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范文大全(编辑 梦想家)励志的句子的编辑不辞辛劳地编辑了“绝句课件”因为我们关心您的需求。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预先准备好的,而课件内容需要老师自己去设计完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案是教师成功的关键。以下是本文提供的参考资料请您参考!
(一)借助贴图,理解诗意。
1、学生默读,用笔画出诗中写到的景物。
2、汇报交流,教师出示景物图。
3、 指名学生贴图,说说理由,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含意。
4、出示整图,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那么,谁能读出诗人这种欢快的心情?谁再来读读看?
(二)引导质疑,突破难点。
1、引导质疑:读到这儿,古诗中还有那些地方,你们弄不懂的?
2、交流释疑。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窗含”、“千秋雪”、“万里船”。
“窗含”:窗?诗人透过什么看到翠柳、黄鹂等这些景物?(教师贴出窗框图)你们看,西岭上的雪就好像是镶嵌在窗户里的……
“万里船”:为什么说是万里?
3、理解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指名说。
4、教师小结:诗人正是透过窗户看到了近处的——,远处的——(相机板书:近景、远景)
(三)诵读诗句,体会语感。
1、既然是古诗,就要读出古诗的韵味。谁能说说怎样才能读出韵味?
2、同桌诵读诗句,体会语感,尝试用斜线画出诗句中的停顿。
3、指名同桌汇报:一生读,一生板演。其他学生点评。
4、男女生按标记赛读、背诵。
5、配乐齐背古诗。
古诗《望庐山瀑布》公开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望庐山瀑布》。
2、结合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品味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体会诗人夸张、比喻的表达方式。
3、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呈现的画面,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品味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体会诗人夸张、比喻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呈现的画面,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资源
1、70首必背古诗中李白的诗。
2、庐山瀑布的图片资料。
3、描写瀑布的现代诗。
预习设计
1、搜集大诗人李白的资料。
2、背诵70首古诗中李白写的诗。
3、自学古诗中的三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背诗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古诗,说到古诗,你首先想到谁?(李白)
2、为什么?请根据你搜集的资料说明原因。
3、那么,你会背李白的诗吗?
4、刚才有同学背到了《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
二、目标导向
既然这首诗我们都已经能背诵了,那么,这节课我们该学些什么呢?
三、朗读古诗
1、任务驱动,学习单1
①放慢速度,像小诗人那样诵读这首诗。
②再读一遍,在你认为需要停顿的地方画上“/”。
③学习时间:2分钟
2、学生自主诵读,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导学:
(1)请学生展台展示并朗读。发现问题,相机纠正。
(2)指导读好课题,相机理解“望:远看。”
(3)指导有节奏地朗读。
四、理解意思
1、任务驱动,学习单2
①读读诗句,看看插图,说说每行诗句的意思。
②在不理解的字词旁边做上“?”
③小组交流,尝试解决你的`问题。
④学习时间:6分钟
2、学生先自主后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3、展示交流:
A前两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日照香炉生紫烟,
①学生讲意思。
②品读“生”,图文结合,生的意思是产生,而非升起。
(2)遥看瀑布挂前川。
①学生讲意思。
②你认为哪个字用得最妙?品读“挂”,实物对比,体会作用?(化动为静)
(3)出示“瀑布图”,指导朗读前两行。
B后两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①学生讲两行的意思。
②老师很想知道,三千尺到底有多高?(表示很高。)那么“九天”呢?(天的最高处)补充:古代人将天分为九层,最高层为九天。
③显然,瀑布没有作者所写的那么高,它采用的是什么修辞?(夸张)指导朗读两行诗。
④对比理解“疑”,相机教学“疑”的书写。
疑是银河落九天 疑是地上霜 意思都是好像
⑤体会比喻及其作用。
4、整体朗读。
五、感悟中心
1、填空:《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了( )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2、再次朗读。
六、检测反思
《一课一练》36页 诵读体会为主。
七、作业设计
1、完成《一课一练》中和《望庐山瀑布》相关的内容。
2、背诵《望庐山瀑布》,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描述的景象。将必背古诗中描写祖国名山大川的古诗题目写在语文书70页。
3、制作以《赞我祖国好河山》为主题的读书小报。文字为描写祖国名山大川的古诗,插图为和古诗相应的景象。
1、学习第一句诗
(1)如果把诗配上画,按诗句的描绘,应首先画什么?(黄鹂)
(2)出示“黄鹂”剪贴画。诗中那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儿在什么地方呢?(柳树间)(教师随机板画柳树,并贴上黄鹂)怎样的柳树呢?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可见此时正是早春时节,那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做什么?(鸣叫)怎样记信这个“鸣”字(谜语:鸟儿把口张,叫声真响亮)扩词:一鸣惊人、鸣叫、电闪雷鸣。那么你们想美丽的黄鹂鸟儿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地鸣叫呢?(欢快地、自由自在地)
(3)让我们用欢快的语调读第一句诗,注意节奏。
2、学习第二句诗
(1)诗人正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你们猜猜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白鹭)
(2)出示“白鹭”剪贴画,并介绍:白鹭是一种水鸟,浑身羽毛洁白,在天空飞翔的身姿十分优美。
(3)诗中写的是一只白鹭吗?(不是)哪个词告诉你的?(一行)这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哪儿?(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蔚蓝的天空。教师把一行白鹭贴上。)
(4)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样的画面可真美啊!让我们齐读第二句,读出画面的美来。
3、体会诗境
(1)诗人作诗用语简洁明快,画面里的色彩,诗中都体现出来了,你找到了诗中的字吗?老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标出来(黄、白、青、蓝)。
(2)在读课文前。同学们能不能看着画面,结合诗句,大家可以按这样的句式来说:
出示句式: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柳树,黄鹂,白鹭。诗人觉得眼前的一切就像。
(3)同学们描绘得真美啊,让我们把一、二句诗联起来读一读,读出画面的美来。
4、学习第三句。
(1)真是春意融融,生机勃勃,诗人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这时他一抬头,却又被另一处景物所吸引,是什么?是远处的西岭雪山(板画西岭)
(2)西岭是位于成都西边的岷山,那里的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诗人说“千秋雪”。出示“今”的卡片,组词。
加一点:“今”变为“令”,组词。
现在我们给“令”加偏旁,按学生的汇报板书:岭、铃、羚、领、玲等,口头组词。“令”字变成“含”(变的过程中说:大家看,令字一点被咬掉,放在口中不咽下,就是---含)
师:诗人从窗口向远望,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景色像镶嵌在窗框里一样。(教师边描述边画窗框)
5、学习第四句诗
(1)诗人向近处看,又看见门前的什么?(船只)问:船是停着还是行驶着?(师贴船)你是从哪个字知道的?(泊)泊就是停泊位的意思。
去哪儿的船?(东吴)我们一起来背一下百家姓前两句: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吴是一个姓氏。东吴是三国时期孙权在江苏一带建立的政权,所以东吴指江苏一带的地方。而杜甫是在四川成都,真是千里迢迢而来。
(2)所以从东吴来的船只路途遥远,诗中用一个词---万里。现在同学们能明白这句诗的大意了吧。
船的部首是“舟”字旁,作偏旁时,横变提,而且右半部不出头。
(3)让我们一起用愉快的语气齐读三、四句诗。
教材分析:
本文有两首古诗。一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前者抓住瀑布的动态,用夸张的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磅礴的气势,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后者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浣花溪的风物景色与幽雅的环境,表现了诗人重归草堂暂留蜀地的喜悦,同地也表现了他对重游故地的向往和盼望回乡的心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述的情景。
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
教具学具准备:
学情分析:
这两首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也可能多数同学已会背,但诗意不一定理解,教师必须在教学时进行点拨,之后让学生去读悟,去体会,去感受,去理解,最后让他们串讲诗意。要求不宜过高,不搞字字落实,只要能说出诗即可。
教法学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要求: 1、课前收集李白、杜甫的诗
2、读诗三遍
3、自学生字
4、你弄明白哪些问题?还有什么不懂?
第一课时
课前积累:
展示课前收集的李白、杜甫的诗,指导背下面的诗: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1、板书课题,指名拼读生字:庐(Lú)、瀑(Pù)。
2、指名读诗,正音。
3、简介作者,交流收集李白、杜甫的资料。
这首诗是我国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3、解诗题
(1)“望”是什么意思?(远看)
(2)“庐山”是个山名。同学们没有亲自去过庐山,或听别人说过,或从电影、电视里看过,谁能说说庐山的风景怎样?(指出:瀑布是庐山的美景之一)
三、学生初读诗句,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遥、尺、疑”3个生字的音。
2、通过读、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3、出示古诗注音,读出韵律美。
四、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小组交流
1、读第一行诗,说说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教师点拨)
全班交流 围绕:烟:指云雾。紫烟:因为有太阳光的照射,云雾显出紫红色的光彩。
生:产生。
生紫烟:发出一种紫色的烟雾来。
这一行中你觉得哪个词用得特别好!(生)它活生生地画出了看炉峰上烟雾慢慢向上升腾的情景。
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2、读第二行诗,理解“遥看”、“川”。
讨论:遥看:远看
川:水道、河流。
挂:形象地写出了瀑布外形的壮观。
3、读三、四行诗句。
理解:飞流直下:水流的飞泻。三千尺:不是真的三千尺,而是一种夸张,说明瀑布极长,挂得高,流得急。
瀑布的声势这样大,它的声响会怎么样?(想象)
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行诗的意思。
你能把诗人心里想的话说一说吗?
(这哪里是瀑布,只怕是银河从高高的天上直落下来)。(这里作者用了--的修辞手法)
你觉得这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落)
这个“落”字好像写出了天上突然发生了变化,天裂了,银河从天上陡然掉到了人间。这是多么大胆、新奇的想象啊!
四、巩固练习
1、赏读全诗,闭眼想象画面
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雾,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象一条大河挂在山前。那长长的瀑布飞快地直往下泄,真让人认为那是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
2、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3、诵读诗文,背诵诗文。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五、指导书写
“遥”“瀑”写得左窄右宽
“疑”右上方是“匕”,不是“厶”
六、总结全文,体会感情。
这首诗作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七、课堂检测
1、选择正确读音,打“√”号
日(rì yì) 生(shēng sēng) 紫 (zǐ zhǐ)
川(chuān cuān) 三 (shān sān) 尺 (chǐ cǐ)
山 (shān sān) 上(shàng sàng) 窗(chuāng cuāng)
2、比一比,分别组词语
庐( ) 炉( )芦( )瀑( )爆( )暴( )
鸣( )呜( )鸦( )
3、结合两首古诗,理解下列词语
遥: 川: 生: 疑: 鸣: 含: 泊:
4、说说古诗的意思。
1、日照香炉生紫烟,
2、疑是银河落九天。
5、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二课时
预习要求:1、收集有关杜甫的资料和古诗
2、读诗三遍
3、在明白的问题打对号,不明白的问题打问号。
课前积累:背诵古诗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嘀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一、复习
1、背诵《望庐山瀑布》,默写《望庐山瀑布》
2、《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第二首古诗《绝句》
1、板书课题,解题:绝句,是我国古诗中的一种,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叫“五绝”,每句七个字叫“七绝”。
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三、初读诗句,理解诗意
1、自读古诗,读准“鹂”、“鹭”两个生字的音。
2、自读古诗,说说你弄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注意诗的停顿和
重音。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精读诗句,想象画面。标出作者写了哪些物?
1、学习第一、二两行诗句。
轻声自由读诗句,“––”画出描写颜色的词,“┈┈”画出表示动作的词?“━━”画出表示数量的词?
表示颜色的词:黄、翠、白、青。表示动作的词:鸣、上、泊、含。
表示数量的词:两行、一行、千秋、万里。描写景物的有:黄鹂、翠柳、白鹭、西岭、青天、雪、船。
想想诗人这样写是为了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歌唱,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里自由飞翔)
指导学生读出舒畅愉悦的心情。(指名读、范读、齐读)
2、学习三、四两行诗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指名读诗句,其他同学思考:第三行写诗人看到了什么?(“西岭”,教师随手用蓝色粉笔画起伏的山峰。“千秋雪”,教师讲解:千秋,就是千年,不是实指,是极言年代的长。“千秋雪”就是终年不化的积雪,并随手用白色粉笔在山峦上画雪)
师点拨:诗人是透过什么看到西岭上的积雪的?(窗户。教师讲解:窗户好像一个画框镶在这幅“千秋雪”的“画儿”的四周,诗人用了个“含”,包含的意思,很生动,很形象。并随手用褐色粉笔画一个方框把雪山图框起来)
诗人有这么一种闲情逸致去观赏窗外的景色,说明他此刻的心情怎样?(心情舒畅愉悦)
东吴指什么地方?为什么说是“万里船”?
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生:透过窗户看见西岭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江面上停泊着到东吴去的客船。
3、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全诗都写了哪些景物?
黄鹂、翠柳、白鹭、西岭、千秋雪、万里船,构成了一副完美的画面。
4、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1)这首诗一行写一个景,诗人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的呢?
(2)小结:这首诗先写近景,后写远景,有动有静,色彩明丽,勾画出草堂附近各具特点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无比舒畅欢快的心情。
5、指名朗读,练习背诵。
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和重音。
反复练读。
练习背诵。
6、指导书写。
“鹂”左右结构,“鹭”上下结构,写时在田字格中各占一半。
五、作业
1、填空
《望庐山瀑布》、《绝句》这两首古诗作者分别是( )代伟大诗人( )和( )。在内容上都侧重于( )。并借景( )。
《望庐山瀑布》描绘了( )的景色。
《绝句》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 )的心情。
2、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观看庐山瀑布的?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3、参照画出的节奏,有感情地朗读《绝句》。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 教案教学设计]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2、出示抄有诗歌的小黑板,检查自读情况,相机纠音。
3、采用多种形式读诗:
拍手读、摇头晃脑读、根据自己的理解表演读。
4、理解字词意思:
鸣:叫的意思。青:(让学生查字典选择)蓝色。
千秋:许多年。万里:来得很远。
泊:停。东吴:地名,在现在的江浙一带。
5、指导看图:你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6、谁来说说诗句意思?
(窗外翠绿的柳枝上,有两只黄鹂正在唱着动听的歌,一行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飞向蓝蓝的天空。透过窗子,可以看到远处西边的山岭上,积了多年的雪还没有融化,门前的江边,停泊着来自遥远的东吴的船只。)
教师小结:诗句中的一个“含”字使我们体会到诗人在屋子里向远处眺望,这窗户好像画框,远处的山,蓝天下的白鹭,柳树上的黄鹂,门前的大船,都镶嵌在画框里,简直就是一幅绝妙的画。作者写前既不写题目,写后也不想写题目,干脆用“绝句”做题目了。
7、想象说话,体会作者的心情:
看到这么美妙的画面,你听到了什么悦耳的声音吗?启发学生想象黄鹂一边唱一边跳的情景。
黄鹂会说些什么呢?看到此情此景,作者的心情会怎样?你的心情呢?
8、轻松、愉快地读诗。
9、简介写作背景,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心情。
唐朝当时发生了战乱,江河不通,被军队占用,老百姓保受战乱之苦。那一年,战乱被平息了,杜甫又回到成都草堂,当时心情特别好,就靠在窗前,欣赏窗外的景色。当他看到来自东吴的船,你知道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吗?(更高兴,感到欣慰和振奋)
10、再次感情读诗。
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首诗中的“紫、尺、疑”三个生字,熟读并背诵这首古诗。
2、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生”与“挂”二字的用法之妙,想像古诗所描述的意境,感情朗诵这首古诗。
3、感悟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像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之美。
教具准备:
庐山瀑布实景录像。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现在有谁愿意来背一背你记住的古诗?有没有李白写的呢?(静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
大家知道李白的.诗还真多呀!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李白生卒年月701—761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号称诗仙现存诗900多首风格飘逸、豪放想像丰富、气魄雄伟)
二、紧扣题眼,品词析句。
师:李白五岁时就开始读书习字,读了很多书,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他畅游庐山后写下的。
1、师范读全诗。全班自由读。
2、学习生字,分别是庐、瀑、炉。
3、全班齐读这首诗。
师:读题目,谁能用这个“望”字组词?你觉得在这儿应该用哪个词更准确些?解释题目的意思。(指名回答)
师:我们来看看庐山,看看庐山的瀑布。(看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师:这些都是静止的图片,现代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在课堂里了能领略到庐山和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色。请看光碟。
师解说: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庐山一年四季景色优美……
看完后,请你来夸夸它。(观看后指名回答)
师:对,夸得真好!我们来看看李白是怎样夸的?
4、指组读第一句诗。读注释①和②。除了这两个词,诗中哪些字你不理解?说整句诗的意思。读。
5、总结学法:读诗句、看注释、说意思。
6、根据以上学法自学二、三、四句诗。
7、汇报自学情况。
为什么要遥看?
“飞流”、“直下”说明什么?
怎么理解“三千尺”?
“疑”是什么意思?
师:学到这,还有什么疑难的问题吗?请提出来。(质疑解答)
师:现在谁来说说全诗的意思?(指名回答、同桌互答)
三、自读自悟,深入理解。
师:你觉得诗中哪些字用得妙?为什么?(生、挂、飞、落……)
师:轻声背诵诗,想象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谁能用“啊,――真――”的句式来表达庐山瀑布给你的印象。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李白说什么?背诵、注意重音,再读古诗,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
指导默写。
四、总结学法:(出示小黑板)
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1、读诗题,介绍作者
2、读诗句,理解诗意
3、再读诗,体会感情
4、背诵默写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古诗三首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励志的句子的编辑竭心为您梳理了“高中生物课件”的各种相关样本。教案课件对于每位教师来讲是日常教学准备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师们需要有责任心地编写好每一套教案课件。教师需要根据教案课件来执行课堂教学内容。我乐于分享我的经验和看法,希望他们能为您带来一些帮助!...
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与教案相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网上有哪些值得推荐的优秀教案课件?如果您对这个话题感到疑惑可以试试阅读一下“长恨歌课件”,祝愿这篇文章对你有益欢迎访问!...
教案课件也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老师需要认认真真去写。教案是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下面是励志的句子小编为您整理的“课件”相关的信息,如需更多建议请继续浏览我们的网站!...
教案课件是教师工作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需要认真地编写教案课件。设计出高质量的教学课件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编写教案课件还需要具备哪些步骤呢?今天,我们为大家推荐一篇与“课件”相关的文章,该文章非常出色,供您参考!...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老师在写教案课件时还需要花点心思去写。教案是完整课堂教学的指引,我们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教案课件呢?栏目小编发现“课件”这篇文章十分精彩不容错过,或许本文会对你有所帮助希望你喜欢!...
随着我们的知识面不断扩大,范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范文可以帮助我们自身的写作,有哪些范文值得参考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课文夏课件,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教材第74~75页练习十三第4、7、9~12*题。: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并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2.通过本节内容的教...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各类范文的需求不断增多,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你是否需要一些实用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中《解决问题》第一课时的内容。我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制作精良的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因此在编写过程中,老师们应该花费一些时间。学生的思维方式和逻辑可以通过课堂反应来得出结论。关于“法语课件”的一些重要信息,小编经过精心挑选整理了一些,建议您将本文保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