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励志的句子范文大全(编辑 飞翔的鱼)新入职的老师需要备好上课会用到的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应该他细设计教案课件。而写出优秀的教案课件,也能提升老师教学水平,撰写教案时需要考虑什么?阅读“小学整理教案”或许能够让您了解到一些之前不曾想到的观点,请将此页加入收藏让您享受更多知识!

小学整理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2)会求一个数的倒数,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提高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作学习、口头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倒数的意义及0为何没有倒数

知识点:倒数的意义、导数的求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汉字“吞”“杏”,问:这是什么结构的字?交换上下两部分,观察是什么字?

2、汉字真奇妙,把一个字的上下部分交换就可能会变成另外一个我们认识的字,其实,在数学里也有这种奇妙的现象!

二、新授

1、出示分数,你能照刚才的操作方法,写出另外一个分数吗?你是怎么做的?

2、学生在本子上写出一组有这种特点的分数,请生说一说,多请几人说,老师板书。

3、迅速地算出这两个数的乘积,比比看谁算的快!

4、讨论:通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5、交流讨论结果,老师板书。(乘积是1两个数)

6、师由此引出倒数的意义,并出示课题,生齐读倒数的意义。

追问:

(1)怎样的两个数才能称互为倒数?你是怎么理解“互为”倒数的?举例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可由老师先说,然后学生再说(利用刚才黑板上的例子多说几个)

(2)说说看,刚才这几组数为什么互为倒数

7、出示例题:写出和的倒数。

8、学生讨论倒数的写法,然后再写出这两个分数的倒数(两名学生板演)

(1)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注意倒数的写法,部分学生会用“等号”表示

(3)小结出求一个倒数的方法。

有没有补充?你是怎么想的?

讨论并交流出0不能做倒数的两种原因并完善求倒数的方法。

(4)板书,生齐读。

9、口答出和6的倒数

10、完成书上的练一练

三、练习

1、练习六第一题(口答并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用因为所以说几句话)

第三题

2、综合练习。

()的倒数是()。和()互为倒数。

()的倒数是5。()和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没有倒数。

3、那你能写出2 、0.8的倒数吗?

学生思考,说一说,并说出自己是如何想的?

小结:求带分数的倒数,先要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调换分数分子与分母的位置,求出倒数。求小数的倒数,一般先要把小数化成分数,再求出倒数。

4、练习六第4题。

先找出每组数的倒数,再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1)每个人在书上先写出各数的倒数;

(2)同桌选一组数,观察原来的数有什么特点,再观察它们的倒数有什么特点?

全班交流,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

5、练习六第5题

6、判断

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如果改成得数是1,行不行?)

2、5/2×2/5=1,所以5/2是倒数。(那你打算怎么改?)

3、因为1的倒数是1,所以0的倒数是0。(你是怎么分析这句话的)

4、0.25和4互为倒数。(说出你是怎么想的?你能再举一个这样的例子吗?)

5、所有真分数的倒数都比1大。(由这句话你还想到了什么?)

四、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整理教案 篇2

1、指名读文,说说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结合书上的内容和图上的画面,请你说说:这是一口什么样的水缸?

3、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用笔画出司马光的动作。

4、5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5、培养学生自理能力,树立劳动观念,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事情干得很少,在校要教育学生自己会做的事情自己做,采用的主要途径是让学生当好一天的值日生,培养主人翁责任感。

6、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de)。

7、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8、故事先讲什么、再讲什么可别弄错了。

9、借助图画学习第2句话(图片出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了水的大水缸。

10、提问:在家里,除了和妈妈一起看书,还可以和谁一起看书?除了读故事书,还可以读什么书?你是怎么读书的?和家人一起看书,快乐吗?

11、指名朗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2、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13、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14、司马光。司马光用(石头)砸缸。

15、指名分句回答,并请学生板书。

16、学会阅读,体会课外阅读的乐趣。

17、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18、让学生自己说说如何识记本课的10个生字。

19、出示第三幅图,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图意。

20、讨论:从哪里看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小朋友们为什么这么惊慌?

21、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3、师:你对诗题是怎么理解的?

24、接下来,谁能告诉老师课文中有几个自然段呢?那谁愿意来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第

25、第三自然段,老师来读课题!

26、课文中的字你都认识了吗?那我可要考考你了。

27、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28、展示台:你把哪些地方读得特别好,读给大家听。

29、师:学到这里你是否会有这样的疑问:诗人写就此诗,想表现或表达什么?

30、出示第二幅插图,全班说图意。

31、看看书上是怎么写大象的?请找出来读一读。

32、第1组的第2句写明在什么地方玩,并体会表示地点的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33、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34、小组合作研究曹冲称象的方法。边讨论边做实验。

35、小结:别的小朋友心里着急,动作忙乱,司马光表现怎么样呢?

36、这些字是什么结构的字?

37、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8、出示卡片: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练习朗读,读出惊慌,害怕的语气。

39、教师范读,学生听准生字新词的字音。

40、教师:这位同学讲的故事精彩吗?从哪里可以看出?为什么这位同学会被评为“故事大王”?

41、让学生代得救的小朋友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

4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每位学生学有所得,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课堂上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平时和学生亲密接触,教他们唱歌,给他们讲故事,让学生顺利完成由幼儿向小学的过渡。

43、加强学习常规教育,让每位学生明确我是一个小学生了,言行举止要文明,作业要按时完成。

44、读要写的字,你有什么发现?

45、师:其中你最欣赏诗人用的哪个字或词?为什么?

46、出示卡片: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47、出示第四幅插图,学生观察后说说图意。

48、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

49、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

50、教师:在书店里如何看书?

51、上节课我们还有什么收获?

52、让学生说说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53、给想出了妙法的孩子发“聪明这星”标志。

54、学生在田字格里认真描红,临写。

55、出示第一幅图,学生观察后说说图意。

56、读读生字,记记字形,并给它们找找朋友。

57、第二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58、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他小时候机智救人的一个故事。

59、5段,感受曹冲的聪慧。

60、曹冲怎么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呢?

61、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62、小结:司马光救人这件事可看出他是个遇事不慌、聪明、果敢的孩子。

6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64、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65、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6、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67、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68、出示卡片: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69、哪些字比较难写?我们来观察一下,怎样写好这个字。根据学生观察和回答示范:“象”的笔顺;“再”的笔顺;四点底的写法。

70、再次看图,假山和水缸在什么位置?请你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小学整理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并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特征及制作方法,并能根据统计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2、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做题习惯,并结合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制作复式统计表.

教学难点

复式统计表表头的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教师提问:如何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组整理?

2、请学生说一说根据每张表格,你能观察出哪些内容?

兴农小学活动课程四个小组的学生人数统计表

数学小组生物小组

性别

合计

男生

女生

性别

合计

男生

女生

人数

22

14

8

人数

15

7

8

航模小组美术小组

性别

合计

男生

女生

合计

男生

女生

人数

17

13

4

人数

24

12

12

二、学习新课

(一)教师提问:

1、四张表格各自表示一项小组活动的情况,怎样才能很快地比较各个小组中人数的情况,你有什么办法吗?(分组讨论.)

2、想一想,能不能把这四个小组活动人数情况放在一个统计表里?

(学生尝试把四个统计表绘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

3、制作这个统计表时,要反映哪几方面的问题?怎样设计?(再分组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这个统计表要反映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分的小组,另一方面是各组的人数情况.

小学整理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复习与整理》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一个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掌握一个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法则,会用简便灵活的方法计算因数中有0的乘法。

2、通过对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的整理和复习,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会归纳、整理和应用。

【教学重点】对各知识点的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难点】如何有序整理知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一只红绿灯,题卡两张。

【教学过程】

一、回忆与整理

1、激趣:今天圣诞老人给聪明的小朋友带来些礼物,小朋友想知道是什么吗?(课件出示圣诞袜)不要小看这只圣诞袜,里面还藏着不少秘密呢!

①课件显示:7128,35002,14057,4588,6230,15605,3233,20xx1

②四人小组讨论该可以怎样分类.并请记录员在各自的题卡上分类,教师巡视指导。

③指明说说你是按什么方法来分的。(按照学生不同的回答,课件展示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按照进位和不进位、口算和笔算、第一个因数是几位数、积的位数、因数中有没有0或按照0的个数来分等等,媒体做相应的显示。

【设计意图】新世纪的人才主要特征是具有创新精神,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把算式来分类,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也把本单元的知识点大概进行了概括,为第二步重点分析打下铺垫。

2、重点分析:

(1)按照计算时进位和不进位;

不进位:6230,3233,20xx1

进位:35002,14057,4588,15605,7124

不进位的乘法我们通常可以怎么算?(口算)你能说出得数吗?

进位乘法有几种类型?(一次进位、隔次进位、连续进位)判断以上题中的各属于哪种类型,并说说分别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复习口算和笔算)

一次进位中的哪些题目是(7124、35002)可以口算,并让学生说说35002你是怎样算的

计算隔次进位14057,说说哪几位进位,该注意些什么问题?(生板书)

计算连续进位:4588,说说在笔算连续进位的时候,该注意哪些问题。

小结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

(2):按照因数中有没有0来分,(0的位置,0的个数)

因数中没有0:7124,4588,3233,

因数中有0:14057,6230,35002,15605,20xx1

因数中没有0和有0的算式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因数中有0的算式有什么特征呢!(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末尾有0、中间末尾都有0或第二个因数是0的乘法算式,找出各自的算式,)

师:观察因数中有0的在这些算式中,哪些算式不用算就知道结果?为什么?(小结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和任何数相乘还得原数。)

问:笔算时哪些题有简便算法?15605猜猜积的末尾有几个0,估计积是几位数?计算后验证估算结果。

小结法则:一个数乘一位数,遇到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时,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去乘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

(3):按口算和笔算;

①口算:10008,6230,35002,3233,20xx1

笔算:14057,4588,5605,

上述两类的题组中,哪些题你能很快说出他们的得数。

②说说这类型的题目为什么能口算

(1、不进位乘法,你能找不出来吗?

(2、整十数、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3、任何一个数乘0或乘1。

③小结:在今后的计算中,像这类型的题目我们一眼就能看出结果的,我们就用口算,(板书:口算)而右边这类题口算比较困难,我们就用笔算。(板书:笔算)

④复习笔算

说说笔算的时候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整理与复习的教学,要在整理上下功夫,通过3部分的整理,帮助学生把分散的知识串起来,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对每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了准确的理解。

二、揭题小结与质疑

今天我们整理复习了《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复习与整理》,(揭题)再次归纳计算方法。

通过整理我们知道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大概可以分成了4种类型:进位和不进位、口算和笔算、按照第一个因数是几位数来分、按照因数中有没有0来分那么在计算的时候,哪些地方是最容易错的,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有板有眼的总结,再现完整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对单元的知识有一个整理的把握从而达到整理和复习的预期效果。

三、综合练习:

圣诞老人为了表扬同学们的精彩发言,所以他要带我们去一个小朋友都非常喜欢的地方:课件出示肯得基。

今天肯得基的主人奇奇想邀请小朋友去做客,也欢迎大家一起来管理这家餐厅。大家愿意吗

1、当服务员,介绍餐厅卖什么

谁愿意当这家餐厅的服务员,向大家介绍本餐厅都卖些什么

汉堡一份10元香辣鸡翅一份7元

玉米棒每份3元可乐一杯5元

薯条一包6元,芙蓉鲜蔬汤每份3元

冰淇淋一个2元鸡米花每份8元

无骨鸡柳每份7元土豆泥每份3元

2、配套餐,算算要花多少钱

每个同学一份一份买太麻烦了,所以我们决定来为自己配一份套餐,看谁配的最合理,

①四人小组讨论,商议配餐方案,选4样食品;再算算你们组该付多少钱呢?

②全班交流,老师对各方案进行点评。(多组讲评并用红绿灯来表示对错)

3、要是丁丁一家6口人想要购买2号套餐,爸爸带了200元够不够呢?实际该付多少钱呢?

4、镇海KFC星期天1小时平均营业额是3609元,请你当经理算算4小时营业额是多少?

【设计意图】以肯得基为主题的数学活动,为孩子们创设了人人都能参与的教育环境,孩子们以虚拟的服务员、顾客、经理等身份,去思考、交往和创造,成为角色丰富的真实的主体。

小学整理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道倒数的意义。

2、经历倒数的意义这一概念的形成过程。

3、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知道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

1和0倒数的问题

教学关键:

掌握倒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听说我们文城中心小学要举行计算比赛,你们想参加吗?

生:想。

师:老师就喜欢你们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但光想不行,还必须得过老师这一关。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什么计算?

生:分数乘法。

师:我们来算一算怎么样?(出示口算卡算一算。)

生:好。

师:你们的口算不错,今天要研究的这几道题肯定难不倒你们,但要想发现它们的秘密,必须得有一双火眼金睛才行哦!

二、揭示倒数的意义

1、出示例1:先计算,再观察,看看有什么规律。

3/8×8/37/15×15/75×1/51/12×12

师:上面这几道算式你能很快地算出结果吗?

生:能。(指名上去写结果)

师:你们算得真快!认真观察一下算式,有什么发现吗?先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

(交流完后请个别学生说一说)

生:乘积都是1。(师板书:乘积是1)

师:还有别的发现吗?(相乘的两个数有什么特征?)

生:相乘的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

师:你们能写出这样的两个数吗?

生:(齐)能。

2、让学生自由写后再归纳倒数的意义。

师:你们写的算式乘积都是多少?

生:乘积都是1。

师:像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我们把它们叫做互为倒数。(师又接着板书: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这也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题:倒数的认识)

(让生齐读课题和倒数的意义)

3、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

师:“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生:为什么乘积是1的两个数不直接说是倒数,而要说“互为倒数”呢?“互为”是什么意思?

生生交流后归纳:因为倒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举例说明:如3/8和8/3,可以说3/8和8/3互为倒数,也可以说3/8是8/3的倒数,但不能说3/8是倒数)

师:好像以前也学过有这样关系的两个数,还记得吗?

生:记得,是因数和倍数。

三、探索求倒数的方法

1、出示例2: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3/567/25/31/612/70

让学生说,师板书:3/5――→5/3

6――→1/6

师:你是怎样找一个数的倒数的?

生:把分子、分母交换位置。(师板书在箭头上面)

师:那6的倒数怎么找?

生:把6看作6/1,然后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师再次引导学生观察以上的`数,哪两个数互为倒数?哪些数没有找到倒数?引发学生质疑。

生:1和0有倒数吗?那它们的倒数是什么呢?为什么?

同桌之间再次交流得出: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师相机板书)

3、总结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求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倒数只要交换分数的分子、分母的位置,而求整数的倒数要把整数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4、引导学生打开课本学习

四、巩固练习

1、课本24页做一做。

2、互说倒数。(25页练习六第2题,同桌合作,师生合作)

3、25页第3题:下面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1)7/12与12/7的乘积为1。所以7/12和12/7互为倒数。()

(2)1/2×4/3×3/2=1,所以1/2、4/3、3/2互为倒数。()

(3)0的倒数还是0。()

(4)一个数的倒数一定比这个数小。()

4、第4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能说一说吗?

板书设计:

小学整理教案 篇6

一、教学内容:

沿海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123124页,复习已学过的各种计量单位,完成练习二十相关的练习。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系统的掌握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等各种量及其计量单位,对相邻两个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更清楚,加强建立各种计量单位的表象,从而学会灵活运用有关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2)让学生学会分类归纳,有序整理,系统复习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

3)让学生养成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发挥个人与小组合作讨论的作用,体现协作精神、创新意识。

4)能够较熟练地进行简单的化聚和换算。

三、教学重点:对量的计量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有序整理,使其知识系统化。

四、教学难点:对量的计量知识有序整理及其各种计量单位间的特殊进率。

五、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米尺、单位体积、重量的实物等。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你们你知道姚明吗?出示有关资料:

出生日期:1980年9月12日、身高:2.26米、体重:134.3公斤、出生地点:上海效力球队:

小学整理教案 篇7

一、教学内容刘淑琴

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整理与复习

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十二册只有两个单元的新授知识,及时整理与复习已学的知识,应该成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方面。在此安排整理与复习,主要是让学生从两个方面思考、整理已学的内容。一方面是将这两个单元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和公式、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梳理,另一方面是根据已学知识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这也是为后面的小学毕业总复习做好铺垫,是后继学习中需要经常反思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三、学习目的要求

1、通过整理与复习,加深对这两个单元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自主地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和反思。

2、提高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用已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重点难点关键

通过整理与复习,加深学生对这两个单元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五、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圆柱与圆锥、正比例与反比例两个单元,而且在以前的学习中掌握了一定的整理与复习的方法,知道从那些方面对知识进行整理,即:梳理学过的知识和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六、教具课件小试卷

七、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系统的学完了第一、第二单元的知识,这节课我们要对这两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2、整理知识形成网络

请同学们看书回忆一下,你都学会了什么?

(1)学生独自看书回忆、思考、整理。

(2)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3)小组合作形成知识网络。

(4)全班展示各小组的成果,师生进行评价,整理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5)完善本小组的整理内容同时对所学知识要点进行理解记忆。

(6)根据所学知识,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7)把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解决。

3、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填空

A、圆柱的侧面积一定,它的底面周长和高()比例。

B、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8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

C、在一幅地图上,用8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2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D、圆锥的高一定,它的体积和地面积()比例。

E、如果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和高分别相等,那么圆锥的地面积就是圆柱地面积的(),一个圆锥的地面积是24平方厘米,与它等体积等高的圆柱的底面积是()

F、将一个圆柱形铁块熔铸成一个圆锥,它的()不变。

(2)判断

A、比例尺是一把尺。()

B、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它的底面直径和高的比是1:1()

C、一个自然数和它的倒数一定成反比例。()

D、一个圆锥的体积一定是一个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E、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扩大3倍,高不变体积扩大9倍。()

(3)解决问题

A、一个圆锥形沙堆,高是1.8米,底面半径是5米,每立方米的沙约重1700千克,这堆沙重约重多少吨?(得数保留整吨数)

B、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水捅,高是20厘米,底面直径是18厘米,做这个水捅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铁皮?(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C、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画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

D、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的地图上,量得东、西两村的距离是12.3厘米,东、西两村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

(4)拓展思维

A、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如果这个圆柱的高缩短2厘米,底面积就减少12.56平方厘米,求原来这个圆柱的表面积。

B、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的地图上,两得一块长方形草坪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这块草坪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八、板书设计:特征

圆柱表面积

圆柱和圆锥体积

特征

圆锥

体积

含义

正比例图像规律正、反比例的区别

含义

正比例和反比例反比例图像规律

含义

比例尺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小学整理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性质等内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联系和区别,逐步形成知识网络。

2、经历知识的整理过程,初步体会知识的整理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整理能力。

教学重点:知识的整理和运用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

教学设计

一、直接导入

提出课题:分数意义和性质的整理与复习

二、整理知识

1、出示分数:

2、看到这些分数想到什么?(引出所学分数知识)

3、小组合作整理知识

小组合作,根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整理,选一人做好记录

4、展示交流

说说整理过程和理由

学生评价并且逐步完善知识网络

5、回顾整理过程(明确整理方法)

6、自我检测

三、巩固提高

1、填空

(1)五(1)班共48人,其中男生23人,男生占全班的(),女生占全班的()

(2)把2米长木料平均锯成4条凳腿,每条是这根木料的(),每条长()米。

(3)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4)=3()====()(小数)。

(5)比大小

()()()

(6)当a()时,是真分数;当a()时,是假分数。(a为非零自然数)

(7)150ml=()L(写最简分数)

2、判断

(1)和大小一样,分数单位也一样()

(2)分子和分母都是奇数的分数一定都是最简分数..()

(3)一堆大米,第一次运走了它的,第二次运走了吨,两次运走的一样多()

(4)和之间只有一个分数()

(5)真分数都比1小,假分数和带分数都比1大()

3、三位小伙伴进行比赛,小林3分走182米,小军4分走245米,小宋5分走306米。你能求出什么?

四、课堂总结

小学整理教案 篇9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生肖》精品教案

开题课课前谈话:

很高兴和你们一起上一堂综合实践活动课。我想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x。今年,我叫x。你能像我这样自我介绍吗?(我…)很高兴认识你。你好!……《生肖》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生肖》精品教案

开题课课前谈话:

很高兴和你们一起上一堂综合实践活动课。我想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x。今年,我叫x。你能像我这样自我介绍吗?(我…)很高兴认识你。你好!

……通过刚才的介绍我发现看来不同的年龄属相不太相同,非常高兴能认识大家。

导入: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生肖歌》),请同学们认真看,可以跟着拍手学唱,看看你们认识歌曲里唱的都是谁吗?

师:谁认识它们?

出生:十二生肖:子鼠、周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尤鸡、戌狗、海猪

是的,这是我们独特的十二生肖。在中国,十二生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有其独特的魅力。

我们每个中国人从一出生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属相,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对自己的属相情有独钟。关于十二生肖,你了解哪些?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关于生肖的文化到处可寻,除了刚才交流的你,你还想知道有关生肖的哪些知识?

(生肖是怎么来的?关于生肖有哪些故事?为什么老鼠排在第一?……)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几个子课题进行重点研究。学习和研究的方法,不能涉及,可以作为自习的兴趣。

(来历、故事、成语或歇后语、歌曲、物品……)

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请您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子课题组团,注意自我调配,这样才能使工作人员尽可能均衡。

既然我们已经选择了要学习的子课题,我们将考虑如何获得我们想要知道的知识。请分组讨论。

学生:(**查询、图书检索、调查、访谈、询问、实地考察、实验、访问、观察、模拟体验…)

老师:有很多有效的方法让我们获得知识。当然,并非所有这些都需要完成。我们可以根据小组或我们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为了让你看到学生们的成绩,我们需要展示他们。

请根据自己选择的课题和自己的情况考虑你们打算用什么形式来展示?

(手稿,绘画,歌曲,卡片,表演,讲故事...)

师:原来有这么多的形式可以选择,同学们已经做好了准备,请猜测一下活动中会遇到的情况,有哪些事项需要我们注意?

(安全、礼貌、及时记录…)

师:为了能够让自己的行动更能落到实处,现在来完成开题报告表,请小组合作完成开题报告表,发挥每个人的特长。

请小组成员展示报告表,学生可自评或互评,指出成功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请同学们对**进行修改。

再次展示!

小结:同学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以百倍的信心百倍的努力投入到活动去,相信同学们会对生肖有更全新的认识!

《生肖》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生肖》精品教案

开题课课前谈话:

很高兴和你们一起上一堂综合实践活动课。我想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x。今年,我叫x。你能像我这样自我介绍吗?(我…)很高兴认识你。你好!……

小学整理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教材第100、101页例l和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2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数据整理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

2.使学生知道绘制简单统计表的方法,并学会看简单的计

表。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人课题

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统计一些数。例如,一个织布厂在一年中每月织布多少米,全年一共织布多少米,平均每月织布多少米,我们需要把它们统计出来。一个村或一条街道上有多少户人家,每户有多少人,全村或者全街道一共有多少人,有时候也需要进行统计。要能正确地进行统计,就需要学习一些统计知识。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简单的统计。(板书单元名称)为了学好统计知识,我们首先学习简单的数据整理。(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投影出示例1。

提问:为什么要收集这些数据表中的数据对反映情况来看有什么缺点

指出:为了了解四一班同学对球类的喜爱情况,更好地组织球类活动,而收集了这些数据,但从表中,尚不易看出同学们最喜爱哪一种球类,因此需要把这些数据分类、整理,绘制成统计表进行分析。

2.学习数据整理的方法。

(1)提问:表中数据分为哪几类用什么方法整理数据

指出:从表中得知把数据分为乒乓球、羽毛球和足球三类。(板书)用划正法整理乒乓球、羽毛球和足球的数据。

教师边讲边板书,指导学生用划正法整理110号同学喜爱球类的情况。

乒乓球正 ̄

羽毛球 ̄

足球下

指名一学生板演整理11~20号同学喜爱球类的情况,其他同

学自己划正字整理数据。

指名另一学生板演完数据整理情况,其他同学继续划正字

整理。

乒乓球正正正

羽毛球正 ̄

足球正正

提问:谁来说一说我们刚才是怎样整理数据的

指出:我们通常用划正法整理数据,看着收集到的同学喜爱球类的情况,逐个地在相应的球类后面划正字,以免遗失数据。

(2)算出喜爱每一种球类的人数。(教师板书:19人,6人,10人)

(3)绘制统计表。

投影出示一张完整的统计表。

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张统计表由哪几部分构成

教师边板书边指导学生编制统计表,先确定将统计表分成项目和人数两栏,再将项目分成三类。然后用直尺画出表格,填写栏名;并在表格的上面写明统计表的名称和日期,再把各类数据填好

(如下表)。

四(1)班同学最喜爱的球类活动统计表

项目

合计

乒乓球

羽毛球

足球

人数

35

19

6

10

3.观察、分析统计表。

提问:根据表中的数据,大家明白了什么

说明:

(1)有19人喜爱打乒乓球,有6人喜爱打羽毛球,有10人喜爱踢足球。

(2)四(1)班同学最喜欢打乒乓球,喜欢打羽毛球的人较少。

(3)让大家分析,在四(1)班组织哪种球比赛,最受欢迎。

4.说明:上述统计表还可以制成竖式的,投影出示并让学生观察。

四(1)班同学最喜爱的球类活动统计表

年月

项目

人数

合计

35

乒乓球

19

羽毛球

6

足球

10

5.小结:

(1)怎样进行数据整理

(2)制一张统计表注意哪些问题

指出:我们通常用划正法整理数据,为了不使数据遗失要按顺序逐个整理,然后编制统计表。一张统计表,表格内要写明栏目、数据,表格外要写上名称、制表日期,必要时还要注上单位名称。

三、巩固练习

做练一练。

让学生齐声读题,然后填在课本上。

指名学生口答,集体校对。

看表回答下面的三个问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并把整理的数据制成统计表,使数据整理的结果表示得更加形象具体。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二十第1题。要求学生填在课本上,并相互检查结果。

家庭作业:练习二十第2题。

  •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

    好的教案和课件是教师成功授课的基础,所以在准备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教案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关键工具。在众多教学资源中,小编推荐一篇名为“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的优秀文章,希望其中的信息和数据能够为你的教学工作带来帮助!...

  • 整理张小娴

    小编本次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句子。爱情,原来是含笑饮毒酒。 爱一个人很难,放弃自己心爱的人更难。 当爱情来临,当然也是快乐的。但是,这种快乐是要付出的,也要学习去接受失望,伤痛和离别。从此,人生不再纯粹。 我们也许可以同时爱两个人,又被两个人所爱。遗憾的是,我们只能跟其中一个厮守到老。 爱上一个

  • 小小整理师作文

    作文是让想法和感悟在文字中完美呈现的过程,通过写作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生活。一篇好作文切忌东拉西扯,一篇优秀的作文是怎么样的呢?相信你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内容。...

  • 整理房间小学作文经典

    学生通过写作文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人生规划,想象力则是写作的重要动力。写作展现了想象力的生机与活力。你或许在寻找优秀作文的参考,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分析和探讨“整理房间小学作文”,欢迎与你的朋友分享!...

  •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分享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范文的用途越来越广,范文可以帮助我们自身的写作,范文的撰写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也许"小学心理健康教案分享"就是你要找的,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小学心理健康教案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行为方面保持平衡,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并保持健康状态的一种心理状态。在小学...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分享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经常会需要使用到一些范文,一篇好的范文能够提供好的参考,你也许正需要一些范文作为参考,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上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分享,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快乐集体——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一、设计说明心理素质是培养其它素质的基础,是学生积极发展的内在基础。大学生心理健...

  •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8篇

    励志的句子小编热情推荐一篇关于“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的文章,希望大家会喜欢。编写教案课件是我们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每天我们都会按时按质地撰写好教案和课件。教案是教师教学效果提升的有效工具。请大家继续浏览我们的网站,获取更多的更新信息!...

  •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范例

    接下来我们为大家介绍有关“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的一些内容,我愿意分享我的经验和观点希望它们对您有所裨益。老师每一堂上一般都需要一份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制定教案是认真备课的必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