因为海边的曼彻斯特,并非描绘一个名叫曼彻斯特的海滨小镇,而是那个小镇的全名,就叫海边的曼彻斯特(Manchester-by-the-sea)。很自然的,影片讲述的,是发生在这个小镇上的故事;而这个故事,一点都不温柔。

Lee是一个杂物工,拿着最低工资,住在波士顿一个开不了窗的地下室,每天工作都是倒垃圾,通渠,与房客各种交涉中度过。片子刚开始,有一幕情景很有趣,全场观众都笑了Lee刚帮一个女房客通完堵得心塞的厕所,在洗手间试图将刚才通渠噩梦洗掉的时候,他听见女房客跟朋友打电话在议论他:我其实挺喜欢他的,但他才刚帮我通完厕所,我要怎么约他出去?朋友的意见大约是负面的,女房客挂电话前的最后一句是,也是,毕竟我们不是正常社交途径认识的。电话挂了,女房客走到Lee面前,悻悻地递给他小费,一段(以为会)开始的fling就此过去。

波士顿的冬天雪很厚。整部片子都是一片白茫茫。Lee在一个铲雪的早上接到一通电话便匆匆赶回曼彻斯特,哥哥Joe去世了。

哥哥的离世是预料之中,心脏不好;然而让Lee没有预料到的是,哥哥在遗嘱上,将16岁的儿子Patrick的抚养权留给了自己。

在遗嘱公证处,有一段非常精彩的闪回,讲述Lee在离开曼彻斯特以前,在这个海边城市的人生。他曾经有一个很幸福的家庭,两个女孩儿一个小男孩,与妻子Randi相爱,住在一个木制的house里头。

有一天晚上Lee与朋友在地下室吸了点致幻剂,在妻子与孩子睡觉以后,他出门买了点日用品加啤酒,回家时发现house被大火吞噬,一下失去了三个孩子。

在警察局,Lee交代了一切:他在出门以前,看了看睡在阁楼的孩子,在壁橱里添了柴火,却没有加上保护栏,于是酿成悲剧。他本以为这会让他受到惩罚,判刑坐牢什么的;没想到警察却告诉他,youmadeahorriblemistake,butthatwasit.

走出审讯室的一刻,出于悲痛与自责,Lee抢过警察的枪试图自杀,未遂。于是故事又闪回到了公证处。

Lee与侄子Patrick过往非常亲密,他们经常会乘着Joe的船出海捕鱼,但因为悲剧的发生,Lee与Randi分开,独身一人离开曼彻斯特,去了一个多小时车程的波士顿工作,再也没回过从小长大的那个海边小城,与Patrick渐渐失了联系。

而此刻已长成高中生的Patrick是再典型不过的青春期少男了,冰球队、弹吉他、同时谈两个女朋友而且总想上三垒,父亲的离世虽然伤心,但由于是很早以前就诊断出来的,他表现得还算淡定,只发生过一次panicattack。

我本以为接下来剧情发展就是,叔叔与侄子相互扶持着走出伤痛的故事。

但事实是,回到曼彻斯特就像揭开了Lee一个久久未愈的伤疤。他想带着Patrick搬去波士顿,但少年怎么舍得下抛弃这里的一切呢,他的学校朋友冰球队女朋友们都在这里。Lee决定妥协,暂时搬回来,直到夏天。

我一直在等待一个bigdrama发生,这样也许Lee会走出灰暗的人生,重获光明。

然而偶遇Randi还是让Lee崩溃了。Randi希望与他共进午餐,因为她当年对他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她非常后悔,想为之道歉。她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大致意思是,我只想到自己有一颗破碎的心,却没想过,你的心跟我一样,都是碎的而且再也无法完整了。

她苦苦祈求Lee的原谅,而他却只是颤抖着摇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就匆匆逃走。

这是全片最催泪的一幕。

如果说大多数电影、小说或者微博都在熬一碗鸡汤,那就是我们应该勇敢面对人生,在生活中寻求自我救赎的话,那影片到这里就是确切的反鸡汤了。犯过的错误没有办法弥补,对着心爱的人说错的话没有办法收回,失去的东西也许一辈子都无法得回,我们最终都要抱着遗憾度过余生。

不知道为什么,看完Lee与Randi重遇一幕后,我总想起康熙里的世纪破冰。小S与黄子佼一开始先回溯当年的谈恋爱时的各种甜蜜片段,再谈及后来分开以及后面的各种drama,小S充满歉意:因为当时我说的一些话,让你过后的人生非常艰难。黄子佼苦笑,流泪,说已是过去,我确实做得不对。

我一直认为,蔡康永(oh偶像)搭起的这个破冰之旅是意味深长的。他为好友小S创造了一个机会,让她对过往人生中的一个遗憾和解。绝大多数平凡人如你我都没有办法实现这一点。Randi如是,Lee也一样。抱憾余生这句话听起来真的太操蛋了,但我们也只能接受。人生遗憾太多,大约占据了真实人生的一半长度。我们的前半生负责制造遗憾,后半生则负责怀抱它们。

讲完梗概我都快抑郁了。但事实上,虽然主线很阴沉,但叔侄二人的生活对话非常逗趣,黑色幽默布满全片。我觉得演Patrick的这个年轻演员会得点什么奖。影片还有很多反复的插叙闪回,交代了更多细节,兄弟二人之间的感情,长期缺席的Patrick的母亲,等等等等。

这部电影让我觉得最真实的一点是,每个人都有权利不与自己的过去和解。正如Lee最后还是收拾行囊决定离开小城一样,因为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所以才要去重新获得别的东西。

嗯其实片子并没有那么致郁,当然了绝对不治愈。很适合一个人去看,今天白天的这一场我并没有抢票,没想到也是爆满,坐我旁边的几位都是单人观众(当然包括我自己),方便思考人生。

最后一句,曼彻斯特长得请不要太像哈法。啊我想念哈法。

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范文(篇6)

正月初八,春节长假已经结束,多数行业都已开工,这年应该算过了。每周上门帮忙做清洁的阿姨也从广西回来,今天是节后的第一次。家里的桃花开得次第,谢了不少,也有些还含苞待放。水仙是年三十同时盛开的,现在叶子开始黄了,花也渐渐萎靡。这十头水仙把楼梯间那只大号公用垃圾桶塞得满满的,盖上桶盖时,我心底涌起一阵伤感。

昨天请朋友吃饭,朋友说要清淡些,感觉过年总是在吃,大鱼大肉太油腻。精神营养恐怕也甜得发腻了,电视的欢乐喜剧滚动播放,网络的搞笑视频反复弹窗。联合国官方的拜年微博放了张外国饥民的照片,就让一些国人很不爽。现在年也过了,或许可以欣赏一下感伤的艺术,也唤醒唤醒那些笑麻了的神经。

刚刚获得20xx年奥斯卡金像奖6项提名的《海边的曼彻斯特》,就是一部特别感伤的电影。主人公李?钱德勒是一位沉默寡言的中年男子,在波士顿的一个小区做杂工。他收到哥哥乔因心脏病去世的消息,赶回家乡曼彻斯特小镇(不是英国那个知名的曼城)料理后事,还极不情愿地担负起16岁侄儿监护人的责任。一切悲伤烦恼似乎都没有撬动李脸上的表情,可是,更大的旧伤口上结的痂正一点点被掀开。

本片的导演兼编剧肯尼斯·罗纳根是个慢工出细活的人,这是他的第三部作品。他说,自己通常花几年打磨剧本,再花几年筹拍电影,最后用几个月去拍摄。精心琢磨过的戏就是不一样。观影的过程中,人物一点点地立体,伤痛的猛兽也一点点地靠近。影片后段,前妻推着与现任生的孩子,跟已决定再次离开曼彻斯特的李在海边相遇。她的泪水已经像海浪奔涌,他的表情依然如海堤固守。曾经共同的灾难,你不知道谁比谁痛得更深;之后不同的应对,你不知道谁比谁做得更好。那一刻,在别人的海边我流下了自己的泪水。

"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过年的吉祥话带着美好的祝愿,黏在嘴上,飞在网上。作为成年人我们其实都很清楚,再美的花终将凋谢,再大的节(结)也捆不住快乐鸟。不如意事十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才是真实的生活。

李与侄儿在船上垂钓,影片在大海的轻轻摇晃中结束。擦去泪水的我,反而感到了一些轻松,似乎获得了某种力量,去面对生活中那些无法言说的艰难。

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范文(篇7)

《海边的曼彻斯特》这部电影所讲述的故事,不是那些一贯的套路情节,它向我们讲述的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无论一个人如何努力去弥补、去挣扎,旧日的伤痛总是会重新浮出水面,而挥之不去。初看这部电影时,我也有过疑惑,还不太明白它到底讲了些什么,但随着一点点深入的了解,我渐渐懂得了一些,关于人生,或是关于生命的意义。

这部电影与别的电影不同的是,它向我们讲述的并不是一个人在受到很大打击后,从原来十分消极的生活状态中走出来,重新积极地面对生活,而是主人公自始至终没有从过去的悲伤中走出来。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我们思考为什么电影会这样安排结局,却不知道这就是最真实的人生。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一些这样的事,或是父母的离去,或是孩子的离去,而真正发生这些事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能走出悲伤,重新开始生活?大多数人都会陷入过去的悲伤,选择逃避现实吧,就像电影里的主人公一样。我明白,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只有亲人是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可他们最终会离我们而去,或许是我们先离去,毕竟未来是不可知的。人们总是不愿提及死一类的字眼,其实人们不是害怕死亡,而是害怕不告而别,害怕没来得及说一声“我爱你”。

许多人都在害怕未来会发生的事,同时活在过去的回忆里,却没有学会珍惜现在。曾经我刚上初中的时候,总是常常回忆起小学时的朋友,想起小学快乐的事情,我也想过如果能回到小学那该多好。快到大考复习时,一次次的考试,一次次不理想的成绩都让我感到了所谓的压力,这使我更加想念小学时的生活,同时更加厌倦现在的生活。一直到现在,我依然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我渐渐认识到,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是为了目标,是为了梦想。人是为自己而活,为自己而努力。既然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那就把握好现在,努力奋斗一回吧,至少不会让人生留下遗憾。

在影片的最后,主人公开始有了一些转变,他开始为别人而活,至少不再像以前那样行尸走肉般活着,也算是一个让人欣慰的结局。我们都没有过类似的人生经历,又有什么理由不积极地活下去呢?

  • 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10篇)

    我们将带您探索“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不为人知的事情请看下去,你看过优秀的观后感范文吗?好的影视能够让人变得更加理性与善良,在观影后心里产生的想法同样也是珍贵的。 记录自己的观点,写出观后感是很棒的方法,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 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汇总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可能会需要一些学习资料等范文,范文往往会涉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你也许正需要一些范文作为参考,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汇总”,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第89届奥斯卡颁奖日期临近,没有被获14项提名的《爱乐之城》煽哭,却被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最...

  • 2023海边的曼彻斯特读后感集合

    一本优秀的书籍可以通过文字将一个时代的风貌展现出来,它也是人们精神世界的延续。读完这样的作品之后,常常能够获得很多启发,心中涌现出许多新的想法。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写出自己的读后感呢?为了满足您的需求,励志的句子的编辑为您整理了以下有用的信息:“海边的曼彻斯特读后感”。...

  • 大鱼海棠观后感范文7篇

    写作品名观后感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撰写观后感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还可以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我们为您整理了一篇符合您要求的“大鱼海棠观后感范文”,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 《海洋奇缘》观后感范文精选

    编辑精心筛选为大家整理出了最新的“《海洋奇缘》观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优秀的作品名观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观后感能够让我们更加理智并清晰地记录下对作品的感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红海观后感(精品7篇)

    用心为您整理的“红海观后感”,希望能帮助您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写好观后感一般有以下要求:首先,在观看电影时,我们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接下来,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悟来选择写一篇观后感。还要注意及时写下自己的观影心得,并可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使用。...

  • 猎人海力布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范文类型,范文包含各种各样的文章,你是否需要一些实用的范文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猎人海力布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次我读了《猎人海力布》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令我感触很深,其中的海力布最令我敬佩。 这个故事主要讲...

  • 《老人与海鸥》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

    读书最直接的成效体现在读后感里,阅读了作品之后,心中有诸多感慨。作品的读后感应从哪些方面入手?以下内容主题是“《老人与海鸥》读后感范文”,是励志的句子为您分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