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我们可能会用到一些范文,高质量的范文能得到更多人参考,值得参考的范文有哪些?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2023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经典,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篇1】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1、了解介词短语在句中的作用及应用;

2、掌握介词短语的基本构成和用法;

3、学会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4、在交际中培养学生自信、独立、自主、合作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介词短语的基本构成和用法。

教学难点:介词短语的作用及应用。

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课本分析法、演示法。

教学任务:

教学第一课时:了解什么是介词短语

一、核心单词

介词短语

二、核心短语

What’s a prepositional phrase?

It’s a group of words that include a preposition and an object.

例句:The pencil is on the desk.

on the desk 是一个介词短语。

三、教学流程

Step1. 板书

介词短语

What’s a prepositional phrase?

It’s a group of words that include a preposition and an object.

Step2. 导入

1)过渡话题

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 on the screen. Where is the pencil?

2)新内容

Let's see the picture on Page 28. Please find the blue ball.

Where is the blue ball?

Now let’s read the question.

Liste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The blue ball is on the table.

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 and find the preposition phrase.

Step3. 操作方法

1)给出几个简单例子,让学生了解“介词短语”是什么:

The cat is under the chair.

The book is on the desk.

The ball is beside the bed.

2)让学生总结“介词短语”的定义以及构成。

3)学生在小组内相互测试。

4)随机选择学生,让他们读出上课所讲过的几个介词短语。

Step4. 评价方法

教师可凭借所给的情境或问题,针对学生的口语、作文等方面进行评价。

Step5. 作业布置

完成Page 28 Part 1。

教学第二课时:学会应用介词短语

一、核心短语

How do we use prepositional phrases?

Prepositional phrases can tell us where something is, what something is like, and what something is for.

例句:The pencil is on the desk. The cat is under the chair.

The book on the desk is mine. This is a picture of my family.

二、教学流程

Step1. 板书

How do we use prepositional phrases?

Prepositional phrases can tell us where something is, what something is like, and what something is for.

Step2. 导入

1) What's prepositional phrases used for?

2) 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 on the screen. Can you describe the picture using prepositional phrases?

Step3. 操作方法

1)给学生一些关于中心词的图片。

2)在不同的情境中,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介词短语来进行描述。

3)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

Step4. 评价方法

教师可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意能力进行评价。

Step5. 作业布置

完成Page 29(Part 2)。

教学第三课时:学会写出介词短语

一、核心短语

How do we write prepositional phrases?

We can use prepositions to write prepositional phrases.

例句:on the desk

二、教学流程

Step1. 板书

How do we write prepositional phrases?

We can use prepositions to write prepositional phrases.

Step2. 导入

1) What's prepositional phrases used for?

2) Please write down some prepositional phrases about the picture on the screen.

Step3. 操作方法

1)展示一张有关环境的图片,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构思句子。

2)根据教师提供的情境,让学生自由创作几个介词短语。

3)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

4)学生自主输入相关单词并查找具体用法。

Step4. 评价方法

教师可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意能力进行评价。

Step5. 作业布置

完成Page 30(Part 3)。

教学第四课时:运用介词短语进行交流

一、核心短语

How can we use prepositional phrases in conversation?

例句:-Where's your pencil?

-It's on the desk.

二、教学流程

Step1. 板书

How can we use prepositional phrases in conversation?

Step2. 导入

1) What's prepositional phrases used for?

2) Please find a partner to practice.

A: What's your name?

B: My name is…

A: Where are you from?

B: I'm from…

A: What's that?

B: It's a …

A: Where is your water bottle?

B: It's on the …

Step3. 操作方法

1)展示一个情景,让学生模拟对话。

2)让学生知道怎样在交际中运用介词短语。

3)如果学生不会用介词短语来回答问题,可以请其他同学帮忙。

4)组织吸取发现和快速回答竞赛。

Step4. 评价方法

教师可在课下听取学生练习的对话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Step5. 作业布置

完成Page 31(Part 4)。

教学第五课时:运用介词短语写出文章

一、核心短语

How can we use prepositional phrases to make stories?

例句:The farmer lives on a farm. He has many animals on the farm.

二、教学流程

Step1. 板书

How can we use prepositional phrases to make stories?

Step2. 导入

1) What's prepositional phrases used for?

2) I am going to tell you a story. Please listen carefully.

Step3. 操作方法

1)教师为学生展示一篇关于介词短语构成的文章。

2)学生根据所给情境和词语写出一篇关于介词短语构成的文章。

3)组织学生阅读、翻译和分析文章。

Step4. 评价方法

教师可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阅读、翻译和分析进行辅导和指导。

Step5. 作业布置

完成Page 32(Part 5)。

教学第六课时:总结复习

一、核心短语

Please summarize what you have learned today.

例句:

二、教学流程

Step1. 导入

1)教师给予评价。

2)教师总结与概述。

Step2. 教师引导

让学生自主结合所学单词、短语和句子进行总结。

Step3. 学生练习

请学生在课下自己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练习。

Step4. 评价方法

教师通过听取或查重总结的作品进行评价。

Step5. 作业布置

Page 33。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篇2】

八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文言文: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

一、单元分析:

《新课程标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与朱元思书》(书信体骈文):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色,了解“骈文”的特点,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奇山异水)描写和简练隽永的语言(特别是对偶句)。《五柳先生传》(传记散文):理解本文传主在特定环境下表现出来的不慕富贵、自甘落寞、洒脱自然的性格特征。了解陶渊明及他的田园诗。

《马说》(杂文):理解“伯乐相马”的含义,学习本文形象说理、寓言寄意的特点。重点掌握“其”(代词、语气词)。

《送东阳马生序》(序文、议论文):学习古人克服困难、甘愿清贫、勤奋好学的精神。学习本文自述亲身经历为依据说理的方法。背诵。理解文中字、词、句。《诗词曲五首》:体会诗、词、曲的不同特色。背诵。读懂、理解、领会其中的含义(感情、哲理),了解其表现手法。

综合性练习:围绕学过的诗词曲,扩展阅读。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提高阅读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掌握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

(二)过程与方法:背诵或熟读美文佳篇,了解和熟悉常见的文言字、词、句式,学习和运用至今仍有生命力的古代词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具体作品中感受中国文化,学习继承优良的民族传统。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加强朗读和背诵,注意整体把握,主动探究以及延伸拓展。

2、加强文化素养,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四、教学设想:

1、诵读法:宋代朱熹认为“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教师用声情并茂的示范诵读、带读等方式,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引领他们进入文中之境,继而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直至成诵。

2、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在互相讨论中交流看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营造“绿色课堂”。

3、拓展联读法: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获得更多信息,缩短与作者的距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趣味改写法:激励学生加强对优美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五、课时安排:共计16课时。《与朱元思书》(2 课时)

《五柳先生传》(2 课时)

《马说》(2课时)

《送东阳马生序》(2课时)

《诗词曲五首》(3课时)

综合性学习(1课时)

单元作文(2课时)

检测及讲评(2课时)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篇3】

Pep六上第三单元教学计划——感受自然

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围绕“感受自然”这一主题展开,在学生们本单元的学习中,他们将学习到许多自然的知识,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对自然美的感受以及培养学生勇敢、自信、探究的精神。

二. 教学目标

1.能理解、背诵单元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认知本单元主题所涉及的知识,如环保的意义、自然界习性、自然界的作用与意义等等。

3.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理解,并通过对自然的了解探寻其背后的奥秘。

4.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性认知和直觉意识,能够借助自然启迪自己的思考,并在自己的生活中加以实践。

5.加强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以培养出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行动。

三. 教学内容

1.自然的奥妙

2.自然界的作用与意义

3.环境保护的意义

4.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四.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切实地跟随情境,亲身经历,直接感受。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走进自然环境中,深入感受自然带来的魅力,对自然进行观察、发现与分析,并加以认识和总结。

2.探究教学法:结合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主动去探索问题,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例如,在环保意识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污染物,设计小型的环保方案解决这些污染物问题,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讲解和讨论。

3.讲解教学法:对一些知识性的内容,通过老师的讲解加以深入的讲解和解释,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知识。例如,在自然的奥妙方面,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影响力的实例和事例深入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界带来的可视的奇妙。

五.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单元涉及的知识,如环保意义、自然界习性、自然界的作用与意义等。

2.认识自然中的魅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理解,增进对自然的认识。

3.加强对环保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意识到自身在保护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小组等形式进行互相讨论,从而提高在环保方面的能力。

六. 教学过程

1.导入

在开始教学前,老师可以播放一段自然界的动画视频引入本单元。引入时,可以从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色、神奇的动物、天赋人类,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比喻想象、探究精神。在导入过程中,重点让学生懂得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2. 师生互动

在学习环保意识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互动,初步帮助学生提升了解的深度,如学生自习小组中进行创造环保方案,老师进行辅导和指导,从而激发学生的环保创造力和思考的能力。

3. 自主探究

针对自然的奥妙和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自主探究,运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进行问题解决,如分析、实验、观察、讲解等等。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掘自然的美,提升查找解决方法的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

课后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并保证每一组都能够参与活动,相互鼓励、促进课后网络互动和资源共享,并且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七. 教学评估

1.学生的上课态度以及在课程中的表现,包括参与情况、交流沟通、问题探讨、知识掌握等方面,以此来评估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情况。

2.通过课堂作业和考试来检验学生对本单元所掌握的知识,并以此来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

3.记录学生的参与课程、交流、问题等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的教学调整,以此来改善教学效果。

八. 教学反思

1.教学配合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既有讲解型教学,也有探究型教学,这样在教材知识的引入和掌握方面学生都比较满意。

2.在教学中引入环保意识,让学生更加关注自然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环保学习兴趣和能力。

3.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相关的知识和概念,同时能够更好地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4.在教学中注重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互动,在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时更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学习,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篇4】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一、简析教学内容和特点 本组教材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成。导语中就提出了“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的要求,为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提出了学习的准备。三篇精读课文,《古诗两首》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风筝》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秋天的雨》和略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

二、教学建议

根据教材的这些优势,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编辑意图,加强整合的意识,使各部分的教学相互关连,紧密配合,突出整体性、综合性,立足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渗透人文内涵。

首先要围绕单元主题,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将精读与略读、阅读与口语交际、习作紧密结合。

比如第三单元,可围绕“美好的秋天”这一主题,把整个单元综合起来,设计“欣赏——感受——描绘”的教学活动:先结合学习《古诗两首》《秋天的雨》《听听,秋天的声音》,引导学生欣赏秋天的美丽;在朗读与欣赏中,引导学生展开想像与创编活动:“秋天的雨,是(有)”“秋天的雨把 给了,”“听听,秋的声音,”“秋的声音,在 ”等等;再结合学习《风筝》,开展秋游等活动,让学生感受秋天的快乐;最后,结合课后练习及语文园地,指导学生收集积累描写秋天的古诗、词句,画秋天的景物,进行以秋天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相信这样的活动会让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在孩子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他季节的感受。

其次,要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边读边展开想象,在读中感受与欣赏,在读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

学生通过听、读、辨,自己发现问题,发现了我们平常说的口头语是那样单调、枯燥乏味,激起了学生去寻求、去感受,去体验丰富、生动有趣的语言美的欲望。同样是写“花开了”,课文里却用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语言的丰富和精妙。卢老师就是通过这样的语言活动,培养、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同时,我们还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一是在阅读赏析中积累优美的词语和精彩的片断,这在教材的课后练习中就十分注重引导。如10课《风筝》和14课《蜜蜂》的摘抄训练:“我要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还有11课《秋天的雨》和13课《花钟》的朗读背诵训练:“我要多读读课文,还要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这里我们也要注意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二是倡导积累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像10课的选做题、11课“学习伙伴”的提示语,都是这方面的引导。老师们一旦加强了这样的一种意识,就会发现很多引导机会,比如语文园地三“我的发现”可以引导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花钟》课后让学生填一填表达鲜花开放的不同说法,我们就可以提议搜集描写花儿开放的优美词句,等等。

最后要精心组织语文实践活动,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这里我想具体展开谈一谈——习作教学策略。

策略

一、加强口语交际与习作的整合 口语交际为习作打基础,如:

园地三“写一幅选的或画的秋天的画”:

1、话题提供习作的素材。

2、说得有序、清楚是写得连贯、生动的前提。

习作中,要注意鼓励学生积极运用学过的表达方法和积累的好词好句。

园地四“写一则观察日记”:

“口语交际”:汇报自己前一段时间的观察收获(做了什么——观察到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

习作:尽量把做了什么,发现什么写清楚,把观察什么写的比较具体,让读者明白你的观察发现,对你观察到的感兴趣。

策略二:加强小练笔

本册教材除了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八次习作外,还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小练笔”。教材中的“小练笔”找到了课本资源的读写结合点,也为我们指明了一条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教材中安排的练笔练习,又不能满足于此,教师要努力拓宽练笔的范围和途径。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练笔资源。

比如,学了《风筝》,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我们”寻找“幸福鸟”,没有找到或者找到后的心情,写一段话;学了《秋天的雨》,可以引导想象秋天还会把什么颜色给谁?仿写一段话;学了《听听,秋天的声音》,教师可以提供一组声音的素材或实地带学生去野外聆听秋天的声音,写下自己所听到的和感觉到的;学了《花钟》以后,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花,引导学生写写观察日记。因为是小练笔,所以可长可短,可抒可批,这样畅达。可以是续写式,可以是填补式,可以是感悟式,也可以是自由式。当然,这样做会给老师们带来不小的压力,因为备课时必须仔细钻研教材,构思好课文的最佳练笔。

2、有效利用生活中的练笔机宜。

秋天到了,写写秋风、秋雨、秋果;冬天到了,写写寒风、冰块、大雪。开学了,写下对自己的勉励和希望;学期结束了,向父母汇报一学期来的学习生活。生活中到处是写作的源泉,就看你有没有发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要重视观察日记的引导。观察是认识自然,走进生活最好的老师。观察的面宜广,人、事、物、景均可涉及。观察后要及时记录,不计较文章长短,不计较结构笔法,只求真实。一开始,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指导,使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例如:观察人,可以观察他的相貌、衣着,也可以观察他在不同的场合中不同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等;观察事,“校内的事”、“校外的事”、“家里的事”、“菜场的事”等等,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事,大事小事家常事,凡事留心;观察物,上至日月星辰、风霜雪雨,下至飞禽鸟兽、花草树木,动态的,静态的,包罗万象,要懂得欣赏。当学生能有意识地将观察所得笔录下来,他们的“材料仓库”就不仅丰富而且有条理,写作时,一个个素材便“呼之欲出”。观察日记还要经常交流,常用的方法是,将日记本一一挂在墙上,学生可以自由查看,还可以在旁边写上评语或建议。

策略

三、吊足“胃口”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给他们一些美好的感觉。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途径有很多,但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之情则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信任,首先应该建立在与学生相识之初,并使其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渐加深。

1、重要的第一印象。新学期第一堂作文课,教师走入课堂必须心里有“底”,肚里有“货”。先博得同情:“写作文挺不容易吧?”继而话锋一转:“今天,不妨咱们来换个角色,你们出题,老师即兴口头作文,如何?”当学生搜肠刮肚想出来的作文难题都被老师迎刃而解的时候,学生发自内心的惊讶、佩服,就会转化为对老师的信任和对语言文字的兴趣。

2、经常流露对文学的爱好。课内课外,常和学生聊聊,比如说,小时侯爱看的书,古今中外的文人轶事,自己写文章的心得体会,自己最欣赏的好词好句等等,让学生自然地感受到老师的勤奋好学与文学功底。强烈的向师性也会激起他们多看书的欲望。在此基础上,经常举行一些读书交流会,师生共同品味读书的乐趣。

3、表现出对学生真心的理解。习作无非是让学生把自己胸中的积蓄写出来,不说假话空话,表达真情实感。作为教师,一定要真正把学生当成朋友,倾听他们的烦恼,分享他们的快乐,让学生消除心中的警戒,信任老师,这样,他们才敢在作文中表现真实的感情。

4、善待学生的作业。教师杂务多,学生交上来的作文,有时候一忙,就暂时搁置了,疏不知,这伤害了学生满怀期待的心!一篇作文,就是一颗真心,教师不但应该及时阅读,而且要对学生提出中肯的意见,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9、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及《夜书所见》诗句字条。

2、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3、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交流课前所查阅的资料。

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板书课题,理解“书”的意思。

3、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 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要发散学生的思维)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根据课堂情况可让学生写一写)

5、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趣味活动

1、我说你读。方法:

(1)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2)老师点挂图上的景物,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

2、字条连诗。

方法:老师出示某句诗的字条,学生接续后面一句诗(多连几次,让学生基本会背)。

3、情境背诗。

方法:学生可自由下位,把诗背给最要好的同学听。

五、识字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促、深

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六、拓展活动

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第二课时

一、课前游戏,复习导入

1、说说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也可以以连线的方式出现节日、日期和习俗。)

2、小组比赛背诵《夜书所见》。

3、揭示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理解“忆”的意思。

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

1、根据学《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确定本诗怎么学习。自学基本步骤:

(1)自读:读准字音,并借助课后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义。(2)自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自读中产生的疑惑。(3)交流:读读、说说、问问。

2、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师生交流,解决疑难

1、每组读诗,说说读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

2、其他组的同学与老师参与其中,或讨论解决或补充己见。

四、感情朗读,启发想象

1、指名朗读诗文。问: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2、引导以情促读。问:你能用读来表现出这种思想感情吗?

3、引导以读促发想象。问:同学们在读时头脑中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情景,能交

流一下吗?

4、学生交流想象的景像,并再次有感情朗读。

五、趣味活动

1、生字连词背诵。方法:请学生把生字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在本子上或黑板上排列,再连起来,试着背诵。

2、诗句连对。老师说诗句意思,学生背相应句子。

3、情境练背。学生当小小诗人,或加动作或加表情,先自己朗读再上台表演,达到背诵。

4、赛诗会。方法:(1)集体赛:每个小组背

一、两首古诗,一首课内的,一首课外的,看哪一组背得既响亮又流利。

(2)个人赛: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看谁背得最有感情。

六、识字写字

1、出示要求写的生字,组词朗读。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重点指导“异、插”的写法。

3、书写生字

七、拓展活动

1、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秋景的诗,背给同学听听。

2、有机会到公园或田野里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想想自己心

中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推荐相关的古诗:《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杂诗》(唐•王维)三首古诗。

10、风筝

教学目标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4、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教学重点

1、“村”、“丧”的字形,“磨”、“坊”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教学难点

1、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2、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课前准备

1、寻找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的文字片段,有条件地可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第一课时

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唤起情感: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

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给予表扬。(师巡视,了解学情)

3、感知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

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复杂到简单一步一步的归纳,切忌敷衍。)

三、读中悟情,以情促读

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2、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勾下来、写下来。(估计学情:学生能读懂做风筝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们做完风筝后的心情。对于“憧憬”、“依然”二词,学生可能不大明白。)

(2)学生汇报。

学生在说用什么做风筝时,教师可让孩子结合自身经历及收集的资料谈谈看法。“憧憬”一词可根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查字典,或在具体的语境中解决。“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3)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 a、我们精心的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b、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教法:多种形式读,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

(4)假如就是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入情入境)

(5)多种方式读全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2)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多媒体课件,或者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场面的文章,让学生入情入境。

(3)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4)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5)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需要精读的句子:a、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

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b、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注:此二句可根据课堂情况,分析写法,如第一句中动词“托”“牵”的用法。

(6)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四、小组自学生字,交流学法。

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注:“拼”“村”“丧”的读音需特别注意,磨的读音:二声(摩擦)、四声(磨面);坊的读音:一声(牌坊)、二声(作坊)。

2、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注:“村”可与“材”进行比较记忆,“丧”的下面部分没有一撇。

3、练习书写生字。

五、课堂练习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第二课时

一、诵读回味 表现情感

1、选择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爱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读出感情。

2、作者在做风筝,放风筝时的心情怎样?用一个词概括。

二、细读深究 体悟感情

1、学习第4自然段

a、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b、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c、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方式:读、体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可表演。

d、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

2、学习5、6、7、8自然段

(1)师: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2)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5、6、7、8自然段。

重点读好: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3)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

三、回顾课文,畅谈感受

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你有过这种生活体验吗?

2、一个提问下,帮助学生再次疏导出全文线索,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并再次朗读几个描写心情的重点句。

四、课堂练习

1、把自己玩耍、活动时候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写。

2、写几个描写心情的词语,并在小组内交流。

11、秋天的雨

教材分析

《风筝》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饰,笔调亲切、温馨、自然。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

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一清二楚。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另一突出特色,孩子们心情的变化是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的。另外,文章的结尾是开放型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憧憬”“垂头丧气”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通过自由读、默读、个人朗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书,以读促理解,感悟课文情境。

3、体会小伙伴做、放、找风筝时的“幸福”;学习小伙伴们在伤心失望时仍然充满希望,不断找“幸福”的信心和勇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难点是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雨吗?谁来说说我们曾经学过哪些关于雨的课文?(《春雨》《雷雨》等)试着背一背。

2、秋天的雨给我们送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给我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秋天的雨》。(板书课题)

二、播放画面,感受美景

1、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秋天的雨景。你们想欣赏吗?(学生欣赏美丽的多媒体画面)

2、秋天的雨景美吗?你们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三、动情朗读,文中寻美

1、个性化读书。(自主读)

2、展示朗读水平。(读中评)

3、默读感悟,集体交流。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抓住哪些景物特点来写秋天的雨的?

(2)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分享“收获”的快乐。(根据学生的发言,老师相继出示课文的有关句子及相应画面。)

四、小组研读,互动探究

同学们通过读书交流,明白了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现在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自由组合,深入研读。

1、出示研读方法。

(1)自读你感兴趣的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观察的?秋天的雨给植物染上了哪些颜色?

(2)细细品读这些词句,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3)你最喜欢这一段中的哪句话?为什么?怎样读好你喜欢的句子?(学生研读,老师巡视参与其中。)

2、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表格。

我看到我闻到我听到(发现)植物(图)颜色水果(图)

五、心灵对话,交流体验

各小组汇报交流,其他小组可提出疑问,老师适时点拨、鼓励。

六、反复诵读,体会升华

七、引申创作,体验成功

1、播放歌曲《小雨沙沙》;

2、学生自由组合,创编歌词;

3、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作者朗读;

4、配乐试唱学生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八、积累运用,拓宽发展(三题任选一题)

1、收集课内课外描写秋天的词句,贴到墙报上。

2、把自己心中的秋天画下来。

3、和爸爸、妈妈去秋游,把自己看到的秋景写下来。

12、听听,秋的声音

教材分析

《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三单元的一首现代诗,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学生初步接触诗歌,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使他们走进诗的世界,感受诗的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教学重点:边读边想,能交流体会,自己创作诗歌。教学难点:创作诗歌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1.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的录音带。

2.配套的课文朗读磁带。3.旋律优美的轻音乐磁带。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展开想象

1.游戏导入:同学们,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你们想欣赏一下吗?下面我们做一个听录音猜声音的游戏,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播放声响录音带)

2.展开想象:听着这些美妙的声音,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次播放声响录音带,引导学生想象并交流。

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你们想听听吗?(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遍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3.指名学生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品读第1—3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这些方面来想象)。

2.指名学生进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点。3.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4.带着这种美好的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一节。5.加动作读自己喜欢的一节。

四、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教师有感情地配乐诵读第4—5节。

2.读后引述:听听,秋的声音还有许多许多,让我们一起走近每一片叶,每一朵花„„去听听他们的声音,并仿照课文第1.2节或第3节的样子,也来作一段诗,好吗?

3.播放声响录音带,说一说你听到哪种声音最美。

4.学生自由作诗,在小组交流,几个小伙伴可以合作一首诗。5.选派代表诵读,给学生配上音乐。

五、品读体会,升华情感 1.指名诵读最后一节。

2.交流:从这一节感受到了什么? 3.带着这种情感齐读最后一节。

六、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可以一个人诵读,也可以和其他同伴一起合作诵读。可以边诵读边加上动作。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合作诵读自己编的诗。

七、作业 自编一首诗。

语文园地三习作

教学准备1.让学生到大自然观察秋天。2.搜集秋天的资料。

一、感悟秋天──创设情境,引发真情 1.图片、录像引入。

(1)师:同学们,上周我们学习了第三单元的四篇描绘秋天的课文,谁来说说秋天是怎样的景象?

(学生们可以根据手中搜集的秋天的资料或结合自己身临秋天的感受来谈秋天。)

(2)教师渲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小伙伴们放风筝的身影、玩耍嬉戏的场面都让我们回味无穷。秋天里红红的枫叶,黄黄的叶子,清凉的秋雨„„这么美丽的秋天,同学们想亲眼去看看吗?(播放录像,帮助学生丰富秋天的印象。)

(3)师:刚才同学们自己描绘了秋天,现在我们又亲眼看了看秋天的景象,我相信此时此刻你们心中的秋大一定是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吧!那就请你借助手中的画笔,把心中的秋天画出来吧!播放一段轻音乐,边听边画。(通过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拓展习作思路。)

(4)教师小结:同学们利用画笔画出了心中的秋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说说秋天吧!

二、说秋天──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1.小组交流。

师:请大家把你心中的秋天讲给小组同学听听,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交流。)

2.集体交流。

(1)指名上台描绘秋天,及时进行评价与指导。

师:听了这位同学描绘的秋天,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说)

生:他说秋天里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多美呀!

师:你听得可真认真!是呀,刚才那位同学注意用上了咱们平时课文中积累的词句来说秋天,他多会学习呀!(随机板书: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

(2)再找一人描绘秋天后,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师:他观察得多仔细呀!不仅说出美丽的景象,还体会到了秋收时人们的喜悦之情。这就说描写秋天时不仅可以写秋景,还可以写秋天里的人(随机板书:景、人)

(3)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相机指导。

教师抓住学生发言,在习作的内容上继续给予指导(例如,描写秋天的文章里还可以写秋天里的事情以及秋天带给我们的欢乐。)

3.教师小结。

三、写秋天──引导习作,抒发真情 1.习作导入。

师:同学们描绘的秋天这么美,那现在请你提起笔,把你心中的秋大写下来,怎么想的就怎么写,别忘了用上咱们平时积累的词句,好吗?

2.开始习作。学生根据要求,结合自己的画或图片开始进行秋天的片断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品秋天──评析习作,交流真情 1.小组评析。

师:请同学们写好后读给小组内同学听听,让同学们评一评。2.集体评析。

实物投影出示几个学生的习作,让全班同学评议。3.小结延伸。

师:同学们,习作是心与心交流的书面表达形式,选择真实的事例,抒发真实的感情,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课后,请大家把习作念给家长或同学听一听,让他们评一评,然后根据别人的意见自己改一改,抄一抄,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好吗?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篇5】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扩展词汇量,学会使用新单词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2.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及表达的能力,促进他们的自信心和语言自信心。

3.通过学习汇报、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交流和沟通。

4.介绍西方文化,了解美国文化,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扩大词汇量,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新单词。

2.使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如“我想要……”等。

3.学习描述情感和状态的词汇。

4.了解美国文化。

教学难点:

1.理解和应用新词汇。

2.学会使用情感和状态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

3.理解美国文化,扩展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教学方法:

1.任务型教学法

2.对话交流式教学法

3.小组讨论式教学法

4.情境模拟教学法

教学步骤:

Step 1:词汇拓展(15分钟)

1.教师通过图片或幻灯片呈现与本单元相关的工具或场景,并为学生介绍新单词。

2.学生跟随老师大声朗读单词,随后老师让学生用单词造句。

3.在课堂上老师要求每位学生制定一个情境来使用新单词,以便加深记忆和理解。

Step 2:情境模拟(20分钟)

1.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情境,并分配角色,例如在超市、餐馆、景区等场景中。

2.学生要求表演,需要使用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并会话式交流。

3.教师观看表演并提供反馈。

Step 3:对话交流式教学(25分钟)

1.学生在组内两两分组,进行情景对话,其中包含本单元所学的问候用语、请求用语、推荐用语等。

2.在对话末尾,通过点评方式提供反馈,并对不熟悉的内容进行词汇解释和语法分析。

3.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展示所学的交流技巧。

Step 4: 小组讨论(20分钟)

1.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西方文化,例如美国的假日节日、传统饮食、音乐和电影等,并用他们所学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分享。

2.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从任意一个文化方面讲述一些内容,并总结学到了什么关于这个主题。

3.教师引导学生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总结本章内容和教学过程。

Step 5:课堂表现评价(20分钟)

1.采取同侪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每个小组课内向同伴及老师汇报和表现反思,将每一个表现的同学统计到“magical smile”活动中。

2.评价完毕并统计积分后,然后针对表现好的进行表彰奖励。

教学反思:

1.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口语交流,包括情景模拟、对话交流和小组讨论,增强了自信和语言自信心。

2.通过对美国文化的了解和介绍,学生加深了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并增强了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和故事分享,学生学会了使用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达到良好的交流效果。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篇6】

一、教学内容

8.蒲公英

9.三袋麦子

10.哪吒闹海

习作3

练习

3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17个只认不写的字,读准字音,理解字义,组词、扩词;正确、规范的书写2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按例文进行习作,正确规范地写钢笔字。

三、教学重难点

1.识字与写字:在认真学好本单元课文中的生字的同时,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生活中应用,自主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2.阅读与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书,在课堂教学中保持充分的时间去读书。同时积极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

3.学习习惯:抓好些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培养,指导学生良好的读写姿势。

四、教学时间

8.蒲公英(2课时)

9.三袋麦子(2课时)

10.哪吒闹海(2课时)

习作3(2课时)

练习3(2课时)

单元测试3(2课时)

总课时(12课时)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篇7】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

备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内容: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 以及1L、1ml 的实际意义。、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单元知识结构: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重难点:

建立体积概念,长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几何知识与一般应用题的综合题。课时划分: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8课时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和复习》……2课时

5.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检测…2课时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篇8】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综述】本单元主要讲述了秦汉时期的历史。它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初步建立、发展和大一统时期,第三单元在整个中国古代史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秦汉是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第一次发展高峰,也是中国封建政治、经济制度奠基的时代,还是中外文化交融、民族关系发展和科技文化辉煌的时代。对后世及世界文明有深远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秦的统一及其作用、秦末农民战争、汉武帝的大一统等史实,认识到秦皇汉武对我国历史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了解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等史实,认识到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等能力。

3、了解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地动仪、佛教和道教在我国的传播情况和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辩证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补充大量的历史史料、图片、历史典故、视频等资料,结合课本资料,引导学生多方面感知历史,通过对历史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归纳,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分析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由秦汉时期的昌盛认识到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重用人才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因素。

2、由秦汉时期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3、由昌盛的秦汉文化成就认识到当时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学情分析】学生虽然有前面的基础了,但了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即要给接受能力好的学生传授以更多知识,也要照顾基础较差的学困生。

【教学重点】秦的统一及其作用;秦末农民战争;汉武帝的大一统;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地动仪;佛教、道教在我国的传播情况和《史记》。

【教学难点】焚书坑儒、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亡前后,项羽和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确理解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正确认识丝路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张衡制造地动仪涉及的科技名词和物理学原理;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再现历史,引导活动,现实参与 【学法指导】情感体验,自我教育,分组合作,探究实践 【教学策略】

情境导入法:利用生动的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图片分析法:使用相关图片,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分析历史图片,掌握一定的图片分析方法。

问题教学法:通过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学案导学法:运用导学案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分为课前预习、课上探究和课堂巩固练习三个部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实施】

第9课-第15课 共7课时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篇9】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

时间:距今170万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

三、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体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

1、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

2、北京人过群居生活。

3、使用天然火,能保存火种。

四、山顶洞人。

时间:距今约3万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里 体貌特征: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山顶洞人生产生活情况:

1、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2、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捕鱼为生。

3、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埋葬。

4、山顶洞人生活在按血缘结合起来的氏族。列举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①、生活地区相同②、都使用打制石器

不同点:①、体质特征: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和现代人基本相同。②、工具制造: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③、取火方式: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人工取火。④、观念上:山顶洞人已懂得爱美。

⑤、北京人过群生活,山顶洞人已进入氏族公社时期。第2 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原始居民

时间:距今约七千年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市 生产生活情况:

1、种植水稻饲养家畜。(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

3、居住干栏式房屋,挖水井。

4、制造陶器玉器等乐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

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地点:陕西西安的半坡村

生产生活情况:

1、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石刀收割庄稼。

2、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进行渔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蔬菜的国家)

3、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屋内有灶坑。

4、他们能制造彩陶。

5、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线、织布、制衣。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地点:山东

大汶口文化: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世界性的贡献:

答: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请列举祖国境内的远古时代的原始居民及活动区域、距今年代:(五项)答:

1、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

3、山顶洞人: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里距今约3万年。

4、河姆渡原始居民:长江流域浙江余姚市距今约七千年。

5、半坡原始居民:陕西西安的半坡村距今约五六千年。第3课华夏之祖

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战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一、黄帝为什么被称为“人文初祖”?(即是黄帝的贡献)答:

1、炎黄部落联盟经涿鹿之战打败蚩尤后,经过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黄帝建宫室,制作衣裳,挖井,发明舟车。

3、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

4、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乐谱。

二、禅让制: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继黄帝之后,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

三、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从此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我国的奴隶制朝代有:夏、商、西周、春秋。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夏、商、周的更替 朝代

建立时间

灭亡时间

都城

开国君主

亡国之君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阳城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几次迁都,盘庚时把都城迁到殷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镐京

周武王

周幽王

东周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221年 洛邑

周平王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夏桀、商纣王残暴失民心;商汤和武王仁义之举得民心;任用贤人(伊尹、姜尚),联合周边小国。

三、夏商周的政治

1、“家天下”局面。家天下的局面是从启开始的。

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夏朝设置了各种国家机构(包括政府机构、军队、刑法和监狱等)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3、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西周统治

内容: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分封制的意义或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注:夏、商、周的暴君有:夏桀;商纣;周厉王、周幽王。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农业、畜牲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增多,商朝是灿烂时代,西周时大量用于祭祀。商朝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三星堆”青铜文化代表:青铜面具像、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

奴隶的悲惨生活:

这时的灿烂文明是以奴隶的悲惨生活为代价的。奴隶悲惨生活的体现:

1、他们被迫在农田集体劳动,在手工作坊做工。

2、奴隶戴上枷锁,没有人身自由,受到非人的待遇。

3、奴隶主可以随意将奴隶转让和买卖。

4、杀死奴隶来祭祀祖先。

5、奴隶主死后,用奴隶做陪葬品。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一、春秋争霸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

齐桓公称霸的原因或条件:

1、齐国在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2、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3、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口号。齐桓公和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改革: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整顿内政)春秋争霸的影响:

1、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消极影响)

2、但在争霸战争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积极影响)

二、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注意方位,教材33页的“战国形势图”)战国著名战役:齐魏“桂陵之战”、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本课相关成语:退避三舍(晋楚“城濮之战”)、卧薪尝胆(越王勾践)、围魏救赵(齐魏“桂林之战”)、减灶计(齐魏“马陵之战”)、纸上谈兵(秦赵“长平之战”:赵括、廉颇)(注意是哪个战争中的)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一、经济上

1、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

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推广(牛耕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推广的作用: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2、著名的都江堰: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地点:成都平原岷江中游 都江堰的功能:防洪、灌溉

都江堰修筑的意义: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四川人民。

二、商鞅变法

时间:公元前356年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商鞅是法家代表)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商鞅变法的内容:(法令规定)

1、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按军功授爵,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4、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员治理。

商鞅变法的作用或影响: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是否成功,为什么?答:成功了,商鞅变法顺应了社会发展规律;使秦国强大起来。战国时期变法的的结果: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阶级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注意: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第8、9 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文字的演变 时间

商周西周晚期

战国

文字

甲骨文 金文或铭文

大篆

竹书、帛书

书写材料

龟甲、兽骨

青铜器

竹简、丝帛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二、天文、历法、医学和文学的成就 天文

古书记载的最早日食发生在夏朝。商朝甲骨文有许多关于日食、月食的记载,经现代科学家验证,都很可靠。西周有第一次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春秋鲁国公元前613年记载哈雷彗星。

历法

夏朝就有历法(农历或夏历);

商朝的历法更为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

战国时期,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以便安排农业生产。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医学

名医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为中医沿用

文学

楚国——屈原和他的代表作《离骚》。创立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音乐

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湖北随州出土的整套编钟。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学派

时期

代表人物

著作

思想主张

儒家

春秋

孔子

《论语》

政治思想——“仁”:“爱人”,“为政以德”。教育思想: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知新。

战国

孟子

《孟子》

仁政治国、轻徭薄赋、可持续利用资源。提出“春秋无义战”

道家

春秋

老子

《道德经》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战国

庄子

———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墨家

战国

墨子

《墨子》

”兼爱”:希望人们互助互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法家

韩非

《韩非子》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兵家

孙武

《孙子兵法》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问: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春秋时期的代表有:

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由其弟子编写的《论语》记述了孔子言论)政治思想: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教育思想:

1、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2、注意因材施教

3、要求学生谦虚好学。

4、温故知新。

2、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主要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对立面的;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面思考问题。

3、孙武:兵家创始人,是杰出军事家,“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著作《孙子兵法》。战国时期的代表有:

1、墨家:代表人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2、儒家:代表人是孟子,主张: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统治者“仁政”治国,轻徭薄赋。(“民贵、君轻”等)

3、道家:代表人是庄子,主张: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4、法家:代表人是韩非,主张: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5、兵家:代表人是孙膑,主张:反对空谈仁义,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篇10】

Pep六上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和语言点。

2. 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3. 发展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4. 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内容,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课时

教学内容

时间安排

第一课时

了解单元主题和学习目标;

Think and talk 1,学生自我介绍;

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10分钟

10分钟

30分钟

第二课时

阅读文章People Around Us和Scanning and reading;

小组讨论,交流看法。

10分钟

40分钟

第三课时

语法点的讲解和练习;

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进行语言交流。

10分钟

40分钟

第四课时

听力练习,听懂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观点。

10分钟

40分钟

(注:每一课时后还需留出5-10分钟进行总结和反馈。)

三、教学方法

本单元的教学方法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自我介绍、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听力练习等,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点,提高英语交流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够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语言,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2. 教学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使学生在语境中自然运用所学知识点,尤其是在听力和口语方面。

五、教学评估

本单元的教学评估将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语言运用方面的表现。教师将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如小组讨论、听力练习、语法练习等进行评估。同时,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具体的建议和反馈,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点。

六、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旨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词汇的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加强词汇的练习。在以后的教学中,将更加注重词汇和语法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篇11】

教学计划:

授课内容:Unit 3 My Friends

教学目标:

1. 学会介绍自己的朋友并描述他们的特点

2. 学会用英语聊天交流

3. 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口语水平

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的朋友

2. 学生能够通过语音、听力、朗读等多种方式提高英语能力

3. 学生能够听懂并回答有关朋友的问题

教学难点:

1. 学生学会描述朋友外貌特征和个性特点

2. 学生能够进行实际的口语交流,增强英语表达能力

3. 学生能够理解和使用常见的英语短语和句型

教学方法:

1. 听说结合的教学法

2. 互动式、探究式的教学活动

3. 任务型教学

教学时长:5节课

第一节课: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英语数字、颜色的表达方式

2. 学生能够简单介绍自己以及自己的班级

教学内容:

1. 数字、颜色的学习

2. 介绍自己和自己的班级成员

教学重点:

1. 数字、颜色的表达

2. 自我介绍

教学难点:

1. 学生熟练记忆和使用数字、颜色的表达方式

2. 学生掌握自我介绍的常见方式和内容

教学方法:

1. 小组活动

2. 单词和短语的记忆

3. 教师带读及板书

第二节课: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人物的外貌特征和个性特点

2. 学生能够通过口语的方式描述人物

教学内容:

1. 外貌特征和个性特点

2. 描述人物的常用短语和句型

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新学单词描述人物

2. 学生能够通过口语的方式自己创造句子描述人物

教学难点:

1. 学生能够理解描述人物的字汇和语法

2. 学生能够自己创造句子描述人物,并能够和同学进行交流和对话

教学方法:

1. 观看和分析英文视频

2. 创造口语对话

3. 教师导入、示范

第三节课: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通过听力、口语练习提高英语能力

2. 学生能够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回答问题

教学内容:

1. 找出朋友的不同之处

2. 询问并分享个人生活

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通过听力找到朋友的不同之处

2. 学生能够借助语言交际,了解他人的生活情况

教学难点:

1. 学生能够较为精准地理解口语信息

2. 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形下表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方法:

1. 视频和听力训练

2. 学生小组互动和交流

3. 考核在口头表述技巧和交流技巧上的学生能力

第四节课: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结束朗读英语材料

2. 学生能够作出简单英语演讲

教学内容:

1. 朗读材料的训练

2. 英语演讲的训练

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英语材料

2. 学生能够流利地进行英语口语演讲

教学难点:

1. 学生的发音和语调

2. 学生在演讲中表达自己

教学方法:

1. 基础朗读训练

2. 个人演讲的训练

3. 教师和同学评估

第五节课:

教学目标:

1. 总结和回顾整个单元所学内容

2. 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内容:

1. 单元内容复习

2. 学习计划制定

教学重点:

1. 学生成果展示

2. 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

教学难点:

1. 学生的学习状况评估

2. 制定符合学生实际、可行的学习计划

教学方法:

1. 分组汇报

2. 学生自主学习制定

3. 教师帮助指导

教学反思:

在教授本单元内容时,我认为我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交流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交流的重要性,也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英语口语。在教学中,我还应该加强口语练习的难度,让学生有机会学习更高层次的英语知识。同时,我应该重视每一堂课的复习和巩固,并且时时检查同学掌握的基本英语知识。通过这样的教学计划,我相信学生们一定能够接受到全面、系统、高质量的英语教育,提高英语交流和表达能力。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篇12】

一、教学目标

1. 能听懂并运用数字1-20的基本英语表达;

2. 能正确运用数字1-20进行口语交际;

3. 能读写数字1-20。

二、教学重点

1. 数字1-20的基本英语表达;

2. 数字1-20的读写;

3. 数字1-20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教学难点

1. 数字1-20的口语交际能力;

2. 数字1-20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数字1-20的课件;

2. 数字1-20的图片。

五、教学步骤

步骤一:观看数字1-20的课件

引入数字1-20的基本英语表达,并让学生跟读。引导学生能够准确地朗读数字1-20,以及正确理解每个数字的含义。

步骤二:进行数字1-20的读写

集中练习数字1-20的读写,让学生通过不断重复口述和手写数字,加深对数字的记忆和理解,特别是对于容易混淆的数字,需要督促学生多加练习。

步骤三:口语交际练习

通过口语交际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数字1-20进行简单的对话,培养口头表达及应用数字的能力。老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口语交际的练习,如角色扮演、任务导向的对话、话题讨论等。

步骤四:活动巩固

老师可以进行数字游戏、数字拼图等活动来加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六、教学建议

1. 鼓励学生多进行口语练习,增强应用数字的能力;

2. 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调整教学方法,注重个性化差异的教学方法;

3. 在教学中使用多种工具和方式,如图片、视频、游戏等,提高教学效果;

4.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字,增加数字应用的意识和习惯。

  • 数学单元教学计划精选

    时间过得真快呀,又一学期到来了,写好教学计划,才可以更好的总结和归纳教学工作,学科教学计划一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推荐一篇与“数学单元教学计划”有关的文章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本文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 2023年度第一学期英语教学计划

    励志的句子主题阅读推荐:“年度第一学期英语教学计划”。伴着新的一学期的到来,为了让自己上课有头绪,教师们需要预先写一份教学计划。写好教学计划,才可以开始充分准备新学期的教学工作。教学计划要从哪方面入手呢?我们特别编辑了“2023年度第一学期英语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五单元教学计划(汇总4篇)

    时间如梭,转眼间又到了新学期,需要为新一年制定教学计划。只有制定好教学计划,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工作的整体规划和安排。希望您能够享受这篇名为“五单元教学计划”的文章,欢迎大家一同读起来,相信会对大家有所裨益!...

  • 下语文单元教学计划10篇

    在每天网络社会的遨游中,有趣的句子频繁被转发,句子可以带给我们莫大的心理慰藉,有哪些句子让人不容错过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下语文单元教学计划10篇,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稿 主备人:陈飞艳 一、单元教材分析: 童年,是充满纯真和情趣的时光,也是令人留恋和...

  • 三周教学计划

    仅有一份完善的教学计划,方可有序地实行授课,藉着新学期的启示,应积极开始策划全新的教学大纲。何谓卓越的学科教学规划?笔者花费大量时间研究和积累,终于创作了这篇“三周教学计划”,希望您能珍藏此网页!...

  • 三年级下美术教学计划经典

    学科教学计划应该怎么制定呢?时间一晃而过,随着新学期即将到来,写好教学计划,才能有条理的完成对教学工作的设想和安排,励志的句子的用心设计打造“三年级下美术教学计划”愿您受益终身,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 2023大三学习计划

    不妨多看看范文以减少写作压力,优秀的范文能够激发我们的写作灵感,怎样才能写出比较详细具体的范文呢?经过多方考虑励志的句子编辑为您呈现了这篇精选的“大三学习计划”,敬请您阅读本文!...

  • 2023年高三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励志的句子主题阅读推荐:“高三数学教师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