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最新初中课件汇编4篇

栏目: 初中课件

2023-05-11 13:18

励志的句子为您精心挑选的“初中课件”或许能够满足您的需求。老师的部分工作内容就有制作自己教案课件,需要老师把每份课件都要设计更完善。教案不仅关系到教学效果也是教师自身教育的必要途径。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课件 篇1

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有理数的加法,所选用的教材为人教版7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课时,对于本节课我想做以下汇报: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要求学生经历有理数加法法则和运算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和掌握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并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2.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学习基础较薄弱,学习能力还不够强。通过小学四则运算的学习,头脑中已形成相关计算规律,知道数都是指正整数、正分数和零等具体的数,因此学生可能会用小学的思维定势去认知、理解有理数的加法。但是学生已经知道数已经扩大到有理数,出现了负数,并且学习了数轴和绝对值,这些基础是学习新课的必备条件。为了学生能切实掌握所学知识,在教学中特别设计了反馈练习;对于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将作适当的延伸拓展和变式处理。

3.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2)并能进行有理数加法的运算。 能力目标

①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深刻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②学生通过动手、发现、分类、比较类方法的学习,提高了对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又是变化发展的辩证观点的再认识。

情感目标

通过联系实际自主探究、自主观察、分类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能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合作学习中增强与他人的合作。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中符号的确定。

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符号。

二、教学方法与教材处理

1.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 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渗透新的教育理念,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初一学生的求知心理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开展教学。学生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情景,发现有些计算方式是不够的,引发认知冲突,提出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引导学生类比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形成师生互动,体现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2.学法引导

学法突出自主探索、研讨发现。知识是通过学生自己动口、动脑,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获得。学生在讨论、交流、合作、探究活动中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在活动中注重引导学生体会用类比和数形结合的方法扩展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设计理念

《大纲》要求,对于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的加法知识基础上,创设情景,产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特点、类比归纳、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向学生渗透类比数形结合的思想、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运用类比、联想、转化的思想,突破难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环节:

前提诊测,复习提问: 复习旧知识的目的是对学生新课应具备的"认知前提能力"和"情感前提特征进行检测判断",所诊测的绝对值意义和数轴与新的内容有关。

提出问题,创设情景: 从实际问题引入,提出表示数量关系仅用正数表示是不够的,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提出研究有理数加法的问题。

尝试指导,实施目标: 从实例出发,利用输赢球得分原理和在数轴上运动方向符号的特点,通过小组探究得出加法法则。

变式训练,巩固目标: 为了更好地理解、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按照分层递进的教学原则,设计安排了4个由浅入深的例题。

(1)是整数的异号两数相加;

(2)是整数的同号两数相加;

(3)是小数和分数的异号两数相加。同时配有两个由低到高、层次不同的巩固性练习,体现渐进性原则,希望学生能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形成性测试,检测目标:把"反馈---调节"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结束,应针对教学目标的层次水平,进行测试,对尚未达标的学生进行补救,以消除错误的积累,从而有效的控制学生学习上的两极分化。

归纳总结,纳入知识系统: 由学生总结、归纳、反思,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初中课件 篇2

一、对本节课的定位

我认为在“新课程标准”和“新基础教育”的理念的指导下,这节课应该既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有意义,也能够让教师在扎实、充实、平实、真实的授课过程中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同时,本单元是以话“交通”题材为教学主要内容的新目标(Go

for it)教材典型设计,借助本单元可以给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以很好的指导,并可以在小空间内进行大规模的扎实、有效的训练。

二、任务目标的确定

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是在“交通(transportation)”这一话题下,让学生学会谈论“交通”(包括不同的交通方式,到某地的距离以及以某种交通方式到某地所花费的时间等),学习一些文化常识,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在大量的、有效的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

三、教学环节的设计思路

本着整体划一,循序渐进,高效有序,并在教学中能不断地深化教学的设计思路来安排本节的每一个环节。

(一)整体划一

在本节课中,对于“整齐划一”可以从两点来说明:

首先,本人一直认为作为语言教学,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训练应该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开来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说一个话题,一个训练都蕴含着各种能力的培养;其次,在教学中每一节课都是独立的,但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每一节课不仅可以独立,更重视它在单元教学整体中的地位与作用。与每一节课内衔接一样,单元教学的整体衔接也很重要。

(二)循序渐进,高效有序djz525.com

本节课从简单的对“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in the morning?”的询问入手,引入对重要课文Section A 3a

的复习。通过学生复述这段文字,重点巩固由“How, How long, How

far”引导的谈论交通话题的重要句型,并提炼相关的信息形成新的对话,为下一环节作铺垫。即课文Section A 3b

的训练,通过第一、二人称来谈论交通话题的训练,拓展到以第三人称来谈论他人的交通话题,进而让课文Section B 2a, 2b, 2c

的学习水到渠成。然后完成对本节课学习的测试,进行归纳总结本节课的要点。最后,作业一中让学生来完成交通方式的图片收集,是对本节内容的进一步深化;作业二中要求学生做一个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实际上和测试二一起构成了对Section

B 3a 的有效预习。

总之,本课从课本入手,用课本内容引出一系列的活动,最终又导向课本,环节紧扣,层次清晰。

四、独特的创意

本节课的设计中,具有独特创意的地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第一、独特的环节设计

首先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简单的复习,目的在于巩固几个基本句型。然后把课本中阅读的短文用复述和听力的方式引入,别出心裁。其主要目的在于营造较轻松的语言环境,缓解部分学生对于说写等输出环节的畏惧心理。接下来,从大量的听说引入读写,给学生铺垫知识的过程。既练习口头表达,又巩固了读的成效。教学步骤中每一步都将成为下一教学步骤的铺垫,在每一步骤中,教师设计具体任务,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并完成具体的任务。整个课堂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难度过渡非常自然。

第二、独特的课程深化

全面展开训练,重点集中突破,中考真题帮辅,课结影响未尽。首先,在常规的训练之后,又用中考真题来重点训练和巩固所学,不但给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有更深一步的认识机会,更为学生的长远学习打下了坚实的伏笔。其次,在对交通的表达方式上的深化,采用了系统归纳,并用同意表达的形式进行训练,有层次,有实效。

第三、独特的思维能力训练

着重思维能力的训练,围绕话题进行多方面的扩展性的练习,并充分地利用 Listening

和Speaking,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以Groupwork和Pairwork等多种形式讨论和操练。最终达到让学生熟练谈论“交通”这一说话能力的目标。并在作业中以预习形式对这一目标进行了延伸。

五、掌控好借来的学生

由于是借班上课,学生又是活动的主体,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交给学生,教师的引导是关键。

初中课件 篇3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山西出版社初中第二册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本节是围绕上一节图表的生成中图2-5-6统计图表的相关设置和转换展开的,是对前一节《图表的生成》的进一步学习,对图表的生成学习的具体充实,同时也为后面较难的电子表格成功与交流操作奠定了基础。

二、说学情

知识和能力方面: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我任教的学生们都来自农村,学生家中的电脑拥有量不等,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所以在教学中我采取分层教学和小组合作教学,基础好的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学,基础差的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在其他同学或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

生理和心理方面:八年级的学生对于电子表格中图表的生成编辑兴趣非常浓厚,但是青少年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在教学中我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中为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会设置图表的坐标轴格式。

2、会通过图表工具栏上的图表转置按钮改变图表的呈现方式。

3、能灵活运用图表类型呈现图表,并会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目标:

对学过的教学内容能给教师很好地信息反馈;在已有操作基础上能主动参与学习,进行学习探究;在遇到困难时,能积极寻求帮助,提倡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进一步增强学生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意识,由此激发学生努力学好信息技术的决心,增加学习的兴趣。

四、说重点、难点

重点:对建立好的图表进行编辑:移动图表位置、调整图表大小、图表类型转换。

难点:灵活运用图表类型呈现图表,并会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五、说教学过程

合理的组织课堂教学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教学设计应从教学的重点、难点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遵照以上特点,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如下环节:

(一)创设情境,直接导入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环节一:阅读课本76页按照操作提示完成实践2:设置图2-5-6中的坐标轴格式,了解电子表格中的分类轴,操作提示见课本76页图2-5-7设置坐标轴格式。

在操作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解决:

(1)问老师

(2)和邻座同学商量

(3)小组讨论互相帮助

环节二:阅读课本76页-77页按照操作提示完成实践3:改变图2-5-6中图表的呈现方式,操作提示见课本77页的文字说明,最后完成图表见图2-5-8图表转换,小组交流能从图表中获得哪些信息。

环节三:阅读课本77页-78页按照操作提示完成实践4:灵活运用图表类型,将图2-5-1中的数据用折线图表达,并小组交流讨论,分析图表,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三) 展示点拨。(演练结合)

1、教师抽查3-5组的学生在多媒体上展示自己的练习情况,反馈本节的教学得失。

2、教师要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并对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提出改进建议。

(四) 跃跃欲式,提升自我。

1、自学课本78页表2-5-1几种图表的用途和使用特点。

2、小组交流讨论完成“议一议”。

3、完成“试一试”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数据变化情况。

(五) 归纳总结,梳理知识

我让学生回顾并说出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通过回顾,学生对自己所学与书本上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从中体验到通过努力取得成功的喜悦。同时将前面所学的零散知识汇总,使学生所掌握的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

六、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根据我校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内容没有进一步拓展,但课本知识都贯彻到了,时间稍微有点紧张,环节还应该更紧凑一点。

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我在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同时,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本堂课学生的兴趣非常的高,在完成相关任务时,积极主动,同学之间友好互助。学生在展示作品时,不但锻炼了语言组织及语言表达能力,而且通过交流,分享成果,拓展了思路,使认识和情感得到升华,促进了学生完整、和谐的个性发展。

初中课件 篇4

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十七章第一节“反比例函数”。我将从如下步骤进行。

一、说教材

1. 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反比例函数”的第一节课,是继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之后,二次函数之前的又一类型函数,本节课主要通过丰富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体会函数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从中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因此本节课重点是理解和领悟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有:类比,转化,建模。

2.学情分析:对八年级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已经对函数,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以及应用有所掌握,但他们面对新的一次函数时,还可能存在一些思维障碍,如学生不能准确地找出变量之间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如何从事例中领悟和总结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因此,本节课的难点是理解和领悟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人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分析,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把本课的目标定为:

1.从现实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讨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三、说教法

本节课从知识结构呈现的角度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建立了“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知识→应用知识”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清晰地再现了知识的生成与发展的过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于是,从教学内容的性质出发,我设计了如下的课堂结构:创设出电流、行程等情境问题让学生发现新知,把上述问题进行类比,导出概念,获得新知,最后总结评价、内化新知。

四、说学法

我认为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函数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指导学生通过类比、转化、直观形象的观察与演示,亲身经历函数模型的转化过程,为学生攻克难点创造条件,同时考虑到本课的重点是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教学,也考虑到概念教学要从大量实际出发,通过事例帮助完成定义。因此,我采用了“问题式探究法”的教法,利用多媒体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问题深化,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并随着问题的深入而跳跃。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新知

首先提出问题

问题1:小明同学用50元钱买学习用品,单价y(元)与数量x(件)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在课开头,我认为以一个简单的数字问题引入,目的是让学生在很快的时间里说出显而易见的答案,便于增强学生学好本课的自信心,使他们能愉快地进行新知的学习。

问题2:我们知道,电流I、电阻R、电压U之间满足关系式U=IR,当U=220V,

(1)你能用含有R的代数式表示I吗?

(2)利用写出的关系式完成下表。

R/Ω 20 40 60 80 100

I/A

当R越来越大时,I怎样变化?当R越来越小呢?

(3)变量I是R的函数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问题2是一个与物理有关的数学问题,这样设计便于使学生把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相联系,增加学科的相通性,另外通过本题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问题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同桌交流,最后小组讨论并汇报,此问题中的(1)(2)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但对于问题(3),老师要给适当的指导。

问题2的深化:舞台灯光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阳光灿烂的晴日变成浓云密布的阴天,或由黑夜变成白昼,这样的效果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学生可以根据问题2以及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这个问题,这样既增强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又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

问题3:京沪高速公路全长约为1262km,汽车沿京沪高速公路从上海驶往北京,汽车行完全程所需时间t(h)与行驶的平均速度v(km/h)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变量t是v的函数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问题3是一个行程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桌讨论,最后列出正确的函数关系式,进一步体会函数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为形成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打基础。

(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

1.出示问题

想一想,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这个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补充、完善的过程,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他们的新发现,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在这期间教师就是他们的合作者、引路人,边听、边问、边指导,初步形成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启发学生建构新知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k/x(k为常数,k≠0)的形式,那么称y是x的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自变量不能为0!

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y= k/x(k为常数,k≠0)

反比例函数的变式形式:k=yx,x=k/y(k为常数,k≠0)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这种从不同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相同的数学模型,再进行抽象得出概念的过程,并非教师所强加,而是学生通过自己分析走向概念,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使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功感在活动中得以提升,体现类比、转化、建模等数学思想,把本节课推向高潮。

(三)反馈练习,应用新知

根据学生认知的'差异性,我设计了基础过关和拓展训练两类练习题。

1.基础过关

(1)下列函数的表达式中,x表示自变量,那么哪些是反比例函数?每一个反比例函数相应的k的值是多少?

①y=x/5 ②y=6x-1 ③y=-3x-2 ④xy=2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此题较简单,以口答的形式进行,设计的目的是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并告诫学生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反比例函数不能单从形式上判断,一定要严谨认真,同时也完成了随堂练习1。

(2)做一做

①一个矩形的面积为20cm2,相邻的两条边长分别是xcm和ycm,那么变量y是变量x的函数吗?是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

②某村有耕地346.2公顷,人口数量n逐年发生变化,那么该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m(公顷/人)是全村人口数n的函数吗?是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

③y是x的反比例函数,下表给出了x和y的一些值:

a.写出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b.根据函数表达式完成下表。

表略。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通过三个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2.能力拓展

(1)你能举个反比例函数的实例吗?与同学进行交流。

(2)y=5xm是反比例函数,求m的值。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问题(1)是一个开放性的题,既解决了随堂练习2,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问题(2)能助于学生抓住关键点,澄清易错点(反比例函数中k≠0),并且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四)归纳总结,反思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与同伴进行讨论。

(如: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还有什么困惑?应注意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通过问题式的小结,让学生再次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弥补教学中的不足。

(五)推荐作业,分层落实

必做题:课本第134页习题1、2题。

选做题:已知y与2x成反比例,且当x=2时,y=-1,求:

(1)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当x=4时,y的值。

(3)当y=4时,x的值。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作业以推荐的形式进行,必做题体现了对新课标下“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要的数学”的落实,选做题体现了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延伸阅读

最新初冬课件7篇


新入职的老师需要备好上课会用到的教案课件,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是高效教学的重要保障,课件教案应该怎么做?励志的句子认为“初冬课件”这篇文章很有价值现向您推荐一下,敬请浏览本文内容!

初冬课件(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认识耀、庄、稼、射这4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使学生初步了解初冬季节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初、茫、塔、厚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请学生听歌曲《四季歌》,边听边记忆:歌中介绍了哪几个季节?

2.教师出示画面:春夏秋冬,让学生进行初步观察,说说季节的特点?

3.揭示学习内容: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共同欣赏初冬的景色,板书课题《初冬》。全班齐读课题。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学习完毕,同桌相互评议学习情况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最好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听的能力)

3)看投影,读词语:

初冬

田野

庄稼

耀眼

光芒

柿子

模糊

白茫茫

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4)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厚:先写厂字头,再写里面的两部分,里面是日不是白字,最下面是子。要写紧凑。

塔:左右结构,部首是土字旁,右边是草字头与一个合,注意与答的区分。

茫、芒:这两字的相同点是:两字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读音相同;不同点:茫比芒多一个三点水旁。注意亡字的笔顺:点,横,竖折。

初:左右结构,左边是衣字旁,右边是个刀。

淡: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三点水旁,右边是两个火字在一起,淡的反义词是浓。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提醒其他同学注意)

5)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大家自由地谈一谈

四、练习:

1.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读一读生字能把生字和音节用线连起来。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22初冬

初冬课件(篇2)

一位教师在教学《初冬》这一课,老师说:冬天到了,天气一天一天变冷了。树叶儿从树上落了下来,小花都枯死了。老师还在接着说,一个学生插嘴说:树叶没有落,花儿还红着呢。面对学生的插嘴,老师似乎有所悟,微笑地对学生说:说说你的理由?这位学生指着教室门外的一棵棵樟树和操场那边摆放的盆花,说:那树上的叶儿还没有落下来,那边还有红花呢!老师没有感到尴尬,反而及时地纠正了自己刚才所说的话,还真诚地表扬这位学生:真不错,多么善于观察,大家要向他学习。

问题:请用新课程理念对这个案例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这在过去学生是不敢说的,因为说了会挨老师批评的。现在我们的学生敢说了,老师还会表扬学生呢。教师不再以知识的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而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尊重学生,把自己作为学习的一分子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

初冬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认识耀、庄、稼、射这4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使学生初步了解初冬季节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初、茫、塔、厚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请学生听歌曲《四季歌》,边听边记忆:歌中介绍了哪几个季节?

2.教师出示画面:春夏秋冬,让学生进行初步观察,说说季节的特点?

3.揭示学习内容: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共同欣赏初冬的景色,板书课题《初冬》。全班齐读课题。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学习完毕,同桌相互评议学习情况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最好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听的能力)

3)看投影,读词语:

初冬田野庄稼耀眼光芒柿子模糊白茫茫

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4)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厚:先写厂字头,再写里面的两部分,里面是日不是白字,最下面是子。要写紧凑。

塔:左右结构,部首是土字旁,右边是草字头与一个合,注意与答的区分。

茫、芒:这两字的相同点是:两字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读音相同;不同点:茫比芒多一个三点水旁。注意亡字的笔顺:点,横,竖折。

初:左右结构,左边是衣字旁,右边是个刀。

淡: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三点水旁,右边是两个火字在一起,淡的反义词是浓。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提醒其他同学注意)

5)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大家自由地谈一谈

四、练习:

1.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读一读生字能把生字和音节用线连起来。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初冬季节的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指导学生学习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3.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初冬季节的一些景物特点,理解课文中太阳、田野和树林在雾中、雾后有什么不同。

教具准备:电脑,录像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一年有几个季节?

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走来,万物发生了变化,欢笑留在了每个人的脸上。现在正是深秋时节,过些日子冬天即将来临,那冬天刚刚开始的这段时间叫什么呢?巧妙的引出课题。

2.教师板书课题《初冬》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路。

1.学生自己读一遍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指名读生字词:

初冬田野庄稼耀眼光芒柿子模糊白茫茫

3.配上音乐,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做到: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评价老师朗读情况

三、细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

(一)第一自然段

1.自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茫茫。

1)这样大的雾,课文中用什么词语形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茫茫)

2)读白茫茫,要求:慢一些

3)看电脑演示,进行品读。

(二)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数一数有几句话,想一想有什么没读懂的地方?

2.根据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理解词句。

1)隔着我们和田野、树林间的这层纱,指的是什么?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模模糊糊

3.思考:这两句话中为什么前一句用望,后一句用看?

4.指导朗读,看电脑演示,试着把模模糊糊的感觉读出来。

(三)第三自然段:

1.师生分别读一遍,然后比较读的情况。

2.指名谈体会,理解文章内容,帮助学生体会词语。

3.看电脑演示,体会:发出淡淡的光,然后在感悟的基础上练习读。

(四)小结:

1.课中练习:让学生口头练习

1)下雾时,远处的塔、小山都()了。

2)下雾时,近处的田野、树林都()了。

3)下雾时,太阳像个红球,()淡淡的光。

进行评价:

1)下雾时,远处的塔、小山都(望不见)了。

2)下雾时,近处的田野、树林都(看不清)了。

3)下雾时,太阳像个红球,(发出)淡淡的光。

2.总结学法:刚才我们在理解词句时,运用了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在读书读报时遇到读不懂得词句,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平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或者做这些事情的情况,这样就可以读懂了。

(五)第四、第五自然段:

1.观察下雾时和雾散后的两幅图。说说自己的感受。

2.自己读四、五自然段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雾散后,太阳()光芒来。

2)雾散后,远处的塔、小山都()了。

3)雾散后,近处的田野、树林也()了。

3:电脑演示下雾时和雾散后景色的对比,体会后练习朗读。

(六)第六到第八自然段:

1.小组自学。要求:

1)一个同学朗读。

2)其他人结合一段内容谈体会。

3)同学间相互补充。

2.汇报学习成果

3.看录像体会初冬景色的特点。

四、再读课文,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2.师生共同介绍有关初冬景色的资料

3.总结:在学习这一课的过程中,我们运用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了词句;在学习

的同时,同学们不仅读懂了课文,而且领略了初冬的景色,收获真不少!

五、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自己配乐朗读全文。

2.从课外书中找一找,读一读描写各个季节的景色的文章。

初冬课件(篇4)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初冬季节的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指导学生学习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3.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初冬季节的一些景物特点,理解课文中太阳、田野和树林在雾中、雾后有什么不同。

教具准备:电脑,录像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一年有几个季节?

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走来,万物发生了变化,欢笑留在了每个人的脸上。现在正是深秋时节,过些日子冬天即将来临,那冬天刚刚开始的这段时间叫什么呢?巧妙的引出课题。

2.教师板书课题《初冬》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路。

1.学生自己读一遍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指名读生字词:

初冬

田野

庄稼

耀眼

光芒

柿子

模糊

白茫茫

3.配上音乐,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做到: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评价老师朗读情况

三、细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

(一)第一自然段

1.自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茫茫。

1)这样大的雾,课文中用什么词语形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茫茫)

2)读白茫茫,要求:慢一些

3)看电脑演示,进行品读。

(二)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数一数有几句话,想一想有什么没读懂的地方?

2.根据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理解词句。

1)隔着我们和田野、树林间的这层纱,指的是什么?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模模糊糊

3.思考:这两句话中为什么前一句用望,后一句用看?

4.指导朗读,看电脑演示,试着把模模糊糊的感觉读出来。

(三)第三自然段:

1.师生分别读一遍,然后比较读的情况。

2.指名谈体会,理解文章内容,帮助学生体会词语。

3.看电脑演示,体会:发出淡淡的光,然后在感悟的基础上练习读。

(四)小结:

1.课中练习:让学生口头练习

1)下雾时,远处的塔、小山都()了。

2)下雾时,近处的田野、树林都()了。

3)下雾时,太阳像个红球,()淡淡的光。

进行评价:

1)下雾时,远处的塔、小山都(望不见)了。

2)下雾时,近处的田野、树林都(看不清)了。

3)下雾时,太阳像个红球,(发出)淡淡的光。

2.总结学法:刚才我们在理解词句时,运用了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在读书读报时遇到读不懂得词句,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平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或者做这些事情的情况,这样就可以读懂了。

(五)第四、第五自然段:

1.观察下雾时和雾散后的两幅图。说说自己的感受。

2.自己读四、五自然段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雾散后,太阳()光芒来。

2)雾散后,远处的塔、小山都()了。

3)雾散后,近处的田野、树林也()了。

3:电脑演示下雾时和雾散后景色的对比,体会后练习朗读。

(六)第六到第八自然段:

1.小组自学。要求:

1)一个同学朗读。

2)其他人结合一段内容谈体会。

3)同学间相互补充。

2.汇报学习成果

3.看录像体会初冬景色的特点。

四、再读课文,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2.师生共同介绍有关初冬景色的资料

3.总结:在学习这一课的过程中,我们运用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了词句;在学习的同时,同学们不仅读懂了课文,而且领略了初冬的景色,收获真不少!

五、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自己配乐朗读全文。

2.从课外书中找一找,读一读描写各个季节的景色的文章。

板书设计:

22初冬

下雾时雾散后

望不见望得见

看不清看得清

发出射出

初冬课件(篇5)

《初冬》一文,用词准确,图文并茂,是对学生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的好材料。其中描写大柿子的文句生动形象,教学时可作如下设计。

师:雾散后,我们看清了远处的塔、小山,近处的田野、树林,还看清了什么请同学们看图想一想,再说一说。(电脑出示画面,学生看图,试说。)

生:我看清了近处的柿子树。

生:我还看清了柿子树上结了很多大柿子。

(师出示句子:柿子树上挂着许多大柿子,像一个一个的红灯笼。学生齐读这句话。)

师:这句话写了柿子的什么呢

生:这句话写了柿子很多。

生:这句话写了柿子很大。

生:这句话写了柿子的形状。

生:这句话写了柿子的颜色。

师:文中是怎样写的呢请同学们再自由地读这句话,然后口头填空(括号内应填写内容)。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看图,想一想:为什么说大柿子像灯笼呢同桌之间先相互说一说。

生:因为柿子很大,所以说像灯笼。

生:因为柿子红红的、圆圆的,所以说像灯笼。

生:因为柿子很美,很惹人喜爱,所以说像灯笼。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那么同学们再看看挂是什么意思可以用什么词来替换

生:可用结。

生:可用长。

生:可用吊。

师:作者为什么不用这些词,而要用挂呢,

生:挂形象地写出了柿子的样子。

生:挂形象地写出了柿子很大。

生:挂和灯笼搭配很恰当,因为文中把柿子比作灯笼,灯笼是挂着的。

生:挂生动地写出了柿子沉甸甸地向下坠的样子。

师: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用挂,想好后,用挂说一句话。

生:葫芦挂在葫芦藤上。

生:我把书包挂在墙上。

生:我把衣服用衣架挂起来。

师:这句话写得这么美,我们应该怎样读呢

生:我觉得挂许多要读得重一些,这样就读出了柿子的大和多。

生:我认为还应该把一个一个红灯笼读得慢些。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这样读才能把初冬景色的美读出来。

生:这样读才能把农民丰收后喜悦的心情读出来。

师:请你读给大家听一听。(生读)

师:同学们读得都很好,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

(边读边欣赏画面)

师:同学们读了这段话,有什么话想说

生:我觉得北方的小山村真好,有这么美丽的柿子树,如果我家院子里有一棵这样的柿子树,那该多好啊!

生:看到这么美、这么大的柿子,我馋得直流口水,真想摘一个来吃。

师:谁还想说

生:小山村初冬景色真美,我真想到那地方去玩!

评析:

这个教学片断,教师根据低年级儿童学习语言的特点,把语言训练和形象思维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既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又落实了语言文字训练。

首先,通过抓重点语句,启发学生想象。从为什么说大柿子像红灯笼一问入手,引导学生借助图画,观察想象,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从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把大柿子与红灯笼联系起来,理解了这个比喻句,体会出柿子的可爱和农民看到丰收景象后的喜悦心情,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了具体的活的表象。

其次,通过比较,体会用词准确。这一教学片断,教师对低年级学生表达欠准确的特征,设计了一道口头填空题,让学生领悟到文中表达的精妙之处短短一句话,写出了柿子形状、大小、多少、颜色。运用比较的方法,把挂这个词与结长吊等词进行比较,从而体会出挂这个词运用得好,并通过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用挂,练习说一句话这一训练,不仅让学生内化了语言,而且学会了运用。

第三,通过自读自悟,促进表达能力的提高。雾散后的柿子如此之美,学生观察图画,理解之后,肯定有很多感受。教师抓住这一契机,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自读自悟,不仅找准了语言训练的能力训练点,而且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操。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仿佛那些美的大柿子就在眼前,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初冬景色的美丽和农民丰收后的喜悦心情。在此基础上,学生们畅谈感受,极大地调动了他们表达的内驱力,从而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初冬课件(篇6)

【教学设计说明】

《初冬》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它描写了我国农村初冬时节雾天的景色。课文篇幅短小,图文并茂。两幅插图分别展现了雾中和雾后农村的不同景象,为学生理解词义句意,提供了直观主动的语境。课文与此对应,以雾中雾后为序,文脉清晰,语言优美。

本课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了解初冬季节自然界的景色特点;学习生字新词,读懂描写景物变化;按提示会写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式;朗读课文时,能正确读出句与句子间的停顿;能背诵课文。

本教学设计注重从观察插图着手,借助景物的具体生动的形象,组织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在比较中激疑引趣,以诱发儿童学习的动机,唤起儿童朗读课文的学习兴趣,在看看、想想中,释疑求解,在读读、写写中练词、练句。进而在朗读训练中理清句序,并指导学生运用时空法、对比法帮助记忆,进行背诵。本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练为主线,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动脑、动口、动手。同时注意在阅读过程中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进行。

本课建议安排两教时。

【教学主要步骤】

一、看图激疑,学习字词

1.观察课文插图二,学习生字。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插图(雾后景色),说说这幅画中有哪些景物,美不美?借助图中景物学习生字:芒、塔、野。

2.观察插图一,比较中学字。

引导学生与图二比较,说说同一地方,景物有什么不同。(出示模模糊糊)学习生字:隔、层,并带着为什么不一样的疑问,试读课文。

二、读文释疑,理解第一段

1.初读全文,解疑中学字。

学生试读课文,了解课文分别写了雾中景色和雾后景色。读1、4节的句子。学习生字:初、雾、茫,比较芒与茫音形义的异同。

2.细读第2、3小节,理解句子。

课文中哪些词、句写了雾很大?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找出有关的词句,说说意思。教师可用纱巾遮脸,观察图片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望不见、看不清、不耀眼的句意。结合讲读,学习生字淡、耀。比较望、看不同。

3.试背第一段。

教师可按远处、近处及空中方位顺序,帮助学生理清句序,练习背诵。

三、练字练句,细读第二段

1.用比较法学习第4、5小节。

教师可指导学生与第一段对照,了解雾散后景色有什么变化,找出相应的词语:射出光芒来、望得见、看得清,这些词语在朗读时读重音,使雾中和雾散后的景色对比更加强烈。

2.读读练练,学习68节。

按什么地方、什么怎么样或谁干什么的句式读懂每一节的意思。学习生字原,口头完成练习4。

3.重点理解第7节比喻句。

让学生理解灯笼比作大柿子的形状,找出表示柿子多少、大小、颜色、形状的词语,完成课后练习3。

4.读中理序,指导背诵第二段。

课文第58节,每节开头都有一个表示方位的词语,每节写法有相似的句式。

这两个特点可用来引导学生背诵。

四、配乐朗诵,激发朗诵兴趣

配乐朗诵时,可让儿童闭目想象大自然的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老师概括初冬季节自然景色的特点,再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复习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隔野耀

初冬课件(篇7)

一、教材分析

《初冬》这篇课文短小、图文并茂,以“雾中、雾后”为序,文脉清晰。以其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现出山村初冬早晨的美景。尤其文章是以时间为序,每层又以空间顺序清楚明了,是引导学生了解冬天景物特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良好载体。

二、设计理念

以读促思,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脉络来感受雾中和雾后小山村不同的景致特征。由自由读文——同桌互相赛读——分段读文——借助画面进行情境观察,激发学生读文的欲望。依据低年级儿童语言特点,巧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把语言训练和形象思维紧密地结合起来,以语言训练为基本点,自读、自悟、有感情地表达文本、背诵课文,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语言表达的美感,又使学生内化了语言,学会运用语言。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文中的10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感悟文本,培养理解词句的能力。

情感目标:知道初冬季节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点,从而更加热爱自然。

四、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词句,从而进行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

1、谈话: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四季在变换更迭着。那么在你心中四季中哪个季节更美呢?每个季节给我们带来的感受是不同的,一提到冬季(板书:冬)你的眼前会浮现出哪些画面呢?但《初冬》一课会让你感受到别样的风采。

2、板书课题。17初冬

3、齐读课题,追问初冬指什么时候?

4、举义反三:初春、初秋、太阳刚刚升起——初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检查学生对本课难读的词的掌握情况。

3、同桌互相赛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4、指名分段读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感悟文本。

1、读中品味雾中的美景。

看画面感知雾——形象的说一说雾——有感情地读一读,——填补文中空白背一背

2、对比雾后的变化,欣赏美景。

3抓关键词、关键句进行说写训练。

(1)柿子树上挂着许多大柿子,像一个一个的红灯笼。

(2)柿子树上有大柿子。

师:比一比哪种表达效果更好一些?

师:谁来试一试将将黄叶写得更生动些?

树林里积了一层厚厚的黄叶,像__________。请同学们在书中写一写。

师:你还能仿照这句话说一说吗?

树林里落了厚厚的一层黄叶,只有松树、柏树不怕冷,还是那么绿。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树林里哪些树叶落了?

但只有松树、柏树不怕冷,还是那么绿。你想对“松树、柏树”说点什么?

(句子表达步步推进,由浅入深地进行仿写指导,层层铺垫,为学生思维的表达训练扎实有效地推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从而达到内化语言和积累语言这一目标。)

(四)、配乐朗读,欣赏文本。

《初冬》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片课文。这是一篇描写初冬早晨的美景的短文。课文主要抓住了“大雾”这个的特点来描写初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课文的第一至五自然段,主要描写的是“雾中”的景色,且从远处的塔和小山,写到近处的田野和树林;第六至九自然段讲的是“雾散”后的景色,先写了塔、小山、田野、树林和太阳在雾散后的变化,再写了雾散后还看到其他的景物。本节课主要教学第一部分内容。

《初冬》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上,执教者比较注重培养孩子以下三方面的能力。

一、独立识字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所以我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识字教学,执教者采用的是随文识字,让学生通过扩词、补充短语、情景说话的形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巩固生字。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不少汉字,所以教学中执教者采取分层教学,先让识字多的学生当小老师教识字较少的孩子,老师在巡视时关注学生识字情况,做到心里有数;再在教学中详略得当,重点指导“初、雾、耀、稼”等字;第三,在随文识字时把更多的学习、实践的机会留给识字少的孩子,激发了学生独立识字的兴趣,也做到“以学定教”,各得其所。

二、提取信息能力。

崔峦老师在《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一文中说指出:低年级重点是字、词、句教学。要加强词、句的理解和运用,还要在把课文读正确、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培养提取简单信息的能力。我这节课比较注重句子训练,让学生在每读完一个自然段后,指教者都让他说一说这段主要写了什么,这样学生就能抓住句子中的重点事物,重点词语来理解句子,也培养了学生提取简单信息的能力。

三、积累背诵能力。

新课标强调了积累语言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是第一位的,也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这节课,执教者就比较注重教给孩子一边读一边提取关键词,并借助关键词背诵的方法。抓每一段中的重点事物,关键词语,引导学生背诵,学生背诵起来就容易多了。大家看到了,这节课上完了,前五个自然段学生基本上都背下来了。

最新中暑课件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各类范文的需求不断增多,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范文吧!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最新中暑课件,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中暑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夏季防暑很重要,有防暑降温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常识,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2、行为技能训练

掌握一些夏季防暑的常用方法,强化夏季生活的一些习惯。

3、初步了解中暑的原因。

4、掌握一些夏季防暑的相关技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预防中暑。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对中暑的重视度,在夏季自觉主动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

教学准备

准备中暑的相关新闻报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夏天到了,天气炎热,我们会遇到哪些问题? 生:中暑。

师:你们知道中暑吗?中暑应该如何急救和预防呢?

2、总结: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班会课《防中暑》。(板书课题)

(二)案例引发思考

1、师:夏季来临之际,气温升高,高温是引发中暑的直接原因。你知道高温有哪些危害吗?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谈一谈。

同桌交流,学生汇报。

播放ppt,一边展示高温危害一边解释。同桌交流,学生汇报。

2、中暑原因:

师:还有哪些原因易导致中暑?

生:身体适应性差,抵抗力差。

师:其实,人类是恒温动物,具有体温调节的能力,为什么还会中暑呢?想一想,人的体温调节能力是无限度的还是有限的?

生:有限的。

3、中暑症状:

师:中暑的症状有哪些呢?

生:头晕、头痛、乏力。

4、中暑的急救:

师:如果你身边有人中暑了,你会怎么帮帮他?(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吃药、多喝水、喝蜂蜜、把他抬到阴凉地去。

师:一起观看补水小视频。

小结:如果在室外有人中暑,我们应该尽快把他抬到阴凉处去,避免太阳直接晒,用冷毛巾敷额头和大腿,急救的药品有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组小朋友来给我们演示中暑的急救,想看吗?

生:想。

x名学生汇报演示。

师生点评。

师:请看图中这个小男孩,剧烈运动后直接用冷水冲头,你们同意他的做法吗?

生:不同意。(如果有同意的,就进行辩论)

小结:剧烈运动后,身体大量出汗,毛孔张开,这时用冷水冲容易造成毛孔骤然收缩,对身体有损害,所以,此法不可取。那平时我们应该如何预防中暑呢?

5、中暑的预防:

师:请大家说说怎么才能预防中暑呢?

生:多喝水、按时睡眠。 展示课件,师生共同学习。

(三)拓展延伸:

同学们,在夏季里,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你能说出哪些安全隐患?

中暑课件 篇2

一、活动目标

1、 使幼儿了解暑假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 通过讨论,激发幼儿向往过暑假的情感,教育幼儿愉快、合理地过暑假。

3、 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4、 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 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二、活动准备

《暑假安全知识调查表》40份(附后);《暑假俱乐部》手册40本(摘取手工制作、数学操作、智力开发等书本装订而成);安全图片每人一套;蜡笔每人一盒。

 三、活动过程

(一) 使幼儿了解暑假的含义,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激发幼儿过暑假的兴趣。

1、 教师:"小朋友们,再过几天我们幼儿园就要放假了,这个假期叫做暑假。知道为什么吗?启发幼儿动脑筋想问题。

2、 幼儿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想法。

3、 教师总结暑假的含义:这个假期是在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放的,我们叫它暑假,暑:就是热的意思。

(二) 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安全、愉快、合理地过暑假,培养幼儿完整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判断能力。

1、 教师引导幼儿:"暑假里你们想做些什么事情呢?"

2、 幼儿互相说出自己想做的或是喜欢做的事情。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想像能力。

3、 那么在暑假里,有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有关安全知识的内容。同时也锻炼幼儿的判断能力。

4、 出示各个家长填写的《暑假安全知识调查表》,挑选几个家长所写的暑假安全知识,提问幼儿:可以这样做吗?不可以做这些事情吗?运用家长的话语来帮助提高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更加认真参与活动。

(三)教师总结暑假里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1) 如果回老家的小朋友,不能一个人或和小伙伴到河里去游泳。

(2) 不能玩火、玩电、玩尖锐的物体。

(3) 夏天的太阳毒辣,不能到太阳底下长时间地玩,要保护自己的皮肤。

(4) 吃冷饮时,不能一下子吃得太多,否则,会引起肚子痛,影响身体健康。

(5) 吃西瓜时,要把瓜洗干净,请爸爸妈妈切好西瓜,吃的时候不讲话,以免瓜子呛人,还要防止西瓜汗流到衣服上,另外,不可乱扔西瓜皮。

(6) 独自在家时不要让陌生人进来,不要告诉陌生人只有你一个人在家。

(7) 出外与家人走散了,要懂得打电话110报警,不要跟陌生人走等。

(四)、请幼儿看安全图片操作。每个幼儿一套安全图片,请幼儿在正确的图片上打上对号,错的打上错号。

中暑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中暑的原因。

2、了解一些预防中暑的有关常识。

3、知道中暑后如何简单处理。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引导孩子乐于接受治疗。鼓励、培养小朋友不怕打针的勇敢精神。

教学准备

关于中暑的图片、雨伞、帽子、冰块、毛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小朋友,夏季太阳高照,烈日炎炎。如果长时间在烈日下曝晒,或者在高温环境下活动,而人体内的热量又散发不出去时,就很容易引起一种急性病。这种疾病通常叫做“中暑”。为了避免发生这种疾病,我们就要知道如何预防中暑?那你们知道怎么样预防中暑吗?(幼儿自由回答)

师小结:我们都知道夏天最容易中暑,而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引起的一种疾病,所以我们就要了解预防中暑的方法。

(1)夏天在家时应该多喝白开水,补充身体因流汗而失去的水分。

(2)夏天出门时要带帽子或者撑雨伞,不在太阳下暴晒。

(3)从空调房间到户外时,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否则冷热变化太大,身体不易适应。

(4)夏天我们活动时不宜太大,人在疲劳的情况下一受热就很容易中暑。

(二)出示图片

师:小朋友,中暑时会怎么样呢?现在你们来看看图片,看看中暑时会怎么样?

幼儿自由回答

师:刚才小朋友都知道中暑之后会怎么样?那你们知道中暑后应该做呢?(幼儿自由回答)

师小结。如果在我们生活中有人出现中暑的情况,那么我们要发扬互相帮助的好精神,马上对中暑的人进行急救措施也可以请别人帮忙。中暑后我们应该采取一下的解救措施:

(1)我们首先要让中暑的人尽快脱离高温环境,把病人抬到附近阴凉或通风的地方,也可请附近的.人帮忙。

(2)也可以让中暑的人喝中草药、多喝白开水。

(3)我们也要根据病情的严重情况,如果病情严重时应及时送到医院。

(4)你们还要告诉爸爸妈妈每天要与幼儿园配合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

(三)情境游戏:中暑了怎么办?

请幼儿模拟中暑之后的场景,并会用教师提供的道具为中暑幼儿降暑。

(四)学会中暑顺口溜

师。小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都了解了什么是中暑?从中明白了中暑的原因,预防中暑的方法和中暑的预防措施,老师也编了一首预防中暑的顺口溜,让我们一起来学学。

(出示顺口溜)

师:嘿、嘿、嘿、嘿,炎热季节防中暑,运动时间不宜长,浅色衣帽最适宜,最佳饮料淡盐水,预防中暑保健康。

小朋友拍手、有节奏进行朗读。

 教学结束

1、评价。

2、总结。

教学反思

夏天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夏天的酷热也是很明显的特征,让孩子们通过谈话了解夏天虽然有很多好吃好玩的东西,但是由于温度非常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因此导入新课,要过一个清凉的夏日,就必须了解一些解暑降温的小常识。

让孩子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找出如何防暑降温的好办法。首先也是通过启发谈话让孩子说出酷热天气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一些烦恼,从而让孩子了解中暑的一些症状,引出中暑的危害,并放手让孩子借助从生活中提炼或是从大人身上获取的经验,小组合作学习谈论防暑降温的方法,此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孩子从多方面谈。为了拓展知识,我又在网上找了一段视频,让孩子通过观看视频,又找到了一些防暑降温的好方法。但是我又考虑到在生活中还存在一些不当的防暑降温的方法,所以,我又找了x个孩子身边典型事例的图片,让大家观察,找出错误的原因,其实开始我是准备了x个图片,但是有一张我觉得离我们农村孩子太远,所以被我删掉了。随即我还引入了观看图片了解小动物消暑降温的方法,目的是为了让孩子知道不只我们人类需要防暑降温,其实小动物和我们一样,也有自己的方法度过炎炎夏日。

让孩子了解处理中暑的方法。为了避免枯燥的讲解,我原打算让孩子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演一演中暑及中暑时的一些简。

小百科:中暑是在暑热季节、高温和(或)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

中暑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防雷电、洪水的危害,提高防洪意识

2、掌握冰雹天气自救自护

3、掌握防溺水知识

4、掌握泥石流发生时的防护及自救措施

教学进程:

一、要注意防雷暴雨冰雹天气

1、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因为下雨时,大树潮湿的枝干相当于一个引雷装置,如果用手扶大树,就仿佛用手摸避雷针一样。所以,不在大树下避雷雨。

2、下雨时不要在水边(江、河、湖、海、塘、渠等)、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避雨,要观察住房是否适合避雨。不在低凹处避流水。

3、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为金属物品属于导电物质。

4、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和球形雷飘进室内。

5、下冰雹时,一定要在屋里躲避,头上一定要有坚实的、稳固的保护设备。如在野外遇到冰雹时,则视情况而定,可用一些物品来遮挡,总之选择可以遮挡身体又安全的方式方法来保证自己的安全。

二、暴雨、洪流、泥石流时的自我防护

1、洪水及相关灾害

洪水可分为:暴雨洪水,风暴潮,冰凌洪水,冰川洪水,融雪洪水,泥石流和跨坝洪水等多种类型,主要是暴雨洪水。

2、洪水的主要特点:

(1)季节性明显:洪水集中出现的季节段时称之为汛期。江河每年汛期来临的时间有一定的规律,它主要决定于夏季雨带的南北位移,和秋季频繁的狂风暴雨天气。

(2)洪水峰高量大:受流域暴雨,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影响,河流常常可以形成极大洪峰流量。

(3)江河洪水年际变化不稳定:暴雨洪水区大洪水年和枯水年洪峰流量变幅大。

3、了解洪水爆发时的紧急自救措施。

(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的向山坡,高处转移。

(2)洪水来的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大树,高墙等待救援。

(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很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还要注意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4、暴雨过后,上学需途径小河、沟、桥的,要由家长陪同护送,如果洪水爆发未能经过小河、沟、桥的就返回家中等候

可以安全通过再上校,同时要让家人打电话告诉学校、老师,家中没有电话的要到邻居或者商店中打电话,以免学校、老师担心。

5、暴雨过后,放学需途径小河、沟、桥的,要先探视具体情况,或者由家长接送学生。家长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暴风骤雨时要坚持主动到学校接送孩子,学生不能擅自涉险回家。

6、因洪水原因留校的学生,要安下心来,听从学校的管理,情况允许了才回家,不能擅自个人或结伴去查看洪水情况。

7、暴雨过后,学生不要靠近危险的房屋、墙体、坑塘等,预防倒塌对我们造成的伤害。

8、请密切关注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号,如遇暴雨天气,学生不要单独外出玩耍及探亲访友。

三、夏季注意防溺水

学生重点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尤其是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或报警。

夏季是暴雨、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基础沉陷等自然灾害的高发期,同学们随时要注意防洪防汛,提高警惕,注意安全。同时夏季不要随意单独外出游玩或走亲访友,确需外出一定要有家长带领,以防出现突发的意外事件。

中暑课件 篇5

 一、设计意图

夏季,气温炎热。幼儿园是集体户外活动时,易发生中暑现象。如何处理中暑孩子,在入夏时和孩子们聊聊“如何预防中暑”显得十分必要、十分重要。

二、活动目标

1、有预防中暑的意识。

2、了解中暑的起因以及中暑对身体的影响,掌握预防中暑的简单知识。

3、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4、让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三、活动准备

1、邀请儿科专家(利用家长资源)。

2、中暑图片x张、预防中暑图片x张。

3、音乐《健康歌》。

4、调查中暑的原因。

四、活动过程

(一)由图片导入中暑

出示图一(体温高晕倒中暑了)

师:他怎么了?

(二)寻找中暑原因

1、你们中暑过吗?你中暑时都会怎样?有什么症状?让幼儿说一说,学一学。(大汗、口渴、乏力、头晕、胸闷等)

2、中暑这么难受,平时你都是怎么中暑的?(幼儿讲述)

教师小结。

(三)预防中暑方法

1、怎样就能预防中暑了呢?(幼儿议一议)

2、现场咨询专家

师:今天我们请来了儿科专家医生(家长),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医生。

医生:(出示图片)介绍预防中暑方法,介绍自编“健康数来宝”。

3、幼儿学习健康数来宝。

4、主持人、医生和小朋友一起玩健康数来宝。

(边念数来宝边两两拍手)

5、小朋友和客人老师玩健康数来宝。

 五、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中暑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高温预警信号,知道中暑易发人群;了解中暑的症状。

2、知道如何预防中暑;中暑后能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

3、了解十大消暑神器。

教学重点:了解中暑的症状,知道如何预防中暑。 教学难点:认识中暑后采取哪些措施施救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夏季气温高,有些同学在长时间在户外活动,很容易晕倒?这是怎么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讲一讲“中暑”。

交流:哪些人容易中暑呢? (1)老人、体弱者。(2)小孩子 (3)肥胖者 (4)露天工作者

认识:中暑后有哪些症状呢?

1、轻度:口渴多汗、头晕恶心、四肢无力,精神不振。 应对措施:及时转到阴凉处,补充水和盐分。

2、重度: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昏迷抽搐 应对措施:应及时就医,以免贻误时机。

二、如何预防中暑呢

1、补充水分,可以喝淡盐水。

2、保证充足的睡眠。

3、出行时穿浅色的衣服,准备好防暑药或防晒用具。

4、多吃蔬菜和水果。

5、阳光最强烈的时间段最好不要出行或运动。

 三、中暑后怎么办呢

1、如图,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松开或脱掉衣服,用扇子或电风扇为其扇风,以利于患者呼吸和散热。

2、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或冰袋放在患者的头部,并用湿冷的毛巾擦拭身体,如果有酒精的话也可以,帮助患者快速地散热。

3、如果患者意识还比较清醒,及时地服用解暑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等,再多喝一些淡盐水、绿豆汤、茶水,以补充体内水分。

4、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用大拇指按压人中,促使其苏醒,同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赶紧将其送往医院救治。

四、了解十大消暑神器

1、绿豆。绿豆汤有清热解毒、止渴消暑的功效。

2、荷叶。干荷叶性辛凉,具有解热、清暑利湿作用。

3、苦瓜。清热祛暑、利尿凉血、解劳清心。

4、西瓜。西瓜清热解暑、除烦止渴,降血压。

5、热茶。喝热茶使皮肤表面散热加快,感觉更凉爽。

6、鸭肉。具有滋补、养胃、消水肿、止热痢、止咳化痰等功效。

7、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肺止咳,清热解毒的功能。

8、扇子。 能加快空气流动,使汗液蒸发加快,从而感到凉爽。

9、游泳。防暑降温的同时锻炼身体。消除疲劳,保持精力。

10、午睡。午睡能消除疲劳,保持精力。

 五、了解高温预警信号

1、高温橙色预警:天气闷热,一般指连续3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

2、高温黄色预警:天气炎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至37℃以上。

3、高温红色预警:天气酷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中暑课件 篇7

一、教学目标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防中暑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中暑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中暑是怎么回事?

中暑是人持续在高温条件下或受阳光暴晒所致,大多发生在烈日下长时间站立、劳动、集会、徒步行走时。轻度中暑会感到头昏、耳鸣、胸闷、心慌、四肢无力、口渴、恶心;重度中暑可能会伴有高烧、昏迷、痉挛等。

(二)讨论:户外活动如何防止中暑呢?

三、小结

1、喝水。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外出活动,尤其是远足、爬山或去缺水的地方,一定要带够充足的水。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带些水果等解渴的食品。

2、降温。外出活动前,应该做好防晒的准备,最好准备太阳伞、遮阳帽,着浅色透气性好的服装。外出活动时一旦有中暑的征兆,要立即采取措施,寻找阴凉通风之处,解开衣领,降低体温。

3、备药。可以随身带一些仁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等药品,以缓解轻度中暑引起的症状。如果中暑症状严重,应该立即送医院诊治。

(三)补充总结预防中暑还应注意哪些?

1、夏季课间活动量不宜大,要避免剧烈运动。活动量大流汗就多,容易中暑。

2、夏季昼长夜短,天气炎热,人们的睡眠不足,午睡能够有效地补充睡眠,同时可以避开中午高温期,减少中暑的可能,不仅对健康有益,而且能够保障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学习。

中暑课件 篇8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中暑的原因,中暑的一般症状、急救及预防方法。

2、了解中暑、汛期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提高安全意识,学习防中暑和汛期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汛期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中暑和汛期安全的基本知识,培养有关防范能力,知道如何预防中暑。

教学难点:

了解中暑的原因、表现及急救方法。

教学过程:

(一)中暑安全:

夏季太阳高照,烈日炎炎。如果长时间在烈日下曝晒,或者在高温环境下活动,而周围的环境高于人体的正常体温,通风较差、湿度较高时,人体内的热量又散发不出去时,就很容易引起一种急性病。这种疾病通常叫做“中暑”。为了避免发生这种疾病,平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中暑的预防工作。

一、中暑是怎么回事?

中暑是人持续在高温条件下或受阳光暴晒所致,大多发生在烈日下长时间站立、劳动、集会、徒步行走时。轻度中暑会感到头昏、耳鸣、胸闷、心慌、四肢无力、口渴、恶心;重度中暑可能会伴有高烧、昏迷、痉挛等。

二、户外活动如何防止中暑呢?

1、喝水。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外出活动,尤其是远足、爬山或去缺水的地方,一定要带够充足的水。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带些水果等解渴的食品。

2、降温。外出活动前,应该做好防晒的准备,最好准备太阳伞、遮阳帽,着浅色透气性好的服装。外出活动时一旦有中暑的征兆,要立即采取措施,寻找阴凉通风之处,解开衣领,降低体温。

3、备药。可以随身带一些仁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等药品,以缓解轻度中暑引起的症状。如果中暑症状严重,应该立即送医院诊治。

三、预防中暑还应注意哪些?

1、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以保持充沛的体能,并达到防暑目的。午睡能够有效地补充睡眠,同时可以避开中午高温期,减少中暑的可能,不仅对健康有益,而且能够保障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学习。

2、科学合理的饮食。吃大量的蔬菜、水果及适量的动物蛋白质和脂肪,补充体能消耗。切忌节食。

3、做好防晒措施。室外活动要避免阳光直射头部,避免皮肤直接吸收辐射热,带好帽子、衣着宽松。

4、合理饮水。每日饮水3升至6升,以含氯化钠0.3%-0.5%为宜。饭前饭后以及大运动量前后避免大量饮水。

5、夏季课间活动量不宜大,要避免剧烈运动。因为活动量大流汗就多,容易中暑。

四、出现中暑症状的处理

1、将病人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有利于散热。

2、补充水及电介质。

3、用风油精或清凉油涂于病人的头部太阳穴;口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丸等药物。

4、重度中暑病人除以上3点处理外,应立即转送医院救治。

中暑课件 篇9

活动目标:

1、 使幼儿了解暑假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 通过讨论,激发幼儿向往过暑假的情感,教育幼儿愉快、合理地过暑假。

3、 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暑假安全知识调查表》40份(附后);《暑假俱乐部》手册40本(摘取手工制作、数学操作、智力开发等书本装订而成);安全图片每人一套;蜡笔每人一盒;

活动过程:

一、 使幼儿了解暑假的含义,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激发幼儿过暑假的兴趣。

1、 教师:"小朋友们,再过几天我们幼儿园就要放假了,这个假期叫做暑假。知道为什么吗?启发幼儿动脑筋想问题。

2、 幼儿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想法。

3、 教师总结暑假的含义:这个假期是在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放的,我们叫它暑假,暑:就是热的意思。

二、 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安全、愉快、合理地过暑假,培养幼儿完整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判断能力。

1、 教师引导幼儿:"暑假里你们想做些什么事情呢?"

2、 幼儿互相说出自己想做的或是喜欢做的事情。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想像能力。

3、 那么在暑假里,有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有关安全知识的内容。同时也锻炼幼儿的判断能力。

4、 出示各个家长填写的《暑假安全知识调查表》,挑选几个家长所写的暑假安全知识,提问幼儿:可以这样做吗?不可以做这些事情吗?运用家长的话语来帮助提高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更加认真参与活动。

三、教师总结暑假里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1) 如果回老家的小朋友,不能一个人或和小伙伴到河里去游泳。

(2) 不能玩火、玩电、玩尖锐的物体。

(3) 夏天的太阳毒辣,不能到太阳底下长时间地玩,要保护自己的皮肤。

(4) 吃冷饮时,不能一下子吃得太多,否则,会引起肚子痛,影响身体健康。

(5) 吃西瓜时,要把瓜洗干净,请爸爸妈妈切好西瓜,吃的时候不讲话,以免瓜子呛人,还要防止西瓜汗流到衣服上,另外,不可乱扔西瓜皮。

(6) 独自在家时不要让陌生人进来,不要告诉陌生人只有你一个人在家。

(7) 出外与家人走散了,要懂得打电话110报警,不要跟陌生人走等。

四、请幼儿看安全图片操作。每个幼儿一套安全图片,请幼儿在正确的图片上打上对号,错的打上错号。

教学反思:

幼儿期待着暑假的到来,在谈论暑假时做哪些事情时,孩子们都表现得兴高采烈,,都能明显区分出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这是有关于平时的安全教育活动开展得比较好。

中暑课件 篇10

活动目标

1.学会流鼻血时的简单处理方法。

2.知道遇到事情不慌张,沉着、冷静的对待。

3.当别人遇到困难时,知道应该去帮助别人。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卫生纸、毛巾

2.幼儿有过流鼻血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流过鼻血吗?小朋友为什么流鼻血?

幼儿根据在生活中已有的经验回答:不喝水、抠鼻孔、和别的小朋友打架碰到鼻子了。

教师小结:引起流鼻血的原因有很多,夏天天气非常的热,非常干燥,这个小朋友是因为没喝上水上火了所以就会流鼻血。你平时抠鼻孔、有时和小朋友打闹不小心碰到鼻子都会发生流鼻血,还有一些身体上的疾病也会引起流鼻血。

(二)流鼻血时该怎么办呢?

1.幼儿自由讨论办法,教师听取幼儿已有的经验。

教师小结:流鼻血时不要慌张,不要哭闹,哭闹时鼻血会流的更快,应该沉着冷静找到毛巾和卫生纸去洗手间进行自救。

2.教师讲解自救方法示范:首先用拇指和食指按住鼻翼,身体稍微向前倾斜,防止血流到身上。接着把毛巾用凉水浸湿放在额头上,最后抬起一只胳膊。毛巾热了后继续浸湿放在额头上,等血不流了,然后用卫生纸卷好塞到鼻子里,擦干净脸。

(三)幼儿练习操作流鼻血自救的方法,教师给予指导。

(四)讨论当你看到别的小朋友流鼻血时,你应该怎么办?让幼儿知道遇到困难要互相帮助。

1.首先告诉他不要慌张、害怕,帮助小朋友找到洗手间,给他找好毛巾和卫生纸,帮助他控制住流血。

2.也可以快速地找到老师或家长,让老师或家长来帮助小朋友进行处理。

(五)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不流鼻血?

通过讨论让幼儿懂得,要多喝水,防止身体缺水上火。小朋友在一起活动时要注意不要碰撞引起流鼻血。如果经常的流鼻血应让大人带着去医院检查,是不是有各种疾病。

活动延伸

1.课下进行流鼻血自救的方法练习。

2 .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一些有关发生意外自救的方法。

中暑课件 篇11

一、交通安全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禁止在马路上骑车带人,快速超车。

2、高速路上禁上骑自行车。

3、骑自行车是禁止做危险动作。

4、自行车注意平时维护,以防零部件松动。

5、步行时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禁止追逐打闹。穿行马路时一定要走人行横道,一停二看三通过。

6、乘车时要注意安全,禁止将身体置于车窗外,车停稳后方能下车,车启动时要站稳。

7、出行时一定了解路线,不要图快速省事就跳越栏杆等屏障。

8、不要携代禁止的易燃品上车。

9、当发生意外时及时拨打110、112等电话。

二、饮食卫生

夏季天气热,湿度大,而小朋友们的抵抗力又相对较低,如果饮食不当很容易引起腹泻、食物中毒或其他消化道疾病。经了解,现阶段,已经进入了肠道疾病高发期,肠道门诊内的小患者时有出现,因此小朋友们应尤其注意暑期的饮食卫生。

1、不食用没有安全标志的食物,不食用已经腐烂的食物,对于来源不明的物也不能食用。不能食用有时明显问题的产品,不食野外采摘不明药理毒性的野菜等山珍产品。

2、喝热水,讲究饮食卫生。

3、对于口感有明显异常的食品要提高警惕。

4、当发生食物中毒后马上大量喝水或打112急救电话,不要等看情况再说。

此外,暑假期间,各种各样的美味也诱惑着我们,很容易造成暴饮暴食,损害身体健康。因此,暑假期间应加强注意,避免暴饮暴食。

除此之外,还要做到生活规律,放松心态,做好预防工作,增强抵抗力,少熬夜,多吃清淡健康食品。对美味佳肴应以品尝为主,一次不宜吃得过多、过饱。多吃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以促进胃肠蠕动。同时,更要注意不要随便吃街边小吃摊上的食物,防止,消化道和场胃的疾病发生。

三、药物安全

很多家庭都备有一定量的各类药品,小朋友们由于好奇心强,趁家长不在家想方设法取出来玩弄品尝,吃错药引起严重后果的事情也时有所闻。所以药不能乱吃,吃错药物会中毒。

四、火灾自救

暑假期间,由于天气炎热干燥,容易引起火灾。假期开始后,有一些小朋友独自一人在家时,千万不要玩火。不能划火柴,更不能摆弄打火机玩。一旦发生火灾,小朋友们自己没有能力扑救,千万不要惊慌,要拨打119报警,然后想办法逃离出去。不要自己逞强救火。如果烟雾呛人,要用湿毛巾捂住嘴,逃离现场。如果打不开门了,要在窗口挥动白色毛巾或衣物大声呼叫,等待消防人员营救。

五、游泳安全

通过对小朋友们的一些了解,有的小朋友贪图方便,直接到河沟、鱼池里去洗澡,还有一些小朋友把河沟、鱼池等当成天然的游泳池。因为身边没有大人照看,再加上泳技不佳、安全意识差,在意外发生后,又不懂得如何自救,结果酿成悲剧。所以,小朋友们无论在游泳池或者其他地方游泳,一定要有家长陪同。不会游泳的小朋友不要独自下水,会游泳的小朋友也不能因为逞能而去深水区或水位很深的地方,以免危险。到公园或野外玩的小朋友,也要注意,不能去河沟、水库等地方游泳。这些地方不是正规的游泳池,没有完善的保护设备,也没有救生员。而且,水底情况也清楚,在这样的地方游泳非常危险。暑假期间游泳一定要到正规的游泳池并有家长陪同,无论水性好坏都要慎防溺水。

六、恶劣天气防护安全

近来由于天气变化较快,大风、大雨、雷电、冰雹等情况频繁出现,所以一定要注意出行安全。当遇恶劣天气时不能在树下、危险建筑物、广告标志牌等附近躲避。

七、个人安全防护

近年来种种迹象表明,青少年受侵害现象在突增,所以在假期当中如有发现身边或陌生人对自身身体有过分举动和不良语言进行侵害时应该及时向家长反映,避免更大的侵害发生,不要羞于启口,应该大胆举报,不要怕别人的恐吓,积极寻求保护、支持。

2023乘船课件汇编6篇


据我所知“乘船课件”是众多文章中的代表作,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东西,本学期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仔细研读教材有助于教案的编写。

乘船课件(篇1)

【活动目标】

1、比较长短,能按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排序。

2、初步感知船的长度与所载青蛙数量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教师材料:PPT、视频展示台;

幼儿材料:操作材料人手一份(五条长短不同的小船、五队数量不同的青蛙)、自制小船6只。

【活动过程】

一、小船排队——学习按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排序。

1、PPT导入,发现小船的不同。

(1)池塘里开来了什么?一共有几条船?(点数:一共有4条船。)

(2)这些船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①颜色不一样。有红色船、黄色船、蓝色船、黑色船。

②长短不一样。黑色船最长,黄色船最短( )。

小结:池塘里的四条船颜色不一样、长短也不一样。

2、为小船排队,根据长短探索排队方法。

(1)(出示操作材料)小船要靠岸了,请你按照船的长短沿着红旗一边直直的河岸从上到下整齐的排排队,一条波浪上排一条船。

(2)幼儿探索操作,教师指导。

(3)交流:你是怎么给小船排队的?

小结:小船排队的方法有两种,可以是最短的、短的、长的、最长的这样按从短到长的顺序排,也可以是最长的、长的、短的、最短的这样按从长到短的顺序排。

(4)幼儿再次按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顺序纠正排序。

二、青蛙坐船——初步感知船的长度与所载青蛙数量之间的关系。

1、青蛙来了,初步感知青蛙数量与队伍长短。

(PPT结合青蛙叫声)听!谁来了?小青蛙排着队来了,看!排成了几排?(4排)每排数量一样多吗?队伍长短一样吗?

2、青蛙乘船,初步感知船的长度与所载青蛙数量之间的关系

(1)小青蛙要乘船去旅行了,每条船上只能乘一排青蛙,请你根据青蛙的数量和队伍的长短帮小青蛙坐上合适的船吧!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交流:为什么要让青蛙这样乘船?

小结:青蛙越少,队伍越短,乘的船就越短;青蛙越多,队伍越长,乘的船也越长。

三、乘船游戏——巩固长短排序,并感知乘坐数量与船长短的关系。

1、小青蛙们坐上了船去旅行咯,小朋友想不想坐小船去旅行呢?(出示四条自制船)这里有几条船,你们觉得哪条船乘的人最多?那条船乘的人最少?为什么?

2、请幼儿根据船舱数量乘船,注意一个船舱乘一个。

3、我们出发去旅游咯!根据指令(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开船离开。

乘船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连减的计算方法。

2、发展初步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说一说图意

引导学生估计两只船够不够,让学生根据图意提出问题。

在些基础上,让演学生独立探索与解决问题

二、算一算。

1、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引导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对于是100-54,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算法,应以鼓励为主。

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做。

三、数学游戏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阅读,也可以与学生一起做这个游戏

这道题不仅练习100以内的减法,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枯燥的计算变得有趣。

乘车

教学目标:

1、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2、发展初步的估算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教学主题图。

1、看懂图意。

2、运用问题开展估算活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鼓励学生浓度根据图意来提出问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4、对于56-27+19,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索计算的方法,学生可能会出现将加减法的算式列在一起的写法,教师应给予肯定。

二、练一练

首先让学生明确图意,然后让学生估计一下现在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还是少,并说说理由,最后独立解决这个问题。

三、学后体会

乘船课件(篇3)

教学内容

100以内的连减运算。教科书P76~P7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掌握连减笔算竖式的写法及能够准确计算100以内连减式题。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掌握笔算连减式题。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减式题。

教具准备

主题图、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下面各题。

44+618-1124+1727-920-9

96-1618-9-720-5-1016-4-9

2、笔算下面各题:

277784100

+36-39-26-82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口述题意。

一年级的小同学去游玩,一共有92人,乘坐两艘船,一艘船最多乘26人,另一艘船最多能乘44人,有几位小朋友不能上船?

2、独立探索,解决问题。

(1)列式:92-44-26=22(人)

92减44是什么意思?再减26是什么意思?

(2)9248

-44-26

4822

(3)列式:44+26=70

44加26是什么意思?92减70是什么意思?

92-70=22

三、巩固练习:

1、算一算89-36-27=100-54-38=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77-33-28=96-39-45=100-91-9=

3、看统计表回答问题。

(1)哪个班订的报刊最少?

(2)二班订了多少份儿童报?

(3)三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

(4)四班的小画报有多少本?小故事有多少本?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连续减法,我们在计算时可以用第一个数依次分别减去后两个数,也可以把后两个数加起来,再用第一个数一起减。

乘船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连减的计算方法。

2、发展初步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说一说图意

引导学生估计两只船够不够,让学生根据图意提出问题。

在些基础上,让演学生独立探索与解决问题

二、算一算。

1、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引导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对于是100-54,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算法,应以鼓励为主。

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做。

三、数学游戏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阅读,也可以与学生一起做这个游戏

这道题不仅练习100以内的减法,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枯燥的计算变得有趣

乘船课件(篇5)

【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了解太空植物产生变化的原因及变化后的作用。

2、掌握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3、感受科学力量的神奇及科学技术的伟大。

【教学重点】

学会学习,体会文中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课

1、出示神六英雄图片,问学生是谁?出示神五英雄图片,问学生是谁?

2、出示发射飞船图片,问学生是什么?

3、小结:

在飞船里不仅载着我们的航天英雄,同时,还载着一批特殊的乘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揭示课题,读题。

二、导语引路

1、自由读导语、思考:

导语告诉我们怎么来学习?

2、反馈,出示学习本课的方法和要求:

方法和要求:

⑴ 默读,思考课文主要内容?

⑵ 感兴趣,读不懂的地方画下来,讨论、交流。

三、个人学习

1、按导语的要求和方法自己学习32课。

2、了解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3、教师提供学习资料,学生再次自己学课文,并把问题写下来。

四、小组学习

1、在学习小组里把不懂的地方,还有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讨论、交流,要求:

把为什么感兴趣,是什么地方不懂,说清楚。

板书:

为什么?是什么?

2、反馈。

五、集体学习

1、提出不懂问题,全班交流。

2、重点落实以下三方面:

⑴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把方法板书到黑板上。

⑵ 理解由于由于使得:

① 植物种子内部的遗传物质产生变化的原因是

② 由于宇宙射线的辐射,由于处于微重力、高真空的特殊环境,所以

③ 小结:

这句话写出了植物种子产生变化的几个方面的原因。

⑶ 概括太空蔬菜的作用,明确用词准确:

已经走进打算正在致力于还希望。

六、激情、拓展

1、此时此刻,同学们有什么话要说?

2、有情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3、阅读科普文章,推荐《人造发光植物》。

4、结束语:

让我们从小爱科学吧!让科学之光洒满我们的校园!

【教学反思】

1、简单语文,简单教:

在教材处理上,不要过分去深究细磨。本堂课只有2个知识性的训练点:

⑴ 由于由于使得让学生明白,这句话中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⑵ 依托已经走进打算正在致力于还希望这些词,让学生明白用词要准确。

2、努力为学生的需求服务:

⑴ 本堂课围绕帮助解决学生的问题,开展教学。

⑵ 学法的指导,为学生将来学习,仍至于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使自己成为一个具备语文老师资格的老师:

⑴ 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作表率。

⑵ 在课堂上绽放老师的语文素养,为浇灌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

乘船课件(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平衡的意义。

2、学习用增减数量达到平衡的目的。

【活动准备】

1、塑料(或木制)小船一只。

2、大盆一个,盆里装满水。

3、石子若干。

4、作业卡。

【活动过程】

1、全体幼儿围在水盆边。教师指水盆:“这是公园的湖,湖上有小船,今天天气好,没有风和大太阳,小石子要乘船去玩。我们看一看,它们应该怎么坐船才安全,才不会掉到湖里。”接着示范:把石子摆到船的两边,使之倾斜,逐个移动石子,直至达到平衡。教师要边讲边示范,使幼儿明白道理和方法。

2、指导幼儿做练习:

(1)在每3组物体中,找出和圆点数一样多的物体,并画线圈起来。

(2)启发幼儿数一数,说出每排物体的数量,然后比较它们的多少,知道将多的组去掉1或将少的组添上1都能使两组物体一样多。

(3)将猴子和气球一一对应的比较,差多少气球就添画多少气球。

最新树叶课件(汇总7篇)


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需要写好本学期教学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要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 教案的完善,是新老师让课堂更加生动的步骤。经过励志的句子的编辑的汗水“树叶课件”一定让您受益终身,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

树叶课件(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树叶的知识,认识更多的树叶,制作出美丽的树叶画。

2、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创造中提高审美能力。

3、通过讲树叶画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谈话,音乐导入

小朋友,秋娃娃像一位调皮可爱的魔术师,她来到农田上,稻子低下了头;她来到果园里,果树笑弯了腰;她来到树林里,梧桐叶子黄了,枫树叶子红了,只有那松柏还是那么苍翠。秋天多美啊!请欣赏歌曲《秋天多么美》。

音乐伴唱:《秋天多么美》

辨认树叶,了解关于树叶的知识。

秋天的树叶像五颜六色的蝴蝶,长在树上,落到地上。小朋友们,你们都收集了哪些树叶呢?请你用“()叶是()”的,形状像“()”的句子,介绍自己收集的叶子。

这些美丽的树叶中还藏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呢!你知道吗?

(1)一片完整的树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叶片、叶柄和托叶

(2)布满在叶片上的粗细不等的脉络,叫做叶脉。叶脉分两种:网状脉和平行脉。

(3)根据叶柄上长有叶片的数目,叶可分为两种:单叶和复叶。

(4)树叶的形态有椭圆形、心形、扇形、披针形、卵形、三角形、鳞形、圆形。

(5)树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主要器官。为人类释放氧气,提供食物,挡风遮阳。

(6)树叶变红是因为花青素增多,酸性的叶子就会变红。树叶变黄是因为叶绿素被破坏,只剩下叶黄素。

师:这一片片树叶还可以做成美丽的树叶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美丽的树叶画》。(板书课题)

(教师示范—自由说—指名说,教师相机加以指导)

制作树叶画

出示制作好的树叶画,讨论命名,并观察辨认它们分别由哪些树叶组成。

教给方法,动手制作树叶画:

根据收集的树叶,确定树叶画的图形。

将收集的树叶在卡纸上拼一拼。

完成构图后,用胶水把树叶贴在卡纸上,粘贴时,先贴最下面树叶,在叶子反面涂上一点胶水即可,不必全部涂满。

贴好叶片,根据需要做小范围调整,认为满意时,由手掌轻轻地压一压。

介绍树叶画

各自介绍树叶画的名称。

介绍树叶画的每一部分分别由什么树叶拼成?

(自由说—上台介绍—评议)

平常小朋友最喜欢听故事,请你给自己的树叶画编一个动听的故事。(同桌讨论,互讲故事)

把制作好的树叶画展示在磁性黑板上,老师表扬构思奇特和制作精美的作品。

请几位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树叶画的故事》,交流评议,(注意故事内容尽量不要重复)

讲评:

订正缺点,鼓励改进。

选择情节曲折,故事具体生动的故事,读给小朋友听。

附:《叶子动物园》

今天,我用叶子做了许多动物,就像一个叶子动物园。

叶子动物园里有一只高大的长颈鹿,它的身子是黄色的,颈部的毛是绿色的,正伸着脖子四处张望呢!动物园里还有两只金鱼在河里玩,一只是金鱼妈妈,一只是小金鱼,她们俩在河里游来游去,真高兴啊!另外,猪妈妈和小猪也一块儿在快乐地吃着东西。叶子动物园真有趣!我爱我的叶子动物园。

设计意图:

根据学生喜欢绘画、手工、讲故事、科学探索等实际,结合季节的特点,以制作树叶画的形式将语文和综合知识融为一体。

人人参与,培养观察能力

秋天的树叶虽然千姿百态,五颜六色,但学生很可能会熟视无睹。让每位学生参与收集树叶,说出树叶的颜色和形状,制作树叶画,能唤醒学生对生活的记忆,从而培养他们观察事物的积极性。

人人动手,提高创造能力

根据学生自己的能力和需要来收集树叶;根据收集的树叶,制作并介绍树叶画;根据树叶画,展开丰富的想象,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

人人动口,提高口语能力

能提供表达的机会,激励学生口语表达的愿望。如介绍树叶画的名称、颜色、形状;介绍树叶画的名称及各部分的组成;讲述树叶画的故事等。

树叶课件(篇2)

语言活动:树妈妈和树叶娃娃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专心地听故事,感受作品中所表达不同情感-----树妈妈和树叶娃娃在一起的快乐情感和分离的悲伤情感。

2.能试着说说,演演,并用歌声表现故事中情感。

活动准备:

图片三张,录音磁带(秋日私语),树叶娃娃头饰。

活动过程:

流程:欣赏配乐故事------再次欣赏故事(配画)-----师生双向提问并学唱歌曲------故事表演。

(一)欣赏配乐故事

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个故事,故事的名称就叫“树妈妈和树叶娃娃”,听了这个名字,请你猜一猜故事里可能讲些什么?

1.欣赏故事。

(1)提问:故事里讲了件什么事情?(故事讲了树叶娃娃离开了树妈妈,后来又回到树妈妈身边的事情)。

(2)请小朋友再听一遍故事,听完故事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二)再次欣赏故事。(老师边讲边配画)

1.幼儿自由提问。

老师,幼儿共同帮助解决幼儿提出的问题。

2.老师提问。

(1)夏天的时候,树妈妈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为什么?

(2)秋天到了,树妈妈看到树叶娃娃都飘走了,她的心情又怎么样?为什么?

(3)小树叶听到了树妈妈的歌,它们是怎么做的?什么是安慰?(让妈妈快乐起来,高兴)。

3.幼儿学唱。

(1) 请你们来当关心妈妈的小树叶,唱歌给妈妈听,你们听,树妈妈唱起了伤心的歌谣。(老师唱第一段,幼儿唱第二段)

(2) 妈妈知道你们的心里也很难受,可是,如果让妈妈看到你们这么难受,妈妈也会怎么样呢?请那么把难受的样子藏起来,拿勇敢的样子在唱歌妈妈听一遍。

幼儿再次练习。

4.学说安慰妈妈的话。

现在妈妈有点放心了,你们再来说一句安慰妈妈的话,让妈妈更加高兴一点。

5.第二年春天到了,树叶娃娃有没有回来?现在树妈妈的心情又 怎么样了?

(三)故事表演。

你们喜欢小树叶吗?我们就来表演这个故事,请你们打扮一下(拿胸饰)来当可爱的树叶娃娃、老师演树叶妈妈

集体表演。

树叶课件(篇3)

教材分析:

剪纸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题材来源于生活和大自然。《秋天的树叶》是结合课题《在“剪纸画”活动中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实践研究》而产生的一个剪纸活动。秋天到了幼儿熟悉的、常见的树叶开始飘舞。我发现幼儿对树叶特别感兴趣,于是生成了一系列树叶的活动,如绘画《多彩的树叶》,《秋天的树叶》剪纸活动,就是其中的活动之一。从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引导幼儿充分观察、体验多彩的树叶,让幼儿感知生活中树叶的美,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其次从审美目标出发,引导幼儿感知剪纸树叶的色彩美、图案美,是对幼儿美的熏陶与教育。

几点注意:

一、精挑多种树叶的式样,力求创造丰富而兼具艺术美的“树叶世界”,引导幼儿欣赏大自然的树叶、画面里的剪纸树叶等。层层拓展,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感知、发现剪纸树叶的独特艺术美。

二、利用实物树叶、剪纸树叶的范例,使幼儿了解剪纸树叶的要领,萌发剪纸树叶的愿望与兴趣。

三、在活动最后环节,教师提供剪纸树干,让幼儿把剪好的树叶按自己的意愿放在自己喜欢的树干上,是幼儿能完成真正的剪纸画作品。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看剪纸示意图和画剪纸图样。

2、继续学习对边折剪——树叶。

3、鼓励幼儿大胆运用折叠方式,运用多种镂空图案在树叶上镂空剪,体验剪纸的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能画出剪纸图样并剪下,运用折叠的方法大胆进行镂空剪,镂空的图案要丰富。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已经开展过美术活动《多彩的树叶》,对树叶的外形有了初步的感知;学过简单的楼空剪得方法。

【物质准备】

1、秋天的电视画面、树叶照片若干

2、树叶的剪纸示意图若干

3、四色蜡光纸、大树干四根、铅笔、剪刀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观看秋天树林的画面,引导幼儿欣赏、感知秋叶的美丽。

2、你见过怎么样的树叶?

树叶课件(篇4)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讲的课文是《《蓝色的树叶》。

一、说教材

老师们,大家好!翻开小学语文(人教版)国标本教材二年级上册的课文,《蓝色的树叶》跃入我的眼帘。咦,树叶为什么会是蓝色的呢?我认真地读了下去:这篇课文位于本册第五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新世纪的小主人就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李丽小朋友向林园园小朋友借绿铅笔的故事,让小朋友明白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的.道理。

二、说学生

《小学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处于自我意识发展阶段,也是社会意识初始建立时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通过一年级的学习,他们已学会了汉语拼音,具备了借助汉语拼音学汉字的能力,也有初步了解文中词句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及二年级小朋友的实际水平、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本课案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目标的要求,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生字。这条目标的确立是因为课标告诉我识字教学是低段阅读教学的重点,因此我把它定为本课的首要目标也是重点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同学有困难时,应该互相帮助的道理。因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让学生在识字学文中渗透人文性)。因此我把它定为本课的难点目标。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采用两课时完成本课教学。

四、说教法

《现代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此本课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和朗读指导法。因为著名小语学家李吉林老师认为,无论是认知活动、道德活动还是审美活动,都离不开情感的驱动。语文课标第一条也指出对低段儿童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对于儿童,尤其是低年段儿童,一旦他们的认知活动能伴随着情感,那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也更为主动。因此营造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基础的学习情景和阅读氛围,引导学生有滋有味地朗读,尽量使课堂充满吸引力。

五 说资源 课件 生字卡片

其目的是增加课堂的新颖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启发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树叶,你见过哪些颜色的树叶?

课件出示各种树叶:红的、黄的、浅绿的、深绿的……

1) 提问:(出示蓝色的树叶)老师这儿有一片特殊的叶子,你们在大自然中见过这种树叶吗?对于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吗?

2) 过渡:我们一起来学习19课:蓝色的树叶(齐读课题)

二、 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范读课文。

要求:

(1)边听边勾画出生字,词语。

(2)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

1)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边读边想课文中谁和谁发生了什么事?

3)抽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学生评价。

4)林园园做得对吗?如果是你该怎么做?

(二)学习生字

(1)你认识了哪些字,向小朋友们展示一下?

(2)齐读生字、词语,小组读,开火车读。

(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展示你用哪种方法识记。

(4)游戏,给生字找朋友。

三、指导写字。

1、分析字形,重点指导难写字“笔、铅”

2、生字描红、正确书写。

树叶课件(篇5)

活动目标:

1、乐意探索不同的树,能初步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

2、感受捡落叶、踩落叶的快乐。

活动准备:选择一块有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地方。

活动过程:

1、天气渐渐变冷,我们一起去看看会有什么变化吧!

2、寻找落叶树,说说树的名称,观察树叶的特点,知道有的树在秋天、冬天的时候树叶会开始变黄、变红,并凋落下来,等到第二年春天再长出新叶,这样的树叫落叶树。

3、寻找常绿树,说说树的名称,观察树叶的特点,知道有的树叶比较厚,有蜡质;有的树叶小小的、细细的,比较厚,它们在冬天也不会落下来,这样的树叫常绿树。

4、启发幼儿讨论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让幼儿了解:树叶呈绿色是因为树叶中含有大量叶绿素,树叶中同时也含有一种黄色的、橙色的物质叫胡萝卜素。气候变冷时,落叶树的叶绿素分解,胡萝卜素使叶子呈黄色或橙色。而常绿树的叶绿素则不会减退,它使常绿树在冬天依然保持青绿。

5、捡落叶、踩落叶。

树叶课件(篇6)

一、说教材

《蓝树叶》这篇课文以李丽借绿铅笔为线索,记叙了一件发生在两位小同学之间的事。课文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读后自然受到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还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图照应第二段的内容,第二幅图照应第五段的内容。教学时要体现如下思想:

1.发挥汉语拼音帮助识字的作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句。

3.根据不同人物选择不同的语气、语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重难点。教育学生从小就以助人为乐为美德。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及二年级小朋友的实际水平,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我打算用两课时教学,目标设置为:

1、认识本课“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生字。

这目标的确立是因为课标告诉我识字教学是低段阅读教学的重

点,因此我把它定为重点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因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了让学生在识字学文中渗透人文性,所以把这目标定为重点目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难点。

三、说教法

1、图文结合

这篇课文虽不是看图学文,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无疑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有极大帮助。倘若学生能够观察细致,就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真可谓一箭双雕。

2、读中感悟

学习第二至四段,围绕“借”与“不愿借”的四次对话,着重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词句,在读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在读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3、迁移

结合课文内容,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这种练习的设计有利于发掘学生创新精神,提高教学效率。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出示图画,引起学生的疑问:我们看过的树叶都是绿色的,为什么画上的树叶是蓝色?这样,变老师的提问为学生的质疑,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体现课堂上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促进主体的发展。

(二)、读中感悟

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之后,我引导学生三读课文:一读,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二读,引导学生理解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读好人物对话的语气。三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延伸,情感熏陶

语文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一、二年级的阅读年段目标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孩子乐于与人交流自己在阅读中的感受和想法。此时,孩子们已对文中的两个小朋友有了自己的想法,再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假如你当时也在场,你想对林园园说什么?”孩子们畅所欲言,他们可能会这样:“园园,老师经常教育我们,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你们是同桌,更应该象亲姐妹那样团结一致,互相帮助,才对呀。”……当学生讨论完毕,老师及时鼓励他们真是一群能说会道,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孩子。并且板书:互相帮助。

五、说板书设计

树叶课件(篇7)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术、李、她、铅、已、经、桌、怕、拿、连、忙、由”十二个生字。

2、读懂每个自然段,理解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内容。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受到要乐于助人的思想教育。

二、重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理解文章内容。

(二)解决办法: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段理解内容。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问:树叶是什么颜色的?(教师板书课题)谁见过蓝色的树叶?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呢?看文章。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一段。

2、掌握生字的读音。

(三)学生自己借助汉语拼音逐段读课文。每读完一个自然段,师生共同检查出生字的读音,指导易读错字的读音。

1、“术、桌”是翘舌音。

2、“已”是整体认读音节。

3、“拿”的声母是“n”,而“蓝”的声母是“l”。

(四)逐段指名读课文,遇到长句子,指导停顿和断句。

(五)教师范读课文,读出自然段之间的停顿。要求学生边听边标出节序号。(五个自然段)

(六)初步了解每段说的是什么?

同桌二人为一组,一人读,一人说。

(七)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

2、想:李丽为什么要向林园园借绿铅笔?

3、理解“正要、可是”这两个词,明白“近处”和“远处”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

4、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李丽正要画树,可是绿铅笔找不到了)

(八)布置作业:

1、识记田字格中的生字。

2、读两遍课文。

第二课时

(一)自由读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答)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十二个生字。

2、理解2—5自然段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二段:

1、指名回答:李丽看到林园园把树画好了,对林园园说了什么?是怎么说的?林园园说了什么,是怎么说的?

2、理解“小声”和“吞吞吐吐”的意思。

小声:说明李丽很懂礼貌,借东西是用商量的口气。

吞吞吐吐:形象地写出林园园不想把绿铅笔借给李丽,又不直接说出来的样子。

3、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四)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主要说了什么?

3、体会“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的含义。

(五)学习第四段:

1、林园园不情愿地拿出绿铅笔时,又说了什么?

“还要画小草”是什么意思?

2、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六)读2—4自然段,联起来想一想:李丽为什么没接林园园的绿铅笔?

(七)齐读第五自然段:林园园看见李丽画的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她今后会怎么做?

(八)自己读全文:

1、想想全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你懂得了什么?

(九)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十)布置作业:

1、课后作业2:口头组词。

2、课后作业3:填完后读一读。

小学阅读课件(汇编11篇)


编辑特别推荐的“小学阅读课件”一定能够让您得到最佳体验。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老师还没有写的话现在也来的及。教案是促进学校内部教育教学协调和互动的重要手段。或许在您阅读本文以后有一点收获!

小学阅读课件【篇1】

一个月的研修,要完成了全部课程的在线学习,这一个月是紧张忙碌的、又是快乐充实的,辛勤的付出收获了丰盈的硕果。

通过观看专家的教育理论讲座、新课程教材教法的分析解读、新课标理念的诠释,通过观摩优秀教师演绎的优质课堂教学,让我们一线教师恭听了专家深邃的、精彩的分析解读,领略了优秀教师创设的积极互动的、精彩纷呈的、精致细腻的课堂教学,使我获益匪浅。尤其分享英语专家王建平老师的专题讲座——《小学英语教材的分析与使用》,使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教材使用中心应明确的三个关系:(一)教师与教材的关系(二)教材与课标的关系(三)教材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教师眼中要有教材、心中要有课标、教师要将教材活化为教学内容。又分享闫赤兵老师的专题讲座——《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自己对教学设计有了更新的认识,以前总认为教学设计就是教案,通过学习充分认识了教学设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更多关注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发展,它体现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次研修学习,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教育方法,提高了自身的基本素质,开拓了眼界,为今后的英语教学奠定了基础。下面我对本次小学英语教学培训总结如下:

一、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语境,运用一些游戏,使英语课堂“活”起来。我们不要把英语课上成知识传授课,不要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而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学习英语,通过说说、听听、唱唱、玩玩等形式,让小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从而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强调师生互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我们应该以小学生朋友、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尊重每一个学生。特别要关爱那些在英语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要尽可能多地为小学生提供实践英语的机会,鼓励他们所做的一切尝试,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增强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参与性,培养合作意识。

二、认真组织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保障

要上好英语课,教师在课前必须要进行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才能在课堂上组织好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多方的互动活动。努力创造与学生生活实际想接近的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大声的用英语说话,在学生的说中不断熟练英语的发音和应用,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使用、学好英语。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教材,采用对话,动手制作,形体表演和歌唱等多种形式来展开活动,在学生学好英语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英语兴趣。此外还要重视学生在课余时间对英语的训练,我经常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相互对话,内容不限。鼓励学生课下用英语相互打招呼和作一些简单的交流。

三、把培训学习所得充分利用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

现在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是提倡教师“活用教材”、“用活教材”。通过培训学习,让我对本套教材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科学地进行加工,探寻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例如在教学新单词导入部分时,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主体得到充分展示,以发展个性,体现英语交际的特性,我通过let’s sing,let’s chant,let’sact,let’s play,listen and do等多种活动方式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在呈现新知的教学环节中,我采用了实物或图片、肢体语言、多媒体、游戏、简笔画等多种手段来创设真实的情景,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来学会语言,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在兴趣盎然的氛围里同教师一起进入新知的探索学习过程,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今后,我会在自己的工作中努力创新,使自己的教学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小学阅读课件【篇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为:引导低年级学生学会欣赏绘本中的丰富图片、感受绘本中优美的语言、想象绘本中出人意料的情节、体验绘本中美好的情感。

(一)赏图——感受形象之美

绘本主要是用图来说话,一本绘本由几十页画面组成,从封面、扉页到正文及封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仿佛是一部精彩的电影短片。一本好的绘本上的图画设计拓展了文字的描述,使故事更加丰富、生动、形象,即使是一个不识字的孩子,单靠“读”图画,也可以读出个大概来,因此,在开展绘本阅读时,我们要特别注重引导孩子欣赏绘本上的图画以及多有的细节。

1、欣赏封面(包括腰封)。无论什么书,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如《风到哪里去了》封面上月亮、群山、小鸟、房屋、雨点代表了世间万物,由封面中的图画猜想故事,让课堂更加形象生动。

2、欣赏环衬。环衬是封面与书芯之间的一张衬纸,很多绘本的环衬上也画有图画,不过你可千万不要以为它们仅仅是起装饰作用的图案而马上一翻而过,实际上,绘本的环衬不但与正文的故事息息相关,有时还会提升主题。例如《花点点和鳞片片》环衬是许多不同条纹和颜色的袜子,左右可以找寻配对的那只;又如《爷爷一定有办法》环衬是那条神奇的毯子,上面布满了闪烁的星星,就如爷爷无穷的智慧一般。

3、欣赏会讲故事的扉页。扉页就是环衬之后、书芯之前的一页,上面一般写着书名和作者的名字,还有一些相关的小图片。扉页不仅仅只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门,不仅仅是告诉你谁是故事的主人公,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有时还会讲故事。如《活了一万次的猫》扉页的虎斑猫与封面略有不同,仿佛在告诉着什么。又如《猜猜我有多爱你》扉页图画暗示着大小兔子快乐玩耍,在精神得到满足后才有了下面小兔的提问。

4、欣赏正文图片。每一个孩子都是读图画的天才,只要故事在图画上表现出来,那么孩子的眼睛就会发现它们。他们能发现画家没有发现的破绽,能读出成人料想不到的意思。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应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感受,鼓励他们将自己比拟成故事中的角色让孩子也自然地融入到故事中去。如《猜猜我有多爱你》中,当翻过第一页,会看到三幅充满动感的图——大栗色兔子背着小栗色兔子扬起了后腿,准备起跳,猛地往斜上方一窜……这其实是一个连贯的起跳动作——这一跳,两只兔子就跳到了后面的正文中。于是,能看到小兔子紧紧抓住了大兔子的长耳朵,听到他问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孩子们看到这样富有动感的画面,一定会很兴奋,争相模仿兔子的动作,能非常快乐地感受着。

5、欣赏并未结束的封底。合上一本绘本时,绘本的故事就已经讲完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有的绘本,就是把故事的结尾延续到了封底上,为孩子们想象留下了空间。因此绘本的封底不容错过。封底很有“看头”——大部分与封面相呼应,有的甚至需要与封面连在一起欣赏讨论,有的则是故事的结尾与延续。如《神奇的蓝色水桶》草地上遗留下来的充气鲸鱼,《失落的一角》抬头期盼的一角等。

(二)读文——体会语言魅力

绘本的正文是由教师读给孩子听,还是放手让认识了几个字的孩子们自己去读呢?绘本阅读的推广者们建议:教师得先为儿童读故事。因为绘本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当教师把绘本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绘本的体验会永远地留在孩子的记忆当中。对孩子而言,听别人朗读故事是一件轻松没有压力的事。在这个倾听与欣赏的过程中,孩子自然而然的了解书写方式,认识生字新词,并熟悉语法。朗读故事给孩子听,也等于提供孩子欣赏创作风格,了解情节铺陈,认同成功角色的机会,这对于引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当孩子倾听故事的机会越多,其生活经验与知识领域自然随之扩展,影响所及,形成个人的思考与判断。因此,我们每次都要努力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打动学生。在朗读中,读读听听,给予孩子充分时间,使故事内容在孩子脑中形成一幅画,并于绘本上的图画相逢、互补。

在教师示范朗读后,要逐步引导学生与教师共读,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让孩子自主选择绘本中自己特别喜欢的句段与画面自我赏读,受到文学语言的熏陶,积累文学的语言。

如在《猜猜我有多爱你》的绘本阅读教学中,大兔子的语言一直和小兔子一样,相同的话,出自不同的人物,展示了大兔子的一片童心,同时构成了文本语言的节奏美。可以请老师先读小兔子对妈妈说的话——我爱你有这么多!看图后,师生共同读兔妈妈的话——我爱你有这么多。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范读第二段小兔子的话:“我的手举得有多高就有多爱你!”让学生单独读兔妈妈的话:“我的手举得有多高就有多爱你!”通过听教师读,师生共读以及自己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同时学会运用这样的语言。

(三)想象——擦亮思维火花

“能从一本书中发掘丰富绚烂的世界完全有赖于读者的想象力,而图画书就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的启蒙工具。”想象是绘本的特质,想象也是绘本阅读的重要方法。绘本故事情节不断发展变化,有的地方能猜得到,有的地方却出人意料。因此,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还要引领学生在“倾听”“欣赏”中放飞想象,学会阅读。

1、创设情境,展开想象

在绘本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想象,可以引导学生进入绘本所描绘的生活与情感世界,激发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从而实现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实践。

2、定格画面,启发想象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因此,在绘本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结合文字欣赏画面,利用图画内容的不确定性和可扩展性,启发学生想象和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故事,从而深化对绘本主题的感悟。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指导学生看图想象时要有所选择和侧重,不能每幅图都像挖掘隧道一样让学生想象、表达。否则,不仅会影响阅读效率,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久而久之,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也会消失。

3、预留空白,引导想象

绘本阅读提倡“不讲完”。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想象故事结局;也可以采用“漏讲一个片断”的方法锻炼学生“倾听”的能力;还可以在情节发展的关键地方适当停顿,预留一定的“空白”,巧妙激发学生猜想后面的情节。总之,方法多种多样,目的都是积极发挥想象的力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仿写创编,促生想象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绘本阅读也不例外。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学习目标,结合教学进程,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或创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5、链接生活,丰富想象

绘本是一种空灵的精神演示,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情感、人生哲理,几乎涵盖了学生生活、成长的方方面面。所以,教师应因势利导,引领学生不断观察生活,展开想象,使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有机整合,为绘本阅读注入新鲜的活力。

(四)体验——构筑生命梦想

有着精妙图文的绘本似乎在叙述着孩子们自己的成长历程,讲述孩子们经常梦想的事情,经典的绘本故事仿佛给孩子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任凭他们徜徉在童年的快乐王国。绘本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它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的深入思考;没有一点喧闹,却能激起孩子的会心大笑;在绘本阅读中让“孩子像个孩子”。正如美国诗人惠特曼一首诗中所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通过绘本阅读,儿童不断进行着情感的体验,凭借着阅读,情感得到了提高和升华。在孩子的世界里,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埋下影响终身的良好情感。

如读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时可以让孩子们猜猜,大兔子听到小兔子说自己对妈妈的爱友自己张开的手那么大,有自己跳得那么高时,兔妈妈对怎么回答?在读完故事后问问孩子:“换成是你,你想对谁说猜猜我有多爱你?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他的爱呢?”通过角色替换,孩子们应该很自然地以主人公的身份进入了这个充满爱的故事,想到了自己的妈妈,想到了妈妈对自己的爱。而后,可以带领孩子们感受大兔子充满爱意的一系列动作:轻轻放在叶子铺成的床上,亲吻小兔子,睡在小兔子的旁边,充满爱意地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上,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来。”教师可以提问:“究竟是大兔子更爱小兔子一些,还是小兔子多爱大兔子一些?”引发孩子思考,体会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通过讨论,学生可以知道大兔子每个充满爱的动作,每句充满爱的话语,每次充满爱意的神情就是伟大母爱的表现,联系生活,妈妈给予的爱实在太多太多,孩子感恩的情感通过体验也能得到升华。

当阅读把快乐带给儿童时,就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就为他们建造起了自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儿童在于绘本进行心灵对话中,在闪烁着人性光辉、充满大自然和谐和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间徜徉时,必定会开阔眼界,丰富内心,升华境界,健全人格。

小学阅读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词句,了解《杨氏之子》《徐孺子赏月》《口中狗窦》的主要内容。

2、运用品味语言、比较异同等阅读策略,体会文章中语言的'精妙。

3、拓展阅读材料,了解文言文的特点,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文言文,感受语言的魅力。

2.在交流朗读中熏陶情感,发展思维,进一步学习文言文的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文言文语言的精练,体会语言的魅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导谈话:

同学们,我们学过很多古文佳句,谁能说一说呢?刚才你们说的古文佳句用的语言是古人的,用这样的语言写的文章叫古文,也可以叫做文言文。

二、学习《杨氏之子》 (一)、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杨氏之子》出自哪呢?请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 2.自由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指名学生尝试着读一读。 4.根据注释理解词语 5.“禽”是什么意思?

“禽”指鸟。这一句中,“家”和“禽”是两个词语,“禽”字前面要停顿,才能让人听明白。(课件出示: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6.反复练读,理解课文内容。

(二)、抓人物,感知大意

1.再读一读课文,碰上不理解的字、词圈出来。

2.出示:“杨氏子”、“其”、“儿”、“儿”、“儿”、“君”这些词,再读读这些词语,又有什么发现?

3.第三句,没有人物,为设果,到底谁为谁摆上水果? (出示填空:( )为( )设果) (三)、品对话,感悟聪慧 1.师生一起读文。

师:第一句总起,后四句用一个小故事具体写。

2.从课文的什么地方最能看出杨氏子的甚聪惠呢,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画下来。(生边读边圈画) 3.交流汇报。

4.师生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文言文的特点。

三、阅读《徐孺子赏月》《口中狗窦》 学习要求:

1、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读懂短文,用自己的话说出文章大意。

2、完成下列表格。 阅读篇目 《徐孺子赏月》 《口中狗窦》 精妙的语句 写出喜欢句子的意思

四、课外延伸

1.课后搜集广告词、歇后语、相声、笑话等,下一周我们开展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体会语言的精妙。

2.借《世说新语》读一读,这本书里有原文、注释、译文,相信你能读懂,也会喜欢。

小学阅读课件【篇4】

学习目标:

1、了解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2、用说明文的知识解读说明文

3、能写作简单的说明文

学习重点和难点:

用说明文的知识解读说明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你所知道的表达方式提问,引出说明文这种文体。

二、讲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包括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的分类、说明对象,说

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等。

三、快速浏览课文《你一定会听见的》《牧鹅散记》《大自然的语言》《长河落日扁》,根据前面所讲的有关说明文的知识,解读这几篇文章。

1、这几篇说明文的类别分别是什么?除《牧鹅散记》是事物说明文外,其余三篇文章都是阐述事理的说明文。

2、说明对象

《你一定会听见的》的说明对象是声音,《牧鹅散记》的说明对象是鹅,《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明对象是物候或物候现象,《长河落日扁》的说明对象是落日。

3、说明顺序

明确这几篇文章的说明顺序

4、说明方法

从这几篇文章中分别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找出例句。

5、说明文语言

这几篇文章哪些句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并找出例句,分析其作用。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选作一题)

1、仿照《母鹅散记》写一篇介绍动物生活习性的小短文。

2、仿照《你一定会听见的》前三段的写法,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你心中的声音。

小学阅读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熟悉运用“知人论世”、“抓抒情句”、“抓意象”等方法品读诗词。

2.在比较阅读中,明确同一位作家在不同时期,不同境遇下的作品风格的异同。感受一代才女李清照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李清照诗词的品读、对比,探究其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

教学过程:

一、阅读准备

1.“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只(枝)女儿花。”这是著名诗人臧克家为李清照纪念堂题写的对联,高度评价一代才女,让我们走进李清照的词作。

2.读李清照简介,为解读词作做准备。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生于北宋元丰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一岁。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其父李格非,北宋齐州历城县人,齐鲁著名学者、散文家。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明诚病死,境遇孤苦。幼承家学,早有才名。

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辛弃疾)称首。

——王士祯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沈去矜

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

3.品读提示:

⑴联系词人的生活境遇来品读。

⑵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品读。

⑶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二、比较阅读《点绛唇》、《如梦令》、《醉花阴》。

2.根据以上推断,尝试品读《一剪梅》,分析它与前面三首哪首比较接近。

1.推测所阅读的三首词所创作的大概时期并寻找理由。

3.思考:以上作品创作风格上的个性与共性。

三、比较阅读《点绛唇》、《武陵春》、《声声慢》。

1.找出《点绛唇》与后两首词最大的不同。

2.思考分析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四、小结

以上结论是不是一成不变的?

小学阅读课件【篇6】

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tā)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zhēng)扎。

女娲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xī)灭。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yě)炼(liàn)。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学习目标】

1、认识“塌、挣”等5个生字,会写“隆、塌”等13个字,正确读写“创造、轰隆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女娲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

4、积累课文中的生动语句,能有条理地讲这个故事。

【课前准备】

收集中国的神话传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神话传说,激阅读兴趣

1、同学们喜欢神话故事吗?你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呢?说给大家听听。

2、在我们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是一朵美丽的浪花。它语言优美,故事生动,感情丰富,寄托人民美好的愿望和追求,比如《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优美动人的《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

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赶快读读吧!

2、同桌互读:

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如果对方有读得不准确的地方,请你帮他指出来。

3、默读:

⑴要求学生不指读,不动唇,不出声,养成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

⑵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几句话说一说吗?

三、用心品读,细致感悟

1、边读书边思考:

找出自己不懂或不明白的地方。

(教师巡视指导)

2、选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交流释疑,赏析朗读。

3、小组交流:

⑴不懂或不明白的问题。

⑵喜欢的段落和原因。

4、全班交流,释疑解难,感情朗读:

⑴“挣扎、冶炼”等词语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

⑵抓住描写女娲着急、难过心情的语句,练习有感情朗读,体会女娲的善良:

如“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女娲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

⑶抓住女娲补天历尽千难万险的语句,练习有感情朗读,体会女娲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人类的伟大精神:

如“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练读、评读、再读,在读中体会情感、积累语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有感情朗读课文,巩固认读生词。

二、互相合作,练习讲故事

1、自主练习讲故事。

2、小组合作讲故事,可以独立完整地讲给同学听;可以几个人合作,各讲某些情节,连成一个完整故事;也可以讲自己最感兴趣或最精彩的情节;还可以创造性地改编、续编故事。

3、自愿讲故事,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

4、组织评议:

评议要点:仪态是否端庄大方,故事情节是否完整生动,语言表达是否流畅、有感染力。

三、识记生字,书写生字

1、自主识记生字,同桌交流识记小窍门:

例如:联系字意法,“燃、熄、炼”和火有关系;换偏旁法,“抬”字换偏旁变成“冶”字;“睁”字换偏旁变成“挣”字等。

2、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这一课有10个左右结构的字,有9个左窄右宽的字,有1个左右均衡的字,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左窄右宽的字如何占格,教师范写“隆、喷”等字。

四、课外拓展

1、抄写喜欢的语句。

2、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或邻居小伙伴听。

小学阅读课件【篇7】

【教学内容】

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文:《称

赞》、《蓝色的树叶》、《纸船和风筝》

2、课外阅读文章《真正的朋友》《朋友》《萤火虫找朋友》

【教学重点】

1、对“朋友”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树立健康、高尚的情

感、态度、价值观。

2、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分析身边的朋友,自查自己与人

相处时的行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及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ppt附后)

2、阅读材料单

【教学步骤】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能来给你们上课,我非常高兴。先来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李杨,你们可以叫我——李老师。现在,你们已经认识了我,而我也知道你们是二年级班的孩子。那就让我们从这节课开始成为朋友,好吗?

朋友——一个让人感到温暖的词语。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

朋友,困难时,离不开帮助我们的朋友;悲伤时,离不开安慰我们的朋友;高兴时,离不开与我同乐的朋友??这节课,就让我们以“朋友”为话题,走进课文,体会什么是“朋友”,该怎样与朋友相处?

【设计理念:通过谈话揭示本节课的主题,营造读书交流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主题回顾

1、在我们课本的第五单元,也写了关于朋友的故事,他们是谁呢?我先来考考大家。(ppt展示)。

对,他们分别是:小刺猬——小獾、李丽——林园园、松鼠

——小熊,他们出自第五单元的课文《称赞》、《蓝色的树叶》、《纸船和风筝》。

同学们说得真准确,看来课文学得很认真。那我们现在就来回忆一下这三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用简短的词语来概括它们的主题。

2、生根据课文自由回答。

3、根据生的回答情况,引导生概括课文的主题。

《称赞》──真心赞美;

《蓝色的树叶》──互帮互助;

《纸船和风筝》──宽容谅解

同学们理解得很好,通过这几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学生练习用这样的句式说话: 《称赞》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真正的朋友应该会真心地赞美对方; 《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真正的朋友应该互帮互助; 《纸船和风筝》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真正的朋友应该学会宽容谅解对方。

【设计理念:本环节旨在通过回忆课文内容的方式,帮助学生快速提炼出共同的主题,并引导学生学会总结、概括。】

三、课外阅读

生活中,我们身边都不缺少朋友,一个、两个??甚至更多个,但谁是我们真正的朋友呢?学了这些课文,我想同学们一定已经有了一把衡量好朋友的“尺子”,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把“尺子”一起再来找寻真正的朋友。

1、打开资料,阅读资料里的故事,要读通顺,理解故事主要内容。

2、边读边按照“阅读指南”上的方法进行批注或勾画。(ppt)

3、交流汇报:(练习用下面的句式回答:)

我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到了真正的朋友应该 。

小学阅读课件【篇8】

【设计理念】

1.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主题整合单元,以群文拓展主题,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运用实践的阅读能力。

2.以“知识树”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单元的学习内容及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教学内容】

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10册第五组课文:《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

2.人教版《同步阅读》教材第10册第五组课文:《田忌赛马》、《火烧赤壁》、《汴京城杨志卖刀》、《齐天大圣》、《宝黛相会》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典名著魅力,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兴趣;

2.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学习古典名著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3.分享同步阅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课外阅读。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阅读浏览表

【教学步骤】

一、导入谈话

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历史的天空》(片断)

2.师: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可是,当我们阅读一本本古典名著时,在我们眼前,又会飞扬起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同学们,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中国古典名著之旅,在文字的性灵中,去咀嚼、去感悟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

(设计说明:通过音乐和教师的谈话,把学生的注意引向本节课主题,营造一个古色古香的氛围)

二、主题回顾

1.课件出示人物图片,学生说出人物姓名,该人物出自哪篇课文,节选自哪部名著?

21

蔺相如-《将相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诸葛亮-《草船借箭》-《三国演义》 武松-《景阳冈》-《水浒传》 石猴-《猴王出世》-《西游记》

2.哪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师随机完善知识树内容。

(设计说明:通过本环节回顾课本知识,并以“知识树”的形式进行归纳概括。)

三、阅读概览(主要是对同步阅读课本课文的检阅,使用好阅读浏览表)

1.交流“阅读浏览表”1、2、3项内容。

同步阅读教材中,本单元编排了5篇课文,谁能说说文章的题目,以及选自哪一部名著。

2.小组交流“阅读浏览表”第4、8项内容。

五篇课文讲述了五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你最喜欢哪个故事?能简单地向同学做个介绍吗?也可以在小组讨论一下自己的疑惑之处。

题目作者选自名著主要内容主要人物人物特点精彩句段问题 3.全班交流,师随机完善知识树。

(设计说明:通过本环节,初步整理课外阅读材料,并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为后面的片断分享和精彩赏析作准备。)

四、片断分享(主要汇报、分享对文本感性趣的体验)

生汇报“阅读浏览表“5、6、7”项内容。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选取探究点,进行深度及广度上的拓展。

古典名著之所以是经典,除了故事跌宕起伏,让人意犹未尽外,栩栩如生的人物也是关键。,现在让我们继续将目光定格故事中的精彩句段,在这些句段的品读中走近人物。

预设一:《火烧赤壁》

在《草船借箭》中,我们知道曹操非常多疑,他又如何轻易相信黄盖向他投降呢? 其实,火烧赤壁之所以成功,还经历了“群英会蒋干中计”(反间计)、“献密计黄盖受刑”(苦肉计)、“阚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七星坛诸葛祭风”等一系列曲折离奇的故事。有句歇后语叫“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是说的他们的苦肉计。小说中有这样的描写——“众官扶起黄盖,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扶归本寨,昏绝几次。动问之人,无不下泪”。从这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黄盖?

预设二:《汴京城杨志卖刀》

1.作者为什么花那么多笔墨写牛二呢?(写牛二是为了衬托杨志的英雄侠义)

22

2.作者怎样写出了一个破落户泼皮形象? ⑴牛二的外貌——粗丑 ⑵牛二的绰号——没毛大虫 ⑶牛二的语言——蛮不讲理 ⑷牛二的行为——欺蛮霸道

对这样一个破落户泼皮,杨志先是一让再让,最后忍无可忍,为民除害。由此,你看到一个怎样的杨志?(英雄侠义)

预设三:〈齐天大圣〉

1.“齐天大圣”是什么意思?孙悟空为什么让玉帝封他这个称号? (说明悟空神通广大,敢于反抗权威。)

2.孙悟空与巨灵神和哪吒的两场打斗有什么不同?从这两场打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悟空?(智勇双全)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自主交流的基础上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要善于观察分析学情,找到学生的疑难处入手,巧设探究点,切不可机械地按预设内容进行。)

五、精彩赏析

刚才我们用经典镜头走近名著人物。名著的魅力除了塑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还有语言的精美、准确。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这一段语言文字上,看你能有什么收获。

课件出示:归坐细看时,真是与众不同: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似娇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

1.哪一句写得最生动?读这样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黛玉?做批注。 2.在语言的结构上,你发现曹雪芹用了哪些语言的密码?

(作者用了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闲静时”对“行动处”;“似”对“如”;“娇花照水”对“弱柳扶风”。这一组句子写出了林黛玉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娇花”和“弱柳”则写出了黛玉的柔弱美、病态美。)

3.这样的语言还有很多很多,找到这样的描写,读一读,背一背。

(设计说明:对第三学段学生来说,不仅要关注文章写了什么,更要思考作者是怎么写的。引导孩子细细品味名著中语言文字的魅力,能促进孩子对书籍而不是电视剧的兴趣)

六、主题拓展

(主要与生活联系、延伸;推荐相关主题的名著;能引起学生对该组主题产生主动的阅读兴趣的活动设计等)。

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画面展现几部名著中的图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善于谋略的孙膑,精忠报国的黄盖,反抗权威、智勇双全的悟空,柔弱善感、秀外慧中的林黛玉。在我国古典名著中,这样精彩的人、精彩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

2.生制定名著阅读计划。

同学们,每一个画面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阅读名著,能增益智慧,提升素养。今天,我们只是初步感受了中国古典名著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你对哪部名著感兴趣?你最想阅读关于哪方面的内容?请写一个简单的阅读计划吧。

3.结束语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孩子们,这节课,只是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的一个起点,希望你们能按照自己的阅读计划,坚持沐浴在古典名著的甘泉里,把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设计说明:在恢宏的乐曲中结束课堂,给人余音绕梁的感觉。随音乐出现的名著图片,能进一步激起孩子阅读名著的愿望。)

小学阅读课件【篇9】

一、这是一篇侧重于指导阅读的读写例话。通过这篇例话的学习,要使学生明白:阅读文章,不仅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还要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这样不仅可以深化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跃思维,激活创造力。

二、例话以《匆匆》和《三克镭》为例,说明阅读的时候,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想开去,可以从课文的内容联想到更多的人和事。

三、读写例话应该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自学例话,联系自己学习《匆匆》和《三克镭》这两篇课文进行思考,想想自己是怎样想开去的,抓住了哪些内容想开去。然后与同学进行交流,互相启发,从中领悟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的方法。老师要注意引导点拨,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注意帮助学生把方法总结出来。

四、教师要把例话的精神贯穿于整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开始摸索到逐步掌握,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还可以通过由课文内容想开去的有关专题性学习和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把这项训练延伸到课外,进一步激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小学阅读课件【篇10】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陕西省洋县金水镇中心小学

杜巧花

联系电话0916--8312367 论文摘要: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手段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不但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而且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也使语文课堂教学目的的完成,教学难点的突破更省时,省力,有效。多媒体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从而促进阅读教学质量地提高。因此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多媒体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阅读教学 应用 正 文:

一、多媒体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优点

多媒体课件具有声、像、色和视听相结合的特点,它以直观的形象,鲜明的色彩、清晰的音响,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能动能静,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具体、生动、形象、有趣,这正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为此,把多媒体课件介入小学语文课堂,使学生不仅用耳听、用眼看、用嘴讲,还动手操作,使语言学习丰富、生动起来,充分开发了学生的智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这种动态教学实践中,我精制多媒体课件,不断探索和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开辟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新天地。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得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

如我在执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课文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海岛景色优美、物产丰富的特点,只凭教师用嘴说,学生很难理解课文内容,为了平缓教学的坡度,突破这个难点,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气氛,我先让学生闭目倾听配乐课文朗读录音,逼真、生动、优美的声音,使学生仿佛来到了西沙群岛,紧接着我让学生一边欣赏录像带——西沙群岛的美景,一边讲解启发。这样,五光十色的海水、海底嬉戏的鱼群、蠕动着的海参、披甲的龙虾、美丽的珊瑚;海滩上各种好看的贝壳和巨大的海龟;生长着奇特树木的海岛和海鸟翩飞、嬉戏、孵卵、多种鸟蛋堆放于鸟巢等新奇有趣的事物活生生地呈现在儿童的面前。在老师适时适度地点拨中抓住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处于情绪愉悦的状态之中,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活动,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因此,我说多媒体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行之有效的手段。

2、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多媒体能使学生的多种感官接受刺激,促进学生能力的综合运用和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并且多媒体制作图文并茂,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力、记忆力,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如我在教学《荷花》一课时,课文语句优美,用词精确,有一种超然的意境之美,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一切呢?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做了如下设计:

(1)配乐示范朗读,把学生带进优美的情景之中。

(2)学习荷花的姿态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荷花的千姿百态,引导学生观察,体会荷花的优美。

(3)配乐欣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因此,多媒体课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最重要的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3、有助于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理解。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诗歌语言精练,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而古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古诗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并合理运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时“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而录像地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我先提问:“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上:草木葱茏,苍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峦叠嶂,而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录像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生”字的妙处:“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和感情色彩。

4、创设意境以景激情。

多媒体课件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我在执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抓住小兴安龄一年四季景色变化特点,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诱人与物产丰富。这篇课文,语言流畅,文质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兴安岭无限的情与爱。然而,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小兴安岭没有感性认识,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对小兴安岭的“情”也难以激发起来。而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这一课时,我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小兴安岭去作一次愉快的旅游。同学们兴致盎然。然后我又用语言描述:请大家上飞机,闭上眼睛。然后,我点击课件,教室里响起隆隆的飞机声,逼真的声音仿佛真让学生感到乘上了飞机,来到了小兴安岭。同学们一睁开眼睛,又从大屏幕上看到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议论开来;小兴安岭的树真多啊,小兴安岭真美啊„„学生们置身于小兴安岭的美景中,心中怎能不涌动起由衷的情,由衷的爱,这里运用多媒体,达到了“入境始与亲”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

5、激发情感以情促思。

人的情感怎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借助图像烘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写情境中,便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彻。

《翠鸟》是一篇介绍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常识性课文,全文洋溢着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教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大家看录像,录像里的翠鸟色彩明艳动人,歌声清脆婉转,动作轻盈敏捷„„同学们通过耳朵听、眼睛看、脑子记,多种感观协同活动,很快地翠鸟在大家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就让学生说说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有的同学说:“翠鸟很美丽,真可受,我很喜欢它。”有的说:“翠鸟很机灵,我也很喜爱它,真希望也有这么一只翠鸟。”看到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了,我又问:“你们喜爱它的哪些方面呢?说说理由。”我用这一问题来促使学生把留在头脑中的翠鸟形象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处理,学生的思维既轻松又活跃,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为录像中翠鸟形象的回味,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还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教学使学生易懂难忘,达到“乐中学知”的目的。

二、多媒体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缺点

然而世间万事万物皆具有两面性,有利必有弊。在看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众多优点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它的缺点。在我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确实体会到了多媒体对于语文阅读教学不利的一面。如限制了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人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我们尽可以利用多媒休教学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这种虚拟的想象代替文字的意境。文字的想象远远大于屏幕。仅仅借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是一种限制。多媒体技术中的声、像、画永远替代不了教材、文章以及师生双方的语言交流。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读书声越来越小,以前的那种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在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似已呈日薄西山之势。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手不离鼠标,学生眼不离屏幕,隔断了师生情感地交流,师生面对面教学相长的热烈与融洽的交流气氛大减。总之,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

术的运用既不能盲目地为追求潮流而过多使用,也不能因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而拒之门外,我们应对语文多媒体教学有理性的认识,本着技术为教学服务的思想,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规律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扬长避短,合理运用,才能让多媒体真正服务于语文教育,从而开创语文教育崭新的局面。

如果说语文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景,从而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

阅读重点,要求儿童对课文有深切的了解,这种深细的阅读过程,是一种由多种因素组成的复杂的智力活动。这包括儿童的感知、认识、思维、语言的活动,同时,儿童的动机、情绪都直接作用于系列的智力活动之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突出学习阅读理解的重点,不仅使学生能看到,也能听到,往往可以充分感受形象,促使阅读过程的多种心理因素产生积极作用,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例如在学习《荷花》一文时,可借助录象让学生欣赏作者对荷花的静态描写。录象的最大特点在于画面连续,层次清楚,形象直观,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可根据教学需要暂时定格,让学生尽情欣赏。为了突出课文重点,第一次定格在荷花的姿态上,让学生欣赏未开、刚开、全开的荷花的不同姿态,弄懂为什么“可以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的道理,进一步理解“一池荷花”的静态美;第二次定格在“一阵风吹来”时“满池荷花翩翩起舞”处,加上老师的穿插点拔,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读者“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并跟着一起舞蹈的情感变化,最后得出结论“满池荷花实在太美了”!全文的教学难点因此不功自破。学生获得的不仅是课文中词的形象,而且感受到荷花霓裳飘忽的动态的柔美及亭亭玉立的静态的庄重美,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发展了思维能力。

3.借助电教媒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儿童一般是依靠感性认识转而得到思维能动性。及时创设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对教材中重、难点的理解出现障碍,导致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及时使用电教媒体,能帮助学生的思维具体化、角色化、多元化,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受到势如破竹、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学家契克岑特米哈依在研究人们幸福感时发现,乐观体现经常发生全身心投入到某一事件的时刻,真正的快乐是在过程中,而不是取得之后。多媒体引领学生在得到某中程度的进程后,会获得一种个人控制感,并在学习中得到满足和乐趣!

教师在教《咏柳》一课时,运用投影把春天的柳树景象展示出来,画面上的柳树绿嫩多枝,在深远处,有一些具有春天气息的山、水、人,老师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画面展现的是什么季节?学生凭直观回答了这个问题是“春天”。为什么说它是春天?学生边观察边进行思维,将大脑中储存的有关春天的特色画面相对照分析解决了这个问题。春天柳树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就照着画面回答:“高高的,有很多柳条儿,叶片儿很细很细„„”春天有没有风?春天的风有什么特点?与冬天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从那些地方可以表现出来?这几个问题似乎从画面上很难看出来,这就要引导学生善于联想,思考以前学到的关于四季风的词语(和风送爽、凉风送爽、秋风萧瑟、寒风凛冽),分析这些词语对人的刺激,与自然界的关系怎样。通过观察山、水、人和柳树的姿态,就能逐一回答这些问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学诗,在关键之时进行点拔,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劳动强度,又使学生主动彻底地理解了诗意。

参考文献: 〖1〗、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杂志《陕西教育》2011年第十期 〖2〗、江西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主编的《小学教学研究》2011年第十一期

〖3〗、洋县《教师报》 〖4〗、汉中市教研室主编的《汉中教育》2011年第六期

小学阅读课件【篇11】

教学阅读课文,需要教师的讲解指导,但比重比讲读教学小,而且只是举一隅的性质,让学生得到启发后能举一反三,练习运用从讲读课文学到的读写知识。因此,要放和扶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把读写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放是指增强独立性,放手让学生阅读实践,读懂课文。对一般训练项目和学生掌握的重点训练项目都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思考,理解分析。放,采用实践和尝试的方式,如预习、自学生字新词、朗读和默读、复述和背诵、熟读精思精彩的片断、讨论解答、质疑问难等。

扶是指必要的指导帮助,引导学生解决难点,认识规律,把自学活动引向深入。对缺漏和回生的知识,还没有很好掌握的重点训练项目等,都应该给予指导帮助。扶,采用引导和指点的方式,如提示重点、提供范例、提出问题、点明规律、指导方法、帮助总结等。

教学阅读课文,要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安排放和扶的内容项目,确定指导成分的多少和放手的程度,从而体现阅读课文的课堂教学的特点,防止上成讲读课。例如,教学《我和企鹅》,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新词,和同学讨论不理解的词句,理解句子,联系课文判断句子内容的正误;练习朗读,读通课文,逐步领会课文所表达的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而教师的扶主要是在熟读精思第三自然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练习运用从讲读课文,学到弄懂自然段意的方法,归纳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并掌握自然段和自然段之间的联系。

教学阅读课文,对放与扶的安排,不是绝对的,而是放中有扶,扶中有放;随着两者比例的变化,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就会得到体现。

例如《我和企鹅》的第三自然段,先写登上企鹅岛,才懂得企鹅有多大,再介绍企鹅的种类。这篇课文的课后练习第一题是:默读课文,想一想我在企鹅岛上看到了几种企鹅,它们都是什么样儿的?哪些词句表达出我对企鹅的喜爱?这个问题针对自然段的第二层内容设问。指导学生学习第三自然段,大体上可以这样安排教学步骤:①先读懂第二层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读后讨论解答;再练习朗读,表达出喜爱企鹅的感情。②再读懂第一层内容,让学习默读,思考议论:这段课文在前面部分还有哪些句子,这些句子写了什么?哪些词语写出了不同情况的对比?③指导学生在分析两个层次的联系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归纳自然段的主要意思。④小结,让学生说说自己怎样读懂第三自然段的。

阅读课文的课后练习是围绕重点训练项目来编排的,体现了教学要求,也给学生指出探索的路径。《我和企鹅》第三自然段的阅读训练,主要是借助于课后练习题,所以从第二层内容入手。学生在完成课后练习的过程中逐步读懂课文,教师只扶着学生认识段落的层次,帮助他们归纳主要意思。与讲读教学相比,这样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读懂一个自然段的过程,基本上体现了对自学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安排阅读课文的训练步骤,要有利于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果从学生阅读文章的完整的认识过程来考虑,大体可以这样指导:①读通课文。在预习的基础上,自由阅读,画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句,查字典,讨论,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词;通过检查,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较难的词句。②读懂课文。根据课后的练习和教师的启发,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理清层次结构;通过提问解答或组织讨论,帮助学生落实课后练习的训练要求。③读活课文。放手让学生熟读精思重点内容,议论解答,落实有关重点项目的训练要求;教师要着重帮助学生练习运用从讲读课文学到的语文基本功,并有所领会,为学生读写例话打好基础。

最新课件


按照平时学习工作的要求,我们可能会需要一些学习资料等范文,范文往往会涉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范文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呢?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最新课件》,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课件(篇1)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2、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了解认识二力的平衡、

2、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内容,了解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与力的关系,这些内容为学习本节内容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但学生已有的经验认识存在着一定的错误,这些错误的经验认识对平衡力理解和应用会产生思维障碍。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并能解释物理问题、

教学难点:学生设计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1、复习提问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思考:凡是静止的物体就不受力吗?凡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也不受力吗?举例说明。

(1)静止放在水平面上的粉笔盒

(2)吊着的吊灯

(3)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那为什么生活中的这些物体受力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这节课的学习,探究其原因。

活动2【活动】新课学习

(二)新课教学

探究:力的平衡

实验:让学生提着书包不动。

2、提问:如果将手松开,书包将落到地上,为什么?(因为只受重力的作用)

3、思考:那为什么现在没有落地,而是静止?请画出受力示意图(1)。

4、讨论:因为除了受竖直向下的重力,还受竖直向上的拉力,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跟没受力一样,所以书包静止。

同样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匀速行驶的汽车,在水平方向上牵引力和阻力,二者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跟没有受力一样,所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实际物体往往同时受多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结论:象这样,物体在受几个力作用时,如果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使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状态,叫做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

问题: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一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

举例:放在光滑斜面上的书,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但要沿斜面向下滑;电梯受重力和向上的拉力,起动时,速度越来越快。

问题: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只有两个,且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应该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

猜想:二力平衡需具备什么条件?

(可能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让学生根据给出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

提示:研究一个因素对二力平衡的影响,要控制其他条件不便,既“控制变量法”。

选择合理方案,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A、在木块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相同的勾码,观察现象。(此时小车静止,处于平衡状态)

B、在木块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不同的勾码,使木块受到的力大小不等,观察现象。(小车象勾码多的一端加速运动)

C、在木块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相同的勾码,将线移到一端,使木块受到两力方向相同。

D、在木块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相同的勾码,转动木块,使木块受的力不在同一直线上。

根据实验请同学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

结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四个条件)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三、二力平衡的应用

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

例题:重力为6N的木块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多大?

确定研究对象:木块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重力(G),支持力(N)

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为平衡状态:静止---平衡状态

分析物体所受力的关系:二力平衡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出:N= G=6N 方向:竖直向上

练习:

1、吊在空中静止不动的灯,若电线的拉力为2N,则灯重力是多少N?

2、跳伞运动员和伞在空中匀速直线下落,若伞和人总重500N,则他们说受的阻力是多少N?

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若向前的牵引力是1000N,则阻力是多少N?方向如何?

此时汽车只受这两个力吗?是“二力平衡”吗?

2、物体受平衡力——处于平衡状态:

练习:“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题。

活动3【活动】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活动4【作业】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3、4题。

活动5【活动】板书设计:

一、力的平衡:

1、物体在受几个力作用时,如果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使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2、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状态,叫做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四个条件)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三、二力平衡的应用

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

2、物体受平衡力——处于平衡状态:

课件(篇2)

一、说教材

工程问题是用分数解答有关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的应用题。它的解题思路与整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基本相同,仍然是用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等于工作时间,只是题中没有给出具体的工作总量。解答时,要把工作总量作为单位“1”,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工作效率。这样,由于解题中遇到的不是具体数量,有的学生往往感到抽象,不易理解。

教学重点是:掌握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难点是:如何分析分数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关键是:正确分析题目中哪个量是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

二、说教法

现代数学理论认为,小学数学课应增加学生的数学活动,依据本单元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这节课我主要运用复习引入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分析法等进行教学。并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三、说学法。

教与学密不可分,教是为了更好地学。因此要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入以渔”。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指导学生掌握如下学习方法:转化迁移的方法、比较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和学法的基础上,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分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复习铺垫。

由于用分数解工程问题与整数解工程问题的思路基本相同,仍然是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等于工作时间,只是题目中没有给出具体的工作总量,解答时要把总量作为单位“1”,用单位时间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工作效率。所以我先让学生口答:(1)如果这项工程计划12天完成,平均每天修( )。今天完成了工作的( )还剩( )。(2)如果这项工程每天完成 ,()天完成。巩固了旧知,为学习新知作好铺垫。

第二环节是学习新知识,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加深对整数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出示:三毛小学要修200米的塑胶跑道,甲队独修要10天,乙队独修要8天,两队合修要几天可以完成?

引导学习读题,明确已知、未知条件及怎样列式。学生列出正确算式之后引导学生说出这个算式每一步表示的意思,根据是什么,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第二步:探究用分数解工程问题。

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出示改变题目(即把上题中的“200米”去掉)。启发学生想:没有这个条件,这道题能不能解答?引导学生想:可以把这条跑道看作单位“1”,那么甲队每天修这条跑道的几分之几?乙队每天修这条跑道的几分这几?两队合修,每天可修这条跑道的几分之几?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怎样求?根据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联系学过的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逐一解决每个问题,也就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

第三步,比较分数解和整数解工程问题,加深印象。

比较上下两道题,使学生认识到这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是一致的,数量关系基本相同,都是用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效率的和。只是在后一种解法中没有给出工作总量的具体数量,只给出“一段公路”,“一项工程”,“一件工作”,“修一条路”等,解答时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用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工作效率。

第四环节是练习、巩固。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在设计练习时尽量地做到科学、合理,体现一定的层次性,针对性,有坡度,难易适中。

工程问题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工程问题的结构特征及数量关系,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工程问题。

2、在主动参与、发现和揭示数学原理和方法中提高思维水平。

教学流程

一、复习铺垫

1、谈话:

同学们,我们学校准备在明年暑假把操场上的跑道改造成塑胶跑道。你见过塑胶跑道吗?它有什么优点?但铺塑胶跑道需要很多钱,还需要专业的施工队。

2、出示:

(1)如果这项工程计划12天完成,平均每天修( )。今天完成了工作的( )还剩( )。

(2)如果这项工程每天完成 ,( )天完成。

3、揭题:

在日常生活中,像修跑道、造桥、运货、搞绿化等各种工作,我们统称为工程,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工程问题。

二、探究新知

1、谈话:

如果我们能将修塑胶跑道这项工程进行招标。应聘单位有两个,他们都承诺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但甲工程队单独完成需10天,乙工程队单独完成需8天。

问:(1)如果你是校长,你选择哪个施工队?为什么?

(2)但新学期开学迫在眉睫,为了 同学们在新学期一开学就能在跑道上上体育课,如果你是校长,又该怎么办呢?

2、出示:

三毛小学要修200米的塑胶跑道,甲队独修要10天,乙队独修要8天,两队合修要几天可以完成。

(1)独立解题 200÷(200÷10+200÷8)= 4 (天)

(2)交流反馈、小结数量关系式:

讨论:200÷10与200÷8各表示什么?这两个商加起来又表示什么?再用200除以它们的和得到了什么?根据什么数量关系算出合作的时间?

板书(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工作时间)

(3)那如果要修建的塑胶跑道是400米,800米又要多少天时间呢?独立做。

400÷(400÷10+400÷8)=4 (天)

800÷(800÷10+800÷8)= 4 (天)

(4)讨论:三道题做完了,你有什么发现?猜猜如果跑道是1000米的话,用几天时间完成?跑道长度是a米呢?看来完成工程的天数跟工作重量没多大关系?那么到底为什么工作总量在变化,可完工的时间却一样?

3、出示:

例、三毛小学要修一条塑胶跑道,由甲工程队单独施工需10天;由乙工程队单独施工要8天完成。两队共同施工需要多少天完成?

(1)分析思考:A、工作重量不知道怎么办?

B、甲工程队的工作效率是多少?怎样想出来的? 乙工程队呢?

(2)怎样列式。(尝试)。

(3)交流说说 。1÷( + )中。 、 各表示什么? + 又表示什么。“1”

课件(篇3)

《指南》中明确指出了对科学领域活动的要求: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本次活动的设计,为了通过教师示范,幼儿在观察过程中形成制作“跳跳蛙”的直观思维,并且可以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最后学会思考和制作“跳跳蛙”的科学学习的活动过程。既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又可以锻炼幼儿的手脑协调能力。

1.了解弹簧的特性和用途。

2.运用弹簧原理制作跳跳蛙,锻炼动手操作能力。

3.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体验制作跳跳蛙的乐趣。

1.物质准备:

①教具:弹簧一根、跳跳蛙范例一个、两根不同色的纸条、自制纸弹簧小人一个、自制纸弹簧爱心卡一张、背景音乐磁带。

②学具:弹簧、两根不同色的纸条、小青蛙图片人手一份、双面胶。

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件小东西,你们想看吗?(师出示“弹簧”)瞧,这是什么?下面我们就和小弹簧一起来玩游戏。

1.通过玩一玩、说一说、演一演的形式,了解弹簧的特性。

(1)玩一玩小弹簧,让幼儿自由探索弹簧的特性。

压一压小弹簧,它又会怎样呢?

压得轻与重,又会有什么不同呢?

好,请小朋友拿出小弹簧,一起玩一玩。

师小结:小弹簧,真有趣,拉一拉,会弹回去;压一压,会跳起来;压得轻,跳得低;压得重,跳得高;说明它是有弹性的。

(2)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品里面有弹簧的。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东西里面也有弹簧的,把你知道的和边上的小朋友说一说。

师:我们生活中有弹簧的东西真多呀,下面,请你也来当一根小弹簧,我当压弹簧的大力士,我压,你蹲,我松手,你跳起,好,卷卷卷,卷成一根小弹簧,小弹簧,真有趣;压一压,跳一跳;压得轻,跳得低;压得重,跳得高,压压压,跳跳跳!

2.根据弹簧特性,制作纸弹簧玩具――跳跳蛙。

(1)出示纸弹簧跳跳蛙,激发制作兴趣。

小弹簧有趣吗?瞧,把谁给吸引来了?(小青蛙)呱呱呱,我是一只跳跳蛙,压一压,跳一跳;压得轻,跳得低;压得重,跳得高。原来这也是一根什么?(弹簧)看用什么做的?他是一根用纸做的纸弹簧。

(2)让幼儿猜测折纸弹簧的方法。

(3)教师示范讲解制作跳跳蛙。

①拆掉一根纸弹簧,引导幼儿观察两根纸条交替折的方法。

②师示范用两根纸条折纸弹簧:两根小纸条,一根横来一根竖,慢慢慢慢,头碰头,边对边,像什么呀?用双面胶帮忙固定,双面胶的外衣脱下后,放在篮子里,保持干净、卫生。

③哪根纸条在下面,下面纸条往上折,边线一定要对齐,两种颜色交替折,一层一层往上折,折到边缘双面胶固定,注意卫生。请出小青蛙,贴在纸弹簧的上面,好了,跳跳蛙做好了。你们想做吗?

玩一玩跳跳蛙。折好的小朋友先玩一玩跳跳蛙,再一起玩一玩:跳跳蛙,真有趣,压一压,跳一跳;压得轻,跳得低;压得重,跳得高,压压压、跳跳跳,看看谁的青蛙跳得高。

(四)活动延伸。

好了,跳跳蛙玩累了,请他在你的大腿上休息一下,看,又有新客人来了,谁呀?纸弹簧小人,纸弹簧爱心卡,什么地方是纸弹簧做的?漂亮吗?纸弹簧还可以做好多好玩的玩具,等会儿我们区域活动时,大家再一起做一做、玩一玩。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教师在用弹簧引出弹力这个话题,让幼儿动手体验,后讨论生活中有什么是弹簧做的,然后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动手操作制作纸弹簧,跳跳蛙。选这个课题内容主要来源于生活,让幼儿在生活回忆中回想什么是弹簧做的,边回想边表述,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制作中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

《纲要》中明确指出:在设计科学活动时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并且为幼儿提供丰富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条件。在活动内容设计中教师引导幼儿来完成跳跳蛙的制作,充分的让幼儿动手操作并且思考。可以在之后的主题活动中可以多运用操作法,观察法等学习方法,让幼儿可以充分的探索,体会活动的乐趣,在活动中手脑并用,在欢乐的学习氛围之下快乐的成长。

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对周围的事加以评论,明确是非对错。

2、用赞美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3、细心观察生活,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并能真诚地为别人感到高兴。

4、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别人的赞美。

教学重点: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并能真诚地为别人感到高兴。

教学准备:

1、看图1:在跑步比赛中,一位小朋友虽然跑在最后但仍然坚持到底。

用赞美的眼光看世界,世界会更美。

我认为( 谁)是班级( )小明星,因为( )。

(1)你们想知道他们为什么能成为小明星吗?想和他们进行交流吗?让我们当一回小记者,采访一下他们?

(2)确定采访对象,对起优点进行调查访问。

(3)写好采访提纲,说说可以采访哪些内容?

要详细了解这位同学是如何养成这种习惯和品质的,以便大家有计划的向小明星学习。

3、分组进行采访。

三、访问结果交流会。

1、学生交流自己的采访心得,你发现了那些同学的那些优点。

2、通过采访能主动的向别人学习。

3、学会友好地和他人交往,初步掌握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

1、有特长的小朋友表演节目,展示自己。

2、小观众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

五、课外实践:

采访你最喜欢的老师、家人或邻居,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赞美她们。

课件(篇5)

一、指导思想:

我说课主要是根据《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以团结友爱,积极拼搏为德育渗透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发展学生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培养勇于竞争,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团结合作等精神,使学生终身受益。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二、教学内容: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新授课)

三、教材分析:

排球垫球技术是排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接发球和防守的最常用的主要技术。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职高排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垫球的教学为学生的课余锻炼和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学情分析:

职学生大部分接触排球机会较少,各方面素质一般,但个别差异明显,男生素质基础好,女生素质普遍弱,且不喜欢表现自己。因此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在练习中多给予鼓励,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笑声与汗水中度过,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五、教学目标:

以“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为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锻炼的手段,学会自我学习。

(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双手正面垫球的基本技术原理和技术特点,明确学习的目的性。

(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双手正面垫球合理的技术动作,基本掌握垫球技术。发展学生速度、灵敏、柔韧、协调等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双手正面垫球的教学和练习,培养学生机智、果断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的击球点和正面垫球的姿势。

难点:身体与手臂的协调动作。

七、教法:

教法设想: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在教学中贯彻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采用:

(1)、讲解示范法:通过讲解示范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动作

(2)、分解教学法:让学生从简到难的学习,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技术。

(3)、观察与辅导:通过教师巡回观察对部分动作不正确的学生给予个别纠正,以达到快速掌握动作要领的母的。

(4)、评价与小结

八、学法:

学法设想:

①利用自主性学习方式,给学生尽量多的活动空间,让学生享受到快乐体育带给他们的成功喜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习理念。

②通过采用排球游戏和分组教学,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育素质,培养合作精神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体验“快乐体育”的宗旨,以便达成学习目标。

(1)、模仿练习

(2)、分解练习

(3)、分组练习

(4)、自我评价

九、教学过程:

本节课分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四个阶段进行教学。

1、开始部分:(3`,小强度)

课堂常规,

a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检查、并清点人数;

b、师生问好;

c、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和目标;

d、安排见习生。

2、准备部分:(时间7`,中等强度)

利用动感的音乐《小苹果》带领学生做热身操,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达到热身目的,充分活动各关节,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为基本部分做充分的准备。

3、基本部分:(总时间30`,中等强度)

(1)、游戏(垫球趣味迎面接力)

规则:分为四组进行比赛,每组一球。双手平举把球放在腕关节以上10厘米处,不能夹球,快速跑到指定地后,把球交给下一位同学,最先完成的为胜。

目的:一是让学生熟悉球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使学生的生理机能活动能力从相对较低水平逐渐调动起来,为人体进入活动状态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并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在游戏中,为了所有学生都能充满激情的参与其中,同时又考虑个体差异,让学生各尽所能、协作竞争,并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灵敏性和全身协调性

(2)、新授课(学习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

①组织:教学通过友伴型分组进行教学。

②教法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a、教师讲解、示范垫球技术的动作,让学生了解垫球的重点。;

准备姿势:身体面对来球,成半蹲或稍蹲姿势站立。

垫球手型:抱拳式,叠掌式,互靠式

垫球动作:夹臂、插、蹬地、提肩、顶肘、压腕、跟步

击球点:腹前高度

触球部位:前臂手腕关节以上10CM左右的桡骨内侧面击球的后下部

b、组织学生进行分步练习体会手臂插、夹、提的协调自然;

c、教师巡回指导,讲解纠正学生易犯错误;

d、让学生做徒手模仿垫球动作练习;

e、点固定球,两人一组,一人持球与腹前,另一人用正面垫球

动作击球,体会击球部位和用力动作要求蹬腿抬臂协调用力。

f、抛垫球,两人相距2-3米,一人将球抛到同伴的腹前同伴将

球垫回。

要求:学生认真听讲认真做动作,认真体会,勇于提问,不扰乱

课堂纪律多练习记住动作要领,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4、结束部分:(5`,小强度)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放松练习,采用音乐伴奏《阿根廷别为我哭泣》结合伸拉练习动作对学生身体整理放松。

通过放松练习使学生消除肌肉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课堂小结:对做得好的同学要给予表扬肯定,对做得差的同学要多鼓励以增强信心。总结本次课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里加强对所学技术的练习。最后值日生收还器材,师生再见。

十、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80%以上的学生能学会排球垫球技术的基本动作。预计课的平均心率110-120次/分。心率图:山峰型。练习密度35-40%。

课件(篇6)

1、自读课文,标自然段,圈生字。

2、读过课文了,还记得刚才你们提出来的问题吗?谁有答案? 预设:露西给爸爸写信。因为爸爸出国了露西想爸爸了。

3、你从哪一段知道的?读一读。

封:一看结构,二看高低、三看宽窄,形近字 “娃”“洼”。变笔:横变成提

写:上窄下宽,秃宝盖 竖折折钩,横,横。 6,露西之所以给爸爸写信是因为很像爸爸,再读第一段,你从哪几个字读出露西对爸爸的想念? 预设:半年 时间长

才 联系“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2、你怎么知道的?

“妈妈还在厂里......削好后放在锅里”

3、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呀,一放学就回家,还帮妈妈做家务,真是个勤劳的好孩子,我们应该向她学习。这儿有个生字,大家看“削”,右边是个利刀旁,说明与刀有关,我们给水果削皮是不是要用小刀?再看左边,“肖”,也读xiao,说明“肖”是表音,立刀旁表意。

4、同法认识“锅”。

5、把这两个生字宝宝换个地方,你还认识吗?读一读这个句子“爸爸在削苹果,妈妈在往锅里下面条。”“妈妈在做刀削面,面片一片一片地落在锅里。”

6、做完家务,露西开始写信了。她朝窗外望了一眼,哎,她在看什么?她想看到谁?

7、学习“朝”,多音字,zhao 早晨 chao 练习:(1)早晨,我们迎着朝( )霞,朝( )着学校的方向走去。

(2)李白是唐朝( )诗人,他有一句诗很出名,“朝( )辞白帝彩云间”。

8、露西拿出了写信用到的文具,一沓纸,一支圆珠笔。你还能用这种形式说一说你的学习用具吗?

9、学习圆、珠、笔三个字。 圆:先外再内后风口,员+口=圆 珠:王 朱 区别:蛛 笔:上窄下宽 竹字头 毛。

10、露西到底给爸爸写了什么内容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1、自读课文,用横线画出露西给爸爸写的第一封信的内容。

生说一说:“亲爱的爸爸,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总是很冷清。”

2、自己读一读第一封信的内容,你觉得露西在写一封信时的心情怎么样?

3、你从哪几句话读出来的? 预设:(1)我们很不开心 (3)以前 那现在呢?每人逗露西了,很不开心。 (4)修不好

(5)总是很冷清 “总是”换个近义词?一直。“冷清”的反义词是什么?“热闹”。以前很热闹,现在很冷清,所以很不开心。

4、谁能读出这种心情?

5、如果你是正在外地工作的爸爸,你读了这封信会有什么想法?你还会放心的工作吗?

6、那露西对这封信满意吗?你怎么知道的?

7、妈妈怎么做的? 预设“那我们一起重新写吧!”

8、老师把这句话改一下“那你重新写吧!”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课件(篇7)

1、知道蘑菇是真菌类生物,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另一类生物。

2、认识蘑菇的特点,知道有的蘑菇可以食用,有的蘑菇有毒。

3、了解细菌和病毒的特点,知道细菌对人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4、能通过观察发现蘑菇的特点,比较蘑菇和动植物的异同。

5、能通过调查活动了解生活中的食用菌。

6、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能辨证看待身边的事物。

1、收集关于蘑菇、细菌、病毒的.挂图或视频资料。

2、供学生观察用的构造完整的蘑菇(每组1~2种),放大镜、小刀、白纸等。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蘑菇的资料。

一、导入。

(1)教师可以采取实物导入的方式:看一看,实验桌上放着什么?在自然界中,哪些地方会生长蘑菇?

(2)利用教材插图或挂图等引导学生小结蘑菇的生活环境。

二、观察蘑菇。

(1)观察一个完整的蘑菇。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眼看、鼻闻、手摸等方式全面、细致地观察。

(2)用小刀把蘑菇纵向切开,用放大镜观察切开的菌盖、菌盖上的菌褶、菌柄。

(3)交流,描述观察发现:从整体看,蘑菇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什么特点,我有什么重大发现等。

(4)整理观察到的蘑菇的特点并记录下来。

三、认识蘑菇属于真菌。

(1)小组研讨:蘑菇与动物和植物有什么不同和相同?(引导学生从外部形态特点、获取营养的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

(2)交流,整理意见。

(4)你还知道哪些是真菌生物?

(5)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

四、认识食用菌和毒菌。

(1)提问:吃过蘑菇吗?我们平时吃哪些蘑菇?所有的蘑菇都可以吃吗?

(2)观察教材插图(或实物、挂图),认识常见的食用菌和毒菌。

(3)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有关食用菌和毒菌的知识。(可以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五、课外调查:小组或者独立调查:我们生活中有哪些食用菌?要求学生记录食用菌的名称、颜色、形状,还可以了解它的主要营养成分等。

一、了解细菌和病毒。

(1)猜一猜。教师展示一幅细菌或病毒的彩图,这是什么?说一说:你为什么这么猜?

(2)交流学生了解的细菌和病毒的知识。

(3)观察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菌和病毒的照片。谈一谈:看了之后有什么想法?(如果不知道它们是细菌和病毒,我们也许会认为它们很美丽,但当我们明白了它们是什么之后,我们可能觉得它们很可怕。)

(4)阅读教材上的小资料:你又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细菌和病毒也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5)小结:细菌和病毒也是生物,它们因为十分微小,用肉眼看不见,被称为微生物。现在,你知道生物家族有哪些成员?

二、展示食用菌调查成果。

(1)小组交流、展示。

(2)小组选择代表向全班展示调查成果。

(3)制作食用菌名片。(为一种自己感兴趣的食用菌设计一张名片,内容包括:名称、特点、外形图、主要食用价值等。)

(4)名片展示与评价。

课件(篇8)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测其中蕴涵的意思;学习理解句子的方法。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考虑,引导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多媒体课件3张。

1、劳作的蜜蜂、出壳的小鸡、搬运食物的蚂蚁、盛开的鲜花、千手观音图。

2、杏林子头像:

旁边配文字:杏林子12岁时倒霉患上严重疾病,全身关节硬化,失去行动自由。然而坚强的杏林子没有向命运低头,四十多年来,在轮椅上写下了80多部,1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被誉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她组织成立了“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为台湾100多万残疾人作出了贡献。

3、文字片: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身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1、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问什么?(生命是什么?师:想了解生命的存在?生命是怎样的?师:想了生命的特点,我们应当怎样对待生命?师:提得有价值,是对生命意义的考虑……)

相机回答,暂时不能解决的在课题下画上“?”。

2、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题目相比,你发现了什么?(反复两次。)是啊!作者为什么要用两个“生命”作题目呢?(在课题下画上第二个“?”)

4、过渡:

是啊,人人都有生命,我们却很少去关注它,考虑它。作者在思索:“生命是什么?”我们也在问:“生命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用两个“生命”作题目?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去感悟去考虑。

1、课文讲了与生命有关的3个事例,请同学们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每个事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读后交流:

⑴ 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用“什么、怎么样”的句式生答。(飞蛾挣扎着鼓动双翅求生),师:边板书边总结:作者是从“求生的飞蛾”,身上知道了生命是什么

⑵ 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呢?生答(砖缝中的瓜苗不屈向上茁壮生长)

师:边板书边总结:作者是从“生长的瓜苗”身上知道了生命是什么。

⑶ 第四自然段主要写了谁,干什么?生答(我静听自身沉稳而律动的心跳)

师:边板书边总结:“律动的心跳”作者是从自身的心跳感受到了生命是什么。

2、作者用自身亲身经历的三个事例告诉了我们生命是什么,你能回答了吗?(生命是求生的飞蛾、顽强生长的`瓜苗、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指名说──齐读。

(出示多媒体课件:劳作的蜜蜂、出壳的小鸡、搬运食物的蚂蚁、盛开的鲜花、千手观音图。)

师:“我从劳作的蜜蜂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你呢?

4、揭示并过渡:

一个个生动的事例、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告诉了我们生命是什么(擦去第一个问号)。是啊,生命无处不在,然而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却经常忽略了生命的存在,所以作者被求生的飞蛾震惊:暗示读。

出示:我感到一股──鲜明!也被顽强的种子折服。暗示读:

出示: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

⑴ 请大家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看能读懂些什么,在感受深的地方作上记号。

① 我读懂了“我的心跳就是我的生命”。

② 我读懂了“我可以好好使用自身的生命,也可以白白糟蹋自身的生命”。

③ 我读懂了“我要对自身的生命负责”。 ……

根据学生①②回答,相机引导理解:

出示:“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齐读,这句话讲了我们对待生命的两种态度,能找出两个关键词吗?(好好地使用、白白地糟蹋)

C、怎样叫“好好使用生命”呢?我们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告诉我们飞蛾是怎么好好使用生命的?香瓜子又是怎样好好使用生命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有关句子)

揭示方法,承上启下:同学们,刚才我们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了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些方法,我们在今后的阅读中可以灵活运用,明白了吗?

这句话告诉我们,任何人对待生命都可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既可以( ),也可以( )。那作者究竟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呢?请同学们齐读第三句。

b、我必需对自身负责。

作者这样说了,她是这样做的吗?让我们走进本文作者杏林子,看她是怎样对自身负责的。(介绍杏林子其人)

鸡兔同笼课件汇总4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东西,本学期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是提高师生互动质量的有效途径,教案课件应该从哪些角度来写?以下是一篇关于“鸡兔同笼课件”的详细介绍快来看看吧,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鸡兔同笼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用假设法和列方程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用假设法的算理并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1、采取直观形象的方式,让学生探讨不同的方法。

2、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一、历史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想给同学们介绍一部1500年前的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你们想了解吗?里面记载着许多有趣的数学名题,其中有这样一道题请看:(出示以下情境图)

师:你能说说这道题是什么意思吗?(说明:雉指鸡)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历史趣题“鸡兔同笼”的问题。(板书课题)

结合谈话引入,给数学课堂带来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探究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1.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题目里的数字改小一点。“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说明:为了便于分析时叙述,把“26只脚”改成了“26条腿”出示)

2.我们一起来看看被关在同一个笼子里的鸡和兔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数学信息?

让学生理解:①鸡和兔共8只。②鸡和兔共有26条腿。 ③鸡有2条腿。 ④兔有4条腿。(出示)

3、我们先来猜猜,笼子中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呢?学生猜测,在猜测时要抓住哪个条件呢?(鸡和兔一共是8只)那是不是抓住了这个条件就一定能猜对呢?

学生猜测,老师板书

4、怎样才能确定你们猜测的结果对不对?(把鸡的腿和兔的腿加起来看等不等于26。)

(一)、尝试列表法

为了研究老师把所有的可能按顺序列出来了,我们先看表格中左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就是有8只鸡和0只兔,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鸡,)那笼子里是不是全是鸡呢?(不是)那就是把里面的兔也看成鸡来计算了,那把一只4条腿的兔当成一只2条腿的鸡来算会有什么结果呢?(就会少算两条腿)(出示:把一只兔当成一只鸡算,就少了两条腿。)

(二)、假设法

1、假设全是鸡

8×2=16(条)(如果把兔全当成鸡一共就有8*2=16条腿)

26-16=10(条)(把兔看成鸡来算,4条腿兔有当成两条腿的鸡算,每只兔就少了两条腿,10条腿是少算了兔的腿)

4-2=2(假设全是鸡,是把4条腿的兔有当成两条腿的鸡。所以4-2表示是一只兔当成一只鸡就要少算2条腿。)

10÷2=5(只)兔(那把多少只兔当成鸡算就会少10条腿呢?就看10里面有几个2就是把几只兔当成了鸡来算,所以10÷2=5就是兔的只数。)

8-5=3(只)鸡(用鸡兔的总只数减去兔的只数就是鸡的只数,8-5=3只鸡)算出来后,我们还要检验算的对不对,谁愿意口头检验。

2、假设全是兔

我们再回到表格中,看看右起第一列中的0和8是什么意思?(笼子里全是兔)那是不是全都是兔呢?(不是)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兔。那把兔当了鸡在算。那就是把里面的鸡也当成兔来计算了,那把一只2条腿的鸡当成一只4条腿的兔来算会有什么结果呢?(就会多算两条腿)(出示:把一只鸡当成一只兔算,就多了两条腿)

先用假设全是鸡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假设全是兔又应该怎么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呢?同学们能自己解决吗?如果有困难可以同桌边或小组讨论。

小结:

刚才我们假设都是鸡或都是兔,所以把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法。这种方法能化难为易,是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板书:假设法)

鸡兔同笼课件 篇2

【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实验版教材把这一内容安排在六年级上册,修订版教材把这一内容安排在四年级下册。新教材关于“鸡兔同笼”最大的变化就是删除了列方程解答的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的刘福林老师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修订说明中,对这一变化的原因做了特别说明:该内容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挑战性不足,并且学生在五年级学过列方程解决问题,这也对学习列表法、假设法等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即,为了更加强调用列表法和假设法解答,新教材才删除列方程解答的内容并且将整块内容调整到学生没有学习方程之前的四年级下册。从这个变化可以看出,人教版教材一如既往地强调用假设法解“鸡兔同笼”问题,且更加重视。其原因来自于假设法本身。假设法是一种算术方法,是一个“假设—比较—推理—解答”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1、“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趣题,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假设法”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教学中要抓住其特点,讲解算理,让学生逐步掌握,根据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拓宽学生思维。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并会运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渗透数学思想,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3.了解我国古代数学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假设法的算理并能运用假设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预设】

一、历史激趣,导入新课

1、介绍符号:数学上经常借助画图的方法帮助我们分析解决问题,这种解题策略叫数形结合。针对今天课的内容,我想在课堂上使用这两个图形符号,你能猜出它们代表什么吗?

2、鸡换兔,兔换鸡,符号怎么变?

3、出示情境图,介绍《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板书课题。

(1)能看懂吗?是什么意思?

(2)从题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关于鸡和兔,你还知道什么数学信息?

4、化繁为简: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数字较大也增加了困难,在解决数字较大的数学难题时,我们可以先从较小数中寻找规律的策略,这种方法叫化繁为简。

二、探究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1、修改数字,呈现例1。

2、接下来,我们来探索这道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老师相信,以同学们的智慧,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方式就能自己解决。

3、在开始探究以前,大家有没有探究的方向,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小提示。

(1)先猜测鸡和兔的只数,再计算脚数进行验证是个不错的方法。为了使猜测有序,数据不重复不遗漏,我们可以借助表格来记录。

(2)画图也是不错的想法,我们可以先假设全是鸡或全是兔,再数一数目前几只脚。脚多了,把脚多的兔换成脚少的鸡;脚少了,把脚少的鸡换成脚多的兔。

4、学生用探究题完成合作探究。

5、反馈,学生展示成果。预设:

(1)列表法

鸡的头数

兔的头数

脚的只数

a、有序地进行猜测-验证,把结果填入表中。

b、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鸡应该是xxxxx只,兔应该是xxxxxx只,因为xxxxxxxxxxxxxx。

c、从表格中你还发现什么规律?xxxxxxxxxxxxx

根据规律,能不能从一次猜测直接调整到正确结果?

(2)画图法

想:假设8只全是xxxxxx,就有xxxxxx只脚;实际上有26只脚,与设想相差xxxxx只脚,一只鸡与一只兔相差2只脚,所以要把xxxx只xxxxx换成xxxxx只xxxxxx,脚数刚好为26只。因此,兔有xxxxxx只,鸡有xxxxxx只。

a、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b、看懂了他的方法吗?有什么问题想问他?为什么要添(划去)腿呢?为什么要两条两条添(划去)呢?为什么要添(划去)五(三)次呢?

6、能不能用算式把画图法的过程写出来?(一生复述,教师板书。)

7、分析算式:10是什么意思?(4-2)求的是什么?

8、不用看画图,能不能把第二种假设法直接列出算式?(假设8只是兔,你会想到什么算式?与26只脚相比,你又会想到什么算式?多出了6只脚,又会让你想到什么算式?答案3是什么?)

9、比较两种假设方法,你有什么发现?(总结:假设全鸡少兔脚,除以脚差便得兔;假设全兔多鸡脚,除以脚差便得鸡。板书:假设)

10、选择方法解答原《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1)我们探索出了几种方法来解决“鸡兔同笼”数学问题?

(2)现在我们来解决《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你会选择哪种方法?为什么?

(3)独立解答,一生板演。

(4)全班交流。

三、练习巩固,反思提升。

1、鸡和兔关在同一个笼子的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常见,但生活中还有很多与“鸡兔同笼”有相同数量关系的例子,观察下面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1)乐乐餐厅有2人桌和4人桌两种餐桌。

(2)有幸运草之名的四叶三叶草有些长3片叶,有些长4片叶。

(3)蓝球比赛中有记3分的球和计2分的球。

2、“龟鹤算”: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条。龟、鹤各有几只?

(1)这道题是“鸡兔同笼”这一类的问题吗?

(2)解决这个问题,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呢?

四、梳理小结

1、今天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掌握了哪些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

2、我们怎样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呢?

鸡兔同笼课件 篇3

教学内容: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尝试与猜测第一课时《鸡兔同笼》教材80~81页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掌握用尝试法、假设法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列表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明确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

明确鸡兔同笼问题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

教学过程

一、历史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非常喜欢读书,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部1500年前的数学名著《孙子算经》(课件出示古书动画打开书出现原题),里面记载着许多有趣的数学名题,其中有这样一道题请看: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师读,课件中标注出题目中的“雉”:(读成“zhì”)野鸡;几何:多少。) 师:谁知道,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师:是呀,这道题目是说,现在有一些野鸡和兔子,关在同一只笼子里,从上面看,共有35个头;从下面看,共有94只脚。问有多少只野鸡、多少只兔子。

师:古代人对这样的题目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把类似于这样的问题,统统称为:“鸡兔同笼”。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数学趣题 “鸡兔同笼问题”。板书课题。(板书:鸡兔同笼)

2、我们先从简单一些的问题入手,来探讨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好吗?大家请看屏幕。出示题目: (鸡兔同笼问题,课件出示鸡兔同笼情境图)

二、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1.师:请大家自由读题,你们都知道了什么信息?

生:鸡和兔一共有20个头。鸡兔一共有54条腿。求分别有几只?

师:还有补充吗?有两个隐藏条件看谁细心发现了?。

生:鸡有2条腿,兔子有4条腿。鸡和兔一共有20个头。鸡兔一共有54条腿。求分别有几只?

师评:他还发现了隐藏条件,审题真细心。

2.先猜一猜,鸡兔可能有几只?可能只有一种动物吗,为什么?

学生猜测,汇报。不可能都是鸡,因为如果都是鸡就会有40条腿,而题目中是54条腿。也不可能都是兔,因为如果都是兔就会有80条腿。

3.独立思考:

(1)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生举手,师:不着急说,先自己想一想!学生静想10秒。

(2)师:你们愿意自己独立解决这个问题,还是我教给你们方法你们做?好,那就请你们小组合作交流,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比一比,看看那个组想出的办法多,方法巧。 学生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汇报时,师生、生生质疑,评价)

A、师:谁愿意展示你的方法?

(1)列表法: ①逐一列表法

小组1:我们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实物投影展示小组的成果)

师:学生说出“1只鸡,19只兔子”,问“怎样计算出的腿数?”1×2+19×4=2+76=78 问“结果就是13只鸡,7只兔子吗?怎样可以知道这个结果是正确的?” 是的,可以用算式来验证:13×2+7×4=26+28=54(条)

师:谁和他的方法一样?能再讲讲吗?

师:追问“有些同学在填表时写出的腿数特别快,让我们采访一下有什么秘诀?” (因为鸡和兔的只数是固定的,每增加一只兔子减少一只鸡,腿的总只数就增加2。反之依然,所以列表列得特别快。)

师:评价“像你们这样,采用列表的方法,不重复、不遗漏的写出所有可能的答案。这种逐一列举的方法在数学中也称为“枚举法”(板书)

小结:逐一列表法虽然比较麻烦,但是不重复不遗漏;

师:除了像他们这样逐一列举,还有不同的列表方法吗?

②跳跃列表

请小幅度跳跃列表的同学汇报;(汇报,说出是如何确定第一组数据的?计算验证后发现了什么问题?如何调整的谁还有不同的调整策略?) 问:你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简便、快捷)

请大幅度跳跃列表同学汇报(你是怎样想到把鸡或兔的只数从 只一下调整到 只的) 请大或小幅度调整与逐一相结合的汇报(重点追问:你每一步是怎样进行调整的?根据什么进行调整的?)

小结:列表过程中根据需要我们可以有规律的小幅度跳跃,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现大幅度的跳跃;(板书跳跃) ③取中列表法

请选用取中列举法的同学汇报?追问:你是怎样想到这种列表法的(说出理由)

还有那些同学与他的方法相同或类似,你们认为这种方法有什么优势?

小结:取中列举法在逐一和跳跃的基础上直取中间数,验证后调整幅度缩小更为简便快捷(板书取中)

(2)、回顾一下我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首先根据已知信息进行尝试猜测,然后进行计算验证,分析后进行合理调整。(相机板书:猜测、验证、调整)

(3)你最喜欢那种列表方法?理由呢?

(4)、同学们还有其他的方法解决这道题吗?

直观画图法:大家明白了吗?你觉得这种解法怎么样?

小结:画图的方法非常直观便于观察、非常容易理解。

(5)、同学们还有具有独特个性的解法吗?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汇报。

过渡: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想出了这么多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你们很了不起。

三、方法应用,巩固新知

师:同学们,能用你喜欢的列表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吗?

1、鸡兔同笼,有17个头,42条腿,鸡、兔各多少只? 抓住数学的本质,这里的鸡不仅仅代表鸡,这里的兔也不仅仅代表兔,运用我们所学的方法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2、在我们的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与鸡兔同笼问题有什么联系呢? 小明的储蓄罐里有1角和5角的硬币共27枚,价值元,1角和5角的硬币各有多少枚?

3、运输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用大小卡车往城市运29吨蔬菜,大卡车每辆每次运5吨,小卡车每辆每次运3吨,大小卡车各用几辆能一次运完?

尝试运用你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此题 学生汇报:

你采用的是那种列表方法 为什么要选用这种列表方法?

谁有不同的列表方法?

1)、(如分别出现两种不同的正确答案)两种答案都正确吗?那么用什么方法能使所有的正确答案都不遗漏呢?师生集体尝试逐一列表的方法。

就这道题而言,你认为它与鸡兔同笼问题有什么联系?不同之处呢?(没有限定大小卡车的总辆数)

哪种方法解决最好? 或

2)、(如出现一名同学有两个正确答案和分别一个正确答案)你认为谁的方法更好?

过渡语: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耐心细致的做每一件事请。

四、总结全课交流收获

生活中随处可见鸡兔同笼问题,愿意告诉老师这节课你的学习收获吗 结束语:数学自古以来是中国历史上的璀璨明珠,在我们的生活中更是无处不在,我相信同学们只要敢于猜测尝试、并且不断的实践验证、调整创新,任何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五、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

列表法 思路

逐一 猜测

跳跃 验证

取中 调整

鸡兔同笼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 、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从中发现特殊规律,使学生掌握用列表的方法来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

2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掌握解题的策略与方法,从而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假设的数学思想,在解题中数形结合,提高学生对数据的再认识,再分析,将列表的过程更优化。

教学重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掌握解题的策略与方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1、谈话:“同学们,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周,你们可以称呼我?今天需要我们共同配合,在这里上一节数学课,为了表达谢意,我为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快来猜一猜,有多少?(5…)太少了?(50…)多了,(40…)少了(45…)差不多了,(46…)恭喜你,答对了,下课就由你发给同学们。

2、喜欢数学吗?数学不但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还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在我国古代就有许多有趣的数学名题,你们了解吗?今天,。老师就向你们推荐一种有趣的问题------鸡兔同笼。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 出示问题:“鸡兔同笼,有5个头,14条腿,鸡兔各有几只?”

(1)你从中获取什么信息?……

(2)请你们猜一猜将鸡、兔可能是几只?(……)

(3)把你猜的过程给大家说一说

(4)板书学生的过程

鸡 1 2 3

兔 4 3 2

腿 18 16 14

(4)评价:从尝试简单的开始,一个一个的试,最终找到了正确的答案,方法多么简单啊?如果我们再横竖加上几条线,就成了美观的表格。看来,列表来解决这类问题还确实简单,如果现在将鸡兔的数量增加,还能解决吗?(重点引入列表)

2、出示:“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鸡兔各几只?”

(1)自己先想一想如何利用列表来解决?

(2)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3)独立完成列表。

(4)汇报想法和过程

小组1:逐一列表------假设鸡有1只,兔子有19只,那么就有78条腿,(腿多了,说明什么?兔子多了,怎么办?)鸡有2只,兔子有18只,那么就有76条腿,一只一只地试,学生把试的结果列成表格。

通过表格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每多一只鸡,少一只兔子,相应减少2条腿,)

小组2:跳跃式列表------假设鸡有1只,兔子有19只,那么就有78条腿,要比54条腿多的多,因此,兔子的只数也可能多了很多,但是鸡的只数可以不用一只一只依次递增,而是从猜一只到猜5只(或者其它几只),当腿的条数在50到60之间,(提出问题:兔子可能是几只?到底是谁估计的更加接近呢?)

引导发现:这样就减少举例的次数。并通过数据的调整来优化解题策略。

小组3:取中列表------假设鸡兔各有10只

小组4:方程

小组5;奥书班中学习过算术方法(让孩子清楚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三、适时反思,掌握策略(两题任选其一)

“同学们,鸡兔同笼”

1、观察三种列表的方法,比较异同?

2、谈一谈;你们有什么感受?

四、深化练习,拓展延伸

1、课后练习1、2、3(比较不同-----答案是否唯一)

2、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 最新初冬课件7篇

    新入职的老师需要备好上课会用到的教案课件,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是高效教学的重要保障,课件教案应该怎么做?励志的句子认为“初冬课件”这篇文章很有价值现向您推荐一下,敬请浏览本文内容!...

    初冬课件 05-04
  • 最新中暑课件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各类范文的需求不断增多,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范文吧!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最新中暑课件,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教学目标 1、知道夏季防暑很重要,有防暑降温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常识,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2、行为技能训...

    中暑课件 04-30
  • 2023乘船课件汇编6篇

    据我所知“乘船课件”是众多文章中的代表作,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东西,本学期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仔细研读教材有助于教案的编写。...

    乘船课件 05-11
  • 2023编辑课件(汇集8篇)

    在辛苦工作了一天之后,我们也经常在网络上分享一些经典的句子。很多句子让我们保持前进的动力。你此时在寻觅哪些相关句子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编辑课件 ”,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1、任务一我们顺利完成了,接下来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动画片人物迫不及待地想和你们见面,认识他吗?说到孙悟空...

    编辑课件 04-26
  • 最新树叶课件(汇总7篇)

    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需要写好本学期教学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要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 教案的完善,是新老师让课堂更加生动的步骤。经过励志的句子的编辑的汗水“树叶课件”一定让您受益终身,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

    树叶课件 05-04
  • 我与社会课件汇编11篇

    励志的句子编辑向您推荐我与社会课件相信您一定不会失望。老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课件内容给学生上课,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 充分准备教案课件,老师才能打造成一个生动的学堂。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社会课件 04-22
  • 小学阅读课件(汇编11篇)

    编辑特别推荐的“小学阅读课件”一定能够让您得到最佳体验。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老师还没有写的话现在也来的及。教案是促进学校内部教育教学协调和互动的重要手段。或许在您阅读本文以后有一点收获!...

  • 最新课件

    按照平时学习工作的要求,我们可能会需要一些学习资料等范文,范文往往会涉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范文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呢?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最新课件》,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2、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