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作文

我们费尽心思编写了一篇关于“雨花台观后感”的知识点概述,非常希望您能够参考。那么,您对于观后感有什么具体要求呢?写作观后感是为了培养写作思维,通过阅读下面的文章来进一步了解相关话题吧!

雨花台观后感(篇1)

烈士,一个听起来就让人敬佩而又振奋的词语。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战乱的我们,似乎已经快遗忘了这个词语。舒适而又安逸的生活已经快让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永远遗忘在岁月的长河里了。很庆幸,我们实践队在过去几天里参观了商城县烈士陵园、枣强烈士陵园、柘城县烈士陵园,让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故事,体会他们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

逝去的是岁月是历史,却不是一种情怀。进入陵园,看着那一尊尊的墓碑,心情就顿时变得沉重起来,那每一尊墓碑里都是一位都是一位为国家牺牲性命的烈士啊。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会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消失。忠诚、勇敢、无畏和无私,终将会跨越历史的长河,使万千人的心灵为之震撼。“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我在参观陵园时觉得感触很深的一句话。时光漫漫,许多往事都会如同过眼云烟,但是,这些为我们的祖国牺牲的人们,值得我们所有人铭记,因为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他们用血红的鲜血换来的。

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红旗。看着刻着战士形象的浮雕,听着属于他们的故事,我们不禁感慨,为了创造一个机会,为了国家的胜利,多少人用他们的肩膀默默承受,扛起一片天。有人受伤了,有人倒下了,有人牺牲了,可他们前进的步伐却没有停止,他们知道只有不停的前进才会有胜利的希望,才不会辜负战友的牺牲。作为中国人,我为他们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雨花台观后感(篇2)

在参观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之后,我们来到了产雨花石的地方-雨花台。

到了雨花台,一阵阵花的清香扑鼻而来,使我们感到神清气爽。迈进大门的瞬间,我仿佛听见了革命烈士在战场上搏杀之声。进去之后,有一尊雕像进入我们的视线,他们是一群“地下党”,在抗日战争中不幸牺牲,而他们的名字不为人所知,我们称他们为无名烈士。雕像后有一座小山,山顶立了一座纪念碑,用来纪念这些牺牲的`无名烈士。

我们在雕像旁发现了一些小摊点,专卖雨花石。我们兴高采烈地飞奔过去,开始买雨花石。雨花石各种各样,五颜六色:有红的、白的、黑的…,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

参观完雨花台后,我深感到:地下党员为了中国人民的光明和前途,在敌后获取情报,他们随时面临着生死考验,但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危,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中国革命事业,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雨花台观后感(篇3)

《雨花台》话剧巡演作为庆祝建党9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之一,同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相结合,并纳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话剧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19,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春柳社成立,到今天已经110周年了。早期的话剧叫做“文明戏”,是同盟会进行革命宣传的工具。

本尼迪克特在其著作《想象的共同体》里面提到,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主要通过文艺进行想象。在观看话剧的时候,观众全身心投入戏剧演出,观众变成了演出的一部分,要配合这个演出。台上台下融为一体,相当于上课教育。现代化的精髓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把社会成员组织起来,高效地用一种思想统一去教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就在于其拥有严密的组织性。从话剧里,还有《红岩》的文艺作品里面,我们可以知道,即使在敌人的监牢里也存在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至于可以在敌人眼皮底下“赤化”一个监狱警察班长。

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很重视领导文艺事业,以此来教育民众,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沈雁冰的弟弟沈泽民说过“文学者不过是民众的舌人,民众的意识的综合者,他用敏锐的同情,了澈被压迫者的欲求,苦痛,与愿望,用有力的文学替他们渲染出来。这在一方面,是民众的痛苦的慰藉,一方面却能使他们潜在的意识得到了具体的表现,把他们散漫的意志,统一凝聚起来。一个革命的文学者,实是民众生活情绪的组织者,这就是革命的文学家在这革命的时代中所能成就的事业。”

具体来说,中国共产党从来就很重视通过话剧来团结民众、教育民众、组织民众,从而从民众中获得澎湃的力量,实现革命的胜利。抗日战争期间,戏剧界人士在民族解放的旗帜下汇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论是重庆、武汉、桂林这样的大后方,还是各个解放区和根据地, 抗战话剧运动都蓬勃发展。在这期间,涌现出了大批为抗战呐喊的戏剧界人士和鼓舞人心的戏剧作品,对唤起民众的爱国意识和一致对外、不做亡国奴的战斗情绪,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揭露日寇的罪行、反对外敌入侵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因此,话剧《雨花台》必将对我们产生极大的教育作用,让我们从中汲取力量,继承和发扬伟大的革命精神,戮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凝聚磅礴的力量。

再者,我们可以看到早期中国共产党员几乎都是知识分子,早期的党员中不少还是北大出身的呢,而且有些人家境很好,收入很高。他们为什么要跟工农走在一起呢?他们为什么要追求共产主义呢?如果他们不参加革命,也许他们可以在大学里获得丰厚的收入,可以在海外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事实上这样的日子只是一种苟且。鲁迅先生当年在教育部工作,一个月赚300大洋。但是政府经常拖欠工资啊,有时候军阀打胜仗了,掠夺了一些钱回来,便部分支付教授们的工资,还得先到先得。这说明了国家不光明,谁的日子也难得安稳。同理,自己的国家羸弱,也难免在海外被人欺凌。当然他们战斗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知道中国的出路在于解决农民问题,解决土地问题;他们知道共产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契合点,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近代以来,自此中国陷入西方列强侵略的屈辱中,知识分子就开始前仆后继地探索救国之道。所以,当他们在监牢里各自阐述的理想,那也是近百年来仁人志士的共同理想和追求:为了天下人将来能过得更好。他们每努力一分,中国未来就更加光明一分。剧中国民党反动派认为共产党员违背了中山先生三民主义,是罪大恶极的。岂不知他们自己才是真正违背中山先生革命理想的背叛者。国共两党本来是合作的一家,在中山先生的旗帜下,同仇敌忾,发动革命打倒军阀除列强。但是在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就公然背弃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且大肆屠杀继续革命的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正义人士。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山先生革命理想道义正统继承者,中国共产党才是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寻求民族独立的抗争的道义正统继承者,也是近代以来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领导者。然而,在西方列强的支持下,国民党反动派忝然把自己当作政权的正统,疯狂压迫并屠杀革命的火种——中国共产党员。在这种情况下,剧中的许包野和施滉在听着肖斯塔科维奇,谈着普希金的时候,他们没有沉醉在浪漫的享受中,他们听到的是十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的欢呼,他们谈论的是最祖国最深沉的热爱和最美丽的想象。

然而许包野和施滉又是浪漫的。我觉得他们在梦幻中与各自的妻子相见真是神来之笔。革命者不是没有文化的,更不是冷酷无情的,革命者也是有着浪漫情怀和缠绵的爱恋的。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革命者是关注国家的灾难和人民的疾苦的,他们是有良心的人,他们对国家和人民是多情的,所以他们也是心最软的人,最懂得浪漫的人,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心最软,骨头才是最硬的!

《雨花台》讲述了雨花台就义的烈士们为了信仰,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体现出来的信仰力量和人性光辉,从不同侧面歌颂了雨花英烈信仰至上、对党忠诚、舍生为民、勇于担当的崇高精神。我们应该铭记历史,崇尚英雄,传承和发扬雨花精神,更加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 更加坚定坚定我们实现中国梦的意志!

雨花台观后感(篇4)

七月的骄阳似火,映衬着青春使者激情燃烧的岁月。研学的第三天,怀着对英烈们的无比崇敬和对民族同胞深切怀念的心情,我们参观了南京雨花台景区。

南京雨花台地处南京市雨花台区,毗邻中华门,是一座松柏环抱的秀丽山岗,更是一处红色旅游胜地。她以博大的胸怀拥抱着3000多年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从公元前1147年泰伯到此传礼授农,到南朝梁武帝时期佛教空前盛行而感动佛祖,落花如雨,化为遍地绚烂的石子,使“雨花台”由此得名。进入明清两代,更是衍生了“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历代文人墨客不吝笔墨,在雨花台留下久咏不衰的诗句。“台下缤纷花正雨,不为人间洗劫灰”,不正是雨花台历史上人文景观的真实写照吗?

南京雨花台亦因独特的地形,让历代英雄豪杰写下了光照千秋的壮丽诗篇。东晋太守梅颐曾在此抵抗外族入侵,南宋名将岳飞于此痛击金兵,太平天国保卫战在此战犹酣,辛亥革命讨伐清兵,抗日战争“首都保卫战”悲壮惨烈……这些,无不让雨花台烽火连天、弹痕累累。更使人肝肠寸断的是,1927年后,雨花台沦为国民党统治者屠杀共产党人的刑场。在这里遇难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有10万之多!“六朝雨花凝天地神韵,一部青史铸千秋圣名”,难道不足以让人们对雨花台景仰和神往吗?

踏进雨花台北端的大门内,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处在三面环山中的烈士群雕,向人们再现了先烈们就义前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光辉形象。通过两侧的环陵大道,面前出现的是雨花台主峰,上面矗立着“革命烈士纪念碑”。其南边的山岗上是一座大型建筑,颇具民族风格,这就是“革命烈士纪念馆”。馆门南北两面雕有“日月同辉”,馆内陈列着烈士们的遗像、遗书和遗物。所展出的179位英烈的生平事迹和1529位烈士的姓名,突出了他们的崇高理想,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

站在一幅幅英烈的遗像前,默诵一封封仁人志士的遗书,凝视着一件件壮士的遗物,我的心情无法平静,脑海中顿时呈现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只要主义真,杀头不要紧”一个个感天动地的悲壮场面。在那长夜难眠的岁月,那些“觉醒”着的人们——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地探求革命真理,寻找光明道路,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的是天下劳苦大众幸福自由、人人平等。他们矢志不渝“要消灭一切害人虫、全无敌!”他们创下了“为了新中国向我开炮”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业绩,他们让每个活着的人肃然起敬。

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新时代。我们见证着无数革命烈士夙愿的实现,我们要更加珍惜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切莫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下放纵自己享受青春,要学习烈士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顽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以及不忘知识、不倦求学的求知精神,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刻苦学习,提高能力,奉献社会,在奋进中不断超越自我,无愧先辈的嘱托,无愧于党的关怀,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光和热!正如热血沸腾的青少年在天安门广场上“向党献辞”的铿锵誓言那样——“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雨花台观后感(篇5)

龙华烈士陵园由邓小平同志题写园名,位于龙华寺西侧。这里原本是国xx松沪警备司令部的旧地址和龙华革命烈士,解放后作为革命烈士纪念地保护,1990年代初与上海烈士陵园合并建设,被称为上海雨花台。烈日炎炎的暑假,我们队来到了这里。

一进入龙华烈士陵园,邓小平祖父提到的几个大字龙华烈士陵园,就产生了庄严沉默的感觉。原本笑着的我们,安静而认真。历史的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大家不禁感受到了先烈们“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英雄气概。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慢慢看到了生动的雕像,刻着英雄志气的字碑,感受到了我用横刀笑,留下肝胆两昆仑的热情。走进看守所,目睹着烈士们以“囚犯”的身份所待的监牢,感觉就是阴森恐怖,到处是一股发霉的味道,到现在都久久不散。阴暗潮湿的牢房之间只有狭长的通道,两侧的牢房更暗。一件小房间里竟要有六个床铺,上面只有一层薄薄的席子,有的甚至没有!

仰望一路,我们知道被困在这里的革命先生们很少被监狱官们放风。烈士们在这里受到折磨,身心受到破坏,但不怕,贞操不屈。这是我们在安逸和平时代无法体验的。对于在温室里长大的青少年来说,这种精神值得学习和继承。我们对烈士在这样的环境的尖锐铁骨感到尊敬和骄傲,感谢他们的支付交换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走出陵园时,凝视“丹心碧血为人民”这几个大字,心里对它有了更深的了解,心。

涌上来的是一种更为复杂个沉重的感情。是啊,这里的每一位烈士,都是一座不朽的丰碑,他们一心一意为人民的崇高精神,将像烈士幕前的长明火一样永远燃烧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我们作为新一代祖国的栋梁,更应继承他们的遗志,为祖国的发展开拓进取,勇往直前!

雨花台观后感(篇6)

这个周二,学校组织了一次观看话剧《雨花台》的活动,话剧以恢弘的气势真实地还原了雨花台烈士们的故事和精神,着实震撼人心,而且感人至深。

话剧的主要情节围绕着一个共产党安插在国民党内部的间谍“保尔”展开。国民党很多的机密情报都被他攫取并传达给共产党。气急败坏的国民党政府给关押共产党人的秘密监狱下达了最后通牒,要求三日破获“保尔”案。于是丧心病狂的国民党人对共产党员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威逼利诱,而共产党人们以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精神,誓死也没有吐露半点情报,最终尽数牺牲。

小时候我曾去南京游览,有幸参观了雨花台烈士陵园。父母是军人,一进入景区就变得沉默无言。我当时不过六七岁的光景,虽然不谙世事,但在这样肃穆的环境下也不由的庄重起来。我记得很清楚,馆内的墙上挂满了烈士生前的照片,并附有烈士的姓名。而有一面墙上,只是孤零零的列着几个名字。我问母亲,他们的肖像是不是掉了,母亲回答说,很多人牺牲之前根本没有留下照片,甚至有很多人没有留下姓名。我听了后打了个哆嗦,觉得这些人死得太不值了。他们为国家做了那么多事,国家却连他们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这样的白白牺牲有什么意义呢?时隔数年,这样的疑问居然再一次回到了我的脑中,不过似乎已经有了答案。

其实我不是很信服为某个党派或集体而死的说法。人的死亡即意味着终结,所谓“信仰”之类也是基于“活着”的条件。更何况,雨花台烈士中,年岁较小的施滉、袁咨桐牺牲时只有不到二十岁,这样的年龄,对“国家”和“党”很难说有多深的感情。我认为,他们只是明白,在腐朽和残暴的政权下,必须有人主动去革命和牺牲。与其等待别人的`拯救,还不如去拯救别人。没有人愿意死,剧中恽代英的那句“我太想活下去了”也应该是无数革命者的心声。但对这些人来说,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比生命更重要。正如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些人的伟大之处,也正是在此——能在苟且和死亡间无悔地选择后者。

在观剧后,我对生活也有了新的思考。当我们为了一件琐事而抱怨生活时,有没有想过竟曾经有人为了我们这样的生活而献出了生命。“我们的生活是烈士的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缅怀先烈,不忘历史”这样的话不知被说了多少遍,很多人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表现得不屑,甚至是鄙夷。但扪心自问,如果是我们面临着他们的抉择,又有几人能甘愿抛弃自己的生命呢?这些人,做出了我们无法做到的事情,难道不值得我们怀念吗?而对于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我们不也应该倍加珍惜吗?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这也许是无数烈士们内心最深处的呼喊。而在国泰民安的今天,这样的精神似乎也失去了意义。但我认为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历史,将他们精神传承下去。正因为这种精神,我们才能以龙的传人,为身体里流淌的华夏血液而自豪。

雨花台观后感(篇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一个微风和煦的周末,我和同学一起去了雨花台,去参观了这个被崇敬和庄严所包裹的革命圣地。

雨花台,位于中华门外雨花路南端,是一处悼念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的参观游览胜地。 丘陵地带,最高海拔60米,占地面积113.7公顷。山岗顶部如平台,布满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些砾石主要由石英岩、石英砂岩、硅质灰岩等一类坚硬岩石和石英、蛋白石、玉髓等一类矿物质组成,由于所含矿物质成分不同,呈现出各种美丽的色彩,且多为透明或半透明状,更显晶莹光泽,被称为“因雨花台产雨花宝石,古人将这一带山岗称为“聚宝山”和“玛瑙岗”,孙吴时还称其为“石子岗”。至于雨花台的来历,还有传说:在1400多年前的南朝梁武帝时,有位叫云光法师的和尚,曾在岗上的高座寺讲经说法。他的一片诚心感动苍天,顿时落花如雨,变成宝石,于是人们就把这里称为雨花台。明、清时期,这里分别被列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成为江南登高览胜的佳地。雨花玛瑙”。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南京成为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在22年的法西斯独裁统治时期,在雨花台残酷杀害了十多万名共产党员和各界爱国志士,雨花台的每一块山石都浸透了革命先烈的鲜血,每一寸土地都埋葬着革命烈士的忠骨。

新中国成立后,南京人民为缅怀先烈,在雨花台建立了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等,使这里成为人们瞻仰革命烈士的纪念地。

烈士陵园北侧建有高约11.7米的花岗石陵门,隐含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之意。门内为陵园广场,广场周围种满了青松翠柏和名贵花木。广场南端矗立着一座巨型烈士群像雕塑,令人肃然起敬。这座雕塑于1980年建成。整座塑像由大小不等的179块花岗石雕塑而成,高10.3米,宽14.2米,厚5.5 米,重达1374吨,生动地展现了党的工作者、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战士、学生和报童等九位烈士英勇就义前不屈的光辉形象。他们有的昂首挺胸,有的镇定自若,有的怒目圆睁,有的咬牙切齿,栩栩如生,神态逼异,充分表现了革命志士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

雨花台观后感(篇8)

艺术上是优美的,技术上精美,表演上接近完美。雨花台是一个很小的地方,但是表现了全中国的革命形势;时间背景是大革命失败和土地革命前期,却反映了百年来中国人民追求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的前仆后继的愿望和斗争;具体展现的人物不多,但是可以让我们看到革命形势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像“宝尔”这样优秀的地下工作者简直就是炸弹了。全剧遵循三一律(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所以戏剧冲突十分强烈,人物形象相当鲜活,情节特别生动,悲剧效果极其强烈。监狱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着黑暗的坑。

值得称赞的是,创作者机器巧妙地消解了过分的悲剧感。许包野和施滉“智斗”敌方两个情节,十分风趣;许包野和施滉梦中会见妻子的场面具有梦幻效果。这样,观众就可以从悲剧氛围抽身出来,转而进入感动中。在探监环节,许多革命者的家属都不能理解自己的亲人,极力劝解他们屈服于黑暗的现实,过自己的安稳日子。然而就有这么一位农妇,跨着一个篮子进来看望自己的儿子。她只是简单地问一句,儿子你做的事情是对的吗。儿子说是的并且是我必须做的。其实这意味着儿子坚决选择了死亡,母亲还是故作镇定的拿出一个梨子,说我带了你最喜欢吃的梨,我和你一起吃。说完就咬了一口,我立马流泪了。我旁边的一个男生更加是涕泗交流啊。我觉得这一场景具有象征意义。它象征着知识分子和工农的融合。因为有广大人民的理解和支持,革命过程中可能失去一些同志,最终的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这就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力量。从恽代英到刚刚“赤化”了的张班长身上都有一股正气:蔑视邪恶,坚韧不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觉得这就是诗经时代人们的刚健活泼精神。孔子当年编定诗经就是为了发挥它的教育功能以恢复仁义礼智信的理想社会。我在这部话剧中就感受到了这样的理想精神!

《雨花台》话剧巡演作为庆祝建党9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之一,同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相结合,并纳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话剧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1906年,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春柳社成立,到今天已经110周年了。早期的话剧叫做“文明戏”,是同盟会进行革命宣传的工具。

雨花台观后感(篇9)

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悼念龙华陵园里的烈士们。陵园外观上的设计的确很大气,刚走进陵园,让人立刻有种严肃神圣的感觉。一张张黑白色的照片,一件件陈旧的生活用品,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的红色记忆。

“龙华干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围穷。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这是一位革命烈士所写,也是对龙华的最真实写照。纪念馆里陈列着许多曾在上海这片红色的热土上流血牺牲的人们。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对革命却一样的忠诚,他们正值风华正茂,却用热血挥洒了青春。他们大多在英年牺牲,却也为此得到了永存。我们作为新一代将在前人用鲜血铺就的路上填写属于我们的辉煌。

进入博物馆后,神圣肃穆之情油然而生。一幅幅烈士照片略过我的眼前,有我们所熟悉的张困斋烈士。他是被特务在秦鸿钧家中被捕。在狱中敌人对他施尽了苦行,老虎凳,灌辣椒水,拔指甲,但都无法使他开口供出实情。为了保护党的秘密,掩护其他同志的安全脱险,他经受住了考验,始终忠诚于党。在狱中敌人对他软硬兼施,想方设法诱降他。张困斋烈士却狠狠地吐了一口痰,大声说到:“要我自首投降,简直是白日做梦。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绝不会成为叛徒,见他鬼去吧!你们采用卑鄙的手段,永远不会达到目的。张困斋牺牲时年仅35岁,被枪杀于浦东戚家庙。多么大无畏的精神,多么忠诚于党,为了中国,为了人民生活的幸福而献身革命。烈士给我们留下了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国家,还有那种永不放弃的奋斗精神需要我们学习。

墙上挂着一幅幅烈士的黑白色照片泛着陈旧,沧桑的历史气息,看着他们,我想象当时英勇就义时的情景,心中的崇敬及仰慕之情也油然而生。看着展馆旁边的石雕是个半个巨大的男人横卧在大地上,左手伸向天空,似乎在支撑着什么。望着它,我感觉到有一股烈士所具有的舍生取义的精神。

我想,发扬革命烈士精神不只是一句口号,需要我们这些人不断的努力实践,而这条路也会很长很长,永远的坚持着。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龙华大地,留给后世一片片碧血丹心。纪念馆中暗淡的灯光仿佛也正为烈士们哀悼,一幕幕惨烈的图片,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篇篇感人肺腑的遗书,一段段斗争的人生,一切一切都在阐释着“碧血丹心为人民”这七个大字。

烈士们鲜血染红了中国大地,从而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的生活。正义是他们灵魂,吃苦是他们的品质。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学习,我默默下定决心,戒骄戒躁,做革命精神忠诚的传承者和发扬者,永远不背叛党,坚守党的`信念。

雨花台观后感(篇10)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讲过,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而当时牺牲在雨花台的烈士中有很多人也正是大好芳华,比如16岁的袁咨桐、17岁的石璞、17岁的曹顺标,还有恽代英、冷少农、许包野等等,当中还不乏有书香门第、留学海外的知识分子。是什么支撑着他们,让他们为了同一个信仰----共产主义而无所畏惧,慷慨赴死?

即使在国民党暗无天日的监狱中,被敌人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依旧心怀家国大义,没能让审讯者们从他们嘴里得到红色特工“宝尔”的真实身份,还把情报在层层封锁中传递给了党组织。为了共产主义,为了全天下的人,他们大义凛然地走向了雨花台,用自己微不足道的磷火焚烧了整个旧中国,烧出了一个新中国。这让我想起了诗人艾青的一首诗“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

两个小时聚精会神的观看,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次次的心灵冲击和洗礼,也不仅仅是对先贤英烈的事迹的一种瞻仰,更是一种关于当代青年的价值观的思考。现在的和谐社会,虽然不需要我们在行动上抛头颅、洒热血,但也不希望我们在思想上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但依旧需要我们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担当的态度,对党组织和人民的忠诚等优良品质。至于如何奋发向上?我认为我们应该认真贯彻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充分抓住知行统一的辩证关系,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同时具备求真务实的思想与艰苦奋斗的理想。当然,我们更应该摒弃一些虚无主义、功利主义等的念头,千万不要成为钱理群教授口中的“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积极、纯洁、先进地向党组织靠拢。

5月6日,我们小组又去了雨花台烈士陵园,参观了很久。看到那些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群雕、忠魂亭等,我情难自已,也深深明白了我们今天的生活真的来之不易。英烈们为了我们今天美好生活,抛头颅洒热血,所以我们要格外珍惜当下美好和谐的生活,坚决拥护党中央的领导,使这种和平和谐的生活一直持续下去。同时我们需要认真学好自己的专业,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最后,也希望自己可以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这些雨花忠魂,是民族的脊梁,愿你我有明珠一颗,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雨花台观后感(篇11)

前几天,学校组织我们去江南大学看了话剧《雨花台》,让我感触颇深,同时我也被烈士们勇于献身的精神所震撼!

“国不可以不救,他人不去救,则唯靠我自己;他人不能救,则唯靠我自己;他人不下真心救,则唯靠我自己。”恽代英留下这句青年人所信仰的话后就被敌人在监狱里发现了身份。只要再过几个小时他就能得到自由,却被叛徒告发。即使后来“保尔”让他假意叛变揭露“保尔”身份以获得自由,可是恽代英为了情报能安全送到周恩来同志的手里,他毅然放弃了生的机会。他说:“我也想活,但是我的死可以换来共产党的生,我的死是值得的。”正是因为恽代英的舍身,使得情报顺利送到共产党的手中。

恽代英乃年轻人心中的.精神信仰是毫无疑问的,他的言论在共产党员之中口口相传,因此他也成了敌军的心腹大患,毕竟一个人的思想比武力更重要。现在看看我们自己,我们是多么自私。有时候我们会自己安慰自己,“人性本就是自私的”,但是为何还有人为大义献身、为正义献身。好多人常常抱怨不公平,但是没有什么是可以不劳而获的。恽代英为了共产党付出了生命,但是他换来了共产党员上万人的生命。他是共产党的功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功臣!

让我心疼的是许包野、叶雁平和施辍⒙蘧惨肆椒蚱蕖P硪斗蚋窘鼋鱿嗑哿耸天,却分离了十一年。他们在监狱相聚时,叶雁平说她把这十一年过成了那最幸福的十天,即使相聚时间不长但是却抚慰了相互思念的心。而施罗夫妇也是在即将上雨花台之前相聚,可惜的是施暝诰鸵迩岸嘉茨芗一见心爱的儿子。短暂的相聚后他们就要阴阳相隔了,所以他们很珍惜这短暂的团圆。死,是一个沉重的字眼,但是他们在面对死亡,面对即将和爱人生死相隔时,即使心中不舍也不会在敌人面前露出一丝丝的波澜。试问现在还有谁能如此平静的面对死亡,面对分别。让我心疼的是十一年的分离只换来了十几分钟的相聚。我不敢想象这种事如果发生在我身上,我会做出什么选择,不过我可以肯定的是我绝对无法平静面对。所以在看到他们分离时,我眼角湿润了。

而真正让我触动的是袁咨桐,这个年纪最小的孩子。他在无意中知道了敌军想法设法寻找的“保尔”的身份,害怕在审问时受不住残忍酷刑而说出,甚至靠自残抑制自己去保守秘密,为的是不想做叛徒。虽然他是当时敌军司令的小叔子,纵然在第三次入狱后便失去了生命,他也未曾透露出任何关于共产党的消息。虽然他有活下去的机会,但是他不愿舍弃共产党的身份,不愿去做一个叛徒。现在再去看看历史,有多少人为了利益变成了叛徒,他们连一个孩子都比不上还谈何做人。想到一个正当年少的孩子为了共产党,为了上万人的生命献身,在心疼他的同时我的内心也久久不能平静!

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直到现在,所有人在最后一起说出:“国不可以不救,他人不去救,则唯靠我自己;他人不能救,则唯靠我自己;他人不下真心救,则唯靠我自己”时的场景依旧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他们用自己的身躯为我们换来了平静的生活,我们由衷的对他们表达感激之情!

雨花台观后感(篇12)

2018年话剧《雨花台》观后感

话剧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1906年,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春柳社成立,到今天已经110周年了。早期的话剧叫做“文明戏”,是同盟会进行革命宣传的工具。

本尼迪克特在其著作《想象的共同体》里面提到,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主要通过文艺进行想象2017年话剧《雨花台》观后感2017年话剧《雨花台》观后感。在观看话剧的时候,观众全身心投入戏剧演出,观众变成了演出的一部分,要配合这个演出。台上台下融为一体,相当于上课教育2017年话剧《雨花台》观后感文章2017年话剧《雨花台》。现代化的.精髓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把社会成员组织起来,高效地用一种思想统一去教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就在于其拥有严密的组织性

从话剧里,还有《红岩》的文艺作品里面,我们可以知道,即使在敌人的监牢里也存在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至于可以在敌人眼皮底下“赤化”一个监狱警察班长。

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很重视领导文艺事业,以此来教育民众,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2017年话剧《雨花台》观后感读后感。沈雁冰的弟弟沈泽民说过“文学者不过是民众的舌人,民众的意识的综合者,他用敏锐的同情,了澈被压迫者的欲求,苦痛,与愿望,用有力的文学替他们渲染出来。这在一方面,是民众的痛苦的慰藉,一方面却能使他们潜在的意识得到了具体的表现,把他们散漫的意志,统一凝聚起来。一个革命的文学者,实是民众生活情绪的组织者,这就是革命的文学家在这革命的时代中所能成就的事业。”

  • 2023英语电影观后感精选12篇

    本文的作者经过精心挑选,为你编辑了与“英语电影观后感”有关的内容。写作品名的观后感时,应该从哪里入手呢?观后感是最好的表达我们想法的途径,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拓宽知识的储备。请继续关注本网站,获取更多信息!...

  • 2023阿甘正传观后感(精选12篇)

    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范文,范文包含各种各样的文章,好的范文是怎么样的?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2023阿甘正传观后感,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阿甘一直在奔跑,他跑过了别人对他的歧视追逐,跑过了大学,跑过了乒乓球,跑过了整个美国,跑过了亿万…… 这就是他的一生,上帝只给了他75...

  • 2023遇见观后感(精华12篇)

    在这篇名为“遇见观后感”的文章中,笔者获得了许多实用的提示和建议。一篇精彩的影片观后感应当如何书写呢?撰写观后感时必须要紧紧把握文章的重点,借此表达自己真挚的感受。请您将本文收藏起来!...

  • 雷雨观后感精选7篇

    雷雨观后感是小编为您准备的一些与您需要相关的内容,写作品名观后感时如何做到不跑题呢?写观后感要联系实际,深入发挥,将自己的感悟写深,写透,本文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 青花观后感精选

    以下是励志的句子整理的“青花观后感”类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你是否正为写观后感而发愁呢?写观后感时,应该选取你印象最深刻的内容进行描写或议论,欢迎您阅读本文希望能帮到您!...

  • 革命的观后感精选12篇

    本篇文章整理了一些与“革命的观后感”相关的范文,如果您需要撰写好的观后感,可以参考一下这些文章。写观后感的时候,务必要准确理解文章内容,才能写出真实感受,本文仅供学习和工作参考。...

  • 桃花源记观后感12篇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你是否在寻找一些可参考的范文呢?也许下面的“桃花源记观后感12篇”正合你意!感谢您的参阅。读完《桃花源记》,我被深深的吸引住了,陶渊明用淋漓尽致的词句构造了一个多么宁静,祥和,美丽的世界!“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 烟花观后感(分享12篇)

    随着我们的知识面不断扩大,我们时不时会需要用到一些文章,高质量的范文能得到更多人参考,你可能正在找一些相关内容的范文,根据你的需要,小编精心整理了烟花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偶尔在杂志上看见了《烟花的季节》这篇文章,看后很有感触。自家以前很少买烟花,但为了能真正体会到烟花给我带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