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按照平时学习工作的要求,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独具匠心的范文更能受到大家的关注,你是否需要一些实用的范文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体积及体积单位的教案十篇”,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体积及体积单位的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课本第34—3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指导,使学生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会进行名数的 改写。

2、使学生学会用名数的改写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不同的单位进行计算的能力。

【重点难点】

掌握名数的改写方法。

【复习导入】

1、填一填。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说一说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新课讲授】

1、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老师出示教材第34页例2:一个棱长为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 想一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3)老师出示棱长为1dm的正方体模型。

提问:它的体积用分米作单位是1dm3,如果用厘米作单位,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棱长是10cm)

(4)计算。

请学生想一想,根据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能不能算出这个正方体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学生先交流,再独立完成,然后请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学生可能会说: ①如果把正方体的棱长看作是10cm,就可以把它切成1000块1cm3的正方体。 ②正方体的棱长是1dm,它的底面积是1dm2,也就是100cm2,再根据底面积×高,也就是100×10=1000cm3,得出它的体积。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V=a3 10×10×10=1000(cm3) 1dm3=1000cm3

(5)根据推导,请学生说出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老师板书)

(6)你们能够推算出1立方米和1立方分米的关系吗?学生尝试完成。

老师板书: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7)观察板书内容。

想一想: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存在着怎样的关系?通过观察,学生发现: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2、体积单位,面积单位,长度单位的比较。

(1)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一百。

(3)体积

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一千。

3、学习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

(1)回忆:怎样把高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低级单位的名数?(要乘进率)怎样把低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名数?(要除以进率)

(2)学习教材第35页的例3。

板书:(1)3、8m3是多少立方分米?

(2)2400cm3是多少立方分米? 请学生尝试独立解答,老师巡视。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板书:3、8m3=(3800)dm3

2400cm3=(2、4)dm3 想: 1m3 =( )dm3

想:( ) cm3=1dm3 (3)学习教材第35页的例4。 出示例4,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明确箱子上的尺寸是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请学生说出这个箱子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解答,指名板演。 V=abh=50×30×40=60000(cm3)=60(dm3)=0、06(m3)

【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第35页的“做一做”第1、2题。学生完成后,要求他们口述解答的过程。第2题指名学生板演。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面积单位: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体积单位: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体积及体积单位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

教学重点:

1、建立体积概念。

2、认识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

建立体积概念。

教学设计:

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

1、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

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总结

1、体积的意义。

2、体积单位:

三、学生看书,自学

四、效果检测

学生概括: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练一练:选择恰当的单位:

(1)、橡皮的体积用(),火车的体积用(),书包的体积用()。

(2)、练习:

①说一说:测量篮球场的大小用()单位。

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用()单位

测量一只木箱的体积要用()单位。

②、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表面积是(),体积是()。(你想怎样填?)

③、判断:一只长方体纸箱,表面积是52平方分米,体积是24立方分米,它的表面积大。()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体积及体积单位的教案(篇3)

【练习目标】:

1、认知: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谁能说一说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怎样的?它与面积单位、长度单位有什么不同?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基本训练。

1、填空。

0.24立方米=(  )立方分米 302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2.03立方米=(  )立方厘米

2立方米80立方分米=()立方米5.34立方分米=()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2、判断。

①正方体的棱长是6厘米,它们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②体积单位比面积单位大,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大。()

③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进行计算。()

④表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它们的体积一定相等。()

⑤长方体的体积就是长方体的容积。()

(三)、选择。

⑴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则体积扩大()倍。

①2    ②4    ③6   ④8 ⑵一根长方体木料,长1.5米,宽和厚都是2分米,把它锯成4段,表积最少增加()平方分米。

①8    ②16    ③24   ④32⑶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2倍,它的体积扩大()倍。

①2     ②4    ③6   ④8 ⑷表面积相等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相比,()。

①正方体体积大

②长方体体积大

③相等

⑸将一个正方体钢坯锻造成长方体,正方体和长方体()。

①体积相等,表面积不相等

②体积和表面积都不相等

③表面积相等,体积不相等

(四)、综合训练。

1、一个长方体文具盒长20厘米,宽10厘米,高3厘米,它占多大的空间?

2、一块长方体的钢板长2.2米,宽1.5米,厚0.0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合多少立方分米?

3、80根方木,堆成一个长2米、宽2米、高1.5米的长方体。平均每根方木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合多少立方分米?

4、我校少年宫要建造一个游泳池,长40米,宽25米,平均深度1.5米。

⑴这个游泳池占地多少平方米?

⑵共要挖多少立方米土?

⑶如果要在游泳池的四壁和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有多大?

⑷如果在游泳池的池口设计不锈钢管扶栏,请你算一算扶栏至少要多长?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体积及体积单位的教案(篇4)

一、设计思想与理论依据

多年来,很多老师都反映《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一课比较难上好,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学生对什么是物体的体积,怎样计量物体的体积,以及体积单位的大小等问题都不易理解。新课标指导出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了解体积的意义,会用体积单位度量一些常见的物体。我的理解是:要通过学生熟悉的实物,感知这些物体体积的大小。为此,将试图通过这节课的教学,突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习的内容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多样性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着意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拓宽学生的视野。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内容,也为教师

提供了新的教学资源,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了新的平台。现在恰逢龙岗区教研室举行教学基本功比赛,为了锻练自己和突破这类课题的瓶颈,我毅然决定用这一课参加比赛。

二、教学背景分析

由于这是一节比赛课,要充分了解赛场学生的实际情况比赛困难,所以本人只能根据现任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为此本人设计这一节课时采用了《乌鸦喝水》的故事导入新课,通过做实验、摸抽屉、举例子的方法让学生深刻体会什么是物体的体积,然后通过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说一说的方法让学生真正领会体积单位的大小,再通过有趣的练习让学生

进一步熟练掌握体积单位的含义及其应用。

三、教学目标设计

1、教学内容:人教版P30-31体积和体积单位

2、、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际,使学生感受什么是体积.2、通过操作使学生牢固树立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的概念.3、能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不同。

3、教学重点: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体积观念。

4、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经历体积是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

的表象的形成过程,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5、教具学具的准备:教具: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模型,实验用的量杯两个,石头两块,大盒子两个,足球一个。每组学生准备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各一个,常见的物体各2个,每人一个学具盒。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一)体验体积的概念。

1、同学们大家还记得乌鸦喝水的故事吗?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会说的同学小声跟着说。

2、乌鸦真的能喝到水呢?我们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老师动手实验,把石子放入瓶中)。发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3、请同学们把双手放进空的课桌抽屉里摸一摸,感觉.将书包放入抽屉中,再用双手摸一摸,感觉?

4、生活中像这样占有空间的物体还有哪些呢?

5、对了像这样的物体所占空的大小就叫做物体的体积。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体积和体积单位(用纸条出示课题)

6、你会判断空间的大小吗?你会判断体积的大小吗?(出示课件)

(二)探究常用的体积单位

出示两个长方体盒子,提问:这两个盒子的体积谁大?猜猜看。老师故意的往一个里面装大一点的方块,一个里面装大小不一的方块。学生说不行要一样大小的,要统一标准,对了,这就要请出裁判长:体积单位来帮忙了。(板书:体积单位)

要想学好体积单位我们先来回想一下体积单位的两个老朋友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根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你能猜出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吗?对了,这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

课件出示下列思考题:

选一个你最喜欢的体积单位朋友研究一下它的大小。(用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说一说的方法)。

学生自学后分以下四个环节进行探究

1、我会发现:引导学生用以下的语言连起来说:我们组研究了(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摸的感觉(很大、很小、中等),量的结果:棱长是1()的正方体,体积是1(),比后发现().我们找到了生活中的()体积是1立方()。

2、我会辨认,让学生把老师准备好三张体积单位的纸条贴在黑板上,闭上眼睛想想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有多大。给学生准备好一些日常常见的物品,估计一下它的体积是多少。(先估计一些有数值的,再估算一些没有数值的。)

3、我会联系。让学生比较1分米、1平方分米、1立方分米,并懂得它们的联系。

4、我会用。(用智夺五星的游戏把以下练习串起来)

①请你做个裁判长。

(1)、一个1立方厘米的物体一定是正方体。()

(2)、一千克重的铁块和棉花的体积也一样大。()

(3)、小明口渴了一口气喝了2立方米的水。()

(4)、一张长方形的纸虽然很薄,但因为它有厚度,所以它也有体积。()

②、用多么大的体积单位表示下面物体的体积比较适当?

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8()

一台录音机的体积约20()

运货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

③填上适当的单位

B组、1、一间教室所占的空间约是190()

3、一大捆铁丝长24()

2、一个鸡蛋约重是50()

A组、1、数学课本长20()。

2、语文课本的占地面积约是300()

3、一个成年女性的体积约是()

④通过对网上的一组图片、数据的欣赏和思考,进一步明确体积单位的大小,同时进行节约用水的思想教育。

⑤用你手中的1立方厘米的小正体拼成你喜欢的形体,并说说它的体积是多少?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用笑脸进行评价:你的收获是什么,你的困惑是什么

坪地第一小学:宋敏琼

20xx年4月2日星期六

附:

学习研究单

我们组研究了(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摸的感觉(很大、很小、中等),量的结果:棱长是1()的正方体,体积是1(),比后发现().我们找到了生活中的()体积是1立方()。

体积及体积单位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理解并掌握体积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化和聚。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单位间的化聚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计量单位?它们相邻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现在我们交流一下。

2、学生交流:有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质量单位间的进率、。

3、思考回答:你觉得他的如何?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如何进行单位间的互化?

4、猜想今天我们学习的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探究立方分米与立方厘米间的进率

1、指导学生分组进行探究,

①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②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③1立方分米与1000立方厘米,哪个大?为什么?

2、课件:

①教师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一个标上棱长1分米,一个标上棱长10厘米,供学生观察。

②让学生可以观察分析,从而为得出结论感官上的支持。

3、交流学习结果,分组汇报:

因为1分米=10厘米,所以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也可以看作是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1分米×1分米×1分米=1立方分米

10厘米×10厘米×10厘米=1000立方厘米

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4、让学生在回顾一下思维的过程,再说说自己的理解。

a、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1×1×1=1立方分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也可以想成10厘米,体积10×10×10=1000立方厘米,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b、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每层有10×10=10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10层有100×10=1000(个),所以是1000立方厘米。

学生讨论: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1×1×1=1立方分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也可以想成10厘米,体积10×10×10=1000立方厘米,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教师课件演示:1立方分米的教具,每层有10×10=10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10层有100×10=1000(个),所以是1000立方厘米。

(二)独立探究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

1、教师提问: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也是1000,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呢?

教学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教学方法同上观察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你有什么发现?(板书: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2、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3、交流各自的思维过程:

棱长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而1米=10分米,所以10分米×10分米×10分米=1000立方分米。

所以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板书)

4、: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5、比较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三、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方法

1、教学例1:3.8立方米是多少立方厘米?

2400立方厘米是多少立方分米?

(1)学生尝试练习,在书上完成。

(2)交流方法: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动对应的位数;低级单位的数 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小数点要向左移动对应的位数。

2、完成4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作业时.提醒学生要认真审题.请学生说一说相邻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是多少。

四、全课

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八2题.5题

体积及体积单位的教案(篇6)

课题:

体积和体积单位

学习内容:

教材第27、28页

学习目标:

我能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并能估计物体的体积。

学 习 过 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乌鸦喝水》的课件。

2、揭题。

二、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27页。

回忆“乌鸦喝水”的过程,是因为乌鸦把( )投到瓶子里,( )占据了一定的空间,所以水就会涨起来。我发现所有物体所占有一定的空间,物体的体积就是( ? )的大小。

(? )叫做物体的体积

洗衣机、影碟机和手机中,(? ? )所占的空间最大,所以(? ) 的体积最大;(? )所占的空间最小,所以(? ) 的体积最小。

要比较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 (?? ) 单位来测量。

2、比较:用学生手中的文具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三、合作交流

1、常用的体积单位

(1)打开书28页自学,完成下面习题。(合作要求: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交流自学成果;小组长对于出现的问题,应给于帮助;对于问题用笔画下来。)

*计量体积要用()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用字母表示分别为()()()。

2、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

(1)、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生活中计算机键盘上一个按键的大小约是1立方厘米,我还能找出1立方厘米大小的物体有( )。我估计一根粉笔的体积约是(? )立方厘米。

(2)、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生活中粉笔盒的体积接近1立方分米。我还能找出1立方分米大小的物体有(? )。教室中的电脑音箱的体积约是( )。

(3)棱长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用3根1米长的木条做成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放在墙角,这样围成的空间大约就是1m3,1立方米约可容纳12个同学。我还能找出1立方米大小的物体,如(? )。我估计教室的体积约是( )。

四、归纳整理

请同学们把这堂课学习的内容整理一下,你学到了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度单位是用来计量________;面积单位是用来计量________;体积单位是用来计量物体_________? 。

五、达标测评

1、游戏说出一个比前一个同学的体积稍大一些的物体,稍小一些的物体

2、我会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台电脑主机的体积大约是18( )。

(2)一大堆土的体积约是15()。

(3)一个墨水盒的体积约是168( )。

(4)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5( )。

(5)一个苹果的体积约是200( )。

(6)一间客厅的面积约是30( )。

(7)运货集装箱的体积约是10( )。

3、判断:

(1)一台家用冰箱的体积是500立方米()

(2)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

(3)一条线段长12平方米 ()

(4)墨水瓶的体积为是140平方厘米? ()

体积及体积单位的教案(篇7)

1、感知课本。

(1)请同学们拿出朝夕相处的好朋友――数学课本。问:根据近几天学习的知识,你能知道什么?你能量出什么,算出什么?

(2)请摸一摸它的长、宽和高,要计量长、宽、高分别是多少,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再摸一摸它的封面,封面的大小就是它的什么,用什么单位计量比较合适?

2、信息激发。

(1)出示信息:数学课本的体积大约是249立方厘米。问:根据这条信息,你能知道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还想知道什么?

(2)揭示课题。

3、观察发现。

(1)拿出两个同样的盛放相同红水的圆柱形容器,把石块放入左容器中,问: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水面升高了?

(2)把砖块放入右容器中,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水面升得更高?

4、走进生活。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周围的物体,选择三种比一比,谁占的空间最大,谁占的空间最小?

(2)想一想:在我们教室,哪种物体占的空间最大?

5、抽象概括。

(1)描述:像石块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石块的体积,粉笔盒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粉笔盒的体积

(2)问:你认为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呢?(让学生充分地发表意见后形成板书)

(3)引发说理:我们每个同学有没有体积?你认为谁的体积最大为什么?

6、自学体积单位。

(1)出示两个体积差不多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比一比谁的体积大?从而引入体积单位。

(2)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15页,并解决下列问题:a、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b、怎样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c、怎样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d、怎样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米?

(3)组织同位交流。

(4)集体交流,重在比划、举例、演示1立方米所占空间的大小。

7、你能在括号里填表上合适的单位名称吗?

(1)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6()。

(2)一辆冷藏汽车冷冻箱的体积是9()。

(3)一台电视机的体积约是120()。

8、下面的说法对吗?

(1)一台家用计算机所占的空间约是15立方米。()

(2)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是1平方厘米。()

9、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比较。

10、计量物体的体积。

(1)动态演示4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的过程,并弄清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2)用4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自主摆成不同的形状,问:体积分别是多少?为什么都是4立方厘米?

(3)小结。

11、说出每个图形的体积各是多少立方厘米?(根据课本练一练第二题和练习三第二题整合成4个图)

12、引导总结。

体积及体积单位的教案(篇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理解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

能力目标

能够采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会应用“猜想-验证”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重点

体积单位的进率。

难点

体积单位的进率的化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填空:

①长方体体积=();

②正方体体积=()。

③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师:你知道每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课题)

合作探究

二、课程内容

1.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出示:1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木块。

图中是一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想一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呢?

提问:

①当正方体的棱长是1分米时,它的体积是多少?

②当正方体的棱长是10厘米时,它的体积是多少?

③而1分米是多少厘米?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

小组合作填表: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

小组汇报结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同理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小结: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2)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加以比较:

先让学生填后并比较这三类单位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学习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

思考:①怎样把高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

②怎样把低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

出示例题3:3.8立方米是多少立方分米?2400立方厘米是多少立方分米?

写成如下形式:

3.8立方米=(3800)立方分米2400立方厘米=(2.4)立方分米

⒊出示例4:看见你得到哪些信息?

⑴这个包装箱的体积是多少?

V=50×30×40

=60000cm3

=60dm3

=0.06m3

⑵大家想一想,问题中没有要求我们最终用什么单位,你选择哪一个?为什么?

如果出现这样答,你必须选择那个答案?

答:这个牛奶包装箱的体积是m3。

⑶你还有其他的途径求出体积为0.06m3。先转化单位,再计算。

拓展应用

一根长方体钢材,长4.8米,横截面是一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每立方分米钢重7.8千克,这根钢材重多少千克?

总结

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作业布置

在具体的解决问题中,要根据题目的要求转化体积单位,还要注意已知条件单位之间的统一。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体积及体积单位的教案(篇9)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鞠躬)我是小学数学组几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体积和体积单位》,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的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体积和体积单位》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3-25页的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知识,本课是在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作好了充分的知识铺垫。

现阶段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规律和空间观念,根据这一特点,结合以上教材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体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促进学生的倾听质疑等优秀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而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玻璃杯、水、石块、细沙、米尺、多媒体课件等

二、说教法

“教学无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本课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主线的原则,采取以直观演示法、合作探究法、引导发现法为主,以多媒体演示法为辅,是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三、说学法

课堂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在学法指导上,我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究、观察发现、操作体验、合作交流的方法,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我安排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上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乌鸦喝水》,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小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呢?石头放进瓶子里水面为什么会上升呢?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会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很快学生就会从童话故事中得到启发:石头是占有一定的空间。这时我会告诉学生,石头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石子的体积。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体积的知识。(板书:体积)

通过童话故事开始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是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体会到我们的数学学习和生活是紧密相联的。

(二)实验演示 探究新知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一下几个活动:

1.实验演示,建立体积的概念

体积的意义十分抽象,为了让学生直观感知这一意义,我采用分小组做实验的方式,分两个实验,

实验一:用一个杯子装满细砂,然后倒出细砂,放入石块,再倒入细砂,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实验二:把一大一小的两块石块放入盛有同样多水的玻璃杯子,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思考为什么?

第一个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体验物体时占有一定懂得空间;第二个实验,让学生形成物体所占空间是有大有小的表象,帮助学生从直观上感知体积的意义。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概括出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这一概念。之后,我又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多媒体出示常见的物体,如冰箱、电脑、手机等等,比较它们的大小,从而使学生对体积意义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游戏操作,形成体积单位的空间观念

我通过多媒体出示两个大小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体纸盒,要求学生判断哪个长方体的体积大,由于无法判断,我在这里引导学生回忆,计量单位的长度、面积时,要用统一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从而指出计量物体的体积就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从而顺利地引入体积单位的教学。(板书:体积单位)

接着多媒体出示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那么,你们想知道它们大概有多大吗?我请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有多大,在头脑中对它们形成模型,并根据头脑中对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表象用手指比划。接着举例生活中一些物体如1颗蚕豆,手指尖的部分,计算机键盘的按钮,小骰子等物体接近1立方厘米;一个粉笔盒,纸盒(自制)等物体是接近1立方分米。从而进一步巩固并建立了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空间观念。

而对于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这里我采用游戏操作的教学策略:借助三把米尺,做成一个护城直角的架子,我把它放在墙角,看看1立方米有多大,它和你想象的大小一样吗?在通过大家估计一下它大约能容纳几个同学?让学生钻进1 立方米的框架内,看能站进多少人,来感受1立方米是较大的体积单位,通过游戏操作,学生从直观上感知体积单位,从而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充当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学中玩,玩中悟的过程中获得新知,从而使三维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三)多层练习 巩固新知

练习设计是巩固新知最有效的方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多层次的练习:

1.基础练习:完成课本“做一做”,是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2.拓展练习:填一填体积单位,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描述实际物体的大小;并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大小,让学生深刻感受数学知识是源于生活。

(四)全课小结 畅谈收获

小结归纳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有效手段。课堂小结我将采取提问方式: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有关体积的什么知识呢?你又有哪些收获呢?接着,我进行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整节课的知识脉络,起到归纳知识,画龙点睛的作用。

体积及体积单位的教案(篇10)

体积与体积单位(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页练习十一第7--8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使学生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认识更深入,能熟练进行体积单位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全班学生共做用手比划1cm3,1dm3,1m3的大小,并举例说明。

2.填空

1dm3=()cm31m3=()dm3

1L=()mL46.5m3=()dm3

1350dm3=()m32145cm3=()dm3

750mL=()L76dm3=()L4

2L=()cm31m3=()cm3

学生齐练,集体订正,订正时抽生说一说做4.2L=()cm3和1m3=()cm3的思考过程。

二、解决问题的练习

1.练习十一第7题

(1)题分析题意时,

引导学生明确花盆的容积为512mL,就说明这个花盆里可装512mL的泥土,但问题中的单位却是dm3,即:512mL=()dm3

(2)题方法同(1)题:816L=()mL

2.练习十一第8题

先让学生认真读题,抽生说一说读题后有什么收获(了解自己每天饮水量为1100mL),再把盛满1100mL水的瓶子拿给学生看一看(帮助学生产生感性上的认识),在读题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这个题有3个问题要解决),你准备怎么去做?(逐个解答)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

3.思考题

(1)引导学生观察并数一数有多少个?

(2)组内交流你的数法。

(3)动手操作。同桌合作:用学具摆一摆书上的几何体,数一数小正方体的个数,验证自己刚才数得对不对。

(4)说一说: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多少?

  • 单位体检方案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范文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不同的文章可以用在不同的场合,你是否在寻找高质量的范文呢?考虑到你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单位体检方案”,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xxxxx限公司体检合同合同编号:xxxx号 甲方:乙方:xxxxxx医院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同意,就甲方20xx年 ...

  • 单位体检报告经典十篇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需要做好写报告的准备。写报告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思路,还可以提高个人的思维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报告呢?下面是栏目小编为您整理的“单位体检报告”,希望我们的建议能对您有所帮助!...

  • 公积金单位介绍信11篇

    有没有关于范文写作的好的途径?每个人每天或许都要处理一些文档,范文的作用正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来一起看看栏目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积金单位介绍信”。...

  • 公积金单位介绍信

    到底怎样才能写好范文呢?或许有不少人都曾了解过文章的创作,绝佳的范文总是受到大量下载请求。成功的范文可以激发我们的内在动力,让我们更加努力地追求目标。关于“公积金单位介绍信”的一些重要信息,小编为您精选整理了一些。协作是成功的关键,让我们与他人分享我们的想法!...

  • 大体积砼施工方案合集9篇

    虽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但计划还是需要制定的,根据领导下发的工作任务。我们需要用心写好属于自己的工作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如何让自己的方案变得更加出色呢?我们为您提供了以下最新的有关“大体积砼施工方案”的资讯,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 圆柱体积课件推荐14篇

    关于"圆柱体积课件",编辑对此有一些独特的见解。当老师准备新的授课内容时,通常会准备教案和课件,而其中的知识点设计至关重要。教案是课堂教学规范化的体现,它能够为教学过程提供指导和支持。希望本文能够为您提供实用的建议和方法!...

  • 买公积金单位介绍信

    在处理文档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和时间计划,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在写作之前,我们通常会搜索整理很多范文模板,并学习范文的内容和呈现方式。范文的技巧和方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果想快速掌握它们,就要多借鉴学习。我们的我们已经为您整理出一篇符合您需求的“买公积金单位介绍信”文章,相信...

  • 圆锥的体积课件集锦9篇

    教案是教师在上课之前需要准备的教学材料,每位老师都应该设计自己的教案课件。通过教案和课件的制作,可以展现出教师的智慧和教学能力。基于您的需求,小编为您准备了一篇“圆锥的体积课件”的文章,仅供参考,请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