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第一次写读后感的人应该从哪个角度开始着手呢?读完作者写的作品我被感动了。读后感的联想要注意形式,这篇文章将会挖掘“非对称风险读后感”中的文化符号和象征意义。
拒绝盲从,拥抱风险——《非对称风险》读后感2000字:
风险,这个词乍一听让人发憷,甚至避之不及。人类本能是抗拒风险的,不论是职场、生活还是股市,如果不出任何意外,那就再好不过了。尤其对于工薪一族来说,理想状态就是,每天老老实实按时上下班,按部就班完成工作任务,可以在每月中的一天规律领到薪水。回家之后定定心心用餐、追剧、刷手机,最好可以一直这样稳稳当当、不起波澜,直至退休。
然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生活是不可能没有风险的。我们总会经历事业不顺、家庭不睦、亲人生病等一桩桩、一件件意料之外的糟心事。你会痛斥这些风险,认为它们极其糟糕、不应出现,然而,人类进化成智人,开创了这个无与伦比的世界,很大程度是拜风险所赐。因为有奔跑过热导致力竭而死的风险,人类在进化中筛选出了无多余毛发的优质基因;因为有四肢着地视野不开阔、沦为猛兽食物的风险,人类逐渐步入直立行走的时代;因为有闭关锁国导致发展落后、国土被瓜分的风险,中国打开了与世界交互的大门。所以,在《非对称性风险》一书中,作者纳西姆多次提及现代社会的进步主要受益于敢于并乐于承担责任与风险、不轻易妥协的少数勇士(譬如企业家),是他们的强硬与坚持,逐步渗透了周边的群体,带动整个社会的大跨步发展;相反,他相当反感只关注宏观、整天夸夸其他讲大道理的专家、学者,认为他们并未参与到真正的实践之中,或者说他们的言论即使造成了负面影响,也不需要承担由之产生的后果和风险。譬如新闻记者无需承担不实新闻的后果,因此扭曲事实、夸大其词的事情屡见不鲜。由此,我从本书中得到两点感悟:一、不要成为别人风险的转嫁物;二、对于自己的人生,主动承担风险。
其实不论第一点还是第二点,都反映了大多数人习惯了盲从、随波逐流的现状。我们轻信专家学者的夸夸其谈,奉之为圭臬,却往往让自己成为了为风险买单的一方;我们习惯了被驯化的人生,不敢突破自己的舒适区,所以往往无法承受住突如其来的风险。
何谓“不要成为别人风险的转嫁物”?举个例子,小红书上有很多明星推荐产品,她们只是利用流量打广告,她们很大概率是不会使用这些产品的,这些无功无过的产品用在消费者身上收效甚微,但她们不会为此负责(除非产品有严重质量问题,被曝光后会累及明星声誉)。深谙不背负风险的她们,自然可以把广告打得红红火火。这时候,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一定要按捺住自己蠢蠢欲动的购买欲,屏蔽掉所谓的名人光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当然,如果你是老板,则需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让你的员工参与到风险中来,他们才会发挥最大的能动性,为公司创造价值。你可以通过培训来让他们信奉同样的文化,从心理上同化他们,同时,把他们拧在一起,与公司共担风险。合伙人机制、绩效考核机制,都是不错的方式。
而“对于自己的人生,主动承担风险”,是因为虽然风险催生进步,但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已经告诉我们,被动接受风险的人大概率会被淘汰。社会加速度发展,如果你依然只追求安逸、温驯的生活,恐怕风险来临时不具备转型与适应的能力。与其如此,不如自己主动寻找风险、拥抱风险,磨砺出自己的战斗力与适应性。工作中,不要满足于熟能生巧,给自己创造挑战新任务的机会,哪怕可能面临失败,但畏惧失败风险的压力会让你更为投入、专注,获得更多的收益;生活中,不要沉沦于游戏、肥皂剧,每年给自己设定一个进阶的指标,全身心为之奋斗,你会不断重塑再造,每年遇见一个全新的、更好的自己。
当然,读完《非对称风险》一书后,你还会掌握一个倒逼自己的好方法,就是让所有的指标都有惩罚性措施(也就是所谓的人为制造风险)。譬如我们班级举行过一次减肥比赛,参赛选手都需要缴纳保证金,一旦减肥失败,保证金就充公,结果最后选手们都达标了;举办的读书会,需要3周读完一本书、并撰写读后感,否则也会面临入会费没收、自己被踢出群的风险。有人会觉得这样的方式,实在非一个自律的人该选择的,但事实上,人类在原始社会对于食不果腹、朝不保夕的担忧早已深深写进基因,一旦有美食,身体就会发出信号,能吃多饱吃多饱,因为你不知道之后会挨饿多久;能有享乐就尽情享乐,因为你不知道下一秒会不会被猛兽捕获、结束此生。虽然我们逐步进化成了智人,但基因会主导我们的思想,所以不要妄图对抗基因,而应当选择合适的方法去化解基因中的惰性。
拒绝盲从,拥抱风险,做人群中勇于承担、敢于坚持、乐于创新的那一部分少数人,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共勉。
《非对称风险》读后感500字!
非对称,是三产高额收益的来源。
入群推荐:《非对称风险》
自己是一名金融从业人员,喜欢塔勒布的“金融五部曲”,而其中喜欢最甚的便是《非对称风险》。
我是相信风险内生的,而这也是金融体系中首要应该面对的问题。在金融运行的整个生命链条当中,风险共担(或者说风险分散)是所有金融市场参与者最应该考虑的问题,不论一级或二级市场。
金融是一个赚取所谓“金钱的时间价值”的行业。如所有非物质产出的第三产业一样,形成最终消费之前的所有劳动参与者,都无法明确的用实物的形式对自己的劳动进行定价,过去,我们总是说风险回报,但实际上,“风险”的度量是非常困难的。在这个背景下,“欺骗”成为效率最高攫取自己“劳动成果”的途径之一。因此,人们总是夸大自己所承担风险或者自身控制风险的能力,去获取他人的“金钱的时间价值”。这最终导致了一个当前市场中很有意思的现象:金融销售的佣金提成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远远高于投资管理或者研究人员的报酬比例的。
风险的非对程性将永恒存在。我们固然可以说当前的监管环境是造成风险非对称性的核心原因,但我更能接受的说法是:人性的贪欲是非对称性永恒存在的基石。监管的全面趋严,最终造成的只能是效率的下降,无人承担风险。而部分投资者内心希望“刚兑+高收益”的“非对称收益”是过去P2P横行的本质原因。
【非对称风险】这本书对我启示最大的其实不是风险管理。而是用【否定】的视角来传播观点和学习知识,非常值得借鉴。附上本书作者最后的一段话:
不要没有力量的肌肉;
不要没有信任的友谊;
不要相信不承担责任的观点;
不要缺乏美感的变化;
不要没有价值观的阅历;
不要未拼尽全力的人生;
不要把资源和精力浪费在自己不渴望的事情上;
不要吃没有营养的食物;
不要没有相互奉献的爱情;
不要拥有了权力却抛弃了公平;
不要缺乏严谨调查的事实;
不要没有逻辑的统计;
不要没有证明的数学;
不要没有实践经验的老师;
不要冷若冰霜的礼貌;
不要无法付诸实施的理论;
不要没有真才实学的文凭;
不要没有打击能力的军事行动;
不要没有文明的进步;
不要没有相互投入的友谊;
不要遵奉美德却又不敢担当;
不要忽略概率的遍历性;
不要相信没有风险的财富机会;
不要辞藻华丽却又言之无物;
不要把问题搞得很复杂却又没有思想深度;
不要忽略决策的非对称性;
不要以为质疑会阻碍科学进步;
不要缺乏宽容的宗教。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
没有“风险共担”就一事无成。
下面是励志的句子精心整理的"夏日历险读后感"。面对书籍,我们要做的是将书本中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经过阅读了{作者人名}写的读后感书名后,能让人思索万千,久久不能平静。读后感是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希望本文能为您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助力!...
我为您准备的“《非洲历险记》读后感受”一定会完美符合您的要求,加班处理文档撰写任务是家常便饭,无独有偶,范文的作用在人们的使用中,慢慢的被放大。 长期阅读优秀范文可以加深我们对写作细节和技巧的理解和掌握。优秀的范文怎么突出重点?...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能会用到一些范文,写好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你是否在寻找一些可参考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非攻读后感,感谢您的参阅。《非攻》出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故事新编》,是根据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改写的。主要讲的是,楚王让大夫公输般造云梯攻打宋国。当时的思想家、军事家墨子主张...
随着人们的教育质量的提升,我们动不动就要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你可能正在找一些相关内容的范文,你也许需要"海底探险读后感收藏3篇"这样的内容,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我读过一本书,是《神奇校车》,故事讲的是弗瑞丝小姐和她的学生一起去海洋探险,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弗瑞丝小姐。她穿...
作品是作者写的,相信您已经对其中的情节有所思考了。 读书是一种享受,写下读后感是我们自我提升的一个过程,经过谨慎地筛选我们给大家整理出了一篇最新的“成长历险记读后感”,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向您推荐几篇最新的有关“风之影读后感”的经典文章,作者的作品令我深受感动。阅读后的感受实质上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一次交流,将双方的思想倾诉后写成自己的读后感。如果这篇文章对您很有帮助,请将其收藏以备查阅!...
写作品读后感需要注意的点有哪些呢?如果你读了作品,你一定会对这部作品的情节感兴趣。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写一篇读后感,栏目特意为你整理《非洲历险记》读后感。...
阅读弥补着现代精神世界的匮乏,作者的作品读过之后会一直留在人的心里。在读书后会有很多想法,不断地涌现在眼前,这就是即将要写的读后感,你知道撰写作品的读后感的方法吗?以下是由我们为你整理的《非洲历险记读后感》,欢迎阅读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