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作文

写野菜的作文8篇

栏目: 野菜的作文

2024-02-19 15:31

【#作文# #写野菜的作文8篇#】您要的信息我已经为您准备好了:“写野菜的作文”。作文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较高境界的语文表达,写作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身份认同。一篇优秀的作文是一枝魔杖,它可以点石成金。要是您需要再次阅读不妨先点击收藏按钮!

写野菜的作文【篇1】

今天上午我们一家去留仙园玩,因为那里是成群的大野菜,我和哥哥个拿一把小铲子,一下就一根,真高兴啊!我们还爬到了大山顶上去看槐花,回来的时候因为长时间光看槐花,拿了三根野菜就回到了帐篷。饿死了!

第一次无功而返,第二次可就不能了,第二次,我们两个摩拳擦掌,准备再来一次大搜捕,意思是就再挖一大带野菜,虽然上次失败了,这一次必须成功。我们走到了一片开阔地,那里的野菜听说有很多很多,说的没错,我们刚去就看见地上有一大片,我和哥哥分工:哥哥再上前面看看还有没有,要是有就再挖点。我呢,就在前面挖一点。

我在这里挖了一堆野菜山便去看看哥哥怎么样了,看见地上也有一堆野菜山,我们俩看着地上的两堆野菜山笑了。

今天真高兴!

写野菜的作文【篇2】

生活中不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乐趣,但最令我记忆犹新的还是挖野菜的乐趣。

记得那是早春的一天,我和奶奶在小区的花园里散步。突然,奶奶停下了脚步,从花坛中拔下了一根小草问我,你知道这是什么吗?我没有在意,不以为然地回答道:当然是草呀!奶奶笑了笑说:它就是你最爱吃的野荠菜呀!真的?我吃了一惊,野荠菜可是我最喜欢的菜之一啊!不如我们采一点回家烧汤吧。奶奶说道。好我爽快地答应了,连忙和奶奶回家拿工具。

我拿着小竹篮一蹦一跳地来到了一片宽阔的草坪上。只见小花小草在风中随风摇摆,仿佛在对我点头哈腰。树上的绿叶沙沙作响,好像在对我歌唱。一只只蝴蝶在我面前翩翩起舞,就像在向我打招呼。想到马上就能喝到鲜美的荠菜汤了,我不禁兴奋地唱起了小曲今天是个好日子,今天是个好日子,好日子,好日子哈哈,美味的荠菜汤我来了,今天总算是有口福了,我都已经快要等不及了。

我弯着腰,低着头在地上寻找着野荠菜的踪影。这时,我发现了一个叶片有巴掌大,周边呈锯齿状的草。是荠菜,是荠菜!我兴奋不已,一把将它拔起,举在头顶跑到奶奶面前。奶奶快看,我采到野荠菜了!奶奶笑了笑,然后轻轻地摸了摸我的头,温和地说:晨晨,这并不是野荠菜,是一种草。你看,我们平时吃的野荠菜叶片上摸起来十分的光滑,而这个呢,上面毛乎乎的。还有,奶奶又从竹篮中拿出了一颗野荠菜说:你看,它的根又细又短,而你采的根又粗又长,这并不是野荠菜,记住了吗?哦,我知道了。原来荠菜的根是短短的。学到了新知识的我微微一笑,露出了两个小酒窝。太棒了!我又学到了知识。我兴奋不已,抑制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在才地上挑起了迪斯科。

这一次,我找得十分仔细,吧每种草的样子和奶奶说的特点对照一遍,直到发现和她所告诉我的一模一样,才轻轻拔起,又仔细端详了一阵,只见它有着光滑翠绿的叶片,周围还是锯齿状的,而且根部又细又短,才拿去给奶奶看。奶奶看了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对我说:真聪明,这次一下子就找对了,这就是野荠菜。我听了,一下子变得斗志高涨,不一会儿野菜就装满了满满一篮子,嘻嘻!,我在才地上高兴地打了个滚。这些都是因为我学会了识别野荠菜的本领才得来的。

我背着满满一篮的野荠菜满载而归,心中充满了喜悦,边走边哼着小曲啦啦啦啦天空中,太阳公公对我露出了灿烂的微笑。小鸟叽叽喳喳仿佛是在对我欢唱。小溪边,蜻蜓在我身旁飞舞,似乎要邀请我与它共舞一切都变得那么喜庆,那么美好,它们都为我猜到了味道鲜美营养极高的野荠菜而欢庆。呵呵,这可真是场大收获呀!真是希望能够插上一双翅膀,直接飞回家,满足我的味蕾。我的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在这次采野荠菜的活动中,我学会了怎样识别野荠菜和野草的本领,充分地体会了成功的喜悦。这就是挖野菜的乐趣。

写野菜的作文【篇3】

今年放暑假的时候,我和妈妈单位的叔叔阿姨一起到乡下“农家乐”游玩。我们玩得很高兴,等觉得该下山时,我们就找了一户农庄吃饭.

那里的人很热情,马上张罗着给我们弄吃的。我们早就吃腻了各种鸡鸭鱼肉,对端上来的鱼呀肉呀都不感兴趣。后来,一位叔叔发现在灶台旁放着一筐青青的东西,估计是野菜,就连忙着问:“大伯,这东西能吃吗?”“能吃。”男主人回答得很干脆,“这是我小女儿刚从山上拔来的....."

一听这话,我们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在讲究绿色食品的今天,要吃到点零污染的野菜是多么不容易呀!于是,大家都请求那位大伯炒点野菜吃。听到这个要求,男主人的脸上露出诧异的神色。不过,拒绝客人是很不礼貌的。因此,就吩咐老婆炒菜。当冒着热气,飘散着淡淡苦味的野菜,夹带着一丝丝泥土的芳香一拿到桌上,大家就迫不及待地夹起来放到嘴里,都慢慢咀嚼着,那丝丝的苦,余舌间的甜,感受着泥土的飘香。让人不由自主的想到明媚的春光和青青的大自然。不一会儿,野菜就被大家吃个精光.

吃好饭,我们就在四处转转.我看见伯伯在喂猪,就觉得很好奇。于是,就看他怎样喂。可那猪好象不大听话,不是很爱吃槽里的事物。伯伯就举起一根木棒,朝猪身上很狠打去,边打边骂:“你这头猪,难道比城里人还金贵?他们都说好吃,你竟然不要吃..."

听了大伯的话,我真晕了。怪不得刚才大伯看我们的眼神那么怪呢!

写野菜的作文【篇4】

一样的野菜两种滋味

很喜欢听爷爷讲从前老掉牙的故事,故事里的事对我来说可都是新鲜事------

爷爷说,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江宁人,对野菜的记忆是永远都忘不了的,像马齿苋、婆婆丁、水芹菜、榆钱儿……每个人能如数家珍说出一大串名字来。

那个年代,家家户户生活贫困,做饭的时候都将野菜和地瓜、南瓜等粗粮放到一起煮,记得一句话叫“一锅粥,半锅汤,还有半锅野菜香”,就是十分生动的写照。

那时候,爷爷家里兄弟姐妹多,粮食少,根本不够吃。为了填饱肚子,奶奶常常带着他们,每人背一个小竹篮,到附近的山上去挖野菜。

春秋季节去山里挖野胡葱,是当时特别好玩的事情。胡葱和小葱、大葱都不一样,它的根部很像大蒜,根藏得很深,但香味和辣味更重。而且,胡葱和各种草木混在一起,要找到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要颇费一番工夫,所以能挖到胡葱就感到特别的高兴和满足。为了能挖到更多的胡葱,他们常常会满山跑,兄弟姐妹几个还互相比赛,看谁挖的多。回到家,奶奶会将它们洗干净,然后晾干,再用盐腌上。吃饭的时候,把它当咸菜吃。

其实,别看挖野菜时挺好玩,等到吃野菜时就十分痛苦了。因为天天吃它,野菜的香味早已让人反胃。饭是榆钱或者是婆婆丁加上一点糙米做的饭,吃的是胡葱腌的咸菜,那种难以下咽的感觉真是让人难以忍受。而且还吃不饱,一会儿就饿。为了能吃饱饭,奶奶又变着法子,有时做野菜饼,有时做野菜糊。那时候,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如果有一天,能吃上一顿没有野菜的大米饭,该是多么幸福啊!

后来,分田到户之后,爷爷家里的生活渐渐好了起来,粮食不仅够吃,而且还有积余,再也不用满山遍野地去挖野菜了。每天吃饭,都像过节一样做一大桌子菜,鸡鱼肉蛋,样样都有。那种吃野菜的艰苦日子渐渐地离他们远去了------

可近几年,我告诉爷爷一个惊人的发现,爷爷故事中讲的野菜不知什么时候又悄悄地回到了人们的餐桌上了。在菜市场,卖野菜的摊点很多,品种也很全,很多人在买菜的时候,都爱挑选一些喜欢的野菜买回家。一碗榆钱饭,一碗香椿炸酱面,那样的清香,能渗到骨髓里。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街头巷尾,一些卖野菜饼、野菜馅饺子的店铺前,还常常会排起长龙。爷爷看到只摇头,感叹这世道变化太快!

没过多久,我家也加入到当中了,为了让爷爷、奶奶增加食欲,经常要变换口味。(爷爷有高血压,医生说少吃肉多吃蔬菜,最好是野菜——绿色无公害)妈妈时常买一些野水芹菜,洗净切碎做成馅,包成馄饨或饺子,咬到嘴里,浓烈的清香扑鼻而来,说不出的美妙滋味。有时,也会用小火煨一锅野菜粥,浓浓的菜汁裹着稠稠的米糊,清淡而滋味绵长。爷爷、奶奶吃的满口余香,还说野菜吃过后只有甜味怎么少了以前的苦味儿?我和妈妈在旁偷偷地笑-----

过去吃野菜,是因为穷,没有饭吃。现在吃野菜,却是由于生活富裕,让自己的餐桌重新回归自然,回归绿色。

改革开放三十年,一样的吃野菜,却是多么不同的两种境况啊!真的希望爷爷的故事只是昨天的故事,我相信明天的故事会更精彩!

写野菜的作文【篇5】

没吃过野菜的朋友应该都不知道吧,荠菜是一种十分有意思的植物。看,那浇花的水管旁,叶子肥开白花的就是荠菜。

我抱着一定要满载而归的决心去挖荠菜。我在草地上仔细寻找,随处都可以看见我忙碌的身影。“小朋友,你往里走,那里的荠菜叶大,而且肥得很。”一位散步的奶奶告诉我。“谢谢您!奶奶。”我说。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我干劲儿十足又发现了一块宝地,就在浇地时那些漏水的皮水管旁边,有大片的荠菜,绿油油的,长得十分粗壮,惹人喜爱。我不动声色,心中暗暗自喜,幸亏今天我听了那位奶奶的话,不然这回吃不上荠菜饺子啦!

只见我左手抓住荠菜那肥肥的叶子,使劲儿拔。“好大的荠菜呀!”我忍不住欢呼。转眼之间,水管旁边的荠菜都被我一扫而空。我仍在不断寻找,所过之处的荠菜全都成了我的囊中之物。我一边走一边寻找,有时偷偷地照一张自拍照,有时把一棵特大的荠菜照了下来。慢慢地,我觉得手中的袋子沉了,低头一看,手里的袋子满满的。我又可以吃一次荠菜饺子啦!

吃着热气腾腾的荠菜饺子,我心里十分温暖。这次去挖荠菜,我明白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付出劳动的生活才会更充实甜蜜。

写野菜的作文【篇6】

每次看到博友们写的挖野菜的作文,我就羡慕不已,清明节放假了,妈妈说要带我去姥姥家,好高兴啊!我也可以亲身体验一下挖野菜的乐趣了。一下车,我就迫不及待地找出小铲子,提上小篮子,一阵风似地跑出家门,掠过小山坡,冲进了绿油油的麦田。麦田像一片绿色的海洋,阵阵春风吹过,荡起层层涟漪。真想在麦田上打个滚呀!可是,妈妈说,麦苗已经拔节,把它压断了,就长不出沉甸甸的麦穗来了。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弯下腰,顺着麦垄,小心翼翼地前行,看到每一棵小草,都以为它是野菜。有几次甚至揪住麦苗的叶片,使劲儿往上拔,绿色的汁液瞬间染绿了我的手掌。

“妞妞,你看,这就是面条菜。”我循声望去,只见一棵酷似麦苗的绿色小草,紧紧地依偎在麦苗的身边,很像一个怕羞的孩子。这就是面条菜,好可爱哦!我拿出铲子,对着它就是一铲,结果,一棵好好的面条菜,转眼之间就变得支离破碎了。

妈妈惋惜地叹了一口气,接过我手中的铲子,给我做了个示范:把铲子对准野菜的根部,轻轻一挖,它那细细的根须就露出了地面,一棵完好无损的野菜就到了我的手里。我用手捧着它,好像是捧着个宝贝似的。

妈妈还告诉我一个小秘密:在一棵面条菜的周围可能有许多棵面条菜,因为每棵面条菜都有许多种子,它们的种子不像蒲公英那样会飞,而是落在原地的。我在麦田里仔细搜寻,每次挖出一棵面条菜,都要高高地举起来问妈妈:“这棵是面条菜吗?”看到妈妈赞许的目光,我就快乐得无法形容。

本来以为挖野菜是一件轻松的事,可是,过了不久,我的腰疼了,脖子酸了,眼睛也看花了,再看看我篮子里的那些面条菜,早已经被太阳晒得蔫头蔫脑,可怜巴巴的。唉,挖野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呀!让我小憩一会儿再接着挖。

我直起腰,环顾四周,只见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偶尔有蝴蝶在金黄的蒲公英花旁翩翩起舞,我随手摘下一朵戴在头上,一只小蜜蜂就围着我“嗡嗡嗡”地跳起了圆圈舞,我尖叫一声,扯掉花朵,抱住脑袋躲进了麦田里,妈妈忍不住笑起来,我也不好意思地笑起来,欢快的笑声在山谷里久久地回荡着。

夕阳西下,我和妈妈满载而归,回头望望那块麦田,像是一位知心的好朋友在对我笑,在对我挥手,期待我再次光临。

写野菜的作文【篇7】

汪曾祺是一位文学作家,也是一位美食家,创作很多有关美食的作品,他的作品《故乡的野莱》,大家知道都写了哪些内容?

荠菜。荠菜是野菜,但在我的家乡却是可以上席的。我们那里,一般的酒席,开头都有八个凉碟,在客人入席前即已摆好。通常是火腿、变蛋(松花蛋)、风鸡、酱鸭、油爆虾(或呛虾)、蚶子(是从外面运来的,我们那里不产)、咸鸭蛋之类。若是春天,就会有两样应时凉拌小菜:杨花萝卜(即北京的小水萝卜)切细丝拌海蜇,和拌荠菜。荠菜焯过,碎切,和香干细丁同拌加姜米,浇以麻油酱醋,或用虾米,或不用,均可。这道菜常抟成宝塔形,临吃推倒,拌匀。拌荠菜总是受欢迎的,吃个新鲜。凡野菜,都有一种园种的蔬菜所缺少的清香。

荠菜大都是凉拌,炒荠菜很少人吃。荠菜可包春卷,包圆子(汤团)。江南人用荠菜包馄饨,称为菜肉馄饨,亦称“大馄饨”。我们那里没有用荠菜包馄饨的。我们那里的面店中所卖的馄饨都是纯肉馅的馄饨,即江南所说的“小馄饨”。没有“大馄饨”。我在北京的一家有名的家庭餐馆吃过这一家的一道名菜:翡翠蛋羹。一个汤碗里一边是蛋羹,一边是荠菜,一边嫩黄,一边碧绿,绝不混淆,吃时搅在一起。这种讲究的吃法,我们家乡没有。

枸杞头。春天的早晨,尤其是下了一场小雨之后,就可听到叫卖枸杞头的声音。卖枸杞头的多是附郭近村的女孩子,声音很脆,极能传远:“卖枸杞头来!”枸杞头放在一个竹篮子里,一种长圆形的竹篮,叫做元宝篮子。枸杞头带着雨水,女孩子的声音也带着雨水。枸杞头不值什么钱,也从不用秤约,给几个钱,她们就能把整篮子倒给你。女孩子也不把这当做正经买卖,卖一点钱,够打一瓶梳头油就行了。

自己去摘,也不费事。一会儿工夫,就能摘一堆。枸杞到处都是。我的小学的操场原是祭天地的空地,叫做“天地坛”。天地坛的四边围墙的墙根,长的都是这东西。枸杞夏天开小白花,秋天结很多小果子,即枸杞子,我们小时候叫它“狗奶子”,因为很像狗的奶子。

枸杞头也都是凉拌,清香似尤甚于荠菜。

蒌蒿。小说《大淖记事》:“春初水暖,沙洲上冒出很多紫红色的芦芽和灰绿色的蒌蒿,很快就是一片翠绿了。”我在书页下面加了一条注:“蒌蒿是生于水边的野草,粗如笔管,有节,生狭长的小叶,初生二寸来高,叫做‘蒌蒿薹子’,加肉炒食极清香。……”蒌蒿,字典上都注“蒌”音楼,蒿之一种,即白蒿。我以为蒌蒿不是蒿之一种,蒌蒿掐断,没有那种蒿子气,倒是有一种水草气。苏东坡诗:“蒌蒿满地芦芽短”,以蒌蒿与芦芽并举,证明是水边的植物,就是我的家乡所说“蒌蒿薹子”。“蒌”字我的家乡不读楼,读吕。蒌蒿好像都是和瘦猪肉同炒,素炒好像没有。我小时候非常爱吃炒蒌蒿薹子。桌上有一盘炒蒌蒿薹子,我就非常兴奋,胃口大开。蒌蒿臺子除了清香,还有就是很脆,嚼之有声。

荠菜、枸杞我在外地偶尔吃过,蒌蒿薹子自十九岁离乡后从未吃过,非常想念。去年我的家乡有人开了汽车到北京来办事,我的弟妹托他们带了一塑料袋蒌蒿薹子来,因为路上耽搁,到北京时已经焐坏了。我挑了一些还不及烂的,炒了一盘,还有那么一点意思。

马齿苋。中国古代吃马齿苋是很普遍的,马苋与人苋(即红白苋菜)并提。后来不知怎么吃的人少了。我的祖母每年夏天都要摘一些马齿苋,晾干了,过年包包子。我的家乡普通人家平常是不包包子的,只有过年才包,自己家里人吃,有客人来蒸一盘待客。不是家里人包的。一般的家庭妇女不会包,都是备了面、馅,请包子店里的.师傅到家里做,做一上午,就够正月里吃了。我的祖母吃长斋,她的马齿苋包子只有她自己吃。我尝过一个,马齿苋有点酸酸的味道,不难吃,也不好吃。

马齿苋南北皆有。我在北京的甘家口住过,离玉渊潭很近,玉渊潭马齿苋极多。北京人叫做马苋儿菜,吃的人很少。养鸟的拔了喂画眉。据说画眉吃了能清火。画眉还会有“火”么?

莼菜。第一次喝莼菜汤是在杭州西湖的楼外楼,一九四八年四月。这以前我没有吃过莼菜,也没有见过。我的家乡人大都不知莼菜为何物。但是秦少游有《以莼姜法鱼糟蟹寄子瞻》诗,则高邮原来是有莼菜的。诗最后一句是“泽居备礼无麋鹿”,秦少游当时盖在高邮居住,送给苏东坡的是高邮的土产。高邮现在还有没有莼菜,什么时候回高邮,我得调查调查。

明朝的时候,我的家乡出过一个散曲作家王磐。王磐字鸿渐,号西楼,散曲作品有《西楼乐府》。王磐当时名声很大,与散曲大家陈大声并称为“南曲之冠”。王西楼还是画家。高邮现在还有一句歇后语:“王西楼嫁女儿——画(话)多银子少”。王西楼有一本有点特别的著作:《野菜谱》。《野菜谱》收野菜五十二种。五十二种中有些我是认识的,如白鼓钉(蒲公英)、蒲儿根、马栏头、青蒿儿(即茵陈蒿)、枸杞头、野绿豆、蒌蒿、荠菜儿、马齿苋、灰条。江南人重马栏头。小时读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提到儿歌:“荠菜马栏头,姐姐嫁在后门头”,很是向往,但是我的家乡是不大有人吃的。灰条的“条”字,正字应是“藋”,通称灰菜。这东西我的家乡不吃。我第一次吃灰菜是在一个山东同学的家里,蘸了稀面,蒸熟,就烂蒜,别具滋味。后来在昆明黄土坡一中学教书,学校发不出薪水,我们时常断炊,就掳了灰菜来炒了吃。在北京我也摘过灰菜炒食。有一次发现钓鱼台国宾馆的墙外长了很多灰菜,极肥嫩,就弯下腰来摘了好些,装在书包里。门卫发现,走过来问:“你干什么?”他大概以为我在埋定时炸弹。我把书包里的灰菜抓出来给他看,他没有再说什么,走开了。灰菜有点碱味,我很喜欢这种味道。王西楼《野菜谱》中有一些,我不但没有吃过,见过,连听都没听说过,如:“燕子不来香”、“油灼灼”……。

我的家乡本是个穷地方,灾荒很多,主要是水灾,家破人亡,卖儿卖女的事是常有的。我小时就见过。现在水利大有改进,去年那样的特大洪水,也没死一个人,王西楼所写的悲惨景象不复存在了。想到这一点,我为我的家乡感到欣慰。过去,我的家乡人吃野菜主要是为了度荒,现在吃野菜则是为了尝新了。喔,我的家乡的野菜!

周作人所写《故乡的野菜》(1924年)是名篇,许多人都知晓。后来,汪曾祺作了一同题文章(1992年),记述自己家乡的野菜(周为浙江绍兴人,汪为江苏高邮人),其中意趣值得玩味。于文化趣味及文字趣味,汪曾祺得之苦雨斋的影响不在少数,及至晚年,他拿来苦雨斋之同题作文,是一种致敬,抑或未明言的游戏式的“比赛”,我们或许可以有不同的猜测,但从中透出的文脉之绵延与变数,却是颇可探究的。

汪曾祺的文学趣味受废名、沈从文的浸染,而文化趣味更多来自于周作人、俞平伯一脉。从前后两篇《故乡的野菜》中可看出,他们对民俗谣曲、野史杂记兴味浓厚,多所点染。周作人引浙东童谣,“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汪曾祺回忆儿时听到的叫卖声,“卖枸杞头来!”又引家乡歇后语,“王西楼嫁女儿—画(话)多银子少”。周作人征引《西湖游览志》、《清嘉录》中关于荠菜花的记载,汪曾祺征引《以莼姜法鱼糟蟹寄子瞻》中的莼菜记录、《野菜谱》中各种野菜的记录。

周作人写小品文,学术味道极浓,因其本质为学问家、爱智者,其学识由散文的形式表现而已;汪曾祺的散文,思想的历练不及苦雨斋,但其特出之处在于文字的灵动鲜活,多小说的笔法,毕竟他本是小说家(汪的许多小说、散文的界线模糊,因为他不认为两种文体必须泾渭分明)。周作人的文章是雅的,即使写野菜这般普通俗常的物什,亦无改其气质。而汪曾祺的描写,如“枸杞头带着雨水,女孩子的声音也带着雨水。枸杞头不值什么钱,也从不用秤约,给几个钱,她们就能把整篮子倒给你。女孩子也不把这当做正经买卖,卖一点钱,够打一瓶梳头油就行了”,语调温婉,且极具画面感,这是在苦雨斋笔下不会出现的。

周作人的白话文很耐读,有涩的感觉,因为他喜欢时时夹杂文言的成分。汪曾祺与之相比,文字是极白的,简直就是大白话(除去从古籍里来的引文),但我们读之,觉得耐读,白而不俗,如上引女孩子卖枸杞头的几句,每句话都很“白”,不过连在一起,却很有味道,是有意蕴的底子的。这其实和苦雨斋异曲而同工,都有着对古汉语的极度熟稔。苦雨斋用文言改造白话,句子的结构、段落的文义关联,乃至字词的选择,都有脱胎换骨之功;汪曾祺成熟期的文字,几乎用纯白话,但这白话却非简单的、拉拉杂杂的口语,是对汉语言苦心孤诣提炼所成,他曾用川菜里的“开水白菜”做比,其“汤清可以注砚,但是并不真是开水煮的白菜,用的是鸡汤”。

汪曾祺写小说,写散文,亦写了不少文论文字(辑为《晚翠文谈》),对自己的师承及所受影响多有谈论。如外国的契诃夫、阿左林,中国古代的归有光,现代的鲁迅、沈从文、废名,这些说法自然是不错的,或明或暗的影响我们稍加注意的确可感受到。不过,他极少提到周作人,在自己的师承方面似避免谈及,只在别的文章里涉及过苦雨斋(如给废名小说选集写的序《万寿宫丁丁响》)。我想,这多半可归结为政治原因,1949之后的头三十年,周显然是禁忌(其出版书籍亦须换个名字),而改革开放之后,周的著作出版及评价虽在慢慢解冻,但仍争议纷繁,现实的与心理的阻力还是很大的。汪曾祺应该很早就读过苦雨斋的书,且年纪及长,趣味与之愈加接近,影响想来是不可避免的。《万寿宫丁丁响》写于,其时的文化环境已算是宽松,所以文中多引周作人对废名的评价,不知是不是一种委婉的表示?自然,写《故乡的野菜》同题文章,其方式更为直截了当。

论学问,汪曾祺远不及周作人,当然他也从未想在学问上追摹前辈。周作人之于希腊学、日本文化、儿童研究、妇女研究、性文化研究都是开拓式人物,影响不仅在当时,于后世亦延绵不绝;汪曾祺读书不算太多,是作家式的读书,偏好性明显,如笔记、方志、游记、画论,关于风物民俗草木虫鱼的书等等,《梦溪笔谈》、《容斋随笔》甚至《宋提刑洗冤录》,都是他的喜好。在读杂书这一点上,两人是共通的,不过苦雨斋学问更为广博,思想亦更为浑厚。置诸文章写作上,汪曾祺不及苦雨斋之深邃,但其特出之处是文学趣味的加入,糅合那些兼容并蓄的学问杂拌儿,倒创出了他自己的文字情致来。比如这一段:“马齿苋开花,花瓣如一小囊。我们有时捉了一个哑巴知了—知了是应该会叫的,捉住一个哑巴,多么扫兴!于是摘了两个马齿苋的花瓣套住它的眼睛—马齿苋花瓣套知了眼睛正合适,一撒手,这知了就拼命往高处飞,一直飞到看不见。”这是闲笔,而好看亦好看在此处。

文化传统的中断或接续,似是一个严重的话题。其实自苦雨斋至汪曾祺的文章来看,更有温润的色彩在,一股潜流在地下静静流淌,多年不绝,值适宜的境遇,重获新机。文化之“化”,非短时间可为,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之果。汪曾祺曾引用托尔斯泰称道的一句话,“菌子已经没有了,但是菌子的气味留在空气里”,或可移来用作一种隐喻吧。

写野菜的作文【篇8】

前两天听叔叔说家乡的杨梅已经熟了,我们有时间可以和他一起去乡下摘杨梅了。

原本我的爸爸妈妈并没有打算去,可是杨梅是我最喜欢吃的东西,能够和它亲密接触的机会我怎么能够错过了。于是爸爸妈妈被我的诚意感动了,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在叔叔的带领下沿着崎岖的山路开始了我们的摘杨梅旅程。这是我第一次亲自看见杨梅树,原来杨梅树要比我想象中的高许多。

我紧紧地跟在妈妈和奶奶身后,往前走了一会儿,我发现我的左边,我的右边,我的前面,我的后面都是杨梅树。我们走在蜿蜒崎岖的小路上,这里简直就是杨梅树的海洋,多么幸福快乐呀!

我从奶奶那里拿了一个筐子来装杨梅。奶奶让我摘了几片芋头的叶子,这是用来垫在筐子下面的,这样可以防止把杨梅给压出汁儿来。“开工喽!”我开心地说。我首先摘了一颗紫色的杨梅。正在欣赏,林炜凯热汗淋漓地跑过来,对我说:“我们俩一起摘吧,我们一定要摘那些黑的、红的、紫的、大的,这样的杨梅才好吃。”他的话音刚落,我立刻按他的标准摘了一颗杨梅,一下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汁水很多,感觉真甜!我又摘了起来,很快我的身上、衣服上和鞋子上都沾上了颜色鲜艳的杨梅汁,是因为我左蹭蹭、右蹭蹭、踮踮脚、探探头,而且还爬树蹲身子的缘故,杨梅汁沾满了身,我篮子里的杨梅也摘满了,趁着休息,赶紧看看别人的形象吧!旁边,妈妈爬上了树,她正伸长脖子、踮起脚跟,站在杨梅树上起劲地摘杨梅呢。我多妈妈说:“妈妈看,我们摘的杨梅怎么样?”妈妈大声地说:“哇,你们摘得好好啊,你们还真棒呀!”我们得意地说:“那是当然了,小意思嘛!”

我真开心,今天的收获可真不少呀!有劳动就有收获嘛!

  • 野山菜作文

    在认真考虑之后,我们为您挑选了一篇不错的标题为“野山菜作文”的文章。如果您觉得这份资料有帮助,请分享给您的朋友和同事。作文是人生智慧的储藏室,帮助我们找到成功之路。通过写作,我们可以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并回顾自己的思维方式。要想写好作文,仅仅依靠“没有天赋”是不够的。...

    野山作文 01-28
  • 描写田野野的作文(通用8篇)

    对于学生来说,知道如何写好作文是非常重要的,在写作文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辞,可供参考的优秀作文模板有哪些?下面是由励志的句子编辑为大家带来的描写田野野的作文,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 难忘的野炊作文8篇

    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了解"标题"的相关知识。作文不仅见证了我们的努力与付出,也见证了我们的成果与成就。写作有助于我们从多个角度思考,并拓宽我们的思维视野。要写好作文,我们需要平时的积累和练习。那么,怎样才能让作文写得清晰有条理呢?...

  • 写菜园的菜的作文(汇总4篇)

    作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写作文可以锻炼思维变得更敏捷。一篇好的作文往往蕴含了人们想说却说不出的话语。下面,我们为你推荐写菜园的菜的作文,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 写洗菜的作文14篇

    写作文是文化传承的记录方式之一,若能写出优秀的作文,便能增强他人对你的印象。那么写作文难不难呢?“写洗菜的作文”这篇文章十分值得阅读,小编特别推荐,读者们请务必继续阅读相关内容!...

  • 写野兔的作文13篇

    有哪些值得参考借鉴的优秀作文呢?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但生活的质量却各不相同。练习写作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写作技能。优秀的作文需要有中心思想,并且合理的框架。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篇关于“写野兔的作文”的文章,给你建议试试看,或许可以改变你的想法!...

  • 写炒菜的作文十九篇

    论文是增进创造力、想象力和推理能力的多功能工具,通过写论文,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各种写作和创作技巧。写论文必须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一致,不能“离题”。小编整理了一些有关“写炒菜的作文”的资料,希望对您提供新的观点!...

  • 写荠菜的作文十四篇

    写作文的时候,我们需要多观察、多积累、多思考。首先,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避免使用错误的词汇或句子结构。其次,要注意文采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另外,要注重段落的组织和逻辑性,确保文章结构清晰、条理分明。还有就是要注意字数控制,避免过于冗长或过于简单。最后,要审查修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