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作文

晓梦迷王作文精华

栏目: 晓梦迷王作文

2024-03-22 11:49

有什么优秀的作文是能让人眼前一亮吗?写作文对于大家来说肯定都不陌生,作文是人们交流交换思想的重要平台。好的作文,必须是情感与文字相适应的,以下是励志的句子的编辑为您整理的“晓梦迷王作文”相关内容,要了解更多关于该主题的内容请您继续往下看!此外,您还可以浏览作文栏目的过年小学三年级作文10篇

晓梦迷王作文 篇1

迷蝶无踪晓梦沉,寒香深闭小庭心。欲知湖上春多少,但看楼前柳浅深。

愁自遣,酒孤斟。一帘芳景燕同吟。杏花宜带斜阳看,几阵东风晚又阴。

清晨梦醒,梦中的情景全都没了踪影。寒风送来的阵阵花香,深藏在庭院中。想知道湖上的春光如何,只要看看楼前的杨柳的绿色是浓是淡。

独自排忧,独自斟酒浅酌。窗外的景色正好,与那翻飞的燕子一同吟唱。斜阳下的杏花看起来更加绚丽迷人。阵阵东风吹走阳光,黄昏也变得幽冷暗沉。

思佳客:词牌名,又名“思越人”、‘“鹧鸪天”等。上下阕,五十五字,平韵。

这首词是作者居于杭州时所作,有怀人之意。从词的内容看,应当是作于杭州姬妾辞世之后。

上片,“迷蝶无踪晓梦沉”,写清晨梦醒之后,梦中的情景已消逝无踪。所用乃是《庄子·齐物论》庄周化蝶的典故。它的本义是说世事与梦境的真幻,颠倒难分,两者本都不值得执着看待。但后人又把这则故事与《庄子·至乐》中写他丧妻时鼓盆而歌,不表示悲哀的故事联系在一起,猜想庄子大概也把丧妻看成作梦,所以悼念亡妾的作品,也常用到化蝶、梦蝶的典故。文英这句词,表面是写梦,其深层却是以梦隐喻过去的经历;联系他的生平看,又似包含着对亡妾的思念。虽说“无踪”,毕竟入梦;梦由思生,又怎能真正地忘却?既然如此,则梦醒后并不会适意如庄周,而是深怀思旧的惆怅,细味“沉”字,其情自见。

“寒香深闭小庭心”。寒香,当指春寒之时尚未谢尽的梅花,或兼指下片提到的逢春先开的杏花。人既惆怅,对着“深闭小庭心”的“寒香”,自然不会是赏心乐事,而是触景伤怀,“寒”不是透着凄冷,“深闭”不是透着孤寂么?这时候由“小庭”而想到西湖,由“寒香”而及于新柳,觉得春光尚浅,而寒意犹浓,西湖上的杨柳,应该也是初舒嫩条,翠色未深,因而游人应该也还不多。那么,在小庭中虽感孤寂、凄冷,但若到湖上去游玩,也未必就能看到秾丽之景,享受热闹、温暖之乐了。“欲知湖上春多少,但看楼前柳浅深。”当然不是要由柳浅而判断春少,而是要由春少来表现人之心境的凄冷情绪,所以这两句结束得轻倩、婉转而有味。

下片的“愁自遣,酒孤斟”,全词直接抒情的,也只有这两句,到这里才点出“愁”字,点出“孤”字。作者这时的孤愁既无法排除,那么这里的“斟”与“遣”,也无非是强自支持、强自消解而已。

下句的“一帘芳景”继续写春,“燕同吟”继续写孤寂。与燕同吟,则暗谓有伴比无伴更悲。这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写法,不无相同之处,二者都是正面的情况起反面的作用;所不同的是,“蝉噪”、“鸟鸣”可能是写实,“燕吟”只能是设想。

“杏花宜带斜阳看,几阵东风晚又阴。”在凄冷低迷中盼望杏花映着斜阳,能给人带来一点绚丽之色,带来一丝温暖的春意,谁又知天不作美,吹来几阵东风,偏把阳光吹走,使黄昏依然阴沉。这会起什么作用?对作者的心境会有什么影响?词至此结束,虽都没有明白说出;但读者联系上下文,自可体会得到。

前人常把吴文英的词作看成是与以姜夔为代表的“清空”词相对立的“实质”词的代表。吴文英的慢词,有一些确有辞藻堆垛,雕琢过甚之嫌。但这首《思佳客》,读来却颇感闲淡婉约,在很大程度上与“清空”词的笔法有一致之处,可见梦窗词的风格在统一中也是有着多样性的。

本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吴文英生活在杭州时,与杭姬一直生活在一起,后杭姬去世,吴文英伤心欲绝,数作词悼之,典型之作有《思佳客·迷蝶无踪晓梦沉》。

晓梦迷王作文 篇2

原文: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注释:

3、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

4、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5、望帝春心托杜鹃:《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

6、珠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

7、蓝田:《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

诗意:

锦瑟呀,你为何竟有五十条弦?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我心如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又如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读者尽管难以明了《锦瑟》诗的思想内容,但那可供神游的诗境,却很容易在脑子里浮现。

赏析: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学者周汝昌认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起联两句,从来的注解也多有误会,以为据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尔云云。其实不然。“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此诗人之痴语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隐时代又实有多少条弦,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而已。据记载,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写瑟,常用五十之数,如“雨打湘灵五十弦”,“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都可证明,此在诗人原无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诗人绝没有让人去死抠“数字”的意思。他是说: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要想欣赏玉溪此诗,先宜领会斯旨,正不可胶柱而鼓瑟。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佳人锦瑟怨华年!”

(《论诗三十首》)华年,正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玉溪此诗最要紧的“主眼”端在华年盛景,所以“行年五十”这才追忆“四十九年”之说,实在不过是一种迂见罢了。

起联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玉溪此句是写: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试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说:“枕寒庄蝶去”,去即离、逝,亦即他所谓迷者是。晓梦蝴蝶,虽出庄生,但一经玉溪运用,已经不止是一个“栩栩然”的问题了,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本联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杜宇啼春,这与锦瑟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看来,玉溪的“春心托杜鹃”,以冤禽托写恨怀,而“佳人锦瑟怨华年”提出一个“怨”字,正是恰得其真实。玉溪之题咏锦瑟,非同一般闲情琐绪,其中自有一段奇情深恨在。写出二人被迫分别之苦,与分别的恋恋不舍,作者以托王之心暗喻对面对的结局的愤恨,与此情的恋恋不舍。

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之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在此下面,点笔落墨,好像重新再“起”似的。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推笔宕开,或者明缓暗紧。手法可以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当此之际,玉溪就写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名句来。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也,珠也,泪也,三耶一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唐人诗中,一笔而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舍玉溪生实不多觏。

那么,海月、泪珠和锦瑟是否也有什么关联可以寻味呢?钱起的咏瑟名句不是早就说“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吗?所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如此,沧海月明之境,与瑟之关联,不是可以窥探的吗?

对于诗人玉溪来说,沧海月明这个境界,尤有特殊的深厚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与河东公的“乐营置酒”之会,就写出了“只将沧海月,高压赤城霞”的句子。如此看来,他对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旷皓净十分爱赏,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怀,溢于言表。

晚唐诗人司空图,引过比他早的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这里用来比喻的八个字,简直和此诗颈联下句的七个字一模一样,足见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来古籍失传,竟难重觅出处。今天解此句的,别无参考,引戴语作解说,是否贴切,亦难断言。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赋》里有一联名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此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古人认为宝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诸眉睫之下,―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近的。玉溪此处,正是在“韫玉山辉,怀珠川媚”的启示和联想下,用蓝田日暖给上句沧海月明作出了对仗,造成了异样鲜明强烈的对比。而就字面讲,蓝田对沧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为沧字本义是青色。玉溪在词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华和工力。

颈联两句所表现的,是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境界虽殊,而怅恨则一。诗人对于这一高洁的感情,是爱慕的、执着的,然而又是不敢亵渎、哀思叹惋的。

尾联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笔势未尝闪遁。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惘了―话是说的“岂待回忆”,意思正在: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诗人用两句话表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诗之所以为诗者在于此,玉溪诗之所以为玉溪诗者,尤在于此()。

玉溪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一首送别诗中说:“瘐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则筝瑟为曲,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可想而知。循此以求,如谓锦瑟之诗中有生离死别之恨,恐怕也不能说是全出臆断。《锦瑟》中,诗人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田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

晓梦迷王作文 篇3

学到《锦瑟》的时候,看着那句庄周晓梦迷蝴蝶的典故,不禁想起另一个故事来,一个晓梦迷王的故事。这说的是一个乞丐,白天过的悲惨,夜晚却不知道为何,总梦见自己是一个皇帝,且一旦在梦中睡下,在现实生活中的他就会醒来。于是这乞丐便真的以为自己是一个真的皇帝了,而眼下的现状才是梦,因此不再愁苦满面了。旁人听说了却只笑话他。曾经十分不解人们对他的嘲笑,现在终于懂了一点。

首先那乞丐本身以为自己是皇帝的想法是可笑的。他若真是皇帝,怎会在困境中沦为乞丐?帝独尊天下的气势非凡,怎会叫他沦落到这种境地?无论于何地。是的,无论身处何地,处境都不该掩得住光芒。

就像曾为市井之徒的刘邦。谁能想到他会像流星一样冉冉升起,建立起汉朝?在他成业之初,是并没有什么人看好他的。但市井之气终究掩不住他的气魄胸襟。从前无人知晓的无名小卒,到千年古帝,其中的历程,他散发了多么耀眼的光芒,哪里是那身世等所谓处境的东西能掩盖的?困苦是磨金石,即便是出现在他身边,也能被他转为利器。

一如种豆南山的陶潜。布衣破衫,铲锄钉耙,从未能磨灭他的才情,却浇灌了他的田园诗情。处境从来没有办法掩住他的光芒,他的才情。处境就是一面放大镜,一面特殊的放大镜,当光芒大于阴影时,它放大你的光芒。当阴影大于光芒时,它放大你的阴影。故在逆境中,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处境是掩盖不住光芒的。若乞丐真的为一朝之帝,怎会沦落为如此境地?他应该有雄才,他应当气度非凡,而并非只因为在梦中,所有没有了一切。由此你便能看出那乞丐的可笑和自欺欺人。旁人是清醒的,只不过当局者迷罢了。

或许有的时候,傻亦人有傻福,察觉不到什么,所以便或许能少了些痛苦。但我们终究不是为了自己而活,或许还有许多其他的责任,不能为了快乐而活。所以要力争清醒,避免活在梦中而不自知。

晓梦迷王作文 篇4

迷蝶无踪晓梦沉,寒香深闭小庭心。欲知湖上春多少,但看楼前柳浅深。

愁自遣,酒孤斟。一帘芳景燕同吟。杏花宜带斜阳看,几阵东风晚又阴。

1.词中“迷蝶无踪晓梦沉”一句是什么意思?所用典故出自何处?(5分)

答:“迷蝶无踪晓梦沉”,写清晨梦醒之后,梦中的情景已消逝无踪。但词人却沉迷于梦中, 难以自拔。 (3 分)所用乃是《庄子·齐物论》庄周化蝶的典故,

答: 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 (2 分) “愁自遣, 酒孤斟”, 直接抒情, 也点出“愁” “孤”。 作者孤愁无法排除,只好借酒消愁(2 分) 。“杏花宜带斜阳看,几阵东风晚又阴。”两句借景抒 情,词人在凄冷低迷中盼望杏花映着斜阳,能给人带来一点绚丽之色,带来一丝温暖的春意,谁又 知天不作美,吹来几阵东风,偏把阳光吹走,使黄昏依然阴沉。 (2 分)

吴文英 (约1200-约1260)宋代词人。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他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州、杭州、越州、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无锡,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词风密丽。在南宋词坛,属于作品数量较多的词人,其《梦窗词》有三百四十余首。

这首词是作者居于杭州时所作,有怀人之意。从词的内容看,应当是作于杭州姬妾辞世之后。

上片,“迷蝶无踪晓梦沉”,写清晨梦醒之后,梦中的情景已消逝无踪。所用乃是《庄子。齐物论》庄周化蝶的典故。它的本义是说世事与梦境的真幻,颠倒难分,两者本都不值得执着看待。但后人又把这则故事与《庄子。至乐》中写他丧妻时鼓盆而歌,不表示悲哀的故事联系在一起,猜想庄子大概也把丧妻看成作梦,所以悼念亡妾的作品,也常用到化蝶、梦蝶的典故。文英这句词,表面是写梦,其深层却是以梦隐喻过去的经历;联系他的生平看,又似包含着对亡妾的思念。虽说“无踪”,毕竟入梦;梦由思生,又怎能真正地忘却?既然如此,则梦醒后并不会适意如庄周,而是深怀思旧的惆怅,细味“沉”字,其情自见。“寒香深闭小庭心”。寒香,当指春寒之时尚未谢尽的梅花,或兼指下片提到的逢春先开的.杏花。人既惆怅,对着“深闭小庭心”的“寒香”,自然不会是赏心乐事,而是触景伤怀,“寒”不是透着凄冷,“深闭”不是透着孤寂么?这时候由“小庭”而想到西湖,由“寒香”而及于新柳,觉得春光尚浅,而寒意犹浓,西湖上的杨柳,应该也是初舒嫩条,翠色未深,因而游人应该也还不多。那么,在小庭中虽感孤寂、凄冷,但若到湖上去游玩,也未必就能看到秾丽之景,享受热闹、温暖之乐了。“欲知湖上春多少,但看楼前柳浅深。”当然不是要由柳浅而判断春少,而是要由春少来表现人之心境的凄冷情绪,所以这两句结束得轻倩、婉转而有味。

下片的“愁自遣,酒孤斟”,全词直接抒情的,也只有这两句,到这里才点出“愁”字,点出“孤”字。作者这时的孤愁既无法排除,那么这里的“斟”与“遣”,也无非是强自支持、强自消解而已。下句的“一帘芳景”继续写春,“燕同吟”继续写孤寂。与燕同吟,则暗谓有伴比无伴更悲。这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写法,不无相同之处,二者都是正面的情况起反面的作用;所不同的是,“蝉噪”、“鸟鸣”可能是写实,“燕吟”只能是设想。“杏花宜带斜阳看,几阵东风晚又阴。”在凄冷低迷中盼望杏花映着斜阳,能给人带来一点绚丽之色,带来一丝温暖的春意,谁又知天不作美,吹来几阵东风,偏把阳光吹走,使黄昏依然阴沉。这会起什么作用?对作者的心境会有什么影响?词至此结束,虽都没有明白说出;但读者联系上下文,自可体会得到。

前人常把吴文英的词作看成是与以姜夔为代表的“清空”词相对立的“实质”词的代表。吴文英的慢词,有一些确有辞藻堆垛,雕琢过甚之嫌。但这首《思佳客》,读来却颇感闲淡婉约,在很大程度上与“清空”词的笔法有一致之处,可见梦窗词的风格在统一中也是有着多样性的。

赏析二:

《思佳客》即《鹧鸪天》,又名《思越人》等。双调,五十五字,平韵格。这首词是作者居于杭州时所作,有怀人之意。从词的内容看,应当是作于杭州姬妾辞世之后。

上片写景。词人开始写道:“迷蝶无踪晓梦沉。”写清晨梦醒之后,梦中的情景已消逝无踪。这里,词人化用了《庄子齐物论》中“庄周化蝶”的典故。典故的意思是说世事与梦境的真幻难分。因为,词人这句词,表面是写梦,其深层却是以梦隐喻过去的经历。词人虽说“无踪”,但毕竟入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也就是说,梦由思生,自己所经历的事是无法忘却的。其中一个“沉”字,则表明了梦醒后深怀思旧的惆怅之感。接着写道:“寒香深闭小庭心。”“寒香”当指初春时逢春先开的花香。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初春时节,在深闭的庭院中已经散发出了花的香气。在这样的环境中,心中不免想到西湖之畔那很快的光景。这一句和秦观的《踏莎行》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有着同工之妙。而现在,“欲知湖上春多少”。也就是说,要知道西湖现在春光怎样?词人写道:“但看楼前柳浅深。”意思是说,只要看看西湖楼前的柳树颜色的深浅如何。这两句紧承“庭院”而来的,由“小庭”而想到西湖。我们从“寒香”自然可以推断“多少”和“浅深”是偏义于“少”和“浅”的。也就是说,此时寒意犹浓,初春时节,西湖上的杨柳,应该还是嫩条,浅淡的翠色。其实,在诗歌中,景语即情语。“春少”的余寒暗示了词人心境的凄冷。

下片抒情。词人写道:“愁自遣,酒孤斟。”心中有愁自己排遣,也只好独自饮酒。词作写到这里,明确地点出了“愁”和“孤”。这样,一“愁”一“孤”,正好表现出而来怀想之情。无奈之时,只得“举杯销愁”,可哪里知道“愁更愁”。接着词人写道:“一帘芳景燕同吟。”“芳景”即美景。从帘子看出去,到处都是美景,可自己也只有与燕子一起,听燕子之间的鸣叫。可以说,词人与“燕同吟”,不但表现了环境的幽静,而且通过燕子成双成对(“燕同吟”)来暗示了自己的孤独与苦闷。这一句也和秦观的《踏莎行》中“杜鹃声里斜阳暮”有着同工之妙。不但描绘了形象(斜阳),而且声情并茂,提高了词作的审美境界。所以,最后两句写道:“杏花宜带斜阳看,几阵东风晚又阴。”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凄冷的环境中盼望杏花映着斜阳,希望能给人带来一点春色,带来一丝暖意,可是,偏偏吹来几阵东风(春风),使黄昏依然阴沉。这里,词人以景结情,不但提升了词作的审美意境,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而且更好地表现出了美好希望难以实现的伤感,也反衬了思乡怀人之情的强烈。

在艺术上,首先,意象鲜明,境界开阔。其次,用典精当,情感深厚。再次,用词恰当,表意上婉转有味。

晓梦迷王作文 篇5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精美的瑟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忆青春年华。

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

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如此情怀哪里是现在回忆起来才感到无限怅恨呢?即使在当年早已是令人不胜怅惘了。

锦瑟这首诗是李商隐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首诗,这首诗同样是充满隐晦,并且写作手法完全不符合当时的文学创作的意识形态,这首诗运用了象征主义和幻想的创作手法,诗风别具一格,同时也具有时代的代表性。可以说是当时的时代造就了他的诗风,而他的'诗风也鲜明的深刻的反映的当时的社会和政治面貌。

  • 狼王梦读后感精华

    你了解怎样写作品读后感吗?完成阅读后,我们的内心会感到极大满足。读后感应该展示个人的思绪,励志的句子编辑已为您简要准备了一篇精美的“狼王梦读后感”,期望此文可以为您提供借鉴!...

  • 捉迷藏作文精华

    撰写文字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情感智慧方面的发展,出色的文章应该带有一定的灵性,这需要展现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要如何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呢?励志的句子编辑为您准备了关于“捉迷藏作文”的相关信息,相信在这篇文章中您一定能够获得许多有益的知识,满足您的需求!...

  • 梦中的家作文精华

    作文是锤炼分析思考和论证能力的好方法,通过写作文有利于提升我们的叙述技巧。想要了解“梦中的家作文”的各个方面来看看小编整理的资料吧。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梦中作文 04-23
  • 我是追梦人作文精华

    写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并产生共鸣。通过写作,我们能够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和真实。一篇优秀的作文足以让人爱不释手。那么,如何让自己的作文丰富生动呢?如果你对“我是追梦人作文”感到好奇,请阅读以下资料。同时,分享是一种美德,因此请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 李清照 晓梦

    《晓梦》 作者:李清照 原文: 晓梦随疏钟,飘然蹑云霞。 因缘安期生,邂逅萼绿华。 秋风正无赖,吹尽玉井花。 共看藕如船,同食枣如瓜。 翩翩坐上客,意妙语亦佳。 嘲辞斗诡辩,活火分...

  • 梦想的天空作文精华六篇

    作文的一大作用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和立体化,通过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和解决问题。虽然有些人认为写作需要天赋,但要想写好作文就绝不能依赖于天赋。你最近是否在积极搜集一些优秀作文,来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呢?如果是的话,请务必认真阅读本文中的重要概念,这将对你的写作能力有所助益。...

  • 《狼王梦》读后感作文合集

    我们需要学会把想法借助作文表达出来,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我们写作文要按要求写,把开头结尾写好,把段落分清,有没有一些可以参考的作文模板?希望本文能为您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助力。...

  • 爸爸是铁杆球迷作文精华3篇

    由于我们工作的严谨,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范文可以为我们平时的生活提供不少帮助,好的范文是怎么样的?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爸爸是铁杆球迷作文精华3篇,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我爸爸绝对是个铁杆球迷!他不爱好打扑克更不喜欢打麻将,唯一的爱好就是看足球!只要他一有空就守着电视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