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作文

励志的句子作文(编辑 笑面虎)编辑经过仔细筛选,为大家整理出了这篇最新的“巴别塔之犬读后感”。希望这些资料能对你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并供你参考和使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认真仔细地阅读,才能深入理解作品,写出真实而有料的作品。作品就像一本书,通过深刻的故事来教育人们。让我们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你的收获和感想吧。

巴别塔之犬读后感 篇1

这本书是以一个男性的口吻来写的,他讲述了一个悲哀的故事。《巴别塔之犬》中最悲哀的不是那个保罗艾弗森,也不是那只被强迫学说话的狗,更不是从树上坠落的妻子露西蓝森,那么究竟是谁呢?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起先只是一句评论:人人都以为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共有一座巴别塔,以为自己最了解那个亲近的人然而,这座巴别塔真的存在吗?

这本书中让我最感动的一句话就是我想念我穿着白纱的妻子,是否能让她的狗告诉我,埋藏在她生命尽头的秘密

故事开篇便将读者引入一个神秘离奇的氛围中,让我们对这个故事起了兴趣。故事内容就是:一个女人从苹果树上坠地身亡,是意外还是自杀?无人知晓,唯一的目击者,就是她的爱犬罗丽。女人的丈夫是一位语言学家,因为思念妻子却无从得知她真正的死因,竟异想天开地打算教爱犬罗丽说话,让它道出事情的真相。也就在教罗丽说话的期间,语言学家逐渐开启了和妻子之间的记忆之盒至此,语言学家才渐渐拼贴出妻子的样貌等等。那么,他将用何种方式找到他与爱犬罗丽共通的语言?最后他能否让爱犬罗丽说出女主人死亡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吗

这一切还是个谜。

巴别塔象征了人和人之间难以融通的隔阂,主人公保罗所要面对的不是如何让他家的狗开口说话的难题,而是他和妻子间幸福生活下潜藏着的观念鸿沟。他们彼此相爱,但并不能彼此理解,对于生活习惯和爱好的争端从未停止。保罗深爱妻子露西,因为她带给他惊喜和快乐,但他忽略了在快乐表面下露西那颗伤痕累累的心。在断断续续讲述自己过去的时候,露西渴望抚慰,然而保罗没有给。

有人说巴别塔的主人,骄傲又脆弱,孤独是唯一的忠实访客。

也有人说走不进来,又出不去,是否因为太爱自己?

还有人说《巴别塔之犬》中最悲哀的不是那个保罗艾弗森,也不是那只被强迫学说话的狗,更不是从树上坠落的妻子露西蓝森,而是那个终于等不到男人来写这个故事,自己动手的女作者帕克丝特。

这本书是一个关于回忆、语言、悲伤和赎罪的故事,一个让人情不自禁的不停的看下去直到看完的书。

巴别塔之犬读后感 篇2

一直不喜欢看外国的作品,复杂的人名,冗长的叙述让人顿失阅读的快感。前些日子无聊从图书馆借了本封面看起来比较新的小说《巴别塔之犬》,也许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自身对狗狗的兴趣吧。本人看书比较拖拉,而这本小说我用了三四天在几节无聊的课上就搞定了。

这是美国新生代女作家卡罗琳?帕克丝特的一部爱情悬疑小说。丈夫保罗是一位语言学家,他要找到妻子坠树身亡的真相,于是决定教会唯一的目击者-----家里的宠物,一只名叫“罗莉”的狗说话,道出真相。保罗的调查步步推进,他也越来越心痛的发现妻子露西死去的真相:精神上本身有一些问题的露西逐渐感受到了与最爱的人之间的距离,孤独,无奈,伤感,抑郁,最终绝望到选择了自己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有人评论说“这是一部关于回忆、语言、悲伤和救赎的故事,一次另人心碎的探寻。”

文章故事情节悬念迭出,字里行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语言干净利落,很少有冗长的句子。与形式上的清新明快相反,读罢作品,萦绕在心头的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一种阴郁,一种无奈,一种痛苦,总之让人心里很是难受。小说中的一些新奇神秘的情节很是吸引人,从一开始的方形煮蛋器、迪斯尼之旅、化妆舞会、给死人做面具,再到后来的塔罗占卜等等。伴随着这些情节的是是露西越来越琢磨不透的性格和心理,以及作为读者的我越来越不安的情绪。

“露西为什么会死去?”我觉得这个问题意义极其深刻。在我看来,露西是死于距离,死于不信任,死于心理过多的不安全感,死于一种人类普遍的无奈的悲剧宿命。书中有一个情节给我印象很深,就是露西为死去的少女珍妮弗设计的面具:“乍看之下这个面具只是简单的呈现了珍妮弗的笑脸,单若再仔细看,就会发现这张微笑的脸只是一个面具。你会看到这张脸周围呈现出模糊的盾形轮廓,有点像用来象征剧场的那种悲喜表情面具……

……在这个面具底下才是珍妮弗真正的脸孔,而相对于面具的开朗,微笑和喜悦,这是一张既忧郁又闷闷不乐的脸。”无疑,书中对这张面具的描写是具有隐喻意义的。后文的一段话我觉得很好的与这张面具呼应着:“我们每个人不是都有两颗心脏吗?秘密的那颗心就蜷伏在那颗众所周知,我们日常使用的那颗心脏背后,干瘪而萧瑟的活着。”

很喜欢这张面具,亦很喜欢这段话,因为它们真实!现实中的人们谁又不是如此呢?自己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哪个才是真实的自己?是那个笑得最灿烂的笑脸,那个有力跳动着的心脏?还是那张后面麻木呆滞的脸庞,以及那干瘪的蜷缩着的心脏?我不知道,你知道吗? 当自我认知与定位出现了问题,又谈何与他人沟通呢?我毫不怀疑露西对保罗爱情的坚贞,然而距离从何而生?人与人之间真的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吗?物理距离从来不会等于心理距离吧。

一直很佩服那些人际关系处理的游刃有余的人。在涉及人与人打交到的情形下,我自己似乎智商急剧降低,脑海里不知怎的总是环绕着张爱玲,以及她的那句经典“生命是一裘华美的袍子,爬满了虱子”。我在想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露西”只是“病情”有轻有重!或许这从根本上无法解决,我们直能调节调节再调节! 以让那颗干瘪而萧瑟的活着的心脏透透气!

巴别塔之犬读后感 篇3

巴别塔象征了人和人之间难以融通的隔阂,主人公保罗所要面对的不是如何让他家的狗开口说话的难题,而是他和妻子间幸福生活下潜藏着的观念鸿沟。他们彼此相爱,但并不能彼此理解,对于生活习惯和爱好的争端从未停止。保罗深爱妻子露西,因为她带给他惊喜和快乐,但他忽略了在快乐表面下露西那颗伤痕累累的心。在断断续续讲述自己过去的时候,露西渴望抚慰,然而保罗没有给。在冲着像自己孩子一样的面具发火时,露西渴望理解,但保罗没有给。

露西努力过,在面对阳光的时候露出笑容。也试图用爱来拯救自己的灵魂。从一开始,她便是疯狂的任性的自我的,在她自己编织虚幻的世界里认真地做自己。那些潜伏在身体里的恐惧、偏执、极端、绝望如影随形,一触即发。她歇斯底里的哭叫,究竟是对自己感到恐惧?还是对自己最亲近的保罗无法认同自己的悲伤?自杀,究竟是对自己的绝望?还是对保罗的绝望?或许露西从来不真正了解自己,在她整个生命里。也许只有在制作面具的时候,她才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孤独。那些恐怖面具,每个都有不同的生命轨迹,每个都有自己异于寻常的故事,每个面具的诞生都是她一次交付灵魂的过程。戴上面具,他们所发生的事便成了露西的。面具之后,露西乐此不彼地扮演别人的角色。

保罗不曾真正的去了解这个他至爱的妻子。露西找不到一个出口,让保罗走入她的世界她的内心。一次次的争吵、伤害后换来的只是回避和妥协,这块甜腻的生活蛋糕开始慢慢变质。露西在爱人的世界依然孤独着。身边的这个人,是最爱的,是至亲的,可是在她的世界里他是陌生的,在她的世界里,除了她自己,唯一拥有的只是抑郁、病态的灵魂。

到最后,谁是谁的谁还不是一样。孤独,每个人都一样。

巴别塔的主人,骄傲又脆弱,孤独是唯一的忠实访客。

走不进来,又出不去,是否因为太爱自己?

《巴别塔之犬》中最悲哀的不是那个鳏夫,也不是那只被强迫学说话的狗,而是那个终于等不到男人来写这个故事,自己动手的女作者帕克丝特。

巴别塔之犬读后感 篇4

《巴别塔之犬》中的“巴别塔”

这是一本另类的推理小说,或者说是以推理小说样式包裹的一份心理分析报告

小说有两段故事,用蒙太奇的样式交织在一起:一段是讲失去妻子的丈夫试图从家中的狗身上寻找妻子去世的真相;一段是回忆丈夫与妻子从认识、结婚到争吵,最后妻子离奇死亡的过程。两段故事以两种时序,一个顺时,一个逆时,共同向妻子死亡的那一刻的真相推进

这是一个不停唤起读者共鸣的作品

特别要提醒读者的,是在看书的过程中会出现的这样的一些念头:“这可能吗?”,“这个寻求真相的方法太蠢了吧”,“这个故事没有智慧含量”……如果你以这些理由放弃了这本书,我将为你遗憾,因为有可能,你误解了这本书的打开方式。(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也差点因为这些原因中断了阅读)

这不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式的智慧型推理,也不是《沉默的羔羊》式的惊悚型侦破,书中的男主角保罗,不是给我们崇拜和学习的偶像,而是我们通过小说观察的一个对象……甚至,多少能让我们想到自己……是的,我常常跳出来,反问我自己,会不会在别人眼里,也象我看保罗一样,是那么的沮丧、焦虑、困惑、固执、沉迷、自责……

我们会在书中看到,作为一个现代都市人常常会遇到的各种情景和心理记忆,让我们似曾相识,感同身受:夫妻的纠纷,不同性格的冲突,美妙的姻缘,互不理解的困境,爱的努力,爱恨交织的难受,人与狗的依赖,疯狂的自我,绝望的去抓救命的稻草,自我封闭,朋友的令人感动但又会使人尴尬和带点错位的关怀,恍然大悟,超越自我……

好多迷人的、真实而准确的细节,让我怀疑作者是写的自己的经历:训狗的诡异而令人忍俊不禁的过程;甜蜜爱情的甜蜜时刻;露西性格的两面,对某些情景令人意外的态度,对死亡的令人不安的兴趣;保罗陷入半疯狂状态的伪科学试验;一个蠢蠢的知识分子,用不计后果的笨办法去追寻真相,那一路又萌又傻又糊涂又坚决的探险;一对相互深爱的人,却在欲言又止的取态下互相伤害,那些冲口而出的伤人话,过后又愁肠百结的懊悔,历历在目;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脊背犬罗丽,当那只成了哑巴的狗狗不顾一切,冲向从树上跳下来的保罗,用舌头舔遍主人的时候,我们和书中的主人公一起,找到了家……

但最想和朋友聊的,还是以下的话:

人和人之间,虽然看得见、听得到

但心与心之间,却可能看不见、听不到

心与心之间的对话,没有共通的语言,因为有“巴别塔”

心与心之间的沟通,是不是正象保罗试图与罗丽狗狗的沟通那样困难?

当我们以自己的语言体系去强硬沟通时,会不会象邪教组织伤害狗狗那样,实际上伤害了对方?

沟通人与狗,在罗丽狗狗被坏人伤害以前,保罗没有做到;沟通心与心,在露西还活着的时候,保罗也没有做到

在经历了邪教组织的一场噩梦,在罗丽狗狗被伤害之后,保罗放弃了原来的“暴力”沟通思想,于是发现了项圈里面的秘密,这是一个寓言,原来沟通的捷径就在眼前。

在失去了爱人以后,保罗在无限的悔恨下,执着的想去了解他的爱人,于是就打开了心与心的沟通之门。这时候,他才意识到,他的眼睛是泥做的,他的心是石头做的。这又是一个寓言:当我们无法与自己爱的人沟通的时候,我们要问一下自己,我的眼睛是什么做的?我的心是什么做的?

我不禁想起那则古老的寓言中所包含的智慧:仙女皇后所做出的最恶意的报复,不是肉体的伤害,而是在人和人之间,建起一座“巴别塔”。

巴别塔之犬读后感 篇5

露西是一个很特别的女孩子,天性敏感,她的情绪波动其实很大,对于美好的感知能力很强,从她和保罗的相遇开始,一切都很大胆和热情洋溢,与几乎陌生的男人不远千里开车出去游玩,路上一直偏执的执行着自己的计划,这个时候的她,感知着生活美好的一面,所以她浑身上下散发着生命力,在她身边的人都会被这份快乐所感染。这份敏感,也让露西才华横溢,不难看出,露西对各种神话故事的痴迷,从她自己的梦境中也可见一斑,天性的浪漫,让她成为一个很优秀的面具艺术家,因为她更能深刻的去感知一些情绪,并且用面具表现出来,或者,从这些情绪里找到慰藉自己的力量。

可是很明显的,这份特殊的细腻,也让她受尽折磨,终于成了她自己的囚塔。对于生活中让人失望的那一面,露西的感受同样的更加深刻。人的神经是没办法承受太对的负面情绪的,特别是完全没有一个宣泄口的时候,更容易让人崩坏。如果只是孤独一人,或者理所当然的接受。可以是身边明明还有挚爱的人,却还是觉得孤身一人,这更可怕。让人难以忍受的不是黑暗,而是如果我从未见过太阳。露西的情绪很容易感染别人,可以她自己完全不能被感染,她想要主宰自己,只有她自己的思绪才是她自己,然而她已经控制不止自己了,所以她在电话里说自己迷失了。她也很明白,自己的失控会给身边的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她那么冰雪聪明,死之前还苦心留下一个谜题给保罗,这是一个谜题,也是一个帮助保罗消耗悲伤的过程,你看,她多了解他。

我看书里的一些想法,会有指责露西太情绪化,让人觉得太累;会有人指责保罗太自私,对自己亲近的妻子一点都不了解。看看,这些话不是让人觉得很熟悉吗?露西情绪化让人觉得很累,可是她永远是最懂你的那个,永远知道怎样让你开心起来;保罗很自私,但是他真心实意的想去帮助自己的妻子走出阴霾;露西懂得保罗的想法,可是她永远把自己隐藏起来,让他无从下手;保罗真心的爱着自己的妻子,可以他从未想过自己的妻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看出来了吗?露西也许不管跟谁在一起,也许最后都逃脱不了这个命运。保罗,也不过是一个直男罢了。粗神经的人跟粗神经的人在一起,生活会一团糟,因为不会的东西大家都不会;太细腻的人和太细腻的人,生活也许会形成两个黑洞,双双堕入深渊。不同的组合其实会有不同的结果。正能量和负能量其实是一种博弈。太细腻的人可能最后选择独身,粗神经的人可以选择下一段旅程。

通篇看下来,略有些小压抑,一些小猜测,真正让我觉得难受的,是保罗最后突然觉得,罗丽很有可能曾经试图阻止露西的那一刹那,我才觉得悲伤开始弥漫出来,露西原本可以继续活下去的,可是她对自己太苛刻了,容不下一点失败。

但是没有关系了,逝者已矣,活着的人总要找些活下去的理由。保罗也许最终明白了,有些事情他是不可能明白的,因为他不具备那样一种细腻,但起码他照着露西的话去做了,“泥土的眼睛,石头的心”不再哭泣,不再伤心。继续前行。

其实,人起码在面对自己的时候,开心就开心,不开心也没有关系,黑着脸也没有关系,是什么样的情绪就是什么样的情绪,不用刻意的伪装,不用告诉自己非得要开心才行,把情绪当成消耗品去对待,不必太过紧张,消耗掉不开心才会开心起来,开心消耗完了呢,会不开心也是正常的,都是很正常的。

上帝嘛,也不需要让人类拥有不同的语言,以此来离间。哪怕是拥有相同的语言的人,也并不一定能触摸到彼此。巴别塔永远都是不可能封顶的。

巴别塔之犬读后感 篇6

在西方巴别塔意为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祸起一座叫巴别的城市(就是变乱的意思)。小说开篇就是扑朔迷离的死亡事件,让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过去,读者不禁会追问:是什么导致了女主角的死亡,深爱她的男主角将如何去找寻真相?当最后谜底被揭开的时候,你既意外又感到是如此合情合理:有心理疾病的女主角是自杀,而死因是因为对男主角的爱。

最初,作为男主角的教授保罗希望通过教会目击一切真相的宠物小狗罗丽讲人话来告诉他那天发生的事实,随着作者对故事的一步步地营造,读者的心里都在期待着奇迹的发生,我们为童话梦想,希望真的有一只巴别塔之犬,可以跨越种族界限,了解人类的语言,告诉故事中那个苦苦等待的人,他所爱的人,到底为什么会和他分离。但是事实上这是一本活在生活中的小说而不是在幻想世界中的传奇,语言教授最终也没有能够把自己的狗变成外星生物,罗丽甚至因为保罗的错误方式而失去了声带,再也无法发出她温柔的叫声。在这个时候,所有喜欢着罗丽和两个主人公之间的脉脉温情的人都感到了伤感,作者却在这个时候用另一种方式解决了这一个问题:一个电视节目、一份电话账单、心理师的笔记、保罗的智慧和无尽的爱,终于让他以推理的方式解决了所有的疑点,找到了埋藏在背后的真相。

“记住她原本的样子,就是我能送给我们彼此最佳的礼物。”这是全书的最后一句话,我也为这一句话而感到了那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爱。这个时候,我也才理解为什么保罗开始不能揭开所有的谜底——因为爱,蒙蔽了他的双眼;也了解了为什么他最终能够找到露西的死因——因为爱,让他可以用心去感悟。这世间没有所有物种通用的语言,但是大爱无言,心与心之间可以相互勾连,即使没有巴别塔那又怎样,我们依然可以在最暗的夜,找到最亮的光。

这本书就像是一颗酒心巧克力,我们为它美丽的锡纸外衣所吸引,为里面的巧克力而喜爱它,最终里面的酒才使我们齿颊留香、回味无穷。如果你有空,也尝尝它的滋味,也许你从此不再惧怕外国文学的简单纯粹,转而迷恋这紧凑的情节中的喷涌而出的真情。

巴别塔之犬读后感 篇7

一个妻子的非正常死亡

庄秋水/文

《巴别塔之犬》借助了侦探小说的结构,一桩命案的侦破。一个人意外死去了。她的死充满了怀疑,无法确定是意外死亡还是自杀。

然而,并不是侦探而是她的语言学家丈夫,他开始试图用失踪和困惑的妻子来解开这个谜团。

故事开始于语言学教授保罗艾弗森打电话回家,发现他的妻子从苹果树上摔下来死了。葬礼几天后,他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东西。他们的书架是被动的,或者他妻子临死前搬了异些书,他们的狗罗丽那天吃了一块牛排。他陷入了迷局,一厢情愿地认为,这位唯一的目击者,知道他所不知道的事情。

他相信“狗是最完全的目击者”,“如果它们可以把见到的一切告诉我们,便足以缝补、弥合人与人之间的诸多鸿沟”。

于是,小说在第11页就泄露了天机。它讲述了一个关于人与人之间的许多差距,如何难以弥补和关闭的故事。这可不是一部好侦探小说的格局,真相早于书的一半出现,会让人兴味阑珊。

然而,作者很聪明地给出了补偿,他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这个颇有科学探索精神的问题上:狗真的能说话吗?他开始了一系列的练习和实验,以提高罗丽以任何可能的方式理解人类语言的生理和心理能力。

这位身为人类的语言学家,想让他的狗开口说话,以了解那个下午到底发生了什么。后来,他甚至和一个听上去毛骨悚然的组织——他们给狗动手术,改变狗的脑部结构,想让狗嘴里吐出人话——搭上了线。

这个有点滑稽的想法很快就陷入了悲情。从来没有一条狗如此悲伤,一只于查理·布朗的史努比做不到。过去的美好片断一点一点从已逝的时光中拼凑起来,露西,他的妻子,时而清晰地出现在迪斯尼的燃放烟火的夜晚,时而藏在一个面具背后,仿佛完全摆脱了地球的重力。

罗丽,它是一只巴别塔之犬,它寓意人和人之间的无法跨越的天堑。

这才是这个故事的精华所在。保罗一直以为他和露西说着同一种语言,共同建造着他们的巴别塔。随着他的研究项目的进展,露西逐渐变得不那么清楚了。

她和他,并不是说同样的话。他对她隐藏的痛苦并非感同身受。故事里保罗语言学家的身份,看上去似乎是个讽刺,而身为面具设计师的露西,也似乎从未摘下那层隐形面具。

当然,巴别塔的比喻已经用得太多,失去了读者对塔的敏感。但《巴别塔之犬》又进了一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尼莫里森在获奖致词里说:

“一般对巴别塔故事的理解是它的垮掉是不幸的。都认为那塔的垮掉是语言混杂、言语不通造成的。如果有了统一的语言,便能使建造通天塔的工作顺利进行,天堂便可达到了。

但那是谁的天堂呢?”是啊,那是谁的天堂呢?保罗以为他和露西有一个天堂,但他认为那只是一个天堂。

如果只存在一种个人的天堂,就好比是现代办公室的一个一个格子间,那么注定人与人之间无法“天堑变通途”。迪斯尼是后现代主义的产物,是巴别塔在梦中的梦的呈现。

在故事的后半部分,心理治疗和神秘的塔罗牌让我们感到孤独的痛苦。小说或侦探小说中的世界本质上是一个现代城市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个人生活和人性于前现代时期完全不同。与自然或社会进行更广泛的交流是不可能的。小说中迪斯尼和仙女童话的桥段,真是悲哀至极。

如果你感觉不到,我想你一定是个快乐的英雄。

生命中无法承受的浪漫

姚轶励/文

据说,当人从极高的地方坠下,怀着必死的念头,在一切只剩下耳畔呼呼风声时,能够获得人生最透彻的感悟。听起来像是专属东方人的神秘哲学,但,恰恰是蜂蜜色头发的露西为此作了一个无言的注脚——那一瞬,两个相爱的人,自以为两心如一,煞费苦心造起来的巴别塔,转眼间变作爱伦坡的亚夏古屋,裂痕纵横,轰然崩塌。

作为语言学家的保罗,一定知道巴别塔的含义——上帝不愿人类造出通天塔,因此变乱他们的口音,于是人与人之间语言不通,产生隔阂。而在这里,语言作为交流工具这一表层含义被拨开之后,显现的是人心之间的隔阂,言语已经无法表达内心的情感,就像保罗完全不明白,露西为什么要从树上跳下,他一样不明白,为什么露西会对他一时兴起送给她的方形鸡蛋如此珍视,当他们相爱良久后,她仍念念不忘,几乎是虔诚地将他做过的点点滴滴一字字写在他的手上——她不懂什么是“执子之手”,但那一刻,露西比任何人更爱保罗。巴别塔之犬,说的并不是小狗罗丽——虽然保罗处心积虑想教会它说话正象征着言语力量的缺失——the dogs of babel,是复数,不只是孤单单在大雷雨之夜出现在露西门前的罗丽,还是保罗,是露西,是你和我,是世界上的人们,徒然呜咽或吼叫着,却不能让保罗知道,露西是怎样纵身一跃,还在回味牛排滋味的罗丽怎样回转头,只是一切已然成空……

而令这高塔摇摇欲坠的,却是露西的“浪漫”——她说“第一次约会没有吃正餐就不算结束”,所以,他们第一次约会整整持续了一个星期,在迪斯尼乐园,让人抛开一切、尽情欢笑的地方。只是,仍然是要回来,保罗的世界是学术的、逻辑的、严密的,他根本不信有蓝玛丽的存在,他确信为死去的少女制作一个花朵般的面具会令她的父母不快,他一再地要求露西为他生一个孩子——哪怕他已经知道露西的童年里那一道极浓重的阴影,他在露西的手上写下“你给了我整个世界”却因为她不接受他的创意便大发脾气,之后又因为她弄坏了他的一枝金笔而冷言冷语——而那是缺乏爱的露西最恐惧的东西。保罗只能看到露西像精灵一样在甜美的空气中飞翔,但他不明白她的翅膀是多么脆弱。

露西根本承受不起世俗的压力,她像个梦游者,走在悬崖的边缘,像塔罗牌上的愚者——但,保罗不懂得阿拉贝拉夫人暗示的,愚者这张牌,代表的是选择,愚者他不是不明白,他是太明白,因此他选择闭上双眼,任由命运看不见的手指引。保罗,不也是被这样一只手指点,才明白露西最后一天的心情?而罗丽,或是牌上的那一只狗,固然忠心耿耿,拼命想阻止愚者走向悬崖的脚步,却轻易被一块牛排分了心——于是,露西飞身而下。

作者没有安排露西戴着那个少女面具坠死,可能是想增加谋杀的悬念,只是,我总想着,露西和保罗狂欢的那一夜,也许是她的浪漫因子发挥到极致了罢——而绚烂之后,归于平淡,也就无所留恋于这日日重复的人世了。

而露西出给保罗的那一道谜题,在我看来,倒并不是保罗一厢情愿地以为地那样,是爱心泛滥,要保罗挖空心思去想去猜,从而减轻,或者,“暂时忘记”他痛失爱妻的悲哀。“坦林与仙女皇后”这个意象贯穿着全书,露西始终是以仙女皇后自居的,在她心中,或者有某一个珍妮,会给保罗一段正常的生活,一个可爱的小孩,一种世俗所赞赏的“运转方式”。露西终究不属于这个浊世人间。

若不是决然放手,保罗不会半膜拜地想她“停留在半空中”的样子,不会想要“记住她原本的样子”,恐怕还是无法承受她的“非理性”而离去,两败俱伤,那便是无趣的八点档节目了。

巴别塔之犬读后感 篇8

这本书是初中时从学校的图书馆借阅的,到如今已经过了快十年,但是我还记得看完这本书后脊背发凉而不知所措的感觉。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人和人之间无法化解的隔阂,像一直无知无觉行走在深渊边的人,骤然注意到脚下的万丈悬崖—我和我所熟稔的世界之间的联系竟然如此地不可靠。我感觉真正的我仿佛从皮囊中剥离、迅速缩小,连控制身体都不可能,因为我和我的外壳的联系崩坏,如原子核一般被无尽真空所囚。

就这样,三五年时,我突然撞见了孤独。我仍然是如此幸运,在那个美好的年纪里享受着父母同学老师的包容和善意,还有未来无尽的可能。但这孤独如此真实、普遍而长久,我又毫无准备,于是我体会到了未曾有过的深刻的剥离和强烈的存在。当然,这是我十年后依着并不牢靠的记忆所做的的敷演。那时我只觉得鼻尖泌出汗珠,在夏天午后无人的教室里,于课桌上曲肱为枕。也许因为出汗的缘故,也许是太久没有挪动,手心微微有些冷。

巴别塔之犬读后感 篇9

“你是我最好的勇士……”就这样的结束生命还带走了另外一个无辜的小生命,显然这样的做法是残忍的对于保罗来讲。从保罗的回忆讲述来说,两个人很相爱,也很甜蜜,有精心计划的浪漫,当然也有争吵。这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元素,但是就争吵来讲,我觉得可以用更文雅的方式。这一切的错误不能都归于露西,露西是善良的,她是多么的爱保罗,但是从小的遭遇让自己精神上和心里上遭受了不了磨灭的摧残,心灵上的创伤是不可逆的,以至于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的恐惧和不安,特别是谈及生孩子。孩子是夫妻双方爱情的结晶,她/他可以给整合家庭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快乐。但是对于露西来讲并非如此,她很害怕对于这个孩子的出生,她的心里不能受到委屈或是不对自己的内心想法,不然她会发狂,控制不住的发狂,这使她很困惑,以至于到最后一次与保罗的争吵,她内心更加不安和迷失自己。保罗在得知露西的死亡后,一直研究于怎样让罗丽发声,他对于这一恶耗(露西自杀)感到很怀疑,怀疑露西不是自杀,他在以让罗丽说话来证实这一切的真相,他是不是以这种方式在欺骗自己,失去了挚爱是多么的痛苦。两个人相识,到相知,再到相爱,然后走在一起,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生活中也许会有困难,有艰辛,但更多的应该是快乐和满足。有浪漫,有信任,有疯狂……分歧是难免的,但我相信我们会以更好的方式去解决,这并非难事而且很简单。生活琐事很多,有困惑多交流,一起去面对,没有什么不能解决的,要对对方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信心。一辈子很长,一辈子也很短,好好珍惜,好好相爱。遇到你我真的感到很幸运……

巴别塔之犬读后感 篇10

放下书,保罗走出来了,但我却没有。

有那么一个瞬间我突然读懂了露丝,她的偏执,疯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让她散发出比太阳还要亮的光芒,最后却连自己都觉得刺眼。

有趣的灵魂的确百里挑一,可谁又能明白这样一份天赋背后又有怎样一份沉甸甸的回报。

她喜欢以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去体悟,去思考,喜欢天马行空,信奉牛鬼蛇神,浪漫主义在心里根深蒂固,开枝散叶,最终却因为爱情,把20多年以来她小心翼翼构筑的精神上的伊甸园活生生地湮没。

仔细想想,爱情难道不就是一种心甘情愿的牺牲?我们用自己身上的特质做砝码,为了彼此能够爱一生一世,一点一点地丢失了自我。

我们谁都没赢过,因为爱情胜利了。

有的人感到快乐,是因为爱情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感大于他所作出的改变,所以他会选择婚姻,选择传宗接代。有的人感到不安和痛苦,是因为改变带给他的苦痛让他丢失了太多砝码,他在这份感情里逐渐迷失了自我,找不到源头,也找不到出口。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别?

我还没有找到答案。

  • 乌塔读后感锦集

    图书是激发我们智慧和灵感的一种途径,它能够帮助我们从沉沦深渊中走出来。在翻阅书籍之后,我们还可以撰写一篇读后感,以便随时回忆自己的感受。励志的句子编辑为了让您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精心编写了这份“乌塔读后感”,相信您会从中获益匪浅!...

  • 塔木德读后感10篇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动不动就要写一些文章,写好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范文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塔木德读后感10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犹太民族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民族,这个民族人数少,力量薄。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一直是被欺辱的对象,但就是这样的民族,他们所取得的成就...

  • 巴斯克维尔猎犬读后感

    该怎么写才能全面的书写下来内心的想法呢?读作者写的作品给我们带来许多启发。为了更好地展现我在书中收获的知识,我们来写一篇读后感吧,栏目小编出于你的需要,为你整理了“巴斯克维尔猎犬读后感”。...

  • 乌塔读后感锦集8篇

    由励志的句子为您整理这篇文章名叫《乌塔读后感》。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作品正是一本值得我们细细品读的好书。为了使别人也了解这篇文章我们需要将感受书写下来。敬请您浏览本页内容!...

  • 巴巴爸爸读后感(集锦六篇)

    很多优秀的书籍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印象,当我们阅读时,会有很多的感悟。那么,如何写出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关于"巴巴爸爸读后感"的相关信息。首先,读完一本书后,要先静下心来,回顾整个故事情节,思考作者要传达的主旨或主题。带着这个思考,可以开始动笔了。读后感的开头可以先简单介绍书的名称、作者和出版时...

  • 2023巴金读后感(合集7篇)

    由于我们工作的严谨,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范文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你是否在寻找一些可参考的范文呢?或许你需要"2023巴金读后感"这样的内容,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巴金在信中说:我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我从这里...

  • 阿米巴观后感集锦10篇

    下面是我们为您整理的“阿米巴观后感”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看一部优秀的电影,无论是从情节、演员的表现,还是从意义上都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和感悟。写一篇观后感,能够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电影,并锻炼我们的写作和共情能力。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尝试,分享自己的观影体验!...

  • 2023野犬女皇读后感

    你知道撰写作品的读后感的方法吗?当我们在作者写的作品中,积累了相当多的心得体会时。大家写读后感时,不需要面面俱到,抓住一点自由发挥即可,对于“野犬女皇读后感”这个话题我们会为您详细讲解相关内容,您可以将这篇文章收藏起来方便下次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