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心得体会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范文类型,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值得参考的范文有哪些?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依法治国心得体会12篇,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依法治国心得体会【篇1】

根据《关于印发的《中华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和《宪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我校全体师生认真学习和宣传《宪法》及其实施条例,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宪法》和《刑法》,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家庭、社会的全面治理工作,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此基础上,学校利用班会、校会、升旗仪式、班队会、校园广播、校报和校内网站等各种途径大力加强法制教育、法律知识宣传,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进一步规范师生的教育行为,为建设法治校园,促进学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治保障。

我校结合“依法治国”活动,通过开展“法治校园”建设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家庭、社会的全面协调与配合。我们在校园内、校外进行大范围的宣传,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在校内开辟法治宣传专栏,开展法律咨询,进行法律知识竞赛,组织学生观看法治影片等形式开展法律知识普及,增强师生的法治意识,提高了师生法律素质。我校还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在校园内开辟了法律宣传栏,定期出专刊、专刊板报,出法制专刊,出版了法制专栏,并积极向广大师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师生们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用法,营造法治校园,人人学法律,人人遵纪守法、依法行使权益,营造人人遵纪守法,人人学法守法,法治校园,人人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在开展学校的法制宣传工作,我们还利用学校广播等宣传阵地,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校会、校外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加强对师生的普法宣传。通过宣传,提高了师生的法律观念和法律素养,增强了学生遵纪守法、依法执教的自觉性,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行为的发生。

我校通过法制宣传月开展法制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法律意识。通过法制教育,广大师生普遍了解了《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增强了依法执教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了学生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增强了学生学法、守法的自觉性,提高了学生的法律素质。

依法治国心得体会【篇2】

一、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自己做到“四讲”即讲,制;讲道德,律;讲纪律,讲规矩;讲道德,讲纪律。要认真学习法律法规,遵守各项政策规定,严格执行“准”的要求。

二、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意学法知法律知识及相关法律知识。要加大宣传学习力度,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杜绝不良,做到“警钟长鸣”;要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和培训,增强自己的法律素质;要加强与辖区内的法制宣传人员的沟通与合作,及时了解辖区内的法律法规,并且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表率。

三、积极参加各项普法活动。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积极参加普法学习,积极参加普法培训,不断的提高法律意识;要多向有经验的人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自己的法律知识。

四、严格遵守“五条禁令”的规定。要认真对待“五条禁令”的学习,严格遵守“五条禁令”的要求,认真学习和实践,不走过场。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要做合格的,首先要做到廉洁自律,要有良好的品行,而不是靠嘴皮子。要自觉接受织的教育和监督,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在今后的工作中,还是要多向身边的同志学习,学习他们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依法治国心得体会【篇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重大任务,开启了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征程。政法系统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积极投身于法治建设的伟大实践,抓好与政法综治密切相关的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确保全会精神落地生根结果。

增强法治观念,提高工作的法治化水平。

作为政法工作者,要带头树立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养成尊重“法治”、维护“法治”的良好习惯,引领全社会尊法守法。要从内心树立对法治的真诚信仰、真心拥护,始终忠于法律,严格依照法律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任何时候都不能用任何借口任何形式徇私枉法;要始终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政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要培养法治思维,把法治作为约束自身执法司法行为的准则,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政法委要在把握政治方向、协调各方职能、统筹政法工作、建设政法队伍、督促依法履职、创造公正司法环境等方面,发挥好在推进依法治国中的职能作用,努力提升政法工作的法治化水平。

守住法律底线,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政法工作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敢于担当,牢牢守住法律底线,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使各类违法行为依法受到惩处,使社会正气得到弘扬,用实际行动维护法律尊严。作为基层一线具体的执法机关,要有职业操守,要忠于法律,忠实履职,严格执行法律,在每一个具体案件的办理过程中,都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符合实体公正、办案过程符合程序公正,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司法公正和社会的公平正义。要正视群众反映强烈的有法不依、有案不立、信访不信法、在执法中办关系案、人情案等执法司法不公问题,坚持严格执法,规范执法行为,回应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需求和期待,树立法律公信和司法权威。

围绕公正司法,推动司法改革任务落实。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司法改革作出了顶层设计,从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强化司法人权保障和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等方面,为司法改革点出了题目,指引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作为县级政法部门,要根据中省统一部署和要求,主动对接、不等不靠,积极实践司法体制改革,推进司法改革任务有效落实。结合实际,基层政法机关可以在一些非常关键而又较容易落实的业务工作机制方面先行先试,如法院在建立立案登记制度、主审法官负责制、裁判文书公开、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方面,检察院在强化法律监督,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完善人民监督员等制度机制方面,公安机关在加强对行刑逼供和非法取证的源头预防、推进警务公开等方面,积极探索,积累经验,通过司法改革的实际成效,提升司法机关形象和公信力。同时,要积极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建立分工明确、配合有力、流转顺畅的衔接机制,将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导入法治轨道内解决。

加强宣传引导,努力促进全民守法。

依法治国的基础是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风气。政法机关要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当好法治宣传的排头兵,发挥主力军作用。要突出宣传重点,强化法律服务、以案释法。建立法官、检察官、警察、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成立普法讲师团,推行“一村一干警”工作机制,进村入户开展法治宣传。通过政法干警为老百姓提供零距离法律服务,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武器维权,用事实来证明“信访不如信法”。要灵活宣传形式,创新宣传载体,采取送法下乡、法治文艺节目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深入开展法治教育,建设法治文化,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依法治国心得体会【篇4】

中国的法治文明是世界法治文明的一部分,中国的法治分享了现代西方法治的某些原则、理念。同时,我们应当注意,法治中国建设实践不应受到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影响。在我们的法治实践中,应关注中国法治实践的成功做法、经验,尽管这些做法、经验可能并不符合西方法治国家的条条框框或法学教科书的概念、定义;在坚持法制统一的前提下,关注中国法治实践的多样性,充分发挥各地区、各层级尤其是基层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公正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完善那些经过实践证明确实有效并且受到人民群众真心拥护、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法治的做法,并及时以法治的制度形式巩固下来,使法治真正成为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改革和建设的有效实践。

要了解中国,必须了解世界。法治中国的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的立足点是中国国情,法治中国的本质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有效实践,这丝毫不削弱中国法治的世界意义。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一方面,中国法治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近现代以来国际社会提供的基本条件,比如市场经济、民族国家、全球化等。体现在法治上,中国法治也必然以宪法和法律至上、依法治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法治来促进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国家统一这些原则或理念作为法治建构的基础;另一方面,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和平发展、繁荣稳定,对于世界的和平发展、繁荣稳定具有重要积极意义。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法治中国本身就具有世界意义。对于一个处于转型期、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能够探索并建立其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同时也是为全世界、全人类法治建设提供宝贵经验,为全人类精神文明和全世界法治文明增添宝贵财富。

依法治国心得体会【篇5】

今天,在组织部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我参加了全市乡科级领导干部轮训班,通过学习,对依法治国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科学立法是前提。法律的权威就是法律所具有的尊严、力量和威信。法律的权威源自于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迫切需要。人民权益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因此立法前要下基层,听民意,让群众更加熟悉法律法规,只有科学立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能有章可循。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严格执法是手段。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不能得到有效执行,再好的法律也是一纸空文。在执法过程中,必须要有清晰的执法依据和充分的信息公开,才能建立充分的公信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卫生计生执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我们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要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努力提高卫生计生依法开展工作水平,坚持依法履职、依法xx。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学习法律是基础。通过这次学习,我感觉只有不断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特别是新的法律法规的学习与应用,才能更好的指导我们依法行政,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更清楚,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可以怎么做,不可以怎么做。从理论上说,不坚持依法行政,我们的工作就没有方向,近乎空谈;从实践中看,不坚持依法行政,就有可能会收支平衡我们在工作中随心所欲、恣意妄行,会把实践引入误区,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学习,确切提高自身法律素养,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依法办事,才能为开展好各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法治国心得体会【篇6】

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没有它,这个世界就乱成了一锅粥。法律,就是用来告诉我们,哪些可以做、哪些必须做、哪些不能做。法在古代是一种形态像牛的独角神兽。这种神兽生性正直,不仅能够明辨是非,而且具备判断对错的能力。古人对法的解释是:法,刑也。法与刑的意义相通,所以也不难看出法所具有的惩罚价值。

法字含正直公平惩恶三层意思。首先,是正直,正直不仅仅是中国民众用以判断法、司法、和执法状况以及法律官员的价值准则,而且始终是中国立法、执法、司法官员及其活动的价值指引。接着,是公平,有的西方学者把公平这一概念作为法律实践的正义原则来考察,而且认为是构成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的基础。最后,是惩恶,惩恶是我国古代法的重要价值标准。在现在的生活中,正因为有了法律的制裁,我们才能安逸地过着每一天。如果没有法律,我们也许会心惊肉跳地过着每一天,这种滋味是不好受的。

我们不仅要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合法的,什么样的行为是违法的,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而且需要自觉地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用法律来处理自己周围的纠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防止违法犯罪,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和护法!

依法治国心得体会【篇7】

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法治”成为各界关注的主题词,构建“法治中国”成为改革的下一个发力点。10月28日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得到了正式公布。这个“升级版”的依法治国纲领,不仅确立了中国法治建设新的战略方向,而且也包含了很多具体可操作的决策。

依法治国是中国国家治理理论的创新,是几十年来对国家治理方式进行的曲折探索所最终得出的正确结论。1997年,“依法治国”被明确写入xx大报告;1999年“依法治国”正式写入了宪法;XX年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更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中国长期探索所获得的一个基本经验是,国家治理不能只依赖领导人的个人权威,不能只依赖一时的政策,而必须依赖依据严格的程序制定的、反映了公众意志和公共利益的、具有普遍约束性的法律;不如此,就不足以构建起现代的国家治理秩序。在需要建设的法治社会中,政府的权力要受到限制,正如xx指出的,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同时,公民的权利与自由要得到宪法与法律的保障。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法治建设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化建设。

而且,法治不仅意味着所有社会各方,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公民等都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则办事,遵守法律所确立的程序,严守法律规定的行为边界,不侵犯他人的权利;法治同时也意味着,法律应该成为一个符合社会正义观的内部有序、自洽的体系,意味着应该通过“良法”来实现“善治”。不过,法律是一个实践性的事物,中国社会又处在变化非常迅速的转型期,法律体系本身也在经历着剧烈的调整。为此,就需要在法律体系内部构建一种自洽的调整机制,确保法律是“良法”。而要判断法律法规是否合理,是否“良法”,唯一的依据只能是所有法律的基础和根本大法——宪法。以宪法这个更高的法律来统合整个法律体系,让违反宪法的法律法规可以依据法定程序而得到规范和清理,“良法”和“善治”才会实现。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这次的《决定》强调要“坚决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要求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就具有非常大的意义。根据我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有权力也有责任监督各种法律、法规、规章、文件是不是符合宪法,这才能保证法律体系内部的统一性。改革的目标把宪法监督制度实质化,就是要让宪法不再只是高高在上,乃至被束之高阁、被人遗忘,而是要让宪法发挥出威力,细化宪法监督机制;未来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以及具体的宪法监督程序,明确哪些主体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参与到宪法监督中来。

“良法”的另一个保障是科学合理的立法程序。《决定》要求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探索委托第三方起草法律法规草案,完善法律草案表决程序,对重要条款可以单独表决。这都有利于改变“部门立法”的现状,减少既得利益对法律制定过程的影响,从最初的源头上就确保法律的公正性、有效性。

深入推进司法改革是进一步走向法治的重要抓手。当前司法改革正在进入关键期,顺应社会各界的呼声,司法系统的独立性必须提升,必须在各种主体之间建立起相互监督与制衡的关系。《决定》要求建立法官、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构建起包括律师在内的专业有公信力的法律人职业群体,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有案必立、有诉必理,让老百姓打官司变得更容易。通过这些方面的司法改革,可以让民众树立起对法律、对司法机关的信任,让“权大于法”既不再是现实,也不再是人们的意识,从而发挥法律对于缓和、疏导社会矛盾的独特效果。

中国是个有着几千年“人治”传统的国家,一直以来存在着“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现象,政治人物“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现在中央强调法治,就是要走出这种“治乱循环”的历史怪圈,以客观存在具有内在稳定性、不以特定人物意志为转移的法律秩序,为社会提供一个稳定的基石。当然正如《决定》所指出的,应该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结合,不能陷入法律虚无主义的陷阱,也不能陷入道德虚无主义的陷阱。依法治国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容忍“礼崩乐坏”、道德沦丧的状况,因为“徒法不足以自行”,必须强调对于官员的道德约束,也培育起民众的公德精神,实现法律与道德的统一,让法律为道德建立底线。通过依法治国,重现中国“礼仪之邦”的传统,实现文化复兴。

当然,法治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也密不可分。法治为市场经济提供了基础性的制度,提供了发展市场经济所必不可少的明晰规则;法治约束具有不可预测性的绝对权力,限制权力的放恣,从而提供确定性的预期。法治的实质是遵照确立的规则来治理,这是基于信任、信用的成熟、可持续的市场经济所不可缺少的要素。所以法治建设必将为经济建设提供内生动力。

中国的依法治国战略既是基于现实需要,又反映未来国家发展愿景,应当通过依法治国的方式,进一步构建起现代国家的治理方式与体系。公民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提升,是实现依法治国所必需的,在此基础上,要让法治长期化、稳定化,让社会各方都形成规则思维和规则意识,让法治成为一种内在的、自发的、可以长久维系的“制度”,让从政府到公民的各方主体都极为自觉地一切依法行事、依法解决纠纷。就如孟子所说的“行之而不着焉,习矣而不察焉”,让守法成为习惯,让法律成为信仰,让中国社会走出治乱循环怪圈,实现历史性转型。

依法治国心得体会【篇8】

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法制是民主的确认和保障,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一方面,包括公民民主权利在内的各种权利都由宪法和其他基本法律所确认和保护;另一方面,公民民主权利也必须通过法律规定的程序规范而有序地行使,才能真正得到实现。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样一种人们向往的社会里,只有坚持依法治国,才能保障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谐发展。

社会稳定、秩序井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没有稳定和秩序,人们就不可能安居乐业、和睦共处。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其中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比较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既是社会不稳定因素,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调整解决。在众多的社会调整措施中,法律调整最为重要。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硬性”的社会功能和规范功能。要维护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秩序,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依靠法治作保障。

依法治国心得体会【篇9】

党的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法治建设作出重大部署。党的以来,同志多次就法治建设发表重要论述,进一步指明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方向和道路,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并对加强司法工作、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提出明确要求,为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引和思想武器,标志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同志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对推进法治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关于建设目标,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于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关于执政方式,将法治作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强调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关于根本宗旨,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关于工作方针,强调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些重要部署和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对推进依法治国的“三个更加重视”。为了更好地贯彻的重要讲话精神,最高人民法院于今年的4月26日,专门下发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关于法治建设重要论述大力加强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通知》,要求在全国各级人民法院迅速掀起学习贯彻重要论述的热潮,更好地发挥人民法院的职能作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市委也专门下发了通知,要求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我想,作为法院审判机关,就机关党员干部学习谈三点体会:

一要准确把握人民法院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人民法院工作的目标与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民法院工作也站在新的起点,既面临难得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努力解决影响司法公正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推进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法院要紧紧围绕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个目标,发扬优良传统,勇于改革创新,牢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

二要坚持不懈加强司法机关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是司法机关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迫切要求。同志的重要论述,不仅对司法工作宗旨、司法权运行机制、司法能力、司法作风和司法廉洁建设等提出全面具体的要求,还强调要加强基层司法队伍建设,加强司法干部体制和经费保障体制建设,改善司法干部工作生活条件,让他们更好履行职责。我们应当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扎实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四风”问题,树立良好司法形象。坚持重心下移、固本强基,加大对基层工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高基层战斗力,激励广大基层司法干部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建设法治中国的伟大实践中去。

三要全面加强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要坚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进一步提高审判质量,尊重和保障律师的权利,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能动性,自觉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深化司法公开,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关切;扩大司法民主,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完善司法为民措施,使群众更方便地参与诉讼;深化司法改革,突出抓好重点改革项目的落实,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加强审判管理,进一步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要进一步加强法院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确保人民法院队伍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法院队伍职业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法官职业保障水平;加强司法能力建设,切实提升司法水平;加强司法作风建设,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加强廉政建设,确保法官清正、法院清廉、司法清明;夯实工作基础,不断改善基层司法环境。

下一步,要通过学习重要论述,激发广大干警做好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牢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努力实现提出的目标,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依法治国心得体会【篇10】

通过开展“学法用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学习活动以来,我们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深刻体会。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基层的,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敏锐性和鉴别力,要把学习同学习党的精神结合起来,同学习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要把“学习”的理论与当前的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实践”与学习当前的工作结合起来,以来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努力做到学习与宣传同部署、组织工作同检查、落实工作同考核,真正成为一个学习的表率。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学法用法意识

学法是为了用。要坚持“学法用法为民”的理念,把学习宣传贯彻同学习实践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党的精神结合起来,把学法与学法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学法与用法相结合,学法与用法相结合,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宣传贯彻活动的能力。

二、增强依法执政能力,提高自身执政能力

学法用法的重点在于用。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基层的、党的,必须坚持学法用法,增强用法意识,提高自己在依法执政方面的知识水平、执政能力、执政水平。要以为指导,深化学法用法的认识,增强贯彻的自觉性。学法是用法的前提,学法是用理论指导行动,学法是用工作实践,用法是用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在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一方面,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的执政能力,提高自己运用指导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自己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运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因此,要在学法用法活动中,坚持学法与用法相结合,努力做到学法与用法相结合,做到用法与依法决策相结合,努力推进法治建设的步伐。

三、提高自身执政能力,提高依法办事能力

学法是为了用,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做合格的公仆,只有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执政能力,才能做好工作,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要坚持学法和用法相结合,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就必须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我们在学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作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做到学法懂法、学法守法、学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在实现学法的过程中,我们要把学法与用法结合起来,在学法的过程中,要注重学习的过程,从而提高我们运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在学法活动中,要把学法与运用法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学用结合。在运用法律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学法与用法相结合,在学法的同时,注重运用法律的手段提高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提高履行职责能力,增强自己执政水平

履行职责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它需要我们有扎实的业务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认真做好每项工作。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在工作中要学习,在工作中学习。要学习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加强自身的廉洁自律意识的提高。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按党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五、提高依纪律、守法用法能力。

遵纪守法是一种职责,在任何岗位上都要遵守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各种社会法规。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把学习宣传和贯彻活动与当前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执行力。

通过“学法用法”学习活动,使我更加热爱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学习,认真做好工作,不断

依法治国心得体会【篇11】

坚持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新的法治基石。强调,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这次学习贯彻重要指示精神,不仅仅对全党进行了理论和思想教育,而且对、提出了明确要求。和领导要牢记的殷殷嘱托,在思想认识、理论素养、道德修养、领导艺术等方面不断进行新的挑战、新的目标。

一、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党人精神追求

强调,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要坚定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思想武器。党人精神追求是党人为实现主义理想奋斗的精神动力。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党人精神上不断形成的,是党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实现主义伟大理想的强大思想武器。

要坚定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结合,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始终保持本色。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在工作作风上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在思想作风上完善工作机制,在工作效率上实现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效上实现工作成效,在生活作风上改善生活作风;坚持勤俭节约,从点滴做起,不奢侈浪费,不攀比浪费。党人要保持自身良好的精神风貌,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坚持艰苦朴素,廉洁奉公。

要坚定主义理想信念,把理想信念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坐标,自觉用理想信念规范言行。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增强党性锻炼和思想道德修养。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时刻牢记党的性质与宗旨,牢记全心全意为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时刻不忘党的性质,永葆党人清正廉洁的本色。

领导学习党风廉政建设心得体会3

党风廉政教育是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保证。学习贯彻党风廉政教育,不仅对于我们,特别是领导,更是对广大基层群众和社会的普通,进一步强化领导廉政教育,进一步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要求领导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与责任,坚决杜绝违规、现象,保持良好的廉洁形象。在学习党风廉政教育中,要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带头参加学习,不搞特殊化,不搞走过场。通过学习,要做到学深悟透,通过学习,使自己不断进步,不断创新,不断进取。

学习贯彻党风廉政教育,要以学习为契机,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保持高度一致。要把学习贯彻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思想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坚持做学习,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保持高度一致,把学习贯彻党风廉政教育的重点放在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党风廉政建设上。要结合学习贯彻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实施纲要》和中央《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

领导学习党风廉政建设心得体会4

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关乎国计民生,关乎社会稳定,关乎国家前途命运,是我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和保证。为了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轨道,保持国计民生,领导必须坚定地树立“一切为了”的理念。

领导学习党风廉政建设心得体会5

党性是党的先进性

依法治国心得体会【篇12】

县委中心组第35次(扩大)理论学习会上,省综治办副主任沈国新同志做了《法治江苏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解读》的专题讲话。通过学习,我对中央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坚持严守党纪国法,强化自我约束。党员干部应当把党纪国法视如戒律一样,把对法律的敬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其作为修身理政的法宝。比如,中央的“八项规定”约束了党员干部内心欲望的膨胀,守住底线、红线、高压线,远离是非之地、是非之事,促进心安、家安、国安。其他党纪国法和“八项规定”一样也是修身理政和凝聚民心的法宝。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自觉把党纪国法置于心中敬畏它,做党纪国法的守护者、先行者,这也是党员对自己内心的崇敬,对自己良知的负责,对自己入党宣誓的忠诚。

二、坚持推进依法行政,构建法治社会。行政机关在依法治国中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作为行政机关要带头严格执法,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执法者必须忠于法律,既不能以权压法、以身试法,也不能法外开恩、徇情枉法。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

三、坚持弘扬法治精神,释放法律正能量。法治精神是决定一个国家能否依法治理的前提与根基,是法治的灵魂。人们没有法治精神、社会没有法治风尚,法治只能是无源之水。高举法治精神就要加强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法治信仰,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引导公民理性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行动,避免走进“信访不信法”和“走关系强于走程序”的恶性循环怪圈。要把法治精神、法治观念熔铸到全民的头脑中,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习惯,法治就会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法律的正能量。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3页/(共3页)目标犹如一面旗帜,旗帜高高扬起来了,才能凝聚人心,引领方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只有总目标明确,才能汇磅礴之力,收长远之功,保障依法治国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这三个方面的核心要义,规定和确保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内在属性和前进方向。

党掌舵领航。在中国,谁能负担起领导建设法治国家的重任?毫无疑问,只能是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提出来的,把依法治国上升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我们党提出来的,而且党一直带领人民在实践中推进依法治国。

制度奠定基石。法律制度与政治制度紧密相连,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就必须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制度基础,我国一切法律法规和相关体制机制必须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

只有适应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法治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的法治道路才能走稳走好。

理论指引方向。在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党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个法治理论,科学的回答了中国要不要搞法治,搞什么样的法治,怎样搞法治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是指引中国法治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指南针和导航仪。

以上三个方面紧密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指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力量、制度基础、理论指导。

建设法治国家目标已确立,怎样走好我们的法治道路是关键。

回望过去,走出一条成功的法治道路极为不易;面向未来,继续走好这条道路更加不易。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法治中国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增强道路自信。近年来,法治是社会上的热门话题。对我国法治建设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有这样那样的议论和争论。而且,敌对势力把法治作为“武器”,大肆宣扬西方法治理论和法治模式,企图从“法治”问题上打开缺口,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所以,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

明确目标原则。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的五个基本原则。我们要坚守目标不动摇,把握原则不“越线”,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才能越搞越好。

落实重点任务。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四个方面、十六个字,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环节,科学立法是前提,严格执法是关键,公正司法是保障,全民守法是基础。

深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动力在改革,出路是改革。当前法治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许多都是涉及到利益关系和权力格局调整的“硬骨头”。我们必须坚持改革方向,问题导向,要有革新的勇气,落实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重大改革举措,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开创法治建设的新局面。

充分发挥律师的职能作用和专业优势,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积极贡献。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探索委托第三方起草法律、法规,其中就包括法学专家和律师。尤其是《决定》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这将使广大律师参与立法的范围大大扩充和可能。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应大力加强对律师参与立法工作的支持,充分发挥律师的专业特长和职业优势。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之后,律师在各级政府法律咨询、法律顾问等非诉讼业务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加之,《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行政法律业务领域将是律师业务的一个新增长点。在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普遍推进之后,对政府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以及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听证等环节中更好发挥律师的作用,也是今后律师工作的职责所在和历史重任。

《决定》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国家设立律师制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对司法活动进行制衡监督,发挥律师在维护公平正义中的作用。

如何更好地发挥律师的监督制衡作用,关键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又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再次重申的三句话,即完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加强律师职业道德建设、完善违法违规执业惩戒制度。其中完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是更好发挥律师维护公平正义作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律师的执业权利来自于委托人的授权,是公民权利的让渡和延伸,保障律师的执业权利,实际上就是保障每一个参与司法活动的公民的权利。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难言公平正义。

《决定》还提出: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要促使各级党政机关落实有关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的政策,要改变以往习惯于让律师免费服务、无偿劳动的做法,要尊重律师的劳动,尊重律师的专业知识。

充分发挥律师在法制宣传中的积极作用。律师的职业特点和执业实践经验决定了律师在法制宣传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律师在办理具体案件,提供具体的法律服务活动中,可以潜移默化的普及法律常识,提升法制观念、弘扬法治精神;律师还可以通过办理典型案例进行以案释法,以及举办各种法律讲座活动起到普法宣传教育的作用。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赋予了律师如此多的新任务、新使命、新责任,既是对律师队伍的认可和肯定,也是对律师政治、业务和职业道德三大素质的考验。在不久之前,在中央政法委员会的主导下,“两高两部”联合召开了全国律师工作会议,规模之大、规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

会议精神振奋人心,尤其是孟建柱书记代表党中央发表的重要讲话,肯定了广大律师是党和人民信赖的国家法律工作者,是我国法治工作队伍、法律服务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法治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律师具有专业优势、职业优势、熟悉社会的实践优势,是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作为律师队伍的一员,而且又是律师协会的领头羊,深感责任重大。律师一定要坚持依法执业的底线,必须规范执业、依法执业、诚信执业,要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要忠于事实真相;要严守执业纪律;要谨言慎行。做到政治坚定,业务精通,诚实守信,爱岗敬业。

从整体上看,律师队伍目前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政治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四中全会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必须加强律师队伍建设,加强律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律师队伍业务素质和法律服务水平,监督律师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执业纪律规范,加强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发挥党员律师在行业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使广大律师积极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陕西、平安汉中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 法治中国心得体会(实用十篇)

    当我们对生活产生了某些领悟,经历和阅历结合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写心得和体会。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加强记忆,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也会有新的想法,以求最优质的态度我强烈推荐一篇“法治中国心得体会”的文章给您,请您认真细读以下内容!...

  • 依法执教心得体会

    励志的句子小编把与您需求相关的资料整理在以下:“依法执教心得体会”,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往下阅读。当我们熟悉了平凡的日常,我们也会有自己的感悟,大家可以不止用纸笔的方式记录它。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工作与学习中的心得。...

  • 依法行政心得体会合集七篇

    在心得体会中,我们不仅仅要简单地陈述所学,更要有感情的渲染。特别是对于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写作。首先,要注重个人的真实感受。心得体会不仅仅是对一些知识的理解和总结,更是对于自己的情感体验的表达。因此,在写作时可以加入一些真实的情感,如喜怒哀乐、挣扎和成长等,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你的...

  • 国家宪法心得体会8篇

    为了帮助自己,总结自己,大家将过程和感悟当成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在心得体会中我们可以恣意地做自己,您想要的“国家宪法心得体会”励志的句子小编已为您准备妥当,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 法治社会心得体会汇总

    我们如何从不同角度来撰写心得体会?通过反思,我们可以得出许多新的观点,并应该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总结。心得体会应该是独特而新鲜的,不应仅仅是感受的检查式读后感。我们应致力于写出有新意的见解。励志的句子为大家推荐的文章“法治社会心得体会”内容深刻,值得深思。请继续阅读下文以获取更多相关内容!...

  • 教师学宪法心得体会12篇

    或许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能引发我们内心的热潮,通过我们的思维去捕捉和记载它。感悟和体验都有自己唯一的表达方式,“教师学宪法心得体会”就是我们精心为你们打造的内容,助力大家更深入地领悟这个主题,我们很激动可以为您分享这篇文章!...

  • 依法治国演讲稿5篇

    怎样写出一份令人满意的主题演讲稿呢?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为了保证自己能流利地完成演讲。撰写演讲稿可以让演讲者在表达中更加富有表现力,关于“依法治国演讲稿”我们有什么可以了解的呢,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 依法治国演讲稿9篇

    一篇好的演讲稿怎么写?为了排除演讲会有其他意外因素的干扰。演讲稿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把握演讲内容,一个优秀的演讲可以激发听众情绪,赢得好感,下面是励志的句子编辑帮大家整理的依法治国演讲稿,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