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随编辑的脚步,了解更多关于“天平的课件”的知识。教师会根据教材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出教案课件,我们需要认真地编写每一份教案课件。对于刚开始的教师来说,编制出良好的教案格外重要。我们将会及时在网站上发布更多信息!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案示例之三
(作者:曹广键)
教学目的
1.知道量杯和量筒的用途.会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和固体的体积.
2.会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3.注意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
读量筒的刻度值.
教具
教师用:投影仪、量筒、量杯.
学生用:量筒、盛有盐水的烧杯、盛有清水的烧杯、细长石块、细线一根、托盘天平、法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重要特性.书中84页给出了20多种常见的不同状态物质的密度值,它是前人用实验的方法测定出来的.在学习了密度知识的基础上,我们来学习测定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
板书课题:四、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提问:1.什么叫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
2.要测出某一种物质的密度,需要测出物质的哪些量?(结合测定石块密度和盐水的密度加以说明)
设疑:用什么仪器来测定盐水的体积和形状不规则的石块的体积呢?
解疑:教师出示量筒和量杯,指出它们都是测液体体积的仪器.
板书:1.量筒和量杯
用途:测液体的体积.
教师利用投影片,介绍量筒和量杯刻度线的区别.量筒的内径粗细均匀,简身上刻度线间的距离是均匀的.量杯的内径粗细不均匀,且上粗下细,所以,杯身上刻度线越靠近杯口间距越小.
学生分组利用实验桌上的量筒进行观察:
(l)量筒上刻度的单位;量筒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一小格代表多少?(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说明ml是毫升,1毫升=1厘米3)
(2)向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清水(不超过最大刻度),观察水面是凹形的.还是凸形的.(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明确指出: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平.
板书:使用:(1)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以凹形底部为准.
(2)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
教师利用投影片,让学生进行读数练习.(读三四个值即可)
板书: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学生看书P83的图7—7.要让学生说出图中Vl,V2,V各是谁的体积.
板书:2.学生实验,测石块的密度和盐水的密度.
实验前,教师应强调三点:
(1)实验要按书中设计的步骤进行.
(2)使用天平前应先对天平进行调节.
(3)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1和表2中.
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巡视、检查并指导学生实验、重点检查以下几方面;
(1)能否正确地,规范地使用托盘天平.
(2)能否正确地使用量筒.注意纠正读值时的错误.
(3)能否正确地选择数据表中的数值,计算出石块的密度和盐水的密度.
学生实验完毕,请实验做得较好的两个组汇报实验数据.教师将数据填入黑板上事先画好的表播内.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1)两个实验小组,在实验时测出的石块的质量、体积虽然不同,但算出的密度值基本相同,这恰好能说明什么问题?
讨论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是相同的.
(2)某位同学想出了测盐水密度的另一种方法:先用量筒测出一定体积的盐水、再将盐水倒入烧杯中称出其质量,最后就可以算出盐水的密度.请你从实验时所用器材的多少及实验误差大小这两个方面,将这位同学的做法与我们实验的做法进行对比,看看我们的做法有何优点?(可少用一个烧杯,误差小)
(3)讨论书中P83想想议议中的问题.
课学小结:
(二)布置作业
自制一个量筒,制作方法见书P88.
【评析】
在这个实验中要提醒学生注意不要把水弄到桌面上,这个习惯的养成对今后做有关液体方面的实验和化学实验是有益的.
注:文中涉及课本为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
相关资源 加到收藏夹 添加相关资源
第四节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案一
(一)教学目的
1.较熟练地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
2.学会用量筒(或量杯)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3.会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教具
教师演示用具:量筒、量杯、小黑板(抄有课本上的实验表格).
学生实验用具: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和砝码、量筒、石块、玻璃杯、水、盐水、细线.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物质的密度?(2)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3)要求出物质的密度需要知道哪些量?
教师出示:小石块和1杯盐水.指出:用天平可以称出石块与盐水的质量,但用刻度尺却无法测出它的体积.本实验我们学习用量筒测它们的体积.
(板书:四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进行新课
1.引导学生看课本实验的“目的`”,对照实验的“器材”将桌上用具对照检查.
2.讲述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
教师出示:量筒和量杯实物,介绍量筒和量杯.
让学生观察桌上量筒的刻度.教师说明,mL是体积单位“毫升”的符号,1mL=1cm3.
提问:(1)你所用的量筒的最大刻度(即量程)多大?(2)它每小格(即最小刻度值)为多少厘米3?
让学生观察课本图7—6、图7—7.说出量筒和量杯使用时怎样放?怎样读出液体的体积?怎样测固体的体积?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1)测量时量筒或量杯应放平稳;(2)读数时,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液面相平;(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凸面相平.)(3)测固体体积的方法:①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②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这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③用V2—V1,得到待测固体的体积.
3.学生分组实验:测石块的密度
提问:测石块的密度合理的实验步骤是什么?
教师强调: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先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学生实际操作,将实验数据填在课前已画在作业本上的表中.教师请一学生将他的测量结果填在小黑板的表1中.
师生共同分析小黑板表1中的数据是否合理,纠正发生的错误.
4.学生分组实验:测盐水的密度
提问:测盐水的密度步骤是什么?
教师指出:(1)该实验测盐水质量的方法与本章第二节测液体质量的方法不一样,采用该实验方法测液体的质量,在测体积时没有残留的液体在杯内,能减小测量的误差.(2)为了计算方便,盐水的体积尽量取整数.
学生实际操作,将结果填在作业本上的实验表格中.教师请一学生将测量结果填入小黑板表2内.
师生共同分析小黑板表2的数据是否合理,及时纠正错误.
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
5.讨论课本“想想议议”.
三、布置作业:课本上的小实验:“自制量筒”’.
注:文中课本指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游戏,探索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利用发现的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二、教材分析
教材利用天平这一直观教具,让学生观察天平两侧都加上或减去相同质量,天平仍然平衡,引导学生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教材中上面四幅图,左面的两幅图是具体的数,通过天平使学生能清楚地感知两边加上2克砝码后天平仍是平衡的,也就是在等式的两边都加上2,等式仍然成立;右面的两幅图是含有字母的等式,通过天平使学生能清楚地看到两边加上5克砝码后天平仍然平衡的,也就是在等式的两边都加上5,等式仍然成立。在此基础上,初步得出结论等式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下面四幅图的设计与上面四幅图的设计类似,也是通过天平两侧都减去相同的质量,天平仍然平衡,得出结论等式两边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样处理教材就与初中的有关知识连接了起来,体现了知识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地处经济特区--深圳,学生大多来自知识分子家庭,家庭经济条件良好,学生的知识面宽,生活中已经初步接触并了解天平的一些基本知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方程的意义,但还不知道解方程的方法。
四、课堂实录
(一)利用天平发现规律
1.师;今天我们要利用天平来做游戏,通过游戏同学们将会发现一些规律。
演示一:
现在我们在天平的左侧放5克砝码,右侧也放5克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正中央,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两边相等,5=5。
师:现在左侧加上2克砝码,右侧也加上2克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怎样用算式表示?
生:天平仍然平衡,算式表示为5+2=5+2.
师:分别在天平的两边放上相同质量的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请用算式表示你的发现。
(同学们分别做试验,列算式)
演示二:
师:现在左侧放的砝码质量是x克,右侧放10克砝码,天平出于什么状态?请同学们用算式表示这时天平的状态状况。
生:天平两边平衡,算式x=10表示天平处于平衡状态。
师:现在左侧加上5克砝码,右侧也加上5克,你们发现了什么,用一个方程把天平的状态情况表示出来。
生:天平两边仍然平衡,x+5=10+5.
演示三:
师:如果两边都加上10克呢?会出现什么情况?怎样用方程表示?如果都加上12克呢?
生1:我认为两边都加上10克,天平仍然会平衡,用方程表示为x=10=10+10。
生2:我认为两边都加上12克,天平仍然会平衡,用方程表示为x+12=10+12。
师:通过上面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同伴互相交流交流。
生:天平的两侧都加上相同的质量,天平仍然平衡。
师:同学们推想一下如果天平两侧都减去相同的质量,天平会怎么样?请你设法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请同桌两位同学合作)
生1:我们推想天平两侧都减去相同的质量,天平仍然平衡。我们用的是刚才第一次的试验,5+2=5+2,现在两侧都去掉2克,天平仍然平衡,5+2-2=5+2-2。
生2:我们认为天平两侧都减去相同的质量,天平仍然平衡。我们用的是刚才第二次的试验,x+5=15,先在两边都去掉5克,天平仍然平衡。X+5-5=15-5。
通过刚才的两组游戏,如果我们把天平作为一个等式(当天平平衡时)的话,你发现什么数学规律?小组内可以相互的说一说。
生: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师:我们利用同学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可以解方程,就是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是多少。同学们试一试,如何求出x+18=10中的未知数x。
(二)尝试解答
求出方程x+8=10中的未知数。
生:我们组想利用刚才发现的规律,方程两边都减去8,方程还成立。即x+8-8=10-8,x=2。
师:请同学们检查一下x=2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
.求未知数x
x-19=2x+12=20x-12.3=2.8
(四)小结
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有以下体会:
1.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符合课程理念的基本要求的.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也是这节课的一大特色和成功之处.
3.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调动和发挥,课堂上迸发的是学生思维的火花.当然这对教师的教学机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能围绕关键问题进行适当的引导,有的问题要当机立断.不过教师的转变也是需要过程的,他将随着新课改的开展而不断提高,和新课程共同成长.
此外,在解简易方程时,学生面对出现的错误有三种反应:一是把错题扔在一边,重新再做;二是重新计算最后一步的计算结果;三是从头查起,找到错误原因再改,但所用的时间较长。三种反应代表了三种学习品质。第一种学生显然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面对问题采取回避的方式,怀着侥幸的心理去碰运气,如果做对了,就过去了,做不对,重新再来。这种学生往往不停地重复着同一个错误,而不思改悔。这种学生用这样消极、被动的心态面对学习,因而学习成绩不佳,问题多多。第二种学生虽然比第一种学生有进步,能够查找自己的问题,但不求甚解,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说明学习态度存在偏差,因而导致学习效果差。第三种学生比较善于反思,能够从根本上注意解决问题,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但在方法上还需要教师给予指导。面对这三种学习状况,身为教师应把握住契机,纠正错误的学习态度,教给正确的反思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并将这种品质延伸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各个层面。
六、案例点评
本节课的设计有以下特点
1.采用天平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试验发现的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活动中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2.教学过程的安排上注意由具体到抽象,通过天平的操作使学生理解算理,。在思维过程上,有展开,有压缩,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3.等式两边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规律有学生猜测,再加以验证。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方法。
虽然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但整个思路是由学生形成的,使新方法在学生头脑中越来越清晰,直到真正认识并掌握它,这样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由学会型向会学型转化,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很有帮助.
点评人:陈清容(深圳市南山区教研室)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了解方程的含义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景中的等量关系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每组一架天平、砝码、标有重量和没标重量的实物若干
2每组准备4个透明盒子、一盒火柴
3练习纸、表格每位同学各一份
盒子数量
火柴数量
方程
每盒火柴数
备注()
4电脑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认识方程
1活动一:认识等式
①(课件展示)活动要求:每组同学桌上有许多实物和一架天平,请用标有重量的实物若干放入天平左右两边托盘里,使天平两边保持平衡,并写出算式。
②组汇报结果
③引导等式,并加深理解
提问: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特征?根据回答(板书:等式)
2活动二:认识方程
①(课件展示)活动要求每组同学把标有重量的一个实物换成没有标重量的实物,天平发生什么变化?再用砝码去使天平平衡,并写出算式。不知道重量的实物一般用什么来表示?
②组汇报结果
③组讨论:两次所写的等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汇报结果:第一次写的等式中等号两边的数都是已知的。第二次写的等式等号两边的数有的是未知数(板书未知数)
引导得出方程:这些等式的共同特征是什么?(指第二次写的等式)根据回答指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板书:方程)
3活动三:加深理解方程的意义
①(课件展示)活动要求:随意地把其中一已知重量的实物换成另一已知重量的实物,看天平的变化情况,并写出算式。
②组汇报结果
③理解什么是方程
(二)认识方程的解
1游戏:猜一猜
①游戏规则:每组同学用4个透明容器,其中一个同学将若干根火柴放入若干个盒子中,放好后写出一个方程,再让其他同学猜一猜ⅹ的意义和ⅹ等于几?
②教师示例,边讲边操作,边填表。
(我们用6根火柴平均放在两个盒子里,方程是2ⅹ=6,ⅹ是每盒3根。
盒子数
火柴数
方程
每盒火柴数
备注
2
6
2ⅹ=6
3
③组活动,汇报结果
④实物投影填表
三、练习与反思
1判断题。(是方程的画)
8-2ⅹ=6()6+ⅹ13()
143ⅹ=286()40ⅹ=2()
30-20=10()ⅹ+y=15()
2看图列出方程
3用方程表示
⑴我的岁数加上12是22岁,我有多少岁?
⑵我的岁数的4倍是44,我有多少岁?
四、引导学生小结和质疑
引导: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学习新知识后有什么新想法?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手段日新月异,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手段已成为各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各学校和公司为满足此需求,现已制作了大量的课件,但有的人在制作课件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在探索过程中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下面,我就结合本人多年的制作经验说一说其科学的规划、设计和制作技巧,希望能给你一丝启发。
一个课件的制作和一个软件产品的创作相似,为了提高效率,避免不别要的重复劳动,应以软件工程的观念去开发和管理。因此一个课件从无到有应该包含以下过程:1、问题的定义;2、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3、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4、编码和测试;5、维护。下面我就对每一过程所涉及到的思路和技巧作一介绍。
一、问题的定义。
在软件工程中有明确的定义,但相当复杂。把它引到制作课件时其含义可通俗理解为做什么?,即我们制作课件的主题。比如,《天平》就是课件的主题。有些刚搞课件的老师不知做什么,而等别人做出时第一感觉就是好!,我怎么想不到?,实际上,他(她)不是想不到,而是没有去想,或者说没有一个正确思路去指导想。结合本人多年的经验,思路主要有两点:
1、按课本章节逐一思考,寻找主题。这样制作的课件由于是按章节做的,很适用于课堂教学,易于提高课堂效率。目前,象这样的物理课件已经比较齐全,但其它学科还不齐全,其它学科的老师可以就此多做一些文章。另外,新教材不断的推出,也可以让我们老师多抓住一些主题。再者,我们也可以从不同角度、深度、方法上制作别人作过的主题。《天平》就是初中物理第七章第二节内容,在我制作此之前,也看过别人做的,但我换了一个角度(模拟测量过程)又重做它,这不,这次参加省级比赛获得三等奖。
2、综合几章几节内容,寻找一个专题式的主题。这样制作的课件很适用于复习课或学生的自学,便于学生知识面的加深与拓展。我曾经看过这样的课件《大陆板块漂移说》,它就是从历史、地理、生物各角度加以说明,这样的课件显然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各学科的联系,适应素质教育大潮。
二、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
把它引到制作课件时其含义可通俗理解为如果做了,有没有意义?能不能发挥计算机的优势?我曾遇到这样的一件事情,一位老师制作了这样的一个课件,仅有几行文字和两幅图片(由以前的挂图扫描得到的),评委看后认为:这个不需要制作课件,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完全可达到同样的教学目的。从本例不难看出,要想参加课件评比,我们选择的主题,制作的课件一定要能发挥计算机的优势。计算机的优势主要有显示微小的事物、慢放快速的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增强趣味性等等,这里就不一一例举,各位可以参看其它书籍。但我认为制作课件本身不是为了评比,而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生素质。刚才那位评委的评价无可厚非,但各位也可设想一下:一批是一直有传统手段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批是经常接触那些简单的又能代替传统教学手段的课件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他们以后接触计算机时,前一批的学生可能就会感慨地说计算机是什么东西?我还没有见过呢?。而且,那种简单的课件制作又不会花费你太多的时间,到此,作为一名负责的教师,你将采用哪种手段教书育人呢?我想你的答案和我一样:后一种。
总之,要想参加课件评比,我们选择的主题就要能够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生素质,只要计算机能发挥一点优势,我们就可以选择此主题。当然,我们也要主意计算机不能完全代替实验,不能完全代替教师。这就要求我们选择主题和设计课件内容时考虑这一点。
我选择〈〈天平〉〉为主题,制作模拟测量过程的课件,因为两点好处:1、虽然天平的使用是要做分组实验的,但教师肯定要对天平的构造、使用技巧、使用主意点作一些讲解,而往往实验室又很大,天平相对就很小,用实物说明时,后面的学生是看不清的,如果能够很好的结合本课件,把它和实验有机组合起来,教学效果可以提高很多。2、为了适应未来的网上教学,学生可在网上用虚拟天平模拟测量过程,学会天平的使用。
三、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
前面我们决定了做什么,这步就是让我们为达到其目标精心设计。
在总体设计上,我主张用功能模块分析法,即思考本课件要完成哪几个功能,而且每一功能又要完成哪几个功能,这样一层一层的细分下去。例如:
在一个功能模块不太好分成几个独立模块时,我们在总体分析上就可以到此为止,下面就用详细分析方法设计这一模块。
在详细设计上,我主张用流程图的方法。由于课件与其它一些软件不一样,它肯定是要以展示画面为主的,因此我们在画流程图之前,先要仔细想一想展示效果,以及如何配合人机交互。
例如:在模拟测量模块中,我们要尽量模拟真实达到这样的效果:1、一架天平,砝码(如上图所示),2、随时点击左盘的物体能改变物体质量,3、随时点击右边木板上的任一砝码,此砝码要出现在右盘上,原位置砝码消失,4、随时点击右盘上的任一砝码,此砝码要出现在右边木板上,原位置砝码消失,5、随时拖动游码(只能沿横梁),游码被拖到哪里,它就定位在那个坐标位置上。6、做以上任一交互操作,天平随即要根据其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大小做出不同的摆动。
由于篇幅原因,只能附上简易流程图。
四、编码和测试。
前面我们已经设计好整个课件,这一步就要把我们的设想转化为现实,即把它制作出来。这一步一般又要分四小步:1、收集和制作素材,2、选择一个多媒体编辑工具,来有机组合文字、图片、动画和交互,3、进行测试,看一看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4、装潢,即修饰每幅画面,使它给人一种美感。
现在多媒体编辑工具很多,如果功能复杂,可采用Dephi语言、VisualBasic语言或其它面向对象设计的语言,但目前我们常用Authorware多媒体编辑工具。下面针对此工具谈一谈一些常用的小技巧。
1、如何在动画上显示文字。分两步:①打开动画图标的属性对话框,关掉直接显示到屏幕这一条;②打开含有显示文字的展示图标的属性对话框,在层次一栏中输入一个比动画层次大的数据,一般输入2以上的数据(缺省是0)。
2、如何在调试过程中及时看到变量的值。分两步:①建立一个新的展示图标,打开图标,用文字工具输入一变量名,同时在输入变量名之前和之后分别加左右大括号,如要显示变量Time时,可用文字工具输入{Time}②打开此图标的属性对话框,在层次一栏输入一个较大的数据,免得被后面图标遮挡;另外打开自动更新变量这一条。
3、如何正确读出游码的读数。首先,要使游码能沿一直线拖动,可以用两种方法实现:①采用运动图标,并按刻度轨迹运动方式。②采用图标属性框中按轨迹移动。这两种方法是等效的,非常相似。其次,定义轨迹的初末位置坐标,比如本课件中游码的初坐标为0克,末坐标为5克。这样游码在移动时,其相对坐标值就在0克和5克之间。最后,通过系统变量pathposition读取游码所在位置坐标的数值,该值也就大致对应游码的读数,但要注意,其数值可能和实际读数有误差,因此一定要对每一数值测试,不准的要用IF语句加以纠正。
五、维护。
即课件的修正和升级。在后期的使用中发现制作中的Bug,要加以修正;由于某些原因,如教材的更新,这就要求对课件升级与完善。为了便于以后的维护,图标和变量的名称不能太简单,要能反映它所代表的意义。这一点,人们贪图省事,经常忽略。
以上是我多年的一点体验,提供给大家以作参考,由于水平有限,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愿和大家共同切磋。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物理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一)教学目的
1、较熟练地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
2、学会用量筒(或量杯)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3、会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教具
教师演示用具:量筒、量杯、小黑板(抄有课本上的实验表格)。
学生实验用具: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和砝码、量筒、石块、玻璃杯、水、盐水、细线。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物质的密度?
(2)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
(3)要求出物质的密度需要知道哪些量?
教师出示:小石块和1杯盐水。指出:用天平可以称出石块与盐水的质量,但用刻度尺却无法测出它的体积。本实验我们学习用量筒测它们的体积。
(板书:四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进行新课
1、引导学生看课本实验的.“目的”,对照实验的“器材”将桌上用具对照检查。
2、讲述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
教师出示:量筒和量杯实物,介绍量筒和量杯。
让学生观察桌上量筒的刻度。教师说明,mL是体积单位“毫升”的符号,1mL=1cm3。
提问:
(1)你所用的量筒的最大刻度(即量程)多大?
(2)它每小格(即最小刻度值)为多少厘米3?
让学生观察课本图7—6、图7—7。说出量筒和量杯使用时怎样放?怎样读出液体的体积?怎样测固体的体积?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
(1)测量时量筒或量杯应放平稳;
(2)读数时,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液面相平;(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凸面相平。)
(3)测固体体积的方法:
①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
②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这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
③用V2—V1,得到待测固体的体积。
3、学生分组实验:测石块的密度
提问:测石块的密度合理的实验步骤是什么?
教师强调: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先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学生实际操作,将实验数据填在课前已画在作业本上的表中。教师请一学生将他的测量结果填在小黑板的表1中。
师生共同分析小黑板表1中的数据是否合理,纠正发生的错误。
4、学生分组实验:测盐水的密度
提问:测盐水的密度步骤是什么?
教师指出:
(1)该实验测盐水质量的方法与本章第二节测液体质量的方法不一样,采用该实验方法测液体的质量,在测体积时没有残留的液体在杯内,能减小测量的误差。
(2)为了计算方便,盐水的体积尽量取整数。
学生实际操作,将结果填在作业本上的实验表格中。教师请一学生将测量结果填入小黑板表2内。
师生共同分析小黑板表2的数据是否合理,及时纠正错误。
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
5、讨论课本“想想议议”
三、布置作业:课本上的小实验:“自制量筒”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会读产品说明书,能参照说明书正确调节使用天平。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学习托盘天平时,经历参照说明书学习调试和使用规则的过程。
2、体验使用天平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读用产品说明书的习惯。
2、养成在操作过程中遵守操作规则爱护仪器的习惯、养成细心、耐心、认真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会正确调节和使用天平。
教学难点会用天平测质量。
教学用具天平烧杯?粉笔
导入新课
托盘天平是实验室中常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通过上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它的主要结构。老师现在给你一个小石块,你能告诉我它的质量是多少吗?
要想知道小石块的质量,就让我们一起踏上“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的旅程。
(学生回忆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
自主探究
1、天平和正确使用规则是什么?
2、使用托盘天平测质量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你知道托盘天平上”最大量程””感量”的含义吗?
(结合目标,学生阅读课本“托盘天平使用说明书”及“学习使用量筒或量杯”部分。发现疑难,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汇报)
合作探究展示提高
知识点:学会使用天平
问题一:请同学们阅读天平的使用说明书,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下列问题,然后对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使用顺序
⑴”放”。应怎样放置天平?
⑵”调”。游码应放在什么位置?怎样调节天平?天平在什么情况下平衡?
⑶”称”。物体与砝码分别放在哪个盘里?
⑷”记”。天平平衡时,怎样计算物体的质量?
⑸”收”。测量完毕,怎样收回砝码?
2、保养
⑴所测物体的质量与天平的量程有什么关系?
⑵怎样加减砝码?
⑶怎样保存天平和砝码?
⑷使用完毕游码与砝码应怎样?
⑸天平与砝码发生氧化腐蚀或其它问题,应怎样处理?
小结:明确托盘天平的调节与使用,同时强调:”调”应先调节游码再调节平衡螺母;”称”必须是左物右码,养成读用产品说明书的习惯。
问题二: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下列测量活动,首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统一正确合理的实验步骤及注意问题,然后进实验收集证据(师巡视并收集解决出现的问题)
⑴用天平测出一支粉笔的质量。
⑵用天平测出50ml水的质量。
分析与论证:每一小组的读数是否都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教师强调:实验完毕要整理器材。天平是较精密的仪器,使用它一方面要严格执行操作规则,另一方面要有细心和耐心。
问题三:一个小曲别针的、质量很小,你有办法利用托盘天平测出它的质量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最佳方案。利用”积累”法可测出质量过小的物体的质量。
(学生阅读、自学“托盘天平使用说明书”部分,小组讨论老师提出问题,小组代表发言汇报)。
小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展示其方案。
学生利用天平测粉笔和水的质量。
学生对比分析,讨论交流,明确测杯中水的质量的合理实验步骤。
小组讨论实验方案,代表发言。
同时介绍托盘天平“感量”的含义。
学生阅读课本,分析讨论,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小组讨论、交流,达成共识。
问题四:要测量一个曲别针的质量,下列测量方法你认为正确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引导分析讨论:
A、把一个曲别针直接放在天平盘里测量。
B、测量一个曲别针和一块铁的质量然后再减去铁块的质量。
C、测量100个曲别针的质量,然后除以100。
D、以上三种方法都可行。学生分析讨论测量方法,小组代表展示方案。
学生进行测量
反思完善依据板书提炼主要知识,回扣目标。
解答疑难总结方法,谈收获,提出新问题。
达标测评指导学生过关训练,对反馈问题进行补偿学生独立做题,互纠、互评,师抽批?
教学内容
千克和克(教材78页--79页)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会用若干玻璃球表示某个物品的质量。
教学难点
会用若干玻璃球表示某个物品的质量。
教具准备
天平、梨、玻璃弹球、文具等。
一、创设情境
师:上节课,我们用天平比较了两个物品的轻重,这节课我们继续利用天平学习。
二、自主学习
1.教师出示梨和玻璃弹球,请学生掂一掂梨和弹球。
2.教师演示
(1)一边放梨一边放玻璃球,学生观察用语言表述。(梨比1个玻璃球重,梨比2个玻璃球重等。)
(2)直到天平平衡,学生观察汇报并用语言表述。(1个梨和个玻璃球同样重。)
3.小组活动,用一个玻璃球重作单位,试着测量语文和铅笔盒等文具各有多重。
(1)学生拿出文具自己掂一掂,猜测有几个玻璃球的重。
(2)小组活动测量。(教师深入小组内部和学生一起活动。)
(3)每组选一样文具,板前测量汇报。(注重语言的表述。)
三、课堂小结
四、综合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做,全班交流。
2.实践活动,练一练第2题。
(1)学生先估测。
(2)实际测量。
(3)交流测量结果。
一、创设情境
二、自主学习
三、课堂小结
四、综合练习
八年级物理教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导学案
课题: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课型:新授主编人:XXX审核人:初二备课组
班级:姓名:学号
【教学目标】
1.道德目标:
2.情智目标:
①感情目标:体验学习物理的乐趣。
②认识目标:通过实验,学会使用天平,掌握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方法。
【教学时间】(1学时)
【教学过程】
(一)感情调节
(二)互阅作业
(三)自学与互帮
1.内容一:探究影响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
自学方法:1.称橡皮泥的质量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观察;天平的最大测量值为,标尺上的分度值为;
②把游码移到标尺的“0”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③用天平称量一块橡皮泥的质量,然后把橡皮泥捏成其他形状后再称一称,它的质量是否改变了?
结论: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无关)
生活经验:当一块冰熔化成水后,他们的质量是否改变?
结论:物体的质量与物质的状态(有关/无关)
科学研究还发现:物体的质量不随地理位置的变化而改变,例如。
综上所述:物体的质量不随、、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
3.自学内容二:6.2测量一个金属回形针的质量
实验序号回形针数量/个总质量/g一个回形针质量/g
①1
②20
③40
方法:当测量物体的质量较小时,可以先测量多个物体的总质量,然后算出一个物体的质量。这种“测多算少”的方法能使测量的结果更精确。按照下表要求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填入空格内。
4.自学内容三:6.3测量烧杯中水的质量
(1)、排出正确的实验步骤:
A、计算烧杯中水的质量
B、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C、测量烧杯的质量
(2)将测量步骤和测量数据填入表格。
教学内容:探索方程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及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目标:1、通过天平游戏活动,让学生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让学生能利用发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具准备:几张天平图画、实物道具、自制天平
教学过程:
一、以情激趣
1、谈话: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玩过撬撬板吗?谁在玩中有所收获?
生1:玩过(兴致很高)上次我和在鹰潭公园里玩过,太重,把我撬得老高。
生2:坐撬撬板两边最好要平衡才好玩。不能一边太重或太轻。
师:平衡?能解释一下吗?
生2:也就是两边重量要差不多或相等。
师板书=(等号)
师:看来你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今天,咱们要在类似于撬撬板的天平上做游戏,游戏中可隐藏着不少规律呢!
揭示课题:天平游戏(一)
[谈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感悟数学源于生活]
二、探索新知
(一)1、出示天平(贴天平图画)
师:猜一猜,在天平左右盘里放入物品会出现几种情况。(贴图画)
生:
生:中间的天平左右平衡,说明放入了相等的物品。
师:没错,说明放入了相等质量[可理解为重量]的物品,瞧,老师在天平左右放入20克的橡皮擦,谁能用算式描述?
生:20=20
2、现在天平左右同时放入35克的米尺,你们有何发现?[老师自制简易天平演示]怎样用算式表示。(20+35=20+35)
3、如果天平左边放入x克铅笔和右边的橡皮擦正好相等,则说明(x=20)
4、演示天平左右同时加上一本本子30克。
多数学生能脱口而出x+30=20+30(师板书)
5、通过上面的游戏你有何发现?(生七嘴八舌)
[师引导学生将具体抽象成数学语言,既天平左右平衡时,可看成等式]
小结: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二)谁能再推想一下,为使天平左右平衡,还可进行怎样操作?
生:两边再加上相同重量的东西。
生:可以在两边同时拿掉一样重的物品。
一生操作:将上一演示时天平左右两边的本子拿掉。
学生领悟:在等式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反思:由于教学设备有限,无法每个小组提供一台天平,所以教师通过自画图及自制简易天平演示,由于学生都有坐撬撬板的生活经验,再通过演示学生很容易总结出规律。]
三、解释运用
师:我们利用同学们发现的这个规律来求出方程中未知数x是多少。在小组试一试求未知数:x+30=20+30
生1:我想20+30=50所以x应该等于20。
生2:我认为直接将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减去30,等式还成立。
所以x=20
生3:用右边的50减去30得到20。
师:你们同意他们的这种方法吗?比较这几种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再试一试:x-8=16,x+6=33
师解释方程的解并板书
[反思:大多数学生能学以致用]
四、巩固练习(略)
[我采取了讲练结合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学习的机会。既重视知识的教学,又重视能力的培养。]
五、全课总结(略)
板书设计: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等式20=2020+35=20+35
等式方程x=20x+30=20+30
解方程:x-8=16x-8=16x-8=16
解:x-8+8=16+8解:x=16+8解:x=24
x=24x=24
教学反思:
以前人教版教材中,在学习解方程之前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等求方程中的未知数。而现行北师大版教材是借用天平游戏使学生开始解方程,用到了初中的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方法。
教学中我尝试先按教材设计的思路走,观察孩子们的学习效果。如果效果不理想就采取过去的方法重新来过。在教学过程中,受题型()+30=50的引导,几个学生马上想到求未知数可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的方法。但大多数学生喜欢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的方法,而且反应灵敏的学生一步计算完成。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学生们活动得有滋有味,从活动中悟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加上我适时地点拨和归纳很顺利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第二课时天平游戏(二)新授后,课间休息的时候,我给学生们概述了过去解方程的方法: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商除数。通过对比有百分之七十的学生觉得现在的方法浅显易懂、用起来方便。数学方法可以多样化,但学生自己通过比较、择优的方法会更易于掌握。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2、利用发现的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基本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规律:
1、出示95页的天平图:
今天我们要在天平上做游戏,通过游戏我们将发现一些规律。现在我在天平的左边放5克砝码,右侧也放5克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正中央,说明什么?
如果在天平的左侧加上2克砝码,右侧也加上2克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怎样用算式表示?
如果在天平的两边放上相同质量的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用算式表示你的发现。
(同学们分组做实验,列算式)
推选一个同学汇报。
现在左侧放的砝码的质量用x表示,右侧放10克砝码,天平两边平衡。用算式表示天平两边平衡的状况。(每人在纸上写一写)
一个同学汇报。
现在天平的左侧加上5克砝码,右侧也加上5克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用一个方程来表示?(在纸上写一下)
一个同学汇报。
如果两边都加上10克呢?会出现什么情况?怎样用方程表示?如果都加上12克呢?
通过上面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两人互相研究一下)
二、提出假设,验证规律:
同学们推想一下如果天平两侧都减去相同的质量,天平会怎样?你设法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同桌两人互相研究和实验。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两组游戏,如果我们把天平(当天平平衡时)的话,你发现什么数学规律?在小组内商量一下。
我们利用同学们发现的这个数学规律,就是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x是多少。同学们试一试,如何求出x+8=10中的未知数x。在小组内商量一下。
学生汇报求未知数x的方法。
三、拓展提高:
1、第96页第1题:
解方程:
你是怎么想的?
2、看图说一说: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还成立吗?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3、学生尝试解方程:
4x=400
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反思:学生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学生能利用发现的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游戏,探索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2、利用发现的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一说: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还成立吗?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二、学生尝试解方程:
4x=380
三、巩固训练。书本92-93页。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猜数游戏
教学目标:1、通过猜数游戏等活动,会用等式性质解方程。
2、学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重点: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方程
通过淘气和笑笑做猜数游戏,引出用方程来解决的实际问题。
二、探索方法。
1、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做猜数游戏,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鼓励学生探索游戏的奥秘,列方程解决。对于解设和答题,只要能说清楚即可。
2、如果淘气想的数为x,那么2x+20=80,x=30
也可以这样写:
解:设这个数是x
2x+20=80
2x=60
X=30
三、解决问题。书上95页。
四、质疑与总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天平的状态判断哪个物品轻,哪个物品重。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感受物品轻重的过程,知道可以用天平比较物品的轻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身边的事物有好奇心,能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教学准备:
天平
教学方案: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大家都吃过西瓜吗?谁能说一说,一个西瓜和一个气球,哪个轻,哪个重?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比较轻重的方法。
二、自主探索
1.教学做一做
(1)在课前准备一个面包和一瓶饮料,先让学生说一说哪个轻,哪个重,再让学生掂一掂,感受一下,并说一说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提出蓝灵鼠的问题。可以先让学生猜一猜,天平会有什么现象。
(3)结合上面的活动,使学生了解用天平可以比较物品的轻重。
2.用天平比较
(1)可以让学生掂一掂自己准备好的苹果和梨,判断一下哪个轻,哪个重?再分别用天平比较。
把学生带来的苹果和梨放在一起,观察哪个梨可能与哪个苹果的质量相等。
三、课堂练习
第一题学生判断后,交流一下各自做的结果。
第二题要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天平图作出判断。
第三题是一道推理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新知识?
五、课堂作业:
补充信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并解答。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只要我们老师在写的时候认真负责就可以了。制定好教案有助于教师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平移课件”的内容均为励志的句子小编收集和整理的,感谢您的阅读让我们一起追寻真正的幸福和自由!...
每位教师在课前都需要准备一份完整的教案课件,相信对于教案课件的编写,老师们都不会感到陌生。只有提前备好教案课件,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网上有哪些值得推荐的优秀教案课件呢?最近我阅读了一篇关于“找春天课件”的网络文章,现在与大家分享。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统计数据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需进一...
老师都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课件,撰写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都要做的事。教案是教师教学信息化的具体体现。励志的句子的编辑精选了一些跟“记忆的课件”相关的资料供您参考,希望阅读本文能够增强您的自信心!...
我们需要认真准备教案课件,这是老师上课前必须完成的重要工作。只有静下心来认真撰写教案课件,才能确保课堂中的关键内容不被遗漏。那么如何撰写一篇出色的教案呢?如果您想深入了解“天平课件”的相关知识,不妨仔细阅读本文,如有需要可以随时收藏本页。...
一般教师在上课前会准备好教案和课件,而现在是编写课件的时候了。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制定符合学生需求的教案,并从哪些方面来编写教案课件呢?为了让您更好地了解“护理课件”,小编进行了系统整理,希望能让您满意,欢迎分享!...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每天老师要有责任写好每份教案课件。教案是全面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的重要支点,怎样的教案才算好的课件?在众多文章中小编找到了一篇极为优秀的“秦始皇课件”,我们会不断地分享该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供大家参考!...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但老师也要清楚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行的。教案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抓手。栏目小编为你准备的“念奴娇课件”相关信息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感谢您光临本页请您耐心浏览!...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因此就需要老师自己花点时间去写。 教案课件的工作是新老师提高教学技能和水平的基础,写教案课件包括哪几个部分?如果您想读一篇好文章栏目小编建议您看看“和谐课件”,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