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9的加法课件9篇

栏目: 加法课件

2023-07-16 14:00

编辑为您收集了一些与“9的加法课件”相关的重要信息。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每位老师应该设计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师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把它收藏起来!

9的加法课件【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引导幼儿理解3的组成。

2、通过操作、实践、启发幼儿看图口述3的加、减法应用题。

3、培养幼儿的思维、动手能力。

4、能积极思考,提高理解与运算能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能熟练地口算3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准备

数字卡、硬纸片、挂图、3的加减法算式卡、宝藏。

活动过程

1、看图启发幼儿在“2”的基础山发现“3”的形成。给“2”添“1”是3,3里面有3个“1”。

2、教师利用游戏,引导幼儿理解3的组成,并让幼儿观察游戏人数的变换来摆硬纸片。

3、教师和幼儿玩“凑数”的游戏,让幼儿进一步熟练3的组成。

4、教师出示挂图示范口述3的加减法应用题,让幼儿列出算式并学习看图口述3的.加、减法应用题列算式。

5、游戏“寻找宝藏”学习计算3的加、减法算式。

(教师在藏宝的途中放着3的加减法算式,把全体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比赛,每算对一题前进一步,哪组幼儿能最先算完找到宝藏,哪组获胜)。

1+2=32+1=33+0=3

3—1=23-2=13—0=3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刚刚从幼儿园来学前班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是充满了好奇,注意力不能够集中,课堂的过程又是一个比较枯燥无味的过程,所以我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的培养来设计教案,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这才是一节较成功的课。经过教学之后我作出以下反思:学前班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他们最喜欢的是游戏、活动。数学活动对于善于形象思维的幼儿来说更是枯燥单调乏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呢?从数学本身的特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我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教学

一、使用游戏活动,一节课时间很长,孩子好动,长时间坐不住,课堂中我插了一些游戏,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在比赛中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幼儿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在小组中进行“夺红旗”比赛,比一比谁做的有对又快,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我将不断总结好的教学方法,将所学真正运用于课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小百科: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

9的加法课件【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4的加法,会用4的组成知识进行4的加法运算。

2.培养分析、推理能力和迁移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分开和聚合

2.学具、小奖品。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做游戏的口吻,引起幼儿兴趣,复习4的组成。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先玩一个凑数游戏,看谁接得快又对!

教师:我说1,你凑几?1和几合起来就是4。

以此方法,复习4的组成。

二、展开

1.运用4的组成,学习4的加法。

(1)小兔去拔萝卜,先来了一只小兔(出示一只小兔图片)

过了一会又来了三只小兔(出示三只小兔图片)

提问:1只小兔再添上三只小兔是几只小兔呢?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2)幼儿摆出算式,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按顺序摆1+3=4

请幼儿说出1、3、4的含义。

教师展出算式1+3=4,请幼儿验证自己的算式。

请幼儿读出:“1和3合起来是4,合起来就是加的意思,所以1+3=4

(3)发引导幼儿运用加法交换律列出算式:

提问:我们总结的在加法算式里,交换加号两边的数,和不变的规律,

那么,由1+3=4能推出哪一个算式呢?

根据幼儿回答,播放算式3+1=4

(4)出示小狗,幼儿列出加法算式2 +2=4、,2和2合起来是4,所以2+2=4

2.总结归纳4的加法算式:展示4的组成和加法算式,教师进行归纳总结:4的加法算式有3个

3.游戏巩固:摘星台

在星星上分别出示4的加法算式,答对者奖励智慧星。

三、结束

讲评结束,表扬课堂上积极脑筋的幼儿,增强幼儿大胆探索数学知识的信心。

9的加法课件【篇3】

学习内容:

P28/例1(加法交换律)P29/例2(加法结合律)

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学习难点:

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学习方法:

合作交流

学习准备:

主题图挂图

学习流程设疑导入

情景图导入

出示27页情景图,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预习提纲

1、如何列式。

2、为什么列的式子不同?它们的结果是怎样。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4、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能不能用一句话说出来。

5、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

6、例2的式子能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有几种方法。

7、不同的方法计算结果怎样。

8、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能不能用一句话说出来。

9、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

展示互动

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

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

1、将讨论的式子的关系向各组同学展示。

2、各小组展示自己小组记定律的方法。

3、分别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运算定律的。

4、讨论为什么要学习运算定律。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探究提升

(△+☆)+○=△+(☆+○)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归纳反思

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

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

达标测评

1、填空

(69+172)+

○69+(

+28)

300+

=600+

A+B=

+

+36=25+

2、P28/做一做

P31/4、1

板书设计

加法的运算定律

a+b=b+a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a+b)+c=a+(b+c)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9的加法课件【篇4】

一、教材来源

“5以内的加法”是大班上学期学习的数学内容之一。我们知道,数学活动本身就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也是一门培养和锻炼人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科,而幼儿数学教育向幼儿进行的是一种启蒙教育,它对幼儿的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新《纲要》中强调“应引导幼儿在生活或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感知数学,形成数学意识”。也正因为数学本身所具有的逻辑性,导致在教学中容易让孩子感到枯燥、乏味,影响到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我这次选取的这个内容是“5以内加法”的复习课,这个复习课不能重复第一课时的做法,那样,别说幼儿会提不起兴趣,老师也会觉得厌烦,因此,我设计了有趣的闯关游戏——对暗号、打老鼠、找朋友,将一系列的游戏贯穿于第二课时的整个活动中,小朋友只有通过了一关关的游戏,最后才能得到礼物。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只有游戏中的幼儿才能充分地与同伴及材料互动,才能在玩中学,在学中乐,从而促进其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目标定位

这个活动的目标我是这样定位的:

1、复习5以内的加法,能迅速地进行运算

2、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敏性,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秩序

本来的初衷是“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但在试教的过程中,发现多数幼儿有加减混淆的现象,为了照顾到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经过与大班老师讨论之后决定降低难度,改为“复习5以内的加法”。目标的调整是为了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从这次的活动可以看出,目标难度降低后,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目标1实现得较好的,多数幼儿都能对5以内加法进行迅速运算,但目标2就完成得比较欠缺,游戏中的幼儿容易兴奋,较难控制,再说,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游戏秩序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再加上一方面这学期大班幼儿数较多,另一方面我本身不是大班的老师,借班上课容易失控,因此在活动中就出现了孩子过度兴奋的状态,显然,目标2是我把握比较不好的地方。

为了让游戏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来参与到活动中,我准备了充足的材料:数字卡片、提示信、老鼠玩具、纸团、钻圈、小礼物等,此外,富有挑战性的游戏还要求幼儿有相关的知识准备,如: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5以内的加法

三、说教法、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游戏是每个幼儿都感兴趣的活动,为了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掌握枯燥的数学概念,我采用了游戏法来吸引幼儿的兴趣,正如杜威所说:游戏就像是一个“糖衣”,让幼儿在“糖衣”的诱惑下,把本来难以下咽的“苦药”吞咽下去。让幼儿在游戏的情景中,主动积极、自愿地去探索和发现,以自己的方式获得经验,真正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则以饱满的情绪、适时的指导把游戏贯穿于活动的始终,通过游戏的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进一步使幼儿加深和巩固对5以内加法的运算。幼儿在攻破难关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种教学方法契合了《纲要》中关于“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观念。此外,我还采用观察操作法、赏识激励法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从而使本活动达到科学性、趣味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根据《纲要》精神:数学教育要“引导幼儿建构初步的数学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问题”。大班幼儿处于学前晚期,学习能力显著增强,游戏水平也有很大提高。所以,在一系列循序渐进,富有挑战性的游戏中,促进了幼儿对5以内加法的理解。丰富的游戏带动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既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也促成了“合作探究式”师生互动的形成。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活动,我采用由易到难,环环相扣的方式组织本次活动:

1、通过闯第一关“对暗号”,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以带幼儿到“数学城堡”玩的形式引入活动,让幼儿根据车票上算式得数找到停车位后准备进入城堡,却发现城堡门怎么打不开,这时有一封神秘信出现了,信的内容是:想进城堡就要闯关,第一关是对暗号,暗号是什么?老师说一个数,幼儿说一个数,老师和小朋友说的这两个数合起来必须是卡片上的数字(2、3、4、5),闯关成功后每人各得一个闯关小奖励,更激发了幼儿继续闯关的信心。

2、通过闯第二关“打老鼠”,复习5以内的加法

皮亚杰在认知学说中提出“幼儿在游戏中扩大认识,形成概念,思维变得灵活,能用实物、动作和语言来表现周围世界,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游戏由浅入深,幼儿闯过第一关后,根据城堡主人的提示,找到第二封闯关信,信的内容是:请小朋友帮忙打老鼠,算车票算式得数找到相应号数的老鼠将其击倒,这个游戏是活动的重要环节,它让幼儿要迅速算出得数并找到号数,游戏的难度加大了,趣味性也更浓厚了,好奇、多动是幼儿的特点,这一环节的游戏使幼儿的情绪高涨,活动的自主性、积极性明显增强。

3、通过第三关“找朋友”,不仅促进思维的发展,还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

引导幼儿迅速运算算式,并找到得数与其一样的一个好朋友,是本次活动的难点,不仅要算出自己手上的算式,还要看看哪个好朋友的得数是和自己一样的,发现得数不一样的,要再去寻找好朋友,找到好朋友还要大声报出算式,并一起钻圈过关,游戏由易到难,很好地带动了生生互动。

4、幼儿在寻找小礼物中巩固5以内的加法

最后,通过数出得了三个闯关小奖励,接下来,就是寻找小礼物了,寻找小礼物的欢快气氛使本次数学活动达到新的高潮,一听到有小礼物幼儿的积极性都很高,使得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五、实施效果分析

经过第一次试教后,我们对一些地方进行了修改,试教时我们没有箭头提示,只有两排小脚印,两封信。让幼儿沿着小脚印走找到那两封提示信,但是,试教时发现,前面的孩子已经走完脚印找到那封信了,后面的孩子还在走,这就导致了只有前面孩子才体验到了找到信的快乐,而且这封信都是在争抢中才拿到老师手上,大家都想让老师知道这封信是自己先找到的。当时就觉得,有什么方法能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来,经过讨论之后,就决定取消小脚印,改为箭头指示出方向,而且箭头是指向多个方向,让孩子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每个方向都去试一试,到底往哪个方向走才能找到信呢?更奇怪的是孩子们找到的信不止一封,有很多封,那是每封信都有字吗?哦,原来其中只有一封信有给出提示,通过放多封信,放开手让孩子们都去寻找,使得每个孩子都有参与到活动中来,并且同时出现了这么多封信,真奇怪,怎么回事?刚才城堡主人不是说只有一封信吗?一下子就把孩子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

其实,整个活动下来,我自己总觉得孩子好像过度兴奋,也因为空间限制,本来一个个的环节都应该事先设置好,有一种神秘感,但因为空间有限,只好采用一关结束再重新设置一关的形式,因而配班老师在布置时孩子都发现了,所以才导致孩子还没听清楚老师的交代就急急地进入下一个环节,这是自己始终觉得不满意的地方,在今后的活动中还应多加反思和改进。

9的加法课件【篇5】

教学内容:

第28页例1(加法交换律)和第29页例2(加法结合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引入谈话。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

(情景图演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

2.获得信息。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随着学生的回答,从左往右出示线段图,出现大括号与问题:

3.解决问题: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自己列式并口答。)

二、探索规律

1.加法交换律。

(1)解决例1的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展示:从右往左再现线段图。

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

40+56○56+40,

(2)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

(3)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4)反馈交流。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5)揭示定律。

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

②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③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同桌轻声交流。)

④交流反馈,然后看书: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⑤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

师:25+65=______(生:等于65+25)

78+64=______

⑥完成课本第28页下面的“做一做”:

300+600=()+()()+65=()+35

2.加法结合律。

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

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多媒体展示线段图:根据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线段先后出现。

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现什么?(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

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

比较88+104+9688+104+96

=192+96=88+(104+96)

=288=288

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4)用符号表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_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

(5)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三、练习巩固

1.指出下面哪几道题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用“凑十法”7+9=6+(1+9)(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2)~(7)为教材练习五第4题(略)。

2.连一连。

83+315

64+(73+37)

87+42+58

315+83

(64+73)+37

87+(42+58)

56+78+44

78+(56+44)

想一想:最后一组连线的依据是什么?

四、小结

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

2.这些运算定律是怎样发现、归纳的?

3.对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的应用,我们已经知道的有哪些?

五、布置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练习五第1题、第3题。

9的加法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初步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理解不同算式间的相等关系,发现规律,概括运算律。

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加数交换位置以后,结果都相等呢?

图示:

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从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能提出数学问题吗?我们选择一个:跳绳的有多少人?

教师小结:类似这样的`等式能写完吗?虽然咱们写出的等式各不相同,但是仔细观察,它们却蕴藏着共同的规律,那就是——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叫做加法交换律。

教师:在数学上,我们通常用字母a和b来表示两个加数,那么,加法交换律可以写成:a+b=b+a。

加法交换律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想一想,什么时候曾经用过它?

加法验算,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就是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出示例题:回到操场,刚才是跳绳的同学,现在有什么变化?(屏示:23个踢毽子的女同学)

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列出综合算式。

展示(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种进行展示):

思考,如果不使用加法交换律调整加数的位置,有没有办法先计算17+23呢?

指明一位学生板演。

3、猜测规律,举例验证。

这个发现,会不会仅仅是一种巧合呢?如果换成其他的三个数相加,左右两边的得数还会相同吗?你能不能再举些例子来验证?同桌互相验证,全班汇报。

学生观察,教师提问:计算28+17+23,按照四则运算法则,应该先算什么?(指明学生回答)

继续提问:可是我们发现,先算17+23,可以得到一个整十数,再跟28相加,计算就会简便的多,所以我们选择先把后两个数相加,这样的话,结果会不会改变呢?

归纳小结: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结果不变,这就叫做加法结合律。

你能在方框内填出合适的数吗?

560+(140+70)=(560+)+

1、你能把得数相同的算式连一连吗?

水果店运进四筐苹果,分别重45千克、63千克、37千克、55千克,水果店这次一共运进多少千克苹果?

原来巧用运算律还能使一些计算更简便呢!这就是我们下一节课继续研究!

9的加法课件【篇7】

【教材解读】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31-33页

2.课标分析:

新课标强调:“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教材《5以内的加法》这一主题,重点是理解加法的意义和计算的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学具操作的方法,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主动探究学习,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全面深入理解加法算式的含义。

3.教材分析:

走进花果山是加法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这节课是学生学习加法运算的的起始课,本节课的训练重点是通过熟悉的情境观察,语言的交流表达,游戏中的操作演示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并初步感知加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从中掌握:认识“+”号,会读加法计算,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体会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呈现的,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4.学情分析:

本部分内容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计算教学。因为孩子年龄比较小,虽然以前接触过计算教学的加法算式,会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但不太理解加法的真正意义。我根据教材的编排要求并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鉴于此,我把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落在“加法意义的理解”上。

【教学目标】

1.能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加法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加法算式并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初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中,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3.培养观察、语言表达、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加法的意义,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对数的游戏:用手指表示数的组成。

2.说分成和合成

【设计意图:给每个孩子展示的机会,培养孩子大声说,认真听的好习惯互相欣赏的好品质。同时也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梳理数学信息。

通过提问:孙悟空的老家在哪儿?引入课本中的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说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点拨,引导学生用两条数学信息来描述一种事物。如树上有3只小猴子,岩石上有2只小猴子等。

2.提出加法问题。

课件出示只有小猴子的信息图,让学生说出有关小猴子的两条数学信息。让学生猜小朋友可能提什么问题,引导生思考,提出数学问题:“一共有几只小猴子?”

【设计意图:以花果山为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整体到部分的信息图观察,引导学生观察整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自主探索,建构新知

1.建立加法问题的语言模型。

引导学生把小猴子的两条数学信息和提出的一个数学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学生独立思考后先说给同位听一听,再进行全班交流。

2.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法的意义。

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几只小猴子?”是什么意思。教师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及时点拨引导,使学生明确:一共有几只小猴就是把树上的3只小猴和岩石上的2只小猴合起来。

3.逐步抽象加法的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用圆片代替小猴子来摆一摆。根据学生的讲解,教师在黑板上贴圆片展示摆的过程,并把两部分圆片圈起来,说明:一共有几只小猴就是把3和2合起来。

4.构建加法的算式模型

通过谈话:把3和2合起来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加法算式:3+2=5。教师重点讲解加号的写法。学生读加法算式。教师让学生结合图意说一说2、3、+、5各表示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学生在说两条数学信息和提一个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给了学生充分的说的时间,在说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起加法的语言模型;以“一共有几只小猴子?”是什么意思为切入点,让学生在说一说、摆一摆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可以写出加法算式,进一步理解了加法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建立起加法的算式模型。】

四、回归情境,拓展应用

1. 解决桃子的问题

(1)出示桃子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说一说桃子的两条数学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让学生把桃子的两条数学信息和一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3)学生说出加法算式。

(4)让学生结合图意说一说算式中得4、2、+、2各表示什么?

2. 解决有关小鸟、小朋友和小花的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物体,用两条数学信息和一个数学问题来说一说,然后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独立完成后说给同位听。

(2)全班交流:分别让算式不同的学生进行汇报,并说一说算式中各部分都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回归情境解决问题,既是对第一个环节学生所梳理信息的回应,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法的语言模型和算式模型进得到了很好地巩固。】

四、联系实际,内化新知

1.先用学具摆一摆,再填写算式。

(1)指生说一说小兔子和小蜜蜂的数学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3+1=4 2+3=5。

(3)先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在摆、说、列中巩固加法的语言模型和算式模型,编故事让孩子的想象力任意驰骋,让枯燥的加法变得无比鲜活、婀娜多姿起来,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算式的神奇,体验数学的价值所在。】

2. 趣味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童话式的数学情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通过找师傅,让学生在计算中了解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既熟练了学生5以内数的加法的口算能力又巩固了学生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理解数学问题的意识。】

五、回顾梳理,总结提升

谈话: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梳理总结:

1.把两个数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

2.认识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收获引导学生回顾梳理知识,培养概括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加法,编一个数学小故事并用到我们学习的加法算式。

【设计意图:此环节将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的衔接起来。并通过编故事活动,将“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信息传达给了学生。】

9的加法课件【篇8】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加法”中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掌握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学习笔算加法的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重点是用竖式计算以及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的理解,这也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正确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法则。

2、充分利用已有知识,培养学生迁移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在平等、交流、对话中愉快地学习数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中国部分野生动物种数统计表”的讲解,让学生明白我国种数统计表”的讲解,让学生明白我国地大物博,有丰富的资源,使学生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的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说教法与学法

注意以学生已有知识为起点,留给学生布置预习的内容和时间,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在学习中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讨论和交流。在交流中,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决不能包办代替,同时在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与交流在练习中注意提出估算的要求。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收集有关野生动物的资料和图片,使孩子们发挥自己善于表现自己的天性,同时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这个环节中我以学生课前收集野生动物的资料,并以信息发布会为平台让学生在尽情展示自我中了解有关野生动物的信息,然后以课件出示各种物种以及统计表,让学生观察、质疑、收集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由此导入了新知学习,培养了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的意识和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二)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首先由学生根据信息自己讨论交流预习生成单,培养学生的预习探究的习惯。通过小组交流使学生更进一步的明确自己所列算式和算法的理解,在小组内形成共识。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了汇报,说出各自小组的算法,不但使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空间,而且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解决了本课的重点。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最后对比揭题,在练一练习题之后,让学生将所计算的竖式与前面学过的对比,找出不同之处,明确本节课学习的新知是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使学生将新旧知识相联系贯通。

(三)课堂检测。

此环节设计了“比一比,谁最棒”、“数学医院”和“实践应用”活动,利用“比一比“活动再一次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为能在比的过程当中进一步的理解算法,形成技能。设计了数学医院,让学生能把自己学到的算法应用到纠错中,并且说说自己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都有收获。在赛算结束我设计了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自我评价意识,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全课小结:通过学生回顾所学知识,谈收获活动,使学生体验获得数学知识的成功与喜悦。

9的加法课件【篇9】

第六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加深对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理解。

(二)能力训练点

1、提高学生的口算准确性和速度,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9-6= 30+2= 8+51= 50-20=

2、口答:

5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4=50+( )

6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68=8+( )

3、摆小棒算一算。

30+(7-2)= 70-40+5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时,是通过什么办法找出解题方法的?(摆小棒)这节课我们还是利用这种方法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2、教学例1。

出示35-2。指到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还剩多少根?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引导学生总结:35-2,就是从35根小棒中去掉2根,要先从单根的小棒中去掉2根,剩下的再和原来整捆的小棒合起来,结果是33根。

启发学生结合操作过程归纳计算方法。

35分成3个十和5个一。

先算5-2=3(即个位上的数先相减)。

再算30+3=33(即再把个位上的数与整十数合起来)

反馈练习。

“做一做”第2题。

3、出示“35-20”。

学生摆小棒计算35-20,边摆边口述。教师巡视指导,启发学生明确:两位数减整十数,先把整捆和整捆相减,也就是先要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个位数,再把整十数相减,然后再加上各位上的数。

指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把35分成30和5

先算30-20=10(即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先相减)

再算10+5=15(即再加上个位上的数)

学生互相叙述计算过程:先算30-20=10,再算10+5=15,所以35-20=15。

反馈练习:“做一做”,注意叙述计算方法。

4、比较两题的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方法,请同学们结合例1的两题,试着说一说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例1、 第一个问题,还剩多少本?

35 – 2 = 33(本)

先算5-2=3

再算30+3=33

第二个问题,还差多少本?

35-20=15(本)

先算30-20=10

再算 10+5=15

比较两题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相同:都是把35分成30和5,不同:35-2是将分解出的5-2,而35-20是将分出的30-20

  • 马的课件9篇

    根据教学要求,老师在授课前需要提前备好教案课件,因此不可以草草了事。教案作为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必须认真对待。栏目小编为您细心整理了关于“马的课件”的相关资料,敬请详阅,希望您能喜欢本页的内容!...

  • 加法课件

    本励志的句子编辑精心挑选后认为“加法课件”是最为精彩的一篇文章。教案和课件是老师备课不可或缺的工具,任何教师都必须提前计划好自己的教学课件。良好的教案和教学课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此诚挚地欢迎各位阅读,希望大家都能够喜欢!...

    加法课件 06-02
  • 隧道课件9篇

    本人不惧辛劳,特别制作了这篇名为“隧道课件”的文章,祝愉快阅读,或许对您有所裨益。每位教师在授课前都需要准备好自己的教案和课件,现在正是老师们开始编写教案和课件的时候。教案是管理和评估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

    隧道课件 06-05
  • 化妆课件9篇

    期望这篇"化妆课件"有助于供您获取有价值的知识。班上的老师会根据教材的重要教学要点整理出教案课件,在这个学期也是得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构思教案时要注意实现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反馈效果。真盼望您能从中获得有意义的内容!...

    化妆课件 06-09
  • 咏梅课件9篇

    以下是励志的句子为您整理的合乎您需求的“咏梅课件”目录。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需要认真撰写本学期的教学教案课件,每位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自己的教案课件。因为教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希望本文可以为您提供参考,并请您收藏!...

    咏梅课件 05-24
  • 国歌课件9篇

    根据您的要求,励志的句子的编辑特意为您查找了一些优质资讯“国歌课件”。为了上好课,每位老师都需要精心设计教案课件,其中的知识点尤其重要。教案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时的关键保障。希望本文能给您带来一些启示!...

    国歌课件 06-04
  • 扇形的课件9篇

    不知道该看哪篇好文章,我们向您推荐“扇形的课件”。每一位教师在授课前都必须精心准备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因此在编写过程中需要耗费一定时间。教材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资料。如果您对本文感到满意,欢迎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哦!...

    扇形课件 05-18
  • 葡萄沟课件9篇

    编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一篇关于“葡萄沟课件”的文章。每位教师在上课前都需要做好教案和准备课件,因此在编写时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一个好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实现有效的教学。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的生活有所启发,请将其收藏起来以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