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作文

残冬读后感汇集

栏目: 残冬读后感

2023-08-05 13:26

您知道写好一份读后感有哪些诀窍吗?在读了作者的作品后我们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撰写读后感可以让自己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意义,栏目小编很高兴为大家推荐一篇关于“残冬读后感”的文章。

残冬读后感 篇1

围绕闭幕式“在微暖中永恒”的主题,本次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视频总监王之纲,联合国内多家顶尖视觉设计团队、多所高校优秀师生团队,在开幕式“同心圆”视觉形象的基础之上,加入特殊的舞美装置,从而重新塑造了一个“留声机”的视觉形象,运用先进的视听科技及注重情感表达的艺术表现手法,达到“温暖感”“记忆感”“包容感”的统一,实现了“让温暖成为永恒”的主题。

开场,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残健共融的表演者们将“唱针”缓缓推动至地面,一张闪耀着光辉的唱片开始在“留声机”上旋转启动。在4位竖琴演奏者演绎的旋律中,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会徽烙印在“留声机”中央,本场闭幕式在金色光辉中开启了拥抱世界的欢聚。

随着激光的刻印,“留声机”边缘逐渐勾勒出冬残奥会六大项的运动形象轮廓,掀开了回顾本届冬残奥会高光时刻的帷幕。9天赛程期间的精彩瞬间,随着“留声机”的旋转而激情浮现。当精彩瞬间在欢呼与喝彩中定格,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迸发出璀璨的荣光。

在代表团旗帜入场环节,镀满金色光辉的唱片在“留声机”上旋转,变幻为璀璨星河中的蓝色地球。所有人欢聚在双奥的鸟巢,欢聚在全人类共享的美好家园。

通过充满“记忆感”的回顾、与彰显“包容感”的呈现,达到与“留声机” 播放、存储、留念的特质一脉相承的艺术效果。旨在让全体参赛运动员的 记忆,能够在“一起向未来”的过程中生生不息。

残冬读后感 篇2

今晚(3月13日),冬残奥会在“双奥之城”北京完美落幕。北京冬残奥会开赛以来,中国体育代表团选手捷报频传。最终中国体育代表团以18金20银23铜的战绩为本届冬残奥会画上了圆满句号。冬残奥会的闭幕式也给了我们极大的惊喜,"在温暖中永恒”这个主题更是在闭幕式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致敬拼搏而不屈的你们

荣耀不只是金牌,所有拼搏者都是我们的骄傲。中国代表团最多1天收获15个金容融,也凑齐了2个金牌九宫格。运动员们的英勇拼博铸就了这场赛事的精彩绝伦,成就了自己的不凡,也造就了国家的荣誉。

时光流淌,记忆永存

闭幕式延续“一朵雪花”的故事,一个直径55米左右的圆形视觉符号贯穿全篇,突出呈现“在温暖中永恒”的核心主题,也代表着北京双奥在今天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

现场观众和嘉宾都收到了一本精致美观的手册,手册中首次添加盲文的设计,彰显出北京冬残奥会的温暖。

闭幕式表演开始,当数百位手语表演者高举手掌,“留声机”上呈现出“爱”的字样造型。每颗星星点点的萤火之光,在夜晚虽不耀眼;但当它们汇聚到一起,却被赋予了能够点亮世界的力量!

在由定音鼓构成的“表盘”形象上,60名残健共融的表演者用行为模拟着“指针”每圈60个时间刻度的行进轨迹。从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时辰和二十四节气、到世界通用的象征时间概念的符号,都随着时间的轨迹应运而生。

雪花火炬台缓缓降下,在盲人演员小提琴演奏的主题曲《雪花》伴奏下,主火炬缓缓熄灭。时光流淌,记忆永存,微火不微,永恒绵长!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落下帷幕,在这个春天有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名冬残奥运动员在这个地方为全世界留下了无与伦比的拼搏记忆。温暖,是人生中的难忘记忆;永恒,是全人类的美好愿景。在温暖中永恒,在拼搏中一起向未来,致敬每一位冬残奥运动员!这段美好的“双奥记忆”我们会永远记得!

残冬读后感 篇3

来到北京后,李亚亚首先被派到以雪上项目为主的张家口赛区,参与运动员器材的调整和修复服务。据他介绍,目前张家口赛区的器材处每天9点开始服务,一直延续到下午比赛结束,“这几天比赛密度不大,基本到(下午)2点半或者3点就结束了。”

这几个比赛日工作下来,李亚亚最大的感触,除了选手的拼搏精神,还有器材维修中细节的重要性。“上周日,刚刚夺得冬残奥会越野滑雪女子长距离(坐姿)金牌的杨洪琼来调整器材,她希望我们将她的冰椅调宽一些。”李亚亚回忆,他和几个同事很快量出了器材的尺寸,并就不同方向的使用感觉,乃至固定螺丝所在的位置,与新科冬残奥冠军进行了细致地探讨。“到了赛场上,真正和器材为伴的,还是运动员,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尽量把每一个与器材有关的细节都做到最好。他们站上这片赛场,已经非常不易,我们作为服务人员,也要将心比心,争取让所有选手带着希望来,带着笑容离开,真正享受奥运会的旅程。”李亚亚说。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不仅让运动员有了参与奥运、享受奥运、感知奥运的机会,也让全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对于这一点,李亚亚有着最深的感受。

“来北京的飞机上,我旁边坐的是一位来自芬兰的同事。”李亚亚回忆,飞机落地时,这位同事被北京的景致震撼了,“受制于媒体报道和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其实有不少外国朋友对中国的情况并不了解,这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李亚亚说,从国内航空公司的服务,到机场冬奥会专属通道的设置;从宽敞方便的接送巴士,到良好的住宿和餐饮条件,都将这些年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不俗的大赛承办能力,展现给了更多朋友。

“这次我们的团队里有30多个外国同事,他们回去之后会把看到、感受到的一切告诉身边的亲友,这背后至少有30多个家庭,再经过辐射,影响的面可能更大,”李亚亚说,他相信20xx年冬残奥会后,会让更多人刷新对中国的印象。

残冬读后感 篇4

在位于北京顺义的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冰壶馆中,“平昌夺冠已成历史,从零开始奔向北京”这句高悬的标语格外醒目。此前的采访中,中国轮椅冰壶队队员表示,要把压力变成动力,打好自己的比赛。

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决赛,中国队通过加时赛6―5击败挪威,夺得中国代表团历第一枚冬残奥金牌。

近年来,中国残疾人冬季运动发展迅速,全国冬残奥运动员由原来不足50人发展到近千人,技术官员从无到有,发展到100多人。

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由217人组成,其中运动员96人,是中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的一届。

虽然其中有85名运动员为首次参加冬残奥会,占比88.5%,但多个项目展现出不错态势。例如2017年从零起步的中国残奥冰球队,仅用不到4年的时间,就达到世界A组水平,同时获得北京冬残奥会参赛资格。

平均年龄只有21.8岁的中国残奥单板滑雪队,是中国体育代表团中最年轻的队伍。领队张国生表示,这一年多下来训练效果很不错。“我们有信心在本届冬残奥会中展现出残疾人自尊、自强、自信的精神风貌。”

残冬读后感 篇5

九天的冬残奥赛事汇聚成一股磅礴的力量,标注了残疾人体育运动的新高度。这并非告别的.时刻,而是崭新的起点,人们相约共建一个“一起向未来”的美丽新世界。

中国书写历史,世界共享此刻

3月12日的“冰立方”,国旗舞动,歌声嘹亮。中国轮椅冰壶队卫冕成功,再夺冬残奥会冠军,队员们振臂高呼、喜极而泣。这是属于他们的金色瞬间,更是属于中国残奥代表团的荣耀时刻。

从20xx年盐湖城冬残奥会首次派团参赛,到20xx年平昌冬残奥会取得金牌和奖牌“零”的突破,再到北京冬残奥会以18枚金牌和61枚奖牌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名,中国残奥代表团用实力和成绩诠释了本届冬残奥会会徽“飞跃”的含义。屡屡为中国轮椅冰壶队投出制胜一击的四垒王海涛不禁感叹,这一切都源于祖国的强大!

残冬读后感 篇6

闭幕式表演开始,当数百位手语表演者高举手掌,“留声机”上呈现出“爱”的字样造型。每颗星星点点的萤火之光,在夜晚虽不耀眼;但当它们汇聚到一起,却被赋予了能够点亮世界的力量!

在由定音鼓构成的“表盘”形象上,60名残健共融的表演者用行为模拟着“指针”每圈60个时间刻度的行进轨迹。从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时辰和二十四节气、到世界通用的象征时间概念的符号,都随着时间的轨迹应运而生。

雪花火炬台缓缓降下,在盲人演员小提琴演奏的主题曲《雪花》伴奏下,主火炬缓缓熄灭。时光流淌,记忆永存,微火不微,永恒绵长!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落下帷幕,在这个春天有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名冬残奥运动员在这个地方为全世界留下了无与伦比的拼搏记忆。温暖,是人生中的难忘记忆;永恒,是全人类的美好愿景。在温暖中永恒,在拼搏中一起向未来,致敬每一位冬残奥运动员!这段美好的“双奥记忆”我们会永远记得!

残冬读后感 篇7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在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之后,北京冬残奥会以出色的赛事组织、完善的无障碍设施、人性化的服务,赢得了运动员、教练员和国际社会广泛赞誉。过去9天,来自46个国家(地区)的近600名残疾人运动员享受激情、奋勇拼搏,展现了自强不息、乐观进取的精神。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18枚金牌、61枚奖牌,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创造了参加冬残奥会以来的最好成绩。

夜幕下的国家体育场流光溢彩,充满着依依惜别的浓浓情谊。

伴着优美的音乐,闭幕式开场表演《高光时刻》开始。体育场中央的巨幅地屏上呈现出一部留声机,残疾人和健全人表演者共同缓缓推动唱针,闪耀着金色光辉的唱片旋转启动。9天比赛的精彩瞬间一一浮现。

全体起立。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留声机上的金色唱片变幻为璀璨星河中的蓝色地球。各参赛代表团旗帜入场,色彩斑斓的旗帜汇聚成欢乐的海洋。

2位新当选的国际残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来到场地中央,向6名北京冬残奥会志愿者代表献花致敬,感谢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大屏幕上呈现志愿者热情周到服务的感人画面。柔美的音乐响起,由残疾人和健全人演员共同表演的《爱的感召》,深深触动着人们的心灵。残疾人大提琴演奏者奏响国际残奥委会会歌,国际残奥委会会旗徐徐降下。

国际残奥委会会旗交接仪式开始。北京市市长陈吉宁挥动国际残奥委会会旗,交给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帕森斯将会旗交给下届冬残奥会主办城市意大利米兰市副市长斯卡武佐和科尔蒂纳丹佩佐市市长盖迪纳。

现场唱响意大利国歌,升起意大利国旗。大屏幕上播放下届冬残奥会主办城市短片《我们是光》。

国际残奥委会负责人等出席闭幕式。

残冬读后感 篇8

《茅盾残冬》是中国著名作家茅盾所著的一篇小说,讲述了当时的革命斗争和人民的苦难生活。通过对这篇小说的阅读,我深深感受到作者对人民的深情厚爱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同时也反思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

小说的故事背景处于20世纪初期,那个时候的中国正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统治者残暴无情,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轻的教师田富贵,他为了寻求更好的生存和奋斗的出路,来到城里,在一所私人小学里当了一名教师。然而,这所私人小学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办学机构,而是一种骗取无知人群网上赌博径而开设的虚假学校。田富贵是一个有梦想有理想的青年,他深知自己应该为人民服务,但面对这种世俗的恶劣现实,他感到很无助,就这样他一天天地在恶劣的的环境中挣扎着,寻找着一个真正的出路。

通过阅读小说,我感受到作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体现在他对生命的思考、对人性的探索和对社会人间冷暖的关注等方面。田富贵在这篇小说中的形象很鲜明,他表现出了一种执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真善美的向往。在他的心中,他始终坚定着对大众,对人民,对理想的忠诚和追求。他不仅是一个充满梦想和希望的青年,更是一个为世界抱负、要求、竭力奋斗的新人类。他具有旺盛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在困境中从未放弃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小说《茅盾残冬》是一篇描写生活困境的作品,它拥有着对现实的深入关注和对人性的深刻探究。对我而言,这也是一篇如此深具启示性的作品。作为一名年轻人,我们要敢于长进、敢于承担、敢于负责和敢于拼搏,要把理想、信念当做驱动力,用自己的所学、所会、所悟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也去改变这个社会和这个世界。青年是未来、是希望。我们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善于倾听、包容和理解,秉持着真正的人性所在,成为一名有爱心、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总之,《茅盾残冬》的故事情节与人物情感都为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诉说人民的苦难与抗争的过程中,茅盾也表达了对社会主义未来的希望与冀望。这篇小说充满着对人性爱与人类文明美好未来的渴求,在我青春的路上,它为我点亮了前方的希望与宽广的天地。

  • 读后感老残游记(汇总5篇)

    伴着我们工作的不断优化,我们可能会需要一些学习资料等范文,独具匠心的范文更能受到大家的关注,好的范文是怎么样的?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老残游记”,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相信生活,改变自己 20xx年10月6日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拥有自己的思想。他们会用思想思考人生的意义...

  • 冬天的读后感集锦

    栏目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冬天的读后感,希望本文内容能给您提供帮助。读完一本好书后我们或许会想把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记录下来,每次读作品,我们都有新的收获。很多人会想通过文字来对自己的感悟进行整理。...

  • 寒冬读后感

    如何能够将读后的心得体验化为文字呢? 我们在浸淫于文本的同时,其实也在与作者进行精神上的交流。读后感,就是对于一本书阅读完毕后的主观感受的记录,如果你想要对“寒冬读后感”有更深入的理解,那么不妨看一下励志的句子的编辑为你准备的介绍。...

  • 冬天读后感

    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中心点在哪里?拜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我便被深深的震撼了。 每个人对于同一本书的理解程度是不同的,推荐一篇关于“冬天读后感”的文章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以下是必要的信息请认真阅读!...

  • 冬牧场读后感(汇总8篇)

    全方位为您介绍“冬牧场读后感”请继续阅读,作者在作品描述了这样的情节,读了以后让人眼前一亮。写读后感要选择好角度,写起作品读后感来就毫无头绪?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供您作为一个参考点!...

  • 残疾读后感(分享6篇)

    怎样来写一篇规范的读后感呢?当我们在闲暇时,看着作者所创作的作品,心中自然会浮现出一些不同寻常的想法。读后感就是对作品的一种回应和表达,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感受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情感。本文励志的句子小编强烈推荐“残疾读后感”,这篇文章的内容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绝不容错过!欢迎各位读者朋友品鉴本文!...

  • 中学读后感观后感汇集

    励志的句子的“中学读后感观后感”知识点总结详实全面欢迎大家查阅,此报道仅供参考请勿以此作为实际依据。出于智慧的不同,人们观察事物的方式各有不同,在再仔细阅读作者写的作品中,他的一些话语引人深思。 写读后感对于深入了解作品的内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 童年读后感汇集

    关掉读书灯,整个身体都被月光包围,这幅景象给我带来无尽的想象力和思考。读书一直以来都是我最喜欢的事情,而这本书不仅仅激发了我内心深处的共鸣,也带给了无数读者相同的感受。书籍,是我们与作者对话的媒介,亦是我们心灵的伙伴。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一本书从墨香中展现出的一切,都会带着读者一起去领略作者的思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