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姓氏歌课件(范文15篇)

栏目: 姓氏课件

2024-03-02 15:52

【#范文大全# #姓氏歌课件(范文15篇)#】由于我们工作的严谨,我们经常会需要使用到一些范文,范文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范文的撰写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也许"姓氏歌课件(范文15篇)"就是你要找的,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姓氏歌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氏、赵”等5个生字,会写“国、王”等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出新知

1、自由背诵,回顾课文:你们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姓氏歌》第一小节吗?自己先背诵一遍吧。

2、教师引导:大家背得真认真。同学们,我们中国的姓氏有很多。古人就曾经编过一本书,叫《百家姓》,里面收集了很多常见姓氏。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探索姓氏王国,一起来学习第二小节。

出示课件21:

3、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请你在拼音的帮助下,自己试着读一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读正确。

出示课件22:

(2)教师范读:老师也想读一读,希望同学们认真听。

(3)教师指名读:谁想读?3-5名学生读,注意正音。

(4)师生合作读:现在老师读红色部分,你们读蓝色部分,我们一起读一读。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通过背诵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进入情境,为本节课探索新知做铺垫。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可采用多种形式朗读的方法,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二、精读课文,随文识字

1、教师提问:如果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

出示课件23:

2、给生字组词:给生字组词,为它找个好朋友,我们会记得更牢。

(1)教师提问:“氏”可以组什么词?

预设:姓氏。

(2)教师提问:“赵”可以组什么词?

预设:赵国。

教师拓展:赵姓在《百家姓》中排第一。说起姓赵的历史人物,三国时期的名将赵云大家一定都听说过,他还是我们河北正定人呢。赵云跟随刘备近30年,四处征战,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

出示课件24:

(3)学生跟读:请你继续跟老师读。钱,花钱。孙,子孙。周,四周。王,王子。官,五官。

出示课件25:

3、学生讨论: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些字呢?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吧。

预设1:上节课我们用过的“加一加”的方法。“子”加上“小”是“孙”,我们可以说子小孙。

预设2:还是孙悟空的孙。

预设3:还可以编一个字谜:一个小孩子。谜底是孙。

教师小结:“孙”可以用这些方法来识记。

出示课件26:

预设4:除了“加一加”的方法,我们还经常用到“减一减”的方法。

识记“氏”:“纸”减去绞丝旁就是“氏”。

出示课件27:

预设5:我们可以用比较字形的方法。

(1)识记“赵”:看“赵”这个字和我们学过的起床的“起”字长得很像。把“己”换成撇点就是“赵”。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偏旁叫走字旁。

出示课件28:

(2)识记“周”:再看“周”字,“周”和我们学过的用心的“用”字长得很像,把“用”里面的横横竖,换成土和口就是“周”字了。

出示课件29:

(3)识记“官”:“官”和我们学过的汉字的“字”长得很像,把下面的“子”换成一竖和两个口就是“官”。同学们,原来用比较字形的方法能记住这么多字呢。

出示课件30:

6、教师提问: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预设:我还知道借助图片的'方法。

识记“钱”:接下来我们看“钱”字。古代的钱很多都是用金属做的,我们现在用的硬币也是金属做的。“钱”的偏旁是金字旁,金字旁的字大都与金属有关。

出示课件31:

7、提出要求:同学们,看。这些生字宝宝跑回课文里去了,你还会读吗?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指名读。

(3)学生齐读:相信认真学习的你一定记得很熟,读得很准啦。能不能试着再把全文读一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多种识记生字的方式的肯定,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对字形字义的整体识记。)

三、了解介绍姓氏的方法

1、介绍单姓、复姓:接下来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姓氏,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对,有的姓氏是一个字,有的姓氏是两个字。中国的姓氏中大部分是一个字,我们叫做单姓,也有两个字的,比如诸葛、东方、上官、欧阳,这样的姓叫复姓。同学们真了不起,认识了这么多姓氏。

出示课件32:

2、学习介绍姓氏的方法:那学了这篇课文,你都知道了哪些介绍姓氏的方法呢?

预设:“加一加”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介绍。

教师提问:你能不能举个例子?

预设:李,木子李;张,弓长张;胡,古月胡;吴,口天吴;孙,子小孙。

教师追问:还有哪些姓氏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介绍呢?

预设:吕,双口吕。

出示课件33:

教师提问:你还知道了哪些介绍姓氏的方法呢?

预设:“说偏旁”的方法。

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还可以用“说偏旁”的方法。“徐”的偏旁是双人旁,我们可以说双人徐。“许”的偏旁是言字旁,我们就说言午许。像这样“说偏旁”的方法还有刘,立刀刘。

出示课件34:

教师提问:还有什么好方法吗?

预设:组词的方法。

教师小结:除了这些方法,我们还可以用组词来介绍姓氏。比如,赵,我们可以说,我姓赵,赵国的赵。王,他姓王,王子的王。我们中国的姓氏是不是很有趣呀?

出示课件35:

3、小游戏:接下来,我们一起玩个小游戏吧。“孙”我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这样介绍:你姓什么?我姓(孙)。什么(孙)?(子小孙)。我们也可以用组词的方法这样介绍:你姓什么?我姓(孙)。什么(孙)?(子孙的孙)。

出示课件36:

提出要求:相信,你一定学会了。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和同桌一起玩一玩吧。(介绍钱、周、方、林)

出示课件37:

4、回顾课文:刚才的游戏有趣吗?这次老师把拼音去掉,再试着读一读全文吧。

出示课件38:

(设计意图:第二小节中出现的复姓,学生会有疑问,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了解。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巩固介绍姓氏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 识记“国”:课文我们会读啦,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生字。我们先看“国”这个字。

出示课件39:

(1)教师讲解:“国”是全包围结构,它的偏旁是国字框。书写顺序是先外后内再封口,注意方框要写得方正,上下宽度要相等。玉的竖写在竖中线上,中间一横写在横中线上。

(2)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国王、中国、全国。

(3)教师范写:国。学生书空并进行练写。

2、识记“王”:再来看“王”这个字。

出示课件40:

(1)教师讲解:“王”是独体字。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横写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三横之间的距离要相等,最后一横最长。

(2)教师范写:王。学生书空并在田字格本上进行练写三遍。

(3)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王子、大王、国王。

3、识记“方”:最后看“方”。

出示课件41:

(1)教师讲解:“方”是独体字,书写时要注意,点写在竖中线上。横折钩要注意笔势的变化,起笔在中心点上,横要短,微微向右下方倾斜,钩要在竖中线上收笔。最后一笔的撇要舒展。

(2)教师范写:方。学生书空并在田字格本上进行练写三遍。

(3)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方正、四方、东方。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根据提示,背诵课文

1、提出要求:同学们,今天我们在姓氏王国里学到了很多知识。下面我们就试着背一背第二小节吧。请你根据提示试着背诵。

出示课件42:

2、改变形式:看看你背得对吗?再这样试一试吧。

出示课件43:

3、改变形式:你背对了吗?加上第一小节,试着背一背全文吧。相信同学们一定背得越来越好。

出示课件44:

(设计意图:根据不同提示,背诵课文。通过不同的填空形式,提高了趣味性,解决了背诵任务。)

六、布置作业,播放音乐

1、作业。

(1)背诵全文。

(2)了解自己姓氏的故事。

2、结束:最后让我们伴着《百家姓》的歌曲来结束今天的学习吧。

出示课件45:

(设计意图: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联系实际,对姓氏有所了解,产生兴趣。)

七、板书设计

2 姓氏歌

国 王 方

教学反思:

本课是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将一些常用姓氏寓于朗朗上口的儿歌之中。要求教师教学时借助介绍姓氏达到识字的目的,同时鼓励学生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在教学中,我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朗读教学。通过师生合作读,生生问答,填空等富有趣味的形式进行朗读,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活动中,感受到本课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解决了背诵任务,同时也对姓氏产生了兴趣。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通过交流不同的识字方法,使学生牢固地记住了生字,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习汉字的兴趣。

姓氏歌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3、通顺、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2、了解姓氏。

教学准备、资料百家姓资料、PPT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3、通顺、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2、了解姓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与步骤各环节目标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二、诵读汇报

三、交流姓氏故事

四、游戏活动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你们知道吗?

学生讨论交流。

(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的经典诗文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

(出示《百家姓》课件。)

1、集体齐读《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

有多少同学愿意参与都可以,能说多少说多少

提示:谁知道中国姓氏的来历呢?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知道哪一个姓氏的故事呢?

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2、老师引入故事话题

1)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吧。

在很久远的过去,皇帝的第五个儿子的儿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

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

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中国姓氏有很多,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诸葛、东方,

上官、欧阳......

2、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

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

2)开火车,来介绍。

3)同学评一评,谁介绍的好。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中国姓氏的一些趣事。

4、观看有关中国《百家姓》的表演唱视频。

5、活动总结:同学们,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6、结束语:

大家一起来说: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2、有节奏、熟练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与步骤

一、听课文复旧导入

二、出示字卡、识字认字

三、布置作业

1、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句子,注意停顿。

3、播音乐,加动作,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按顺序出示词语卡片,读生字、组词,齐读课文。

5、指导书写生字

(1)指名朗读,正音。

(2)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识记生字。

(3)多媒体出示田字格生字“姓、什、双”

学生观察思考: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左右结构)

比较其书写特点。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多媒体出示田字格中“王、方、么”引导学生观察结构、书写要领、描红、临写、扩词

(5)出示“国”,回顾结构、部首并组词

6、有感情、节奏地朗诵课文。

7、完成课后练习

读读:自由朗读、同桌互读、正音纠错

做游戏:师生互动,说姓氏

例:你姓什么?我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介绍自己姓什么,可以用不同方法。

说说你还知道什么姓?

背背:自由练背,积累词语。

抄写课后读读记记的词语。

姓氏歌课件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姓、氏、赵、钱”等12个生字,会写“姓”“什”等7个生字。

2.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学习重点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教学重点:

识记“姓、氏”等6个生字;书写“在、后”2个生字宝宝;发现生字的组合特点;正确朗读第一小节。

教学难点:

正确识记生字。

学情分析: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前准备:

1.课文录音。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3.预习课文,尝试朗读。(学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用时:3分钟)

1.启发谈话,导入活动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你们知道吗?

学生讨论交流。(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的经典诗文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出示课题。

2.诵读汇报

(出示《百家姓》课件)集体齐读《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有多少同学愿意参与都可以,能说多少说多少。

1.认真观看课件内容,自由交流问题。

2.齐读课题。

3.学生齐读《百家姓》。(不认识的字看拼音)

4.说说自己知道的姓氏名称。

5.讲讲自己知道的姓氏故事。

1.说一说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课前查到了这些姓氏:

____ ____ _____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用时:20分钟)

1.交流姓氏故事提示:谁知道中国姓氏的来历呢?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

(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2)老师引入故事话题。

(3)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

在很久远的过去,黄帝的孙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近现代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等。

2.游戏活动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第一小节)

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2)组内比赛读,指名读,全班交流汇报。

(3)学习第一小节的生字。

①认读生字卡

②选字组词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清楚,读流利。

2.与其他同学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3.听教师读时注意不认识的字。

4.自由拼读生字。

5.按结构、偏旁、笔画数等给生字归类。

6.同桌互读,并交流。

7.巩固练习:

(1)完成课后第2题。

(2)认读词语:姓氏什么

8.自读,同桌互读检查。

3.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姓(xìn xìnɡ)氏(sì shì)李(lǐ nǐ)张(zhānɡ zānɡ)

4.连一连,把两个字合成一个字。

女木弓口又

子生天又长

三、指导书写。(用时:15分钟)

1.展示本小节书写生字:姓什么双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个生字,看清偏旁和笔画,找一找不容易写好和容易写错的笔画。

3.教师讲解书写要点。

4.教师范写,弄清笔顺。

5.指导学生描红,临写。

6.组织展示。

1.自由认读生字。

2.认真观察每个生字,看清偏旁和笔画。

3.掌握书写要点。

4.仔细观察教师范写,跟着教师书写,记住书写要点。

5.自由描红,临写。

6.全班展示。

5.看谁写得最好看。

姓什么双

6.按要求填空。

“姓”的`笔顺是_____。

“么”共有______笔,第2笔是________。

四、布置作业,课外实践。(用时:2分钟)

1.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复习巩固认读生字。

2.同桌之间做问答游戏。

1.认真完成作业,小组内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2.每个生字写三个。

7.辨字组词。

星()姓()什()行()欢()双()

姓氏歌课件 篇4

一、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姓氏歌》共两小节,第一小节前四行采用一问一答,分别以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的方式引出姓氏“李”和“张”,后两行采用三字一句的形式介绍了两组音近姓氏“胡、吴”“徐、许”。第二小节列举了《百家姓》中排名靠前的八个单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以及诸葛、东方、上官、欧阳四个复姓,表明了了中国姓氏之多。

教学目标。

(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姓、氏、李”等12个生字和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3个偏旁,会写“姓、什、么”3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能有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

(3)了解百家姓,初步感受中华姓氏文化的奥妙。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识记12个生字。《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和朗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本课通过范读、自由读、分节读等形式帮助学生来朗读和背诵课文。同时呢,本课作为一节识字课,始终将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本课作为一节识字课,要将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识字方法的渗透作为教学难点,在孩子们的交流与讨论中渗透组词、加一加等识字方法。

二、教学准备

1、课件。

2、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等生字卡片。让学生运用生字卡片进行识字练习,并在练习结束之后将卡片张贴在黑板上,形象而又直观的展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3、鸿合教学系统。利用此系统的拖动与克隆功能让学生亲自体验,将生字宝宝拖动到合适的位置来对生字进行正确分类,在动手实践中加深他们对生字的识记。

三、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先向孩子们介绍自己的姓氏,然后问学生:你姓什么?进而引出课题《姓氏歌》,在此环节,注重“姓”这个生字的书写。

多种形式朗读,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1、范读儿歌,听清字音,重点讲解“什么”这一个容易读错的词语,并且学会它的书写。

2、自由读儿歌,圈出生字。

3、认读生字。带拼音读、去音节读,用思维导图给生字归类。

(三)分节朗读,学习姓氏。

1、学习儿歌第一节,圈出姓氏。用“你姓什么?我姓……”的问答游戏来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巩固识字方法。

2、分析儿歌第二节,明白中国有很多姓氏,有单姓和复姓之分。

3、你还知道哪些姓氏呢?

(四)总结本课,布置作业。

仿照下图尝试用思维导图给第三课《小青蛙》的生字归类

板书设计

对一节完整的课来说,板书设计也不容忽视。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能及时体现课文中的知识点。因此,这节课的板书分为两行,一行是单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第二行是诸葛、东方、上官、欧阳四个复姓,在每行末加上省略号说明了中国姓氏之多,既形象又直观的展示了本课的重点。板书设计如下:

姓氏歌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

四、教学反思

在此课的教学中,我始终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教学原则,通过自由读、分节读等形式来帮助学生来熟读和背诵课文。同时,本课作为一节识字课,始终将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教学重点,利用课件展示部件分解和结合的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了解我们可以用部件分解即加一加的识字方法来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教会了他们识字方法。同时让孩子通过阅读例句来发现对于一些独体字,如“方、万”等,我们可以采取组词法来介绍自己,将识字方法渗透于他们的交流之中。美中不足的是在学习生字的时候,我采取了思维导图这一教学工具来让孩子们对生字进行归类识记,但是由于鸿合系统的操作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尚有难度,导致在此环节费时过多,可以将这一环节安排在预习之中,让孩子们在预习时绘制思维导图,课上进行交流汇报和补充,也许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姓氏歌课件 篇5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传统姓氏文化中的复姓,感受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一、检查复习。(用时:3分钟)

1、出示词语卡片,组织学生开火车复习上节课的词语。

2、全班齐读姓氏歌。

3、板书课题。

1、开火车认读词语。

2、齐读姓氏歌。

3、齐读课题。

8、听写词语。

什么 一双

二、品读课文。(用时:25分钟)

1、听课文第二小节录音,边听边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句子,注意停顿。

3、播音乐,加动作,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按顺序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课文。

5、认读词卡:

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诸葛 东方 上官 欧阳

6、讲解复姓。

补充:司马 公孙 皇甫等等

7、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

(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

(2)开火车,来介绍。

(3)同学评一评,谁介绍得好。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中国姓氏的一些趣事。

(5)观看有关中国《百家姓》的演唱视频。

8、指导书写生字“国”“王”“方”

(1)指名朗读,正音。

(2)师通过课件范写,学生练写,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并评价。

1、齐读课文第二小节,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2、男女生分角色读第2小节。

3、汇报自己了解的复姓

4、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同学评一评,谁介绍得好。

5、观看有关中国《百家姓》的演唱视频。

6、在课后田字格中书写生字“国”“王”“方”。

7、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9、朗读第二小节,要求读得又好又快。

10、我会连线。

xìnɡ 赵

zhānɡ 官

zhào 姓

sūn 张

ɡuān 孙

11、我会写。

国 王 方

12、生字变魔术。

“玉”减一笔:__________

“万”加一笔:__________

三、朗读表演。(用时:7分钟)

1、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给学生戴上头饰,组织学生姓氏歌朗读表演。

3、组织全班评议。

1、熟读课文,先在小组里合作准备和表演,然后在全班表演。

2、戴上头饰,汇报朗读。

3、全班评议。

13、比一比,再组词。

王( ) 玉( )

万( ) 方( )

四、拓展延伸。(用时:3分钟)

1、知识拓展: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姓氏文化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要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

2、引导学生说说:班里的同学有哪些姓。

学生观看《弟子规》视频。

3、观看《弟子规》,你的感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总结全文。(用时:2分钟)

1、活动总结:同学们,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识。

2、结束语:

大家一起来说: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

1、学习方法的总结: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读好角色说话的语气,表演好百家姓游戏。

2、和父母一起收集生活中的姓氏。

姓氏歌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2、有节奏、熟练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与步骤

一、听课文复旧导入

二、出示字卡、识字认字

三、布置作业

1、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句子,注意停顿。

3、播音乐,加动作,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按顺序出示词语卡片,读生字、组词,齐读课文。

5、指导书写生字

(1)指名朗读,正音。

(2)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识记生字。

(3)多媒体出示田字格生字“姓、什、双”

学生观察思考: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左右结构)

比较其书写特点。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多媒体出示田字格中“王、方、么”引导学生观察结构、书写要领、描红、临写、扩词

(5)出示“国”,回顾结构、部首并组词

6、有感情、节奏地朗诵课文。

7、完成课后练习

读读:自由朗读、同桌互读、正音纠错

做游戏:师生互动,说姓氏

例:你姓什么?我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介绍自己姓什么,可以用不同方法。

说说你还知道什么姓?

背背:自由练背,积累词语。

抄写课后读读记记的词语。

姓氏歌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12个生字;认识弓字旁、金字旁。

3、会写“姓、什、么、双、国、王、方”7个生字,知道笔画顺序,会组词。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己先读一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拼音。

2、老师教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3、说一说班上的同学还有哪些姓氏?女兆姚、西早覃、口十叶、尸出屈、龙共龚、山隹崔、言午许、黄色的黄、符号的符、田地的田、国王的王、方向的向、队伍的伍??

4、做课本上的问答游戏。

二、熟读词语、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1、板书词语:“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古月胡、上官、双方、国王、什么”。(加粗字体是书本上要求必须认识的字)

2、老师教读,请学生上台来教读。

3、老师随机抽取几个字指一指,认识会读的同学站起来大声读出来。看谁反应最快。

4、根据笔顺歌自己想一想笔画顺序是怎样的?请四个同学上台来,把“姓、什、么、双、方、国、王”七个字的笔顺写在黑板上,其余同学就在书本上,把这四个字按照笔顺写在田字格中。

(笔顺歌: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里再封口。)

5、说一说“张”“钱”“徐”“国”都是什么偏旁呢?弓字旁、金字旁、双人旁、国字框。

6、把黑板上的词语一起来读一遍,会读了的就擦掉,较难的词语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读两遍。

7、全班一起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木子——()弓长——()古月——()

口天——()子小——()言午——()

2、根据笔画顺序,写出下列字的笔顺。

姓:,共()画;

什:,共()画;国:,共()画;方:,共()画;

姓氏歌课件 篇8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姓氏歌》这篇课文语言简洁,内容浅显,利用姓氏归类识字。文中的姓氏都是取自《百家姓》,学习《姓氏歌》,并不是让孩子们去研究,也不是让他们去背诵所有的姓氏,而是通过学习此课,使孩子们认识自己的姓与汉族的姓区别在哪里,还要对中国的姓氏文化感兴趣,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2、学情分析:

经过学习生活,明显看出孩子们长大了,自主学习能力也加强了,虽然如此,但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上要选择多样性。通过观察,和一年多的接触,我发现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而现在班里大部分学生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能够端正学习态度。

二、说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目标的依据和原则:

1、主要依据还是《语文课程标准》及一年级学生实际情况。

2、教学目标设计要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说教学设计的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学习,或者说教学设计的目标是服务于学习,因此,坚持教学设计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

目标设计的原则。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双语班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正确书写7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部件分解法,了解课文中的’李、张、胡、吴、徐、许’等姓氏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子的兴趣,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百家姓,初步感受中华姓氏文化的奥妙,能明白少数民族姓氏与汉族姓氏区别,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2、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还有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用部件分解法记忆姓氏;了解’木子李,弓长张’等姓氏的习惯称呼;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突破方法:扩展延伸,说说议议。

教学难点:了解用部件分解法记忆姓氏。

突破方法:观察字形,拆分讨论。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课件演示法。课件演示起着使教学直观化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在本课教学中,我将利用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看看部件分解的好处。

2、自主探究,小组比赛。

3、集体交流,课外延伸。

四、说学法

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读读、赛赛、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部件分解法、小组合作学习、认真观察。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导入新课:(3—5分钟)

出示课件,播放歌曲《百家姓》,让学生认真听听,然后说说,听到了哪些姓。

这一环节的依据:用动听的歌曲,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达到初步接触姓氏。

(二)讲授新课:(30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

1、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听读的基础上,圈出我们学过的姓氏。

2、游戏比赛的形式来学习课文生字及课文。

3、出示课件,'你姓什么?'来引出后面的内容。图片中有几个孩子,他们分别姓什么?

4、逐一学习课文中要求会写的生字,比如古月胡,口天吴。

5、教师引导,’李’的构成,可以被分解成——木子李。

6、教师引导,’张’的构成,可以被分解成——弓长张。

7、引导发现识字规律,很多不认识的字我们要记忆的时候可以把它分解成两个认识的字来进行记忆。

教师小结:这种把要认得生字分解成两个部分的方法,叫做部件分解法,是认识汉字的一种常用方法。

这一环节的依据就是: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游戏拓展(5分钟)

老师准备好的生字卡片,分发给几个同学,找一找部件分解的规律,把这几个字分解一下。

课堂小结:这篇课文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姓氏用字,了解了用’部件分解法’记忆姓氏,初步了解中国姓氏。

六、说板书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能及时地体现课文中的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可以随时进行朗读,小老师领读等,这样能够理解掌握更快,达到一目了然。

板书:木子李言午许姓氏歌双口吕口天吴古月胡弓长张

七、布置作业:书写生字。

姓氏歌课件 篇9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用时:3分钟)

1、师生谈话,互相介绍自己姓什么。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其他姓。

3、板书课题,指导朗读。

1、说说自己姓什么。

2、交流自己知道的其他姓氏。

3、跟老师朗读课题,注意“姓”的韵母是后鼻音。

1、我会读《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用时:10分钟)

1、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小组合作情况。

(1)指名朗读生字。相机正音。

(2)开火车读。

(3)齐读。

(4)指导学生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两遍。

2、找一找课文,圈出“姓”。

3、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1)小组内抽读生字,不认识的,互相帮助,看谁记得牢。

(2)小组内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读,进行评议。

(3)组内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编顺口溜,编儿歌等识字方法。)

2、给下面的字注音。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

三、诵读课文,领会感悟(用时:15分钟)

1、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组织拍手游戏进行问答,指导背诵。

3、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后,运用课后“照样子做问答游戏”的练习题中的方法介绍自己和别人的姓。(可以用把字拆分部件和组词的方法。)

4、引导学生运用其他的方法进行介绍。

5、引导学生质疑。认识复姓。

6、指导学生朗读,知道省略号表示什么。

7、总结。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师生进行拍手游戏,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老师的指导下模仿句子来介绍。(先小组内,再班内交流。)

(1)你姓什么?我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2)你姓什么?我姓方。什么方?方向的方。

4、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介绍。

5、认识复姓,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复姓。

6、了解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这样的复姓。

7、齐读,背诵。

3、读一读下面的名字,圈出名字中的姓。曹操诸葛亮东方朔姚明毛泽东

4、按照要求写一写。我还知道这些单姓: 我还知道这些复姓: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重点示范指导比较难写的字。(姓、国、双)

3、教师范写生字。

4、检查学生描红本。

1、保持写字姿势正确。

2、认读生字。

3、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该怎样写好生字。

4、说说这些字的笔顺。

5、观察老师范写生字:姓、国、双,边看边书空。

6、进行描红。

7、投影仪展示,进行点评。

5、读一读,写一写。五、布置作业,拓展知识(用时:2分钟)

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1)制作姓氏卡。

(2)认读《百家姓》。

(3)了解姓氏背后的故事。

1、说说本课的学习收获。

2、制作姓氏卡:用彩色笔写出自己知道的姓,注上拼音,写好后在小组内交流认读。

3、课后在家长的帮助下认读《百家姓》,了解姓氏背后的故事。

6、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批注

姓氏歌课件 篇10

《梳理**姓氏源流》活动设计

作者:杨凯丽

辅导教师:闫小乐

2011年9月

《梳理**姓氏源流》活动设计

学习目的:

1、通过了解自己姓氏的**。了解中国姓氏的发展,提高汉语学习能力。

2通过网上搜索、小组讨论和合作讨论,总结了姓氏的发展历程。

三。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

学习重点:使用互联网搜索找到关于你姓氏的信息。

难点:用科学的分类方法对中国姓氏的发展进行分类和梳理。

活动准备:与主题相关的资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有一个叫秦涧全的人在游览岳王庙时,看到南宋大奸臣秦桧夫妇跪岳王庙前,义愤的在岳王庙前题诗:“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可见秦涧全对自己的姓的尴尬。

而著名学者孔庆东教授每次出来讲学,总是自豪的向听众介绍自己是孔子的第十三代传人。由此可见,名字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我们的姓氏怎么来的?

今天,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去网络的知识海洋寻找答案。

二、展示问题:

1.使用互联网查找您的姓* *。

2利用互联网了解他们姓氏在当地的分布情况。

三。思考姓氏文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3、 分组:按姓氏和人数将班级分为六组。

三、上网查阅资料、讨论、最后展示成果。。

优秀成果展示

第一组,我们组中每个人的姓氏**:

杨姓:杨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6。现在它时中国第六大姓,而杨则是世界十大华人姓氏之一。

杨姓出自黄帝之后西周王族。据唐代林宝的《元和姓纂》和宋代郑樵的《通志·氏族略》记载,杨姓出于姬姓,源于晋地之杨国。西周成王集都,将其弟叔虞之地封于山西西南部。他的都城建立于唐朝,成为唐朝的侯爵。

因唐地临晋水,由此为晋国,叔虞即为晋开国之君。春秋时期,晋国发生内乱,晋武公灭侯,统一晋国。武公死后,其长子诡诸继位,为晋献公。

献公相继灭周围诸小国,包括杨国。向公将二弟伯侨领地赐给杨,姓杨。由此伯侨成为杨氏得姓始祖。

杨姓属于以封地为姓。在中牟县,杨姓支系比较广泛。分部于个乡镇,主要集中在三官庙乡和九龙镇。

第二组贺姓:

出自姜姓,为避讳皇帝的姓氏而改姓。春秋时期,齐桓公(姓蒋)有一个孙子叫公孙庆克。他的儿子庆封取了父亲的名字,给他起名叫清家。庆封是齐灵公时期的医生,庄公时期与崔杼一起担任上卿,掌管国家行政。

后两人再升为左右相国。因为崔杼家的内乱,庆封以弑君罪杀害了崔家,统治了**。于是庆封把政事交给儿子庆舍处理,自己只管吃喝玩乐,引起了朝上朝下对庆氏的不满,后庆封的亲信卢蒲癸和王何,趁庆封外出之机,杀死了庆舍,庆封见势不妙,便逃到了吴国。

吴王噶朱方封给庆封,庆氏宗族闻讯赶来相聚,从此,庆氏比在齐国时还要富裕。至西汉末,子孙徙会稽山阴,东汉时传至庆仪为汝阴令,其曾孙庆纯官拜侍中,为避汉安帝的父亲刘庆的名讳,"庆"字改为同义的"贺"字。庆纯改为贺纯。

史称贺姓正宗。贺姓为避讳而改姓。他姓主要集中在刘集乡和大孟镇。

以贺兵马、贺庄为主。

第三组雷姓:

源出有三:

1来自方雷家。炎帝神农九世孙方雷后,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载,相传方雷氏是炎帝神农氏的九世孙,因战功被黄帝封于方山(在河南省中北部嵩山一带),建立诸侯国。其后人以国为氏,为复姓姓方雷,后分为两支,一支姓方,一支姓雷。

2、出自黄帝有臣子名雷公,其后以祖名为氏。据《姓苑》所载,雷姓是个古老的姓氏。据说黄帝曾有过雷公大臣。他是一位精通医术的名医,曾与黄帝讨论过医学理论。

据《素问·著至教书论》说:“黄帝坐明堂,召雷公问之。”殷纣王有宠臣雷开。

其后子孙以雷为氏。

3、出自他族改姓和小数民族中有雷姓。雷姓在我县分支较少,主要集中在大孟万胜村附近。

第四组司姓:

司姓渊出有二:

第一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神农属下专事占卜的司怪,属于以官职称谓省文简化为氏。据史籍《元命苞》记载:

“神农为上古部落酋时,有司怪。”司怪,就是专职从事占卜祸福、解释当今、**未来的祭司,是古代荒朦时期人类解释自然与社会现象的一种职能行为。在司怪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司怪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司氏、怪氏(圣氏)者,亦有维系复姓者,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两周王朝官吏司成,属于以官职称谓省文简化为氏。据史籍《左传》记载:

“春秋时郑国有大夫为司成,其后以先为姓。”司成,即大司成,为商末周初即设有的官位,为专职教导世子(王族子弟)之官,职如先秦乃至两汉时期的祭酒。在典籍《礼记·文王世子》中记载:

“大乐正学舞干戚,语说命乞言,皆大乐正授数,大司成论说在东序”。朱彬在典籍《礼记训纂》中也注解:“大乐正、小乐正所教者仪文器数,别设大司成一官专讲说义理。

”唐朝时期,唐高宗李治曾一度改国子监为古称“司成馆”,改祭酒称为大司成,不久又恢复原称。从此,司成便成为祭酒的别称。在司成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司成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司氏、成氏者,亦有维系复姓者,世代相传至今。

先秦时期,司氏族人已分布于郑(今河南新郑)、晋(今山西)、卫(今河南濮阳)、程(今陕西咸阳)等地。《姓氏考略》载,司氏最早繁衍发展中心是古代顿丘。这个地名,曾经出现于《诗经》中的《卫风·氓》,是一个与中华民族有深厚渊源的地方,这个地方在春秋时代是属于卫国的一个邑,到了战国时代又改隶魏国,位置在今河南清丰县。

第五组王姓:

姓氏起源: 出自姬姓。周代灵王太子姬晋因其直言不讳的劝告而被贬为平民。他移居琅琊(今山东胶南地区),世代繁衍。

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为“王家”,延用成姓。还有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毕公高。其后人因种种原因散居在京兆、河间一带。他们自称王姓,因为他们原来是皇室成员。后世沿袭未改,渐成大姓。

周平王太孙赤到晋国,后人为纪念他改姓为王。此外,战国末期,西周桓公后人为纪念秦朝灭亡后的故居,改姓为王。王姓是中国第二大姓,有许多**的表达,广泛分布于我县各乡镇。

比如官渡镇的小王庄、大王庄,主要姓王。

教师总结:

中国姓氏的**有

1、 以图腾作为姓氏。最古老的姓氏与氏族社会图腾有关。如:王、姬、姜、姒、姚等。

2、 以分封的土地作为姓氏。如杨某,其他人有周阳、余某、杨某等。

3、 以国名为姓氏。如雷、齐、宋、鲁、秦、魏、汉、赵、魏、陈等。

4、 以担任的官衔为姓氏。如司、司马、司空、太史等。

5、 以居住地为姓氏。如东郭、南宫、西门等。

6、 以从事的职业为姓氏。如陶、巫、卜等。

7、 因避讳而改姓氏,如贺、还有丘姓因避讳孔丘而改为邱姓。

姓氏寻根的意义: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参天大树必有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生态文化。他是由三皇五帝等中华组向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姓氏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国脉、文脉,形成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追溯自己的根,中国人唯一可以凭借的线索就是自己的“姓氏”了。

通过姓氏的寻根,可以让我们了解对自己姓氏的历史**、家族名人、迁徙分布等知识了如指掌……通过姓氏文化寻根,知道自己肉体、心灵之血脉传承,人们可以找到与祖先相连的血脉,从而感知历史,体味现在,思考未来…

姓氏歌课件 篇11

教学目标

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弓、钅”。

3.通顺、流利、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2.了解姓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作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儿歌第一小节中的6个生字,书写“姓,什、么、双”4个汉字。了解常见的姓氏,区分读音相近的姓氏的不同写法。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第一小节并练习背诵。

3.结合学生自身的姓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重点:

朗读韵文,结合句子认识姓氏,并正确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

在生活中认识姓氏。

教学准备:

了解周围人的姓氏。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结合学生姓氏,谈话导入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姓名卡片,说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为两个部分,姓和名,通常情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姓。(相机指导生字“姓”的书写:左右结构,女加生,“女”字在作偏旁时,第三笔横画改为提画,不能出头。)

3.板书课题:姓氏歌,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姓”是后鼻音,“氏”是整体认读音节,并与“低”加以区分。

二、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第一小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二句,相机出示词语卡片“什么”、“李”,指名学生认读,注意正音:“什”是前鼻音,“么”读轻声;“李”是边音,相机交流“李”的识记方法:上下结构,木加子。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三、四句,出示词语卡片“张”,强调“张”是翘舌音,交流识字方法:弓加长,张。

(3)指名学生朗读第五句,出示词语卡片“古”“吴”“双”,指名学生认读,交流识字方法,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再读第一小节,巩固识字。

(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第一小节,将这一小节中出现的姓氏用笔圈出来,和同位交流。

(2)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小节,汇报出现的姓氏,教师相机板书:李、张、胡、吴、徐、许。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重点区别“胡”和“吴”、“徐”和“许”。

质疑: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组姓氏读音很接近,当别人没有听清是姓“胡”还是姓“吴”,是姓“徐”还是姓“许”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适当小结:可以通过字形的不同组合来加以区分。

学生再次朗读:“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4.游戏巩固。

摘苹果送朋友:将六个姓氏卡片剪成苹果状,贴在黑板上,指名学生上黑板摘苹果,苹果反面写的是什么姓氏,读出来,送给班级姓该姓氏的同学。

5.练习熟读并背诵。

(1)学生再次练习朗读第一小节。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同位一问一答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

(3)指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

三、书写指导

1.出示第一小节要求会写的字:什、么、双,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师范写讲解:“什”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双”左右相同,左边略小,又字的捺画变成点画。生观察书空。

4.学生自主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

5.交流反馈,评议提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姓氏,区分了它们的字形,还学习了写字。课后,请同学们继续了解自己的家人还有哪些姓氏,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分享。

板书设计:

2.姓氏歌

李 张 胡 吴 徐 许

四、背诵课文

1.导语:掌握了会认读的字,我们就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了,也能尝试背诵课文了。

出示任务:继续用击掌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尝试把课文背诵下来。

个体练习,同桌互背互纠。

2.反馈指导。

指名背诵指导后,全班一起击掌背诵。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

六作业设计:

1.朗读和背诵课文。

2.有兴趣的查找我国姓氏资料。

姓氏歌课件 篇12

《姓氏文化》

年级:小学五年级学科: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课程的整合

【案例背景】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并给未来社会带来巨大变革。

我国教育部早已决定,分三个层面在全国中小学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这个决定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融入到小学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这就是“课程整合”的核心。“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也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本次活动是对信息技术与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整合进行初步的研究与实践。

【教学课题】《姓氏文化》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和接触了互联网,掌握了网络的基本知识,具备了初步在互联网上浏览搜索信息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搜索引擎的功能,

“姓氏文化”是每个中国人最想了解和研究的话题之一,因此,选择它作为研究主题,营造积极的探索氛围,使学生乐于探索,并激发学生强烈的热情。

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高,通过与同学交流协作,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

【教学方法】

1、本课以“姓氏文化”这个最想了解和研究的话题导入,激发学生对“姓氏文化”的好奇、对上网搜索信息的强烈需要,创设了积极的学习氛围。

2设计具体的研究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组织自己的研究内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参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和选择,进行自主**学习。

三。给予学生具体有效的指导。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如何通过互联网从**获取信息资源的线索;对于如何有效地组织信息、利用信息,如何与他人合作等问题给予一定的设计和参考,以逐步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通过**操作,引导学生了解百度搜索引擎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学会使用搜索关键词进行搜索。掌握通过分类目录和搜索引擎进行资源检索的方法和策略。

2引导学生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学会甄别有用信息。

3、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姓氏文化”的有关信息。

二、【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较熟练地登陆百度(搜索引擎**,能准确地使用搜索引擎、合适的搜索策略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信息。

2初步培养学生浏览、收集、筛选、处理和使用互联网的能力。培养学生协同探索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知识和信息获取的兴趣。

2、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

三。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依照法律和道德行为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相关活动。

【教学重点】

准确有效地引导学生使用百度搜索功能;引导学生在网络搜集“姓氏文化”的有关信息,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协作完成主题**。通过搜索和交流,我们可以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搜索关键词,排除网上其他信息的干扰,在丰富繁杂的网络资源中准确、快速地搜索必要信息,为我所用;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学会合作学习。

【活动过程】

一、活动目标:

1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查询有关姓氏信息,了解中国历史悠久的姓氏文化,对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2提高学生查询数据、处理信息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

学生自己收集姓氏信息;成立自愿调查组(4-5人)对社会人口姓氏进行调查,并获得调查结果。

2.教师准备:

**“姓氏文化”,链接**“寻根问祖”。

3.设施配备:

多**计算机教室、分组网络设施(inter***)。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创设情境

今天让我们自我介绍一下。我先走。我是xx学校的老师。我姓xx。

学生:我是xx班的学生。我姓×。

讲述:刚才,我们介绍的是什么呀?(姓),姓也称为姓氏。(板书:姓氏)

2.姓氏调查

讲述:课前,同学们自愿组成了调查小组,对社会上的人群进行了姓氏调查,哪组来说说你们的调查情况。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物理投影分组报告调查,并谈论每个人的经历。

姓氏调查表

(二)合作**

1.出示课题“姓氏文化”

讲述:大家通过姓氏调查对姓氏已经有了一个初步认识,想不想进一步了解?今天,让我们来看看中国丰富多彩的姓氏文化。(板书:姓氏文化)

2.学习与交流

讲述:课前,老师留了一个作业,搜集有关姓氏方面的资料,下面,以组为单位把资料放在一起互相交流,然后说一说你的收获。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把每人搜集的资料放在一起共享,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告诉:接下来,老师给你提供了一个更快的学习方法,用电脑上网查姓氏知识,你感兴趣吗?请看操作提示(出示幻灯)

1)在桌面的“姓氏文化”文件夹里双击“姓氏文化”网页文件。

2)边查阅边交流。

学生活动:学生操作电脑,上**查阅“姓氏文化”相关资料。

3)打开百度搜索( 用“百家姓”等关键字搜索。

谈:通过电脑上网查询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三。寻根问祖:为亲朋好友查姓。

出示幻灯: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问:你知道这句老话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回答:不管树有多高的根,不管水有多深有它的源头。

[解说]人是一样的。你应该知道你自己的血缘遗传,知道你自己的祖宗。

看一段录像“寻根情结”。

讲述:我们看到从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到现代的作家鲁迅都有一种寻根问祖的愿望,你们想不想了解自己的祖根**呢?现在让我们为自己和朋友们查一下祖根的**。请看操作提示(出示幻灯)

在桌面的“寻根问祖”文件夹里双击“寻根问祖”网页文件,输入姓氏后点击“汉字”查询。

打开百度搜索(搜索你的姓氏**。

学生汇报:谁查到自己的祖根**了,说给大家听一听。

(三)拓展延伸:

[解说]从姓氏诞生到现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传统。今天,虽然我们在课堂上对姓氏有了很多了解,但我们已经解决了学生心中的各种问题。

但姓氏文化有着深刻的内涵,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

【对活动的认识与反思】

一、走出校园,体验社会。

“让学生做社会人”,这是新时代培养人才的方向。让孩子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进社会,孩子才能成为社会人。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开放性活动课程,要使活动得以开放,我们必须淡化课内与课外,学校内与学校外之间的界限,让学生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下活动,学生才能放开手脚,才能有施展个性才华的空间。

在这次活动中,我要求每各小组根据小组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开展活动。例如:有的小组活动时间是放学后,活动地点在校园内;有的组活动地点是校外,时间是星期六;有的小组活动时间是中午,地点是学校门口,调查送学生家长。

正因为打破了以往“教室、课堂”这一活动场所,学生调查到的资料才更有意义,学生的体会才能更深。同时,在社会活动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如何与人沟通。以下是几位学生的感受:

张××:我调查第一人的时候有点紧张,所以犹豫了一下,被别人拒绝了。在爸爸和其他组员的鼓励下,我又调查了一位年轻的阿姨,这一次,我把话说清楚了,还跟这位阿姨进行了简单的沟通,所以她很高兴的告诉了我她的姓,我也特别高兴。

后来,我调查了几十个姓,成功了。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自己的沟通能力得到了提高,我也变得更加大胆了。我希望老师以后能多做这样的社交活动。

谭××:刚开始调查的时候我很紧张,所以请杨旭先试试。她去调查一位老人,她成功了。于是,我鼓足勇气也调查了一个叔叔,而且非常有礼貌的跟他说清楚这次调查的任务,他高兴地告诉了我。

后来,连续调查了100多人,每次都做的更好。经过这次调查我知道了很多姓,还知道了几个奇怪的姓,使我懂得了只有努力去干一件事,一定会做好的。

许多学生表达了他们的真实感受。通过这次社会调查活动,我觉得学生提高了与人交往的能力,知道了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讲文明、懂礼貌,增强了自己的信心与勇气,为他们将来能够适应社会,为社会做贡献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在活动开始前,指导学生进行过程和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实现这一目标和成功实施活动的基本条件。这就要求教师要按一定的原则选择相应的策略,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因势有序高效地进行指导,以发挥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不应只是要求学生去“调查”、“访谈”、“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等,而不给予具体的方法指导。如如何编制简明合理的调查问卷,如何进行有效的访谈,如何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等。本次活动从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1.调查过程的指导。

活动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对社会上的人群进行姓氏调查,考虑到学生以前没有到社会上参加过社会实践,所以教师对全班同学进行了指导。首先,根据学生家的距离,自愿分成调查组,根据每组情况确定调查地点。然后,全班进行现场的模拟调查,同学们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有的客串老人,有的客串小孩儿,有的客串医生、军人等等,最后让学生讨论调查时要注意什么,教师及时给予总结,如要用礼貌用语,要有耐心,注意安全等等。

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完成调查任务。

2.搜集资料方法的指导。

通过什么方式收集资料,学生们能说出很多种,通过这些途径搜集到资料的却不多,原因优很多。经过前一段的尝试,总结出:互联网的使用,信息收集非常快,而且有非常丰富的内容。

但是,经过调查发现,学生家里普遍都有电脑,也能上网,会上网查阅资料的却不多,于是我利用综合活动实践对学生进行了上网查阅资料的培训,指导学生如何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查阅资料,输入什么关键词才能查阅到资料。经过对学生的培训与指导,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也利用网络查阅到了大量姓氏方面的资料,为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去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姓氏歌课件 篇13

活动目标:

1、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姓氏歌》认识生字。

3、学生展示诵读《姓氏歌》的成果。

教学重点:

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教学课时:2课时

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你们知道吗?

学生讨论交流。

(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的经典诗文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

二、诵读汇报:

(出示《百家姓》课件。)

1、集体齐读《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有多少同学愿意参与都可以,能说多少说多少

三、交流姓氏故事

提示:谁知道中国姓氏的来历呢?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知道哪一个姓氏的故事呢?

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2、老师引入故事话题

1)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吧。

在很久远的过去,皇帝的第五个儿子的儿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

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现代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等。

四、游戏活动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双口吕,言午许。

三横王,草头黄。立早章。双人徐。

耳东陈,禾木程。中国人,百家姓。

2、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

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

2)开火车,来介绍。

3)同学评一评,谁介绍的好。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中国姓氏的一些趣事。

4、观看有关中国《百家姓》的表演唱视频。

5、活动总结:同学们,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6、结束语:

大家一起来说: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

第二课时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画出要求认识的生字,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句子,注意停顿。

3、播音乐,加动作,自由轻声读课文。

4、按顺序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课文。

5、指导书写生字

(1)指名朗读,正音。

(2)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识记生字。

(3)多媒体出示田字格生字“午、古、王”

学生观察思考: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独体结构)比较其书写特点。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多媒体出示田字格中“李、吴、双”引导学生观察、描红、临写、扩词

6、知道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7、完成课后练习

读读:自由朗读、同桌互读、正音纠错

演演:教师说动物名称,学生做动作

背背:自由练背,积累词语。

(三)布置作业

抄写课后读读记记的词语

背诵课文

板书:姓氏歌

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

中国人,百家姓。

姓氏歌课件 篇14

课前解析

《姓氏歌》是根据《百家姓》编写的韵文,一问一答,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课文通过熟字加一加的方式,认识中国的姓氏,了解单姓和复姓,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学生在识字的同时,认识更多的姓氏,提升识字的乐趣和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能够学以致用,介绍自己的姓氏。

关注课文:第一节:前4行,可以安排师生、男女生、同桌互相问答着读一读,在一问一答中,增添读的趣味性。后几句,可让学生拍着手读一读,增加朗读时的韵律感。

第二节:本节由12个单姓和复姓组成。可以通过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单姓和复姓的不同。朗读时,要关注姓氏之间的停顿,以及单姓与复姓的节奏变化,姓氏之间不要粘连,读出节奏感。

关注生字:本课要书写7个生字,学写偏旁“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其中3个独体字,3个左右结构的合体字,以及1个全包围结构的字。学习写“国”,可以回顾“回”字的书写,复习全包围的字“先外后内再封口”的书写顺序。“姓”在上册学习了“妈”的基础上,巩固女字旁的书写。

关注词语:姓氏、张口、良好、花钱、孙子。可以结合生活积累认读这些词语。

教学目标

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姓、氏、李”等12个生字和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3个偏旁;会写“姓、什、么”等7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识记12个生字,认识3个新偏旁,会写7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姓、李”等5个生字,会写“姓、双”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姓名卡片,说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那么,我们中国有多少姓氏呢?这节课我们就去了解一下吧。

出示课件1: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为两个部分,姓和名。通常情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姓。

3、教师板书课题:2姓氏歌

4、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话题入手,通过介绍自己的姓氏,与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联系,点燃课堂活力,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了解儿歌

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把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请你自己读一读,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3、学生齐读。

4、小组合作。

(1)提出要求:请你自己读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在文中你都知道哪些姓氏呢?告诉你的同桌吧。

(2)提出要求: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问问你的组员。

5、教师指名读:其他同学当小老师,看着课文认真倾听,指出错误。

6、提出要求: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设计意图:儿歌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儿歌内容的大致理解,渗透"学贵有疑"的思想。)

三、精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齐读第一节:好,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先一起来学习第一小节。请大家一起读一读第一小节,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2、教师引导:要想把课文读流利不容易,需要把课文里面这些字认清楚。你先试着读一读这些字吧。

出示课件2:

学生跟读:请你再跟老师读一遍。

3、学习识字方法。

教师提问:如果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

(1)识记“姓、李”:给生字组词,为它找个好朋友,我们会记得更牢。

出示课件3:

预设:姓,姓名;李,李树。

学生跟读:请跟老师读一读。

教师提问:同学们,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它们呢?请大家认真观察,看看这两个字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它们都是由两部分组成,每部分都是一个我们学过的生字。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通过“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变成三字儿歌就更方便了,同学们可以试一试。

预设:女加上生是姓,我们可以说女生姓,那李就是木子李。

出示课件4:

(2)识记“张”:看“张”字。跟老师读——张,张开。“张”的偏旁是弓字旁,它由三笔组成。弓是古代兵器之一,由富有弹性弓臂和柔韧的弓弦构成,当把拉弦、张弓过程中积聚的力量在瞬间释放时,便可将弓弦上的箭或弹丸射向远处的目标。这就是弓。

出示课件5:

教师提问:我们怎么记住这个字呢?

预设1:用“加一加”的方法弓加上长是张,我们可以说弓长张。

预设2:变成三字歌:弓长张。

出示课件6:

教师小结:很好,刚才学习的方法现在就用上了,这就是学以致用。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3)识记“古、吴”:再看“古、吴”,你能为它们组词吗?

预设:古,古代;吴,吴国。

出示课件7:

学生跟读:请跟着老师读一读。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古”和“吴”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预设1:它们都是上下结构,两部分组成。

预设2:它们都有“口”。“口”上面加“十”就是“古”;“口”下面加“天”就是“吴”。

出示课件8: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说十口古,口天吴。

学生跟读:请跟着老师读一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多种识记生字的方式的肯定,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对字形字义的整体识记。)

四、巩固练习,逐步提升

1、教师指名读:看,同学们。这些生字宝宝又跑回课文里去啦,你还会读吗?谁想读?相信认真学习的你一定记得很熟,读得很准了。

出示课件9:

2、小游戏:接下来我们一起玩个问答游戏吧。

(1)教师引导:先看看他们是怎么问答的。

出示课件10、11:

(2)师生问答:看明白了吗?下面有五个小同学,他们的姓都不一样。我来问你来回答。

出示课件12:

(3)同桌问答:同学们真是太棒了,相信你一定学会啦,和同桌一起玩一玩吧。

3、学生自由读:刚才的游戏有趣吗?下面我们再把课文第一小节读一读吧。老师把拼音去掉,你会读吗?自己试一试。

出示课件13: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可以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巩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识记“姓”:课文我们会读啦,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生字。我们先看“姓”这个字。

出示课件14:

(1)教师讲解:“姓”是左右结构,它的偏旁是女字旁。书写时注意,女字旁的横倾斜,且不能出头。右边的“生”第一横写在横中线上,最后一行要长。

(2)教师范写:姓。学生书空并在田字格本上进行练书写3遍。

(3)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姓氏、姓名、百姓。

2、识记“双”:再来看“双”这个字。

出示课件15:

(1)教师讲解:“双”是左右结构,它的偏旁是又字旁。需要注意的是,第二笔是点,第四笔是捺,第二个横撇穿插到左下格。

(2)教师范写:双。学生书空并在田字格本上进行练书写3遍。

(3)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双手、一双、双人。

3、识记“什”:接下来,我们学习“什么”的“什”。

出示课件16:

(1)教师讲解:“什”是左右结构,它的偏旁是单人旁。书写时要注意,“十”的横靠近单人旁的竖的起笔,在横中线上右行,竖靠竖中线的右侧,收笔处比单人旁底端略低。

(2)教师范写:什。学生书空并在田字格本上进行练书写3遍。

(3)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什么。

4、识记“么”:学了“什么”的“什”,现在我们学习“么”。

出示课件17:

(1)教师讲解:“么”是独体字。书写时要注意,撇在竖中线上起笔,在横中线上收笔。撇折的折角不能太大,所以起笔的撇要倾斜一些,穿过中心。折笔处在左下格,略往上斜。

(2)教师范写:么。学生书空并在田字格本上进行练书写3遍。

(3)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什么、多么、怎么。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书写,加上教师适时的鼓励,让书写变得有趣,学习更有动力。当然,对于有难度的字,应该具体指导,带学生一起书空练写。)

六、根据提示,背诵课文

1、教师引导:同学们,今天我们读了课文,学了生字。下面我们试着背一背课文第一小节吧。请你根据提示试着背诵。

出示课件18:

2、改变形式:看看你背得对吗?再这样试一试吧。

出示课件19:

3、改变形式:你背对了吗?再这样背一背。相信同学们一定背得越来越好。

出示课件20:

(设计意图:根据不同提示,背诵课文。通过不同的填空形式,提高了趣味性,解决了背诵任务。)

七、板书设计

2姓氏歌

姓双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氏、赵”等5个生字,会写“国、王”等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出新知

1、自由背诵,回顾课文:你们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姓氏歌》第一小节吗?自己先背诵一遍吧。

2、教师引导:大家背得真认真。同学们,我们中国的姓氏有很多。古人就曾经编过一本书,叫《百家姓》,里面收集了很多常见姓氏。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探索姓氏王国,一起来学习第二小节。

出示课件21:

3、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请你在拼音的帮助下,自己试着读一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读正确。

出示课件22:

(2)教师范读:老师也想读一读,希望同学们认真听。

(3)教师指名读:谁想读?3-5名学生读,注意正音。

(4)师生合作读:现在老师读红色部分,你们读蓝色部分,我们一起读一读。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通过背诵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进入情境,为本节课探索新知做铺垫。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可采用多种形式朗读的方法,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二、精读课文,随文识字

1、教师提问:如果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

出示课件23:

2、给生字组词:给生字组词,为它找个好朋友,我们会记得更牢。

(1)教师提问:“氏”可以组什么词?

预设:姓氏。

(2)教师提问:“赵”可以组什么词?

预设:赵国。

教师拓展:赵姓在《百家姓》中排第一。说起姓赵的历史人物,三国时期的名将赵云大家一定都听说过,他还是我们河北正定人呢。赵云跟随刘备近30年,四处征战,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

出示课件24:

(3)学生跟读:请你继续跟老师读。钱,花钱。孙,子孙。周,四周。王,王子。官,五官。

出示课件25:

3、学生讨论: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些字呢?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吧。

预设1:上节课我们用过的“加一加”的方法。“子”加上“小”是“孙”,我们可以说子小孙。

预设2:还是孙悟空的孙。

预设3:还可以编一个字谜:一个小孩子。谜底是孙。

教师小结:“孙”可以用这些方法来识记。

出示课件26:

预设4:除了“加一加”的方法,我们还经常用到“减一减”的方法。

识记“氏”:“纸”减去绞丝旁就是“氏”。

出示课件27:

预设5:我们可以用比较字形的方法。

(1)识记“赵”:看“赵”这个字和我们学过的起床的“起”字长得很像。把“己”换成撇点就是“赵”。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偏旁叫走字旁。

出示课件28:

(2)识记“周”:再看“周”字,“周”和我们学过的用心的“用”字长得很像,把“用”里面的横横竖,换成土和口就是“周”字了。

出示课件29:

(3)识记“官”:“官”和我们学过的汉字的“字”长得很像,把下面的“子”换成一竖和两个口就是“官”。同学们,原来用比较字形的方法能记住这么多字呢。

出示课件30:

6、教师提问: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预设:我还知道借助图片的方法。

识记“钱”:接下来我们看“钱”字。古代的钱很多都是用金属做的,我们现在用的硬币也是金属做的。“钱”的偏旁是金字旁,金字旁的字大都与金属有关。

出示课件31:

7、提出要求:同学们,看。这些生字宝宝跑回课文里去了,你还会读吗?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指名读。

(3)学生齐读:相信认真学习的你一定记得很熟,读得很准啦。能不能试着再把全文读一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多种识记生字的方式的肯定,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对字形字义的整体识记。)

三、了解介绍姓氏的方法

1、介绍单姓、复姓:接下来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姓氏,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对,有的姓氏是一个字,有的姓氏是两个字。中国的姓氏中大部分是一个字,我们叫做单姓,也有两个字的,比如诸葛、东方、上官、欧阳,这样的姓叫复姓。同学们真了不起,认识了这么多姓氏。

出示课件32:

2、学习介绍姓氏的方法:那学了这篇课文,你都知道了哪些介绍姓氏的方法呢?

预设:“加一加”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介绍。

教师提问:你能不能举个例子?

预设:李,木子李;张,弓长张;胡,古月胡;吴,口天吴;孙,子小孙。

教师追问:还有哪些姓氏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介绍呢?

预设:吕,双口吕。

出示课件33:

教师提问:你还知道了哪些介绍姓氏的方法呢?

预设:“说偏旁”的方法。

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还可以用“说偏旁”的方法。“徐”的偏旁是双人旁,我们可以说双人徐。“许”的偏旁是言字旁,我们就说言午许。像这样“说偏旁”的方法还有刘,立刀刘。

出示课件34:

教师提问:还有什么好方法吗?

预设:组词的方法。

教师小结:除了这些方法,我们还可以用组词来介绍姓氏。比如,赵,我们可以说,我姓赵,赵国的赵。王,他姓王,王子的王。我们中国的姓氏是不是很有趣呀?

出示课件35:

3、小游戏:接下来,我们一起玩个小游戏吧。“孙”我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这样介绍:你姓什么?我姓(孙)。什么(孙)?(子小孙)。我们也可以用组词的方法这样介绍:你姓什么?我姓(孙)。什么(孙)?(子孙的孙)。

出示课件36:

提出要求:相信,你一定学会了。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和同桌一起玩一玩吧。(介绍钱、周、方、林)

出示课件37:

4、回顾课文:刚才的游戏有趣吗?这次老师把拼音去掉,再试着读一读全文吧。

出示课件38:

(设计意图:第二小节中出现的复姓,学生会有疑问,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了解。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巩固介绍姓氏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识记“国”:课文我们会读啦,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生字。我们先看“国”这个字。

出示课件39:

(1)教师讲解:“国”是全包围结构,它的偏旁是国字框。书写顺序是先外后内再封口,注意方框要写得方正,上下宽度要相等。玉的竖写在竖中线上,中间一横写在横中线上。

(2)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国王、中国、全国。

(3)教师范写:国。学生书空并进行练写。

2、识记“王”:再来看“王”这个字。

出示课件40:

(1)教师讲解:“王”是独体字。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横写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三横之间的距离要相等,最后一横最长。

(2)教师范写:王。学生书空并在田字格本上进行练写三遍。

(3)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王子、大王、国王。

3、识记“方”:最后看“方”。

出示课件41:

(1)教师讲解:“方”是独体字,书写时要注意,点写在竖中线上。横折钩要注意笔势的变化,起笔在中心点上,横要短,微微向右下方倾斜,钩要在竖中线上收笔。最后一笔的撇要舒展。

(2)教师范写:方。学生书空并在田字格本上进行练写三遍。

(3)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预设:方正、四方、东方。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根据提示,背诵课文

1、提出要求:同学们,今天我们在姓氏王国里学到了很多知识。下面我们就试着背一背第二小节吧。请你根据提示试着背诵。

出示课件42:

2、改变形式:看看你背得对吗?再这样试一试吧。

出示课件43:

3、改变形式:你背对了吗?加上第一小节,试着背一背全文吧。相信同学们一定背得越来越好。

出示课件44:

(设计意图:根据不同提示,背诵课文。通过不同的填空形式,提高了趣味性,解决了背诵任务。)

六、布置作业,播放音乐

1、作业。

(1)背诵全文。

(2)了解自己姓氏的故事。

2、结束:最后让我们伴着《百家姓》的歌曲来结束今天的学习吧。

出示课件45:

(设计意图: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联系实际,对姓氏有所了解,产生兴趣。)

七、板书设计

2姓氏歌

国王方

教学反思:

本课是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将一些常用姓氏寓于朗朗上口的儿歌之中。要求教师教学时借助介绍姓氏达到识字的目的,同时鼓励学生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在教学中,我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朗读教学。通过师生合作读,生生问答,填空等富有趣味的形式进行朗读,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活动中,感受到本课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解决了背诵任务,同时也对姓氏产生了兴趣。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通过交流不同的识字方法,使学生牢固地记住了生字,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习汉字的兴趣。

姓氏歌课件 篇15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孟姜女姓孟吗?如果认为她姓孟名姜女,或者是姓孟名姜的女子,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孟姜女姓姜不姓孟,孟表示她排行老大,女则表示她的性别。说白了,孟姜女就是姜家的大小姐。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史无其人,而孟姜却是先秦时期妇女的常见称呼。例如《诗经桑中》:云谁之思?美孟姜兮。程俊英先生就译作:猜猜我心在想谁?漂亮大姐本姓姜。要学习与研究古代文化,就要弄懂类似孟姜女这一类问题,也就是说,必须对古人的姓氏有所了解。

姓与氏有联系而又不完全相同。宋代史学家刘恕在《通鉴外纪》中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十分准确地点明了姓与氏的联系与区别。

姓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后期的母系氏族阶段。当时以母系血统为纽带形成了一个个氏族,每个氏族为区别于其他氏族,必须有一个称号,这些称号就是姓。从姓字的构造来看,它是个会意字,从女从生,《说文》释作人所生也,表明由同一女性所生的后代即为同姓。懂得这些,我们就不难明白为什么许多古姓都是从女字旁的了,例如姬、姜、赢、姒等姓。

最初的同姓不会很多,但随着后代不断繁衍,同姓自然会越来越多。同姓的氏族分为若干分支散居到各地,这些分支除了共同的姓之外,又有一些特殊的称号作为自己的标志,这就产生了氏。最早的氏,大约出现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阶段,可能是各个父系氏族的称号,或者直接就是该父系氏族首领的称号。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轩辕氏、神农氏、伏羲氏、燧人氏等,其实也都是各父系氏族的称号,就是我国最早的一些氏。氏产生之后,就出现了同姓异氏的现象。例如,子是商代祖先的姓,子姓的下面又分氏,据《左传定公四年》即有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有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铸氏、樊氏、饥氏、终葵氏;据《史记殷本纪》则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

顾炎武《日知录原姓》说: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指出姓是稳定的,而氏的变化可以很大。例如,周人姓姬,相传是从黄帝时延续下来的,齐人姓姜,相传是从炎帝时延续下来的,都历时很长且没有变化。氏的情况就不同,变化较大。孔子本是宋国贵族的后代,而宋是殷商遗民所建,应当姓子;他的先祖以公孙为氏,到孔父嘉时,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孔子家语》),便又以孔为氏。因为氏可以变化,它的得名情况也较复杂。有的以先人的字为氏,如伯、仲、叔、季;有的以先人的别号为民,如唐、虞、夏、殷;有的以先人的溢号为氏,如戴、武、宣、穆;有的以爵号为氏,如公、侯、伯、王;有的以封国为氏,如曹、鲁、宋、卫;有的以居地为氏,如城、郭、园、池;有的以职业为氏,如卫、陶、索、卜。也正因为如此,有时一个人甚至会有几个民。例如,商鞅本是卫国人,以卫为氏,称卫鞅;作为公室子孙,以公孙为氏,称公孙鞅;后来被封于商,又以商为氏,称商鞅。

姓和氏还有哪些特点和作用呢?我们可以引用郑樵在《通志氏族略序》中的话从两个方面来认识。

一是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姓所以别婚姻。

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阶段的氏,实际上体现了同姓者地位与财富的差别,而由于此时男子正逐渐成为氏族的主导者,他们称氏,便可将自己的地位与财富同其他氏族区别开来,所以男子称氏,而从不以姓相称。顾炎武在《日知录原姓》中对此作了深入研究,他列举出《左传》大量实例总结道:考之于《传》,二百五十五年之间,有男子而称姓者乎?无有也。在这个问题上,许多人注意不够,容易出错。比如,屈原姓芈(mǐ),以屈为氏,因此不能说他姓屈名原。至于司马迁的《史记》、刘知几的《史通》把周文王称为姬昌、周公称为姬旦,也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姓的基本作用是明血缘、别婚姻,同姓不婚是一条重要原则。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说法(《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是古人对优生理论的正确认识。郑樵概括说:氏同姓不同,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可见姓对于婚姻的重要意义。这样,以生育传宗为主要任务的女性,为防止同姓通婚,她们的姓比名更为重要,必须十分明确。总结起来,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

1.尚未成亲的女子,在姓前加上孟(伯)、仲、叔、季来表示排行,例如孟姜、伯姬、仲姜、叔隗、季姒。

2.出嫁之后,在姓前加上自己所自出的国名或氏,例如齐姜、秦赢、晋姬、褒姒、国姜(国是民)。

3.嫁给别国的国君,在姓前加上配偶的国名,例如秦姬、孔姬、芮姜。

4.嫁给别国的卿大夫,在姓前加上配偶的氏或邑名,例如孔姬(孔圉之妻)、秦姬(秦遄之妻)、赵姬(赵衰之妻)、棠姜(棠公之妻,棠是邑名)。

5.死后在姓前加上配偶或本人的溢号,例如武姜(郑武公之妻)、穆姬(秦穆公之妻)、文嬴(晋文公之妻)、文姜(鲁桓公之妻,文是其本人溢号)。

二是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先秦时期,只有贵族才有氏,普通的平民没有别贵贱的需要,一般没有氏。像弈秋、疱丁、匠石、医和、优孟等人,其实就是在他们各自所从事的职业或具有的专长之后加上名所构成的称号,其中的奔指棋手、庖指厨师、匠指木工。医指医生、优指演戏的人。

以上所说,是夏、商、周三代结束之前的情况。到了动荡、变革的战国时期,姓氏制度起了很大变化。社会转型,天下大乱,冲击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氏作为别贵贱的作用逐渐淡化消失,而只是以男子为中心的家族的标志。氏取代了过去姓的地位,人们往往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战国以后,姓与氏全都叫姓,人人有姓。这种做法从此一直沿用下来。

  • 最新幸福歌课件(范本15篇)

    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现在到了编写教案课件的时间了。详细的教学教案可以帮助您对授课内容进行完整系统的规划。我们特别为您订制的“幸福歌课件”,一定会给您提供很大帮助。我们相信您在阅读这篇网页内容后能够收获很多!...

    幸福课件 06-10
  • 浪花课件(范文15篇)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范文类型,范文可以运用到不同的场合,你是否在寻找高质量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浪花课件”,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第一课时:创设情境,激活兴趣:1、小朋友,你们过见过大海吗?大海是什么样的?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想跟老师去海边看看吗?请闭上眼睛,我们...

    浪花课件 07-15
  • 轮子歌课件范文

    教案课件是教师教学工作的第一步,也是上好课的前提,每个教师都应该精心设计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真正优秀的文章并不多见,“轮子歌课件”就是其中之一。希望你能在本网站上找到你所需的信息和内容!...

    轮子课件 11-19
  • 运动会课件范文15篇

    希望能更好地掌握这个话题,可以考虑阅读一下“运动会课件”以便加深理解。对于新入职的老师来说,需要准备好上课所需的教案课件,因为每位老师都应该对教案课件进行仔细设计。如果教案课件写得好,可以避免老师遗漏重要内容。我们乐意为您提供这些资料供您参考和使用!...

  • 猫优秀课件范文15篇

    想了解更多关于“猫优秀课件”的内容吗励志的句子的编辑为您推荐这篇文章。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要是还没写的话就要注意了。教案是落实学校教育方针的有效工具。为了方便浏览建议您将本页加入书签!...

    优秀课件 07-31
  • 关于姓氏的说说,一个姓氏一句情话

    带姓氏的说说,很浪漫很唯美。我姓叶我心野我姓叶却愿意守在你身边大概是因为你喜欢鲜花而我姓叶我姓刘,我心留我姓刘却留不住要走的你大概是因为你喜欢自由而我姓刘我姓留,留不住你的心却被你带走了我的心我姓谢我心歇我姓谢却无法与你携手到老大概是因为你喜欢盛开而我姓谢我姓邓我心等我姓邓却等不到你归来大概是因为你

  • 工业课件范本15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范文能够运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参考,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工业课件范本15篇”,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一、说教材内容选自人教版地理教材必修2第四章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主要讲述了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和工业分...

    工业课件 06-19
  • 春游课件(范本15篇)

    每位教师都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自己的教案和课件,相信教师们对编写教案和课件并不陌生。教案和课件的完善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否有人在编写教案和课件方面遇到困扰呢?今天编辑为大家准备了一篇关于“春游课件”的报道,我们将逐步介绍该领域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春游课件 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