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作文

文档处理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研究来自不同领域的信息,范文的重要性在人们心中呈现上升趋势。范文的整体构思才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方面,你知道一篇优秀的范文是怎么书写的吗?励志的句子的编辑非常喜欢这篇“扶贫日记”文章觉得非常值得我们一读。此外,您还可以浏览作文栏目的观察棉花日记

扶贫日记(篇1)

2月20日 晴

天不亮我们几个人就全醒了,比平时在家醒得还早。

按照计划,今天早晨要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学习强卫书记写给县委书记的信,并研究近期宣讲活动的.要点,这是我们驻村后开的第一个会,虽谈不上正规,但要让参加会议的老乡们听得懂,听得明白,大家心中还是有些紧张。

想不到乡亲们的积极性这么高,刚吃了早饭,村委会里已经坐满了人,我们心里热乎乎的。

会议首先从学习省委书记写给县委书记的信开始。读罢两封信的全文,大伙的感受很多,说得最多的是省委书记心里始终记挂着咱们农民。大家还说,要切实按照强卫书记在信中提出的希望和要求,紧密结合上庄村实际,认真规划,营造好科学发展的氛围,抓好乡村党建工作,加快上庄村的发展。

看着乡亲们被激发起来的热情,我们几个也给大伙表了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写出来的,也不是喊出来的,要千方百计加快发展,艰苦奋斗,用干部的辛勤劳动,换来群众幸福指数的不断提高。

会散了,我们每个人心底的压力也更大了,强书记的信不但对我们做好宣讲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全面推动“五送五帮五推”活动注入了精神动力,也对驻村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扶贫日记(篇2)

很久没有写日记了,自从加入精准扶贫工作后,我接触到了贫困农村很多人和事,也有很多的感触。希望能记录自己在扶贫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更希望自己能做更多,做的更好,切切实实帮助到贫困户。

2016年5月10日,天气不错,今天黄杨村召开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大会,一大早就有党员及群众陆续从全村各个小组过来,据说有的老党员从早上5点多就从20多里外的大溪浪走过来,每次开大会村民们的热情都很高。早上9点,会议如期举行,镇村干部,扶贫工作队工作队员也都参加了此次大会,会议主要是三个议程,一是黄杨村易地扶贫搬迁民主评议,二是黄杨村“十星级”党员评议,三是黄杨村低保评审,会议进展的十分顺利。

期间一直有一个中年女性在村委会门口徘徊,表情显得很焦躁。直到快中午的时候,会议也差不多快结束了,我见那名女子还在门口等待着,我就到门口询问她有什么事情,令我没想到的是,这名女子抓住我的衣服就大声哭泣,嘴里不停的喊着:“领导,帮帮我吧!领导,帮帮我吧!”这一下子把村委会在开会的人目光都吸引过来了,我让她好好说话,有什么困难说出来,大家一起想办法。我和村书记一起把她带到办公室,在跟她交谈及村书记的介绍下,我得知,该女子名叫宋玉萍,她的老公李加权是我们黄杨村六组的贫困户,长期在外打工,最近患上了慢加急性肝衰竭,肝性脑病,慢性乙肝等疾病,在十堰市人民医院治疗花费了十万余元了,东拼西凑的钱也远远不够李加权住院治疗的费用,男方这边家里还有70多岁的老公公叫李国友,其患有眼疾,体弱多病,目前一个人在家,平时靠邻居帮忙照顾,李国友还有个大儿子,在前几年因病去世了,这边基本上没有什么近亲属了。宋玉萍娘家只有她老父母和一个哥哥,老父母年事已高,她的哥哥患有精神疾病,现在10岁的女儿也放在娘家照顾,自己在十堰市区边打零工,边到医院照顾老公李加权。两家人的生活担子全部压在这个女人一个人肩上,或许是压抑的太久,才出现刚开始抓住我衣服放出哭泣的一幕。我听完后,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个女人真不容易,我想只要条件允许,政策允许,我一定会全力帮扶她的。我问她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宋玉萍说想为李加权申请低保及咨询一下国家有什么好的医疗救助政策。她说虽然老公的病不一定能治好,但就算一无所有,有一线希望也要替他治病,她的想法多么朴实无华,没有那么多杂念,我把这一切都记录了下来,我对她说低保只要符合条件并通过党员群众代表评审并报批后,像她们家这种情况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有个时间过程。医疗救助政策目前也有,但是具体的落实,相关部门的衔接,具体细节问题还要进一步协调。中午我们安排她在村委会吃了饭,吃完饭宋玉萍带着希望回了十堰,又要去医院照顾她的老公。

农村这种情况还比较多,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个人生了重病,就有可能导致整个家庭陷入贫困的境地。作为扶贫工作队队员,我们更要深入每一家贫困户家中,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哪怕给他们一丝丝的帮助和温暖,也会燃起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精准扶贫的道路上,这样的事情还很多,但随着国家医疗救助政策的越来越完善,只要我们不抛弃不放弃,对生活充满希望,美好的日子就在不远的将来。

扶贫日记(篇3)

8月18日

为了进一步推进扶贫工作,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我们跟随丁部长、刘局长来到三门村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在村部,村书记吕献国、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周学良分别汇报了近期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第一批40户贫困户申报了养殖,占总数的20%;9户贫困户申请了家庭光伏电站建设。村级光伏电站已经选好地址,等待施工。

丁部长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突出精准;二是要抓住工作重心,突出扶贫工作重点;三是要落实包保责任,突出帮扶措施。

现在农村的条件改善了,很多人都变得富裕起来,但还是有部分家庭还是处于贫困状态。目前农村的许多家庭,由于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挣了一些钱,家中盖起了楼房,但也只留有老人和孩子守在家中。如果老人身体有病,那家中的情形看上去依然很凄凉。有的偌大的楼房空荡荡的,就只有老人和狗。如果不赶上逢集,街道上也很冷清的,基本上看不到什么人。

扶贫日记(篇4)

12月4日 星期日

今天我们早早地就起床了,因为我镇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退出验收正在进行着,摸清村里的基本情况,落实“大走访、回头看”活动。我们就在村支书和文书的带领下出发了。

村里在家的人不多,大多都出去打工或做农活去了。我们走访的第一户是马福海家。我们到他家的时候,他在吃饭,看到我们的到来,他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村书记向马福海说明了我们的来意后,他连忙招呼我们进屋坐。屋子不大,也很乱,因为马福海的妻子患了脑瘤,家里全靠马福海一人支撑,生活很不容易。在交谈中,我们得知他最近在外地打工,家里的两个孩子都还小,妻子的病还没有好转。他现在主要收入靠种地和在外打工,生活非常困难。幸运的是2014年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给了他们家重建,他说很感谢政府对他的扶持。 离开马福海家后,村书记带着我们查看了村里需要修的路、修的进展情况。接着我们又访问了丁文地尼、敏勇天等。在走访中,听取了许多群众呼声,我们都一一记录了下来,我们知道,走访的这段时间的经历,将是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

扶贫日记(篇5)

时间:20xx年8月3日(星期三) 天气:晴

20xx年8月3日,今天是个好天气,在汤丹镇大地坡村这里能见到太阳还真是不容易。一大早,我赶往大黑山小组,与村民小组长任太升一起挨家挨户地对我所挂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6户21人,进行 >及>的填写工作,按照镇上的工作安排,要在8月10日前完成。

我带着自己所帮扶的贫困户建档立卡“一户一策”脱贫计划表,来到郭发香家中进行调查。在访谈中:郭发香,女,74岁,低保贫困户,独身一人,常年患病,生活靠民政救济,家中一贫如洗,房屋简陋,致贫原因是生病。老人无依无靠,又无劳动能力,像这样的老人最终是按社会保障兜底脱贫。

顺着小径,不到两分钟,就找到了贫困户贺吉芬家:贺吉芬,女,80岁,低保贫困户,家庭人口5人,她和儿子张金海有慢性病,儿媳罗水花有残疾,有两个孙子,一个在外打工,一个就读小学,致贫原因是因残、因病,脱贫路径是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发展教育脱贫、进行医疗救助。

在童安琼家中,看到的也是破烂的房屋,没有像样的家俱摆设,只有一台破旧的电视机。她今年41岁,家中有子女二人,都还是在校学生,低保贫困户,一个人带着两个学生生活,致贫原因是因学、无劳动力,脱贫路径是发展教育脱贫、社会保障兜底脱贫。

走到一家一户,我心中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悲伤,看到的都是家庭的贫困,居住条件十分恶劣,留守的大多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这些弱势群体,无劳动力,致贫原因都是因病、因残,也无行之有效的增收途径和技能,抵御风险能力极其脆弱。访谈中也看到了群众的期盼,听到了群众的呼声,了解到了群众的致贫原因、脱贫愿望......

不知不觉的就到了下午1点多,才发现饥肠咕噜,感觉又累又饿,但比起这些贫困群众长期生活在这大山中的苦,这真的算不了什么,为了能使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能享受到国家的各项扶贫政策,我们每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要工作做细、做实,真正做到“宁愿干部脱层皮,要让群众早脱贫”!

 

扶贫日记(篇6)

20xx年5月24日

今天,和我单位另外四名党员干部:李军、刘佳、李静,季云红在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丁建华的带领下,来到单位所包贫困村——伍明镇三门村。

在村部,我们见到了三门村书记吕献国,还有单位下派扶贫驻村干部——周学良,学良已经到三门村近一年的时间了。小伙子,比以前变得粗糙了,也变黑了,但显得更结实了。随后,团区委一行人也来到了三门村。书记王常亮还邀请了颍泉区青年电子产业园的副总徐应玉一同前来,希望能为三门村的脱贫工作出谋划策。

三门村的地理位置有点偏远,没有什么特色经济作物,也没有工矿企业。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在外地打工以维持家中生计。要尽快让村里脱贫致富,一定要有好的致富项目。目前村级致富项目为光伏发电,愿意养殖的贫困户可以免费获赠幼崽,帮扶发展个人养殖业。

扶贫日记(篇7)

20xx年3月14日 星期一  晴

14日中午,河口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姜云带领县委办公室党员干部深入到扶贫挂钩联系点莲花滩乡地古白村委会走访农户,了解社情民意,与挂钩联系户“结亲家”。

在崎岖的山路上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颠簸,中午13:00,姜云主任一行分别到地古白村委会二三小组,乡村组干部及我们工作队队员早已在此等候领导的到来,姜主任一行没顾上休息,经过简单的寒暄之后,大家便分散行动。在地古白村委会邓长安副主任的引导下,深入到各自结对户家中走访,姜云主任相继走访了3户联系户,详细了解了各户的家庭状况、生产生活情况、饮用水源情况和家庭收入情况,鼓励他们关心教育引导好子女上学,积极想办法投入到种植业生产中来,并向群众宣传了党委、政府对实施精准脱贫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姜主任一行还深入到地古白村戴嘉龙希望学校调研,鼓励任课教师克服困难,认真教学,并就学校的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了解。

这次到联系户家中走访调查,与群众交谈,反复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党和政府对我们真好啊!”,虽然地古白二、三组条件相比别的村组,基础设施还很薄弱,经济也较为落后,但可以看出群众的精神面貌很好,脱贫致富的意愿强烈,而且对党委、政府既将实施的'各项脱贫政策十分期待。做为地古白驻村的一名工作队员,真心想通过自身的努力让地古白村面貌焕然一新、群众脱贫致富。

20xx年4月14日 星期四 小雨

石门县东山峰管理区政工科干部 王芳

高山的晚春一如既往地多阴雨,淅淅沥沥的小雨点,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今天注定不如往常。

吃过午饭,我们便在东山峰管理区党委委员、副主任张涌地带领下来到了岩塌村贫困户张芝永家。近40分钟泥泞的山路我们仅用了30分钟,直到三间摇摇欲坠的水泥砖房出现在我们眼前。

张芝永家住岩塌村6组,这里地处高寒,常年雾气笼罩,再加上人烟稀少,很是荒凉。我们到的时候,正逢张芝永家进行危房改造。看到我们,张芝永非常高兴地说道:“很久没有新鲜人来了。”

当了解到我们的来意后,张芝永激动地握着张主任的手问道:“是真的吗?真的是来给我扶贫的吗?”张主任赶紧扶张芝永坐下,说道:“是的,是专门来给您扶贫的,您有什么困难,都可以跟我们说,我们来想办法,我们想不到,还有县里、市里呢!”

张芝永平静了一下,缓缓地说道:“按理我不应该麻烦国家、麻烦政府,可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原来张芝永老父母尚在,无奈身患多病,每月仅医药费就上千元,由于教育条件的限制,年幼的女儿只能去壶瓶山镇租房子上小学,学费生活费租房费每年上万,其妻更是两头跑,一边要陪读,一边要照顾家中生计和老人,真是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生活的重担已将这个不满50岁的汉子压弯了腰、催白了发。听到这里,再看看张芝永身后那摇摇欲坠的房屋,帮扶队员们也不禁一阵心酸。

了解到张芝永的困难后,张主任立马要我们一起出谋划策,既要考虑张芝永家目前困难,又要帮助张芝永家实现20xx年底脱贫。

经过一番讨论,我们确定了张芝永家帮扶措施:一、帮助张芝永申请危房改造资金;二、帮助张芝永女儿申报“雨露计划”扶贫助学;三、帮助申请贴息贷款,用于建房和发展产业;四、帮助张芝永参加技术培训,特别是茶叶和养殖方面;五、帮助解决全家人的农村合作医疗;六、帮助张芝永寻找就业机会,争取能有一份稳定工作。

看到我们为他制订的帮扶措施,张芝永高兴地说:“感谢管理区没有忘记我!我一定好好配合,努力摆脱贫困。”张主任诚恳地说:“老张,你要有信心,要相信国家政策,要相信我们工作队的决心,你一日不脱贫,我们一日不离开。”看到我们的决心,张芝永连连点头。看到这,我们每一名队员心中都不平静,我们知道,我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扶贫日记(篇8)

20xx年3月2日 星期日 天气晴

“袁老师你来我们村了,太好了,我们的发展有希望了!”一下车,村支书刘佐军就热情地拉着我的手不停的说。3个字“太好了”,让我感受到了老百姓对我的信任。

今天,搭乘乡包村领导朱少海的车,我再次驻村后第一次踏入了双贡村。因为去年在猴场乡补那村驻村,参与猴场乡做发展规划,对于猴场乡的每个村都比较熟悉,依旧是弯弯曲曲的盘山土路,路旁依旧是陡坡地,听乡领导介绍,这条路已经在开始硬化,年底可以全部硬化完。40多分钟的路程后,我们到达了双贡村活动室,乡包村干部和村干部听说我今天来报道,都已经在村活动室等着了,这是欢迎我的到来吧。想着去年驻猴场乡补那村的时候,为补那的猕猴桃产业做了点事情,建成全省首个猕猴桃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地理信息系统,建成喀斯特山区自动喷灌系统,还给全乡老百姓做过农业方面的培训,今天到双贡村,感到了村干部的期盼和老百姓盼富的热情,让我对驻村工作倍感重任在肩。

扶贫日记(篇9)

20xx年12月16日 晴

“你出牌……我赢了!”上午10点半,刚处理完一些工作,当我走近新修建的村民活动中心时,听到老人们玩耍的朗朗笑声。眼前,瑶寨的巨大变化,村民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不禁使我联想到自己驻村以来所做的一切,真有点抑制不住内心的欣慰。

转眼间,作为湖南省民政厅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来到勾蓝瑶村已经两年。刚到这里时,我真正感受到了驻村扶贫的不易,修路、修渠、美化村容村貌,调整产业结构,力推以“旅游+种养”为主的产业扶贫,费了不少心血。现在全村已经全部脱贫,实现了两年收入“翻一番”。我相信,明年的勾蓝瑶寨将更加美丽,村民的收入也将更高。

现在村民已经不愁吃、不愁穿了,可他们的幸福感在哪里?这个问题我思考了许久。这两年,为了解决全村80多位留守老人、70多名留守儿童的孤单生活,我们修建了村民活动中心、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中心、幸福院、图书室等生活、文化娱乐设施。在妇女节、儿童节、重阳节、寒暑假等开展关爱“三留守”活动。去年,厅里20多名年轻干部来村里当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今年,组织20多名留守孩子去长沙相见她们心目中的“妈妈”。

记得10月9日,我们在村里组织开展第二届重阳节敬老爱老活动中,一位10多年来不愿拍照的65岁老奶奶主动摆出姿势,抢先拍下了一张照片。后来其儿子、儿媳在队员刘文平的微信朋友圈里说道:“太感谢了,把我们家的“丑”都外扬了!瞧,老人家笑得多甜、多开心,甜过初恋有没有?”当时,看到老人们高兴的样子,自己的心情和他们一样兴奋和激动。

今天不是周末,但来村里旅游的人真不少,中午,村里的几家农家乐客人爆满,村边的200多亩地里,20多名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有的在栽种油菜,有的在收割芥菜和莴笋,两台大货车等着装运蔬菜运往广东。果园里,年初种植的300多亩葡萄柚、晚白柚、默科特柑橘等水果新品种,有的已长到了一人多高,后年将挂果,可供游客采摘。今年的香柚、脐橙价格不错,又是一个丰收年,看来村里的种植发展项目对路了。

忙了一天,望着星空一路走回,深感自己的担子不轻,过去的工作只能代表过去。心想,明年还有许多事要做,要为外出务工人员创造更多返乡创业就业的机会,从根本上解决留守人群问题,只有全村人都富裕了,一家人团聚,村民才真正有幸福感。

 

扶贫日记(篇10)

我们首先到了张光明家走访回访,他家正在请人建盖新房,面积120平米,两层基础先盖一层,第一层基本建成,询问了他家的家庭情况、收入来源和眼前的困难,家庭主要来源与外出昆明务工的大女儿,外出6年了,每年节省1万元给家里补用,茶叶收入0.5万元,核桃收入0.3万元,买黄牛一头0.5万元,但由于建盖新房也还差点欠账,贫困户对目前自己的生活状况很有信心,时间过得最快,一聊一个小时过去了。

接下来,我们去了杨光福家,门没有上锁,主人不在家,经过几番周折打电话,电话联系上了主人在县城打工,他父亲在家采茶去了,请隔壁邻居去找贫困户的年迈80岁的老父亲,等了20多分钟,迎面走来了位瘦高的老人,看上去很精神,身后背着一箩筐新鲜茶叶,他说附近有块近一亩的茶地,他去采茶弥补家用,我们与他说明了来意,并与老人聊聊天,问问家庭生活和贫困情况。他说他家的贫困情况主要是2个孙女在上学,一个在普洱读大学明年毕业,每年费用也要1.5万元;一个在昌宁县读高一,学习很优秀。老人说很高兴与我们在一起聊聊天,由于困难,杨光福也只有外出县里打工,主要是做改木板和房屋漏水的技术活,有活做每天收入也有80-120元。老人自己读过小学,由于当时家庭原因没有继续上学,十分遗憾,现在2个孙女读书很好,他很欣慰,满足了老人家的心愿。老人说:“孙女读书就像是帮我读书一样,家里住房条件差一些,不与别人攀比,暂时没有能力盖新房,再苦再累一家人也要帮助孩子完成学业”。我们了解了他家的困难,心里很感动,我暗自敬佩起这位80岁的老人,明道理重教育懂得感恩。我们鼓励老人,明年大孙女毕业工作了,负担就减轻了,您也可以享福了。我们告诉老人:“如果小孙女在读书上有啥困难告诉我们,我们会尽力帮扶,孩子考上大学一定与我们联系,我们可以长期对孩子继续教育帮扶,今年市水务局已经教育帮扶了村里11个大学生读书长期帮扶,有困难一定打电话告诉我们”。老人激动的说:“你们是我见过的人品最好,素质最高的干部”,说着说着几次落泪,我也忍不住落泪……最后我们陪老人去附近茶叶收购站卖了6公斤鲜茶叶,每公斤2.5元,老人说:“今天的茶叶收购价已经很好了,他采摘的是一牙两叶的,很标准。”看到老人知足的笑容我们也为他高兴,也深知挣钱不容易。

回忆白天与老人的见面,难以入眠,干脆坐起来写这篇日记,我心里十分敬重这位年迈的老人,向他学习一种精神,一种家穷志不穷,在困难面前永不服输的精神,这种精神一直在我激励我前行,我会找时间多陪陪这位老人,多关注这个孩子的读书状况,尽心尽力帮扶。我一定会在扶贫的工作中越做越好,务实努力。

扶贫日记(篇11)

他叫xxx,2001年7月12日,现住在黄杨村四组。在他出生六个月的时候,母亲就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讯。父亲常年在外地打工,把他寄养在当时的邻居徐道贵家。父亲每年只是在逢年过节回来探望我。在他九岁的那年,父亲在天津打工,一次架桥的施工过程中出意外去世了。至此,他便举目无亲,就只能靠徐道贵老两口养活了。现在他在白鹤镇石堰中学读书,下半年秋季开学读初二,据了解这个年级有两个班级,共有100多人。他目前学习成绩在年级前30名,如果保持下去很有希望考取房县一中。他平时基本上没有零花钱,只有在买学习用品的时候才问家里要几块钱。他在学校住宿,一天三餐都在学校吃饭,他的生活费一个星期30元到40元钱不等,一个月共150元钱。

徐道贵一家原有4口人,当初就是因为看到他可怜,把他领回家中寄养,这一下子就15年。他分别喊他们姑爷爷(徐道贵),姑奶奶(陈新凤),表叔(徐永前),姑姑(徐永容)。表叔在外地打工,具体做什么他不清楚,姑姑在北京做清洁工,听姑爷爷说他们在外面也挣不到钱。姑爷爷今年67岁,为了维持他上学和一家的日常开销,近期又前往内蒙古去打工挣钱了。姑奶奶在家种点地,同时给表叔带孙子,暑假期间我在家除了学习就帮忙带带孩子。

他说心里一直很感激姑爷爷和姑奶奶,他们从小把他带大,他以后有能力了一定会报答他们。有时候,老人家喜欢说叨,偶尔他实在听不下去也会顶顶嘴。但是他知道他们都是为了他好,事后他会内疚很久。他现在只希望自己能好好学习,一步步的上学深造,以后找个好的工作,努力挣钱,报答他们的恩情。现在他的愿望是买一些语文、数学和英语复习资料和一本书名是《钢铁是怎么样练成的》课外书。

(备注:人物都是本村村民真实姓名,当我走访到徐道贵家里,了解这户人家的家庭情况后,当天我把陈启林喊到村委会,问他有什么困难,这孩子很懂事,说什么困难都没有,就想多看一些课外书,我让他在村委会图书室里挑了几本。他不像其他的孩子那样,他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兴趣班,甚至没有父母的关爱,但是他的坚强和乐观深深地感染了我。扶贫先扶智,精准扶贫一定要把扶贫与扶志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送温暖,更要送志气、送信心,又要从思想上、精神上帮扶,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信心和斗志。)

扶贫日记(篇12)

昨天,省局薛建英局长带领省、市国税局相关负责人开展帮扶工作,邀请省、市烟草公司相关负责人参加。

在深入隆兴镇莲池村、三龙村、浣溪村,上坝乡八一村,玉溪镇淞江村、巴渔村,县国税局实地调研,听取道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汇报后,薛建英表示,省国税局将按照省委的安排部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有效资源,结合自身实际制定长期帮扶规划,力争帮到点子上、扶到关键处,做到帮忙而不添乱、到位而不越位,坚持一帮到底,不脱贫不放手;紧紧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事业等重点,采取部门联动、招商引资等方式,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一项一项地落实,一件一件地办理,把好事办得更好、实事办得更实,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加大民生建设力度,与道真干部群众一道完成全面小康历史任务。同时,省烟草公司烟叶基础设施办公室主任朱诗恒表示,公司将从烟水配套、烟区公路、烟草新农村建设和烤房等烟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最大限度地给予政策倾斜,帮助道真发展烤烟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此次帮扶,共落实或意向落实项目4大类10余个,涉及金额5000余万元。

驻村感言:任何一个地方的发展,都离不开项目,通过多方争取协调项目支持道真发展。我坚信,道真创建全面小康大有希望。

扶贫日记(篇13)

20xx年12月13日,天气,晴。今天为迎接省上第三方评估,驻村工作队继续到甘林村对贫困户进行培训,驻村工作队长张智国,乡上庞书记,唐乡长与我和黄琼,早早来到甘林村来,下车时张智国队长提着黑色塑料包递到村支书李永军手里,嘱咐他马上熬药喝。队员们问张智国队长从哪儿给李永军弄的药,张智国队长道出了为李永军寻医问药的原委。

李永军刚五十初头,两个女儿一个出嫁,一个大学毕业到处找工作。带领贫困户群众脱贫致富的'重担压在他的肩头,为工作为家计忙里忙外,奔波劳累,让他顾不上诊治老病又发新病。张智国队长多次给他介绍到武都去看中医他都顾不上去。张智国队长于是在12月12日驾车赶回武都连夜找到那位有名的尹大夫,打通李永军的电话“连线问诊”,初步了解到李永军老病乙肝“小三阳”已问题不大,而今年三月就查出的胸膜炎没有彻底治疗而复发是当前主病,并再三嘱咐李永军尽快到医院详查,以便对病施治,再不能拖延。尹大夫当即抓了五服中药并取了几瓶中成药,让李永军服用应急。张智国队长以前只听说李永军得过肝病,这时他才知道李永军患有胸部重病。13日天不亮,张智国队长就驾车赶了过来。同志们为李永军带病坚持工作的行为而感动,也为张智国队长为李永军寻医问药而纷纷点赞。驻村工作队一年多来,队员们所做的助人为乐、帮助群众的事例还有许多……

 

  • 扶贫日记八篇

    你是否了解经典范文的构成部分?处理与文档撰写相关的任务超时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如果你遇到写作困难,不妨在范文中找到解决办法。感谢你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扶贫日记”。...

    扶贫日记 12-17
  • 扶贫民情日记十一篇

    随着人们的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各类范文的需求不断增多,高质量的范文能得到更多人参考,范文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呢?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扶贫民情日记十一篇,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全面小康是什么样子?党的十八大作了明确答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

  • 最新燕子日记(优选十三篇)

    3月6日星期三阴我家屋檐下的一窝小燕子已经出壳好几天了,我今天才看到它们的模样:黄黄的小嘴巴,长长的脖子,灰色的身子,多可爱呀!小燕子们只要一看见燕子妈妈的身影,就知道燕子妈妈捉虫子回来了,便叽叽喳喳地叫了起来,好像在说:“妈妈,快喂我吃吧!”燕子妈妈按照次序喂它的孩子们,小燕子们吃得津津有味。可以...

    燕子日记 03-02
  • 2023扶贫日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动不动就要写一些文章,范文可以运用到不同的场合,范文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呢?考虑到你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2023扶贫日记”,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作为驻村工作队队长,始终坚持对队员从政治上爱护、思想上引导、工作上鼓励、学习上帮助、生活上关心、纪律上严格,引导他们...

    扶贫日记 08-20
  • 扶贫日记(汇总9篇)

    伴着我们工作的不断优化,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一篇好的范文能够提供好的参考,你是否在寻找一些可参考的范文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扶贫日记”,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最近的天气,早晚冷得缩成一团,中午又大太阳晒得不行,天气变化如小娃娃的脸。当我们大家正在讨论近期工作的时候,新发村的白子壮拿...

    扶贫日记 09-20
  • 我的扶贫日记13篇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需要使用到一些范文,范文可以运用到不同的场合,你也许正需要一些范文作为参考,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我的扶贫日记13篇”,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宣传部共有13名干部,20xx年共包扶后王家山村17人,贫困人口大多数是年老,残疾人,行动非常不便。宣传部主要领导和包...

    扶贫日记 07-06
  • 扶贫干部日记7篇

    写好周记需要专注,这是学生时代最常见的写作练习之一。很多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写周记,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总结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然而,如何避免写周记时遇到困难?想要获取更多信息,不妨考虑阅读我们的“扶贫干部日记”,并分享本页内容给您的朋友!...

  • 扶贫日记400字7篇

    处理文档是职业生涯中最基本的工作要求之一,范文在文章写作中是一个很有用的助手。模仿大师的经典作品是学习写作艺术的重要途径之一,范文的格式规范是什么样的?励志的句子的编辑在翻阅中发现了一篇十分实用的“扶贫日记”,请多多关注我们的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扶贫日记 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