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希望这份“小学语文人教版课件”能够达到您的预期并令您感到满意,它只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教案和课件是我们老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案和课件里的内容都是老师自己不断完善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自我提高和发展。此外,您还可以浏览范文大全栏目的公倍数的教案14篇

小学语文人教版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3.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4.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2.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多媒体出示)

小学语文人教版课件 篇2

初中美术课说课稿(模板)尊敬的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将围绕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七个方面来说明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初中美术()册第()课,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明确了本课的课型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地位与作用)。

二、学情分析依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本课教学方法。

初中生两级分化已形成,个体差异明显,形象思维往抽象思维转化,但形象思维仍然占主体地位,因而直观性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三、教学目标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同时结合教材人文与科技的特色,我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维度来进行阐述。

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四、依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课教学重、难点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画具等。

学生准备:美术教材、收集的图片、资料和绘画工具。

六、教学方法依据本课实际,我以体验、问答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本课内容,目的在于。

另外以多媒体课件贯穿课堂,通过直观、详尽的直观演示,来达到教学目标。

七、教学过程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来组织课堂教学。

我的教学过程设置如下: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学生练习——作业展示——小结——拓展。

时间分配:导入5分钟,讲授新课10分钟,学生练习20分钟,展示活动10分钟。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讲授新课教师演示(精讲演示,直观生动)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小组合作练习,教师提出明确作业要求)展示作业评价交流(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尊重个体差异,以鼓励为主)课堂小结拓展提高本节学会了什么?体会是什么?你喜欢今天这堂课吗?你会用今天学习的内容去美化生活吗?通过学生回顾本节内容,巩固所学知识,为今后学习美术做铺垫。

板书设计:目的是再现过程,突出强调重点。

依据以人为本,用于赏识教育的教学理念,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交流,以愉悦的心情体验课堂,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基本技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小学语文人教版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 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并学习相关词语。

2、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3、 初步了解课文的结构,大概意思,了解太阳“远”、“大”“热”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的几个特点和太阳和地球及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课前查找太阳的相关资料,用一句话描述太阳。预习课文。

1、谜语:一个球,圆溜溜,雨天无,晴天有。早从东方起,晚在西山落。

3、师:从古到今人们对太阳都有不同的描述,你会怎样描述太阳呢?(指名学生说师适时指导)

4、师:同学们描述得真好。太阳的奥秘是无穷的,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说明文,去了解太阳更多的知识。

1、检查预习的情况。

读生字,读词语。指导重点生字的写法。开火车分段读课文,正音。

2、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每一自然段讲了什么?用简短的话概括(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帮助理清文章的思路。)

3、根据课文叙述的内容,你能把课文分成几大部分?主要讲什么?(指名回答)板书:特点

三、学习太阳的特点。

1.太阳公公听说我们要了解它,很高兴,特意赶来了,你们听-

(指名一学生扮演太阳公公) “同学们,我离你们很远、很远,我很大、很大,我的温度很高、很高。现在,你们对我了解清楚了吗?”

引导提出:“我只知道太阳的三个特点是:远、大、热,但它远、大、热到什么程度并没有说清楚,所以我觉得太阳公公说的话不清楚。(师进行鼓励,进入下一环节。)

2.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1~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三个特点写清楚的,找出每一段的重点句

3.分组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个喜欢的特点进行重点学习,并分为学习小组进行交流学习。结果,想学习”远“的分为一组,想学习”大“的分为一组,想学习”热“的分为一组。

【学生在对知识的学习上有了选择性,这样他们不仅乐意去学,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4.汇报。

(1)学习”远“的学生汇报: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师引导:不错,你读出了重要的部分,能不能就这个内容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把这个内容说清楚的。(学生不知该怎么说。)

走--三千五百年,飞--二十几年。

学生看小黑板做口头练习:

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引导学生发现( )里面填的是数字,通过数字具体说明,我们对太阳的”远“就了解了。所以我们知道了:在说明某一事物的时候,列出一些具体的数字,可让我们更好地来理解,但数字必须是精确的,有科学依据的。这就是列数字的方法。

师:写太阳”远“这个特点还用了其他什么方法,找找看。

”还运用了写传说故事的方法。“

(2) 学习”大“的学生汇报:课文也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的”大“,130万个地球等于1个太阳。(对学生能说出列数字的方法进行鼓励。)

师用图画演示,进行引导:左边是地球的动画,右边是太阳的动画,中间由等号连接引出:你体会到了什么?

对学生的细心观察进行鼓励,并进行小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我们而言,地球非常大,我们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个角落,然而,拿地球和太阳一比,更突出了太阳的大。这就是作比较的方法。

(3) 学习”热“的学生汇报:(此时,学习”热“的学生有了以上学习的基础,回答问题就相对有条理)课文在写太阳热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告诉我们表面温度有六千度,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这时有学生强调:是估计,太阳温度太高了,人们无法进行测量,所以是大概的数。

师进行鼓励:同学们注意了”估计“,特别好。说明你们读书很细心,那看一看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说明太阳“热”的特点还用了什么方法?用钢铁与太阳的温度作比较,说明了太阳的温度真的很高。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这里也有一种说明方法,你能试着说出来吗?学生可能会说出比喻,可以适时指出,在说明文中,这应该叫打比方。

5、教师让学生一起读一读描写太阳大、热特点的段落,感受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具体的写作方法,使理论与实际例子相结合,学生更容易掌握。】

四、练笔。

1.教师写一个”月"的象形字,让学生说出最早这个字指的是什么?(生答:月亮。)同时教师演示课件:用图画的形式出示有关月亮的资料:

月亮距地球有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公里,到月亮上去步行要800天,骑自行车要400天,坐飞机要200天,49个月亮等于1个地球。

先让学生说出资料上月亮有几个特点(远、小)。

让学生自由说出课前查阅的有关月亮的资料。(学生用课外知识再次进行交流。)

2.生进行练笔。

要求:选取月亮的两三个特点写一写,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争取把月亮的两个特点说清楚。

小学语文人教版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4个。

2、 积累一些形容大雨等自然现象的词语。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人们互相关怀、互相爱护的真挚感情。

4、 题回“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的人文思想。

教学重点:

通过排演课本剧练习复述。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故事中的情景,感受那一份深深的、浓浓的真情,体会小萨拉的优质言行所表现的善良品质和进取精神。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师:小朋友,在你们家中谁是最弱小的?

2、出示课题 12、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

3、读题质疑

可能出现这几个问题:1)这句话是谁说的?2)为什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3)在课文中到底谁是最弱小的?

二、 自学

1、分学习小组进行自学,要求:1)自学生字2)读通课文3)解决问题

2、交流反馈

1) 出示词语,学生互教互学音形义。

2) 根据喜好分小节读课文,相互评议。

三、 新授

1、指名交流解答问题,指导朗读。

1)回答“这句话是谁说的”

出示:现在……萨拉问道。

指导朗读

2)回答“谁是最弱小的”

出示:滂沱大雨……毫无自卫能力。

指导朗读

3)回答“为什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

联系风雨来时一家人的表现,体会一家人互相关怀、互相爱护、和睦美满的真挚感情。

出示:萨拉朝蔷薇花丛走去……盖在……

指导朗读

2、师小结:对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护更弱小的人。

3、齐读课文

四、 表演

1、语言直播厅:找找好朋友,准备表演课本剧。

2、小组表演,师生评议。

小学语文人教版课件 篇5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2、通过学习,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猜谜语:

动手摸不着,用眼看不到,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这是什么?

3、那谁会画风呢?想不想展示一下画风的身手?(想)好,那俺们这节课就请同学们来展示自身画风的身手。

1、首先,俺们来展示一下你们自同学字的身手。看看你们能把这一课的生字读出来吗?

⑴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⑵ 出示卡片,全班齐读生字。

⑶ 开火车读,在就个别字组词。

⑷ 做个小游戏。

⑸ 指导字“陈”的左耳旁由几笔写成?(二笔),笔划读成“横撇弯钩”;“艺”字的下半局部是由几笔写成?(一笔),笔划读成“横折弯钩”。

2、过渡:

看来,同学们的生字都掌握的不错。现在俺来检查你们的课文读懂了没有?请你说一说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句子:“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体会:因为有风时,风吹动旗子,旗子才会飘起来。所以画飘动的旗子,就画出了风。

⑶ 宋涛:

句子:“他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体会:风车转动是因为风吹,画出了转动的风车就表示有风。

2、交流、讨论:

通过对这三位小朋友画风的学习,说说你们喜欢他们吗?为什么?(三位小朋友善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善于动脑筋。)

3、现在呀,俺们要来展示你们朗读课文的水平。谁想来展示呢?

4、刚才,同学们替课文当中的三个小朋友展示了画风。现在阿,老师想让你们也来展示一下你们自身是怎样画风的。不过,老师这一次要求你们展示的方法可有些特别,老师先不要你们说,也不要你们画,而是让你们把画风的方法想一想,再写下来。听明白了吗?

例:泛着波纹的湖水,放风筝的小孩,人顶风向前走。

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俺们可以用不同形式把它画下来。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事物,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要敢于创新,向文中的三个小朋友学习,做个人见人爱的好小朋友。

小学语文人教版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增长见识(了解动物蹄、爪的不同作用),懂得看问题、做事情要从自身的特点出发,不能盲目学样。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理解文中字词。

教学重点:

1.读懂猫妈妈所说的话,知道小猫咪穿鞋子的原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理解文中的对话。

教学难点:

认识、理解文中字词。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看它是谁?(课件小猫咪穿鞋图)。能告诉我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猫咪吗?(课件出示“一只( )的小猫咪”)今天这只顽皮的小猫咪闹出了一个大笑话,我们快一起去看看吧。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看到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心中的疑问来读读这个童话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丢字。

2. 想读好这个小故事我们就得先来认识这些生词朋友,你们愿意吗?

3.过渡: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快就个这些生词宝宝交上了朋友,那么它们回到课文中你还能认准它们吗?同桌互相读课文,要读通顺,读连贯,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4.下面我请几名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教师指名读)

三、品读感悟

1.小猫咪为什么要穿鞋子呢?抓住“羡慕”这个来理解小猫咪要穿鞋子的原因。羡慕?你羡慕过别人吗?你们的这种心情就是“羡慕”,现在你体会到小猫咪羡慕人们的心情了吗?能读出她的羡慕之情吗?指名读句子。

2. 小猫咪好不容易找到了四只鞋子,穿在了脚上,它感觉怎么样?

你能用既羡慕又好奇的语气在小组内读一读第1自然段吗?

3. 穿上鞋子的小猫咪既好奇又高兴,忍不住想展示给别人看,小猫咪都给谁看了它的鞋子?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地说吗?

课件出示:小猫咪给大公鸡、麻雀、白鹅和黄狗看了它的鞋子。

4.下面请几名同学们分角色朗读小动物们的对话,谁想读?(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

5.说说公鸡、麻雀、白鹅、黄狗为什么不能穿鞋?你能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它们为什么不穿鞋吗?

6.小猫咪穿上鞋子很高兴,为什么又不想穿鞋子了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最后两自然段,再在小组内交流,看哪一组能找到答案。

7.这个信息小猫咪是从哪里得到的?妈妈的话应该怎样读?

8.(出示听诊器的图片)介绍听诊器的功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请你们左手敲打桌面,右手掌心向下贴住桌面,看一看你会有什么感觉?生进行实验。现在你明白小猫咪为什么不能穿鞋子了吧?

四、自主归纳,总结升华

1. 通过今天小猫咪穿鞋子的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2. 为了检验同学们是否真正地了解了我们的好朋友,我们来做一个练习。(出示大屏幕。)

(1)公鸡穿上鞋子,就不能( )土找虫子吃了。

(2)麻雀穿上鞋子,脚趾就( )不住树枝了。

(3)白鹅穿上鞋子,( )不方便了。

(4)黄狗穿上鞋子就( )得慢了。

(5)小猫咪穿上鞋子就( )地面的动静了。

总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许多动物脚的用途,并且课文向我们揭示了深刻的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进行全面的考虑,不要只图好看,而不注重实用。

3.作业:课下留意观察动物们爪子,蹄子的形状和了解它的特殊作用。

小学语文人教版课件 篇7

kuì jiù fēn fù wān yán guī jǔ shū chàng

yí huò huǒ yàn jié jū duān zhuāng xiāng qiàn

1、他讲话的声音洪亮,大家都听得很( )。

2、雨后的空气十分( ),雨后的马路特别( )。

3、( )的小溪,那数不清的的鹅卵石( )可见。

独出前门望野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日必有大雨到。

人闲桂花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指出句子的修辞手法。(夸张、拟人、反问、比喻、设问)(5分)

1、火车穿过田野。

我会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黑色的小鸟却可以在巨大的犀牛身上跳来跳去。

我会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把包里的东西拿出来摆好。

我写的“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随手关上了门。

我写的“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月潭在台湾的中部,人们可以从台中市乘车前往。

日月潭的四周被群山围绕着,中央有一个美丽的小岛名叫光化岛。因为岛的北面像日,南面像月,所以人们便称它为日月潭。

游览日月潭很方便。游人可以随自己的兴趣,由水路或陆路慢慢地去欣赏那湖光山色。水路可以乘船游览,先环湖一周,浏览全湖的景色,然后再到光华岛山畅游一番。

游览光华岛之后,可以改乘汽车,或沿着潭边步行到文武庙和玄奘寺。文武庙的建筑庄严雄伟,单是寺门外的一对石狮子,就有二十多英尺高。离文武庙不远,便是玄奘寺,寺里供着唐玄奘法师的灵骨。走累了,可以到潭边那些设备豪华的观光饭店去歇息。这时候又可以享受到日月潭的另一番宁静的情调。日月潭简直像人间仙境一样。那儿不单环境宁静,而且景色怡人,无论在早晨、黄昏、晴天或雨天,她都呈现各种不同的面貌。黎明时,湖面的轻烟还没有散去,隐隐约约地看到天边的晨星和远山的几点灯光。日落时候,潭边荡漾着美丽的霞光。在艳阳高照的当儿,整个日月潭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使人突然胸襟开朗起来。蒙蒙细雨的时候,她又好像披着一层薄薄的轻纱,周围的景物都那么朦胧,充满了神秘感。

日月潭永远是那么清新,那么美丽,难怪一年四季游人不绝了。

文章开头先介绍了日月潭的 _____、______和______,接着写游览________,最后介绍了_______景色。短文的主要部分是第____自然段,次要部分是第 ___________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将题目填写完整,语序通顺,要在开头和结尾点题。

扩展阅读

小学英语人教版课件


教案和课件是每位教师工作中必备的准备材料,每天都需要教师负责写好每一份教案和课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认真准备教案,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根据您的要求,励志的句子小编已经为您准备了一篇关于“小学英语人教版课件”的相关文章,希望您能享受本文所带来的阅读体验!

小学英语人教版课件【篇1】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英语第四单元第一课时Let’s talk, Let’s l e a r n

一、教学目标:

1.能理解对话,并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 2.根据对话的情景进行对话角色表演;

3.能在语境中初步运用What's this? It's a ...来交流动物信息。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对话意义,并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

2.初步运用新句型What's this? It's a ...来交流相关动物信息。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装有文具的袋子,动物图片,单词卡片。

(1)让两个学生上台从装有文具的袋子中拿出其中的一样,并用英语说出他们所拿到的文具。

(1)导入课题:Today we will go to Unit 4 We love animals.带读并学习animal一词。并讨论:What animals do you know?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动物单词,增加学习的自豪感。

(2)继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玩游戏猜谜。教师将所学的动物dog, cat单词的图片只露动物的尾巴,让学生猜猜看What is it?,导入单词的学习。学生根据动物的'尾巴猜谜,并七嘴八舌的讨论。在教学单词的同时自然导入新句:What is this? It’s a …的学习并将词句结合交流。

(3)教师请学生读单词。让学生相互说说、评评,让学生间相互纠正单词的发音。

(4)教师出示动物图片,请学生将图片用单词读出后将图片贴在黑板上,并要求贴在相对应的单词底下。使单词的音、形、译三者相结合。

(5)教师请六名“小老师”到讲台前带读单词,既是对能力强学生的表彰也是多方面调动学习兴趣的体现。让每名“小老师”带读一个单词。

(6)全班齐读所学的单词,读单词时注意语音语调。

3、趣味操练游戏:

小组对抗赛(1)按六个小组pig, bear, dog, duck, cat,tiger开展对抗比赛,各小组挑选一名组员上讲台前抽取单词卡片,大声认读,本组的其他组员快速做出此种动物的动作或模仿声音。以此类推,直到六个小组都轮流过一次。(2)各小组间自由挑选组员,按自己的意愿说本课单词,但只张嘴不出声音,要求对方猜出单词是什么。例:cat小组挑选dog小组的一名组员并不出声音的说单词bear,dog小组的组员要按照口形猜出单词。以此类推,各组间自由考察,相互提问。

师提问题:What is this?学生集体回答It’s a …巩固本节所学重点句型。 5、课堂练习(1)连线。

duck狗dog鸭子bear猫cat老虎pig熊tiger猪(2)选出与所给单词同类的一项。

( )①duck A.look B.dog ( ) ②bear A.pear B.pig ( ) ③cat A.tiger B.this五、板书设计

What is this?

小学英语人教版课件【篇2】

一,英语标点符号与汉语标点符号的区别

英语里面的句号是实心点.汉语里面的句号是空心点。英语里的省略号是三点…汉语里的省略号是六个点……

英语里不使用顿号,而使用逗号汉语里要使用顿号英语中书名号用引号汉语使用书名号

英语中有连字符,在一行句末写不下时,可根据规则进行分割

二,选词

选用易懂常用的词,如写某人的职业时,尽量不用worker,而用farmer,doctor,teacher,cleaner等具体的词,如描述某个人时,尽量不用good,而用friendly,kind,smart,clever,warm-hearted等。

选规范贴切的词,如read,see,watch,look at来表示看,但具体搭配如:Let’s go to see the movies

Look at the blackboard please

don’t read in the sun

How many children like watching TV?

三,用词不当例析

我可以借用一下你的电话么?

错误may I borrow your telephone?

正确may I use your telephone?

Borrow的意思是从别人那里借入某物并保证还给别人,借出之物由借物人带走,用一段时间再归还。

这些杂志能借多久?

错误How long may these magazines be borrowed?正确How long may these magazines be kept?

Borrow是非延续性动词,不能与表示延续性的时间状语how long用在一个句子中,原句中的借多久实际上是借回去能保留多久

我请他帮我的忙

错误I pleased him to help me

正确I asked him to help me

Please是一种礼貌用语,他的后面不能接宾语加动词不定式的复合结构,这句话中的请的真实含义是请求,要求,请求某人做某事,英语当中通常用ask sb. to do sth.表达

四,句型

There be+主语有…

There are many trees on the hill.

五,谚语记忆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事实胜于雄辩

A good medicine tastes bitter.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小学英语人教版课件【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拟人、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运用,了解拟人、排比和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在朗读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对于山中这些朋友的情感,并且通过学习本文,学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使学生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养成保护自然、爱护生态的好品质,并且能够自觉地在作文的过程中使用修辞手法。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学会拟人、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能够较熟练地使用这三种修辞手法。

以歌曲《找朋友》引出“朋友”这个话题,与生讨论关于朋友的问题(如“你们的好朋友都有谁啊?”“你们为什么喜欢和他们做朋友啊?”“那我算不算是你们的朋友呢?你们愿不愿意把我当成你们的朋友呢?”等),提出作者有一些特殊的朋友。

1、生自由朗读课文,划出写得好的句子,小组讨论分享好词好句。

2、师提问生本文作者给我们介绍了他哪些朋友,这些朋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作者要说它们是“我”的朋友。

3、讲解开头,开头开门见山提出做好了准备要去拜访山中的朋友,教育学生在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开门见山点出要写的内容。(第1课时结束,第2课时可回顾导入,再继续第2课时的讲解)

4、重点讲解开头“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这一句话,提出“拟人”这一修辞手法的概念,为生普及“拟人”的概念,并讲解该修辞手法有何作用以及该如何有效地使用该方法。(使文章极富生命力和感染力)

5、让生找出文中其他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段落或者句子,指名生读出他找到的拟人修辞手法的段落或句子,并分享他认为该句是如何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过程中师提出一些相同意思的陈述句,让生更直观的理解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如第3自然段开头、第4自然段开头、第5自然段)

6、生齐读第五自然段,指名生回答第五自然段有什么特点。(连用了5个“你好”,师引出“排比”修辞手法这一概念)

7、师为生讲解排比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并为生讲解排比的使用方法,生再找出文中使用排比修辞手法的段落或句子,并分享这样使用修辞手法让文章读起来有没有什么变化。(如第6自然段,条理分明,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层次清楚,朗朗上口,说服力强)

8、生齐读第7自然段,师提问生本段中的“像”、“又像”、“像”三个词有什么意义,引出“比喻”修辞手法的概念,师为生讲解比喻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以及比喻修辞手法的使用方法。(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9、提问生为何作者能够写出如此精彩的文章,师点出修辞手法对于文章更加生动和精彩的重要作用。

10、师给出一个景色或物体,让生模拟使用“拟人”、“排比”或“比喻”这三个修辞手法来写一段话,写好后第二课时全班分享,师作点评。

以某景或某物为背景,写一篇使用“拟人”、“排比”和“比喻”修辞手法的作文。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使其具有人的思想感情、行为举止和言行表现。

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

小学英语人教版课件【篇4】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根据表格中的中文要点,由词成句,由句成文。最后适当使用连接词,组句成篇,实现用词准确,行文流畅。

教学步骤:

1.仔细审题,确立主题,明确要求。

2.围绕主题,提炼要点,编拟提纲。

3.分析要点及提纲,提炼关键单词和短语。

4.恰当使用句型,连词成句。

1.写作人称为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词数150词左右,时态一般现在时。

2.明确要点,确定核心词、词组、句型。

B.学会使用较丰富的句式。

C.学会使用恰当的连接词。

2.呈现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典型句子。要求学生用高级词汇、高级句型进行改写,加以完善。

3.展示挖空后的范文,要求学生填入适当的关联词,并指出范文中的精彩之处。

1.学生修改作文,互查互改错误。

2.教师总结。首先,针对文中学生未找出或改对的错误,帮助学生一起改正。其次,对文中的错误之处进行分类(如:名词复数、动词时态、介词等),引起学生的重视。

1.准确记忆单词。

2.掌握足够的语言知识点,如构词法,语法知识等。

3.经常进行写作练习。

4.适当背诵作文参考答案。

发给学生另一篇体裁相似的书面表达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本课所学思路独力完成。

小学英语人教版课件【篇5】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我针对学生实际,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 使学生能认读单词:fine, OK, bird, pig, fox, hen

I’m fine. I’m OK.

Thank you. And you?

2、语言技能目标:

在图文或场景下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和表演,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有兴趣听、说英语,背歌谣,做游戏,敢于开口,乐于模仿,在鼓励性评价中树立自信心。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合作,从而意识到交流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4、文化意识目标:

能够恰当使用英语中与人问好的问候语,了解在英语国家中熟人见面相互打招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礼貌教育。

教学重点:见面问好的句型:How are you? 和他的各种回答方法由简单的回答到复杂的回答及反问。

教学难点:(1)How are you? 与How do you do? Nice to meet you. 等问候语的用法区别。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树立自信心。

小学英语人教版课件【篇6】

本节教材中的Let’s learn 部分以词汇教学为主,学习actor, actress, writer, singer, artist, TV reporter等表示职业的单词;运用句型What does your father/mother do?He is/She is a……询问他人的工作情况。Group Work部分运用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I’m going to be a……让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目标做一语言交流,展开交际活动。

本课的词汇贴近学生的生活,色彩鲜明的图片与词汇配对,使学生更易理解学习内容,Group work的设计更是深受儿童的喜爱。学生在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中,既了解了如何介绍任务职业,又对自己将来的人身目标做一定位,并能树立为此目标而奋斗的人生信念。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 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

1、知识目标:能够听、说 、读、写六个新授单词actor, actress, writer, singer, artist, TV reporter能听、说、认读句型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He is a ….

2、能力目标:学会使用句型What does your father do?He is … 来询问和回答他人职业,并能使用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I’m going to be…来询问别人和表达自己的理想。

3、情感目标: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积极用英语表达的习惯,以及在各项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4、教学重难点: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掌握6个四会单词和两个句型。教学难点是单词singer的语音教学。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愉快地学习,在教学本节内容时,我利用视、听、说相结合的方法和合作学习法,采用课件的艺术形象来教学新授容。

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动口,采用多听、多说的学法,使他们在爱学、乐学中愉快地获取知识,进而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实现从“我学会了”向“我会学了“转变。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我除了采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外,同时采用了多媒体现代教学技术,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Let’s sing..

在热身时让学生一起唱四年级上第六单元的歌曲My Father Is a Doctor,这首歌曲与本课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放在课前作为热身活动,能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

(2)Rean and guess.通过阅读一段简单的文字来猜教师的一位新朋友来导入新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 Guessing game: What can Mr. Cat do?,设计这样一个游戏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自然地过渡到本课的词汇教学;第二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是一个难度比较低的游戏,考虑到六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着害羞怕出错的心理,我认为这样一个低难度的游戏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

(1)本课六个新授词汇我都以Mr. Cat邻居的身份导入。其中我在部分单词的出现方式上稍做变化。以不同形式的猜谜方式引出,其中通过阅读文字引出赵薇actress的教学,以听歌曲的猜人物的方式引出周杰伦singer的教学,以看图片猜人物的方式引出杨红樱writer的教学,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在每个单词新授后我都安排了一个同样的环节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各个职业的一些名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并通过动态演示的直观效果,一一呈现于学生面前,使原本枯燥的词汇教学变得直观生动,学生乐学且易学。

(1)Guessing game: What does Mr Cat’s father do?这个游戏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进一步巩固这六个新单词的学习。考虑到六年级学生对于这种比较刺激的游戏都特别感兴趣,我把这个游戏设计成小组竞猜的形式,在此不仅复习了单词和句型,又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理。

以活动为载体,既活跃了课堂,又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并进一步掌握新知。

(2)Let’s chant一步巩固本课重点句型的学习。

(3)Group work:我把书本上的形式稍做了改变。通过Mr Cat提问的方式导入,Which job is the most popular now?让学生通过调查来帮助Mr Cat解答问题,其中在调查前我让学生做一个预测,如果预测是对的每人可以得到一张书签作为奖励,以此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分发调查表格给全班学生,让学生运用What are you going to be?和I’m going to be a/an….句型走动调查,完成表格,并通过汇总,找出全班学生最欢迎的职业。

创设活动,体验交际,在不断运用中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的品质。

(1)听录音跟读,把自己的理想说给爸爸妈妈听。

(2)完成抄写本上的练习。

小学英语人教版课件【篇7】

一、教学目标:

1. 能力目标:通过本次作文练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知识目标:通过本次的写作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之间的了解,提升生生之间的友谊。

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使用一些基本的简单的句型来介绍自己。

教学用具: 黑板、纸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今天班里来了一位新同学,你和他会展开怎样的对话呢

2. 课题呈现:

⑴今天我们就以introduce yourself为题来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2)现在请你们讨论一下我们在对话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哪些话题呢?请同学来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可能遇到的话题

a. Where are you from?

b. Do you like the weather?

c. What’s your parents?

d. What fruit do you like?

(3)老师提示有可能遇到的词汇:China、America、

England、Singapore、sunny 、cloudy、snowy、rainy、doctor、nurse postman、teacher、watermelon、kiwifruit、apple banana、orange、friends等等

(4)请同学们和同桌就我们已经讨论并总结过的内容编一个小对话,要求把所有的内容都能够设计进去。

(5)请同学们表演自己的对话,在表演的过程中其他同学注意他们是否出现错误,是否有漏掉的信息点并且记下你不知道的词汇和句型。

3.评价最佳对话:在这里我们评出对话做的内容最丰富的,词汇量最佳的一组,你觉得你从这一组中能学到更多的词汇和句型对你的帮助最大。

4.习作练习。现在请你就你和你的同伴所编的小对话换一种形式写出来也就是Introduce yourself.将对话中所涉及的各种个人信息总结起来就是你自己的个人信息我们来试着写一下。

5.挑选个别同学的作文进行讲解,指出优点和缺点并且再次强调写作的方法和要求。

6.Homework:具体实践:

请你就今天你所学的到的相关信息写一篇作文Thisis me.80词左右。

提示:

①你的基本信息,姓名、年龄、等等

②你来自哪里

③你的父母是干什么的

④你喜欢吃什么水果等等。

四、课后小结

1. 有部分学生词汇量不够,造成了一定的写作困难。

2. 一些学生的中式思维句式,逻辑思维也比较乱。

3. 口语表达能力不够,无法用英语来较好的表达。

五、今后措施

1. 抓住作文的主题,要做到基本的句式正确,语句通顺。

2. 增加词汇量,基本句型的背诵。

六、教学反思:本课从学生的实际设计,要求学生能够用英语做简单的自我介绍,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词汇量的干扰并不能很好的完成本节课的任务,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可以的,以后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注意词汇的记忆以及基本句型的掌握,从而提高学生能够的写作能力。

七、板书设计

小学英语人教版课件【篇8】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想象和联想;

2.认识想象与联想在写作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3.能够在写作中正确运用想象与联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使学生明确想象与联想的含义,能够在写作中进行恰当的想象与联想。

课前导入:

行想象与联想,会使我们的思路开阔,文章含蓄隽永。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写作过程中如何进行想象和联想。

一.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小练习:

1.根据屏幕上杜甫的诗句描绘心中的画面请同学们来展示自己的图画并简述自己的构思设计(大约五个学生:孟群霍梦珍乔爽郭建郭倩颖)

师:以上几个同学的画面,以及屏幕上的画面都是根据同一首诗作的,但画面内容互不相同,为什么呢?

生:因为每个人对这首诗的理解是不同的,画面带上了自己的主观色彩,所以作出来的

《二十岁的坦白》我的将来到底是什么样的,本人没有经历过,只能是自己纯粹的想象。作者用过这样的设想给自己的生命画上美丽的结局。

临其境之感。

师:以上我们根据诗句构思画面,设想自己的未来,这样的思维过程就叫做想象。

想象还可以分为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

如:李白没有见过神仙集会,那么他所描绘的彩虹的服饰,老虎鼓瑟,鸾鸟驾车的情节都是他独创的,那么这样的想象相对于李白来说就属于创造想象。当我们读了他的这首诗后,也做了一个梦,梦到诗中描绘的神仙形象,对我们而言,这种想象就属于再现想象了。因为我们想象的依据是诗人的描摹,我们接受了这样的语言信息。

联想集团有这样的广告语:联想是人类迈出的一小步,但也是历史迈出的一大步。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联想”二字的分量。在文章中进行丰富的联想可以深化文章的主题。联想这种思维过程在写作中往往体现在象征手法的运用。

问:请同学们思考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和高尔基的《海燕》,在文章中作者如何运用联想的?

答:作者由黄土高原上倔强生长,挺拔向上的高大的白杨联想到北方的抗日军民。

答: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似的地方:不畏惧恶劣的环境,高大挺拔,所有的枝干都一律向上,力争上游,这些精神与北方抗日军民的精神是一致的,所以引发了作者的联想。

答:由狂风暴雨来临时在海面上高傲的飞翔的海燕想到了在革命激流中进行无畏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由躲在崖下的海鸭和企鹅,就想到了革命中的那些软弱者和投降者。引发作者进行这样联想的原因就是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

师:还比如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有什么都是“送去”想到了“拿来”,这也是一种联想;还比如鲁迅先生在《故乡》里描写:看到眼前面容枯瘦,精神麻木的闰土不禁想到了带着银项圈,拿着钢叉在月夜下捕獾时聪明伶俐,面色红润的少年闰土等等。类似的还有(请学生补充:豆腐西施杨二嫂,祥林嫂前后形象的对比)

联想:就是由当前的'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或右加观念想到一观念的心理过程。⑦

由于事物间存在着不同的联系,所以联想已有不同的方式。

师: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体会到想象与联想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创造了新形象,一个没有创造新形象,而且由此及彼。但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二者往往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爱因斯坦曾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⑨

我国古代文学家刘勰在谈及想象和联想时也说:

问:仔细体会这幅画面,你认为它描绘了一种什么意境?此种意境会让你联想起那一首诗?

观察这幅画面它引发你那些想象和联想?哪国的建筑风格?这么高级的住宅和私家车,主人是干什么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6篇


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需要写好本学期教学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要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写好教案,完整课堂教学可期,写教案课件要具备哪些步骤?经过细心的考虑小编为您编辑了“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 篇1

教学内容: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3、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活动:①走100米,数数大约有几步。②走200米,看用多长时间。③了解交通工具的一般速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谈话:小朋友们,听说过五指山吗?西游记里如来佛的手掌就叫五指山,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

1、复习已学过的四个长度单位。

(学生比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长;说出表示的符号并板书;说出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2、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世界上最小的鸟体长约2();世界上的建筑高约452();

世界上最矮的成人高约8();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厚约15()。

师:导入:拇指峰上住着谁呢?

二、认识千米:

1、生活中的千米

(1)板书课题:认识千米(公里km)

千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你曾在那里听过或看过“千米”?

(2)播放相片:这是付老师在高速公路上拍摄到的一些镜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①指路标志:(北京距天津?千米)

②虎坊桥距广渠门?千米

(3)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①除了汽车,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②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4)小结:学到这儿,你对“千米”这个长度单位产生了什么初步印象?

2、、教学1千米与1000米:

师:现在大家一定很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一起来看:

播放录象:(走100米的镜头)看,这是我们昨天在操场上活动时拍的录象,我们数了数,走100米大约要200步

板书:走200步的路约是100米

(走200米的镜头)现在走了200米,大约花了3分钟?

板书:走3分钟的路约是200米

(闭上眼睛想一想100米有多长),下面的“小志愿者”们走的路就更长了,我们一边看,一边认真数一数:他们一共走了几个100米?

(录象快放部分学生走10个100米的镜头)

师:(2)同学们想一想:把这10个100米连起来,该有多长啊!把答案写在纸上好吗?

师:板书:1千米1000米这两种写法都对吗?为什么?它们表示的长度虽然是一样的,可也有不同点,你发现了吗?

1千米=1000米,读来不易区分,你能巧用停顿,把它们区分开吗?

生:读

(3)小结:1千米是1米的1000倍,所以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4)师:你能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外地游客算一算西客站到天安门有多少米吗?

先自己想一想

集体订正

生:

3、感知、体会1千米

(1)咱们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00米,()圈是1千米。有的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50米,()圈是一千米,如果是400米一圈,()是一千米。

(2)在脑子里猜测想象一下:在你熟悉的路段中,从哪里到哪里可能是1千米?

(3)让我们跟着摄像机镜头到校门外的大街上去走一走,看看一千米究竟有多长?(播放录象)

请学生闭眼在脑海里把这段路走一遍。

(4)估计:看了录象,你知道从哪里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呀?你们怎么估计1千米的距离?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组内讨论)

板书:人走15分钟的路约是1千米

人走2000步的路约是1千米

汽车行驶1分钟的路大约是1千米

(5)建议学生课后用这些方法验证刚才的猜测想象。

(6)引导:那我们班哪个同学的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7)付老师家离学校约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付老师,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简述理由?

(8)森林公园

看了画面,你知道哪些信息?26千米远吗?你会怎么去森林公园?

(9)小结:学到这儿,大家肯定对千米产生了深刻的印象,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三、巩固新知,实际应用:

师:1、你们的收获可真多,我来考考你:

4千米=()米3000米=()米

9千米=()米6000米=()米

要求:看清单位名称换算

集体订正

2、小朋友们看过国庆50周年的阅兵式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完成填单位)

要求:先独立填出答案,再说说为什么?

四、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它就是“公里”,也可以用㏎表示。它住在五指山的拇指峰上。伸出你的左手,掌心向自己,看,你也有一座“五指山”,有了它,你就可以牢牢地掌握长度单位间的关系了。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1千米=1000米1km=1000m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 篇2

(一)学前准备

1、闹闹寻宝。

(1)课件演示

(2)学生交流多种寻宝路径。

(3)提问:闹闹向北、向南、向西、向东走分别能寻找到书包、铅笔盒、水和画笔四件宝,那么在方格中还有字典、电脑、跳绳、钢琴四件宝,闹闹怎样才能拿到呢?

2、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

(1)出示指南针。

(2)全体到操场。

(3)提问:谁能说出校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4)教师指着校园厕所,问:厕所在什么方向?

(5)用指南针验证。

(6)师生返回教室,回顾刚才学习过程。

师根据回顾的内容板书:

(7)观察东北、西南这两个方向在什么位置。

(8)由此推出西北角、东南角的位置。

师板书:西北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9)说一说校园西北和东南方向分别有什么建筑物。

2、巩固新知。

(1)集体拿出小动物卡片。

(2)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3)按要求把熊猫馆、爬行馆、水族馆、飞禽馆分别安置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4)同桌互查。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请学生指出教室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2、看一看自己座位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

3、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

(1)说明题目要求。

(2)集体参与,分组学习。

把自己家的位置在黑板上标出来。

4、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1题。

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十字路口四周的店铺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四)思维训练

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3题。

(1)教师读题,学生理解题意。

(2)按要求独立完成。

(3)订正。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 篇3

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加上老师潜移默化的指导对教学成果有着重要作用,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在继续推进“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我们怎样教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通过这次培训,是我对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使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对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的分析, 就是希望教师不仅考虑本节课所教的知识, 更要考虑到本节课后蕴涵的潜能。如小学数学教学中知识间的迁移: 由刚开始的一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到多位数加多位数的笔算;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整数乘法)到小数乘法; 由小数乘法到分数乘法; 由分数乘法到百分数乘法。每个知识点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假如在教学第一环节的内容时, 考虑到它在今后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那么教师应该深挖教材, 既能使自己准确把握教材, 有针对性地处理好教材, 又能使自己的课堂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教学设计必须是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学习困难、学习兴趣及学习方式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否则会事倍功半或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如:师: 神州五号于11月15日正式上天, 开始了太空之旅。(边说边出示杨利伟在飞船内的工作照)你们知道杨利伟向全世界展示的是什么吗?教室内一片寂静?6?8?6?8

本案例中, 教师及时将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引入课堂,体现了教师具有较强的选材意识, 但是, 却忽视了面对的是刚刚步入学校的一年级的儿童, 他们不一定对发生的每一件大事都感兴趣, 他们有他们的爱好和兴趣。教师不能用自己的视界来衡量学生的视界。要想真正了解学生不仅仅依靠经验, 有时还需要一定的调研。如小测验, 访谈和学生交流, 侧面了解, 课堂观察,作业分析等等,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做出合理的选择。

教学目标是为学生的“学”而设计的,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而服务的。《数学课程标准》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规定了学生应达到的目标, 因此, 教学目标的确定也要体现数学教育的多方面价值, 教学行为的主体必须是

学生而不是教师, 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是否获得个体的进步, 而不是教师是否完成任务。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的,可评价的, 具体而明确的,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 要在认真分析学生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兴趣对教学内容进行差异化处理。教学活动包括活动的内容, 活动的设计意图, 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活动的时间分配等。其中活动内容是核心, 活动设计意图是导向, 活动的组织实施是关键。活动组织实施也就是教学活动的具体形式, 包括: 教师活动的开展???导入、提出问题或提出任务, 主题探究(包括组织学习、组织交流、讲授等);学生的学习方式???动手操作, 独立思考, 合作交流, 练习等; 活动材料的准备???学具、教具、课件等。要注意的是教学活动是为了完成和达到教学目标而设计的, 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来设计。那种只关注活动过程“热闹”而导致教学目标的偏离, 或者活动时只注重教学活动而忽视教学目标的做法, 是最不可取的。

五、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引一个三年级评语例子:“这几天我们学习了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的认识》,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收集、记录较远的路程,知道如何推测、估计较远的距离,在这方面是班里最好的。但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希继续努力。等级评定,优。”这个以定性为主的评语,是学生与老师的一次情感交流,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 篇4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例1,做一做和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数对,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2)引导学生经历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正确地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同学们还记得吗?在20xx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成功发射,10月16日6时28分返回舱在内蒙古大草原安全着陆,圆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但是你们知道在茫茫无边的大草原上,我们的科学家是怎样迅速地找到返回舱着陆的位置的吗?这全依赖于“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大家一定觉得很神奇吧!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奥妙。――――板书课题:位置

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

1、认识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

(1)、什么叫做列,什么叫做行,咱们班的第一列在哪里,(请第一列的学生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第一行在哪里,(请第一行的同学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数一数,咱们班一共有几列几行

(2)多媒体课件把全班同学的座位转换为座位示意图

师:哪位同学上来找找第一列在哪里,第一行在哪里。

问:数列数和行数的时候,你们分别从哪边数起?

教师小结: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数列数的时候是从左往右数,数行数的时候是从前往后数。

(3)谁能说出自己的座位是在第几列第几行,你的好朋友位置是在第几列第几行,让大家猜猜他(她)的好朋友是谁。学生交流反馈。

刚才同学们都用了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同学的.位置,那么在书面上应该怎样记录位置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

2、认识数对,会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1)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位都能说出自己的位置在哪里?(第几列第几行)

师:其实在数学上有一种统一的方法,既简单又清楚的表示位置,可以把第X列第Y行表示为(X,Y),X表示什么,Y表示什么?

小结:用一个括号表示位置,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我们把物体的位置用这个简单的方法表示,称为数对表示法(板书)

那么反过来,数对(5,3)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小组探究,交流汇报。

(2)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自己的位置数对。写后与同桌互换检查。

(3)数对闯关活动。

第一关:下面两个数对是表示哪位同学的位置的,就请这位同学站起来。

(4,3)、(3,4)

这两个数对有什么区别。

(2,3)、(3,1)、(1,3)、(3,3)。请坐在这几个位置的同学逐一站起来。

第二关:谁能给这些数对分类。

(3,4)、(3,3)、(2,3)、(4,3)、(3,1)、(1,3)

第三关:在坐标轴上确定上面这几个数对的位置。假如,把(3,3)的位置定在这里的话。(如下图),其他数对的位置分别在哪里?让学生思考并完成。

3、确定方格中的位置。

师出示例2,先让学生说出图中几个场馆的位置数对,再让学生在图中标出其他场馆的位置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介绍“地球上经纬线知识”

2、现在同学门应该知道科学家们怎样迅速的找到反回舱了吧,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就是监测出“神舟五号的降落的位置的经度和纬度,从而帮助科学家们快速的找到英雄杨利伟叔叔了。

3、“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对思想”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四、全课总结。

(1)同学们今堂课你收获了什么?

(2)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 篇5

1.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

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来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从而正确利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

(一)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

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我们已经学过了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还学过了解比例,应用这些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例的应用.

二、新授教学.

例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2.利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哪种量是一定的?你是怎样知道的?

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

3.怎样检验这道题做得是否正确?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 篇6

1、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再创造’”。即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自己去探究、去寻找正确的方法。这本节课中,在学习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的思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真正自己领悟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组织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介绍不同的计算方法。如“请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算法,也听听别人的算法!”“谁愿意与同学们分享你的计算方法?”“在这些算法中,你比较欣赏哪一种算法?”等等,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吸收,学会欣赏,学会评价。

2、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新课标指出:笔算教学不应仅限于竖式计算,应鼓励学生探索和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同一道计算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存在着差异,常常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和解题策略,这正是学生具有的不同个性的体现。在本节课教学24×12时,放手学生试算,学生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根据口算的方法来计算的;有把因数拆成两个一位数,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计算的;有直接列竖式进行计算的;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学的解法,进行小组内交流,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间的数学交流。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使不同的人学到了不同的数学。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老师还不能够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如在笔算乘法时,教师讲得过细。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尽量克服这些不足,力争课堂教学尽善尽美。

邓小平课件(推荐7篇)


由于我们工作的严谨,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范文可以为我们平时的生活提供不少帮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范文吧!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邓小平课件(推荐7篇),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邓小平课件 篇1

【教材简析】

1985年3月12日,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种下了一棵柏树,这就是“小平树”。春天是美好的,我们也要像小平爷爷一样,用我们的双手去绿化环境,美化家园,同时也把对未来的希望播洒在春天里。

课文用朴实的语言,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了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读起来亲切、自然,令人感动。

【学情简析】

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小朋友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学习本课时,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书中的照片,仔细阅读课文,想像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情境,增强环保意识。同时识字仍是本课的重点,要结合课文阅读,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目标预设】

1、图文结合,阅读中学会生字13个。

2、认真读贴,描红、临贴,写好“爷、岁、节、亲、的、行”6个字,动脑筋写好上下结构的字。

3、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邓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体会邓爷爷的美好心愿。

4、植树节,大家试着种植花草、小树,写简单的观察笔记,丰富学习生活,积累美词美句。

【相关资料】

1、教师准备:

邓小平的相关资料,VCD《春天的故事》。

2、学生准备:

查阅邓爷爷的有关资料,初步了解邓爷爷的一些小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阅读中学会生字13个。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邓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体会邓爷爷的美好心愿。

〖教学重点〗

目标1。

〖教学难点〗

目标1。

〖教学互动流程〗

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一、课外资料交流,引入新课1、出示邓小平照片,问:“他是谁?你了解他的哪些事?”

板书:邓小平爷爷。

正音:“邓、平”,“爷爷”的轻声读法。

2、出示书中插图,问:“邓小平爷爷正在做什么?”

板书:植树,提醒都是翘舌音。

3、问:“你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1、自由回答。

齐读:邓小平爷爷。

认读生字“邓”。

2、自由回答。

齐读:植树,认读生字“植”。

3、齐读课题,自由回答、提问。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想办法认识生字,读通课文1、巡视,了解识字情况,调整识字重难点。

2、问:“第一遍读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3、参与同桌学习,及时纠正、表扬。

4、重点正音:岁、龄、经、站、栽、亲。注意指导图文结合、联系前后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意思。

5、重点指导:邓、岁、已、经、扶、载、龄、亲。

6、个别指导。

1、独立阅读课文,图出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读准字音。

2、自由回答,提出有关识字、生词、课文内容等问题。

3、同桌相互认读课文,纠正字音。

4、集体认读生词:植树节、81岁、年龄、已经、休息、站立、不行、银行、扶正、栽种、亲手。

注意:轻声读音“年龄、休息”,多音字“行、种”。

5、自由读生字,大家一起玩猜字游戏。

6、读通课文,提出不容易读通的地方,同桌讨论,互读互评。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引读1自然段:邓小平爷爷在哪一天植树呢?

2、个别指导独立阅读。

3、组织集体讨论,以点带面,指导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

第2自然段重点:结合前后文及图联想邓爷爷“兴致勃勃、布满汗珠”的样子。

第3自然段重点:板书“挖、选、移、挥、填、站、扶”,激发学生想象。引导能干的学生用上“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说说邓爷爷认真植树的情境。

4、个别指导,表扬体会深、朗读有感情的学生。

5、引读:xx年过去了,这棵小树什么样呢?

1、齐读1自然段。

2、自由阅读2、3、4自然段,思考:

邓小平爷爷的哪些地方令人难忘?做简单的圈画。

3、集体讨论,有感情地朗读。

第2自然段重点:第3句。

第3自然段重点:先朗读,特别注意要通过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动作,体会他植树时态度认真。

第4自然段重点:第2句,想像邓爷爷此时的心情,想像邓爷爷在想什么。注意多音字“露”的读音。

4、根据自己的理解、想像,自由有感情地朗读2、3、4自然段。

5、三个同学接力读,其他同学评价。

6、齐读5自然段。五、教学效果测评重点指导落后的学生。1、同桌互读课文,互评,相互帮助正音。

2、同桌玩“识字扑克”游戏,相互正音。

3、同桌互读课文,互评,提高朗读质量。六、拓展性学习问:“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儿什么?你想做点儿什么?”自由回答,课外种植、观察,能干的写简单的笔记。

板书设计

植树节:3月12日

3邓小平爷爷植树

挖、选、移、挥、填、站、看、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真读贴,描红、临贴,写好“爷、岁、节、亲、的、行”6个字,动脑筋写好上下结构的字。

2、指导怎样写课外小种植观察笔记。

〖教学重点〗

目标1。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互动流程〗

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一、复习生词、生字及时表扬、正音。“开火车”认读生词、生字,自评、正音。二、写好“岁、爷、节、亲、的、行”6个字1、正音:岁、亲、的、行。

2、表扬简单有效、较为科学的记字方法。

重点指导:岁、亲。

5、表扬书写有进步的小朋友。

1、集体读田字格里的字,同桌互读、互评。

2、用自己的方法记字。

3、自己读贴,想想: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的字的笔顺规律,并仔细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写得好的小朋友在黑板上示范写。其余在书上描红、临写,自评写得最好的一个字,总结经验。

5、小组同学互评互学,各自擦掉写得不好的字,重新写。

三、课中活动和学生一起欣赏VCD歌曲《春天的故事》。跟唱歌,再认读歌词。四、教学效果测评及时纠正读音。1、“开火车”认读生词、课后的“说说写写”的词语。

2、“开火车”认读生字。五、拓展性学习(指导做简单的种植笔记)1、谈话:哪些小朋友回家种了花草。

2、出示表格,示范填写。

3、自己种植一盆花,放在教室里,和小朋友一起观察。指导值日生做好简单的记录。1、自由回答。

2、先想一想:应该记些什么?再读读表格,提出做笔记的困难。

3、值日生做好简单的记录。

【板书设计】

3、邓小平爷爷植树

(田字格与示范写的字)

观察记录

植物名______________小园丁________

日期植物变化措施心情

邓小平课件 篇2

邓小平爷爷植树

教学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是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4、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德育目标

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美育目标

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意义和他的心愿。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随堂笔记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春天来了,柳绿花红。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植树的好日子。

2、简单介绍有关植树节的知识。

3、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为什么呢?

4、出示图片,介绍邓小平爷爷;

5、板书课题,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认读生字。

1、范读全文;

2、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3、同桌互查:生字认识没有,课文能否读通;

4、邓爷爷用心地栽种着小树苗,你们呢,用心记住生字了吗?

5、认读生字词;

三、朗读感悟,展示交流。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说说读到哪儿你特别感动,用----划出来,多读几遍,再说说理由;

2、汇报交流:

(1)81岁高龄

(2)只见他手握......挖着......布满......仍......

3、读了课文,你觉得邓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文中哪儿看出来的?

4、小平树为什么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5、总结:由此可看出邓小平爷爷在植树过程中表现出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你了解多少就说多少。

2、认识了解邓小平

3、齐读课题。

1、听老师范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拼读,勾出生字词;

3、分小组自学生字;

4、自学汇报:

(1)、我会读:读生字卡片、自愿读、开火车读;

(2)、我会记: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

(3)、齐读生字

激发学习兴趣,有了解课外知识的愿望。

邓小平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对邓小平爷爷产生崇敬之情,有植树绿化的意识,乐于为绿化环境而努力。

【教学重难点】

认字识字,何为绿化。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知道植树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春天来了,柳树醒了,桃花红了,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植树的好日子。

2、介绍植树节来历。

3、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为什么呢?

请自由读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

二、自由预习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2、同桌互查:生字认识没有,课文能否读通。

3、“小老师”组织同学们“开火车”抽查生字认读和课文朗读情况,注意正音。

三、朗读感悟,照实交流

1、出示讨论题:

⑴你知道邓小平爷爷哪些情况?邓小平爷爷为什么也来参加植树活动?

⑵读了课文后,你觉得邓小平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组内交流展示。

3、全班交流反馈。

四、写字指导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2、请学生上台在田字格中演示生字的书写。

教师相机指导或示范,重点指导双人旁的写法。

3、学生独立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朗读对邓小平爷爷崇敬之情。

2、乐于为植树绿化而努力。

〖教学过程〗

一、巩固字词

1、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指名读。教师了解学生读长句子的情况,及认读生字的情况。

2、认读生字,给生字扩词。

3、小组互帮互助,牢记生字。

二、朗读质疑

1、自由读全文,把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小组内提出不懂的词句或问题,互相解决。

3、全班讨论交流各小组没有解决的问题。

4、齐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

如果条件允许,和爸爸妈妈一起种一棵小树,定期为它浇水,并作观察记录。(或者在阳台上、花盆里种)

邓小平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是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4、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德育目标

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美育目标

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意义和他的心愿。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随堂笔记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春天来了,柳绿花红。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植树的好日子。

2、简单介绍有关植树节的知识。

3、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为什么呢?

4、出示图片,介绍邓小平爷爷;

5、板书课题,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认读生字。

1、范读全文;

2、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3、同桌互查:生字认识没有,课文能否读通;

4、邓爷爷用心地栽种着小树苗,你们呢,用心记住生字了吗?

5、认读生字词;

三、朗读感悟,展示交流。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说说读到哪儿你特别感动,用----划出来,多读几遍,再说说理由;

2、汇报交流:

(1)81岁高龄

(2)只见他手握......挖着......布满......仍......

3、读了课文,你觉得邓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文中哪儿看出来的?

4、小平树为什么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5、总结:由此可看出邓小平爷爷在植树过程中表现出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你了解多少就说多少。

2、认识了解邓小平

3、齐读课题。

1、听老师范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拼读,勾出生字词;

3、分小组自学生字;

4、自学汇报:

(1)、我会读:读生字卡片、自愿读、开火车读;

(2)、我会记: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

(3)、齐读生字

激发学习兴趣,有了解课外知识的愿望。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

一、

1、自由读,找出能让你感动的地方划下来;

2、同桌感情朗读,互相指正;

3、指名读;

4、再自己读书感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如:兴致勃勃、布满汗珠、不肯休息进行理解和体会。再如:挑选、小心、挥锹进行品读。

5、全班交流,从邓爷爷的年龄、植树时的动作体会他认真植树,美化环境的美好品质;

大声读能打动你心的那一段

品读感悟

培养朗读能力,读中悟情

练习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查阅有关邓小平爷爷的资料,在班上交流。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随堂笔记

一、复习

二、分析记忆字形,指导写字。

1、上下结构的字:

节、爷:下边部件相同,节的下边稍大一些;

岁:最后一笔落在竖中线上;

亲:三横长短不同

2、左右结构的字:

的:第一撇比第二撇位置稍低;

行:左高右低,注意双人旁的写法。

五、实践活动。

1、观察校园、花园里有哪些植物,每种植物有什么特点。

2、植树节快到了,我们也去植树吧!

1、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指名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读生字卡片。

巩固知识

1、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2、互相说说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好;

3、观察;老师范写;

4、独立描红,临写;

5、小组交流,然后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6、把学生写的干净整洁的作业在全班展览。

1、去校园观察,仔细观察树的特点;

2、然后回来说一说;

3、在植树节,每人植一棵树。

提高观察比较的能力

培养书写能力

在比较中发现不足,求的进步

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知道要爱护花草树木

练习设计

1、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亲手栽种一棵小树苗,给它浇水、施肥、锄草,让它茁壮成长;

3、画一幅你最喜欢的植物。

板书设计:

3、邓小平爷爷植树

邓小平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是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4、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德育目标

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美育目标

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意义和他的心愿。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春天来了,柳绿花红。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植树的好日子。

2、简单介绍有关植树节的知识。

3、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为什么呢?

4、出示图片,介绍邓小平爷爷;

5、板书课题,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认读生字。

1、范读全文;

2、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3、同桌互查:生字认识没有,课文能否读通;

4、邓爷爷用心地栽种着小树苗,你们呢,用心记住生字了吗?

5、认读生字词;

三、朗读感悟,展示交流。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说说读到哪儿你特别感动,用----划出来,多读几遍,再说说理由;

2、汇报交流:

(1)81岁高龄

(2)只见他手握......挖着......布满......仍......

3、读了课文,你觉得邓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文中哪儿看出来的?

4、小平树为什么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5、总结:由此可看出邓小平爷爷在植树过程中表现出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你了解多少就说多少。

2、认识了解邓小平

3、齐读课题。

1、听老师范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拼读,勾出生字词;

3、分小组自学生字;

4、自学汇报:

(1)、我会读:读生字卡片、自愿读、开火车读;

(2)、我会记: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

(3)、齐读生字

练习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查阅有关邓小平爷爷的资料,在班上交流。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分析记忆字形,指导写字。

1、上下结构的字:

节、爷:下边部件相同,节的下边稍大一些;

岁:最后一笔落在竖中线上;

亲:三横长短不同

2、左右结构的字:

的:第一撇比第二撇位置稍低;

行:左高右低,注意双人旁的写法。

五、实践活动。

1、观察校园、花园里有哪些植物,每种植物有什么特点。

2、植树节快到了,我们也去植树吧!

1、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指名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读生字卡片。

巩固知识

1、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2、互相说说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好;

3、观察;老师范写;

4、独立描红,临写;

5、小组交流,然后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6、把学生写的干净整洁的作业在全班展览。

1、去校园观察,仔细观察树的特点;

2、然后回来说一说;

3、在植树节,每人植一棵树。

练习设计

1、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亲手栽种一棵小树苗,给它浇水、施肥、锄草,让它茁壮成长;

3、画一幅你最喜欢的植物。

板书设计:

3、邓小平爷爷植树

欢迎光临学而思教育旗下奥数网

邓小平课件 篇6

一、教材简说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那时起,祖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展开了现代化建设的新画卷,走进了万象更新的春天。这位老人的春天的故事,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在北京天坛公园,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松柏,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在深圳仙湖植物园,邓小平爷爷亲手种下的高山榕,迎着南国的风,唱着春天的歌,长得枝繁叶茂。它向每一个驻足观看和拍照留念的游人,展示着春天的图画,诉说着春天的故事。春天,是植树的季节;3月12日,是植树的好日子。当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当又一个植树节到来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邓小平爷爷说过的那句话:植树绿化要世世代代传下去!读着课文,我们能清楚地感受到,邓小平爷爷用行动实践着他的话。你看81岁高龄的他,额头上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他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那份认真,那份执着,让人感到他不仅仅是在栽树,而是在播下一个心愿,在精心地描绘美好的未来。

二、学习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春天来了,柳树羞了,桃花红了,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植树的好日子。

2.请了解植树节来历的学生做简单的交流介绍。

3.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为什么呢?请自由读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

自主预习,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教师注意巡视,随时拿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点拨。

2.同桌互查:生字认识没有,课文能否读通。

3.请小老师组织同学们开火车抽查生字认读和课文朗读情况,注意正音。

朗读感悟,展示交流

1.出示讨论题:

a.你知道邓小平爷爷哪些情况?邓小平爷爷为什么也来参加植树活动?

b.读了课文以后,你觉得邓小平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组内交流展示:

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讨论老师出示的问题,理出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问。

3.全班交流反映:

a.教师相机出示邓小平画像,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并适当作补充介绍,激发孩子们对邓爷爷的敬仰之情。

b.教师相机播放简介邓小平与全民植树运动的录音。

c.抓住文中的长句子及关键词句进行品读。

如:A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了汗珠,仍不肯休息。

B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C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写字指导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2.请学生上台在田字格中演示生字的书写,教师相机指导或示范,重点是知道双人旁的写法

3.学生独立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巩固生词

1.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指名读。教师了解学生读长句子的情况。及认读生字的情况。

2.读生字,给生字扩词。

3.小组互帮互助,牢记生字。

你还有哪些字不太认识吗?快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看看别人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

朗读质疑

1.自由读全文,把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小组内提出不懂的词句或问题,互助解决。

3.全班讨论交流各小组没有解决的问题。

4.齐读课文

拓展延伸

如果条件允许,和爸爸妈妈一起种一棵小数,定期为它浇水,并作观察记录。

邓小平课件 篇7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春天来了,柳树醒了,桃花红了。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植树的好日子。

2、简单介绍植树节的来历。

3、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为什么呢请自由读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

自主预习,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教师巡视,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点拨。)

2、同桌互查:生字认识没有,课文能否读通。没读通的句子请同学帮忙。

3、请小老师组织同学们开火车抽查生字认读和课文朗读情况,注意正音。

朗读感悟,展示交流

1、出示讨论题:

A、你知道邓小平爷爷哪些情况

B、哪些句子是写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找出有关句子,并多读几次)你觉得邓小平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C、组内交流展示:

讨论老师出示的问题,理出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问。

3、全班交流反馈:

A、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B、抓住文中的长句子及关键词句进行品读。

(1)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2)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3)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复习巩固字词

1、开火车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词,重点指导学生记龄、栽。

2、读生字与其它字组成的词语:

姓邓节日岁数年龄经过消息站着扶着亲人行动

  • 小学英语人教版课件

    教案和课件是每位教师工作中必备的准备材料,每天都需要教师负责写好每一份教案和课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认真准备教案,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根据您的要求,励志的句子小编已经为您准备了一篇关于“小学英语人教版课件”的相关文章,希望您能享受本文所带来的阅读体验!...

  •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6篇

    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需要写好本学期教学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要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写好教案,完整课堂教学可期,写教案课件要具备哪些步骤?经过细心的考虑小编为您编辑了“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 邓小平课件(推荐7篇)

    由于我们工作的严谨,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范文可以为我们平时的生活提供不少帮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范文吧!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邓小平课件,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1985年3月12日,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种下了一棵柏树,这就是“小平树”。春天是美好的,我们也要像...

  •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推荐

    教案课件是教师上课必备的资料,每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制定自己的教案课件。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应,是教师授课效果的重要评价。那么,什么样的教案课件才能算是好的呢?励志的句子编辑在阅读中发现了一篇非常有价值的“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欢迎大家阅读,希望您会喜欢!...

  •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范文

    我为您准备的“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会尽力满足您的需要,请收藏此页以备不时之需。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只要我们老师在写的时候认真负责就可以了。 学生的思维方式和逻辑可以通过课堂反应得出结论。...

  • 最新小学语文人教版课件汇集

    编辑特意为大家准备了这个小学语文人教版课件的资料,如果我的建议对你有所帮助,请务必留下来以备日后参考。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老师在备课时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和课件,并且需要花费不少心思来设计。只有教案和课件设计得好,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 最新小学语文人教版课件范本8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老师还没有写的话现在也来的及。要知道一份好的教案课件,知识点的设计要有轻重层次,写好教案课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这篇文章将从多个角度来全面解析和探讨“小学语文人教版课件”,分享能够带来欢乐和快乐不妨把这个分享给TA吧!...

  • 小学数学人教版课件集锦12篇

    伴着我们工作的不断优化,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范文可以为我们平时的生活提供不少帮助,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参考,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小学数学人教版课件集锦12篇”,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教学内容:本单元一共安排了三道例题和一个练习。先认识正比例的意义,接着认识正比例的图象,再认识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