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草的课件

栏目: 百草园课件 写草的作文

2024-04-20 15:26

【#范文大全# #草的课件#】在这里我们将为您全面的介绍“草的课件”相关的知识。老师会根据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成教案课件,需要老师把每份课件都要设计更完善。教案的编写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这篇文章给您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相信一下!

草的课件 篇1

音乐美术课件教案

音乐美术课件教案是一种结合了音乐和美术的教学材料,通过使用这样的教案,教师可以更加生动地进行教学,并帮助学生在音乐和美术方面都得到更好的发展。音乐美术课件教案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学习音乐和美术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音乐和美术的魅力。

音乐美术课件教案的设计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在设计课件教案时,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兴趣,以及他们对音乐和美术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只有通过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教师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的音乐美术课件教案。

音乐美术课件教案的设计需要重视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在设计教案时,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音乐和美术作品,让学生在欣赏和学习音乐和美术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启发和感悟。通过选取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和美术作品,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体验不同的音乐和美术风格,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和欣赏能力。

音乐美术课件教案的设计需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和运用。在设计教案时,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等,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能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美术知识。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音乐美术课件教案的设计需要考虑教学环境和资源的利用。在设计教案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学环境和资源,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音乐和美术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通过合理利用教学环境和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音乐美术课件教案是一种融合了音乐和美术的教学材料,通过使用这样的教案,可以帮助学生在音乐和美术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在设计音乐美术课件教案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重视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和运用,以及考虑教学环境和资源的利用。只有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教师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音乐美术课件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音乐和美术的魅力。

草的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12个重点词语的意思,会区别使用“浏览、审阅”“询问、咨询”和“简单、简朴”三组近义词。

2、读通读熟课文,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运用具体细致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的方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练习背诵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感受作者对周总理的崇敬、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运用具体细致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的方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预设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会读会写会用生字,了解12个新词的大意。

2、读通读熟课文。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四、三读课文,理清层次

按:“起因──经过──感受”把课文分成三段。

第二课时

一、提示课题,复习引新

1、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夜的工作》。

(轻轻地读、好好地读。)

⑴《一夜的工作》谁写的?

板:

⑵写的是谁一夜的工作?

课题前板:

2、谁能根据板书,说一说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吗?(生反复叙述),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夜的工作》呢?

二、学习课文,感受真情

1、我们一同走进总理的这一夜,请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用心地感受,读完后,能否用一个词来概括总理的这一夜,可以是书上的,也可以是自己想的,好吗?

2、师生讨论:

(根据学生的回答讨论。)

学生读后,可能会概括:

劳苦、伟大、舍已为人、简朴、严谨、忙碌……

3、谁来说一说?

(抓住时机让人人深入其中。)

总理的一夜是_______的一夜。

(可以一个词、可以全部。)

三、品读句子,感悟深情

指板书,这些词语肯定有你感受特别深的,请继续走进总理的这一夜。再仔细地读一读课文,你从课文的哪些语句读懂了你感受最深的那个词?

(提示:不动笔墨不读书,圈圈、划划感兴趣的语句、批注。)

(指板书。)

你对哪个词感受特别深?请你读读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1、这是高大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⑴这个“殿”字是生字,书写时请注意“尸──共──殳”。

⑵自由地读一读这个句子?(生自由读),从这你读懂了什么?

(陈设极其简单。)

①“简单”你理解吗?

②我不让你说,让你来读,你把描写陈设简单的句子读出来,读了大家就明白简单的意思了。

③生读。

④如此而已怎么理解?都不摆设,不是更简单了吗?不行,为什么?

(理解为什么简单前面还要加上“极其”──就这些办公必备的物品。)

⑤从办公室极其简单的摆设,你想到了什么?

⑥请你带着自己的这种感受读一读这个句子,(适时肯定)──以生读为例肯定“重音”。

⑦一起读一读这个句子。

⑶这不是一般的简单,读书就应该这样,读到句子里,抓住句子中的每个词,才能深深地体会到句子里所包含着的思想和感情。

2、还有谁对“简朴”这个词感受特别深?请你读一读让你感受特别深的语句?

(你读这句话想告诉我什么?)

应出现“两杯……一小碟……”的讨论。

出示:

“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今夜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份量”。

⑴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个句子,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⑵师生讨论。

(一晚上的工作之后,夜点心却是一杯绿茶,一小碟花生米。)

⑶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好像并没有因为今夜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份量?

①花生米增加了吗?

②去掉好像读一读?去掉好像你读懂什么了?

③加上好像再读一读?明白了吗?明白什么了?读书就应该这样?

⑷花生米是增加了,增加后是多少呢?请再读一读这个句子。

⑸读到这你又想到了什么?

总理工作了一夜、忙碌了一夜,夜点心却是一杯绿茶、一小碟增加了份量的花生米。朋友们对总理生活的简朴(指板书)确实感受深刻。

⑹现在我把简朴改成简单行吗?为什么?

(区别两词运用。)

3、又有谁对(指板书)劳苦感受特别深的?

⑴批厚厚的一叠文件。

(工作量大。)

⑵喝了一会儿茶,公鸡喔喔地叫鸣了。

(工作时间长。)

⑶我揉揉目蒙目龙的睡眼。如果出现此句:①矇眬的用法,②从这一句中,你想到了什么?

(工作时间长。)

⑷他一句一句地审阅……

(工作态度一丝不苟。)

⑸生找读“他一句一句地审阅……

(要求划一划。)

⑹请大家自由、轻声地读一读这段话(出示投影),边读边想,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你是抓住哪个词读懂的?

⑺生自由读文。

⑻师生讨论:

①浏览什么意思?

②总理是普通的浏览吗?

③那是什么?

(不是普通的浏览。)

请生读:而是……

④请用笔圈一圈表示总理审阅动作的词,再读一读这段话。

⑼你有什么体会?或你读懂了什么?

(工作认真负责。)

⑽你能否将自己的这种体会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请拿起笔在这段话的旁边写上你最喜欢的一个词。

⑾请带着这种感受自己读一读这几个句子。

(生自由读。)

⑿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些句子,共同感受总理的聚精会神、一丝不苟。

4、我们走进总理的这一夜,亲眼目睹了总理一夜的工作,你有什么想说的?

5、作者又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

⑴生找读。

⑵出示:

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

⑶我只看到了总理的一夜?又为什么说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信吗?

板:

每一夜

⑷你此时有什么感想?

⑸请带着你的感受读出你的自豪?

(生自读。)

⑹这,是心的呼唤,我们可以重音轻读,看啊,应该读成“看那”,中华人民共和国要特别强调,一词一顿,请试试看。

①请生反复试读。

(音乐轻声渐起。)

②请生读。

(生1、生2……师应特别评价。)

⑺朋友们,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爱告诉全世界(师生齐读)。

四、回归全文,深情感悟

板书设计

(周总理)一夜的工作

何其芳

忙碌全神贯注

简朴一丝不苟

劳苦专心致志

认真聚精会神

…………

草的课件 篇3

1. 解《国语》的基本知识,重点了解其语言特点。

2. 握文言词“知”、“复”、“既”、“劝”、“遂”、“当”在本文中的用法。

1. 积累文言词语。

一、导入课文,简介《国语》。

参见P59注释。

辨析:编年体——以年代为编写的序列。国别体——以不同的国家为编写序列。

补充:盖文王拘而演(演,演驿,推广。周文王拘于羑Yǒu里,将《周易》的八卦重为六十四卦。)《周易》;仲尼厄(厄,困厄。仲尼周游列国,到处碰壁。)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厥,乃,才)有《国语》;孙子膑(刖刑,古时砍掉脚的一种酷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传,流传。吕不韦是秦始皇时的相国,使其门客作《吕览》。始皇十年,以罪免职,后又奉命迁蜀,这时《吕氏春秋》才得以流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韩非多次以书干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作《说难》、《孤愤》,传到秦国,秦始皇看了很喜欢,因派兵急攻韩,得韩非。韩非至秦后,被李斯等所谗,下狱死。);《诗》三百篇,大底(大致)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勾践灭吴》被称为《国语》的压卷之作。

二、介绍背景。

春秋末期,吴越常发生摩擦。公元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在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年大攻越国,勾践只得退守会稽山,此时的勾践,总共只剩下了5000人。

本文叙述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三、学生自读课文。

四、疏通第一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2. 贾人夏则资皮——贾,古时的商人者称商,坐者称贾。如:商旅不行。资,积蓄,储备。商人夏天就要储备皮货。

3. 无乃后乎——无乃……乎,是文言固定句式之一。译作:恐怕……吧。

4. 何后之有——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句式完全相同。

5. 遂使之行成于吴——遂,终于。(遂迷,不复得路。)终于派文种动身出使吴国并达成了协议。

五、疏通第二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 民无所移——百姓没有地方迁移。

2. 将不可改于是——将不可以改变这种局面。于是,在这种局面上。是,这。(此“于是”与现代汉语不同。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3. 不可失也已——千万不能够失去。也已,古汉语中为了强调,有两个或三个语气词连用的情况。一般只译后一个即可。(例如: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4. 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服,使动用法,使……臣服。古代讨伐一个国家,使之臣服就可以了。

5. 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去,使动用法,使……离去。夫差与越国订立了盟约,让文种离开了。

六、布置作业。

二、疏通第三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其,自己,自己的。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我不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够。

2.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以,以致,导致。以致百姓的白骨裸露于原野。

3.寡人请更——更,更改,改变。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的策略。(也有人说是指改正错误)

3. 宦士三百人于吴——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隶。宦,帝王的仆隶。这里做动词用,译作:让……做帝王的仆隶。

三、疏通第四段。

南至于句无。(句,通“勾”。)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通“率”。)

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 将免者以告。(免,通“娩”。)三年释其征。(征,通“政”。) 令孤子、寡妇、疾疹(疹,通“疢”。)

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 无不餔也。(餔,通“哺”。)

2. 重点句:

①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洁,使……洁净。美,使……美丽。饱,使……吃饱。供给他们整洁的住处,给他们穿美丽的衣服,让他们吃饱饭。

②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庙,庙堂。这里作状语用,释作“在庙堂上”。前来投奔的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宴享,以示尊重。

四、疏通第五段。

2. 重点句:

①如寡人者,安与知耻?——与,语助词。知,感到,知道。像我这样的人,怎么知道耻辱?

②勾践既许之。——既,……以后。勾践终于答应了。

③如此,则有常刑。——像这样,就会受到合于国家规定的刑罚。

翻译全文。

五、布置作业。

1. 练习二之“既”、“劝”、“遂”、“当”。

一、复习,作业检查。

答案:劝(1 劝勉 2 劝说不) 遂(1 成功 2于是 3终于)

当(1 掌管 2 面对 3 介词,表示在某个时候 4阻挡,把守 6 将)

1. 孰是君也——是,这,这个。谁像我们的国君这样体恤百姓啊。

翻译全文。

三、简析课文。

主要讨论以下问题:

1. 勾践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复兴越国的?

◎内政上:鼓励生育,壮大国力;轻徭薄赋,笼络百姓;广招贤才,休养生息;艰苦朴素,身为民先。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简直是老虎将半身虎皮相许于人,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范蠡说勾践“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欢乐”(《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算是看穿了越王的本质。

面对文种的批评,他不但不恼火,反而亲热地“执其手而与之谋”。为达目的他送美女。

这些事情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勾践复国雪耻的决心和意志。

2. 勾践的人物形象。

越王的形象是深沉而丰满的。他不是一个复仇者,而是一个城府很深、有胆有识的政治家。他胸怀大志,处惊不变;他知人善任,充分发挥文种的聪明才智;他不忘国耻,所以甘愿忍辱负重、卑事仇敌;他要成就大业,所以能卧薪尝胆、抚慰百姓而痛切地自责。

1. 词义的扩大。如:“江”本专指长江,后成为河流的通称。“河”

本专指黄河,后成为河流的通名。

谷,在北方专指小米。(唐•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新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中的“舅”古时有两个意思:“母亲的哥哥或弟弟”及“丈夫的父亲”;“姑”也有两个意思:“父亲的姐姐或妹妹”和“丈夫的母亲”。现在都只有一个意思了。)

3.词义的转移。如:“诛”,开始时指责备,例如成语“口诛笔伐”。后来成了“杀戮”的意思。

④以暴露百姓于中原。(古:在野外受日晒雨淋之苦。 今:隐蔽的东西露出来)

原文: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行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官其子;其达士,絜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译文:

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后,就向全军发布号令说:“凡是我的父辈兄弟及全国百姓,哪个能够协助我击退吴国的,我就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大夫文种向越王进谏说:“我听说过,商人在夏天就预先积蓄皮货,冬天就预先积蓄夏布,行旱路就预先准备好船只,行水路就预先准备好车辆,以备需要时用。一个国家即使没有外患,然而有谋略的大臣及勇敢的将士不能不事先培养和选择。就如蓑衣斗笠这种雨具,到下雨时,是一定要用上它的。现在您大王退守到会稽山之后,才来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未免太晚了吧?”勾践回答说:“能听到大夫您的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说罢,就握着大夫文种的手,同他一起商量灭吴之事。

随后,越王就派文种到吴国去求和。文种对吴王说:“我们越国派不出有本领的人,就派了我这样无能的臣子,我不敢直接对您大王说,我私自同您手下的臣子说:我们越王的军队,不值得屈辱大王再来讨伐了,越王愿意把金玉及子女,奉献给大王,以酬谢大王的辱临。并请允许把越王的女儿作大王的婢妾,大夫的女儿作吴国大夫的婢妾,士的女儿作吴国士的婢妾,越国的珍宝也全部带来;越王将率领全国的人,编入大王的军队,一切听从大王的指挥。如果您大王认为越王的过错不能宽容,那末我们将烧毁宗庙,把妻子儿女捆绑起来,连同金玉一起投到江里,然后再带领现在仅有的五千人同吴国决一死战,那时一人就必定能抵两人用,这就等于是拿一万人的军队来对付您大王了,结果不免会使越国百姓和财物都遭到损失,岂不影响到大王加爱于越国的仁慈恻隐之心了吗?是情愿杀了越国所有的人,还是不化力气得到越国,请大王衡量一下,哪种有利呢?”

吴王夫差准备接受文种的意见,同越国订立和约。吴王的大夫伍子胥劝阻说:“不行!吴国同越国,是世代互相仇视,互相攻伐的国家,三条江河环绕着两国的国土,两国的人民都不愿迁移到别的地方去,因此有吴国的存在就不可能有越国的存在,有越国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吴国的存在。这种势不两立的局面是无法改变的。我还听说,旱地的人习惯于旱地的生活,水乡的人习惯于水乡的生活,那些中原的国家,即使战胜了它们,我国百姓也不习惯在那里居住,不习惯使用他们的车辆;那越国,如若战胜了它,我国百姓既习惯在那里居住,也习惯使用它们的船只,这种有利条件不能错过啊!希望君王一定要灭掉越国;如果放弃了这些有利条件,一定会后悔莫及的。”

越国打扮了八个美女,送给吴国的太宰嚭,并对他说:“您如果能宽恕越国的罪过,同意求和,还有比这更漂亮的美女送给您。”于是太宰嚭向吴王进谏说:“我听说古时攻打别国的,对方屈服了就算了;现在越国已向我们屈服了,还有什么要求呢?”吴王夫差采纳了太宰嚭的意见,同越国订立了和约,让文种回越国去了。

越王勾践向百姓解释说:“我没有估计到自己力量的不足,去同强大的吴国结仇,以致使得我国广大百姓战死在原野上,这是我的过错,请允许我改正!”然后埋葬好战死的士兵的尸体,慰问负伤的士兵;对有丧事的人家,越王就亲自前去吊唁,有喜事的人家,又亲自前去庆贺;百姓有远出的,就亲自欢送,有还家的,就亲自迎接;凡是百姓所憎恶的事,就清除它,凡是百姓急需的事,就及时办好它。然后越王勾践又自居于卑位,去侍奉夫差,并派了三百名士人去吴国做臣仆。勾践还亲自给吴王充当马前卒。

越国的地盘,南面到句无,北面到御儿,东面到鄞,西面到姑蔑,面积总共百里见方。越王勾践召集父老兄弟宣誓说:“我听说古代的贤明君主,四面八方的百姓来归附他就象水往低处流似的。如今我无能,只能带领男女百姓繁殖人口。”然后就下令年轻力壮的男子不许娶老年妇女,老年男子不能娶年轻的妻子;姑娘到了十七岁还不出嫁,她的父母就要判罪,男子到了二十岁不娶妻子,他的父母也要判刑。孕妇到了临产时,向官府报告,官府就派医生去看护。如果生男孩就赏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就赏两壶酒,一头猪;一胎生了三个孩子,由官家派给乳母,一胎生了两个孩子,由官家供给口粮。嫡子为国事死了,免去他家三年徭役;庶子死了,免去他家三个月的徭役,并且也一定象埋葬嫡子一样哭泣着埋葬他。那些孤老、寡妇、患疾病的、贫困无依无靠的人家,官府就收养他们的孩子。那些知名之士,官家就供给他整洁的住舍,分给他漂亮的衣服和充足的粮食,激励他们为国尽力。对于到越国来的各方有名人士,一定在庙堂上接见,以示尊重。勾践还亲自用船装满了粮食肉类到各地巡视,遇到那些漂流在外的年轻人,就供给他们饮食,还要询问他们的姓名。勾践本人也亲自参加劳动,不是自己种出来的东西就决不吃,不是自己妻子织的布就不穿。十年不向百姓征收赋税,百姓中每家都储存了三年的口粮。

10、南至于句无(动词、到+介词、处所/达到某程 度或另提一事)

译文:勾践困守在会嵇的时候,喟然感叹道:“难道我就这样困守在这里一辈子吗?”吴王夫差赦免越国以后,越王勾践回到越国,于是就苦身焦思,在座位前放者苦胆,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抬头就能看见苦胆,吃饭也亲口尝尝苦胆。勾践还常常自言自语地说:“你忘记了吴越在会嵇这一仗的耻辱了吗?”越王勾践亲自参加田间劳动,他的夫人亲自织布,吃饭时也不加肉,穿衣也不要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屈己礼待那些有才能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善待来访的宾客,救济穷困的人,慰问死者家属,与老百姓同甘共苦。

草的课件 篇4

蔡小平

教学目标:

1.把握作品主题和情节结构。

2.体味人物的思想感情,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3.品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4.揣摩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上个学期学习的北宋柳永的一篇词?《雨霖铃》师生齐背,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内容?分别,恋人分别时的难舍难分。词中表现主题的句子是?多情自古伤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古往今来,最动人的文字是离别的文字。最难写的文字也是离别的文字。今天我们要学的《长亭送别》也是其中抒写离情别绪的绝唱。

后人对于王实甫的《西厢记》有这样的'评价:

王实甫《西相记》,第六才子书--金圣叹(中国清代才子,中国第一批评家,其余几部书为:《庄子》、《楚辞》、《左传》、《杜诗》、《水浒》。)

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贾仲明《凌波仙》,那么《西厢记》写的是什么内容呢?下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130页,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书下的注释一,(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下《西厢记》的故事情节)

本课要掌握的字词有?

筵席( yān ) 玉骢 ( cōng ) 迍迍 (zhūn )

金钏(chuàn) 靥儿 ( yè ) 揾(wèn )

蹙眉( cù ) 萋迷(qī ) 玉醅( pēi )

谂知( shěn ) 赓 ( gēng ) 青鸾 (luán )

(纠正并齐读)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长亭送别》这一折内容可以分为几个场景?(用四个小标题把《长亭送别》这折戏概括一下?)

明确:__送别途中_--_长亭饯别___--__临别叮嘱____--__目送惜别

( 1 - 3 ) ( 4- 11 ) ( 12 -17 ) (18 -19 )

2、在“长亭饯别”场景中哪些句子写出了崔莺莺、张生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

明确:[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此别离情更增十倍。

[满庭芳]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若不是酒席间子母每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每共桌而食。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

[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3、在“临别嘱托”场景中哪些句子表现了崔莺莺对张生的关爱与牵挂?

明确:[五煞]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各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4、在《长亭送别》中,哪些地方突出表现了她珍重爱情、鄙弃功名利禄的思感情?

明确:【幺篇】:“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朝天子】:“‘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科白:“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三、精读课文

1、 读[端正好]曲子,思考本段化用了谁的诗词?

明确:范仲淹《苏幕遮》

环境描写起何作用?

明确:点染了一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图画:蓝天白云,黄花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霜林染红。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了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盈盈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他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

哪两个字体现了情与景的交融?明确:一个“染”自,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伤感的悲凉意境

2、 读[滚绣球]曲子,思考

找出体现莺莺心情的词句。

明确: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她的这种心情又通过哪些意象抒写出来的?

明确:柳丝难以系住行人的马,恨不得请树林挂住夕阳

“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能否改动如下“马儿迍迍的行,车儿迍迍的随”或 “马儿快快的行,车儿快快的随”

明确:马儿是张生的马,到达长亭的路也就那么长,而张生希望与莺莺多呆一会,而莺盈也希望与生多呆一会。读[叨叨令]曲子,思考并找出与《雨霖铃》有关词句相对应的曲词,试作分析。

明确:雨霖铃(下阕)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四、合作赏析

[一煞][收尾]写了哪些景?是怎样体现莺莺的惆怅和不忍离的眷恋的?

“便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人物怎样的内心情感?

【一煞】一曲,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古道烟霭图。和【端正好】中的清晨景象相比,氛围更加萧瑟凄冷。

明确:1、极目而不见:“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是写莺莺怅然痴立,极目远送,流露出欲见不能。

2、欲语又无人:“夕阳古道无人语”,“无人语”不仅是写在寂寞的夕阳古道上听不到一点人说话的声音,而且是写莺莺感叹张生离去,欲语无人。夕阳古道,原来还有切切私语,现在却归于一片寂静。

3、闻声人无迹:“禾黍秋风听马嘶”,情景本来就够冷清凄凉了,偏偏这时候传来马的嘶鸣,它打破了夕阳古道上的沉寂,也撕裂了莺莺本来就破碎的心。马鸣之处,正是张生所在之地!听到马的叫声而见不到骑马远去的亲人,莺莺的心情可想而知。“无声”和“有声”两相映衬。

4、见马不见人:“一鞭残照里”进一层表现她的惆怅和眷恋。

这支曲子句句写景,句句含情,以景衬情,化情入景,情景交融,生动展现了莺莺“离愁渐远渐无穷”的心境。

“便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人物怎样的内心情感?

化抽象为具体,说明离愁之重

欣赏黄梅戏〈长亭送别〉,深深体主人翁的离别之情况。

交流整理好的离别诗句:

明确:1、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2、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5、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6、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2、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1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4、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5、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6、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草的课件 篇5

课题

应该听谁的

课型

口语交际课

教学内容

发表自己对于故事《骑驴》的见解。

教学目标

1、学习分析问题,知道遇事要多思考,要有自己的主见。

2、乐于参与口语交际和表演。

教学重点

动脑筋想办法,说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难点

动脑筋想办法,把自己的主张表演出来。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本次口语交际可先创设情境,引学生入情入境,再以小组为单位辩论交流,商量办法,然后把想到的办法表演出来,集体评一评谁的办法好。

教学过程

一、由动画课件引出话题

播放老爷爷和他的孙子骑驴的四种做法的课件,让学生配上四种人的不同说法。

第一种:老爷爷和孙子骑一头小驴。

一个中年人看见了,说:_______________。

第二种:老爷爷走,孙子骑驴。

一个老人看见了,说:_______________。

第三种:孙子走,老爷爷骑驴。

一个孩子看见了,说:_______________。

第四种:老爷爷和孙子一同走。

几个种菜的看见了,说:_______________。

二、思考交流

1、如果你是那位老爷爷或是那位小孙子,你应该听谁的呢?说说自己的理由。

⑴同桌交流。

⑵全班交流。

2、要是你遇到这种事情,你会怎么做?

3、分组讨论。根据自己的观点自由组合小组。先表明自己的观点,说说自己的依据,其他组的代表反驳,并说明理由。做后得出应该怎样做的结论。

三、演一演

1、观点一样的同学自由组合,推举一人当导演,改编、表演《骑驴》的故事。

2、创设一个小小舞台,轮流上台展示。

四、评价鼓励

学生自评、互评,对所有表演的较好的同学给予鼓励性评价。

板书设计

应该听谁的

说说自己的看法

教学后记

本课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多数学生能够通过思考,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并可以把故事根据自己的想法改编出来、表演出来,可以看出学生的积极性较高。

草的课件 篇6

学习目标:1. 了解《国语》的文学常识2. 学习勾践励精图治,发愤图强的精神

学法指导:

了解《越王勾践灭吴》的背景,熟悉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思路,在此基础上疏通文义,归纳古汉语知识,最后,分析课文,把握人物形象,汲取经验教训。

相关知识:

《国语》是按国别记载的史料集。它由春秋时代各国史官记叙。经史家整理而成,这部最早的`国别史,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个部分,记叙了从周穆王十二年至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共538年的各国内政、外交等方面的事件。

由于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称,它的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写作背景:

越王勾践为什么会有这样卧薪尝胆的痛苦经历呢?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来龙去脉。

吴、越两国是春秋后期我国东南部(长江下游)的两个大国。吴在江苏南部、越在浙江北部,两国土地相连,世代结怨,互相攻伐。勾践是越王允常之子,公元前4,允常死,勾践即位,吴乘越丧之际又伐越,结果反被勾践所败。吴王阖闾伤指而死,留下遗命,必报此仇,其子夫差练兵3年,在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兵,越几乎到了亡国的境地,勾践率五千残兵退守会稽山上,一面派文种向吴求和,一面采取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策略,富国强兵,终于灭掉了吴国。勾践灭吴是我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一件事。勾践忍辱负重,报仇雪恨,夫差倨傲纵敌,身死国亡对后人都有深刻的启示。

1. 文种向勾践献上了一条什么建议?用的什么方法?

2. 对越国的求和,伍子胥和太宰各持什么态度?为什么?你如何评价吴国的几位君臣?

3. 勾践为了国家对内对外采取了哪些措施?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4. 越国伐吴时,国人为什么皆劝?越国终能灭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勾践灭吴》给你哪方面的认识最深呢?

重点知识系统解析:

1. 通假字   句,帅,取,免,政( ), ,f,摩厉,有(亿有三千),已(不可失也已),其(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2. 重要实词知、资、成(达成协议,讲和)、吊、宦、蕃、旅、劝、更、游

于(1)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介词,比)(2)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介词,在)

使动(1)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耻,使动用法,使……蒙受耻辱)

(3)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洁,使……洁净;美,使……美丽;使……吃饱)

宾语前置句(1)何后之有? 有何后?

(2)将不可改于是。 于是,将不可改。

固定结构(1)无乃……乎?译为“只怕……吧”例句:无乃后乎?

八. 难点诠解:

1. 生动的人物形象、人物是课文的精灵,课文人物形象生动,其性格突出体现于言行中。主人公勾践忍辱负重、克勤克俭,率先垂范,讲仁义,爱百姓,安抚内外,广纳贤士,收拢人心,精于心计地诱敌堕落,善于把握时机,在上下一致,群情激昂的情况下,一举歼敌。文种是位勇敢而善于谋划,精于国内治理的谋臣,课文第一节言语透示其才智。吴王夫差,是骄傲轻敌刚愎自用,是非不分,苛且偷安的昏君性格。伍员只一段话,但表现了他忠贤爱国,有胆有识的品格。

正面写勾践言行 侧面写吴王、文种、伍员反衬勾践性格。

详写:勾践的言行,从而信服地说明勾践发愤图强的努力之真。略写:灭吴过程。

详写勾践励精图治、富民强国的过程,略写灭吴过程,以突现人物品质和课文主题。

3. 勾践何以灭吴?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1)知人善任,求贤若渴① 广求存越之策,文种竭力尽忠② 对国内“达士”,对“四方之士来者”莫不恩遇有加③ 寻访贤良,为雪耻做好人才准备

(2)韬光养晦,能屈能伸① 勇于自责,敢于改过② 忍辱负重,卑事夫差

(3)刻苦自励,发愤图强① 与民休养生息--“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② 于已严于律已,事必躬亲--“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

根本原因:对内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民休养生息,因此赢得了民心,进而赢得了战争得以复国。

九. 全文结构:

1. 文种空计向吴求和(1)越国君臣谋救国之策(2)吴国内部意见不一

2. 勾践刻苦自力奋发图强准备复仇(1)对内抚恤百姓,对外卑事夫差(2)对内一系列措3. 越同仇敌忾一举灭吴(1)百姓主动请战(2)勾践申明刑赏

草的课件 篇7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颠倒歌》,感受滑稽、可笑的意蕴。

2.改正歌曲中颠倒的事情并尝试重新仿编歌曲。

3.在歌曲中能大胆表演,体验《颠倒歌》带来的乐趣。

1.教师一边用衬词啦哼唱歌曲一边带领幼儿做拍手、拍腿动作。

2.教师继续哼唱歌曲,幼儿找一个好朋友做拍手、拍腿动作。

师: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很多的小动物,有小白兔、蜗牛、猴子等等还有一只凶恶无比的大狮子。大狮子只要一看见小动物就会飞快的扑上去,把它们摁在地上,用它那锋利的爪子将小动物撕成碎片吃下去,美美的饱餐一顿。一天晚上狮子睡着了,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的大森林所有事情都变反了。小朋友们接下来就让老师带大家到狮子的梦里去看看小动物们都怎样了?怎么变反了?

1.教师出示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小结:原来小动物之间的生活位置都错了,事情全颠倒,你看了之后怎么样?

2.学习歌词。

老师把这些颠倒的事情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请你来听一听。

小朋友请你们一起来跟老师学一学这首儿歌。

4.歌曲情绪处理:小小老鼠称大王的时候心情怎么样?(很骄傲、了不起,要唱的大声一点)大狮子害怕又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呢?(小声一点的)蚂蚁扛大树的时候要怎样来唱呢?(大声一点的,有力气的)那大象没力气呢?(虚弱的,小声地)

6.师:这首歌听起来怎么样?好听、快乐??)有什么办法让它变得更好听呢?引导幼儿除了用歌声唱出来,还可用肢体动作等音乐元素表现出来。“称大王”,“扛大树”,“大象”,“没力气”

7.幼儿看课件,随着音乐轻松、愉快地演唱歌曲边表演。

8.介绍歌名。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动物之间的现象全反了,我们应该给这首歌取什么名字呢?(《颠倒歌》)

1.启发幼儿将生活中的现象颠倒了说一说。

2.教师示范仿编歌曲。

3.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尝试仿编歌曲。

五、改正颠倒现象,仿编歌曲。

1.这些小动物生活在颠倒的世界高兴吗?为什么?

2.那你们能否把歌词变一变,让歌曲符合正确的自然现象呢?

3.把颠倒歌改正确。将最后一句改成“事情全正确,我们多开心。”

4.先请几位幼儿试试编编。

5.与好朋友一起编一编,唱一唱。

6.请个别幼儿连起来唱一唱。

今天,老师觉得你们都特别棒,不仅学会了歌曲,而且还了解了许多自然知识。希望小朋友以后能用自己聪明的脑袋,明亮的眼睛去观察了解更多的知识,学会更多的本领,好吗?

草的课件 篇8

检查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结合练习题二,梳理归纳“知、复、既、劝、遂、当”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学生就文中难解词语质疑,师生共同解难。

《勾践灭吴》在以朴实无华而著称的《国语》中别具风采。它不仅仅是一篇真实的历史的纪录。有着深刻的历史教训供后人借鉴:而且还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有感人的艺术想像力。作者运用详略得当,使文中长达的历史,脉络清楚,主题突出,人物形象鲜明,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

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中原,原野之中现在用于“中原地区”

寡人请更请,请允许我。现常用于请别人如何。

丈夫二十不取丈夫,男子。今常用于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十年不收于国国,指国内人民,今天常用于国家或者代表国家的。

(1)指名几位同学读练习第三题提供的文段,通过此种形式检查学生的断句能力。(学生读后,教师加以点评、指导)

(2)指名学生翻译这段文字,然后指出不准确之处。

文:勾践困守在会稽的时候,喟然感叹道:“难道我就这样固守在这里一辈子吗?”吴王夫差赦免越国以后,越王勾践回到越国,于是就苦身焦思,在座位前放着苦胆,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抬头就能看见苦胆,吃饭时也亲口尝尝苦胆。勾践还常常自言自语说:“你忘记了吴越在会稽这一仗的耻辱了吗?”越王勾践亲自参加田间劳动,他的夫人亲自织布,吃饭时也不加肉,穿衣时也不要多种……

《勾践灭吴》是我们本单元所学习的四篇古文中最长的一篇,但是它也是故事情节最丰富的一篇,希望大家能在课下多阅读这篇古文,体味它的语言情节魅力。

草的课件 篇9

片段

在老师指导下半独立阅读,以分组讨论学习为主。

一、预习指导(课前)

1、读准字音:

虽思乘忍枣

2、读熟课文,想一想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特点。请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描写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词句。

3、你喜欢小柳树和小枣树吗?说说你的理由。

二、小组交流汇报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作业。

2、各组派代表汇报交流。

三、大组朗读质疑

1、大组长组织同学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2、大组比赛读课文(读片段)。

3、大组质疑,每组提两个问题。

四、大组课堂讨论

1、讨论形式:

学生分成两大组,相对而坐,双方既当“老师”,又当学生。根据大组提的问题互相问对方,每题五分。双方轮流指定对方某人回答,回答后,同组同学可以补充,直到完整。如有不完整处,被问方补充了就要酌情扣分。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当双方因某个问题讨论相持不下时,参与讨论。讨论结束时,结算分数,总结全文。

2、讨论常用语:

“请问XX同学……”;“我认为……”;“这个问题我还有补充……”。

草的课件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通过读、思、议等教学方式,使学生知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大家要精心保护她,初步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2、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联系实际,让学生了解该怎样保护地球。

教学重点

了解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理解文章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并在实际生活中用行动保护地球。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神舟号”宇宙飞船到太空去旅行。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的飞船马上就要升空了。好,飞船已经升到了太空,请睁开眼,观看太空美丽的景色。

(播放太空行星运行的录象,最后定格地球。)

二、研读感悟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看看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

2、课文读完了,老师给大家提个问题: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后发表了怎样的感慨?

板书:

可爱,容易破碎。

三、整体分析,点拨升华

1、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地球的可爱?

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分析理解。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段,引导要求读出感激之情。

让我们一起来赞美我们的母亲地球吧!(学生齐读)

2、地球的可爱仅仅是因为它的外表美吗?(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

从文章中哪些段落可以看出?(学生读有关的段落)

让学生体会出地球的慷慨。理解能把有限的资源无私的奉献给人们这就是最大的慷慨。

读到这我想同学们应该理解到,为什么我们把地球称为我们人类的母亲了。

只有母亲才能有这样的心去包容、去奉献。

3、理解了课文相信大家会读的更好。(学生读课文)

4、是啊,茫茫宇宙,只有地球对人类是慷慨无私的,他像母亲一样为我们提供了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在我们的心中,他永远都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可亲可爱。

在我们的眼里,地球是那样的坚固。地球的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⑴地球的渺小。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地球的渺小?

⑵资源有限。谁来说说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有限性?

⑶谁来说说可再生资源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5、我们的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她却依然在遭受着破坏。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有关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资料。请你根据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讲解我们的地球遭受了怎样的灾难?(生说)

6、老师也收集了有关的资料。想看看人类给地球造成的灾难吗?(课件展示)

⑴被染成红色的小河;黑色的水上漂着人们丢弃的垃圾;满是泥沙的浑浊的河流;被砍光树干后留下的树桩,人们正在整理砍伐下来的木材;被无情猎杀的藏羚羊;黑烟侵蚀着蔚蓝的天空,空气令人窒息;人们日夜不停的滥挖矿山……。

⑵地球每天在发生着什么变化?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5亿人呼吸受污染的空气,至少有800人因此死亡。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500吨氟利昂排入大气层,严重破坏着保护地球的外。

每天,我们的地球至少有1500人死于饮用不洁水造成的疾病。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2000桶石油泄漏到海洋里。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森林被大火砍伐毁于一旦。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800亿吨水在悄然流失。

同学们,看着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图片、资料,我仿佛看到地球在哭泣,你不想说点什么吗?

7、地球这个孕育着亿万生灵的神奇母亲,我们只有保护她。那是因为──

课件展示:

科学家已经证明,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学生齐读。)有什么不对吗?学生找出问题,少了“至少”二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让学生比较这两个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从而让学生理解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学生对比着进行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8、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我们可亲的地球妈妈,正在遭受着无情破坏我们的家园──这个水蓝色的星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她需要我们一起去精心保护她。

请同学们带着对地球母亲的一片爱心,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看到我们的地球母亲所遭受的灾难,我们能为保护地球做点什么呢?

9、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板书课题)(生齐读)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生齐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记住──(齐读)

四、全文小结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感受到你们已经了解了地球母亲的苦难。作为一名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为保护地球母亲做贡献,让我们的家园的天空更蓝,空气更清新,清清的河水鱼虾欢畅,处处山青水秀、鸟语花香。

五、请为地球母亲写宣传语

重视读,找的突破点比较准确,用补充的资料激发学生的情感。

思考:说明文的教学应该从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和语言等方面入手。本教学设计似乎体现得不够。

草的课件 篇11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理解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设计思路

教学中以读为主,引导学生会边读边想,围绕重点讨论学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质疑激趣

1、板书课题:《三个儿子》。

2、看到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3、课文讲了什么,我们一起看课文。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根据文内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3、交流讨论,识记字形。

三、小组合作,质疑解释

1、默读课文,将你不理解的地方标出来。

2、小组合作讨论。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三个妈妈在打水时是怎样说自己的儿子的?找出文中句子读一读。

讨论:

⑴前两个妈妈对自己的儿子怎样看待?

⑵应怎样读?

⑶第三个妈妈为什么不夸自己的儿子?

⑷用你的话理解第三个妈妈的话。

2、三个儿子提水回家的妈妈前面是怎样做的?

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读到这你想到什么?你认为三个儿子应该怎样做?

3、教师范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思考老爷爷的话:

为什么说他只看到了一个儿子?

三、总结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怎样做才是妈妈的好儿子(女儿)?

第三课时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小组练读,分角色演一演。

二、指导写字

1、教师重点指导易错字。

2、学生练习。

三、完成课后“读读说说”

四、课外实践

1、将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建议:每天为父母做一件事。

作业

本课课后作业除了字词的训练之外还结合本课内容训练量词的正确使用以及标点的运用。

草的课件 篇12

                    执教者 吉林毓文中学 赵谦翔  

师::同学们,近两周来,我们利用14课时研究了苏轼的5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江城子密州出猎》《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1首诗(《和子由渑池怀旧》)、1篇赋(《前赤壁赋》)和余秋雨(《苏东坡突围》)、周国平(《诗人的执着与超脱》)先生研究苏东坡的文章。

今天,我们在这里做作文讲评。我们这次作文,是在大家学习了上述诗文以后自己的感悟,因此今天讲评既是检查我们的写作水平,又是检验我们前一段自己阅读的成果。这节课的课题就是(边说边板书)"感悟苏东坡"。我们并未见过苏东坡,因为他是900多年前的一个杰出的人,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品其诗,品其文,来达到认识他的目的。(边说边板书)"品诗,品文,品有字书之美味"。"品",是感性的,而"悟"是理性的,(边说边板书)"悟情,悟理,悟无字书之文章"。《红楼梦》有言:"世事洞明皆学问"。生应:"人情练达即文章"。

师:我们没有做什么标准化习题,但是我们也有收获,就是因为我们通过"有字书",感悟了"无字书"的真谛。这收获分为两个方面(边说边板书)第一,"艺术",第二,"人生"。我们请一些同学读他们的作文,希望在座的同学集中精力听,听完之后,用三言五语作短评。第一位读作文的是田园同学。(掌声)

田园:我的文章标题是:写景通灵---浅谈苏轼写景写景状物做到生动逼真已属难能,而苏东坡笔下的景物非但逼真,更能传情寓理,真是灵气十足。古赤壁战场"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何等雄浑、开阔。若是只讲究逼真,大可说"江涛拍岸,水花飞溅"。但这样就似乎少了几分灵气。"乱""惊"透露出地势险要,仿佛当年的硝烟未散。"崩""裂"更显示了凝聚千古的力量猛烈爆发的威力。这便是东坡笔下的江水---涌动着慷慨豪雄的真性情。"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句词读来让人觉得蹊跷,非晴则雨,哪能随意更改?"归去","一蓑烟雨任平生。"既然东坡已投身于江湖,也就不在乎宦途上是急风骤雨还是万里晴空了。原来,正是东坡超脱的心态淡化了自然的晴雨。他连晴都不盼望了,风又何惧,雨又何虑?景物的灵性源自东坡的灵性。这位900多年前的大才子不仅把自己的灵性融入了自然,更超越了自然。"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这里的清风明月就是超越宇宙时空的永恒之美,是东坡心灵因磨难而升华的结晶。一篇《赤壁赋》,不仅咏出天地万物变与不变的哲理,更表现了东坡先生对待人生的达观。清风、明月,具有了超然入化的神韵,假赤壁也得以以假胜真,流芳百世。人道东坡词有景、有情、有理,我说这一切都源自他的灵性---一颗敏感而率真的心。(学生讲评)金锐:田园同学在文章中说,"东坡先生把他的灵性融入到自然的灵性中去",我要说,田园同学也将她自己的灵性融入到东坡的诗文中去了。梁远:唐朝柳公权留有一句佳话:"吾唯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我要说,为文在心,心灵则笔灵。田园这篇《写景通灵》的文章,正是深得为文之心。

师:关于苏轼的诗词文章,情景交融是我们熟知的,这里又多了一个"理";而把三者结合起来,田园同学抓住了性情的空灵。我们同学的评价抓住了关键问题,这就是为文的根本还在于为人,性情不到,就是如何堆砌词藻也是不行的。下面请赵明明同学读她的作文(掌声)

赵明明:我的作文标题是:清江明月自有意---浅淡江月意象在《前赤壁赋》中的作用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多处着笔写江,用墨描月;文中佳句,也大半与江月有关。因此,弄清江月意象在文中的作用,对于解读这一千古绝唱裨益匪浅。……继写怨客吹箫吊古。在此江月成为一连串怀古情结的发端。正是由稀星明月引出孟德其人,也正是由滔滔江水怀想千里舳舻……然岁月流转,世易时移,江月犹在,山川易主,这一切,令兴衰之叹、伤怀之感愈加耐人寻思。读文至此,不由想起唐人张若虚的句子:"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在这无穷之江水,消长之月光面前,转瞬即逝的又何止是人的生命?于怨客,江之无穷,月之故故引出了须臾人生的感叹;于苏子,水之不复,月之盈虚却启示了变与不变的哲理---物我皆恒,何羡长江!明月山间意不尽,清风江上韵无穷!何不共适造物之藏?何不"领取而今现在"?于是,不只吹箫之怨客,即便是读文之我辈亦为这蕴于江月意象中之哲理所动。(学生评论)

张蕾::刘勰说过:"披文以入情,沿波以讨源。"赵明明把她的情融入了苏子的文章,所以读懂了它。

方晓庆:我想说的是,有这样一个人用她那诗一样的文章来评900年前的诗人,那么苏轼在900年后也该含笑了。王麒:赵明明这篇文章本身就是一首诗,她是用诗的笔法来写评论,她用了很多整句,使全文具有了诗意的美,而且她引用了《春江花月夜》中的话,通过张若虚的月来解读苏轼所写的月、所写的水,我觉得这一点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师:王麒同学,请不要坐下。请你再来回答一个问题,据你看,她在文章中引用了多少这个单元中所学的别人评论苏轼的原话?王麒:我认为她单纯引用的不多,基本都是化用。师:直接引用和化用,是两回事,有本质区别。直接引用是照搬人家的,而化用成了自己的什么?戛戛独造!这就是把书读懂了。"听别人发言,是为了自己有话说。"这不是爱默生说过的名言吗?下面再请王乐同学读读她的鉴赏文章(掌声)王乐:我的文章的标题是:入之以情出之以理比较《离骚》与《前赤壁赋》,从艺术审美价值上说都堪称"千古绝唱",但二者对读者的人生启迪,却不可同日而语。读罢《离骚》,我们可以看到屈子香兰芳桂的高洁品性,想见国君亲佞远贤的昏庸,读来读去,总是一种难以解脱的怨情。身为读者,在欣赏他"上下而求索"的执著的同时,似乎也有了种渴望悲剧的意象,宛然自己就是那忧郁的实体。而东坡文章则展示了一种跳出苦闷走入旷达的超脱。从慨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观到看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达观,使我们不禁对着

满纸文章会心一笑,似乎已然与东坡同舟而饮,共享"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了。同是空有报效国家的豪情奇才却难以得志,同是遭到流放或贬谪的际遇,然而一位陷入情事的困扰无法开怀,另一位却在与大自然的契合中超脱出来。应该说,我感动于屈子的执著,更欣赏苏子的旷达。人道东坡"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自有"与"固是"似乎有天生之意。然而谁也不会生而成熟,没有寒彻骨哪来梅花香,我们看到苏子遭贬谪后的文章才是真正的老道。这是超然物外的情感的成熟,带给文章的,则是前无古人的哲理斐然。(学生评论)

袁国敬:王乐的这篇文章,分别用苏轼和屈原作比较,说明屈原是悲观执著的,而苏轼是超脱的;李白的超脱带有一种悲观的色彩,而苏轼的超脱才是好的超脱。但是我觉得她的文章过于夸大那种超脱了,我认为苏轼也悲观,也执著。

师:与袁国敬同学观点相同的、不同的,都可以说。

赵研:我觉得千古以来诗人文人是比较多的,而王乐文章的最大特点就是把苏轼在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提出来了。把苏轼跟屈原对比,主要说屈原没办法取得超脱,李白诗中有那种埋怨,而苏轼尽管他悲观过,痛苦过,但最重要的是他超脱出来了。这就是他与众不同的地方,也是后人所肯定的地方。田园:听了王乐的文章,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苏轼也许是一只不幸的飞鸿,但是他绝不是一只苦闷的飞鸿;有了王乐的话,他就更不是一只孤独的飞鸿了。

李凯:王乐文章最明显的是从苏轼的人生哲理角度谈的。王乐提到苏轼的"洒脱的超脱",但是他也并非全然的洒脱,也有哀婉,这是我与她的文章相比,不同的一点。

师:那就把你文章的特色说说吧!李凯:我的文章题目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如果苏轼一生在仕途上扶摇直上、平步青云,那么今天,我们是否仍能欣赏到他作于黄州的诗文呢?我想是不会的,既使有著作传世,也恐怕只是朱熹的理学经典之类罢了。一个人在其春风得意时,无论怎样表现他的乐观旷达都是苍白无力的,只有在经受了风刀霜剑的打击后流露出来的达观才货真价实。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险境中,苏轼洋溢出了最有底蕴的达观。尽管他时而哀怨凄惋,时而戚戚"愀然",时而内心也翻滚起激烈的矛盾的波澜,但好在最终达观排遣了郁闷,超脱取代了羁绊,成为他思想的主流,于是苏轼获得了人生哲理和文学艺术上的双丰收。文学巨匠的成功往往来自与风刀霜剑的搏击、与艰险困顿的斗争和向不公命运的挑战。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人格才更纯净,斗志更顽强,价值才更殷实,成就才更辉煌。苏东坡是这样吗?也是,也不是。说他是,是因为他已"在最低处握住";说他不是,是因为他又"在最高处领略"。前者是执著,后者是超然,二者化一,便是达观。如同经霜的枫叶最是红艳娇媚一样,曾经沧桑的苏东坡已变得进亦喜、退亦喜,无往而不喜了。苏轼之所以伟大,在于他人格的圣洁,而其文学成就则在其次。我学不来他的伟大(因为他的伟大是任何人都学不来的),但却从他那里学来了一点寓有人生哲理的诗味儿,因为在现代生活激流的冲击下,人的命运进退难料、沉浮莫测,这时尤需达观的北斗,指引生命的征程。(学生评论)邵楠:我继续评王乐的文章。王乐同学聪明的地方在于把苏轼与李白和屈原作对比,这三个人遭遇比较相同,都是那么爱国而又如此的不得志。而苏轼与前二者不同,就是因为他能如周国平先生所说的,"与世俗保持一段距离",他能做一个守望者,所以能处在悲观与执著的此消彼长的平衡中,这正是他做人的了不起之处。张大淼:我想说一下对比的作用。她通过对比突出了苏轼那种超脱。在文章中连屈原李白都来为苏轼做衬托,那么苏轼的文高一筹与人高一筹就是显而易见了。

师:关于王乐文章的写法,大家的评论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至于她的见解是对的还是错的,大家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在这里没必要作答案,因为我们是在探索。但我以为,她的对比很机智,很辩证,她没有通过对比把屈原贬下去,把李白抑下去,而是使每个人的个性更加鲜明。

师:下面请陈超同学读他的文章。陈超:我的文章的题目是:刚柔相济的苏词读苏轼《念奴娇》词,乍一开卷,便觉一股泼墨山水般的豪迈之气袭面而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篇一句,便把浩大气概抒写得淋漓尽致。无怪乎世人评价苏轼诗文"自有横槊气概"。然而苏轼的魅力并不仅囿于此,一个丰满而完整的人格必然兼容豪迈与婉约两种气质,身为诗人,苏轼在满腹豪情奔放不羁之中,也必然存在细腻柔婉的一面。

于是,我们不难从他那曲曲黄钟大吕中辨出娓娓韶秀之音。苏轼喜欢描写宏大场景,即便从"卷起千堆雪"的磅礴意境中,细细品味,仍可想见巨浪滔天气势中蕴藉的洁白与晶莹,诗人眼光之独到,心思之细腻,可见一斑。苏轼常写英雄,以英雄自况,其自身也颇具非凡的英雄气概。但苏轼也写美人:从"自作清歌传皓齿"的歌女,到"冰肌自有仙风"的侍妾,再到"凤箫声断月明中"的仙子……"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丰姿潇洒的周瑜身边,衬以窈窕佳人。英雄美人,相得益彰。当然,苏轼毕竟不是秦观,不是柳永,他的婉约只是豪放风味的佐料。譬如绿叶之于红花,使诗词艺术形象趋于完美。让峻峭的山间佛过一丝清风,深邃的空中升起一轮明月,横槊的英雄身旁有美人相伴,报国的壮怀里有寂寞长随缘于此,我们从中体会到的美,便是刚柔相济的美。

(学生评论)赵盛言:我想从陈超文章的选材来谈一下。陈超文章的最大特点就是标新立异。我们都知道苏轼的词以豪放见长,但苏轼的婉约词也不胜枚举,丝毫不逊色于豪放之作,仅从我们选的诗词来看,就可用一句诗来概括他的豪放与婉约的特点:淡妆浓抹两相宜。我的文章也是从这个角度来写的。(全体学生笑)

师:你的文章实在不能再读,我知道你跟他的文章是一派的。时间关系,实在是对不起。谁继续来评陈超的文章。李莹:我认为陈超文章的优点之一是角度好。他抓住了苏词刚柔相济的特点,深刻、透彻地分析了苏轼的诗文与人格,把横槊赋诗的英雄和明眸皓齿的美人作比较,最后得出苏词婉约与豪放兼具的特色。我觉得,苏词的特色可以从很多方面来写,比如说写苏词的创新、沉浸性情、不假雕饰之类,但陈超选了刚柔相济这一特色,这正是他文章成功的原因。

师:虽然陈超是从苏轼婉约角度谈的,但毕竟苏词在词坛的地位是以豪放见长的。下面请董微微来读一下她的《缚不住的苏东坡》。(掌声)董微微:缚不住的苏东坡苏东坡词,人谓多不协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晁补之。世人评东坡词,大都着眼于其气势之慷慨豪迈、精微超旷,推其为豪放之宗。但倘无其辞之自由洒脱、夭矫多彩,其昂奋豪情又怎能挥洒得淋漓尽致?说其辞自由洒脱,是指其音律。词曲本不相离,众多词调的格律,千变万化,一字不能随意增减,不能错用四声平仄,因为它是歌唱文学。过于严格的格律就为词的创作罩上层层罗网,缩小了词境。然而"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岂与群儿雏声学语较工拙?"(刘辰翁语)可见苏词音律渐疏,内容却更加丰富,为词的创作道路开启了一扇大门。说其辞夭矫多彩,是指其句法。宋代诗词盛行用典、隐括、集句、和古人韵等法式,苏东坡"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运用起来自然是信手拈来。如词中隐括体就倡自东坡。但他又绝不受缚于定法,在语言形式方面不拘一格。比如在《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中,苏东坡以散文入词,使词在结构和情节上随着词人的滚滚思潮瞬息变化、大开大合、波澜起伏,令人有如黄河九曲,目不暇14接之感。又如在《沁园春》(孤馆灯青)中,东坡将《论语》《孔子家语》中的词句化入词中,并加以发挥改造,充分地体现了作者善于驾驭词调,善于将诗、文、经、史谱入歌词的本领。另外,尚有大量苏词不用典故,不尚藻绘,令词作自由活泼,浑然天成。如《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南乡子》(回首乱山横)等。观其词察其人,无论文势文辞,我们都可发现一个视成规为草芥的缚不住的苏东坡。

(学生讲评)孙笑非:苏轼是中国文坛上的一位巨匠。关于他的风格、写作笔法有许多成型的评论。作者从音律、句法的角度来评价苏轼的艺术手法,这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赵明明:这篇文章的特点是,以苏轼对词的形式方面的突破来显示他为人旷达的胸襟、不拘一格的性格。卢铮:我想评论一下李凯的文章,刚才老师略掉了对李凯文章的评论,我觉得很不应该(众笑)。因为我觉得李凯的文章比其他文章更真实,更富有哲理性。说它更真实,是因为苏轼也是个正常的人,也会有人的正常感情,也悲观,也执著,而李凯在文中把他鲜明地表现出来。另外,说它有哲理性,是因为李凯在文章中说苏轼超脱出自于悲观与执著的统一,这正印证了哲学家周国平的一句话:真正的智慧出自于执著和悲观的动态平衡之中。

师:你既然评论了李凯的文章,那么我就问问你,对李凯文章的标题《霜叶红于二月花》你是怎么理解的?卢铮:老师,我没太想好。师:你请坐。谁来说一说?张迎铭:我可以替卢铮解释一下。我觉得李凯文章能紧扣文题,因为文章贯彻一条主线,那就是苏轼在屡遭贬谪,风刀霜剑的挫折之后,仍然达观处世,所以叫"霜叶红于二月花"。另外我想补充一点,这篇文章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为文章说了一个人在受到挫折之后,仍能以旷达处世,也是很不容易的。我想说,对我们现在这些高三的马上就要处于人生转折的同学来说,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如果说苏轼是一颗大北斗,可以指引世人前途的话,我想说,李凯的文章是一颗小北斗,可以指引我们高三学生的征程。师:你这个比喻想像很好,但没有小北斗,北斗只有一个。另外"霜叶红于二月花",解释仍不到位。谁能解释到位?何昕:张迎铭刚才的话很精彩,但是她的话没有解释出李凯文章标题的意思。李凯文章中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真正的达观不是在顺境中的达观,而是经历了风刀霜剑后的达观,而李凯文题是"霜叶红于二月花","二月花"显然是指人处于顺境中,而"霜叶"正是处于风刀霜剑---人经历挫折之后,这正是应和了李凯文题中的话。

师:好,李凯有知音了。我对刚才卢铮强烈要求评论李凯文章,表示赞赏。大家有话可以讲。以上文章多数是评论艺术的,下面我们要转向对人生的探索。我课前安排了一个节目,请咱们班的歌星为大家唱一曲《潇洒走一回》。(于慧洋、孙韬同学从座位走到黑板前)

师:请大家注意,这个歌大家都听过多少遍了,我今天请他俩唱歌不只是为了课间休息,而是让大家思考一下歌词。我以为这首歌也是在探索人生。人生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潇洒走一回"是一个多么诱人的口号!而这首歌词是怎样回答"潇洒走一回"这个问题的呢?(于慧洋、孙韬合唱)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恩恩怨怨,生死白头,几人能看透?红尘滚滚,痴痴情深,聚散总有时。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只要梦里有你追随。我拿青春赌明天,你用真情换此生,谁也不知人间几多的忧伤,何不潇洒走一回!(于慧详、孙韬二位同学唱罢欲在人生情爱方面和恩仇方面。

师:"爱情",不是"情爱","情爱"老广了,知道吗?

师:人生如果拥有了真正的爱情,是不是潇洒的?(对秦一同学)是不是?秦一:是。(对全体同学)有没有说不是的?

众:沉默。到底是不是潇洒?

众答:是!

师:得亏我没否定,否则我就成了众矢之的了。(众笑)我认为,爱情对人生很重要,只要人类还有亚当夏娃存在,那么爱情就是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文艺表现的一个重要主题。但是,如果认为人生潇洒就在爱情,甚至是"我拿青春赌明天",把人生当成大赌局,我拿青春押大宝,你拿真情换此生,你我一起拿青春爱情押宝,潇洒不潇洒?潇洒也是小潇洒,真正的人生大潇洒在哪里?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请关佳林同学读作文。关佳林:品其诗文悟其为人---鉴赏东坡诗文东坡为人,形诸诗文,更高于诗文。一味地执著经不起挫折,至刚则易折。幸而他并没有陷入悲观的泥潭。被贬的经历使灵动的他很快就成熟了。他使自己冷静下来,平定那颗因报国无门而焦虑不安的心。慢慢地,他使自己的灵魂浮出肉体,凌空而起,怀着旷达的心胸俯视整个世界---他终于学会了超脱。于是,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诞生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气象之雄浑,心胸之开阔,分明展示出东坡超脱的心境。这种超脱既不是与世无争的归隐,也不是放弃报国大志的出世的消沉,而恰恰建立在对祖国更深沉更浓厚的爱之上:"吾虽怀坎懔之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这才是几经洗炼后的苏东坡的英雄本色。他虽几次遭贬,但对祖国的爱丝毫都没有泯灭。这也是一种执著:一种宽容的执著,一种不求占有的执著,一种成熟的执著,一种超旷的执著。

师:请金锐同学读作文。金锐:无往不适的乐观---我读苏东坡我还要谈一谈我眼中的苏轼。早年的苏轼就是一个乐天派。"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苏轼深谙这个道理,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一句表现出了这样一种精神。在顺境中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尚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而在逆境中仍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他因不满王安石变法,求外职到密州。但"烈士暮年"尚且"壮心不已",更何况正处不惑之年的他呢?"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就是乐观。后来,他又因写诗"谤讪朝廷"遭贬至黄州,在"亲朋无一字"的情况下,他似乎也想"乘风归去",但随后又作出"何似在人间"的结论。在经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精神历程之后,他开始用平静的心态去观察人生。在顺境中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勇往直前,这实际上是一种执著;在逆境中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不向困难低头,就是超脱。苏子有一个智慧的人生。"历史人物之所以伟大正在于我们可以因他而深刻地感觉到自身的存在"。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心理历程。刚入实验班的我,是一个悲观的我。"学会悟,做个创造性的思考者",这是素质教育在我心中奏响的最强音。终于,在一次感悟作文中,我勇敢地剖析了自己悲观的原因。老师表扬了我,而且要我在下次班会上读给大家听。当我在众人面前解剖过自己以后,我只觉得讲台上的我已经变成了一个乐观向上的新我。现在,进亦难、退亦难的人生两难处境再也不能困扰我了。我只觉得活得很明白、很痛快。在苏轼乐观精神的感召下,我也要乐观地说上一句:"人生,真好!"

师:听了这两篇文章后,我想问孙笑非同学一个问题。(孙笑非站了起来)我在你的文章上写了一个"空"字,请问你是怎么理解我的这个评语的?孙笑非:老师的评语评得很对。(众笑)我下场)师:等等,我要来采访这两位歌手。你们既然唱得这么投入,请问,(对于慧洋同学)你理解作者是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说真话!于慧洋:我虽然不认识这个作词者(教师插话:"不用认识"。众笑)但我认为他对潇洒人生概念的理解是比较狭隘的。他只是局限。想老师说我作文空,是因为我的文章并没有联系我的实际,没把评价苏轼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联系起来。老师的目的是让我们在读懂苏轼的同时,指导自己的人生。可我写作时只顾分析苏轼,忘了剖析自己。我想这是我这次作文失败的地方。

师:你说得很对,但还忘了另一方面。在评价苏轼时,一定别忘了像前边同学那样引诗引文,特别是引用原句,这是我们评价的依据。当然,联系实际未必都得作自我解剖,一会儿我们会看到一些文章没有具体说自己如何,只是谈了一种普遍现象,也一样是联系实际。看来,孙笑非同学很有悟性。下面由张大淼来读文章,大家听一听她与金锐的文章有什么区别。张大淼:我的文章名叫:一位诗哲与其说苏轼写诗作文是在挥笔泼墨,不如说他是在挥洒人生。他面对一次又一次的人世险恶、官场失利、壮志难酬却无人可诉之时,无数次的宽容了这个世界,也从而超脱了自己。于是瞬间的失望之后,他依然爱着世界,爱着人生。他的作品是他哲学化了的生命的写照。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又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在悲观、执著与超脱之中,苏轼走着自己螺旋形的智慧的人生之路。赤壁下"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解脱,兰溪前"谁道人生无再少"的自信,出猎时"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情豪志壮,十五赏月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真理深……哪一篇作品没有苏轼对生命的注解,对人生的彻悟?那是形象化的哲学教科书。他的文字为他的生命作了最精彩的诠释,而他的人格才是这些流传千古的名篇宝作的源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诗哲如一只鸿雁在时空中飞过。他并没有料想在近十个世纪以后,人们依旧在惊叹于他的诗人品质与哲人风格,而他,是并无暇顾及这些"指爪"的。

师:在听你文章之前,我设了一个问题,没想到你的文章中已没有那个问题了。我在你的文章中的一个词上画了一个圈,我想抓住它做文章,结果这句话没有了。(众笑)你说面对苏轼,有一种什么感觉?张大淼:渺小感。师:为什么改动?(众笑)张大淼:因为苏轼不是神,而是人。面对人时不应有渺小感。而只有面对神时才有渺小感。师:对!请坐。我们三周之前学了一篇《人间鲁迅》。面对着伟大的鲁迅,我们都不该感到自己的渺小,我们应感到伟大人物使我们深刻意识到了什么?(众答:"自身的存在。")而我们在自己生存方式的选择中只是应该如何?(众答:"不拒绝他的参与。")金锐同学在文章中把这点说得很明白。我们如果一看到伟大人物自己就"堆"了,那么我们存在的意义哪去了呢?我们在伟大人物面前应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发展我们自己,来作一个"特立独行"的(教师语气故作一顿)众答:"人"!(众笑。注:实验班曾学过一篇名为《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文章。老师一问,勾起了大家的联想。) 

师:张大淼的悟性也够高的。我只是在"渺小"上画了个圈,刚才一听,她只是谈"人",我就知道她自己改过了。下面请秦一同学读她的文章。秦一:我读苏轼的执著与超脱整整十几天,诵苏轼的诗,读苏轼的文,我试图从字里行间勾勒出一个从前不为我所了解的、全新的苏轼。他如孩子一般天真单纯的性格让他显得热情而豪放。他"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他充满自信地喊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但是,这种天真单纯是有沧桑和深沉垫底的天真,而不是轻浮的狂躁。这种天真,纯朴而不雕琢,新鲜而不因袭。我们曾无数次地慨叹现代世界的。感受经过其厚重的生命底蕴的升华而形成对人生的领悟,从而让自己在喧嚣的尘世中真正做到心如止水,从容自若。他以极其旷达的胸襟接纳了所有的大喜大悲,虽然也曾痛苦、彷徨,但是那份豁达让他最终学会因缘自适,识度明达,走入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正如周国平所说:"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成败福祸之上的豁达胸怀。"正是这份豁达,让苏轼在最应该悲观的时候仍然能笑得出来。这份豁达让苏轼与自己身外的遭遇保持了一个距离,他开始自省;这份自省又使他和真实的人生贴得更近。这样,他生命的底蕴越积越厚,他也真正走向了成熟。苏轼成熟在一个男人最重要的年月,与那些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的人相比,他真是好命。我们呢?如果能在18岁读懂苏轼,岂不更是幸运?(学生评论)王麒:张大淼的文章用周国平的悲观、执著、超脱三者此消彼长动态平衡的理论,还有金圣叹在批《西厢》中说的那种"本我"、"非我"之间的关系,来解释了苏轼的执著、超脱的原因,而秦一文章写得最好的地方在于谈到了在"归真"路上的正确方式:悲观、执著与超脱的结合。我写的文章也是《苏轼的悲观与执著》,我想念一下。师:你别念全文好不好?你把你最精彩的地方念一下。

王麒:我把苏轼与辛弃疾做了比较,我在文章中分析道:朋友曾说东坡与稼轩相比较,他更喜欢前者,因为在二者共有的执著之外,苏轼更有超脱。我当时正沉浸于辛词中"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刚劲雄健与"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愤郁悲壮。所以很是不以为然。然而,近日读了余秋雨和周国平两位先生评论苏轼的文章,又看了些苏轼的作品,这才觉得"痴心不改"虽然可贵,但执著中有超脱却尤为难得。……苏轼怀才不遇这一点与稼轩颇似。但辛弃疾愤而质问"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时,苏轼却悠闲平静地吟了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便是超脱。逆境中达观的态度,痛苦后成熟的标志,或许可称之为涅,将官场中浸渍许久的"假我"剥离,炼化,洗净,让潜心释道,钟情山水,恬喜悠游的"真我"重生。但我们很多人竟将苏轼的超脱误解了。每一次失败都用"超脱"来抵挡,然后心安理得地等着下一次失败,可超脱是建立于执著之上,他们却毫不顾及。没有执著就谈超脱,不过是懦弱或懒惰罢了,怎能以此与苏子相提并论?对苏轼这位抱执著而超脱的诗人,我们当然不能忘了"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的超脱达观;更不能忘记其意欲"雄姿英发"的执著。这样,才算是诗人的知音吧。师:王麒对许多人的文章都做了评论,至于他自己的文章最精彩的地方,除了苏辛比较外,就是他还论到有人把"超脱"理解成什么?众答:"回避现实,逃避现实。"

师:这也是一种联系实际。

师:我这里有一篇作文,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假设苏轼活在当代,他是否还能作到乐观处世,我不敢妄下断言,然而在今天能做到乐观处世的人却为数不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金钱的追逐更加积极,拜金主义思潮潜滋暗长。‘金钱至上’使得许多人利欲熏心,贪得无厌,像苏轼一样自寻其乐、乐观处世的人已实属少见。真不知乐观处世是否还适应这个社会。"(众笑)

师:大家同意这个观点不?众:不同意。

师:首先,苏轼假若活在今天,还能乐观起来吗?你们说。众:能。

师:应该说,更能。对吧?尽管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初期阶段,还有局限性,但是比在那个封建时代,他会好过得多,会达观得多,会潇洒得多。再一个,也正因为现在我们处在这样激烈竞争的社会,文明的发展,带来一些两难的、二律背反的东西,这时候更需要我们扬弃苏轼精神,古为今用吗。要不然,他在900多年前,我们研究他干吗,所以,这个同学犯了一个原则错误,感悟了半天,却认为苏轼活到今天也不行,我们学他也没啥用,这个时代不需要乐观!我的喧嚣烦躁,于是"返璞归真"成了当今的流行词汇之一。可是,许多人在"归真"的道路上走向了两个极端。一是沧桑过了头,冷眼旁观一切身外事物,显得麻木;一是天真过了头,把自己置身于一个纯童话的世界里面,显得无知。这两种"归真",前者做作,后者浅薄。真正的"归真"应如苏轼那样,时刻保持着对世界独特的新鲜的感受。(众笑)(这时,陈光同学边举手边站起来。) 

陈光:刚才读的这篇文章是我写的。(众笑)作文发下来,结尾被老师撕下去了,当时确实不知为什么,后来想通了一点。刚才我听了秦一的文章,一下子悔悟了。(众笑)

师:那你就说说吧。陈光:其实一个人能否乐观处世主要在内因,就是他的心理素质,而秦一分析到了这一点。而且她还希望我们每一个18岁的青年都要有一个旷达胸襟,每一个人都能做到乐观处世,所以给我一个很大启迪。我也明白了自己作文的不妥之处。(众笑)

师:好!大家给他的态度和悟性鼓掌!(热烈掌声)请张程程读作文。张程程:人间苏轼---读苏轼有感燃烧于苏子慷慨狂放的诗文之中的,是那种诗人的浪漫、执著的天性和一颗豪迈、旷达的心灵。初识东坡诗文,我便认定苏子必是整日天仙般乐呵、快活,如来佛祖般大化、超脱。然而当我走近苏子的生活,我惊愕地看到了几度贬谪的颠沛流离,感到了荒野古道上的风沙袭面,听到了黄州日暮里的惴惴叹息。我这才知道:那旷达、超脱的豪情,竟是出自无数个孤寂与凄凉之夜的挣扎!苏子在"幽人独往来"的孤寂、凄凉的老年,尚能唱出"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的豪情壮志,正值青春年少、春风得意的我,又怎能任凭韶光飞逝而徒发感伤的哀叹呢?!(学生评论)朴丹英:以诸君之真情体东坡之灵感,以诸君之深刻悟东坡之明哲。我还要强调,这次作文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勿忘以诸君之行化东坡之超脱。张伟妍:我想评一下张大淼的文章,她的文章最有特色和深度之处就是把苏轼评为"诗哲"。我觉得,没有一个哲学家的眼光,一个诗人只能是吟风咏月、孤影自怜的浅薄文人;而如果没有诗人的激情和灵性,一个哲学家也只能是一个简单的思维机器。张大淼把苏轼誉为诗哲,就为我们理解苏轼拓宽了视野。

于晶媛:我想对张伟妍的观点作一个补充。周国平曾说过:"哲学是诗的保护神",只有在哲学的广阔天地里,诗的精灵才能更自由,更永久地飞翔。胡宁:我想谈谈金锐的文章。金锐写的是苏轼无往不适的乐观,但我看出他对乐观作了两层分析;一种是顺境中的乐观,一种是逆境中的乐观。逆境中的乐观更高,更难。金锐正是悟到这一点,所以着力用笔墨来深刻剖析苏轼的逆境中的乐观。田占义:我想说一下张程程的文章。《人间苏轼》是把苏轼与我们拉近了。向我们展示了自己作为高品味文人的人生智慧。我认为苏轼具有的我们也应该具有。关弘雨:课上到这里,我有了一个感触,明白了老师刚才安排唱歌那个节目的意思。师:那你就说说吧!(众笑)关弘雨:主要是让我们大家对比两种人生。听完了刚才那种低调的歌词,我有一种感触:天亦悠悠,地亦悠悠,人生恰似梦,梦到醒时醒又梦,有几人能看透?(众大笑)

师:你看透没有?关弘雨:我现在看透了,刚才没看透。

师:你说说。关弘雨:听完同学的发言,我又明白了一种人生,就是既有悲观,又有执著。有悲观垫底的执著,那就是超脱。以一种平常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又以一种审美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师:给他鼓掌!(热烈掌声)汤琦:通过苏东坡的诗文和同学们的文章,我明白了什么叫真正的成熟。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的:"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王乐:以上同学发言,金锐说苏东坡乐观,大淼说苏东坡超脱,表面上看这是从苏轼的诗文中读出苏轼的品格,实际上,正是代表着读自己:金锐本身就是个乐观主义者,大淼本身就是个博爱和超脱的人。(大笑,鼓掌)

师:王乐的话真实地印证了爱默生的话,我们读书时要把自己的生活---(众答:"当做正文。"),把书籍---(众答:"当做注解")好!这才是"活读书","读书活"!在这堂课中,许多人竟然顿悟,很好!咱们都在学习、感悟苏东坡精神。我们对他并不是"学习雷锋好榜样"式的看齐的意思,我们是借鉴他。但也有人认为他自己就是苏东坡的化身,这就是李萌 G氪蠹姨听他的文章!

李萌::漂泊者的歌谣日影昏黄,拉长了时间,也拉长了人们沉重的眼皮。分不清黎明与黄昏,我背起行囊,踏上自己漂泊的旅程。前途漫漫,陪伴我的只有苏东坡和他漂泊者的歌谣。"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茫茫宇宙,有谁不是匆匆的过客呢?曹孟德横槊赋诗,周公瑾火烧赤壁,英雄往事,都已化作虫蠹尘蒙的残简佚编。不要说什么"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的一切难道就不是虚无缥渺的幻梦吗?既如此,又何必为此身非我所有而怅恨?又何必营营追逐转瞬即逝的浮名?木兰之楫沙棠舟,漂泊者远离尘嚣,于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中感受物我的永恒。浩浩乎飘飘乎,漂泊者超然了。漂泊者不麻木,漂泊者不糊涂,漂泊者心中一点正气浩然四塞。只是,漂泊者深谙人生之有尽而宇宙之无穷,不愿无益追问空惹牢骚一腹,不愿自作多情催生华发满头。闲身未老,何不纵情歌舞,何不诗酒疏狂?人生百年,且待我醉他三万六千场!漂泊者难免孤独。缺月疏桐,幽人独往,渺若鸿影,寒枝拣尽,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仰望夜空寂寞。此情此景,漂泊者亦会勾起无尽的怅惘,亦会自问:"此生飘荡何时歇?""归去来兮,吾归何处?"然而漂泊者终究是漂泊者,超旷爽朗的心胸怎容愚蠢的情感久驻?支颐一想,他便释然了,自答道:"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吾心既安,又有何处不能为家?即使是僻远的琼州,不也被似雪的杨花搅得不似天涯?大江浩荡,浪卷千秋。恍惚中,我听见雄浑豪迈的《念奴娇》曲横空而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不禁淡然一笑。一阵风起,我乘风而去。

师:李萌"乘风而去"(众笑),跟谁走了?以苏轼为知音和同志,一起飘然而去!(大笑)非常高兴,二周内留下这么厚厚一本教材,老师没讲,大家自悟,写出了如此百花齐放的文章。我把大家的文章说成百花齐放,是因为我想到了我的花季---尽管那是个不开花的季节(众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见识,写不出这样的文章。就是今天,让我来写,我虽也能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写出一篇,却比不上大家的悟性与文采。但是,最重要的,我觉得我们作了一件极其有意义的事情。周国平先生在《守望的距离》第114页,说了这样一段话:"本真意义上的哲学不是一门学术,也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个向一切探索人生真理的灵魂敞开的精神世界。不论你学问多少,缘何谋生,只要你思考人生,有所彻悟,你就已经在这个世界里悠闲漫游了。"两周来,我们就是在哲学世界里漫游着,探索着人生的价值。古希腊哲学家说过,"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秦一说得好,我们刚刚18岁就能思考人生;我们也不想过早夸耀我们已经悟透人生,但是,我们在思考!这,就足以提高我们人生的品味了。(教师走到黑板前)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是以"品诗品文品有字书之美味"开始的。"有字书"就是我们的"课本"。(板书)"悟情悟理悟无字书之文章","无字书"是什么?"人生!"(板书)那么,"有字书"对"无字书"来说,它是一个"工具",(板书)而"无字书"对"有字书"来说,是什么?(有人答:目的。)对!是"目的"。(板书)如果我们读文章,写文章,是为了考试得分,是为了考大学,那么你的"有字书"读得实在可怜。如果你是为着人生来读书,那就有了真正的意义。这个"为什么"的问题---是"为人生",还是"为应试",就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所在。好,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众:老师再见! 

                            来自:中基首页>语文>教学素材

  • 草原课件

    这是一篇有关“草原课件”的网络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学习希望能有用于您。教案是老师上课之前需要备好的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 教案是教师的工具之一,承载着难点和注重的方向。...

    草原课件 09-20
  • 烟草课件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烟草课件”,励志的句子的编辑为大家介绍一篇详尽的解读文章。提醒大家记得在浏览器里收藏本页哦。每位老师在上课前都需要花时间规划教学大纲和课件,这是十分必要的。学生的反应可以很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效果。...

    烟草课件 06-16
  • 虫草课件

    教案课件是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准备的必备教学资源,只要我们教师在编写教案时认真负责,就能够满足上课的需求。教学质量与教案的质量密切相关,它们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我们特意为您挑选出了“虫草课件”,相信它一定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如果您喜欢这个网页,请收藏它以备日后使用!...

    虫草课件 07-26
  • 稻草人课件

    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每位老师都应按要求准备教案课件。教案作为完整课堂教学的蓝图,对教学过程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以下是关于“稻草人课件”的精选文章推荐,希望能让您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并请收藏这些有价值的文章!...

  • 课文草原课件精华

    由于我们工作的严谨,范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什么样的范文比较高质量?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课文草原课件精华”,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

  • 草莓课件10篇

    考虑到你的需求,励志的句子小编特意整理了“草莓课件”。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但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教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有效方式。请将本网页添加到收藏夹中以备不时之需!...

    草莓课件 07-26
  • 草房子课件10篇

    经过励志的句子小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我们最终完成了最新的“草房子课件”,欢迎您来到我们的网站请阅读我们的内容。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每天老师要有责任写好每份教案课件。教案是为落实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供的有力保障。...

  • 金色的草地课件优选

    由于我们工作的严谨,对于各类范文的需求不断增多,写好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你也许正需要一些范文作为参考,或许你需要"金色的草地课件优选"这样的内容,欢迎你的品鉴!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1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通过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