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去括号课件

栏目: 括号课件

2023-07-16 08:18

下面是励志的句子的编辑精心为你整理的“去括号课件”。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因此就需要老师自己花点时间去写。教案是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进行塑造的重要途径。如果您认为这篇文章有价值还请收藏这篇文章!此外,关于范文大全,您还可以浏览[精品]行政实习报告范文

去括号课件【篇1】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乐于探究.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3.通过整理算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及良好的思维习惯.

活动一:同学们喜欢看特技表演吗?请同学们欣赏空中特技表演.

我想到了红色队比黄色队多多少人?

黄色队比红色队少多少人?

红色队和黄色队共有多少人?

我还想到了长大后要像他们一样学习飞行表演.

……

二、探究解题策略.

1.根据同学们提出的数学问题,列出相关算式,写在本上.

2.学生汇报,说明算式的含义,并对算式进行分类、整理.

1.学生汇报,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从11个当中去掉7个,从图中看出结果是4.

用小棒一根一根地减,从11根当中减去7根,还剩4根.

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

三、培养数学技能.

教师谈话:周末了,小猫欢欢和笑笑到池塘去钓鱼,它们俩在为谁钓的鱼多,谁钓的鱼少争吵呢?小朋友们,快来帮帮它们呀!

教师谈话:森林运动会上,其中一项比赛是足球射门.看图回答问题,看谁填的数最多,时间3分钟.

教案点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获取学习资源。

入课时,通过观察空中飞行表演,让学生大胆猜想、想象。提出一些现实问题,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列出相关算式。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同时用事实印证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二、探索解答策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及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本节课在解决11减几的问题上,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平台,准备了图片、小棒等等。为学生提供了宽泛的学习材料和充裕的学习时间。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画一画、摆一摆以及逻辑推理,从不同角度通过多种方法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去括号课件【篇2】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去括号法则及其运用,去括号是中学数学代数部分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是以后化简代数式、分解因式、解方程(组)与不等式(组)、配方法、函数等知识点当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接受该知识存在一个思维上的转变过程,所以又是一个难点,由此可以看出,去括号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

二、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经过观察、合作交流、讨论总结出去括号的法则,并较为牢固地掌握。 2、能正确且较为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化简代数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观察、实验、猜想等数学活动过程,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化繁为简等;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知识的分解、知识的整合能力。 情感与价值目标:

1、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意识。

2、了解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去括号使代数式中的符号简化,便于合并,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三、重难点分析

重点: 去括号法则及其应用。

难点: 括号前面是“一”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应如何处理。 重难点的突破:

1、让学生理解去括号法则产生、发展及形成过程。

2、口诀记忆:去括号,看符号:是“+”号,不变号,是“一”号,全变号。

四、教法学法分析

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并且七年级学生的思维呈现出的特点是:具体、直观、形象。为突破难点,选用“情境→探索→发现”的教学模式,通过直观教学,借助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未知欲,求胜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自主参与,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探究式学习方法为主,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五、设计理念

1、本节课借助游戏,设置问题情境及练习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动脑、动手,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直觉能力,还启发学生的探索的灵感,从中获得数学的思想、方法、能力和素质,同时也获得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的发展构建一个和谐、开放的思考、讨论、探究的气氛,要为他们创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课堂境界,学生从中获得知识、方法、科学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教学流程

综合以上分析,为了紧扣教学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

2

七、教学反思

1、营造了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轻松的心态下高效地学习。

2、情景设置有特色,切合学生实际,能让学生产生共鸣;自学材料中的问题设置有思维梯度,环环相扣。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提高了探索能力和数学化意识。

去括号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感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用以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获得成功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37+26=76-39=605+59= 30×23=

12×8= 27+32=48+27=4500×20=

二、新授:

1、很多同学都喜欢下棋,我们一起去看看王老师买棋时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演示例题,指名说说图上的信息:

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象棋的.单价是12元,围棋的单价是15元

这是一道购物的实际问题,遇到这类问题你马上会想到哪个基本数量关系式?

2、学生尝试列式,并交流:

(1)分步列式:12×3=36元15×4=60元36+60=96元

讲评:指着分步列式,让学生明确每一步算式的意思。

比较两个综合算式,让学生说说下面的算式为什么是错的?它这样算出的结果表示什么?

明确:要用象棋的单价乘象棋的数量等于象棋的总价,围棋的单价乘围棋的数量等于围棋的总价;分别算出两样棋的总价加起来就是一共要付的钱。

3、运算顺序:

比较这两种运算顺序,它们都对吗?哪个更好?为什么?

指出:这是一个三步混合运算,有乘有加,先算乘,即分别先算象棋和围棋的钱。

做完后交流,可能会有个别学生先算乘,如果有可请学生说说正确的运算顺序,乘除在一起的时候,谁在前谁先算。

5、结合两题引导学生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80÷2+76÷4240÷6-2×1745-20×3÷451-36÷3+25

指名板演再结合具体问题交流。

建议:做混合运算,要先观察该题的运算符号,可把先算的步骤划线表示,然后再算。

3、比一比,你能说出原因吗?

第一组题可引导学生结合乘法意义来说,或是结合具体问题来举例说明。

四、解决实际问题:

1、(第4题)读题后让学生解释“人均居住面积”的含义和求法,并列出综合算式。

2、(第5题)分析“我们组比你们两组的总人数多6人”,指名说说“你们两组的总人数”怎么算?

3、(第6题)比较两小题,说说两题的联系。

4、把这3道联系实际问题做在作业本上。

思维拓展:

4. 把下面三组用字母表示的算式分别列成综合算式。

⑴ a × b = c ⑵ x ÷ y = a⑶ y × b = x

去括号课件【篇4】

一、知识导航

1、主要概念:变量是 ;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

2、变量之间关系的三种表示方法: 。

其特点是:列表:对于表中自变量的每一个值,可以不通过计算,直接把 的值找到,查询方便;但是欠 ,不能反映变化的全貌,不易看出变量间的对应规律。

关系式:简明扼要、规范准确;但有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很难或不能用关系式表示。图像:形象直观。可以形象地反映出事物变化的过程、变化的趋势和某些特征;但图像是近似的、局部的,由图像确定因变量的值欠准确。

3、主要数学思想方法:类比和比较的方法(举例说明);数形结合和数学建模思想(举例说明)。

二、学习导航

1、有关概念应用

例1下列各题中,那些量在发生变化?其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各是什么?

① 用总长为60的篱笆围成一边长为L(m),面积为S(m2)的矩形场地;

②正方形边长是3,若边长增加x,则面积增加为y.

2、利用表格寻找变化规律

例2 研究表明,固定钾肥和磷肥的施用量,土豆的产量与氮肥的施用量有如下关系:

施肥量

(千克/公顷) 0 34 67 101 135 202 259 336 404 471

土豆产量

(吨/公顷) 15.18 21.36 25.72 32.29 30.03 39.45 43.15 43.46 40.83 30.75

上表中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氮肥的使用量是多少时比较适宜?

变式(湖南)一辆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从静止到起动10秒后的速度经测量如下表:

时间/秒 0 1 2 3 4 5 6 7 8 9 10

速度/米/秒 0 0.3 1.3 2.8 4.9 7.6 11.0 14.1 18.4 24.2 28.9

①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因变量?

②如果用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那么随着t的变化,v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③当t每增加1秒时,v的变化情况相同吗?在哪1秒中,v的增加?

④若高速公路上小汽车行驶的速度的上限为120千米/时,试估计大约还需要几秒小汽车速度就将达到这个上限?

3、用关系式表示两变量的关系

例3.、①设一长方体盒子高为10,底面积为正方形,求这个长方形的体积v与底面边长a的关系。②设地面气温是20℃,如果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求气温与t高度h的关系。

变式(江西)如图,一个矩形推拉窗,窗高1.5米,则活动窗扇的通风面积A(平方米)与拉开长度b(米)的关系式是:

4、用图像表示两变量的关系

例4、(桂林)今年,在我国内地发生了“非典型肺炎”疫情,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目前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下图是今年5月1日至5月14日的内地新增确诊病例数据走势图(数据来源:卫生部每日疫情通报).从图中,可知道:

(1)5月6日新增确诊病例人数为 人;

(2)在5月9日至5月11日三天中,共新增确诊病例人数为 人;

(3)从图上可看出,5月上半月新增确诊病例总体呈 趋势.

例5、(陕西) 星期天晚饭后,小红从家里出去散步,下图描述了她散步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米)与散步所用时间t(分)之间的函数关系.依据图象,下面描述符合小红散步情景的是( ).

A.从家出发,到了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儿报,就回家了

B.从家出发,到了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儿报后,继续向前走了一段,然后回家了

C.从家出发,一直散步(没有停留),然后回家了

D.从家出发,散了一会儿步,就找同学去了,18分钟后才开始返变式 (成都)右图表示甲骑电动自行车和乙驾驶汽车沿相同路线行驶45千米,由A地到B地时,行驶的路程y(千米)与经过的时间x(小时)之间的关系.请根据这个行驶过程中的图象填空:汽车出发 小时与电动自行车相遇;电动自行车的速度为 千米/时;汽车的速度为 千米/时;汽车比电动自行车早 小时到达B地.

三、一试身手

1、(贵阳)小明根据邻居家的故事写了一首小诗:“儿子学成今日返,老父早早到车站,儿子到后细端详,父子高兴把家还.”如果用纵轴y表示父亲与儿子行进中离家的距离,用横轴 表示父亲离家的时间,那么下面的图象与上述诗的含义大致吻合的是()

2、在一次蜡烛燃烧实验中,甲、乙两根蜡烛燃烧时剩余部分的高度y(厘米)与燃烧时间x(小时)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根蜡烛燃烧前的高度分别是______,

从点燃到燃尽所用的时间分别是_______;

(2)燃烧多长时间时,甲、乙两根蜡烛的高度相等(不考虑都燃尽时的情况)?在什么时间段内,甲蜡烛比乙蜡烛高?在什么时间段内,甲蜡烛比乙蜡烛低?

3、(2006宿迁课改)小明从家骑车上学,先上坡到达A地后再下坡到达学校,所用的时间与路程如图所示.如果返回时,上、下坡速度仍然保持不变,那么他从学校回到家需要的时间是()

A.8.6分钟 B.9分钟

C.12分钟 D.16分钟

4、某机动车出发前油箱内有油42l,行驶若干小时后,途中在加油站加油若干升.油箱中余油量Q(L)与行驶时间t(L)之间的关系如图8 所示.

回答问题:(1)机动车行驶几小时后加油?

(2)中途中加油_________L;

(3)已知加油站距目的地还有 ,车速为 ,

若要达到目的地,油箱中的油是否够用?并说明原因.

5、在一次实验中,小明把一根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其下端悬挂物体,下面是测得的弹簧的长度y与所挂物体质量x的一组对应值.

所挂质量

0 1 2 3 4 5

弹簧长度

18 20 22 24 26 28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当所挂物体重量为 时,弹簧多长?不挂重物时呢?

(3)若所挂重物为 时(在允许范围内),你能说出此时的弹簧长度吗?

6、小明在暑期社会实距活动中,以每千克0.8元的价格从批发市场购进若干千克瓜到市场上去销售,在销售了40千克西瓜之后,余下的每千克降价0.4元,全部售完.销售金额与售出西瓜的千克数之间的关系如图9所示.请你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完成以下问题:

(1)求降价前销售金额y(元)与售出西瓜 (千克)之间的关系式;

(2)小明从批发市场共购进多少千克西瓜?

(3)小明这次卖瓜赚子多少钱?

7、如图中的折线ABC是甲地向乙地打长途电话所需要付的电话费y(元)与通话时间t(分钟)之间的关系的图象.

(1)通话1分钟,要付电话费多少元?通话5分钟要付多少电话费?

(2)通话多少分钟内,所支付的电话费不变?

(3)如果通话3分钟以上,电话费y(元)与时间t(分钟)的关系式是 ,那么通话4分钟的电话费是多少元?

8、如图是某水库的蓄水量v(万米3)与干旱持续时间t(天)之间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水库原蓄水量为多少万米3?持干旱持续时间10天后,水库蓄水量为多少万米3?

(2)若水库的蓄水量小于400万米3时,将发生严重干旱警报,请问:持续干旱多少天后,将发生严重干旱警报?

(3)按此规律,持续干旱多少天时,水库将干涸?

9、(成都市)某移动通信公司开设了两种通信业务,“全球通”:使用时首先缴50元月租费,然后每通话1分钟,自付话费0.4元;“动感地带”:不缴月租费,每通话1分钟,付话费0.6元(本题的通话均指市内通话),若一个月通话x分钟,两种方式的费用分别为 元和 元.

(1)写出 、 与x之间的关系式;

(2)一个月内通话多少分钟,两种移动通讯费用相同?

(3)某人估计一个月内通话300分钟,应选择哪种移动通信合算些?

去括号课件【篇5】

1.使学生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2.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

3.让学生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教师利用课件动态展示教材第74页例3的情境图(如图1);或采用直观操作的形式,先出示10个五角星,让学生先剪掉2个,再剪掉3个(如图2)。

学生: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了2个,又剪掉了3个。还剩几个五角星? 设计意图:学生对运算顺序的认识和理解离不开情境的支撑。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的学习,通过两次剪五角星的直观操作,为学习新知提供

研究的素材,为理解运算顺序积累感性经验。

教师:请你们用手中的学具代替五角星摆一摆,或者用笔画一画,并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交流学生的作品,巩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具体如下图。

教师:要求“还剩多少个五角星”,你打算怎样计算呢?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确定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一种思路:先算减去2个后剩多少,再算又减去3个后还剩多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与画图,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又将现实情境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结合情境先确定运算顺序,为用算式表示解题过程作好充分的准备。

教师:请你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随学生发言板书如下。

教师:按照“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的思路,应该怎样列算式7

考并讨论:10-2+3这样列式可以吗?这样列式能先计算2+3吗?

教师小结:看来,要想先算加法,就要在2+3这里添上个符号,说明你要表达的意思。

去括号课件【篇6】

教学内容:教材第20页例5和练一练,练习五第1~3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认识中括号及中括号的作用,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

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做第20页复习题。

指名学生口答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说明理由。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要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2.按照要求,在算式里添上小括号。

24x18162最后一步算乘法。

24x18162最后一步算除法。

提问:在混合运算中,使用小括号有什么作用

3.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在列式时为了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要用到括号。但有时只用小括号还不够,还要用到中括号。(板书[])

说明:像这样的括号,叫做中括号。(说明中括号的写法)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带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式题。(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说明运算/顷序。

中括号是加在小括号外面的第二重括号。请同学们照课本上

读一读,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然后告诉大家。

提问: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怎样算(板书: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2.教学例题。

现在请大家看下面的例题,(板书例题)请大家说一说,这道题有怎样的特点

说明小括号外面还有中括号。让学生说一说要先算哪一步。

(板书算式,说明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并在下面划线)

提问:小括号里面计算的结果是几(板书递等式)接着要再算哪一步(说明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并在下面划线)

请同学们接下去一步一步算在课本上。同时指名一人板演。

集体订正。

追问: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要按怎样的/顷序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的题。

让学生先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运算过程。

2.做练习五第1题。

让学生先在课本上方框里填数。

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老师在方框写出相应的数。

提问:第1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第2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请同学们根据运算顺序在练习本上列出这两题的综合算式。

指名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

提问:第1小题为什么要把前两步括在括号里第2小题为什么要把减法这一步括在括号里

想一想,使用括号有什么作用

3.说运算顺序。

让学生依次说一说练习五第2题的运算顺序。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算式要怎样算

五、课堂作业:练习五第2、3题。

去括号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

教学环节 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应用 设计意图

目标达成

导入新课

一、复习引入:

1、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2、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3、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4、今天我们学习“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我们以前学习的混合运算就是四则运算。

二、新知探究:

出示例4:96÷ 12+4× 2

1、说说运算顺序。

2、如果在96÷ 12+4× 2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变成96÷(12+4)× 2,运算顺序怎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96÷(12+4)× 2

=96÷ 16× 2

=6× 2

=12

3、如果在96÷(12+4)× 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 ]”,变成另一个算式96÷[(12+4)×

2],运算顺序怎样?(说明: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96÷[(12+4)× 2]

=96÷ [16×2]

=96÷ 32

=3

4、阅读“你知道吗?”

5、总结:

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乘、 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2、选择题:

(1)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

A、47+33÷36-16 B、(47+33)÷(36-16) C、(36-16)÷(47+33)

(2)750减去25的差,去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

A、(750-25)×(20+13) B、(20+13)×(750-25) C、750-25×20+13

四、课堂总结:

去括号课件【篇8】

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三第6~10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知道计算过程中连续两步乘、除或加、减部分,仍按从左往右顺序依次计算,学会计算这样的三步计算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做第14页复习题。

(1)小黑板出示。

指名学生依次说出每题里各有哪些运算,应该按怎样的顺序

计算。并口答运算过程及得数,老师板书。

(2)提问: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者只有加、减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有乘法或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运算顺序是怎样算的

2.引入新课。

从刚才的两道题可以知道: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除法或者只有加、减法,就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运算;如果有加或减,又有乘或除,就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我们今天根据这些运算顺序的规定,来继续学习三步计算的一些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1)出示例2。

提问:这道题里有哪几种运算要先算哪一部分乘、除法连在一起的这部分又要按怎样的顺序运算谁来说一说,这道题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最后算哪一步为什么要这样算

(评析:例2是已经学过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综合应用,即整个算式要先算乘、除法,要先算的部分只有乘、除法就从左往右算,这样的运算顺序学生不难理解。因此,在复习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整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已经学过的运算顺序,就便于学习新的例题。到学习例2时,老师主要引导学生分析、推理,这样一方面便于学生认识并得出例2的运算顺序,另一方面又便于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现在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在练习本上写出运算过程和每一步的得数。指名口答每一步计算,老师板书。指导学生校对,有错误及时订正。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提问:这道题会算吗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指名两人说一说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计算。

(2)指出:在像上面这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在计算过程里要算乘、除连在一起的部分,或者加、减连在一起的部分,就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做练一练。

指名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三第6题。

让学生按照各题指定的运算顺序,在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指名学生说一说每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2.做练习三第8题。

小黑板出示,让学生检查算得对不对。

指名学生说出题里的错误及原因,并把应该先算的画出来。

指名两人板演改正,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这两题在计算出乘法或除法后,后面两步都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为什么

指出:计算过程中,如果遇到要计算的部分是加减法连在一起,或者乘除法连在一起,仍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做练习三第9题第一行。

提问: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要求能简便的要用简便方法。

集体订正,教师评讲。

说明:第1小题是乘除法连在一起的三步混合运算,乘除部分

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第2小题是先求前后两部分的积,先同时算两部分积比较简便。

4.做练习三第10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提问:第一个问题求什么该怎样列式(板书算式)第二个问题求什么该怎样列式计算(板书算式)从上面解答你看出,求第二个问题要先求什么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三第7题第一组,第9题第二行。

家庭作业:练习三第7题第二组。

去括号课件【篇9】

教科书P86~P87页《整理与复习(二)》。

1、通过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整理让学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熟练的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我们在做题时应注意什么?说一说计算过程。

我们在做题时应注意什么?说一说计算过程。

2、统计问题和条形统计图。

这一周以什么天气为主,适合干什么?

3、购物中的数学问题,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内容。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计算。

(1)买羽毛球拍和排球用多少元,找回多少元?

(2)买足球和乒乓球拍还差多少钱?

(3)篮球、足球和排球一共要用多少钱?

二、我们的成长足迹。

(1)请同学们找出自己最满意的一次数学作业,介绍给同伴,说明理由。

(2)找最有趣的一道数学题讲给同伴听,说一说自己的解答过程。

(3)说一说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堂数学课,把这堂课的主要收获用文字或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4)把以上提到的作业、有趣的数学题和印象最深的课堂记录装入“个人成长记录袋”中。

三、课堂作业。计算下面各题:

59+8      27+25       99-38      31-24

63-9      38+46       50-23      77+23

88-55     43-34       12+9       63+36

四、数学游戏:

在小组中进行,每人转三次转盘,按钱数三次购物,最后看谁购的物品总钱数多谁赢。

五、实践活动:

图中每个格子代表一个塑料袋,每天记录涂色。在做题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

去括号课件【篇10】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学习小括号的必要性,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明确小括号的意义和作用。

2、知道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计算有小括号的算式。

3、渗透符号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初步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

明确小括号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

知道有小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闯关游戏导入:

1、第一关

35+3=

57-20=

40+30=

31+20=

13-8=

57-3=

43+50=

28-7=

95-5=

36-30=

2、第二关

4+3+3=

9-3-4=

10-3+7=

10+5-2=

预设:生答:4+3+3=10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4加3再加3,先算...再算...)

生答:4+3=7 7+3=10 师:噢,4加3再加3,你是先算的4+3=7,再算7+3=10

师:做这一类的算式的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师归纳:这些是我们学过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它们都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类的知识。

二、引导尝试

(一)问题情境转换为数学问题

1、师:咦,小明他们在干嘛呢?请仔细观察,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生说师板书)

2、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师:谁能把数学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说一说。

(二)解决问题

1、师:要求还剩几个五角星?这个问题怎么解答呢?

2、师: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想法?

可能出现两种思路

方法一:生:从10个里面去掉2个,再去掉3个,剩下5个

师:谁和他的方法是一样的?(指名学生)再说说。怎样列式? 10-2-3=

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从左到右)

师强调:从左往右先算10减2,再减3。

方法二:师: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指名学生说想法)

(先用2+3算出一共剪掉5个,再从10个里面一起去掉5个,还剩5个)

师:谁听懂了他的方法?或谁的想法和他一样?

师:噢,我听懂了你们的意思,你们就是把先剪掉的2个和后剪掉的3个先合起来,再从10个里面一起去掉。

师:你们能把刚才的方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列式:2+3=5 10-5=5

师追问:2+3=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把先剪掉的2个和后剪掉的3个合起来一共是5个)

师:指着图说2+3表示两次一共剪去的,10-5=5这个算式又表示什么? (从10个五角星一起去掉剪掉的5个,还剩5个五角星)

师:这位同学是先用2+3算出两次一共剪去多少,再从10个里面去掉一共剪掉的5个,你们能把这两道算式像刚才一样写成一个算式吗?

生可能会出现10-2+3

· 师:10-2+3=这道算式怎样计算?

生:10减2再加3,先算10减2等于8,再算8加3等于11。

4、(慢慢说)不是要先算2+3吗,你算的怎么跟我们的想法不一样啊?在10-2+3这个算是里能先算2+3吗?能不能想办法在10-2+3这道算式里添一个符号让大家一眼就明白要先算2+3,同学们想一想,准备添一个什么符号,在哪里添?

生:用括号表示2+3先算。

师:同学们真棒,我们统一采用这样一个符号( )——小括号“,把2+3括起来,说明在这个算式里先算2+3。

师:来,大家一起跟它打个招呼。(师引导学生书空写小括号的写法,边写边念)

添了小括号现在算式的读法也不同了。

师:同学们试着算算10-(2+3)?(学生试算)

生交流,师引导说计算过程。

师:谁能完整将计算过程说一说。(指名2名学生回答后,同桌相互说)

看一看想一想这几道题怎么算(只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8-(3+4) 11+(9-5)

师:认真观察,想一想计算有小括号的算式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对比研究,交流发现

师:请同学们完成74页做一做

12-5+4=

14-9-3=

12-(5+4)=

14-(9-3)=

其他人在看

去括号课件(优选十二篇)


教案课件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教学材料,而其中的内容需要教师自行设计和完善。教案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为了使您满意,不断调整和优化这份“去括号课件”,希望您会喜欢。请注意,本文章仅供您作为参考使用!

去括号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进一步认识中括号,会用含有中括号的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问题反馈

1.漫谈自学收获: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观看了有关中括号的视频,说说,你都有哪些收获?

(交流要点:有中括号的算式的计算顺序。)

2.预习单中的问题交流。

订正错题。这道题为什么错了?应该怎样改正?

看来同学们学得很不错。

二、疑难突破

那,在自学过程中,你还有哪些疑问?(引导学生提问)

师问:有了小括号,为什么还要引入中括号?也就是中括号到底用在哪儿?是否是只计算来用?

当然不是了,很多时候,咱们学习的运算是为了解决问题服务的,那这节课,咱们就来体验一下,如何用含有中括号的算式解决问题。板书课题:中括号

三、合作提升

1.出示情境:面包8元/包,蛋黄派12元/包,巧克力的单价是面包与蛋黄派单价和的2倍。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巧克力的单价是多少?)怎样列算式?(出示分步算式与综合算式)

小明带了80元,根据这个信息,你又能提出什么问题?

(可以买多少盒巧克力?)

2.那个问题怎样解决?请你列出分步算式与综合算式。(将学生的做法写在小板上,贴出来。分步正确的,综合错误的,综合正确的三种)

3.交流

谁来说说你每步求的是什么?

辨析

80(8+12)2

80[(8+12)2]

哪一种是正确的?为什么?

是呀,第一种算式只套了一个小括号,这里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应该先算除法,再算乘法,而我们应该先算乘再算除,这里已经有了一个小括号了,再不能套小括号,那样就乱了,为了避免混乱,所以就用一个中括号。

是呀,在已经有了小括号的式子里,当再次需要改变运算顺序时,这时就需要另外一种符号,中括号就出现了。

对比:对比分步算式与综合算式,哪种算式书写更简洁?(综合算式)是呀,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发明中括号了,它既能改变运算顺序,同时可以使我们的书写更加简洁。

4.引申

你会用中括号吗?来试一试吧。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计算

交流:为什么要在这里加上一个中括号?

5.解决问题

看来,同学们已经会运用中括号列出综合算式了,那接下来的几道问题应该都难不住大家。

(1)航模组有男生8人,女生4人。美术组人数是航模组的2倍。合唱组有72人。合唱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列综合算式解答)

(2)小明包了18个包子,小刚包的个数是小明的2倍,小洁包的比小明与小刚的和还多6个,小美包了20个包子。小洁包的个数是小美的几倍?(列综合算式解答)

6.拓展

老师这里还有几道题,你能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吗?和同桌说一说吧。

这个对于大家都是小菜了,那咱们加大点儿难度。

象老师这样说

1804+23,我们可以说180与4的商加上2与3的积,和是多少?

180(4+2)3,这道算式可以怎么说呢?

(1804+2)3

180[(4+2)3]

还是这四道算式,如果编成应用题,又可能是什么样的应用题呢?这个留作大家课后思考。

四、梳理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括号是一种运算符号,它的作用在于表明运算的顺序.小括号()是17世纪荷兰数学家吉拉特开始使用的.之前法国数学家韦达使用过中括号[]。改变运算顺序的除了以前学习的小括号,今天学习的中括号,还可能有什么?大括号?同学们很善于联想。象这个就是大括号,你觉得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是的,很多知识都是相通的,只要我们善于思考,敢于联想,会发现更多知识间的奥秘。

课堂检测

72[960(245-165)]

(96040-10)2

小军从家到少年宫走了14分钟。用同样的速度,他从家到学校要走多少分钟?

去括号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要求

今天我们要学习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要比一比,看谁学的快,看谁教学会的徒弟多,看谁教的徒弟运算的正确率高?你们说好吗?揭示课题:学与教大比武

二、学与教大比武

1、出示60+240[(30-10)2]

⑴区分会与不会

⑵开始学与教大比武

⑶汇报学与教的情况

自己学会了吗?教会了几个徒弟?

2、考核(过五关)

请徒弟们接受老师的提问,同学们当评委,指出讲的不好的地方,和精彩之处。

⑴提问:

[]是什么括号?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里面的,再算里面的。

⑵划运算顺序

118+1536[12(63-59)][60+240(30-10)]2

[(60+24030)-10]2(60+240)[(30-10)2]

⑶下面的运算对不对?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700-(600+30015)]2第一步运算顺序错误

=[700-(90015)]2

=[700-60]2

=6402

=1280

⑷实力比拼

用递等式计算

[514-(123+217)](296)

⑸评选先秀师傅出色徒弟

三、课堂练习

课本练一练第14页第3、4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最满意的是什么?最大的改获是什么?

去括号课件 篇3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以及前后联系:

本节课是七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继合并同类项后学习的,在今后所要学习的整式加减、分解因式、分式运算、解方程以及今后的数学运算都经常用到,学生对本节课掌握如何,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因此去括号这一节内容在本章中甚至在以后的学习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去括号法则在今后的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能否准确使用它,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因此这一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去括号法则,通过学生在探索法则的过程中突出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括号前是-号,去掉括号后,括号内各项符号处理。这是根据学生年龄的特征,他们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不够,考虑问题有欠周全而确定。在突破难点中,主要是通过应用法则时,列举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错误,例如:学生在去括号时,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掉负号后,学生往往只会改变括号内第一项的符号而忽略了其它项的符号。针对这些错误的解法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而突破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能用运算律去括号。总结去括号法则并能用法则解决简单的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对法则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探究、观察、比较归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新知的精神,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体验成功的喜悦中建立自信心。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采用了设计问题情景,引导探索、发现法则、应用法则的模式展开。

数学情景教学中应该以思维为核心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各种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和接近实际生活的情景创设,巧妙地把学生的数学认识活动和情感交流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原则在设计问题情景的教学中采用令学生感兴趣的火柴棒搭正方形的探索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利用多媒体演示三种不同的搭建方法,让学生在欣赏图形变化的同时全身投入到思考问题中去,亲自参与思考、发现和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探索新知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展开讨论,探讨去括号的方法,教师则进行巡视并引导学生利用分配律去括号。学生在利用分配律去括号时可能会对第二个式子中-1的出现产生一定的困惑,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我会先让学生思考-2可以分成哪两个数的乘积?学生容易得出-2等于-1乘2,通过类比学生也就容易明白-1的出现。

为了帮助学生对法则探索,这里还设计了接近实际生活的问题2,在学生完成式子的变形后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式子中等号两边画红线部分的变化情况,并回答下面的三个问题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括号中各项符号的变与不变是由什么确定的,有了上面几个问题做铺垫,去括号的法则已经是呼之欲出了,然后我再以提问的形式,启发学生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具体体现如下:括号前是正号,去掉括号后括号内各项的符号变还是不变,括号前是负号,去掉括号后括号内各项的符号变还是不变;为了强化学生的记忆力,这里把法则编成顺口溜,去括号看符号是正号不变号是负号全变号。

探索法则、发现法则是这节课的重要部分,因此在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探索、交流、讨论的.空间,让学生自己体验法则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和掌握。

发现法则后接下来的是应用法则,在应用法则中,这里设计了三道例题,例1的目的是想让学生熟悉去括号法则初步学会用法则去括号其中三题使学生明白去括号还可以简便运算,例2的设计主要是让熟练法则、掌握法则并突破重点、难点。例3的设计是通过变式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

在例题的教学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先独立思考完成并进行小组交流成果,而教师只是进行巡视并收集他们的错误解法进行板书,让学生展开讨论错在哪里,加强学生对法则的理解。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分析

教学心理学认为,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与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因此本节课采用了设计问题情景、引导探索、发现法则、应用法则的模式展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法则、发现法则、应用法则,教师只是做适当的引导与启发,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一课程标准理念。

2、学法分析

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记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合作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根据这一原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知识,发现规律,逐步掌握,自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养成交流与合作的习惯,形成勇于创新的科学。

去括号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解决问题、改写算式等活动中,初步感受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体会“先算乘除,后算加减”这一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会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式题。

教学难点:体会“先算乘除,后算加减”这一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学生分析:学生认识了连加、连减、有很好的计算基础,关键是

掌握加减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解决问题,自主探究交流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喝饮料,那么你们了解一箱饮料有多少瓶吗?

师:你们说的都对。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这幅图中的饮料多少瓶一箱?你还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师:现在老师提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瓶饮料呢?请同学们自己试着算一算。

教师要注意巡视,以便了解学生的解题方法。

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方法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用连加或两个算式解答的,现在我们试着把有乘、有加的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好吗?

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的改写情况,并根据学生试着改写的情况,决定下一个环节采取以交流为主,还是以讲解为主。

交流学生试写的结果。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将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并说一说算式中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总结运算顺序。观察写出的算式,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的表达语言可能不一样,只要意思正确,就给予肯定。

二、巩固提高

1、牛刀小试

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用数学来解决。观察情境图,你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师:观察的很仔细。现在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双旅游鞋比一双拖鞋贵多少元?请小组试着解答?

教师要注意巡视,以便掌握学生的解题方法,特别关注是否出现综合算式。

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学生没有写成综合算式可让学生说一说算式中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再让其他学生把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

理解运算顺序,完成脱式计算。使学生了解在一个算式里,有除法有减法,先算除法。理解有减有除算式的运算顺序。

2、大显身手

1)师:我们一起来观察刚才的两个综合算式。

24×3+863-36÷4

说一说,有什么运算,运算顺序是什么?

指名回答。

师:刚才结合解决具体问题,我们知道了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有加法要先算乘法,有除法有减法,要先算除法。在一般数学运算中,也有同样的规定。

2)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要注意巡视,发现错误及时个别辅导,可指名学生到黑板板书。

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解答,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多样化的解题方法。鼓励学生列成一个算式计算。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大家表现都很好收获一定很大,都跃跃欲试想谈谈自己的收获了,现在老师就给你们机会,谁先来?

打开数学书第56页,课前布置大家预习,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话,谁来说一说。齐读。

学到这儿还有什么疑问?

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教学有乘有加、有除有减不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这节课充分利用信息窗所展示的情景图,并加以铺垫,把计算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本节课还利用了同位合作、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讨论、讲解、自评、互评,充分发挥了小课堂的'作用。同时,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自主设计、相互交流,进一步体会到运算顺序的合理性,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充分理解了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算。最后充分利用两道自主练习,巧妙的设计恰到好处地强调了运算顺序的重要性,并且很好地检验了学生学的情况。

课上完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课堂上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抓住生成的信息,强化新知,解决问题要到位。

二、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让动脑优于动笔。

今天在课堂上学习试一试时,虽然提醒学生先看有哪些运算符号,但没能提醒学生“看题后先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再动手计算。并介绍给学生这是计算时的一种好方法与好习惯,可避免好多学生拿到题目就盲目动笔,不思考,凭感觉,不能静心深入研究问题,从而导致错误率提高,实际上这也是新课程以来人们发现学生计算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行动先于动脑。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学会思考,思考后再行动的稳中求胜的先进的学习理念,这也是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做成大事的成功秘诀之一。

去括号课件 篇5

教学内容:p.35第6~10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这部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通过具体的习题,使学生明白连减也可以是减去两个减数的和,得数不变的规律。

教学过程:

1、算一算、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1)180-36-44180-(36+44)

观察算式,发现:数都一样,不同的是运算符号及顺序不同

按各自的运算顺序算一算,发现:得数都是100

想:怎么会都是100的呢?

以实际问题举例:比如说:有180元钱,买上衣用去了36元,又买裤子用去了44元,剩下多少钱?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把180连续减去买上衣再减去买裤子的钱,或者可以直接用180减去买上衣和裤子总的钱,这样就可以分别用这两个算式来表示了,得到的结果自然是一样的。

谁再能结合这组算式,举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来说一说,同时理解连减也可以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2)观察第2组,159-(59+37)159-59-37

这两题之间是什么联系?猜一猜结果会有什么特点?

算一算,看自己的想法正确吗?

比较这两组题,你还有话要说吗?

(得数都是一样的,但第一组题是有括号的更容易算,第二组题是没括号的更容易算,所以在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题目的数据选择是用连减来列式还是用括号来列式。这样计算就更方便。)

2:第10题

钟的单价是18元,台灯的单价是25元,小华付出50元,买了一个钟和一盏台灯,应找回多少元?

读题后,要求学生用不用的方法解答,进一步掌握上一题的规律。

3:第8题

(1)买5套这样的衣服一共要付多少元?(上衣48元,裤子36元)

方法一:5件上衣加5条裤子的钱

参照这种说法,列出算式:485+365

方法二:1套衣服的价钱乘5

参照这种说法,列出算式:(48+36)5

比一比,这两个算式一样吗?它们的得数会一样吗?

第一题是三步的混合运算,谁知道它的运算顺序呢?

分别算一算。为什么可以用不同的算式得到相同的得数,这里也是有数学依据的,我们以后会继续学习。

(2)700元钱最多能买几套这样的衣服?

读题后让学生完成列式,在交流的时候重点说清楚:题目要求只要最多能买几套?特别是没有提到还剩多少钱?所以最后竖式算出是828后,可以写成=8(套)28(元),也可以写成8(套)

4、第9题

我带了100元,买米用去40元。剩下的钱可以买几瓶油?

学生独立完成列试3,并说说列式的理由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要求学生说完整的话

提出一些问题后,再分别的解答。

5、简单介绍你知道吗?

6、布置作业:

第.35页:第6题

课前思考: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本课内容应该是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的练习课,但是从实际的课后练习来看,其中蕴涵着很多新的内容,课堂上需要老师像新授一样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得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1、练习7,经过练习讨论、比较发现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数的和,在练习中引导学生比较两种做法有时其中一种比较简单,练习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计算,实际上老师需要渗透给学生的是一种规律和利用这个规律的简便算法。

2、练习8,第1小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两种,如果学生用分开计算上衣和裤子的时候,那么这种混合计算的方法又是书本上没有接触过的练习,练习时依旧要像新授一样,讲清运算的顺序。另外第2小题学生还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来取近似数。

教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在昨天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混合运算中有小括号的情况。通过这节课学生对于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加深了印象。学生作业的正确率进一步提高。本节课中第7题特别重要,学生先算一算180-36-44和180-(36+44),得出结果都是100。让学生观察两个算式,通过比较,说说发现什么。主要通过本题来让学生理解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可以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和里的每个加数,并为以后学习简便计算作些准备。

通过本节课学生对于混合运算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授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练习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计算的正确率较高。本节课另有一个重点:就是通过算一算,比一比找出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他们的和,结果一样。让学生从生活中举例说明、验证这样的规律。最后让学生比一比两种算法什么时候简便,要看具体的题目,为以后的简便运算打好基础。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尽量用综合算式来解决,特别提示小括号的正确运用。

课后反思:

本节课训练的重点除了熟练进行混合运算外,是从混合运算中发现规律,理解规律。学生通过几组对比题的计算、比较对于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数的和这一规律能够比较清晰地理解,并运用它来解决最后一道实际问题。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不是很熟悉,课堂上学生经过讨论,多数学生掌握的很好,部分学生依旧分步列式。然分布合并成综合算式是学生比较困难的。

去括号课件 篇6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去括号是中学数学代数部分的一个基础知识点,是以后化简代数式、分解因式、配方法等知识点当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接受该知识点存在一个思维上的转换过程,所以又是一个难点,由此不难看出,该知识点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其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学生经过观察、合作交流、讨论总结出去括号的法则,并较为牢固地掌握。

2)能正确且较为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化简代数式。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2)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知识分解、知识整合能力。

3、情感目标:1)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产生、发展及形成过程,培养其勇于探索的精神。

2)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去括号法则及其运用。

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应如何处理。

●教法与学法分析

为充分体现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同时鉴于七年纪学生的思维所呈现出的具体、直观、形象之特点,为突破难点,选用“情境——探索——发现”的教学模式,通过直观教学,借助多媒体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自主参与、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探索式学法为主,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教学流程图

综合以上各方面的分析,紧扣教学重点,力求突破教学难点,达到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置为以下几个环节:

复习旧知

承前启后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探究学习

归纳总结

动画演示

深化理解

理解应用

拓展升华

反馈调控

评价激励

问题备份

全面考虑

●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回顾旧知,承前启后 1、什么叫做同类项? 2、叙述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3、若a、b、c均为有理数,请指出以下代数式中的同类项及其系数,并进行合并。 ① a+2b-c ②a+(3c+2b-a)-(2a-c)

由于有括号学生暂时无法正确指出各项系数,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问题:第三问第二小题你会进行合并吗?

回答 (意图:对旧知识进行进一步加深和巩固)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问题一: 周三下午,校图书馆起初有a名同学,后来某年级组织同学来阅读,第一批来了b位同学,第二批又来了c位同学,则馆内一共有多少位同学? ① a+(b+c) ② a+b+c 1、联系:它们等值 2、区别:①式有括号②式没有括号。 3、从①式到②式叫去括号。

1、你可以用几种表达式来回答这一问题? 2、这几个表达式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 3、从①式到②式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观察、思考、回答

小组讨论,发现见解,相互点评,达到共识。 (意图:给学生充分的交流空间,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取长补短”的涵义,以求在共同学习中得到进步,同时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三)探究学习,归纳总结

a + ( b + c ) = a + ( + b + c ) = a + b + c

动画演示: 法则: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及其前面的“+”号,括号内各项不变号。 1、让学生观察思考后回答: ①、a+b+c又可以读作什么? ②、表格二、三行之间你可以发现什么? 2、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法则。 3、对学生的不同见解暂时保留,对得出的结论给予评价。 观察讨论 回答问题

共同探讨 分类总结

(意图: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入动画演示,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四)创设情景,继续新课 问题二: 若图书馆内原有a位同学,后来有些同学因上课要离开,第一批走了b位同学,第二批又走了c位同学,则馆内还剩下多少位同学? ①a-(b+c) ②a-b-c 1、联系:它们等值 2、区别:①式有括号②式没有括号。 3、从①式到②式叫去括号。

1、你可以用几种表达式来回答这一问题? 2、这几个表达式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 3、从①式到②式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观察、思考、回答

小组讨论,发现见解,相互点评,达到共识。 (意图:给学生充分的交流空间,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取长补短”的涵义,以求在共同学习中得到进步,同时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五)探究学习,归纳总结

a - ( b + c ) = a - ( + b + c ) = a - b - c

动画演示: 法则: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及其前面的“-”号,括号内各项要变号。 1、让学生观察思考后回答: ①、a-b-c又可以读作什么? ②、表格二、三行之间你可以发现什么? 2、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法则。 3、对学生的不同见解暂时保留,对得出的结论给予评价。 观察讨论 回答问题

共同探讨 分类总结

(意图: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入动画演示,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六)理解应用,拓展升华 解释以下三个问题(理解部分) 1、法则以等式、文字方式出现 ①a+(b+c)=a+b+c ②a-(b+c)=a-b-c ①括号前是“+”号,去掉括号连同它前面的“+”号,括号内各项不变号。

②括号前是“-”号,去掉括号连同它前面的“-”号,括号内各项要变号。

2、法则中关键词语的理解“连同”指括号及括号前的符号,所以去括号不仅要去括号还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3、隐性的一个条件要求:括号内第一项为“+”号时,这个“+”号一般是不写的,但你要把它显现出来。

教师点评指导。 特别是第三个问题 要予以特别说明。

学生概括总结法则。 (意图:使学生领悟到剖析数学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巩固应用(应用部分) 例1:去括号 ① a+(b+c)②a-(b-c) ③a-(-b+c)④a-(-b-c) 例2: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①(x-y-z)+(x-y+z)-(x-y-z)②(a+2ab+b)-(a-2ab+b) ③3(2x-y)-2(3y-2x) 阅读:当x=-2,y=-1时求多项式 3(2x-y)-2(3y-2x)的值 解:原式=(6x-3y)-(6y-4x)=6x-3y-6y+4x =10x-9y 所以当x=-2,y=-1时 原式=10x-9y =10×(-2)-9×(-1) =31

例题的处理:教师启发、引导、矫正,并从学生角度提出问题。例2③在解题步骤上要引导学生,保证解题的正确性、高效性。

教师请不同数学素养的学生就阅读部分给以说明,进行点评。

学生自己探究思考后回答相应结果,并简述理由。

(意图:体现弹性,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突出分层教学)

(七)反馈调控,评价激励 1、练习 教科书P110练习1、2、3题

2、课堂小结 (以问答形式,让学生参与小结,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明确学习目标的效果)。 1、教师就学生练习分别给以指导。 2、及时表扬鼓励。 3、强调书写格式。

问题: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有什么收获?

认真完成,适时加以讨论。 (意图:及时给予分层强化训练,强调重点、纠正错误点、紧扣关键点。)

去括号课件 篇7

教学内容:第35、36页,第6~10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这部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具体的习题,使学生明白连减也可以是减去两个减数的和,得数不变的规律。

教学过程:

1、算一算、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1)180-36-44180-(36+44)

观察算式,发现:数都一样,不同的是运算符号及顺序不同

按各自的运算顺序算一算,发现:得数都是100

想:怎么会都是100的呢?

以实际问题举例:比如说:有180元钱,买上衣用去了36元,又买裤子用去了44元,剩下多少钱?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把180连续减去买上衣再减去买裤子的钱,或者可以直接用180减去买上衣和裤子总的钱,这样就可以分别用这两个算式来表示了,得到的结果自然是一样的。

谁再能结合这组算式,举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来说一说,同时理解连减也可以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2)观察第2组,159-(59+37)159-59-37

这两题之间是什么联系?猜一猜结果会有什么特点?

算一算,看自己的想法正确吗?

比较这两组题,你还有话要说吗?

(得数都是一样的,但第一组题是有括号的更容易算,第二组题是没括号的更容易算,所以在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题目的数据选择是用连减来列式还是用括号来列式。这样计算就更方便。)

2、钟的单价是18元,台灯的单价是25元,小华付出50元,买了一个钟和一盏台灯,应找回多少元?

读题后,要求学生用不用的方法解答,进一步掌握上一题的规律。

3、(1)买5套这样的衣服一共要付多少元?(上衣48元,裤子36元)

方法一:5件上衣加5条裤子的钱

参照这种说法,列出算式:485+365

方法二:1套衣服的价钱乘5

参照这种说法,列出算式:(48+36)5

比一比,这两个算式一样吗?它们的得数会一样吗?

第一题是三步的混合运算,谁知道它的运算顺序呢?

分别算一算。为什么可以用不同的算式得到相同的得数,这里也是有数学依据的,我们以后会继续学习。

(2)700元钱最多能买几套这样的衣服?

读题后让学生完成列式,在交流的时候重点说清楚:题目要求只要最多能买几套?特别是没有提到还剩多少钱?所以最后竖式算出是828后,可以写成=8(套)28(元),也可以写成8(套)

4、我带了100元,买米用去40元。剩下的钱可以买几瓶油?

学生独立完成列试3,并说说列式的理由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要求学生说完整的话

提出一些问题后,再分别的解答。

5、简单介绍你知道吗?

6、布置作业:

第36页第6题

去括号课件 篇8

一、教学内容:教材第34~35页,想想做做第1~5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讲课和交流,使学生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2、让学生初步理解、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教法教具:引导尝试,讨论突破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

⒈口答:下列算式先算什么,再口算出结果。

60+303422-206374

20+30-40160803052+42070

提问:以上几题综合算式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2、在下面的算式中先添上运算符号+、-,再说说运算顺序,并算一算。

4042

3、在下面的算式中先添上运算符号+、,再说说运算顺序,并算一算。

4042

4、出示例题图

请同学们列综合算式并解答。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5、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混合运算。

二、教学新课

⒈教学例题:

(1)引导学生看图。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出示问题:用50元钱买1个书包后,还可以买几本笔记本?

(2)请同学们先分步算一算,再试着列出综合算式。

(3)指名说说解题思路,并分别说说每道算式求出的是什么?

你如果要列综合算式必须要先求出什么才行?能不能这样列式50-205

为什么?应该怎么办?你觉得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讲述:遇到这种情况,也就是要改变规定的运算顺序,就要请小括号来帮忙,因为数学上有个规定:括号内先算。

(4)提问:这个算式怎么改?请同学们算出结果。(板书)

提问:在这道算式中有哪几种运算?我们是先算什么的?在这样的算式中为了要先算减法,我们是怎样做的?

(5)追问:加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

小结: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如果需要改变原先规定的运算顺序,可以请小括号来帮忙。(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⒉教学试一试:

18(36+24)95-(74-50)

(1)出示题目,请同学们独立算一算,指名板演。

(2)提问: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共同之处?

(3)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算式中有小括号时,应先算什么?(板书)

三、组织练习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让同学们先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解答,指定四人板演。

(2)在班内共同订正后提问:在计算有小括号的算式中要注意什么?

⒉。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每组中的两题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

请同学们计算。说说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

3、说一说按照计算要求,下面的算式要不要加括号,怎样加括号。

(1)72-30+22先算加后算减

(2)36+246先算加后算除

(3)58-67先算乘后算减

(4)7226先算乘后算除

指名回答。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指名读题,说说题中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说说解题思路及算式。提问:为什么在综合算式中添上小括号?

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在列综合算式的过程中用到了什么符号?算式中有它,会有什么作用?

五、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2题和第5题。

七、板书: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50-20=30(元)(50-20)5

305=6(本)=305

=6(本)

答:还可以买6本。

去括号课件 篇9

一、复习

⒈口答列式:

⑴28与32的和是多少?⑵60减去17的差是多少?

⑶16乘5的积是多少?⑷6和8相乘得多少?

⒉列式解答:

出示:每本笔记本5元,买3本这样的笔记本要多少钱?

学生在本子上列式。集体订下,说一说这题要求什么?需要知道什么?

二、教学新课

⒈教学例题1。

⑴出示例题图:提问:这家文具店出售哪些商品?每件商品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⑵出示问题:小明买了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了多少钱?请同学们试着自己解答。

⑶分析:

提问:你们是怎样解答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

提问:15+20中的15表示什么?是怎样得出来的?20呢?

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必须要知道什么?

⑷请同学们试着将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出一道综合算式。

⒉教学例2。

⑴出示问题:小红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

⑵请同学们列出综合算式,并想一想综合算式应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

集体订正。提问:算式中50、18、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为什么?

⒊总结运算顺序。

⑴比较算式。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解答时,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⑵提问:如果题目中同时出现了乘法和加、减法,你应先算什么?

⑶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通过解决问题,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

三、组织练习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然后再让学生计算。

⒉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说。提问:在计算这样的综合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

⒊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⑴比较:每组中两题有什么是不同的?想一想,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

⑵提醒:在计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去括号课件 篇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2、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

3、初步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提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例3主题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能不能把条件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了2个,又剪掉了3个,还剩下几个五角星?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摆一摆

小朋友们,请你用手里的学具代替五角星摆一摆,怎样才能知道剩下几个五角星。

2、反馈,交流。

要求还剩几个五角星,你打算怎么计算呢?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方法1:先算出减去2个剩下多少,再算出减去3个剩下多少。。

算式:10-2-3=5

方法2:先算出一共减去几个,在算出还剩下几个。

3、创造小括号

按照刚才小朋友说的先算出一共减去几个,在算出还剩下几个。的方法,应该怎样列式呢?

先算:2+3=5

再算:10-5=5

怎么才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呢?请你试着写一写!

方法1:10-2+3=5

方法2:10-2-3=5

方法3:10-2-3=5

4、认识小括号

小朋友们的办法都很好!可是看到这么多的符号,你有什么想法呢?

是啊!符号太多太乱了,而且其他人也不能知道你的意思,看来应该找一个简洁、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先算后面的2+3,数学家帮我们选择了用()来表示,它叫小括号。(板书)

10-(2+3)=5

现在你来说说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

总结:一个算式中含有小括号,表示什么意思呢?(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74做一做。

先说一说下面各题你应该先算什么,再计算。

2、完成练习十七第3题。

说说你想先算什么,再列算式。

3、完成练习十七第1题。

说说上下两式有什么区别?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4、完成练习十七第2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小括号,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的知识吧!

去括号课件 篇11

第一课时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⑴

【教学内容】教材第30~31页。

【教学要求】

⒈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⒉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进一步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

例题插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⒈口答列式:

⑴28与32的和是多少?⑵60减去17的差是多少?

⑶16乘5的积是多少?⑷6和8相乘得多少?

⒉列式解答:

出示:每本笔记本5元,买3本这样的笔记本要多少钱?

学生在本子上列式。集体订下,说一说这题要求什么?需要知道什么?

二、教学新课

⒈教学例题1。

⑴出示例题图:提问:这家文具店出售哪些商品?每件商品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⑵出示问题:小明买了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了多少钱?请同学们试着自己解答。

⑶分析:

提问:你们是怎样解答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

提问:15+20中的15表示什么?是怎样得出来的?20呢?

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必须要知道什么?

⑷请同学们试着将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出一道综合算式。

⒉教学例2。

⑴出示问题:小红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

⑵请同学们列出综合算式,并想一想综合算式应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

集体订正。提问:算式中50、18、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为什么?

⒊总结运算顺序。

⑴比较算式。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解答时,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⑵提问:如果题目中同时出现了乘法和加、减法,你应先算什么?

⑶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通过解决问题,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

三、组织练习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然后再让学生计算。

⒉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说。提问:在计算这样的综合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

⒊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⑴比较:每组中两题有什么是不同的?想一想,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

⑵提醒:在计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去括号课件 篇1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感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用以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获得成功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三步计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运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运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索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铺垫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398-188090555

42062034641036+60

1004214080-2830800

(2)说出先算什么,再计算。

163+2056042

学生在作业纸上直接进行口算。

集体核对。

指名板演,其余做在随堂作业本上。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兴趣小组要开展棋类活动,王老师准备购买一些棋具。

2、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3、问:你能帮王老师算一算:她一共要付多少钱吗?

你会列分步算式计算吗?

4、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23=36(元)

154=60(元)

3660=96(元)

5、提问:你能说出每步求出的是什么吗?

6、谈话:你能根据上面的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吗?

教师板书:

123+154154+123

比较:和复习(2)有什么不同?

7、小结:像这样含有三步运算的综合运算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

学生看图说一说:

(1)象棋一副12元,围棋一副15元;

(2)王老师要买3副象棋和4副围棋。

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尝试列式计算。

指名说算式。

学生回答,明确数量关系、运算顺序

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指名板演算式。

学生回答:复习(2)是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现在是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三、探索算法

1、出示:

123+154154+123

(1)思考讨论:先算什么?为什么?第一步脱式两个乘积可以同时计算出来吗?

(2)小结:有加法和乘法的三步混合运算要先算乘法,这样的两次乘法还可以同时计算。

2、出示试一试:

150+12065

(1)思考讨论:算式中有哪些运算?在这里除和乘连在一起,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校对答案。

3、小结:今天学的含有加、减、乘、除的三步混合运算的式子应该按什么顺序计算?

(1)小组讨论。

(2)小组汇报。

(3)独立计算。

独立思考并交流。

独立计算。

学生归纳并阅读书上的结语: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四、巩固应用

1、说一说、算一算。(做想想做做第1题)

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集体订正。

2、啄木鸟诊所。(做想想做做第2题)

说一说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

3、比一比、算一算。(做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比较每组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4、对比练习(做想想做做第6题)

比一比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同桌互说。

独立做题。

(1)独立观察、判断、改正。

(2)汇报、交流

(1)独立计算

(2)比较,交流。

(1)学生读题,列式计算

(2)比较条件、问题和计算方法。

五、总结评价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六、作业设计。

1、用递等式计算。

28070+15818+9425

461283-73453-254

2、一枝钢笔28元,一本练习本2元,小华带了100元,打算买2枝钢笔和9本练习本,钱够吗?

3、一辆快客3小时行驶了315千米,一辆普通客车4小时行驶了320千米,快客每小时比普通客车多行驶了多少千米?

教后反思:

最新小括号课件


今天我们为大家精选了一篇关于“小括号课件”的好文章,欢迎您浏览本网页希望您有一个愉快的体验。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因此想要随便写的话老师们就要注意了。设计教案需要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小括号课件【篇1】

一、说教材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小括号》是在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例2中出现,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重点是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作用。通过学生熟悉的购买面包的情境,解决“还剩多少个面包?”这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解决。使学生感受到不只是单纯的计算题有不同的算法,对于一个实际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重在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在一年级新教材中,小括号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能解决简单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编排。从剪星星的情境入手,通过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感受小括号产生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计算,明确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最终落脚点是运算顺序,强调的是算法。在这里,小括号的出现,也增加了式题的变化,能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因此本节课的定位是让学生通过问题情境,感受小括号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明白小括号的意义,知道有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会按照正确的顺序口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掌握了不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实际问题,有一定计算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础。同时,学生在前面的口算学习中,会用圈、画等符号标注口算过程,这为学生“创造”小括号提供了素材。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结合学生知识经验和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我们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计算。

2、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

3、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知道有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四、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对比思考——共同优化,形成结论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中,通过问题情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学习中。学生自主尝试动脑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去探究、发现新知。教师适时指导并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思维指向所要解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探讨,想出办法、找出途径,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自主建构知识,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计算的顺序。

3、巩固应用。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首先通过一分钟常规口算练习,将学生的计算训练落实到课堂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再通过一组加、减两步式题口算,回顾没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计算的计算顺序,为新知学习做铺垫。

(二)引导与尝试

从三个层次进行新知教学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课件动态展示教材74页例3的情境图,让学生直观感受生活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通过直观操作,为新知提供研究的素材,并为理解运算顺序积累感性经验。

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形成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是学生熟悉的连减方法,列出算式并标出计算的过程,算出结果;另一种是先加后减的思路。在此过程中注重发散学生的思维,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训练学生尝试用数学语言表达思维过程,抽象成算式,使学生经历从实物操作——表象操作——符号操作的思维过程。

然后聚焦到“先加后减”的方法,通过尝试将两道算式写成一道算式,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不能先算加法该怎么办?让学生感受到引入符号的必要性,进而想办法“创造”符号,最后统一符号,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

3、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主要是促进知识结构的形成、新知识模块的建立、解题技能的优化和思想方法的提高。因此在学生经历了刚才的“创造”过程,已经初步明白小括号的作用,再通过几个式题练习,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总结归纳出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三)巩固运用

做一做:通过算一算、说一说、比一比,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有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没有小括号的算式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练习十七第3题:通过一道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小括号的意识和能力。

摘苹果:趣味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巩固运算顺序。低年级学生要保持长久的学习状态,必须有吸引他们的内容,摘苹果增强计算的趣味性,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继续参与的积极性。

小括号课件【篇2】

教学内容: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66--68页第六单元信息窗3第1课时的第一个小红点和自主练习中的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情境图提供的信息提出有质量的数学问题。

2、能正确分析各种数量关系,列出综合算式。

3、掌握含有乘法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含有小括号的先减后乘的四则混合运算。

4、积极参与共同探索问题,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

教学重难点:

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弄清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会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活动一:新课引入

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硕果累累。愿意继续和老师一起去果园里领略丰收的喜悦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示:出示信息窗3中的情境图片一)

活动二: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理解图意。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你能利用刚才的信息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吗?

生:同桌交流想法。

教师板书:

问题1:1篮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问题2:3篮苹果一共多少个?

对于学生提出第1题时,直接让学生口头列出算式。然后引导学生,能提出用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吗?引导提出第2个问题:3篮苹果一共多少个?板书这个问题,并指出: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继而进行计算教学,既给学生提供了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又让学生明白了计算来源于生活,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一)分析数量关系,确立解题思路。

1.把信息与问题连起来默读两遍。

2.你能自己来试着解决吗?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如有困难可以找老师帮忙!也可以同桌商量一下。(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解题情况。)

3.小组内交流想法,看看你们小组能用几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对小组的讨论进行指导。)

4.汇报交流,评价质疑: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你们的方法?学生汇报、质疑:预设方法1:60-38=22(个)223=66(个)

学生汇报这种方法时,互相质疑: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据学生的交流汇报完善板书方法1

先算1篮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60-38=22(个)

再算3篮苹果一共多少个?

223=66(个)

预设方法2:(60-38)3

学生汇报方法2时,互相质疑:是怎样想的呢?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方法3:60-383

学生汇报方法3时,互相质疑:是怎样想的呢?这种方法对不对?

(二)比较分析,加深理解数量关系,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比较方法2与方法3哪里不一样?一样的地方又有哪些?

方法2:(60-38)3方法3:60-383

预设:

相同:数字一样;运算符号一样。

不同:方法2含有小括号;运算顺序不一样。

师小结:同学们观察的很认真,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你想对小括号说些什么?(学生自由交流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实际上是让学生在经历多种算法的同时,感悟出它们各自的不同特点,从而能让学生在感受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形成优化选择的意识。在探讨、质疑、争论中引出小括号,既解决了情境中的问题,又深化了学生对计算题的运算顺序、运算方法及小括号的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两种算法比较,区别在哪里?

2、结合算式讲讲算理。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在解决3篮苹果一共多少个?问题时,先算的问题不同,列式也就不同,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不管用哪种方法,我们都要想一想,分析一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想清楚后再去列式计算。

一般混合运算,要按照先乘除、后加减法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这就是我们研究的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自主练习第一题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2、自主练习第2题

(1)仔细观察画面,弄清楚图意。

温馨提示:

说一说有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要求现在有多少台电脑?必须先求什么?怎样列综合算式解答?

(2)学生自己解答。

(3)集体订正。

第一关:我会算:

师:刚刚我们说了运算顺序的六道题,你能准确地计算吗?

课件出示:(86-56)8(82-79)13130(90-83)

(45+36)59(260+40)374-742

指名交流,集体订正。

第二关:我会比

算式有无小括号对比教学

师:这两题你会算吗?请大家在本子上计算。

(50-20)5

50-205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相关问题,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和意识,进一步感受了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本课时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

板书设计

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3篮苹果一共多少个?

分步解答:综合算式解答:

(1)1篮苹果一共有多少个?60-38)3

60-38=22(个)=223

(2)3篮苹果一共多少个?=66(个)

223=66(个)合运算

小括号课件【篇3】

教学内容: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66--68页第六单元信息窗3第1课时的第一个小红点和自主练习中的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情境图提供的信息提出有质量的数学问题。

2、能正确分析各种数量关系,列出综合算式。

3、掌握含有乘法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含有小括号的先减后乘的四则混合运算。

4、积极参与共同探索问题,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

教学重难点:

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弄清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会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活动一:新课引入

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硕果累累。愿意继续和老师一起去果园里领略丰收的喜悦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示:出示信息窗3中的情境图片一)

活动二: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理解图意。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你能利用刚才的信息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吗?

生:同桌交流想法。

教师板书:

问题1:1篮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问题2:3篮苹果一共多少个?

对于学生提出第1题时,直接让学生口头列出算式。然后引导学生,能提出用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吗?引导提出第2个问题:3篮苹果一共多少个?板书这个问题,并指出: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继而进行计算教学,既给学生提供了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又让学生明白了计算来源于生活,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一)分析数量关系,确立解题思路。

1.把信息与问题连起来默读两遍。

2.你能自己来试着解决吗?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如有困难可以找老师帮忙!也可以同桌商量一下。(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解题情况。)

3.小组内交流想法,看看你们小组能用几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小括号课件【篇4】

二年级数学下册《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目标:

1.迁移类推的方法,对含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进行脱式计算。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有括号)的运算顺序。

: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10-5+3=7+(7-6)=

10-(5+3)=7+7-6=

问题:

1.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不一样呢

小结:我们在一年级时就知道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样,在混合运算里,如果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二、探究新知

(一)独立尝试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7(7-5)(77-42)7

问题:上面的题你们能用脱式做一做吗

(二)反馈交流,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问题:

1.这两道题你们是怎么算的

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在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中,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呢

小结:算式里有小括号的,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和运算符号,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等号要对齐。

三、巩固练习

(一)计算

34-(28-13)6(7+2)(88-56)8

76-(12+25)(12-5)348(8-2)

问题:

1.这6道题有什么相同点

2.有小括号的算式,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二)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4+57(72-18)9244+2

(4+5)772-18924(4+2)

问题: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四)在数字间填写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2222=2

问题:

1.你看见什么了

2.你能在前三个2之间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使这个

算式的运算结果等于第四个2吗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51页练习十一,第7题。

第52页练习十一,第11题。

小括号课件【篇5】

教学内容:p.35第6~10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这部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通过具体的习题,使学生明白连减也可以是减去两个减数的和,得数不变的规律。

教学过程:

1、算一算、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1)180-36-44180-(36+44)

观察算式,发现:数都一样,不同的是运算符号及顺序不同

按各自的运算顺序算一算,发现:得数都是100

想:怎么会都是100的呢?

以实际问题举例:比如说:有180元钱,买上衣用去了36元,又买裤子用去了44元,剩下多少钱?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把180连续减去买上衣再减去买裤子的钱,或者可以直接用180减去买上衣和裤子总的钱,这样就可以分别用这两个算式来表示了,得到的结果自然是一样的。

谁再能结合这组算式,举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来说一说,同时理解连减也可以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2)观察第2组,159-(59+37)159-59-37

这两题之间是什么联系?猜一猜结果会有什么特点?

算一算,看自己的想法正确吗?

比较这两组题,你还有话要说吗?

(得数都是一样的,但第一组题是有括号的更容易算,第二组题是没括号的更容易算,所以在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题目的数据选择是用连减来列式还是用括号来列式。这样计算就更方便。)

2:第10题

钟的单价是18元,台灯的单价是25元,小华付出50元,买了一个钟和一盏台灯,应找回多少元?

读题后,要求学生用不用的方法解答,进一步掌握上一题的规律。

3:第8题

(1)买5套这样的衣服一共要付多少元?(上衣48元,裤子36元)

方法一:5件上衣加5条裤子的钱

参照这种说法,列出算式:485+365

方法二:1套衣服的价钱乘5

参照这种说法,列出算式:(48+36)5

比一比,这两个算式一样吗?它们的得数会一样吗?

第一题是三步的混合运算,谁知道它的运算顺序呢?

分别算一算。为什么可以用不同的算式得到相同的得数,这里也是有数学依据的,我们以后会继续学习。

(2)700元钱最多能买几套这样的衣服?

读题后让学生完成列式,在交流的时候重点说清楚:题目要求只要最多能买几套?特别是没有提到还剩多少钱?所以最后竖式算出是828后,可以写成=8(套)28(元),也可以写成8(套)

4、第9题

我带了100元,买米用去40元。剩下的钱可以买几瓶油?

学生独立完成列试3,并说说列式的理由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要求学生说完整的话

提出一些问题后,再分别的解答。

5、简单介绍你知道吗?

6、布置作业:

第.35页:第6题

课前思考: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本课内容应该是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的练习课,但是从实际的课后练习来看,其中蕴涵着很多新的内容,课堂上需要老师像新授一样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得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1、练习7,经过练习讨论、比较发现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数的和,在练习中引导学生比较两种做法有时其中一种比较简单,练习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计算,实际上老师需要渗透给学生的是一种规律和利用这个规律的简便算法。

2、练习8,第1小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两种,如果学生用分开计算上衣和裤子的时候,那么这种混合计算的方法又是书本上没有接触过的练习,练习时依旧要像新授一样,讲清运算的顺序。另外第2小题学生还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来取近似数。

教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在昨天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混合运算中有小括号的情况。通过这节课学生对于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加深了印象。学生作业的正确率进一步提高。本节课中第7题特别重要,学生先算一算180-36-44和180-(36+44),得出结果都是100。让学生观察两个算式,通过比较,说说发现什么。主要通过本题来让学生理解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可以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和里的每个加数,并为以后学习简便计算作些准备。

通过本节课学生对于混合运算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授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练习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计算的正确率较高。本节课另有一个重点:就是通过算一算,比一比找出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他们的和,结果一样。让学生从生活中举例说明、验证这样的规律。最后让学生比一比两种算法什么时候简便,要看具体的题目,为以后的简便运算打好基础。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尽量用综合算式来解决,特别提示小括号的正确运用。

课后反思:

本节课训练的重点除了熟练进行混合运算外,是从混合运算中发现规律,理解规律。学生通过几组对比题的计算、比较对于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数的和这一规律能够比较清晰地理解,并运用它来解决最后一道实际问题。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不是很熟悉,课堂上学生经过讨论,多数学生掌握的很好,部分学生依旧分步列式。然分布合并成综合算式是学生比较困难的。

小括号课件【篇6】

第四课时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⑵

【教学内容】教材第35~36页,想想做做第6~10题。

【教学要求】

⒈通过对不含小括号的综合算式与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⒉通过对于可以发现运算性质的对比练习,使学生在计算中感受、发现小括号的作用。

【教具准备】

想想做做第8、9题的插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⒈口算:

72086309033007525

337-454802095514014

⒉先说出下面每题先算什么,再算出结果。

(127+23)50328(36090)

46(30-25)4756+379

提问:以上几题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

二、初步感知

⒈出示:180-36-44180-(36+44)

⑴请同学们观察两题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⑵请同学们分别算出它们的结果,指名板演。提问:它们的结果怎样?

⑶出示:159-(59+37)159-59-37

请同学们观察计算。提问:它们的结果怎样?为什么也一样呢?

⑷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结论。

⒉根据已有的算式,说出与它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

80-20-3050-(20+10)90-70-20

提问:为什么它们的计算结果相同?

⒊同座位互相考考对方,说出得数相等的算式。

⑴出示题目,质疑:可以先怎样估计一下商?

⑵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指名说说计算过程,提问:你是把39看作多少来试商的?

⑶讨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

先小讨论,再全班交流。

小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三、灵活运用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

出示图,提问:什么是一套衣服?

同学们独立完成,要求昼列出综合算式。指名说说每题的解题思路。

⒉完成想想做做第9题。

出示图,提问:超市的这节柜台销售哪几种商品,它们的标价各是多少?

问: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⒊完成想想做做第10题。

学生做完后要求比较这3道算式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四、知识拓展

同学们自学你知道吗?,老师做适当补充。

五、布置作业

小括号课件【篇7】

《小括号》是新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中的内容。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小括号》是在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例2中出现,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重点是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作用。通过学生熟悉的购买面包的情境,解决“还剩多少个面包?”这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解决。使学生感受到不只是单纯的计算题有不同的算法,对于一个实际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重在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在一年级新教材中,小括号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能解决简单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编排。从剪星星的情境入手,通过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感受小括号产生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计算,明确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最终落脚点是运算顺序,强调的是算法。在这里,小括号的出现,也增加了式题的变化,能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因此本节课的定位是让学生通过问题情境,感受小括号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明白小括号的意义,知道有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会按照正确的顺序口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掌握了不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实际问题,有一定计算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础。同时,学生在前面的口算学习中,会用圈、画等符号标注口算过程,这为学生“创造”小括号提供了素材。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结合学生知识经验和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我们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计算。

2、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

3、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知道有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四、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对比思考——共同优化,形成结论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中,通过问题情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学习中。学生自主尝试动脑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去探究、发现新知。教师适时指导并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思维指向所要解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探讨,想出办法、找出途径,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自主建构知识,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计算的顺序。

3、巩固应用。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首先通过一分钟常规口算练习,将学生的计算训练落实到课堂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再通过一组加、减两步式题口算,回顾没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计算的计算顺序,为新知学习做铺垫。

(二)引导与尝试

从三个层次进行新知教学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课件动态展示教材74页例3的情境图,让学生直观感受生活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通过直观操作,为新知提供研究的素材,并为理解运算顺序积累感性经验。

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形成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是学生熟悉的连减方法,列出算式并标出计算的过程,算出结果;另一种是先加后减的思路。在此过程中注重发散学生的思维,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训练学生尝试用数学语言表达思维过程,抽象成算式,使学生经历从实物操作——表象操作——符号操作的思维过程。

然后聚焦到“先加后减”的方法,通过尝试将两道算式写成一道算式,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不能先算加法该怎么办?让学生感受到引入符号的必要性,进而想办法“创造”符号,最后统一符号,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

3、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主要是促进知识结构的形成、新知识模块的建立、解题技能的优化和思想方法的提高。因此在学生经历了刚才的“创造”过程,已经初步明白小括号的作用,再通过几个式题练习,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总结归纳出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三)巩固运用

做一做:通过算一算、说一说、比一比,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有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没有小括号的算式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练习十七第3题:通过一道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小括号的意识和能力。

摘苹果:趣味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巩固运算顺序。低年级学生要保持长久的学习状态,必须有吸引他们的内容,摘苹果增强计算的趣味性,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继续参与的积极性。

小括号课件【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解决问题、改写算式等活动中,初步感受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体会“先算乘除,后算加减”这一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会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式题。

教学难点:体会“先算乘除,后算加减”这一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学生分析:学生认识了连加、连减、有很好的计算基础,关键是

掌握加减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解决问题,自主探究交流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喝饮料,那么你们了解一箱饮料有多少瓶吗?

师:你们说的都对。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这幅图中的饮料多少瓶一箱?你还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师:现在老师提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瓶饮料呢?请同学们自己试着算一算。

教师要注意巡视,以便了解学生的解题方法。

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方法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用连加或两个算式解答的,现在我们试着把有乘、有加的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好吗?

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的改写情况,并根据学生试着改写的情况,决定下一个环节采取以交流为主,还是以讲解为主。

交流学生试写的结果。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将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并说一说算式中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总结运算顺序。观察写出的算式,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的表达语言可能不一样,只要意思正确,就给予肯定。

二、巩固提高

1、牛刀小试

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用数学来解决。观察情境图,你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师:观察的很仔细。现在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双旅游鞋比一双拖鞋贵多少元?请小组试着解答?

教师要注意巡视,以便掌握学生的解题方法,特别关注是否出现综合算式。

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学生没有写成综合算式可让学生说一说算式中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再让其他学生把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

理解运算顺序,完成脱式计算。使学生了解在一个算式里,有除法有减法,先算除法。理解有减有除算式的运算顺序。

2、大显身手

1)师:我们一起来观察刚才的两个综合算式。

24×3+863-36÷4

说一说,有什么运算,运算顺序是什么?

指名回答。

师:刚才结合解决具体问题,我们知道了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有加法要先算乘法,有除法有减法,要先算除法。在一般数学运算中,也有同样的规定。

2)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要注意巡视,发现错误及时个别辅导,可指名学生到黑板板书。

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解答,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多样化的解题方法。鼓励学生列成一个算式计算。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大家表现都很好收获一定很大,都跃跃欲试想谈谈自己的收获了,现在老师就给你们机会,谁先来?

打开数学书第56页,课前布置大家预习,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话,谁来说一说。齐读。

学到这儿还有什么疑问?

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教学有乘有加、有除有减不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这节课充分利用信息窗所展示的情景图,并加以铺垫,把计算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本节课还利用了同位合作、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讨论、讲解、自评、互评,充分发挥了小课堂的'作用。同时,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自主设计、相互交流,进一步体会到运算顺序的合理性,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充分理解了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算。最后充分利用两道自主练习,巧妙的设计恰到好处地强调了运算顺序的重要性,并且很好地检验了学生学的情况。

课上完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课堂上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抓住生成的信息,强化新知,解决问题要到位。

二、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让动脑优于动笔。

今天在课堂上学习试一试时,虽然提醒学生先看有哪些运算符号,但没能提醒学生“看题后先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再动手计算。并介绍给学生这是计算时的一种好方法与好习惯,可避免好多学生拿到题目就盲目动笔,不思考,凭感觉,不能静心深入研究问题,从而导致错误率提高,实际上这也是新课程以来人们发现学生计算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行动先于动脑。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学会思考,思考后再行动的稳中求胜的先进的学习理念,这也是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做成大事的成功秘诀之一。

小括号课件【篇9】

一、教学内容:教材第34~35页,想想做做第1~5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讲课和交流,使学生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2、让学生初步理解、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教法教具:引导尝试,讨论突破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

⒈口答:下列算式先算什么,再口算出结果。

60+303422-206374

20+30-40160803052+42070

提问:以上几题综合算式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2、在下面的算式中先添上运算符号+、-,再说说运算顺序,并算一算。

4042

3、在下面的算式中先添上运算符号+、,再说说运算顺序,并算一算。

4042

4、出示例题图

请同学们列综合算式并解答。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5、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混合运算。

二、教学新课

⒈教学例题:

(1)引导学生看图。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出示问题:用50元钱买1个书包后,还可以买几本笔记本?

(2)请同学们先分步算一算,再试着列出综合算式。

(3)指名说说解题思路,并分别说说每道算式求出的是什么?

你如果要列综合算式必须要先求出什么才行?能不能这样列式50-205

为什么?应该怎么办?你觉得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讲述:遇到这种情况,也就是要改变规定的运算顺序,就要请小括号来帮忙,因为数学上有个规定:括号内先算。

(4)提问:这个算式怎么改?请同学们算出结果。(板书)

提问:在这道算式中有哪几种运算?我们是先算什么的?在这样的算式中为了要先算减法,我们是怎样做的?

(5)追问:加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

小结: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如果需要改变原先规定的运算顺序,可以请小括号来帮忙。(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⒉教学试一试:

18(36+24)95-(74-50)

(1)出示题目,请同学们独立算一算,指名板演。

(2)提问: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共同之处?

(3)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算式中有小括号时,应先算什么?(板书)

三、组织练习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让同学们先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解答,指定四人板演。

(2)在班内共同订正后提问:在计算有小括号的算式中要注意什么?

⒉。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每组中的两题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

请同学们计算。说说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

3、说一说按照计算要求,下面的算式要不要加括号,怎样加括号。

(1)72-30+22先算加后算减

(2)36+246先算加后算除

(3)58-67先算乘后算减

(4)7226先算乘后算除

指名回答。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指名读题,说说题中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说说解题思路及算式。提问:为什么在综合算式中添上小括号?

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在列综合算式的过程中用到了什么符号?算式中有它,会有什么作用?

五、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2题和第5题。

七、板书: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50-20=30(元)(50-20)5

305=6(本)=305

=6(本)

答:还可以买6本。

小括号课件【篇10】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页例2、例3,完成做一做和练习十三.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小括号及其作用,了解带小括号式题的运算顺序,会计算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2.加强数学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学生准备小圆片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9+34+37+512-714-5

2.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说出答案.

3+5+75+4-310-2+5

师: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二、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以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认识了很多朋友,如100以内的数、加号、减号等,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吗?

生:想!

师:这位朋友就是小括号.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小括号,并用红粉笔在后面书写(),接着让学生用手指书空2遍.

师:小括号的作用可大了,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那么小括号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2.认识小括号及作用.

师:有一天小兔和小狗到小熊家去做客,它俩刚一进门,小熊就高兴地说:你们来得真好!快帮我算算盘里一共有多少块糖?小熊指着盘里的糖说:这里有黄色的2块,绿色的3块,红色的7块,你们想想该怎样算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块糖?

师:请同学们也来帮小熊算算好吗?拿出准备好的圆片,在桌上摆一摆,猜猜小兔和小狗是怎样算的?

生①:先把黄、绿两种圆片相加,再加红色圆片.

生②:先把红、绿两种相加,再加黄色圆片.

师:这两个同学谁做得对?

生:都对.

师:他们都做对了,只是方法不同,那么怎么区别他们的做法呢?谁有好办法?

(教师故做无可奈何的样子.)

师:这就需要我们的好朋友小括号来帮忙.它的作用就是把先算的部分括起来.

电脑出示将两组先算的部分用括号括起来.电脑反复闪烁小括号的位置,强调小括号的作用.

(2+3)+7=122+(3+7)=12

师:谁能说说这两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想一想,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

师:以后,先算的部分在前面,括号就可以省略.例如(2+3)+7=12的括号就可以省略.

教师指导学生读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3.带小括号两步式题的计算过程.

师:以后看到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看这道题.

出示例3:15-(6+2)=?

①请同学读题.想想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等于几?教师追问为什么这样算?以后看到算式里有小括号应该怎样算?

②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一个算式里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③做下面各题,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2-5+4=14-9-3=

12-(5+4)=14-(9-3)=

三、应用新知

1.看图计算.

2.对比练习.

①练习十三第1题.

13-4+5=7+7-6=

13-(4+5)=7+(7-6)=

让学生仔细观察上、下两个算式找出相同和不同.

师:计算加减两步式题,要认真看清算式里有没有括号,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没有括号,就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②下面3题,哪题先算4+6?为什么?

13-4+613-(4+6)4+6-5

3.游戏.

①摘红花.

计算横行和竖行每三个数的和,谁先算出得数,并说出用哪种方法简便,就摘下红花.

②找朋友.

发给学生一张写有算式的卡片,算出得数.得数相等的就是一对好朋友.例如:

15+4-212+(11-9)9+(10-1)

18-(4+6)7+(3+4)10-(15-13)

4.在适当的位置添上小括号使等式成立.

14-9-3=79-8+1=70

四、小结

启发学生自己归纳小括号的作用,以及在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板书设计:

小括号()

例2:○○○○○○○○○○○○

└───┘│例3:15-(6+2)=

5│想:先算6加2得8;

└───────┘再算15减8得7.

(2+3)+7=12

一个算式里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

│└─────┘

│10

└──────┘

12

2+(3+7)=12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按照实物图形算式结论运用这个思路进行,把重点放在理解小括号的产生及作用上.

1.采用设疑激趣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结构.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在教学中根据儿童的好奇心,以给儿童介绍新朋友的形式出示课题,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例2,如何用算式来表示第二种算法时使学生产生疑惑,这时教师巧妙引出小括号,说明小括号的作用.这样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对小括号的作用产生深刻印象.

2.精心设计练习,增强新知清晰度、稳定性.

学生获取新知是有一个过程的,掌握新知需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以增强新知清晰度、稳定性.

在对比练习中,每组算式的数字和运算符号完全一样,只是一道题中多了一个小括号,所以计算顺序和答案不一样.从而加深学生对小括号作用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审题的习惯.

为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设计了摘红花、找朋友等游戏.他们要用灵活的思维,快速的反应及全体同学共同合作完成.这种手、眼、脑多种器官共同协调活动,既巩固了新知,又可使学生变得活泼、聪明。

标点符号课件5篇


以下是编辑为您搜集整理的“标点符号课件”相关资料敬请参考。通常老师在上课之前会带上教案课件,通常老师都会认真负责去设计好。教案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关键。本文希望为您提供有用的帮助信息让您更好地掌握某些技能!

标点符号课件 篇1

课题:标点符号

课时:一课时

课型:学用字词句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会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的用法。

2、了解乱扔废电池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在句子中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2、难点:分角色读对话,进一步感受标点的用法,在对话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标点符号小卡片。(学生课前在生活中寻找类似于标点符号的事物,并画下来。)

教学流程

辅助手段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一、收集资料,展示交流

学生用绘画展示课前在生活中、自然中寻找到的类似于标点符号的事物,并用一句话说说自己找到的标点符号。

展示成果,练习说话

让学生课前在生活中寻找类似于标点符号的事物,并画一画,既体现了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相融,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语文学习的无穷乐趣。

二、诗话结合,整体感知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的景物,并配以小诗。

美丽的大自然有许多标点符号:春雨沙沙下,那是无数省略号;草叶上的水珠,那是漂亮的句号;游动的小蝌蚪,那是可爱的逗号;......

2、学生思考交流:在这首小诗中认识了哪些标点符号?

3、小结:大自然真是一本神奇的书,里头居然藏着这么多有趣的标点符号。今天的练习课,就让我们走进标点符号的小世界,去认识它们,了解它们,学会怎样用好它们。

展示小诗

思考交流

小结

单纯的标点符号教学是枯燥的,但如果让它在学生熟悉的自然世界多姿多彩地呈现出来,学生会感到新奇有趣,情绪会因此高涨起来,学习的主动性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会怀着浓厚的兴趣,带着饱满的感情,走进画面,进一步去感受自然的奇妙。也进一步加深对标点符号的形状的认识。

三、创设情境,学会运用

1、标点符号的自述。

过渡: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是小朋友常见也是常用的标点符号,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自述吧!

⑴多媒体出示动画,标点符号进行自述。自述内容包括运用和书写两方面。

⑵听了他们的自我介绍,你都了解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⑶根据标点符号的自述,学生动手在格子中写一写四个标点符号,注意不乱占格。

听一听

观看课件

学生自由交流

练习书写

动态的画面、卡通的形象、生动的自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愉悦感受,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更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四种标点符号的作用和写法。

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猜

2、送标点符号回家。

出示句子:

你知道为什么会下雨吗

草叶上的露珠像天上闪烁的星星

我多么想长大呀

⑴给句子加标点并说说为什么这么加,其他学生补充。

⑵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好这几个句子。

3、玩你说我猜小游戏。

⑴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学生选择标点符号说句子,其他学生猜猜用了什么标点符号,并说说为什么。

⑵大堂交流。

4、读标点符号儿歌,加深对这四种标点符号的认识。

给标点找家

说说原因

读句子

分组做游戏

交流

读儿歌

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隐性评价的过程。而小组合作让学生的学习从封闭走向开放。学生之间懂得沟通、共享,乐于相互切磋。提供充裕的时间让每个人都成为讨论交流的积极参与者,引导他们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且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四、深化运用,培养语感

过渡:标点符号虽然是那么一些小小的不起眼的东西,但它的作用真是了不得。就像我们平时看的电影,也是用好了标点符号,才会用那么精彩的对话。今天让我们也来学做配音演员,给下面这段无声电影配配音。

1、放无声电影,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自由读书上父子俩的对话,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再结合自己的理解给对话加上标点。

3、师生共同校对。

4、对有争议的地方进行讨论。

如:这节电池没电了,我把它扔了吧。可加句号也可加问号,只是语气不同而已。

5、学生合作分角色练习对话。

6、指名一组学生给无声电影配音,师生评议后再进行配音练习。

7、小结:标点符号的小世界,我们只是打开了一扇小小的窗户,相信小朋友今后会更好地运用标点符号,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善于表现自己的特点,用给无声电影配音的方式,让学生在表演中进一步体会到标点符号的用法。表演时学生可以加入自己独特的理解、投入自己真切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语感得到培养。

教学反思:

标点符号课件 篇2

课题:

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教学目标:

1、根据要求仿写句子;

2、能判断标点符号运用是否正确;

3、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

1、根据要求仿写句子;

2、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教学难点:

能正确应对各种仿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评讲上次作业

二、正课学习

仿写题,从“仿”的角度看,首先要仿例句之“形”──句式、修辞、结构,为此必须认真分析例句的句式特点、修辞手法、结构特点以及文段、句子之间、句子内部之间的`关系;其次要仿例句之“神”──内在的意旨,为此必须认真分析例句的表意特点、表意手法,在限制中写出既在内容上保持一致又富有创造性的句子。

1)春天来了,到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请依照例句,用“你看,这里的+古诗格式造一个句子:

例:你看,这里的水多清啊,水底的砂石粒粒可见,荡舟湖上,心旷神怡,真有“人在画中游”的感受。

示例:春天来了,到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你看,树木一片葱茏,漫步在乡村小道之间,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

2)请以“历史”、“时间”为话题写一个句子:

示例历史是一艘行进的船,时间是一张网;历史是一条长江,时间就是涌动的波涛。

3)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

以“音乐”、“书籍”、“时间”为陈述对象,仿写:

示例:音乐是和煦的春风,使坚冰解冻,小草发芽。书籍是坚实的阶梯,可以使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时间是一艘永不停息的航船,载着你到达生命的彼岸。

4)展开联想,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

示例:温柔的水珠能滴水穿石,那是在启示我们要坚韧。

5)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成就了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在于具体做好了些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

森林,你只要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群芳争艳的花朵,你只盼无愧地做花园中普通的一朵;见到浓密的大树,你只要做大树上的一片绿叶。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虽是一

朵,却能装扮春天;虽是一片,却能为人们遮挡风雨。这样的人生也就无悔了。

6)仿照下列句式和修辞手法,续写一句话。

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

示例:运动是一种乐趣,健康是它的果实;劳动是一种乐趣,收获是它的果实。

7)仿照下面的例句,以“你珍爱自己的生活环境吗?”作开头,写一句话。

例:“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你珍爱自己的生活环境吗?那么请保护我们的地球,因为地球是我们的家园。”

8)下面是一段简短的议论性文字。参考提示,为语段的前两个空白处各补写一个句子;并在第三个空白处用一句概括性的话为这段文字作结。要求补写的三个句子合乎文意,与整段文字衔接顺畅。

掀开中国历史的重重帷幕,一个个发人深省的事例浮出了岁月的烟尘,清晰地昭示着后人。假如当初商纣王能听从比干的良言,又何至于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假如

话又说回来,如果当初秦孝公不听取商鞅之谏而变法,又哪能称雄于六国?如果?综上所述,不难看出(3)。

提示:吴王夫差——伍子胥蔡桓公——扁鹊

楚怀王——屈原鲁庄公——曹刿

齐威王——邹忌唐太宗——魏征

(1)假如当初蔡桓公能听从扁鹊的劝戒,又何至于落得个病入膏肓的下场。

(2)假如当初鲁庄公不听从曹刿的建议,又哪能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

(3)只有听取别人的意见,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如果独断专行,自以为是,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10)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格式相似,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绿意。

仿句:我不是矗立在广场中央的石像,而是绵延千里路轨下的一颗石子──为繁忙的交通运输献上全部的力量。

11)在下面这段话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要求仿用画波浪线的语句的句式及运用的比喻修辞手法,内容要前后照应。

我们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书里: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联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

标点符号课件 篇3

考点精讲

根据考试大纲,标点符号部分主要考查表达应用能力,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从题型来看,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放在语言知识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试题设置四个选项,让考生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或错误的一项;二是放在语言表达中,以改错的形式出现。

近几年来考题主要考问号、括号的使用,引号及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用句号、昌号、分号、逗号、顿号等体现句子的层次等等。

考题精析

【例1】20xx年全国高考试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B、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xx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C、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州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D、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解析】:A引号内的内容在句中作“表示”的宾语,所以句号应移到引号外;“三项任务”后的逗号应改为冒号,用来提起下文。B中书名号只用来标示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所以句中书名号应改为引号;D中虽然用了疑问词“如保”,但整个句子并不是疑问语气,而是陈述语气,所以问号应改为句号,正确答案为:C

【例2】20xx年江苏高考试题:

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解析】:试题中,“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不是独立的句子,只是在整个句子中充当句子成分,整个句子看似疑问句,但实际上却是一个陈述句,问号应改为句号。

【例3】20xx天津高考试题:

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解析】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此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选择项之间应用逗号。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例4】20xx年浙江高考试题:

“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解析】:例句中前一个引号内的句子是倒装句,只有把问号置于句子末尾,才能准确地表达出疑问语气,应把例句中的问号改为逗号,并把第一个叹号改为问号。

【例5】20xx年湖南高考试题:

打陀螺讲求技巧,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

【解析】:该题中,“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三者并列,整个句子应分为并列的三层,由于分句内已用了逗号,因此,第三、第五个逗号均应改为分号。

考点精练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自己写出的文章要多读几遍,多改几遍,不要急于发表,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绝好的方法,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推敲。

B、这种办法的收获是:学生有了自由甚至兴趣,在读写方面可以自己调节,不至于累得要死;教师呢,也可以轻松一下,不至于长年背诵“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C、“让我来抓住他!”面包房老板叫喊着,气呼呼地正想冲上台阶,他的妻子却走到他的身边,拉住他的手臂说,“你别动,让门警去!”

D、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昨天表示,他对英、法、德提出的决议草案表示满意,认为这已足以惩罚伊朗今后任何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行为。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李白写过这样的诗句:“

标点符号课件 篇4

一、适用年级小学五、六年级

二、活动目标

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提高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三、活动准备

1.课前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四个小组,制作标点符号头饰。

2.记分牌四个。

3.《朋友》歌曲磁带一盒。

四、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同标点符号打交道了。小小的标点符号,它们的奥妙可多啦!

据说,明朝的祝枝山,有一次曾同人开过这样一个玩笑。新春佳节的时候,祝枝山路过一户富人家的门前,见到朱漆的大门上贴着一张红纸。他想了想,就叫人拿来笔墨,在上面写了十二个大字: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那家主人出来一看,念道: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顿时脸色铁青。他想这不分明是触我的霉头吗?于是,他要就动手打祝枝山。而祝枝山却对他笑笑,不慌不忙地说:我明明写的是好话,你自己看不懂嘛!说完,他就用笔点了几下,便成为: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那主人见了,不禁转怒为喜,连声称好。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标点符号如何点大有讲究,今天我们举行一次标点符号联欢会的语文活动课,提高同学们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二)标点符号猜谜。

1.小主持人宣布竞猜规则并出示谜面:以小组为单位竞猜,戴上标点符号的头饰对号入座,最快猜出为胜者,得10分。

⑴长得像个小蝌蚪,可是不在水中游。

⑵有人说我像瓜子,有人说我像芝麻,有人说我像只手,牵着并列的词语走。

⑶远看像架望远镜,近看却是两个小圆点,要是有谁要说话,说话后面点两点。

⑷形状像个大耳朵,爱向别人提问题。

⑸喜、怒、哀、乐喊口号,有时哭来有时笑,有时闹来有时叫,脾气数它最大。

⑹长得又长又瘦像线一条。

⑺我像六颗滚圆滚圆的弹珠,多惹人喜爱。

2.小结第一轮竞赛各组得分。

(三)领会常用标点作用。

1.幻灯显示:标点符号歌。

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

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

意思未完用逗号,一句完了用句号。

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

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加引号。

书文名称要标明,前后加上书名号。

有些意思要省掉,可以加个省略号。

转折解释破折号,表示注释加括号。

标点符号用准确,文章清楚都称好。

2.宣布答题规则:读一读《标点符号歌》,说一说常用标点符号各有什么作用,分组讨论完成下表,正确得10分。

编号名称符号作用1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234567891011123.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交流,评议。

4.小结第二轮各组得分。

(四)标点符号抢答题。

1.播放《找朋友》歌曲,齐唱儿歌,活跃气氛。

2.小主持人宣布抢答赛规则:谁先抢答正确得分10分,答错倒扣10分。

①书包这么小装得下这么多书吗

②小鸟在蓝蓝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啊飞啊

③老红军费劲地说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记住革命

④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嘹亮歌声久久地在空中回荡回荡

⑤这就是中国最大的肥沃大平原华北大平原

⑥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斗争

⑦哎呀火烧到他身上了

⑧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⑨那个人捏着六根火柴以微弱的声音在数着一二三四

⑩我们班上报刊很多老师给大家订了少年报儿童时代少年文艺故事大王等

3.小结第三轮各组得分。

(五)标点符号趣味题。

1.古时候,有个秀才要招收学生,他对穷人子弟不收费,对富豪子弟却要很多报酬。他出了一则告示,在说明索取报酬的地方这样写道:

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穷人子弟来,他是一种读法;富人子弟来,他又是一种读法。同学们,你们能用不同的标点法,指出他的这两种读法吗?

2.从前,有一个饭店老板,替一位客人包饭,写了一个契约:

没有鸡鸭也可以没有鱼肉也可以青菜豆腐不可少。

不料,客人出了很多钱,天天吃的是青菜豆腐,既没有鸡鱼,也没有鸭、肉。客人对老板说:你怎么不守约啊!老板回答说:我怎么不守约呢?于是,双方就争论起来。同学们,你们能用标点来表明他们各自的理由吗?

(六)表演唱《标点符号歌》

12名学生戴着标点符号头饰上台表演。

五、活动总结

总结活动目标达成情况,排出名次颁奖。

六、活动建议

在活动过程中,着眼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点拨作用,促进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竞赛。

标点符号课件 篇5

一、词语、句子、停顿和标点符号

句子,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句子前后或中间的停顿,在口头语言中,表现出来就是时间间隔,在书面语言中,就用标点符号来表示。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句子分以下几种:

陈述句: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祈使句: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

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

感叹句:用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

复句、分句:意思上有密切联系的小句子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大句子。这样的大句子叫复句,复句中的每个小句子叫分句。

构成句子的语言单位是词语,即词和短语(词组)。词即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叫词组。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根据《新华字典》后面附录的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现将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简述如下。

二、标点符号用法简述

句号(。)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例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例如:请您稍等一下。

问号(?)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例如:他叫什么名字?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例如: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叹号(!)

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例如: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例如:停止射击!

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例如: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逗号(,)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例如: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顿号(、)

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例如: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分号(;)

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例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冒号(:)

1.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例如: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2.用于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提起下文。例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3.用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例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武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4.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例如:外文图书展销会

日期:10月20日至于11月10日

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4时

地点:北京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

引号()

1.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例如: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2.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例如: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3.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例如: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例如: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是什么意思?

括号(())

用于行文中注释的部分。注释句子中某些词语的,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

注释整个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例如:

(1)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2)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破折号(──)

1.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例如: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敞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用于话题突然转变。例如: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3.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例如:呜──火车开动了。

4.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之前。例如: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省略号(......)

1.用于引文的省略。例如: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2.用于列举的省略。例如: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3.用于话语中间,表示说明断断续续。例如: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连接号(-)

1.两个相关的名词构造成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连接号。例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用连接号,表示起止。例如: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3.相关的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之间,用连接号,表示产品型号。例如:在太平洋地区,除了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HAW-4和TPC-3海底光缆之外,又有TPC-4海底光缆投入运营。

4.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中间用连接号。例如: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间隔号()

1.用于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例如:烈奥纳多达芬奇、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2.用于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隔。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书名号(《》)

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例如:《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课文里有一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他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桌上放着一本《中国语文》。《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寒号鸟课件(精选12篇)


通过阅读“寒号鸟课件”您可能会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老师都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良好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教学。请将这个网址收藏起来方便您下次查看!

寒号鸟课件(篇1)

近年来,一种名为寒号鸟的鸟类在中国南方地区陆续出现,引起了广大鸟类观察者的关注。寒号鸟属于候鸟类别,以其独特的叫声和壮观的舞蹈表演而闻名。为了能更好地保护这一珍稀的物种,并研究其生态习性,制定一份寒号鸟教案是非常必要的。

教案起草前,我们首先需对寒号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寒号鸟是一种中等体型的候鸟,主要分布于亚洲地区的南方。它们的羽毛主要呈灰色调,腹部为白色,翅膀呈黑白相间的特征,独特的颜色使其在空中飞翔时极具观赏价值。而寒号鸟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它们的叫声和舞蹈表演。它们的叫声类似于清脆的号角声,寒号鸟会聚集在一起形成庞大的群体,一同展开壮观的舞蹈表演,这一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教案的制定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为了能更好地观察寒号鸟的活动,我们应选择合适的观察地点。寒号鸟多栖息于湖泊、河流等水源较多的地方,我们可以选择这样的地点进行观察。我们需要准备相应的观察装备,如望远镜、相机等。这样能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观察和记录寒号鸟的特征。同时,我们应着重培养观察者的耐心和细心,只有这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细节,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教案的实施应着重以下几点。我们要立足于保护寒号鸟生态环境的角度,采取适当的手段对其生活区域进行保护。例如,保护其繁殖地域,确保其生育顺利进行。同时,还应保护其食物资源,确保其有充足的食物供应。我们可以邀请专家对寒号鸟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分析,以求更深入地了解其行为习性、繁殖方式等。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活动,如举办寒号鸟摄影大赛、召开研讨会等,以促进对寒号鸟的保护意识和研究热情。

教案的制定还需要考虑实施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难点。例如,寒号鸟的迁徙路线较长,可能会经过人类居住区域,这就需要我们做好交通引导工作,避免对寒号鸟的迁徙造成干扰。同时,对于寒号鸟的保护工作,我们还需要提高广大居民的保护意识,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减少对寒号鸟生活环境的破坏。

寒号鸟作为一种珍稀的候鸟,对于其保护和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制定一份专门的寒号鸟教案能更好地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通过教案的制定和实施,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寒号鸟的生态习性,为其保护提供有效的方案,并促进对其的研究和认识。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寒号鸟的生存环境将得到更好的改善,它们的数量也会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增加。让我们共同使寒号鸟这一美丽的生物继续翱翔在南方的天空中。

寒号鸟课件(篇2)

(教学要求)

一、引导学生正确地评判故事中的角色,从寒号鸟可悲的下场,懂得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是不行的,应该像喜鹊那样看得远。着眼未来,从现在做起。

二、学习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续编、改编故事}。深入领会课文内客,发展儿童创造性。

三、继续培养儿童的自学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及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时按排]

一课时。

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自学课文。交流、检查自学情况。读讲课文。创造性复述(续编、新编故事)补充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起学习兴趣。

这一课,李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民间故事。很早以前,很远的一座高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如果在冬天的夜晚从山脚下经过,你会听到从石崖里传来的小鸟的哭叫的声音:哆罗罗,哆罗罗,所以人民就给这小鸟取了个名字,叫寒号鸟。(板书课题)号

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表示哭叫,读第二声hao,例如号叫、号哭,课文上的哀号都读第二声。啊,这名字多么难听,但又怪可怜的。

寒号鸟为什么在严寒的夜晚号哭呢?我们可以去问问它的邻居喜鹊。喜鹊就住在寒号鸟对面的大杨树上。(作图)

二、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

这是个很有趣的民间故事。现在请你们自己读课文。看你们自己能看懂多少?有什么不懂的,一遍看不懂,可以再看一遍,然后同座的交流,谈谈你怎么自学的。

学生自学。

同座交流。

三、检查自学情况。

大家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也可以说说我是怎么自学的,注意了什么问题,还可以说说读了以后的感想。

(从自学的内容、方法和顺序上加以引导。)

四、利用反馈,引导掌握下列内容。

①了解大意。

②弄清时间顺序。

③注意对比的特点。

五、读讲课文。

1.分段。

出示句子。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风像狮子那样狂吼。

概括成:开头

冬天快到

冬天到了

寒冬腊月

2.着重理解喜鹊看得远,为了将来,早作准备。。

几阵秋风......哪一个字告诉我们冬天快要到了?(尽)

冬天说到就到......从哪儿告诉我们天气冷了?(写了寒风)用了两个词,一个模拟声音的呼呼地,一个表示动作的刮,就不是秋风习习地吹着,寒风腊月......同样写风,怎么写,告诉我们天气更冷了,打了一个比喻像狮子一样狂吼。

现在把这些描写天气的句子读读。刚才提示的词儿要突出一些。

提示、指点:同样写天气,用词很讲究,再例如课文中同样写太阳暖和就有太阳暖和、大好晴天、太阳暖烘烘、太阳普照大地。

冬天来了,寒风这么冷;寒冬腊月,北风这么大。这些在冬天还没有来到的时候,喜鹊有没有想到,从哪儿知道?(准备过冬)对,当冬天还没有到,喜鹊就想到冬矢,它想得远,做得早,从哪儿可以看出它这样想得远,很对,这样做很好?(温暖、熟睡)

你们说喜鹊傻不傻?

3.指导朗读。

真正傻的是谁?现在读他们的对话。

男女声轮读喜鹊和寒号鸟的对话。

指导喜鹊的话。

喜鹊热心帮助,语气诚恳。寒号鸟,别睡觉,大好晴天,赶快垒巢。

喜鹊第二次劝寒号鸟,讲出了现在不垒巢的危害,语气加重。趁天晴,快垒巢,现在懒惰,将来糟糕。

如果用今天,。

如果用从小,。

指点:从喜鹊说的话,更看出喜鹊看得远。

指导寒号鸟的话。

寒号鸟有没有接受劝告?为什么不垒窝?在冬天来到的夜晚,冻得受不了,说第二天就垒窝,到了第二天为什么又不垒窝?谁来做填充。

只看,不看。

只顾,不顾。

这就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

得过且过(过得去就过去,过一天是一天。)

得过且过的人往往是目光短浅,鼠目寸光。

读寒号鸟的话把它的糊涂、懒惰读出来。

指导读寒号鸟的两段独白。

内容一样,读起来语气语调是不是一样?

示范。各自练习。

指名读。

第一次是悲哀,表示难过。

第二次是最后的哀号奄奄一息。

4.朗读全文。

小组分角色读。

指名分角色读。(集体读叙述的话,)

六、创造性复述。

1.故事续编。

寒号鸟终于在一个严寒的夜晚冻死了。第二天喜鹊叫唤他,你们想当时是怎样的情景,谁能把故事继续说下去。

(叫唤、看望、叹息)

在喜鹊的话中,启发用上如果假如倘若。

2.故事新编。

寒号鸟怎么就不会死,现在我们就编一个让寒号鸟不会冻死的故事。利用原有提纲。

开头

冬天快到不听劝告

冬天到了听劝告

寒冬腊月快活地活着

同座准备。

指名复述(带饰头表演)。

这样的寒号鸟,可以给它改个什么名字?(知过鸟、寒喜鸟、寒乐鸟等等)

七、补充教学《明日》。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凡事适时做,(及时)

明日不待我。

万事待明日,

明日能几何?(能有多少个)

八、小结.

学了这个民间故事,我们懂得了不能像寒号鸟得过且过,而要像喜鹊,看得远,做得早。

[板书设计]

寒号鸟

开头新编

冬天快到准备不听劝告

冬天到了温暖还不听改正接受

寒冬腊月熟睡鼓励

寒号鸟课件(篇3)

寒号鸟教案

寒号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鸟类,它们常年在北方地区生活,为了适应恶劣的寒冷环境,这些鸟类发展出了独特的生存策略。为了更好地了解寒号鸟的生活习性,我们编制了一份名为“寒号鸟教案”的教学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这些珍贵的鸟类资源。

第一节:寒号鸟的生活环境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向学生介绍寒号鸟的生活环境。寒号鸟主要栖息于北方的寒冷地区,如北极和高山地带。在这些地方,温度极低,食物极为有限,但是寒号鸟通过一系列的自身特征来适应这种环境。我们将展示一些关于这些特性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寒号鸟的生活环境有更直观的了解。

第二节:寒号鸟的生存策略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介绍寒号鸟的生存策略。由于寒号鸟所处的环境非常恶劣,它们必须采取一些特殊的行为来保持体温和寻找食物。我们将向学生讲解寒号鸟如何在寒冷的环境中保持体温稳定,例如通过蓄热器官和羽毛的特殊结构等适应策略。我们还将讲解寒号鸟如何找到食物,如何追踪猎物等。

第三节:寒号鸟的繁殖习性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介绍寒号鸟的繁殖习性。由于北方地区在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严寒的气候条件下,寒号鸟必须选择适宜的繁殖地点和时间。我们将向学生展示寒号鸟的巢穴、繁殖和孵化过程等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寒号鸟如何在极端环境下生育后代。

第四节:保护寒号鸟资源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强调保护寒号鸟资源的重要性。寒号鸟是极具珍贵的鸟类资源,在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将向学生介绍一些保护寒号鸟的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限制捕捉和非法交易等。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我们希望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并积极参与到保护寒号鸟资源的行动中去。

通过“寒号鸟教案”的教学,我们希望能够让学生对寒号鸟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并培养他们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责任感。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们将会对寒号鸟这一珍贵的鸟类资源有更深入的认识,并愿意为保护它们作出积极的贡献。希望这份“寒号鸟教案”能够为学生们打开一扇了解自然和环境保护的大门,同时也为我们的地球做出一份微小的贡献。

寒号鸟课件(篇4)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识

(1)本文是继《小马过河》之后的又一篇童话故事,旨在教育学生勤劳自勉,抓住大好时光勤奋努力,不要懈怠懒惰,得过且过,荒废大好年华。

(2)本课没有直接与单元训练点对应的段落,教学时可选择课文的一个部分进行落实单元训练点的练习。

2.教材特点

本文是一篇运用对比手法写的童话。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垒巢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喜鹊和寒号鸟是邻居。第二部分(从几阵秋风到正好睡觉)写冬天快到了,喜鹊忙着垒巢准备过冬,而寒号鸟却又是玩,又是睡,不去垒巢。第三部分(从冬天说到就到到得过且过)写冬天到了,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得过且过,还是不肯垒巢。第四部分(从寒冬腊月到结束)写寒冬腊月,喜鹊在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冻死了。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理解13个新词。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准确领会寓意。

四、教学准备

1.寒号鸟的挂图或投影片。

2.课文录音。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号。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训练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

3.学懂课文第1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揭题。

(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乌是怎样一种动物吗,(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简介寒号鸟。)

2.布置自学。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学习后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点出你认为容易写锗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

(2)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填空: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的,寒号鸟是()的。

3.检查自学情况。

(1)听录音范读课文。(听后自评并纠正)

(2)指名读一读划出的词语。(互相交流评点)

(3)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教师点拨:懒字中间束羽写成束。)

(4)指名填空并齐读。

4.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1)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

(2)将学生读出的句子按顺序出现。

(3)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

(4)这些跟季节有关的句子应该怎样排列?为什么?

(5)练一练:《作业本》第5题。

5.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全文。

(2)说一说:课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写,寒冬腊月的事。

6.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指导看插图)

(2)体会寒号鸟的懒惰。(学生理论,互评)

(3)齐读第1自然段。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讲读裸文,理解漫山遍野、哀号、得过且过、哆嗦等词语的意思。

2.巩固抓重点词理解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抓重点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得到。

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录音磁带一盒。

2.小黑板若干块。

3.幻灯片若干张。

4.寒号鸟、头饰各一只及喜鹊贴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整体切人。

1.根据简笔画,说话导入。

2.整体回顾,说说这是一只()的寒号鸟。

()的喜鹊。

二、学习2~5自然段。

1.默读2~4自然段,思考: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一一一划出)

2.检查,出示幻灯(1),抓累字体会寒号鸟懒惰。

3.还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出示小黑板(1):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

4.抓不听劝告深人体会寒号鸟懒惰。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喜鹊怎么劝告?(结合指导读、指读评点范读自读齐读)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不听劝告?(圈圈划划,自读体会,结合指导读寒号鸟的话:指读评点自读男女生对读)

d.指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寒号鸟不听劝告结果怎么样?(结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导读悲哀地叫的句子)

5.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想象自读指读评点女生齐读)

三、学习6~8自然段。

1.回顾学法:抓不听劝告这几个重点词语提问解答,深入理解课文。

2.启发学生围绕还是不听劝告自己提问,师小结后出示小黑板(3):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谁怎么劝告?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

d.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结果怎样?

3.学生轻声自读,思考上述问题。

4.四人一小组讨论,准备汇报。

5.汇报自学。(学生自由汇报,老师随机点拨,穿插朗读训练)

点拨要点:

①问题b,比较喜鹊说:

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说:

体会感情变化指导读好语气。

②问题c,结合理解得过且过,指导读出寒号鸟不耐烦的语气。

③问题d,结合理解最后的哀号、漫山遍野等词,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哀号时的样子。指导读好第八自然段。

四、返顾全文,深化认识。

1.齐读第九自然段。

2.深入思考,同样是寒冬腊月,为什么喜鹊能在温暖的窝里熟睡,而寒号鸟却在黑夜里冻死了?(结合完成作业本)

3.订正作业,随机小结,完善板书。

4.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小结学法,用幻灯打出:

抓重点词提问解答

展开想象感情朗读

五、分角色扮演朗读。

板书设计:

寒号鸟

懒惰勤劳

玩睡垒巢

直打哆嗦住暖窝

最后哀号熟睡

不幸幸福

寒号鸟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堵、缝”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面、阵”等8个字,会写“山脚、当作”等13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3、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明白辛勤劳动,不能得过且过。

【教学难点】

分角色朗读,明白辛勤劳动才会过上美好生活。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堵、缝”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面、阵”等8个生字,会写“山脚、当作”等12个词语。(重点)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训练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

3、学懂课文第1自然段。(重点)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出示寒号鸟图片:(图略)

教师口述:

复齿鼯鼠也叫橙足鼯鼠、黄足鼯鼠、寒号鸟、寒号虫、寒搭拉虫,是啮齿类

动物。栖息于海拔1200米左右的针阔混交林。在高大乔木树上或陡峭岩壁裂隙石穴筑巢,为森林动物。

中国特有物种,主要分布在中国河北、吉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和青海等地。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13寒号鸟)

【设计意图:图片导入,介绍寒号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引导到课文学习中来。】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生字,识记。

①读准字音:前鼻音“衔、劝、趁”,后鼻音“缝、当、狂”等。

②识记生字:

利用课文插图,联系生活体验识记:学习“堵、缝、朗、街、枯”时,要结合第一幅插图,以及插图中的实物来帮助识记。

形近字比较识记:“峰一缝”“郎一朗”“苦一枯”“姐一且”。

组词、句子拓展法识记:“将、复、趁”,可以通过组词识记,如“将来、将军”“寒假,我将要去北京玩。”等。

加一加:“纟”加“分”是“纷”。“木”加“古”是“枯”,“阝”加“车”是“阵”,“去”加“卩”是“却” 。

(2)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哀号号叫堵住围堵石缝缝隙上当当铺喜鹊鹊桥衔接衔草劝说劝告趁机趁着而且并且寒冬腊月狂吼疯狂吼叫吼声复仇复习哀号悲哀

(重点指导生字:前鼻音“衔、劝、趁”,后鼻音“缝、当、狂”等。)

(2)学习多音字:当(dāng dàng);号(hào háo)

练①读句子,找发现。

A、老师把我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我们把老师当作父母一样爱戴。

B、这位小同学小号吹得棒极了。

在这里,“当”读“dāng”,意思是“充当、担任;掌管;面对着;相称”,还有一个读音是“dàng”,意思是“吃亏、受骗;认为;合宜”;“号”读“hào”,意思是“一种乐器”,还有一个读音是“háo”,意思是“大声呼叫或哀号”,组词如下:

当dāng(当作)(当真)号hào(小号)(长号)

dàng(上当)(恰当)háo(号啕大哭)(哀号)

②读一读:

A、乌鸦上当(dàng)了,被狐狸的花言巧语给骗了,结果把肉弄丢了。

B、小弟弟妈妈不在身边,就号(háo)啕大哭?

(3)识字游戏

摘苹果游戏,看谁摘得多。(读对一个,就摘掉一个苹果。)

(4)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晴朗战栗,因为冷、害怕或受外力等而颤抖。

枯草(雪、花等)多而杂乱地在空中飘扬。

纷飞因哀痛而放声哭号。

哆嗦阳光充足,没有云雾。

懒惰偷懒;不喜欢费体力或脑力。

哀号枯萎的草;干草。

(5)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为学习课文夯实基础。】

四、学习“会写字”

面阵朗枯却将纷夜

1、学生字

(1)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多元识字

①利用课文插图,联系生活体验识记:学习“朗、枯”时,要结合第一幅插图,以及插图中的实物来帮助识记。

②形近字比较识记:“郎一朗”“苦一枯”“纷一分”“陈—阵”“脚—却”。

③组词、句子拓展法识记:“将、夜”,可以通过组词识记,如“将来、将军、黑夜、面粉”等。

④加一加:“纟”加“分”是“纷”。“木”加“古”是“枯”,“阝”加“车”是“阵”,“去”加“卩”是“却” 。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夜”,上下结构,上窄下宽。 “阵、枯、将、纷”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朗”左右等宽,“将”左窄右宽)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朗却夜”学生练写。

“朗”:左右结构,左面不要写成“良”,最后一笔是点。

“却”:左高右低,左大右小,右边是个“卩”,不是“阝”“卩”的一竖是悬针竖,略长。

“夜”上部较窄,下部较宽,右下不能写成“夊”。上面的一横要写长一些,盖住下面的部分。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分类整理并摘抄积累:

形容冷的短语:冻得直打哆嗦冷得像冰窖

2、练习运用:仿写短语:

热得(直冒汗)热得(像蒸笼)

六、课堂小结

学习《寒号鸟》,认识了很多生字新词朋友,阅读课文,认识了懒惰、得过且过的寒号鸟。,我们千万不能和寒号鸟一样。

七、当堂检测

八、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结合讲读裸文,理解“漫山遍野”、“哀号”、“得过且过”、“哆嗦”等词语的意思。

2、巩固抓重点词理解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抓重点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重点)

3、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得到。(难点)

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从哪里可以看出寒号鸟的懒惰?

2、出示本课时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问题引领,导入教学,有的放矢。】

二、品读释疑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这段话中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本段话讲了喜鹊和寒号鸟的故事。)

2、出示句子:“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作自己的窝。”

从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

(写了寒号鸟把石崖缝当作窝,可以看出它很会应付事。)

3、出示句子:“寒号鸟和喜鹊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交代了喜鹊与寒号鸟住处的位置,点明是邻居,为下文喜鹊劝说寒号鸟埋下伏笔。)

【设计意图:弄清喜鹊与寒号鸟的位置,为下文喜鹊劝说寒号鸟埋下伏笔。】

(二)默读3—9自然段,在课文中用“——”画出喜鹊与寒号鸟表现不同的句子。

1、出示句子:“有一天,天气晴朗。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准备过冬。寒号鸟却整天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

品味所画的喜鹊与寒号鸟表现不同的句子,说一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

(1)这里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喜鹊和寒号鸟的不同表现。

(2)从“一早”“东寻西找”“忙着”可以看出,喜鹊很勤劳。

(3)从“整天”“玩”“睡”可以看出寒号鸟很懒惰。

2、出示句子:“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1)这里的环节描写突出了什么?

这里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天气的严寒,为下文寒号鸟挨冻做了铺垫。

师:阅读方法解密:自然环境描写

概念: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进行描写。

作用:

(1)写景衬托人物心情。

(2)写景点明时令、地点。

(3)写景表现人物关系。

(4)写景表现人物性格。

(2)从“温暖”与“哆嗦”,你能体会到什么?

①“温暖”与“哆嗦”形象地写出了喜鹊与寒号鸟的不同处境。

②这种鲜明的对比,照应了前面临冬它们不同的表现。

3、自由读课文,用“——”画出寒号鸟说的话,用“ ”画出喜鹊说的话,小组分角色朗读。

出示句子:

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趁天晴。快做窝。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伸伸懒腰,答道:“傻喜鹊,别啰嗦,天气暖和,得过且过。”

(1)这个对话,你读出了什么?

(从“傻喜鹊”中可以看出,寒号鸟很没礼貌,不但不听取别人的好心劝告,还说别人傻,真是自以为是。)

(2)朗读指导:要读出喜鹊对寒号鸟的关心和担心,语气要诚恳!要读出寒号鸟骄傲自大,不耐烦的语气!

(三)总结全文

通过学习本课,你知道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吗?学了本文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1)运用了比喻、反复的修辞手法和对比、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方法。

(2)学了本文,我不但学到了写作方法,还明白了做人要勤劳的道理。

三、课堂拓展

推荐阅读儿歌《寒号鸟与小蚂蚁》

听读《寒号鸟与小蚂蚁》,明白只有勤劳才能创造幸福生活,懒惰没有好下场的道理。

四、总结课文主旨

1、本文写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

本课通过叙述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2、从题目入手概括主旨

抓住题目的核心字眼,概括主要内容。本文的题目“寒号鸟”已经表明了课文主要内容是写寒号鸟的,从课文中寒号鸟与喜鹊的不同表现与不同结局中,告诉我们懒惰可悲,勤劳幸福的道理。

五、学会写话方法

学一法:环境描写

本课中自然环境的描写,如“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写出了寒冬腊月的寒冷,我们可以想象寒号鸟得过且过的后果。环境描写,应该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选好写景的角度,并渗透人物的感情,还可以采取对比手法。

举一例:河里的水清澈见底,连河里的沙石都看得一清二楚,鱼儿们欢快地游来游去。它们尽情体验着欢乐的滋味。在鱼群中,偶尔还有几只小虾混在其中,我猜它们是赶来凑趣的。只见它们舞动着它们那细长的钳子式的爪子,不甘落后地游来游去。

练一练:写一段话,注意运用环境描写。

示例:田野里的庄稼长得更欢了,稻谷伸伸手,弯弯腰,鲜花展开美丽的笑容,丝瓜跟着雨的音乐,跳起了舞蹈,左摇右摆,甘蔗在伸展着自己的懒腰……大地的一切生物都好像都有了生气,动了起来。

六、主题延伸

你周围有没有得过且过,像寒号鸟一样懒惰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我周围有一些同学,做作业拖拖拉拉,每次都要等老师催,我想对他说:我们不能像寒号鸟那样,得过且过,要勤奋,这样才能有进步。

七、当堂检测

八、课后作业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本课教学,要求学生进行两次阅读课文,第一次是解决生字词,整体感知,同学基本了解了文章大意,都谈了自己的感受,他们都说出了不同的感受的,得出了不同的道理。并且注意到了这篇文章的对比特点。

在第二次阅读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对比阅读,通过喜鹊和寒号鸟的对比,明白了勤劳的重要性,不能学习寒号鸟得过且过的行为。

不足之处:我感觉到自己没有很好地去评价不同的学生,有点赶。今后在评价语上下点功夫。

寒号鸟课件(篇6)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正确地评判故事中的角色,从寒号鸟可悲的下场,懂得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是不行的,应该像喜鹊那样看得远。着眼未来,从现在做起。

2.学习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续编、改编故事。深入领会课文内客,发展儿童创造性。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及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领会故事寓意。

1.检查词语认读情况。

2.简要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二、出示“阅读提示”,学生再读课文。

阅读提示:

(1)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2)思考:喜鹊和寒号鸟的表现具体有何不同?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三、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理清叙述顺序,整体把握故事结构。

出示句子。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冬天说到就到,寒 风呼呼地刮着。

2.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喜鹊看得远,为了将来,早作准备。

“冬天说到就到……”从哪儿告诉我们天气冷了?(写了寒风)用了两个词,一个模拟声音的“呼呼地”,一个表示动作的“刮”,就不是秋风习习地吹着,“寒冬腊月……”同样写风,怎么写,告诉我们天气更冷了?(打了一个比喻“像狮子一样狂吼”。)

师小结:同样写天气,用词却大有讲究。再例如课文中同样写太阳暖和就有“太阳暖和”、“大好晴天”、“太阳暖烘烘”、“太阳普照大地”。

冬天来了,寒风这么冷;寒冬腊月,北风这么大。这些在冬天还没有来到的时候,喜鹊有没有想到,从哪儿知道?(准备过冬)当冬天还没有到,喜鹊就想到冬矢,它想得远,做得早,从哪儿可以看出它这样想得远?很对,这样做很好?(温暖、熟睡)

你们说喜鹊傻不傻?

真正傻的是谁?现在读他们的对话。

同桌合作,分角色读喜鹊和寒号鸟的对话。

指导喜鹊的话。

喜鹊热心帮助,语气诚恳。“寒号鸟,别睡觉,大好晴天,赶快垒巢。”

喜鹊第二次劝寒号鸟,讲出了现在不垒巢的危害,语气加重。“趁天晴,快垒巢,现在懒惰,将来糟糕。”

试着用“今天 ( ),以后 ( ); 从小 ( ),长大 ( )。”学着劝劝寒号鸟。

指导寒号鸟的话。

寒号鸟有没有接受劝告?为什么不垒窝?在冬天来到的夜晚,冻得受不了,说第二天就垒窝,到了第二天为什么又不垒窝?谁来做填充。

试着用“寒号鸟只看 ( ),不看( )。只顾( ),不顾 ( )。”小结寒号鸟的特点,学习词语“得过且过”。

“得过且过”的人往往是目光短浅,鼠目寸光。

读寒号鸟的话,一定要把它的糊涂、懒惰读出来。

指导读寒号鸟的两段独白。

内容一样,读起来语气语调是不是一样?

示范。各自练习。

指名读。

第一次是“悲哀”,表示难过。

第二次是“最后的哀号”奄奄一息。

四、创编故事。

1.故事续编。

寒号鸟终于在一个严寒的夜晚冻死了。第二天喜鹊叫唤他,你们想当时是怎样的情景,谁能把故事继续说下去。

在喜鹊的话中,启发用上“如果”“假如”“倘若”。

寒号鸟怎么就不会死,现在我们就编一个让寒号鸟不会冻死的故事。

同座准备。

3.指名讲述故事(带饰头表演)。

五、补充教学《明日歌》。

六、小结.

学了这个民间故事,我们懂得了不能像寒号鸟得过且过,而要像喜鹊,看得远,做得早。

寒号鸟课件(篇7)

寒号鸟教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设计了一份名为“寒号鸟教案”的教学方案,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技巧。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教案的内容。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2. 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技巧。

4.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

1. 寒号鸟介绍:我将向学生介绍寒号鸟的特点和生活习性。通过展示图片、视频和实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思考和想象。学生将了解到寒号鸟是一种在严寒季节迁徙的鸟类,能够在寒冷的环境下存活,并且它们有着独特的合作方式。

2. 创新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学生将分成小组,在给定的材料和条件下,设计制作一个“暖身器”,来帮助寒号鸟在寒冷的环境中取暖。他们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探索不同的材料和结构,不断改进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测试。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将体验到创新的过程和乐趣,并学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

3. 团队合作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技巧,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活动。每个小组成员将扮演一个角色,如设计师、工程师、测试员等,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暖身器”的设计、制作和测试。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将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有效地协调团队内部的关系,培养团队合作的技巧和习惯。

4. 问题解决活动:为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将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解决活动。学生将面临一系列与“暖身器”相关的问题,如材料选择、能源利用等。他们将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实践测试。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第三部分: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运用多种评价方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包括问答、小组展示、学生实际操作以及书面评估。通过这些评估,我可以了解学生在创新活动、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方面的表现,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

通过“寒号鸟教案”,我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创新活动、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活动,学生将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这将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实践,我相信这一教案可以帮助学生真正成长为有创造力、团队合作精神的人才。

寒号鸟课件(篇8)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所描写的画面。

2、抓重点词句品读,想象、感受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培养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学写观察日记。

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看图学文,作者通过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启发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发现。

2、教学重点、难点: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 然景象的特点。

教学对象分析:

心理学认为,小学生具有好学、好动的特点,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一节课中持续注意的时限只有二十分钟。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视野不够开阔,经验不够丰富,对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所出现的一系列自然景象缺乏感性认识。多媒体教学声像并茂、视听接合,能以直观的图像、艳丽的色彩、逼真的音响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现象,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根据学生实际,针对学生特点,本课教学首先立足本学科特点,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并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方法。其次,以本课为载体,通过生动活泼地学习,激发学生课后继续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利用动画课件,冲破时空限制,创设恰当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感官,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过程,保持旺盛的'学习动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演示法、设境酿情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师生平等互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①天上有面鼓,藏在云深处,响时先冒火,声音震山谷。(雷)。

2、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那么这节课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中去感受作者笔下描绘的这场雷雨。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雷雨的呢?

(一)研读1-3自然段。

1、(课件出示雷雨前图)。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幅图,同学们猜一猜这幅图画的是雷雨前、雷雨中还是雷雨后的景象。

师:你的眼力真好!说得真准!同学们能看着图说出四字词语或。

【调动了学生视觉感官,促进了形象思维活动的展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

2、师:小朋友们的词汇量真丰富,都可以成为我的小老师了。下面我们来看看文中又是如何来描写雷雨前的景象的?打开课本80页,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1-3自然段。

提问:雷雨前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师:同学们,我这里还有一句描写树叶和蝉的句子,我们先来看看,你们认为哪句话写得更好?为什么?

【让学生进行比较朗读,在这一读一对中,学生很快就理解了“一动不动”“一声不叫”写出了当时天气的闷热,并且读得兴趣盎然。】

师:老师刚刚听到你读“忽然”这个词的时候速度很快,为什么呀?

【抓住重点词语指导朗读,提高了对节奏,轻,重音的把握,感受能力。】

6、师:听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禁不住也想把我的感受表达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亨,欢迎吗?(欢迎)

7、师:谢谢小朋友们的夸讲。蜘蛛在雷雨前逃走了,那么其他的动物们都在干什么呢? 8、师:小朋友们的知识真丰富呀!你们看,快下雨了,闪电和雷声这两兄弟也匆匆赶来了。(边说边画闪电)

指导朗读并用越( )越( )说句子。【让学生用什么越来越怎么样说句子,是对知识的复习,激发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

9、指导朗读1-3自然段,练习背诵。

【 老师用多媒体呈现雷雨前图,引导学生看图说完整的句子或词语,然后让学生受到图画的感染,无需老师指令,就迫不及待地进入文本,自然而然读得入情入味,从而感悟到雷雨前景象的美。】

(二)感悟4-6自然段,想象雨的变化。

1、过渡: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下起来了,那么雨中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请同学们自学课文4-6自然段。老师这里有一个自学小提示,希望能给你们提供一些帮助。(课件出示)

(2)感情朗读课文,想象雷雨画面。

2、学生汇报 3、比赛朗读2、3、4自然段。

【此环节让学生一次次的朗读,一次次地感知课文内容,体验文章情感。】

1、过渡:小朋友们朗读的本领可真不小,你看,把这雨都给读停了。这雨后又是怎样的一副景象呢?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第七、第八自然段,一起感受一下吧。

2、(出示课件) 师:请同学们默读7、8自然段,边读边想象雷雨后的景象。(生默读)

提问:雨过天晴,你看到了什么?谁能把你这种愉快的心情给读出来吗?

3、 师: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景色,青蛙高兴地唱起了歌,那么,它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色呢?

4、师:同学们的句子说说越来越完整,也越来越美了。那么你们愿意用读的形式感受一下这场雷雨吗?(愿意)就请你们齐读一遍吧!

【让学生更进一步地品读课文,学生在读中会更深地感受作者用词、用句的准确,为学生以后的表达提供语言储备,起到一个好的导向作用。】

1、过度:同学们读得太好了,让老师感受到刚刚下过一场雷雨。那么同学们愿意当小画家用手中的画笔把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美景画下来么?(愿意)请听老师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幅去画,时间两分钟。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完成的最棒。然后派代表到黑板上作画。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对原有生活经验的回忆,而且还让学生明白了更多的自然现象是要靠自己平时细心地去观察,去发现。

2、汇报展示。

【雷雨在自然界中是一幅非常美丽的画卷。让学生把这场蕾雨的美景给画下来,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对原有生活经验的回忆,而且还让学生明白了更多的自然现象是要靠自己平时细心地去观察,去发现。】五、小结、布置。

师: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感受了雷雨前前后后的变化。希望同学们回家后也能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并把它写在日记里。

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自己大部分的环节都能够以学生为主体,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注意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整节课体现了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间的合作这一块还是比较成功的。这有一点就是我今天也给了学生足够的空间,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之课程改革的一些新理念还是在这一堂课中得到了体现。

寒号鸟课件(篇9)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正确认读13个生字,读准“号、当、和”三个多音字,重点

学写四个左右结构的生字:朗、阵、枯、却。

2.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理解第一自然段,感受主人公美好的家,积累并拓展数量词。

3.通过对课文2-4自然段的学习,从喜鹊和寒号鸟的行为中初步体会喜鹊的勤劳和寒号鸟的懒惰。

核心问题:

从喜鹊和寒号鸟的行为中体会喜鹊的勤劳和寒号鸟的懒惰。

教学过程:

板块一:认识寒号鸟,揭示课题

1.每到冬天来临,有一种动物总会在大山的夜里,不停地叫:哆啰啰,哆啰啰。这是谁在叫?——寒号鸟

2.学多音字“号”和“哀号”

(1)点拨多音字:一把铜号

(2)出示句子:

寒号鸟重复着哀号:哆啰啰,哆啰啰……

猜猜哀号的意思,学习“哀”字字理。拓展怒号、哭号。

3.听《寒号鸟的介绍》

3.介绍认“鹊”字:

寒号鸟有位邻居,她叫——喜鹊。(记一记)

板块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活动一:自由读文,读通读顺

1.出示自学要求:

2.认读字词,积累词汇

(1)多字音:当作 暖和

(2)寒冬腊月 大雪纷飞 北风狂吼

读出词语背后隐藏的画面,读出寒冷的感觉,出示句子: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3)量词词组:一堵石崖、一道缝(fèng)、一条河、一棵大杨树。

活动二:学习第一段,了解住所

出示:

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做自己的窝。石崖前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杨树,杨树上住着喜鹊。喜鹊和寒号鸟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

(1)相机学习生字:

堵:量词,用来形容又高又大又厚实的物体,拓展:一堵墙

缝:借图知道:裂开的细细的、长长的,我们叫它——缝。

拓展桌缝、牙缝、地缝

(2)明确住所:读了第一自然段,我们知道,寒号鸟的家在——崖缝里,喜鹊的家在——大杨树。

(3)发现规律,齐读

板块三:品读课文,对比勤懒

两个邻居,最后的结果却是完全不一样,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再来好好地读读课文。(出示课文2-4段)

活动二: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请你到课文2-4自然段去找一找原因,用横线画出来。

(1)学生找句划句

(2)交流评议

你找到原因了吗?课文哪几句话告诉我们了?

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准备过冬。寒号鸟却整天出去玩,累了回来睡觉。

寒号鸟不听劝告

(3)男女生读句子

A体会喜鹊勤劳(随文学习生字“枯”“衔”)字理认识“衔”,图片理解这个词。

相机交流:一早、东寻西找(板书:勤劳)

B体会寒号鸟懒惰

C对比语言:喜鹊看见寒号鸟,是怎么说的?寒号鸟又是怎么回答的?我们下节课学习。

板块四:借助儿歌,会读会写

1.活动三:儿歌朗读,复习生字

2.指导书写:观察——指导——评议

寒号鸟课件(篇10)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过程】

一、读题存疑,整体感知

1.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个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齐读课题)

2.教学“守”。汉字是表意文字。“守”上面的宝盖头表示房子,下面是个“寸”,看着这小房子,守着这方寸之地就是守。这里是守着什么?(守株)

3.教学“株”“桩”。观察课文插图,理解“株”就是树桩。这两字都是形声字,左表义右表音。

4.理解“守株待兔”:守着树桩等待着兔子。

5.质疑:为什么守株?怎么守?守到兔子了吗?

6.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由课题生发的问题。

【设计意图】

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组织识字教学,落实双基。围绕课题展开质疑,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发现,并且对读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而且,设计三个概括提炼的话题,保证了对话的有效进行。

二、读文探疑,意文兼得

(一)研读“怎么守”。

根据大家的交流出示: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1.拼读生字(带点字),读通句子。

2.比较句子,理解“整天”在句子中的作用。

3.引读:早上,太阳升起,种田人就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中午,太阳高挂,种田人还是……傍晚,太阳快要下山了,种田人依然……(划线部分为学生接读)

【设计意图】

通过比较、引读理解“整天”,一个从早到晚整天坐在树桩旁傻傻等待的种田人的形象就浮现出来,学生迫不及待地要去寻找原因,以疑促学。

(二)研读“为什么守”。

根据大家的交流出示:―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1.拼读生字,读通句子。

2.比较品味“窜”:如果不用“窜”,还可用什么词?笔直地向前跑、向前冲能叫“窜”吗?想象一下,什么原因使野兔这样慌张地从树林里窜出来。

3.对种田人没花一点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种田人又是怎样想的?

根据大家的交流出示: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4.给“乐滋滋”换一个词。(美滋滋、乐呵呵、喜洋洋)

5.朗读指导:每天都白捡一只野兔,这是一件多美的事呀!请男同学乐滋滋地读读种田人心里想的这句话。

不是一只,也不是两只、三只……而是每天都有一只呀!再请女同学乐滋滋地读一读。

种田人越想越美,越想越乐!全班一起读一读。

6.小结:正因为偶然的一天,一次意外的收获,种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这样的好运气。

【设计意图】

想象野兔撞死的原因,明白“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是非常偶然的,不露痕迹的指导而又层层推进的朗读,把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正因为偶然的一天,一次意外的收获,种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这样的好运气,实在太可笑。

(三)回读“怎么守”。

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1.“从此”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2.为什么是“丢”而不是放呢?

3.想象说话:他是一个农民,他本来应该去干什么呀?是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种田人却怎么想呢?

第一天,他坐在那儿,乐滋滋地想:。

第二天,他仍然坐在那儿,满怀希望地想: 。

第三天,他还是坐在那儿,傻傻地想: 。

4.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种田人的心里还是那个想法:兔子会来的,兔子一定会来的!他还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呢?

5.你快去劝劝种田人吧!把你想说的话写在插图旁。

6.小结寓意: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不劳动不会有收获。(板书)

这就是寓言故事(板书:寓言)用一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大道理。

【设计意图】

回读重点句,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在思悟中让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放”与“丢”的比较,“一天”到“一天一天”的说话拓展,都是为了让学生深入种田人的内心。劝说种田人的小练笔使人文内涵从课本的语言文字中跳出来,走入学生的精神世界。

三、同步拓展,加深理解

1.读补充资料。

捡到一个英镑

杰克是英国伦敦一家建筑公司的青年工人。一天,他在街头捡到一个钱包,钱包里装着一个英镑。“一个英镑!这比我一星期的工钱还多!”杰克欣喜若狂。从此,他无心上班了。他每天在街上走来走去,从街头走到街尾,从东街走到西街。他目光炯炯,像一条猎狗似的,在街上搜寻着。由于长期弯腰注视着地面,他的腰弯了,背驼了,眼也花了。他一生的“劳动成果”是一百零八英镑、一万三千颗纽扣、五千多枚别针……而他原来的工友们有的成了建筑公司的的老板,大部分也都勤劳致富,安享晚年。杰克在穷困潦倒中去世。

2.省略

寒号鸟课件(篇1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会写8个生字。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教学重点: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准确领会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堵、缝”等15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号、当”,会写“面、阵”等8个生字,会写“山脚、当作”等12个词语。

2.图文结合,初步了解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

3.初读课文,理清文序,学习多样表达方式,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乌是怎样一种动物吗,(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简介寒号鸟。)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点出你认为容易写锗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

(2)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填空: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的,寒号鸟是()的。

2、检查自学情况。

(1)听录音范读课文。(听后自评并纠正)

(2)指名读一读划出的词语。(互相交流评点)

(3)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教师点拨:“懒”字中间“束”羽写成“束”。)

(4)指名填空并齐读。

3、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1)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

(2)将学生读出的句子按顺序出现。

(3)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

(4)这些跟季节有关的句子应该怎样排列?为什么?

4、理清文章脉络。

(1)读全文。

(2)说一说:课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写,“寒冬腊月”的事。

5、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

(指导看插图)

(2)体会寒号鸟的懒惰。(学生理论,互评)

(3)齐读第1自然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在语境中,理解“得过且过”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语言、动作的对比体会,进一步了解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

3.联系生活,懂得本课的寓意: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只顾眼前、不想将来的鼠目寸光的人,以侥幸的心理对待生活,在灾难来临时就会付出惨重代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整体切人。

整体回顾,说说这是()的寒号鸟,()的喜鹊。

二、学习2~5自然段。

1.默读2~4自然段,思考: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一一一”划出)

2.检查,出示幻灯(1),抓“累”字体会寒号鸟懒惰。

3.还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出示小黑板(1):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

4.抓“不听劝告”深人体会寒号鸟懒惰。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喜鹊怎么劝告?(结合指导读、指读→评点→范读→自读→齐读)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不听劝告?(圈圈划划,自读体会,结合指导读寒号鸟的话:指读→评点→自读→男女生对读)

d.指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寒号鸟不听劝告结果怎么样?(结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导读“悲哀地叫”的句子)

5.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想象自读→指读评点→女生齐读)

三、学习6~9自然段。

1.回顾学法:抓“不听劝告”这几个重点词语提问解答,深入理解课文。

2.启发学生围绕“还是不听劝告”自己提问,师小结后出示小黑板(3):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谁怎么劝告?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

d.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结果怎样?

3.学生轻声自读,思考上述问题。

4.四人一小组讨论,准备汇报。

5.汇报自学。(学生自由汇报,老师随机点拨,穿插朗读训练)

点拨要点:

①问题b,比较喜鹊说:“……”

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说:“……”

体会感情变化→指导读好语气。

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哀号时的样子。指导读好第9自然段。

四、返顾全文,深化认识。

1.齐读第九自然段。

2.深入思考,同样是寒冬腊月,为什么喜鹊能在温暖的窝里熟睡,而寒号鸟却在黑夜里冻死了?(结合完成作业本)

3.订正作业,随机小结,完善板书。

4.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如果寒号鸟也做窝会是怎样的?

五、分角色扮演朗读。

寒号鸟课件(篇12)

二、教学总目标:

1、 通过聆听《小青蛙》、《野蜂飞舞》,扮演唱《小青蛙找家》、《小蜻蜓》,感受民族乐器、西洋乐器所表示的动物。并通过演唱和身体的动作表示自身保护动物,维护大自然的心情。

2、 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范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开始和结束。

3、 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小蜻蜓》,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表示优美抒情的音乐情绪。并能运用打击乐器准确地为歌曲伴奏。

4、 能按节奏创编歌词。

5、 聆听《野蜂飞舞》,想象音乐中所表示的野蜂飞舞的形象,能用线条动作声音等表示自身听后的印象。

由徐仪作曲,乐曲取材于山东菏泽地区的一首民间儿歌《花蛤蟆》。它由三个乐句构成,句间句尾都插入了蛤蟆的叫声。四、五度跳进的旋律型,“XX X ”的节奏型和句尾的蛤蟆叫构成了这一句的基本轮廓把儿童们争着数蛤蟆的形象表示出来。基本采用了《花蛤蟆》第一句的资料加以器乐化发展成为16小节的两个乐句。它主要描绘一群可爱的小青蛙在绿色的田野里尽情地唱歌跳舞,生动而活泼,乐曲地二局部也是单三部曲式结构,它以紧张而快速的二胡拨弦把人们带入夜色茫茫地田野。这时,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然而,小青蛙们却仍在愉快地玩耍。雨下越大小青蛙并没有被暴风雨所吓倒他们时而游入水中,时而蹦入田埂,玩的'可起劲了……雨过天晴,渐地云雾散开,一声鸣叫,划破长空。大地苏醒小青蛙们又唱又跳把喜悦的歌声传遍四方。随乐曲渐弱,小青蛙远去,单依然在唱歌,欢舞……

剧《萨丹王的故事》中的一首管弦乐幕间曲。歌剧的脚本取材于俄国诗人普希金(1799—1837)同名童话诗。歌剧故事写的是:萨丹王出征在外,皇后生下王子。但王后的姐姐出于嫉妒,给沙皇写信污蔑皇后生的是怪胎。萨丹王听信谗言,下令将皇后和王子装入木桶投进大海。后木桶被海水冲上荒岛,母子死里逃生。王子长大后无意中从鹰爪下救出了魔法变成天鹅的公主。公主为了报答王子,协助王子变成一只野蜂,跟随商船飞跃大海,回到皇宫去报仇。在船主的协助下,王子最终实现了目标,战胜了恶人,使萨丹王终于醒悟,接回了皇后。全家团聚,王子和公主结为终生伴侣。。本首乐曲表示王子变成野蜂急切的想飞到宫中归心似箭的心情。

音乐具有无穷的体裁特征,连续16分音符的半音级进的滑行音调,形象地模仿了野蜂飞舞嗡嗡叫声,曲调忽高忽低,音量时强时弱,既表示了野蜂盘旋飞舞,又表示了王子归心似箭的心情。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简练,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有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2/4拍,五声宫调式。歌曲以明快活泼的旋律做前奏,描写了小青蛙在东奔西跑找自身的家,也为歌曲主题出现做了铺垫。歌中“跳跳”“呱呱”的独白,刻画了小青蛙跳跳叫叫的焦急心态。最后一句旋律平稳流畅,似乎表示了小青蛙历尽艰辛终于回到了家的愉快、喜悦的心情。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欢快流畅,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泼、幼稚可爱的形象。

《小蜻蜓》是一首抒情优美的儿童歌曲,3/4拍,五声F宫调式,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以舒展的节奏,流畅起伏的旋律,诉说了小蜻蜓飞来飞去

1、演唱并扮演《小青蛙找家》;

2、歌词创编。

教学目标:

1、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

2、通过演唱和身体的动作表示自身保护动物,维护大自然的心情。

3、能随音乐创编歌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琴、场景安排、蓓蕾评价牌、动物卡片

1、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来,闭上眼睛。 (多媒体演示动物王国的场景)

2、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对,这儿就是快乐的“动物王国”,小动物们生活在这里,可幸福了。你们听,谁来了?

师:咦,小青蛙怎么这么着急的跑出来了?原来他有一件高兴的事情想早点告诉小朋友。你们听!

师:小青蛙们靠着自身的勇敢和身手,终于战胜了暴风雨,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4、师:可是,在与暴风雨作斗争时,有几只小青蛙迷路了,还没回到家。这可怎么办哪?

师:大家都很关心小青蛙。别着急,老师帮小青蛙编了一首歌,只要大家都会唱了,小青蛙们听到了,就能找到家了。

师:小朋友们都说的很好,我们再来听一听这首《小青蛙找家》吧!(出示课题)

教师指导演唱两处歌词的感情,启发同学联系自身的情感来表示,表示好的发给头饰。

4、师:小朋友们都学得很好。让我们拍着手和小青蛙再唱一遍吧!

5、师:唱得真好,现在你们都是小青蛙了,咱们一起来扮演,想怎么唱就怎么唱。

6、师:真好听!刚才老师发现有几只小青蛙已经做好准备了。来!戴头饰的小青蛙待会儿和老师一起扮演,好吗?

师:他们也想有一首自身的歌,你们能帮他们编一首这样的歌吗?

师:有一只小鸟已经飞到了老师的身边,所以我给他编了一首《小黄鸟找家》。听!

师:其他的小动物们早已来到了你们身边。请你们轻轻地把他们请出来吧。

师:小朋友们,现在请你们听着音乐,轻轻地送小动物回家吧。

2、师:你们真棒!现在就你们为小动物们编歌吧。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们最团结、最聪明,编出的歌曲最好听。

师:你们觉得他们演的怎样,轻轻商量一下,要不要为他们举起我们的蓓蕾呢?

1、 师:今天,我们不只帮小青蛙找到了家,还协助动物王国的许多小动物都编出了好听的歌。现在就让咱们唱着动听的歌,带着小动物们一起,回到咱们的班级,咱们在学校的家吧。

教学目标:

1、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

2、大胆积极地参与扮演,创编歌谣。

教学上限:

2、感受歌曲的活泼,并能随音乐扮演。

教学过程:

一、听《小蜻蜓》歌曲随歌曲律动进教室。

1、 告诉同学今天有位小客人来我们这里做客,展示青蛙卡通动画形象和叫声,请同学和小青蛙问声好!(出示节奏)

XX XX │ X X │ XX XX │ X X ‖

2、 小青蛙看见朋友们那么热情它想念一首儿歌:

X X | X X | X X | X X | XX X |

XX X | XX X | XX X |

3、 你能编一编自身喜欢的小动物的歌谣吗?如:“跑跑、喵喵”等。

1、 故事导入:有几只可爱的小青蛙,贪玩迷了路,心里很着急,一路上边跳边叫着,真想快点回家去,最后他们找到家了吗?让我们一起听听小青蛙的故事。(聆听歌曲范唱1)

2、 今天小青蛙想请你们帮助,请小朋友们赶快学会这首歌唱唱一唱,你们的歌声能协助小青蛙妈妈听见,让小青蛙找到自身的家。

4、展示歌词,学习按节奏读歌词。

寒号鸟课件(精选八篇)


本文的“寒号鸟课件”由我们精心制作,希望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并对您有所帮助。在教师的工作中,撰写教案课件是重要的一部分,但并非可以随意草率完成。教案课件应该充分展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寒号鸟课件【篇1】

(教学要求)

一、引导学生正确地评判故事中的角色,从寒号鸟可悲的下场,懂得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是不行的,应该像喜鹊那样看得远。着眼未来,从现在做起。

二、学习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续编、改编故事}。深入领会课文内客,发展儿童创造性。

三、继续培养儿童的自学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及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时按排]

一课时。

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自学课文。交流、检查自学情况。读讲课文。创造性复述(续编、新编故事)补充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起学习兴趣。

这一课,李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民间故事。很早以前,很远的一座高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如果在冬天的夜晚从山脚下经过,你会听到从石崖里传来的小鸟的哭叫的声音:哆罗罗,哆罗罗,所以人民就给这小鸟取了个名字,叫寒号鸟。(板书课题)号

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表示哭叫,读第二声hao,例如号叫、号哭,课文上的哀号都读第二声。啊,这名字多么难听,但又怪可怜的。

寒号鸟为什么在严寒的夜晚号哭呢?我们可以去问问它的邻居喜鹊。喜鹊就住在寒号鸟对面的大杨树上。(作图)

二、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

这是个很有趣的民间故事。现在请你们自己读课文。看你们自己能看懂多少?有什么不懂的,一遍看不懂,可以再看一遍,然后同座的交流,谈谈你怎么自学的。

学生自学。

同座交流。

三、检查自学情况。

大家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也可以说说我是怎么自学的,注意了什么问题,还可以说说读了以后的感想。

(从自学的内容、方法和顺序上加以引导。)

四、利用反馈,引导掌握下列内容。

①了解大意。

②弄清时间顺序。

③注意对比的特点。

五、读讲课文。

1.分段。

出示句子。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风像狮子那样狂吼。

概括成:开头

冬天快到

冬天到了

寒冬腊月

2.着重理解喜鹊看得远,为了将来,早作准备。。

几阵秋风......哪一个字告诉我们冬天快要到了?(尽)

冬天说到就到......从哪儿告诉我们天气冷了?(写了寒风)用了两个词,一个模拟声音的呼呼地,一个表示动作的刮,就不是秋风习习地吹着,寒风腊月......同样写风,怎么写,告诉我们天气更冷了,打了一个比喻像狮子一样狂吼。

现在把这些描写天气的句子读读。刚才提示的词儿要突出一些。

提示、指点:同样写天气,用词很讲究,再例如课文中同样写太阳暖和就有太阳暖和、大好晴天、太阳暖烘烘、太阳普照大地。

冬天来了,寒风这么冷;寒冬腊月,北风这么大。这些在冬天还没有来到的时候,喜鹊有没有想到,从哪儿知道?(准备过冬)对,当冬天还没有到,喜鹊就想到冬矢,它想得远,做得早,从哪儿可以看出它这样想得远,很对,这样做很好?(温暖、熟睡)

你们说喜鹊傻不傻?

3.指导朗读。

真正傻的是谁?现在读他们的对话。

男女声轮读喜鹊和寒号鸟的对话。

指导喜鹊的话。

喜鹊热心帮助,语气诚恳。寒号鸟,别睡觉,大好晴天,赶快垒巢。

喜鹊第二次劝寒号鸟,讲出了现在不垒巢的危害,语气加重。趁天晴,快垒巢,现在懒惰,将来糟糕。

如果用今天,。

如果用从小,。

指点:从喜鹊说的话,更看出喜鹊看得远。

指导寒号鸟的话。

寒号鸟有没有接受劝告?为什么不垒窝?在冬天来到的夜晚,冻得受不了,说第二天就垒窝,到了第二天为什么又不垒窝?谁来做填充。

只看,不看。

只顾,不顾。

这就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

得过且过(过得去就过去,过一天是一天。)

得过且过的人往往是目光短浅,鼠目寸光。

读寒号鸟的话把它的糊涂、懒惰读出来。

指导读寒号鸟的两段独白。

内容一样,读起来语气语调是不是一样?

示范。各自练习。

指名读。

第一次是悲哀,表示难过。

第二次是最后的哀号奄奄一息。

4.朗读全文。

小组分角色读。

指名分角色读。(集体读叙述的话,)

六、创造性复述。

1.故事续编。

寒号鸟终于在一个严寒的夜晚冻死了。第二天喜鹊叫唤他,你们想当时是怎样的情景,谁能把故事继续说下去。

(叫唤、看望、叹息)

在喜鹊的话中,启发用上如果假如倘若。

2.故事新编。

寒号鸟怎么就不会死,现在我们就编一个让寒号鸟不会冻死的故事。利用原有提纲。

开头

冬天快到不听劝告

冬天到了听劝告

寒冬腊月快活地活着

同座准备。

指名复述(带饰头表演)。

这样的寒号鸟,可以给它改个什么名字?(知过鸟、寒喜鸟、寒乐鸟等等)

七、补充教学《明日》。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凡事适时做,(及时)

明日不待我。

万事待明日,

明日能几何?(能有多少个)

八、小结.

学了这个民间故事,我们懂得了不能像寒号鸟得过且过,而要像喜鹊,看得远,做得早。

[板书设计]

寒号鸟

开头新编

冬天快到准备不听劝告

冬天到了温暖还不听改正接受

寒冬腊月熟睡鼓励

寒号鸟课件【篇2】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识

(1)本文是继《小马过河》之后的又一篇童话故事,旨在教育学生勤劳自勉,抓住大好时光勤奋努力,不要懈怠懒惰,得过且过,荒废大好年华。

(2)本课没有直接与单元训练点对应的段落,教学时可选择课文的一个部分进行落实单元训练点的练习。

2.教材特点

本文是一篇运用对比手法写的童话。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垒巢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喜鹊和寒号鸟是邻居。第二部分(从几阵秋风到正好睡觉)写冬天快到了,喜鹊忙着垒巢准备过冬,而寒号鸟却又是玩,又是睡,不去垒巢。第三部分(从冬天说到就到到得过且过)写冬天到了,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得过且过,还是不肯垒巢。第四部分(从寒冬腊月到结束)写寒冬腊月,喜鹊在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冻死了。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理解13个新词。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准确领会寓意。

四、教学准备

1.寒号鸟的挂图或投影片。

2.课文录音。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号。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训练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

3.学懂课文第1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揭题。

(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乌是怎样一种动物吗,(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简介寒号鸟。)

2.布置自学。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学习后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点出你认为容易写锗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

(2)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填空: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的,寒号鸟是()的。

3.检查自学情况。

(1)听录音范读课文。(听后自评并纠正)

(2)指名读一读划出的词语。(互相交流评点)

(3)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教师点拨:懒字中间束羽写成束。)

(4)指名填空并齐读。

4.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1)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

(2)将学生读出的句子按顺序出现。

(3)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

(4)这些跟季节有关的句子应该怎样排列?为什么?

(5)练一练:《作业本》第5题。

5.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全文。

(2)说一说:课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写,寒冬腊月的事。

6.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指导看插图)

(2)体会寒号鸟的懒惰。(学生理论,互评)

(3)齐读第1自然段。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讲读裸文,理解漫山遍野、哀号、得过且过、哆嗦等词语的意思。

2.巩固抓重点词理解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抓重点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得到。

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录音磁带一盒。

2.小黑板若干块。

3.幻灯片若干张。

4.寒号鸟、头饰各一只及喜鹊贴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整体切人。

1.根据简笔画,说话导入。

2.整体回顾,说说这是一只()的寒号鸟。

()的喜鹊。

二、学习2~5自然段。

1.默读2~4自然段,思考: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一一一划出)

2.检查,出示幻灯(1),抓累字体会寒号鸟懒惰。

3.还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出示小黑板(1):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

4.抓不听劝告深人体会寒号鸟懒惰。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喜鹊怎么劝告?(结合指导读、指读评点范读自读齐读)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不听劝告?(圈圈划划,自读体会,结合指导读寒号鸟的话:指读评点自读男女生对读)

d.指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寒号鸟不听劝告结果怎么样?(结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导读悲哀地叫的句子)

5.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想象自读指读评点女生齐读)

三、学习6~8自然段。

1.回顾学法:抓不听劝告这几个重点词语提问解答,深入理解课文。

2.启发学生围绕还是不听劝告自己提问,师小结后出示小黑板(3):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谁怎么劝告?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

d.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结果怎样?

3.学生轻声自读,思考上述问题。

4.四人一小组讨论,准备汇报。

5.汇报自学。(学生自由汇报,老师随机点拨,穿插朗读训练)

点拨要点:

①问题b,比较喜鹊说:

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说:

体会感情变化指导读好语气。

②问题c,结合理解得过且过,指导读出寒号鸟不耐烦的语气。

③问题d,结合理解最后的哀号、漫山遍野等词,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哀号时的样子。指导读好第八自然段。

四、返顾全文,深化认识。

1.齐读第九自然段。

2.深入思考,同样是寒冬腊月,为什么喜鹊能在温暖的窝里熟睡,而寒号鸟却在黑夜里冻死了?(结合完成作业本)

3.订正作业,随机小结,完善板书。

4.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小结学法,用幻灯打出:

抓重点词提问解答

展开想象感情朗读

五、分角色扮演朗读。

板书设计:

寒号鸟

懒惰勤劳

玩睡垒巢

直打哆嗦住暖窝

最后哀号熟睡

不幸幸福

寒号鸟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会写8个生字。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教学重点: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准确领会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堵、缝”等15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号、当”,会写“面、阵”等8个生字,会写“山脚、当作”等12个词语。

2.图文结合,初步了解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

3.初读课文,理清文序,学习多样表达方式,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乌是怎样一种动物吗,(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简介寒号鸟。)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点出你认为容易写锗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

(2)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填空: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的,寒号鸟是()的。

2、检查自学情况。

(1)听录音范读课文。(听后自评并纠正)

(2)指名读一读划出的词语。(互相交流评点)

(3)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教师点拨:“懒”字中间“束”羽写成“束”。)

(4)指名填空并齐读。

3、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1)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

(2)将学生读出的句子按顺序出现。

(3)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

(4)这些跟季节有关的句子应该怎样排列?为什么?

4、理清文章脉络。

(1)读全文。

(2)说一说:课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写,“寒冬腊月”的事。

5、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

(指导看插图)

(2)体会寒号鸟的懒惰。(学生理论,互评)

(3)齐读第1自然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在语境中,理解“得过且过”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语言、动作的对比体会,进一步了解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

3.联系生活,懂得本课的寓意: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只顾眼前、不想将来的鼠目寸光的人,以侥幸的心理对待生活,在灾难来临时就会付出惨重代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整体切人。

整体回顾,说说这是()的寒号鸟,()的喜鹊。

二、学习2~5自然段。

1.默读2~4自然段,思考: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一一一”划出)

2.检查,出示幻灯(1),抓“累”字体会寒号鸟懒惰。

3.还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出示小黑板(1):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

4.抓“不听劝告”深人体会寒号鸟懒惰。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喜鹊怎么劝告?(结合指导读、指读→评点→范读→自读→齐读)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不听劝告?(圈圈划划,自读体会,结合指导读寒号鸟的话:指读→评点→自读→男女生对读)

d.指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寒号鸟不听劝告结果怎么样?(结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导读“悲哀地叫”的句子)

5.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想象自读→指读评点→女生齐读)

三、学习6~9自然段。

1.回顾学法:抓“不听劝告”这几个重点词语提问解答,深入理解课文。

2.启发学生围绕“还是不听劝告”自己提问,师小结后出示小黑板(3):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谁怎么劝告?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

d.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结果怎样?

3.学生轻声自读,思考上述问题。

4.四人一小组讨论,准备汇报。

5.汇报自学。(学生自由汇报,老师随机点拨,穿插朗读训练)

点拨要点:

①问题b,比较喜鹊说:“……”

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说:“……”

体会感情变化→指导读好语气。

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哀号时的样子。指导读好第9自然段。

四、返顾全文,深化认识。

1.齐读第九自然段。

2.深入思考,同样是寒冬腊月,为什么喜鹊能在温暖的窝里熟睡,而寒号鸟却在黑夜里冻死了?(结合完成作业本)

3.订正作业,随机小结,完善板书。

4.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如果寒号鸟也做窝会是怎样的?

五、分角色扮演朗读。

寒号鸟课件【篇4】

原文:

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作自己的窝。石崖前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杨树,杨树上住着喜鹊。塞号鸟和喜鹊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有一天,天气晴朗。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准备过冬。寒号鸟却整天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喜鹊说:“塞号鸟,别睡了,大好晴天,赶快做窝。”

塞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傻喜鹊,不要吵,天气暖和,正好睡觉。”

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塞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第二天清早,风停了,太阳暖暖的,好像又是春天了。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趁天晴,快做窝,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伸伸懒腰,答道:“傻喜鹊,别啰嗦,天气暖和,得过且过。”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寒号鸟重复着哀号:“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天亮了,太阳出来了,喜鹊在枝头呼唤寒号鸟。可是,寒号鸟已经在夜里冻死了。

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理解13个新词。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准确领会寓意。

教学准备

1.寒号鸟的挂图或投影片。

2.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号”。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训练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

3.学懂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乌是怎样一种动物吗,(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简介寒号鸟。)

二、布置自学。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学习后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点出你认为容易写锗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

(2)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填空:这篇童话通过( )和( )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 )的,寒号鸟是( )的。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听录音范读课文。(听后自评并纠正)

(2)指名读一读划出的词语。(互相交流评点)

(3)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教师点拨:“懒”字中间“束”羽写成“束”。)

(4)指名填空并齐读。

四、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1)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

(2)将学生读出的句子按顺序出现。

(3)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

(4)这些跟季节有关的句子应该怎样排列?为什么?

(5)练一练:《作业本》第5题。

五、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全文。

(2)说一说:课文第( )自然段到第( )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写,“寒冬腊月”的事。

六、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指导看插图)

(2)体会寒号鸟的懒惰。(学生理论,互评)

(3)齐读第1自然段。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讲读原文,理解“漫山遍野”、“哀号”、“得过且过”、“哆嗦”等词语的意思。

2.巩固抓重点词理解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抓重点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得到。

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录音磁带一盒。

2.小黑板若干块。

3.幻灯片若干张。

4.寒号鸟、头饰各一只及喜鹊贴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整体切人。

1.根据简笔画,说话导入。

2.整体回顾,说说这是一只( )的寒号鸟。

( )的喜鹊。

二、学习2~5自然段。

1.默读2~4自然段,思考: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一一一”划出)

2.检查,出示幻灯(1),抓“累”字体会寒号鸟懒惰。

3.还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出示小黑板(1):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

4.抓“不听劝告”深人体会寒号鸟懒惰。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喜鹊怎么劝告?(结合指导读、指读→评点→范读→自读→齐读)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不听劝告?(圈圈划划,自读体会,结合指导读寒号鸟的话:指读→评点→自读→男女生对读)

d.指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寒号鸟不听劝告结果怎么样?(结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导读“悲哀地叫”的句子)

5.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想象自读→指读评点→女生齐读)

三、学习6~8自然段。

1.回顾学法:抓“不听劝告”这几个重点词语提问解答,深入理解课文。

2.启发学生围绕“还是不听劝告”自己提问,师小结后出示小黑板(3):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谁怎么劝告?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

d.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结果怎样?

3.学生轻声自读,思考上述问题。

4.四人一小组讨论,准备汇报。

5.汇报自学。(学生自由汇报,老师随机点拨,穿插朗读训练)

点拨要点:

①问题b,比较喜鹊说:“……”

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说:“……”

体会感情变化→指导读好语气。

②问题c,结合理解“得过且过”,指导读出寒号鸟不耐烦的语气。

③问题d,结合理解“最后的哀号”、“漫山遍野”等词,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哀号时的样子。指导读好第八自然段。

四、返顾全文,深化认识。

1.齐读第九自然段。

2.深入思考,同样是寒冬腊月,为什么喜鹊能在温暖的`窝里熟睡,而寒号鸟却在黑夜里冻死了?(结合完成作业本)

3.订正作业,随机小结,完善板书。

4.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小结学法,用幻灯打出:

抓重点词提问解答

展开想象感情朗读

五、分角色扮演朗读。

板书设计:

寒号鸟

懒惰勤劳

玩睡——垒巢

直打哆嗦——住暖窝

最后哀号——熟睡

不幸——幸福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民间故事,教学的要求是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评判故事的角色,从寒号鸟可悲的下场懂得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是不行的,应该像喜鹊那样看得远,着眼于未来,从现在做起。第二点就是按照顺序去理清课文层次,能够创造性地复述课文,编续写课文,改编故事。最后就是教师培养儿童自学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及分角色朗读课文。

我在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分别安排了六个教学步骤:描述带入情境,自学课文,交流检查自学,读讲课文,创造性地复述(新编,续编)补充课文和小结。我的教学设计比较注重小学生的复述和造句表达能力。

首先我引导学生描述带入情境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引入了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利用了课题,很好地让学生注意了“号”这个多音词。接着我是要学生去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我当时要求学生进行两次阅读课文,第一次是解决生字词,整体感知,同学基本了解了文章大意,都谈了自己的感受,他们都说出了不同的感受的,得出了不同的道理。第二次阅读是我引导学生有表情朗读喜鹊两次劝告寒号鸟的语句,目的是让他们弄清时间的顺序是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最后教师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我的教学设计比较注重学生的语句训练。

寒号鸟课件【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堵、缝”等7个生字;会写“面、朗、阵、枯”4个字。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哀号”等词语的意思。

2、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寒号鸟和喜鹊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有什么不一样。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引入新课

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寒号鸟,出示寒号鸟资料。

2、把“寒号鸟”读正确,强调“号”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表示哭叫,读第二声,引导学生用组词的方式巩固读音,如“号叫、号哭”。

设计意图:

通过讲故事,了解“寒号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图文结合,初步了解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寒号鸟和喜鹊的住处。

(寒号鸟的住处是在崖缝里,喜鹊住在大杨树上。)

设计意图:

通过看插图,对照课文明白两种小动物的“窝”是怎样的,在对比中对寒号鸟和喜鹊的形象有初步感知。

2、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图文结合识字,出示“一堵石崖”和“一道缝”。

看图理解“一堵石崖”和“一道缝”。识记“堵”和“缝”。

3、观察插图中喜鹊在干什么。(喜鹊衔着一些枯草,忙着做窝。)识记“衔、枯”。

4、从图上看出这对邻居的`家有什么不同?(寒号鸟的住处是崖缝,不是树枝搭建的,不够保暖;喜鹊的窝里有很多保暖的材料。)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采用看图观物帮助学生识记、巩固生字“堵、缝、衔、枯”,增强生字识记的准确性。

5、让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对寒号鸟和喜鹊的第一印象。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创设问题:寒号鸟为什么在严寒的夜晚哀号?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用横线画出来。

2、出示两次哀号:

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寒号鸟重复着哀号:“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3、请学生朗读,理解寒号鸟为什么会哀号呢?(因为天气太冷了,而它又没有窝,崖缝里冷得像冰窖,所以冻得哀号。)

4、理解“冻得直打哆嗦”“冷得像冰窖”,“得”后面是对前面的补充。

出示课后题:

5、指导朗读这两句话。

6、创设问题:天气真的很冷,崖缝里冷得像冰窖,都把寒号鸟冻得直打哆嗦。那天气是一下子变冷的吗?(天气是慢慢变冷的。)再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和季节变化有关的句子。

7、了解文章的顺序。

(1)指名读读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2)将学生读出的句子按顺序一一出示。

(3)板书概括3句季节变化的句子:“冬天快到了”“冬天到了”“寒冬腊月,大雪纷飞”。

(4)根据3个句子复述课文。

四、书写指导,练习写字

学写汉字“面、朗、阵、枯”,重点指导“朗、阵”。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1、出示寒号鸟和喜鹊的图片,回顾这两种小动物的形象,用一个词来说一说。

过渡:寒号鸟这样哀号,邻居喜鹊看不下去了,所以“劝告”它赶紧做窝。

2、理解“劝”。(说服,讲明事理使人听从。)

二、再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

1、创设问题:喜鹊是怎么劝告寒号鸟的呢?寒号鸟听了劝告说了些什么呢?用横线画一画它们的对话。

2、出示两次对话。

3、指导学生理解喜鹊的话。(喜鹊关心劝告,语气诚恳。喜鹊第二次劝寒号鸟,讲出了现在不做窝的危害,语气加重。)

小结:从喜鹊说的话,看出喜鹊目光长远,勤劳踏实。

4、指导学生理解寒号鸟的话。(寒号鸟糊涂懒惰,脾气暴躁,不听劝告。)

5、理解“得过且过”。(过得去就过去,过一天是一天。)

6、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同桌间分角色练习。

7、分角色朗读。

8、结合朗读理解寒号鸟和喜鹊的对话,揭示寓意。

三、拓展想象

1、故事续编。寒号鸟终于冻死在严寒的夜晚。第二天喜鹊呼唤它……想象当时是怎样的情形,把故事继续说下去。

2、故事新编。寒号鸟怎么做就不会死?编一个让寒号鸟没有被冻死的故事。

四、小结

学了这个民间故事,我们懂得了不能像寒号鸟那样得过且过,而要像喜鹊,看得远,做得早,明白美好的生活要靠辛勤劳动来创造,懒惰散漫就什么也得不到。

寒号鸟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正确认读13个生字,读准“号、当、和”三个多音字,重点

学写四个左右结构的生字:朗、阵、枯、却。

2.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理解第一自然段,感受主人公美好的家,积累并拓展数量词。

3.通过对课文2-4自然段的学习,从喜鹊和寒号鸟的行为中初步体会喜鹊的勤劳和寒号鸟的懒惰。

核心问题:

从喜鹊和寒号鸟的行为中体会喜鹊的勤劳和寒号鸟的懒惰。

教学过程:

板块一:认识寒号鸟,揭示课题

1.每到冬天来临,有一种动物总会在大山的夜里,不停地叫:哆啰啰,哆啰啰。这是谁在叫?——寒号鸟

2.学多音字“号”和“哀号”

(1)点拨多音字:一把铜号

(2)出示句子:

寒号鸟重复着哀号:哆啰啰,哆啰啰……

猜猜哀号的意思,学习“哀”字字理。拓展怒号、哭号。

3.听《寒号鸟的介绍》

3.介绍认“鹊”字:

寒号鸟有位邻居,她叫——喜鹊。(记一记)

板块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活动一:自由读文,读通读顺

1.出示自学要求:

2.认读字词,积累词汇

(1)多字音:当作 暖和

(2)寒冬腊月 大雪纷飞 北风狂吼

读出词语背后隐藏的画面,读出寒冷的感觉,出示句子: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3)量词词组:一堵石崖、一道缝(fèng)、一条河、一棵大杨树。

活动二:学习第一段,了解住所

出示:

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做自己的窝。石崖前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杨树,杨树上住着喜鹊。喜鹊和寒号鸟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

(1)相机学习生字:

堵:量词,用来形容又高又大又厚实的物体,拓展:一堵墙

缝:借图知道:裂开的细细的、长长的,我们叫它——缝。

拓展桌缝、牙缝、地缝

(2)明确住所:读了第一自然段,我们知道,寒号鸟的家在——崖缝里,喜鹊的家在——大杨树。

(3)发现规律,齐读

板块三:品读课文,对比勤懒

两个邻居,最后的结果却是完全不一样,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再来好好地读读课文。(出示课文2-4段)

活动二: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请你到课文2-4自然段去找一找原因,用横线画出来。

(1)学生找句划句

(2)交流评议

你找到原因了吗?课文哪几句话告诉我们了?

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准备过冬。寒号鸟却整天出去玩,累了回来睡觉。

寒号鸟不听劝告

(3)男女生读句子

A体会喜鹊勤劳(随文学习生字“枯”“衔”)字理认识“衔”,图片理解这个词。

相机交流:一早、东寻西找(板书:勤劳)

B体会寒号鸟懒惰

C对比语言:喜鹊看见寒号鸟,是怎么说的?寒号鸟又是怎么回答的?我们下节课学习。

板块四:借助儿歌,会读会写

1.活动三:儿歌朗读,复习生字

2.指导书写:观察——指导——评议

寒号鸟课件【篇7】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过程】

一、读题存疑,整体感知

1.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个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齐读课题)

2.教学“守”。汉字是表意文字。“守”上面的宝盖头表示房子,下面是个“寸”,看着这小房子,守着这方寸之地就是守。这里是守着什么?(守株)

3.教学“株”“桩”。观察课文插图,理解“株”就是树桩。这两字都是形声字,左表义右表音。

4.理解“守株待兔”:守着树桩等待着兔子。

5.质疑:为什么守株?怎么守?守到兔子了吗?

6.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由课题生发的问题。

【设计意图】

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组织识字教学,落实双基。围绕课题展开质疑,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发现,并且对读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而且,设计三个概括提炼的话题,保证了对话的有效进行。

二、读文探疑,意文兼得

(一)研读“怎么守”。

根据大家的交流出示: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1.拼读生字(带点字),读通句子。

2.比较句子,理解“整天”在句子中的作用。

3.引读:早上,太阳升起,种田人就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中午,太阳高挂,种田人还是……傍晚,太阳快要下山了,种田人依然……(划线部分为学生接读)

【设计意图】

通过比较、引读理解“整天”,一个从早到晚整天坐在树桩旁傻傻等待的种田人的形象就浮现出来,学生迫不及待地要去寻找原因,以疑促学。

(二)研读“为什么守”。

根据大家的交流出示:―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1.拼读生字,读通句子。

2.比较品味“窜”:如果不用“窜”,还可用什么词?笔直地向前跑、向前冲能叫“窜”吗?想象一下,什么原因使野兔这样慌张地从树林里窜出来。

3.对种田人没花一点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种田人又是怎样想的?

根据大家的交流出示: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4.给“乐滋滋”换一个词。(美滋滋、乐呵呵、喜洋洋)

5.朗读指导:每天都白捡一只野兔,这是一件多美的事呀!请男同学乐滋滋地读读种田人心里想的这句话。

不是一只,也不是两只、三只……而是每天都有一只呀!再请女同学乐滋滋地读一读。

种田人越想越美,越想越乐!全班一起读一读。

6.小结:正因为偶然的一天,一次意外的收获,种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这样的好运气。

【设计意图】

想象野兔撞死的原因,明白“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是非常偶然的,不露痕迹的指导而又层层推进的朗读,把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正因为偶然的一天,一次意外的收获,种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这样的好运气,实在太可笑。

(三)回读“怎么守”。

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1.“从此”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2.为什么是“丢”而不是放呢?

3.想象说话:他是一个农民,他本来应该去干什么呀?是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种田人却怎么想呢?

第一天,他坐在那儿,乐滋滋地想:。

第二天,他仍然坐在那儿,满怀希望地想: 。

第三天,他还是坐在那儿,傻傻地想: 。

4.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种田人的心里还是那个想法:兔子会来的,兔子一定会来的!他还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呢?

5.你快去劝劝种田人吧!把你想说的话写在插图旁。

6.小结寓意: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不劳动不会有收获。(板书)

这就是寓言故事(板书:寓言)用一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大道理。

【设计意图】

回读重点句,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在思悟中让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放”与“丢”的比较,“一天”到“一天一天”的说话拓展,都是为了让学生深入种田人的内心。劝说种田人的小练笔使人文内涵从课本的语言文字中跳出来,走入学生的精神世界。

三、同步拓展,加深理解

1.读补充资料。

捡到一个英镑

杰克是英国伦敦一家建筑公司的青年工人。一天,他在街头捡到一个钱包,钱包里装着一个英镑。“一个英镑!这比我一星期的工钱还多!”杰克欣喜若狂。从此,他无心上班了。他每天在街上走来走去,从街头走到街尾,从东街走到西街。他目光炯炯,像一条猎狗似的,在街上搜寻着。由于长期弯腰注视着地面,他的腰弯了,背驼了,眼也花了。他一生的“劳动成果”是一百零八英镑、一万三千颗纽扣、五千多枚别针……而他原来的工友们有的成了建筑公司的的老板,大部分也都勤劳致富,安享晚年。杰克在穷困潦倒中去世。

2.省略

寒号鸟课件【篇8】

这是一则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讲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得到。

教学目标 :

1. 分角色朗读课文,按照“冬天快要到了”“冬天到了”“寒冬腊月”三个不同的时间理清故事发展的脉络,在比较中感悟他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

2. 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3. 联系生活实际,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

教学重点:

通过对喜鹊和寒号鸟行为及几次对话的理解、朗读,懂得课文的寓意,并能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读来表现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难点:

通过对喜鹊和寒号鸟几次对话的理解、朗读,懂得课文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引入新课。

1.出示图片,引入课题 。

出示学生熟悉的故事图片(狐假虎威:我们认识了一只聪明的狐狸和一只愚蠢的老虎,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要冷静思考。农夫与蛇:我们认识了一个善良的农夫和一条恩将仇报的蛇,故事告诉我们要分清善恶。)

小故事往往会告诉我们大道理,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了解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一起读课题:寒号鸟。

2、复习词语。

一堵石崖 一道缝(本组强调“一”的变音)

东寻西找 得过且过

寒冬腊月 伸伸懒腰

狂吼 冰窖

哀号 当作(本组:孩子们你发现了什么?这组词语在存在——多音字)

老师加大了难度,请全班同学来挑战。(齐读)

哀号 当作

学号 当然

二、品读课文,体会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态度和不同表现。

1、带着问题读书。

昨天你们都预习过了,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啊?让我们一起把主人公给请出来。(进而板书:寒号鸟,喜鹊)

他们是面对面住着的邻居,但是他们俩最后的命运一样吗?

提问回答:寒号鸟最后————冻死了;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而寒号鸟却被冻死了?

带着问题去读书:同学们,我们要学会带着问题去读书,现在请你们打开课本60页,大声朗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交流答案:因为寒号鸟——懒惰,喜鹊——勤劳(进而板书)

你们同意吗?——同意。那老师请你们来做小调查员,来查一查他们俩是不是像你们说的这样。

2、感悟朗读,体会寒号鸟的懒惰和喜鹊的勤劳

(1)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寒号鸟和喜鹊在面对冬天来到时的不同表现

故事开始时,是什么时候?——冬天快要到了

出示句子: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从哪可以看出冬天快要到了?“尽”——树叶快要掉光了

找一找:冬天快要到了,喜鹊和寒号鸟分别是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

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准备过冬。

(从喜鹊的做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喜鹊十分勤劳)

(自己读一读,你从哪看出了喜鹊勤劳?)

(抓住关键词:“一早”、“东寻西找”)

感悟朗读,体会喜鹊的“勤劳”。

出示课本配图,说一说寒号鸟和喜鹊的样子。

(谁来说说喜鹊正在干什么呢?而寒号鸟呢?)

那冬天快到了,寒号鸟都干什么了啊?

出示句子:寒号鸟却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

你说寒号鸟要是不累呢?——它会一直在外面玩。

寒号鸟除了玩就是——睡觉。

它可真——懒惰呀。

谁想来读读。指导:你把握得可真准,尤其加重了“却”的读音。同学们,这里为什么要用一个“却”?寒号鸟和喜鹊面对冬天快到了的表现一样么?课文用了一个“却”,更加强调了寒号鸟的“懒惰”。谁来读一读。

体会“却”的用法:你能用上“却”说一句话么?

说话练习:马上要期末考试了,其他同学都在——,小明却在——

(2)两次对话朗读,体会寒号鸟的“得过且过”。

喜鹊不仅勤劳,还是个热心肠,看到了寒号鸟不为过冬做准备,他干什么了?——几次劝告?——2次

喜鹊第一次怎么劝的?

出示句子:喜鹊说:“寒号鸟,别睡了。天气暖和,赶快做窝。”

你读读。作为邻居的真心提醒。(2次)

寒号鸟是怎么回复他的?

出示句子: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傻喜鹊,不要吵。太阳高照,正好睡觉。”

你能做做动作么?——躺。它可真懒啊!

我们来看看寒号鸟说的话,它称呼喜鹊为什么?——傻喜鹊。他居然嘲笑喜鹊“傻”,谁傻?谁来读读。

寒号鸟认为喜鹊的好言相劝是在干什么?——吵它烦它。

谁来读读。

第一次角色扮演对话朗读。2次

喜鹊的好心相劝,寒号鸟听了吗?——不听劝告。

时间可不会等寒号鸟,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冬天到了。

出示句子: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

这个时候喜鹊在哪?——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呢?——你找找——出示句子: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寒号鸟冻得——直打哆嗦。冷风吹了多久,寒号鸟就叫了多久。第二天寒号鸟做窝了吗?——没有

好心的喜鹊这时候又来劝寒号鸟,谁能找到喜鹊第二次是怎么劝寒号鸟的?

出示句子: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趁天晴,快做窝。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你对比一下喜鹊的第一次劝告和第二次劝告有什么不同吗?喜鹊第二次已经来到——崖缝前来劝寒号鸟了。看到邻居前一天晚上被冻成那个样子还不知道做窝,喜鹊心里怎么样?——着急,担心。谁来读一读?

喜鹊这样着急,这样催促,对寒号鸟起作用吗?

寒号鸟是怎么回复的?

出示句子: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伸伸懒腰,答道:“傻喜鹊,别啰嗦。天气暖和,得过且过。”

我们来对比一下,面对喜鹊的这两次苦口婆心的劝告,寒号鸟始终——不听劝告,由一开始的“躺”变成了“伸伸懒腰”,由“不要吵”变成了“别啰嗦”,寒号鸟真的是——太懒惰了,文中还有一个词可以用来形容它,就是——得过且过。

什么叫得过且过啊?

当你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可以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这个词语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这个语境下你选择哪个?(第一个)

第二次角色扮演对话朗读(2次)

最后寒号鸟依旧不听劝告

(3)对比“冻得直打哆嗦”和“冷得像冰窖”的用法,积累练习。

慢慢地,到了寒冬腊月,天气特别冷,你从哪看出来的?找一找。

出示句子: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是什么声音?想听吗?

还能从哪感受到冷?——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短语,都是表示冷,你发现了什么不同吗?

冷得像冰窖运用了比喻,把崖缝比作成了冰窖

而前面冻得直打哆嗦强调的是冷的程度,人的感受。

你能照样子说说么?给你们限定一个,热得——

考试快开始了,但是你还堵在半路上。急得——

考试拿了100分,你很开心。乐得——

(4)理解“哀号”,体会寒号鸟的“自食其果”。

在冷得像冰窖的崖缝里,寒号鸟难受吗?痛苦吗?它都难受痛苦的忍不住大声号叫,这个词语是——哀号

第一开始狂风刚吹的时候,寒号鸟哀号着:——

狂风越来越猛,它的声音开始越来越小:——

狂风吹了6个多小时了,寒号鸟生命的气息变得微弱:——

狂风吹了整整一夜,寒号鸟用尽自己的最后一点力气哀号着:——

想一想:寒号鸟在这一夜的哀号中,有没有后悔过?——有

这是它第一次后悔吗?——不是。在那个初冬的夜晚它就曾经承诺过明天要做窝,但它改了懒惰的习惯了吗?——没有。寒号鸟就是这样得过且过的懒惰性格,最后冻死在了寒冷的夜晚。而喜鹊呢?——因为它的勤劳,最终幸福的生活了下去。

那现在上课开始的问题你能回答完整了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是因为——他的懒惰、得过且过、不听劝告。

三、总结课文寓意,进行写话练习。

孩子们,小故事告诉我们大道理,学了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分享

你在生活中见过喜鹊或者寒号鸟这样的人吗?你想对他们说什么?你自己有没有当过寒号鸟?你想对自己说什么?——先分享,再写话。

孩子们,也许懒惰可以短暂的让人舒服,但过后我们一定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你们喜欢懒惰的寒号鸟还是勤劳的喜鹊?既然你们喜欢勤劳就努力的去做一个勤劳的人,踏实下来,认真学习。

四、板书:

寒号鸟 喜鹊

懒惰 勤劳

得过且过

不听劝告

冻死 幸福

一去二三里课件模板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写好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你是否在寻找一些可参考的范文呢?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一去二三里课件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去二三里课件 篇1

1.过渡:想去郊游吗?今天我们就到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去游玩吧。

2.(在音乐中出示画面)瞧,在这座小山村里,稀稀落落地坐落着几户人家,烟囱里偶尔飘出缕缕青烟。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在葱绿的树木间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座古色古香的亭子。村子周围,到处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3.在这样一个小山村里游玩,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体会。)

4.山村风光的确很美,诗人也用一首诗来赞美它。(教师配乐范读古诗)

5.(出示第一、二句)

(1)(出示画面)一眼望去,二三里路远的地方,你看到了什么?(几座房子)小山村的烟囱里有时会飘出袅袅炊烟,这就是“烟村”。

(2)谁愿意把第一、二句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3)没走多远,就看到了美丽的小山村,多轻松啊。村子不大,只有几户人家。谁再来读读第一、二句?(指名读,齐读)

6.(出示第三、四句)

(1)(出示画面)快看,远处的小山上有什么?(亭子)亭子也叫“亭台”。近处,有什么?(开得正艳的花朵)

(2)请把你看到的美丽景色介绍给大家。(自由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

(3)村子四周的景色这么美,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读吧。(齐读)

7.同桌的两个同学合作,一个读第一、二句,一个读第三、四句,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8.谁能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大家闭上眼睛认真听,看他能把你带到那美丽的地方吗?(指名读全诗,在评议中进一步感悟山村的秀美,激发学生的情感。)

9.炊烟袅绕的村庄,古朴美丽的亭台,艳丽芬芳的鲜花,组成了一个多么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让我们再放眼去看——看吧.

(配乐齐读)

一去二三里课件 篇2

一去二三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正确认读十二个生字。

2.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尽量做到有感情。3.感悟文章内容。

(二)能力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尽量做到有感情。

(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品读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一”等六个生字 2.能准确拼读每个字的音节

3.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尽量做到有感情。

教学媒体

生字卡片;写有本课生字的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1、谈话:前面我们学了汉语拼音。今天开始我们就要乘着汉语拼音的快车到汉字王国去找汉字做朋友,有了汉字朋友,我们就能看书、读报、学到更多的知识。

2、复习声母及几个三拼音节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

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出示课题一去二二里。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两遍)。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

3.读一读。

出示6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变序抽取6张生字卡(不带拼音),开火车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五、朗读感悟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同桌互相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

六、布置作业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找一找,我们周围那些地方用上了本课的生字。

一去二三里课件 篇3

今天,有幸在学校教导处安排下听了邱丽丽老师的《一去二三里》。虽然邱老师是新老师,但是她身上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东西。趁热打铁,把自己的几点学习写下来:

一、丰富的游戏激发孩子们识字的兴趣。

适用范围:

用于复习巩固拼音字母、音节、生字、词语等。

这个游戏适用范围比较广,所做准备也比较简单,这种游戏很适合课堂操作,能使全体学生兴奋起来。但比较适合复习巩固阶段运用。

操作过程:

(1)做这个游戏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形式。开火车可以横着开,也可以竖着开,还可以开双轨列车。

(2)导语: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开小火车,看哪一列火车最先开到我们首都北京。

开火车时,其他孩子学着很轻很轻地发火车开动的“呜——咔嚓、咔嚓” 的声音,有利于营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例,教师在复习学过的生字时,可以用卡片先出示一个生字,然后让一组学生轮着读生字字音、组词

师:“请第一组开双轨列车,先读读字音,再给它找个朋友。”

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字母),修理好了继续开。

游戏适用范围:

本游戏适用于拼音复习、课后词语复习或单元阶段性复习。如人教版第一册中《自选商场》和《菜场里》这两篇课文的复习巩固便可采用该游戏。适用内容包括音节词和词语。

游戏准备:

各种实物以及相对应的音节或词语卡片。实物可以按照类别来进行准备。比如:

1、文具类:铅笔、尺子、橡皮、卷笔刀、字典、铅笔盒、练习本…

3、蔬菜类:茄子、黄瓜、豆角、萝卜、南瓜、白菜、卷心菜、西红柿…

除此以外,我们也可以就地取材,利用教室里已有的实物。比如:粉笔、黑板擦、花盆、金鱼缸、饮水机、电脑、电视机等等进行游戏准备。

游戏操作过程:

(准备:在讲台上摆放各种实物,黑板粘贴好打乱的音节词或词语卡片。)

导语:小朋友你们瞧,超市里摆放了这么多的物品。可是这些物品的商标名称还来不及粘贴,麻烦你们暂时担当一下超市管理员,把黑板上的这些商标贴到对应的物品上去吧。我们一起来“贴商标”。

1、请一位学生上台,从黑板上取下会读的一张音节词或词语卡片,接着将它粘贴在相对应的物品上。

2、学生举起粘贴好商标的实物,大声朗读.全班同学作评委。

如果该生认读或粘贴出错:(生齐:“错错错!再想想!”)【摆摆手】会念的小朋友立即作出反应: (各自举手)“我来帮!”然后,该生带读,其余学生跟读。

还有很多其他的'识字方法,目的都是一样的,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让孩子们轻松地在玩中学。

二、平平淡淡教语文,如一缕清香沁人心脾。

听邱老师的课就好像在家吃家常饭,平淡但又不失本真。与学校老师一起外出听过很多名师、特级教师的课,但是当我们私下去模仿时候却又觉得这里不对,那里不像。其实,这大概是我们的“功力”尚欠火候吧。所以,我更喜欢听“家常课”,有许多地方值得借鉴和学习。

首先,是课堂教学的语言——精炼。邱老师没有废话,也不重复,在学校教研课上,我们经常能听到老师一句话重复很多次,大概是担心学生没听懂吧。其实这样做不好,因为我们再重复之前的话时,可能会改变,那就会给学生不明确的要求。

其次,注意在课堂上学生习惯的养成性教育。一年级的新生,刚入学一个月多。课余时,我经常能听到低段老师的抱怨。今天,在课堂上我不止一次看到邱老师的“润物细无声”。

『教学片断一』:教师出示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不等老师把话说完,台下已经又孩子跃跃欲试了,“老师,我,我……”看着一双双小手,张老师拍了拍手,提高声音:“不要着急,先把老师要说的话听清楚了。”当然,张老师在养成教育的同时也不忘鼓励孩子们“我看你最积极了,别急,先听清老师说的话再举手。”

还有诸如:举手答题、请把话说完整了、要站起来回答……这些看似平常的养成教育,却是最能反应平时教学,我相信张老师的学生一定在习惯养成上做得很好。

再者,课堂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一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可能有很多,所以经常听到老师说,时间不够用,有些知识没有讲。这堂课上,张老师重点教学:生字的正确认读,流利朗读童谣。难点是:感受童谣的意境。

这首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乡村美景,张老师通过图片让孩子们有了直观的认识,然后把图中几个重点景物:亭台、烟村再这里出示为下面的朗读童谣做了铺垫。我想这应该是张老师精心的预设,其实在最前面的yan cun qu的课前操练中已经开始了。

整首童谣排列整齐,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具有韵律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项目,培养儿童通过朗读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优美景色。对于难点的突破,张老师用了配乐朗读,闭目想象等办法。

三、认识田字格,发挥自主学习指导学生书写。

扎扎实实教语文,从张老师的指导书写中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引导学生自主观察位置,然后范写“一”(注意到一个细节:整个书写过程,老师从起笔到收笔都做了详细的讲解。)然后“二、三”让学生自己观察体会,并指名说一说。

一去二三里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4种笔画。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通课文,通过看图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通过诵读,体会小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读通课文,规范地写字。

【教学准备】

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学完了汉语拼音,我们就可以借助拼音读书、识字啦,你们高兴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借助汉语拼音来学习一首小诗。

2、板书课题,教学生读课题。

二、指导看图说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2、这是离我们不远的一个小山村,只要走上二三里路就可以到达,再看看有几户人家?

3、这里住的人家不多,只有四五家。再数数看,图上有几座亭台楼阁?

4、花多吗?能数得清吗?

三、初读课文

1、刚才我们看的图片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诗中所写的内容,请同学们边看屏幕,边听朗读。

2、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

3、指名分句读古诗。

4、齐读。

5、通过读课文,看图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四、学习生字

1、认识田字格前的四个生字:

⑴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借助拼音读生字。

⑵ 指名认读生字。

⑶ 去掉拼音让学生认读生字。

2、学习书写生字一、二、三、四、五、六:

⑴ 出示投影,教师讲述田字格中的字是本课要求学习的生字。这些字要做到会读,会写、会用。另外,我们还要认识几种笔画。

⑵ 齐读生字。

⑶ 让学生在课文中把生字一一画出来。

五、指导写字

1、认识生字中的笔画。

2、教师范写生字。

3、学生描红,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写字姿势。

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

一去二三里课件 篇5

[教学内容]

这首诗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短短的烟村、亭台、鲜花等景物编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宁静、清远、恬淡、秀美的山村风景画。

全诗描绘的意境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炊烟袅袅的小山村,村子里有几户人家,山顶上有几座小亭子,路旁盛开着美丽的鲜花。

诗中的“二、三”虚指方圆之地,“四、五”泛指村落之小,“六、七”体现亭台之隐约可见,“八、九、十”形容山花烂漫,多而绚丽。

整首诗朴实有趣,琅琅上口,令人回味不已。

[教学目标]

台、六、十、花”五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恬静。

[教学重难点l

认识背诵古诗。

[设计理念]

变“逐字逐句地说文解词”,为“以情激情,情中导学的自主学习”。

1.创设情境,步人诗境。低年级古诗诵读的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做到人情人境,激发兴趣,把学生引人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突破学生思维从形象到抽象过渡时情景与思维脱节的难题。

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诗意。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加深对古诗的了解,享受审美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都会数数吧,我们来个数数比赛,从1到10看谁数得准。

2.1—10是十个有趣的数字,宋代有位叫邵雍的诗人把它们串在一起,写成了一首美丽的诗,咱们一起去读读吧!

3.(出示课题)谁会读课题?(指名读,齐读。相机纠正“二”“三”的发音)

二、借助拼音,初读古诗

1.请大家打开书,借助拼音,自己读读这首小诗,要读准字音哟。(学生自由试读)

2.(出示课后双横线中的字)这些字中有你认识的吗?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认识的。

3.调皮的生字宝宝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都躲到古诗里去了。你能在诗中找到它们吗?快拿出铅笔,用横线把这几个字标出来,再借助拼音大声读3遍。(学生圈划生字,认读生字)

4.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读读这5个宇。读准了,一起夸夸他;没读准,一起帮帮他,好吗?(学生分组练读生字,互相纠正字音。

教师巡视指导。

5.过渡:这些字你们都会读了吗?现在,老师可要检查了。

(“十”)

①谁会读这两个字?(指名读)

②大家都来读一读,你发现它们在读音上有什么不同吗?

(提醒学生读准平、翘舌音)我们再来读一遍,好吗?(学生齐读)

③诗中还有哪些字是平舌音,哪些字是翘舌音呢?(学生说,教师一一出示“村”、“四”、“座”、“二”、“枝”)看看谁的小舌头最灵活,能把这几个字都读准。(指名读,教师伺机正音)

(“六”、“花”)这3个字谁会读?(指名读,齐读)

(3)“小小火车开起来,快快开到——”(随机抽字卡,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亭台”)谁能当小老师教大家读这两个词?(指名带读,提醒学生读准后鼻音)

(大声地读出它的名字,这朵花就属于你了。

①(请学生上台随意翻卡片认读)读对了,大家鼓鼓掌;没读准,大家摆摆手。

②请读对了的同学带着大家读一读。

6.字音都读准了,谁能把古诗连起来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当小评委,看他读得准不准,通不通。(师生评议,在评价中渗透朗读方法)

7.请全班同学一起朗读古诗。(齐读)

三、借助画面,诵读古诗

1.过渡:想去郊游吗?今天我们就到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去游玩吧。

2.(在音乐中出示画面)瞧,在这座小山村里,稀稀落落地坐落着几户人家,烟囱里偶尔飘出缕缕青烟。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在葱绿的树木间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座古色古香的亭子。村子周围,到处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3.在这样一个小山村里游玩,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体会。)

4.山村风光的确很美,诗人也用一首诗来赞美它。(教师配乐范读古诗)

二句)

(1)(出示画面)一眼望去,二三里路远的地方,你看到了什么?(几座房子)小山村的烟囱里有时会飘出袅袅炊烟,这就是“烟村”。

(二句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二句?(指名读,齐读)

四句)

(1)(出示画面)快看,远处的小山上有什么?(亭子)亭子也叫“亭台”。近处,有什么?(开得正艳的花朵)

(2)请把你看到的美丽景色介绍给大家。(自由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

(3)村子四周的景色这么美,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读吧。(齐读)

二句,一个读第三、四句,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8.谁能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大家闭上眼睛认真听,看他能把你带到那美丽的地方吗?(指名读全诗,在评议中进一步感悟山村的秀美,激发学生的情感。)

9.炊烟袅绕的村庄,古朴美丽的亭台,艳丽芬芳的鲜花,组成了一个多么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让我们再放眼去看——看吧.

(配乐齐读)

四、借助游戏,背诵古诗

1.过渡: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吧。

2.(给每个小组发一个卡片盒,在盒子里有这首古诗的每个字)每组四个人,共同将卡片摆成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古诗。然后,第一个人朗读古诗的第一句,第二个人接着朗读第二句,依次类推,看哪组摆得快,读得好。(学生练习)

配画背诵)

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背诵古诗,让更多的人也喜欢它,好吗?(师生共同背诵)

五、布置作业

背诵古诗。

2.找找其他含有数字的古诗,读一读,并和小伙伴交流。

一去二三里课件 篇6

(一)激趣导入

1、数数拍手游戏。

2、师:1—10是十个有趣的数字,古代有位诗人把它们写进了一首诗,咱们一起去读一读吧!

(二)学习古诗

1、请小朋友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想:读音的时候你有什么新发现?

2、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随机提示“一”的变调。

3、图文对照:再读课文,然后在图上找一找烟村、亭台、花朵,指给你的学习伙伴看一看,还可以和他一块儿交流一下。

4、假如你就是画中的孩子,你想怎样告诉大家自己所看到的景象?(读古诗或着简述诗的大意)

5、教师范读(配乐朗诵):小朋友闭着眼睛体会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6、交流感受

7、课间操

8、与学习伙伴合作,一位读古诗,一位指图中的内容,轮换合作,边读边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山村?

9、小节过渡,配乐齐读古诗体会意境。

(三)学习拓展,游戏巩固

游戏:(1)分发篮球:把篮球送给小朋友,使他们球衣号码与篮球上的数字相符。(学生移动鼠标在计算机中完成)

(2)找朋友:带着数字头饰的小朋友站在台上问:“我的朋友在哪里?”拿着相应生字卡片的小朋友应答着跑上台:“你的朋友在这里。”然后大家齐读。

(3)用攀高峰:认读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你还会说一(二、三、四…………)什么?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和小格的说法,再拍手配儿歌记一记。

2、请小朋友把三个生字在书中描一描,边描变想:这三个字都有怎样的笔画,长短一样吗?

3、认识笔画“一”,教师范写,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

4、练写“一”字,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典型作业。

一去二三里课件 篇7

一去二三里

执教:蔡丽丽 教学目标:

1、学习汉字数字一至十,了解古人计数方法,感知数字的实指与虚指的不同。认识“去”并了解字理,认识“里”并初知意义。

2、学写“一、二、三”,以评价观察的方法巩固长横,以摆笔画等方法发现“

二、三”短横的写法及横画的组合。

3、学习古诗,通过游戏、想象、配乐选择等方式体会诗意、练习朗读。

教学过程:

一、了解学情,趣味引入

1、师:课前,我们来做一个手指游戏吧,跟着老师一起做,看谁学得最认真。

手指游戏:

一个手指点点点,两个手指敲敲敲,三个手指捏捏捏,四个手指挠挠挠,五个手指拍拍拍。

2、师:大家的小手好灵活呀!想不想再来做个游戏?听清规则:用手指答题,管好小嘴巴。开始啦!{看图,用手指来表示(出示图片)}

3、讲述古代计数故事:(播放视频)

人类在远古时代从事的狩猎、农作等各种生产与生活活动中都需要记数。最初人们也采用手指计数,可是数字大了,就不够用了,于是又有了实物记数,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一对应, 牧羊人坐在羊圈门口,每出去1只羊,牧羊人就在地上摆一个石头。傍晚收圈时, 就按小石头的个数来清点羊的只数。

但是这些记数的实物容易散乱, 携带、保存也不方便.于是又出现了结绳记数,。但是结绳还是不方便, 于是又出现了在木头、石板、骨头上的刻痕记数方式。

再后来,各国都有了自己的计数方式,瞧,这是巴比伦数字,非常形象。这是罗马数字,罗马数字现在也使用较多,书写也比较简单。我们一起来试着认一认吧。世纪时,印度人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数字,后来,这种印度数字传到了阿拉伯,被称为了“阿拉伯数字”。小朋友们肯定都认识它,赶快读一读吧!那我们的中国数字是怎样的呢?瞧,就是他们!你认识了吗?

4、看着拼音,自己把这十个数再读一读吧!

5、谁能当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拼读一下?

6、下面,我们一起合作玩游戏,老师抽卡片,你们伸手指,小嘴吧要闭闭牢。(卡片贴到黑板上)

三、初读古诗、趣味学诗

1、现在,这些数字宝宝又回到了这首诗中,你能读好这首诗吗?拿起书本翻到*页,将这首诗认认真真读3遍,读好的小朋友做端正。

2、大家读得好认真啊!接下来,请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检测一下,听清要求:一个小朋友读,另一个小朋友认真听,若读得好,同桌要表扬他,若读错了,要帮助他,轻轻提醒他,受到帮助的小朋友,要学会说谢谢。然后再换成另一个小朋友读,同桌听。开始吧!

3、我们来瞧瞧同桌合作得如何?谁认识这个字?(“去”)“去”就像一个人跨着大步离开,那这个人去了多远呢?“一去二三里”

4、“一里”大概是绕我们的操场走5圈的样子。“二三里”说明走了很远的路。谁能读好这个句子?(走得好快啊,走得好累呀,走得好远啊)去,甲骨文

5、大家做过拼图游戏吗?应该选择哪一块呢?第一句完成,一起来读一读。在大家的努力下,拼图游戏完成了!()(),像一个人跨步离开村邑

四、图乐辅助、趣味解读

1、这么美得诗,一定要配上美美的画。快来帮帮老师,选那幅画更合适?为什么呢?(烟村四五家)

选2的小朋友,他只看到了“烟”,其实这烟可能是做饭时的炊烟,也可能是小溪间的云烟。

2、八九十支花配哪副图更合适呢?我们去公园、去野外,不可能看到草地上或树上正好开着八朵、九朵或者十朵花,花很多很多,是数不清的。同样“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也不是正好四五家、六七座,都是虚指,表示数不清。

3、不同的音乐背景会

一去二三里课件 篇8

一、教材分析

《一去二三里》是义务教育人教版语文课文第一册的识字一,是继学习拼音之后第一篇识字课文。

二、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学会5个生字和4种基本笔画并能正确书写。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2.过程与方法: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增强对大自然过的感情,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生字。

教学难点:

在田格中正确书写四,特别注意字的笔顺。

三、学习特征分析

这个阶段的学生刚入学不久,自制能力普遍处于不稳定状态,上课爱做小动作,注意力分散。而且,他们思维尚未成熟,分析问题比较片面,接受新事物是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

四、教学策略选择

本课设计的基本落脚点是让学生充满情趣的识字,在识字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和说话教学,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看图读拼音识字第1课,认识了5个生字,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卡片:一、三、五、七、九,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几个生字。

板书:看图读拼音识字2

二、有顺序观察插图

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本课插图:

提问:你们看看这幅图的远处有什么景物?再看看近处有什么?

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三、朗读儿歌

1.学生自由读儿歌,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读不准的音节旁边画上?号。

2.质疑读不准的音节,请同学解疑。

3.再自由读儿歌,把字音读准确。

4.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

5.指名读。边读边借助插图大致了解儿歌内容。

6.教师范读,读出乡村孩子们快乐的心情,强调一去、烟村、亭台、八九后面要停顿。

7.学生练习朗读。

四、学习生字

(一)学习生字的音

1.读儿歌,用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最准确?

3.抽读生字卡片,教师纠正èr(二)的读法。

4.找朋友游戏,巩固生字的音做。

教师发给学生5个生字的卡片和生字的音节卡片,做找朋友游戏。如:拿着èr的卡片来到讲台,说:我是èr,谁是我的好朋友?手里拿着二字的同学,边说边走到讲台:我是二,我是你的好朋友。然后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二)了解字义

1.回忆昨天学习的一、三、五、七、九这几个生字是表示什么的?是什么数?

2.让学生知道今天学习的生字也是表示数字的,是双数。

3.引导学生分别用这些字练习口头组词、说句,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三)分析字形结构

1.学习四种基本笔画:

(1)出示卡片认识新笔画:横折钩、竖弯、点、捺

(2)书空新笔画,知道这些笔画都是一笔写成的。

(3)指导学生练习书写4种笔画。

2.请学生借助书中P51页写一写的笔顺,跟随说说每个生字的'笔顺和笔画。

3.请同学说说生字的笔画和笔顺。教师强调:二、六是先上后下的笔顺;八是先左后右;十是先横后竖。

由于四笔画多,笔顺容易错,共同学习四的笔画及笔顺。

4.电脑演示

(1)请学生跟着电脑博士书空四字。

四的笔画依次变成红色,学生随着边书空笔顺边说笔画。有的学生往往把四的第二笔横折钩当成横和竖钩两笔,教师要特别强调,此外,横折钩的钩要小,能体现出运笔即可。

(2)让学生边写边悟出四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再封口。

5.请同学按笔顺描书上第3题写一写中的红色笔画。

五、巩固复习

1.读儿歌,把儿歌读正确。

2.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六、教学评价设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了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愉快的参与到识字活动中,达到高效、快速识字的目的。

一去二三里课件 篇9

设计理念: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积极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观察中生趣,在乐趣中读书,在读书中提高。同时组织有效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形式,培养和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难点:

认识本课熟练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关于数量词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瞧!我们的火车朋友托马斯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它今天要

给拼音王国的居民们送水果,(出示幻灯片)但它自己没有办法把水果放到车厢里,这该怎么办呀?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男女读拼音,读对一个就放一个苹果)苹果已经全部放到了车厢里,托马斯开心地向拼音王国驶去。”

二、交流学习:

1、认识一至十:

“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

友,也学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

在生字王国里认识更多的生字朋友,你们高兴吗?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走进生字王国吧!生字王国里真热闹,瞧!一进大门就看见这么多的.小朋友准备打篮球呢!谁来数数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出示幻灯片,十个数字跳到篮球里)

(1)谁认识这些汉字里的数字朋友?请认识的同学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或以前是怎样记住的?

(2)一些数字有的小朋友已经提前认识了,你们真是爱学习的孩子。没有认识这些字的小朋友也不要着急,我们请拼音朋友来帮忙,好吗?

(3)学生练读。

(指名认生字卡片。

(5)做动作区分“八”和“入”。

2、认识“去”和“里”:

(1)宋代有位诗人邵雍把这十个数字还写在了一首诗里,想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揭题——板书课题。

(2)题目中最好认的字是哪三个字?

(4)齐读课题。

3、诗中记字,正确读诗:

(2)出示诗句,学生练读,碰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圈起来多读几遍。

(3)指名读——师比读——请你学我这样读。

(4)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了解“一”的变调。

三、拓展练习:

老师从生活中找到了许多东西,你会给它们选择正确的答案吗?

2、连成儿歌读一读。

3、你能在生活中找一找数字朋友吗?

四、作业:

把你今天认识的生字朋友介绍给你最喜欢的人。

  • 去括号课件(优选十二篇)

    教案课件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教学材料,而其中的内容需要教师自行设计和完善。教案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为了使您满意,不断调整和优化这份“去括号课件”,希望您会喜欢。请注意,本文章仅供您作为参考使用!...

    括号课件 12-20
  • 最新小括号课件

    今天我们为大家精选了一篇关于“小括号课件”的好文章,欢迎您浏览本网页希望您有一个愉快的体验。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因此想要随便写的话老师们就要注意了。设计教案需要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 标点符号课件5篇

    以下是编辑为您搜集整理的“标点符号课件”相关资料敬请参考。通常老师在上课之前会带上教案课件,通常老师都会认真负责去设计好。教案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关键。本文希望为您提供有用的帮助信息让您更好地掌握某些技能!...

  • 寒号鸟课件(精选12篇)

    通过阅读“寒号鸟课件”您可能会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老师都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良好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教学。请将这个网址收藏起来方便您下次查看!...

  • 寒号鸟课件(精选八篇)

    本文的“寒号鸟课件”由我们精心制作,希望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并对您有所帮助。在教师的工作中,撰写教案课件是重要的一部分,但并非可以随意草率完成。教案课件应该充分展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 一去二三里课件模板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写好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你是否在寻找一些可参考的范文呢?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一去二三里课件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过渡:想去郊游吗?今天我们就到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去游玩吧。 2.瞧,在这座小山村里,稀稀落落地坐落着几户人...

  • 去年的树课件汇编十篇

    教案课件是教师需要认真准备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自己花时间来完成。教案的制作体现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精神,你是否正在为教案课件而烦恼呢?以下的“去年的树课件”主题相关内容,是励志的句子编辑特别整理的,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请切勿抄袭!...

    去年课件 02-16
  • 授课课件

    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在授课时需要准备的重要物品,这也意味着老师们必须花费时间去完成。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服务。在下文中,励志的句子的编辑将为您详细介绍有关“授课课件”的相关内容,敬请继续阅读。...

    授课课件 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