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整式的课件(范例10篇)

栏目: 整式课件

2024-02-20 19:43

【#范文大全# #整式的课件(范例10篇)#】看到必读的“整式的课件”相关精品文章分享给您。教案课件是教师上课前准备好的,而课件内容需要教师自己设计完善。教案是教育教学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的重要保障。以下信息仅供参考,请大家仔细阅读!

整式的课件(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会找出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确定多项式中项、项的系数、多项式的次数;能够分清单项式和多项式,并能明白两者之间的关系;学会整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单项式、多项式概念的发生过程,体会数学中的归纳、分类、类比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情境引导学生对班级文化建设有所了解并学着参与班级文化建设,通过阅读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有关概念训练学习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以及相关概念 教学难点:单项式和多项式的系数、次数的确定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 情境,发现 新知 0- 15 1、你会表示吗? (1)班级宣传框宽为90 cm,高为x cm,面积是______cm2. (2)仙人掌每盆m元, 兰花每盆n元,买3盆仙人掌和2盆兰花要花_________元.  (3)杂物柜长为a cm,宽为b cm,高为h cm,杂物柜体积是_____ cm3. (4)花坛半径为R m,雕塑底半径为r m,绿化面积是_____m2. (5)校园美化资金w元,其中走廊粉刷d元,实物配备需2k元,还剩__________元. 2.概念提出:由数与字母或字母与字母相乘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补充: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3.下列代数式中,哪些不是单项式?     4.单项式的特征: (1)分母都不含字母 ; (2)不含数与字母或字母与字母的加减; (3)不含数与字母或字母与字母的开方运算。   教师利用班容班貌和美化校园为背景逐个呈现问题。   问:根据这些代数式中的运算你能把它们分成两类吗?             学生口答并说出根据。     学生归纳特征。   学生口答完成。       学生可能分为:90x, abh和3m+2n, πR2-πr2 ,w-d-2k     学生观察前面两个,归纳特点:数与字母或字母与字母相乘。 学生根据自己对定义的理解进行判断。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单项式的特征。   结合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可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且能缓和学生紧张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学生观察代数式特征,自主分组可培养观察力,主动发现的特征总是利于掌握。   一组代数式的判断让学生充分认识单项式的特征,及时巩固概念。   (二)自学 归纳,形成 新知 16-30 1.阅读文字,口答问题。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系数.如:90x的系数是90,abh的系数是1.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如:90x的次数是1,abh的次数是1+1+1=3. 问题: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的系数各是什么? 2.填表。 单项式 系数 次数 -5y     a3b     -b                 πr2     注意点:(1)圆周率π是常数。(2)当单项式的系数为1或-1时,这个“1”应省略不写。如2的次数是0;-ab2的系数是-1; (3)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通常写成假分数。) 3.概念:由几个单项式相加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多项式。(说明多项式中有减是因为各单项式相加后省略加号的和式。) 多项式的特征:(1)分母都不含字母 ;(2)不含字母的开方运算.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表格. 在一个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项,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常数项。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例如:a2+3a-2 的项有 a2,3a,  -2 ,常数项是-2,次数最高的项a2 的次数是2,a2+3a-2 称为二次多项式。 问题: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的系数各是什么? 5.填表。 多项式 项数 常数项 次数 3x-7       a2+2b+5       x2-3x       2z4-2y3-x+9           学生先齐朗读一次,再自已阅读。     学生思考后口答完成,其他学生评价。                         学生观察3m+2n, πR2-πr2 ,w-d-2k,       学生先齐朗读一次,再自已阅读。       学生口答完成,评价。   教师提问,归纳出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注意点。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单项式与多项式之间的关系,再得到多项式的概念。 教师板书多项式的概念。 教师板书课题:4.4 整式       教师提问,概念点出。     学生齐读一次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思考,再让学生自已阅读可以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对单项式有关的概念加工理解。   以表格形式来检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促使学生对概念的进一步理解。                             多项式概念通过与单项式的特征比较得到更利于理解。此处引入课题是比较自然贴切。     通过本环节的自主学习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减少学生对老师分析题意的依赖,在探索交流的学习氛围中,培养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让同学评价可促使学生思考分析。 (三)典例 示范,拓展 新知 31-40 1.学校要建塑胶跑道。 例:操场的形状如图:两端是半径相等的半圆。   a r           (1)跑道上弯道总长k=________    操场的周长 l=__________ 面积 s=__________ (2)你所求的`代数式是单项式还是多项式?若是单项式,指出系数和次数;若是多项式,指出是几次多项式,分别由哪些项组成?每一项的系数是什么? (3)弯道半径a=100米,r=15.9米,求出操场的周长和面积。(精确到1米和1米2)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个别中等学生板演,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学生回答,及时评价纠正。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结果,教师参与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               以表格形式呈现,让学生填表格完成。   例题难度不大,学生可以自行解决,让中等学生板演可以暴露也一些中等生容易犯的错误,让其他学生评价可促使全班同学进行思考。 例题的设置是通过练习将学生头脑的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疏理。 (四)反思 盘点,整合 新知 41-44 显示: 1.你知道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区别吗? 2.你会确定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吗? 3.你会确定多项式的项数、常数项和  次数吗? 4.你还有什么感到有疑问的? 5.你还想了解什么?   学生思考,个别学生口答,其他学生评价。   教师呈现小结问题,引导学生口述所获。 本环节让学生先进行整堂课内容的疏理,谈自已的感受可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教师整合课堂知识可理清本堂课的脉络,更易于学生掌握。 (五)分层 布置,巩固 新知 44-45 作业: 必做题:(1)课后练习A、B及作业本基础部分;(2)数学日记一篇。 选做题:(1)课后习题C组;(2)若给你一个数3和字母a,运用我们学过的运算,组成一个整式。   教师布置作业。 必做题巩固本节课的基本要求,选做题为满足水平较高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板书设计   §4.4 整式 多媒体显示       单项式:由数与字母或字母与字母 相乘组成的代数式。 多项式:由几个单项式相加组成的 代数式。 注意点: (1)圆周率π是常数。 (2)当一个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1”省略 (3)系数是带分数需化成假分数。 例1(学生板演)  

整式的课件(篇2)

七年级整式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整式的概念,能够辨别整式和非整式的差别;

2. 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3. 能够应用整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 整式的概念及相关性质;

2. 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三、教学难点:

1. 整式的乘法运算法则;

2. 整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1. 归纳法:通过观察具体的例子,总结整式的特点和相关性质;

2. 演示法: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整式的运算法则;

3. 练习法:设计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步骤:

Step 1 引入新知

1. 教师出示一些代数表达式,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它们的特点。

2. 引导学生总结代数表达式中的字母和常数项,并说明整式的概念。

3. 教师解释整式的定义、相关性质和运算法则。

Step 2 整合知识

1. 教师出示一些代数表达式,让学生辨别其中的整式和非整式,并解释原因。

2. 学生识别代数表达式中的字母和常数项,并学习如何合并同类项。

3. 学生归纳整数的加减法法则,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总结。

Step 3 学习整式的加法运算

1. 教师解释整式的加法运算法则。

2. 通过示例,引导学生学习整式的加法运算,并做一些练习题巩固。

Step 4 学习整式的减法运算

1. 教师解释整式的减法运算法则。

2. 通过示例,引导学生学习整式的减法运算,并做一些练习题巩固。

Step 5 学习整式的乘法运算

1. 教师解释整式的乘法运算法则。

2. 通过示例,引导学生学习整式的乘法运算,并做一些练习题巩固。

Step 6 学习整式的除法运算

1. 教师解释整式的除法运算法则。

2. 通过示例,引导学生学习整式的除法运算,并做一些练习题巩固。

Step 7 应用实际问题

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整式来表示并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将其转化为代数表达式,并进行计算。

六、课堂练习:

1. 计算下列整式的值:(1)2x + 3, 当x = 5时;(2)3x² - 4y, 当x = 2, y = 3时。

2. 将下列代数表达式化简至最简:(1)2x + 3y - x + 2y;(2)4x² - 3y + 2x + 5y - 2x² + 8y。

3. 计算下列整式的和:(1)2x + 3y + 5x - 2y;(2)3x² - 4y + 2x + 3y。

4. 计算下列整式的差:(1)3x² - 4y - 2x² + 3y;(2)2x² - 3y + 4x + 5y - 2x。

七、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堂上的练习题。

2. 预习下节课内容,了解整式的运算法则。

八、板书设计:

整式的概念

相关性质

加法运算法则

减法运算法则

乘法运算法则

除法运算法则

九、教学反思

此教案设计了一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尽可能通过引导和演示来让学生逐步掌握整式的相关知识和运算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间的互动和讨论,在巩固复习环节设计了一些练习题加深学生对整式的理解。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通过他们在练习中的表现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来评判。如发现学生有不理解或是不会的地方,可以通过个别辅导或是小组讨论等方式进一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高整体课堂效果。

整式的课件(篇3)

2.1整式(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单项式的有关概念,能准确地说出给定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单项式的定义;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难点: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 提出问题,引入“单项式”概念 1、青藏铁路线上,在格尔木到拉萨之间有一段冻土地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使速度可以达到 100千米/时,在非冻土地段可以达到120千米/时,请根据这些数据回答问题:列车在冻土地段行驶时: (1)2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 (2)3小时呢? (3)t小时呢? 答案:(1)100× 2=200  (2)100× 3=300  (3)v× t=vt 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填空 (1)若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周长为____  _,面积为___  __. (2)铅笔的单价是x元,圆珠笔的单价是铅笔单价的2.5倍,圆珠笔的单价是________元. (3)一辆汽车的速度是v千米/时,它t小时行驶的路程是______千米 (4)数n的相反数是_______. 答案:(1)4a,a2;  (2)ab;  (3)-n 2、提出问题:以上几个代数式有什么共同特征? 引导学生对上述几个代数式进行观察、分析,让他们自己得出以下结论:4a表示的是数字4与字母a的.乘积;a2表示字母a与a的乘积;ab表示字母a与b的乘积;-n表示数字-1与字母n的乘积,象这样的式子我们叫做单项式,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一种最简单式子――――单项式. 二、新知识讲授 1、定义:由数或字母的乘积组成的式子叫做单项式   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单项式. 练习  指出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单项式: 2xy,-4x, a+ b, ,,m,-,-ab 此练习让学生回答,通过此练习,一方面巩固刚刚学过的单项式定义,另一方面是让学生逐步学习如何应用定义去判断“是”或“不是” 答案:2xy,-4x,,,m,-,-ab 2、单项式的系数 在刚才的练习中,单项式 2xy,-4x, ,-,m,-ab 的数字因数分别是几? 待学生逐一弄清以上几个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后,教师指出“这些数字因数称为单项式的系数”然后,让学生自己说出什么叫单项式的系数 定义: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练指出以下单项式的系数: 3x2,- x2y2z,a2b,-2.15ab3,-m3,0.12h.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即为“系数”,要特别注意“系数”必须包括前面的“+”或“-”号,另外,当系数是“1”时,通常省略不写;系数是“-1”时,只写“-”就可以了 本练习答案:3,-,1,-215,-1,012 3单项式的次数 以单项式- x3y2z为例,我们称“- ”为它的系数,让我们再考察一下这个单项式中的字母因数,有x3,y2,zx,y,z的指数分别是3,2,1,称这几个数的和6为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定义: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页式的次数练习  指出下列单项式的次数: 3x2,- x2y2z,a2b,-2.15ab3,-m3,0.12h. 在此练习中,通过具体的单项式,使学生对定义中的“所有”、“指数的和”等关键词语引起注意 本练习答案:2,5,3,4,3,1 三、进一步巩固新知识 1、P55 例1 2、P56练习第1题填表 学生填,对答案 四、小结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一类代数式?(单项式) 关于单项式,我们又学习了什么?(定义、系数、次数) 2在单项式的定义中,提到了“单独一个数,也叫单项式”,也就是说,以前我们所学过的有理数,都属于单项式,可见,有理数是特殊的单项式 五、作业 1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单项式?若是单项式请指出其系数和次数abc,-2x3,x+y,-m,3x2+4x-2,xy- a,x4+x2y2+y4,a2-ab+b, πR2,3ab2 P59习题2.1的第1题 2 练习册  

整式的课件(篇4)

一、内容及其分析

1、教学内容:整式的有关概念,即能够正确判断单项式、多项式以及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多项式的项和次数等.

2、内容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整式的有关概念指的是理解并掌握整式的有关概念,能够对一些整式进行分析,其核心是整式的有关概念,理解它关键就是要能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使学生经历对具体问题的探索过程,培养符号感.。学生已经学过有理数的运算,本节课的内容整式的有关概念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还与根式的运算有直接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重要的地位,并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是本学科的核心内容。教学的重点是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多项式的项数、次数等概念.解决重点的关键是通过对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对单项式有个初步的理解,并归纳总结出单项式的次数和系数等概念.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定位:理解并掌握整式的有关概念,能够对一些整式进行分析;

2、目标解析:理解并掌握整式的有关概念,就是指能够正确判断单项式、多项式以及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多项式的项和次数等.

三、问题诊断与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多项式的项数、次数等概念难以理解,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单项式的项数、次数的影响。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先分清单项式与多项式的区别,其中关键是能够正确判断单项式、多项式以及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多项式的项和次数等.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内容

问题1:填空,观察所填式子的特点:

(1)边长为x的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

(2)一辆汽车的速度是v千米/小时,行驶t小时所走的路程是_______千米;

(3)若正方体的的边长是a,则它的表面积是_______,体积是________;

(4)设n是一个数,则它的相反数是_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此问题让学生知道可以用字母表示数,从实际问题中列出式子,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体会整式的实际意义。

师生活动:

1、学生自己解决上述问题,然后观察所填式子,归纳其特点,进而初步理解单项式的概念.所填式子是4x、vt、6a2、a3、-n,特点是都是数字或字母的乘积.

2.、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归纳单项式的定义:

单项式:由数字或字母乘积组成的式子是单项式.

分析式子4x、vt、6a2、a3、-n得出: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作单项式的系数(4x、vt、6a2、a3、-n的系数分别是4、1、6、1、-1);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是这个单项式的次数(4x、vt、6a2、a3、-n的次数分别是1、2、2、3、1).

例1: 用单项式填空,并指出它们的系数和次数:

(1)每包书有12册,n包书有___________册;

(2)底边长为a,高为h的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_;

(3)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都是a,高是h,它的体积是________;

(4)一台电视机原价是a元,现按原价的9折出售,那么这台电视机现在的售价为______元;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0.9,宽是a,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_.

解:(1)12n,它的系数为12,次数是1;

(2) ,它的系数是 ,次数是2;

(3) ,它的系数是1,次数是3;

(4)0.9a,它的系数是0.9,次数是1;

(5)0.9a,它的系数是0.9,次数是1.

问题2:根据对单项式的理解,解决下列问题. 小明房间的窗户如图(1)所示,其中上方的装饰物由两个四分之一圆和一个半圆组成(它们的半径相同).

图(1)装饰物所占的面积是______.

(2)某校学生总数为x,其中男生人数占总数的 ,男生人数为 ;

(3)一个长方体的底面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高是h,体积是 .

设计意图:通过上面单项式的了解让学生再一次在实际问题中列出式子,对比看是不是与单项式相似,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师生活动:

1、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第(1)个问题中装饰物是由两个四分之一圆和一个半圆组成,它们的半径相同,由图中的已知条件可知半径为 ,所以装饰物所占的面积恰好是半径为 的一个圆的面积即 ;(2)中男生人数为 x;(3)中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a2h.

2、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后,分析各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并进行交流,在交流中纠正一些不正确的想法.

(二)问题引申、探索多项式的有关概念

问题3:

填空,然后分析所填式子的特点:

1、温度由t°C下降5°C后是________°C;

2、买一个篮球需要x元,买一个排球需要y元,买一个足球需要z元,买3个篮球、5个排球、2个足球共需要________元;

3、如图(2),三角尺的面积是________;

图(2) 图(3)

如图(3)是一所住宅的建筑面积的平面图,这所住宅的建筑面积是_______平方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列式体会式子形成的过程,使之与单项式产生对比,加深对多项式的理解。

师生活动:

1、学生自己解决上述问题,然后观察所填式子,归纳其特点,进而初步理解多项式的概念.所填式子是t-5、3x+5y+2z、 、 ,特点是都可以看做是单项式的和组成的式子.

2、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归纳多项式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作多项式.

在多项式中每一个单项式叫作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字母的项叫作常数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作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让学生分析上述多项式中的项、次数等.

t-5的项是t和-5,次数是1;3x+5y+2z的项是3x、5y、2z,次数是1次; 的项是 和 ,次数是2; 项是x2、2x、38,次数是2.

同时让学生辨别多项式是单项式的和,因此多项式的项包含它前面的符号比如多项式3x-4y的第二项是-4y,而不是4y.

例2: 用多项式填空,并指出它们的项和次数:

(1)温度由t°C下降5°C后是____________;

(2)甲数x的 与乙数y的 的差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

(3)如下图,圆环的面积为____________.

解:(1)t-5,它的项是5和-5,次数是1;

(2) ,它的项是 ,次数是1;

(3) ,它的项是 ,次数是2.

实际应用:

例3:一条河流的水流速为2.5千米/时,如果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那么船在这条河流中顺水行驶和逆水行驶的速度分别怎样表示?如果甲、乙 两条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分别是20千米/时和35千米/时,则它们在这条河流中顺水行驶和逆水行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初一数学《整式》教案范文相关文章内容就分享到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教案优质范文五篇

2.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精选范文五篇

3.初一数学上册《整式》教学设计

4.初一数学整式练习题及答案

5.初一数学复习知识:整式加减

6.初一数学教程视频:整式

7.初一上册数学整式提高训练

8.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

9.初一数学整式手抄报

整式的课件(篇5)

整式的课件

引言:

整式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涉及到多项式的加、减、乘运算、因式分解以及方程求解等内容。掌握整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对于学习代数学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本文将通过详细、具体和生动的方式呈现整式的课件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整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一、整式的定义

整式是由常数和变量的乘积相加减而成的代数式。其中,常数称为整式的系数,变量的指数称为整式的次数。通过这样的定义,我们可以开始讨论整式的运算规则。

二、整式的加减运算

1. 同类项的概念

同类项是指具有相同变量以及相同次数的项。在整式的加减运算中,只能对同类项进行相加或相减。

2. 加减运算的方法

(1)对于同类项,我们只需要将系数相加或相减,保持变量和次数不变。

(2)对于不同类项,直接放在一起,不进行运算。

通过一系列实际例子和练习,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对整式的加减运算的掌握。

三、整式的乘法运算

整式的乘法运算是非常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运算规则。我们将通过以下步骤讲解整式乘法的规则和积的求解方法。

1. 一般乘法法则

整式的乘法要满足乘法交换律和分配律。乘法的结果称为积。

2. 多项式的乘法

我们可以通过分配律的运用,将多项式的乘法转化为多次单项式相乘的形式,然后利用一般乘法法则进行求解。

通过例题和实际应用,我们可以让学生理解整式的乘法运算,并通过练习提高他们的乘法运算能力。

四、整式的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是将一个整式分解为几个整式的乘积的过程。它在解方程和求根等问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因式分解的方法

(1)提公因式法:寻找多项式中的公因式,并提取出来。

(2)公式法:应用一些特定的公式,如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等。

(3)根与系数的关系:通过将整式表示成与其根的关系来进行因式分解。

2. 实例与应用

我们将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来演示因式分解的过程,并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因式分解的应用。

五、整式的方程求解

整式的方程求解是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解方程可以找到整式的解,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1. 方程的定义

方程是等式的一种,其中包含有未知数,并且要求找出使得等式成立的未知数值。

2. 求解过程

(1)将整式移项,得到等式的标准形式。

(2)运用整式的运算规则,逐步化简方程,并寻找解的限制条件。

(3)通过解方程,得到整式的解,并验证解的合理性。

结语:

整式是代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整式的定义和运算规则对学生的代数学习至关重要。通过本课件的详细阐述,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整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提高他们的代数能力。同时,通过实例和应用的介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将整式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高他们的综合问题解决能力。

整式的课件(篇6)

整式的除法教案

简介:

整式的除法是数学中的一项基础操作,也是中学数学必修课程中的一部分。它是解决数学综合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中学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本文旨在提供一份整式的除法教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便与帮助。

一、知识概述

1.1 整式的定义

整式是指所有整系数项一起构成的多项式,其中系数与指数都是整数。

1.2 整式的基本运算

整式的基本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1.3 整式的除法原理

整式的除法原理是指:当两个多项式$f(x)$和$g(x)$,其中$g(x)≠0$时,存在唯一的两个多项式$q(x)$和$r(x)$,满足:$f(x)=g(x)q(x)+r(x)$,其中$r(x)$次数小于$g(x)$次数。

二、教学目标

掌握整式的除法原理,理解整式的除法过程,掌握整式的除法操作方法,能够熟练进行整式的除法计算。

三、教学重点

掌握整式的除法原理,理解整式的除法过程。

四、教学难点

整式的除法操作方法,能够熟练进行整式的除法计算。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课堂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6.1 了解整式的定义和基本运算

在教学过程开始前,首先应该讲解整式的基本定义和基本运算。

6.2 教授整式的除法原理

整式的除法原理是整式除法的基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除法的过程,应该详细讲解整式的除法原理。在讲解原理时,需要重点讲解整式的余数定理和因式定理。

6.3 呈现整式的除法过程

在学生理解了整式的除法原理之后,需要通过实例教学来展示整式的除法过程。在呈现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重点把握除法计算的步骤和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并指导学生如何识别和理解商式和余式的含义。

6.4 小组讨论练习

在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示范操作之后,应该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相互提问和解答,以便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6.5 整合实际问题

把除法计算方法结合到实际问题中,让学生通过实践运用所学的知识,巩固知识点,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整式的除法操作。

七、教学评价

考试评价、现场表演评价、作业评价等。可以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检测考试、观看学生的演示和听取学生的现场演讲来进行教学评价。

八、教学建议

整式的除法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在讲解过程中,可以结合课堂实例或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整式的除法原理和操作方法。

九、总结

整式的除法是中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学好整式的除法有助于学生在综合问题中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以帮助学生成为高水平的数学学生。

整式的课件(篇7)

人教版初一数学整式课件教案

人教版初一数学整式课件教案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多项式、整式的概念,会准确确定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和次数。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列整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合作交流意识,了解整式的实际背景,进一步感受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教学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多项式以及有关概念。2.难点:准确确定多项式的次数和项。3.关键:掌握单项式和多项式次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教具准备 投影仪。四、课堂引入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单项式?举例说明。2.怎样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系数、次数分别是多少?3.列式表示下列问题:(1)一个数比数x的2倍小3,则这个数为________.(2)买一个篮球需要x(元),买一个排球需要y(元),买一个足球需要z(元),买3个篮球,5个排球,2个足球共需________元。(3)如图1,三角尺的面积为________.(4)如图2是一所住宅的建筑平面图,这所住宅的建筑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

整式的课件(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在具体情景中,认识同类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难点】根据同类项的概念在多项式中找同类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做几个题目.

1.教师读题,指名回答.

(1)5个人+8个人=;?

(2)5只羊+8只羊=.?

2.师:观察下列各单项式,把你认为相同类型的式子归为一类:8x2y,-mn2,5a,-x2y,7mn2,,9a,-,0,0.4mn2,,2xy2.

由学生小组讨论后,按不同标准进行多种分类,教师巡视后把不同的分类方法投影显示.

要求学生观察归为一类的式子,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请学生说出各自的分类标准,并且对学生按不同标准进行的分类给予肯定.

二、讲授新课

1.同类项的定义:

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8x2y与-x2y可以归为一类,2xy2与-可以归为一类,-mn2、7mn2与0.4mn2可以归为一类,5a与9a可以归为一类,还有、0与也可以归为一类.8x2y与-x2y只有系数不同,各自所含的字母都是x、y,并且x的指数都是2,y的指数都是1;同样地,2xy2与-也只有系数不同,各自所含的字母都是x、y,并且x的指数都是1,y的指数都是2.

像这样,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另外,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比如,前面提到的、0与也是同类项.

通过特征的讲述,选择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作为研究对象,并称它们为同类项.(板书课题:同类项)

(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同类项概念,可设问同类项必须满足什么条件,让学生归纳总结)

板书由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的同类项概念以及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三、例题讲解

教师读题,指名回答.

【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3x与3mx是同类项.()

(2)2ab与-5ab是同类项.()

(3)3x2y与-yx2是同类项.()

(4)5ab2与-2ab2c是同类项.()

(5)23与32是同类项.()

(这组判断题能使学生清楚地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其中第(3)题满足同类项的条件,只要运用乘法交换律即可;第(5)题两个都是常数项属于同类项.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单看指数不同,误认为不是同类项)

【例2】游戏.

规则:一学生说出一个单项式后,指定一位同学回答它的两个同类项.

要求出题同学尽可能使自己的题目与众不同.

可请回答正确的同学向大家介绍写一个单项式同类项的经验,从而揭示同类项的本质特征,透彻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例3】指出下列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1)3x-2y+1+3y-2x-5;

(2)3x2y-2xy2+xy2-yx2.

【答案】(1)3x与-2x是同类项,-2y与3y是同类项,1与-5是同类项.

(2)3x2y与-yx2是同类项,-2xy2与xy2是同类项.

【例4】k取何值时,3xky与-x2y是同类项?

【答案】要使3xky与-x2y是同类项,这两项中x的次数必须相等,即k=2.所以当k=2时,3xky与-x2y是同类项.

【例5】若把(s+t)、(s-t)分别看作一个整体,指出下面式子中的同类项.

(1)(s+t)-(s-t)-(s+t)+(s-t);

(2)2(s-t)+3(s-t)2-5(s-t)-8(s-t)2+s-t.

(组织学生口头回答上面三个例题,例3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可由教师标出不同的下划线,并运用投影仪给出书面解答,为合并同类项做准备.例4让学生明确同类项中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例5必须把(s-t)、(s+t)分别看作一个整体)

通过变式训练,可进一步明晰“同类项”的意义,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提高识别能力.

四、课堂练习

请写出2ab2c3的一个同类项.你能写出多少个?它本身是自己的同类项吗?

(学生先在课本上解答,再回答,若有错误请其他同学及时纠正)

【答案】改变2ab2c3的系数即可,与其本身也是同类项.

五、课堂小结

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在多项式中找出同类项,会写出一个单项式的同类项,会判断同类项.

第2课时合并同类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过程与方法】

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法则的探究过程,渗透分类和类比的思想方法.培养观察、归纳、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从交流中获益.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合并同类项.

【难点】找出同类项并正确的合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为了搞好班会活动,李明和张强去购买一些水笔和软面抄作为奖品.他们首先购买了15本软面抄和20支水笔,经过预算,发现这么多奖品不够用,然后他们又去购买了6本软面抄和5支水笔.问:

(1)他们两次共买了多少本软面抄和多少支水笔?

(2)若设软面抄的单价为每本x元,水笔的单价为每支y元,则这次活动他们支出的总金额是多少元?

学生完成,教师点评.

二、讲授新课

合并同类项的定义.

学生讨论问题(2)可根据购买的时间次序列出代数式,也可根据购买物品的种类列出代数式,再运用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将同类项结合在一起,将它们合并起来,化简整个多项式,所得结果都为(21x+25y)元.

由此可得: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三、例题讲解

【例1】找出多项式3x2y-4xy2-3+5x2y+2xy2+5中的同类项,并合并同类项.

【答案】原式=3x2y+5x2y-4xy2+2xy2+5-3=(3+5)x2y+(-4+2)xy2+(5-3)=8x2y-2xy2+2.

根据以上合并同类项的实例,让学生讨论归纳,得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指数保持不变.

【例2】下列各题合并同类项的结果对不对?若不对,请改正.

(1)2x2+3x2=5x4;(2)3x+2y=5xy;

(3)7x2-3x2=4; (4)9a2b-9ba2=0.

(通过这一组题的训练,进一步熟悉法则)

【例3】求多项式3x2+4x-2x2-x+x2-3x-1的值,其中x=-3.

【答案】3x2+4x-2x2-x+x2-3x-1=(3-2+1)x2+(4-1-3)x-1=2x2-1,当x=-3时,原式=2×(-3)2-1=17.

试一试:把x=-3直接代入例4这个多项式,可以求出它的值吗?与上面的解法比较一下,哪个解法更简便?

(通过比较两种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在求多项式的值时,常常先合并同类项,再求值,这样比较简便)

课堂练习.

课本P71练习第1~4题.

【答案】略

四、课堂小结

1.要牢记法则,熟练正确的合并同类项,以防止2x2+3x2=5x4的错误.

2.从实际问题中类比概括得出合并同类项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地合并同类项.

第3课时去括号、添括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去括号与添括号法则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去括号和添括号的必要性,能运用运算律去括号和添括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接受“矛盾的对立双方能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辩证思想和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

【难点】当括号前是“-”号时的去括号和添括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还记得我们前面用火柴棒摆的正方形吗?记录正方形的个数与所用火柴棒的根数.

1.若第一个正方形摆4根,以后每个摆3根,则n个正方形所用的火柴棒的根数为4+3(n-1).?

2.若每个正方形上方摆1根,下方摆1根,中间摆1根,还需加1根,则n个正方形所用的火柴棒的根数为n+n+(n+1).?

3.若每个正方形都摆4根,除第1个外,其余的都多1根,则n个正方形所用的火柴棒的根数为4n-(n-1).?

4.若先摆1根,再每个正方形摆3根,则n个正方形所用的火柴棒的根数为1+3n.?

搭n个正方形所需要的火柴棒的根数,用的计算方法不一样,所用火柴棒的根数相等吗?

生:相等.

师:那么我们怎样说明它们相等呢?

学生讨论、回答.

师评:4+3(n-1)用乘法的分配律把3乘到括号里,再合并得3n+1;4n-(n-1)可看成4n与-(n-1)的和,而-(n-1)可看成n-1的相反数,即为1-n,所以4n-(n-1)等于4n+1-n=3n+1.

活动一去括号

师:在代数式里,如果遇到括号,那么该如何去括号呢?

我们再看看以前做过的习题.

整式的课件(篇9)

【摘要】教案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在此小编为您整理了整式 备课教案,希望能给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教学

目标 1、 通过归纳、类比,经历单项式、多项式概念的发生过程。

2、 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

3、 理解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概念。

4、 理解多项式中项、项的系数、多项式的次数等概念。

了解整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

重点 单项式、多项式及其相关概念。 教学

难点 单项式、多项式相关概念中的系数、次数的`概念容易混淆,尤其是系数还包括符号,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

方法 启发式 教学

用具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集体备课稿 个案补充

一、 新课引入

1.、x的-3倍是_________。

2. 正方形的边长是a,长方形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2倍,那么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

3. 商店里卖出a台电脑,每台b元,商店共获利_______元。

4. 已知长方体的长和宽都为y,高为x,则长方体体积的- 倍为________.

二、 教师引入概念

单项式

思考-3x,2a2,ab, 这些代数式是怎样组成的?有什么共同特点?

教师总结:1、由数与字母或字母与字母相乘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单项式。如:a,1,0等。

2、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教学反馈1:完成P99----1,

多项式

由几个单项式相加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多项式

1) 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2) 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3) 次数最高的项的次项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4) 问:a2+3a-2的项分别有 ,常数项是 ,最高次项的次数为

5) a2+3a-2为二次三项式

教学反馈2:完成P98-----2. P99------3

整式

单项式、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教学反馈3:P98-----1. P99------2

三、 实际应用

例 一个花坛的形状如图44所示,它的两端是半径相等的半圆。求

(1) 花坛的周长L (2)花坛的面积S

a

解 (1)L=2a+2派r

(2)花坛的面积是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一两个半圆的面积之和,即S=2ar+派r2

教学反馈4:1、有长为L的篱笆,利用它和房屋的一面墙围成如入形状的园子,园子的宽为t。

(1) 用关于L,t的代数式表示园子的面积;

(2) 当L=100m,t=30m时,求园子的面积。

2、设在排成每行7天的日历表中某个数是a,那么它下方第1个数是几?用代数式表示。这是几次多项式?若a表示7月16日,那么它下方第1个数表示几月几日?

四、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学生回答)

五、 提高探究

已知n是自然数,多项式yn+1+3x3-2x是三次三项式,那么n可以是哪些数?

整式的课件(篇10)

七年级整式的教案

教案主题:七年级整式的引入与加减法

教学目标:

1. 了解整式的概念及整式的特征;

2. 掌握整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3. 能够灵活运用整式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整式的概念和特征;

2. 整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教学难点:

1. 整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的掌握;

2. 能够灵活运用整式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1. 教材《数学七年级下册》;

2. 教学课件和投影仪;

3. 黑板和彩色粉笔;

4. 练习册等相关教学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15分钟)

1.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回忆整数的概念和整数的加法、减法运算规则,并提出以下问题:“假如x和y都是整数,那么x+y和x-y是整数吗?”

2. 引入整式的概念:

解答上述问题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x和y用字母代替,x+y和x-y的结果又会是什么呢?通过让学生观察一些例子,引导他们发现x+y和x-y的运算结果都可以用字母表示,这样的表达式就被称为整式。

3. 讲解整式的特征:

通过比较整数和整式的特征,引导学生认识整式的特征,如只包含字母和数字,字母之间的运算是指数加减,等等。

二、加法运算(25分钟)

1. 例题引导:

显示一道加法算式 “2x + 3y + 4 - (x - y - 1)”,并简要解释算式的含义和规律。

2. 讲解加法运算规则:

a. 对于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时保留字母和指数,对系数进行加法运算;

b. 对于不同类项,不进行合并,保持原样。

3. 例题练习: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整式加法运算练习。

三、减法运算(25分钟)

1. 例题引导:

显示一道减法算式 “(x + 2) - (x - y + 3)”,并简要解释算式的含义和规律。

2. 讲解减法运算规则:

a. 对于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时保留字母和指数,对系数进行减法运算;

b. 对于不同类项,不进行合并,保持原样。

3. 例题练习: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整式减法运算练习。

四、应用与拓展(15分钟)

1. 实际问题分析:

提示学生思考一道实际问题:“小明有4本书,小红有2本书,小明借给了小红一本书,那么小红现在有几本书?”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整式。

2. 整式运算解析:

展示 “4 - 1 + 2” 的整式形式,并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回答问题。

3. 拓展思考:

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用整式表示其他实际问题,并逐步引导他们进行整式运算。

五、小结与反思(10分钟)

1. 小结复习:

概括整式的概念和特征,总结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2. 评价反思:

向学生征求意见,收集教学反馈,总结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一堂关于七年级整式的教案的主要内容。教案结构合理,通过引入和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整式的乘法课件范本

    针对刚开始工作的教师来说,教案和课件是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所以老师们应该认真推陈出新,不断改进课件内容。撰写教案时应该关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我向您推荐“整式的乘法课件”,相信您会从中获益匪浅。欢迎您品读并参考!...

  • 中英文课件范例10篇

    推荐一篇介绍“中英文课件”的文章,希望大家会喜欢。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每天老师都需要编写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和指导。如果这个网站对您有帮助,请记得收藏,方便日后使用!...

  • 整式加减课件

    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撰写教案和制作课件,关键是要负责认真地完成这项工作。教案和课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下面这篇文章,是励志的句子编辑为大家细心搜集整理的,希望您能认真阅读并了解其详情!...

  • 整式的乘法课件十篇

    今天励志的句子编辑为大家推荐了一篇与“整式的乘法课件”相关的优秀文章,请您密切关注本页所呈现的精彩内容,切勿错过任何一个细节。通常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老师会提前准备好教案和课件,因此需要教师自己花费一些时间来编写。教案是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

  • 最新绿色圃课件(范例10篇)

    由于我们工作的严谨,范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有哪些范文值得参考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最新绿色圃课件》,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通过速读,抓住事物的特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通过整体感知、合作交...

    绿色课件 01-03
  • 2024演讲稿格式课件(范本10篇)

    小编特意搜集并为您带来“演讲稿格式课件”相关内容,当我们准备上台演讲时。准备一份演讲稿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关注演讲的语言表达,优秀的演讲稿能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引起听众的共鸣。那么,如何写一篇出色的演讲稿呢?请放心,这篇文章提供了您所需的全部信息。...

  • 湖课件范例4篇

    每位教师都需要准备教案课件,这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还没有编写,那么老师就必须赶紧完成了。教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您可以在以下资源中找到与您所需相关的"湖课件"资料,请务必将本页收藏,以便日后阅读!...

  • 整式加减课件经典

    课件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如果教师还没有写课件,现在还来得及。编写优质教案课件是构建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品牌的重要途径。想知道如何编写优质教案课件吗?我们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相关内容,敬请期待“整式加减课件”。非常感谢您对我们的喜爱和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希望您能多多关注我们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