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励志的句子范文大全随着我们的知识面不断扩大,范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范文可以为我们平时的生活提供不少帮助,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参考,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分享15篇),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 篇1

给下面的词语注上拼音,注意隔音符号。

()() () ()() ()

皮袄 飘 提案 添

将下列音节的错误改正过来。

武:ǔ(wǔ) 有:yiǒu(yǒu) 言:yián( ) 雨:yǚ( )

约:y( ) 窝:uō( ) 女:nǔ( ) 预:ǜ( )

屈:qǖ( ) 优: yiōu( )

巧记汉语拼音口诀大全

拼音复习:

复韵母:ai ao ou iu ie e er

ai ao ou yuo ye yue er

爱 嗷 欧 优 耶 约 耳

鼻韵母:an in n ang ing

an yin yun ang ying

安 音 晕 昂 英

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只 吃 诗 日 姿 次 思 衣 屋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鱼 耶 约 因 云 渊 应

in: jin lin bin pin min nin qin xin yin

今 林 彬 品 民 您 亲 心 银

ing: jing ling bing ping ming ning qing xing ying 晶 灵 兵 萍 明 宁 情 行 英 en: ben pen men fen nen gen ken hen wen 本 盆 门 奋 嫩 根 肯 很 文

eng: beng peng meng feng neng geng keng

崩 彭 萌 风 能 更 吭

heng weng

哼 瓮

多音字

1、课文中:发相 似 当 扇闷几 看 磨 倒 作 爪 乘 参 舍 溜 量 处尽 调 给 落似 应

2、语文园地: P15 晃 朝假好

易错的字音

1、鼻音与边音:弄 内 纳难 恼 怒

2、前鼻音与后鼻音:劲 峰诚 震 逢 精 紧 醒 境 形 欣 瓶

3、平舍音与翘舌音:粗 者促 阻 楚 初

4、方言音:梦 括 浸 药鞋 吞 绳 俩 阶 咱 遍 些

汉字

会认200个字(P158-160),会写300个字(P161164)

易混淆的字:

1、耍要 些此 钓钩 峰逢 纪记 倍培 访坊 娇骄 内纳 境镜 坚竖 爪瓜 蓝篮 捡拣 状壮 鱼渔 退腿 抢创 俩两 予矛

形近字和音近字 P82加偏旁识字。

3、带

查字典

部首查字法

词语

一、每课词语P165170,会认会写并能理解运用,其中2字词语307个,3字词语13个,四字词语38个。

二、 特色词语

1、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 P114 P71

AABB ABAC P99 ABB P131

四字成语 P132 八字成语P114 带反义词的成语P81

4、表颜色的词 P49

5、P50 匆匆地( )( )的 ( )得 ABB式 P131

AABB 又A又B 不A不B P99

三、组词:减一减 P16 P32 加一加 P82 同音形近音近字 P64

句子

一、日积月累

1、名人名言(学习类) P32 P69

2、谚语(祖国风光) P90

3、古诗名句(写景) P98

二、特殊句

被字句 把字句反问句设问句比喻句(P45)拟人句(P54)

标点

1、逗号句号冒号 引号感叹号 顿号

2、引用人物语言的三种形式P31

在句子中理解词的意思

1、一词多义 P98

2、理解古诗中重点词句的意思P35 P84

联系上下文......) P38 P105 P107 P121

阅读

一、主要内容

二、受到的启发、懂得的道理、体会 P54 P67 P68 P118 P125 P41B P106

三、过渡句 P75 中心句 P85

四、1、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P7 P10 P19 P21 P26 P55 P75 P109 P117(文中小泡泡)

2、每课课后问题

3、提有价值的问题

背诵

1、P15古诗《小儿垂钓》

2、农谚歌谣(瓜果蔬菜)P64

对子(描写秋天)P49

4、三字经 P131

5、全背:9课《古诗两首》21课《古诗两首》P37

趣味语文

1、 绕口令P50

2、编字谜P132

3、成语故事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重要知识点归纳

[基础知识]

字音:本册“我会写300字,我会认200字”,要求学生读音必须正确,会选择正确读音。

例如:沾水(zhān zhàn) 凑成(còu zòu)

吹拂(fú fó) 骤降(zhòu jù)

字形:其中“我会写形近字”,能用“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组词。

字义:相同的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就各不相同。因此,学生要学会给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光:①光线 ②只,单 ③一点儿不剩 ④荣誉 ⑤身体露着 ⑥景物 ⑦平滑

抽:①吸②(植物)长出③减缩,收缩④打⑤取出一部分

(1)小麦抽穗了。

(2)他把鞭子挥一挥,猛抽了一下。

(3)我从书架上抽出我最喜爱看的书。

(4)这件衣服洗后,抽了一厘米。

(5)爸爸一写材料就不停地抽烟。

听写:书后词语表中的生词、以及生字所组的词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功夫下在平时,每天听写,使听写形成习惯。)

另外,配合一些单项练习进行巩固积累。

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告诉学生考查的方式是多样的,既可以组一词,一字多组又可以进行改错字练习。)

俏()尖()掠()拂()聚()泳()赶()妆()滨()诵()紫() 悄()尘()凉()佛()骤()咏()敢()装()宾()颂()紧()

例如:

静(安静)(平静)(寂静)

净(干净)(洁净)(洗净)

境(环境)(边境)(处境)

例如:明明的小手洗得真干静。(干净)

上课了,操场立刻安净下来。(安静)

我们从小就要懂得保护周围环静。(环境)

多音字组词:(一字多组)

圆圈羊圈 熟悉熟透 将军将领 劳累积累

油炸爆炸 出差差生 撒手播撒 挣断挣扎

例如:

将jiāng(将军)(将要)(将来)

jiàng(将领)(大将)(将士)

近义词:

注视——凝视 鲜艳——艳丽 呼吁——号召

立即——立刻 锐利——尖锐 展开——张开

反义词:

动静 得失 吞吐 详略 攻守 进退 始终 呼吸

清——浊 廉——贪 功——罪 正——偏 是非

照样子写词语

ABB: 红彤彤 金灿灿 绿油油 兴冲冲 笑嘻嘻

AABB:结结实实 零零星星 郁郁葱葱 密密麻麻

ABCC:风尘仆仆 白发苍苍 风度翩翩 白雪皑皑

AABC:栩栩如生 面面俱到 恋恋不舍 跃跃欲试

ABAC:自由自在 人山人海 诚心诚意 惟妙惟肖

添数字:一心一意 七嘴八舌 三头六臂 四面八方

词语解释:(根据词义写词语)

光彩夺目:形容颜色和光泽非常耀眼。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颜色艳丽。

挨挨挤挤:(人、物)紧紧靠拢在一起。课文指荷叶长得很茂密,互相挤在一起。

小巧玲珑:形容小而灵巧、精制。

零零星星:零碎的,少量的。

欢歌笑语:欢乐地歌唱谈论。形容非常快乐、热闹。

成千上万:形容数量非常多。

饥寒交迫:饥饿和寒冷同时逼迫。

皑皑白雪:洁白的雪。

郁郁葱葱:(草木)苍翠茂盛。

填量词

一()燕子 一()细线 一()细雨 一()赞歌

填上恰当的词语

明确“的、地、得”的用法,通过举例知道什么是动词、名词、形容词即可。告诉学生考查形式多样(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既可以补充完整也可以进行词语搭配或连线。

(肥沃)的土地 ()的大雪 ()的姿势

抄写句子:学会积累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可以采用听写的方式,做适当的检查,强化记忆。抄写时做到:不多字,不落字,标点也要抄正确,书写工整规范。

加标点:主要练习有提示语的句子。

关联词语:要求在读懂句子的基础上,再进行选择填空。

(并列)又……又…… (并列)有的`……有的……

(因果)因为……所以……

(假设)一……就…… (假设)如果……就……

(转折)虽然……但是

(选择)不是……而是……

(条件)既然……就…… (条件)只有……才……

(条件)只要……就…… (条件)只要……也……

(条件)不光……都……

①()你表达了自己的爱,再稚拙的礼物他()会觉得珍贵无比的。 ②()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错误,()我们决不能忽略它。

③()太阳离地球太远,()我们并不感觉到它有那么热。

④()我们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能学到新知识。

⑤()她是阮恒的朋友,()阮恒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挽救她的生命。 ⑥()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⑦()没有太阳,地球()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仿写句子(以比喻句为主,本体喻体比喻词,比喻要准确恰当)

……像…………仿佛……

反问句:就是通过反问的句式,来表达更加肯定的语气。为了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反问句式,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出一些通俗易懂的、表达意思明确 的小例句进行练习:

例1 今天数学口算,小红做得又快又准,她怎么能不高兴呢?

例2 已经上课了,你怎么还说话呀?

“过渡句”。

2.写一段话:能够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

习作

园地一:用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家乡。

园地二: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生活环境。

园地三:介绍自己的外貌、性格或爱好。

园地四:你有哪些本领?是怎样学会的?写一写。

园地五:写写你和父母之间,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园地六:选择一样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展开想象,写一写。 园地七:把你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 篇2

一、复习拼音字母及整体认读音节

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y w

单韵母:a o e i u

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e er

鼻韵母:an en in un n ang eng ing ong

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二、音调和变调

(1)音调

汉语拼音中有阴、阳、上、去、轻声五个音调

bing qing yu jie si kong jian guan 冰 清 玉 洁 司 空 见 惯

lei ting wan jun mang ran ruo shi雷 霆 万 钧 茫 然 若 失

(2)变调

在普通话里,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而与单字声调不同,这种变化叫变调。其中一、不的变调为特殊“一”:当它后面跟随的字读第四声,这时候“一”要读第二声;作为序、数词时读第一声;其他情况读第四声

练习:

一起 一对 一只 一份 一张 一一对应 第一 统一 “不”当它的后面跟随的字读第四声,“不”要读第二声;其他情况读第四声。

练习:

上声变调:即两个第三声连起来的时候,拼音标注不变,但是在读的时候第一个字要念成第二声。

三、拼写规则

(、lǜ(绿)、jū(居)、xū(虚)、yǔ(雨)。

(2)a o e开头折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容易拼错的时候,就需要用隔音符号(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 篇3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

2.通过初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录音磁带;一片树叶

教学过程:

一、实物展示激趣揭题:

1.简单介绍自己所带的这片叶子。

2.观察手中的树叶,小组讨论:叶子有长得完全相同的吗?

3.教师:你们喜欢叶子吗?觉得叶子美吗?愿意做一片叶子吗?

4.板书激趣:

做一片美的叶子

二、初读课文。

1.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形态各异乳汁奉献整体位置输送茁壮

中间肥美飘零回归葱翠嫩绿

2、自由读,说说哪些字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3、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

4、解释疑难词意,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5、读句子,指导长句有破折号的句子的读法。

(1)无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2)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

(3)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天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

6、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四、感知全文。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相机强调“美,奉献,自己的.位置,做一片美的叶子”等词句。

3、学生质疑,教师归纳。

五、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作业设计: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 欣赏作者诗一般的语言,感悟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之美,学习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重难点: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美的真正内涵。

教学准备:

1、请学生课前收集并了解有关叶子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自然知识。

2、有关叶子的风景录像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异奉置输

2、读句、读文。

二、细读课文。

(一)欣赏叶子和大树的外形之美。

1、播放展示叶子的风景录像片。

2、谈感受,突出“美”。

3、文中胡哪些语句也写出了叶子的“美”?

(1)找出有关词语。

(2)读句子。

(3)再次欣赏录像片或一些优美的图片,活用文中的一些词语,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叶子和大树的美。

4、指导朗读。

(二)感悟叶子和大树的关系,体会叶子的内在之美。

1、读题,师质疑。

大树和叶子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2、生再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加以体会。

3、“叶子的工作”:叶子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4、理解“每一棵大树都很美,每一片叶子都很美”这句话。

(三)由物及人,体会叶子精神。

1.再读题:做一片美的叶子

2.给题目加主语(谁)xx做一片美的叶子

3.怎样做做一片美的叶子?读文读句(9—11自然段)

4.人和叶子有哪些地方想像?(先读文中的句子,再理解)

(各不相同,人们的工作不同,但都是为了生活更加美好,奉献,为他人服务。普通,平凡)

古往今来,哪些人使生活这棵大树更加茁壮、葱绿?

(爱迪生、李时珍、袁隆平、革命先烈、各行各业的人们)

三、回溯上文,品味升华,总结全文。

1、齐读1—8自然段。

2、是的,每片树叶都为大树默默地奉献,为大树而生,而每个人,也都在为人类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无论伟大,还是平凡,都是为人类的美好生活贡献力量。让我们都来做“做一片美的叶子”,让生命之树常绿!

3、齐读

【教学总结】

今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第四课《做一片美的叶子》,这是一篇散文诗,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大树和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之美。由物及人,由“大树”和“叶子”,想到了人,想到了人的生活,启迪人们要学习叶子那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对学生来讲,这种文体比较少见,对于文中一些重点语句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课前,就给学生布置了预习的作业,熟读课文,学生完成较好。学习叶子的外形之美,我着重带领学生细细品味了课文的第4、第6自然段,帮助学生查找“无字词典”,理解“形态各异”的意思,借助采集到的树叶,使学生知道,每一片叶子都有各自的特点,即使在一棵书上,也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通过朗读,读出叶子的美。第6自然段,就以一个问题引领学习,“你喜欢那个季节的叶子,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表达了自己对不同季节叶子的喜爱。有的说,喜欢春天的叶子,因为它长得嫩绿嫩绿的,让人不忍心碰它;有的说喜欢夏天的叶子,因为夏天的叶子长得很肥美,很茂密,我们可以在树荫下乘凉、游戏;有的说喜欢秋天的叶子,因为树叶黄了飘落下来,我们可以采集做标本……可唯独没有人喜欢冬天的叶子。于是,我趁热打铁,转到了叶子内在美的学习。通过理解“生命的乳汁”、“回归大树地下的根”,使学生知道,绿叶为大树而生,把阳光、水分变成营养奉献给大树。即使是冬天,也是叶落归根,对大树毫无保留。

这篇课文由物及人,隐含了深刻的道理。我引导学生比较树叶和人相似的地方,学生很快明白了,绿叶为大树而生,有了每一片叶的工作、美丽,大树才会生长得组茁壮、葱翠;我们人也是如此,有了每个人的工作、劳动,我们的社会才会这么美好,我们的生活才回如此的幸福。而我们每个小朋友也都是一片叶子,只要我们思想棒、学习棒、身体棒,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学校也就会像一棵大树,生机勃勃。

也许是对课文的理解不深,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总是找不到感觉。为了解决这哥问题,我打算过段时间,在班上举行一个“诗歌朗诵会”,鼓励学生借助优美的音乐或在同学的帮助下,将学过的适合朗读的课文进行品读,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上升到另一个高度。

另外,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观察叶子,搜集叶子,画画叶子,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课后还应该再指导学生搜集资料,说说叶子的功能,进一步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理解文中的词语的含义,积累好词好句。

3、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习使用冒号和引号。

4、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蕴含道理“正视自己的能力,不要骄傲。”

教学重点:

1、生字“吞、炮、牢、狂、际、滔、岩”的音形义。

2、背诵积累好词佳句。

3、体会老海龟的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抓住第七自然段中的词语,理解“悲剧”的含义,及酿成悲剧的根本原因。

第一课时

一、类比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还记得“龟兔赛跑”的故事吗?简要叙述故事,并说说故事中的小乌龟是什么样的小乌龟?(做事认真、有恒心、有毅力)什么样的小白兔?(自以为是、骄傲自大)可见,小小的故事里蕴含着做人的大道理。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寓言故事《老乌龟的悲剧》,让我们细细体会这个小故事将会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二、读文,学习字词,了解大意。

1、范读:初步认识生字词,注意疑难字词。

2、出声读:正音正字,借助工具书认识理解生字词。

3、默读:找出生字词所在位置,结合文中句段进一步理解词义。

三、集中学习生字。

1、直接指认生字。

2、给生字组词,先说说文中的词,理解字义、词义,再拓展组词。注意形近字、多音字、平翘舌音。

3、指导写字:重点指导“整、滔、等”三个字的写法。整字中束的捺变点,右边是反文不是折文。滔字的“臼”的笔顺要正确。等字的第二横最长。

四、再读,读通文章,标出自然段。

要求:不读错字、读通顺。并说说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发生了什么事?

五、巩固认识生字。

通过当堂检测,反馈生字词掌握情况。

1、慢吞吞(写几个ABB式的词)。

2、组词:准、谁朝、韩滔、蹈炮、泡。

3、给多音字注音:朝、炮。

4、补充成语:四脚()天、大浪()天、无边无()、亡羊补()、狼()虎咽、化()为零。

六、作业:复习生字词,熟读文章。

第二课时

一、简要复述课文。

二、品味语言,感悟寓意。

1、课文的哪一部分告诉了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1自然段)

2、哪些段落讲老海龟夸耀自己的本领?(2-7自然段)

3、哪些段落告诉我们老海龟最后的结局?(8-13自然段)

4、你最喜欢哪个部分?为什么?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些段落?

5、学生自由表达:老海龟说的话,故事讲得有趣?

师生共同总结出重点词语,并板书。感悟这些用词所表达的意思。

(1)资料对比,加深理解。体会老海龟的骄傲自大、自以为是。

太平洋:是世界第一大洋。在四大洋中,它面积,水体最深。面积占整个海洋面积的一半,地球面积的三分之一,达1.8亿多平方公里;容积达7.2亿多立方公里,平均深度超过4000米。

海洋最深处:水深在斐查兹海渊,为11034米,是地球的最深点。

最重的鲸鱼:目前所知的的鲸鱼体长可以达到30多米。体重195吨相当于35头大象的重量。

的章鱼:国外曾经捉到一只章鱼,它的腕足展开后有7.8米。

的海浪:近期有记录的海洋中的浪高达21米,有我们学校两个教学楼那么高度。关于海龟:世界上发现的海龟为棱皮龟,的体长为2.5米,体重达1吨。能从南美洲游到北美洲,最远能到达北极海域。其游速每天可达60公里。海龟常在几百米深的海底游动,还能潜入1000米深的海底。

(2)图文结合,读中想象。

读文字,看插图,体会老海龟的可笑下场与可悲结局。归纳得出老海龟与小海鸥的不同人物特点,感悟做人的道理。(老海龟: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对自己的本领夸大其词,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小海鸥:天真、活泼、可爱)

6、回归课文,体会冒号、引号的用法。

通过板书,你会发现一个特点,整篇文章都是两个人物的对话,并且老海龟的话特别多。让我们再回到课文中,看一看文章是怎样描写这段对话的?(体会冒号、引号的用法)

7、分角色朗读课文,整体感受文章。

三、思考。

“当悲剧降临的时候,本领高强的老海龟却无计可施,只能惭愧地用两只前脚遮住自己的脸。这时??事情总是在变化之中,展开你的奇思妙想,接续一个或喜剧或发人深省或令人意想不到的故事,尽量模仿原文用对话的形式写出来。

第三课时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出老海龟的骄傲自大,读出小海鸥的天真、活泼。

二、续写故事。

故事是怎样继续发展的呢?请同学们交流续写故事。

三、点评。

分组表演全文及续编部分。采用谁的剧本,谁就来做导演。观众当评委,给表演者投票、点评。(指导学生要尽量使用文中重要的词语)

四、谈谈感受。

你认为老海龟你认为老海龟的做法好吗?你觉得应该做什么样的人?

五、模仿学习。

模仿学习本课的方法独立阅读《蝈蝈和蛐蛐吹牛皮》、《骄傲的大公鸡和小蛐蛐》,并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心得。

“我是蝈蝈。”

“我是蛐蛐。”

“我是哥哥。”

“我是弟弟。”

南山坡守着那块青草地,吃饱了肚皮就吹牛皮。

蝈蝈对着蛐蛐笑眯眯

“老弟啊,嘿嘿,听我说你可别着急。天下的动物大小我全管,我叫谁向东它不敢朝西!”

蛐蛐对着蝈蝈笑嘻嘻

“老哥啊,嘿嘿,听我说你可别生气。天下的动物生杀我来定,无论是恐龙,它还是鲸鱼。我给它们立规矩,它们尊我为皇帝。”

蝈蝈越吹越得意,蛐蛐越吹越入迷,没想到走来一只大公鸡,一口一个,一口一个,把小哥俩全都吃下去。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0个字,学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学重点是理解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少年当时的动作及表情,理解“热那亚少年很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

难点是感受并理解热那亚少年捡钱和扔钱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易错生字,新词卡片;课件一:反映少年“衣衫褴褛”及“大义凛然时”的图片;课件二:第四自然段的文字课件;课件三: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文字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熟读课文,学出自然段,初步了解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略)

一、复二.齐读课题,激发情趣:

1、谈话:课前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一位少年朋友,他就是:(指板书)

2、齐读课题: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由学生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之后说说你对这个少年产生了怎样的情感?

2、自由谈感受:你对文中的少年产生了怎样的情感,并把有关词语板书出来。(老师根据学生说的不同方面的感受,让学生把感觉少年可怜和可敬的词语分别写在黑板两侧作为副板书,再进行归类。)

4、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画上问号。

5、利用工具书或问周围的同学试着解决所提问题,如果还解决不了一会儿向全班提出。

6、再次质疑,老师板书学生问题:

(1)少年那么需要钱,为什么还把它扔回去?

(2)那些人好心给少年钱,他却用钱砸那些人,是不是没有礼貌?

四、品读课文,感悟文中描写少年穷困,悲惨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句。

1、导入,引发思考:根据我们对课文的了解,这个少年需要钱。

2、投影:少年()需要钱。问:他不仅需要,而且是怎样的需要?(极为)(特别)(万分)。

3、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默读课文,用曲线画出有关语句。

教师根据学生所读的语句可采取以下方法导读:

(1)课件出示“衣衫褴褛”的少年形象,理解词义。激发情感。

问:看到这样的一位少年你想到什么呀?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好吗?

(2)课件出示文字:他的衣服太破了,他还想给父母买点什么,这两年他没有赚到一分钱。:

问:读到这里你心里又想到什么?(学生可能会说:真可怜!真不容易!)读出你的心情。

(3)课件第二自然段文字(略):学生自由练引导学生结合“那些人”的做法理解“低声”,捡”,“躺”,“拉”等做法,感受少年的心情。(虽然钱是被人扔过来的,虽然他心里不高兴,但是他顾不得了,他太需要钱了)

(5)板书:扔

愿意读读吗?

(6)小结:一个十一岁的少年就经历了这样的悲惨遭遇,太可怜了!此时,他最需要的就是什么?

(7)板书:钱

(8)有了钱就可以怎样?

五、研读表现少年爱国的部分。抓住词语,展开想象,感悟少年的内心,读出感受。

1、导入:少年如此需要钱,但他得到钱后为什么又扔回去了?

2、板书:扔

3、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浏览课文,读出找到的语句(最后一句)

4、课件出示:虽然(),但是(),所以()。

5、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回答问题。也可以用其他的关联词语(尽管——可是——因此——。)〔点评〕: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可训练点适时适度地加强语言训练,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6、你觉得最令你敬佩的是这个少年的哪些做法?自由读。画出有关词语。

7、自由结合,小组讨论,交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谈看法,抓词语,朗读,表演等。)

8、引发争论:少年的这种做法是不是不礼貌呢?(引导学生感悟“那些人”的做法。再次感受少年对祖国的热爱。)

9、再塑人物形象:课件出示“衣衫褴褛”图,问:开始我们心中出现的少年令人怜悯,同情。此时你心目中的少年又是怎样的形象呢?如果让你再画一幅画,你准备怎样画?

课件出示几种图像,启发学生想象,从而树立起人物在学生心中的形象。

10、总结升华: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对祖国这种神圣的爱使得这个衣衫褴褛,贫穷无助的少年在金钱面前显得高大,坚强,勇敢。面对这样一位少年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出你的敬佩之情呢?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 篇6

一:观看视频,谈话导入

师:他吃着霉饭长大,不知道糖是什么滋味儿,他本应坐在我们三年级教室,和我们一同学习、一同游戏的,他就是我们的同龄人,叫„„小萝卜头。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关注小萝卜头,感受他不一般的生活。 师:齐读课题(课件出示课题:小萝卜头的故事) 师板书课题

二:品读课文、思考感悟: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萝卜头在监狱的铁窗附近捉到了一只虫子„„

1、师:“这是一只怎样的虫子呢?”轻声读课文,勾画出描写虫子的句子。 指名反馈:

(课件出示重点段落:“一只长着光亮的翠绿翅膀的小虫,越过栏杆,飞到走廊上来。虫子的头上,长着一块美丽的透明的薄壳,像小姑娘披上了蝉翼般的纱巾。这虫子纤细而温柔,透过薄壳还可以看见它红珠子似的小眼睛。”)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虫子呢?”(漂亮)

师: 哪儿漂亮?(引导学生从“翅膀”、“头”、“小眼睛”三个方面说。) 指导朗读:“谁能把小虫子的漂亮读出来?”(指名读)

师:小萝卜头喜欢这只虫子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读读课文,找出这些词语或句子,然后再旁边写出你的体会。 (学生读课文) 学生反馈:(出示课件)

1:“突然被什么新事物吸引住了。他追着、跑着,直跑到刘思杨靠近的铁窗附近,不住地挥着小手,叫着:‘呦,你看!’”

师:书上没写“高兴” “兴奋”、“激动”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 (引导通过重点词语体会小萝卜头的兴奋、激动、喜悦并让学生读出“高兴” “兴奋”、“激动”)

2、“‘呦,多好看的小虫!’小萝卜头尖叫了起来,伸手捉住了一只。” 师板书:捉到漂亮的虫子。

刚才我们通过抓住动词体会出了小萝卜头对小虫的喜爱,用同样的方法看看这句话中,哪个词也能体现小萝卜头对小虫的喜爱。

(引导学生抓住“尖叫”有感情朗读,齐读,体现小萝卜头的快乐。) 3“小萝卜头两手轻轻捧着那只小虫子,惟恐伤害了它。”

解释“惟恐”:只怕。

(抓住“两手轻轻捧着”,并做动作体会小萝卜头对小虫子的喜爱和爱护) 师:从这些字眼,我们可以感受的到,小萝卜头非常喜欢这只小虫子。那么小萝卜头喜欢它只因为他漂亮吗? 出示课件:

1、入春以来,这种虫子很多,常常撞进铁窗,陪伴着常年呼吸不到自由空气的人们。

2、又飞来一只,他们并排在一起,故意在人们面前骄傲的爬着。

(抓住“这种虫子很多”说明虫子很普通,但在小萝卜头眼里却那么的漂亮。) (在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背景,理解“呼吸不到自由空气的人们”,“故意”,“骄傲”等词句的含义。)

师:这样漂亮又自由的一只小虫子,小萝卜头轻轻捧在手里,多喜欢哪! (师叙述:刘思扬摸摸口袋,摸出一只偶然带来的、被特务没收了火柴的空火柴盒,丢出铁窗,送给小萝卜头。小萝卜头打开火柴盒,把虫子放了进去。他正要关上盒子,可最后却把他放了,这是怎么回事?

生:因为他看到那只虫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动,就想把它放了。

师:你是从哪儿读到的?

生:12段。

(师出示课文12—17自然段)

师:小萝卜头看到小虫子在火柴盒里不安地爬动,失去了自由时,小萝卜头“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解释“若有所思” 他在思什么,想什么?

师:是啊,火柴盒好就是监狱,小虫子和小萝卜头一样被关进了监狱。小萝卜头自己已经没有自由了,所以他看到小虫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动时,他就感觉小虫子是谁呀?(自己)

师:对,好像自己一样,我不能关着它呀!体会着小萝卜头的心情,读读这儿。

(朗读):“小萝卜头打开……飞吧,你飞吧!”(师先领读,再回声读) 师(教师由衷地称赞):说的真好!小萝卜头在这儿不光是想让小虫子获得自由,还有对生命的一种珍爱呀!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儿。

一学生动情地读。

师:我们一块儿看一段电影《在烈火中永生》中小萝卜头放飞小虫子时的情景,边看边体会小萝卜头的心情。(师生认真地看录象。)

师:你理解小萝卜头的心情吗?

(小萝卜头一看到小虫子没有自由了就很可怜它。小萝卜头放飞虫子时很高兴。)

师:同学们,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吧!

学生投入地读12~17自然段。

师:同学们,我刚才听你们读到“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时非常激动,你们能理解小萝卜头看到虫子缓缓飞出栏杆时的心情吗?

师:他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像小虫子一样飞出监狱,多高兴啊!看到小虫子飞走了,好像自己也长上翅膀,飞到外面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看到小虫子飞走,他多么想—

生(齐答):飞出去!

师:你从哪感受到他想飞出去?(17自然段“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师:瞧,小萝卜头想的多好啊,“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体会着小萝卜头的心情,谁来读读这儿?

生读:“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师:他太想解放了,是吧!谁还想读读? (一名学生读)

师范读:“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我们齐读。

师生齐读:“虫子终于轻轻扇动翅膀,„„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师:是啊,我们的小萝卜头,他一直渴望着有一天能够冲出高墙,看看外面的世界,回到温暖的家,过上幸福自由的生活。可他还是没能等到解放的那一天,就被敌人残忍的杀害了,让我们看一看银幕中的小英雄,让他的光辉形象永远的、永远的铭记在我们的心理。(播放课件)

师: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许多话想跟小萝卜头说,如果现在小萝卜头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没说完的课下写在纸上。)

师:我相信同学们的心声小萝卜头一定会听到的。

在敌人的监狱里,小萝卜头帮助地下党作了许多成年革命者不能做的革命工作,解放后,宋振中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同学们,在重庆的白公馆以及渣滓洞被杀的何止小萝卜头和他的爸爸、妈妈,还有许许多多的革命者。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创造了幸福的生活,让我们全体起立表示表示对他们深深地敬意。 最后让我们在歌曲中重温小萝卜头的故事。(播放歌曲:献给小萝卜头的歌) 出示课件: 推荐作品:1观看电影《在烈火中永生》 2长篇小说《红岩》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12个字,认识8个字。理解“孺子可教”等词语的意思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囚歌》。

过程与方法:

阅读法,讨论法等,与自身相结合来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小萝卜头”具有远大的革命理想,为建设新中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1.复述课文。

2.教学重点:领会“小萝卜头”在监狱中是怎样刻苦学习的。

教学难点:

述说从小萝卜头的故事中,受到的启发。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写“懂、默”等6个字,认识8个字。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理解“孺子可教”的意思。

2.检查预习情况。

3.能在预习的基础上,说出文章具体讲了什么事情,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4.学习1~11自然段,体会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检查预习。

2.初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教学难点:

从哪些词句能够看出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小萝卜头的故事》。齐读课题并提问:同学们读了这个课题后,想知道些什么?[同学们可能想知道很多事]

同学们想知道的事这么多,看来大家都是些爱学习的好同学,下面老师给同学们读一段小资料。

小萝卜头“--中国革命最年轻的烈士,他叫宋振中,牺牲时,还不足9岁。1942年9月不到1岁的他和母亲一起被捕入狱。在他极其短暂的一生中,穿的是妈妈改做的”囚衣“住的是阴暗潮湿的地牢,铺的是烂草,吃的是发霉的米饭,几乎很少见到阳光,在国民党的牢笼中,艰难顽强地生存着。

他长到七八岁,可个子还只有四五岁孩子那样高,是个头大个小的面黄肌瘦的畸形孩子。但他非常聪明,从父母和他亲身遭遇中,亲眼目睹了国民党的残酷和共产党的英勇,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就知道了爱谁恨谁。每逢大人们在牢房里商量工作,他就主动到门口为他们放哨。

”小萝卜头"在狱中斗争很坚定,是个很勇敢很机智的小英雄。在他身上有一种让敌人害怕的气概。这位小英雄面对敌人血淋琳的屠刀,和难友们毫无畏惧地走向刑场。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这个“小萝卜头”的故事。在他身上还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

(二)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

(1)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

(2)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

(3)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在书上作上记号。

2.自由读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下面请同学们读词语)

3.反馈交流。

声音响亮地读一读(出示)

关押牢房懂事继续监狱沉默

钉子特务囚犯仇恨愤怒耽误

身躯

分小组读--------齐读

师:谁能把你读懂的和不懂的内容跟同学们说说?(指名说)

师:老师知道还有不少同学都有疑问,我想请你们做上符号,看看等我们这篇课文学完了以后,你的问题解决了没有?

(三)新授:

师:下面我们就默读课文,思考一个问题:课文写了小萝卜头学习的几个故事?哪几个故事?

[激励]同学们把握机会,积极参与讨论吧!

第一件事情:小萝卜头向罗伯伯和车伯伯刻苦学习的故事。

第二件事情:罗伯伯教小萝卜头背诵叶挺将军的《囚歌》。

第三件事情:小萝卜头的老师罗伯伯和车伯伯被敌人杀害了,妈妈要他记住这件事情,要帮他们报仇。

第四件事情:黄显声将军成了小萝卜头的老师,小萝卜头学了更多的知识。

师:现在我们就开始具体的看看这几件事情。

学习第一部分(1~11自然段)

1.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1~11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说了些什么?哪些词句看出小萝卜头学习刻苦?指名朗读,指名说。

(重点指导朗读11自然段。)

师:我们一起读读11自然段。想想:他为什么这么刻苦呢?(因为他要学好知识,成为坚强的共产党人)

师:他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都这么刻苦,真是让人敬佩啊!

我想你一定有自己的体会了,现在请带着自己的感情来读一读11自然段。

自由读,指名读。

2.齐读1~11自然段。

带着自己的感受和我们刚才读11自然段的感情,我们一起来读读1~11自然段。

3.师小结:还有三件关于小萝卜头学习的故事,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写字

1.师重点讲解“懂、默”,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

2.写字时注意书写规范。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写剩下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复述课文。

3.你从小萝卜头的故事中,受到了哪些启发?

4.学习课文剩下的部分。

教学重点:

1.精学课文12~16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能感情朗读。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全文。复述课文。

3.背诵《囚歌》

教学难点:

述说从小萝卜头的故事中,受到的启发。

教学流程:

(一)复习生字。抽读生字卡片。

(二)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小萝卜头小萝卜头向罗伯伯和车伯伯刻苦学习的故事。还有三件事情,我们这节课接着学习。

(三)新授

A.学习第二部分(12自然段)

1.自由读12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讲了件什么事情?(罗伯伯教小萝卜头背诵叶挺将军的《囚歌》)

2.谁来为我们读读《囚歌》?指导朗读,并做简单的讲解。齐读。

3.指导朗读背诵。

师:正当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时候,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发生了。

B.学习第三部分(14~15自然段)

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小萝卜头的老师罗伯伯和车伯伯被敌人杀害了,妈妈要他记住这件事情,要帮他们报仇。

指名读,齐读

C.学习第四部分(16自然段)

师:小萝卜头的老师都死了,他该怎么学习呢?默读最后一个部分,告诉我答案。

(黄显声将军成了小萝卜头的老师,小萝卜头学了更多的知识。)

齐读最后一部分

D.讨论交流

师:学到这里,从“小萝卜头”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请你快速浏览一遍课文,回答问题。

(四)拓展

师:你想对小萝卜头说些什么呢?

(五)写字

完成没有写完的生字。注意“囚、愤”的书写

结束语:就让我们以“小萝卜头”为榜样,刻苦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板书:

小萝卜头的故事

一.小萝卜头向罗伯伯和车伯伯刻苦学习的故事。

二.罗伯伯教小萝卜头背诵叶挺将军的《囚歌》。

三.小萝卜头的老师罗伯伯和车伯伯被敌人杀害了,妈妈要他记住这件事情,要帮他们报仇。

四.黄显声将军成了小萝卜头的老师,小萝卜头学了更多的知识。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 篇8

一、教学目标:

1、读准“爆、屠、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桃符”等生词,理解诗意,掌握学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春节民俗,搜集春联。

2、教师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

1、课前循环播放过年的相关乐曲及图片。

2、非常高兴今天能和我们四(2)班同学一起学网络等);(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或请教别人。]

4、现在你能利用上述的解词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吗?[出示诗歌]

集体交流。[相机出示“屠苏”、“曈曈日”、“桃符”的解释]

5、理解了重点词意,现在就请你准备迎接挑战,说说诗句的意思。你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跟前后左右同学一起讨论。

6、交流理解诗意:[出示全诗]

(1)第一句:

A、谁来挑战第一句?(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一年又过去了。)

B、指导朗读: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都在“噼里啪啦”放鞭炮,给你什么感受?(板书:热闹、喜庆)指读(2人),男女分别读。

(2)第二句

A、谁来挑战第二句?(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人们喝了屠苏酒感到很温暖。)

B、组织交流:理解“入”。这“温暖”仅仅指的是人们身体上的温暖?(心里还充满了希望。)

C、指导朗读:谁能读出这温暖的、充满希望的感受?指读(2人)小组读。

(3)第三句

A、谁来挑战第三句?(千家万户都照进了温暖而光亮的太阳。)

B、指导朗读:太阳给人温暖、光明与希望,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读(2人),齐读。

(4)第四句

A、谁来完成最后的挑战?(每年春节时人们总要用新春联换掉旧春联。)你知道春节贴春联有什么含意吗?(辞旧迎新,表达祝福)强调理解“总”。

B、说到春联,课前老师请大家回去搜集几副,谁带大家欣赏一下?指名说。

老师这里也有几副,我们一起欣赏[出示春联]

(5)小结:一副副春联表达了人们新年时的美好祝愿。《元日》这首诗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新春佳节的热闹、喜庆,谁能完成更大的挑战,连起来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四)体悟诗情,赏读背诵。

1、师引:俗语常说“诗中有画”[出示:诗中有画],诗中,你从哪里可以感受到春节那热闹、喜庆的场面?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这都是春节时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2、一声声爆竹、一杯杯美酒、一张张春联,一碗碗热腾腾的饺子,还有那崭新的压岁钱……同学们根据诗文,又结合自己的生活充分感受到了春节那欢乐的情景。其实,不仅“诗中有画”,诗中还有“话”呢。[出示:诗中有话]

诗人王安石写这首诗不仅仅是描写新年新气象,他还有更深刻的用意。[出示:写作背景]

3、引导朗读:可以说,《元日》这首诗是王安石这位胸怀远大的宰相对国家和人民最为美好的祝福。[出示全诗,教师配乐朗读]

你能把诗人的这份美好祝福读出来吗?自由练读,指读,齐读[配乐]。

4、理解了诗意,我们和诗人共同感受到了春节的热闹与欢快,让我们一起背下这首喜庆的诗吧。请大家接受挑战。[出示:挑战三]

5、指名背,会背的齐背。

(五)巩固理解、拓展延伸。

1、师:三关挑战下来,我们四(1)班的同学们真是了不起,但老师还想考考大家,请接招。

2、课堂练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板书设计:

元日 【宋】王安石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热闹、喜庆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 篇9

教学要求:

1、学思想感情。重难点、关键能够通过阅读,找出各个时期人们的活动,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说春节,谈北京。

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家里过春节的情景,调动学生积极的情绪状态。

2、说说对北京的认识。

3、教师导入:是呀,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是我们国家的首都,那里的人们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二、自读课文,合作认字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读课文。

(1)找出课文的生字词语。

(2)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学三、整体感知,理清条理

1、指名分段读,其他评价。

2、学生自读。

3、学生齐读。

4、学生自由读,完成练四、激发兴趣,小组合作学第二课时

一、复二、反馈自学,理解课文,体会情感

(一)体会开始时的忙碌、快乐。

1、指导反馈:北京人开始过春节的时间是什么时候?(腊月初到元宵上市前)

2、集体反馈,人们都干什么呢?(学生自由反馈)

3、教师进行归纳、整理。(孩子们、大人们)

4、大家一起读一读课文2—5自然段。

5、自由地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忙碌、快乐)

6、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关键的词语,读中体会人们洋溢着的喜悦:你是从哪些具体的词句中体会到的。

7、指导学生抓住学生反馈的词语进行感情朗读。

8、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们家过春节的这段时间又都干什么呢?

(二)体会高潮时热闹。

1、指名反馈:时间?

2、指名读一读,其他思考:高潮时的特点是什么?

3、指名反馈:热闹。

4、再读一读,讨论、交流:你们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高潮时的热闹的?

5、学生自由反馈。

6、教师播放录像,让学生感知春节高潮的热闹,也让他们在录像中了解老北京春节一些特点活动。

7、读文,说说元宵一到,让老北京热闹起来的主要是什么节目?(灯展)

8、找出文中描写花灯的句子,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9、引导想像,还会有哪些花灯呢?

10、拓展延伸,结合录像的内容或是收集到的资料,说说老北京春节还有哪些特点的活动?

(二)体会结束后的忙碌。

1、全班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引导学生想像春节过后,人们都干什么去了?

3、教师小结:所以说春节是每个人最休闲的时候,春节一结束,每个人都要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去,所以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辛苦一年的人们,在欢度春节之后,又进入了新的一年的繁忙中。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感情朗读,读中体会情感。

2、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家乡过年的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师:孩子们,今天有一群可爱的小鸭子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可是它们很调皮,躲在了生字蛋的后面。如果你读准了字音,它们就会跳出来,愿意请它们出来吗?

2、形象识字。教师点击生字蛋,生字蛋破开,出现生字,学生读、记(读得正确,蹦出一只小鸭)。

3、揭示课题。(最后一个生字蛋破开,出现丑小鸭形象)。师:哟,它是谁呀?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比较一下,它的样子与前面的小鸭有什么不同?(抽讲),板书课题。

(评析: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激发了学生学二、自主阅读,感知形象

1、自主阅读。师:丹麦的童话家——安徒生老爷爷还为丑小鸭写了一个故事呢!想读读这个故事吗?……下面,请小朋友自读课文,看看安徒生老爷爷是怎样描写丑小鸭的样子的?请用“——”勾画出有关句子。

2、感知形象。出示画面,说说丑小鸭和其它的小鸭有什么不一样?看屏幕填空。

丑小鸭:它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

小鸭:它们的毛黄黄的,嘴巴扁扁的,身子肥肥的。

3、感情朗读。引导读描写丑小鸭样子的句子,体会它的可怜。

(评析:在此环节中,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进一步了解了丑小鸭的形象特点,加深了认识。再通过填空、读句子,有机渗透了课后练三、细读体验,互动交流

(一)自读自悟,体会丑小鸭在家的孤单(第三自然段)。

1、自读勾画。课文的哪些地方最感人?用“——”画出有关句子。

2、角色转换。如你就是文中的丑小鸭,受到别人欺负时,你会想些什么?

3、互动交流。

(1)小组内交流;

(2)相互评议。

(3)联系上下文理解“孤单”一词。

(二)渲染气氛,体验丑小鸭的悲惨生活(第四、五、六自然段)

1、渲染气氛。(看动画)师:孤单的丑小鸭受尽了欺负,它忍受不了,只得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家。它在外面又过得怎样呢?

2、品读课文。自由朗读,想想丑小鸭在野外的生活怎样?

3、互动交流。看了丑小鸭在野外的生活情景,你想说点儿什么?

4、深入赏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五、六自然段。

(三)观看动画,感受丑小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播放动画。师:是啊,可怜的丑小鸭在这样艰难的生活中熬着。可是,它仍然能从生活中发现很美的东西。有一天,丑小鸭看见一群洁白美丽的天鹅从空中飞过,它又惊奇又羡慕,丑小鸭羡慕什么?(抽讲)

2、生生交流。此时,丑小鸭会想些什么呢?

3、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羡慕”。(生:看见别人有好的东西,自己也想拥有,这就叫羡慕)

(评析:朗读、交流是感悟的基础。在此环节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自读自悟,学生感悟到了课文中蕴含的情感。通过多向交流,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和合作意识,使学生的认知得到了升华。)

四、拓展思维,放飞情感

1、教师激情。丑小鸭怀着美好的愿望,熬过了凄凉的秋天,熬过了寒冷的冬天,终于走进了万物复苏的春天,它的愿望实现了吗?

2、自主探究。自读课文,找找描写天鹅形象的句子。

3、同桌比赛。丑小鸭看看湖里映出的自己漂亮的影子,想起原来的样子,心情会怎么样?有感情地赛读课文第七自段。

4、拓展思维。如果你就是白天鹅,这时候会想些什么呢?

小组内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

5、升华情感。白天鹅扑扑翅膀,向蓝天飞去,飞向更广阔的天空,飞向新的生活。同学们,看到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你们羡慕它吗?也想变成美丽的天鹅吗?好,请大家随着音乐,也展翅飞翔吧!

(评析: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此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学生开启了思维的窗口,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丰富了人文情感,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五、课外延伸,丰富知识

1、推荐安徒生童话故事网站。

2、小组合作自编自演童话故事。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 篇10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小萝卜头的故事》是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通过小萝卜头捉虫子、放虫子的所思所想表现了小萝卜头虽然身陷困境,但他渴望自由,渴望家的温暖,对解放后的新生活充满了希望。小萝卜头这种善良、乐观、向上、渴望自由的精神是他人性的闪光点,这也正是他短暂人生的典范之处。小萝卜头是长篇小说《红岩》里的一个人物,他的原型叫宋振中。故事读来让人感慨、落泪。

黄河奔流大江东去,流不尽的是中华儿女万世不竭的英雄情缘。英雄形象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成为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本文与《虎门销烟》《歌唱二小放牛郎》《后羿射日》组成了“典范人生”的文化主题。这些英雄形象有的出自神话,有的出自史实,有的出自故事,有的出自诗作,不同的事迹,但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昭示着崇尚正义,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要学生通过阅读接受高尚情操的熏陶,将这种品格与精神融于意识,积淀于心底,打好人生的底色。 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两课时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①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小萝卜头为什么要把捉到的漂亮的小虫放走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②过程与方法: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读一读,想一想,体会小萝卜头都想些什么。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小萝卜头对自山的向往。让我们的孩子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今天幸福、自由、民主的新生活。 3.教学重、难点

本文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有力地突出了人物的思想品质。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①品读重点词句与想象结合法: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想画面,抓重点词语理解文章,解决教学重点。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要教会学生学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②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是为着人生的,语文是向着生活的。所以,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世界,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为基础感悟理解课文时,教师要做适时的指导。朗读是品味内容,体会感情的最佳选择。 2.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也是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交流沟通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根据本课特点我布置了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有关小萝卜头的资料。“圈、点、勾画”的常规读书标记法更要坚持。

三、说教学程序

第二课时

一:观看视频,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小萝卜头被狱警鞭打的场景。

师:他吃着霉饭长大,不知道糖是什么滋味儿,他本应坐在我们三年级教室,和我们一同学习、一同游戏的,他就是我们的同龄人,叫„„

生其说:小萝卜头。

师: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小萝卜头,感受他不一般的生活。 师:齐读课题(课件出示课题:小萝卜头的故事) 师板书课题

二:品读课文、思考感悟: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萝卜头在监狱的铁窗附近捉到了一只虫子„„“这是一只怎样的虫子呢?”轻声读课文,勾画出描写虫子的句子。 指名反馈。

(课件出示重点段落:“一只长着光亮的翠绿翅膀的小虫,越过栏杆,飞到走廊上来。虫子的头上,长着一块美丽的透明的薄壳,像小姑娘披上了蝉翼般的纱巾。这虫子纤细而温柔,透过薄壳还可以看见它红珠子似的小眼睛。”) (1)、“这是一只怎样的虫子呢?”(漂亮)

(2)、哪儿漂亮?(引导学生从“翅膀”、“头”、“小眼睛”三个方面说。)

(3)、指导朗读:“谁能把小虫子的漂亮读出来?”(指名读)

2、小萝卜头喜欢这只虫子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读读课文,找出这些词语或句子,然后再旁边写出你的体会。 学生反馈。

(出示课件:“突然被什么新事物吸引住了。他追着、跑着,直跑到刘思杨靠近的铁窗附近,不住地挥着小手,叫着:‘呦,你看!’”)

(1)、此时,小萝卜头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

(引导通过重点词语体会小萝卜头的兴奋、激动、喜悦并让学生读出“高兴” “兴奋”、“激动”)

(出示课件:“‘呦,多好看的小虫!’小萝卜头尖叫了起来,伸手捉住了一只。”)

(2)、刚才我们通过抓住动词体会出了小萝卜头对小虫的喜爱,用同样的方法看看这句话中,哪个词也能体现小萝卜头对小虫的喜爱。

(引导学生抓住“尖叫”有感情朗读,齐读,体现小萝卜头的快乐。) (出示课件:小萝卜头两手轻轻捧着那只小虫子,惟恐伤害了它。”)

(3)、解释“惟恐”:只怕。

(抓住“两手轻轻捧着”,并做动作体会小萝卜头对小虫子的喜爱和爱护)

3、从这些字眼,我们可以感受的到,小萝卜头非常喜欢这只小虫子。那么小萝卜头喜欢它只因为他漂亮吗?

(出示课件:入春以来,这种虫子很多,常常撞进铁窗,陪伴着常年呼吸不到自由空气的人们。又飞来一只,他们并排在一起,故意在人们面前骄傲的爬着。)(抓住“这种虫子很多”说明虫子很普通,但在小萝卜头眼里却那么的漂亮。) (在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背景,理解“呼吸不到自由空气的人们”,“故意”,“骄傲”等词句的含义。)

4刘思扬摸摸口袋,摸出一只偶然带来的、被特务没收了火柴的空火柴盒,丢出铁窗,送给小萝卜头。小萝卜头打开火柴盒,把虫子放了进去。他正要关上盒子,可最后却把他放了,这是怎么回事? ( 生:因为他看到那只虫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动,就想把它放了。)

(1)、你是从哪儿读到的?(12段)

(师出示课文12—17自然段)

5、小萝卜头看到小虫子在火柴盒里不安地爬动,失去了自由时,小萝卜头“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解释“若有所思”,他在思什么,想什么?

、师:是啊,火柴盒好就是监狱,小虫子和小萝卜头一样被关进了监狱。小萝卜头自己已经没有自由了,所以他看到小虫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动时,他就感觉小虫子是谁呀?(自己)

师:对,好像自己一样,我不能关着它呀!体会着小萝卜头的心情,读读这儿。

(朗读):“小萝卜头打开……飞吧,你飞吧!”(师先领读,再回声读) 师(教师由衷地称赞):说的真好!小萝卜头在这儿不光是想让小虫子获得自由,还有对生命的一种珍爱呀!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儿。

一学生动情地读。

师:我们一块儿看一段电影《在烈火中永生》中小萝卜头放飞小虫子时的情景,边看边体会小萝卜头的心情。(师生认真地看录象。)

师:你理解小萝卜头的心情吗?

(小萝卜头一看到小虫子没有自由了就很可怜它。小萝卜头放飞虫子时很高兴。)

师:同学们,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吧!

学生投入地读12~17自然段。

师:同学们,我刚才听你们读到“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时非常激动,你们能理解小萝卜头看到虫子缓缓飞出栏杆时的心情吗?

师:他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像小虫子一样飞出监狱,多高兴啊!看到小虫子飞走了,好像自己也长上翅膀,飞到外面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看到小虫子飞走,他多么想—

生(齐答):飞出去!

师:你从哪感受到他想飞出去?(17自然段“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师:瞧,小萝卜头想的多好啊,“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体会着小萝卜头的心情,谁来读读这儿?

生读:“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师:他太想解放了,是吧!谁还想读读? (一名学生读)

师范读:“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我们齐读。

师生齐读:“虫子终于轻轻扇动翅膀,„„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师:是啊,我们的小萝卜头,他一直渴望着有一天能够冲出高墙,看看外面的世界,回到温暖的家,过上幸福自由的生活。可他还是没能等到解放的那一天,就被敌人残忍的杀害了,让我们看一看银幕中的小英雄,让他的光辉形象永远的、永远的铭记在我们的心理。(播放课件)

三、真情表白

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许多话想跟小萝卜头说,如果现在小萝卜头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没说完的课下写在纸上。)

四、课文小结

我相信同学们的心声小萝卜头一定会听到的。在敌人的监狱里,小萝卜头帮助地下党作了许多成年革命者不能做的革命工作,解放后,宋振中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同学们,在重庆的白公馆以及渣滓洞被杀的何止小萝卜头和他的爸爸、妈妈,还有许许多多的革命者。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创造了幸福的生活,让我们全体起立表示表示对他们深深地敬意。

最后让我们在歌曲中重温小萝卜头的故事。(播放歌曲:献给小萝卜头的歌) 出示课件:

五拓展延伸

推荐作品:1观看电影《在烈火中永生》 2长篇小说《红岩》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生字11个生字,会拼写10个生字,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拼读多音字“看”。

2、、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

3、默读课文,认识小萝卜头,了解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4、了解当时国民党统治的残酷以及革命者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与渴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文中具体语句的理解,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想象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激发学生有感而发的情感。

课前准备:诵读有关小萝卜头的故事,搜集图片。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 篇1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学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估计有很多学生没有去过西湖,对西湖的美景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使用网络资源和媒体中等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

这篇课文文句优美,因而给学生充分的朗读课文时间,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

投影片、生字卡片、网络资源、课件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第一课时(预提供网络资源,让学生上网浏览各类文本、图片、视频资料,丰富学生对西湖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二、(第二课时)课堂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累、激趣揭题。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预总结)今天,让我们到向往已久的杭州西湖去游览一下,好,我们出发(VCD,空中鸟瞰西湖)

(二)凭借想象,指导初读。

1、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1)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要求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三)质疑问难,指导朗读。

1、教师启发:我们初读了课文,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句子,初步体会了文中的美景。你们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学生提问。

3、教师小结:同学们的问题提得真好,说明你们真的会读书了,那么为什么说西湖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是人间仙境呢?月下西湖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让我们步入西湖。

(四)精读课文,深入西湖(结合演示文稿教学)

1、出示第一自然段:

师描述引渡:西湖三面环山,层峦叠嶂,湖水平静,碧波荡漾,倒映着柳丝飘逸的湖堤,黛绿的小岛,湖光山色美如仙境。因此人们常说()。(朗读第一自然段)结合图片理解“明珠”的意思。

2、出示第二自然段:

师:请大家朗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向大家展示了怎样的画面。(学生自读)

(1)第一句:山峦(结合图片理解词语:层层叠叠、连绵起伏,体会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犹如一副山水画)

(2)第二句:湖面(结合图片欣赏)

(3)第三句:白鴎(结合图片欣赏)

朗读体会,指导背诵(课件提示背诵)

3、出示第三自然段

过渡:西湖真是名不虚传,字里行间都流露着美景。不信,我们接着看。

(1)学生自读

(2)分句指名读:

师:同学们想一想,找一找,在这一自然段中,描写了西湖那些景点。

(3)分句朗读分析:(课件相应演示各景点)

第一句:鸟瞰西湖周边,理解“绿色镶边”

第二句:孤山景

第三句:苏堤和白堤

第四句: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A、三岛全景

B、小瀛洲鸟瞰、近景及三谭映月

C、湖心亭

D、阮公墩

第五句:青山白云的倒影

体会朗读

4、出示第四自然段

过渡:傍晚已经临近,夕阳西下,你们想不想看看此时的西湖?(夕阳斜射图片)

过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夜西湖又是如何一番景象。(春江花月夜)配乐听老师朗读第四自然段,学生闭上眼睛听赏。

(1)学生配乐朗读体会

(2)夜西湖美景(课件相应图片演示)

(3)找出比喻句,学小结:古人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课件)就是说,西湖的景色不管是春夏秋冬,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那么美丽迷人,同学们,你觉得呢?

第三课时:拓展延伸

1、提供相关网址,让小学生自由发挥,浏览网上的西湖文化、传说故事、逸闻趣事,丰富学生知识,增加阅读量。

2、继续提供相关图片网址的链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西湖的兴趣。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 篇12

教学目标

1、分析本册所学内容,使学生对本册所学内容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2、提出本册学习要求,并规范课前预习和课前五分钟要求。

3、老师提出本学期每个学生的希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进入三年级的学习了,三年级的同学们在学校已经是哥哥和姐姐了。应该在各个方面都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给小弟弟和妹妹们做出榜样。这个学期的学习内容比原来我们所学的又加深了不少,下面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课文的目录。大家翻开书

二、分析本册所学的内容

师:我们先来看看从目录上看这个学期我们一共要学习多少篇课文啊?

师:除了课文外还有我们熟悉的一个学习内容那就是——语文百花园

师:说得对,在这个美丽的百花园里,大家都可以学习到丰富的语文知识,我们要向勤劳的小蜜蜂那样,勤劳地在这些物产丰富的百花园里吸取丰富的知识,并不断地积累下来,就可以酿造出最最香甜的.“蜂蜜”来!这个蜂蜜谁知道是什么啊?

师:此外,为了帮助大家学习好汉字不但会写还要会灵活运用,所以编这本书的叔叔阿姨们还帮大家安排了三次的识字。而且每次识字里都有好听的儿歌,还有许多的好听的故事,听了老师的介绍大家想不想赶紧学习到这些知识啊?

师:可是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把这些知识都学会呢?下面我们要一起来想想办法出出主意。

三、总结提出学习的要求

生述,师小结板书。

1、课前要认真预习。(1读2划3想)

1.读就是在学习每一篇课文之前都要把课文和课后的生字读五遍,如果五遍读完还没有读通顺和流利那就再读五遍,直到自己读给自己的家长听他们觉得满意了才行。读好了之后,每篇课文都要给家长签字,怎么签呢?XXX已经读了课文()遍,读得()流利。

2.划那就是读好了书之后还要把每个自然段的序号标出来。还记得怎样去找自然段吗?(对,去找前面空了2格的地方),划出了自然段的序号第二项的要求就完成了一半,还有一划是什么呢?(对了,我们还要把每一课里的生词给划出来)怎么样知道哪个是生词啊?(对了,翻开后面的生字看看,再去课文里找,只要能与生字组成词的我们就叫它——生词)比如:第一课里.....

3想,又是什么回事呢?古代有一个很有智慧的老人,他的名字叫孔子,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勤奋求学而不用心思考,最终还是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仅是空想而不肯勤学,心中有疑问而不想办法去解答,久面久知所学的知识就会一点一点地忘光。

所以我们不但要做个会学习的人,更要做个会思考的人,会提出问题并能解答问题的人。这样的人才是最最全面的人,最最让老师和同学钦佩的人。所以我们在预习时还要学会想,想什么啊?(有很多,比如:课后的思考题,还有对课文中有哪些地方自己弄不清楚的词语啊句子啊,我们都可以用这个宝贝?,对啦,用它来记录下来,去问问爸爸、妈妈、老师,甚至同学之间也可以,也可以在课堂上学习的时候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帮解答,也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这个快乐的果实。

2、课前预习我们会了,接下来还要注意什么呢?对了,课堂上的学习。上课专心听课可是学好知识和本领的关键。上课学习也有个小窍门:1听2想3笔记

3、提出课后复习的要求

认真作业,勤读背书,认真写字,勤写日记,只要努力,一定成功!

4、提出课前五分钟的学习要求

四、老师提出本学期每个学生的希望。

师:老师相信大家经过自己的努力、同桌的努力、全班的努力,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 篇13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谈话导入

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小珍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 篇14

第一课时

一、课件导入,激发情趣。

(一)教师导语:同学们,见过大海吗?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大海的风光吧!

(二)初谈对大海的感受。

看了录象,再结合你见过的大海,说一说你感觉到大海怎样?

(三)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齐读课题。

(四)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一).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词:带着问题我们来读一读课文。首先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认识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熟。在自己认读的基础上,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二)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课文中有几首诗?每首诗中的大海给你什么感觉?你最喜欢哪首诗中的海?

三、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你最喜欢的那首诗,想想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

课件出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1)这首诗让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点?

(2)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所描写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样?试试怎样读出你的感受?

(3)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别人帮助解决。

2.根据喜欢的不同内容自愿组合,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

3.小组汇报、感悟:

(1)感悟一:大海色的神奇: 个人修改

计 A播放录象一:天水相连,蔚蓝一片的情景。

B引导学生朗读,品味:玉镜、翻滚奔腾、来往穿梭等词语,想象其描绘的情景,从而读出感情。

(2)感悟二:大海风的神奇:

A课件出示填空:

B思考:为什么用省略号?还会怎样?[引发想象]

C仿照这首诗的语句说一说你想象到的情景。

(3)感悟大海静的神奇:

A播放录象,(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倒映平静的海面上)帮助学生理解风平浪静的景象和“抱着明月”、“背着星星”的意思。

B指名朗读、评议:

四、朗读课文,选背诗句。

1.自愿结合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

五、拓展活动:

收集有关大海的诗文,了解有关大海的知识,小组合作办一期关于大海的手抄报。

第二课时

1、复习会认字。

2.学习会写字。

(1)自主学习12个生字。(读准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2)小组合作讨论。(音、形、义、写。)

(3)小组汇报,教师点拨:“文”与“纹”、“朝”与“潮”、“镜”与“境”的对比、区分。

(4)学生选出最难写的字,师生探究。

教师板书:滚(注意右边的间架结构:上、中、下三部分长短、宽窄进行画线比较。)

部件拼摆,实物投影展示、评议。

(5)学生练写,小组交流、评改。

3.检查背诵情况。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 篇15

教材分析:

本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全文共四个自然段,按照松鼠的外形和生活形象两方面介绍。第一自然段描述了松鼠的外形特点,二、三、四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住、吃三方面介绍松鼠的生活习性。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感情。

3、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积累词汇。

4、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重点:了解松鼠的外形和生活习性,有感情朗读课文。

难点: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教学准备:有关松鼠的资料、ppt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小动物——松鼠。(板书课题)

你了解松鼠吗?说给大家听听。(学生交流了解到的资料) 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都告诉了我们松鼠的哪些知识。

二、初读感受,学习生词

1、学生自由读文,交流所知。

2、教师出示生词,各种方法认读。

四肢 敏捷 歇凉 摇晃 树杈 苔藓 遮蔽 榛子 橡栗

储藏 缝隙 扒开 搽过油 毛茸茸 连蹦带跳

3、指名分段读文,共同正字音、读通句子。读后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全文共4个自然段,可分成两大部分:

松鼠的外形:美丽、活泼。

松鼠的生活习性:活动、住处、吃食。

四、课堂小结:

作者笔下的松鼠漂亮又有价值,很讨我们喜欢。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动物,我们应该多关心它们,爱护它们。

五、作业:

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了解它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板书设计:

14、松鼠

外形:美丽、活泼

生活习性:活动、住处、吃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从中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及抓住特点观察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松鼠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从中体会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松鼠》,那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松鼠的?

二、讲授新课:

1、熟读课文,了解松鼠外形特点。

A、默读,找一找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__”画出来。

B、从哪些方面看出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

幻灯片出示: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行动敏捷。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男生读幻灯里的句子,女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教师小结:

作者抓住了松鼠的外形特点,运用了恰当的形容词、比喻句,把松鼠的外形写具体了,让我们感受到它的`美丽可爱。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借鉴。

C、指名读,读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三、了解生活习性:

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同桌交流松鼠有哪些生活习性。

2、默读第二部分,选择松鼠一方面在全班介绍。

3、指名介绍,随机引导学习:

A、介绍第三自然段时,导:作者把松鼠搭窝的过程写得多具体啊!你能不能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划出来?(先,再,然后)

指名读这句话。其他学生思考:用上“先再然后”说一段话。

B、介绍第四自然段时,导:在写松鼠吃东西时,作者用词极其准确,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用笔划出来。幻灯出示松鼠吃东西的样子(坐、捧、送这几个词用得好,生动地描绘出松鼠吃东西的样子)

四、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先写松鼠的外形,再介绍松鼠的生活习性。在介绍松鼠的生活习性时,着重介绍了它的活动、住和吃三各方面。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懂得了写文章要按一定的顺序介绍事物,要抓住特点去写,才能把事物写具体。

五、拓展阅读:幻灯出示写小动物的文章《带刺的朋友》

六、习作:认真观察动物:

1、外形特征。

2、吃食物时的样子、神态动作。

3、睡觉时的习惯和样子。

4、做游戏时的特点。

板书设计:

14、松鼠

外形:美丽

生活习性:活动 讨人喜欢

住处

吃食

  • 小学语文四年级课件分享十一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按要求每个老师都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课堂教学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才能写出高水平的教学课件呢?今天励志的句子推荐一篇关于“小学语文四年级课件”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请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以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 最新小学三年级英语课件(汇总14篇)

    励志的句子编辑为您筛选的这篇“小学三年级英语课件”文章是令人值得一读的优秀文章,感谢您选择了本网页,请记得将其收藏。教案和课件是教师上课前做的准备工作,因此老师们在编写时需要注意。教案和课件能够有效帮助教师更好地传授知识和技能。...

  • 小学三年级课件

    希望这篇“小学三年级课件”能够满足您的期望并让您满意,烦请您阅读并关注本文的详细内容。教案和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重要资料,老师要花时间去制作和准备它们。教案是有效管理知识传授过程的工具。...

  • 最新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分享六篇)

    学生成绩的提高离不开老师的教导。编写精美的教案课件是老师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您可以开始撰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是帮助老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工具。我们非常喜欢为您提供这份精美的“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您可以在我们的网站上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 五年级下册的课件(分享15篇)

    教师们每节课都要精心准备教案和课件,确保教学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教案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方便老师们的教学工作,我整理了以下信息:“五年级下册的课件”。阅读这篇文章可能会帮助您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

  • 最新九年级课件(系列15篇)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范文往往会涉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范文吧!经过收集并整理,小编为你呈上最新九年级课件,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一、课题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爱护水资源》是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是继空气之后又一环保素材,...

  • 最新外研版小学英语课件分享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从事的一项工作事项,它在教师的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编写教案课件,教师能够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想要深入了解“外研版小学英语课件”,以下是为您准备的一些相关资料,请您将这篇文章收藏起来以备以后阅读!...

  • 小学四年级英语课件通用15篇

    现在请大家一起来阅读这篇揭示“小学四年级英语课件”内涵的文章。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每天老师都需要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一份成功的教案可以使教师在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您需要某个领域的信息请先参考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