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时不时会需要用到一些文章,范文可以为我们平时的生活提供不少帮助,你可能正在找一些相关内容的范文,小编特别编辑了“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集合6篇)”,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篇1

教学内容:

欣赏与设计第27~2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轴对称、平移现象。

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轴对称、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

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在本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图形变换的知识,轴对称、平移?师: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哪些轴对称和平移的现象?这两种现象有什么特点?

生自由汇报。

二、欣赏图案

1、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想成为一名小小设计师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设计》,只要你们好好学习,我想你们就一定能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板书课题:欣赏与设计

2、图案欣赏。出示课件,学生欣赏图案。

3、说一说。

师:上面这几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变换得到的?

小组讨论,再进行交流。

4、想一想。

出示课件。

仔细观察这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同桌交流汇报。请你在方格纸上继续画下去。

设计图案图案前,让学生说说要注意哪些?

三、设计图案

1、利用轴对称、平移设计一个图案。2、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

3、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互评。

四、练习巩固

1、完成教材第28页练一练第1、2、3、4题。五、课堂总结:轴对称和平移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工艺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他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成为杰出的设计师。

六、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欣赏与设计

轴对称与平移

学生设计作品展示

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成反比例的变化规律,并能初步运用。

2.能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为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两种相关联的量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出示幻灯)

一种练习本的数量和总页数如下表:

师: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哪个量是固定不变的量?

(2)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它们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3)表内相关联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2.填空。(小黑板(一))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________,这两种量叫做成________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________关系。

3.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1)文具盒的单价一定,买文具盒的个数和总价()。

(2)水稻产量一定,水稻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

(3)一堆货物一定,运出的和剩下的()。

(4)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5)比值一定,比的前项和后项()。

可选其中一、二题,说一说为什么?

师:通过刚才的复习,我们对正比例的意义理解得很好。你们想一想,有正比例就一定有反比例。什么时候成反比例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反比例的意义。(板书课题:反比例的意义)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4。(小黑板(二))

例4华丰机械厂加工一批零件,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加工的时间如下表:

(1)分析表,回答下列问题。(幻灯出示)

①表中有哪种量?

②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如何变化的?

③你能说出它们的关系式吗?

④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乘积各是多少?

⑤哪种量是固定不变的?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学,然后分组讨论以上问题。(老师巡视、指导。)

(2)同学们发言。

根据同学发言,用彩色粉笔画出箭头并加以说明:

①每小时加工的数量扩大,加工的时间反而缩小;当每小时加工的数量缩小,加工的时间反而扩大。它们变化的规律是:一扩一缩或一缩一扩,变化的倍数相同。(板书)

②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都是600。

(板书)1060=6003020=6005012=600

③从数量关系看:

(3)我们来总结一下反比例的意义是什么?

(4)上述小结让学生照板书内容自述。

2.出示例5。

例5用600页纸装订同样的练习本,每本的页数和装订的本数有什么关系呢?请先填表后,再回答下列问题。

观察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表中有哪两种量?

②装订的本数怎样随着每本的页数变化?

③它们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

④题目中的600是哪种量?

⑤根据两种相关联的量,你能列出一个怎样的关系式?可以求出什么?

生:(答略)

师:我们通过这一例题再次总结一下反比例的意义。

看小黑板(一)中第二条空线,总结反比例的意义。

师:对照反比例的意义详说例5成什么比例。

生:装订的本数是随着每本页数的变化而变化的。每本的页数扩大,装订的本数反而缩小;每本的页数缩小,装订的本数反而扩大。每本的页数和装订的本数的积总是一定的。如:

1540=6002030=6002524=600

所以说每本的页数和装订的本数是成反比例的关系。

师:刚才你们对照例题总结得很好,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幻灯出示: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学生看幻灯,读一读。)

师:谁能对照反比例的意义说一说例4是成什么比例?

(学生看黑板叙述,老师在关系式上标出定量和它们的关系。)

生:加工的时间随着每小时加工数量的变化而变化,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加工的时间的积(零件总数)是一定的,我们就说每小时加工的数量和加工的时间是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是反比例的关系。

3.学习字母公式。

师: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你能概括出成反比例的字母公式吗?

生:xy=k(一定)。

师:很好。我们今天学习了反比例的意义。和正比例相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你能总结一下吗?(两人互相讨论)

教师指复习小黑板(一)(即填空),学生回答。

生:相同点是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都有一个定量。不同点是,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同扩同缩,而且相对应的两个数的商(比值)一定;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扩一缩,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是一定的。

师:大家总结得很好,要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的量,就要抓住相对应的个数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这是判断两种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关键。

(三)巩固反馈

1.打开书看今天讲的内容,并划出重点。

2.看课本中的做一做,逐一回答书中的问题。

3.书中练习题4,用语言详叙判断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4.你能举出一个成反比例的例子吗?(自由发言)

5.练习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1)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烧的天数()。

(2)李叔叔从家到工厂,骑车的速度和所需要的时间()。

(3)玉华做12道练习题,做完的与没做的题()。

(4)长方形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

(四)课堂总结

本节我们初步了解了反比例的意义,并能运用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正、反比例意义的对比,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要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关系还是成反比例的关系,要抓住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这是本质。今后我们还要继续研究。

(五)布置作业

练习题中第4,5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通过知识引进、知识讨论、知识运用总结进行的。

首先通过复习,巩固了正比例的意义。通过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反比例的意义,过渡自然,知识做到了连贯性。

在引导学生学习正比例学习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主动、自觉地去观察、分析、概括、发现规律,从而既学到了新知识,又增长了自学能力。

幻灯演示、小组讨论、集体反馈,选用多样的教学手段,使枯燥的知识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知识的对比,加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区别不同的概念,巩固了知识。学生的全面参与,培养了总结、区别、沟通的能力。练习的多样、及时,使学生加深概念的理解。

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篇3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内容属于百分数的具体应用,是实际生活中人们经常接触到的事例。学习本节课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课内外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先让学生自己去银行进行调查,了解有关储蓄方面的知识,并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等概念,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然后运用公式计算利息,通过分析、比较、讨论、归纳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利息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质疑和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教育学生学会合理理财,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学情检测卡、学生到银行调查年利率并制成利率表及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谈话。

师:同学们,每年大家都会积攒不少零花钱吧。这些零花钱你们是怎么安排的?

引导学生说出将积攒的零花钱存入银行。人们将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既可以支援国家建设,又对个人有好处。

2.汇报课前调查的内容。

师:同学们在课前进行了调查,谁能说一说你了解到了哪些有关储蓄的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可能汇报的内容有很多,如储蓄的种类,储蓄的意义,储蓄卡、国债和教育储蓄不收利息税等。

3.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有关储蓄的知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寻找数学题材导入新课,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觉得数学问题是那么的鲜活,从而形成问题意识。

⊙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引出例题。

(课件出示教材96页例题)

(1)300元存一年,到期时有多少利息?

(2)如果淘气把300元存为三年期的,到期时有多少利息?

引导学生认识本金、年利率、利息。

2.教师明确。

年利率是一年利息占本金的百分之几。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巩固求比值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健康观念。

2、沟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和分数应用题的内在联系,综合应用知识解答有关应用题。

3、在实际的生活情境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沟通比与分数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再现知识

(1)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比?学生举例说明。

(2)猜猜老师的身高与体重,并求出比值。

(3)课件出示:我国小学生体重(kg)与身高(cm)的比值正常值为0.180.25。请你算一算自己身高与体重的比值,看看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吗?如果不符合,你打算以后怎么做?

学生先自己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由于比的有关知识是学生已学过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复习的愿望,因此,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猜老师、自己的身高与体重的情境,然后利用所得数据写出体重与身高的比并求出比值,并借助课件向学生渗透健康观念,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是有用的,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二、归纳整理,实施创造

课件出示:电饭煲煮饭的情境:谁是父母的小帮手?

用电饭煲煮饭,如果水与米的比为3:2,那么1.2千克大米应加多少千克水比较合适?(至少用两种方法解答。)

1、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自由解答。

2、分组交流,总结各自的方法。

3、全班集体订正,沟通比与分数的内在联系。

【设计意图】:本部分内容是借助一个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和解答,沟通分数和比的内在联系,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发散学生的思维,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创造性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

三、解决问题,整体提高

你会算吗?

(1)小明的爸爸想给快成熟的柑桔打药水,农药说明书是这样写的:此药配制时,请将药与水按1:100的浓度配制。根据需要,他要配制这种药水4040千克,请你帮忙算一算,需要买药粉多少千克?

(2)为了保持校园整洁,学校政教处决定把840平方米的校园按面积划分给各班,其具体分配如下:三、四、五、六各年级所负责面积比为:1:2:3:4。你知道各班环境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吗?

1、学生独立解答以上各题,能用几种方法就用几种方法,然后小组内交流。

2、全班集体汇报交流,提出不同的解法,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我们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因此我选取了两个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来让学生解决,使学生进一步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深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到数学知识的真实性和价值性。

四、图片欣赏,知识拓展

利用课件播放一组有关黄金分割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黄金分割,体验数学的美。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黄金分割,感受到比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体验数学的无穷魅力。

教学反思:

构建生活化的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中体验数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常识提炼上升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在此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含义,真正把握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真谛!

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篇5

复习内容:

1、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练习三十四第1、3、4题)

2、折扣、纳税、利息

复习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解答。

2、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有关税款、税后利息等实际应用问题。

复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1)10万元的5%是多少?(2)一个数的80%是100,求这个数。

(3)500减少20%后是多少?(4)1000元增加2%后是多少?

(5)100比某数多10%,求某数?

二、知识梳理

1、某校男生人数比女生少10%。

①谁是单位1。

②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③已知女生有500人,求男生有多少人?

④已知男生有450人,求女生有多少人?

2、把③、④两题进行比较,然后小结。

3、课本104页第3题,105页第1题。

一、税款的计算方法,利息的计算公式。

1、复习税款的计算方法。

2、复习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定期整存整取通常还要叫20%的利息税,因此所得利息只有80%)

1、什么利息不纳税?利息与税后利息有什么不一样?

三、巩固与深化练习

1、课本104页的第4题。

2、课本105页的第6题。

四、作业

课本105页练习二十四第2、3、5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篇6

说教材:

《比的应用》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分数与比的联系,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它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生产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今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良好的基础。

说教学目标:

从《数学课程标准》、四个关注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技能目标: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特征,能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情感目标: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的意识和喜欢数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理念

所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教学中要因势利导,采用合理的教法,教给学法,掌握学法,学会用法。因此本课的教学法我总体归纳为两点:

1、创设情境,为自主探究形成氛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教学中注重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学生自主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我挖掘生活素材,寻找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机联系的切入点,让数学内容生活化,以此提高学生学数学和用数学的能力。

2、自主探究,为合作学习创设平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本课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引导学生“在沟通比与分数的联系基础上,发现问题、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交流探究、发现新方法。在与他人交流中选择合适策略,丰富自己数学活动经验过程中,学会分析、比较、归纳、综合,促使数学思想方法的发展,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体验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获得新知识的愉悦。让生活走进数学、让学生张扬个性、让体验充满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就会显得异常现实、精彩而生动。

说过教学流程: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为学生年龄小,再加上数学知识的的抽象性,他们往往不会为数学的严谨和逻辑的魅力所折服,可他们会因为数学的现实、有趣、而喜欢,在熟悉的情境中学数学使学生最感兴趣;贴近生活学数学,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课教学设计时,考虑到教材中例2所讲事例较枯燥乏味,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有一定难度。为了创设好学生自主探索的情境,以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蜂蜜水”引入,从让学生猜想、品尝不同甜味蜂蜜,让学生用分数或比提出问题表示三个数量的关系,再让他们口答解决其中的几个问题,沟通比与分数的联系,把发现知识内在联系的机会与权利还给学生。同时老师也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提出问题、引出与例2相类似的问题,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学习。这样,学生的兴趣马上就来了。

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新课程标准同时提出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发展,依托于个性的充分发展。要发展学生个性,就要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理解问题。发展个性,创新学习要求教师吃透教材,努力为学生思维活动提供最大限度的伸展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示自我,让课堂呈现精彩。

本课探究例题:“配一杯240毫升的蜂蜜水,按照蜂蜜和水的配比是1:5来配,配制这样一杯蜂蜜水,需要蜂蜜和水各多少毫升?”时,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解决方法。

通过这个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学生已初步了解了按比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那接下来就可以顺水推舟,指导自学例2、感悟新知.

(进一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同时自然的过渡到按比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上。)

第三个环节:融入生活用数学

生活数学不仅是学生学“必需”数学的基础,而且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会因为数学学习而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数学学习的内在魅力。我让学生调查生活中的按比例分配并进行整理,然后汇报交流你眼中的按比分配,接着小组选择大家感兴趣的问题探究,最后,让大家寻求规律进行应用与拓展。从学生的汇报交流,我们可以发现: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只要教师给学生去发现的机会,学生的智力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当学生列出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后,我也出示了一组生活素材:看来,同学们这次的社会调查的收获可真不小,老师也带了好些素材呢!你能帮助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吗?请任意选择一个在小组内探究吧!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发展提高

传说古代印度有一位老人,临终前留下遗嘱,要把19头牛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总数的1/2,老二分总数的1/4,老三分总数的1/5。按印度的教规,牛被视为神灵,不能宰杀,先人的遗嘱更必须遵从。老人死后,三兄弟为分牛一事绞尽脑汁,却计无所出,最后决定诉诸官府。官府一筹莫展,便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一推了之。邻村智叟知道了,说:“这好办!我有一头牛借给你们。这样,总共就有20头牛。老大分1/2可得10头;老二分1/4可得5头;老三分1/5可得4头。你等三人共分去19头牛,剩下的一头牛再还我!”真是妙极了!

同学们,开启你的智慧,利用今天学的方法也来帮老人的三个儿子分一分牛,相信你定会赛过智叟!

第五个环节:质疑总结、反思提高

说一说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疑惑吗?你觉得自己表现如何?

(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的基础上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认识自我与他人,从而促进自己的再发展。)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范本

    教师的职责之一是编写自己的教案和课件,而这些教案和课件的内容必须非常完善。编写完整的教案对于实现有效教学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至关重要。经过精心挑选,小编为您准备了这篇精选文章《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关于这个话题的信息。如需了解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官方网站!...

  •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集合十三篇)

    每位教师在上课之前都会准备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因此他们会认真地规划每份教案课件的重点和难点。要知道,一个优秀的教案课件能够让教师的课堂教学氛围大不相同。为了让您满意,励志的句子编辑特别制作了这篇“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热烈欢迎您访问本页并浏览!...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汇总6篇

    励志的句子小编认真挑选为大家推荐这篇有收获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老师都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课件,撰写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都要做的事。 学生反应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欲知更多详情请持续浏览我们的网站!...

  •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在工作之余中,高情商有深度的句子经常被分享,这些句子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什么样的句子可以打动你?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教材第90——9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

  • 3年级数学上册课件汇集

    励志的句子小编为你整理了以下的“3年级数学上册课件”。上课前准备好课堂用到教案课件很重要,撰写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都要做的事。教案是教师教学思路的清晰体现。我们会在网站上不断更新信息请持续关注!...

  •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在励志的句子的编辑眼中“二年级数学上册课件”是众多文章中最具价值的一篇,欢迎您阅读本文希望能帮到您。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的重要部分,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教案是教师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中的参考标准。...

  •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在课堂上需要用心准备自己的教案和课件。编辑辛苦筛选出这篇足以参考的“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希望大家能够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完整的教案对于教师来说非常重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课堂进度和内容。所以请大家务必确保保存好这个页面。...

  • 小学六年级数学课件(合集六篇)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范文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好的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你可能正在找一些相关内容的范文,你不妨看看小学六年级数学课件,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教学内容:第7册教科书第91页例4,92页的练一练及相关练习。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相遇问题应用题的结构.2.通过分析相遇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