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范文大全# #认识学生教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用到一些范文,写好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范文吧!考虑到你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认识学生教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认识学生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数》,本单元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1000以内数的基础上教学认识10000以内的数。虽然本单元的知识点较多,但由于学生已有的经验比较充足,有相当部分的孩子在没学习新知之前已经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读数和写数。因此我们老师在教学时就没有必要把学生作为一张白纸来进行教学,必须要摆正老师位置,真正关注到学生的发展。举例教学认识非整千的四位数的片段来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案例呈现]

(黑板上呈现几个空白的计数器。)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些数,你知道这个数是多少吗?(计数器上千位上是3粒珠子,百位上是1粒珠子,十位上是2粒珠子,个位上是5粒珠子。)谁能到上面来教一教大家写这个数,并说说这个数该怎么读?它的组成是什么?

⊙孩子们觉得老师出的题目太简单了,都抢着要上来讲解。

生:这个数读作三千一百二十五,千位上是3就读三千,百位上是1就读一百,十位上是2就读二十,个位上是5就读五。

⊙第一个孩子非常到位地把这个数的读法说了出来,开了一个很好的头。

师: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千位上是几,就读作(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作(几百)。

⊙在这样的点拨下,学生很顺利地总结出了读法。

师:谁来写一些这样数让大家读一读。

⊙学生举了很多类似的数字,都能顺利地读出来,有一生举一例:3089。请他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

师:他举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数,你知道这个数与众不同在什么地方吗?你会读这个数吗?读给你的同桌听,一会我们来交流,这样的数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它的组成是什么?

生:3089读作三千零八十九。这个数的中间有一个零,要读出来的。

师:讲的真好,谁也能举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数让我们来读一读?

⊙在这样一个很好的开头下,学生举出了中间有两个0,末尾有0的数,并且都能准确地读出来。

师:今天老师觉得大家非常地动脑筋,我们自己举了很多的例子,把非整千的四位数的几种情况一一列举出来,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吗?

生:可以从最高位读起。

生:中间有一个0或者2个0都只要读一个零。

生:末尾的0不要读

[课后反思]

这节课始终以做数学为主旋律贯穿于课堂教学。老师少教,学生反而多学。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举例,并尝试解决问题,激励学生自己去做数学。在做数学中,人人必须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在做数学中,人人都可能发现问题,产生合作交流的愿望。本课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方式得到彻底改变。是什么原因促使学生有如此高的热情与学习兴趣呢?想想有如下两个原因:

1、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

教学中教师是以一名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的,使学生拥有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参与学习。很多时候,老师对学生说,现在你是老师,你来教同学们,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鼓励学生遇到困难力争自己克服。这种交流方式让人感觉不到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积极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使创新的火花闪现。

2、尊重个性,关注学生的发展。

教学中教师没有按教材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方法,去规范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认数的过程中,老师激励孩子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去发现自己的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有事做。学生在亲自参与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中,经历了一个实践与创新的过程。课堂上老师努力为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去经历、体验、感悟。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师给学生提供人人参与的机会,使每位同学都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了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既重视学生今天的同时,更关注学生明天的发展。

如果在教学中的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那么这种枯燥的认数不会引起学生如此大的兴趣。所以老师请学生自己举例并总结方法,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正如21世纪的数学教学课程中明确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数学要为学生的生活服务。针对这一教学思想,教师在学生自得的基础上,采用多角度、多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想::教是为了不教。今后我们只有把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是一个主动求发展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求知路上的引路人。这种教学观念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的教学中,我们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待到不同的学生都能够真正地学习不同的数学的时候,也许我们才能说:数学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属于学生。那时候,我们才能更深切地体验到自己在和学生一起进步、一起发展。

认识学生教案 篇2

我最近给学生讲宋诗《游园不值》,首句应怜屐齿印苍苔,讲到何谓屐齿,有同学回答说屐就是日本人穿的一种木鞋,不料,话音未落,呼啦起来一片学生,情绪激动地大呼:不许提日本;都不要买日本的东西;小日本坏死了。他们还是小学生啊,我不禁惊愕!此前,我从来没有特意向学生灌输过仇恨的意识,我们的班歌是讴歌世界大同的《欢乐颂》,是团结起来成兄弟!平时,我教育孩子的主题是正义、自由、宽容、友爱。但为什么学生们会有那么强烈的仇日情绪?他们的爱国精神源自哪里?

我不认为只靠学了几篇关于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课文,学生就可以为民族利益而去赴汤蹈火了。最近,上海删除了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人民教育出版社也把这篇课文编排到了自读序列,引起了轩然大波。其实,我倒不认为删除是一件坏事。这里涉及到一个怎样教学生懂得历史,继承发扬民族精神的问题,而一篇《狼牙山五壮士》堪当其任吗?过去,我在向学生讲授这一课时,真不知如何去读描写五壮士跳崖瞬间大呼气壮山河的革命口号的那段文字。我理解课文编写者的良苦用心,但我们要尊重历史,传达出历史真实的声音。那段文字倒不如这样写来:五壮士用无限眷恋的目光,最后看了一眼祖国的美丽山河,决心像高耸的山峰一样决不向日本强盗低头!于是,他们毅然地纵身跳下了悬崖。群山肃立,他们坚强不屈的生命化作了山间那一棵棵傲然而立的苍松翠柏!

但实际上,我们的一些课文受了过去极左思想的影响,抽象空洞地图解政治概念,为追求高、大、全,不惜曲解历史,无限上纲,造成了课文内容肤浅和虚假的弊端,就像朝鲜的教科书把我们付出了几十万志愿军生命代价的朝鲜战争,说成是伟大领袖金日成主体光辉思想的胜利一样,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我曾经在一篇《让人教版小学语文七册六单元归真》的文章中对人教社的教材编选问题进行过讨伐。过去,这册课文六单元的四篇课文分别是:21《古诗三首》(望庐山瀑布、山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2《观潮》、23*《江总书记来我家》和24*《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我总的感觉是本单元弥漫的情调不一,一会儿是高山流水、断肠人在天涯,一会儿又东风吹、战鼓擂,高唱起咱们老百姓啊,今儿个真高兴!有些媚俗,有的课文是昧了良心说假话,口号连连。但经过去年改版后的七册教材焕然一新了,反映新课改精神的实验教材就去处了过去很多大而无当、空洞无物的课文。其实,人教社的教材编写是在逐年进步的,我想,《狼牙山五壮士》被请出教科书实在不足为怪,那样无限拔高,远离生活的英雄形象很难真正让学生入情入脑,起不到任何教育意义,而一些人所谓的我们不能没有英雄的反对理由实在是一厢情愿。我觉得如果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小学教材还是选编像《小英雄雨来》、《放牛的孩子王二小》、《小兵张嘎》和《鸡毛信》为宜,更能贴近孩子的情感需要和心理认知。

但作为老师,既是教材的执行者,又是教材的开发者,在涉及到历史和人物评价时,要带给学生一个真实客观的世界,使他们不至于从小就养成偏狭、极端的思想意识,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历史。我们要教育学生成为真正的历史唯物论者。比如,《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涉及到的抗日战争的历史,做教师的首先要弄清楚: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卫国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而言,是不分民族、阶级、信仰和党派的。

从1938年2月18日到1943年8月23日,日本陆海军航空部队对中国的重庆市进行了为期5年半的战略轰炸,史称重庆大轰炸。这到底是为了什么?据统计,空袭重庆共218次,出动飞机9513架次,投弹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伤14100人,炸毁房屋17608幢,有30所学校曾被轰炸。重庆没有屈服,中国没有屈服。

仅就抗日战争中的长沙会战而言,第一次长沙会战,歼敌3.3万人,第二次长沙会战,歼敌4.8万人,第三次长沙会战,毙伤敌人5.6万人。这些浴血抗日的战役和那次歼敌1000余人,我们所有老师和学生都耳熟能详的平型关大捷一样,永远值得纪念。

在抗日战争中,自卢沟桥事变至1945年6月,中国军人中少将以上的将军,共牺牲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而有的资料则说是206位将领。无论是一百还是二百,都已表明视死如归的抗日将领伤亡惨重。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火中,普通中国士兵伤亡达三百余万人。无论如何,他们和在山西辽县殉国的八路军左权将军一样,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他们的名字应该留在中国的英烈谱上。任何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过贡献的人,他们流过的血,出过的力,都不应该被遗忘。而遗忘也是一种国耻!

抗战的初期,在英美法等西方大国还没有加入到反法西斯阵营的时候,中国没有被日本法西斯的嚣张气焰所征服,这是一个不屈的国家,生活着不屈的人民。埋头苦干的中国人,将尽我们的力量所至,抵抗到底。我们将奋斗到最后的胜利,或最后的惨败。纵使大好河山,悠久历史,都被鲜血染红,或毁灭在熊熊的火眼之中,亦在所不惜。正是在凭藉着这种精神,中国迎来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我们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还要放眼于对祖国和民族灿烂悠久历史文化的追怀,培养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对历史上一切阻碍我们进步的东西要具备批判的精神,培养爱憎分明的正义感。

记得四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学生也是学习一组讲爱国、讲革命英雄的课文。有一节课上课后,我问学生:你们学的语文和英语哪个更喜欢?当然学生不会说不喜欢语文的,但也无意间流露出了对英语的景仰:妈妈说学好了英语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还能出国好啊,最好把老师也带去观光一下,那时,我恐怕走不动了,你们得开车来接我呀。我调侃道。嘻嘻大家心情很放松。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你们知道吗?我开始进入正题。

知道,《诗经》里的诗啊。有的学生开始翻弄起国学诵读资料来。

当我们的祖先写出这样优美诗句的时候,你们知道今天讲英语的大鼻子、蓝眼睛、金头发的英国人、美国人的祖先在干些什么吗?不知道。学生们伸直了脖子,看来大家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那时,他们的祖先还披着树叶和兽皮住在山洞里啃着血淋淋的兽骨呢,并在岩壁上划着道道记录着一天的事情。啊?好可怕!

我们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啊,到了距今一千二、三百年的唐朝发展到了顶峰,世界各国的人梦想的就是能来中国。你们谁还知道当时中国文化最高的成就是什么吗?这个问题让学生好一阵思索。至今它仍象甘泉一样流淌在我们身边啊。我进一步做提示:我们几乎每天都在读啊!

诗?我忘记了是从谁嘴里吐出了这个对孩子来说是石破天惊的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顺势轻轻地吟诵起这句在中国老少皆知的唐诗来。

是唐诗!几乎异口同声。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也提前背出来了,一句接一句,一首接一首,以至连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宋诗也有幸加入了唐诗的行列,还不尽兴,又把最近要求背的欧阳修的《秋声赋》读了一遍。

我们中国后来落后了下去,距今160多年前的鸦片战争后,中国丢失了很多的国土,你们知道有多大吗?比今天中国版图上的鸡头鸡脖子还要大得多啊。

老师,哪些土地现在在哪里?几个学生认真地叫了起来,一副丢了东西想要找回来的急迫样子。

如同今天的伊拉克一样,外国鬼子想炸哪儿就炸哪儿。还把中国的一些地方圈占起来,在门口写上中国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你们说是不是欺负侮辱到了咱中国人的头上啊?给学生一些忧患意识也是语文课的一项任务。

一百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立志救国救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打败了包括日本鬼子在内的一切凶恶敌人,付出了无数的鲜血和生命才赢得了民族初步的独立和自由。但是在今天,我们民族所面对的内忧外患依然很多,老师相信,随着你们年龄的增大,知识的丰富,思考的深入,你们也一定能为我们的民族作出更大的贡献。(引自《什么是语文》20xx、9、21)

五年级上学期的时候,我还向学生谈到了竞争的问题。我告诉学生们,自然的法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家都喜欢看动物世界的节目,非洲大草原上动物们不都是在悠闲地散步,画面之外更多的是在残酷地争夺,这样才能保证种群的繁衍和优化。人类是高等的动物,自然也不能例外,历史上有很多民族消亡了,就是在与自然和社会的竞争中被打败了。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不是也发出过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吗?近代的中国落后挨打,几乎被列强瓜分,就是因为我们的思想和制度落后了,失去了竞争的能力。(引自《学生造反以后》20xx、1、6)

早在四年级的时候,记得是去年的3月18日,我又带学生们来到了英雄山,杨柳吐绿,青山着翠。我们转过烈士长眠的层岗,来到了济南战役纪念馆,以前几次想进去看看,都被门票挡在了外面(成人30元,学生15元),几次交涉(可否5元,让学生负担得起?)都不成。这次,学上们又喧嚷嚷地要进去,可还是被拒之门外。这时,胡亚男同学,一个思维敏捷、口齿伶俐的小女生冲着门口的工作人员讲:阿姨,这是让人受教育的地方,你们为何见利忘义?那些牺牲了的烈士在九泉之下会感到心寒,也是不会答应的!义正辞严,不容辩驳!几名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听了顿时局促尴尬起来,全没了以前冷冰冰的神情,有位像是一个小头头的中年妇女和气地对我说:您是他们的老师吗?我请示一下领导,放宽一下条件,你们能来吗?还是收费啊!只是少了。我赶紧说:我也得和学生的家长商量,毕竟是拿钱的事呀。看我们要走,那位中年妇女还给我们留下了联系电话(05312062384)。后来不久,有关方面就做出了每周二、四学生免费参观的决定。此事的促成,我宁可不相信是我们孩子们的呼吁。

从日常一点一滴的教育行为中,我得出的一个真切结论,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正气源自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山川大地无限壮美的热爱,是对善良和勇敢的向往,是对一切丑恶和虚伪的憎恨。而这些思想情感的苏醒和升华,需要老师平时向学生进行了饱含真情的、实事求是的教育宣传。祖国和人民在他们心中是具体的、生动的、神圣的,就像对待自己身边的母亲,是不许别人来侮辱欺凌的,学生心中筑有一道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

认识学生教案 篇3

教学案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认识平面图形。

活动一:

在复习立体图形老师创设情境引出平面图形后,开展了以下几个活动:

师:你们能从桌面上的这些物体中,找出这样的图形吗?请同学们先自己找一找,摸一摸,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1:我发现长方体中有长方形。

生2:我摸出了三梭柱中有长方形也有三角形。

生3:我看到了圆柱的上下面是圆形。

生4:我发现这个牙膏盒中有正方形也有长方形。

生5:我发现正方体中有正方形。

师:同学们真棒,发现了这些平面图形就在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的身上。

(课件演示:从正方体分离出正方形,从圆柱体上分离出圆,从三棱柱上分离出了三角形,从长方体上分离出长方形。)

活动二: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找一找、摸一摸,发现了这些平面图形的家都安在立体图形上,你能想办法让他们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住在纸上吗?

生:能。

师:先自己想一想,再小组讨论,比一比,哪个组想的办法多。

生1:可以把这些盒子放在纸上,用铅笔沿着盒子画一圈。

生2:用纸包在立体图形的上面,用手沿着边便劲摁,就会有痕迹。

生3:用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用印泥印在纸上,纸上就会有图形。

生4:我用圆形印章来印,纸上就会有圆形。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的办法比书上的小朋友的还要多。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画一画或印一印。

生:想。

师:小组合作完成,每组至少用两种方法来制作,每种图形至少要有2个,(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物体描出来的,描的是什么?最后点生到黑板上把图形分类摆放。)

活动三:游戏活动。

1.找一找:

让学生离开座位去观察、找一找、摸一摸,我们教室里面,哪些物体的面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图形。

2.猜一猜:

老师说出图形的特点:让学生猜老师身后手里的图形是什么?

3.拼一拼:

放手让学生分小组用图形进行拼组,可以用各种图形画,也可以用现有的图形拼组。

学生拼出太阳、汽车、小草、还有房子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开放,学得十分积极主动,玩得开心,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反思这些活动有以下特点:

一、在活动中感知。

《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的经验和活动是他们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基础,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各种平面图形,但对体和面的关系还很模糊。因此,教师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揭示了体和面的关系,获得新旧知识的连接,同时,通过小组活动,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感悟出由物体可以抽象出面,同时,通过小组学生之间的合作,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

二、在活动中探索。

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改变传统的传授接受模式为探索发现再创造的学习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的活动提供具有充分再创造的通道,激励了学生进行探索,再创造的活动。你能想办法让他们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住在纸上吗?学生经过积极自主地思考,创造了不少的方法。有的孩子说可以把这些盒子放在纸上,用铅笔沿着盒子周围画一圈。有的孩子说:可能印一些印泥,再印在纸上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而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得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情景中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在活动中深化拓展。

采取游戏的形式巩固所学的知识,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学生离开座位自由地找一找教室里面哪些物体的面是我们学习的图形,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猜一猜,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了今天所学的知识。放手让学生自由拼图,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创造欲望得到满足。在学生的作品中,我能感受到学生丰富的想象,拼图活动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整个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情趣,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玩中掌握。

认识学生教案 篇4

一、借助文本 初识鲁迅

这四篇课文,学生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摘录课文中描写鲁迅的句子,可以想象到鲁迅先生的面孔、寸发、胡须、长衫、烟嘴等,再通过学习外貌描写的方法,体会人物性格品质等方法,对鲁迅先生从外型上和性格上有了感性认识。另外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背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并通过带问题的探究性阅读,通过互文的补照,了解鲁迅的生平,知道当时他生活的环境,学生知道了这些事情,理解文中那含义深刻的句子就简单多了,对鲁迅的了解也多了。这样在头脑中也有了鲁迅先生的画像。

二、走出文本 初识鲁迅

在学习《少年闰土》这篇文章时,学生从文本中得到的信息仅仅局限在鲁迅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而鲁迅在《故乡》这篇小说里纪念他的故乡,但其实那故乡没有什么可纪念,结果是过去的梦幻为现实的阳光所冲破,只剩下了悲哀。但此外也有希望,希望后辈有他们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原文结末云:“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是很好的格言,也说得很好,没有尼采式的那么深刻,但是深远得多了。所以,如果教学仅仅局限于这里也是断章取义,所以,为了让学生对鲁迅精神有更多的了解,课文结束时,我给他们推荐了《故乡》这篇小说的其他片段,回故乡、离故乡。利用双休日,把自己这段时间搜集的鲁迅的资料,做成一份鲁迅专题的手抄报,这样达到对鲁迅的全面了解。

认识学生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知道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会用毫米做单位进行简单的测量,提高测量水平。

4、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重点:

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掌握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线段的方法,读出以毫米作单位的精确刻度。

教学准备:

直尺、1分币、1角币、橡皮、磁卡等

教学预案:

一、创设情景,在矛盾冲突中引出课题。

1、师:我们来玩个拍手游戏,好吗?(逐句出示)

※老师是个女的。

※老师的身高大约1米60厘米。

※这扇门高2厘米。

※这本数学本大约厚1米。

生:对老师说的话同意的拍拍手,不同意的摇摇手,如果不懂举起你的小拳头,

师:"这扇门高2厘米"你们觉的什么错了?(单位用错了)应该用哪个单位?

厘米和米是什么单位?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比划1米和1厘米的长度。

师:"这本数学本大约厚1米。"你们觉得应该用哪个长度单位比较合适?

(估计学生可能会说毫米。)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中的一个新伙伴------毫米。

二、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认识1毫米的长度

问: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问:你认为1毫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

问:你能在尺子上找到1毫米的准确长度吗?

(同桌两人互相指出尺子上1毫米有多长。)

理解:尺子上任意一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

2、画1毫米长的线段。

生:在纸上描出一小格的长度。

师:这就是一毫米的长度。

生:说说自己对1毫米长度的感受。

3、估一估小袋子里哪些物体的厚度是1毫米?

再量一量自己的估计是否准确。

(同桌两人一组用学生尺测量1分币,1角币,纽扣,三角片、磁卡等物体的厚度)师:1分钱的硬币、银行卡、磁卡的厚度是1毫米、10张纸大约1毫米。

4、夹一夹

师:把1毫米厚的物体夹在食指和拇指之间,再抽出物体两指距离保持不动,看看1毫米的长度和上课前的猜测有什么不同)

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三、画一画、想一想

1、画10毫米

师:1毫米虽然很短,但是画2个1毫米,3个1毫米呢?

生:1毫米1毫米地画,画到5毫米停一下,感知5毫米的长度,接着再画出5毫米。

问:一共画了几毫米?你发现了什么?

生:10毫米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2、画20毫米

学生独立练习。

问:你是怎么画的?是1毫米1毫米地数20小格吗?

(引导学生感受到20毫米就是2厘米)

3、画52毫米

学生独立练习。

同桌交换本子用尺子量一量是否准确。并掌握52毫米就是5厘米2毫米。

四、估一估,量一量

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体长度都需要用毫米做单位。

2、出示P3的做一做:读出精确的刻度。

引导学生在练习的评价中思考:尺子上每两条相邻的刻度线中间都有一条略长一些的刻度线,为什么,有什么好处?

3、测量橡皮的长、宽、高。

先估计,再测量,比比谁的眼睛比较准确。

长宽厚

估计长度

仔细测量出

五、巩固练习,加深概念的建立。

1、阅读日记。

今天早晨,我从2厘米长的小床上起来。先用11厘米长的牙刷刷牙,就拿出9厘米厚的语文书开始早读。在上学的路上,看见一只6厘米长的小蚂蚁忙着搬家,一辆黄色的2毫米高的公交车刚刚开走。我只好跑步到学校。

2、师: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请帮他改正过来。

六、总结谈话

师:通过这节课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建议学生去课外搜集资料,长度单位还有哪些,用日记记下来。

认识学生教案 篇6

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应当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探索与体验的机会。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这一理念,是值得研究与思考的问题。郭玉华老师认识更大的数这一节课,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现就这一节课表现出来的特点和值得思考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数的概念的建立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需要逐步认识更大的数。对大数目的认识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可从数学知识体系入手让学生学习大数的读写,也可以从现实生活的背景中让学生体验大数目,进而再去认读。前者更多地关注自身的系统性,后者则是从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出发,让学生把这些情境与数的认识联系起来,进而形成对大数目的感知和表象,建立形象鲜明的数的概念。《标准》中提出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目。如何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认识和体会更大的数,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可以从这节课中获得一些启示。

一、以现实情境为基础,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增强对大数目的感知

这节课一开始教师就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与大数目有关的现实情境:估计听课的老师有多少想一想还有哪些情境比听课老师的人数还多看有1万人参加的运动场面,国庆50周年庆典中的5万羽和平鸽、数万只气球和几万名少先队员等。这些现实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受大数目的机会,通过这些情境,学生可以具体感受一万和几万有多少。接下来教师又让学生说出生活中遇到的大数目的情境:《本草纲目》的字数有一百多万个,一辆汽车价值30万元,荷兰少儿图书馆藏书60万册等。然后,学生拿出事先在家里数出来的10000粒大米,讨论是怎样得到10000粒大米的。有的学生先数出100粒大米,10个100粒就是1000粒,10个1000粒就是10000粒。有的学生用一个小瓶装满大米,数出大米的数量,再看10000粒米有多少个一瓶米,就装多少瓶。还有学生是用测量重量的方法等等。这一系列活动都是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进行的。每一个学生都兴致勃勃地观看图片和录像,向同学和老师展示自己了解大数目的情况,叙述是如何得到10000粒大米的,并认真听别的同学的描述。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都有机会谈自己的想法,都有机会观察和体验大数目,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切实体验到大数目的特征,建立了形象的有关大数目的感性认识。以这样的方式形成的数感,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也是使学生了解数的价值的需要。当提到大数目时,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不只是一些无意义的数字,而是和运动场上的人数、一本书的字数、一杯大米的粒数等现实的情境联系起来了。学生对数的认识就有了一个鲜明具体的情境支持。

二、以计数单位万为突破口,紧密联系现实情境,让学生对大数目有鲜明的认识

学生通过现实的情境感知大数目,为认识大数目和正确地读出大数目打下了基础。教学中,教师抓住计数单位万这个突破口,让学生将较大数的认识与以前学习的数联系起来,同现实的情境联系起来,对大数目形成了比较鲜明的认识。在对大数目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了万以上的数可以用万作单位,10个1万就是10万,10个10万就是100万,10个100万就是1000万。用这样的方法还可以表示更大的数。在此基础上了解十进制数位顺序表,认识以亿为单位的数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丰富了他们对大数目的认识,也为理解数位之间的关系打下了基础。

三、以学生发展为核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使学生有更大的探索空间

从设计中可以看出,教师为了给学生更多的探索与思考的空间,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在课前和课后设计了多种类型的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思考和探索。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了数10000粒大米的任务,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资料,寻找有关万以上数的情境和信息。在课堂中教师提供了具有探索性的问题:一个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一共生活了多少天多少小时你到现在已经生活了多少天多少小时让学生用计算器边计算边读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面对不同的情境,用各种方法进行探索和研究。通过收集资料、亲自操作、用计算器计算等活动,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身边的大数目,学生了解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可以用数学知识和各种有效的方法探索周围的数学问题。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了解到探索数学问题的不同方式。数学不只是解现成的问题,不只是运用纸笔进行计算。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器可以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满足不同情境的需要。教师还给学生布置了课后探索的问题无法实现的赏赐。相信学生会自己或和同学、家长一起进行探索。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不同类型的探索活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空间,学生不仅学习了现成的数学知识,而且在各种探索活动中,了解数学在现实中的运用,认识数学的奥秘,探索更多的有价值的问题。这样的设计更符合学生的发展,学生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技能,丰富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数学的过程和价值

认识学生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用学过的小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

2、在合作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系统提问,回顾整理

谈话:同学们,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哪些知识?你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二、独立完成,基本练习

1、你能用小数表示吗?(课本第68页4题)

先举例由学生讨论出不同的思路,再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2、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量的大小。(课本第69页10题)

独立完成,订正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总结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三、走进生活,综合练习

1、量一量,填一填。(课本第69页6题)

分工合作,独立完成。

2、将到文具店调查的各种笔的价格,用元作单位表示出来。(课本第70页11题)

3、那种糖果最重?请你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谈话: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但象一袋奶糖比一袋巧克力多多少千克、共多少千克?这类问题要用到小数加、减法的知识,下节课我们再学习了小数加、减法后解决。

认识学生教案 篇8

**民族特色活动教案

---认识牦牛

设计意图:

《指南》中指出让学生能感知和发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其基本条件;《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对象。所以,我选择了牦牛,一种学生身边熟悉的动物,去认识和**。牦牛是生活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哺乳动物。牦牛是高寒地区特有的牛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它主要产于海拔3000多米的中国青藏高原。适应高寒生态条件,耐粗、耐劳,善走陡坡险路、雪山沼泽,能游渡江河激流,有“高原之舟”之称。牦牛全身都是宝。

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它的毛皮可以用来做衣服或帐篷,它的**是制革的好材料。

它不仅可用于农业生产,还可用于高原运输。我设计了《认识牦牛》这堂课,让孩子从小就认识牦牛,了解牦牛,知道牦牛全身都是宝,了解牦牛文化。使牦牛文化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地域的变化而继续传承下去。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牦牛形态特征,了解牦牛生活习性。

2.知道牦牛全身都是宝。

三。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对牦牛的热爱。

活动准备:

***课件,无彩色牦牛**等与学生人数,油画棒活动重点和难点:

知道牦牛可以用来做什么。

活动过程:

一、 律动《动物起歌床》

1.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做律动。

2.提问:律动里都有哪些小动物?请小朋友自由回答。

三。今天还有一个动物朋友来看我们班。

二、*****

1孩子们,猜猜今天来我们班的动物朋友是谁?来听听它的声音。

2通过课件让学生了解牦牛的形状、颜色和生活习性。

3.知道牦牛全身都是宝

① 牦牛皮可做皮鞋、皮船、皮带、钱包等;

② 牦牛毛可用做帽子、披肩、牵引绳、掸子;

③ 牦牛肉可制成牦牛干、牛肉酱、血肠等;

④ 牦牛奶可用做奶渣、黄油、牛奶、酸奶等;

⑤ 牦牛角可用做牛角梳和鼻烟壶;

⑥ 牦牛头挂在家里可以压制**或装饰;

⑦ 牦牛粪可作为燃料和肥料;

3、 让我们让学生们**牦牛与人类有着密切的联系,再次巩固他们对牦牛的认识。

4、 给每个学生一张没有画的牦牛**。学生把牦牛画得很漂亮。

五、教师小结,结束教学。

活动延伸:

将牦牛皮、牦牛毛、牦牛角做成的物品放入区域活动中,让孩子们探索和发现更多的牦牛文化。

活动反思:

这堂课我践行“生活即教育”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择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具有教育价值的《认识牦牛》活动内容。因此,学生参与性较高,能根据生活经验积极回答问题,不足之处,活动中老师讲解的太多,提供给孩子自己探索、体验的机会相对较少,较大程度的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在与学生的互动当中,常常只重视哪些积极发言的孩子,而忽略了哪些比较沉默的孩子。“牦牛”是生活在草原上的动物,有部分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还不太熟悉,是因为这部分孩子的生活经验还不足,我认为像这样的民族特色课应该给孩子们多上一些,不仅让孩子们丰富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同时感受到自己藏民族特有的牦牛文化是如此美不胜收。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m.djz525.com/a/6043352.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2024取绰号检讨书
下一篇 :护理心得感悟
  • 认识7数学教案实用12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老师还没有写的话现在也来的及。写好教案课件,可以避免老师遗漏重点内容,你是否在寻找合适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励志的句子编辑为你推荐的“认识7数学教案”,欢迎浏览我们的网站获取更多有用信息!...

  • 认识圆柱体的教案

    为了满足您的需求,笔者特为您整理了详尽的“认识圆柱体的教案”资料,希望在本文中您能找到所需的答案。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因此可能需要每天都进行编写。不断更新和完善教案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 和认识教学计划锦集

    审慎评估后,笔者认定“和认识教学计划”汇集了丰富的内容,有着极高的阅读性,仅供借鉴,欣然分享。时光匆匆,又到了新学期的临近阶段,教学计划的擘画势在必行。惟有精心设计,才能打造优质课程,科学有序地进行学科安排。...

  • 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锦集十篇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的知识请参考下面的资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每天老师要有责任写好每份教案课件。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制定教案。请详细掌握本文中的解决方案!...

  • 小班认识0教案收藏

    教案课件是老师在课堂上非常重要的课件,因此就需要我们老师写好属于自己教学课件。 教案和课件设计质量与教学效果密不可分,写教案课件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这是一篇非常值得推荐的“小班认识0教案”文章,以下判断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 四边形的认识的教案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没有写的老师就需要抓紧完成了。 优秀的教学课件有助于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何写出一篇好的教案?有关“四边形的认识的教案”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重要信息,希望以下信息可以对您的工作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 认识季节的教案九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每位老师应该设计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构建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的重要要素。我们认为“认识季节的教案”这篇文章很有价值现向您推荐一下,这些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需以实际为准谨慎做出决策!...

  • 2024数学认识左右教案优选十二篇

    随着写作规范的不断完善,对于各类范文的需求不断增多,写好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范文吧!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数学认识左右教案优选十二篇”,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学数学活动教学计划:对课程计划的理解 中班数学活动了解设计背景,活动目标,关键困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