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 · 范文大全

建筑构造课件3篇

栏目: 建筑构造课件

2024-06-01 12:32

【#范文大全# #建筑构造课件3篇#】希望这篇“建筑构造课件”能够完美地满足您的需求。教案课件在老师少不了一项工作事项,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从事的事情。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工作之一。请注意所述建议仅供参考请勿盲从!

建筑构造课件(篇1)

建筑构造是建筑学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主要研究建筑物的结构组成、构件设计、材料选用以及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建筑构造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建筑物的结构特点,了解各类构件的设计原理以及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下面将详细介绍建筑构造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建筑构造课件的内容涵盖了建筑物的结构组成和构件设计。在建筑构造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如框架结构、壳膜结构和悬挑结构等。通过学习这些结构类型的原理和应用,学生能够有效地选择适合不同场所和需求的结构类型。学习建筑构造还要了解各类构件的设计原理,如梁柱的选择和设计、墙体结构的构造、屋面和地板的设计等。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建筑物的结构组成和构件设计。

建筑构造课件还包括了材料选用的内容。建筑物的结构和构件设计需要合理选用各类建筑材料,如混凝土、钢材、木材和砖石等。在建筑构造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各类建筑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例如,学生将了解到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工艺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到钢材的强度、可塑性和抗腐蚀性等特点;了解到木材的可加工性、抗震性和阻燃性等特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材料来设计建筑物的结构和构件。

建筑构造课件还包括了施工技术的内容。建筑物的结构和构件设计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加以实施,因此学生需要了解施工技术的要点和注意事项。例如,学生将学习到施工中的浇筑、架设和连接等技术;学习到建筑物的预制和拼装技术;学习到建筑物的防水和保温技术等。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能够提高施工质量,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和构件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在学习建筑构造课程时,学生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提高学习效果。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实践。通过与同学和教师的交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建筑构造的知识。学生可以进行实地考察和实地操作。通过亲自去施工现场或参观建筑物,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建筑构造的过程和技术。通过参与一些实地操作,如搭建模型或进行简单结构的设计,学生可以更好地熟悉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学生还可以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来学习建筑构造知识。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建筑结构和构件的模拟,通过网络搜索和浏览相关资料来拓宽知识面。

小编认为,建筑构造课件是建筑学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涵盖了建筑物的结构组成、构件设计、材料选用以及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建筑构造,学生可以掌握建筑物的结构特点,了解各类构件的设计原理以及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合理选用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学生能够设计和施工出更加安全、耐久和美观的建筑物。因此,建筑构造课件在培养具有建筑设计和施工能力的学生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建筑构造课件(篇2)

建筑构造是建筑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建筑物中各种构件的结构和组合方式,涉及到建筑材料的选取、构建方法的设计以及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方面。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建筑构造通过课件来进行教学。本文将详细探讨建筑构造课件的内容和作用。

一、建筑构造课件的内容

1. 构造材料:建筑构造课件首先介绍各种常见的构造材料,比如混凝土、砖石、钢铁等,包括它们的特点、性能和应用范围等方面。通过课件的展示,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以及在建筑构造中的具体应用。

2. 构件构造:课件还会详细介绍各种常见的建筑构件的构造方式,比如墙、柱、梁、楼板等。通过动态图像和文字说明,学生可以了解各种构件的结构特点以及它们在建筑中起到的作用。

3. 热力学性能:建筑构造不仅涉及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涉及到建筑的热力学性能。课件会介绍建筑构造中的保温、隔热、通风等问题,并提供相关的计算方法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合理设计建筑的热力学性能。

4. 建筑结构分析:建筑构造课件还会介绍建筑结构的分析方法,比如静力学分析、动力学分析等。通过实例分析,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建筑结构的特点以及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5. 结构施工技术:建筑构造课件中还会包含一些关于结构施工技术的内容,比如混凝土浇筑、钢结构安装等。学生通过课件的展示可以了解结构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具体的施工方法。

二、建筑构造课件的作用

1. 知识传递:建筑构造课件通过图像、动画和文字等方式展示建筑构造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建筑构造的原理和方法。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课件可以更加生动和具体地呈现知识内容,更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 自主学习:建筑构造课件可以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时间和空间里通过课件进行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进度和重点,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3. 实践指导:建筑构造课件中可以包含一些实际案例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通过课件的演示和练习,学生可以提前了解真实的建筑构造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4. 强化训练:建筑构造课件还可以提供一些练习和测试的机会,帮助学生巩固学习的内容。通过不断的练习,学生可以加深对建筑构造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编认为,建筑构造课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它通过图像、动画和文字等多媒体形式展示建筑构造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建筑构造的知识。通过课件的学习,学生可以自主学习、进行实践指导,并进行强化训练,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因此,建筑构造课件在建筑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建筑构造课件(篇3)

在现代社会中,建筑构造课程对于学生们学习建筑设计和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至关重要。通过建筑构造课程,学生们能够学习到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以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培养和提升他们的设计能力和工程实施能力。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构造课件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建筑构造课件的内容

建筑构造课件包含多个方面的学习内容,旨在让学生们全面了解建筑物的构造原理以及实施方法。以下是建筑构造课件的主要内容:

1. 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建筑结构是建筑物的骨架和支撑系统,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具有不同的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悬挑结构、壳体结构等。建筑构造课件将详细介绍各种结构类型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2. 材料力学和建筑材料的性质:建筑材料是构造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课件将介绍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质,如强度、刚度、可塑性等,以及不同材料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如钢材、混凝土、砖石等。

3. 建筑构造系统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建筑构造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可靠。课件将介绍各种结构元素的强度计算、受力分析、位移控制等相关知识,并提供相关案例进行实际应用和练习。

4. 建筑构造的施工过程和技术:建筑构造的实施过程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施工技术和方法。课件将介绍各种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如基础施工、墙体施工、梁柱施工、屋面施工等。

二、建筑构造课件的重要性

建筑构造课件对于学生们学习和掌握建筑构造的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建筑构造课件的重要性:

1. 提高设计能力:通过学习建筑构造课程,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建筑结构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设计能力。他们可以对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物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考虑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行性。

2. 增强工程实施能力:建筑构造课件还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工程实施能力。学生们需要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技术细节,学习应对和解决各种施工难题的方法,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质量和施工进度。

3. 增加实践经验:建筑构造课程不仅注重理论学习,还强调实践操作。学生们将有机会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实践训练,通过施工模拟和工地参观等形式,亲身体验和掌握建筑构造的实际操作流程,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4.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建筑构造课程常常需要学生们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一项建筑项目的设计和施工。这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提高沟通和合作的技巧。

建筑构造课程作为建筑设计和工程技术专业的重要一环,对于学生们学习和掌握建筑构造的知识和技能至关重要。通过详细的课件内容和实践操作,学生们可以提高设计能力、增强工程实施能力、增加实践经验,并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为未来的建筑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其他人在看

建筑构造实践报告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充分准备撰写报告,做好写报告的准备工作。撰写报告作为首要任务应该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严谨对待。或许您对于如何撰写报告还有些困惑?如果您对“建筑构造实践报告”感兴趣,励志的句子的编辑向您强烈推荐这篇文章,如果您认为这篇文章值得阅读请不妨加入到您的收藏夹当中!

建筑构造实践报告【篇1】

房屋建筑构造实践报告

摘要:

本次实践报告旨在总结房屋建筑构造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探讨相关主题,提出改进措施。报告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引言、实践概述、实践过程及结果、结论与建议。通过实践与研究的结合,本次实践报告提出了房屋建筑构造的优化方案,为今后的实践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与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构造实践、优化方案、实践报告

第一部分:引言

房屋建筑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安全至关重要。优化房屋建筑构造,提高建筑物的性能与安全是当前建筑行业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次报告将通过实践总结与研究,探讨房屋建筑构造的相关问题,为今后的实践工作提供指导与建议。

第二部分:实践概述

本次实践选择了一座普通居民楼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建筑的结构构造进行了深入的实践研究。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测量、观察和数据分析,收集了该建筑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结构参数,如建筑材料、墙体结构、框架结构等,并对其进行了综合分析。

第三部分:实践过程及结果

通过实践过程与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该建筑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房屋的墙体结构强度不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风力、地震等。其次,建筑材料的选择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不同功能的房间,所选用的建筑材料应有所区别。最后,房屋结构中部分构件存在连接不牢固、不均匀受力等问题。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首先,应加强对于建筑结构强度的评估与计算,确保房屋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其次,建筑材料的选择应根据房间功能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材料,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最后,对于连接不牢固和受力不均匀的构件,应进行加固和优化设计,以提高房屋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第四部分: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次实践报告,我们深入研究了房屋建筑构造的实践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优化方案。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建议加强对于房屋建筑构造的研究与实践,提高建筑物的性能和安全性。同时,加强与相关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房屋建筑构造实践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三,李四. 房屋建筑构造实践与优化研究[J]. 建筑学报,2019,36(2):123-135.

[2] 王五,赵六. 房屋建筑结构与材料选用的优化方案[J]. 建筑材料与结构,2018,25(3):56-67.

建筑构造实践报告【篇2】

关于房屋建筑构造实践报告的主题范文

一、前言

房屋建筑构造实践是建筑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深刻了解房屋建筑的基本构造和施工流程,更好地掌握相关技术和知识。本篇报告旨在对本人在实践中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总结和归纳,为日后的实践与职业发展提供帮助。

二、实践概述

我所参加的房屋建筑构造实践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 材料准备与施工布置。在实践中,我学到了如何选材和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如何根据施工任务进行布置和规划,以及如何进行施工现场管理。

2. 基础工程。在实践中,我了解了基础工程的重要性,如何确定基础类型和底部标高,以及如何施工和监理基础工程的过程。

3. 结构工程。在实践中,我了解了如何进行结构设计和施工,如何选择结构材料和构造方式,以及如何进行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4. 防水工程。在实践中,我学到了如何选择防水材料和防水层的施工方法,以及如何进行防水工程的质量控制和检测。

5. 装饰工程。在实践中,我了解了如何进行室内外的装饰设计和施工,如何选择装饰材料和装饰风格,以及如何进行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三、实践收获

通过这次实践,我不仅学会了许多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了我的实践动手能力,还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建筑工程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同时,我也获得了以下收获:

1. 加深了对房屋建筑构造的理解。通过实践,我更加了解了房屋建筑的构造和施工流程,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有了更深入的体验。

2. 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在实践中,我与同学们共同完成了许多任务,学会了与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技巧,培养了团队合作的意识。

3. 提高了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在实践中,我学会了如何规划和管理自己的时间和任务,如何进行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提高了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

四、实践心得

通过这次实践,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技能和知识,还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验。以下是我在实践中得出的几点心得体会:

1. 多动手、多实践。理论知识十分重要,但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式。多动手、多实践可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2. 积极沟通、团结协作。在团队中,积极沟通,团结协作是很重要的,它可以让团队的效率更高,同时也可以在实践中相互学习和提高。

3. 重视自我管理和安全意识。在实践中,要重视自我管理和安全意识,一定要做到规划时间、规范施工、注意安全。

五、总结

通过这次实践,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技能和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还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验。我相信这些收获和经验对我将来的职业发展和学习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将在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更努力地实践和探索,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筑构造实践报告【篇3】

房屋建筑构造实践报告

一、 前言

在建筑学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房屋建筑构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本次实践报告是基于在校学习期间对宿舍楼实际进行探讨和观察,结合相关课程学习的心得体会,对房屋建筑构造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进行总结和回顾。此次实践报告旨在加深对房屋建筑构造的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的深入理解。

二、 实践过程

在学习期间,我们的导师安排我们到校内的宿舍楼进行实地考察,我们采用了调查问卷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研究。在考察途中,我们注意到以下方面:

1.建筑设计的风格和主体结构

我们对宿舍楼的建筑风格和主体结构进行了观察,通过对其外观的形式和内部结构的分析,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出建筑的风格类型与主体结构。同时,我们也对楼房的建筑平面图和立面图进行了认真地浏览,以进一步了解其设计原理和构造方法。

2.建筑材料的选用

我们仔细观察了宿舍楼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从外观上看,宿舍楼表面的覆盖物是瓷砖和玻璃,天花板则是用铝合金材料搭建成的。在进入楼里后,我们发现室内隔墙和地面则采用了石膏板、木板和地砖等材料构建。在实际的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合理选择和运用不同种类、不同性能的建筑材料对于房屋的安全和耐久性来说至关重要。

3.建筑工艺和施工技术

我们对宿舍楼的建筑工艺和施工技术也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在建筑工艺方面,我们了解到宿舍楼的隔墙、地面和天花板都是利用预制构件的工艺来完成的,这种工艺可以大大提高建筑效率和质量。在施工技术方面,我们注意到工人们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了很多先进的设备和工具,如吊篮和脚手架等,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保障了施工的安全。

三、 结果分析

基于以上观察和实地考察,我们对房屋建筑构造的理论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同时我们还能够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出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总的来说,我们对房屋建筑构造方面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在实践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建筑设计、施工和材料等方面的表面现象,还深刻理解了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房屋建筑构造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够更好地对其实际运用进行掌握和应用。

四、 结论

在本次房屋建筑构造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对房屋建筑构造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进行了总结和回顾,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实践,我们不仅意识到了房屋建筑构造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明白了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够更好地向建筑行业做出贡献。因此,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学习和实践,为未来的建筑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建筑构造实践报告【篇4】

房屋建筑构造实践报告

一、实践背景

在本学期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房屋建筑构造的相关知识,包括各种房屋的结构形式、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等。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知识,我选择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工地进行实践,以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践过程

1. 工地环境

我所实习的工地位于某城市的新区,周围环境非常好,空气清新,交通便利,有公交车站和地铁站,还有购物中心和餐厅等。但是由于工地附近还有其他工地,所以噪音比较大,稍微影响了一些人的居住环境。

2. 工地规划

工地的规划比较合理,建筑面积不大,但空间利用率比较高,因为楼房极具现代感。此外,工地的景观规划也很好,配合周围环境,建设了一个小型公园,增加了文化和休闲等方面的功能。

3. 房屋结构形式

该工地的房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墙体采用预制板,在建造过程中,先建立钢筋骨架,再固定预制墙板,在顶部布置横梁和钢筋,最后浇筑混凝土。这种建造方式较快,可提高建筑效率,缩短工期。

4. 建筑材料

本工地采用的建筑材料非常优良,主要有: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其中,钢筋直径较大,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预制板表面平整、美观大方,材质较为坚固。

5. 施工技术

预制板在施工时要求较高,必须在厂家提前定制好尺寸和形状,由专业人员进行安装施工,防止出现歪斜和裂缝等问题。钢筋和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更加严格,需要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操作。

三、实践总结

通过本次实践,我深深地感受到:房屋建筑是一个非常综合性的学科,需要掌握很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准确的施工计划和技术,才能保证建筑结构的牢固和质量的可靠。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进一步了解和学习这些知识和技能,争取将这些理论变成实际操作。

建筑构造实践报告【篇5】

房屋建筑构造实践报告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屋建筑构造的质量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次实践旨在通过对不同类型房屋建筑的实测、检测和分析,了解房屋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构造特点及对其进行维护和改造的经验和技巧,以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实践过程中,我们对地基、承重墙体、梁柱结构、屋顶、地面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检测,并结合实测数据、图纸和各种建造工艺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房屋建筑构造;地基;承重墙体;梁柱结构;屋顶;地面。

一、引言

房屋建筑是人类居住的基本需求之一。房屋建筑构造的质量和安全性,关系到人们的安居乐业和财产安全。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屋建筑的规模、数量和质量都得到极大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房屋建筑质量低、构造不合理、安全隐患多等问题,因此对房屋建筑构造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就变得尤为重要。同时,对于房屋建筑结构的维护和改造也是关键。本文通过对一些典型的房屋建筑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旨在增强对房屋建筑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对房屋建筑的维护和改造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实践内容

本次实践中,我们选择了多个不同类型的房屋建筑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首先,我们选取了一幢近年来刚刚建成的别墅住宅进行了入户标准检测和实测,通过测量室内温度、湿度、噪声等多项指标,分析了该别墅住宅所采用的隔音、保温、排水和空调等建造工艺和技术。同时,我们又选取了一幢建筑年份较久远的居民楼,使用超声波压力仪检测了该居民楼的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并针对其梁柱结构、承重墙体、屋顶等部位进行了维护和加固的措施。此外,我们还选择了一幢商业体系建筑物,分析了该建筑所采用的细节和设计方案,提出了一些设计上的建议和改良点。

三、实践结果与分析

从常见的房屋建筑构造中,地基、承重墙体、梁柱结构、屋顶、地面等部位对房屋建筑质量和安全性影响较大。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重点关注了这些方面,并且以实际建设中的案例来加深了解、掌握基本的构造原理、结构特点以及维护和改造的方法。

3.1 地基

地基是房屋建筑的基础,对于房屋建筑的稳定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发现了地基沉降、松软不均、地下水位变化等因素会对房屋建筑的地基造成损害,致使整个房屋建筑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行相应的水利工程、地质调查、地基加固等措施。

3.2 承重墙体

承重墙体在房屋建筑构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支撑整个建筑结构的主要结构体之一。本次实践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承重墙体存在瘪陷、龟裂和发霉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分析了其成因,重新优化了承重墙体的结构和构造,并采取了测量、勘探、加固等方法对其进行了修复和加固。

3.3 梁柱结构

梁柱结构是房屋建筑中支撑力的主要结构体之一,它连通了整个房屋结构,起到承重和支撑的作用。通过对一些实际建筑案例的实测和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梁柱结构存在断裂和腐朽等问题,因此,我们采取了相应的加固、维修、替换和重建措施,以提高梁柱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4 屋顶

屋顶是房屋建筑的顶部结构,用来防护风雨和紫外线侵害。本次实践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屋顶存在漏水、腐朽和脱落等问题,因此我们进行了相应的维护和加固措施。同时,我们还分析了屋顶的材料、结构和构造,对于其中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改良点。

3.5 地面

地面是房屋建筑中单元的基础部分,一般建造时采用混凝土或砖石制成。通过实践活动,我们了解到了地面的铺装、平整、防潮等问题对于房屋建筑的质量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构造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应该注重地面的平整、坚固、平整、防潮和防腐等工艺。

四、总结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们了解到了房屋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构造特点、维护和加固的技术和方法。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房屋建筑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承重墙体龟裂、梁柱结构开裂、屋顶漏水、地基沉降等,这些问题导致房屋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有所下降,也给房主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房屋建筑设计、建造和维护过程中应该注重监督和检测,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和加固,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另外,我们在这次实践中也了解到了很多新建筑工艺和设计方案,这些经验和技巧对于提高房屋建筑质量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学习和研究的力度,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体的切身利益 。

建筑设计课件六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但老师也要清楚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行的。 教学策略的调整需要根据学生反应多样性的特点。在这里励志的句子编辑为大家准备了一篇关于“建筑设计课件”的阅读材料,以下思路仅供参考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判断!

建筑设计课件(篇1)

第1.0.1条 为了使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设计能满足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及工矿区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乡村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3条 托儿所、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接纳三周岁以下幼儿的为托儿所,接纳三至六周岁幼儿的为幼儿园。

二、单独的托儿所的规模以不超过5个班为宜。

三、托儿所、幼儿园每班人数:

1.托儿所:乳儿班及托儿小、中班15~20人,托儿大班21~25人。

2.幼儿园:小班20~25人,中班26~30人,大班31~35人。

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执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四个班以上的托儿所、幼儿园应有独立的建筑基地,并应根据城镇及工矿区的建设规划合理安排布点。托儿所、幼儿园的规模在三个班以下时,也可设于居住建筑物的底层,但应有独立的出入口和相应的室外游戏场地及安全防护设施。

第2.1.2条 托儿所、幼儿园的基地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

二、方便家长接送,避免交通干扰。

三、日照充足,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环境优美或接近城市绿化地带。

四、能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室外游戏场地的布置提供必要条件。

托儿所、幼儿园应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建筑物、室外游戏场地、绿化用地及杂物院等进行总体布置,做到功能分区合理,方便管理,朝向适宜,游戏场地日照充足,创造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环境空间。

第2.2.2条 总用地面积应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2.2.3条 托儿所、幼儿园室外游戏场地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必须设置各班专用的室外游戏场地。每班的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60m2。各游戏场地之间宜采取分隔措施。

二、应有全园共用的室外游戏场地,其面积不宜小于下式计算值:

注:1.180、20、1为常数、N为班数(乳儿班不计)。

室外共用游戏场地应考虑设置游戏器具、30m跑道、沙坑、洗手池和贮水深度不超过0.3m的戏水池等。

第2.2.4条 托儿所、幼儿园宜有集中绿化用地面积,并严禁种植有毒、带刺的植物。

托儿所、幼儿园宜在供应区内设置杂物院,并单独设置对外出入口。基地边界、游戏场地、绿化等用的围护、遮拦设施,应安全、美观、通透。

第3.1.1条 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热工设计应与地区气候相适应,并应符合《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中的分区要求及有关规定。

第3.1.2条 托儿所、幼儿园的生活用房必须按第3.2.1条、第3.3.1条的规定设置。服务、供应用房可按不同的规模进行设置。

一、生活用房包括活动室、寝室、乳儿室、配乳室、喂奶室、卫生间(包括厕所、盥洗、洗浴)、衣帽贮藏室、音体活动室等。全日制托儿所、幼儿园的活动室与寝室宜合并设置。

二、服务用房包括医务保健室、隔离室、晨检室、保育员值宿室、教职工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包括收发室)及教职工厕所、浴室等。全日制托儿所、幼儿园不设保育员值宿室。

三、供应用房包括幼儿厨房、消毒室、烧水间、洗衣房及库房等。

第3.1.3条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避免相互干扰,方便使用管理,有利于交通疏散。

第3.1.4条 严禁将幼儿生活用房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第3.1.5条 生活用房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表3.1.5的规定。

注:特殊形状的顶棚、最低处距地面净高不应低于2.20m。

第3.1.6条 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造型及室内设计应符合幼儿的特点。

托儿所、幼儿园的生活用房应布置在当地最好日照方位,并满足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3h(小时)的要求,温暖地区、炎热地区的生活用房应避免朝西,否则应设遮阳设施。

第3.1.8条 建筑侧窗采光的窗地面积之比,不应小于表3.1.8的规定。

注:单侧采光时,房间进深与窗上口距地面高度的比值不宜大于2.5。

音体活动室、活动室、寝室、隔离室等房间的室内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50dB,间隔墙及楼板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RW不应小于40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nT'W不应大于75dB。

第3.2.1条 幼儿园生活用房面积不应小于表3.2.1的规定。

第3.2.2条 寄宿制幼儿园的活动室、寝室、卫生间、衣帽贮藏室应设计成每班独立使用的生活单元。

第3.2.3条 单侧采光的活动室,其进深不宜超过6.60m。楼层活动室宜设置室外活动的露台或阳台,但不应遮挡底层生活用房的日照。

第3.2.4条 幼儿卫生间应满足下列规定:

一、卫生间应临近活动室和寝室,厕所和盥洗应分间或分隔,并应有直接的自然通风。

注:1.全日制幼儿园活动室与寝室合并设置时,其面积按两者面积之和的80%计 算。

2.全日制幼儿园(或寄宿制幼儿园集中设置洗浴设施时)每班的卫生间面积可减少2m2。寄宿制托儿所、幼儿园集中设置洗浴室时,面积应按规模的大小确

定。

3.实验性或示范性幼儿园,可适当增设某些专业用房和设备,其使用面积按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设置。

二、盥洗池的.高度为0.50~0.55m,宽度为0.40~0.45m,水龙头的间距为0.35~0.4m。

三、无论采用沟槽式或坐蹲式大便器均应有1.2m高的架空隔板,并加设幼儿扶手。每个厕位的平面尺寸为0.80m×0.70m,沟槽式的槽宽为0.16~0.18m,坐式便器高度为0.25~0.30m。

四、炎热地区各班的卫生间应设冲凉浴室。热水洗浴设施宜集中设置,凡分设于班内的应为独立的浴室。

第3.2.5条 每班卫生间的卫生设备数量不应少于表3.2.5的规定。

污水池(个)大便器或沟槽(个或位)小便槽(位)盥洗台(水龙头、个)淋浴(位)

第3.2.6条 供保教人员使用的厕所宜就近集中,或在班内分隔设置。

第3.2.7条 音体活动室的位置宜临近生活用房,不应和服务、供应用房混设在一起。单独设置时,宜用连廊与主体建筑连通。

托儿所分为乳儿班和托儿班。乳儿班的房间设置和最小使用面积应符合表3.3.1的规定,托儿班的生活用房面积及有关规定与幼儿园相同。

乳儿班和托儿班的生活用房均应设计成每班独立使用的生活单元。托儿所和幼儿园合建时,托儿生活部分应单独分区,并设单独的出入口。

第3.3.3条 喂奶室、配乳室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喂奶室、配乳室应临近乳儿室,喂奶室还应靠近对外出入口。

二、喂奶室、配乳室应设洗涤盆。配乳室应有加热设施。使用有污染性的燃料时,应有独立的通风、排烟系统。

第3.3.4条 乳儿班卫生间应设洗涤池二个,污水池一个及保育人员的厕位一个(兼作倒粪池)。

第3.4.1条 服务用房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表3.4.1的规定。

医务保健室和隔离室宜相邻设置,幼儿生活用房应有适当距离。如为楼房时,应设在底层。医务保健室和隔离室应设上、下水设施;隔离室应设独立的厕所。

第3.4.3条 晨检室宜设在建筑物的主出入口处。

第3.4.4条 幼儿与职工洗浴设施不宜共用。

第3.5.1条 供应用房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表3.5.1的规定。

第3.5.2条 厨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托儿所、幼儿园的厨房与职工厨房合建时,其面积可略小于两部分面积之和。

二、厨房内设有主副食加工机械时,可适当增加主副食加工间的使用面积。

三、因各地燃料不同,烧火间是否设置及使用面积大小,均应根据当地情况确定。

四、托儿所、幼儿园为楼房时,宜设置小型垂直提升食梯。

第3.6.1条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的防火设计除应执行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外,尚应符合本节的规定。

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中,不应设在四层及四层以上;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不应设在三层及三层以上;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不应超过一层。平屋顶可做为安全避难和室外游戏场地,但应有防护设施。

第3.6.3条 主体建筑走廊净宽度不应小于表3.6.3的规定。

第3.6.4条 在幼儿安全疏散和经常出入的通道上,不应设有台阶。必要时可设防滑坡道,其坡度不应大于1:12。

第3.6.5条 楼梯、扶手、栏杆和踏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楼梯除设成人扶手外,并应在靠墙一侧设幼儿扶手,其高度不应大于0.60m。

二、楼梯栏杆垂直线饰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当楼梯井净宽度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三、楼梯踏步的高度不应大于0.15m,宽度不应小于0.26m。

四、在严寒、寒冷地区设置的室外安全疏散楼梯,应有防滑措施。

第3.6.6条 活动室、寝室、音体活动室应设双扇平开门,其宽度不应小于1.20m。疏散通道中不应使用转门、弹簧门和推拉门。

乳儿室、活动室、寝室及音体活动室宜为暖性、弹性地面。幼儿经常出入的通道应为防滑地面。卫生间应为易清洗、不渗水并防滑的地面。

第3.7.2条 严寒、寒冷地区主体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应设挡风门斗,其双层门中心距离不应小于1.6m。幼儿经常出入的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距地0.60~1.20m高度内,不应装易碎玻璃。

二、在距地0.70m处,宜加设幼儿专用拉手。

三、门的双面均宜平滑、无棱角。

四、不应设置门坎和弹簧门。

五、外门宜设纱门。

一、活动室、音体活动室的窗台距地面高度不宜大于0.60m。楼层无室外阳台时,应设护栏。距地面1.30m内不应设平开窗。

二、所有外窗均应加设纱窗。活动室、寝室、音体活动室及隔离室的窗应有遮光设施。

第3.7.4条 阳台、屋顶平台的护栏净高不应小于1.20m,内侧不应设有支撑。护栏宜采用垂直线饰,其净空距离不应大于0.11m。

幼儿经常接触的1.30m以下的室外墙面不应粗糙,室内墙面宜采用光滑易清洁的材料,墙角、窗台、暖气罩、窗口竖边等棱角部位必须做成小圆角。

第3.7.6条 活动室和音体活动室的室内墙面,应具有展示教材、作品和环境布置的条件。

第4.1.1条 托儿所、幼儿园应设室内给水排水系统。卫生设备的选型及系统的设计,均应符合幼儿的需要。

第4.1.2条 有热源条件时可设置或预留热水供应系统。

采暖区托儿所、幼儿园应用低温热水集中采暖。热媒温度不宜超过95~70℃。幼儿用房的散热器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不具备集中采暖条件的二层以下房屋用壁炉、火墙采暖时,必须有高出屋面的通风、排烟等措施。

第4.2.2条 托儿所、幼儿园与其它建筑共用集中采暖时,宜有过渡季节采暖设施。

第4.2.3条 托儿所、幼儿园生活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厨房、卫生间等均应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

音体活动室、活动室、寝室、乳儿室、办公室、喂奶室、医务保健室、隔离室201.5

第4.2.4条 主要房间室内采暖计算温度及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应低于表4.2.4的规定。

第4.3.1条 幼儿用房选用的灯具应避免眩光。寄宿制托儿所、幼儿园的寝室宜设置夜间巡视照明设施。

活动室、乳儿室、音体活动室、医务保健室、隔离室及办公用房宜采用日光色光源的灯具照明,其余场所可采用白炽灯照明。当用荧光灯照明时,应尽量减少频闪效应的影响。医务保健室和幼儿生活用活可设置紫外线灯具。

第4.3.3条 照度标准不应低于表4.3.3的规定。

第4.3.4条 活动室、音体活动室可根据需要,预留电视天线插座,并设置带接地孔的、安全密闭的、安装高度不低于1.70m的电源插座。

第4.3.5条 在供应用房的电气设计中应为各种机电和电热设备提供或预留电源。

第4.3.6条 托儿所、幼儿园应设置电话、电铃。

3.活动室:供幼儿室内游戏、进餐、上课等日常活动的用房。

5.乳儿室:托儿所中供乳儿班玩耍、睡眠等日常生活的用房。

8.音体活动室:进行室内音乐、体育游戏、节目、娱乐等活动的用房。

一、执行本规范条文时,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在执行过程中区别对待。

反面词一般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一般采用“应”;

反面词一般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一般采用“宜”;

反面词一般采用“不宜”。

4.表示一般情况下均应这样作,但硬性规定这样作有困难时,采用“应尽量”。

5.表示允许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作的,采用“可”。

二、条文中指明必须按其它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

“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和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可参照……执行”。

建筑设计课件(篇2)

为确保中小学、中等师范、幼儿师范的学校建筑设计质量,创造适合青少年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学校环境,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工矿区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普通中小学校、中等师范学校和幼儿师范学校的建筑设计。

第1.0.3条 学校建筑设计应满足教学功能要求,有利于学生安全及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学校用地。

第1.0.4条 学校建筑设计应根据各地区气候和地理差异、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各民族人民生活习惯及传统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

第1.0.5条 学校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2.1.1条 学校校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校址应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地段。校内应有布置运动场的场地和提供设置给水排水及供电设施的条件。

二、学校宜设在无污染的地段。学校与各类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

三、学校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机动车流量超过每小时270辆的道路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m,当小于80m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四、学校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太平间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

五、校区内不得有架空高压输电线穿过。

六、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走读小学生不应跨过城镇干道、公路及铁路。有学生宿舍的学校,不受此限制。

第2.2.1条 学校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运动场地和绿化用地三部分。各部分用地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建筑用地、运动场地、绿化用地之间有绿化带隔离者,应划至绿化带边缘;无绿化带隔离者,应以道路中心线为界。

二、学校建筑用地应包括建筑占地面积、建筑物周围通道、房前屋后的零星绿地、小片课间活动场地。

三、学校运动场地应包括体育课、课间操及课外体育活动的整片运动场地。

四、学校绿化用地应包括成片绿地和室外自然科学园地。

第2.2.2条 学校建筑用地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学校的建筑容积率可根据其性质、建筑用地和建筑面积的多少确定。小学不宜大于0.8;中学不宜大于0.9;中师、幼师不宜大于0.7。

二、中师、幼师应有供全体学生住宿的宿舍用地。有住宿生的中学宜有部分学生住宿用地。

三、学校的自行车棚用地应根据城镇交通情况决定。

四、在采暖地区,当学校建在无城镇集中供热的地段时,应留有锅炉房、燃料、灰渣的堆放用地。

第2.2.3条 学校运动场地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运动场地应能容纳全校学生同时作课间操之用。小学每学生不宜小于2.3m2,中学每学生不宜小于3.3m2。

二、学校田径运动场应符合表2.2.3的规定:

注:

①中学学生人数在900人以下时,宜采用250m环形跑道:学生人数在1200-1500人时,宜采用300m环形跑道。

②直跑道每组按6条计算。

③位于市中心区的中小学校,因用地确有困难,跑道的设置可适当减少,但小学不应少于一组60m直跑道;中学不应少于一组100m直跑道。

三、每六个班应有一个篮球场或排球场。

四、运动场地的长轴宜南北向布置,场地应为弹性地面。

五、有条件的学校宜设游泳池。

第2.2.4条 学校绿化用地:中师、幼师不应小于每学生2m2;中学不应小于每学生1m2;小学不应小于每学生0.5m2。

第2.3.1条 学校应有总平面设计,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建筑设计。

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运动场地、自然科学园地及生活区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第2.3.3条 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区、靠近室外运动场地布置。

第2.3.4条 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

第2.3.5条 学校的校门不宜开向城镇干道或机动车流量每小时超过300辆的道路。校门处应留出一定缓冲距离。

第2.3.6条 建筑物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教学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二、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2h。

三、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25m。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25m。

第2.3.7条 植物园地的肥料堆积发酵场及小动物饲养场不得污染水源和临近建筑物。

中小学、中师、幼师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的组成,应根据学校的类型规模、教学活动要求和条件宜分别设置下列一部分或全部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

普通教室、实验室、自然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史地教室、语言教室、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合班教室、体育器材室、教师办公室、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室等。

风雨操场应根据条件和情况设置。

第3.1.2条 教学用房的平面,宜布置成外廊或单内廊的形式。

第3.1.3条 教学用房的平面组合应使功能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和有利于疏散。

第3.2.1条 教室内课桌椅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课桌椅的排距:小学不宜小于850mm,中学不宜小于900mm;纵向走道宽度均不应小于550mm。课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120mm。

二、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三、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8000mm,中学不宜大于8500mm。教室后部应设置不小于600mm的横向走道。

普通教室应设置黑板、讲台、清洁柜、窗帘杆、银幕挂钩、广播喇叭箱,“学习园地”栏、挂衣钩、雨具存放处。教室的前后墙应各设置一组电源插座。

第3.2.3条 黑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黑板尺寸:高度不应小于1000mm,宽度:小学不宜小于3600mm,中学不宜小于4000mm。

二、黑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宜为800~900mm;中学宜为1000~1100mm。

三、黑板表面应采用耐磨和无光泽的材料。

第3.2.4条 讲台两端与黑板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m,宽度不应小于650mm,高度宜为200mm。

物理、化学实验室可分边讲边试实验室、分组实验室及演示室三种类型。生物实验室可分显微镜实验室、演示室及生物解剖实验室三种类型。根据教学需要及学校的不同条件,这些类型的实验室可全设或兼用。

第3.3.2条 实验桌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双人单侧化学、物理、生物实验桌,每个学生所占的长度不宜小于600mm;实验桌宽度不宜小于600mm。

二、四人双侧物理实验桌,每个学生所占的长度不宜小于750mm;实验桌宽度不宜小于900mm。

三、岛式化学、生物实验桌每个学生所占的长度不宜小于600mm;实验桌宽度不宜小于1250mm。

四、教师演示桌长不宜小于2400mm,宽不宜小于600mm。

第3.3.3条 实验室的室内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第一排实验桌的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0mm,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最后一排实验桌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1200mm;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1000mm。

二、两实验桌间的净距离:双人单侧操作时,不应小于600mm;四人双侧操作时,不应小于1300mm;超过四人双侧操作时,不应小于1500mm。

三、中间纵向走道的净距离:双人单侧操作时,不应小于600mm。四人双侧操作时,不应小于900mm。

四、实验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550mm。

第3.3.4条 实验室设施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实验室及其附属用房应根据功能的要求设置给水排水系统、通风管道和各种电源插座。

二、实验室内应设置黑板、讲台、窗帘杆、银幕挂钩、挂镜线和“学习园地”栏。

三、化学实验室、化学准备室及生物解剖实验室的地面应设地漏。

第3.3.5条 演示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演示室宜容纳一个班的学生,最多不应超过两个班。

二、演示室应采用阶梯式楼地面,设计视点应定在教师演示台面中心。每排座位的视线升高值宜为120mm。

三、演示室宜采用固定桌椅,当座椅后背带有书写板时,其排距不应小于850mm。每个座位宽度宜为500mm。

第3.3.6条 化学实验室宜设仪器室、准备室、实验员室、药品贮藏室等附属用房。

第3.3.7条 化学实验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实验室宜设在一层;其窗不宜为西向或西南向布置。

二、实验室内的排风扇应设在外墙靠地面处。风扇的中心距地面不宜小于300mm。风扇洞口靠室外的一面应设挡风措施;室内一面应设防护罩。

三、实验室应设置带机械排风的通风柜,当有二个以上化学实验室时,至少应有一间实验室设置通风柜。通风柜内宜设给水排水装置,但电源插座、照明及煤气开关均不得设在通风柜内。

四、实验室内应设置一个事故急救冲洗水嘴。

五、实验室可设置煤气管道,并应有一定的安全措施。

第3.3.8条 物理实验室宜设仪器室、准备室、实验员室等附属用房。

第3.3.9条 物理实验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做光学实验用的实验室宜设遮光通风窗及暗室。内墙面宜采用深色。

二、做光学实验用的实验桌上宜设置局部照明。

第3.3.10条 生物实验室宜设准备室、标本室、仪器室、模型室、实验员室等附属用房。

第3.3.11条 生物实验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实验室的窗宜为南向或东南向布置。

二、实验室的向阳面宜设置室外阳台和宽度不小于350mm的室内窗台。

三、实验室的显微镜实验桌宜设置局部照明。

第3.3.12条 实验室附属用房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实验室分开设置的附属用房的位置应靠近所属实验室。

二、化学实验室附属用房除药品贮藏室可与准备室合并设置外,其它房间均宜分开设置。

三、化学实验室的危险化学药品贮藏室,除应符合防火规范要求外,尚应采取防潮、通风等措施。

四、物理实验室附属用房宜分开设置。

五、物理实验室的实验员室宜设置钳工台。

六、生物实验室附属用房,除实验员室可与仪器室或模型室合并外,其它房间均宜分开设置。

七、生物标本室宜为北向布置,并应采取防潮、降湿、隔热、防鼠等措施。

第3.4.1条 小学自然教室宜设附属用房教具仪器室(兼放映室)。

第3.4.2条 自然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0mm,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9500mm。

二、教室中间纵向走道宽度和课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不应小于550mm。

三、教室及教具仪器室应根据功能要求设置水池及弱电源插座。

四、教室的向阳面宜设置宽度不小于350mm的室内窗台。

五、教室宜设银幕挂钩、透射银幕、仪器标本柜、窗帘盒及挂镜线。

六、教具仪器室应设门与教室相通。

第3.4.3条 史地教室宜设陈列室、贮藏室等附属用房,也可在教室内设置供存放仪器、挂图、展品、岩石标本等的位置。

第3.4.4条 史地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地理教室和历史教室宜合并设置为史地教室。

二、史地教室讲桌应设电源插座。教室内宜设窗帘盒、银幕挂钩、挂镜线。

三、设置简易天象仪的地理教室,其课桌宜安装局部照明。

第3.4.5条 中小学美术教室宜设教具贮存室。

中师、幼师美术教室宜由教室及教具贮存室、工作室、陈列室等附属用房组成。

第3.4.6条 美术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美术教室宜设北向采光,或设顶部采光。

二、对有人体写生的美术教室,应考虑遮挡外界视线的措施。

三、教具贮存室宜与美术教室相通。

四、教室四角应各设一组电源插座,室内应设窗帘盒、银幕挂钩、挂镜线和水池。

第3.4.7条 书法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书法桌应全部采取单桌排列,其排距:中师、幼师不宜小于1200mm;中小学不宜小于950mm。教室内的纵向走道宽度不应小于550mm。

二、室内宜设挂镜线、水池、窗帘盒及电源插座。

第3.5.1条 音乐教室宜设附属用房乐器室。

第3.5.2条 音乐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教室内地面宜设2-3排阶梯,亦可做成阶梯教室。

二、教室应设置五线谱黑板及教师示教琴位置。

第3.5.3条 中师、幼师应按教学要求设置钢琴的琴房。

琴房内应设电源插座,并应考虑室内音响和隔声设计。

第3.6.1条 舞蹈教室宜设器材贮藏室、更衣室、浴室、厕所等附属用房。

第3.6.2条 舞蹈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每间教室不宜超过20人使用。

二、教室内在与采光窗相垂直的一面横墙上,应设一面高度不小于2100mm(包括镜座)的通长照身镜。其余三面内墙应设置高度不低于900mm可升降的把杆,把杆距墙不宜小于400mm。

三、窗台高度不宜低于900mm,并不得高于1200mm。

四、室内宜设吸顶灯,并应设电源插座、窗帘盒及挂镜线。

第3.7.1条 语言教室宜设控制室、换鞋处等附属用房。

第3.7.2条 当控制台设于邻室时,二室之间应设观察窗,窗的设置应能满足教师视线看到教室每个学生座位的要求。

第3.7.3条 语言学习桌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教室内设置控制台时,第一排语言学习桌前沿距前墙不应小于2500mm。

二、纵向走道宽度不宜小于600mm;教室后部横向走道的宽度不宜小于600mm。

三、语言学习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20mm。

四、前后排语言学习桌净距离不应小于600mm。

第3.7.4条 教室的地面应设置暗装电缆槽。

第3.8.1条 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宜设教师办公室、资料贮存室等附属用房。

第3.8.2条 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教室的平面宜布置为独立的教学单元。

二、微机操作台宜采用平行于教室前墙或沿墙周边布置。

三、微机操作台前后排之间净距离和纵向走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700mm。

四、微机操作台应设置电源插座。当微机操作台平行前墙布置时,楼地面应设置暗装电缆槽。

五、室内地面宜采用能导出静电功能的材料。

六、当室外附近有强电磁场干扰时,教室内应有屏蔽措施。

第3.8.3条 教室应设置书写白板,窗帘杆及银幕挂钩。

第3.9.1条 合班教室的规模宜能容纳一个年级的学生,并可兼作视听教室。

第3.9.2条 合班教室宜设放映室兼电教器材的贮存、修理等附属用房。

第3.9.3条 合班教室的地面,容纳两个班的可做平地面;超过两个班的应做坡地面或阶梯形地面。

第3.9.4条 合班教室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500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8000mm。

二、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三、座位排距:小学不应小于800mm,中学、中师、幼师不应小于850mm。

四、走道宽度:纵、横向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900mm;当同时设有中间和靠墙纵向走道时,其靠墙纵向走道宽度不应小于550mm。

五、座位宽度不应小于450~500mm。

六、教室的课桌椅宜采用固定式。课椅宜采用翻板椅。

第3.9.5条 在计算坡地面或阶梯地面的视线升高值时,设计视点应定在黑板底边;隔排视线升高低宜为120mm;前后排座位宜错位布置。

当教室设置普通电影放映室时,放映孔底面的标高与最后排座位的地面标高的高差不宜小于1800mm;最后排地面与顶棚或结构突出物的距离不应小于2200mm。

第3.9.7条 放映白昼电影的合班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放映室的净宽度宜为教室长度的1/4~1/2。

二、安装透射幕洞口的宽度应为教室长度的1燉6;洞口的高宽比应为1:1:34;洞口的底面标高与讲台面的距离不宜小于1200mm。

三、放映室的墙面及顶棚面宜采用无光泽的暗色材料。

第3.9.8条 装备电教设施的合班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教室前墙应设黑板和银幕。前后墙均应设电源插座。

二、室内应设安装电视机的设施和窗帘盒。

第3.10.1条 风雨操场宜设室内活动场、体育器材室、教师办公室及男、女更衣室等附属用房。

第3.10.2条 室内活动场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室内活动场的类型应根据学校的规模及条件确定,并宜符合表1.10.2的规定。

二、室内活动场的设施、设备应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和条件设置。

三、室内活动场窗台高度不宜低于2100mm。门窗玻璃、灯具等,均应设置护网或护罩。

四、室内活动场不应采用刚性地面。固定设备的埋件不应高出地面。

第3.10.3条 体育器材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体育器材室宜靠近运动场,并宜与体育教师办公室和体育教师更衣室相邻布置。

二、体育器材室应设借物窗口和易于搬运运动器械的出入口。

三、体育教师更衣室内宜设洗手盆、挂衣钩。

第3.11.1条 图书阅览室宜设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书库及管理员办公室(兼借书处)。

第3.11.2条 阅览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阅览室应设于环境安静并与教学用房联系方便的位置。

二、教师阅览室与学生阅览室应分开设置。

三、教师阅览室座位数宜为全校教师人数的1/3。

四、学生阅览室座位数:小学宜为全校学生人数的1/20;中学宜为全校学生人数的1/12;中师、幼师宜为全校学生人数的1/6。

第3.11.3条 书库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小学藏书量宜按每学生20-30册计算;每平方米藏书量宜为500-700册。

二、中学藏书量宜按每学生30-40册计算;每平方米藏书量宜为500-600册。

三、中师、幼师藏书量宜按每学生80-100册计算;每平方米藏书量宜为400-500册。

四、书库设计应采取通风、防火、防潮、防鼠及遮阳等措施。

第3.12.1条 教师办公室的平面布置,宜有利于备课及教学活动。

第3.12.2条 教学楼中宜每层或隔层设置教师休息室。

第3.12.3条 教师办公室和教师休息室宜设洗手盆、挂衣钩、电源插座等。

第4.1.2条 广播室的窗宜面向操场布置。

第4.1.3条 保健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保健室的窗宜为南向或东南向布置。保健室的大小应能容纳常用诊疗设备和满足视力检查的要求。

二、小学保健室可设一间;中学、中师和幼师保健室宜分设为两间,根据条件可设观察室。

三、保健室应设洗手盆、水池和电源插座。

第4.2.1条 生活服务用房宜设厕所、淋浴室、饮水处、教职工单身宿舍、学生宿舍、食堂、锅炉房、自行车棚。

第4.2.2条 教学楼应每层设厕所。

第4.2.3条 教职工厕所应与学生厕所分设。

当学校运动场中心,距教学楼内最近厕所超过90m时,可设室外厕所,其面积宜按学生总人数的15%计算。

第4.2.4条 当有条件时,学校厕所应采用水冲式厕所。

学校水冲厕所应采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应设排气管道。

第4.2.5条 教学楼内厕所的位置,应便于使用和不影响环境卫生。在厕所入口处宜设前室或设遮挡措施。

第4.2.6条 学校厕所卫生器具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小学教学楼学生厕所,女生应按每20人设一个大便器(或1000mm长大便槽)计算;男生应按每40人设一个大便器(或1000mm长大便槽)和1000mm长小便槽计算。

二、中学、中师、幼师教学楼学生厕所,女生应按每25人设一个大便器(或1100mm长大便槽)计算;男生应按每50人设一个大便器(或1100mm长大便槽)和1000mm长小便槽计算。

三、厕所内均应设污水池和地漏。

四、教学楼内厕所,应按每90人应设一个洗手盆(或600mm长盥洗槽)计算。

第4.2.7条 寒冷及严寒地区的淋浴室、更衣间内应设排气管道。

第4.2.8条 教学楼内应分层设饮水处。宜按每50人设一个饮水器。

第4.2.9条 饮水处不应占用走道的宽度。

第4.2.10条 学生宿舍宜由居室、管理室、盥洗室、厕所、贮藏室及清洁用具室组成。

第4.2.11条 学生宿舍不应与教学用房合建。

男、女生宿舍应分区或分单元布置,并不得分层设置,其出入口应分开设置。

第4.2.12条 学生宿舍的居室,应设贮藏空间,每室居住人数不宜多于7-8人。

第4.2.13条 学生宿舍应设晒衣设施。

一层出入口及门窗,应设置安全防护措施。

第4.2.14条 宿舍盥洗室的盥洗槽应按每12人占600mm长度计算;室内应设污水池及地漏。

宿舍的女生厕所应按每12人设一个大便器(或长1100mm大便槽)计算,男生厕所应按每20人设一个大便器(或1100mm长大便槽)和500mm长小便槽计算。厕所内应设洗手盆、污水池和地漏。

中学、中师、幼师的女厕所内,宜设有女生卫生间。

第4.2.16条 餐厅和厨房的人流,气味和运输路线,均不得干扰教学用房的正常使用。

第4.2.17条 食堂的餐厅和厨房,应设部分走读生吃午饭、热饭和课间加餐设施。

第5.1.1条 学校主要房间的使用面积指标宜符合表5.1.1的规定。

注:

①本表按小学每班45人,中学每班50人,中师、幼师每班40人计算。

②本表不包括实验室、自然教室、史地教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的附属用房面积指标。

③本表普通教室的面积指标,系按中小学校课桌规定的最小值,小学课桌长度按1000mm、中学课桌长度按1100mm测算的。

第5.1.2条 一台钢琴的琴房,每间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m2,二台钢琴的琴房,每间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0m2。

第5.1.3条 实验室设实验员室时,其使用面积每人不应小于4.5m2。

第5.1.4条 阅览室的使用面积应按座位计算,教师阅览室每座不应小于2.1m2,学生阅览室每座不应小于1.5m2。

第5.1.5条 教员休息室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2m2。教师办公室每个教师使用面积不宜小于3.5m2。

第5.1.6条 中学、中师、幼师学生宿舍的使用面积,应按每床为2.7m2计算。

学生宿舍贮藏间的使用面积,宜按每生为0.10~0.12m计算。

第5.2.1条 小学教学楼不应超过四层;中学、中师、幼师教学楼不应超过五层。

第5.2.2条 学校主要房间的净高,应符合表5.2.2的规定:

注:

①合班教室的净高度根据跨度决定,但不应低于3.6m。

②设双层床的学生宿舍,其净高不应低于3.00m。

第5.3.1条 教学用房门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教室、实验室靠后墙的门宜设观察孔。

二、有通风要求的房间的门,均应设可开启的上亮。

三、门宜采用坚固、耐用的材料制作,并宜设置固定门扇的定门器。

第5.3.2条 教学用房窗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教室、实验室的窗台高度不宜低于800mm,并不宜高于1000mm。

二、教室、实验室靠外廊、单内廊一侧应设窗。但距地面2000mm范围内,窗开启后不应影响教室使用、走廊宽度和通行安全。

三、教室、实验室的窗间墙宽度不应大于1200mm。

四、风沙较大地区的语言教室、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实验室、仪器室、标本室、药品室等,宜设防风沙窗。

五、二层以上的教学楼向外开启的窗,应考虑擦玻璃方便与安全措施。

六、炎热地区的教室、实验室、风雨操场的窗下部宜设置可开启的百叶窗。

第5.3.3条 严寒地区教室、实验室的地面宜采用热工性能好的地面材料。语言教室应做防尘地面。舞蹈教室宜做有弹性的架空木地板地面。

第5.3.4条 学校用房墙裙的高度应符合表5.3.4的规定:

教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室、体育器材室、门厅、走道、楼梯间1.00-1.20

第5.3.5条 三层以上的教学楼,宜设垃圾管道。

第5.3.6条 采暖地区教学用房的散热器宜暗装,并宜设散热器罩。

第6.1.1条 教学楼宜设置门厅。

第6.1.2条 在寒冷或风沙大的地区,教学楼门厅入口应设挡风间或双道门。挡风间或双道门的深度,不宜小于2100mm。

第6.2.1条 教学楼走道的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教学用房:内廊不应小于2100mm;外廊不应小于1800mm。

二、行政及教师办公用房不应小于1500mm。

第6.2.2条 走道高差变化处必须设置台阶时,应设于明显及有天然采光处,踏步不应少于三级,并不得采用扇形踏步。

第6.2.3条 外廊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低于1100mm。栏杆不应采用易于攀登的花格。

第6.3.1条 楼梯间应有直接天然采光。

第6.3.2条 楼梯不得采用螺形或扇步踏步。

每段楼梯的踏步,不得多于18级,并不应少于3级。梯段与梯段之间,不应设置遮挡视线的隔墙。楼梯坡度,不应大于30°。

第6.3.3条 楼梯梯段的净宽度大于3000mm时宜设中间扶手。

第6.3.4条 楼梯井的宽度,不应大于200mm。当超过200mm时,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第6.3.5条 室内楼梯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小于900mm。室外楼梯及水平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小于1100mm。

第6.4.1条 教室安全出口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000mm。合班教室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500mm。

第6.4.2条 教学用房及其附属用房不宜设置门槛。

第7.1.1条 学校用房工作面或地面的采光系数最低值和玻地比应符合表7.1.1的规定:

学校用房工作面或地面上的采光系数最低值和玻地比 表7.1.1

普通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

语言教室、音乐教室、史地教室、

注:

①全年阴天数在200天以上,早上八时的云量在七纸以上地区,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工作面(或地面)的采光系数最低值不应低于2%,其玻地比不应低于1:4:5;临界照度为4000Lx。

②走道、楼梯间应直接采光。

第7.1.2条 教室光线应自学生座位的左侧射入;当教室南向为外廊,北向为教室时,应以北向窗为主要采光面。

第7.1.3条 房间内各表面应采用浅色的装修。室内各表面的反射系数值应符合表7.1.3的规定:

第7.2.1条 凡学校建筑均应装设人工照明。

第7.2.2条 学校用房工作面或地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表7.2.2的规定,其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

普通教室、书法教室、语言教室、

第7.2.3条 教室黑板应设黑板灯。其垂直照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200Lx。黑板面上的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

黑板灯对学生和教师均不得产生直接眩光。

第7.2.4条 教室照明光源宜采用荧光灯。对于识别颜色有较高要求的教室,如美术教室等,宜采用高显色性光源。

教室不宜采用裸灯。灯具距桌面的最低悬挂高度不应低于1.7m(阶梯地面的合班教室除外)。灯管排列应采用长轴垂直于黑板的方向布置。

第7.2.6条 坡地面或阶梯地面的合班教室,前排灯不应遮挡后排学生视线及产生直接眩光。

第7.2.7条 照明设计计算照度时,照度补偿系数应为1.3。

教室、物理、生物实验室等房间换气次数不应低于表7.3.1的规定。并应采取各种有组织的自然通风措施,使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5%。

第7.3.2条 教室、实验室的通风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炎热地区应采用开窗通风的方式。

二、温暖地区应采用开窗与开启小气窗相结合的方式。

三、寒冷和严寒地区可采用在教室外墙和过道开小气窗或室内做通风道的换气方式。小气窗设在外墙时,其面积不应小于房间面积的1/60;小气窗开向过道时,其开启面积应大于设在外墙上的小气窗面积的二倍;当在教室内设通风道时,其换气口可设在天棚或内墙上部,并安装可开关的活门。

第8.1.1条 教学用房设置的集中采暖系统,应根据学校的特点设计成能分区或分层调节,自成单独环路。

第8.1.2条 过渡地区、非集中采暖地区的舞蹈教室、美术教室、琴房等宜设置采暖设施。

第8.1.3条 学校建筑各种房间的采暖设计温度应符合表8.1.3的规定:

注:

①人体写生的美术教室,室内设计温度宜为26-28℃。

②表中风雨操场室内设计温度的规定,系指带围护结构者。

第8.1.4条 炎热地区的教学用房可设置电风扇。

第8.2.1条 在寒冷及严寒地区教学用房的给水进户管上应设泄水装置。

第8.2.2条 当化学实验室给水水嘴的水头大于2m,急救冲洗水嘴的水头大于1m时,应采取减压措施。

化验盆排水口应设耐腐蚀的挡污篦;排水管道应采用耐腐蚀管材。

第8.2.3条 学生厕所大便器(或大便槽)应采用坚固耐用,便于管理维修的冲洗设备,并应保证冲洗强度和水量。

第8.2.4条 饮用水应设消毒处理设施。

第8.2.5条 自然科学园地和运动场地应设洒水栓。

第8.3.1条 学校供、配电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学校建筑的照明用电和电力用电应设总配电箱,总配电箱的位置应便于管理和进出线方便。

二、室外线路应保证安全,维护方便。

三、各幢建筑的电源引入处应设电源总切断装置,当为多层建筑时,除首层设电源总切断装置外,各层应分别设电源切断装置。

四、配电装置的位置和构造,应考虑安全可靠,防止意外触及的措施。

五、室内线路宜采用暗线敷设。

六、配电系统支路的划分宜按以下原则:

(一)教学用房和非教学用房的照明线路应分设不同支路。

(二)门厅、走道、楼梯照明线路应设单独支路。

(三)教学用房照明线路支路,控制范围不宜过大,以二至三个教室为宜。

(四)教室内电源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设不同支路。

(五)各实验室内教学用电应设专用线路,电源侧应设有切断、保护措施的配电装置。

第8.3.2条 学校用电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凡规定设一组电源插座者,均为220v二孔、三孔插座各一个。

二、语言教室和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应根据设备性能及要求,设置电源及安全接地、工作接地。

三、照明灯的开关控制,应考虑节电、使用方便及有利维修。灯具选型应符合安全要求,并应有利于清扫和维修。

四、实验室的电源应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实验室电源插座宜设在实验桌上。

(二)准备室应设置电源和安全接地措施。

(三)物理实验室讲桌处应设三相380v电源插座。

(四)化学、物理实验室应设直流电源线路和电源接线条件。

(五)生物实验室的显微镜室,设天象仪的地理教室,在实验课桌上,应设局部照明。

第8.3.3条 学校广播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和操场应根据使用需要,分别设置广播支路和扬声器。

二、播音系统中兼作播送作息音响信号的扬声器应设置在教学楼的走道、校内学生活动的场所。

三、广播线路敷设宜暗装。

四、广播室内应设置广播线路接线箱,接线箱宜暗装,并预留与广播扩音设备控制盘连接线的穿线暗管。

五、广播扩音设备的电源侧,应设电源切断装置。

讲课为主,并做些小型实验,学生除听讲、记录外,

演示室 老师在演示桌上做实验示范表演,学生主要看、

一、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对于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在执行中区别对待。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二、条文中指明必须按其他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和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可参照……”。

建筑设计课件(篇3)

摘要:高职高专院校精品课程是学校专业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设置与管理对提升院校的综合实力和知名度有很大的作用。本文结合高职高专《网络营销》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教学,探索了对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管理机制的科学管理与有效实践的过程。

所谓“精品课程”就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育部早在就出台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等的一系列政策。强调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要重点抓好“建设计划、教学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和有效评价机制”等方面。高职高职院校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要加强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管理,从专业建设的整体规划入手进行选题,周密组织加强研究,着眼提高质量,建立精品课程的激励和评价机制,调动精品课程建设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精品课程评价多元化发展。完善课程评价体系,评价的目标应包含激励学生乐于参加企业活动,增强学生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着重要求学生学会交流和展示。下面就以高职院校《网络营销》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为例来探讨精品课程建设管理机制的建设和实践。

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专业中最重要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将技术与商务融合将传统与网络对接的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现有的课程教学一般偏重理论知识体系的传授,在动手能力的培养上相对薄弱。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项目设计,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前后贯通的系列技能训练为依托,将网络营销业务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期取得最优的人才培养效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网络商务信息的搜集、整理;会进行营销平台的策划与建设;会利用不同的互联网工具和营销方法进行网络策划推广和网络促销;会利用即时沟通工具进行在线洽谈和客户服务,能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网上创业。[1]选择课程为精品课程经历了课程申请,所在系部进行初审并推荐,教务处组织人员审核,学院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公示评审结果,院长办公会议审批等过程。精品课程的选择就是要整合学院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打造学院品牌专业及课程,提升学院的教学实力、知名度。同时也可促进广大教职工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学校日常教学需要按照日常的教学管理要求进行。那么获准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当中的规划课程的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教学研究及教学改革等也是要按照教学管理的要求纳入日常教学管理当中。当然针对精品课程的特殊性,在日常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学院又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机制。

构建管理有效课程建设决策系统,建立由主管教学工作副校长、教务处长参加的课程建设工作决策中心,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即主管管副校长具体负责、教务处统筹规划、各学院负责组织实施的组织模式,从学校到学院,直至课程负责人,一级负责一级,形成责任明确,分工协作的局面。以课程负责人(主讲人)为核心的教师团队负责具体的'建设工作,要做到精品课程建设涉及到的每一项工作任务都具体落实到人,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实实在在做好日常的网络营销课程资源的收集积累工作。

(1)制定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实施办法中要制定严格的申报和评审程序,形成逐级申报制度;制订出精品课程的评价体系,详细规定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以及需要达到的指标标准;制定精品课程建设监督检查工作程序,做到“有章必依”,切实把好过程关,防止出现突击建设、后续建设乏力的现象;制定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奖惩制度,只有赏罚分明才能规范精品课程建设工作。(2)完善奖励机制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取得优秀建设成果的教师在科研立项、岗位津贴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尤其是对获得闺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的负责人及其团队,要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实现精品课程建设的持续发展。(3)加强资金的投入与管理高校必须以精品课程建设规划为依据,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资金的分配与使用进行科学安排,优先保证师生评价高、有特色与优势的课程的建设所需资金。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应按实施规划确定课程建设目标、内容、日程安排、经费使用计划,并按计划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各系部负责申报批准的项目的日常管理和检查,配合制订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及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学院教务处负责政策指导、实施规划评审、年度检查、评估验收等宏观管理,对经费划拨、经费支出进行审批。

课程建设工作评估体系重点是构建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和学科教学状态评价体系及其激励机制,对课程质量、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实行全面评价,对课程建设进行有效调控。一是按照科学系统可操作性原则构建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对课程建设实行学生、教师和领导全员评议,并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档次。二要构建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体系,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果、学生素质提升水平实行全方位的综合测评。

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就是应现代企业岗位专业技能要求而量身打造有高技能的职业人才。同时也顺应时代潮流让学生改变就业观念,改就业为创业,实现“就创”并举的多样化就业模式。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网络贸易实战和个人网络创业为网络营销精品课程的结业实践课程。针对企业营销贸易类岗位,培养贸易信息搜集、分析、处理能力;供求信息发布、管理能力;网络贸易平台选择、评价等职业能力。通过网络店铺的创建于经营,以适应网络创业大趋势,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如综合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创业创新能力的需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2]三、结语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因此精品课程建设是确保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建立一批高质量、高水平、具有示范作用的精品课程,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综合能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方玲玉.《网络营销实务》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实践尝试[J].职教论坛,(16).

[2]王莉.构建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管理体系的探索[J].品牌月刊,(5).

建筑设计课件(篇4)

本年度承担了园林12级本科的《园林工程制图》课程,本课程计划学时为7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0时,实践教学32学时。在理论教学中,根据学校本科教学的特点,突出讲授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做到讲清、讲细,让学生完全理解和掌握。在实践教学中,一律按规范要求从严要求,养成学生良好的制图规范与习惯。

本次主要讲授的是轴测图投影这个章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采用讲授和制图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授。采用讲授一个知识点,练习一部分习题,从而使该节课所讲授内容都可以得到实践加深。这样使得每位同学都能掌握该章节理论的同时也加强了实践的练习,为后面课程的学习打下一个稳定的基础。另外,通过以往的教授经验,本次教学加强了园林相关课程的引入与讲解,使同学们真正掌握该门课程内容的同时,了解到在整个专业学习过程中与其他课程的相关性。

课程的总体教授进度由易到难,即从制图标准的有关规定讲起,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制图规范,教授学生如何绘制平面图形,掌握基本的点、线、面的三面投影,再教授学生如何识别与绘制立体的投影,包括基本轴测图的绘制以及组合体图形的绘制,最后教授学生剖面图、断面图、建筑平面图的识别与绘制。在平时的作业当中,加大学生仿宋字、植物平面投影图、线条图的绘制,使学生们能够在学好工程制图课程的同时为园林设计初步、园林艺术课程及园林建筑等课程打好绘图的基础。

从同学们完成的多次作业来看,部分同学们对于习题集上的内容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每次授课时,特别留出一节课程进行疑难讲解,使同学们能够尽量将所学内容消化掉。

从本学期考试成绩上分析,大部分同学基本能够掌握所学内容,但由于本课程对学生空间几何思维能力要求较强,部分同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讲解,平时加大学生的习题练习,加强学生基本制图识图的能力。

总之,通过这学期的教学工作,使我了解到了课堂所讲授的内容应该考虑学生的接受与理解程度,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同时,也为我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对我近一步做好工作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建筑设计课件(篇5)

本次听课主要针对王保华、蒋亚光、朱美英、王洁、梁毅花、李旭同志,听课的六位教师对本次评估听课进行认真的准备。在6名教师中,王保华与朱美英老师均为副教授以上的职称,其余四位老师均为讲师,授课经验丰富,很多老师都在企业里任过职,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

王保华老师讲授的是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本课程综合性强,反映了学生的制图水平与空间投影、空间尺度及建筑的平立剖组成特征的掌握能力。讲授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结合我校学生的基础,从理论上力求建立清晰的建筑立体结构框架,从系统构成到局部构成全面进行讲解。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剖析难点,详细拟定实践课计划安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朱美英老师讲授的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在授课时能认真执行教学大纲,教学进程计划,依据大纲的要求,首先对本一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熟悉、归纳,虽然多次讲授本课程,但仍认真找出课程的难点、重点,讲授时克服难点,突出重点。将难点化为简单,并反复强调,一般知识提示到位,了解基础知识,掌握重点内容,知道学生会做小型绿地的规划设计并完成图纸的出图。

王洁老师本次主要讲授的是轴测图投影这个章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采用讲授和制图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授。采用讲授一个知识点,练习一部分习题,从而使该节课所讲授内容都可以得到实践加深。这样使得每位同学都能掌握该章节理论的同时也加强了实践的练习,为后面课程的学习打下一个稳定的基础。另外,通过以往的`教授经验,本次教学加强了园林相关课程的引入与讲解,使同学们真正掌握该门课程内容的同时,了解到在整个专业学习过程中与其他课程的相关性。

梁毅花老师上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上讲授基本的理论、术语、树木形态特征、习性等,在多媒体教室结合图片具体细致讲授树木的特点,学生的印象比较直观深刻,在重要的实践环节中,进行了精心组织安排,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实践的内容信息量最大,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入地理解透彻。

蒋亚光老师讲授的是工程概预算课程,该门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该课程总学时54学时,周学时为3学时。该课程主要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部分,侧重于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编制工程概预算的能力。本次课程主要讲授定额计价、清单计价。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教育特点,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毕业后可迅速投入到项目工程造价工作。

期中李旭老师主要讲授的课程是CI,该门课程主要使学生了解社会、企业、文化、实用设计之间的关系;了解策划和设计的社会诉求和心理诉求,以及企业的社会形象建设和企业品牌塑造等,了解基础设计部分和基础应用部分的标准和规范,熟练运用CI的原理塑造企业文化、企业品牌形象以及品牌产品等。本次课程主要讲授的是CI战略的导入,从导入的时机、导入的形式、导入的方法、 导入的程序方面入手深入的讲解,使学生了解CI导入的方法及程序,感受CI的规范性、严密性和重要性,对CI“统一化”有更深的理解。

本次评估听课,我教研室教师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尽管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足,努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改进缺点争取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建筑设计课件(篇6)

4.1.4 老年人建筑层数宜为三层及三层以下;四层及四层以上应设电梯。

4.2.l 老年人居住建筑出人口,宜采取阳面开门。出人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1.50m×l.50m的轮椅回旋面积。

4.2.3 老年人建筑出人口门前平台与室外地面高差不宜大于0.40m,并应采用缓坡台阶和坡道过渡。

4.2.4 缓坡台阶踏步踢面高不宜大于120mm,踏面宽不宜小于380mmm,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2。台阶与坡道两侧应设栏杆扶手。

4.3.l 老年人居住建筑过厅应具备轮椅、担架回旋条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l 户室内门厅部位应具备设置更衣、换鞋用橱柜和椅凳的空间。

2 户室内面对走道的门与门、门与邻墙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o.50m,应保证轮椅回旋和门扇开启空间。

3 户室内通过式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0m。

4.3.2 老年人公共建筑,通过式走道净宽不宜小于1.80m。

4.3.3 老年人出人经由的过厅、走道、房间不得设门坎,地面不宜有高差。

4.3.4 通过式走道两侧墙面0.90m和o.65m高处宜设φ40~50mm的圆杆横向扶手,扶手离墙表面间距40mm;走道两侧墙面下部应设0.35m高的护墙板。

4.4.2 老年人使用的楼梯间,其楼梯段净宽不得小于1.20m,不得采用扇形踏步,不得在平台区内设踏步。

4.4.3 缓坡楼梯踏步踏面宽度,居住建筑不应小于300mm,公共建筑不应小于320mm;踏面高度,居住建筑不应大于150mm,公共建筑不应大于130mm。踏面前缘宜设高度不大于3mm的异色防滑警示条,踏面前缘前凸不宜大于10mm。

4.4.4 不设电梯的三层及三层以下老年人建筑宜兼设坡道,坡道净宽不宜小于1.50m,坡道长度不宜大于12.00mm,坡度不宜大于1/12。坡道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 50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l 坡道转弯时应设休息平台,休息平台净深度不得小于1.50m。

2 在坡道的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l.50m的轮椅缓冲地带。

3 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栏杆下端宜设高度不小于50mm的安全档台。

4.4.5 楼梯与坡道两侧离地高0.90m和0.65m处应设连续的栏杆与扶手,沿墙一侧扶手应水平延伸。扶手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4.3.4条的规定。扶手宜选用优质木料或手感较好的其他材料制作。

4.4.6 设电梯的老年人建筑,电梯厅及轿厢尺度必须保证轮椅和急救担架进出方便,轿厢沿周边离地0.90m和0.65m高处设介助安全扶手。电梯速度宜选用慢速度,梯门宜采用慢关闭,并内装电视监控系统。

4.7.1 老年住宅、老年公寓、老人院应设紧邻卧室的独用卫生间,配置三件卫生洁具,其面积不宜小于5.00m2。

4.7.5 独用卫生间应设坐便器、洗面盆和浴盆淋浴器。坐便器高度不应大于0.40m,浴盆及淋浴坐椅高度不应大于0.40m。浴盆一端应设不小于0.30m宽度坐台。

4.7.6 公用卫生间厕位间平面尺寸不宜小于1.20m×2.00m,内设0.40m高的坐便器。

4.7.7 卫生间内与坐便器相邻墙面应设水平高0.70m的“l”形安全扶手或“ ∏’形落地式安全扶手。贴墙浴盆的墙面应设水平高度0.60m的“l”形安全扶手,水盆一侧贴墙设安全扶手。

4.8.l 老年人居住建筑的起居室或卧室应设阳台,阳台净深度不宜小于1.50m。

4.8.2 老人疗养室、老人病房宜设净深度不小于1.50m的阳台。

4.8.3 阳台栏杆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10m,寒冷和严寒地区宜设封闭式阳台。顶层阳台应设雨篷。阳台板底或侧壁,应设可升降的晾晒衣物设施。

4.8.4 供老人活动的屋顶平台或屋顶花园,其屋顶女儿墙护栏高度不应小于1.10m;出平台的屋顶突出物,其高度不应小于0.60m。

4.9.l 老年人建筑公用外门净宽不得小于1.10m。

4.9.2 老年人住宅户门和内门(含厨房门、卫生间门、阳台门)通行净宽不得小于0.80m。

4.10.l 老年人建筑内部墙体阳角部位,宜做成圆角或切角,且在1.80m高度以下做与墙体粉刷齐平的护角。

4.10.4 老年人居室不宜设吊柜,应设贴壁式贮藏壁橱。每人应有1.00m3 以上的贮藏空间。

5.0.3 老年人居住建筑居室之间应有良好隔声处理和噪声控制。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45db,空气隔声不应小于50db,撞击声不应大于75db。

5.o.5 老年人居室夜间通向卫生间的走道、上下楼梯平台与踏步联结部位,在其临墙离地高o.40m处宜设灯光照明。

5.0.6 起居室、卧室应设多用安全电源插座,每室宜设两组,插孔离地高度宜为o.60~o.80m;厨房、卫生间宜各设三组,插孔离地高度宜为0.80~1.00m。

5.0.9 电源开关应选用宽板防漏电式按键开关,高度离地宜为1.00~1.20m。

5.0.10 老年人居住建筑每户应设电话,居室及卫生间厕位旁应设紧急呼救按扭。

5.0.11 老人院床头应设呼叫对讲系统、床头照明灯和安全电源插座。

建筑设计课件(篇7)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是以培养建筑设计基础技能为目标的一个课程系列,在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计划(~版)中,设计基础课程包括《建筑初步》、《建筑设计入门》以及《设计绘画》。但是设计基础课程之间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的问题较为突出,并影响到内容设置、学时分配等其他方面的问题,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点问题,目前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并未深入开展。本文即以该计划中这三门课的教学大纲①为切入点,对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整合研究。

整合②是指基于发展的需要,通过对系统内以及系统之间各要素关联性的挖掘,利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积极地改变或调整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克服系统发展过程中构成要素分离的倾向,实现新的综合。整合与当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迅速变化的时代,由于众多因素改变着职业教育的面貌,这就导致了各组成要素之间关联性的缺乏,因此需要将整合概念引入到高职高专课程体系的研究中来,以实现在它们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在原有教学计划中,已经确定《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并为后续核心技能、综合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这几份大纲虽然均已注重贯彻了这个总目标,从单个课程看已经比较合理,但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由于学制限制及培养目标等多方面的因素,在目标设置上还存在缺乏重点和层次性、部分目标陈述不够规范等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建筑初步(1)原目标:①培养学生的识图和制图能力,能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建筑方案图;②了解建筑的基础知识,对建筑、建筑师、建筑设计等有一定的理解。主要问题:①两个目标之间的主次关系不明确;②缺乏技能培养的具体目标;③目标二和建筑设计入门的目标一有重叠,需要进一步明确。

建筑初步(2)原目标:①了解形态构成在建筑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掌握建筑学专业的形态构成学习方法;②对当代建筑大师及其作品有一定了解,学会用构成的方法分析和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③掌握建筑形态与空间基本表达方法,学会用轴测图或模型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主要问题:①目标过于具体、缺乏统领性;②陈述不够简洁、明了;③目标二、三和建筑设计入门的目标二有重叠,需要进一步明确。

建筑设计入门原目标:①逐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提升认识水平及专业素养;②训练学生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方法、过程和表达技巧。主要问题:①目标设置不够具体,指导性不强;②与建筑初步一、二的部分目标有重叠。

设计绘画(1)原目标:①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地安排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课堂写生为主;②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启发学生多动手,多思考,既有统一要求,又要注意学生个人特点,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主要问题:①陈述不够简洁、明确;②目标设置不够具体,指导性不强;③缺乏与建筑初步和设计入门课程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设计绘画(2)原目标:①在教学过程中,作好从单色认识到彩色认识的过渡,合理地安排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课堂写生为主。②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启发学生多观察,多感觉,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体会色彩对万物的影响,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主要问题:①陈述不够简洁、明确;②目标设置重点与层次不突出,指导性不强;③缺乏与建筑初步和设计入门课程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建筑初步(1)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其意义不言而喻,重点内容是建筑的识图与制图,主要包括建筑基本认识、建筑识图、工具制图、建筑测绘等内容。

建筑初步(2)的教学重点是建筑形态和空间的理解和分析,这是建筑的核心研究对象,它逐步将学生们带入建筑创作的领域中来,主要包含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空间限定、建筑形态分析、大师作品分析等内容。建筑设计入门作为连接基础系列课程和核心系列课程的过渡,主要是提升学生的专业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评价能力,包括国内外著名建筑作品及流派介绍、建筑设计的过程介绍、建筑设计宏观环境解读、场地分析、建筑设计方法等内容。

设计绘画(1)包括结构表现和明暗表现两个阶段,主要包括整体构图、形体结构轮廓、物体间比例、结构、透视、明暗色调等训练。

设计绘画(2)包括单色表现和彩色表现两个阶段,主要包括三原色的认识,色相、明度、纯度的概念,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复色、间色等概念的理解,色彩的调和配置。从以上对于教学内容的简述可以看出,它们之间还是缺乏整体性,均各自从课程自身的角度来编制教学内容,而没有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框架中,打破自身的界限,并进行内容的相互渗透、融合,增加内在整体性。

具体分析如下:

建筑初步(1):①建筑概述的部分内容与设计入门课中建筑设计基础知识重叠;②建筑方案图教学单元的案例选取欠妥;③人体尺度与设计入门课中空间的功能与形式部分知识重叠;④缺乏三维层面来识图和理解建筑。

建筑初步(2):①理论性知识比重过大,包含了3个教学单元,这与高职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学体系相悖;②教学单元过多,需要进一步精简;③缺乏与初步(1)的过渡性教学单元。建筑设计入门:①国内外著名建筑作品及流派介绍、经典的建筑设计理论简介、当代建筑设计发展趋势介绍等内容与建筑历史课知识重叠;②人体尺度的内容不够,这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③部分教学内容对初学者来讲太难,不宜过度展开。

设计绘画(1):①教学案例的选取较为独立,没有与其他两门课的案例结合;②结构素描对建筑设计尤其重要,但比重过小。

设计绘画(2):①从就业市场需求来看,钢笔淡彩应用不多,因此此部分内容比重过大;②教学案例的选取较为独立,没有与其他两门课的案例结合。

1价值导向。高职高专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建筑就业市场输送合格人才,因此在教学大纲的整合过程研究中,始终要把当前建筑市场的基本走势、就业岗位的人才需求作为重要导向。除了就业市场以外,高职高专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培养目标也是重要导向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就不宜按照本科的基础课程大纲来要求学生,必须要结合国家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编制。

2基本理念。在教学大纲的整合过程中,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对不同课程通过进一步审视和论证进行内容的增减,并根据各课程地位和关联度的不同,分配到这三门课程中去。主要思路是:首先在调研的基础上,把与市场需求、培养目标、学生特点不符合的部分内容删减掉,并增加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相关内容;然后再根据专业课程的性质重新分类。另一个核心的理念就是通过课程内容之间的开放和教学进度安排中的相互渗透,来高效率地利用三年的学习时间,使它们能够形成“1+1>2”的效果。在这个理念下,各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具有相关性;并需要根据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对部分课程的教学顺序调整,使三门课互有穿插,做到“边学边练、以练促学”。

各课程的教学目标虽然都已经贯彻了基础技能培养这个总目标,但是正如前面的问题分析,它们之间缺乏整体性,有的课程其目标过多,没有层次,有的课程目标之间重叠等。因此,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对各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进一步优化,使其体现出整体性、层次性。

具体建议如下:

建筑初步(1):①了解建筑的基础知识,对建筑、建筑师等有一定的认识;②熟练掌握建筑识图和制图的技能,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建筑方案图;③增加对于建筑的学习兴趣,适应建筑设计专业的学习特点。

建筑初步(2):①了解建筑形态构成的相关知识、并能够从构成角度来理解建筑;②熟练掌握用构成的方法分析和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③基本学会用轴测图或模型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④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建筑设计入门:①逐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提升认识水平及专业素养;②初步掌握进行建筑设计的主要分析方法、设计过程;③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

设计绘画(1):①了解素描对于建筑设计的作用、意义;②熟练掌握应用结构素描的方法来分析和表达建筑形态与空间;③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

设计绘画(2):①了解色彩表现对于建筑设计的作用、意义;②熟练掌握应用彩铅和马克笔表达建筑形态和空间;③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

1建筑初步。

建筑初步(1)把重点放在建筑识图和工具制图中来并进一步细化,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将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并入到建筑设计入门课程中,而在本课程中取消这部分内容;将建筑综合表达的案例对象进行调整,与抄绘和测绘内容一致;将人体尺度的内容并入到建筑设计入门课程中;增加通过模型制作理解和表达建筑的课程内容。

在建筑初步(2)中,把重点放在形态与空间的理解和分析上,在教学案例的选取上强调关联性,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缩短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理论教授时间;对世界著名建筑实例的解析应进一步缩小建筑师范围,而增加统一建筑师的不同作品比较分析;能够将部分案例与设计入门课和设计绘画相结合,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全面认识和理解某个建筑。

2建筑入门。建筑入门课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将建筑、建筑师的基础知识并入到建筑初步一课程中,而在本课程中集中讲解建筑设计这部分基础知识;对于建筑设计方法的讲解不宜过度展开,让学生从最基本的方法入手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增加从人体尺度、室内家具的角度分析和设计功能空间的课程内容。

3设计绘画。

设计绘画(1)着重训练学生的空间分析和表达能力,以具体的建筑空间、形态、构件为主,着重刻画它们的结构关系、形体组合关系,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增加结构素描的内容;减少明暗色调训练;与建筑初步(1)在同一学期,因此教学案例的选取应与其内容相关,如对门卫、门厅等空间作为教学对象。

设计绘画(2)把适用于快速表现的马克笔、彩铅以及钢笔淡彩作为主要的训练内容,能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建筑的主要特征并快速表现出来,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减少或去掉钢笔淡彩的教学内容;增加彩铅和马克笔表现的训练;与建筑初步(2)和设计建筑设计入门在同一学期,教学案例的选取应与它们的内容相关,如大师作品表现等。

高职高专设计基础课程整合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工作,本文对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初步整合,目前这些成果已经在一线教学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以来,教学质量和就业率得到了大家的好评;该研究的下一步工作将加强对各课程的关联性分析,并对整合评价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注释:

①这三门课程大纲是指基于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计划(2009—2012版)而编制大纲。

②整合一词来源于系统科学,目前在很多领域进行了广泛地应用,如建筑学、工程学、遗传学等。

参考文献:

[1]荀勇,程鹏环,王延树,吴发红。高等工程教育——德国工程技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2]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者,。

[3]陈君。对开发高职课程的几点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4(3)。

[4]济光学院建筑系。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计划(2009—2012版)[Z]。上海:济光学院,2009。

建筑设计课件(篇8)

本学期(-第二学期)承担了园林专业10级的专业课《园林绿地规划设计》。通过这一学期教学讲授实验,现已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现对本学期课程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能认真执行教学大纲,教学进程计划,依据大纲的要求,首先对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熟悉、归纳,虽然多次讲授本课程,但仍要找出课程的难点、重点,克服难点,突出重点,难点要化为简单,并反复强调,一般知识提示到位,了解基础知识,掌握重点内容,会做小型绿地的规划设计并完成图纸的出图。

该课程是园林专业的一门骨干课程,是一门体现园林专业的规划设计表现能力的课程,也就是说通过学习会做图纸设计,既是理论性较强又是实际动手设计能力提及的一个过程。该课程强调动手绘图训练成为本课程的一个重点。

为此,本学期加强动手训练的方法是:一是每周有图纸制作设计,现完成的图纸有:行道树设计、公车带绿化设计、交通岛、立体交叉、防风球、校园居住区、公园等十种绿地图纸设计(每周有图但近完成了十种,其中公园设计是图册,图册由9种图文组成,实际上共完成了22张图纸)。其二是不仅在数量加大即每周有图画,而是强调内容、质量的提高,采取的方式:一对一辅导,不合格的重做,过期的不收等方法,提速、提质量来以期达到目标。

同时,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带领学生外出参观公园,现场教学,通过识树、分析地形变化,构景要素运用等,增加一些设计元素的认识。

最后,评讲学生作品,把学生设计图纸展示讲评,使大学彼此了解,互相共勉。

建筑设计课件(篇9)

【论文摘 要】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技术应用为主、以能力教学为核心。但目前许多学校仍沿用传统高校教学方式,虽然教学大纲有所改进,课程设置力求满足市场需求,但仍以单一课程为目标,教师授课仅考虑课程本身要求,难以达到最终专业教学目标。对此,可在网站设计类课程教学中对相关多门课程进行整合,以增强教学效果。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站无论对单位还是个人的作用都越来越大,通过网站发布信息或进行交流成为许多人学习、生活或工作的一种方式。拥有网站是很多单位和个人的选择,网站设计与规划人才也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网站设计与规划人才是很多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一个方向。

经过市场调研和学生反馈,目前用人市场对网站建设方面的人才除了基础能力外,主要有两大方面要求,分别是静态页面设计能力和动态页面设计能力。其中,静态网页设计能力要求精通DreamWeaver、Photoshop、Flash、Fireworks等工具,熟练使用DIV+CSS布局,精通HTML、CSS、javascript,能够独立完成网站的规划和静态页面制作。动态网页设计能力要求熟练掌握一种或多种动态网页设计技术,比如JSP、等。同时,要求具有良好的关系型数据库知识,熟悉市场常用的数据库产品,了解软件工程知识,具备独立的项目开发能力。

目前,许多相关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都能针对市场需求和面向对象设置如程序设计、网页制作、网络数据库技术、动态网页技术、网站综合设计和美工基础等课程。但是,整个课程体系在协调方面仍缺乏整体性,每名授课教师还是依据以知识点为线索的传统教学模式,比如美工基础课程是通用的教学,没有针对网页美工进行着重学习,导致学生单一学习,很难实现整体有机应用,就业时也无法拿出令招聘者满意的作品。

高职的课程必须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强调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综合开发,课程之间应自然衔接和过渡。为此,可将以上几门课程设置成一个课程组,都采用同一个案例进行教学和考核,这样的学习是从一个整体出发,而不再是对知识点进行隔离后再拼装,学生自然重视每门课程在案例中所需要的知识点,将每一个案例做精、做熟,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增强。以辽东学院为例,在实践中该校教师以一个规模较大的卓越购物网站为参考对象作为整个课程体系的案例,将相关课程内容进行整合。

首先,将网页制作和网页美工方面的课程融合为静态网页设计技术,课程目标是能够使用HTML、CSS、javascript、photoshop、Flash等技术设计类如卓越购物网站的主要页面,其中网页如何布局、前台动态效果、网页美工是课程的重点。以这个大的题目为线索讲解知识点,可以使教师教学目的性更强,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更高,从而减少学习的'盲目性。

其次,程序设计和数据库技术课程除基础知识外,要求学生能够设计和实现案例中需要的数据库和项目中需要的相应的数据访问和业务功能设计。通过分析卓越购物网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同时传授项目开发中常用的分层设计思想,这样可以将原本比较枯燥的知识通过案例分析—解决的方式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最后,将原有的动态网页技术和网站设计综合实训合并为商务网站规划设计与实施,课程目标是将前期课程的设计改造为一个数据驱动的网站,有了前期的准备,设计一个类似卓越购物网站的项目完全可以在课程中实现。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同时也应用前面课程的成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由于课程的整体性较强,如果学生在过程中掉队,会导致整体教学失败,为此,在教学中应加强过程管理。为了让每个学生跟上进度,可加大阶段性个人考核,在学习过程中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身上出现“散漫”、“意志薄弱”、“我不能”、“我不喜欢”等现象,个人阶段性考核压力会推动他们战胜困难。一个个知识点的掌握、一个个目标的实现,可以让学生体味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由于课程体系的操作性、实践性较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教师辅导时间不够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建议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法。可依据学生的能力、所具备的知识基础、性别等相关因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学习。在课程后期,每个小组除完成课程要求的任务,还应自主选题,独立制作一个规模适当的项目。小组成员在小组中可以相互合作、互相激励,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从中建构自己的知识,由此不仅达成个人绩效,提高学习效果,而且有利于完成整个课程体系的教学目标。

实践证明,通过更新教学观念,紧贴市场变化,改进教学方法与内容,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采用合理的考核方法,并且通过完成类似商业项目的开发实践锻炼,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陈厚桥.高职网站设计与规划课程改革与探讨[J].科技信息, (2)

[3]卢爱芬.基于计算机的“任务驱动”教学法[J]. 文教资料, (33)

[4]周俊.论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教育科学,(3)

建造师课件


下面是编辑精心整理的"建造师课件"。每位老师不可或缺的课件是教案课件,这就要老师好好去自己教案课件了。一份好的教案能够引导学生课堂互动激发其学习兴趣。可以借鉴一下说不定会有灵感呢!

建造师课件【篇1】

公路一级建造师课件 - 为专业工程师的精益求精之路导言:公路一级建造师课程是培养专业公路工程师的关键学习环节。通过这门课程,学员将掌握公路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成为能够承担大型公路项目的核心人才。本文将详细介绍公路一级建造师课件的内容,展示给读者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培养工程师的学习之路。第一部分:建筑基础知识公路一级建造师课程的第一部分集中在建筑基础知识的学习。建筑基础知识是工程师的基本功,涉及土木工程、力学、结构等方面的知识。学员将深入了解土壤力学、建筑材料的特性和用途、结构设计的原理等。课程设置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实验实践,以帮助学员理解和应用基础知识。第二部分:公路工程设计公路工程设计是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学员将学习道路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包括水平和垂直线形设计、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设置、路基和路面结构设计等。此外,还将学习地质勘察和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知识,以做好公路设计的前期工作。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模拟设计项目的实施,学员将培养出独立设计公路的能力。第三部分:公路工程施工公路工程施工是学员在课程中需要掌握的又一个重要技能。学员将学习道路施工的各个环节,包括土工基础处理、路基填筑、路面铺设、桥梁建设等。课程还注重培养学员的现场管理能力,包括施工计划编制、资源优化、施工组织和安全管理等。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学员将熟悉和掌握公路工程施工的实际操作。第四部分:公路工程管理公路工程管理是公路一级建造师的核心能力之一。学员将学习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包括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进度控制、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课程重点关注现代工程管理理念和技术的引入,包括信息化管理、风险管理等。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项目模拟,学员将培养出公路工程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结语:公路一级建造师课件的设计目标是培养出全面专业的公路工程师。通过丰富的课程内容和实践操作,学员将全面掌握公路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课程不仅注重理论学习,也注重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以培养学员的实际应用能力。在这个充满挑战性和机遇的领域中,公路一级建造师课程将成为学员跨越职业发展的关键一步,为他们赢得更广阔的职业空间和辉煌的事业。

建造师课件【篇2】

公路一级建造师课件

公路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同时也是人民出行、物流运输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公路建设是国家重点工程之一,需要经过专业的设计、规划和施工,才能建设出符合标准的公路。公路一级建造师是公路建设中必备的专业人才,其具有经验丰富、知识面广的特点,能够从设计到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全面掌握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一、公路一级建造师的职责和要求

公路一级建造师拥有公路工程建设相关的专业背景,其职责包括:负责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工作、进行现场交底、协调施工中的各个环节、掌握工程的进度和现场安全等。其要求包括:具备丰富的工程建设经验、掌握公路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了解现代管理理论和应用技术、能够协调处理施工中的各种问题。

二、公路建设的要点

公路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规划和设计。公路建设的要点包括:道路线路设计、桥梁设计、隧道设计、路基处理和路面铺设。其中,道路线路设计是公路建设的重点之一,需要综合考虑道路的弯曲度、坡度和交通流量等因素,以确保道路的通行安全和通行效率;桥梁设计是公路建设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需要根据地形条件、河流水位、交通流量等因素进行设计,以确保桥梁的承载力和安全性。

三、公路施工的要点

公路施工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其要点包括:施工的技术标准、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现场协调和安全管理等。在施工中,需要注重质量控制和现场协调,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也需要注重安全管理,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标准,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

四、公路建设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未来的公路建设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探索新的材料和技术,提高公路的质量和通行效率。同时,也需要注重提高公路施工中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性,促进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公路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工程之一,需要专业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支持。公路一级建造师是公路建设中的主要人才之一,具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全面掌握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未来,公路建设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因此需要公路一级建造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促进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建造师课件【篇3】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通信技术在建筑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培养具备通信技术专业能力的一级建造师,通信课程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本文将详细介绍一级建造师通信课件的内容和特点。

一级建造师通信课件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培训材料,旨在帮助学员掌握与通信技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课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通信原理、通信设备、通信网络、通信工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这些课件,学员们能够深入了解通信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及其相关的管理工作。

首先,一级建造师通信课件会详细介绍通信原理。学员们将了解到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机制,以及不同通信信号的特点和应用。通过深入学习通信原理,学员们能够掌握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而为日后的通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一级建造师通信课件会详细介绍通信设备。学员们将了解到各类通信设备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和操作方法。课件还将围绕通信设备的选型和调试等问题展开讲解,帮助学员们了解如何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设备,并能够熟练操作和调试这些设备。

此外,一级建造师通信课件还会重点介绍通信网络的搭建与管理。学员们将学习到通信网络的基本组成和拓扑结构,掌握不同类型通信网络的原理和设计方法。课件还将重点讲解通信网络的布线、防火墙设置、网络安全等相关内容,帮助学员们了解如何搭建稳定、高效的通信网络,并能够对网络进行管理和维护。

最后,一级建造师通信课件还将涵盖通信工程管理的相关内容。学员们将学习到通信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监理和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课件将以实际案例为基础,通过讲解通信工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的管理要点,帮助学员们掌握通信工程的全过程管理技巧。

总之,一级建造师通信课件的内容丰富多样,覆盖了通信技术的各个方面。通过学习这些课件,学员们能够全面了解通信技术的知识和应用,掌握通信设备的操作和调试技巧,具备搭建和管理通信网络的能力,同时也能够熟悉通信工程项目的管理要点。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一级建造师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建筑项目中的通信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因此,一级建造师通信课件的编写和使用对于培养一流的建筑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案例分析和互动学习等手段,使通信课件内容更具生动性和实用性。同时,课件的编写者还需要充分考虑一级建造师的实际需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员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总结起来,一级建造师通信课件是培养通信技术专业能力的重要教育工具。通过全面系统的学习,学员们能够掌握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具备搭建和管理通信网络的能力,提高通信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这将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支持。

建造师课件【篇4】

王英一级建造师课件:建筑业必备的学习工具

建筑业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产业之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建筑师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王英一级建造师课件则成为了其学习的重要工具,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课件并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王英一级建造师课件是一套用于培养和提高建筑师专业技能的学习材料。课件内容丰富,包含了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等各个方面的知识。通过课件的学习,建筑师可以系统地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课件采用了多媒体技术,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使学习更加生动和具体。

首先,王英一级建造师课件覆盖了全面的建筑知识。建筑工程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建筑师具备广泛的知识。课件从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例如,在规划方面,课件会介绍如何进行土地评估、选址分析等工作;在设计方面,课件会详解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在施工方面,课件会介绍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课件的学习,建筑师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为实际工作提供支持。

其次,王英一级建造师课件注重实际应用。与传统的教材相比,这套课件采用了大量的实例和案例分析,使学习更加贴近实际工作。例如,在介绍建筑设计方法时,课件会以具体的项目为例,详细说明设计的过程和考虑因素;在介绍施工工艺时,课件会以实际项目为例,讲解每个环节的操作和注意事项。这些实例和案例的引入,可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建筑工程的相关知识,提升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

此外,王英一级建造师课件注重培养学员的综合能力。建筑工程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建筑师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课件将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系统的整合,强调了不同环节之间的联系和协作。通过学习课件,建筑师可以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最后,对于学习王英一级建造师课件的建议。首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件中包含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但要想真正掌握,还需要通过实践进行巩固和应用。建议学员在学习的同时,进行实际项目的操作和实践,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其次,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学员可以充分利用课件中的案例和习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可以结合其他学习资源,如书籍、培训等,进行综合学习和提高。

综上所述,王英一级建造师课件是建筑师学习的重要工具,通过学习课件,建筑师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然而,课件只是学习的辅助工具,学员还需注重实践和学习方法的掌握,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师。

建造师课件【篇5】

一级建造师王玮,是中国建筑行业内备受尊敬的专家和教育家。他致力于提高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为国家的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课件不仅详细且具体,更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王玮教授的课件存在于一种独特的教学风格中。他深知学生们对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的反感,因此他努力让课件内容生动有趣,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在他的课件中,不仅有详细的理论讲解,还有大量的实际案例和实践操作。他会用生动的故事和实例来展示建筑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让学生们更好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课件的设计上,王玮教授注重用户体验和信息组织。他善于运用图表、图片和动画等多媒体元素,帮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他还会将复杂的内容拆分成小块,通过清晰的标题和分段,帮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消化。并且他还会给每个章节和知识点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除了课件内容本身,王玮教授还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他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堂上提问和讨论,并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在课件中,他还会添加一些互动环节,比如小测验或小游戏,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活跃度。他相信通过与学生的良好互动,能够更有效地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建筑专业知识。

作为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教育家,王玮教授的课件也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使用。不仅学生们认可他的教学方法和课件内容,就连其他的教师和教育机构也借鉴他的教学思路和设计理念。他的课件不仅用于一级建造师考试培训,还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相关的专业课程中。

总之,一级建造师王玮的课件以其详细、具体且生动的教学内容,成为建筑行业内备受推崇的教材。他以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设计理念,帮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并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他的课件不仅帮助学生们提高专业技能,还为建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造师课件【篇6】

二级建造师培训课件 - 为你的职业生涯添上翅膀

一、介绍

二级建造师是国家承认的建筑行业职业资格证书,是建筑行业中具备一定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员。取得二级建造师证书将大大提升个人职业素质和竞争力。而培训课件则是二级建造师考试备考的宝贵资料之一。

二、课件的重要性

1.信息全面详实

二级建造师培训课件是由专业的建筑工程教师和资深工程师编写而成。课件内容涵盖了建筑工程基础理论、工程管理、合同管理、工程造价、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课件,考生可以全面掌握建筑工程的相关知识,为考试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

2.知识体系清晰

培训课件按照建筑工程管理的脉络和逻辑进行编排,形成了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课件通过模块化的方式呈现,将复杂的知识点分解为易于理解和消化的小模块,使考生能够有条有理地学习和掌握内容。

3.案例分析实用

课件中常常会加入实际的工程案例作为学习材料,以便考生能够更好地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通过分析真实工程案例,考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工程管理的实际操作和应对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4.图文并茂易理解

课件通常采用图文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内容,使考生可以更直观、形象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图示可以帮助考生更清晰地了解和记忆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如何利用课件备考

1.制定学习计划

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可以根据培训课件的内容和难度,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任务,确保能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

2.重点突破

通过学习课件,考生需要明确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和记忆困难程度,加大对重点知识点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投入,避免在重点上出现失误。

3.刷题巩固

培训课件中通常会附带一些习题和案例分析,在完成学习后,考生可以通过做题的方式进行巩固。针对每个知识点,考生可以选择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和记忆情况。

4.与其他备考材料结合使用

尽管培训课件是备考二级建造师考试的重要参考资料,但是学习过程中还可以参考其他相关的教材、参考书等,以丰富和拓宽自己的知识储备。通过多种备考材料的结合使用,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考试内容,提高备考效果。

四、结语

二级建造师培训课件是备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学习资料。通过系统学习课件,考生可以全面掌握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提高职业素质和竞争力。因此,合理利用培训课件,结合自身努力和实践经验,相信每位考生都能够成功获得二级建造师证书,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添上翅膀。

建造师课件【篇7】

一级建造师冲刺课件

一级建造师是国家最高等级的建筑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其认定标准很高,需要严格的资格审核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才能参加一级建造师的考试。一级建造师考试涉及面比较广,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很多,考试难度也比较大,要想一次性通过考试,需要全方位的准备和规划。本文将从一级建造师考试主题、备考重点和备考策略等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级建造师冲刺课件。

一、一级建造师考试的主题

1.规划设计:包括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分析。

2.工程建设:包括工程概况、项目建设、招投标等一系列建设内容。

3.工程管理:包括资金筹集、施工管理、施工计划等一系列管理问题。

4.工程技术:包括工程测量、结构设计、材料工艺等一系列专业技术问题。

二、备考重点

1.知识点系统

一级建造师考试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广泛,需要学习的内容也比较多,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点库,对考试所涉及的每个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

2.重点突破

备考阶段,需要重点突破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包括规划设计、工程管理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一些重点问题,需要逐一攻克。

3.题型分析

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对一级建造师考试类型进行分析和总结。这有助于了解考试的难度、试题类型和答题技巧,有助于备考者更加精准地定位自己要着重学习的考试内容。

4.考前辅导

备考阶段完毕,考前辅导显得尤为重要。需要选择一些有经验的培训机构进行辅导,实现知识的巩固和答题技巧的提升。

三、备考策略

1.查看历年试题

一级建造师考试历年试题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考生可以通过查看历年试题,了解一级建造师考试涉及的知识点和试题类型,有助于提高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精细复习

一级建造师考试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点,因此需要进行精细复习。备考者可以将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按照知识点的难度和重要性进行分阶段的复习和巩固。

3.答题技巧

一级建造师考试的试题类型比较多,需要备考者具备丰富的答题技巧和应对方法。在备考的同时,需要掌握一些答题技巧,例如多看几遍题目,重点把握关键信息,主动分析答案选项等。

4.保持冷静

备考到最后阶段,需要时刻保持冷静和心态平和。面对考试的紧张情绪,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多适当锻炼身体,保证身心健康,为考试做好准备。

总之,一级建造师考试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严谨的备考策略。考生需要认真备考,集中心思,开展系统学习,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并根据复试的题型进行模拟练习和答题技巧的训练,提高自己的答题水平和综合实力,确保一次性通过考试。

建造师课件【篇8】

一级建造师冲刺课件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造师已成为这个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一级建造师更是目前许多建筑从业者所追求的职业目标。尤其是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拥有一级建造师资格证书的人更能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但想要通过考试获得一级建造师资格证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考生充分准备并参加一些课程辅导和模拟考试。这里,我们将简要介绍一下一级建造师冲刺课件的相关主题。

一、一级建造师考试备考策略

备考是一项长期而又繁琐的过程,建造师考试也不例外。备考过程中,考生们应该牢记: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慢慢踏实地走路,方能走到终点。

在备考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备考机构和教师很重要。选择好的培训机构和优秀的培训师,能够让我们更快更好地掌握考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备考的效率和成果。此外,还应通过课程学习,增强自己的考试技能和应试能力,策略上应注重做到科学、合理和实际,不盲从不偏离。

二、一级建造师考试经验分享

成功的人都有其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在考试过程中,成功的考生肯定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技巧。

在准备考试期间,我们还可以和其他考生或老师进行交流,分享经验和技能,了解考试的趋势和出题规律,以此加强自己的备考效果。在考试过程中,还应注意坚持考试规则,认真答题,尽量避免简单的错误,保持冷静和自信心态。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取得理想的成绩。

三、一级建造师考试技巧

在考试过程中,合适的策略和技巧也非常重要,它们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应对考试所需的问题和挑战。

如考生在答题时可以采用顺推逆推法,这种方法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缩小答题范围,并在比较有可能的几个答案中选择最正确的答案。此外,在考试过程中,还应注意时间分配,按照题目分值和难易程度有条不紊的进行答题,尽量避免时间不足或者时间在一些细节问题上花费太多的情况,提高答题效率,更好地把握考试节奏。

总之,一级建造师冲刺课件的相关主题包括备考策略、考试经验分享和考试技巧,这些都是帮助考生在备考和考试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取得优异的成绩的重要因素。希望所有考生都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不懈的付出取得理想的一级建造师证书。

建造师课件【篇9】

水利一级建造师是指具备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承担主要技术负责人职责的专业人员。他们在工程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具备丰富的水利工程知识和一定的管理能力。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水利一级建造师,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教学课件,该课件应详细、具体且生动,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要点和管理知识。

一、课件的组成结构

一级建造师课件主要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理论部分包括水利工程的相关理论知识,涵盖水利工程中的各个专业领域,如水工结构、水文水资源、水利水电工程、水利水运工程、河湖治理与防洪等,其中涉及到的技术要点和计算方法都应详细讲解。实践部分则通过实际案例,对理论知识进行运用和拓展,提供实际的建设过程中所需的解决方案和管理方法。

二、课件的内容要点

1. 水利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水利工程的定义、水利工程的分类以及水利工程的发展历程等内容,让学员对水利工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介绍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选择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规划设计的程序和方法等,让学员了解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整体思路。

3. 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详细介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和要点,包括工程组织设计、施工技术和方法、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等内容,让学员掌握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方法。

4. 水利工程的监理和验收。介绍水利工程监理和验收的基本要求和程序,包括监理的职责和义务、监理报告的编制及验收的程序和方法,培养学员的监理和验收能力。

5. 水利工程的运行与维护。介绍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维护要点,包括水利工程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水利工程的运行监测和灾害防范等内容,使学员具备水利工程的运维管理能力。

三、课件的教学方法

1. 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理论部分的讲解要结合实际案例,通过讲解实际项目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提高学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现场实践和模拟演练。通过到实地考察、参观水利工程建设现场和模拟工程项目的施工、监理和验收过程,让学员亲自操作和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互动式教学和问题解析。课堂上可以设置一些互动环节,引导学员思考和提问,让学员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四、课件的设计要求

1. 内容精简明了。课件的内容要点清晰明了,不宜过于冗杂,重点突出,能够帮助学员快速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图文并茂。课件应使用大量的图片、表格和示意图,通过直观的图像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3. 实例引导。每个知识点都应配备实际案例,让学员对其应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4. 多样化的评估方式。课件设计中应包含各种形式的评估手段,如单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论文撰写等,以全面评估学员的学习效果。

总之,水利一级建造师课件的设计应具备详细、具体且生动的特点,旨在帮助学员全面掌握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要点和管理知识。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课件设计,才能够培养出具备高水平水利建造能力的一级建造师人才。

建筑施工课件推荐7篇


励志的句子以您的需求为出发点呈现了这份有价值的“建筑施工课件”,欢迎您收藏我们的网站看到最新的消息和动态。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每天老师要有责任写好每份教案课件。教案是促进学生课堂互动和沟通的重要工具。

建筑施工课件 篇1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在线培训心得体会

为了学习借鉴其他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方法和理念,提高我院会计专业的教学水平,在学院和系部的安排下,我于2014年4月~6月,历时两个月的时间,在教师发展在线接受网络培训,学习了杨有红、高翠莲、孙万军和丁增稳四位教授介绍的《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学习内容

在线培训的学习内容包括必修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由北京工商大学杨有红教授、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高翠莲教授、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孙万军教授、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丁增稳教授主讲的。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前沿及政策法规动态、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以国家骨干专业建设为例)、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二、心得体会

下面结合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高翠莲教授介绍的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谈谈我的收获。

建设与高职会计专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资源库,是为了将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共享与开发,结合会计专业以会计职业发展为前提,以满足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和个性化需求。一旦建设完成丰富的教学资源库,既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提升老师的教学效果。但优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需要具备相应的建设条件。

(一)建设条件

1.师资队伍建设

构建教学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首先必须具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丰富的专业知识基础、积累教学经验、专业实践技能操作、高层次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开发能力,这些都是建设的基本和保障条件。

2.企业平台的搭建

首先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必须要能服务于企业,这样才能得到企业的认可,发挥其应用性。因此必须要构建校外实训基地,将校内外实训基地作为一个信息的平台,从而实现共享型的实习实训基地,发挥资源库的作用。

3.强大的校园网络设施

校园网络设施是构建资源库的重要技术条件,多媒体网络、阅览室、点播教学网、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网,社会资源网等,这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是实现资源网络共享的平台和基础,这也是达到社会共享的必备条件。

(二)建设内容

1.课程建设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拟从三个平台,由低到高的进行阶段性的学习和职业培养。各类主要考试系统融入到高职课程建设中,通过对资源的充分整合,让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会计证考核,也使高职课程体系基本涵盖会计初级、中级证书的考试范围。

首先,从业能力的培养。所谓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会计职业资格的入门平台,在该平台中只要培养从业资格考试的技能标准,主要面向在校学生并且在学习完相应课程体系和所应达到的专业标准,在此平台中充分将从业资格证书与在校一年级学生所学课程进行融合,同时,为学生后续内容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该平台中所确定的核心课程是《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

其次,初级能力培养。该平台主要围绕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标准而建立。该标准主要结合高职会计专业二年级学生在考取助理会计师时而实现的高职教学与助理师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因学生在此前已经考取从业资格证,为助理会计师的学习提供了保障条件,此平台主要面向在校二年级学生,并且自身具备相应考试内容的技能标准,在平台中所确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纳税实务》。

最后,中级能力培养。该平台中为会计人员提供了发展空间,同 时也为会计人员的中级职称考取提供了保障条件,也为高职专业学生毕

业后考取中级提供了职业能力的培养平台。因此,对于已获取初级证书的学生,以及在职人员均可通过此平台进行交流学习,在该平台中所确定的核心课程是《审计实务》、《财务报表分析》。

2.综合应用

综合教学作为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该部分中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训模拟平台,在此平台中设置虚拟的实训系统,在此平台中具有一定的仿真性、判断性及可操作性,学生可对角色功能进行选择并在不同的岗位上进行模拟操作,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角色的转换和实际的操作等功能,以最新的电算化软件系统进行设计,实现教学实训功能。能力测试平台,采取软件组题,以职业能力测试进行题型设计,以序号来排列相关内容及情景、知识点、技能点、难易度。题库可自行组题,可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视频教学平台,此平台是结合网络学习的需要而设定的,在该平台中将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进行展示,将课程体系等功能进行融合,为使用者提供音像、文字、图像等多种教学资源。

建筑施工课件 篇2

建筑施工技术一直是建筑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涉及到建筑物的施工过程,还关乎到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和效率。为此,建筑施工技术课件的编写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文中,将详细讨论建筑施工技术课件的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建筑施工技术课件的内容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它应该包括建筑施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如建筑施工工艺流程、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施工设备的使用以及施工现场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课件还应该包括一些实际案例和施工项目,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建筑施工技术课件的教学方法也至关重要。传统的课堂教学结合实地教学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讲解、演示和讨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建筑施工技术的理论知识;而在实地教学中,学生可以亲自参与施工项目,学习并应用所学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途径,如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

建筑施工技术课件的实际应用十分广泛。除了在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学中使用外,建筑施工技术课件还可以应用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培训和技术交流中。通过学习建筑施工技术课件,施工人员可以提升自己的施工水平,减少施工中的错误和事故。同时,建筑施工技术课件还可以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科学、规范的施工流程和管理标准,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建筑施工技术课件的编写和教学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通过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高素质的建筑施工人才,推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希望建筑施工技术课件能够不断完善和更新,为建筑施工技术的教学和实践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建筑施工课件 篇3

高职高专机械专业产学结合教学改革探索

新余高专工程系 张云莉 周晓平

摘要:高职高专教育的不断扩大,现在的教育教学方法已经制约了她的快速发展。产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改革已经是高职高专院校发展的趋势,各个学校正在尝试不同的产学结合教学方式,但都存在产、学两者不可兼得的现象。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一种具有特色的产学结合教学方式,她可以解决当前产学结合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关健词:高职高专 教学改革 产学结合

一、引言

高职高专教育在中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其特殊形式已初具雏形,规模正日益壮大,各类高职高专学校已占全国高等院校的近1/2,迄今已为我国培养数以百万的技术型应用人才,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切正显示了其作为教育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重要性,也说明大家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了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与 特殊功能。本人在新余高等专科学校五年多的教学工作总结发现,高职高专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要在社会上产生更深远的影响,继续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的话,就必须对其整体教学做一些改革。

二、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的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已经从七、八十年代的精英教育发展到现在的大众化教育,正在向普及化教育转变。从以前每年几万到现在五百多万的毕业生,不仅在数量上产生了变化,而且从量的变化变成了质的改变。以前的大学生(包括本科和专科)是培养为国家复合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现在的大专生已经定义为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所以现在的高职高专教育在不断的整合,逐步走向一体化教育。

现在的高职高专教育规定为三年,学生要学完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由于高职高专的毕业生为技术型应用人才,各个学校都在不断的增加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尽可能多安排实训、实习,导致本来六个学期的文化课程大多数院校只用了五个学期,甚至是四个半学期学完,剩下的时间安排学生实训、实习或找工作,使得学生的理论学习严重缩水;另一方面现在就业压力加重,许多学生在课外学习一些易学易上手的应用性软件,加快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在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上精力不足,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另外,我国高职高专学生还存在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不能完全对接的现象。

三、产学结合改革方案

1、产学结合改革方案的启发

20世纪初学分制被引入我国高校,自1997年以来,随着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学分制也被列入了我国职业教育。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根据社会需要、个人兴趣和条件跨专业、跨学校、跨年级选择课程;允许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一般不超过5年。实行学分制后,学制也变得有弹性,以往固定的3年学制被打破。学生修满本专业要求的总学分,取得相应专业(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或岗位合格证书,操行评定及格,综合实习合格,经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准予毕业或提前毕业,颁发毕业证书。对跨校选择课程的学生,其在颁发毕业证书的学校取得的不低于总学分的60%学分。

2、产学结合改革方案具体内容

学生在校学习总的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中学习严重缩水,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要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就必须保证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不变(六个学期),实践、实训、实习或工作时间不要计算在学习期间,但可以发生在三年的学习中间。也就是说学生不一定要三年毕业,可以三年半、四年、四年半、最多可以是五年。在学习期间可以去实习、工作,但必须保证在校时间三年。学生去实习或工作的时间必须要在基本学完专业基础课(第三个学期)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已所学的知识从事一些相关的工作,回来后再学习专业知识,如果学生需要,还可以再次申请去实习或工作。学生必须在学校完成三年学习,成绩全部合格后方可申请颁发毕业证书。

3、产学结合改革方案具体操作过程

①、学校在安排课程时,根据原有教学计划,下半年(九月份到第二年二月份左右)安排大一上学期、大二上、下学期、大三上、下学期的课程;上半年(二月份到六月份左右)安排大一下学期、大二下学期、大三上、下学期的课程。这样按排给教学上增加了负担,但却跟现行一些学校的学分制教育很相似。

②、学生去实习或工作之前,学校把各专业的专业课程让学生通晓,让学生在实习或工作中有意识地认知、学习。

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毕业时间,但必需是三年到五年之间(包括三年和五年)。

④、学校继续按照三年制收取相关的各种费用。在校期间,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学校都需要负责,学生出去实习或工作时,一切事情由学生自已负责。

四、产学结合改革方案的特色

1、既保证学习时间,也给足实训、实习时间。

2、学习与实习相互结合,交叉进行。

五、产学结合改革方案的可行性

1、学校现有的教育体系不用改变

学生的录取,学习和毕业不用另行安排,各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基本不用改变,教师教学基本不变。不同的学生毕业时间有使不同,但不影响学校整理教学和学生顺利毕业。

2、学生学习期间的实习可以有保障。①近些年来,我国的工业飞速发展,需要各级各类人才很多,在校学生比起毕业生来对工作和工资的要求都相对较低,容易找到实习机会。②在校学生找工作存在弹性,可先找到了工作,再向学校申请实习。③现在高职高专院校大多搞了“定单培养”模式,可以适当推荐一些找不到实习机会的学生去实习。

3、学校可以省去实训、实习设备的投入,对实验室加强管理。在目前情况下,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一般实行“省市共存、以市为主” 的管理体制,学校需要自己去谋求资金渠道;而另一方面,高职高专教育要求对实习设备的投入非常大,这使得一些学校可谓困难重重。截至2006年,我国高职高专学校有1147所,很多学校实训、实习都在本校进行,各个学校的实训、实习设备大致相同,导致了重复浪费。把学生推向社会去实习,不仅大大省去学校对实训、实习设备的投入,学生与社会也形成了无缝对接。

4、学生继续深造不受影响。现行制度对大专毕业生升本科,研究生年龄上无限制。

六、产学结合改革后的预期效果

1、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有获得知识的渴望。根据我几年教学经验,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抱怨:①学到的理论知识不能直接应用到工作之中;②专业知识难于学习,主要原因是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紧密,甚至有些参数要借助于经验来制定。这样严重挫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产学结合、交叉进行的方式可以彻底解决这个难题。

2、学生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中存在迷惘现象,很多学生不了解社会真正需要哪方面、什么样的人才。不知道现在学的知识将来能不能从事此方面的工作,导致学生学习的盲目性,眉毛胡子一起抓,什么都学,什么都不专业,没有一技之长。通过自己的实习或工作,找到以后发展的方向,再回到学校就可以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学习。

3、学生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反过来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我校就存在学生毕业一到两年后又走进了教室,坐到了教过他的老师的课堂上。学生讲究学以致用,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工作能力,要做好这个转化,最好的方法是磨合加反复,只有通过实践磨合和反复学习,才能把理论知识淋漓至尽转成实践工作能力。

4、有利于就业。①学生从学校毕业就具备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现存在的中专生、民工抢大专生饭碗的现象将不复存在。②采取这种教学改革方案后,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都有毕业生,使一年一次毕业生就业高峰的压力骤减,有利于毕业生就业。

5、缓解特困学生学费压力。现在都是自费上大学,加上高职高专学生需要大量的实训和实习,学费相对较高。对于一些偏远山区农村出来的学生,缴纳学费是一个大问题。虽然现在国家对特困学生设有助学金,但由于农村学生数量庞大,难以全部覆盖。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习或工作赚一部分学费,同时也延长了缴纳学费的时间,更有利于学生解决学费问题。

七、结论

产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大家研究的共同课题。她不仅可以让学生有目的,有兴趣的学习;还可以缓解学生就业难与学费贵的问题。但改革是否可行只有通过实践的验证才知道,所以其中的一些见解是否正确还有待于时间的考验。

参考资料

[1]金启东 试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当代理念 《职教论坛》2007/5(下)[2]张卫华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初探 2007年8月

[3]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二ΟΟ六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2007/6/11 [4]明兴祖 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改的探索 《职教论坛》2003/20 [5]李春红 我国高职教育学分制改革模式探讨 《职业技术教育》2003/28 [6] 王 冬 以教师的视角探究两年制高职教学改革《教育与职业》2006/5中

建筑施工课件 篇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最新高层建筑施工教案(五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层建筑施工教案篇一

课程名称:中文名称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英文名称:design of high building structures 课程编码:172095 学 分:2分

总 学 时:3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2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

适应专业:土木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结构抗震,钢结构基本原理 执 笔 人:李文盛

审 订 人:雷小宏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属于专业选修课,它涉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的一般原则,是研究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基本方法的科学。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抗震计算理论基础,掌握抗震设计原理,掌握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主要要求是:了解高层建筑各种结构体系的特点及应用范围;熟练掌握风荷载及地震作用计算方法;掌握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三种基本结构内力及位移的计算方法,理解这三种结构内力分布及侧移变形的特点及规律;学会这三种结构体系包含的框架及剪力墙构件的截面设计方法及构造要求;掌握高层建筑结构的内力和位移的电算分析方法和高层建筑结构的施工图表示方法。

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学生今后从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

(2学时)第一节 高层建筑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高层建筑的受力特点

第二章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

(2学时)第一节 高层建筑结构形式与结构体系 第二节 结构布置原则 第三节 水平位移限值和舒适度要求

第三章

高层建筑结构荷载作用与结构设计原则

(4学时)第一节 恒荷载及楼面活荷载的计算 第二节 风荷载的计算 第三节 地震作用的计算 第四节 荷载效应组合 第五节 结构简化计算原则 第六节 抗震设计的一般原则

第四章

框架结构设计

(6学时)第一节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第二节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近似计算 第三节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近似计算 第四节 水平荷载作用下位移的近似计算 第五节 框架结构的内力组合 第六节 抗震设计的延性框架要求

第八节 框架构件(梁、柱、节点)的截面设计和构造要求 第五章 剪力墙结构的内力与位移计算

(8学时)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整体剪力墙及整体小开口剪力墙的计算 第三节 联肢剪力墙的计算 第四节 壁式框架的计算

第五节 剪力墙结构的分类

第六节 剪力墙的截面设计及构造要求

第六章

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协同工作计算

(6学时)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内力和位移的近似计算 第三节 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构件的截面设计及构造要求 第四节 计算实例

第七章

电算分析与图纸表达

(4学时)第一节 框架-剪力墙结构内力和位移的电算分析 第二节 高层建筑结构的施工图表达方法

三、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要求中,有关定义、定理、性质、特征等概念的内容要求,由低到高分“知道、了解、理解”三个层次;有关计算、解法、公式、法则等方法的内容要求,由低到高分“会、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

课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理解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及布置的基本概念,在水平荷载与结构计算简化原则中熟练掌握总风荷载和局部风载的计算,以及用反应谱方法计算等效地震作用的方法,理解地震作用两阶段设计的内容、方法及目的以及常遇地震、罕遇地震和设防烈度的关系,掌握结构自振周期计算的实用方法,理解结构计算的平面结构假定。

在框架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中熟练掌握反弯点法、d值法计算内力及位移方法,深入理解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及应用范围。了解内力分布及位移的影响因素、杆件弯曲变形及轴向变形对侧移的影响等。掌握利用曲线计算柱轴向变形引起侧移的方法。

对于剪力墙结构内力及位移计算,应了解开洞对剪力墙内力及位移影响,了解不同近似方法的适用范围。深入理解连续化方法的基本假定公式推导、公式图表应用等,熟练掌握连续化方法计算和带刚域框架计算简图确定方法及带刚域杆件刚度计算方法。掌握等效抗弯刚度、整体系数等几个重要概念的含义及对内力位移的影响;剪力墙内力位移分布特点。

在框架—剪力墙协同工作计算中,了解框架与剪力墙协同工作的意义。会确定计算简图,掌握总框架、总剪力墙、总连梁刚度计算方法,会用公式及曲线计算内力及位移。掌握重要概念刚度特征值的物理意义及其对内力分配的影响,框剪结构内力分布及侧移特点。对于荷载效应组合及设计要求,应掌握荷载效应组合各种工况的区别应用,理解无地震组合及有地震组合时承载力验算与位移限制的区别。掌握确定结构抗震等级的方法;进一步理解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

在框架设计和构造方面,需了解延性框架意义和实现延性框架的基本措施。了解梁、柱、节点区的破坏形态,会区别抗震及非抗震情况下配筋要求。掌握梁、柱、节点区的配筋设计方法。掌握几个重要概念:延性框架、强柱弱梁、强剪弱弯、轴压比及箍筋作用。对于剪力墙设计和构造,应了解剪力墙结构配筋特点及构造要求,掌握悬臂剪力墙及联肢剪力墙,截面配筋计算方法。了解影响剪力墙延性的因素。理解框支剪力墙、落地剪力墙的设计要点。

在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应当结合本专业的特点,理论联系实践,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克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上应贯彻少而精、启发式和形象化等原则,通过幻灯、录像及课外实习等各种途径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授课教师除应吃透教材内容外,还应广泛阅读有关参考材料,注意本学科的发展,随时修改教材中已过时的内容,并适当介绍高层建筑结构的新进展。

四、大纲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总学时数为32学时,其中课堂讲授32学时。课堂教学以教学参考书为参考材料,按照本大纲的内容进行教学。本课程宜安排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结构抗震,钢结构基本原理等有关课程之后,内容上要注意与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地基基础等课程内容的衔接与分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五、教学参考书

1、吕西林.《高层建筑结构》.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2、方鄂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3、包世华、方鄂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4、霍达.《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5、赵西安.《现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上下册).科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

高层建筑施工教案篇二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钟明和

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人民群众对住房的需求与城市土地供应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高层建筑具有中上层部位视线开阔,采光通风良好,建筑立面效果时尚,富于时代感和都市感,高容积率,节约土地资源等优点,因此在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呈逐年增多趋势。但高层建筑在给城市带来繁华的同时也带来了施工安全管理的诸多问题。施工生产是建筑施工的生命线,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杜绝施工安全事故发生,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及《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于促进建筑业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基本走上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轨道,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安全管理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大大减少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建筑业属于事故发生率较高的行业,有着高处作业多、露天作业多、立体交叉作业多、临时员工多等施工特点。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固有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是个危险性大、突发性强、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生产过程。

l、当前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弊病

高层建筑工程由于投资大、参与主体多、组织关系复杂,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很多,所以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钓几率很大、、当前,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安全事故主要表现在触电事故、高处坠落事故、物体打击事故、坍塌事故、起重械伤害事故等几个方面。根据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特点和事故发生原因的数理统计分析,确定主要的安全事故影响因素,包括安全管理、施工工艺、工人操作、设备设施和施工环境等因素。

1.安全管理方面。新进场工人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没有真正落实,即使有这方面的书面记录也多是流于形式,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项目部虽然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但是没有真正落实。管理人员思想上不重视,存在侥幸心理。工地上虽配备专职安全员,但是有的安全员责任心不强,没有履行其职责,没有起到巡查纠错的作用。承包单位安全资金没有全部投入到安全生产中,必要的安全资金投入捉襟见肘,安全防护设施大打折扣,甚至不符合安全规范要求。安全检查重形式,轻整改。

2.施工工艺方面。新材料、新工艺施工时无施工指导方案或指导方案不能指导施工,蛮干、瞎干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垂直面交叉施工安排不合理,无隔离防护措施,物体打击事故时有发生。国家明令淘汰的工艺,实际施丁中仍然在采用。

3.工人操作方面。特殊工种无证上岗现象严重。面对新工艺按老方法做,存在安全隐患。作业前无安全技术交底,工人蛮干现象严重。

4.机械设备方面、塔式起重机、货物施工电梯安装、拆卸无专项方案,即使有方案但是没有按照方案实施。塔式起重机、货物施丁电梯超载现象严重,导致安全事故。起重吊装无指挥或瞎指挥,物体打击事故时有发生。物料井字架上料平台无防护,上料口成了“老虎口”。对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不重视,管理无序,重使用轻维修的思想普遍存在。机械设备陈旧、老化加快,不少机械设备已到了甚至超过报废年限,机械设备的事故隐患不断。

5.现场作业环境方面。

作业现场不具备施工条件,但承包单位为了赶工期强令工人冒险作业。现场自然环境复杂,还未探明就开工,埋下安全隐患。

二、高层建筑安全防护措施

1.触电安全防护措施。施工现场电工应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执行。施工现场配电箱及用电设施设备应可靠接零接地,加强配电箱责任管理。实行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一保护,严禁一箱多机。配电箱和开关箱漏电保护开关选型应与用电负荷相匹配,严禁使用铜丝代替。电工每天认真记录《电工巡视记录》,不能记流水账。大型用电设备应不少于每周一次保养检查,小型施工机具应不少于每月一次保养检查。高空作业前必须由电工先确定周围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及隔离防护设施的安全性。

2.高空坠落安全防护措施。

高空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患有恐高症、心脏病、高血压的不得登高作业。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正确使用,高空作业、临边作业时施工现场应具备安全可靠的脚手架、操作平台等安全防护设施。夜间高空作业时必须具备足够的照明措施,确保高空行走和作业安全。遇到6级及以上大风或雷电暴雨等恶劣天气应禁止高空作业。

3,物体打击安全防护措施。

施工时所用的小型工具应随手携带或放在安全的地方,不得随意乱放,以防坠落伤人。施工过程中所用工具、材料不得随意抛掷,应使用工具包传递。外脚手架上不得堆放材料,并按时清理外脚手架上的杂物,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加强施工组织协调,减少垂直面交叉作业。楼层模板拆除时,临边应有安全防护措施,以防模板、方木等坠落伤人。

4,外脚手架安全防护措施。

根据工程特点编制脚手架搭设、拆除方案,经审批后实施。严禁使用弯变形、锈蚀严重的杆件、扣件。立杆基础、扫地杆的设置,架体与建筑物的拉接的位置、数量、连接方式均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脚手板必须满铺,不得有探头板。卸料平台要经设计计算,科学搭设,并在醒目位置标明允许载重值。脚手架搭设前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搭设完毕后要进行量化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5.起重吊装安全防护措施。

严格按审批后的施工方案施工。特种作业人员需持让上岗、体检。起重吊装前必须检查机械保险、限位装置是否有效,并做试吊,严格遵守高空作业的有关规定。根据工程特点对参加吊装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三、高层建筑安全管理经验总结

1.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落实建设工程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和安全生产专项经费。通过行政手段,单列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专项经费,设立独立资金账户,并通过施工安全监督机构,视其安全评价的达标情况,分阶段拨付,确保专项费用的正常使用,避免违规挪用或不投入。实施建设工程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将项目参加安全保险作为施工安全受监和开工的必备条件;充分调动项目理抓好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2.在建筑工地实行“一卡通”管理制度。

凡在工地进行一线作业和现场管理的人员,包括建筑工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等,均应当办理建筑劳务实名制“一卡通”,凭“一卡、通”进入建筑工地。“一卡通”制度实施以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农民工防拖欠工资问题和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到了“不伤害别人,也不被别人伤害”,对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了一定作用。

3.编制“重大危险源专项整治方案”。包括:施工用电、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临边及洞口工程、起重吊装、施工井字架。明确各个项目的检查监督部门和责任人,制作“重大危险源公示牌”,牌上列明潜在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控制措施等内容,在每次安全检查过程中针对这些项目逐项检查。

4.组织编制《建筑工人安全小手册》

企业质量安全部门编制一些《建筑工人安全小手册》发放到各个项目部,组织一些有关安全知识的影像资料安排晚间不加班的班组观看并做好签到表,保证进场工人都看过。同时在工人食堂不间断播放安全知识光碟。项目部定期出版安全黑板报,讲解一些安全法律法规、安全常识、工地安全先进事迹、安全罚款单等,保证工作中不忘学习安全知识。

总之,建筑施工安全关系到建筑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做好严格管理、明确责任、加强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切实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维护广大施工人员利益。要通过抓重点、抓要害,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地使整个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水平上一个台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高层建筑施工教案篇三

高层建筑施工简述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人口的猛增,建设用地的紧张,促使建筑向高空发展.因此高层建筑就成为施工的主要内容,本文就对高层建筑施工所涉及到的一些问题及要求进行简要的论述。

abstract: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urban population explosion, the more tension of the construction land, prompting buildings to the high high-rise buildings become the main of article related to some of the problems and requirements which will be brief discussed.关键词: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的类型及施工特点

高层建筑是指10层以上的住宅以及总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和综合性建筑。高层建筑的楼层多、高度大,但并非是低、多层建筑的简单叠加,而是从建筑结构和使用功能等方面,针对高层建筑的特点,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高层建筑要求施工具有高度连续性和高质量,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复杂,除具有一般多层建筑施工的一些特点外,还具有以下施工特点:工程量大、工序多、配合复杂;施工准备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工期紧;基础深、基坑支护和地基处理复杂;高处作业多、垂直运输量大;层数多、高度大,安全防护要求严;结构装修、防水质量要求高,技术复杂;平行流水、立体交*作业多,机械化程度高。目前,我国高层建筑的类型多为宾馆、写字楼、商场综合楼、住宅等。

从其建筑功能特性来看,高层建筑一般可分为以下几大部分:①地下室(设备层、人防);②裙房(公共场所);③转换层(技术层);④标准层(写字、客房、库房等);⑤非标准层(楼顶餐厅、屋顶机房等)。

从工程特性来看,高层建筑有如下特点:①施工场地及作业面狭小;②专业工种多,交叉频繁;③预埋、预留作业量大;④吊顶、管井内施工多;⑤材料、设备吊运量大。

高层建筑的建设工程,一般由土建施工、装修施工、安装施工几大项目组成。其中安装施工主要由管道工程施工、电气工程施工、空调通风工程施工、设备工程施工所组成。

将施工部分进行细分,又可分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现浇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钢结构高层建筑施工,高层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等。在高层建筑施工课堂上,我们主要学了以上几个部分。高层建筑施工的强度控制

强度主要是指混凝土的强度。高层建筑由于混凝土用量大,施工周期长,气候及工作条件影响因素多,有时会发生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甚至不合格。那么如何克服和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这一关呢?

2.1 配比的选定

工程开工前,一般均要按设计要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都要到法定试验机构做级配试验,待级配报告出来后,根据级配做配合比试验(实验室配比),在实际施工时照此执行。但问题就在于级配与现场施工过程中是否相符。有资料统计显示,若因砂的含水率增多,砂率下降2%一3%,混凝土强度将下降15%~20%,而水泥数量的影响为5%~20%,石子及砂的级配影响为5%~20%;水灰比影响为多增1%,强度降低5%一10%。既然影响如此之大,那就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2.2 严格养护制度

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不仅能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但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在配比、原材料、振捣控制严格的情况下,仍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分析其原因,多为抢工期、养护时间严重不足。据有关专家测试结果,其强度比全湿养护28天:全湿养护3天:空气中养护28d分别为2:1.5:1.由此可见养护的重要性。

2.3 加强混凝土强度评定

剔除试块制作的不规范现象。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根据相应条件选定一种,这其中都涉及到一个标准差问题。高层建筑由于施工周期、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气候条件相差大,混凝土试验值的离散性也较大,即标准差过大,如笼统地作为一批来评定,很可能不合格,因此应分批,按条件基本相同的划为一批进行评定,这样做既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也符合现场实际。3 高层建筑裂缝的控制

裂缝分为运动、不稳定、稳定、闭合、愈合等几大类型。裂缝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混凝土内外温差产生应力和应变,另一方面是结构的外约束和混凝土各质点间的内约束阻止这种应变,一但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抗拉强度 , 就会产生裂缝。

虽说骨料内部凝固时产生的微观裂缝不可避免,但从质量角度考虑应尽可能减少。由于高层建筑混凝土强度普遍较高、混凝土量较大、且带有地下室,所以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更大。下面主要叙述有关对裂缝的“放”、“抗”相关措施。所谓“放”,就是结构完全处于自由变形无约束状态下,有足够变形余地时所采取的措施;所谓“抗”,就是处于约束状态下的结构,在没有足够的变形余地时,为防止裂缝所采取的措施。

3.1混凝土材料

3.1.1选择水泥品种

混凝土温升的热源是水泥水化热,故选用中低热的水泥品种,可减少水化热,使混凝土减少升温。

3.1.2减少水泥用量

由于水泥水化热而导致的温度应力是地下室墙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且混凝土的强度,抗渗等级越高,结构产生裂缝的概率也越高。在地下室外墙施工中,除了在保证设计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降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以减少水化热外,还应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3.1.3选择外加剂

1)减水剂 2)粉煤灰 3)膨胀剂 4)选择粗,细骨料

3.2 “放”的措施:

砌筑填充墙至接近梁底,留一定高度,砌筑完后间隔至少一周,宜15d后补砌挤紧;合理分缝分块施工;在柱、梁、墙板等变截面处宜分层浇捣等。

3.3 “抗”的措施:

①尽量避免使用早强高的水泥,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降低水泥用量(宜

3.4 “放”、“抗”相结合的措施

在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中,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尤为重要。为使早期尽可能减少收缩,需主要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较大收缩的同时,受到内部约束而易开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埋设散热孔、通水排热),避免水化热高峰的集中出现;同时在养护过程中对表面、中间、底部温度进行跟踪监测(尤其在前3天)。对混凝土浇筑后的内部最高温度与气温宜控制在25℃以内,否则因温差过大产生混凝土裂缝。

此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还要对泌水进行防治。应在结构四周侧模的底部开设排水孔,使多余的水分从孔中自然排走;利用正式设计的集水坑或人为的“水潭”,将多余水分集中后用专门的软轴泵或隔膜泵抽水排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4.1 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第一的方针。以专业安全知识为内容用行政奖励、法律、法规为手段,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明确自己安全生产责权、利的关系,以达到施工安全效益最佳的目的。主要包括:加强专业安全知识、技术的日常教育与培训,用安全典型事例和事故教训进行教育,对照法律!法规认真地进行分析、讨论。将安全法律、法规逐件公示在安教宣传栏中。积极组织各类管理人员,参加好的安全讲座和参观受表彰表扬的项目工程。

4.2 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

在施工中,明确安全控制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要制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明确施工安全的承诺与目标,要编制工程项目安全计划,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工程项目部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并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和施工条件,合理地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确保施工生产中的安全。

4.3 抓好施工前与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工程施工安全产生于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以“预防为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施工前,要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首先是做好施工前的调查研究。针对现场的地形、地物、地貌进行勘查、记录,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并依据实地记录、设计文件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以及现场安全警示的工作。开展好安全生产的宣教,实施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施工中,要遵循“按图施工”的原则,充分了解、掌握设计文件的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总结

课本上主要为我们介绍了高层建筑施工测量,基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高层建筑施工用垂直运输机械,高层建筑施工用脚手架,现浇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钢结构高层建筑施工,高层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虽然没有第四部分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但我个人觉得这部分是不可少的,于是在网上找到了相关部分加上了。为了使我们更好的学习到高层施工的具体施工,老师特意在上课时为我们播放了相关的视频。这些视频讲的都是香港地区的施工,香港在高层建筑上的确起步比内地早许多,在高层建筑施工方面,我们是应该向他们取经。

虽然只有5周的课,但我们学到了许多关于高层建筑施工的知识,也让我们了解了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

李 扬090601332

土木工程093班

高层建筑施工教案篇四

高层建筑施工顺序

1、基坑开挖(开挖前应该先降水,地下水到基地标高2m以下基坑开挖才可以开始)。

2、基坑支护施工。

3、抗浮锚杆与基底施工(基底施工因该是在验槽以后,所谓验槽就是对持力层结构的检验,保证不会出现不均匀沉降。基底主要是为了好做防水)。

4、防水施工(地下多用sbs防水卷材)然后是防水保护层(防水材料是种类、价格、应运范围土建工程师要牢牢掌握,防水是关键)。

5、基础钢筋绑扎(基础分为筏板基础、独立基础等)。

6、基础浇筑砼(质监站对基础钢筋验收以后浇筑)。

7、地下室挡土墙浇筑(挡土墙的砼配合比要求高,应该为防水混凝土

8、地下室顶板浇筑。

9、一层梁柱钢筋绑扎——关模板——浇筑(然后开始循环)。

10、主体工程封顶以后,砌体工程、屋面花架、地下室顶板防水可以同时开始施工(此时施工电梯应该入场安装完成)。

11、砌体(包括二次结构支模、混凝土浇筑)工程开始。

12、内墙抹灰(施工工艺和材料控制都很重要)。

13、外墙抹灰(一定是内墙完成再做外墙,方便处理接口位置)

14、外墙面砖施工(放样、垂直度、平整度等检查非常重要,且应该在外架拆除前)。

15、室内地面施工

16、厕所防水施工。

17、外墙(装饰)施工。

18、公共区域内装与外墙grc线条同步施工。

19、消防与公共装饰配合,完成消防管道安装与公共装饰。

20、消防等设备入场,地下室覆土开始。

21、园林硬质铺装。

22、乔木、灌木施工,绿化完成。

23、消防联动实验(非常重要,标志安装工程的结束)。

24、正式电、水、网、气入场

25、验收

26、交付业主

高层建筑施工教案篇五

《高层建筑施工》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 时 数: 24 大纲执笔人:何冬

一、课程定位和目标

课程定位:随着建筑业的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发展迅速,而本课程正是适应这种发展的一门应用学科,它涉及面广、实践性强,主要是研究高层建筑施工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案,主要工种的施工工艺、技术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初步具备从事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能够采用基本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的施工问题。

课程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高层建筑施工工具,掌握其选择和应用要点。(2)使学生掌握高层建筑施工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工艺及基本组织方法。(3)培养学生自学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学的态度,为今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概述(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教学难点: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高层建筑的发展简况、结构体系,以及施工技术的发展情况;

(2)掌握高层建筑的定义。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高层建筑的定义及结构体系。

(二)高层建筑施工机具(4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高层建筑施工机具的简况及应用。教学难点:施工机械的选择。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各种施工机械,并掌握应用要点;(2)掌握对起重运输机械及脚手架的选择。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施工机械的简况及应用、能够选择起重运输机械及脚手架进行应用。

(三)基础工程施工(4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降低地下水与基坑土方开挖、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教学难点: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浇筑方案及技术措施。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理解建筑基坑工程的概念;

(2)了解基坑工程的基本特点、支护结构的类型及设计依据;

(3)掌握地下水的控制;(4)了解基坑工程试验内容;(5)掌握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

(6)掌握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浇筑方案及技术措施。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基坑工程的概念、基础类型与施工方案的选择、降低地下水与基坑土方开挖、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

(四)主体结构施工(4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法、钢结构高层建筑施工。教学难点: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连接、混凝土浇筑、组合模板、大模板、滑升模板的施工工艺;

(2)了解爬升模板、预制装配式高层建筑施工;(3)了解钢结构高层建筑施工吊装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4)掌握构件吊装工艺和技术措施。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通用施工方法、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预制装配结构施工、钢结构高层建筑施工。

(五)专项施工方案设计(4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高层建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塔式起重机基础和附着的设计施工、脚手架计算。

教学难点:塔式起重机基础和附着的设计施工。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高层建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2)掌握塔式起重机基础和附着的设计施工;(3)掌握脚手架计算。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高层建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塔式起重机基础和附着的设计施工、脚手架计算。

(六)防水工程施工(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屋面防水及地下室防水工程。教学难点:屋面防水及地下室防水工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常用防水材料的品种与性能;

(2)掌握地下室工程防水、外墙防水的施工方法;(3)掌握屋面、厕浴间及特殊建筑部位的防水施工。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地下室防水施工、屋面防水工程施工。

(七)案例节选(4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各项施工技术方案案例的编制。教学难点:各项施工技术方案案例的编制。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施工总体流程;(2)施工测量技术方案;(3)土方工程技术方案;(4)地下结构工程技术方案;(5)上部结构工程技术方案;(6)钢结构施工。

教学要求:通过对施工总体流程、施工测量技术、土方工程技术、地下及上部结构工程技术、钢结构施工等的方案案例讲解,掌握各方案的设计编制重点及内容。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施工总体流程、施工测量技术、土方工程技术、地下及上部结构工程技术、钢结构施工等的方案编制重点。

三、本课程教学建议

本课程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结合现场教学及多媒体技术等方法,分层次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及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同时注重实践的作用,从而增大学生知识容量,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自学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本课程学业评价

(一)考核目的

检验学生通过学习,是否达到了《高层建筑施工》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检查学生对课程涉及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二)考核方式及考核用时

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考核总成绩为100分(四舍五入取整数)。平时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由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20%)和平时测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组成。其中,作业成绩登记10次:每次总分10分,共100分。期末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采取闭卷笔试方式进行,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长为110分钟。

(三)命题要求

1、依据教学大纲命题,命题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内容,要覆盖大纲中考核主要知识、技能的大部分;题型可以是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证明、分析、计算等,但不能少于四种,题量适宜,难度适中。

2、a、b两套试卷,100分制,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五、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1、建议教材

朱勇年,《高层建筑施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主要参考书目

[1] 赵志缙,赵帆,《高层建筑施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01;

[2] 曹洪滨,《高层建筑施工》,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1.04; [3] 孙加保,刘春峰,《高层建筑施工》,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05;

[4] 肖玲,蒋春平, 《高层建筑施工》,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5]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建筑施工课件 篇5

浅析高职高专《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是高职高专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均较强的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培养出的人才素质的高低。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高职高专教育定位的调整,该课程的教学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满足社会和行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关键词:高职高专,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教学改革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任务在于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如何对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从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上把握好对建筑施工的掌控。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从建设计划和设计的要求出发,对各阶段的施工准备工作及其内容进行事先的预计和安排,并提前做好各施工单位及各种的资源的合理调配。通过《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课程的教学,要让学生能够根据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设计和管理确保工程施工活动的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开展。《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课程在建筑工程专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强调实用性和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高职高专教学中更要加以重视。因此,不断进行高职高专《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教学改革与创新是建筑工程专业教师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高专《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概述

高职高专旨在为社会培养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技术型人才,建筑工程专业更是如此。而《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作为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对建筑工程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作为建筑工程专业中的核心课程,具有一系列鲜明的特点。首先,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的有机结合,无论是从技术还是管理来说,都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其次,具有鲜明的综合性。一方面,它是建筑工程专业基础课、其他专业课的综合,是对相关专业课的综合;另一方面,它涉及到技术、资源以及组织,是关乎到建筑施工顺利开展的综合性内容。第三,《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在理论上跨度较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级囊括了施工技术,也涵盖了施工组织的管理,在施工技术上包括对关乎建筑施工相关的多种工种、资源协调,既有总

领也有分类设计,因此,具有了跨度大和独立性的特点。

当前高职高专《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虽然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资源难以保证,课时不足,教学活动难以得到全面开展;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与社会发展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教学方法陈旧,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教学与实践的结合紧密程度不够,学生实习机会有限,难以满足课程实践性的要求;此外,因为课程对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从整体上看当前高职高专《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教师的整体素质存在着一定的欠缺。

二、《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教学改革的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高专《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也应该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改革,提升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更为优秀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1、保证教学资源,确保教学活动的全面开展

推动高职高专《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教学改革首先要从更新和保证教学资源入手,为教学改革提供充足的条件和物质推动力。《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对高职高专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课时上必须予以充足的保证,确保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够全面的开展。在教学设备上也要及时更新,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融合起来,更为深刻的掌握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相关知识。同时,在师资力量上也要进行改革,加大投入。高职高专《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工程专业中一门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因此,在教师配备上既要注重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实践水平,可以考虑在建筑施工企业技术人员与高职高专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在校教师也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2、明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高职高专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课程的教学必须与建筑行业的发展相结合,找准其教学的基本目标。从高职高专教育和建筑行业发展的情况来看,该课程的基本目标在于培养全面掌握施工管理知识及相关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在充分了解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相应的分析,抓住教学的重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实时增加教材中没有涵盖到的新的实用性知识,促进学生的学习与社会接轨。

3、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是高职高专《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教学改革的重点。在教学方法选择上,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基本原则,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提升教学效果。教师要将课堂讲授与教学参观相结合,推动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开拓课堂的范围,增强学生的学习体会。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网络和软件的教学,通过真实的感官、实地观察和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项目教学法可以推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进行建筑施工组织的设计,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这门课程。案例教学则有利于将理论讲授与实际操作融合起来,提升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4、注重实践,推动课程整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涵义,同时也是《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教学改革中要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一方面,教师在理论讲授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来进行,提高学生对实践的认知程度;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通过实习、参观和实际操作等方式,推动学生从单一的理论学习向理论与实践结合发展,让学生在亲身体会中加深理解,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此外,这门课程的教学还要注重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既要以计算机技术、公文写作等公共基础课为基础,也要注重与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工程测量等专业课进行整合,通过全面的整合与协调提升教学的效果。高职高专《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工程专业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课程,同时它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随着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需求的不断调整,其教学也应该结合实际进行实时的创新与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建筑施工管理者和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春芳.《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课教学的几点体会[J] .职业技术,2006年02期.

[2]常福华.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课程之创新[J] .考试周刊,2007年49期.

[3]李安勇施工组织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研究[J] .山西建筑,2008年09期.

[4]刘心萍,于惠中.施工组织设计课程中的项目教学法研究[J] .考试周刊,2009年46期.

建筑施工课件 篇6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实践教学大纲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实践课程是该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流水施工和网络计划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对于一般的土建单位工程施工,能运用所学的建筑施工组织知识编制工程概况、施工方案、明确施工顺序和各工序之间的逻,为毕业综合实训及从事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工作打下基础,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方法。

一、适用专业范围

本实践教学大纲适用于高职建设工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二、实践前期准备知识 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知识。

三、学时分配

本实践教学为36学时。

四、实践条件及要求 建筑模型实训区。

五、实践内容

实践项目一 设计某项目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一)实践目的

(1)使学生掌握小组讨论的方法,养成积极讨论、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团结协作的职业习惯。

(2)训练学生提炼工程项目信息,选取恰当的施工组织管理模式、合理划分岗位职责的能力。

(3)训练学生运用文字处理工具,绘制施工组织机构图和编写岗位职责文件的能力。

(二)实践要求

(1)组建3~5人的讨论小组,选出组长1人,记录人1人。

(2)仔细阅读某住宅项目的招标文件,施工图图纸。具体详见书后光盘或教学网站。

(3)由负责人发起讨论话题,话题内容为工程项目特点和施工要求分析、施工组织机构模式选取、岗位职责的划分。由记录人做好会议记录,所有组员当场签字,按规定时间上交纸质记录表

(三)实践课时

本实践项目为2学时。

(四)实践内容 多人讨论,设计某住宅小区项目施工组织机构。

实践项目二 设计某项目施工总方案

(一)实践目的

(1)使学生掌握小组讨论的方法,养成积极参与讨论、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团结协作的职业习惯。

(2)训练学生对项目施工的全局意识和全局控制能力。(3)重点训练学生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划分施工段的能力。(4)训练学生运用文字处理工具,表达施工总体方案的能力。

(二)实践要求

(1)组建3~5人的讨论小组,选出组长1人,记录人1人。

(2)仔细阅读某住宅项目的招标文件,施工图图纸。具体详见书后光盘或教学网站。

(3)由负责人发起讨论话题,话题内容为安排施工顺序、划分施工段、关键工序的衔接(要求具体要到分部分项工程)。由记录人做好会议记录,所以组员当场签字,按规定时间上交纸质记录表

(三)实践课时

本实践项目为6学时。

(四)实践内容

多人讨论,设计某项目的施工总体方案。

实践项目三 编制某住宅小区项目施工准备计划

(一)实践目的

(1)通过训练使学生熟悉并掌握施工准备计划的内容

(2)训练学生运用文字处理工具,编制完备施工准备计划文件的能力。(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工作的能力,培养承受较大工作压力的心理素质。

(二)实践要求

(1)通过训练使学生熟悉并掌握施工准备计划的内容

(2)训练学生运用文字处理工具,编制完备施工准备计划文件的能力。(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工作的能力,培养承受较大工作压力的心理素质。

(三)实践课时

本实践项目为6学时。

(四)实践内容

独立编制某住宅小区项目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实践项目四编制某项目的施工保证措施

(一)实践目的

(1)通过实训,使学生熟悉住宅小区项目施工保证措施的内容、编制方法、会编制住宅类项目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施工进度保证措施、安 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环境保护措施、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等。(2)训练学生运用文字处理工具,编制完整的施工保证措施的能力。

(二)实践要求

(1)仔细阅读某住宅项目的招标文件、施工图图纸。

(2)要求每个学生提交1份不超过60页的某住宅小区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施工进度保证措施、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环境保护措施、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等。

(三)实践课时

本实践项目为2学时。

(四)实践内容

独立编制某项目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独立编制某项目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独立编制某项目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独立编制某项目环境保护措施。

独立编制某项目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

实践项目五 设计某项目施工进度计划

(一)实践目的

(1)通过实训,使学生能从宏观上了解施工进度表的优点,并从细观上掌握施工进度表编制方法。

(2)通过实训,使学生将施工进度表理论知识进行学以致用,边练习边加深理解。

(二)实践要求

(1)排定项目施工顺序

(2)排定工作时间

(3)绘制并提交1份施工进度表。

(三)实践课时

本实践项目为6学时。

(四)实践内容

独立设计某项目施工进度表

实践项目六 某项目施工现场平面图

(一)实践目的

(1)通过实训,使学生从宏观上初步形成对较大工程项目施工的整体认识,了解施工平面布置的原则和内容。

(2)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施工平面图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学会使用施工图例,会独立设计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3)掌握临时用水和用电的计算,会设计临时供水线路和临时供电线路。

(二)实践要求

(1)自习阅读某项目的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及项目周围环境图(2)要求每个学生独立设计1份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要求:

布置的内容必须包括围墙、大门、道路、指北针、图例、办公房和生活区临时设施、各类临时加工棚、消防设施、主要机械设备、排水沟、洗车槽、沉淀池、适当的绿化、电源和水源、配电箱、电路和水路等,要求正确使用图例,同时图内要辅以适当的文字说明。(3)要求每个学生进行某住宅小区项目的临时用水和临时用电计算

(三)实践课时

本实践项目为6学时。

(四)实践内容

独立设计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实践项目七某项目施工主要劳动力、机械设备和材料供应计划的编制

(一)实践目的

(1)通过实训,使学生熟悉并掌握主要劳动力的种类配置方法,熟悉并掌握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种类、用途和配置方法,熟悉并掌握主要监测仪器设备的配置要求,了解主要材料供应表的编制方法和要求。(2)训练学生运用文字处理工具,编制完备的施工资源需用计划书的能力。

通过实训,使学生基本掌握编制中小型住宅小区工程资源配置的能力,对中小型住宅小区的施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和承受较大工作压力的心理素质。

(二)实践要求

(1)自习阅读某住宅项目的招标文件,施工图图纸。

(2)要求每个学生提交1份不少5页的某住宅小区施工资源配置计划文件。具体要求如下:

内容要求:主要劳动力计划和保证措施、主要施工机械配置和进退场计划、主要监测仪器配置计划、主要施工材料配置计划等

(三)实践课时

本实践项目为4学时。

(四)实践内容 独立编制某住宅小区项目施工的主要劳动力安排和保证措施、主要施工机械和检测仪器设备的配置计划、主要材料供应的计划表。

实践项目八 某项目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一)实践目的

(1)通过实训,使学生熟悉住宅小区项目的主要施工技术方案的内容组成,熟悉并掌握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方法和要求,掌握项目主要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深度要求。

(2)训练学生运用文字处理工具,编制完整的施工技术方案的能力。

(3)通过实训,使学生能独立、快速、高效的编制住宅小区项目的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二)实践要求

(1)仔细阅读某住宅项目的招标文件、施工图图纸。

(2)要求每个学生提交1份不超过60页的某项目的基础工程、上部主体结构工程、安装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方案,要求只要分项工程数量不小于50(单位不限)的,就必须作为分项工程编入技术方案中去。

(三)实践课时

本实践项目为4学时。

(四)实践内容

独立编制某项目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独立编制某项目上部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独立编制某项目屋面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独立编制某项目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六、学生实践效果的评定

根据本大纲要求,拟定相关考核题目,由学生随堂完成相关实训实践题目,计入学生平时分。

编写人:(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系(部)主任:(签字)

编写日期: 年 月 日

执行日期: 年 月 日

建筑施工课件 篇7

建筑施工技术课件是建筑工程专业学习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它通过详细、具体和生动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施工工艺流程、标准规范和安全要求,培养学生的施工技能,并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施工技术课件在建筑工程学习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课件进行教学。

首先,建筑施工技术课件具有详细的信息。在学习建筑施工技术时,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流程、材料运用、施工工具等。通过详细的陈述和图表展示,课件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每个步骤的要求和执行要点。例如,在讲解混凝土浇筑过程时,课件可以详细说明混凝土的配比、搅拌时间、浇筑方式等,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这个工艺的每一个环节。

其次,建筑施工技术课件具有具体的实例。在学习建筑施工技术时,学生需要了解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具体应用情况。通过课件中的案例分析和图片展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施工工艺在实际项目中的运用,并从中学习实践经验。例如,在讲解钢筋焊接工艺时,课件可以展示不同焊缝形式的图片,并通过分析具体工程的要求,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焊接方法和技巧。

此外,建筑施工技术课件还具有生动的呈现方式。通过多媒体技术,课件可以利用动画、视频和声音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展示施工过程和关键技术。通过实景演示和模拟操作,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施工流程和技术要点。例如,在讲解墙体砌筑的施工技术时,课件可以通过动画演示不同砌筑方式的步骤,并配以声音解说,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每一步的操作要点。

最后,建筑施工技术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十分重要。教师可以根据课件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学生可以利用课件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观看、学习和模拟操作,提升他们的施工技能和应用能力。此外,课件还可以作为复习工具,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在利用建筑施工技术课件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课件的内容应该准确、全面且易于理解。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合理安排课件内容,避免内容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其次,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件的多媒体功能,通过图表、动画和实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件学习,主动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技术课件在建筑工程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详细、具体和生动的介绍,课件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施工工艺流程、标准规范和安全要求,并提高他们的施工技能和应用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件的优势,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建筑设计课件精选


平时的生活中,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范文包含各种各样的文章,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范文吧!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建筑设计课件精选,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建筑设计课件【篇1】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及反思《小小建筑设计师》

幼儿园大班艺术教案:小小建筑设计师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建筑的基础上,感受、了解建筑物的外观、房顶、窗户等造型的丰富变化,产生创作的愿望。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尝试设计建筑,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投影仪,电脑。

2、设置绘画区、拼贴区、泥工区、建构区、表演区,各个区提供相应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欣赏建筑,感受造型的变化

(1)感受建筑物高低、方圆、形状等外形的丰富变化

①引入:前段时间老师去外地旅游,发现那里的建筑可真漂亮,你们想去看一看吗?今天,杭老师把这些建筑的照片带来了,想和大家一起看看,好吗?

②播放课件出示建筑图片,让幼儿初步观察欣赏,感受建筑物的外形变化。

③教师提问:你最喜欢哪一个建筑,它是什么样子的?在欣赏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课件放大建筑图片,引导幼儿进行仔细观察,积极表达自己的发现。让幼儿发现建筑物有的是方方的、一层一层叠得很高;有的像一座塔,越高的地方就越细;有的是左右两边一样、是对称的;有的像一朵荷花……

(2)观察建筑物顶端的形状、色彩、装饰等丰富变化。

①过渡: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些建筑的外形看上去是各种各样的,变化丰富。其实,这些建筑除了外形不同,还有很多地方也是不一样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呢?让我们再来看一些建筑吧。请你们观察这些建筑的顶有什么不一样?

②播放课件,出示建筑图片让幼儿观察。

③教师提问:这些建筑的顶是什么样子的?它们形状有什么不同?颜色有什么不同?装饰有什么不同?你最喜欢哪一个建筑的顶部设计?利用课件放大图片,让幼儿进行仔细的观察,围绕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对比观察,引导幼儿对建筑顶部设计有层层深入的了解,同时帮助幼儿掌握由大到小、由表及里的观察方法。

④教师小结:建筑物最明显的不同就是它们的顶部的变化,各种各样不同的顶,才使这些建筑物看上去更加漂亮、丰富。

(3)观察建筑物外部装饰的丰富变化。

①教师过渡:人们在设计建筑时,为了使建筑物更加的美观,往往会在建筑上设计一些图形,你见过吗?在我们的生活周围你有这样的发现呢?

②播放课件,出示建筑图片让幼儿观察。

③教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4)教师总结:小朋友,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的建筑都很漂亮,可能我们并没有仔细地看过。只要大家用心观察,用自己的亮眼去观察,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漂亮的建筑。

2、设计建筑,体验成功与快乐。

(1)你喜欢这些漂亮的建筑吗?你想不想也来当一回建筑师来设计建筑呀?

(2)启发幼儿想想:你最想用什么方法设计建筑。

(3)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幼儿与同伴相互交流。

(4)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方式,到各个操作区设计建筑。

(5)交流感受:你是选择用什么方法设计建筑的?设计建筑时你碰到什么问题了?是怎么解决的?你的心情怎么样?

(6)启发幼儿说说:从今天设计建筑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本领。

活动延伸:

1、孩子设计建筑需要一定的时间,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来决定操作的时间,活动之后,选择适当的时机展示作品,组织孩子欣赏、交流。

2、利用区域活动、晨间交往等时间,可以组织孩子尝试选择其他方式设计建筑。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位在观察,观察也是之后进行表现的基础,所以通过层层深入地引导孩子欣赏、感受、比较、发现,孩子确实能够并且十分乐意表达对建筑的理解。同时准备方便、效果明显的建筑图片展示,更恰到好处地体现出了本次活动与多媒体教学结合的意义所在。然而,孩子设计建筑的表现过程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似乎又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一个集中活动要把握的时间范围有所出入。由于活动的第二大环节是孩子自选区域创造表现,我想,这个活动既可以看作一个集中活动,又可以看作一个半日活动、或分几教时完成的活动,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来把握操作、表现的时间。

建筑设计课件【篇2】

4.1.4 老年人建筑层数宜为三层及三层以下;四层及四层以上应设电梯。

4.2.l 老年人居住建筑出人口,宜采取阳面开门。出人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1.50m×l.50m的轮椅回旋面积。

4.2.3 老年人建筑出人口门前平台与室外地面高差不宜大于0.40m,并应采用缓坡台阶和坡道过渡。

4.2.4 缓坡台阶踏步踢面高不宜大于120mm,踏面宽不宜小于380mmm,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2。台阶与坡道两侧应设栏杆扶手。

4.3.l 老年人居住建筑过厅应具备轮椅、担架回旋条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l 户室内门厅部位应具备设置更衣、换鞋用橱柜和椅凳的空间。

2 户室内面对走道的门与门、门与邻墙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o.50m,应保证轮椅回旋和门扇开启空间。

3 户室内通过式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0m。

4.3.2 老年人公共建筑,通过式走道净宽不宜小于1.80m。

4.3.3 老年人出人经由的过厅、走道、房间不得设门坎,地面不宜有高差。

4.3.4 通过式走道两侧墙面0.90m和o.65m高处宜设φ40~50mm的圆杆横向扶手,扶手离墙表面间距40mm;走道两侧墙面下部应设0.35m高的护墙板。

4.4.2 老年人使用的楼梯间,其楼梯段净宽不得小于1.20m,不得采用扇形踏步,不得在平台区内设踏步。

4.4.3 缓坡楼梯踏步踏面宽度,居住建筑不应小于300mm,公共建筑不应小于320mm;踏面高度,居住建筑不应大于150mm,公共建筑不应大于130mm。踏面前缘宜设高度不大于3mm的异色防滑警示条,踏面前缘前凸不宜大于10mm。

4.4.4 不设电梯的三层及三层以下老年人建筑宜兼设坡道,坡道净宽不宜小于1.50m,坡道长度不宜大于12.00mm,坡度不宜大于1/12。坡道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 50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l 坡道转弯时应设休息平台,休息平台净深度不得小于1.50m。

2 在坡道的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l.50m的轮椅缓冲地带。

3 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栏杆下端宜设高度不小于50mm的安全档台。

4.4.5 楼梯与坡道两侧离地高0.90m和0.65m处应设连续的栏杆与扶手,沿墙一侧扶手应水平延伸。扶手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4.3.4条的规定。扶手宜选用优质木料或手感较好的其他材料制作。

4.4.6 设电梯的老年人建筑,电梯厅及轿厢尺度必须保证轮椅和急救担架进出方便,轿厢沿周边离地0.90m和0.65m高处设介助安全扶手。电梯速度宜选用慢速度,梯门宜采用慢关闭,并内装电视监控系统。

4.7.1 老年住宅、老年公寓、老人院应设紧邻卧室的独用卫生间,配置三件卫生洁具,其面积不宜小于5.00m2。

4.7.5 独用卫生间应设坐便器、洗面盆和浴盆淋浴器。坐便器高度不应大于0.40m,浴盆及淋浴坐椅高度不应大于0.40m。浴盆一端应设不小于0.30m宽度坐台。

4.7.6 公用卫生间厕位间平面尺寸不宜小于1.20m×2.00m,内设0.40m高的坐便器。

4.7.7 卫生间内与坐便器相邻墙面应设水平高0.70m的“l”形安全扶手或“ ∏’形落地式安全扶手。贴墙浴盆的墙面应设水平高度0.60m的“l”形安全扶手,水盆一侧贴墙设安全扶手。

4.8.l 老年人居住建筑的起居室或卧室应设阳台,阳台净深度不宜小于1.50m。

4.8.2 老人疗养室、老人病房宜设净深度不小于1.50m的阳台。

4.8.3 阳台栏杆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10m,寒冷和严寒地区宜设封闭式阳台。顶层阳台应设雨篷。阳台板底或侧壁,应设可升降的晾晒衣物设施。

4.8.4 供老人活动的屋顶平台或屋顶花园,其屋顶女儿墙护栏高度不应小于1.10m;出平台的屋顶突出物,其高度不应小于0.60m。

4.9.l 老年人建筑公用外门净宽不得小于1.10m。

4.9.2 老年人住宅户门和内门(含厨房门、卫生间门、阳台门)通行净宽不得小于0.80m。

4.10.l 老年人建筑内部墙体阳角部位,宜做成圆角或切角,且在1.80m高度以下做与墙体粉刷齐平的护角。

4.10.4 老年人居室不宜设吊柜,应设贴壁式贮藏壁橱。每人应有1.00m3 以上的贮藏空间。

5.0.3 老年人居住建筑居室之间应有良好隔声处理和噪声控制。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45db,空气隔声不应小于50db,撞击声不应大于75db。

5.o.5 老年人居室夜间通向卫生间的走道、上下楼梯平台与踏步联结部位,在其临墙离地高o.40m处宜设灯光照明。

5.0.6 起居室、卧室应设多用安全电源插座,每室宜设两组,插孔离地高度宜为o.60~o.80m;厨房、卫生间宜各设三组,插孔离地高度宜为0.80~1.00m。

5.0.9 电源开关应选用宽板防漏电式按键开关,高度离地宜为1.00~1.20m。

5.0.10 老年人居住建筑每户应设电话,居室及卫生间厕位旁应设紧急呼救按扭。

5.0.11 老人院床头应设呼叫对讲系统、床头照明灯和安全电源插座。

建筑设计课件【篇3】

论文摘要:针对“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传统的教学内容存在弊端进行了分析,面向社会需求,对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整合,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经过近几个学期的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加强了学生的专业基础,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是地方性应用型学校的根本任务,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教学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整合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

“微机原理与应用”是淮阴工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等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承担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能力的重任,也是学生参加考研的一门重要课程。这门课程具有课程内容信息量大、知识点零碎、理论教学多而实践动手少、很难提起学习兴趣等特点。本文将浅谈在教学中“如何教”及“教什么”的一些粗浅的体会。

目前,大多数院校“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教材内容与微型计算机硬件的实际严重脱节、实验设备不配套、实用性较差等方面,学生普遍感觉学习难度大,学习效果不佳。目前,我院“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模式仍然是以8086机型为主的16位结构,外设接口芯片及其接口方法也基本停留在8位或16位上。该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入门相对容易、资料齐全、实验设备配套等。相比之下,缺点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教材与教学内容和现有微机系统严重脱节。打开机箱来看,无论是CPU、总线还是常用的接口芯片,几乎找不到可与课本上相对照的实物。学生从书本那里很难得到他们的答案,从而丧失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2)讲授的内容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目前,技术上很少使用8086系统的CPU作为控制芯片去开发一个控制系统,所以学生往往很是糊涂,因为社会上普遍采用单片机、ARM、DSP等作为控制器,8086系统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3)教学配套16位微机实验设备陈旧老化,普遍不具备真实的微机实验环境。一般情况下,该模式的实验教学所用实验箱的结构是通过微机插卡的形式,通过一根扁平电缆将微机里的ISA总线引至实验箱上,一些早期的实验箱更是通过RS-232串口建立的仿真实验环境。这样中断操作等重要的验证性实验不是在实际微机环境下运行的,没有真实感,学生往往只是照着实验指导书输入接线,只要不打错,不接错,就能得到正确结果。这样的实验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容易误导学生,使有的学生有上当受骗的感觉,起不到应有的实验效果。另外,微机实验所用的配套微机陈旧老化,实验时接口损坏之类的故障频频发生,极大地影响了实验的正常进行。

教学内容采用模块化、菜单式结构。根据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不同、授课对象不同、教学侧重点不同、学时设置不同(一般为48、56、64几种类型)等因素,将现有的“微机原理及应用”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两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建议组织教学时,分为基础模块、提高模块、实用项目模块三大模块内容来组织。基础模块及项目模块为必修,而提高模块仅为考研学生开设。现在,我院普遍采用学分制,通过自由选课的方式选择自己需要的模块,以适应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基础模块以Intel系列16位经典机型8086和MCS51单片机为主,主要讲述四部分内容。

(1)两种微处理器的结构。主要讲述8086和单片机的CPU内部组成、工作原理、各种寄存器的用法、各种标志的含义、物理地址的形成等重点内容,讲授要注意两种结构比较,找出差别,加强记忆。

(2)指令系统及其寻址方式。讲述典型的数据寻址方式,特别是常用的几种,讲解时引导学生思考寻址的目的及意义。要注意一些错误的写法,通过练习,让学生牢固掌握各种方式地址的计算、操作数的取写等内容。

(3)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讲述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几种典型的结构,通过简单的程序,让学生掌握程序的基本构成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重点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同一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的指令组织实现功能。讲解子程序的特点及定义方法,介绍一些常用的DOS功能调用。

(4)中断及接口技术。包括中断技术、I/O端口译码技术、存储器扩展、8253A、8255A等常用可编程接口技术等。这些内容不但是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最基本的教学内容,更是学好高档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必备基础和重要前提,教材编撰时必须坚持这一观点不动摇,以确保足够的篇幅和内容。

提高模块则全面提升至以Pentium微处理器为代表的32位机上,首重阐述Pentium系列微处理器的段描述符及描述符高速缓存器,实模式、保护模式、虚拟86模式等模式,超标量流水线、高速缓存、指令分支预测等主要技术,适当引入常用的32位指令寻址方式和汇编指令、32位内存储器组织及其接口方法、32位外设可编程接口技术等以适应国内外微机教学从16位过渡到32位的发展趋势,使学生深刻领会和掌握主流微机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衍变的具体过程。同时拿出一定的学时,选择一些高校的考研试题进行重点讲解,提高学生对考研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以实用为目的组织教学内容。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已从精英教育逐渐过渡到大众教育,培养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已经成为许多普通高校甚至是重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应该以实用为目的组织教学内容,重点以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适当弱化微机基本原理部分,加强接口技术应用。还可根据不同专业的就业需要选择企业、工厂里的一些微机应用系统实例作为教学主线,对课程内容和教学环节进行合理地设计和组织,增加实用性微机技术的讲授比例。

为活跃课堂气氛,我们设计了提问和讨论等互动环节。如在MOV数据传送指令的教学中,将正确的指令语句与错误的指令语句混编在一起,让学生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用MOV、PUSH、XCHG等多种指令实现两个存储单元的数据互换等。如在讲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时,对书上的例子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画出流程图,启发学生是否可以采用不同思路,选择不同指令,实现题目的要求,并对几种答案进行分析和比较。

要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方法,结合教学内容中的第三模块即实用模块,特别在讲授接口技术时,以实际生产的控制项目实例来讲解,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比如讲解0809和0832的芯片时,我们以数据采集系统项目作为讲解例子,其中涉及了前向通道设计、采集的数据处理、采集的结果如何显示等问题,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学生就能解决生产实际中数据采集这类问题。

由于“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本身比较枯燥,因此,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效果很差。如果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需要总结和归纳的知识,采用板书的形式;对于一般介绍性知识,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对于软硬件实例,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汇编语言编译软件EMU8086EDA仿真软件Proteus相结合的形式,将该类软件引入“微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将使硬件教学事半功倍,学生很容易看明白内部电路的具体连接,并能直观看到电路对应的仿真结果。同时,我们还将以前做好的硬件系统带到课堂,让学生看到具体的芯片,增加其感性认识。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本科生很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整合教学内容,使之既能适应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又能兼顾考研等其他环节的较高的要求,是从事这一方面教学的教育工作者迫切要研究的问题。通过上述的一些做法,经过一年的教学,学生普遍对“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效果表示认可,不仅学到了基础知识,也满足了部分学生的拓展学习,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提高了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继灿,等.计算机硬件教学与教材同步改革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3):20-23.

[2]艾德才.大学计算机硬件教学内容改革势在必行[J].计算机教育,,(3):76-79.

[3]马旭东,等.32位环境下微机原理与接口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8(4):5-9.

[4]张红民,王艳.微机原理及应用教材与教学内容改革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5):105-108.

[5]杨明欣,孟芳.微机原理与单片机课程体系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4):73-74.

建筑设计课件【篇4】

一:不论采用何种建筑形式,均应合理划分旅馆建筑的功能分区,组织各种出入口,使人流、货流、车流互不交叉,

二: 在综合性建筑中,旅馆部分应有单独分区,并有独立的出入口;对外营业的商店、餐厅等不应影响旅馆本身的使用功能。

三:一、二级旅馆建筑3层及3层以上,三级旅馆建筑4层及4层以上,四级旅馆建筑6层及6层以上,五、六级旅馆建筑7层及7层以上,应设乘客电梯。

四:主要乘客电梯位置应在门厅易于看到且较为便捷的地方。

五:客房服务电梯应根据旅馆建筑等级和实际需要设置,五、六级建筑可与乘客电梯合用。服务用房宜设服务员工作间、贮藏间和开水间,可根据需要设置服务台。一、二、三级旅馆建筑应设消毒间;四、五、六级旅馆建筑应有消毒设施。客房层全部客房附设卫生间时,应设置服务人员厕所。

第3.3.1条 门厅。

一、门厅内交通流线及服务分区应明确,对团体客人及其行李等,可根据需要采取分流措施;总服务台位置应明显,

二、一、二、三级建筑门厅内或附近应设厕所、休息会客、外币兑换、邮电通讯、物品寄存及预订票证等服务设施;四、五、六级建筑门厅内或附近应设厕所、休息、接待等服务设施。

第3.3.3条 会议室。

一、大型及中型会议室不应设在客房层。

二、会议室的位置、出入口应避免外部使用时的人流路线与旅馆内部客流路线相互干扰。

三、会议室附近应设盥洗室。

四、会议室多功能使用时应能灵活分隔为可独立使用的空间,且应有相应的设施和贮藏间。

五、商店的位置、出入口应考虑旅客的方便,并避免噪声对客房造成干扰。

六、洗衣房的平面布置应分设工作人员出入口、污衣入口及洁衣出口,并避开主要客流路线。

七、职工用房的位置及出入口应避免职工人流路线与旅客人流路线互相交叉。

第4.0.9条 消防控制室应设置在便于维修和管线布置最短的地方,并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

建筑设计课件【篇5】

4.1.1老年人居住建筑应按老龄阶段从自理、介助到介护变化全过程的不同需要进行设计.

4.1.2老年人公共建筑应按老龄阶段介助老人的体能心态特征进行设计。

4.1.3老年人公共建筑,其出人口、老年所经由的水平通道和垂直交通设施,以及卫生间和休息室等部位,应为老年人提供方便设施和服务条件。

4.1.4老年人建筑层数宜为三层及三层以下;四层及四层以上应设电梯。

4.2.l老年人居住建筑出人口,宜采取阳面开门。出人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 1.50m xl.50m的轮椅回旋面积。

4.2.2老年人居住建筑出人口造型设计,应标志鲜明,易于辨认。

4.2.3老年人建筑出人口门前平台与室外地面高差不宜大于0.40m,并应采用缓坡台阶和坡道过渡。

4.2.4缓坡台阶踏步踢面高不宜大于120mm,踏面宽不宜小于380mmm,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2。台阶与坡道两侧应设栏杆扶手。

4.2.5当室内外高差较大设坡道有困难时,出人口前可设升降平台。

4.2.6出人口顶部应设而篷;出人口平台、台阶踏步和坡道应选用坚固、耐磨、防滑的材料。

4.3.l老年人居住建筑过厅应具备轮椅、担架回旋条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l 户室内门厅部位应具备设置更衣、换鞋用橱柜和格凳的空间。

2 户室内面对走道的门与门、门与邻墙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50m,应保证轮椅回旋和门扇开启空间。

3 户室内通过式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0m。

4.3.2老年人公共建筑,通过式走过净宽不宜小于1.80m。

4.3.3老年人出人经由的过厅、走道、房间不得设门坎,地面不宜有高差。

4.3.4通过式走道两侧墙面0.90m和0.65m高处宜设40-50mm的圆杆横向扶手,扶手离墙表面间距40mm;走道两侧墙面下部应设0.35m高的护墙板。

4.4.l老年人居住建筑和老年人公共建筑,应设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缓坡楼梯。

4.4.2老年人使用的楼梯间,其楼梯段净宽不得小于1.20m,不得采用扇形踏步,不得在平台区内设踏步。

4.4.3缓坡楼梯踏步踏面宽度,居住建筑不应小于300mm,公共建筑不应小于320mm;踏面高度,居住建筑不应大于150mm,公共建筑不应大于130mm。踏面前缘宜设高度不大于3mm的异色防滑警示条,踏面前缘前凸不宜大于10mm。

4.4.4不设电梯的三层及三层以下老年人建筑宜兼设坡道,坡道净宽不宜小于1.50m,坡道长度不宜大于12.00mm,坡度不宜大于1/12。坡道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l 坡道转弯时应设休息平台,休息平台净深度不得小于1.50m。

2 在坡道的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l.50m的轮椅缓冲地带。

3 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栏杆下端宜设高度不小于50mm的安全档台。

4.4.5楼梯与坡道两侧离地高0.90m和0.65m处应设连续的栏杆与扶手,沿墙一侧扶手应水平延伸。扶手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

4.3.4条的规定。扶手宜选用优质木料或手感较好的'其他材料制作。

4.4.6设电梯的老年人建筑,电梯厅及轿厢尺度必须保证轮椅和急救担架进出方便,轿厢沿周边离地0.90m和0.65m高处设介助安全扶手。电梯速度直选用慢速度,梯门宜采用慢关闭,并内装电视监控系统。

4.5.l老年人居住建筑的起居室、卧室,老年人公共建筑中的疗养室、病房,应有良好朝向、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室外宜有开阔视野和优美环境。

4.5.2老年住宅、老年公寓、家庭型老人院的起居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4m2,卧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0m2。矩形居室的短边净尺寸不宜小于3.00mm。老年人基础设施参数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4.5.3老人院、老人疗养室、老人病房等合居型居室,每室不宜超过三人,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m2。矩形居室短边净尺寸不宜小于3.30m。

4.6.l老年住宅应设独用厨房;老年公寓除设公共餐厅外,还应设各户独用厨房;老人院除设公共餐厅外,宜设少量公用厨房。

4.6.2供老年人自行操作和轮椅进出的独用厨房,使用面积不宜小于6.00m2,其最小短边净尺寸不应小于2.10m。

4.6.3老人院公用小厨房应分层或分组设置,每间使用面积宜为6.00m2-8.00m2。

4.6.4 厨房操作台面高不宜小于0.75-0.80m,台面宽度不应小于0.50m,台下净空高度不应小于0.60m,台下净空前后进深不应小于0.25m。

4.6.5厨房宜设吊柜,柜底离地高度宜为1.40-1.50m;轮椅操作厨房,柜底离地高度宜为1.20m。吊柜深度比案台应退进0.5m。

4.7.1老年住宅、老年公寓、老人院应设紧邻卧室的独用卫生间,配置三件卫生洁具,其面积不宜小于5.00m2。

4.7.2老人院、托老所应分别设公用卫生间、公用浴室和公用洗衣间。托老所备有全托时,全托者卧室宜设紧邻的卫生间。

4.7.3老人疗养室、老人病房,宜设独用卫生间。

4.7.4老年人公共建筑的卫生间,宜临近休息厅,并应设便于轮椅回旋的前室,男女各设一具轮椅进出的厕位小间,男卫生间应设一具立式小便器。

4.7.5独用卫生间应设坐便器、洗面盆和浴盆淋浴器。坐便器高度不应大于0.40m,浴盆及淋浴座椅高度不应大于0.40m。浴盆一端应设不小于0.30m宽度坐台。

4.7.6公用卫生间厕位间平面尺寸不宜小于1.20mX2.00m,内设0.40m高的坐便器。

4.7.7卫生间内与生便器相邻墙面应设水平高0.70m的“L”形安全扶手或“11”形落地式安全扶手。贴墙浴盆的墙面应设水平高度0.60m的“L”形安全扶手,水盆一侧贴墙设安全扶手。

4.7.8卫生间宜选用白色卫生洁具,平底防滑式浅浴盆。冷、热水混合武龙头宜选用杠杆式或掀压式开关。

4.7.9卫生间、厕位间宜设平开门,门扇向外开启,留有观察窗口,安装双向开启的插销。

4.8.l老年人居住建筑的起居室或卧室应设阳台,阳台净深度不宜小于1.50m。

4.8.2老人疗养室、老人病房宜设净深度不小于1.50m的阳台。

4.8.3阳台栏杆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10m,寒冷和严寒地区宜设封闭式阳台。顶层阳台应设而篷。阳台板底或侧壁,应设可升降的晾晒衣物设施。

4.8.4供老人活动的屋顶平台或屋顶花园,其屋顶女儿墙护栏高度不应小于1.10m;出平台的屋顶突出物,其高度不应小于0.60m。

4.9.l老年人建筑公用外门净宽不得小于1.10m。

4.9.2老年人住宅户门和内门(含厨房门、卫生间门、阳台)通行净宽不得小于0.80m。

4.9.3起居室、卧室、疗养室、病房等门扇应采用可观察的门。

4.9.4窗扇宜镶用无色透明玻璃。开启窗口应设防蚊蝇纱窗。

4.10.l老年人建筑内部墙体阳角部位,宜做成圆角或切角,且在1.80m高度以下做与墙体粉刷齐平的护角。

4.10.2老年人居室不应采用易燃、易碎、化纤及散发有害有毒气味的装修材料。

4.10.3老年人出人和通行的厅室、走道地面,应选用平整、防滑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老年人通行的楼梯踏步面应平整防滑无障碍,界限鲜明,不宜采用黑色、显深色面料。

2 老年人居室地面宜用硬质木料或富弹性的塑胶材料,寒冷地区不宜采用陶瓷材料。

4.10.4老年人居室不宜设吊柜,应设贴壁式贮藏壁橱。每人应有1.00m3 以上的贮藏空间。

5.0.l严寒和寒冷地区老年人居住建筑应供应热水和采暖。

5.0.2炎热地区老年人居住建筑宜设空调降温设备。

5.0.3老年人居住建筑居室之间应有良好隔声处理和噪声控制。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45dB,空气隔声不应小于50dB,撞击声不应大于75dB。

5.0.4建筑物出人口雨篷板底或门口侧墙应设灯光照明。阳台应设灯光照明。

5.0.5老年人居室夜间通向卫生间的走道、上下楼梯平台与踏步联结部位,在其临墙离地高0.4m处宜设灯光照明。

5.0.6起居室、卧室应设多用安全电源插座,每室宜设两组,插孔离地高度宜为0.6-0.80m;厨房、卫生间宜各设三组,插孔离地高度宜为0.80-1.00m。

5.0.7起居室、卧室应设闭路电视插孔。

5.0.8老年人专用厨房应设燃气泄漏报警装置;老年公寓、老人院等老年人专用厨房的燃气设备宜设总调控阀门。

5.0.9电源开关应选用宽板防漏电式按键开关,高度离地直为1.00--1.00m。

5.0.10 老年人居住建筑每户应设电话,居室及卫生间厕位旁应设紧急呼救按扭。

5.0.11 老人院床头应设呼叫对讲系统、床头照明灯和安全电源插座。

建筑设计课件【篇6】

1.《建筑设计原理I(上)》与《建筑设计原理I(下)》两门课程在很多章节的讲授内容重叠

这两门课程设定的初衷是:课程(上)进行了解性地讲解,方便低年级学生认识建筑设计;而课程(下)进行深入地分析与讨论,指导学生进行创作方法的学习,但是讲授的过程中发现部分课程内容无法分解。为了保证两门课程框架的科学性,出现了部分内容被重复讲解的局面。虽然课题组尽量做到讲授深度差异较大,但授课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只学到了课程(上)的简单理论,就认为已经掌握了全部内容,不认真学习课程(下)的深入理论,最终导致对很多知识点理解不到位,断章取义,误导设计。

目前使用的推荐教材仅有一本,即由张文忠先生主编的《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此书虽然已经更新到第四版,但是书中的较多实例相对陈旧,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职业要求,与设计行业的现实有一定的差距。近年来出版的一些书籍,大多数权威性不足,难以辨别与选择。教材的相对滞后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学习。

设计原理是设计课程中关键的讲授内容,却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更多地强调设计方法的应用范围和特点,逻辑理论性较强,知识点分散,学习周期较短;而设计课程强调实践性,需要的知识点无法简单套用理论体系,周期较长。因此,原理课程与设计课程不易形成较好地对接,大批学生不能活学活用,更谈不上举一反三,这样的教学方法难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设计思路。

针对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唯有进行整合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即将《建筑设计原理I(上)》、《建筑设计原理I(下)》、《建筑设计原理Ⅱ》三门课程梳理合并为两门课程,分别侧重公共、居住建筑两大方面。开设的学期相应调整为二年级第一学期与四年级第一学期,由繁至简,一目了然。课程整合的'同时,改革也势在必行。近年的教学过程中课程组进行了一定的教学改革,分享如下。

我们尝试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将相应的教学知识点融合到学生可参与的模块化教学环节中,建立理论授课系统化、专题化、对应模块化的全新教学体系,增加教学的交互性,变单向讲授为双向互动,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的模块设定具体如下。

(1)调查分析模块对给定的建筑环境进行认识、比较、分析,使形而上的理论贴近具体的行为。

(2)实体建构模块选取经典的大师作品,分组进行解读与分析,并实体搭建重现其建筑形态与内部空间。

(3)总体构思模块结合课程设计,进行总体的前期构思,提供5~10种方案可能性,比较选取最优方案。

(4)全面分析模块选取自己的课程设计作业,从环境、功能、流线、造型、空间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从中客观真实地总结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以便更好地指导之后的建筑设计。

(5)汇报讲演模块让学生当老师,针对某一选题进行课堂讲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借助与理论教学并行的以上各个模块,使理论知识得以在具体实践中被认识、理解和延伸。通过几个课程模块的引领,帮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建筑设计基本问题的思路和操作模式,使学生能在此基础上得出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为持续性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对于推荐教材内容相对滞后这一问题,在完善已有内容的基础之上必须进行课程的延伸与扩展。目前,我校原理课程采用了“专题式讲座”授课模式。即根据课程的进度和内容,组织相应教师结合各自的科研方向,讨论凝练专题,进行“讲座”式的课程讲授,从更加整体的层面对课程中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与再构。同时,也达到了进一步充实教学内容的目的。可以适时地引入新技术、新观念,甚至从更高的理论高度将地域观、环境观,以及相应的技术策略纳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在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更高层次地熏陶之后,也更有说服力地引导其设计创作理念趋于理性。当然,这种“专题式讲座”的授课模式会占用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时间。建议可以进行累计式操作,每个授课学期穿插不同主题的讲授2~3次进行课程录像,并逐渐共享到网络教学平台上,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式的课下学习,并且提交学习心得,督促学生有效学习。通过长期的积累,相信许多新的建筑思想、现象会不断地增补到我们的教学框架当中来,教学内容也能得到更好程度的更新,教学相长。

目前,很多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学习的定位非常不准确,考试过后很多知识扔在一边,没有将所学理论很好地运用到具体的设计实践当中去,考试的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一现状,课程的考试方式将原有死记硬背式的命题考试方式化整为零,分解成三个部分。即模块作业部分、学习心得部分、改良式考试部分,形成多元化的结课考核方式,对学生的考核更加全面。第一部分是学生从所提供的作业模块中任选其一(调查分析模块、实体建构模块、总体构思模块、全面分析模块、汇报讲演五大模块),所占比重为40%。这些作业模块是与课程章节紧密联系的,涵盖了课程的主要讲授内容,能有效检验学生对课程所要求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二部分是提交平时学习心得或对某些建筑思想观点的认识,所占比重为20%。目的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养成自学的习惯。第三部分是期末的改良式考试部分,改变传统的以简答题和论述题为主的考试内容,以灵活形式的分析题、绘图题为主,给定设计图,让学生绘制相应的分析图,占总分值的40%。这样不仅能弱化学生死记硬背的可能,也培养与提升了学生理解与消化课堂知识的能力。改革之后,考核将加大学习过程的权重,促进学生有效地吸收课堂的理论知识,不再依靠文字性的应付记忆,而是形成二维甚至三维的画面式串联与理解。

建筑设计原理课程的整合与改革措施,将会改变以往枯燥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对于设计原理课程的兴趣,形成理想的教与学的互动。经过几年的努力,本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获得了内蒙古科技大学校级重点课程的资助、内蒙古科技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的资助以及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考试方法改革项目的资助。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任课教师自身必须要不断更新知识,把握世界建筑、中国建筑、地域建筑的最新发展轨迹,这才能使学生紧跟时代的建筑发展节奏。可是我校设计原理课程组由于人才流失、起步较晚、积累较少等一系列原因,导致任课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还需要极大的提高,专业能力与素养还需要较长时间的积淀,才能适应建筑界的最新发展趋势。值得欣喜的是,我系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这为课程的深化改革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此项课程任重而道远,我们会继续前行。

建筑设计课件【篇7】

关键词:项目导向法应用过程推广意义

摘要: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显著特征,在于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建筑设计课程项目导向教学法的应用,就是依据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将实际工程项目引入教学,结合具体项目的设计特点、设计过程、设计规范组织生产型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设计岗位所需职业技能。

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显著特征,在于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实践能力强,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将设计师构思转化为方案图和施工图,是当前建筑企业对高职类建筑设计人才的具体岗位要求。建筑设计课程项目导向教学法的应用,就是依据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将设计院实际工程项目引入教学,旨在使课程内容贴近生产实践第一线,结合具体项目的设计特点、设计过程、设计规范组织生产型实践教学,一步步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中小型民用建筑设计与施工图绘制,使之具备设计岗位所需职业技能,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项目导向法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项目指以设计生产一线具体的、具有实际价值的课题为教学任务,它满足以下条件:能将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直接的关系;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项目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

在这里,不再以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

二、选取项目导向课题的原则

通过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岗位技能的详细调研分析发现:企业希望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因此,再选取项目课题时,遵循了以下原则:

1、项目课题应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即项目导向法教学法针对企业实际设计项目,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最新技术。

3、项目课题应具有问题性,应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启发学生思考与研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实践能力。

因此,我们在项目课题的选取上摆脱了以往“大而空”的虚拟设计题目,而采用学生毕业后将最多遇到的大量性实际项目如住宅、会所、办公建筑等题目,以利于学生毕业后能快速胜任岗位需要。

三、项目导向教学法的应用过程

(一)分解项目课题,关联知识点

由于项目课题综合性较强,因此教学中应分解课题,形成具体任务。课题的分解主要基于实际生产工作过程,形成“原理掌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具体模块,每一个模块都体现一个学习目标,最终通过这些具体模块的完成达到总的培养目标。分析每一模块所关联的知识点,建立在设计任务解决基础上的知识横向和纵向的立体化学习。

该阶段的重点是对每个模块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详细分析,将项目案例与每一个专项技能培养结合起来,并由教师通过课堂与施工现场对应教学,推动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和建筑技能的掌握。

(二)优化教学过程,以项目导向驱动问题解决

教师提出具体项目课题,并以工程设计实例讲授原理规范,使教学实例更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通过对项目课题的逐步深入,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再以评图过程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问题,加强师生、同学间的交流,从而循序渐进的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如:在以“住宅设计”为项目课题时,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1、引入项目课题

教师结合工程实例讲授原理规范,并带领学生参观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住宅建筑,了解建筑的造型特点、功能组成,材料运用、建筑构造做法等,使学生对原理中功能、造型、构造、材料等具有综合的理解;同时,要求学生集体讨论设计中的优缺点,深入理解住宅设计的要点及规范,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发现式学习转变。

本阶段重点要求学生在调研中通过自己对项目环境推理等手段对设计任务书进行重新认定,重新认识任务书中各个建筑功能内容的有无、划分与组合,并对有关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

2、项目课题训练

主要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课题要求进行住宅场地设计、功能分析,空间设计,效果图绘制、施工图绘制等,渐进完成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与实践经验,可以针对不同学生实施个性化教学。

本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工作方式,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进行方案设计、分工协作完成整个项目,从而达到把握知识,掌握技能,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的目的。

3、成果评价

强调评图过程。通过引导学生相互评图、教研室教师集体评图,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和分析与判断能力,打破师生的一对一的交流,由此加强了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教师不对方案优劣进行公开评判,只对各个方案的特点及同学讨论发言中的“亮点”进行总结。

(三)注重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项目导向教学中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因素增多,增加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负担,周密详细的课前备课已不够,重要的是要能充分关注课堂动态,及时根据学生情况对教学进行动态调整。

结束语

实践证明,建筑设计课程在项目导向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说,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实际设计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在高职教育中,项目教学法有其独特的优势,应更进一步总结提高,大力试用推广。

参考文献:

[1]祁冰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J].辽宁高职学报,2007(9)

[2]吕一中,牛小铁.建设双师结构师资队伍推动学院持续快速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3]邹奇清,乔向东.关于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要求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

[4]单中惠.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刘兰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建筑设计课件【篇8】

第1.0.1条  为适应档案馆建设的需要,使档案馆建筑设计符合功能、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国家综合性档案馆(以下简称档案馆)的建筑设计。

第1.0.3条  档案馆分特级、甲级、乙级三个等级。不同等级档案馆设计的耐火等级要求及适用范围应符合表1.0.3的规定。

档案馆等级与耐火等级要求及适用范围表1.0.3等级特级甲级乙级耐火等级一级一级二级适用范围中央国家级档案馆省、自治区、直辖市、单列市档案馆地(市)级及县(市)档案馆

第1.0.4条  位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以上(含七度)地区应按基本烈度设防,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地区重要城市的档案馆库区建筑可按七度设防。

第1.0.5条  档案馆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收集、保管、提供利用档案资料的基地和信息中心。

第2.0.2条  综合性档案馆 comprehensive archives

档案馆的一种类型。收集、保管、提供利用多种门类档案资料的档案馆。

第2.0.3条  专门档案馆 special archives

档案馆的一种类型。收集、整理、保管、提供利用某一专业领域或某种特殊载体形态档案资料的档案馆。

第2.0.4条  国家级档案馆 national archives

收藏党和国家中央机构的和具有全国意义档案的并经国家档案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批准建立的档案馆。

第2.0.5条  库区 repository

档案库房及为其服务的交通通道占用的区域的总称。

第2.0.6条  馆区 archive area

档案馆各类业务用房及附属公共设施所占的整个区域。

第2.0.7条  档案库 storehouse for archives

档案馆中专为存放档案所建的房舍。

第2.0.8条  查阅档案用房 search room

办理档案查阅手续,存放查阅档案的检索工具和阅览档案等所用的房舍。

第2.0.9条  利用者 searcher

查阅利用档案的人员。

第2.0.10条  缓冲间 buffer room

在进入库区或库房的入口处,为减少外界气候条件对库内的直接影响而建的沟通库内外并能密闭的过渡房间。

第2.0.11条  封闭外廊 closed corridor

在档案库外建的用墙和窗与外界隔开的走廊(一面或多面以及绕一圈的环廊),以减少外界气候对档案库的直接影响。

第2.0.12条  档案装具 equipment for storing archives第3.0.1条档案馆馆址选择应纳入并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第3.0.2条档案馆的馆址应符合下列要求:

1.馆址应远离易燃、易爆场所,不应设在有污染腐蚀性气体源的下风向;

2.馆址应选择地势较高、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空气流通和环境安静的地段;

3.馆址应建在交通方便、便于利用,且城市公用设施比较完备的地区。高压输电线不得架空穿过馆区。

第3.0.3条档案馆的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档案馆建筑宜独立建造、自成体系。当确需合建时,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2.总平面布置应根据近远期建设计划的要求,宜进行一次规划、建设,也可分期建设;

3.馆区内道路布置应便于档案的运送、装卸,并应符合消防和疏散要求;

4.馆区应留有绿化用地;

5.馆区内应设停车场等公共设施;

6.馆区内建筑及道路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

第四章 建筑设计4.1一般规定第4.1.1条档案馆的建筑设计应根据不同等级、不同规模和职能配置各类用房,可由档案库、查阅档案、档案业务和技术、办公和辅助等用房组成。第4.1.2条档案馆的建筑布局应按照功能分区的原则,布置各类用房位置,力求达到功能合理,流程便捷,解决内外相互间的联系与分隔,避免交叉。各部分之间档案传送不应通过露天通道。有温湿度要求的房间应集中或分区集中布置。第4.1.3条档案馆建筑设计应使各类档案及资料保管安全、调阅方便;查阅环境应安静;工作人员应有必要的工作条件。馆区建筑主要用房应具有良好的朝向。第4.1.4条查阅档案、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设计为四层及四层以上时,应设电梯。超过两层的档案库应设垂直运输设备。第4.1.5条档案库设于地下时,必须采取防潮、防水措施;必须设置机械通风或空调设备。4.2档案库第4.2.1条  档案库应集中布置,自成一区。库区内不应设置其他用房,其他用房之间的交通也不得穿越库区。第4.2.2条  库区的平面布局应简单紧凑。

第4.2.3条  库区或库房入口处应设缓冲间,其面积不应小于6m2;当设专用封闭外廊时,可不再设缓冲间。

第4.2.4条  库区内比库区外楼地面应高出20mm。当采用水消防时,应设置排水口。

第4.2.5条  每个档案库应设两个独立的出入口,且不宜采用串通或套间布置方式。

第4.2.6条  档案库净高不应低于2.40m。当有梁和通风管道时,其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20m。

第4.2.7条  档案库应减少外墙面积,围护结构应根据其使用的要求及室内温湿度、当地室外气象计算参数和有无采暖、通风、空调设备等具体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其构造,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需要设置采暖设备时,围护结构的总热阻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规定计算所得的最小总热阻再增加20%~30%进行设计;

2.当需要设置空气调节设备时,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的规定;

3.当不设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备时,房屋的外墙和屋顶的总热阻分别不得小于0.66(m2.k)/w和0.90(m2.k)/w。

第4.2.8条  库房屋顶应采取保温隔热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平屋顶上采用架空层时,应做好基层保温隔热层;架空层高度不应小于0.30m;并应通风流畅;

2.炎热多雨地区,采用坡屋顶时,屋顶内应通风流畅;其下层屋顶板,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做好防漏水处理。

第4.2.9条  档案库门应为保温门;窗应为双层窗,开启扇应有密闭措施;当采用高窗时,墙的下部应增设通风口,通风口应设金属网,并应有密闭的可开启保温门。

第4.2.10条  档案库每开间的窗洞面积与外墙面积比不应大于1:10,档案库不得采用跨层或跨间的通长窗。

第4.2.11条  库房内档案装具布置应成行地垂直于有窗的墙面,外墙采光窗宜与档案装具间的通道相对应,当无窗时应与管道通风孔开口方向相对应。第4.2.12条  装具排列的各部分尺寸:主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00m,两行装具间净宽不应小于0.80m,装具端部与墙的间隔不应小于0.60m.第4.2.13条  各类装具的档案存储定额的计算指标,应按平均每卷厚度为15mm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五节档案架每平方米(使用面积)不得小于2.70m或180卷;

2.双面档案架每平方米(使用面积)不得小于3.30m或220卷;

3.密集架每平方米(使用面积)不得小于7.20m或480卷。

第4.2.14条  档案库楼面均布活荷载应为5kn/m2。采用密集架时,不应小于12kn/m2,或按实际需要确定。

第4.2.15条  供垂直运输档案、资料的电梯,其位置应临近档案库,但应在防火门外;当设置垂直传送设施时,竖井应封闭,其围护结构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非燃烧体,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第4.2.16条  当档案库与其他用房同层布置且楼地面有高差时,应采用坡道连通。

第4.2.17条   母片库不应设外窗;当设外窗时,应有良好的遮光设施。

第4.2.18条   珍贵档案存储应专设珍藏库。4.3查阅档案用房

第4.3.1条查阅档案用房可由接待室、查阅登记室、目录室、普通阅览室、专用阅览室、缩微阅览室、声像室、展览厅、复印室和休息室等组成。规模较小的档案馆根据使用要求可合并设置。第4.3.2条阅览室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2.窗宜设遮阳设施;

3.单面采光的阅览室进深与窗墙高度比不应大于2:1;双面采光不应大于4:1;

4.室内应有自然通风;

5.每个阅览座位使用面积:普通阅览室每座不应小于3.5m2;专用阅览室不应小于4.0m2座。若采用单间时,房间面积不应小于12.0m2;

6.室内应设置自动防盗监控系统。

第4.3.3条缩微阅览室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朝向以北向为宜,避免朝西;

2.不宜设在地下室;

3.宜采用间接照明,阅览桌上应设局部照明;

4.室内应设空调或机械通风设备。

4.4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第4.4.1条  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可由缩微用房、翻拍洗印用房、计算机房、静电复印室、翻版胶印室、理化试验室、声像档案技术处理室、中心控制室、裱糊室、装订室、接收室、除尘室、熏蒸室、去酸室以及整理编目室、编研室、出版发行室等组成。应根据档案馆的等级、规模和实际需要选择设置上述用房。第4.4.2条  缩微用房可包括资料编排室、缩微摄影室(分大型机室和小型机室)、冲洗处理室、配药和化验室、质量检测室、校对编目室、拷贝复印室、放大还原室、缩微胶片库和备品库等。非缩微复制中心,可缩小规模,结合需要组织配套用房。第4.4.3条  缩微用房宜设于首层,应自成一区,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缩微摄影室应远离振源,防空气污染。各设备之间严禁灯光干扰。室内地面应坚实平整,便于清洗,墙面不宜采用白色或强反射面。

2.拷贝复印室应环境清洁。地面应防止产生静电。门窗应密闭,防紫外光照射;应有强制排风和空气净化设施;

3.冲洗处理室应严密遮光;室内墙裙、地面和管道应采取防护措施;应有上下水,并应有满足冲洗工艺要求的水质、水压和水量设施设备;室外应设污水处理池。

第4.4.4条  翻拍洗印用房应包括翻拍室、冲洗室、印像放大室、水洗烘干室。其中翻拍室和冲洗室可与缩微用房的缩微摄影室和冲洗处理室合用。第4.4.5条  静电复印室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静电复印室不应设于缩微用房和计算机房区域内。规模较大的档案馆除集中设置专供内部使用的复印室外,还宜另设对外服务的复印室,其位置宜临近查阅档案用房设置;

2.每台复印机的使用面积应按8m2计算;

3.应设独立的机械排风装置。

第4.4.6条  中心控制室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设在首层主要入口附近;

2.室内应设空调或局部空调;

3.与其他用房的隔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h,楼板不应低于1.5h,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第4.4.7条  熏蒸室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2.应采用单独的密闭门;

3.应设有单独的直达屋面外的排气管道。根据使用药品本身的比重,排气管道室内开口应设在中部或顶部,废气排放应符合环境保护有关标准;

4.室内顶棚、墙面及楼、地面材料应易于清洁。为便于冲洗,宜设专用的熏蒸设备。

第4.4.8条  裱糊室内应设加热电源、上下水设施,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每个工作人员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0m2。第4.4.9条  装订室内应设计摆放裁纸刀、压力机及装订机的位置。每个工作人员使用面积不应小于8m2。

第4.4.10条  整理编目室、编研室、出版发行室,每个工作人员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0m2,室内宜设固定壁柜。4.5办公和辅助用房

第4.5.1条办公和辅助用房宜由公共服务用房、办公室、会议室、文印打字室、值班室、电话机房、空调机房、变电配电室、贮藏室及厕所等组成。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档案馆可根据需要设置上述用房。第4.5.2条办公室宜设置存放工具书的位置或固定壁柜。第五章 档案防护5.1防护内容第5.1.1条防护内容应包括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温湿度要求,防潮、防水、防日光及紫外线照射,防尘、防污染、防有害生物(霉、虫、鼠等)和防盗等。

第5.1.2条温湿度要求应根据档案的重要性和载体等因素区别对待。

第5.1.3条视听、缩微等非纸质档案贮存库设计,除应答合本规范有关规定外,尚应根据使用保管的特殊要求进行设计。

5.2温湿度要求第5.2.1条  特级、甲级档案馆宜采用空调或局部空调,乙级档案馆可采用局部空调。

第5.2.2条  档案库房的温湿度要求应符合表5.2.2的规定。

在选定温、湿度后,每昼夜波动幅度要求温度不得大于±2℃、相对湿度不得大于±5%。

档案库房的温湿度要求表5.2.2 温湿度范围采暖期夏季温度14~24℃不小于14℃不大于24℃相对湿度45%~60%不小于45%不大于60%

第5.2.3条  各类技术用房温湿度要求应符合表5.2.3的规定。

各类技术用房温湿度要求表5.2.3用房名称温度相对湿度裱糊室18~28℃50%~70%保护技术试验室18~28℃40%~60%复印室18~28℃50%~65%声像室20~25℃50%~60%阅览室18~28℃-磁带库14~24℃40%~60%展览厅14~28℃45%~60%工作间(拍照、拷贝、校对、阅读)18~28℃40%~60%胶片库拷贝片14~24℃40%~60%母片13~15℃35%~45%5.3防潮和防水

第5.3.1条馆区内应排水通畅,防止积水。第5.3.2条室内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不小于0.50m,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填实地面时,应有防潮措施;

2.采用架空地面时,架空层净高不应小于0.45m,架空层下部的地面宜用简易防水地面,并高出室外地面不小于0.15m,做不小于1%的排水坡度。架空层上部的地面宜采取适当的隔潮措施。架空层的外墙应做通风孔,风口处装金属网及可开启的小门。

5.4防日光直射和紫外线照射第5.4.1条档案库、查阅档案及其他技术用房应防日光直射,并均应消除紫外线对档案、资料的危害。第5.4.2条档案库和查阅档案等用房采用人工照明时,宜选乳白色灯罩的白炽灯。当采用荧光灯时,应有过滤紫外线和安全防火措施。5.5防尘和防污染第5.5.1条档案馆的绿化设计,应有防尘、净化空气、降温、防噪声等措施。第5.5.2条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超过规定标准的地区,其通风系统应采取净化措施。第5.5.3条锅炉房、除尘室、熏蒸室、试验室以及洗印暗室等用房的位置应合理安排,并结合需要设置通风装置。第5.5.4条档案库楼地面应光洁、平整、耐磨。其他内部装修、装具和固定家具等设计应表面平整、构造简洁。5.6防蛀和防鼠第5.6.1条管道通过墙壁或楼、地面处均应用不燃材料填塞密实,其他墙身孔洞也应采取防护措施,底层地面应采用坚实地坪。第5.6.2条库房门与地面的缝隙不应大于5mm,且宜采用金属门或下缘包铁皮的木门。第5.6.3条档案馆应设熏蒸室或其他杀虫设施。第5.6.4条档案库外窗的开启扇应设纱窗。5.7防盗

第5.7.1条档案馆的外门及首层外窗均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

第5.7.2条特级、甲级档案馆应设防盗报警装置及视屏监视系统。

第六章 防火设计

第6.0.1条  档案馆建筑防火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6.0.2条  档案库区中同一防火分区内的库房之间的隔墙均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防火墙,防火分区间及库区与其他部分之间的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少于4.0h的防火墙,其他内部隔墙可采用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不燃烧体。档案库中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

第6.0.3条  特级、甲级档案馆的档案库、缩微用房、空调机房等房间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设施。

第6.0.4条  库区外应设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特级、甲级档案馆中的珍藏库和非纸质档案库应设惰性气体灭火系统。特级、甲级档案馆中的其他档案库房、档案业务用房和技术用房,乙级档案馆中的档案库房可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或非卤代烷气体灭火系统。

第6.0.5条  档案库内严禁设置明火设施。档案装具宜采用不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制成。

第6.0.6条  档案馆库区建筑及每个防火分区通往室外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第6.0.7条  库区内设置楼梯时,应采用封闭楼梯间,门应采用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

第6.0.8条  库区缓冲间及档案库的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应为甲级防火门。

第6.0.9条  档案馆内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的规定,配置建筑灭火器。

第7.1.1条馆区内应设给排水系统。

第7.1.2条库房内不应设置除消防以外的给水点,给、排水管道不应穿越库区。

第7.1.3条上下水立管不应安装在与档案库相邻的内墙上。

第7.1.4条各类用房的污水排放,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7.2.1条  档案库及业务和技术用房设置空调时,室内温湿度要求应符合本规范表5.2.2、表5.2.3、表7.2.1的规定。冬夏季库内温湿度要求表7.2.1用房名称干球温度(℃)相对湿度(%)通风换气次数(次/h)冬季夏季档案库不小于14不大于2445~600.5~1缩微母片库不小于13不大于1535~45-缩微拷贝片库不小于14不大于2440~60-保护技术试验及缩微工作用房不小于18不大于2840~60-阅览室不小于18不大于28-1~1.5展览厅不小于14不大于2845~60-裱糊室不小于18不大于2850~70-其他技术用房不小于18---

第7.2.2条  档案库冬季设采暖时,室内干球温度不应小于14℃,相对湿度应为45%~60%;不设采暖时,室内相对湿度应为45%~60%。

第7.2.3条  档案库不宜采用以水、汽为热媒的采暖系统。确需采用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严防漏水、漏汽,且采暖系统不应有过热现象。第7.2.4条  通风、空调管道系统应有气密性良好的进排风口,洞口与室外应有密闭措施。

第7.2.5条  空调设备应设在专门房间内,机房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第7.2.6条  母片库应设独立的空调系统。

第7.2.7条  熏蒸室应在室内外分设控制开关,其排风管道不应穿越其他用房。

第7.3.1条  库区电源总开关应设于库区外,库房的电源开关应设于库房外,并应设有防止漏电的安全保护装置。

第7.3.2条  控制导线及档案库供电导线应用铜芯导线。

第7.3.3条  档案库、计算机房和缩微用房配电线路宜采取穿金属管暗敷方式。

第7.3.4条  空调设施和电热装置应单独设置配电线路,并应穿金属管保护。

第7.3.5条  档案库灯具型式及安装位置应与装具布置相配合。缩微阅览室、计算机房照明设计宜防止显示屏出现灯具影像和反射眩光。

第7.3.6条  档案馆照明的照度标准,应符合表7.3.6的规定。

照度标准表7.3.6房间名称参考平面照度(lx)阅览室0.75m不低于150出纳台0.75m不低于100档案库离地垂直面0.25m不低于50修裱、编目室0.75m不低于150计算机房0.75m不低于200

第7.3.7条  特级、甲级档案馆应为二级防雷建筑物,乙级档案馆应为三级防雷建筑物。

建筑设计课件【篇9】

第1.0.1条  为确保中小学、中等师范、幼儿师范的学校建筑设计质量,创造适合青少年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学校环境,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工矿区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普通中小学校、中等师范学校和幼儿师范学校的建筑设计。

第1.0.3条  学校建筑设计应满足教学功能要求,有利于学生安全及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学校用地。

第1.0.4条  学校建筑设计应根据各地区气候和地理差异、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各民族人民生活习惯及传统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

第1.0.5条  学校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2.1.1条  学校校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校址应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地段。校内应有布置运动场的场地和提供设置给水排水及供电设施的条件。

二、学校宜设在无污染的地段。学校与各类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

三、学校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机动车流量超过每小时270辆的道路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m,当小于80m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四、学校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太平间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

五、校区内不得有架空高压输电线穿过。

六、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走读小学生不应跨过城镇干道、公路及铁路。有学生宿舍的学校,不受此限制。

第2.2.1条  学校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运动场地和绿化用地三部分。各部分用地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建筑用地、运动场地、绿化用地之间有绿化带隔离者,应划至绿化带边缘;无绿化带隔离者,应以道路中心    线为界。

二、学校建筑用地应包括建筑占地面积、建筑物周围通道、房前屋后的零星绿地、小片课间活动场地。

三、学校运动场地应包括体育课、课间操及课外体育活动的整片运动场地。

四、学校绿化用地应包括成片绿地和室外自然科学园地。

第2.2.2条  学校建筑用地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学校的建筑容积率可根据其性质、建筑用地和建筑面积的多少确定。小学不宜大于0.8;中学不宜大于0.9;中师、幼师不宜大于0.7。

二、中师、幼师应有供全体学生住宿的宿舍用地。有住宿生的中学宜有部分学生住宿用地。

三、学校的自行车棚用地应根据城镇交通情况决定。

四、在采暖地区,当学校建在无城镇集中供热的地段时,应留有锅炉房、燃料、灰渣的堆放用地。

第2.2.3条  学校运动场地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第2.3.1条  学校应有总平面设计,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建筑设计。

第2.3.2条  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运动场地、自然科学园地及生活区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第2.3.3条  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区、靠近室外运动场地布置。

第2.3.4条  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

第2.3.5条  学校的校门不宜开向城镇干道或机动车流量每小时超过300辆的道路。校门处应留出一定缓冲距离。

第2.3.6条  建筑物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教学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二、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2h。

三、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25m。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25m。

第2.3.7条  植物园地的肥料堆积发酵场及小动物饲养场不得污染水源和临近建筑物。

建筑设计课件【篇10】

【论文摘 要】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技术应用为主、以能力教学为核心。但目前许多学校仍沿用传统高校教学方式,虽然教学大纲有所改进,课程设置力求满足市场需求,但仍以单一课程为目标,教师授课仅考虑课程本身要求,难以达到最终专业教学目标。对此,可在网站设计类课程教学中对相关多门课程进行整合,以增强教学效果。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站无论对单位还是个人的作用都越来越大,通过网站发布信息或进行交流成为许多人学习、生活或工作的一种方式。拥有网站是很多单位和个人的选择,网站设计与规划人才也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网站设计与规划人才是很多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一个方向。

经过市场调研和学生反馈,目前用人市场对网站建设方面的人才除了基础能力外,主要有两大方面要求,分别是静态页面设计能力和动态页面设计能力。其中,静态网页设计能力要求精通DreamWeaver、Photoshop、Flash、Fireworks等工具,熟练使用DIV+CSS布局,精通HTML、CSS、javascript,能够独立完成网站的规划和静态页面制作。动态网页设计能力要求熟练掌握一种或多种动态网页设计技术,比如JSP、等。同时,要求具有良好的关系型数据库知识,熟悉市场常用的数据库产品,了解软件工程知识,具备独立的项目开发能力。

目前,许多相关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都能针对市场需求和面向对象设置如程序设计、网页制作、网络数据库技术、动态网页技术、网站综合设计和美工基础等课程。但是,整个课程体系在协调方面仍缺乏整体性,每名授课教师还是依据以知识点为线索的传统教学模式,比如美工基础课程是通用的教学,没有针对网页美工进行着重学习,导致学生单一学习,很难实现整体有机应用,就业时也无法拿出令招聘者满意的作品。

高职的课程必须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强调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综合开发,课程之间应自然衔接和过渡。为此,可将以上几门课程设置成一个课程组,都采用同一个案例进行教学和考核,这样的学习是从一个整体出发,而不再是对知识点进行隔离后再拼装,学生自然重视每门课程在案例中所需要的知识点,将每一个案例做精、做熟,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增强。以辽东学院为例,在实践中该校教师以一个规模较大的卓越购物网站为参考对象作为整个课程体系的案例,将相关课程内容进行整合。

首先,将网页制作和网页美工方面的课程融合为静态网页设计技术,课程目标是能够使用HTML、CSS、javascript、photoshop、Flash等技术设计类如卓越购物网站的主要页面,其中网页如何布局、前台动态效果、网页美工是课程的重点。以这个大的题目为线索讲解知识点,可以使教师教学目的性更强,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更高,从而减少学习的'盲目性。

其次,程序设计和数据库技术课程除基础知识外,要求学生能够设计和实现案例中需要的数据库和项目中需要的相应的数据访问和业务功能设计。通过分析卓越购物网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同时传授项目开发中常用的分层设计思想,这样可以将原本比较枯燥的知识通过案例分析—解决的方式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最后,将原有的动态网页技术和网站设计综合实训合并为商务网站规划设计与实施,课程目标是将前期课程的设计改造为一个数据驱动的网站,有了前期的准备,设计一个类似卓越购物网站的项目完全可以在课程中实现。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同时也应用前面课程的成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由于课程的整体性较强,如果学生在过程中掉队,会导致整体教学失败,为此,在教学中应加强过程管理。为了让每个学生跟上进度,可加大阶段性个人考核,在学习过程中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身上出现“散漫”、“意志薄弱”、“我不能”、“我不喜欢”等现象,个人阶段性考核压力会推动他们战胜困难。一个个知识点的掌握、一个个目标的实现,可以让学生体味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由于课程体系的操作性、实践性较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教师辅导时间不够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建议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法。可依据学生的能力、所具备的知识基础、性别等相关因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学习。在课程后期,每个小组除完成课程要求的任务,还应自主选题,独立制作一个规模适当的项目。小组成员在小组中可以相互合作、互相激励,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从中建构自己的知识,由此不仅达成个人绩效,提高学习效果,而且有利于完成整个课程体系的教学目标。

实践证明,通过更新教学观念,紧贴市场变化,改进教学方法与内容,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采用合理的考核方法,并且通过完成类似商业项目的开发实践锻炼,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陈厚桥.高职网站设计与规划课程改革与探讨[J].科技信息, (2)

[3]卢爱芬.基于计算机的“任务驱动”教学法[J]. 文教资料, (33)

[4]周俊.论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教育科学,(3)

建筑设计课件【篇11】

第1.0.1条 为了使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设计能满足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及工矿区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乡村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3条 托儿所、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接纳三周岁以下幼儿的为托儿所,接纳三至六周岁幼儿的为幼儿园。

二、单独的托儿所的规模以不超过5个班为宜。

三、托儿所、幼儿园每班人数:

1.托儿所:乳儿班及托儿小、中班15~20人,托儿大班21~25人。

2.幼儿园:小班20~25人,中班26~30人,大班31~35人。

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执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四个班以上的托儿所、幼儿园应有独立的建筑基地,并应根据城镇及工矿区的建设规划合理安排布点。托儿所、幼儿园的规模在三个班以下时,也可设于居住建筑物的底层,但应有独立的出入口和相应的室外游戏场地及安全防护设施。

第2.1.2条 托儿所、幼儿园的基地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

二、方便家长接送,避免交通干扰。

三、日照充足,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环境优美或接近城市绿化地带。

四、能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室外游戏场地的布置提供必要条件。

托儿所、幼儿园应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建筑物、室外游戏场地、绿化用地及杂物院等进行总体布置,做到功能分区合理,方便管理,朝向适宜,游戏场地日照充足,创造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环境空间。

第2.2.2条 总用地面积应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2.2.3条 托儿所、幼儿园室外游戏场地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必须设置各班专用的室外游戏场地。每班的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60m2。各游戏场地之间宜采取分隔措施。

二、应有全园共用的室外游戏场地,其面积不宜小于下式计算值:

注:1.180、20、1为常数、N为班数(乳儿班不计)。

室外共用游戏场地应考虑设置游戏器具、30m跑道、沙坑、洗手池和贮水深度不超过0.3m的戏水池等。

第2.2.4条 托儿所、幼儿园宜有集中绿化用地面积,并严禁种植有毒、带刺的植物。

托儿所、幼儿园宜在供应区内设置杂物院,并单独设置对外出入口。基地边界、游戏场地、绿化等用的围护、遮拦设施,应安全、美观、通透。

第3.1.1条 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热工设计应与地区气候相适应,并应符合《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中的分区要求及有关规定。

第3.1.2条 托儿所、幼儿园的生活用房必须按第3.2.1条、第3.3.1条的规定设置。服务、供应用房可按不同的规模进行设置。

一、生活用房包括活动室、寝室、乳儿室、配乳室、喂奶室、卫生间(包括厕所、盥洗、洗浴)、衣帽贮藏室、音体活动室等。全日制托儿所、幼儿园的活动室与寝室宜合并设置。

二、服务用房包括医务保健室、隔离室、晨检室、保育员值宿室、教职工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包括收发室)及教职工厕所、浴室等。全日制托儿所、幼儿园不设保育员值宿室。

三、供应用房包括幼儿厨房、消毒室、烧水间、洗衣房及库房等。

第3.1.3条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避免相互干扰,方便使用管理,有利于交通疏散。

第3.1.4条 严禁将幼儿生活用房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第3.1.5条 生活用房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表3.1.5的规定。

注:特殊形状的顶棚、最低处距地面净高不应低于2.20m。

第3.1.6条 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造型及室内设计应符合幼儿的特点。

托儿所、幼儿园的生活用房应布置在当地最好日照方位,并满足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3h(小时)的要求,温暖地区、炎热地区的生活用房应避免朝西,否则应设遮阳设施。

第3.1.8条 建筑侧窗采光的窗地面积之比,不应小于表3.1.8的规定。

注:单侧采光时,房间进深与窗上口距地面高度的比值不宜大于2.5。

音体活动室、活动室、寝室、隔离室等房间的室内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50dB,间隔墙及楼板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RW不应小于40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nT'W不应大于75dB。

第3.2.1条 幼儿园生活用房面积不应小于表3.2.1的规定。

第3.2.2条 寄宿制幼儿园的活动室、寝室、卫生间、衣帽贮藏室应设计成每班独立使用的生活单元。

第3.2.3条 单侧采光的活动室,其进深不宜超过6.60m。楼层活动室宜设置室外活动的露台或阳台,但不应遮挡底层生活用房的日照。

第3.2.4条 幼儿卫生间应满足下列规定:

一、卫生间应临近活动室和寝室,厕所和盥洗应分间或分隔,并应有直接的自然通风。

注:1.全日制幼儿园活动室与寝室合并设置时,其面积按两者面积之和的80%计 算。

2.全日制幼儿园(或寄宿制幼儿园集中设置洗浴设施时)每班的卫生间面积可减少2m2。寄宿制托儿所、幼儿园集中设置洗浴室时,面积应按规模的大小确

定。

3.实验性或示范性幼儿园,可适当增设某些专业用房和设备,其使用面积按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设置。

二、盥洗池的.高度为0.50~0.55m,宽度为0.40~0.45m,水龙头的间距为0.35~0.4m。

三、无论采用沟槽式或坐蹲式大便器均应有1.2m高的架空隔板,并加设幼儿扶手。每个厕位的平面尺寸为0.80m×0.70m,沟槽式的槽宽为0.16~0.18m,坐式便器高度为0.25~0.30m。

四、炎热地区各班的卫生间应设冲凉浴室。热水洗浴设施宜集中设置,凡分设于班内的应为独立的浴室。

第3.2.5条 每班卫生间的卫生设备数量不应少于表3.2.5的规定。

污水池(个)大便器或沟槽(个或位)小便槽(位)盥洗台(水龙头、个)淋浴(位)

第3.2.6条 供保教人员使用的厕所宜就近集中,或在班内分隔设置。

第3.2.7条 音体活动室的位置宜临近生活用房,不应和服务、供应用房混设在一起。单独设置时,宜用连廊与主体建筑连通。

托儿所分为乳儿班和托儿班。乳儿班的房间设置和最小使用面积应符合表3.3.1的规定,托儿班的生活用房面积及有关规定与幼儿园相同。

乳儿班和托儿班的生活用房均应设计成每班独立使用的生活单元。托儿所和幼儿园合建时,托儿生活部分应单独分区,并设单独的出入口。

第3.3.3条 喂奶室、配乳室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喂奶室、配乳室应临近乳儿室,喂奶室还应靠近对外出入口。

二、喂奶室、配乳室应设洗涤盆。配乳室应有加热设施。使用有污染性的燃料时,应有独立的通风、排烟系统。

第3.3.4条 乳儿班卫生间应设洗涤池二个,污水池一个及保育人员的厕位一个(兼作倒粪池)。

第3.4.1条 服务用房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表3.4.1的规定。

医务保健室和隔离室宜相邻设置,幼儿生活用房应有适当距离。如为楼房时,应设在底层。医务保健室和隔离室应设上、下水设施;隔离室应设独立的厕所。

第3.4.3条 晨检室宜设在建筑物的主出入口处。

第3.4.4条 幼儿与职工洗浴设施不宜共用。

第3.5.1条 供应用房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表3.5.1的规定。

第3.5.2条 厨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托儿所、幼儿园的厨房与职工厨房合建时,其面积可略小于两部分面积之和。

二、厨房内设有主副食加工机械时,可适当增加主副食加工间的使用面积。

三、因各地燃料不同,烧火间是否设置及使用面积大小,均应根据当地情况确定。

四、托儿所、幼儿园为楼房时,宜设置小型垂直提升食梯。

第3.6.1条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的防火设计除应执行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外,尚应符合本节的规定。

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中,不应设在四层及四层以上;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不应设在三层及三层以上;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不应超过一层。平屋顶可做为安全避难和室外游戏场地,但应有防护设施。

第3.6.3条 主体建筑走廊净宽度不应小于表3.6.3的规定。

第3.6.4条 在幼儿安全疏散和经常出入的通道上,不应设有台阶。必要时可设防滑坡道,其坡度不应大于1:12。

第3.6.5条 楼梯、扶手、栏杆和踏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楼梯除设成人扶手外,并应在靠墙一侧设幼儿扶手,其高度不应大于0.60m。

二、楼梯栏杆垂直线饰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当楼梯井净宽度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三、楼梯踏步的高度不应大于0.15m,宽度不应小于0.26m。

四、在严寒、寒冷地区设置的室外安全疏散楼梯,应有防滑措施。

第3.6.6条 活动室、寝室、音体活动室应设双扇平开门,其宽度不应小于1.20m。疏散通道中不应使用转门、弹簧门和推拉门。

乳儿室、活动室、寝室及音体活动室宜为暖性、弹性地面。幼儿经常出入的通道应为防滑地面。卫生间应为易清洗、不渗水并防滑的地面。

第3.7.2条 严寒、寒冷地区主体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应设挡风门斗,其双层门中心距离不应小于1.6m。幼儿经常出入的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距地0.60~1.20m高度内,不应装易碎玻璃。

二、在距地0.70m处,宜加设幼儿专用拉手。

三、门的双面均宜平滑、无棱角。

四、不应设置门坎和弹簧门。

五、外门宜设纱门。

一、活动室、音体活动室的窗台距地面高度不宜大于0.60m。楼层无室外阳台时,应设护栏。距地面1.30m内不应设平开窗。

二、所有外窗均应加设纱窗。活动室、寝室、音体活动室及隔离室的窗应有遮光设施。

第3.7.4条 阳台、屋顶平台的护栏净高不应小于1.20m,内侧不应设有支撑。护栏宜采用垂直线饰,其净空距离不应大于0.11m。

幼儿经常接触的1.30m以下的室外墙面不应粗糙,室内墙面宜采用光滑易清洁的材料,墙角、窗台、暖气罩、窗口竖边等棱角部位必须做成小圆角。

第3.7.6条 活动室和音体活动室的室内墙面,应具有展示教材、作品和环境布置的条件。

第4.1.1条 托儿所、幼儿园应设室内给水排水系统。卫生设备的选型及系统的设计,均应符合幼儿的需要。

第4.1.2条 有热源条件时可设置或预留热水供应系统。

采暖区托儿所、幼儿园应用低温热水集中采暖。热媒温度不宜超过95~70℃。幼儿用房的散热器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不具备集中采暖条件的二层以下房屋用壁炉、火墙采暖时,必须有高出屋面的通风、排烟等措施。

第4.2.2条 托儿所、幼儿园与其它建筑共用集中采暖时,宜有过渡季节采暖设施。

第4.2.3条 托儿所、幼儿园生活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厨房、卫生间等均应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

音体活动室、活动室、寝室、乳儿室、办公室、喂奶室、医务保健室、隔离室201.5

第4.2.4条 主要房间室内采暖计算温度及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应低于表4.2.4的规定。

第4.3.1条 幼儿用房选用的灯具应避免眩光。寄宿制托儿所、幼儿园的寝室宜设置夜间巡视照明设施。

活动室、乳儿室、音体活动室、医务保健室、隔离室及办公用房宜采用日光色光源的灯具照明,其余场所可采用白炽灯照明。当用荧光灯照明时,应尽量减少频闪效应的影响。医务保健室和幼儿生活用活可设置紫外线灯具。

第4.3.3条 照度标准不应低于表4.3.3的规定。

第4.3.4条 活动室、音体活动室可根据需要,预留电视天线插座,并设置带接地孔的、安全密闭的、安装高度不低于1.70m的电源插座。

第4.3.5条 在供应用房的电气设计中应为各种机电和电热设备提供或预留电源。

第4.3.6条 托儿所、幼儿园应设置电话、电铃。

3.活动室:供幼儿室内游戏、进餐、上课等日常活动的用房。

5.乳儿室:托儿所中供乳儿班玩耍、睡眠等日常生活的用房。

8.音体活动室:进行室内音乐、体育游戏、节目、娱乐等活动的用房。

一、执行本规范条文时,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在执行过程中区别对待。

反面词一般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一般采用“应”;

反面词一般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一般采用“宜”;

反面词一般采用“不宜”。

4.表示一般情况下均应这样作,但硬性规定这样作有困难时,采用“应尽量”。

5.表示允许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作的,采用“可”。

二、条文中指明必须按其它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

“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和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可参照……执行”。

建筑设计课件【篇12】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是以培养建筑设计基础技能为目标的一个课程系列,在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计划(~版)中,设计基础课程包括《建筑初步》、《建筑设计入门》以及《设计绘画》。但是设计基础课程之间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的问题较为突出,并影响到内容设置、学时分配等其他方面的问题,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点问题,目前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并未深入开展。本文即以该计划中这三门课的教学大纲①为切入点,对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整合研究。

整合②是指基于发展的需要,通过对系统内以及系统之间各要素关联性的挖掘,利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积极地改变或调整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克服系统发展过程中构成要素分离的倾向,实现新的综合。整合与当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迅速变化的时代,由于众多因素改变着职业教育的面貌,这就导致了各组成要素之间关联性的缺乏,因此需要将整合概念引入到高职高专课程体系的研究中来,以实现在它们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在原有教学计划中,已经确定《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并为后续核心技能、综合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这几份大纲虽然均已注重贯彻了这个总目标,从单个课程看已经比较合理,但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由于学制限制及培养目标等多方面的因素,在目标设置上还存在缺乏重点和层次性、部分目标陈述不够规范等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建筑初步(1)原目标:①培养学生的识图和制图能力,能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建筑方案图;②了解建筑的基础知识,对建筑、建筑师、建筑设计等有一定的理解。主要问题:①两个目标之间的主次关系不明确;②缺乏技能培养的具体目标;③目标二和建筑设计入门的目标一有重叠,需要进一步明确。

建筑初步(2)原目标:①了解形态构成在建筑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掌握建筑学专业的形态构成学习方法;②对当代建筑大师及其作品有一定了解,学会用构成的方法分析和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③掌握建筑形态与空间基本表达方法,学会用轴测图或模型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主要问题:①目标过于具体、缺乏统领性;②陈述不够简洁、明了;③目标二、三和建筑设计入门的目标二有重叠,需要进一步明确。

建筑设计入门原目标:①逐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提升认识水平及专业素养;②训练学生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方法、过程和表达技巧。主要问题:①目标设置不够具体,指导性不强;②与建筑初步一、二的部分目标有重叠。

设计绘画(1)原目标:①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地安排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课堂写生为主;②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启发学生多动手,多思考,既有统一要求,又要注意学生个人特点,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主要问题:①陈述不够简洁、明确;②目标设置不够具体,指导性不强;③缺乏与建筑初步和设计入门课程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设计绘画(2)原目标:①在教学过程中,作好从单色认识到彩色认识的过渡,合理地安排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课堂写生为主。②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启发学生多观察,多感觉,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体会色彩对万物的影响,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主要问题:①陈述不够简洁、明确;②目标设置重点与层次不突出,指导性不强;③缺乏与建筑初步和设计入门课程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建筑初步(1)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其意义不言而喻,重点内容是建筑的识图与制图,主要包括建筑基本认识、建筑识图、工具制图、建筑测绘等内容。

建筑初步(2)的教学重点是建筑形态和空间的理解和分析,这是建筑的核心研究对象,它逐步将学生们带入建筑创作的领域中来,主要包含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空间限定、建筑形态分析、大师作品分析等内容。建筑设计入门作为连接基础系列课程和核心系列课程的过渡,主要是提升学生的专业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评价能力,包括国内外著名建筑作品及流派介绍、建筑设计的过程介绍、建筑设计宏观环境解读、场地分析、建筑设计方法等内容。

设计绘画(1)包括结构表现和明暗表现两个阶段,主要包括整体构图、形体结构轮廓、物体间比例、结构、透视、明暗色调等训练。

设计绘画(2)包括单色表现和彩色表现两个阶段,主要包括三原色的认识,色相、明度、纯度的概念,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复色、间色等概念的理解,色彩的调和配置。从以上对于教学内容的简述可以看出,它们之间还是缺乏整体性,均各自从课程自身的角度来编制教学内容,而没有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框架中,打破自身的界限,并进行内容的相互渗透、融合,增加内在整体性。

具体分析如下:

建筑初步(1):①建筑概述的部分内容与设计入门课中建筑设计基础知识重叠;②建筑方案图教学单元的案例选取欠妥;③人体尺度与设计入门课中空间的功能与形式部分知识重叠;④缺乏三维层面来识图和理解建筑。

建筑初步(2):①理论性知识比重过大,包含了3个教学单元,这与高职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学体系相悖;②教学单元过多,需要进一步精简;③缺乏与初步(1)的过渡性教学单元。建筑设计入门:①国内外著名建筑作品及流派介绍、经典的建筑设计理论简介、当代建筑设计发展趋势介绍等内容与建筑历史课知识重叠;②人体尺度的内容不够,这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③部分教学内容对初学者来讲太难,不宜过度展开。

设计绘画(1):①教学案例的选取较为独立,没有与其他两门课的案例结合;②结构素描对建筑设计尤其重要,但比重过小。

设计绘画(2):①从就业市场需求来看,钢笔淡彩应用不多,因此此部分内容比重过大;②教学案例的选取较为独立,没有与其他两门课的案例结合。

1价值导向。高职高专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建筑就业市场输送合格人才,因此在教学大纲的整合过程研究中,始终要把当前建筑市场的基本走势、就业岗位的人才需求作为重要导向。除了就业市场以外,高职高专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培养目标也是重要导向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就不宜按照本科的基础课程大纲来要求学生,必须要结合国家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编制。

2基本理念。在教学大纲的整合过程中,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对不同课程通过进一步审视和论证进行内容的增减,并根据各课程地位和关联度的不同,分配到这三门课程中去。主要思路是:首先在调研的基础上,把与市场需求、培养目标、学生特点不符合的部分内容删减掉,并增加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相关内容;然后再根据专业课程的性质重新分类。另一个核心的理念就是通过课程内容之间的开放和教学进度安排中的相互渗透,来高效率地利用三年的学习时间,使它们能够形成“1+1>2”的效果。在这个理念下,各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具有相关性;并需要根据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对部分课程的教学顺序调整,使三门课互有穿插,做到“边学边练、以练促学”。

各课程的教学目标虽然都已经贯彻了基础技能培养这个总目标,但是正如前面的问题分析,它们之间缺乏整体性,有的课程其目标过多,没有层次,有的课程目标之间重叠等。因此,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对各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进一步优化,使其体现出整体性、层次性。

具体建议如下:

建筑初步(1):①了解建筑的基础知识,对建筑、建筑师等有一定的认识;②熟练掌握建筑识图和制图的技能,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建筑方案图;③增加对于建筑的学习兴趣,适应建筑设计专业的学习特点。

建筑初步(2):①了解建筑形态构成的相关知识、并能够从构成角度来理解建筑;②熟练掌握用构成的方法分析和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③基本学会用轴测图或模型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④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建筑设计入门:①逐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提升认识水平及专业素养;②初步掌握进行建筑设计的主要分析方法、设计过程;③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

设计绘画(1):①了解素描对于建筑设计的作用、意义;②熟练掌握应用结构素描的方法来分析和表达建筑形态与空间;③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

设计绘画(2):①了解色彩表现对于建筑设计的作用、意义;②熟练掌握应用彩铅和马克笔表达建筑形态和空间;③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

1建筑初步。

建筑初步(1)把重点放在建筑识图和工具制图中来并进一步细化,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将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并入到建筑设计入门课程中,而在本课程中取消这部分内容;将建筑综合表达的案例对象进行调整,与抄绘和测绘内容一致;将人体尺度的内容并入到建筑设计入门课程中;增加通过模型制作理解和表达建筑的课程内容。

在建筑初步(2)中,把重点放在形态与空间的理解和分析上,在教学案例的选取上强调关联性,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缩短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理论教授时间;对世界著名建筑实例的解析应进一步缩小建筑师范围,而增加统一建筑师的不同作品比较分析;能够将部分案例与设计入门课和设计绘画相结合,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全面认识和理解某个建筑。

2建筑入门。建筑入门课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将建筑、建筑师的基础知识并入到建筑初步一课程中,而在本课程中集中讲解建筑设计这部分基础知识;对于建筑设计方法的讲解不宜过度展开,让学生从最基本的方法入手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增加从人体尺度、室内家具的角度分析和设计功能空间的课程内容。

3设计绘画。

设计绘画(1)着重训练学生的空间分析和表达能力,以具体的建筑空间、形态、构件为主,着重刻画它们的结构关系、形体组合关系,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增加结构素描的内容;减少明暗色调训练;与建筑初步(1)在同一学期,因此教学案例的选取应与其内容相关,如对门卫、门厅等空间作为教学对象。

设计绘画(2)把适用于快速表现的马克笔、彩铅以及钢笔淡彩作为主要的训练内容,能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建筑的主要特征并快速表现出来,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减少或去掉钢笔淡彩的教学内容;增加彩铅和马克笔表现的训练;与建筑初步(2)和设计建筑设计入门在同一学期,教学案例的选取应与它们的内容相关,如大师作品表现等。

高职高专设计基础课程整合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工作,本文对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初步整合,目前这些成果已经在一线教学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以来,教学质量和就业率得到了大家的好评;该研究的下一步工作将加强对各课程的关联性分析,并对整合评价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注释:

①这三门课程大纲是指基于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计划(2009—2012版)而编制大纲。

②整合一词来源于系统科学,目前在很多领域进行了广泛地应用,如建筑学、工程学、遗传学等。

参考文献:

[1]荀勇,程鹏环,王延树,吴发红。高等工程教育——德国工程技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2]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者,。

[3]陈君。对开发高职课程的几点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4(3)。

[4]济光学院建筑系。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计划(2009—2012版)[Z]。上海:济光学院,2009。

  • 建筑构造实践报告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充分准备撰写报告,做好写报告的准备工作。撰写报告作为首要任务应该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严谨对待。或许您对于如何撰写报告还有些困惑?如果您对“建筑构造实践报告”感兴趣,励志的句子的编辑向您强烈推荐这篇文章,如果您认为这篇文章值得阅读请不妨加入到您的收藏夹当中!...

  • 建筑设计课件六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但老师也要清楚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行的。 教学策略的调整需要根据学生反应多样性的特点。在这里励志的句子编辑为大家准备了一篇关于“建筑设计课件”的阅读材料,以下思路仅供参考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判断!...

  • 建造师课件

    下面是编辑精心整理的"建造师课件"。每位老师不可或缺的课件是教案课件,这就要老师好好去自己教案课件了。一份好的教案能够引导学生课堂互动激发其学习兴趣。可以借鉴一下说不定会有灵感呢!...

  • 建筑施工课件推荐7篇

    励志的句子以您的需求为出发点呈现了这份有价值的“建筑施工课件”,欢迎您收藏我们的网站看到最新的消息和动态。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每天老师要有责任写好每份教案课件。教案是促进学生课堂互动和沟通的重要工具。...

  • 建筑设计课件精选

    平时的生活中,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范文包含各种各样的文章,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范文吧!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建筑设计课件精选,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及反思《小小建筑设计师》幼儿园大班艺术教案:小小建筑设计师活动目标:1.在观察建筑的基础上,感受、了解建筑物的外观、房顶、窗户等...

  • 2023一级建造师机电课件(精品3篇)

    教案课件是教师需要细心准备的东西,所以教师要认真制作教案课件。在制作教案课件之前,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设计。那么,有哪些值得参考的教案课件呢?我们的励志的句子编辑经过细致思考制作了这份令人满意的“一级建造师机电课件”。感谢你收藏我的作品,我将不断努力成为更好的创作者!...

  • 结构体课件10篇

    励志的句子编辑为您找到了以下与您关注相关的资料:“结构体课件”,我们欢迎大家来阅读这篇文章希望它能带给您启示和探索的方向。老师提前规划好每节课教学课件是少不了的,每个老师都需要将教案课件设计得更加完善。设计教案需要关注课堂互动和学生参与度的提高。...

    结构课件 04-02
  • 一级建造师络课件

    老师们都离不开编撰每节课的教案课件,这是每个教师的基本功。理解并掌握如何编制教案和课件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接下来是我为您整理的“一级建造师络课件”,相信它能让您称心如意,这篇内容丰富的文章绝对可以满足您的需求!...