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作文

红岩读后感热门10篇

栏目: 红岩读后感

2023-10-17 09:51

读书不但能够使我们在写作上大显身手,还能够感悟人世间的真理,作品描述了作者细腻的心理世界。我们不妨写一篇简单的读后感,谈谈自己的感受,写作品读后感你有什么困惑的地方吗?我们将从各个角度来剖析和深入分析“红岩读后感”,我们鼓励您多留意我们网站的更新以获取最新信息!

红岩读后感【篇1】

在全党欢庆中国共产党81岁生日之际,文献情报中心党委组织党员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了《红岩魂》话剧的演出。通过看这一次演出,我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必须更加珍惜它。话剧里小萝卜头的遭遇,我深受感动。想到我的童年,我在农村长大。虽然我吃得不好,但我饱了;虽然我穿得不好,但我很暖和;虽然我的家人离学校很远,但我还在上学。

和小萝卜头比真是天壤之别,我们太幸福了。现在,每当我看到青年公寓旁边那些来自乡下的建筑工人,他们住在工棚里,晴天蚊子咬,雨天湿气侵,而他们中间,就有相当部分的人与我同岁,我就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真的很好。如果自己不抓紧时间学习,真的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党的多年培养。

我们现在的生活,得益于谁呢?得益于社会主义,得益于党的领导。要是搞资本主义,我现在能读博士吗?

不行,我只能是一个世袭农民的儿子。

2、严守党的纪律,永不叛党。《红岩魂》里面,相当一部分入狱的共产党员,都是由于叛徒的出卖而**的。虽然大家在《八条建议》里提到“严惩汉奸、叛徒”,但我个人认为,叛徒原来也是我们中的一员,我们之间不也是互称同志的吗?

我认为关键是个人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决不背叛党。只有每个人都这样做,汉奸才会出现。因此,我们要加强修养,从自己做起,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决不背叛党。

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主要是把党的纪律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而不是认为严格遵守党的秘密是一种负担。

3、要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红岩魂》里演到集中营大**开始前夕,狱中的难友们一度开始讨论“我们死后,有人记住我们吗”?“五十年之后,重庆该什么样子”?

这时,许晓轩烈士站起来告诉大家:总结我们地下斗争的宝贵经验,献给党,是新中国最好的礼物。烈士们的话令人感动。他们生命最后一刻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党和人民。

看看现在,我们党内有些人,老是嘴上说:有的人腐败啊,有的人**啊,一片唉声叹气,要是他们看了《红岩魂》,就知道,应该如何处理这种问题。那就是:

自己要对党一片赤诚。有些党员犯了错误。即使这些人在我们身边,他们也没有遵守当初入党的誓言。经过党的再教育,他们仍然没有改正。他们有自己的后果。我们每个党员都要以身作则,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

作为一名积极的党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鼓励自己:

1、深刻领会“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古训。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学识,是党给我们带来的。我们不仅要更加珍惜他们,更要牢记回报党的养育之恩。古人云: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研究生中间,以出国为最高目标的人也不在少数,以追求自身幸福为最高目标的人也有,这都不说了,甚至还有少数研究生参加练习“**功”,忘记在鲜红党旗下的庄严宣誓,公开站在党的对立面,这怎能不叫人心痛!

2、注重自身科学道德的培养。“把党的纪律内化成自身的一部分”,这与“把科学道德内化成自身的一部分”是相通的。其实,从北京大学王铭铭的抄袭,到开除院士,学术腐败有其社会环境,但我个人认为,这与修养有关。

朱自清“不为三斗米折腰”、“不饮盗泉之水,不吃嗟来之食”都已经清楚地说明,个人的节操始终是存在的,而且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坚持自身的科学道德修养,从学生党员的角度看,这本身就是对党的忠诚。

三。热爱自己的事业,为党和国家做出更多贡献。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学***。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并不是很热爱自己的专业和事业,拿一个学位、拿一个文凭倒成了主要的动力。更别说累了,更大的问题是给党和国家造成了损失。想想看。为了培养研究生,国家要付出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训练的结果怎么样?

有的学生转行了,有的学生失踪了,这是浪费!现在都讲市场经济、优胜劣汰,但是,有的专业和行业是不能用市场经济来衡量的,它需要一股安贫乐道的精神,需要有人来为之奋斗和持续深入的研究,但在短期内又是看不到经济效益的!我们现在需要这种精神。我们需要每个学生都从自己做起,要有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这方面,优秀共产党员杨为民教授和我们一样。

红岩读后感【篇2】

张南第一次读《红岩》是在还是在中学,只是把它当作一本普通**来读,读之后没有太大的感触。这次作为一个已经了解了中国近代史的教师,页页翻阅,细细品读,心境已经不同往日了,革命先烈的那“顽强的精神”与“不屈的气节”在让我潸然泪下的同时让我看到了信念的巨大能量。

《红岩》是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严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它的历史背景是1948年至1949年重庆解放,记述了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地下共产党组织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的激烈斗争。当时,解放战争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前推进,反革命的最后堡垒重庆正处于全面包围之中,盘踞在这里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垂死的挣扎,而被关押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的共产党员则同他们展开了一场胜利前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

《红岩》也是一部中**事文学名著。它描写了许多革命英雄:临危不惧,死而复生;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朋友难以团结奋斗,敌人害怕;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无数个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前仆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党的尊严和机密,配合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正是有他们的努力,正是他们“牺牲我一个,幸福全中国”的信念,才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

对许云峰、江姐等共产党员,敌人尽管可以进行严酷的肉体摧残,但在由革命精神和必胜信念筑成的铜墙铁壁面前,敌人却是一筹莫展。革命先辈的这种坚定信念,是我应该学习的。

我们生活在表面看似和谐安宁的世界里,已经渐渐淡忘了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和悲伤,也无法体会到那些英雄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和牺牲背后所隐藏的深深的爱国热情。而红岩的精神正如一面鲜红的旗帜,在不同的年代激励着同我们一样的为理想和信念奋斗不息的青年为祖国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用青春换给祖国的繁荣发展。也许我没有那种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信念,也没有江姐那种受尽酷刑,却从不畏惧的精神,但《红岩》让我深感身上肩负着一种责任,一种为党和国家的未来努力奋斗的责任,一种对群众的责任,一种对自己身份负责的责任。

红岩精神就像一面旗帜,在长期的洗礼中永不褪色,引领我们走向党的怀抱,成为我们精神成长的路标。

记得《红岩》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有这样勇于牺牲精神的才是合格的正党员,这也是在阅读红岩的过程中令我感触颇深的情节之一。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白’;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我笑死了,魔鬼的宫殿在笑中颤抖;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这是出自《红岩》的一段荡气回肠的诗篇,是年轻的共产党员、革命烈士陈然(《红岩》中成岗的现实原型)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死亡威胁在狱中留下的。

在《红岩》中作者着力刻画了许多像成岗一样的英勇战士。让我最喜欢印像最深刻最感动最佩服的是江姐。

我佩服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在与敌人的斗争中,她是如此的坚强和足智多谋,她宁死不屈。当她**后面对**的敌人严刑拷打,竹签钉手的时候,还是那么沉着冷静,她说:

“毒刑拷打算不了什么,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人的意志是钢铁!”最后,在江姐就义前,她从容地向同志们告别,梳理好头发,换上整洁的蓝旗袍,平整好衣服的皱痕,然后从容走向刑场。她为新世界的诞生慷慨奉献的誓言永远铭刻在我们后代的心中:

“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所有这一切,多么让人激动、崇敬、悲愤、感叹!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

”这是《红岩》中解放战争胜利后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的英雄志士用鲜血换来的果实,血染红岩,才挣得今天的安居乐业。急风暴雨,血火硝烟已经散去, 掩卷沉思,在我们享用现代文明的时候,能够忘记曾经发生过的战争吗?

我们能忘记和平的生活来自血迹斑斑的历史吗?我们能忘记那些献出生命和鲜血的烈士吗?不,我们不能,我们也不配。

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面前,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越是在撒开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探索;越是困难重重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红岩烈士用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国旗。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怎样才能使国旗更加鲜艳?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和平时代,战争是遥远的,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红岩精神是一种激励,一种鼓励,一种精神洗礼,也是一种情感礼物;它让我们常怀一种感恩之情,回首以往,心绪激昂;它让我们常怀一种奋进之情,环顾现实,奋发向上;它让我们常怀一种危机之情,提示我们时刻牢记,今天这样平和安定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好好地生活,好好的学习,日后做一名好教师,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做贡献,来报答那些为我们创造这种安定生活的无数先烈们。

红岩读后感【篇3】

李苦禅曾说过“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在这个假期中,我怀着对革命先辈的敬佩之情看了由杨益言,罗广斌原著的长篇**《红岩》。

《红岩》这部**主要讲了在1948年,因叛徒甫志高的出卖,许云峰、江姐等不幸**,被关在渣滓洞里。在狱中,她受尽折磨,**的敌人把竹签钉进了她的十指。面对酷刑,她傲然宣告:

“竹签是竹做的,共产党的意志是钢铁铸的!”

秋去冬来,转眼就到了年底。国民党并未从**的地下党员口中获得任何有用的情报,国民党当时受到了非常大的打击,而减缓了抓捕地下党的行动,却十分担心有人会来劫狱,因此他们将所有地下党员秘密转移到另一所监狱“白公馆”。

解放前夕,解放军正逼近重庆,地下党正准备在狱中组织暴动。当解放军即将解放重庆时,特务徐鹏飞狗急跳墙秘密杀害了许云峰、江姐,她们在狱中绣了一面红旗并相信当第二天的太阳升起来时,她们的希望将会实现,中华民族将迎来灿烂的曙光。

《红岩》这部**通过真人真事来写当时的地下斗争,它虽然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但十分跌宕起伏,动人心魄。她是中国革命传统教育的活教材。她告诉我们:

要有坚强的品格,面对困难决不放弃,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念;她告诉我们:现在和谐美好的生活,是共产党和有志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结果。我们要珍惜现在,努力学习,定目标,脚踏实地,克服困难,创造未来。

合上最后一页,我感慨万千,“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必将众志成城,朝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目标,攻坚克难,继往开来,中华民族的明天更好!

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一个好朋友。它将使你终生受益!

文章作者:杨雪 (青海中学)

红岩读后感【篇4】

这几天,我怀着十分敬佩之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这本书讲的是许多先烈革命者的英勇事迹。

在这本书里,我最敬佩江姐―江雪琴,他是一个共产党员,江姐钢铁般的形象在我心中树立起来,但她丈夫被杀,不像其他的妇女,面对现实就变得不堪一击。当他遇到困难时,他擦干眼泪,又站了起来。但敌人用酷刑:

”十指连心”后,她还是坚强不屈,她想:竹签是竹子做的!共产党的意志是钢铁做的,骨头是钢筋做的,但他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惧怕,临死前还是面带微笑,誓死如归。

还有一个令我难忘的是老徐―徐云峰,当时,他将被特务匪徒压走,他说过:“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她撑着无力的身躯,拖着锈蚀的铁镣。

不再看那些特务,直接跨向石阶,推开了沉重的门,厉声说:“前面带路。”面对特务饿狼似的眼睛,他的目光也没有逃避,心中没有丝毫的害怕。

反而革命的信念更加强烈。

回想一下,在那潮湿酷热的渣宰洞里,几乎令人窒息的牢笼,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咽下馊味的臭饭,拖着沉重的铁镣,背着一身遍体鳞伤的身体……然而,他们以无法想象的毅力与反动派特务抗争到底,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想想这些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贡献。让我们不要永远忘记他们。让我们珍惜幸福生活,为之奋斗。

红岩读后感【篇5】

便想到放弃,我感到深深的羞愧。面对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我们沮丧的原因是什么

说困难?在荆棘丛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努力开拓;困难的时候,需要我们用坚定不

移的精神去克服。今天,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感觉很正常;节日里,一家人

坐在桌子旁谈笑风生,我们认为这很常见。可是,为了让我们过上这“平常”的生

有多少革命前辈不屈不挠地与敌人作战?

革命前辈和敌人没有斗争,有我们的幸福生活,没有牺牲,有我

们宽敞明亮的教室?**现在会有家人团聚的欢笑,用热血染红

的土地需要我们守护;革命先烈的事业需要我们永葆青春。倘若这来之不易的幸

福生活被我们所糟蹋、被我们所抛弃,地下曾为今天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灵怎能安

息?让我们为国家的未来努力学习,成为国家的栋梁,让地下的精神自豪

地惊叹:“啊,这就是我的中华,这就是中华少年!”

红岩读后感【篇6】

伟大的英烈不朽的红岩

我很早就知道在重庆的歌乐山上有一个被烈士鲜血染红的地方——红岩,那是从《红岩》里知道的。当我怀着崇敬的心情第一次读完散发着墨香的《红岩》时,心绪早就飞到了这个神圣的地方。从孩提时代起,我就不记得有多少次我得心被震撼,有多少次我踏上了梦中的这个神圣的地方。

当学习的脚步把我带到这座美丽的城市,当我面对第一次埋葬烈士遗骨的巍峨青山和那些毛骨悚然的细胞时,我的灵魂还是再次震惊。

《红岩》真实地再现了革命者为了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解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同国民党军警、特务、叛徒不屈不挠地斗争。特别是突出了党员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对革命胜利的信念。《红岩》塑造了许多家喻户晓、令人钦佩的英雄形象:

英勇斗敌,舍己为人的许云峰;受尽酷刑,坚贞不屈的江姐;天真可爱,但面对敌人却同成年人一样勇敢的小的烈士——“小萝卜头”……书中的许多情节也令人难忘:许云峰以超人的意志,在敌人魔掌中两次战胜死神,在与世隔绝的魔窟中用双手艰难地挖出一条越狱的通道,留给战友,自己却壮烈牺牲。当他即将被特务和土匪斩首时,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站立两旁的特务,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突然转过身来,面对着下面的间谍土匪。他下令:

‘走!前面带路。’”面对着步步逼近的鬼门关,许云峰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坚定。

当蒋洁看到丈夫彭松涛的头挂在城楼上公开展示时,她表现出了难以置信的勇气。她把深深的痛苦埋在心里,把满腔的悲愤转化为革命的动力。她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

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人的意志是钢铁!”特务们为了从这位重要的共产党员口中套出有关地下党的重要机密,把又粗又长的竹签钉入她的指甲缝间,面对着这样钻心刺骨的疼痛,江姐没有丝毫的动摇,特务们的严刑逼供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成岗在狱中受尽各种严刑拷打,催眠术,测谎器,美国新药诚实注射剂……然而敌人的种种花招依然无法动摇他坚定的革命信念,他居然还在敌人审讯室大声朗诵“我的自白书”,令敌人惊慌失措。

还有很多很多的普通老百姓,他们同样有着钢铁般的意志。胡浩,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学生,他正如同一朵正含苞待放的鲜花,却被关进了监狱长达十余年。

试想一下,在那潮湿腐臭的渣滓洞,烈士们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咽着发馊味的残羹冷炙,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强忍着旧脓新疮袭来的阵阵裂痛,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然而,他们却相信,革命终会胜利,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他们,让他们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顽强地与反动派抗战到底!通过《红岩》这本书,我看到了这场在特殊背景上、特定环境中,革命者进行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也看到了垂死挣扎的敌人的极端**残暴与外强中干;更看到了革命者在黎明前的最后斗争中表现的浩然正气、坚定的信念和视死如归的精神。所有这一切展现在眼前,激动、崇敬、悲愤、感叹……每一个读过《红岩》的中国人都必定会生出这样的情感,而红岩英烈们坚贞不屈的精神,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红岩》带给我的震撼远不止这些。革命先烈们的牺牲精神,更是让我潸然泪下。那些逝去的党员为革命的胜利,为人民的幸福安康,为中国的美好未来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他们有的失去亲人,有的身体受到伤害,有的甚至丧命。但他们无怨无悔,为党和人民做出了翻天覆地的牺牲。《红岩》里的一首诗让我感动不已:

“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我们要把这颠倒的乾坤扭转!我们要把这不合理的一切打翻!今天,我们坐牢了,坐牢又有什么稀罕?

为了避免下一代的痛苦,我们愿意-愿一代上这座监狱!”无数个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革命的胜利,但他们却无法品尝到这辉煌的果实。生活在幸福的生活中,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正是他们的牺牲使共和国今天繁荣昌盛!

都说五星红旗是被共产党员的鲜血染红的,读了《红岩》,才更深刻地领悟到这句话的含义。作为一名和平时期的共产党员,生在新中国,长在这被烈士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下,如果还为了个人的一点儿蝇头微利而斤斤计较,如果不继承先烈们的遗志,为国家,为人民贡献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怎能对得起共产党员的称号?怎能对得起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和安宁?

而在建国六十周年的时候再读《红岩》,我想了更多更多。红岩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感动了人们。爱国主义不是革命战争时期的特殊精神力量。它存在于每一个历史时期,存在于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中。

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爱国也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我们的实际行动。在这和平的年代里,虽然我们已经无需再像《红岩》中的革命先烈那样为祖国的革命事业而抛头颅,洒热血,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但新的时代却给予了“爱国主义”新的内涵。当我们为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而鼓掌,当我们为神六的飞天而喝彩,当我们为祖国在全球金融危机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自豪……“爱国”两个字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我们的心底。

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对中国感兴趣。把爱国主义转化为实际行动,是爱国主义最直接的体现。邓小平说过“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中国的历史恰恰印证了这句话。祖国的繁荣昌盛与每一个中国人民息息相关。作为一名普通劳动者,我们应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工作,为中国的崛起而奋斗。这是以实际行动向烈士致敬。这就是用实际行动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

”这是解放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正是无数共产主义战士的**人给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但是,快乐的日子,容易忘记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毅力;轻松的生活,容易麻痹精神。一部厚厚的《红岩》告诉我们,那段血与火的历史永远不该被遗忘。不屈、英勇牺牲、崇高爱国的革命精神,仍然是激励我们在新时代前进的精神力量。

烈士们播下了红岩精神的火花,我们的责任是接过火种,让火种闪耀光芒。并把这燃烧的火炬传下去,永远的传下去。伟大的英烈们长眠于青山翠柏之间,而“红岩”的精神将会永垂不朽!

红岩读后感【篇7】

大庆市让北二小四年四班

汪佳维在今年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书,名叫《红岩》,读完后我深受感动。

《红岩》这本书,主要写了江姐这位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贡献的英雄事迹。叛徒背叛了她,敌人抓住了她,把她囚禁在中美合作所的人渣坑里。在这里,她受了很多苦,但宁死也不投降。

最后,她失去了丈夫和许多同志。我想,当初如果我要是江姐的话,我也会和她一样,不管受到多么大的折磨我都不怕,不会供出任何一个地下党员,坚守党的秘密。

在监狱里,蒲志高叛乱,许多革命党员被放进垃圾坑。 江洁知道后,她发誓要杀死蒲志高,并为党和国家杀死他。江姐历尽千辛万苦,可是她最信任的人杜孝文也叛变了,是他供出了江姐,那些国民党反动派、特务问江姐还有谁是共产员,可江姐就是不说,于是他们用火烤、上老虎凳……利用种种刑罚来对付江姐,最痛苦的是,他们用竹签子钉江姐的手,江姐愤怒地说:“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可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炼成的,我江竹筠要是叫一声就不是共产党员!

” 最后江姐什么也没说,结果被残忍地杀害了。

读完后, 我深有感触:在家要听家长的话,不要轻易相信别人,做事要勇敢,要坚强,要向江姐那样做个党的好儿女!

(指导教师:刘占龙)

红岩读后感【篇8】

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通过阅读罗广斌与杨益言的**《红岩》,我才真正懂得了这句话的含义,与其中深深的爱国情。

《红岩》这部**把重庆市工人、地下党和爱国人士对抗美蒋的决心、对祖国的忠诚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渲染了读者的爱国之情。

静静地翻着书页,当我看到“齐晓轩慢慢抬起头来,望着旁边的窗口……‘告诉你们,我永远是共产党员!’”时,心中激动不已,也被齐晓轩的自白所感染。这句话说得多么坚定呀!

是的,“我永远是共产党!”这是每一名共产党的庄严宣誓;“我永远是共产党!”这是每一名共产党对祖国的表白和忠诚;“我永远是共产党!

”这是每一名共产党对美蒋的示威!

心随故事情节忽起忽落,其中,江姐受刑的片段更是令我为之一震。“人们听到了审问的声音:‘你到底说不说?

到底说不说?’……‘你们休想在我口中得知任何材料!’……十指连心,一根竹签对准她的指尖,血水飞溅,一根,两根……竹签深深地撕裂着血肉”这是多么地残酷呀!

看着江姐沉着、坚定的话语,我眼前浮现出了江姐刚毅的神情。她一动不动地站在刑讯室里,闭着嘴,眼睛瞪着敌人。“钉!

”气急败坏的敌人用刑了,那粗粗的麻绳紧紧地绑住江姐的双手,特务冷笑着,突然用力把竹签钉进江姐的指缝中……顿时,血水飞溅。那种十指连心的痛,一下子如同尖尖的竹签,钉在我的心头上。她眼中的泪水与江洁的鲜血一起滴落

五星红旗被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面对飘扬的五星红旗,热血澎湃,爱国心澎湃,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红岩读后感【篇9】

《红岩》记录了许多革命英烈在狱中丝毫不畏惧敌人的严刑拷打。他们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为了人民的自由与幸福,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他们‘‘愿把这牢底坐穿’;他们宁死不屈,百折不挠,“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他们无私,愿意牺牲自我,实现自我;他们在刑场上吗,面临这生与死的决择,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那大义凛然的许云峰、坚贞不屈的江姐、视死如归的成岗、天真可爱的小萝卜头等,无一不令人敬佩。

《红岩》是我的心灵得到了充分的洗礼与净化,让我深刻地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青春对每个人来说都十珍贵而独特的。那些革命英烈们的青春也是美好而富有朝气的,而他们却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生命交付给了伟大的祖国,他们自己的生命告诉了我们: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生命的意义在于对自己理想的执着追求,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

这些可敬的士兵,面对折磨,始终坚定不移;而我,一个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我对学习没有耐心和热情,容易被困难打败,找借口说我还是个孩子。但现在,我明白了:道路越艰难,我们越需要探索;越是困难,我们越需要坚定不移的信念去克服它。

《红岩》真是使我受益匪浅!

红岩读后感【篇10】

《红岩》是所有人公认的好书,一睁眼就看到了它那鲜红的明晃晃的书皮,一看到封面上的那句话“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我的心就震撼了,就立即进入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与先烈们并肩抗敌。

在《红岩》中,塑造了一个个誓死坚守党的秘密,坚贞不屈的革命先烈。面对酷刑不屈不挠的江姐,英勇斗敌的许云峰,团结一致的渣滓洞难友,以及那刚满10岁的“小萝卜头”。

《红岩》一开头,我对江姐的敬佩之情就油然而生,正如她对革命人的评价。她正是一个钢铁般的人。当她看见自己丈夫悬挂着的头颇时,为避免暴露身份,她不得不强忍内心的巨大痛苦,镇定自若的走过。

她总是穿那件蓝色旗袍,给人以种干净的感觉。当敌人严刑拷问她党的秘密时,她无所畏惧,敌人要用竹签钉她的手指时,她却道“竹签是竹子做的,共产党的意志是钢铁做的。”最后英勇就义。

国民党间谍只能折磨共产党人的肉体,却不能折磨他们的精神。“我们愿把牢底坐穿”这些个慷慨激昂的名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革命党人奋勇向前。铁窗下的心曲,无不流露出革命先烈的革命乐观。

想到自己,我自觉羞愧难当,不时做作业时,遇到一些难的题目,就撂到一边,帮父母做一点点家务事,就连声叫“苦”。比起革命先烈们的抛头颅、洒热血地上战场拼死战斗,我这就是幸福中的幸福生活。

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了今天的五星红旗,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幸福。当然,当你享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时,你还会记得革命先烈们的同苦历程吗?是否会记起那段血腥的历史?

你会记得残酷的战争吗?但这些都埋藏在历史的长河中,随风而逝。当我们升国旗时,当我们站在五星红旗下时,我们是否都有一种庄严庄严的心情?

可是现在不管我们如何地歌颂英勇的革命先烈,人却已逝去,再怎样****亦无益,我们现在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发奋努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现代化,让五星红旗更加鲜艳!

  • 红岩读后感7篇

    伴随着各行各业的衍生,我们可能会需要一些学习资料等范文,范文可以运用到不同的场合,范文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红岩读后感7篇》,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红岩》长篇小说,重庆作家罗广斌、杨益言着,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出版。《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着。它描写了...

  • 《红岩》读后感6篇

    读后感书名是文学历史上的一部著作,是由著名文学家{作者人名}编写的。读后感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小编为网友们搜集和分享了“《红岩》读后感”,如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以获取更多答案!...

  • 《红岩》读后感

    随着写作规范的不断完善,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范文可以帮助我们自身的写作,什么样的范文比较高质量?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红岩》读后感,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大庆市让北二小四年四班汪佳维在今年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书,名叫《红岩》,读完后我深受感动。《红岩》这本书,主要写...

  • 红岩读后感汇编

    是否希望进一步了解关于"红岩读后感"的相关资料,或者这些资料能够给你提供帮助呢?每个人在阅读书籍后都会产生独特的感悟。读后感是对文字内容深刻印象的总结和表达。真诚地欢迎你来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你带来灵感和愿意与你分享!...

  • 《红岩》读后感精品

    在阅读让我深受触动的作品之后,感受到作者的紧密思考和情感投入,我决定用读书心得来记载它。“《红岩》读后感”,我已经为您整理好了,本文仅提供参考,希望能帮助您解决一些问题!...

  • 《红岩》读后感范文五篇

    或许你正在整理读后感收集,阅读作品时能够突然受到启发。阅读经历可以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而读后感则为我们留下了记录。关于“《红岩》读后感”的相关信息已为您准备好,务必要看看。希望我们的建议能够为您的决策提供支持与帮助!...

  • 最新红岩读后感

    阅读完这篇作品后,我们都对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可以将阅读体验变为读后感,今天励志的句子小编特地带来一篇与“红岩读后感”相关的优秀文章,请您仔细阅读!...

  • 《红岩》读后感经典

    编辑非常推荐这篇题为“《红岩》读后感”的文章,它的内容深入浅出,非常值得一读。这本书的文风质朴无华,但是真实的故事却异常感人。读完后,我意识到阅读的快乐和益处,这也激励着我不断地进行阅读。如何能够迅速写好读后感呢?如果您对这个主题感兴趣,请持续关注我们的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